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宰相門前走狗

    劉邦對待儒生的態度可以用“前倨後恭”來形容。我們先來看“前倨”:據《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記載,酈食其想要投靠劉邦,於是請一位在劉邦手下當差的引薦,那位朋友告訴他:劉邦不喜歡儒生,常常拿儒生的帽子當尿壺。你千萬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見他!酈食其不信邪,還是以自己的本來面目去見劉邦,並問劉邦“是想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還是率領諸侯滅掉秦國?”劉邦聽了脫口罵道:“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攻秦,何謂助秦?”這裡還有一個例子:劉邦攻佔彭城時,曾在秦國當過待詔博士的叔孫通穿著儒生袍前去拜見,劉邦當即表示十分厭惡,弄得叔孫通再也不敢穿儒生袍了。

    那麼,劉邦後來為什麼又重視儒生了呢(後恭)?這得益於兩個人的勸告:一個是陸賈。陸賈長期以客卿的身份替劉邦出謀劃策,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劉邦當上皇帝后,陸賈經常在他面前談論《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劉邦終於忍不住了,於是大罵道:“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意思是“你爺的天下是靠騎著戰馬打出來的,根本用不著讀什麼書!”陸賈回答說:“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馬上可以得天下,難道馬上也可以治理天下嗎?)然後,陸賈以前朝興亡為例,向劉邦闡述不可以馬上治天下的道理。另一個改變劉邦的人是前面提到的叔叔通。劉邦稱帝后,由於沒有禮儀規範,上朝時群臣大呼小叫、稱兄道弟、十分喧囂,搞得劉邦鬱悶不已。叔孫通見了趁機對劉邦說:“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儒家思想打天下不行,治理天下卻是很管用的)。臣願徵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聽了這番話後,劉邦便叮囑叔孫通制訂一套朝堂禮儀來。再往後,劉邦漸漸開始重視儒生,並封叔孫通為奉常,賜金五百斤;參與禮儀制訂的儒生均封為郎官。漢九年,劉邦又任命叔孫通為太子太傅,儒生在漢朝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

  • 2 # 希望星晨58298869

    叔孫通在人才輩出的西漢王朝,算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他的主要成就就是輔佐劉邦制定了漢朝禮儀。並以此改變了漢高祖對儒生(讀書人)的態度。高祖對知識分子態度改變了,是一件大事,對西漢社會穩定大有裨益。所以,我說,叔孫通這個小人物維護了高祖的大事業。漢漢高祖五年,劉邦的革命已經成功了。在一次宴會上,隨劉邦一起南征北戰的武將們酗酒爭功,醜態畢露:痛哭流涕、狂呼亂叫、拔劍擊柱等等,不一而足,劉邦煩透了。

    善於察言觀色的叔孫通輕聲地對劉邦說:“儒生們雖然不能攻城佔池,但他們卻可以幫著你來守天下。”。隨後,要求劉邦允許自己去找一些魯地的儒生,讓他們與自己來制定禮儀,以規範朝臣們的行為,為天下人作表率。這是高瞻遠矚之舉,對劉邦統治天下是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劉邦說:“您可以試著辦,不要太複雜,要讓人們能接受並做到。”。叔孫通苦心孤詣,找到百多人,緊鑼密鼓地進行禮儀排練。一個多月後,讓劉邦來參觀。劉邦看了他們的演習,放心地說:“這個簡單,我能做到。”。於是,也叫群臣們排練,準備在今後的朝會使用這套禮儀。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壯麗輝煌的長樂宮建成了,文武大臣及各地諸侯王們都來參加十月的朝會。

    天微明,謁者執行禮儀,領著大佬們進入殿門,大院裡騎兵、步兵排列整齊,還陳放著各種耀眼的兵器,插著各種色彩鮮豔的旗幟。

    隨著一聲“ 趨。”,殿下的郎中們分排到臺階的兩旁。功臣、列侯、將軍等等依次站西朝東;丞相等文官都依次站東朝西,井然有序,並不雜亂。隨後,九行人安排了九個儐相,這些儐相是專門負責上下傳遞宴會話語的。

    如此,莊嚴肅穆的氣氛就形成了,人們都靜聲屏氣,引頸觀望,期待著至高無上的皇帝的到來。皇帝登場時,也別具一格。劉邦坐在精心裝飾過的車子上,由後宮緩緩開進。他的貼身警衛拿著旗子,不斷地搖動並傳話叫大家注意,這給了各位大佬耳目一新的感覺 ,沒人敢違禮。

    劉邦安定後,諸侯王以下直到六百石的官吏們都依次向皇帝朝賀。這時,所有人都誠惶誠恐,肅然起敬,沒有人敢大聲喧譁。行禮過後,才按著嚴格的禮法擺出酒宴,避免了低行為素質的出現。

    那些有戰功、有資格、陪劉邦坐在大殿上頭的功臣們也都叩伏在宴席上,他們按著爵位的高低依次起身給皇帝祝酒。酒過九巡,估計快喝高了時候,謁者聲音命令說:“停止。”。人們都遵口令執行。期間稍有不合禮法都,都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請了出去,整個朝會從始至終,沒有一個敢失態失禮。這時,劉邦才感嘆:我今天才真正地體會到了做皇帝的尊貴。為此,提升叔孫通作了太常,還賜給他黃金五百斤。

    劉邦出身草莽,以前,往儒生的帽子裡撒尿,很是討厭儒生。如果對他泛泛而談,空講道理,很難轉變他輕視儒生的觀念。叔孫通憑藉著智慧,用行動折服了劉邦,讓他改變對知識分子的看法。

    此後,漢朝上下都遵循禮儀行事,社會步入正軌,朝中面貌大為改觀。劉邦也開始了對有功的知識分子進行了封官,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 3 # 減水書生

    首先,劉邦是讀過書的。年少的時候,曾與自己的發小盧綰,拜馬維為師、在馬公書院讀書。

    第二,劉邦讀書應該不是特別差。因為他曾千里赴大梁、要投到信陵君門下做門客。但是,信陵君早死了。所以,劉邦只能跟著信陵君的門客張耳混了一段時間。

    劉邦哪來的自信要投信陵君門下當門客?又憑啥本事能夠結交名士張耳?

