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小太史

    《清帝退位詔書》是一份政治檔案,還可以從它產生和頒佈的方式上得到印證。隆裕太后宣佈的退位詔書,其實是由立憲派領袖張謇的幕僚楊廷棟等起草的檔案。楊廷棟受命起草詔書文稿後,經張謇潤色,再由袁世凱審閱後交與隆裕太后宣讀。

    退位詔書選定的是"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而不是孫中山和南京臨時政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援了袁世凱的篡權和復辟活動。在隆裕頒佈退位詔書的同時,由北方議和的全權代表唐紹儀草擬的《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的文書也一併公佈於世,優待條件共有8款,主要內容有:溥儀辭位後繼續保持"大清皇帝"的尊號,享受中華民國對待外國君主的待遇;皇室每年費用白銀400萬兩由中華民國撥付;皇帝暫時居住紫禁城和仍可役使太監宮女等。退位詔書下達後,雖然宣告了中國大地上實行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結束,但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干涉和軟弱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妥協退讓,使大地主大買辦階級的政治代表袁世凱的篡權活動得到初步實現。

    《清帝退位詔書》加快了中國實行"共和"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和平的政權交接,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孫中山也曾指出:"今日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民族、民權兩主義俱達到,惟有民生主義尚未著手,今後吾人所當致力的,即在此事。"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它的歷史侷限性,不能誇大它的歷史作用,更不能混淆它的應然作用與實然作用。

    有的學者認為,《清帝退位詔書》以屈辱而又光榮的遜位方式,把和平注入到了現代中國的憲法性法律當中,成為了中華民國憲法的一個基本精神,其作用可以與英國的"光榮革命"相媲美。這些觀點值得商榷。

  • 2 # 說實話的正經人

    不要多廢話,沒有退位詔書,首先內外蒙,新疆,西藏,滿洲紛紛拜拜,中國將以4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出現在東亞。而軍閥大戰會提前爆發,因為沒有轉圜餘地,中原地區人口會大量減少。好處是中日戰爭可能不會爆發,畢竟人多地少礦產貧乏的漢地十八省日本人沒什麼興趣。

  • 3 # 近現代史愛好者

    頒佈退位詔書時已立憲,當時的憲法是《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立法權由皇帝和國會掌握,行政權由皇帝和責任內閣掌握。《退位詔書》由責任內閣袁內閣副署,皇帝蓋章生效,法侓依據《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因此《退位詔書》不在於誰起草,而在於生效的法律依據,即便楊廷棟起草,張謇潤色但是不能生效,袁世凱審閱也不能升效,而只有最高權力機關批准頒佈才能生效,而依據《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當時的最高權力機關是皇帝和國會資政院。《退位詔書》的憲法性是有效而且權威的。

  • 4 # 季我努學社

    《清帝遜位詔書》是大清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所頒佈的退位詔書,主要內容是:(1)皇帝將“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2)“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3)“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清帝遜位詔書)

    清帝頒佈遜位詔書,以遜位而非流血革命的方式結束了帝制,確定了立憲政體,故有學者將清帝遜位比作英國的“光榮革命”,將遜位詔書視為帶有憲法性質的綱領檔案,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又非全然正確。下面我們就將分析詔書的積極作用及其侷限性:

    積極作用:對於詔書持肯定態度的學者基本都認為,詔書的最明顯的作用在於在法理上將邊疆滿蒙回藏等少數民族依舊固定在新成立的立憲國體內,避免了政權轉換期間邊疆的分裂傾向。辛亥革命很大程度上講是以宣揚滿漢對立發動的革命,包括隨即引發的各省脫離清廷的活動,都主要是以建立漢人政府為號召的,在這種時刻,一些邊疆少數民族就會思考自己在國家中所處的位置,以及該對革命採取何種應對,很自然地滋生出分裂傾向,列強也會趁機插手.西藏就曾以朝代變易而驅逐當地的漢人,而清帝在臨退位之前用僅剩的權威宣佈“五族共和”的原則,這就在法理上祛除了各地分裂的合法性。再加以對於少數民族上層的優待策略,“王公世爵概仍其舊”,最大程度地穩定了邊疆局勢。當然確保邊疆穩定最重要的還是在於中央政府的實力,但即便這樣,遜位詔書還是使得邊疆的分裂“出師無名”,再加之其後對少數民族上層的優待策略,有些分裂則因此而畏而卻步。

