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玉潔507
-
2 # 街談巷議
鄭貴妃只是活到了壽終而已,也算不上善終。
“善”這個字意味著“好”,鄭貴妃的結局說不上好。
殺人誅心,尤其是對後宮女子而言,有時候乾脆的死反而是好事。
明朝是一個極其講究倫理綱常的朝代,大臣們能為了讓不受寵的皇子朱常洛當上皇太子死諫,自然也能維護鄭貴妃這個明神宗生前極其受寵的皇貴妃,畢竟按民間的做法,朱常洛也得叫她一聲庶母,如果公開處死她,甚至故意折磨她都會引起士人議論。
朱常洛及其子孫對於鄭貴妃的報復主要是忤逆老父親明神宗的遺命。
明神宗臨終的時候,遺命封鄭貴妃為皇后,既是為了讓鄭貴妃在其死後能夠憑藉著名分大義在深宮後院繼續得享尊榮,也是為了鄭貴妃能夠與他“死同穴”,合葬在定陵。
神宗崩,遺命封妃皇后。禮部侍郎孫如遊爭之,乃止。《明史》
而那些在他生前用天下大義,倫理綱常束縛他的臣子,以及他的孝子賢孫們,壓根就沒打算按照他的遺命辦事,人走茶涼不過如此。
在講究孝道的年代裡,這已經稱得上大不孝了。繼任的皇帝們自然不能直接按照心裡的想法來,於是,識趣的臣下出面來“爭之”,死去的皇帝不會說話,最後自然是現任皇帝為了“天下”順了臣子的意。
朱常洵只當了29天皇帝就駕崩,時年十六歲的朱由校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自己的祖母王貴妃追封為孝靖太后,並且還把王貴妃的棺槨從東井遷出送入定陵與明神宗合葬。
明神宗與鄭貴妃恩愛不渝,一直到死都寵愛著這位已經年老色衰的女子。
鄭貴妃在他死後幽居於一座冷僻的宮殿中,悄無聲息的死去,葬在了銀泉山。
這對於講究死後哀榮的古代來說,其實是很淒涼的。
更何況,一對期望著能夠死後再相聚的愛侶卻再也沒有相伴的機會,不管對於明神宗還是鄭貴妃,可能都泉下難安。
-
3 # 歷史雜譚
鄭妙瑾(1565年-1630年),北直隸大興(今北京大興)人,明神宗朱翊鈞之皇貴妃。明萬曆初入宮,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生皇三子朱常洵後,進封皇貴妃。
朱常洛(1582年-1620年),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長子,母為靖皇后王氏。
朱常洛的母親王恭妃只是一個出生寒門的宮女,萬曆皇帝一次性起把她拉入太后寢宮臨幸了。原本也是很平常的事,只是王宮女確因此懷孕了,而且還是個男孩。這便是日後的光宗朱常洛。王宮女也母憑子貴,被萬曆皇帝封為王恭妃。
鄭貴妃是萬曆皇帝的寵妃,可以說是獨得萬曆帝的寵愛於一身的女子。也正是這樣鄭貴妃對王恭妃和朱常洛萬分恨意,因為他們的存在讓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當太子繼承皇位百般受阻,到最後都沒有成功。
朱常洛雖然是萬曆皇帝的長子,但是他的母親出生低賤,連帶著他這個長子亦不得萬曆的青眼。雖然最後還是當上了皇帝,但是當太子,當皇帝的時候都是處處被鄭貴妃和福王壓制。甚至因為這尷尬的地位,發生了許多難以置信的事情。
梃擊案便是其一,差點讓朱常洛被人殺死,鄭貴妃正是梃擊案的主謀。而造成朱常洛駕崩的紅丸案雖然說最後沒有證據證明是鄭貴妃做的,可是一定是有關係的。
而王恭妃因為萬曆皇帝的厭惡,鄭貴妃的床頭風,一生都被幽禁於後宮。每日以淚洗臉,後來,王恭妃病重死了,大臣們請求皇帝把王氏厚葬,可是皇帝沒有一點同意的意思,大臣們就每天上朝請求,最後皇帝才同意把朱常洛的母親封成了皇貴妃。
那麼朱常洛之死和鄭貴妃有一定關係,朱常洛之母也被欺凌致死,朱常洛之子朱由校、朱由檢先後也當了皇帝,為什麼不為父親和奶奶報仇?
鄭貴妃生前飽嘗母子分離之苦,死後也不能長眠於萬曆皇帝身邊鄭貴妃雖然比萬曆皇帝多活了10年,但是她被認定是禍國殃民的妖孽,得不到朝中群臣的同情。這10年,她住在紫禁城一座寂寞的宮殿裡,和她的愛子福王天各一方,飽嘗母子分離之苦和世態炎涼。1630年,鄭貴妃死去,帶著無比的絕望與怨恨走進了銀泉山下一座孤零零的墳墓。
萬曆皇帝雖然在生命最後一刻,遺命封鄭氏為皇后,死後葬於定陵玄宮。但是他的遺詔並沒有實現:
300餘年後,定陵玄宮洞開,人們發現所有的棺床上都沒有鄭貴妃的影子。後殿並列的三口硃紅色棺槨,中間是萬曆皇帝,左邊是孝端皇后王氏,右邊是孝靖皇后王氏,也就是太子朱常洛的母親。
所以說鄭貴妃並沒有得到善終!
朱常洛的兒子們不敢揹負不孝之名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古代皇帝都推行以孝治天下。雖然大家都清楚朱常洛之死和鄭貴妃一定有關係,但是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如果朱常洛的兒子當了皇帝后就把鄭貴妃殺了的話,會讓朝臣和百姓們認為他們是不孝之人,對他們的統治不利。
總結鄭貴妃是一個悲劇性的女人,她為萬曆皇帝付出了青春和一生的愛情。雖然在對待朱常洛和他母親上,確實是惡毒。但是這也是為了她的兒子的未來。一直為後人所唾罵。即使史學家也未必給予這個悲劇性女人公正的評價。“女人乃亡國之禍水”,同樣是對鄭貴妃的結論。
鄭貴妃和萬曆皇帝的恩愛生前未得到認可,死後同樣無法如願,這是鄭貴妃的悲哀。
-
4 # 微史春秋
宮闈爭鬥總是需要一塊遮羞布的,相比直接殺人報仇,冷處理才是帝王常態手段。
一、鄭貴妃崇禎三年七月去世,在後宮孤寂到死萬曆皇帝死後,鄭貴妃還活了十年。由於她之前種種作威作福的行為,使得她在百官心目形象極差,幾乎沒有同情她的人。
這十年,她除了在光宗駕崩時還想著“謀垂簾聽政”,其他時間都是在孤寂中度過的。作為一個失勢者,這番處境其實並不算好。
而且崇禎下令將王皇后與萬曆皇帝合葬,鄭貴妃連死去與萬曆合葬的幾乎都被斷絕了。
天啟帝和崇禎帝並不需要殺死她,這還會讓他們蒙上罵名,把丟在冷宮中自生自滅是最好的“報復”手段了。
二、萬曆皇帝死前留有一些保護措施萬曆四十三年發生“梃擊案”,牽連到鄭貴妃,為了保護鄭貴妃,“帝又於慈寧宮太后几筵前召見群臣,令太子降諭禁株連”。
只能說萬曆皇帝太喜歡鄭貴妃了。
萬曆皇帝連死前,也有安排。
“神宗崩,遺命封妃皇后。”
當然,這封鄭貴妃為皇后的遺命並沒有得到執行,“禮部侍郎孫如遊爭之,乃止。”
但是考慮到萬曆對她的疼愛程度,遺命中對她有一些保護措施也是很可能的。
後面的皇帝自然不至於撕破臉。
鄭貴妃比寵愛她的萬曆皇帝多活了十年,並不能算得上的真正的“善終”,這相當於被關到死。她最疼愛的兒子福王在封地,遠離自己,一個人宮中孤苦伶仃,死後更不得與萬曆合葬,也是另類的煎熬。
-
5 # 江湖小曉生
朱常洛奪嫡之路其實並不光彩,萬曆皇帝一直中意於自己的三兒子福王朱常洵。用俗話說,他家就是有江山可以繼承,所以萬曆自然要根據自己的好惡來選擇繼承人。
可是明朝這幫大臣非常迂腐,他們認為長子繼位是傳統,不管賢能與否,必須要長子繼位。朱常洛就沾了長子這個身份的光,得到了群臣的庇佑。
鄭貴妃是朱常洵的生母,作為萬曆最寵愛的女人,她自然是要為自己的兒子爭取,可惜一人之力無法與群臣抗衡,最終敗下陣來。
朱常洛的母親王恭妃,被萬曆各種冷落,因為她是宮女出身,所以萬曆十分討厭王恭妃和朱常洛,這使得鄭貴妃才有機可乘。那麼朱常洛登基以後為何不報復鄭貴妃呢?
