回覆列表
  • 1 # 任十三讀史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中國曆朝歷代,都很難跳出屠戮開國功臣的怪圈。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他用”杯酒釋兵權“的溫和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吳三桂對於清朝的貢獻,當然是打開了山海關的大門,助女真鐵騎殺入了中原,並最終問鼎江山。於是吳三桂從此擁兵自重,企圖永鎮西南。

    如果他碰上的是一個平庸的帝王也就罷了,可惜他碰上的是堪稱“千古一帝”的康熙。這位六歲登基,十三歲親政的傑出帝王,向來胸懷大志。怎麼能夠容忍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多一個“國中之國”呢?因此,吳三桂和康熙的鬥爭是命中註定。除非吳三桂先低頭。

    歷數康熙執政的六十一年,平三藩,與俄軍激戰雅克薩,準格爾之戰,多倫會盟、收服臺灣等等,幹出了不少大事。

    至於吳三桂,只是他實現帝王抱負的一個註腳,是一定要打敗的。

  • 2 # 甲申十七年

    宋太祖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清朝養三藩就是入關之初沒想到後面真的會拿下整個江山,開的口子太大,給的東西太慷慨,到後面真擁有一切時,又捨不得想反悔。

    三藩其實是四藩,還有個定南王孔有德,不過被李定國乾死了。清朝養他們希望他們徹底解決南明,把任何一絲反抗的苗頭和希望都扼殺。

    後世削藩時找到藉口諸如“佔賦稅預算、“有人事權”,這些全不是四個漢王自己憑空想象的,是清朝皇帝給的,當時需要他們賣命的時候什麼都好說,那會兒難道不覺得有問題嗎?

  • 3 # 御史大夫001

    其實在整個中國歷史消藩平藩一直貫穿始終,各個朝代幾乎都發生過藩王之亂。無論是同姓的異性的只要手裡有兵都難避免。

    汗初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明朝的靖難之役,以及唐朝後期的藩鎮割據。在者就是康熙年間的平定吳三桂了。

    清初吳三桂降清,放清軍入關,自己又掉轉槍口替清軍充當先鋒剿滅南明。絕對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漢奸。

    清初統治者為了安撫吳三桂許以高官厚祿,封為平南王,世代鎮守雲南。其實目的也並不是完全為了安撫吳三桂,也是為了穩定局勢,藉機安撫漢人,因為他們畢竟是少數民族,想要統治一個由漢人為主的大國搞點懷柔政策。

    到了康熙時期,清政府的統治基本安定,國家逐漸走向正軌。在這個時候在去看擁兵自重的吳三桂怎麼看就怎麼不順眼了。

    因為清朝的統治穩了,靠一些少數老百姓很難威脅到清朝的統治了。能威脅清朝統治的就剩下吳三桂和另外兩個藩王了。

    本來就不是同姓王,不光不同姓甚至都不是一個民族。這怎麼可能能讓康熙放心的下。

    在說吳三桂又不是什麼安分守己的人,做事也不怎麼低調,不知道居安思危。在雲南的地方政府官員大都對吳三桂又敬又怕,或者乾脆就從了吳三桂。

    清政府是無論如何都容不下吳三桂,歷史的教訓一次又一次,康熙也不例外,最終走向了平叛吳三桂的道路,康熙也是付出了巨大加價。

  • 4 # 風的使者F

    對於吳三桂來言,當他把明朝的永曆帝騙回殺掉後,就已跟清廷死死捆綁在一起,無法“回頭”了。因為倘若說,崇禎帝是李自成所殺,但明朝勢力卻依然存在的話,可這股勢力,卻隨著永曆帝的慘死,而被吳三桂給消滅了。

    故而,吳三桂此舉使許多人對他恨之入骨。而在清朝內部,同樣也存在著對他的鄙視,認為他太不忠,不能重用。恰好,康熙就是這種觀點的信奉者和執行人。

    哪怕大學士索額圖,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上書:殺掉那些建議撤藩的人。但康熙卻根本不同意。並且強悍表態:對耿精忠、尚可喜,我可以先不撤藩呢。但對吳三桂,是想也別想。由此可見,康熙的“削三藩”,其實主要目標就是憋著勁,要滅掉吳三桂!