    (孫中山)

    消極作用:在南方已成立中華民國的情況下,清帝所頒佈的立憲政體顯得並不新鮮。但是詔書要求“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這就使得南北雙方對於建立新政府的權力來源問題爭執不下,袁世凱宣告自己的權力來源於清帝的禪讓,南方政府則認為權力來源於革命建立民國的合法性,最後雖然由掌握絕對軍事實力的袁世凱執掌民國,但這也只是暫時的妥協。由於雙方的理念並不一致,這也埋下了日後民國紛爭不斷的禍根。

    (袁世凱)

    最後,雖然清帝遜位詔書裡申明的理念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和合理性,但也應該看到其侷限,清帝作出遜位的決定根本而言在於南方革命形勢的高漲,加之袁世凱又在其中耍了兩面手段逼迫而成。再者,對於邊疆民族的安排,清帝只是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而非“必須這麼做”,詔書頒佈之後,邊疆分裂也時有發生,因為維護邊疆統一的根本還在於中央的有力控制。在當時內地人心已朝向民國的情況下,詔書的效用有則有之,但不可誇大。

    (溥儀)

  • 5 # 老卓侃天下

    (張謇像)

    首先,詔書由晚清狀元,實業家張謇草擬,袁世凱最後審定,遜帝溥儀頒佈。單就文字內容而言,不得不服確有狀元之才。

    1912年2月12日(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滿清及末代皇帝溥儀已是四面楚歌,由是退位詔書主要載明:(1)皇帝將“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2)“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3)“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袁世凱戎裝像)

    個人認為,清帝退位詔書的作用主要有二。其一,遍示海內:帝制已盡,共和勢在必行,天下是大眾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其二,“詔書”載明:五大民族並立,東三省,西藏,新疆,蒙古(彼時內蒙外蒙一家)必須大一統,巍巍中華絕不喪一片一瓦於外族。

    (清晚期全圖)

  • 6 # 歷史的迴圈

    清帝頒佈於1912年2月12日的《退位詔書》,代表著中國主權由清廷轉移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從而結束了家天下的皇權統治模式,而詔書中有一句:“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也意味著新的中華民國仍能在疆域上保有清朝原來以非漢族居民為主的邊疆地區,從法理上保障了我國領土的完整。

    清帝退位詔書,當歷史的風雲散去,我們再去回看這份詔書對現在的意義,恐怕是抵得過千軍萬馬,挽救了整個中國的領土完整,可以說是近代中國最重要的一份檔案,沒有之一。 清帝退位詔書其實不管怎麼樣,都會在1912年左右出現。它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並且這份退位書是必須這麼做的。自從慈禧去世以後,清王朝再也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掌舵人了。滿朝文武中,唯有袁世凱的實力是最大的。

    所以,清朝其實從慈禧去世那一刻就可以宣告滅亡了。辛亥革命加速了他的滅亡,退位書也就順理成章地出現了。 滿清後期留給了我們一個屈辱的近代,但至少留下了一個完整的大帝國的領土,這一點比起那些四分五裂的帝國來說已經是對得起子孫後代了。

    皇權家天下的結束,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進入了新的時代,封建王朝時代結束了,中國迎來了新時代!

  • 7 # 是阿維啊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塗,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義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以上就是清帝退位詔書的全文。清帝退位詔書的頒佈。不僅僅只是象徵著清政權的倒下,與民國政權的正式建立,它更像是一個制度的終結與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清帝頒佈退位詔書之前,孫中山提出的共和思想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也就是說孫中山的概念是推翻滿清政府的統治,恢復明朝時期的內地18省。而像東北三省,新疆,西藏等均不在新民國的範圍之內。

    然而在這篇造書內,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句話:

    “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這句話是袁世凱讓屬下擬定清帝退位詔書時候特意加上去的,這一句話是詔書中至關重要的一句話。它維護了民族的統一,讓中華民國取得了繼承清朝疆域的合法性,保證了領土的完整,避免了更多內戰。