01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鄭貴妃害過王恭妃,一切都是萬曆的主意。王恭妃的日子非常淒涼,她本身是一名宮女,萬曆喝醉了酒,強行寵幸了王恭妃,此後王恭妃便懷上了朱常洛。
興許是王恭妃的長相不入萬曆的眼,地位更是讓萬曆覺得鄙夷,所以萬曆皇帝對自己的這個大兒子一點興趣都沒有。
王恭妃此後的待遇基本沒有得到改變,按照明朝大臣的意思,按禮法生下皇長子,是要晉封為貴妃的,可是萬曆就是不喜歡她,為什麼要顧及禮法?直到朱常洛生了皇長孫朱由校以後,王恭妃才被晉升為皇貴妃。可是這個皇貴妃是被打入冷宮的皇貴妃,壓根就沒有任何地位可言。她被深鎖在景陽宮中長達10年之久,就算朱常洛在19歲的時候被封為了太子,她也無法與自己的孩子再見一面。王恭妃整日以淚洗面,最終哭瞎了自己的雙眼。等到朱常洛終於見到母親的時候,母親已經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兒子了。很多人覺得鄭貴妃實在是惡毒,如此對待王恭妃。可是我們必須要理性看待這件事,王恭妃的境遇是誰造成的?沒有萬曆這個毒瘤,王恭妃會有如此慘況嗎?
萬曆的生母李太后,本身也是一名宮女,被隆慶皇帝寵幸以後才生下了萬曆。可是萬曆偏偏就是瞧不起自己的王恭妃。
八月,光宗生,是為皇長子。既而鄭貴妃生皇三子,進封皇貴妃,而恭妃不進封。二十九年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仍不封如故。三十四年,元孫生,加慈聖徽號,始進封皇貴妃。三十九年病革,光宗請旨得往省,宮門猶閉,抉鑰而入。妃目眚,手光宗衣而泣曰:“兒長大如此,我死何恨!”遂薨。大學士葉向高言:“皇太子母妃薨,禮宜從厚。”不報。復請,乃得允。---《明史》
那麼朱常洛可以向自己的父親報仇雪恨嗎?當然不可以。大明朝一切都是講究禮法的,這幫大臣寧可被皇帝打死,也要堅守禮法,兒子怎麼可能去報復自己的父親呢?
02朱常洛英年早逝,朱由校和朱由檢要照顧叔叔朱常洵的面子。朱常洛13歲才開始讀書,此前一直都被萬曆晾在那裡。萬曆的意思是,皇長子長大瞭如果是個文盲,或許事情就能夠得到妥善解決了。
這老爸的心也是歹毒啊,群臣是不可能看著皇長子成為文盲的。所以在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之下,萬曆無奈才給朱常洛找了老師。朱常洛被封為太子以後,卻不能跟自己的母親相認。那麼這一段時間,鄭貴妃對朱常洛的影響,可就大了去了。鄭貴妃是真的看不得朱常洛將來成為皇帝,所以有什麼不好的,就讓他做什麼。一方面缺少學識,一方面缺少母親的管教,如果再有人誘導的話,那麼朱常洛根本就不可能成為一個有德之君。所以朱常洛開始變得好色,他在38歲登基以後,鄭貴妃送了8個美女給朱常洛,以示祝賀。這本身沒什麼大不了的,是個長輩都會送點禮品。
可是鄭貴妃的這一舉動正中朱常洛下懷,這麼多年的誘導,朱常洛早就變得好色不堪。這8個美女簡直就是一劑致命的毒藥。
及登極,貴妃進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罪惟錄》
朱常洛經過10天的消耗,身體終於吃不消了,一蹶不振之下,又吃了熱性的紅丸,與此前的大黃相沖,最終一命嗚呼。可這件事鄭貴妃也正不要負責,畢竟是朱常洛自己把持不住。
遣使恤刑。丙寅,帝不豫。戊辰,召對英國公張惟賢、大學士方從哲等十有三人於乾清宮,命皇長子出見。甲戌,大漸,復召從哲等受顧命。是日,鴻臚寺官李可灼進紅丸。九月乙亥朔,崩於乾清宮,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明史》
朱由校和朱由檢陸續登基以後,斯人已逝,再追究只會導致皇室內部的矛盾。而且他們兄弟倆跟奶奶王恭妃沒有任何感情,所以沒人會為了王恭妃而得罪福王朱常洵。
03鄭貴妃被打入冷宮,其實也比較悲慘了。萬曆皇帝臨死前,曾經留下遺詔,要將鄭貴妃提拔為皇后,將來鄭貴妃去世後,可以陪著自己一起下葬。可是人走茶涼,萬曆死了,哪個大臣都不願意奉詔。
畢竟當今皇帝朱常洛生母的悲慘人生,和鄭貴妃有一定關係。就算朱常洛不追究,也不能讓鄭貴妃過得太舒適。
所以鄭貴妃晉升皇后這件事就算是擱置了,此後鄭貴妃在朱常洛父子三人的打壓之下,過得並不開心。
帝曰:“外廷語不易解,若須自求太子。”貴妃向太子號訴。貴妃拜,太子亦拜。帝又於慈寧宮太后几筵前召見群臣,令太子降諭禁株連,於是張差獄乃定。神宗崩,遺命封妃皇后。禮部侍郎孫如遊爭之,乃止。及光宗崩,有言妃與李選侍同居乾清宮謀垂簾聽政者,久之始息。崇禎三年七月薨,諡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葬銀泉山。---《明史》
她不能夠前往洛陽與自己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團聚,只能在幽暗的深宮中孤獨終老。如果這也算是善終,那也是沒辦法了。
萬曆死後整整10年,鄭貴妃才撒手人寰。不過此刻已經是朱由檢登基做了皇帝,這個嫉惡如仇的皇帝,絕對不會慣著鄭貴妃,所以他並沒有按照萬曆皇帝的遺囑,將鄭貴妃安葬在萬曆身邊。
鄭貴妃被安葬在了銀泉山下,孤零零一個人,其實也算是對她的一種報復。不過相比較王恭妃的下場,鄭貴妃算是很不錯了。
總結:鄭貴妃的悲劇,是頑固思想下的產物。鄭貴妃是一個悲劇人物,她本應該和萬曆有很美好的愛情,兩個人彼此相愛,這就已經很好了。
可是大明王朝的臣子們覺得,皇帝不應該有真正的愛情,他們認為既然王恭妃生下了皇長子,那麼萬曆就必須要去愛王恭妃,這是禮法。
生性叛逆的萬曆皇帝,當然不會答應這些無聊的勸告,一意孤行之下,不僅傷透了王恭妃的心,也使得自己心愛的女人,不得善終。
到底什麼是禮法呢?禮法就真的一定正確嗎?所謂皇長子繼承製,現在看來就是一個笑話。如果皇長子是個痴呆,大明朝的這幫大臣還會願意將他立為繼承人嗎?