    這個結果,對吳三桂來言,可謂當頭一棒。因為他那時已是攻佔了長江以南,幾乎是清朝的半壁江山,是天下震動。可恰此刻,吳三桂卻要跟康熙議和,沒成想得到了這個結果!從吳三桂佔優時,主動議和可以清楚地看出,吳三桂還是很清醒的。

    因為吳三桂清楚,自己名聲太醜,又沒有民意支援。哪怕他真把康熙打敗了,也休想坐穩江山。最多是成了別人的嫁衣罷了,這跟他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那麼吳三桂是什麼目標呢?就是想如大明朝的沐英一樣,子子孫孫永鎮雲南。也正是為了這個目標,吳三桂才誘殺了明永曆帝。結果吳三桂錯了,他不是沐英,康熙更不是朱元璋。

    二、康熙的目標

    那麼康熙是什麼目標呢?康熙早在決定撤藩前,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意思就是說:如吳三桂這樣的藩王勢力太大,就算我不打算撤藩,他們遲早也要反了我,與其這樣,不如我先下手為強。

    康熙的這個判斷正確嗎?公允來言,是錯誤的。從吳三桂的表現來看,他根本就沒有奪天下的大志,同時前文也說了,不存在這樣的民意基礎。吳三桂能看出來,康熙難道就看不出來?

    故而,康熙撤藩的根本目標,其實就是削弱直至掃清,如吳三桂這樣的外人勢力,不管你忠心不忠心。因為這樣的勢力,對康熙來言始終意味著威脅——吳三桂不反,其手下那些人呢?他的後代呢?

    這些問題,康熙必然要考慮。故而吳三桂的存在,是因其有“利用價值”而存在。比如,吳三桂幫著清兵打天下,剿滅前明勢力……可一旦這些威脅清廷的力量都不存在了,那麼吳三桂便處在了尷尬境界——他變成了,清廷最大的威脅了!

    所以,康熙說的那句話,無非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吳三桂都把兒子給你送來,讓你康熙攥在手心裡,還想怎樣?可康熙就要這樣——掃滅這些威脅,讓自己真正掌控天下。這才是康熙削藩的真正目的。

    透過對比吳三桂和康熙的目標,可以清楚地看到,兩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可惜吳三桂卻沒看清這一點。故而,他在戰優勢情況下主動議和,就是想以此為籌碼,使得態勢重回,康熙削藩之前。並逼迫清廷重新確認:我吳三桂就是清朝版的沐英,永鎮雲南,跟清朝生死捆綁在一起。

    三、洪承疇的所謂良言妙計

    對吳三桂這種幾乎掏心掏肺地向清廷表白的心思,其實另一位大明降將洪承疇,就看得非常清楚,並認為太天真了。

    公元1659年,清軍攻破昆明後,洪承疇曾上書順治帝:由於雲南這個地方,地方險遠,而且少數民族眾多,所以要派一得力之人,領兵駐守在這裡。所以,這才有了吳三桂鎮守雲南。

    洪承疇和吳三桂,都是前明降將,如今又都是清廷的“馬前卒”,自然有共同語言。但顯然,洪承疇要比吳三桂更老練許多,無論是對局勢的分析,還是對清廷的洞悉上。因此洪承疇作為前輩,曾這樣指點吳三桂:你若想安穩和安全,那就不要讓雲南太平無事。

    這其實就是標準的“養寇自重”。可惜吳三桂卻沒有聽從,誘殺了明永曆帝。從此他的利用價值,也就處於不斷的貶值中,直至康熙削藩……

    最終,吳三桂敗了,但不知死前,他想沒想到過,洪承疇說的這句話?必是想到過,卻也只能是一聲哀嘆:恨我不聽,洪承疇的良言妙計。

    不過,筆者卻想說,即知如今,何必當初?就算你吳三桂聽了洪承疇的話,就真的能全身而退嗎?恐怕未必!因為連洪承疇自己,最終都沒逃脫,乾隆帝一句話,就把他打入《貳臣錄》中了……

  • 5 # 饕餮中國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三藩皆漢人,與朝廷互相不信任,開戰是早晚的事。為啥這事情會發生在康熙一朝,而不是其他皇帝身上。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康熙帝雄才大略,想要集權,必須清除對帝國不利的任何勢力,三藩擁有自己的軍隊,每年朝廷還有撥給三藩大量錢財,三藩還擁有鑄幣權,可謂是經濟上富可敵國,軍事上兵強馬壯,這對政權剛剛穩定的大清,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作為一個雄主,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康熙帝頂住巨大壓力,傾舉國之力,開始削藩。

    二,康熙帝時期,政權逐漸穩定,滿人的江山坐穩,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南明勢力被剿滅的差不多了,三藩的使命完成了,清朝是時候卸磨殺驢了,三藩皆漢人,又擁有大量軍隊,很難讓帝王放心的,況且康熙帝還是一位雄主,更容不得三藩的存在。