  • 8 # 煙郭說歷史

    核心作用只有一個,就是權力交接的合法性和北洋政府的合法地位最好的證明。

    自古朝代更迭,一般都是透過2種途徑獲得政權,一是透過武裝起義,武力推翻舊的政權,建立新的朝代,比如秦末農民起義,劉邦、項羽滅秦,隋末各地武裝起義推翻隋朝,元末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推翻元朝等。

    第二種方式是由舊朝代的皇帝禪讓皇位給新朝代的領袖,比如漢獻帝禪讓皇位給曹丕,北周小皇帝禪讓皇位給隋朝楊堅,後周皇帝禪讓皇位給趙匡胤等。

    第一種叫做造反,透過武力的方式奪取政權,像漢末的曹操、曹丕,祖上本是效忠漢朝的忠臣,隋朝末年的李淵、王世充等,原本是隋朝大臣,後來這些人都造反,滅了前朝。古代尊崇忠義,臣效忠於君,起兵造反是一件至少在法理上講是不被認可的。

    而如果是舊朝皇帝禪位給新的人,這種不管你是不是被逼的,在法律上是合法合理的,也不用背上背叛的罪名。

    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受益最大的就是這張詔書賦予他領導下的北洋政府作為近代中國前期唯一合法政府的法律依據,憑藉這一紙詔書,北洋政府被認為是合法的政府,在法律上唯一有資格統治全國的政權。

  • 9 # 山海仁愛

    “勝了固然是好,要是敗了,連優待條件不是我都落不著了嗎?落不著優待條件,不就是亡國了嗎?”清帝退位前夕,在御前會議上,隆裕皇太后如是說道。在她心裡,革命黨人也好、北洋軍閥也罷,皆是一丘之貉,不過是想奪了大清的江山罷了。袁世凱給她指明瞭兩條路:一條是清帝退位,然後享受優待條件;另一條是拒絕退位,然後被革命黨人打下來。不管是哪條路,清朝皇帝最終都會退位,區別只是退位之後還有沒有錢。隆裕太后雖然見識過慈禧的手段,卻從未學半點皮毛,對於政治上的勾心鬥角,她一竅不通。御前會議跟擺設一樣,這些皇親貴族們沒有一點有用的建議。除了唯唯諾諾地聽隆裕太后講述她的憂愁,便是說一些模稜兩可的主張。此時的大清國,皇帝的父親攝政王載灃已經被逼退位,國庫裡的內帑也都被北洋軍閥騙去,軍隊牢牢掌握在袁世凱手裡。溥儀名義上還是大清國的君主,實質上與傀儡無異。退位與否,對於袁世凱來說,真的沒什麼兩樣,反正他才是大清國的實際掌門人。最讓皇室感到頭疼的倒不是袁世凱掌握大權,而是他們一向仰仗的外國人,此時也將資源傾斜給袁世凱了。攝政王載灃就是在帝國主義的干涉下,被迫卸任,繼而把大權拱手讓給袁世凱的。這個時候,隆裕太后也只能窩裡橫,出了紫禁城,沒有人把她當回事兒。就在此時,袁世凱丟擲清帝退位之後的皇室優待條件:皇帝退位而尊號不變、每年歲用400萬兩、宗廟陵寢永遠奉祀、民國保護清帝之私產。隆裕太后到底只是個婦道人家,眼前的狀況已經使她非常窘迫,又沒有人幫她分擔壓力;在優渥的優待條件面前,隆裕太后立馬就搖擺不定,欲同意袁世凱的要求(清帝退位)。御前會議跟開弔唁會一樣,每個人都滿目愁容。很快,從前線發來戰報,禁衛軍總司令良弼被革命黨人遇刺重傷。訊息傳來,皇室眾人皆以自危,隆裕太后原本搖擺的心,立馬堅定了下來:贊成清帝退位。御前會議上原本持有反對意見的大臣,也都噤若寒蟬了。良弼遇刺之後,終因重傷不治身亡,臨死之際,他哀嘆道:“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如果說隆裕太后是一位棋手的話,她手裡早已沒有可以活動的棋子;而良弼之死,則使她徹底失去了鬥志。面對袁世凱遞過來的《清帝退位詔書》,她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三百餘字,每一個字都像一顆釘子一樣,扎進她的眼睛。滿清三百年基業,終於斷送在她的手裡。袁世凱則是根據大清皇太后的懿旨和皇帝溥儀的聖旨,組建了民國臨時政府;同時根據之前與南方革命黨人協定好的協議,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雖然取代滿清皇室,成為了中國的掌舵人,然而面對中國滿目瘡痍的樣子,他也是費盡了心思。一方面,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領土虎視眈眈;另一方面,國內的分裂勢力不斷試探他的底線。清帝退位之前,領土尚且完整;如果清帝退位之後,領土分裂,袁世凱豈不是要揹負萬世罵名?“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於是乎,袁世凱便在《清帝退位詔書》裡,特意擬定了這一條。如此一來,便以皇帝之名義,堵死了東北、西北、西藏等地分裂勢力的野心。在此之前的辛亥革命,打的旗號則是“鐵血十八星”。顧名思義,在南方革命黨人眼裡,只有漢地十八省才是他們爭取的目標,蒙回藏諸地已經顧不著了。南北議和、清帝退位,不僅使得中國免遭戰火之災,同時也避免了領土進一步分裂。對於紫禁城的皇室來說,《清帝退位詔書》則是保證了他們的生命財政安全,化去了皇室內部強硬派的魚死網破之爭。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清朝的覆滅本是咎由自取,《清帝退位詔書》卻意外儲存了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在之後的歷史程序裡,中國不論走哪一條道路,一切藉口分裂國家的行為,都會遭到中華兒女的一致批判。這大概便是是《清帝退位詔書》的最大意義之所在了!