    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信陵君禮賢下士、廣招門客;另一個就是劉邦認為自己還是有才識的。憑這份自信,他才敢去找信陵君。

    劉邦的《大風歌》,寫得氣勢雄渾、英雄豪邁,也足以證明:要讀書,劉邦是可以讀好的,他有這個資質。

    那麼,劉邦為什麼對讀書人會有偏見?尤其是還把儒生的帽子搶過來、往裡面撒尿,這是出於何種動機。

    1.讀書無用於秦世,腹有詩書僅是一亭長耳

    公元前256年,劉邦出生;公元前221年,劉邦35歲,大秦統一。劉邦本在張耳門下當門客,但大秦統一後,張耳成了逃犯,劉邦也就當不成門客了。

    大秦統一後,對百家遊學計程車子而言,產生了不小的震動,改變了這些人的命運。

    以前是戰國征伐,七大戰國都在招攬人才。而現在是一家統一,人才只有一個出口。大秦帝國的朝堂用不了那麼多學屠龍術的人才,所以人才多而市場小,讀書也就無用了。

    接著,李斯焚書坑儒、大秦以吏為師,於是,讀書人就成了國家公敵,因為儒以文亂法。所以,讀書的劉邦就真得沒啥出頭之日了。而劉邦就是在這種統治模式下生活了十五年,即便有滿腹經綸,他也無用武之地。

    千萬不要把劉邦當成一個市井無賴,如果這樣的話,就解釋不了他為何敢投信陵君,更解釋不了他為何能與名士張耳交遊。

    2.亂世征伐以武力論雄長,讀書也沒啥用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劉邦和項羽是讀書的,而陳勝、吳廣才是不讀書的。但是,亂世扛旗鬧事的,就是那些不讀書的。原因就是這些人沒有那麼多教條,關鍵時刻真得該幹。所以,最先稱王的是陳勝這個甿隸之人。

    然後,就是劉邦在沛豐起義。劉邦起義的時候,靠什麼生存下來、又靠什麼發展壯大?

    負心多是讀書人,仗義多是屠狗輩。

    靠得就是沛豐鄉黨,也就是蕭何、曹參和樊噲這些人,團結和能打,就夠了。

    劉邦的沛豐集團,起初的最高目標就是吃飽飯、能活著,然後才是得富貴、澤子孫,最後才是什麼成就不世出的大功業。在小目標的情況下,讀書沒啥用。

    搶下的城池、奪下的財富,咱們大塊分金、大口吃肉,劉邦集團就是一夥土匪遊軍。他們想得不會那麼長遠。既然想得不夠長遠,所以也不會重視那些讀過書的儒生。因為這些人在劉邦集團沒啥用。

    3.目標升級、任務複雜,讀書就變得有用了

    張良是五世相韓的貴族後裔,讀書、格局和眼界,不知道要秒殺劉邦多少層境界。但是,劉邦起義能拉出一支隊伍。張良在母國韓地,折騰到死也折騰不出一支軍隊。原因就是在起初的簡單格局中,讀書沒啥用。敢幹、能幹、有一幫江湖鐵兄弟,才是關鍵。

    但是,秦末亂世繼續發展,目標就不同了,劉邦要在楚國集團混出身,就要涉及到立功和爭權的問題。而戰爭的規模,也不在侷限於沛豐一帶,任務也就複雜了,劉邦要從沛豐打到中原、打遍天下。

    所以,張良以太公兵法教劉邦,劉邦虛心求教。到這個時候,讀書是有用的,張良才有了用武之地,而劉邦再不重視讀書人就不行了。

    再後,就是劉邦扣關攻秦,在路上見到了酈食其。酈食其讓劉邦徹底領教到了讀書人的厲害。縱有上萬大軍,劉邦也打不開扣關的通道;而酈食其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拿下了陳留。劉邦從此就更不敢小瞧讀書人了。

    在之後,楚漢爭霸,隨何率二十人出使九江國,鼓動英布叛楚;酈食其單車赴齊,下千里齊地。辯士集團,也就是讀書人集團,他們的作用,已經可與沛豐將軍一較高下了。

    而大漢立國之後呢?陸賈萬里赴南越,一通言辭咄咄,就讓南越王稱臣;上新書十二,確定大漢治國之策。還有,婁敬建言定都關中、諫阻征伐匈奴,都讓劉邦領教到了讀書人的厲害。這時候的劉邦,只能折服了。

    所以,劉邦在後期,越來越重視讀書人。甚至商山四皓一出,就是讀書讀到名揚天下的四個老頭兒來了,劉邦都不敢改立太子了。這個時候,讀書人已經取代武將集團,成為劉邦最重視的一股力量。

    4.總結:關鍵是看有沒有用、啥時候有用

    劉邦前期不重視讀書人,是因為讀書沒啥用。他自己讀書,但讀書讀得連個門客都做不了,只能做個亭長、混吃等死,他吃了讀書的虧。他起義造反,靠得屠狗鄉黨的所向披靡,讀書人除了分利益、啥也幹不了,他也就看不上讀書人了。

    但是,隨著亂世進入均衡態,諸侯們不僅武力征戰,還要捭闔縱橫。而到這個時候,讀書人才真得有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劉邦也就要重視讀書人。

    大漢立國之後,馬上打天下但不能再在馬上治天下,因為複雜的程度不是一個量級。於是,以武立國的大漢,必須要以文治國。此時劉邦只能倚仗讀書人,幫著他治理大漢天下。

    所以,一句話:時異勢異,劉邦的態度必須發生變化,不變化就得被亂世叢林淘汰。

  • 4 # 雲南洋芋哥

    簡而言之,就是劉邦是個務實的人,他一生機智果敢,同時,靈活多變,凡是能為他創造價值的,他一概採納,在政治上,他是一個高明的人才。在他征戰時,看不起文化人,他認為馬背上才能獲得政權,後來慢慢發現,治理國家,文人必不可少,於是他又重視文人。

    劉邦打天下的時候,從來沒有正眼看過儒生,甚至一度很討厭儒生,他認為文人一無是處,他把知識分子的儒冠拿來當夜壺,當面就小便,來侮辱他們,弄得想投靠他的文人不得不把自己弄成粗野村夫,例如:酈食、叔孫通、陸賈、隨何、婁敬等,酈食本是一讀書人,見劉邦時,卻介紹自己是高陽一個酒徒,叔孫通也是一樣,不得不脫去儒服,穿上短衣,成為一個莽夫形象,才獲得劉邦的青睞,可見,劉邦作為一個文盲的視野是短淺的,他無法理解知識分子在戰亂時的作用,從心底裡瞧不起他們。

    與此同時,驍勇善戰,能指揮軍隊的人才又如魚得水,平步青雲,如韓信、英布等,從小小的軍官,幾年之內成長為一方諸侯。

    劉邦劇照

    但他稱帝后,和他一起南征北戰的大老粗們,毫無禮節,驕橫跋扈,將戰場上那一身習氣帶到宮廷中,在朝堂上一邊喝酒,一邊爭功,喝醉後,大喊大叫,讓他大為不滿,叔孫通帶領一班儒生重新制定了朝廷禮儀制度,在劉邦登極的哪天,群臣規規矩矩,儀仗整整齊齊,禮儀齊全,陣勢漂亮,劉邦大喜,給所有儒生都做了封賞。

    我們從劉邦的人生履歷可以看出些端倪,首先他從小不喜歡讀書,可能是因為封建社會儒家那一套教育,是他所不喜歡的,於是他起義後,才會看不起讀書人,但隨著時間推移,他的地位越來越高,認識水平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且陸賈等人在他征戰的過程中,用一些文人的辦法,取得過很大的功勞,這更刺激劉邦不敢輕視文人。

