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金澎

    戰國時代動輒一場戰爭出兵數十萬,一個二百多萬人口的趙國就在長平大戰中出兵45萬人,這就是兵員佔總人口的20%有多,照這個比例,日本當年不是都可以集結近兩千萬軍隊了,為何會兵員嚴重短缺?

    還有後來大一統王朝時,為什麼反而很少有上百萬人對壘的大型戰爭?清雍正時期那麼強大、人口如此之多,為何打一個準噶爾八旗主力精銳才一萬人?明朝土木堡戰役,朱祁鎮御駕親征,也不過五十萬人,其中大部分還都是後勤輜重運輸人員和宮中家眷閒雜人等,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反差?

    其實戰國時代,那些所謂的大國,放在大一統時代,都是袖珍小國。但是他們動輒能夠集結數十萬人的兵力,並不是那個時候人口結構與後世有什麼不同,而是體制不同。

    戰國時代,由於各國地域狹小,兵力比較集中,隨意一場戰役,都會把國家力量集中到一個方向。他不需要分散太多兵力去駐紮地方和戍邊,這樣在戰爭中兵力就不會有大的分散。

    而戰國時代真正的大兵團作戰也就兩次,一次秦趙長平之戰,一次滅楚之戰。所謂幾十萬人戰爭的代表作就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按照《史記》記載,秦軍六十萬、趙軍四十五萬,到了戰爭後期,兩國十五歲以上的娃娃都全部充軍了。

    由此可見,戰國時代和大一統時代最大的不同,就是軍事制度的不同。戰國時代真正的職業軍人很少,主要是將官級別的。大多數人都是要打仗的時候臨時、強制徵召,放下鐮刀就上戰場,那不是軍人與軍人的衝突,那就跟部族械鬥一樣,是百姓與百姓的對決。

    這才有了除女人外,幾乎全民上戰場的壯觀景象。而秦趙長平對決,那是兩個國家在賭國運,都是必欲得之不罷休的徹底對決,於是乎把幾乎能拿的動兵器的男性全部押上了。

    反觀除此之外的那些戰爭,比如六國合縱攻秦,往往也不過八九萬聯軍而已,也能打的秦軍緊張不已。因為那是真正的正規軍,與長平的農民對決不可同日而語。

    大一統王朝時期的外戰,都要長途跋涉到關外,僅僅是後勤補給就無法支撐幾十萬人的大規模行動,而且國土之大,要到處分散駐軍。軍隊也完全制式化了,基本上都是職業化的軍人。

    再在平時,國庫也拿不出那麼多錢養一支數百萬人的軍隊。再說,到關外與遊牧民族打仗,並不是人多就一定有用,一旦到了西北那廣袤無垠的無人之地,你去的人再多,找不到敵人的主力決戰,就是徒勞無功、勞師廢餉而已。

    這就是大一統王朝與戰國時代戰爭數量出現巨大差別的原因。

  • 2 # 每日一段歷史

    第一,春秋戰國時期動員的兵力水分很大,動不動出兵數十萬,帶甲數十萬,《史記》說:

    ……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這種話出自蘇秦張儀之類職業說客之口,就像今天做微商的動不動就說“我月入十萬,月入百萬,月入XXX萬”然後曬一堆瑪莎拉蒂,保時捷車鑰匙一樣,三個字評價:不靠譜。

    四十萬大軍是什麼概念,如果一個人左右只佔三米的空間,縱排十個人,四十萬人展開也需要120公里的長度,這人數差不多可以從上海市中心排到杭州西湖!大家想一想,長平之戰所謂秦國出兵四十萬,趙國出兵四十五萬,八十多萬人集中在10公里*10公里,也就是100平方公里的地方,說實話,對面放個屁,這邊都能聞到!大兵團根本展不開。換句話說,春秋戰國的戰爭規模,真沒那麼多人。

    第二,春秋戰國時期沒有所謂職業軍隊的概念,要打仗就是全民皆兵,所有青壯年男子都得上,今天你在田地割稻子,明天村長髮給你一把生鏽的長矛,好了你就可以上前線了!糧食?自己解決!裝備?自己解決!這種軍隊的戰鬥力,我打個比方,就像“英雄無敵”裡的農民,攻擊防禦速度都是1。所謂四十萬大軍,勢必是把打仗的農民和搞後勤的農民全都算上了。

    但是大明朝就不一樣了,從秦朝開始軍隊逐漸職業化,大明朝的八十萬大軍基本都是職業軍隊,戰鬥力不是民兵能比的,至少是這個水平:

    1但這就決定了正常的國家機器能夠養活的職業軍隊是有限的,軍隊要發軍餉,要操練,要吃飯,要補給,這錢簡直是天文數字,八十萬人光吃飯每年要消耗5000萬石糧食,要是打仗,耗費更是不得了,萬曆年間的援朝戰爭打了七年多,出兵最多時不過八萬人,共耗銀七百餘萬兩,而當時明朝政府一年的收入才五百多萬兩,這要是再多養幾萬人馬,政府非立馬破產不可。

    再說兵力,明朝八十萬大軍裡至少有一半是鎮守地方的,還有一半的兵力,除了保衛京師,防禦其他方向以外,能夠機動作戰的部隊真不多。薩爾滸之戰明朝出動的兵力,據時任兵部侍郎王在晉說:

    除高麗兵外,主、客出塞官軍共八萬八千五百五十餘員名,陣亡道、鎮、副、協、參、遊、督司、通判、守備、中軍、千把總等官共三百一十餘員名,並印信一顆,陣亡軍丁共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陣失馬、騾、駝共二萬八千六百餘匹、頭、只,今陣回見在並招集官軍四萬二千三百六十餘員名。

    其實,真正出動到達戰場的明軍還不到九萬人,九萬人一天要吃1400石的糧食,還要馬匹的草料,如果送一個月的糧草和其他補給,光送糧的民夫要差不多十萬人(民夫自己也要吃飯),再算上採辦糧草的費用要將近三十萬兩銀子,要是出兵人數再多一點,或者戰事拖久一點,軍費馬上翻倍再翻倍。說實在話,做大明帝國的兵部和戶部尚書,是很容易得抑鬱症的。

  • 3 # 歷史風暴

    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春秋戰國諸侯動輒出兵幾十萬,而到了生產力遠遠發達明朝,薩爾滸出個十幾萬人都費勁?