  • 10 # 舊書齋

    如果挑選一篇古文的終章之作,來為《古文觀止》和《續古文觀止》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清帝的退位詔書,絕對有資格進入候選作品名單。圖上的退位詔書是一篇,實際上,歷史上退位詔書有三篇,三篇放在一起,才算是完整的清帝退位詔書。我們細讀這三篇詔書,就會發現,寫詔書的人相當有水平。

    三篇退位詔書,雖然是皇帝的退位,卻因為溥儀年紀尚小,有皇太后代為頒佈,至於詔書的實際作者,一直以來都有爭議。從字字上看,一定是一個飽讀詩書精明過人的學究。奇文相與析,我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清帝退位詔書的玄機。

    中華民國疆域

    詔書開篇名義,寫出了當時的形勢,可謂言簡意賅: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

    不稱匪、不稱寇、不稱叛、不稱亂黨,而稱民軍,雖沒有明言,卻已經向革命黨人發出了一個非常積極的訊號,清政府並不站在革命黨人的對立面,已經開始服軟。革命已經取得了你們想要的成果。但隨後,筆鋒微轉,落在了生靈塗炭,暗中又有批評之意,簡潔的開篇,一拉一打,給了革命黨人顏面,也給了清王朝最後的尊嚴。

    很顯然,這句話接了生靈塗炭而展開,看似寫天下百姓,實際上依然在批評革命黨人的所為,我們從詔書中可以看到,清政府解決問題的誠意有了,但沒有解決,這說明,問題並不是出在清政府,而是出在革命黨。

    這段話,簡直堪稱神甩鍋,將一個燙手的熱山芋扔給革命黨人。但這種甩鍋又相當有水平,只說南北彼此相持,造成了後果,並沒有一個字涉及到革命黨,因此,文字雖然針對於革命黨,卻全無任何把柄,可謂天衣無縫。

    那麼,詔書這麼說,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其實,在當時,退位不退位,都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宣統皇帝必須退位。在這種已經無力改變的現實面前,清朝的皇族,必須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利益,因此,雖然實力已經很弱了,但最後的面子也要有。這篇退位詔書,並不是《罪己詔》,所以皇帝絕對不能太慫。於是,詔書起草者玩起了天衣無縫的文字遊戲,又順理成章的落在最後。

    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義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這段話,寫的真的是情真意切,光芒萬丈。最終的清政府還是慫了,承認共和立憲國體,這是革命黨人最大的讓步。但人嘴兩張皮,怎麼說都可以,所以,這段話雖然已經認慫,但說的十分漂亮,特別感人。“人心所向,天命所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字數不多,將一個一心為國,憂國憂民的皇帝形象,展現無疑,更是將這種形象無限拔高,“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最後一句,說的很漂亮,天下為公本來是孫中山提出來的,也是革命黨人的理想,但在詔書中,很輕易的將這個理想,劃到皇帝這裡,讓人誤以為這是皇帝的意思。頓時感覺到皇帝的深明大義,光芒萬丈。高,實在是高。