  • 5 # 謝金澎

    漢承秦制,其實劉邦治天下那一套就是從秦朝照搬的。劉邦攻克咸陽,他自己到處找醇酒美人去享受了,蕭何卻到處找典籍圖書去了。

    劉邦原本就是一市井無賴之徒,由於遊手好閒有時間,在地方上糾集了狐朋狗友還說的上話,有幸當了亭長。

    偶爾得見始皇帝出巡,不由喟嘆:“大丈夫當如是”。所以秦始皇曾經是他的偶像,秦始皇功成後焚書坑儒,討厭巧言令色的儒生,劉邦本來遊蕩街頭巷尾、自在散漫慣了,也對知乎也者的酸儒生不感冒。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載:高陽酒徒酈食其想投奔劉邦,找到劉邦親信,希望得以引見。親信曰:“沛公不喜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未可以儒生說也。”

    那個親信的意思是,劉邦不喜歡儒生,有說客戴儒生帽來拜見,劉邦動不動就取下他們的帽子來撒尿在裡面,所以我也不敢引薦儒生。

    在別人的帽子裡面撒尿,在尊禮守法的古代這是極端的侮辱了。所以劉邦得天下之初,廢除禮法,僅尊秦制。

    那麼劉邦最終是如何改變了對儒生的看法而重建了漢朝的禮儀制度的呢?

    第一個改變劉邦的人是陸賈。劉邦奪取天下後,陸賈常與劉邦談《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劉邦一聽就煩躁大罵:“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那個意思老子的天下是騎在馬上打下來的,關《詩》、《書》 鳥事?

    陸賈答曰:“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意思是您可以騎在馬上打天下,難道您還能騎在馬上治天下嗎?陸賈又苦口婆心的以歷史興衰故事為例,向劉邦進一步闡述了可以馬上得天下,不可以馬上治天下的道理。

    劉邦聽完之後,心情沉重,要求陸賈針對歷史興衰作一些總結,以為參考。陸賈奉旨撰寫,共成十二篇。每完一篇即上奏劉邦,劉邦看後讚不絕口,左右群臣也附和讚譽不絕。陸賈的這十二篇文章,後結整合書,名為《新語》。

    第二個改變劉邦的是叔孫通。劉邦得天下後,初期痞性不改,與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喝酒吃肉,大快朵頤。朝堂威儀全無,喧鬧亂如菜市。天長日久,劉邦漸感苦惱,想要重整朝綱,苦無良策,不知從何抓起。

    叔孫通趁機禁言:“儒生雖不能衝鋒陷陣,卻能幫您治理天下,管理好這些武夫”。劉邦如夢初醒,讓叔孫通策劃方案,叔孫通廣納儒家精英,整頓朝綱,制定禮法規矩,從此漢朝走向規範,劉邦也重現始皇帝威儀。

  • 6 # 秉燭讀春秋

    劉邦在年輕時就是一名不學無術的混混,文化程度不高,勉強會寫自己的名字,除了喝酒、耍錢外,劉邦一無是處。

    他老爸劉太公搖頭嘆息道:“我這娃算是廢了,一不會種地,二不想讀書,以後他恐怕連老婆也討不到”。

    劉邦確實不事農活,幾乎一日三餐都在大哥家吃,閒來無事他就東家串西家走,對四鄰八鄉的人家門清。

    還別說,這倒成了劉邦的一個特長,因此被秦朝任命為亭長,相當於現在的片長。

    在亂世出英雄的古代,不讀書並沒耽誤劉邦當皇帝。

    當初劉邦高舉反秦大旗時,一些狐朋狗友很快聚攏在他身邊。比如屠狗之輩的樊噲、婚喪嫁娶的吹鼓手周勃、趕車的車伕夏侯嬰等人。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一些沒文化的底層人物。

    然而劉邦就是仗著這些人成就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最終劉邦成了漢朝的開國皇帝,他這些朋友成了開國元勳。

    講真在此之前,劉邦一直對儒生很不感冒,有些儒生投靠他時,他連理都不理,認為這些儒生無非是來討飯的;認為這些儒生“百無一用”,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既不能攻城,又不會掠寨。

    因此劉邦很反感這些讀書人,對他們極盡侮辱之能事。

    比如劉邦曾往儒生的帽子裡撒尿,動輒破口大罵,斥之為“腐儒”“豎儒”。

    劉邦不喜歡儒生除了以上原因,我認為還有他自身文化不高的原因,他怕這些儒生拐彎抹角罵他他聽不懂,又怕這些儒生在他面前炫耀高他一頭。

    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人們發現自從劉邦稱帝以後,他對儒生的態度逐漸發生了變化,由從前的侮辱,慢慢變成了尊重。

    問題來了,劉邦對待儒生的態度,為何前後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劉邦的這種變化是潛默移化和潤物細無聲的結果。

    比如在漢初,高陽酒徒酈食其就是一介酸儒和狂生,在他投奔劉邦時,差點被劉邦趕出去。

    酈食其不卑不亢,用文人的氣勢征服了劉邦,劉邦這才恭恭敬敬接待了他。

    講真能讓劉邦淨手沐衣親自招待的非狂生酈食其莫屬。投桃報李,酈食其也沒辜負劉邦的禮賢下士,他用三寸不爛之舌,勸說齊王田廣以七十餘城歸順。

    劉邦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了七十餘城池,從此劉邦對儒生刮目相看。

    接下來,一個人和一件事深深刺激了他,由此改變了他固有的“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思想。

    這個人就是西漢著名的儒生叔孫通。

    這件事兒是這樣的:劉邦稱帝后,在一次大宴文武時,一些開國大臣們酗酒爭功,一言不合拔劍就要動手,甚至有的直呼劉邦的小名,沒有一點“為君者諱”的意思。

    甚至有些喝高了的大臣,直接對著大殿的柱子撒尿,有的還用寶劍狂砍柱子,沒有一點修養和禮貌。

    劉邦第一次感覺到沒有文化的是多麼可怕!大臣們彷彿是一群野人。

    當時儒生叔孫通一看,劉邦的臉都被氣綠了,於是心中有了主意。

    等第二天上朝時,叔孫通對劉邦說:“皇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昨天這事真夠亂的,沒有一點規矩。打仗靠武將,要想讓大臣們變得有規矩還得靠文人”。

    劉邦正為此事頭疼,一聽叔孫通說得在理,於是令他制定宮廷禮儀。

    此後叔孫通從魯國招來了30位儒生(魯國是孔子的故鄉,儒家思想的發源地),很快制定出了簡單實用的宮廷禮,經過訓練和指導,大臣們變得彬彬有禮起來,劉邦對此很滿意。

    自此劉邦對儒生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彎,真正認識到了知識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面貌,太平盛世離不開文人啊!