    三、三藩勢力大,不把朝廷放在眼中,況且康熙為新主,太年少,吳三桂更不放在眼中,常常稱病,不去覲見皇帝,讓康熙帝感覺吳三桂有不臣之心。康熙帝年輕氣盛,你吳三桂不服,我就打到你服。

    康熙帝對三藩動武,也是賭了一把,吳三桂手下皆精兵強將,在剿滅南明勢力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要不是吳三桂年事已高,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 6 # 歷史旁觀者系列

    有句古話:臥虎之榻,豈容他人酣睡。吳唯一的出路就是做漢人,至少留個好名聲。雖然他是夾心漢堡,選哪條路,都是絕路。

  • 7 # 好奇觀古今

    1.基於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歷史大背景,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滅三藩是必然趨勢,不可阻擋。2.康熙是誰啊?愛新覺羅---玄燁,8歲登基,14親政,在位61年。毫不誇張的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才能與功績最大的皇帝。此時的他已經經歷了生擒鰲拜,少年得志,當然會咄咄逼人。不會也不可能讓他善終。3.也怪這三桂。康熙前腳決定徹藩,他後腳就反清復明,操之過急,讓康熙痛恨不已,想必反清之心早就有之。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剿滅的頭號物件往往就是先帝的肱骨之臣。

  • 8 # Crazy歷史

    康熙容不下吳三桂,用一句話就足以解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首先,歷史的原因。

    熟讀經史子集的康熙,對於中國的歷史可謂是瞭若指掌。華夏曆史上多少次藩王叛亂,康熙心知肚明。

    對於任何一個王朝而言,消除對皇權的威脅都是重中之重。而藩王,這個自古以來便天然具備謀反舉動的位置,向來是中央重點戒備的物件。

    大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到兩晉時賈后亂政導致的八王之亂,再的到大唐雖無藩王勝似藩王的節度使,最後是明朝朱棣篡位,這些血淋淋的事實無時不告誡康熙藩王做大之後,對皇權的穩定有著多大的威脅和傷害。

    其次,兔死狗烹。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是中國王朝更迭歷史上經常出現的現象。吳三桂開放山海關,令清軍得以不費兵戈之力,就能直面大明京都,最終將大明江山順利拿下。在這個過程中,吳三桂可謂是居功至偉,對滿清的建立起到了無法替代的功勞。

    然而,經歷多年之後,對於康熙而言,此時天下已定,整個華夏地區除了三個異性藩王,再無能夠動搖滿清統治的勢力存在,而吳三桂等人的利用價值也早已經榨乾,剩下的唯有負價值,是滿清的負資產,那麼對於負資產最佳的對待方式就是趕緊處理掉,改換面目,包裝成優質資產。

    再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滿清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在摧毀漢人建立的大明王朝時,因為文化上得不到認同,必然要採用恩威並重的方式。比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就是一種從文化上進行閹割的手段。但是一味的白色恐怖,很可能會激起民憤,引發更大更多的逆反,而大封異姓王,則可以給世人樹立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形象。利於自身統治的合法化和正統性。

    然而,異姓王畢竟是外人,按照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古訓,兩族之間必然,因為某些文化上的差異而產生猜忌。這個根本就難以改變。滿清一朝,漢人長時間得不到重用便是這個緣由。

    再加上本身吳三桂封王拜侯就並不是師出有名,甚至因為背叛舊主而有了極大的汙點。對於滿清政府而言,昨天你可以對大明心生反骨,明天你也可能對我忠心不足。

    最後,吳三桂並不安分。

    吳三桂自己也並非是個安分的主。成為平西王后,有了自己的獨立王國,對於清廷那一套,並不是十分感冒。特別是康熙上位之後,少年皇帝在有著多年征戰歷史的吳三桂眼中,不過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孩,自然在言行上少了恭敬。另外,在雲南不斷充實自己的王府兵力,所以,要說他沒有異心也是不可能的。

    綜合以上原因,已經毫無價值的吳三桂等人,對於康熙而言最好的結果就是他們走進墳墓。所謂最好的藩王就是墳墓裡的藩王,便是最恰當的註腳。

  • 9 # 賽半仙

    平西王府兵強馬壯,休養生息很長時間,招兵買馬也很久了,而且吳三桂絕對是人才,且野心勃勃,不會甘心屈居於人下。

    兵者,國之利刃。康熙怎麼可能允許這把利刃掌握在別人的手上,而且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刺一下,這太危險了。

    再加上康熙年紀輕輕,威信尚未完全建立,他的皇位也處於不十分穩當的狀態,要讓自己穩坐皇位,就必須清除身邊一切危險的因素。

    吳三桂就像是一顆大毒瘤,隨時可以致命,康熙一刻不拔掉他都睡不踏實。

    否之,任毒瘤生長,總有一天要危及生命,拔掉吳三桂是康熙必須做的事。

  • 10 # 冰之藍

    因為吳三桂的所作所為對於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來說是不可容忍的!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下面我給大傢俱體分享一下原因!