    皇帝尋求天下太平的努力,以及光芒萬丈的形象,已經躍然紙上,那麼,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最大的好處,還是落在了詔書的結尾:

    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這段話體現了三個資訊:

    第一,袁世凱是合法的中華民國臨時共和政府的領袖,這就意味著,南方的孫中山,從法律角度來說,是非法的。如果接受這個詔書,這就意味著,革命黨人必須要聽從袁世凱的領導。

    第二,中華民國的疆域,必須包含滿、漢、蒙、回、藏這些民族的領土,這是這封詔書唯一的亮點,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句話。這句話,從法理上確認了,新疆、西藏、外蒙古、東北,以及漢地十三省,全都是中國的領土,決不允許任何分裂。即使清朝滅亡,到了中華民國,這些領土,依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部分。高明至極,高明至極。

    第三,我們皇族,如此善解人意,如此光芒萬丈,為了國家的安定,億萬蒼生的幸福,甘願放棄皇帝的地位,這是怎樣感人肺腑的偉大,所以,必須要獲得優待,而且要自由自在的生活,要受到全民的尊重。最後一句,很好的呼應了前文對皇帝光芒萬丈的描寫,讓人無從反駁。

    清帝退位詔書

    後面,清政府又釋出了兩個詔書,可以看成是對清帝退位詔書細節的解釋,就不一一解讀,現將後兩個詔書摘錄如下,請大家品讀:

    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養人者害人。現將新定國體,無非欲先弭大亂,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數之民心,重啟無窮之戰禍,則大局決裂,殘殺相尋,必演成種族之慘痛。將至九廟震驚,兆民荼毒,後禍何忍復言。兩害相形,取其輕者。此正朝廷審時觀變,恫吾民之苦衷。凡爾京、外臣民,務當善體此意,為全域性熟權利害,勿得挾虛矯之意氣,逞偏激之空言,致國與民兩受其害。著民政部、步軍統領、薑桂題、馮國璋等嚴密防範,剴切開導。俾皆曉然於朝廷應天順人,大公無私之意。至國家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內列閣、府、部、院,外建督、撫、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為一人一家而設。爾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時艱,慎供職守。應即責成各長官敦切誡勸,勿曠厥官,用副予夙昔愛撫庶民之至意。

    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飭內閣與民軍商酌優待皇室各條件,以期和平解決。茲據覆奏,民軍所開優禮條件,於宗廟陵寢永遠奉祀,先皇陵制如舊妥修各節,均已一律擔承。皇帝但卸政權,不廢尊號。並議定優待皇室八條,待遇皇族四條,待遇滿、蒙、回、藏七條。覽奏尚為周至。特行宣示皇族暨滿、蒙、回、藏人等,此後務當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有厚望焉。

    清朝到了垂死之際,退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因此,在一般人看來,退位詔書只是走一個形式而已,有或者沒有,都沒有什麼大用處。但我們自己讀,就會發現,這封詔書意義非同小可。

    第一,中國從法律角度和政府角度確立了國家的政體。這種確定,因為是透過皇帝下發詔書而確定的,所以屬於合法的,也是屬於中國的內政問題。這就意味著,即使清朝政府倒臺,各國列強也不能夠乘虛而入,瓜分中國。

    第二,中國確定了法定代言人,也就是袁世凱,不管袁世凱有多大野心,法定代言人的確定,都向各國列強發出一個重要訊號,那就是中國現在有主人,不需要任何一個國家扶植傀儡政府。中華民國是獨立存在的國家,並不是任何國家的勢力範圍。這就杜絕了西方列強扶植傀儡政府,統治中國的野心。

    第三,確定了中國的實際疆域,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透過詔書,將新疆、西藏、外蒙、東北、漢地十三省,全部確定為中華民國的領土,從法律上確認領土的合法權益。這種確定,讓西方列強無法鑽空子,對中國進行分裂。

    可見,清帝退位詔書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詔書,我們可以看成是一篇綱領性檔案,至今讀起來,依然可以感受到,這封詔書的重要意義。

    宣統皇帝溥儀照片

  • 11 # 另類文史

    另類君解題^_^

    先上圖,請看下圖中,孫中山黃興等人身後的畫像,朱元璋的尊榮栩栩如生。為嘛武昌起義成功後的合影像中會請出明太祖做背景呢?