  • 7 # 文史走馬燈

    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許多人記住的是,劉邦是一個小混混,一個小亭長,靠著玩計謀與膽子大拼了一把,最後十分幸運的開創了大漢江山。所以這樣的痞子皇帝和溫文爾雅的儒生實在是格格不入,怎麼也不可能玩到一起去的。但是,事實上卻是,劉邦前期的確是非常痛恨腐儒,對於儒生的在這亂世的作用嗤之以鼻,對待他們也毫不尊重;但是後期卻收斂起來,甚至開始推崇和依靠起儒學。

    那這種轉變的開始與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1)現實的劉邦認為亂世當用法、用兵才有利,故而看不起腐儒

    劉邦不是貴族出生,按照嚴格的意義上講的話,他也算是白手起家,跟著一幫兄弟出生入死拼殺出來的。前期困難的時候,總是時不時的遇到生命危險,這就需要團隊的領導人要殺伐果斷,絕不可婦孺之仁。

    所以,你要讓前期並沒有什麼積累的劉邦去學習儒家仁義那一套,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是不現實的。劉邦這個人,是非常的現實的,沒有好處的事情,或者說沒有被驗證過可以得到好處的事情,他是絕對不會去幹的。沒有這樣的行為特徵,在這亂世是生存不下去的,因為這個時代是理想主義者的掘墓人,現實一點,反而能夠活得久一點。而項羽就是個理想主義者,所以他即使攻破咸陽有機會當皇帝,他卻依舊要恢復諸侯分封制度,衣錦還鄉。這就是他的理想,多一步他也不做,點到即止。

    而劉邦則不是了,他很現實。從他彭城之戰大敗逃跑的過程中想踢下自己的兒女就可以看出;從劉邦雖然恨雍齒恨得牙癢癢,但是還是為了穩固政權將他封侯就可以看出;從他一個個剪除異姓王的,而絲毫不顧當初的約定,就可以看出。是的,現實的劉邦,在沒有看到好處之前,是絕對不會投入的,儒生所學,對於初出茅廬不久,大業未成的劉邦而言,有什麼益處呢?既然沒有,又何必在意,又何必尊重呢?

    (2)看到了儒生的好處,所以開始轉變

    要說第一個對劉邦有影響的儒生就是酈食其這個狂生了。

    起先劉邦也非常的不尊重他,不給他面子,等到酈食其拿出真知灼見,真才實學之後,劉邦立刻將其捧為座上賓。而酈食其這個老儒生,的確也沒有讓現實的劉邦失望。獻計攻克陳留郡;遊說六國合縱連橫,為消滅秦朝牽制項羽做出貢獻;幫助劉邦攻破武關;出使齊國,居然能夠不費一兵一卒而說服齊王投降,但可惜後來被韓信坑死了。

    要說第二個改變劉邦對儒生印象的就是陸賈了。

    此人在劉邦平定中原之後,處事南越國,是趙佗信服,俯首稱臣,劉邦對其十分推崇。顯然劉邦也是看中了這個儒生的才華,畢竟劉邦比較現實嘛!

    第三個給劉邦帶來巨大好處的就是叔孫通了。

    正是有前秦五經博士叔孫通的幫助,劉邦才得以感受到了作為皇帝真正應該受到的待遇,朝堂才得以得到秩序與威嚴,如果沒有叔孫通,想必手下的兄弟們依舊沒大沒小。劉邦也是看到了叔孫通的好處,所以才任用他的。

    劉邦很現實,這一點自始至終沒有變,儒生們能夠給予他好處的,能夠帶來裨益的,他都能夠放下身段去以禮待之。而正是因為一個個儒生們的才能帶給劉邦巨大的好處,所以劉邦才慢慢開始轉變對待儒生的態度。

    (3)劉邦的治國思想由攻轉守,也在反思暴秦被推翻的原因,故而愈加地認識到了儒家的作用

    陸賈在漢朝建立之後曾與劉邦對話:

    意思是,劉邦認為他是靠打仗才奪得天下,要學個屁的《詩經》和《四書》啊,有什麼用,有武力來的好使嗎?然後陸賈便援引歷史,以商周和秦朝的興亡為例,向劉邦說明行仁義的重要性。而劉邦在漢朝建之後,終於也開始面臨一個大統一朝代所需要的守成之難題,終於也開始認真思考秦朝是怎麼滅亡的了。經過陸賈的這一番提點,可以說劉邦的終於是徹底地認識到了“仁政”對於守業的重要性。是的,現實的劉邦看到了儒家的好處,它能解決的問題,正是眼下的劉邦所擔憂的問題。

    於是透過叔孫通的示範效應,透過陸賈的點撥,劉邦這個現實和靈活的人,自然便更加清楚自己需要更多的依靠儒家的禮法制度和倫理制度來加強漢朝的統治,鞏固這個初生的新興政權。因此,劉邦便認識到對待儒生便不能再用以前的方式了,需要給予一定的尊重。

    (4)總結

    正是因為現實而聰明的劉邦,逐漸認識到了到了儒家所帶來的好處;而且隨著劉邦建立漢朝之後,治國思想攻轉守,他也愈來愈需要儒家的理論來整頓朝堂鞏固社稷。所以他才對待儒生的態度才發生了轉變。

  • 8 # 二姐二兮兮

    打天下是理想,管理天下是現實

    舉個例子:

    劉邦打到咸陽,他大老粗,一幫人也不懂什麼,到處找女人、找金銀財寶。只有一個明白人,這個人就是著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那位。

    他知道這一套技術系統的厲害,所以他一進咸陽之後,不去找女人,不去找金銀財寶,他一頭鑽進了丞相府,把當時所有隻要刻在竹簡上的東西,全部接管,什麼律令、圖文、版籍,就這些東西全部接管。所以《史記》上後來講,劉邦之所以打得過項羽,跟蕭何這個動作是密切相關的。

    著名的《阿房宮賦》裡面就寫到,“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當然這是後世儒生的理解,儒生嘛,他們的政治理想從來都是這樣,說統治者你一定要仁義,對老百姓要好,不要過度地搜刮,給老百姓留活路,所以劉邦也在反思。

  • 9 # 歷史停一秒

    劉邦其實是有一定的讀書經歷的,他曾經有過遊學的經歷,當時想拜在信陵君門下,不過信陵君去世了。最後在張耳門下做了門客,並且和張耳關係很好,後面才回到沛縣當了亭長。

    劉邦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在沒起兵之前我們可以認為他是一個地痞。不幹活,即使後面和呂后結婚有了孩子還是不幹活,每天就是喝酒還不給錢,這個史記中也是有記載的。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劉邦知識不高。

    劉邦對待儒生前後態度一直沒有變化,而且不僅是儒生,是任何人都一樣。只要又才,他都能禮遇有加,只要能幫助他,都能做到知人善任。比如張良和蕭何,可以說是當時的飽學之士,劉邦並沒有虧過這兩個人。登基之後,蕭何的功勞也是第一。

    他看不起儒生是認為打仗的時候,他們只會說空話,對他沒有幫助。資治通鑑也有記載說劉邦見到儒生就會拿他們得帽子在裡面撒尿。可是當時的酈食其去見劉邦,表現出自己的價值之後也被劉邦禮遇有加。

    至於劉邦當上皇帝之後對儒生禮遇有加,說的是商山四皓這一段吧。

    其實這也是因為他們對劉邦有用,打天下用的肯定是武將,而守天下需要的就是文臣。劉邦在制定律法之前就看出了這個問題,而這個時候的劉邦已經不需要內戰,所以需要的是儒生。

    劉邦其實任何時候都沒有態度變化很大,他只是在自己需要什麼人的時候,就用什麼人。總的來說,就是能幫助他的,都是好的。

  • 10 # 桃桃是愛歷史的女孩子

    問題:劉邦對待儒生(讀書人)的態度為什麼前後變化很大?