萬曆曾經就是這麼想的,所以他大膽地不讓朱常洛讀書認字,就是想對禮法發起一次衝擊。可惜萬曆落敗了,周圍全部都是守禮法之人,你一個人想要跟千萬人對抗,就算是皇帝,似乎也沒什麼作用。
你可以鞭撻他們的肉體,卻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屈服。國本之爭中,萬曆皇帝因為勢單力薄,最終落敗,其實他也選擇了屈服。
參考資料:
《明史》
《罪惟錄》
-
6 # 格律詩X
朱常洛因為出身低微從來就不被神宗看得起,雖說是太子但實際各種待遇都不如其弟鄭貴妃之子朱常詢。他能榮登大寶全賴朝臣之力,他的手段不及乃父,他的見識和睿智不及乃祖。做太子時每日戰戰兢兢幾乎沒過一天舒心的日子,現在終於當上了天子能上自己吐氣揚眉,因此在女色上毫無節制加上自己的身子骨差,因此就光榮的上了“一月天子”的名號。再說說鄭貴妃,神宗在時她是專寵,說明她是很有手段和心機的。朱常詢沒能最後勝出,不是敗在朱常洛和他的父親上,而是敗給了朝臣與李太后。反言之如果沒有大臣與李太后的幫忙以鄭妃的手段和鄭家的權勢朱常洛也早就灰飛煙滅了。朱常洛是昏聵的,因為自己的貪美色而忘大義成為一個登基不到一個月就草草收場的過客,辜負了朝臣對他的期望也辜負了大明百姓對他的期望讓後人貽笑大方!話說回來,如果他能順利度過自己的適應期,鄭貴妃肯定不會有好的下場。
-
7 # 歷史伶俜者
朱常洛的父親也就是明神宗朱翊鈞,而他的母親是孝靖皇后王氏,朱常洛和他的母親自幼是不被神宗喜愛,鄭貴妃獨大後宮,集萬千寵愛與一身,甚至連正宮皇后都不及鄭貴妃,雖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皇后不與鄭貴妃爭,而反觀王氏這邊一切都像是一場以外,原先王氏本事太后宮裡的一個宮女,只是恰好去拜見太后的時候偶然之間臨幸了王氏一下,結果被記了下來,之後神宗一直躲著王氏,兩人都默契的沒有說出,誰知道神宗一發中,逐漸王氏的肚子大了起來,太后看她的肚子大的不對勁,問她是誰的?王氏說是神宗臨幸了自己一次,恰好這次臨幸被記錄了下來,太后就把神宗找來對峙,並讓他把王氏娶了,封為恭妃。
而這時神宗獨寵鄭氏,之後也是生下一個兒子,神宗大喜,立即加封鄭氏為貴妃,這時卻引起了官員的猜忌,猜忌什麼呢?神宗會不會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朝廷議論紛紛,按理說應該是“有嫡立嫡,無嫡立張",可長子朱常洛早已到了該立的年紀,神宗卻遲遲沒有行動,甚至有意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好在有群臣和太后一直上湊立朱常洛為太子,神宗迫於壓力沒有立鄭貴妃的兒子,但同樣很多官員因為進言立太子一事被神宗罷官和貶職。
關於立太子一事神宗是拖了又託,群臣足足和神宗鬥了十五年朱常洛才被立為太子,大事定了下來,但這十五年之內王氏母子卻不好過啊,一方面因為鄭貴妃向神宗耳邊吹風,導致了王氏被神宗冷落,另一方面神宗因為群臣不斷進言應該立長子為太子而心生怨氣,把它遷怒到了王氏身上,王氏也因此被長期幽禁,奴才們也是見風使舵,對王氏百般欺辱,最後哭瞎了雙眼,鬱鬱而終。
之後朱常洛可以被封為太子還是多虧了內閣首輔沈一貫和大學士向葉高數為忠良之臣不斷向神宗進言,甚至到了逼神宗立太子的地步,所謂儲不定國不安正是這個道理,真正的無可奈何之下神宗才極不情願的講朱常洛立為太子,最後神宗於萬曆四十八年去世,朱常洛繼位。
朱常洛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厚葬自己的生母王氏,並且給他加了頭銜,誰知這一切讀還沒有辦完朱常洛就因為“紅丸案”去世了,只當了僅僅一個月的皇帝,之後朱熹宗繼位,仍然是沒有清算鄭貴妃,只是有給王氏加了封,至於原因說實話我沒有一點兒頭緒,朱熹宗繼位後御史溫某和王氏的親侄兒都曾上參鄭貴妃,但朱熹宗卻沒有對鄭氏一族下手,實在難以理解。
朱常洛繼位沒有清算純碎是因為慫,當時他寵愛西什麼來著,那個西又和鄭貴妃狼狽為奸,逼著要朱常洛裡鄭貴妃為皇太后,朱常洛慫的連忙答應,誰知道臨死沒辦成。
-
8 # 浮生若淺
鄭貴妃是明朝明神宗,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在鄭貴妃生育了皇子朱常洵之後,被正式冊封為皇貴妃。
在鄭氏之前,萬曆帝偶然臨幸了一位宮女(後冊封恭妃),生下了他的長子,也就是後來的“一月皇帝”明光宗朱常洛。萬曆帝並不喜歡這個王恭妃,甚至不喜歡這個長子。鄭氏進宮並且生下了朱常洵之後,王恭妃母子更不受待見。群臣請立冊封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萬曆帝不願,想立自己喜愛的朱常洵為太子,為此和群臣展開了長達15年的對峙,即“國本之爭”。可以說,鄭貴妃母子是王恭妃母子的巨大威脅,仗著萬曆帝的寵愛,也沒少給王恭妃母子使絆子。
可為什麼年少時遭遇到鄭貴妃母子如此“霸凌”,之後都沒有遭到朱常洛及其後代的報復呢?
1、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是著名的“一月皇帝”,在位僅一個月就暴斃身亡。他可能是報復意願比較強烈的那位,可是身體狀況不允許,讓他來不及去做什麼。
2、明熹宗朱由校。著名的“木匠皇帝”,在位期間,他的乳母客氏與宦官魏忠賢勾結,禍害忠良,狼狽為奸。他自己呢,則沉迷享樂、做木工活兒,怎會有時間去報復爺爺的妃嬪呢?