    為什麼戰國的時候諸侯動輒出兵幾十萬,到明朝出十幾萬的費勁!

    很多人奇怪,戰國時期人口只有幾百萬的諸侯國卻有能力出兵幾十萬,為什麼明朝時期出動十幾萬都費勁呢?

    確實,在戰國的時候,諸侯們經常會集結數十萬大軍。

    例如,河西之戰的時候,吳起所率領的5萬魏武卒面對的就是秦國的50萬大軍。當時秦國還沒有佔領巴蜀地區,人口估計也就三四百萬。所以,河西之戰的時候,相當於秦國出動了全國人口的大約15%。

    長平之戰,趙國和秦國軍隊相加更是超過了100萬人,可當時兩國的人口還不到1000萬,前方交戰計程車兵總數也超過了兩國人口的10%。

    之所以戰國時期能夠動員如此龐大的軍隊,是因為當時生產力低下所導致的軍隊專業化程度低。

    在戰國時期,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是農民,然後還有少量的工匠,官員,商人等。

    對農民來說,他們的工作季節性很強,春種秋收夏天耕耘,一年到頭工作單一且規律。所以,農忙的時候非常辛苦,但是還有大把的農閒時間。

    於是,統治階級就把農民的業餘時間利用起來,對他們進行軍事方面的培訓。

    所以,古代農民都會幾下莊稼把式。

    與此同時,由於當時的軍隊職業化水平極低,國家除了少量的常備軍之外,大部分士兵都不是職業軍人,遇到戰爭爆發之後,才召集兵馬準備作戰,平時就在家種地。

    更有甚者,在戰爭爆發之後國家不僅會召集青壯年男子,還會召集老弱和青壯年女子。

    例如,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打仗的時候都是男女老少一起上。所以,戰場上經常會出現一家子人一起衝鋒陷陣的景象。正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家男女老幼並肩作戰,先不說戰鬥力怎麼樣,最起碼是肯定會拼命的!

    商鞅變法之後,覺得這種作戰方式很容易引起混亂,應該改一改,所以就要求把應徵入伍計程車兵分成三類:

    第1類是青壯年男子,專門與敵人作戰,是戰兵。

    第2類是青壯年女子,作為工兵。

    第3類是老弱,負責押運糧草,作為輜重兵。

    這麼一來,秦軍的專業化程度和之前相比就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

    從這裡就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河西之戰的時候,吳起的所面對的50萬秦軍,是一群由男女老少組成的烏合之眾,戰鬥的時候他們是戰兵,修築工事的時候他們是工兵,押運糧草的時候,他們是輜重兵!

    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軍隊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出兵的數量也顯得越來越少了。

    首先,女性很少出現在戰場上了,到了南北朝時期一個花木蘭都被人津津樂道,要知道在秦國女兵至少佔到了軍隊總數的三分之一。

    其次,輜重兵已經不計入作戰序列,薩爾滸之戰的時候,明朝出動的十幾萬軍隊全是戰兵,後方押運糧草的民夫是不計入在內的。如果按照戰國時期的計算方法,幾十萬民夫也要算到總兵力裡面,那麼薩爾滸之戰明朝出兵總數也得好幾十萬。

    當然,正規軍的專業化讓兵力顯得少了,但是農民軍還是和戰國時期沒什麼區別。明朝末年,農民軍打仗的時候經常拖家帶口,衝鋒陷陣也是男女老少一起上,所以顯得人多。但這群烏合之眾遇到正規軍往往10不敵1,經常被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正規軍擊敗!

  • 4 # 閒倚危闌

    第一點應該是後勤吧,春秋戰國時交通運輸不發達農作物單一,打一場仗長途運輸就需要數倍於戰士的農夫單挑車推軍糧,若是算起來人數肯定多啊。封建後期京杭運河等水利運輸及交通發達運輸人數減少軍隊就少了。

    再一點軍人的職業化,春秋戰國後中國大勢是王朝一統的狀態,從而軍隊也就職業化,大一統王朝不需要時刻對外用兵,若是隻是維護國家穩定軍隊不需要太多,其落後經濟和生產力也養不起龐大的軍隊。而春秋戰國時常戰爭必須維持龐大軍隊,同時其軍隊組成就是戰時平民的兵役。可從農民起義動輒幾十萬大軍看出來這點

    最後一點一個王朝建國時及建國早起因戰爭的需求軍隊是龐大的,動輒百年的穩定是不需要也養不起龐大軍隊的。當然也有貪汙腐敗吃空餉兵戶世襲等等原因導致士兵老弱人數不符,戰時也就嚴重不足了。