    康熙年間的吳三桂,不論是實力還是聲望,都是三個藩王中最強勢的,不但尚可喜和耿精忠不能比,就連朝廷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動他。吳三桂鎮守雲南數十年,對這個地形複雜的蠻荒之地,有著非常好的把控,把雲南地區治理的也一直很好,可以說為清廷解決了很大的後顧之憂。

    但是一直以來都很好說話的滿清朝廷,在康熙皇帝親政之後,這位文治武功大有作為的小皇帝,眼裡卻再也不能容下吳三桂這個封疆大吏,吳三桂就像紮在康熙手腳上的一根釘子,讓他只要一動就感覺渾身難受。所以,一直想著有一番作為的康熙就對心腹大臣說:"三桂等蓄謀已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

    開啟網易新聞 檢視更多圖片

    站在康熙當時的處境上,這個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遠在雲南的吳三桂卻是委屈不少。康熙對於吳三桂忠誠度的懷疑,大多都是出於猜測,因為他根本沒有也不可能得到真憑實據。所以,如果就這樣貿然撤藩,不但吳三桂等人不服,恐怕就連滿朝的大臣們也不敢贊同。

    果不其然,康熙在議論撤藩的事情時,絕大多數朝臣對馬上撤吳,都是投了反對票,包括大學士索額圖、圖海等重臣顯臣,只有刑部尚書莫洛、兵部尚書明珠等少數人主撤。但是儘管大多數人不同意,年輕的康熙皇帝根本沒有往心裡去,他力排眾議,大手一揮撤藩之事就這樣敲定了。而且是三藩同撤,馬上行動!

    大臣們都驚呆了,這可是他們認為的下下策啊!要知道吳三桂在雲南經營幾十年,手底下都是征戰沙場的宿將老兵,這群人發起火來豈是那麼好收拾的?更何況當時的國內並沒有安定下來,各種民間勢力和邊疆勢力都對滿清的江山虎視眈眈。就算是要撤藩,也不能就這樣急於一時呀,更不能三藩同撤,把尚可喜、耿精忠逼到了吳三桂那一邊去。

    而吳三桂更是懵了,他絕沒想到,自己當初的如意算盤,結果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在接到了皇上恩准撤藩的聖旨,簡直就像當頭捱了一棒子,可想而知那是啥滋味。熱血疆場上的出生入死、雲貴高原上的苦心經營、榮華在手的富貴人生、權勢在握的叱吒風雲、昔日君主的皇恩浩蕩今日聖上的恩斷義絕,等等,猶如過電一樣,,在他腦海中閃現,內心翻江倒海、痛苦不解、委屈憤怒、猶豫彷徨。而吳三桂手下那幫隨著他西討南征的鐵桿文臣武將們,更是感到憤慨!既然皇上如此絕情,乾脆反了得了,咱兵精將勇,怕他啥?

    而康熙皇帝對這些是不知道的,他對實際情況根本就沒有認真考慮過,更未靜下心來設身處地感受一下三藩們的真實想法,迫切、冒進、固執、專,完全佔據了他的大腦,竟天真地以為,只要他的聖旨一到,他們馬上會卷著鋪蓋回老家,困擾朝廷十幾年的問題立刻就解決了。他為了急於表現自己,想得太單純、太幼稚了,純稚得讓人不可理解,簡直匪夷所思。

    吳三桂本還在徘徊猶豫,但看到了部將們對他的擁戴,反覆衡量以後,也下定了起義造反的決心。其實他也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別看現在朝廷說的好,答應會給吳三桂和他的部屬們一個舒適可靠的安樂窩。但是一旦撤藩以後,自己將一無所有,而且像他這種聲名顯赫又手握大軍的藩王,本來就是朝廷所忌憚的,到時候他就成了案板上的肉,絲毫沒有了保護自己的能力,更何況自己曾經還有一段不是很光明的歷史,誰知道以後康熙會怎麼對付他。