3、明思宗朱由檢。朱由檢倒是個勤政的皇帝,只不過從接過哥哥留下的爛攤子開始,他便十分繁忙,清除閹黨勢力,處理天災人禍,面對內憂外患的明朝,朱由檢可以說是忙得不可開交。自然,一個爺爺輩兒的妃嬪,在國家大事面前就不夠看了。而鄭貴妃在崇禎三年亦去世了。
-
9 # 駙馬君
短命的懦弱天子
1.性格懦弱的帝王
長期處於萬曆皇帝及鄭貴妃的壓制之下,給朱常洛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他習慣了順從和忍受委屈。在萬曆皇帝彌留的日子裡,作為皇太子的朱常洛,競“躊躇宮門外”而不敢入侍。
2.金鑾殿上的匆匆過客
鄭氏自知兒子與皇位無緣,而朱常洛繼承皇位已成定局,不敢再胡鬧下去,便改變策略,以感謝太子解救為名,隔三岔五派人問候太子,又是送金銀珍寶,又是送美食。後來,她發現太子的嗜好,便從自己宮裡精心挑選宮女,讓她們去侍候太子,朱常洛照單全收。這位懦弱的皇帝,在縱慾和事務的雙重壓迫之下,已然不堪負荷,為帝僅一月就一命嗚呼。
總之,明光宗可以稱得上是性格使然、命運使然。 -
10 # 縹緲峰下一粒沙
這個問題,不只後人疑惑,當時的人們也都想不通,恨不得搖著朱常洛的肩膀問他:“親,鄭貴妃一直欺負你們母子,你母親的死和她有關係,你自己更是差點被她弄死,要不是大臣們力保,你的太子之位肯定被她搶給兒子。為什麼你竟然不恨她?還把她當長輩看待?”
但大家都沒有答案。朱常洛不記仇是因為寬宏大量嗎?不,我覺得是因為他糊塗,善惡不分。
(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的出生是一個意外,他的母親王氏是李太后宮中的宮女,某天萬曆去給母親請安,一時興起寵幸了王氏。按慣例,事後萬曆應該賞賜某物給王氏做為將來驗證的依據。
但萬曆那時還是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少年,覺得這種行為有損自己的明君氣質,非常後悔。於是什麼都沒有賞賜,恨不得沒有發生過。
叫來萬曆一問,他面紅耳赤百般抵賴,然而抵賴不了,且不說宮中只有他一個男人,專門記錄皇帝言談舉止的《起居注》裡記得清清楚楚,他的確在某月某日臨幸了王氏,日期正對得上。萬曆只好勉強認了,封王氏為恭妃。
(王恭妃畫像)
可想而知,王恭妃不得萬曆寵愛。雖然生下了萬曆的長子朱常洛,萬曆依然視她為無物。不過,如果沒有鄭貴妃,王恭妃的日子也不至於太難過,畢竟有兒子。但後來萬曆的真愛鄭貴妃入宮了,當她也生下兒子後,王恭妃母子就處境艱難了。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皇明祖訓》,皇位繼承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所以朱常洛這個不在萬曆期待中的庶長子應該被立為儲君,但萬曆偏心鄭貴妃,想立她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為太子。
大臣們萬萬不答應,雙方就此展開了十多年的國本之爭,君臣鬥得精疲力盡,後在李太后的支援下,萬曆不得已立了朱常洛,但還沒徹底放棄朱常洵,不讓他就藩,留他住在宮中尋找機會。
在這期間發生了明末三大案之“梃擊案”,有個叫張差的瘋漢拿著個大棒子,跑到東宮要打殺朱常洛,被太監們奮勇拿下。經過審問,種種證據都指向鄭貴妃。但萬曆保護了她,草草結案。雖然如此,朝野都知道鄭貴妃是主使。
(電視劇裡的鄭貴妃)
而在更早之前,鄭貴妃就開始對付朱常洛了。為了敗壞朱常洛的名聲,她汙衊他喜歡和宮女嬉戲,小小年紀就已不清白。王恭妃力證兒子和自己一同起臥,沒一刻離開自己的視線,好不容易才保住兒子的名聲。
王恭妃當然也是鄭貴妃的眼中釘,過得窘迫悽慘。萬曆迫不得已封了她為皇貴妃,待遇卻沒有提升,常年被幽禁在景陽宮中。臨終前見了兒子一面,鄭貴妃的人監視著他們,母子倆不敢說貼心話,相顧流淚。
沒多久王恭妃去世,萬曆草草安葬她,陪葬品極少,除了為數不多的絲織品外,僅有銀錠數枚和一些銀製器物,金錠一枚也沒有放。對於太子之母來說,這是極為寒酸的。
這樣看來,鄭貴妃無疑是朱常洛的仇人,朱常洛完全有理由報復她。
但讓人想不通的是,朱常洛登基之後,不但沒動鄭貴妃一個小手指頭,還跟鄭貴妃和解了,接受了鄭貴妃送來的8個美女,美女太多,他有點消受不起,於是服用助興的“紅丸”,不到一個月就一命嗚呼了。
而鄭貴妃好好的活到了崇禎三年七月,壽終正寢。
如何解釋朱常洛種種行為呢?唯一的答案是糊塗。他死的那一刻,大臣們內心肯定是崩潰的,早知你是這樣的糊塗皇帝,當初何必費盡心思保你!
至於朱由校和朱由檢,他們畢竟是隔輩之人,鄭貴妃理論上是他們的奶奶,出於孝道也不能動她。其實最適合對付鄭貴妃的就是朱常洛,他不動手,他的兒子們也就不好動手了。
-
11 # 希望星晨58298869
1.在立嗣引起的長達十五年的“國本之爭”之中,鄭貴妃處心積慮地給朱常洛設定障礙。
鄭貴妃仗著萬曆的寵愛,在後宮一手遮天,她一心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將來母憑子貴能上位皇后;所以處處與為難當時的皇后和朱常洛,這得到了萬曆皇帝的默許,後來居然得到了皇帝的手諭;鄭貴妃的這種做法傷了朝臣的心,致使四位首輔辭官不幹了,很多官員也因此被罷黜流放,最後,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萬曆只好立朱常洛為太子!
2.朱常洛對鄭貴妃缺乏警惕。
萬曆四十八年即1620年7月21日,萬曆一命嗚呼了,朱常洛繼位即位,是為明光宗。他上任伊始,就建立了自己勤政愛民的形象,就開始了廢寢忘食、兢兢業業地工作,因此累跨了身自體;不過明帝國在他的努力下還是出現了一線生機,他下旨從內帑中拔出兩百萬兩銀子犒賞邊關將士,免除了天下的一切礦稅,又不拘一格啟用了許多忠誠正直的大臣,還預備明年啟用泰昌的年號,顯然,他想聯手朝臣,勵精圖治,重現大明輝煌。
而善於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鄭貴妃呢?此時對這位新君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彎,長袖善舞的她於光宗登基當日,就為朱常洛準備了厚禮:金銀財富就不說,還有八位婀娜多姿、嫵媚動人的美女;這讓從當太子開始就提心吊膽的朱常洛喜出望外,以前灰色的人生,哪裡有這樣的豔遇,於是他很開心地笑納了。
3.鄭貴妃殺人不見血。
作為明神宗的寵妃,鄭貴妃當時還住在乾清宮中,八面玲瓏的鄭貴妃與朱常洛的寵妃李選侍成為了閨蜜,她曾經建議封李選侍為皇后,而李選侍也投其所好又建議朝廷尊鄭貴妃為皇太后,三觀不正的兩個女人在一起註定幹不出好事。
這年的8月11日,是朱常洛的生日,據《先撥志始》中記載,當時的明光宗朱常洛“一夜數十起,支離床褥間”,就是從他生日這天開始,就纏綿床榻、臥病不起了。
明眼人都知道,光宗是窮人過不得富 日子;登基後日理萬機,身體就有點吃不消;又以前在擔驚受怕的環境中 過著清心寡慾的日子,現在一下子增加八位如花似玉的美女,縱慾傷身 ,增加了病情!
