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淘氣男寶的綠葉媽媽
-
2 # 天天真真親子坊
每一個獨立的人都渴望受到別人的尊重,即使是個幼小的孩子。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有很多,結合到題目中所提到的“立規矩”一事,我認為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1、在與孩子協商一致的前提下立規矩也就是說,在我們準備針對某件事立規矩之前,要事先告知孩子,在徵得孩子同意了之後,再開始後面的事情。例如我們現在想要對孩子做作業這件事立個規矩,那麼這樣的開場白也許會比較合適:寶貝,我注意到你現在家庭作業越來越多,我們可能需要在做作業的時間上做一些規劃,以便你既能完成作業,又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玩,你覺得怎麼樣?
2、讓孩子充分參與立規矩的過程這是整個“立規矩”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能體現“尊重孩子”的一個表現。讓孩子自己定規矩,而不是家長直接給他們定好規矩。在我平時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會發現,凡是孩子自己決定的事情,他們會更樂於去遵守和執行。仍然以做作業為例,如果家長直接告訴孩子:“從今天開始,每天回家後必須先完成作業才能玩。”那麼這個規矩多半是失敗的。而如果我們問孩子:“你覺得幾點開始做作業比較合適?”那麼孩子會很認真地去考慮這個問題,在制定了規矩之後也會更加自覺地去遵守。
3、如果家長認為孩子提出的規矩不合適,也應讓規矩執行一段時間再做調整這個步驟很考驗家長的智慧。例如孩子如果提出“玩到8點再開始做作業”,估計很多家長當場就否決了,甚至會因此與孩子產生衝突。這時候,更聰明的做法是——先同意孩子的提議。等到孩子真的連續幾天8點才做作業,並因此耽誤了睡覺時間,或者作業質量下降,孩子自然而然地會覺得自己定的這個“規矩”不妥。到這時候,家長再適時提出調整規矩,孩子會更樂於接受家長的建議。
4、對“規矩”的尊重也是對孩子的尊重在家長與孩子雙方協商一致定下了規矩之後,就必須嚴格按照這個“規矩”來執行。家長有責任監督和跟進孩子對這個規矩的遵守情況。如果在執行過程中,孩子偶爾有所懈怠和違反,那也是正常現象,這就需要家長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要求孩子執行到底。尊重規矩,就是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約定。這個過程對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
-
3 # 應舍
尊重孩子。是充分地讓孩子有發言權,聽聽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如果爸爸媽媽和孩子意見不同時,要在一起商量。而我們有些爸爸媽媽內心,是不是真的給了他足夠的尊重,“像成年人之間的那種尊重”?在他專心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你是不是強行中斷,“要出門要吃飯要睡覺”,而不是提前告知,讓他有一個思想準備和預期?
信任孩子,而大部分時候,我們還是當他是個孩子,“啥都不懂”,還是忍不住替他做判斷、替他做決定。當他下定決心要做一些嘗試和改變的時候,你是不是總在喊著“不可以”“不要碰”“有危險”,而不是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讓他探索、發展。
-
4 # 丁媽親子時光
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我認為就是尊重孩子的存在、需要、選擇和感覺。這種對孩子的尊重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學來的。
我選擇,我存在,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一個總是被父母安排一切的孩子說子說,他覺得好像自己沒有活著,他甚至走路時都感受不到自己的雙腳,於是經常摔跤。父母為孩子做選擇時,父母存在,孩子不存在。
父母總是以自己的需要為出發點,而不是以孩子的需要為出發點,總是美名其曰我是愛你我是為你好。例如,孩子喜歡吃蘋果,父母給孩子買了一車的香蕉,告訴孩子多吃香蕉如何好……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認為孩子的感受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各種權威主張的“正確思想”。於是,我們鼓勵孩子服從權威而非傾聽自己。
-
5 # 土豆媽媽育兒
父母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不應該唯我獨尊,而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父母之所以給孩子立規矩,是為了約束孩子的行為規範,讓孩子在規矩中學會獨立。在他能做到的範圍內,教給他應當遵守的規矩。比如吃飯,我們教會孩子自己吃飯後,還要教給孩子餐桌禮儀,吃飯的過程中,等人到齊了才開始吃飯,不能說話,或者儘量少說話,不能把自己喜歡吃的菜往自己面前端,不能在菜碗裡東翻西翻地挑,自己夾不到的菜,可以請大人幫忙夾。真誠的謝謝做飯辛苦的長輩,吃完後要主動收拾碗筷……