    更何況他又下的這些跟他多年的老將老兵,這些人打了一輩子的仗,除了打仗什麼都不會,而且平日裡都是強橫慣了的,怎麼可能甘心放下刀槍去鄉下種地?所以這些人是吳三桂最堅定的支持者,他們最不希望的就是看到撤藩。

    這邊吳三桂已經開始磨刀霍霍了,而康熙那邊卻還渾然不知,全力做著撤藩的前期準備工作。好幾萬人呢,漫漫長路,線路怎麼走,途怎麼接待,到目的地後又怎麼安置,浩大的工程啊!康熙忙得不亦樂乎,其間有很多專門御批,足以體現他對撤藩之事的重視與對被撤之眾的關切。

    而同時在吳三桂這邊,經過一番精心謀劃,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吳三桂終於正式反了!吳三桂也從此進入了人生最後一個階段,他前不見古人後不知是否有來者的奇詭人生也至此奠定。

  • 11 # 恨無常

    不是容不下,換作是你,也一樣會這麼做。因為在封建社會,從來都是天無二日,人無二主,一山豈能容得下二虎。

    自古異姓封王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剛開始封給你個王爺,是為了籠絡你。多一個朋友總比樹一個強敵要好,隨著天下趨於穩定。王爺的種種隱疾逐漸暴露出來,成了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而後安。

    眾所周知,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年少時,曾把除三藩、治黃河、收臺灣這三大困擾朝廷的難題親筆寫在寢宮的樑柱上,日夜警醒自己。其中削除三藩更是首當其衝,因為三藩問題不解決,後面的事情根本無法展開。攘外必先安內。康熙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三藩問題他根本就繞不過去,而其中吳三桂又是三藩中勢力最強大的,其他二藩都在看吳三桂的眼色行事。

    吳三桂當年衝冠一怒為紅顏,投降了滿清。順治皇帝跟他折箭為誓,答應他讓他世代鎮守雲南,永不相負。吳三桂在雲南的五華山上築起了宮殿,奢華直逼紫禁城,儼然就是雲南的土皇帝。朝廷每年都要拿出國庫稅收的一多半給吳三桂養兵,就這他還不知足,變幻各種花樣伸手跟朝廷要錢。無論康熙怎麼節衣縮食,戶部還是沒錢,沒錢你就什麼都幹不了。此外,吳三桂還在雲貴一帶私自開礦,鑄造銅錢,簡直富可敵國。他還插手周邊省份的政務,擅自派遣官員,號稱‘西選官’。西選官往往會跟朝廷派遣的官員發生衝突,政出多門,搞的地方上一頭霧水,不知道該聽誰的才好。

    吳三桂還以西南南明餘孽未靖為由,養著幾十萬枕戈待旦的虎狼之師。私自派人到蒙古去販馬,勾結葛爾丹,走私私鹽,鑄造兵器等等不法之事應有盡有。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康熙即使不撤藩,吳三桂依然還會造反,只是時間問題。

    康熙皇帝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三藩就是阻礙大清發展的一塊絆腳石,不得不處。

    其實吳三桂也難 他要傭兵自重,防著朝廷,萬一朝廷徹藩,他好有反抗的資本。康熙皇帝也是情勢所迫,三藩尾大不掉,他不能坐視國家分裂。從吳三桂的角度來看,除了造反,他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交出兵權,解甲歸田,或能保全首領。這也是古今所有異姓王不得不面對的一道選擇題,騎虎難下。但大都是不甘心作俎上之肉,都會選擇反抗。成功了就是天下第一人,失敗了就是禍及滿門。顯然,吳三桂和大多數人一樣,是後者。

    不管是康熙皇帝也好,還是別的皇帝也罷,只要你想坐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撤藩問題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 12 # 明月無輝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放眼中國幾千年歷史,這樣的事太多了。吳三桂降清,引八騎兵進關,打敗李自成,滅南明。為滿清問鼎中原是立下不少功勞,做為一個漢人封王達到人生頂峰。有人說他是漢奸,滿族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一員,說他降清是漢奸有點牽強。清統治者在剛入關時,形勢所迫,必須要重用一些有影響力的漢人,等到他們坐穩江山之後,吳三桂這些人的勢力已經很大了,尾大甩不掉。如果不收拾他們,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所以多次在中國歷史上上演的剷除擁兵自重的權臣的戲又開始了。吳三桂也心知肚明,於其坐於待斃,不如造反。 在康熙下詔撤藩後,聯合耿精忠,尚可喜適反,三藩之亂開始。和西漢的七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又有所不同,西漢西晉的這兩次叛亂都是皇族內部之間的權力鬥爭。三藩之亂是滿清皇室和漢族降臣的矛盾,還是有所區別的。