其實,鄭貴妃送美女給朱常洛是送糖衣炮彈,朱常洛如果能憶起自子當太子時,鄭貴妃對自的詆譭與打擊會斷然拒絕的;可惜,光宗不懂色是刮骨剛刀的內涵,笑納美人後盡情亨用,加重了病情!這裡,鄭貴妃居心叵測很容易看得出來。
4.御醫崔文升可能被收買了。
可是御醫崔文升為之請脈後得出的結論是:腎虛火旺,還給他了開了瀉藥。服下了崔文升進獻的藥後,病情無絲毫起色,反而更加嚴重了,這引起了東林黨人的質疑與強烈不滿。他們認為鄭貴妃與李選侍二人居心不郎,在處心積慮地謀害皇帝。
8天以後,皇帝朱常洛拖著病體,在床上集體招見了內閣全體成員、幾位皇親貴戚和後來成為託孤大臣的楊漣,當方從哲詢問皇帝的吃藥情況時,朱常洛嘆道:“已經十幾天沒吃了。”,一句話讓在場所有人面面相覷後又心驚肉跳起來;這已經表明,皇帝自己已經感覺到崔文升的藥沒有療效,但,又沒有治這位太醫的罪,看來,皇帝有苦衷啊。
又過了6天,他再次召集上述人員,此次看來,朱常洛精神尚可,但是已經形銷骨立,沒有人形了,他指著皇長子對大臣們說:“願諸位愛卿能把他輔佐成堯舜之君啊!”又過問了自己的陵寢安排,最後苦笑著說:“朕是說朕的後事。”。
5.紅丸案的策劃者很可能是鄭貴妃。
此言一出,眾人齊齊跪倒,哭聲四起。朱常洛又說聽說鴻臚寺丞李可灼有神方進呈,我打算服用,方從哲等認為李可灼的仙方從不外示,懷疑他是神棍,勸諫皇上不要理會他。
朱常洛卻力排眾議,意思是自己已病入膏肓,還是服用嘗試下吧!李可灼把方子呈皇上後,朱常洛還稱賞他是“忠臣”,然後讓人依其藥方炮製,得出了一顆紅丸。
朱常洛服用後自我感覺良好,此後,又服下一顆,當晚內閣就接到聖躬有起色的訊息,這似乎是有好轉的兆頭;可是第二天,乾清宮突然傳來訊息:皇帝駕崩了!
群臣立刻趕到乾清宮,而太監們卻緊閉宮門,直到楊漣等人等撞門而入,才見到皇帝的遺容,而當晚,李選侍就住在乾清宮中。
李可灼有受鄭貴妃指使,進呈本是毒藥的紅丸給皇帝進服的嫌疑人,而李選侍作為鄭貴妃的好友當晚就在皇帝身邊,朱常洛駕崩前李選侍為何要對外封鎖皇帝病危的訊息呢?
鄭貴妃是宮鬥高手,心機太深!
6.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鄭貴妃得以善終。
上面陳述的就是“紅丸案”的全部過程,仔細分析,很可能是鄭貴妃和李選侍狼狽為奸、相互勾結,利用八位美女、御醫崔文升、神棍李可灼謀害了朱常洛,由於她思慮周密,做得天衣無縫,外人沒有確切的證據,光憑猜測無法夯實鄭貴妃的罪名,所以,她依然能逍遙法外。
-
12 # 平安讀歷史
萬貴妃是萬曆皇帝最喜愛的嬪妃,他們所生的兒子叫做朱常洵,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福王。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想封福王為太子,只不過遭到東林黨為首的群臣的抵制。
萬曆皇帝死後,朱常洛登上了皇位,只不過他在位的時期非常短,只有一個月就死了之後是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朱由儉。他們兩個人都是朱常洛的兒子,當年肯定都被鄭貴妃欺壓過,自然對鄭貴妃不可能有多麼好。不過萬貴妃至少也沒被他們殺死,而是在宮中都活了10年,在重徵三年的時候去世。
因為不管怎麼說,鄭貴妃好歹是萬曆皇帝的嬪妃,算是他們的庶祖母。如果朱由校和朱由檢殺掉鄭貴妃的話,那實際上就是不孝,在封建禮法時代是要受到眾人指責的。而天啟和崇禎沒有殺鄭貴妃,但是當時鄭貴妃在萬曆皇帝死後,事實上就已經失勢,屬於無人搭理的情況,她的兒子也遠在外地做藩王,在宮中過得事實上相當的冷清。
萬曆皇帝確實非常寵愛他,所以在遺詔中肯定對她有一定的保護,據說萬曆皇帝還打算封她為皇后,只不過後面的皇帝沒執行而已。不過到了崇禎三年的時候,鄭貴妃去世之後,崇禎皇帝並沒有讓她和萬曆皇帝合葬,而這事實上違背了萬曆皇帝的遺詔,可見崇禎皇帝他們還是非常恨鄭貴妃的。
-
13 # 蟶子歷史
我們先說說鄭貴妃。 鄭貴妃,萬曆皇帝的妃嬪,剛入宮的時候,被封為淑嬪,後晉封德妃,後來又被晉封為皇貴妃。被人稱為鄭皇貴妃。鄭貴妃深得萬曆皇帝的喜歡。也在萬曆皇帝一朝惹出了不少的風波。讓很多大明王朝的官員們恨之入骨。
但萬曆皇帝卻喜歡的不得了。鄭貴妃做下的壞事。
1,毒殺李敬妃。李敬妃在萬曆二十二年生育皇六子朱常潤,被封為敬妃。萬曆二十五年生育皇七子朱常瀛,當月去世。在《酌中志》中記載:神廟貴妃李娘娘有疾,鄭娘娘名下太監張明,醫治不效薨逝。所李敬妃的死很可能是鄭貴妃所謂。 2,梃擊案。鄭貴妃聯合太監,謀殺當朝太子朱常洛。 3,紅丸案。在萬曆皇帝死後,大臣們沒有聽從萬曆皇帝的遺願,冊封自己心愛的女人鄭貴妃為皇后,死後追隨萬曆皇帝與地下。但鄭貴妃在後宮中依舊沒有安靜下來。朱常洛繼承皇位後,鄭貴妃經常送美女給朱常洛,以此消耗他的身體。後來朱常洛病重,李可灼進藥丸,朱常洛服後死去。有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在我看來即便沒有下毒。朱常洛也會被美女所累垮身體。 4,國本之爭。因為鄭貴妃也生有兒子,長子朱常洛本身以及自己的母親都不得萬曆皇帝的喜歡,因此萬曆皇不冊立皇太子。致使朝臣們爭論不已。看著鄭貴妃的這麼壞事,朱常洛的後代應該會為恨恨得處罰吧!但處在沒落王朝時代,後來的君王根本沒有機會去理會這些事情。但我認為鄭貴妃也確實受到了懲罰。
1 朝臣們沒有遵照萬曆皇帝的遺囑冊封鄭貴妃為皇后,死後陪在萬曆身邊。而是葬在了李敬妃的陵寢中。
2 兒子離京。雖然可以在後宮中安穩的度過。但卻沒有了母子團聚的時刻。
3 鄭貴妃,原本也是一個心氣,學識,膽識都非常過硬的女子。後來的皇帝一個比一個無能。又怎麼能鬥過這個老手呢!