    這是滿清統治中國二百多年攢出來的“異象”,也是孫黃等人號召和發動國人的必要策略。

    應該說,滿漢矛盾的爆發早當時已經白熱化。革命黨人的排滿主張得到了很多人的積極響應,在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中,就曾對滿人有“殺勿論”的做法,甚至連三歲以下的小孩和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甚至孕婦都不放過,革命黨人只是對婦孺和老人有些許寬懷罷了。

    按當時的形式來論,革命黨人的實力未成氣候,袁世凱手握重兵但如果與滿清欲孽硬扛的話,歲有勝算但也難免會“自損八百”,所以袁世凱採取陰柔手段讓隆裕太后主動放棄帝制,退縮於故宮一隅。

    為此,袁世凱給慶親王奕誆送了三十萬兩銀子讓後者“請妥善權宜為盼”,奕誆也算“實心用事”,對隆裕太后曉以利害,將當時的形勢添油加醋的描述,大意是如果繼續盤踞著皇位,必將朝不保夕,還不如“急流勇退謂之知機”,倒可以“留存皇脈從長計議”。

    應該說奕誆雖然出賣了陣營利益,但他的“看法”並沒有大毛病。

    如果滿清皇室繼續頑固的固守帝制主張,必將引起天下共討之,最終下場可想而知。

    所以說,在全國人民激烈排滿聲浪中,滿清皇室的退位詔書讓其能軟著陸,在故宮有一個安全島,可以過一段時間的小日子。

    應該說,退位詔書讓革命黨人和袁世凱不費一槍一彈就推翻帝制並建立共和政權,而滿清皇室也得以在故宮內得到優厚的待遇,雖然反對聲浪絡繹不絕,但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或許奕誆的話真的一語成讖,十幾年後,馮玉祥佔領背景,武斷的將溥儀趕出故宮,導致後者輾轉回到東北老家那嘎達,最終被日本關東軍利用,捯飭出“偽滿洲國”,也算是“皇脈留存”了一把,不過是以傀儡的方式罷了。

    另類君一己之見而已,告辭!

  • 12 # 初心卟改

    1912年2月12日,在各方勢力的壓力下,清朝溥儀(宣統皇帝)頒佈了退位詔書。

    詔書內容包括:

    1:袁世凱全權組織臨時政權;

    2:國體改成共和立憲;

    3:各民族領土合一為中華民國;

    清帝的退位詔書順應了時代的趨勢,代表著國長達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滅亡,也代表著政權的和平交接,讓中國走向共和,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證了中國領土的完整性。

    辛亥革命,孫中山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這使得這場革命是具有“滿漢對立”的色彩的,也使得全國的各種民族勢力有些蠢蠢欲動,企圖各自為王,如此一來即便是政權交接,國家還是會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但退位詔書消除了各勢力間的幻想,它在法律上確認了領土的完整性,少數民族如果意圖獨立割據就師出無名。而且為了保證少數民族不至於分裂,少數民族的貴族身份還是得到保證的,所以退位詔書對於少數民族穩定還是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如香港,臺灣等等,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領土,一些國家妄想在其中攪混水,甭管是龍是蛇,都給打趴下,何況是泥鰍(說龍都是抬舉他們了)。

    總之清帝退位詔書對於歷史是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的,但那些真正為了恢復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者,為了我們這些後代子孫能夠吃飽穿暖,有學上,有個安穩生活環境,才是最值得我們銘記的。

    附文:退位詔書原文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塗,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義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 13 # 燕趙節度使

    除了歷史意義,在當時還有一些現實意義。

    第一:制止各地親滿清的勢力與革命軍作戰。

    辛亥革命之後,革命軍在許多地方發動起義,與清軍作戰。

    許多滿清官員率領清軍於革命軍作戰,死傷慘重。

    當時湖北、湖南、陝西、江西、雲南、江蘇(含上海)、貴州、浙江、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共十三省宣佈獨立,凡是獨立的地區無一不發生革命軍與清軍激戰。