    答:這不難理解,我們可以簡單地講劉邦的生平分為前期和後期。

    前期:劉邦起兵沛縣,先與各路義軍推翻秦朝統治,後又與各諸侯王爭雄天下。

    後期:開國稱帝,先除異姓諸侯,又思天下如何安定?

    這樣看來,劉邦對儒生的態度為何前後變化很大,是不是昭然若揭?

    當然對於一些朋友的觀點,我們還是分析一下吧。

    一、劉邦早年是地痞,看不起儒生很正常?

    這一點,我是不贊同的。要知道劉邦早年崇拜信陵君,曾想著去投靠信陵君。

    劉邦之所以崇拜信陵君,是因為心中有義。而且蕭何等人追隨劉邦也不無道理,總不至於全部都是看上劉邦無賴?

    二、劉邦看不起儒生,或因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確實展現出一個思想大爆炸的大好時代,但諸子百家的子弟常常為別國效力。

    加上秦朝一統天下,對儒生的手段極其殘忍,久而久之,這種思想已經深入人心。

    三、儒生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

    滅秦之戰、楚漢之爭,劉邦更多倚仗的是身邊的謀臣將士,對於誇誇其談的儒生,絲毫沒有興趣,也沒有功夫耽擱。

    四、建國後,借儒生平衡武將勢力。

    劉邦手下武將無數,喜歡居功自傲的人也非常。

    就像劉邦封賞蕭何的時候,手下武將們都不樂意,逼得劉邦不得不說了一套“獵人與獵犬”的理論。

    五、藉助儒生制定禮法,享受帝王之尊。

    劉邦稱帝后,宴請群臣。席間,有大臣喝醉了,有的拔劍劈砍殿裡的柱子,有的竟對著柱子撒尿,讓劉邦十分不悅。

    這時,有個叫孫叔通的儒生知道機會來了,就對劉邦說,“陛下,儒生雖不能幫您攻城佔地,但可以幫你制定禮法,我可以找一些魯地的儒生來”。

    劉邦同意了,孫叔通緊急張羅,終於在長樂宮進行朝會。

    劉邦終於感受到了做帝王的尊嚴和快樂。

    六、戰亂之後,國家需要休養生息,需要儒生文治天下。

    即使不算秦末義軍紛爭,單單是楚漢戰爭就打了四年。

    因此,整個國家遭到了打擊,需要透過休養生息來穩定。而文治天下,正是儒生的強項,所以劉邦對儒生態度也開始好轉。

    總結: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

  • 11 # 瘋雲史

    我們知道,劉邦在起兵反秦之前,就是一個掛著亭長小官的混混無賴,整日裡和一幫賭徒屠戶打得火熱,從哪方面看,玩世不恭的劉邦和溫文爾雅的儒生都那麼格格不入,更不可能聊到一起去。但是劉邦這個人有志向,從看到秦始皇那天就立志,要做那樣的男人,最終,幸運加努力的劉邦實現了夢想,成為西漢的開國皇帝。

    讓人不可理解的是,成就帝業後的劉邦,不再對身為文化人的儒生嗤之以鼻,而是慢慢地收斂起傲氣,開始尊重和依賴儒生,重視儒學文化。這些改變,是什麼原因促使的呢?

    劉邦早期用兵爭利,無儒家表現機會,看不起儒生

    劉邦自沛縣起兵時,靠的就是平時一起玩耍的夥伴,賣狗肉的樊噲,賣蠶具的周勃,管監獄的曹參,夏侯嬰等人,沒有一個真正的文化人,只有一個蕭何干的文職,類似於當今的縣府會計,一幫人就靠征討打仗才一步步走向成功,所以在沒有任何積累的前提下,你想劉邦去接受學習儒家那一套,是不可能的。

    劉邦非常現實,沒有好處的事,他是不會幹的。比如他多次在逃跑途中拋棄兒女;為了籠絡人心他不得不封雍齒為諸侯,雖然他恨他恨得牙根疼。在稱帝之前只需要一幫兄弟賣命打仗,根本無儒生用武之地,既然沒有,又何必重視尊重呢?

    不僅不重視,對於儒生,劉邦最初打心眼裡是瞧不起甚至厭惡的,班固的在《漢書》中這樣記載劉邦”不喜儒“,“諸客冠儒冠來者,輒解其冠,溺其中。常大罵之”把儒生們自視尊貴無比的儒帽給人家解下來,往裡面撒尿,一言不合就破口大罵,可見他對儒生的倨傲和輕視。

    儒生不戰而勝的戰爭技巧為劉邦信服

    真正讓劉邦對儒生開始轉變態度的,首先是自號狂生的酈食其,最初投靠劉邦時,劉邦並沒把他當回事,說話都不正眼看他,就差解其帽當尿盆了。直到酈食其獻計破陳留、攻武關;劉邦才對其肅然起敬,對儒生態度有了轉變,後來在平定齊國時,酈食其又主動請纓出使齊國,竟然憑一張嘴說服齊王投降,不費一刀一兵,這一下完全把劉邦折服了,可惜他被搶功的韓信坑死了。

    儒生由攻轉守的治國方略為劉邦所認可

    陸賈是劉邦手下的謀士,常在劉邦面前吟詩談書,劉邦很不耐煩,開口大罵道: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老子靠馬上打的天下,不用什麼《詩書》,陸賈反唇相譏:“馬上得之,寧可馬上治之?上不怪,面有慚色”確實,靠武力打下江山,不可能還靠武力治天下,劉邦聽了覺得有道事,沒有責怪陸賈,從此開始向陸賈商計討治國之策,劉邦按照他定的《新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從當初的不耐煩責罵,到最後“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可以說,陸賈是在治理江山上讓劉邦對儒生態度發生根本轉變的人。

    儒家思想的禮儀之尊讓劉邦重用儒生

    劉邦初稱帝時,每次和樊噲,盧綰,周勃這些沛縣兄弟在大殿上飲酒,這邦武夫總是“群臣飲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沒有一點禮儀,喝著酒當著劉邦面大呼小叫,稱兄道弟,攀比功勞,喝醉了又胡言亂語,動不動還拔劍對著柱子一頓亂砍,劉邦又不好發作。這時儒生叔孫通挺身而出向他進言,給百官及朝殿制訂禮儀制度。自此以後,朝賀儀式莊重嚴肅,秩序井然。參加朝賀都“無敢譁禮者”,劉邦這下才感慨“吾及今日方知皇帝之貴也”。