-
14 # 張傑談史
這個問題其實包含著幾個小問題,得以一個一個說。包括:1、究竟是鄭貴妃欺凌朱常洛母子還是萬曆?2、鄭貴妃真的善終了麼?3、明宮三大案件與鄭貴妃究竟什麼關係?
先說第一個。朱常洛母子確實過的不好,但是,這也是和朱常洛母親地位不高有關係,萬曆從來就不喜歡朱常洛,所以一直就想要立福王朱常洵,就是李自成起義時幹掉的那個。但是文官集團一定要萬曆去立朱常洛,萬曆無可奈何,但因為一直不喜歡朱常洛,對其不好自然。所以,朱常洛母子過得不好,首先是萬曆的責任,把這個責任一下子就放在鄭貴妃身上,其實也不好。
這位是朱常洛
第二個我們說說。因為鄭貴妃畢竟和朱常洛母子不是一路,所以朱常洛登基後,並未將鄭貴妃放出宮去福王朱常洵處居住,而是打入冷宮。天啟在位的時候,鄭貴妃過得也不好,死的時候還沒能和萬曆合葬。這樣看來,萬曆死後的那些年,鄭貴妃其實過得也不好。
鄭貴妃影視作品形象
第三是核心。明宮三大案件,一直以來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先是移宮案,再是梃擊案,然後最後是紅丸案。這幾個案子直接受害人都是朱常洵,但是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認為是鄭貴妃主使,但是一直都沒有證據。這也就是說,鄭貴妃手下的出於邀功其實也有可能,而鄭貴妃究竟有無參與其事並不好說。
這樣子題主的問題就清晰了,鄭貴妃其實並不是對朱常洛母子不好的直接責任者,且明宮三大案未必是鄭貴妃主使,但是鄭貴妃後續過得並不好。
這位就是著名的萬曆了
-
15 # 煮酒聽史
鄭貴妃是萬曆帝最寵愛的一個妃子,同樣的,也是因為鄭貴妃的存在,才使得明光宗朱常洛一生都生活在恐慌之中,直到最後悽慘死去。
而朱常洛的兩個兒子,分別是明熹宗朱由校和崇禎帝朱由檢,也就是明朝的最後兩任皇帝。且這兩位皇帝即位之時,鄭貴妃尚且在世,那麼面對這麼一位使得自己的父親人生悽慘的女性,他們為什麼能夠放任鄭貴妃最後善終,而不選擇對其進行報復呢?
明光宗朱常洛一生悽慘,在位僅一個月就撒手人寰朱常洛的母親本來只是一個宮女,因其為萬曆帝誕下一子,被封為恭妃。然而萬曆帝的這次冊封並不是自己的本意,完全是因為太后求孫心切的緣故。因此,萬曆帝對自己的這個兒子,也就是朱常洛並不是十分喜愛。
與之相對的,則是萬曆帝真正傾心之人,鄭貴妃。鄭貴妃的才情和美貌,使得萬曆帝深深地著迷。為了鄭貴妃,萬曆帝甚至不惜違背眾多大臣的意志,執意要立鄭貴妃之子朱常洵為太子。
就這樣,這場持續了幾十年的“太子之爭”拉開了帷幕(亦稱作“國本之爭”)。
在這幾十年裡,本該是太子不二人選的朱常洛,卻成為了萬曆帝和大臣們針鋒相對的籌碼。在這樣的局勢下,朱常洛心中的悲苦可想而知。雖然這場爭鬥最後以朱常洛被立為太子而告終,但是這並不能讓朱常洛開心起來,以至於他在即位短短一個月後,就撒手人寰。
而這場“國本之爭”的罪魁禍首,就是鄭貴妃。
那麼,在朱常洛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即位以後,為什麼沒能為自己的父親報仇呢?
朱常洛的兒子為何沒替父親報仇?一、鄭貴妃雖然是正常去世,但絕對稱不上善終
萬曆皇帝去世以後,鄭貴妃仍然活了十年才去世。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三任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一個月後去世,去世時間是1620年9月;明熹宗朱由校在位7年,去世時間是1627年;崇禎帝朱由檢在位三年後,也就是1630年,鄭貴妃去世。
鄭貴妃在這十年裡,親眼目睹了三任皇帝的去世和即位,但是卻和她無關。且鄭貴妃在萬曆帝還活著的時候,就被所有的朝臣所厭惡,在萬曆帝死去以後,鄭貴妃的兒子沒有做成皇帝,鄭貴妃自然也就成為了所有人厭惡的物件。
而鄭貴妃唯一能夠依靠的兒子福王,卻在外就藩,無力顧及這個母后。鄭貴妃心中的孤獨寂寞可想而知。
因此,這十年裡,鄭貴妃與其說是在正常活著,不如說是在為之前的行為贖罪(在朝臣看來,也許是贖罪,在如今看來,鄭貴妃也只是個可憐人)。
二、明熹宗朱由校和崇禎帝朱由檢在位的時候,明朝已經處於風雨飄零之中了
明熹宗朱由校和崇禎帝朱由檢是明朝的最後兩個皇帝。他們在位期間,明朝內部不僅有著東林黨爭,而且還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災。
也就是說,這兩位皇帝即位之時,明朝內部已經爆發了很嚴重的矛盾,他們處理這些內部矛盾還來不及,哪裡有閒情處理這麼一個只能在深宮中了卻餘生的後宮婦人呢?
結束語鄭貴妃雖然是正常死亡,但是絕對算不上善終。再加上明朝末期,明朝內部爆發了許多的矛盾,所以朱常洛的兩個兒子都沒有功夫去理會這個失勢婦人。
-
16 # 隨豫而安2020
朱常洛是明朝萬曆帝的長子,鄭貴妃是萬曆帝最寵愛的妃子,並且為萬曆帝生下他最心愛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為了讓愛子能被立為太子,仗著萬曆帝的寵愛,鄭貴妃曾經竭盡所能的為難針對過他,從一開始的國本之爭到後期的梃擊案紅丸案,背後都有鄭貴妃的影子,但是,後來朱常洛當皇帝了,朱常洛卻並沒有報復她,不但他沒有,後來他當皇帝的兩個兒子朱由校,朱由檢也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應該說,最應該有報復意願的就是朱常洛了,畢竟被欺負的是他,可是他卻沒有,我想有兩方面的原因。從一開始的國本之爭到後來的朱常洛繼位這期間長達幾十年,等於朱常洛很長時間都活在鄭貴妃的陰影之下,過的戰戰兢兢,小心謹慎,一個人被欺負了很長時間的人是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一種是恨,有朝一日強大了必將進行慘烈的報復,就像萬曆帝對首輔張居正,順治帝對多爾袞那樣,還有一種就是像朱常洛這樣,長期的懼怕鄭貴妃,使他把這種怕變成了一種習慣,所以即使有一天他已經足夠強大,不用再害怕對方,他也只會欣喜於對方不能再欺負他,而不敢有絲毫報復的想法,甚至對方如果有一丁點的示好之意他都會受寵若驚,就像鄭貴妃在他當上皇帝后為了討好他,投其所好送來八個美女,他立刻欣然接受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當皇帝的時間太短,才僅僅一個月,他還來不及有所動作就駕崩了,也許等他過了心裡適應期,他真的會對鄭貴妃採取行動也說不定,雖然可能性極小,畢竟他的父皇對張居正進行報復也是張居正死後過了一段時間才開始的,張居正剛死的時候也是極盡榮哀,給足了他應有的待遇,誰能想會有後面發生的事。
至於朱由校朱由檢就更好理解了,首先他們是後輩,對這些事情並沒有很直觀的感受,而朱由校每天沉浸於自己的木匠事業中不理朝政,自然不會想起去對付爺爺的嬪妃了,到了朱由檢當皇帝時,已經是六七年後的事情了,當時的大明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黨爭紛起,自然災害頻發,李自成起義,後金逐漸壯大,單單是應付這些已經使他焦頭爛額了,哪裡有空去做這件事。再說時過境遷,此時的鄭貴妃已經不復往日的作威作福,在他眼裡只是一個兒子不在身邊偏居紫禁城的失勢婦人,再對付她也勝之不武,沒有必要了。
-
17 # 楊角風發作
萬曆帝最寵愛的鄭貴妃欺凌朱常洛母子一生,為何鄭貴妃還能善終?