    對於明朝末年來說除以上原因之外,當時環境也是不同的。明朝要在大同等等重鎮部署雄兵防禦蒙古大敵。同時小冰河原因國內災害不斷糧食減產,財政不足以維持龐大軍隊。各地內亂農民起義不斷,許多許多的軍隊用以鎮壓維持內部。當然朝政不團結黨派內鬥消耗,貪汙腐敗也是極大關係。舉個例子崇禎帝沒錢了讓大臣捐錢維持軍隊戰爭,大臣個個哭窮最後沒要到幾兩銀子,李自成攻破京師搜刮大臣所得何止百萬千萬,由此可見!等等原因不難看見明軍十幾萬都費勁了。

    到南明時單單南方史可法不是率領30萬大軍在揚州和清軍大戰,由此對比可見明軍的原因了

  • 5 # 不知否不知否

    都是虛假數字,實際可戰鬥兵力最多佔2成。這一般是因為要誇大數字震懾敵人,另一方面往往將後勤保障人員都算在內,還有就是將降兵,盟友兵力,俘虜兵力都算在內,遠古時經常將奴隸,囚犯也算進來了。但這些基本戰鬥力很弱,可以忽略

  • 6 # Man139876657

    戰國時期,生產力低下,軍隊裝備差,所以,一切噴都是士兵。運量的農民發個刀槍就算士兵。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士兵武器鎧甲的完善,軍隊逐漸職業化。就算明朝衛所制度,在這種制度下計程車兵也比戰國時期的農民拿起武器戰鬥力高。明朝對農民起義一直是追著打就可以看出軍隊戰鬥力。曹文召三千騎兵追著李自成幾萬人跑。所以這種情況下,招募農民發武器就沒有必要了。他們上了戰場作用也太小。同時國家承擔武器費用又高。明朝滅亡不缺兵,明末,關寧軍,秦軍,天雄軍,白桿兵,都是非常強的軍隊。將領更是不缺,曹文召,祖大壽,都是能打的將軍。帥也不缺,洪承疇,孫傳庭,袁崇煥,都能鎮守一方的帥材。缺什麼?第一缺錢,明朝稅收低,商業稅收幾乎沒有。第二,朝廷整合,崇禎沒有能力整合政府,造成官員爭鬥,力不往一處用。第三,崇禎執政能力。可以負責任的說。崇禎如果換成萬曆,大明1644亡不了。薩爾滸失敗,萬曆立刻用熊廷弼穩住局面,並且不管怎麼彈劾萬曆都留中,說明萬曆會用人。第二萬曆能整錢。有人說會用人為啥用楊鎬。因為當時真沒人,熊廷弼有才能,但是履歷表不如楊鎬。第二,萬曆打完薩爾滸一年就死了,說明萬曆身體當時很差,集合精銳著急解決問題,給後人留下一個太平世界。如果他身體可以,他也不會催促出兵了。不催促出兵,等夏天打,還真不一定啥樣。

  • 7 # 世界看東方東方看中國

    戰國幾十萬大戰很正常,當時全民皆兵,每個家庭男丁大部分都要服役,關係國家存亡,基本都是傾力出動了,長平戰後趙國青壯男丁所剩無幾,再組織人馬,基本是老弱了,幾百萬戶一個國家一戶出一人,就不少了,所以司馬遷的數字是可信的!

    別拿歐州來對比,歐州城邦國家城堡就是一個大碉堡而已,多如牛毛,打仗就像戰國時兩大家人械鬥

  • 8 # 帶志逐夢

    我是逐夢,我來回答。

    其實不是費勁,而是因為明朝特殊的兵制

    一、兵制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根據自身的行伍經驗,設立衛所制度,將天下分成多個兵區,大的兵區稱為“衛”,一般負責2府,小的兵區稱為“所”,一般負責一府之地。以112人為百戶,1128人為一所,5600人為一衛。在這種制度下,兵員是以世襲的形式補充的。

    根據這一制度,明朝的戰鬥動員需要全國平均分調,軍隊的構成不是來自單一地區。比如雲南調個1000人,廣西調個800人,一起湊足幾十萬才出徵。

    2、春秋戰國以秦國為例

    秦國做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史籍記載“月為更卒,已復為正,一歲屯戍,一歲力役,”秦時的男人需要每年服一年勞役,一生服兩年兵役。而且秦國是採取在設立常備軍和民兵兩種制度結合的,通常由常備軍出擊或防守,如果人數不夠則由民兵補充,如和趙國長平之戰。

    明朝打不過清

    1、衛所制度

    明朝的衛所制度一度發揮出其作用,但到了後期,國家長平已久,很多兵卒一生未遇戰爭。

    2、物資儲備

    明時期的戰爭物資,如盔甲兵器,都是提前生產好放在府庫,當有戰爭開始時,下發這些裝備,但這些裝備很多已經是若干年前的,大多已經過了保質期,而且很多的盔甲發到士兵身上都是不合身的。

  • 9 # 殺胡世家的異見

    職業兵和農兵的區別吧。

    自從吳起開發出職業兵以來,知兵的都會走精兵路線。打不爛拖不垮的軍隊才是理想中的軍隊。

    只有韓信張角李自成這種,才會叫囂多多益善。

  • 10 # 普天藍

    我覺得用一句老話可以很好解釋,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春秋戰國打仗很頻繁,所以各諸侯國在軍隊投入方面都很大。而到明朝薩爾滸之戰的時候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打仗了,明朝唯一國柱李成梁已經死了好幾年了,李成梁的兒子又很水!滿清卻長期野外訓練戰鬥力很強。這一仗如果採取誘敵深入或許能成功,但出關尋找滿清在野外決戰真不是個好主意!