    只有直隸、河南、甘肅、山西、山東五省在袁世凱控制下之外,其中山西、山東、甘肅境內寧夏地區曾宣佈獨立,後被袁世凱軍控制。

    各地起義不斷,戰火愈演愈烈,呈現燎原之勢。

    1911年11月1日,袁世凱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2日,在北洋軍攻下漢口之後,袁世凱便按兵不動,開始暗中與南方革命黨人議和。

    退位詔書的頒佈,使得革命軍推翻滿清的目的已經實現,而各地的清軍也接受清帝退位的現實,紛紛放下武器,表示效忠民國,從而避免中國陷入大規模內戰。

    第二,確保清皇室的待遇。

    當時清帝商議退位問題之時,遭到了滿清皇族恭親王溥偉、輔國公載澤、覺羅良弼等強烈反對。

    袁世凱以利害遊說和買通慶親王奕劻和那桐,並以賄賂隆裕太后身邊受寵的太監張蘭德(人稱小德張),威嚇隆裕太后:說清朝大勢已去,如果革命軍殺到北京,則皇室一族可能被族滅,而如果同意讓位,則可保全性命並有優待條件。

    北洋軍將領更是聯合起來要求清帝退位。

    1912年2月2日段祺瑞率北洋軍將領五十餘人聯名釋出電報要求清室退位。史稱《北洋五十將乞共和電》;

    2月4日,段祺瑞聯合另外八名將領發出《乞共和第二電》,聲言“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剖陳利害”。這個宣告是赤裸裸的對清皇室和北京王公大臣們的生命威脅,終於使隆裕太后與攝政王載灃被迫接受條件。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

    今因大清皇帝宣佈贊成“共和國體”,中華民國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如下:

    一,大清皇帝尊號不廢,民國政府待之以外國君主之禮。

    二,民國每年撥四百萬元供皇帝支出。

    三,皇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

    四,清室的宗廟陵寢,永遠奉祀,並由民國派兵保護。

    五,德宗(即光緒)崇陵所有產用經費由民國支出。

    六,宮內執事之人,繼續留用,唯不得招閹人。

    七,皇室私有財產,由民國派兵保護。

    八,禁軍編入民國陸軍。

    以上條件,列為公文,由代表照會各國駐我國大使,轉達至各國政府。

    終於,溥儀宣佈了退位詔書,清帝退位,滿清滅亡,從而使中國從清朝平穩過度到了中華民國,終結了帝制。

  • 14 # 安平144796971

    一、清帝遜位詔書,起到了消彌內戰,結束南北對恃,維護國家統一,倡導民族共和的重大作用。為我國從封建帝制,和平過度到近代民主,打開了大門,是近代中國最重要的文獻。

    二、在清廷遜位詔書的精神下,訂立的《臨時約法》,在法理上,防止了帝制的復辟。袁世凱廢約稱帝失敗,與清帝的遜位詔書對帝制的廢除,有相當關係。

    感謝清廷,對中華民族融合、開疆拓土、善待小民、發展人口的偉大貢獻!

  • 15 # 舍我談歷史

    11911年的武昌起義給已經日薄西山的清廷以致命一擊,此後,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系新軍開始左右政局變化。當時掌握權力的隆裕太后為了避免被推翻,按照袁世凱的思路選擇退位。三份《清帝退位詔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看似一個簡單的退位詔書,就蘊含著中國智慧。有它的積極意義。

    1.實現帝制到共和制的和平過渡

    帝制過渡到共和制基本都是經歷比較大的流血衝突,舊勢力不想退出歷史舞臺,新勢力還不夠強大,存在相互衝突的情況。比如歷史上的英國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都經歷比較嚴重的戰爭。英國和法國的君主還被送上了斷頭臺。對於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來講,不出現戰爭,是百姓之福,更是國家和民族之福。在結合當時帝國主義都在準備世界大戰以及接下來爆發了世界大戰,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和平過渡,為中國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機會,資本主義工商業一定程度上得到發展,國力有了一定的增長。試想,如果當時沒有實現和平過渡,戰爭持續幾年,等列強從世界大戰中抽出手來,中國的崛起之路更難。