    從此以後,叔孫通開始為自己的弟子和其它儒生討官做,劉邦悉以為郎。這樣,西漢的官吏隊伍中開始成批的引進了儒生。

    劉邦以利益現實為中心的態度並沒有變化,只是因為他看到了儒生們給他帶來了好的方面,使他能有所裨益,他才開始放下身段敬重儒生。轉變了之前輕視儒生的態度。

    從劉邦整個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從單純以武鬥狠的小團隊到大型軍事集團,再到一統江山,治國思想由攻轉守,儒生們利用儒家思想給他帶來一個個可喜的變化,使他慢慢認識到儒家的精妙作用,他也開始主動依靠儒家理論整治朝綱鞏固政權。對儒生的態度才有了根本的轉變。

    參考史料:班固《漢書》

  • 12 # 老蟲

    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一是劉邦在變,二是儒生也在變,他們都朝著一個方向在變化,所以劉邦也就對儒生越來越重視。

    1、劉邦的轉變

    劉邦一介流氓出身,本身文化素質就不高。他前期推翻暴秦的過程,以及楚漢爭霸的生涯之中,給與他最大幫助的是兵家。而且劉邦作為團隊中的領頭羊,他的主要任務是替團隊做決定,而不是解決實際中一個一個具體的問題。而且劉邦當時面臨的問題,也不是儒家能解決的。所以,那時的劉邦就認為,儒家只會誇誇其談,說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對現實沒啥作用。

    等到劉邦坐穩天下以後,他就發現還是儒家的那一套禮義廉恥有用。劉邦一看到朝堂上,自己那幫兄弟無組織無紀律的表現,氣就不打一處來。劉邦心想,這哪是朝廷,這他麼就是土匪窩啊。但儒生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形象,就給劉邦留下深刻印象。劉邦覺得,這才是一個大臣應有的姿態。

    劉邦掌握國家大權以後,他就發現一個問題,他的這些老部下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不會處理政務。劉邦這才意識到,可以馬上取得天下,但不能馬上治理天下。透過文人的點播,劉邦對儒家的好處逐漸瞭解,也就對儒生越來越重視。

    2、儒生的改變

    秦漢時期,一直是法家佔據主導地位,因為法家的思想可以直接為皇權服務。儒家要想崛起,就必須和皇權相結合。先秦儒家思想是一種理想化的政治觀念,他們並不涉及政治的具體操作層面的東西。所以,儒學面臨變革,要想突圍而出,就必須為政治服務,就必須構建一個可操作的實踐系統。

    於是儒學在叔孫通的帶領下,開始走“法家化”路線。叔孫通提出了“尊君卑臣”的思想,向法家化邁出了第一步。接著公孫弘又將“尊君卑臣”的思想,應用到君臣的生活方式中。最後由董仲舒將這一思想整理到儒家思想系統之中。

    董仲舒還把儒家的“三綱五常”和“天人理論”結合,就是說這種“三綱”的主從關係就是上天註定,永恆不變的。這就是把封建等級制度神聖化,這就是為了迎合皇權統治。

    雙方有了這些變化,都是為了統治的穩定,所以才能越走越近。

  • 13 # 貓爺歷史觀

    亂世用兵法能取得天下,太平盛世用文人能治理天下。劉邦前後對待讀書人的態度之所以大不相同,大抵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劉邦出身草根來自社會的底層,在他的骨子裡早就形成了無利不起早的價值觀。劉邦早期就是個小混混,那些溫文爾雅的儒生跟他簡直就是格格不入,因此劉邦對那些讀書人也是不願理睬的。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後來也跟著形勢起兵。馬上打天下時,主要依靠軍事依靠兵法,因此此時儒生對劉邦來說也是沒什麼大用的。劉邦在儒生身上看不到有利可圖,所以從不依靠他們也不尊重他們。

    從一個小混混到大一統王朝的皇帝,劉邦是一路打打殺殺走過來的。如果一開始你就讓劉邦接受學習儒家仁義那一套,我覺得也不太現實。劉邦其實是個很現實的人,沒有好處的事他是不會幹的。況且亂世中,如果不具備劉邦的那種趨利特徵也是不好混的。

    劉邦後來對待儒生的態度發生轉變,是因為在儒生那裡看到了好處,看到了有利可圖。第一個讓劉邦看到亮光的儒生就是酈食其了。

    酈食其是個狂生,然而他也終究沒讓劉邦失望,他狂但卻是有真才實學的。他遊說六國合縱連橫,為牽制項羽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出使齊國,不費一兵一卒就說服了齊王投降,如此來看酈食其是個人才。但不幸的是,後來被韓信給坑成了一鍋湯。

    第二個對劉邦產生影響的儒生是陸賈,此人在劉邦平定中原後出使南越國,說服南越王趙佗俯首稱臣,劉邦對他也十分推崇,可見劉邦在陸賈那兒也是看到了好處的。

    第三個對劉邦產生影響的儒生是叔孫通,正是此人的出現,讓西漢早期的朝堂井然有序且威嚴。要不然劉邦手下那些兄弟還是沒大沒小,劉邦也不能真正感受到做皇帝的好。

    劉邦自始至終都是很現實的,要不然不會最終一統天下。他對待儒生前後態度的變化很他的那種現實性格有關,跟劉邦治國理念的轉變和時代變化也有關係。他在反思暴秦滅亡的原因後,開始發現了儒生的重要性。

  • 14 # 我是趙帥鍋

    其實呢,這是劉邦操控人心的一種手段。

    據史書上記載,高陽酒徒酈食其投奔劉邦時,劉邦的守衛看到酈食其戴著儒生的帽子,就告訴酈食其,劉邦非常不喜歡儒生,因為他曾摘下儒生的帽子,往裡面小便。

    接著等到劉邦見到酈食其時,劉邦一邊叫兩個美女洗腳,一邊和酈生打招呼,甚至還破口大罵酈食其是個賤儒!但在酈食其的一番談話之後,劉邦不僅趕緊停止洗腳,還讓酈食其坐在尊貴的位置,並向酈食其道歉。

    表明上看,劉邦之所以會做出這種舉動,是因為他不喜歡儒生,但其實呢,這是劉邦在玩心理戰。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劉邦一見酈食其就非常尊重,酈食其會是什麼感覺?一方面肯定會懷疑劉邦是不是已經知道自己的身份,換而言之,他已知道我是酈商的哥哥。否則,他怎麼對這我樣熱情呢?

    另一方面,酈食其也會認為,如果劉邦不知道自己的背景資料,初次見面就對自己如此客氣,是不是因為他見誰也是這如此呢?

    如果酈食其心中有這樣的懷疑,那當他接下來給劉邦講他那套大道理時,就算劉邦一臉的尊重,酈食其肯定也無法確定劉邦到底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 換句話說,這會不會是劉邦為收攏自己,而故意裝出來的態度呢?