萬曆初年,鄭氏進入皇宮,深受皇帝寵愛,之後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冊封為貴妃。鄭貴妃長相妖豔,性格活潑,別的妃子對皇帝畢恭畢敬,只有鄭貴妃敢跟萬曆開玩笑,萬曆不僅不生氣,對此還十分受用。
鄭貴妃或許不聰明,但她很有野心,雖說他生下的不是長子,而他卻一直想把兒子立為太子。萬曆朝的國本之爭,在一定程度上和鄭貴妃有很大關係。萬曆的長子名為朱常洛,也就是後來的明光宗。朱常洛是萬曆偶爾臨幸一名宮女所生,也就是之後的王恭妃、孝靖王太后。
萬曆皇帝不喜歡長子朱常洛,主要源自王恭妃身份低微,直到萬曆二十九年,朱常洛才被立為太子。朱常洛立為太子之後,鄭貴妃仍沒有放棄,自始至終,鄭貴妃都在想方設法整治朱常洛母子,在萬曆面前說說他們的壞話,那是家常便飯。
除此之外,鄭貴妃還在暗地裡搞出不少花樣。萬曆四十三年,一名叫做張差的農夫,闖入了太子寢宮,還用棒子打傷了幾個宦官。事後查知,是宦官龐保、劉成讓張差這麼幹的,而龐保、劉成則是鄭貴妃宮中的宦官。於是這件事很有可能是鄭貴妃策劃的,雖不甚高明,但目的很明確。
朱常洛的死很可能也跟鄭貴妃有關,崔文升給朱常洛獻藥後,朱常洛大瀉不止,很快便奄奄一息,而崔文升也是鄭貴妃的人。從此類事件可以看出,鄭貴妃心胸狹窄、歹毒陰險,應是朱常洛母子最大的敵人,但最後鄭貴妃並沒有受到太多懲罰,直到崇禎三年因病去世。
那麼為何鄭貴妃做了如此多的壞事,還能得以善終?
一、萬曆帝的寵信:
為何萬曆帝遲遲不立太子,主要源自他對鄭貴妃的寵愛,愛屋及烏,正因為萬曆對鄭貴妃的寵愛,朱常洵才被拉到前臺。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如果朱常洛還活著,那麼朱常洵是不可能繼承皇位的。萬曆則不這麼想,為了他的鄭貴妃,萬曆甘願被大臣們指責。
萬曆前十年,是張居正掌權,萬曆皇帝本身根本沒有什麼權力,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才走到前臺,從新掌握了皇權。隨後就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國本之爭,這件事不能說萬曆全是為了鄭貴妃,這其中還包括他對大臣們的牴觸情緒,但只要萬曆皇帝還活著,鄭貴妃就沒人敢惹。
萬曆和大臣們足足爭辯了十五年,這其中內閣首輔都換了好幾位,大臣們是天天勸、日日勸,勸不了就上疏,上疏不行就直接開罵。起初,萬曆還是有所迴應,而隨著時間流逝,萬曆也不再搭理這幫大臣,之後連朝也不上了。直到萬曆二十九年,在各方施壓下,萬曆終於妥協了,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從國本之爭的時間跨度和激烈程度,可見萬曆對鄭貴妃的寵愛,哪怕大臣們上疏攻擊鄭貴妃也沒關係,只要皇帝不發話,誰也動不了鄭貴妃。不論鄭貴妃的敵人有多少,萬曆都可以保著她度過萬曆一朝,所以鄭貴妃在萬曆在位時期是絕對安全的。
二、王恭妃不計較:
萬曆的一次偶然的寵幸,讓王恭妃懷上孩子,母憑子貴,在生下朱常洛之後,她本應升為皇貴妃。但萬曆一直遲遲沒有加封,直到萬曆三十四王恭妃才被封為皇貴妃。
雖說王恭妃的地位從生下朱常洛開始,有所提升,但她的待遇一直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鄭貴妃在後宮一手遮天,對王恭妃也是極盡羞辱,王恭妃還曾被打入了冷宮。但王恭妃並沒有做錯什麼,這一切都源自萬曆的那一次寵幸。
王恭妃只是個平凡的宮女,她不懂後宮政治,她也不會權謀鬥爭,面對鄭貴妃的咄咄逼人,王恭妃只得選擇隱忍。朱常洛成為太子之後,被要求不能再見生母王恭妃,這是多麼殘酷的現實,朱常洛是王恭妃唯一的親人,這讓王恭妃如何接受得了?
後宮就是如此殘酷,從萬曆二十九年到萬曆三十九年,王恭妃都沒有見過兒子,直到王恭妃病重,朱常洛才見到了母親。王恭妃拉著兒子的手說出最後一句話:
“兒長大如此,我死何恨!”