2、當父母的提議與孩子的行為發生衝突時,父母應平心靜氣地與孩子商量,共同協商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命令孩子必須怎樣做?比如父母規定孩子一天只能吃一塊巧克力,但孩子往往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面對巧克力的誘惑無法自持。這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吃多了巧克力對身體的壞處,並告訴他一天適合吃的量,至於吃的時間,可以由孩子自己定,他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這樣孩子覺得自己有了自主權,也就會約束自己了。
3、規矩一旦立好了,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地帶頭遵守,不能你可以這樣,孩子卻不能。比如父母規定孩子不能買辣條吃,但自己又揹著孩子偷偷吃。當你的行為與規矩發生衝突時,對孩子的約束力也就沒有了,就算你用家長的身份強制壓制孩子,孩子表面上服從,心裡是一萬個不願意的,隨時都會反轉,因為他心裡會想,既然你都能吃,那我一樣可以吃。所以,尊重自己的同時,也要尊重孩子,不能出爾反爾。
4、任何規矩的訂立,必須是在孩子願意遵守,可以做到的前提下,且父母不能失信於孩子比如有的父母為了孩子能按時睡覺,就說會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或者讀繪本,但是一旦玩手機起勁或看電視過癮時,就讓孩子自己睡,把對孩子的承諾拋到腦後了。孩子做到了按時睡覺,父母卻做不到的話一切對孩子來說就是空談。
父母訂立規矩時,與孩子一起商議可行的方法,讓孩子參與其中,有一定的決定權,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規矩的訂立者,有了參與感,孩子覺得受到了父母的尊重,自己也就更願意去履行遵守的規定。
-
6 # 軒媽成長記
尊重孩子有以下幾點:
1.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知道自己孩子是怎麼想的,立規矩的時候根據自己家孩子樂意接受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把規矩執行的很好。而且善於表達自己對孩子以後的社交能力,工作,都有幫助。
2.信任孩子,立了規矩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執行,哪怕孩子沒有按照你想象的去做,反覆犯錯了,甚至偏離規矩很遠,家長剛開始要有耐心慢慢糾正孩子,讓孩子真正體會這一規矩對他到底意味著什麼,自己親自體驗學習來的反而事半功倍。
3.寬容孩子,很多孩子害怕犯錯,就是因為父母總是批評孩子,覺得說過了的孩子還犯同樣的錯,就是不應該,就是讓人操心。其實有時候孩子需要適應的過程,父母多一些寬容,孩子反而會學的更快些,也更樂意配合家長。
4.鼓勵孩子,正向的鼓勵會讓孩子更自信,也能讓孩子樂意去嘗試做一些事情。經常接受鼓勵的孩子思想更積極,面對困難也更樂意去解決了,不容易悲觀,這種對他孩子將來的生活態度有很好的引導。
-
7 # 糯米麻麻Coco
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不能唯我獨尊,因為規矩的執行者是孩子,所以為了規矩更有效果,一定要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在讓孩子參與整個規矩制定的全過程,一起協商怎麼制定規矩以及如何執行,如果出現沒有執行的情況下,該如何去處理。
只有孩子親身參與了,讓孩子有一種儀式感,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能為自己做主的能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去執行一起制定的規矩。
-
8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尊重孩子,是很多家長都做不到的。別看他們一口一句我愛你寶貝,轉眼就能把孩子的自尊踐踏得碎了一地,很難拾起來。這樣的家長不是個例,我曾經親眼見證了孩子班上的一個媽媽,在大庭廣眾之下羞辱她的女兒:“你看看你這個樣子,一點都不乖!你為什麼不能像別人一樣呢?你看看你,頭髮都亂了,到底是在幹嘛……”我們尊重孩子,和孩子的親子距離更近了,她才會願意敞開心扉,和我們做朋友。否則,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只會讓孩子對你越來越疏遠。
尊重孩子的愛好和興趣,不進行強制綁架;尊重孩子的隱私,當孩子希望保留自己的小秘密時,家長不要試圖去解開,等孩子願意告訴我們時再說;尊重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形成,不大包大攬,也絕不讓孩子時時處處依賴家長。
-
9 # 凌兒媽媽
當孩子無法遵守所立規矩時,別急著批評孩子。而是引導孩子去反思,再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覺得深入的交流溝通就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