    要知道,亂世之中的大哥們,通常一聽有人來投靠自己,那都是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總而言之,他們恨不得把心掏出來,讓來投靠自己的人相信,自己絕對是一個好大哥,絕對值得你投靠。

    尤其是,當時的酈食其,那可不是普通人,因為酈食其的弟弟身後有四千士兵,而且酈食其在陳留有著絕不可低估的影響。如果劉邦一見酈食其,也是這種這種禮賢下士、掏心掏肺的樣子。酈食其肯定會覺得,劉邦好像也沒有什麼太獨特的地方。

    問題是,當劉邦上來就表現出對酈食其的各種不屑,但等到酈食其說出一番見解之後,劉邦在立馬錶現出對他萬分尊敬。這種前倨後恭的態度,顯然會讓酈食其大有遇到知己的感覺。因為,劉邦這樣尊敬自己,那完全是因為自己過人的才華,徹底折服了劉邦。

    我們可以想象,酈食其未見劉邦時,就聽說劉邦總是一副牛逼到天上的樣子,而且還作風粗俗無禮;酈食其一見劉邦,劉邦也就是這種作派。但是,劉邦受到酈食其指責後,馬上就改變了這種作派;等聽到酈食其的獨特見解後,劉邦馬上對自己尊敬到了極點。

    劉邦的這種轉變,顯然會讓酈食其感覺非常有成就感。因為,劉邦誰也看不起,尤其是喜歡侮辱儒生,但是自己的一番言詞,馬上就讓劉邦用國士的禮節對待自己。僅這種表面的東西,就足以讓酈食其感覺劉邦是一個值得自己去追隨的人。

    事實上,劉邦對誰也是一副牛逼之極的樣子。這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種缺點。問題是,當劉邦對某個人表現出尊敬時,你可以想象那個人的感覺嗎?劉邦見誰罵誰,這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種缺點。問題是,當劉邦稱讚某個人時,你可以想象那個人的感覺嗎?

    所以說,所謂劉邦對儒生的態度前後變化很大,不過是劉邦操控人心的一種手段,不僅僅是酈食其,後來的叔孫通、陸賈等儒生,劉邦都用過類似的手段來操控他們,讓他們覺得劉邦對自己高看一眼,完全是因為自己的才華徹底征服了劉邦。

  • 15 # 我不是易中天

    劉邦對待儒生的態度取決於自己的經歷,例如現在很多人鼓吹讀書無用論一樣,總要拿個例來否定普遍現象,以極少數人的成功來麻痺失敗者著的泛濫。但劉邦沒有繼續在這個誤區中越陷越深,反而在自我反省中成就漢室輝煌基業。我們都知道劉邦在沒有造反前,他是沛縣的泗水亭長,掌管鄉鎮治安的基層公務員,他讀過書麼?根據《史記》、《漢書》等記載,均表示劉邦沒有受教育經歷。沒讀過書也就罷了,劉邦還好吃懶做、花天酒地、不思進取……總之任何和流氓、社會閒雜人等掛鉤的形容詞都適配於劉邦,他就靠著“流氓”、“不要臉”的品質在沛縣拉攏著一幫弟兄混的風生水起。

    論綜合素質在歷史上的帝王行列中也就能和朱元璋比肩,但劉邦的生活水平要比朱元璋幸福的多了,朱元璋年輕時候過著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而劉邦是有酒、有肉、有妹紙(呂雉和曹寡婦)、還有私生子(劉肥)。所以在那段日子裡,劉邦真覺得讀書有個卵用,蕭何有文化吧,從其量是個寫寫檔案的秘書,很多事還的看劉邦臉色。讀書的主要目的是啥?拋開偉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尚節操,大部分人的真實目的就是黃金屋和顏如玉,有吃有喝有的睡。包括娶了靚女呂雉、攀附上有錢的老丈人、到哪裡都能混吃喝,他這段偶然性的幸運經歷,沒有一件好事是靠著讀書得到的,正因為劉邦沒文化,卻享受了很多人靠讀書才能努力得到的一切,你讓他怎麼看得起讀書人?

    劉邦看不起讀書人也不是他的錯,是那個時代大環境使然。我們可以想象沛縣巴掌大的地方,迎合了一個成語叫:坐井觀天。劉邦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又多精彩,認識不到讀書人有多厲害。又恰巧秦朝末年政治人設崩塌,戰亂四起,誰又有心思在教室裡念四書五經?還有一個原因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劉邦每天混在一起的人都是文盲、市井之徒,他要念書估計會被那幫子哥們遮蔽朋友圈。轉折點來了,劉邦帶著沛縣文盲們開始造反。從沛縣起事至楚漢相爭,劉邦逐步認識到讀書人的重要性。他很清楚造反是個技術活,專業性很強,不是靠著不要臉,哥們義氣就能搞定。小規模的打打殺殺是靠著人多刀子多,充其量是個銅鑼灣的扛把子,但是大規模的戰鬥需要講戰術、論計謀,這就不是樊噲、曹參這型別的文盲能玩轉的,於是張良、酈食其等人充當了智囊的角色。

    劉邦怎麼說?以前就喜歡往讀書人帽子裡尿尿,哥們我就好這口。可張良、酈食其這類讀書人給他出謀劃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消滅敵人的時候他知道自己錯了。這裡就得說明下劉邦的厲害之處,他善於學習,懂得自我總結,我自己讀書不行,但我會用讀書人,以前不尊重儒生,但我可以學會尊重。他在自己經歷、眼界拓寬後,不斷的自我反省,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網路了很多讀書人為其效力,當然劉邦尊重的是有真才實學的讀書人,假如有所謂的專家去忽悠他,劉邦不把尿撒到他身上就不是流氓。所以劉邦成功了,項羽失敗了,史書中不難發現項羽這個人文化程度比劉邦不是一個檔次,可他就缺乏劉邦海南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我突然想起一句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劉邦的一生就是這句話最真實的寫照,你可以說他沒文化,但不能說他沒水平。最後再提一下,劉邦為啥對讀書人的態度轉變的很大,除了他個人經歷,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從小人物心態到帝王心術,他深知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 16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劉邦是歷史上著名的“無賴皇帝”,這倒不是貶低他,畢竟他早年確實幹過一些無賴事情,還喜歡和社會上那些閒散人員混在一起。譬如他還沒有結婚就弄大人家的肚子,結果呂雉這麼一個黃花大閨女一嫁過去就成了後媽。

    所以雖然劉邦雖然贏得最終的勝利,但是在民間他的名聲一直沒有項羽的好。這樣一種出身、以及生活環境的不同,自然決定了劉邦對待儒生們前後態度的不同。其實劉邦從內心厭惡儒生,後來當了皇帝,只不過由於身份不同了,儒生才慢慢的贏得他的認可。

    早年間劉邦對待儒生的態度

    劉邦有一個愛豆(偶像)就是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中最實至名歸的一個人,禮賢下士,為人寬厚,而且信陵君“竊符救趙”,從此名震天下,簡直就是戰國晚期的超級明星,不難怪劉邦會成為他的粉絲。