  • 11 # 流水無言1

    我覺得這是國家軍隊體制計算的結果,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全民皆兵,每個成年男子在一生中可能會數次徵發打仗,但話說過來,不一定是去前線打仗,更大的可能是運糧後勤。古代打仗,基本上3個後勤人員供應1個人作戰,春秋戰國時期,一二百萬的人口 打起仗來動輒徵發壯丁四五十萬,可能前線打仗的十多萬,三十多萬的壯丁在運糧造軍械……到了後世,打仗靠軍戶或者徵發的純軍事部隊,後勤民夫是後勤,不會計入戰鬥部隊的,所以說,明朝動用一二十萬部隊,可能後勤人員已經動員了幾十萬,再加上軍隊腐敗、吃空餉問題,就是那麼一回事。

  • 12 # 菸酒閣小學士

    到明清時代,戰爭規模大為縮小。1595年,大明名將李如松率4萬大軍援朝;1597年,豐臣秀吉再次派14萬日軍侵朝,明軍前後出動7萬大軍對抗。

    明末薩爾滸之戰是後金崛起之戰,當時明軍集結10萬野戰大軍,兵分四路征討。被努爾哈赤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此戰明軍元氣大傷。

    崇禎14年,後金圍困錦州,大明督師洪承疇率舉國精銳:步騎13萬大軍救援,與後金大戰於松山。天平天國時期,曾國藩湘軍最大規模僅12萬人。

    明清人口比古代王朝龐大的多,為何每次出戰的規模反而變小?實際上古代戰爭規模都被誇大了,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出於提高已方士氣和恐嚇對方的需要,故意誇大出征軍隊規模,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符堅統一北方後,命前秦主力30萬,及各國降卒50萬南征,為壯聲勢號稱百萬大軍。東晉一時風聲鶴唳、人人擔驚受怕。

    第二個原因:古代把隨軍民夫、差夫也計入軍隊數量中,誇大了軍隊規模。按古代後勤能力來說,一般2民夫負擔1步兵;5民夫負擔1騎兵;10民夫負擔1重騎兵。

    淝水之戰中的前秦真實兵力為:前秦主力氐族兵共27萬,其中到達淝水戰場為15萬;鮮卑等族兵力20萬,主要在荊州戰場。另有隨軍民夫60萬,號稱共百萬大軍。

    淝水階段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襄陽、淮南戰役,於378年開戰,東晉軍四戰四捷,殲滅大量前秦部隊。383年東晉10萬荊州兵伐秦,符堅率大軍親征。

    東晉謝石、謝玄率8萬北府兵迎戰前秦主力,兵分三路共7萬大軍抵達淝水。因此號稱古代大規模會戰的淝水之戰,秦晉投入戰場真實兵力為15萬對7萬。

    早期戰爭基本是農閒季節徵召農民作戰,自帶衣甲武器。隋唐以後戰爭能集結10萬大軍出征,已是傾國之舉。

    隨著中華版圖的擴大,軍隊調動距離和集結時間越來越長,難度也越來越大。古代作戰一般在秋冬季節,而在春夏季就要動員、排程軍隊和儲備軍糧。

    各朝精銳除拱衛京師外,平時駐守邊關。一旦國有戰事,需要從邊關調動,以及從兵源地加徵新兵。如明朝義烏兵善戰,朝廷多次徵兵,以致縣令上書稱義烏已無壯丁可徵,請求豁免。

    春秋秦漢時期,兵器、盔甲技術尚未發達,士兵裝束與平民並無太大區別。大規模徵兵時要求士兵自帶衣甲、武器參戰,因此能動員的兵源基數龐大。

    隋唐開始,軍隊裝備成本越來越高,如唐刀的價格,已相當一戶中等人家的財富總和。隨著冶金技術提升,金、遼出現了人馬俱甲的重灌騎兵,傳統軍隊靠數量已無力抗衡。

    金國獲得西域盔甲技術後,打造了世界規模最大的重甲騎兵鐵浮屠與柺子馬,共15000名。金人鐵騎從此橫掃天下,“金人滿萬不可敵”便是此意。

    重甲騎兵盔甲昂貴,成本不亞於歐洲騎士。1騎兵需要配備4戰馬、1隨從;連戰馬所需草料都要從北方草原運來。金舉國財力也僅5000鐵浮屠,在郾城、朱仙鎮覆沒後,再無力重建。

    軍事技術的革命促使軍隊由數量為先,轉變為武器與防護、機動與補給、兵員素質方面。

    北方強敵環視,促使兩宋進行大規模軍事革新。由於失去戰馬產地,兩宋獨創以重甲步兵對抗騎兵三百年的奇蹟。其步人甲有鐵甲葉1825片,重達60斤,士兵全身負重為90斤。