  • 13 # 大江侃歷史

    順治皇帝的時候,吳三桂以平西大將軍職,南征雲貴,攻打南明最後一個政權——桂王永曆政權。後在康熙元年,吳三桂師出緬甸,擒殺桂王,為清朝確立對全國的統治建立了特殊的功勳,被封為親王,世代鎮守雲南和貴州。

    吳三桂開藩設府,坐鎮雲南,他想做“世鎮雲南”的平西王。

    到了康熙時期,清政府的統治基本都安定了,國家逐漸走向正軌,這個時候,清政府的康熙老大就看在雲貴擁兵自重的吳三桂和其餘耿精忠、尚可喜這幾個藩王怎麼看都不順眼了,為什麼呢?大局都已經穩定,但吳三桂、 耿精忠、尚可喜這三個藩王都是擁兵自重,對清朝的統治構成了威脅啊!

    於是康熙皇帝以雲貴軍事行動已經停止為理由,收繳了他的平西大將軍印信,接著又“截其用人題補之權,遷除悉歸部選”,於是吳三桂和清政府之間的矛盾就尖銳了。

    1673年,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且吳三桂和朝廷對立已久,“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於是力排眾議,毅然決定允其撤藩,決定下令“撤藩”。

    之後,吳三桂造反,康熙很快就擺平了亂兵。

  • 14 # 北方的鐵拳

    不是康熙一朝容不下吳三桂了,是到康熙年間吳三桂問題不解決也不行了。

    首先三藩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吳三桂為首的三藩投降清朝,並幫助清朝消滅李自成的農民起義部隊,實現了滿清對中原全境的統一,並沒有換來清朝的信任。清朝建國之初,一方面要治理這麼龐大的國家,沒有經驗,要學習,要摸索,也要磨合。另一方面,清廳內部的權利鬥爭,也牽扯了統治者們的大量精力。所以,清廳將吳三桂等安置在了偏遠地區,以待將來解決。

    其次,吳三桂也知道清廳對他們的不信任,所以也一直在準備,伺機而動。他在朝廷安插眼線,隨時掌握朝廷動向。賄賂朝廷官員,讓他們為自己說話。不僅不減少軍隊數量,每年還夠進馬匹、軍械,儲備大量物資,為造反準備。

    最後,到了康熙時期,康熙皇帝逐步解決了朝廷內部的紛爭,成為清廷真正的當家人。這個時候,吳三桂還在提出一些無理要求,必然引起康熙反感,也給了康熙削藩的理由,於是雙方一場大戰也在所難免。

  • 15 # 磊磊一觀視界

    吳三桂必死原因

    確切來說,不能說是康熙一朝容不下吳三桂,只是吳三桂趕上了這文治武功的千古一帝。而擁兵自重的異性王爺本就是為皇權所不容的。如果遇上了其他平庸清朝皇帝,或許命會更長一些。可以傳位給子孫後代,當然結果應該也無法更改的。

    除吳三桂的四大原因

    一、吳三桂降清原因:

    大家都聽過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放清軍入關的典故。吳三桂是明朝手握重兵的遼東總兵,鎮守著明朝的三大關口之一——山海關。

    明朝末期,政治腐敗,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崇禎皇帝朱由檢雖然想勵精圖治,但卻性格偏激,沒有這樣的才能,雖然六下罪己詔表現自己的誠心,但顯然已無濟於事。一人之力難挽江山社稷於傾倒。

    最終闖王李自成,自稱順應天意,受到百姓支援,最終打入京城,崇禎皇帝也吊死在煤山上。吳三桂得到訊息知道無力抵抗,於是率領部將像李自成投降。走到半路卻得到訊息。自己在京城的家被李自成的大將抄了,最心愛的寵姬陳圓圓也被霸佔。於是忍不了這口氣,回到山海關與清軍商榷,投降清朝放清軍入關。

    清太宗皇太極善於用兵。以草寇出生的李自成自然不是對手,而李自成佔領京城後驕奢淫逸,縱酒享樂。放任手下在京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漸漸失去了民心,很快就被打敗。後金入主中原改國號為大清

    所以降清不是吳三桂的本意,只是他的無奈之舉。心裡還是有很大的民族成見,這也為三藩之亂埋下了隱患。

    二、三番賦稅過高:

    康熙說過,三番之賦半天下。

    三藩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清朝統一後,為感激吳三桂所作的貢獻。封他為平西王,世代鎮守雲南,爵位世襲罔替。再加上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番的兵力加起來達到四五十萬。他們佔據西南半壁,有徵收當地賦稅的權利。不僅如此,大清朝廷每年還要給他幾百萬兩的軍費。

    清朝剛剛建立,本就百廢待興,入不賦出。年年都是財政赤字,還要花一半的錢去供養這些白眼狼,這是三番與朝廷難和的主要原因

    三、蒙古準噶爾丹之亂:

    康熙皇帝和戰國時期的秦昭襄王特別像,從小開始當皇帝。由太后和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兩個人從小勵精圖治。唯一的區別是,康熙皇帝才能更加卓著。

    出家後,年僅八歲的皇太子康熙繼位。14歲開始親政,在康熙治理天下的同時,蒙古王準噶爾當統一的蒙古,對清朝虎視眈眈。而康熙一生最偉大的願望就是清除邊患,平準噶爾丹。然而攘外必先安內,要想抄平西北,必須要國內安定。而西南三番就成了清朝的最大隱患。

    而且打仗需要鉅額的軍餉,但要給三番的軍餉已經達到了每年收入的一半。三番之患已經迫在眉睫,平三番已經成為了順其自然的歷史產物。這也成了平三番的導火索

    四、千古一帝 愛新覺羅·玄燁的志向

    康熙從小志向遠大,勵精圖治。而且博覽全書,經史子集無一不通。所以康熙從小就通曉了天下的個大道理。

    清朝要想發展,撤除三番是最根本的途徑。所以聽取了大臣周培公的策略裁撤三番,三番撤消已經是大勢所趨。但平西王吳三桂卻心有不甘,於是舉兵謀反,結果被清朝大將圖海擊敗。最終兵敗自殺,如果吳三桂聽從康熙的安排,最後也應該能得到善終。因為他畢竟功勞甚大,就算裁撤了軍隊,他也能榮華富貴造福子孫。最後卻舉兵謀反,落下了個兵敗自殺的下場,這病是吳三桂之死的直接原因

  • 16 # 軍令如山

    在投降的將領中,吳三桂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但由於他曾率數萬精兵鎮守山海關,扼守這清軍入關的咽喉,因而在明清鼎革之際顯得尤為重要。攻入北京後,自縊,明朝滅亡。此時,對而言,最為重要的問題便是不能讓李自成坐穩江山,需要趕緊入關與闖王爭奪天下。正因如此,多爾袞才暗中拉攏吳三桂,並曾做出許諾:等清軍入主北京後,將會與吳三桂平分天下。

      雖然吳三桂將信將疑,但由於走投無路,還是選擇了依附多爾袞,引清兵入關。可是,等清朝掌控了局勢以後,又想毀約,把曾經的允諾拋之腦後。吳三桂無奈,只能繼續為清朝賣命。不過,比較幸運的是,吳三桂、耿精忠和三人,還是高官厚祿,成了清朝邊疆的王爺。

      不過,滿洲統治者又不可能坐視三藩羽翼豐滿,更擔心他們會尾大不掉,成為清朝的禍患。正因如此,到朝時,才開始謀劃了削藩政策。康熙削藩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將三藩的軍權解除,至少是精簡到不足為懼的地步。

      削藩所針對的,不僅僅是吳三桂一人,包括耿精忠和尚可喜在內,均是被打壓的物件。然而,三藩中勢力最大的卻是吳三桂。要知道,當時吳三桂在西南來講,無疑就是無冕之皇,這些用命換來的榮耀和權勢,又怎可輕易放棄呢?更為重要的是,吳三桂之前就領教過多爾袞的出爾反爾,此時對康熙也不信任。

     相對於吳三桂而言,尚可喜更為聰明。他深知此一時彼一時,即便自己手握重兵,卻已經難以掀起太大風浪,因而自請削藩,並得以善終。尚可喜的情況,雖然與吳三桂有一定差異,卻也從側面表明,康熙要的不是三位的命,而是想削去他們手中的兵。

      由於吳三桂勢大,而且此前就有過“戲耍”的經歷。所以,他還是決定鋌而走險,舉兵反清了。只是,一旦走上造反的道路,那也便意味著。吳三桂起兵之初,而且乘勢拉攏了耿精忠,又聯合了尚可喜的後人,打得清軍節節敗退。可是,等康熙做足準備後,終究還是扭轉了戰局,取得了這場戰役的最後勝利。