假如父母總是權威性的要求孩子,不允許孩子有不同想法,那肯定不是尊重孩子的表現。立規矩首先還是應該建立在尊重上面吧,這樣執行起來才不會那麼艱難。
-
10 # 思雨yp
現在的家庭教育都講究民主,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做為家長,應該同等對待孩子。
1、立規矩,讓孩子參與進來,鼓勵孩子說出他的想法和建議;
2、對於孩子的想法,如有不適,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引導他,並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建議不被使用的原因;
3、千萬不能父母說了算,什麼“我是為了你好”這樣的話不要說,道德的綁架,只會讓孩子更不服;
4、立好規矩後,就要遵守,當然,有些孩子一下不能適應,父母也應該給一個過渡期;
5、父母對孩子的承諾,一定要按約兌現,比如睡前故事,我和閨女約好了每晚睡前講3個故事,不論再困或再忙,我都每晚講完3個故事。
-
11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在為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尊重孩子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自尊自愛才能贏得孩子對於父母的尊重,這點至關重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肯定會遇到唯我獨尊的家長,他們頤指氣使的模樣讓孩子敬而遠之。因此,我們要做尊重孩子的模範家長。
第一,尊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生氣或不支援立規矩時,不要氣憤,而要心平氣和地正面引導;
第二,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讓孩子廣泛參與到立規矩的過程中,能夠讓他們贏得尊重感和獲得感,同時會感到自己受到重視,增強進一步遵守規則的主動性;
第三,尊重孩子的反饋。立規矩不是一成不變的過程,不是靜態靜止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而且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和性格變化,還會出現反覆和波動。因此,父母要注意對立規矩的過程進行實事跟蹤,接受孩子的反饋,並定期做出改進;
第四,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具體要區分孩子的性格,外向型和內向型的孩子,遇到立規矩時,父母處理的辦法和措施就會出現差異。我們要觀察他們的細微變化,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立規矩活動。
-
12 # 百合媽媽讀心理
作為父母,必須做到尊重孩子,孩子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過經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罷了。
首先,思想上不能高高在上,不要覺得你是我的孩子,你就該聽我的。孩子還真不服氣,“我憑什麼非得聽你的!”
其次,父母立的規矩要合情合理,不能強迫孩子遵守一些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規矩,要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分步驟,逐步合理建立各種不同的規矩。
如果強行要求,孩子因為太小不能反抗,內心只能憋屈、壓抑,非常不利於心理成長的,時間久了,要麼崩潰,要麼產生心理問題。
-
13 # 諾媽家有男寶
我覺得在立規矩的時候對孩子最大的尊重應該是心平氣和進行溝通與約定。事實上,如果孩子的某一表現需要立規矩來解決,那一定是讓父母極度不滿意的狀態了,在這個父母情緒激增的狀態下,難免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有著過激表達,這也是很多父母經常在生活裡會不由自主的狀態,包括我自己。所以我認為,父母能夠就事論事,心平氣和與孩子約定規矩,是對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
-
14 # 職場雙寶媽媽
父母給孩子立規矩時,一定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條件下實施,不能唯我獨尊。
一、可以把有些小事情的決定權交由孩子。
比如,我們帶孩子出遊時,去哪玩,玩什麼,我們可以讓孩子來做決定。
二、和孩子商量出一套父母與孩子都能夠接受的規則。
比如,是先玩耍還是先寫做業,我們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其中來。確實,孩子上了一天的課,身心會有點疲累,是先玩耍還是先把作業做完,我們可以和孩子商量,聽聽孩子的心聲。
-
15 # 堯媽成長記
“父母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不應該唯我獨尊!”這句話一點都沒錯,因為我們的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獨立的個體就會有獨立的思想,所以他們也有選擇和被尊重的權利!