    所以劉邦早年間非常仰慕信陵君的為人,當時他還跑到魏國準備成為信陵君的門客。不過等他到了大梁以後,得知信陵君已經去世,這讓劉邦頗為遺憾,後來他成為皇帝以後,還專門派人去照看信陵君的陵墓。

    從劉邦的這種喜好上我們不難看出他其實有一種“英雄情結”,雖然他自己不是什麼英雄,但是並不影響他成為英雄的粉絲。但儒生都是一群文縐縐的,擅長談理論,談道德仁義的書生,這恐怕並不符合劉邦的胃口。

    一個較為經典的例子就是儒生酈食其初次和劉邦見面時的場景,讓我們大致能夠揣測出劉邦為什麼討厭儒生。楚懷王立下“先入關中者王”的誓約後,劉邦和西征咸陽的時候路過高陽,派人四處去拜訪賢人名士,其中一位叫酈食其的儒生慕名而來。

    希望對方可以引薦自己,當時劉邦的下屬對他說:

    騎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未可以儒生說也。”——《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簡單意思就是劉邦不喜歡儒生,還經常撒尿在他們的帽子裡,動不動就破口大罵。當時酈食其和劉邦見面的場景也很生動搞笑,酈食其一見到劉邦就問他: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

    意思就是你想幫助秦國打諸侯,還是和諸侯一起打秦國?劉邦一聽這個弱智的問題就破口大罵說:

    沛公罵曰:“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

    其實這裡有一個背景就是秦國,實際上在漢朝以前,儒家在各國都並不受待見,譬如像我們熟知的就有秦始皇“坑儒”,當然秦始皇究竟有沒有坑儒,這是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秦始皇準備封禪泰山的時候,就召集了一幫儒生問他們具體禮儀怎麼操作?

    於是召集魯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議封禪。諸儒或曰:“古者封禪,為蒲車,惡傷山之土石、草木;掃地而祭,席用菹秸。”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施用,由此絀儒生——《資治通鑑》

    當時這些儒生列舉了許多繁文縟節的禮儀,但是秦始皇覺得太過麻煩,就沒有采用,從此也對這些儒生不太感冒。畢竟自東周以來,各國都幫著軍備競賽,幾百年的戰爭打下來,早已“禮崩樂壞”,人們對禮儀這些東西不再那麼重視。

    但儒家致力於恢復周禮,這自然導致儒生不受重用;另一方面,為了打贏戰爭,各國都大量需要像蘇秦、張儀這樣的縱橫家出謀劃策,而儒家學書主要集中在道德層面上,這自然也是儒家不受重視的原因,所以當時人們討厭儒生的原因就在這裡。

    倒並不是說儒家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其實就是因為它的學說和當時那個時代不符合,劉邦喜歡信陵君這樣的人,信陵君是什麼人?大英雄,竊符救趙名震天下,收養門客三千人,素有賢明,這恐怕才是劉邦想要的人設。

    那麼後來為什麼劉邦對儒生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呢?而且還大量重用儒生?

    晚期對儒生的態度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劉邦的身份以及環境都發生了變化,早年間的劉邦還在為了地盤東奔西跑,浴血奮戰,這個時候跳出來一個儒生對他說了一大堆孔子語錄,恐怕是個人都會感到反感。但是漢朝建立以後環境就不同了,劉邦成了君臨天下的皇帝,所以人家忍不住作了一首《大風歌》唱道: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其實有一個例子能夠說明當時劉邦對儒生態度的轉變,當時劉邦建國稱帝以後,他那一幫跟著他打天下的兄弟們都是底層出身,沒有什麼道德素質,每次劉邦召見他們的時候,都是烏煙罩氣的,整個朝堂就像菜市場似的,還拿劍出來砍柱子,時間一久,劉邦也感到反感。

    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帝益厭之——《資治通鑑》

    這時候就有一個叫叔孫通的儒生站出來給劉邦出謀劃策說:

    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願徵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帝曰:“得無難乎?”叔孫通曰:“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文者也。臣願頗採古禮,與秦儀雜就之。”上曰:“可試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者為之。”於是叔孫通使徵魯諸生三十餘人——《資治通鑑》

    這個叔孫通很聰明,一開口就闡述了儒家的優勢和劣勢“難與進取,可與守成”,也就是說儒家學說用來打天下肯定不行,但是拿來治理天下管用,這也道出了自春秋以來為什麼儒家不受重視的原因,畢竟在戰國爭雄的年代,只有像法家、縱橫家才是最受器重的。

    這是各自的時代需要不同導致的,因此為了教導自己這群兄弟懂規矩,劉邦就讓叔孫通去辦這件事,結果叔孫通辦的很好,沒有幾個月就把他們訓練的很好,然後讓劉邦去驗收成果。

    冬,十月,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賀。先平明,謁者治禮,以次引入殿門,陳東、西鄉。衛官俠陛及羅立廷中,皆執兵,張旗幟。於是皇帝傳警,輦出房;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置酒”,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讙譁失禮者。於是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資治通鑑》

    在叔孫通的調教下,這群曾經我行我素的大臣們一個比一個守規矩,只見朝堂肅穆,群臣俯首,劉邦不由得想起當年在咸陽看到秦始皇的車駕時,但見侍從綿延,車鸞華美,百姓全部跪倒在道路兩旁,偌大一個街道十分安靜,只要腳步和馬蹄車輪聲迴響。

    那時候劉邦看到這種威風凜凜的場景,不由得十分羨慕的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但是那時候無非是看著母豬跑,那裡知道當皇帝是什麼感受,無非只是被這種氣勢征服了而已。如今他自己真的做了皇帝,才知道當皇帝的快樂,因此感慨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我今天才知道當皇帝的尊貴)”

    可見,劉邦對儒生的前後態度發生不同的變化,其實就是儒生們給他做出了貢獻,其實劉邦也並不全然是討厭儒生的,在他手底下就有很多儒生為官,譬如陸賈就是劉邦手底下一個有名的儒生,他喜歡在劉邦面前引用《詩經》、《尚書》這些儒家經典來教育劉邦。

    所以經常惹的劉邦不高興,說l:“我馬上打得天下,要詩書何用”,陸賈反駁他說:“馬上得到的天下,豈能在馬上治理?”

    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 賈曰:“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這個有文化就是不一樣,一句話就把劉邦駁斥的沒話說,好在劉邦這個人也能聽得見下屬的勸諫,所以總體上他還是尊重儒生的,他討厭的其實只是那些只會背誦孔子語錄,生搬套用的迂腐儒生,但像酈食其、叔孫通和陸賈以及後來的董仲舒這些都是活學活用,十分聰明的人,這也是他們能夠得到重用的原因。

    否則要是像趙括一樣只會“紙上談兵”,想必他們也不會得到重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月31號更新:11位英雄調整,伽羅已被削弱,新野王暴打典韋猴子,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