      可以說,就當時的形勢而言,再結合尚可喜的下場來看,吳三桂如果甘心接受削藩,其實是可以善終並光耀子孫的。只是,吳三桂晚年過於自大,加之此前多爾袞背信棄義,已經令這位曾經的功臣心寒,此時更對康熙失去了信任。所以,吳三桂才毅然與康熙決裂,掀起了,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一代英雄落得個的下場,可謂令人唏噓不已。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7 # 史海鉤沉

    康熙一朝容不下吳三桂,看似只是康熙與吳三桂之間水火不相容,其實不然,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封建君主集權制度的必然。

    有很多朋友說,康熙之所以容不下吳三桂,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狡兔死走狗烹。吳三桂替大清國掃平了半壁江山,現在大清國安寧了,吳三桂之流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必然要滅掉。

    二、吳三桂一直有謀反之意。這個觀點其實其實存疑的,很多朋友之所以篤信這個觀點是因為大部分網友獲取這個觀點的渠道都是來自於影視劇。實際上,真實的歷史上在康熙沒有展露出要削藩意圖的時候,吳三桂還是很老實的在做自己的平西王的。至於說暗中積蓄力量一說,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說有是因為哪個家庭不希望自己的家底豐厚點呢,吳三桂也不例外。說沒有是因為,如果吳三桂真的要造反,為什麼不趁大清還沒有站穩腳跟或者順治剛死的時候起兵,而要等康熙已經有能力親政了要削藩了再反。所以很明顯,吳三桂是被逼反的,因為造反是要冒著殺頭的危險的,但凡能活的下去,沒有人會主動找死。

    三、吳三桂對西南的統治,已經威脅到了大清對西南的控制。

    其實,在我看來,這些都只是大清國不容吳三桂這個平西王的表面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對於皇帝和藩王來說,自古就是不能並存的,這是封建君主集權制度的必然。

    歷史上藩王很多,皇帝削藩的事件也不少。比如前朝大明,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不成反被滅。很多明眼人都知道,朱棣雖然是野心家,但是最終反叛也確實是被建文帝逼迫,我們不妨猜想一下,假如建文帝沒有逼迫朱棣,朱棣主動造反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吳三桂其實也一樣,如果不是清廷逼迫,吳三桂終其一生恐怕都不會造反。

  • 18 # 天柱山小草

    歷史上說,一怒衝冠為紅顏。說的是吳三桂開啟三海關投降清軍。軍人的榮譽已經掃地出門。降清後再次叛變主子又成叛賊。從道德倫理看小人一個。連康熙的《貮臣傳》也上不了。因為貮臣傳是給那些降清後,專心侍奉新主的人立傳,警示後人的忠誠的重要。吳三桂系不入流的投機份子,連野心家都稱不上。

  • 19 # 最強大的我們

    今天你得勢了就投靠你,明天你不中用了就踩你一腳。這也是康熙皇帝非常顧慮的。可以說他時刻提防著吳三桂。所以我認為不能說康熙容不下吳三桂。其實歷朝歷代都有對蕃國勢力。的打擊。因為為了防止你越做越大,甚至最後功高蓋主。

    哪一天你心血來潮攻打皇帝,這豈不是壞了?所以我認為吳三桂自從投降的親潮開始就走上了造反之路。不管最後打出的是否是反清復明的招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為了追殺南明的皇帝。一路追擊到了別國的境內。不惜一切代價當這個皇帝殺死,所以吳三桂是不得人民的愛戴的。

    是你率先投降清朝。到頭來又舉著反清復明的招牌。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他從投降那一刻開始就開始決定了他的一生。他叛徒的罪名永遠都無法洗脫。無論他是衝冠一怒為紅顏,還是為了其他利益,最終他還是失敗了。被康熙打敗了。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啦,希望大家都點贊,關注評論轉發,謝謝大家。

  • 20 # 品茗談史

    康熙是容不下吳三桂嗎?看看吳三桂所有一切就知道了。

    吳三桂降清後,為清朝一統天下,也是立過功勳,被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後,吳三桂以各種理由向朝廷討要糧餉,佔據了全國賦稅三分之一。其子吳應熊選為駙馬,吳三桂還不滿足,是想佔據雲南世襲稱王,這是康熙不能容忍的,便有削番之意,而且吳三桂虛情假意上表康熙,同意削番迴歸故里。

    康熙順勢而為批准了吳三桂的請求,吳三桂看到事情無法挽回,在1673年11月起兵造反,於1678年5月病死在今天的衡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食物是天然的降脂藥,能幫你“吃掉”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