面對欺壓,有的人選擇反抗,而有的人則選擇妥協,王恭妃無權無勢,他沒有能力反抗,所以她選擇了放棄。如果王恭妃是一位有膽有謀的女子,是絕對有可能鬥倒鄭貴妃的,可惜她不是。
萬曆皇帝掌權後,實在沒做什麼正經事,搞出國本之爭,寵信鄭貴妃,最後連上朝都省了,說明亡於萬曆,真是一點也不冤。
三、朱常洛的寬容:
朱常洛的童年也很悽慘,原本的太子之位隨時不保,在宮中也備受排擠,還經常受到鄭貴妃欺負,或許受到母親的影響,朱常洛同樣沒有選擇反抗。
史料記載:
“帝曰:‘外廷語不宜解,若須自求太子。’貴妃向太子號訴。貴妃拜,太子亦拜。帝又於慈寧宮太后几筵前召見群臣,令太子降諭禁株連,於是張差獄乃定。”
梃擊案發生後,朝廷查出始作俑者,就是鄭貴妃身邊的宦官,刺殺太子可是天大的罪,這回萬曆都有點生氣了。滿朝文武都對鄭貴妃極其不滿,紛紛上疏指責。為了給大臣們一個交代,萬曆讓鄭貴妃自己去求太子朱常洛。
這是朱常洛報仇的最好機會,只要朱常洛拒不原諒鄭貴妃,鄭貴妃是有可能被廢黜的。鄭貴妃哭著來求朱常洛,朱常洛就真的饒了鄭貴妃,還降下諭旨,只殺了張差了事。朱常洛的性格可能受到了他母親王恭妃的影響,多少有些膽小怕事、首鼠兩端。
朱常洛必定清楚鄭貴妃的所作所為,而他依舊放過了鄭貴妃。朱常洛即皇帝位後,鄭貴妃還送給他幾位美女,朱常洛照單全收,這也是導致朱常洛早亡的直接原因。
俗話說,好人沒好活,壞人沒好死,只是在鄭貴妃這裡沒有應驗。這位壞事做絕的女人,受到了皇帝保護,也沒有遭到仇人的報復,她最大的壓力就是朝廷的輿論,不論如何,鄭貴妃還是混了個自然死亡,這真是對明廷的莫大諷刺。
當然,也可能朱常洛還沒有倒出時間來處置鄭貴妃,反而自己先死了……
等到了崇禎帝即位,鄭貴妃跟他已經沒有什麼恩怨了,殺不殺也就沒意義了。
-
18 # 元哥說歷史
古代圍繞著儲君之位展開的鬥爭可以說是不計其數,而在這樣的鬥爭之中,後宮的女人們往往有著抹不去的身影。比如說明朝萬曆年間的鄭貴妃,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朱常洵能夠成為接班人,鄭貴妃可以說是費勁了心思。
可惜事與願違,她的兒子終究沒能當成皇帝。按道理來說如此頻繁參與奪嫡的人,一旦奪嫡失敗,很難不遭到新皇帝的報復,但後來順利繼位的明光宗朱常洛對於曾經欺壓過自己與母親的鄭貴妃並沒有展開什麼報復手段,鄭貴妃平安活到老崇禎年間才去世,算是善始善終。
明朝時期有四大奇案,其中三件與鄭貴妃、朱常洛有關係。這便是梃擊案、妖書案、以及紅丸案。這三件案子件件針對朱常洛而來,雖然其中很多細節撲朔迷離,但大部分人還是認為鄭貴妃就是利用這一件件案子來謀害朱常洛的。
朱常洛是萬曆皇帝的長子,可惜萬曆皇帝根本不喜歡這個兒子,因為這個兒子是他跟一個宮女所生的,身份低微。事情爆出之後,萬曆皇帝甚至都不願意承認這個兒子的存在,好在母親李太后認下了這個孫子。不管萬曆皇帝再怎麼不喜歡朱常洛,他都是長子,都是擁有率先繼承權的。而萬曆皇帝最喜歡的是鄭貴妃也為他生下來一個兒子,這就是福王朱常洵。
正是因為對於鄭貴妃的寵愛,萬曆皇帝一定要立朱常洵為太子。但是朝中那些將祖宗禮法看得比誰都重的大臣們,哪裡肯答應這種廢長立幼的事情,紛紛上書反對。為此萬曆皇帝頻繁跟大臣們置氣,甚至用不上朝來對抗朝臣。
當年可惜的是萬曆皇帝終究對抗不過那些反對自己的朝臣們,只能立朱常洛為太子。只是朱常洛這個太子做得十分憋屈,吃穿用度非常簡陋,還得整天提心吊膽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父親,自己的太子之位就被廢掉了。
即便是朱常洛活得如此低調,還是攤上事了,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有一個普通的農夫拿著一根棍子便闖入了朱常洛的府邸,見人便打。一個普通的農民竟然順利地進入太子府邸,還四處打人,實在是太過蹊蹺。經過各種調查之後,幾個宦官涉案,而涉案的幾個宦官都是鄭貴妃的人。鄭貴妃自然是不會承認的,但眼見矛頭指向自己便趕緊向萬曆皇帝求救。萬曆皇帝讓她去求朱常洛,澄清自己不是案件的始作俑者。
鄭貴妃來到朱常洛面前又哭又鬧,證明自己的清白,朱常洛知道萬曆皇帝偏袒鄭貴妃,也只能作罷。由此可見萬曆皇帝是多麼寵愛鄭貴妃,在萬曆皇帝駕崩之前甚至留下遺詔,封鄭貴妃為皇后,只是他死之後沒人執行這道遺詔。
正是因為鄭貴妃深受萬曆皇帝的寵愛,所以朱常洛繼位之後,一時三刻根本不敢拿她怎麼樣。即便是想要報復,朱常洛也需要等待時機。而朱常洛恰恰是個短命的皇帝。在位不到一個月便駕崩了。而鄭貴妃眼見朱常洛繼位,對他的態度立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她知道朱常洛做太子多年可算是憋屈壞了,於是便精心挑選了八個美女送給了朱常洛。眼見鄭貴妃態度大變,朱常洛便更不好對她下手了。而朱常洛在駕崩之前,還整天跟鄭貴妃送來的美女們廝混在一起,估計根本沒時間去處理鄭貴妃。
朱常洛死於紅丸案,而紅丸案的種種跡象都指向了鄭貴妃是幕後指使者,鄭貴妃在朱常洛死後依舊好好地活著,他的後人們並沒有想著給朱常洛報仇。朱常洛死後天啟皇帝繼位,可惜的是這位皇帝繼位時年紀很小,還是個孩子,對於自己的祖母、父親所受到的苦楚瞭解得並不是太多。另外,天啟皇帝酷愛木匠活,連朝政都荒廢了,怎麼會急著報復鄭貴妃呢?
至於崇禎皇帝,繼位之後便忙著剷除魏忠賢這一閹黨毒瘤,之後便廢寢忘食地拯救已經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父輩的恩怨,估計他也記不得多少,更不會去跟鄭貴妃這樣一個深宮婦人過不去。鄭貴妃得以躲過一劫,平安終老。
鄭貴妃雖然得以平安終老,但是她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就沒那麼幸運了,明末李自成攻破洛陽之際,便將朱常洵給殺了,甚至做成了“福祿宴”。鄭貴妃為這個兒子爭了半輩子,沒想到兒子卻落到了這樣一個下場。
參考資料:《明史》。
朱常洛之死和鄭貴妃有一定關係,朱常洛之母也被欺凌致死,朱常洛之子朱由校、朱由檢先後也當了皇帝,為什麼不為父親和奶奶報仇?
回覆列表
鄭貴妃是明神宗萬曆皇帝的寵妃。仗著皇帝的寵愛右宮中一手遮天,為了達到立自己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的目的,對皇后及朱常洛百般刁難,她的這種做法也得到了萬曆常的默許。相比較而言,萬曆帝是更希望自己最愛的女人所生之子能繼承大業。
然而,歷來祖制是立長不立幼。如果不按長幼有序的原則,天下將會大亂。所以朝廷大臣極力維護嫡長制,旗幟鮮明地支援朱常洛。可是萬曆帝不顧群臣的反對,執意要立朱常洵為太子。就此拉開了持續十五年的“國本之爭”。
表面上看是太子之爭,實際上是制度與感情的博奕。鄭貴妃使盡渾身解數,也要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居然得到了皇帝的手諭。鄭貴妃的這種做法,致使四位首輔因為這件事情辭官不幹了,朝廷很多官員因此被免官、流放,使朝廷動盪不安人心渙散。
在此情行下,萬曆皇帝萬般無奈不得不按祖制,立朱常洛為太子。但為了安撫鄭貴妃,他又將朱常洵封為福王,並將富庶的洛陽讓其做為封地,並大量的賜予田地、財物,過著非常富足的生活。萬曆四十二年鄭貴妃隨朱常洵前往封地,所以她最後才得以善終。
在此情行之下,萬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