    這樣的負重對單兵體能是極大挑戰,宋軍從廂軍挑選強壯士兵加入重灌禁軍,以神臂弓、長槍、大斧等重兵器作戰,如此要求註定了禁軍數量不大。

    禁軍裝備之昂貴,軍餉之高,令國家財政幾近崩潰。由於鐵甲葉、神臂箭每戰消耗極大,幾乎所有州縣第一要務就是趕製軍需品,而當時每縣鐵甲葉月產不過幾千枚、箭不到百枝。

    南宋打造世界最強重灌步兵,其軍餉很高。以岳家軍北伐初期5萬兵馬為例,月耗軍餉約15萬兩。到第4次北伐時預算為30餘萬兩,實際報銷90餘萬兩。

    這些開支俱由各州縣分攤,上月未清、當月攤派又至,號稱疲民最甚。宋金戰爭期間,整個文官集團任務是為軍隊催餉及軍備,這也是南宋文武不和的重要原因。

    除軍餉與軍需外,各州縣還需提供大量民夫、差役隨軍。岳家軍後期已擴大至15萬兵馬,共有隨軍民夫30萬人,後勤壓力極大。有文稱南宋民間反對北伐,具有一定道理。

    中國國土遼闊,交通落後,軍隊排程週期長,最關鍵是補給困難,無法集結大規模軍隊遠征。

    明清以前戰爭,大多集中在長江、黃河流域;西安至徐州之間以爭奪天下。分為關東(潼關)、關西爭奪中原;或北方征服南方戰爭為主。

    明清時期,戰場遠至東北、西北等地,農業落後、人口稀少,大軍在當地無法獲取補給,需千里轉運,後勤壓力極大。如清年羹堯西北平叛,20萬大軍的糧餉供應,成為雍正朝最大負擔、苦不堪言。

    1638年農曆4月,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攻陷撫順等地。明神宗以兵部左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從川、甘、浙、閩抽調兵力,大舉增援遼東。

    1639年農曆2月,明朝各路援兵逐步到達瀋陽,共約87000人,加上女真葉赫部、蕃國朝鮮等軍隊,集結大軍11萬,對外號稱20萬。

    僅遼東10萬軍馬的糧餉,連短期所需都無法湊齊,壓得大明王朝喘不過氣來,更無力長期供養。明神宗一再催促楊鎬出戰,以便早日結束遼東戰事、減輕朝廷負擔。

    明朝糧食產量足以應付各地軍事,養活全國人口甚至西北災民。往北方補給運輸可以透過漕運和海運,本應不成問題。然而明朝極度缺現銀,沒有銀子支付糧食的運費。

    所以明朝保障10萬遠征軍糧餉已是傾國之力,不能長久持續,只能速戰。在明神宗催促下,楊鎬兵分四路尋找努爾哈赤主力決戰。明軍倉促行動,中了埋伏,三路軍馬全軍覆沒。

    若干年後歷史重演,大明督師洪承疇率全國精銳13萬明軍與皇太極對峙於松山,崇禎無力擔負遼東軍隊鉅額糧餉,再三下旨命洪承疇出戰(送死),再次將明軍送入虎口。

  • 13 # 納蘭談史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並立,彼此攻伐不斷,在那個戰亂不休的時代,生產力全都是為戰爭機器所服務的,所以只要是該諸侯國內的子民,除了老弱婦孺和搞農業生產的農民,全部都要參軍或是作為預備役。因此戰國時期的軍隊規模是很龐大的,可以說達到了全民皆兵的一種狀態,但幾十萬人的戰爭還是相對較少的,而且這幾十萬人裡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拿著武器上戰場的,其中還摻雜著不少手無寸鐵的民夫和百姓運輸隊,如果真的像長平之戰中出兵幾十萬的規模,那基本也就是達到了最大的國力限度,堪稱國運之戰。

    明朝較之春秋戰國時期,首先是在生產力和生產方式上得到了質的提升,社會分工也更為多元化,有專門招募的的國防軍。其次明朝是一個大一統帝國,國家內部環境相對穩定,所以沒有必要再搞戰國時期全民皆兵的那一套,反而養兵過多會拖垮國家財政,也不利於社會經濟發展。另外,明朝的國家兵員總數並不少,光正規軍就差不多有一百萬,除了駐紮在京畿的京軍三大營外,其餘的都駐紮在地方上,稱之為衛所制度,衛所制在全國各地軍事要地設立衛所駐軍,君不見當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出兵幾十萬也是輕而易舉的,之後的京城保衛戰中,各地的勤王之師也多達數十萬,可見明朝並不是沒有派出幾十萬大軍的實力,而是對手就區區幾萬人,實在是沒必要調那麼多人浪費錢糧。

    此外,春秋戰國的戰爭是純冷兵器肉搏之戰,拼的就是人數多寡,而明朝時期的戰爭則有了火器的批次應用,戰爭更重視技術效率,往往一個幾萬人的神機營,就足可以對付幾十萬人的傳統遊牧武裝了。明朝時期的出兵規模更取決於國家財政的充盈與否,例如薩爾滸戰役,其戰爭背景是在萬曆三大徵和明緬戰爭之後,正值國家財政捉襟見肘之際,也拿不出太多的錢去支援戰爭,而且當時的晚明政權也處於積重難返的境地,內部腐朽嚴重,民變勢頭興起,在國家財政極度不健康的情況下,能組織起這樣一場十萬人的戰爭規模已經很難得了,如果換作明初時期,出兵幾十萬一樣是輕而易舉的,只是時代不一樣了。

  • 14 # 懶散俗人

    春秋戰國,民就是兵,農閒時訓練、出征都是基本的義務。很多兵器都要自備。生產力發展到明朝,社會分工複雜化,大部分農民不具備直接拉上戰場的能力了。軍隊出征先要開餉,否則根本上不了戰場就會哄散。而朝廷拿不出這麼多銀子來組織更多軍隊。

    另外,春秋時一般是舉國兵一起行動,規模較大。而明朝九邊的駐軍更多,但基本不能輕動。這十幾萬處理遼東駐軍都是各處掐掐算算蒐羅出來的,所以不易。

  • 15 # 論史

    這個問題很有深度,乍一看,確實讓人有點懵逼,從戰國到明朝,生產力確實是在不斷提高,可是史書上記載歷朝歷代調動的兵力卻越來越少,像明朝除了前期,在中後期,動輒暴兵幾十萬的情況幾乎消失了,遙想戰國時期,看著兵力動員等級差了不止一星半點,難道我們中國人是越活越回去了嗎?當然不是,我認為原因有二:

    第一、戰國、秦漢時期與明朝中後期兵役制度有很大不同,導致了數字上的很大差異。

    在這個問題上,由於我長期寫作明清史,對戰國、秦的兵役制度不甚瞭解,所以我直接看了一下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軍事通史》,總結一下。說實話戰國—秦朝—西漢的軍事制度很有一脈相承的意味,從主體上看就是徵兵制,當然這個所謂的徵兵制並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全民皆兵的制度,而是有一套嚴謹的程式和劃分的。

    就以秦朝為例。首先,一名男子要到達傅籍年齡,所謂“傅籍”,就是向政府登記年齡、籍貫、身體等情況,正式向國家服勞役和兵役,當然各個時期傅籍年齡有所不同,在此就不做討論,按照服役年限和政府選拔,分為三個服役種類,就是更卒、正卒和戍卒

    所謂“更卒”,就是輪番服役計程車卒,因為服役者每月一更,所以叫“更卒”。更卒承擔的工作比較複雜,像修建和維護城垣、道路、官府以及漕運委輸、馬匹保養等等都是更卒服役的內容,他們隨時聽候國家徵調要應徵參戰。服過“更卒”之役一年之後,就轉為“正卒”,主要任務就是參加軍事訓練和維持地方治安,這已經有正規化士兵的影子了(相當於郡縣常備兵)。然後再經過選拔和嚴酷的訓練,合格者將成為帝國精銳戰士,服“戍卒”之役(國家常備兵),在退役後,在止役之前繼續服“更卒”之役,所以在這樣兵役制度下秦朝男性有兩條兵役脈絡。

    第一條:更卒—正卒—戍卒(正卒選拔合格者)—更卒。

    第二條:更卒—正卒(選拔未合格者)—更卒。

    所以,一旦戰國、秦時期國家動員令一下,這三種性質的兵卒都得上,而在這種動員制度下“力役”和“兵役”不是嚴格區分的,大量像“更卒”一樣的準戰鬥人員也會被計算在內,如此算來人員是相當龐大的,而真正的作戰兵員像戍卒、正卒一樣的肯定不會佔太大的比例。甚至統治者在緊急情況下乾脆不顧服役年齡,將靠近戰場的郡縣所有青年男子組織起來,臨時組成一支隊伍,這些人的不少人軍事技能恐怕也不會太高,可能連“更卒”都不如。

    《史記·卷七十三》: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

    甚至秦始皇號稱50萬眾南征百越的時候,乾脆徵起了壯丁,明令流民、上門女婿、商人全部加入南征隊伍討伐南越(注:上門女婿真是招誰惹誰了,祖龍那麼痛恨),其中的真正能戰秦國本土軍人肯定佔比不是很高,所以這所謂的50萬人更像一支武裝移民團。

    《史記·卷六》: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當然,從《史記》這些記載來看,只能說明戰國—秦時期的戰爭有大量非軍事人員或者準軍事人員加入,至於動員非戰鬥人員的比例是非常茫然的,不過司馬遷在記載西漢歷史橋段的時候,由於資料充足的關係,記載的就科學多了,至少將作戰兵員和後勤人員稍加區分。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將軍青、驃騎將軍去病將各五萬騎,步軍轉者踵軍數十萬。

    所謂的數十萬大軍,其作戰主力為衛青和霍去病的10萬騎兵,至於後面還跟著巨量的運輸後勤部隊,漢朝極盛的漢武帝時期尚且如此,比漢朝生產力低的秦國和戰國基本上也是這種情況了。

    而明朝初期的永樂時代,由於當時衛所制並未敗壞,徵集兵力相對成本較小,動員能力也是很強的,從人數動員上絲毫不落於戰國、秦、西漢,甚至還要強大的多。如永樂帝第一次北征阿魯臺也是稱50萬人,根據《明實錄》的調兵記錄,實際調兵約114000餘人,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搞後勤運輸,還有記得在永樂二十年北征期間可是動員了230000餘民夫搞後勤。附圖。

    而徵安南更是調動215000餘人,當然號稱80萬人,這個數字固然有誇大,也有算上龐大的後勤人員的成分。附圖。

    至於明代中後期,尤其明代後期,轉向募兵制,而募兵的成本遠比衛所制下動員兵力的成本大的多,熊廷弼的《敬陳戰守大略疏》就在薩爾滸戰役後要求朝廷募兵18萬,奏疏中以每名募兵工資每年18兩銀子計算,需要軍餉324萬兩,這還沒算草料、糧食、購買馬匹所需費用,這要是算上,妥妥又是100萬餘兩,明朝一年財政收入正常情況下不過400萬兩,這要是徵集戰國時期數量的兵員恐怕明政府都要直接倒閉了。

    第二、明朝時期留下的軍事文件比先秦時期的更加詳盡精確,可參考性更強。

    《史記·卷六》:始皇帝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史記·卷一百十》:後秦滅六國,而始皇帝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

    那麼問題來了,秦始皇到底是派了10萬人打匈奴?還是派了30萬人打匈奴?這數字是不是有點隨意?