那麼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有:比如一,當孩子有自己獨立空間的時候,進孩子的房間要敲敲門!
我忘記看過楊瀾老師的哪篇文章了,她就特別尊重自己的孩子,每次進她孩子房間的時候,都敲門,我覺得這一點真的值得采納,因為這就是尊總孩子的一種表現!
比如二,孩子大一些會有自己的小心思,小隱私,所以不經過孩子的允許,不要亂翻孩子的東西!
因為孩子也有自己的一些小事情不想讓我們知道,這時候我們就不要強迫他們非要把人家的小心思說給你聽,再就是動孩子東西的時候也要經過他的的同意,因為孩子非常喜歡被尊重的!
比如三,不要當眾接孩子短!
我們可不要認為孩子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再小的孩子他們也是有自尊的,當眾接孩子短孩子一定會很受傷的!
-
16 # 陪伴成長
父母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不應該唯我獨尊,我認為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首先是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生長髮育特點制定適合孩子的規矩,也就是喂孩子制定的規矩孩子有能力去做到,家長不能想當然地,覺得孩子應該會什麼,應該做到什麼,根據家長自己的想法來給孩子定規矩,再就是處理親子關係時要心平氣和低給孩子講道理而不能對孩子大發脾氣。 -
17 # 高興媽媽聊育兒
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人,每時每刻都是需要得到別人尊重的,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是這樣。在父母給孩子立規矩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不應該唯我獨尊,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們在立規矩的時候,我認為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在孩子同意以後立出規矩,這樣以後在實施的過程中才能更容易一些。
第二:我們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讓孩子自己給自己立規矩。我們不能夠認為自己是家長,孩子就必須聽你的。有時候家長做出的規定,孩子一般都不喜歡遵守。而讓孩子自己做出規定,則會很樂意的去執行。這樣做孩子能夠做到自我約束,對學習生活也有很多好處。
第三:立出規矩以後,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我們可以根據環境、條件的改變做出調整,而不能必須按照之前的約定來執行。這樣不僅顯的我們家長很民主,而且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安慰,讓孩子更愛爸爸媽媽。
-
18 # 南方俏
父母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不應該唯我獨尊,我認為規則是由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的。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尚小,制定規則是家長的事,孩子無需參與;只要家長把規則直接告訴孩子,讓孩子遵照執行就好了。
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那規則就可能演變成一種強迫命令,甚至成為壓制孩子合理要求和願望的手段。
孩子要有充分的話語權,這樣制定出來的規則孩子才願意遵守。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特點,與孩子協商共同制定合適的規則;家長要以身作則遵守規則,貫徹執行規則,不輕易犧牲規則來取悅孩子;當孩子違反規則時,要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或者邏輯後果,而不是懲罰孩子。
-
19 # MM育兒雜談
父母立規矩,本意是為了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但作為被約束物件,規矩的制定,必須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否則,如果規矩無法執行,也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意義。
給孩子制定規則時不能隨心所欲,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具體表現在:
第一,制定的規矩應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
第二,不能只針對孩子制定規矩,規矩不僅要約束孩子,也要約束父母。
第三,孩子也要參與規矩的制定。
-
20 # 小莉育兒
父母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那麼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
第一,傾聽孩子的話,很多父母在聽孩子說話時都非常粗暴,往往孩子還沒有說完,父母就打斷了孩子,所以父母要傾聽孩子,聽他們的心聲。
第二,尊重孩子就要讓孩子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很多父母總是武斷的替孩子做選擇,其實這樣就讓孩子喪失了自主選擇的權利,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
回覆列表
尊重是家庭關係和諧的基礎。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家庭氛圍才能寬鬆和諧。孩子尊重家長是理所當然,作為家長,也要學會尊重孩子。我認為家長尊重孩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尊重孩子,要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而不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隨意打罵呵斥。不要在生活中刻意維護家長的威嚴,而是站在平等角度和孩子談話。
第二,父母要對孩子講文明,講禮貌。不隨意打罵孩子。如果孩子做了什麼錯事,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勸導。如果孩子做得好,要不吝讚美。
第三,當家長自己對孩子講錯了話、做錯了事的時候,要勇於向孩子承認錯誤並及時道歉。這並不會降低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會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親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