    還有雕陰之戰,《秦本紀》裡面明明是俘“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同樣一場戰役《魏世家》裡卻記載著“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於雕陰”,那麼問題來了,45000名魏軍是怎麼被斬首80000的?太史公還是有點隨意啊!而《史記》中的很多資料是根據《戰國策》裡的縱橫家所記載的,而那些縱橫家誇大其詞的程度就不用我多說了。

    當然這個“隨手一寫”的毛病其他正史也會犯,就拿二十四史最末尾的《明史》來說,已巳之變中皇太極竟然統帥“大清兵數十萬分道入龍井關、大安口”,看見這資料我就醉了,皇太極當時有這麼多兵,皇太極知道嗎?簡直就是隨口就來啊!(我並非貶低我國史書,外國史書的誇大記載更加喪心病狂,如緬甸的《琉璃宮史》爆兵1.6個億,小西行長平壤城下大戰百萬明軍這種搞笑記載我就不詳細說了)

    但是問題就是明清時期離現代社會更近,留下了天文數字一樣的軍事文件,哪怕是《明史》記載有失實的地方,也會被這些文件所推翻,而先秦大量資料流失,太史公寫啥,很多人就得信啥,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就拿幾種明清的軍事文件來舉例。

    首先是宋應昌的《經略復國要編》,附圖。

    還有王在晉的《三朝遼事實錄》,附圖。

    還有邢玠的《經略御倭奏議》,附圖。

    還有李化龍的《平播全書》,附圖。

    軍隊的數量、軍械、軍餉的統計精確到了個位數,包括軍隊的結構,來自何處全部記載的非常詳細,可以說是一絲不苟的。而這麼詳細的官方資料是先秦所不具備的,所以所謂的戰國諸侯動不動爆兵幾十萬也得有所懷疑,可能數量確實很多,但是即使是誇大,也很難被推翻了,於是爆兵幾十萬就成了祖傳的資料被大多數人相信了,一個是太史公大筆一揮50萬,30萬,一個是精確的軍事文獻,該相信哪種我認為是一目瞭然的。

    引用文獻:《明實錄》、《史記》、《國榷》、《明史》、《明史紀事本末》、《熊廷弼集》、《平播全書》、《三朝遼事實錄》、《經略御倭奏議》、《經略復國要編》、《琉璃宮史》

    參考文獻:《中國軍事通史》

  • 16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就是一個數據的真實問題(尤其是戰國時期)。

    為什麼戰國時代動輒數十萬大軍呢?因為戰國距離現在年代久遠,史料記載少,而且那時候的歷史記載不夠科學。但到了明清時代,因為距離現代時間近,可供參考的史料多,另外,隨著社會發展,明清時代對於戰爭的記載更加科學專業,官方檔案和私人撰史都詳細記載軍隊乃至後勤的細節,以至於精確到個人,精確到每一兩銀子。

    這就造成了戰國時代兵力被誇大的問題。

    那麼,戰國時代兵力究竟被誇大所少,裡面有什麼貓膩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明白,古代所謂“數十萬大軍”“百萬大軍”的叫法,其“水分”主要來自兩方面。

    一個方面是自己誇大自己的兵力,為的恫嚇威脅敵人,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向孫權發“檄文”,號稱水陸大軍八十三萬,這就是誇大其詞,實際曹操當時總兵力不過二十多萬,真正參加赤壁之戰的就更少了。

    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區分“戰兵”和“輔兵”,所謂戰兵,指的是真正的“披甲”戰士,這些人多是職業或半職業軍人,是真正有戰鬥力有組織的軍人。而輔兵,則是“服侍”戰兵,搞後勤,負責運輸,或者擔負治安管理任務,換言之,這批人更多的是二線三線部隊,在戰場上作用有限。

    比如李自成的軍隊中,一個騎兵就會配備兩到三名輔兵“伺候”,既要伺候戰士,也要伺候戰馬。

    那麼,戰國時代的所謂百萬大軍幾十萬大軍到底是誇大其詞呢?還是沒有區分戰兵輔兵呢?

    我認為主要是後者,即司馬遷沒有將戰兵和輔兵區分記載,而是“一勺燴”。

    戰國時代史書記載的兵力大多出自《史記》,而《史記》顯然沒有完全區分“戰兵”。

    比如秦趙長平之戰,趙軍四十多萬人全軍覆沒,這一點應該是史實,因為當時有記載確實佐證了這一點。

    問題就在於,趙國這四十萬人並非全是一線部隊,而是包括了大批輔兵在內的軍隊。

    還有秦國王翦六十萬人滅楚國,要知道當時秦國總人口不過五百萬,出動六十萬人,幾乎全國青壯年男丁都上了前線,不可能全是戰兵。

    最初李信所帶二十萬人大概戰兵居多,而王翦所帶六十萬人則戰兵比例肯定會少。只不過考慮到秦國民風尚武,全民皆兵的性質,秦人普遍都比較能打就是了。

    樓主所問薩爾滸之戰明軍兵力,這十幾萬人都是純粹的“戰兵”,這些人從哪來,由誰率領,什麼兵種,甚至什麼戰術特點,史書都記載的很詳細。所以對比戰國時代我們就會發現,不是明清可用的兵少,而是歷史記載確實有偏差。(本題由特約嘉賓 老不看三國 回答)

  • 17 # 鵬飛萬里展鴻圖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以下兩點。

    一、軍事化不同:

    戰國時代屬於全民皆兵,男子只要不是殘廢或者是太老,在戰爭時期都會被國家拉去當壯丁、做炮灰,而明朝的時候則不同。

    明朝的時候,早已實現軍隊專業化,所以雖然參戰人數不多,但都是精英,而且由國家供養,後勤有保障,能實現長距離作戰。

    只是後來因為長期兵籍制度,賤化士兵,所以薩爾滸戰之時,明軍才會表現得如此的不堪。

    但如果明軍實現的是真正的僱傭制,而不是隻在固定的群體徵兵(兵戶),在經過專業的訓練,戰力還是十分可觀的。

    二、作戰的距離不一樣:

    戰國諸國的面積不變,不是很大,大如秦楚,也只不過幾十萬平方千米左右,後勤壓力沒有明末時期大。

    明末之時,氣候寒冷,民眾普遍缺衣少食,國家財政壓力極大,沒有什麼錢投入戰爭中,自然沒有什麼錢供給軍隊的征戰,國內官僚腐敗不堪,而戰國時不存在這個問題。

  • 18 # 向遠看正視力

    這個問題十分簡單,但是很多人想不到,也想不通,事實上舉個例子就明白了,80年代以前,中國人雖然窮,但是一家5-6個孩子都活的好好的,也沒幾個人餓死,人口增長特別快,90年代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人民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家家養一個孩子都費勁了,養兩個孩子都不敢吧?普通家庭真是養不起,這說明什麼?說明每個時代的人需求是不一樣的,同理戰國年間計程車兵沒有那麼多的需求,政府組織一隻部隊,後勤運糧草備用武器,箭支就可以了,從出土的秦國士兵喜的家書來看,政府連過冬的棉衣都不給準備,都要士兵自行購買,沒錢就靠繳獲,怎麼都得不到,那就凍著,人也比較堅實比後來人要抗活,到了漢朝時,士兵的標準武器就多了很多,包括環首刀鎧甲弓弩戰馬,特別是弓弩戰馬,漢朝動輒徵集幾十萬的戰馬,弓弩裝備率超過一半以上,所有的騎兵百分百裝備弩,這就給後勤帶來了壓力,到了唐,唐走精兵路線,唐朝西域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管轄的地盤比今天新疆還要大一半,駐唐兵才3-4萬人,因為唐朝士兵裝備要求高,並且社會形勢不一樣了,以前秦漢時,除了農就是兵,現在手工業發達了,很多人經商了,這些人要怎麼徵兵?讀書人越來越多了,怎麼徵兵?有錢人大家族越來越多了,花錢逃兵役的也多了,這麼多原因當然兵就越來越少了,到了明清時,後勤壓力又多出了火器的消耗,後勤的壓力越來越大,人的要求越來越多,士兵的體質越來越不抗活,當然兵源就少了,後來永遠都不會像秦王滅趙時那種徵兵政策了,要求一個郡,從14歲到50歲所有的男人都要出征,後來再也做不到了,為什麼叫戰國?因為國家一切都為了戰鬥。

  • 19 # 大秦鐵鷹劍士

    戰國時代是全民皆兵的時代,大於15歲小於60歲的男子都要服兵役,要麼列陣而戰,要麼轉運糧草,不論是作戰的還是運糧的,都稱為軍隊。戰國時代戰爭規模最大的是秦滅楚之戰,當時秦軍出動60萬,楚國也出兵60萬,雙方百萬大軍對峙一年有餘,參戰兵力之多可謂震古爍今。全民皆兵是戰國時代軍隊數量眾多的根本原因所在,後世取消了全民皆兵制度,改為府兵制或者募兵制,因此軍隊數量較少。

    全民皆兵時代,軍人是沒有兵響的,糧食都要自帶,有時兵器與馬匹都要自備。秦國軍隊戰力出眾,原因在於秦國國力強大,軍糧與兵器是國家供應的。戰國時代的軍人作戰,待遇就是國家分給你土地,一家有兩個男丁,則出一個男丁參軍作戰;只有一個男丁,則婦女在家種地,男子參軍作戰。另外立了軍功,國家會提高你的政治待遇,賜給你更多的土地;如果不履行兵役,國家會將你本人及全家變成奴隸。

    五胡亂華期間,胡人建立的國家推行軍戶制,也就是胡人參軍作戰,漢人種地納糧。隋唐建立後,在軍戶的基礎上改為府兵制,說白了就是府兵有土地種,不給國家上稅,當要參軍作戰。不是府兵的百姓,他們種地要上稅納糧。府兵制的情況下,參軍的民眾基數下降一多半多,戰國時代一百萬人的國家,有50萬人可以參軍;府兵制情況下,一百萬人的國家只有10萬人可以參軍。

    明朝前期推行軍戶衛所制,事實上就是府兵制的改良版,明軍數量多達200萬人!隨著土地的兼併越來越嚴重,軍戶兵不斷逃亡,兩百萬明軍實際數量不足一百萬,戰鬥力更是直線下降。為了應對蒙古和日本的侵略,明朝開始推行募兵制,這些兵員都是重金僱傭的,他們領響作戰,誰給錢就給誰賣命。戚家軍就是一支重金打造的僱傭兵,數量雖然不多,但戰鬥力強。薩爾滸之戰,明軍出動數十萬大軍,事實上是募兵制下的軍隊,由於明朝財政狀況不佳,因此不可能養活百萬僱傭兵。軍戶衛所制下的明軍,戰鬥力跟百姓沒有區別,根本無法跟八旗兵作戰。當時後金推行全民皆兵的八旗兵役制度,因此後金人口雖少,但軍隊數量並不比明軍少多少,戰鬥力也超過大多數明軍。

  • 20 # 無糖蘇打水800

    距離遠近都不一樣。一個是跨度300-500公里,一個戰場跨度都是上千公里。如果從南方調軍,更是跨度2000多公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幹事的人總被不幹事的人挖坑,關鍵領導還信了,如何解決此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