    2.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

    透過清帝頒佈退位詔書,在當時還處於統治階級的清朝統治者選擇先讓步,為袁世凱和革命黨人進行談判提供了基礎,內部矛盾得到極大的緩和。如果清帝不退位,袁世凱作為清朝的臣子就沒有那麼大的號召力和革命黨進行南北議和,共和制確立就會有波折。當然這個過程中,有袁世凱對隆裕太后採取的語言攻勢,不斷的和她灌輸不退位帶來的危害。經過清帝退位,比較尖銳的矛盾開始緩和。近代以來,除了外患,內部矛盾和衝突也是中國落後捱打的一個真實寫照。在辛亥革命後,在當時的情況下,各方能夠實現利益妥協,是不容易的。退位詔書並不是清廷一方寫出來的,而是包括袁世凱在內幾經修改形成的。詔書確立了袁世凱主導未來國家的地位,也在極力緩和和革命黨人的關係,不再把革命黨人成為“匪”,而是成為民軍。這種情況下,有利於已經形成對峙的南北雙方儘快建立民國政府,開始共和制。

    3.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政權順承

    不管怎麼說,清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大一統王朝。在外也是包括西方列強在內的各國承認的合法政府,在內經歷幾千年封建帝制的國民還是對清廷抱有愚忠,還有非漢族傳統生活區域各民族還是奉清朝皇帝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在這種情況下,推翻清廷和和平過渡相比,還是和平過渡比較好,對外避免列強的干涉,對內國民容易接受民國,因為皇帝主動退位的,各個民族地區也可以繼續承認新成立的民國政府為中央政府。這對於在當時還是一盤散沙情況實現最大化團結還是發揮作用的。假如清廷不退位,革命黨人或者袁世凱在許多區域的政令會行不通,列強會以承認清廷為藉口干涉中國內政。合法繼承,實現了權力的平穩交接,對於這樣的領土大國和人口大國來講絕對是好事。

    由於歷史的侷限性,《清帝退位詔書》有很深的封建君主推脫責任和維護利益的成份存在。是封建統治者和袁世凱等人為了自身利益做出妥協的產物。但在已經戰亂紛飛的中國透過和平方式實現權力過渡,維護了國家的安穩。從這個角度看,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 16 # 李飛叨

    能把末日哀嚎寫成了曠古盛事,我就問你服不服!這封《清帝退位詔書》,短短三百多字的行文,說明了形勢,展露了情懷,明確了前景,留好了退路,真可謂是千古奇文!

    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憑著手裡的槍桿子和革命黨叫板,最開始只想能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就好,他也滿足於當個大權在握的內閣總理。不過革命黨內部的混亂和武力的缺失、滿清大廈將傾的腐朽等等因素,都極大地刺激了袁世凱的野望——他準備自己當總統了!

    在屢次交鋒之後,革命黨妥協了:只要清帝退位,寧可讓袁世凱來當中華民國的大總統。袁世凱欣喜若狂之下,反過頭來威脅隆裕太后和溥儀這對孤兒寡母:宣佈退位還能住在紫禁城裡吃口安穩飯,要是不退位性命可能都保不住了!在這種情況之下,隆裕太后選擇了妥協,接受了袁世凱的主張。

    中國人都講究個面子,滿清在中國高高在上當了二百多年的主子,如今生意破產無奈關門,自然也要有個說法,於是就有著這篇退位詔書。

    這第一句話不僅交代了國內形勢,更特意強調了一點,皇室是因為“九夏沸騰,生靈塗炭”,不忍老百姓受苦遭難,這才讓袁世凱去進行協商,準備進行易鼎革新。說白了這就是出於人文關懷做出的決定!

    接下來繼續闡明形勢: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塗,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

    好吧,我們都同意做出讓步了,可是兩個多月了,你們都幹什麼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都拿不出來,那麼南北對立以及“商輟於塗,士露於野”是責任,就不在我們身上了!你們要知道,看到民生不安這種情況,我們有多痛心嗎?這句話是隆裕太后和溥儀在明確地推卸責任,同時繼續表達愛民之心!

    下面就是大段的自我表白了: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義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如果說上面是表達愛民之心,那這段話就是赤裸裸地自我標榜博大之胸懷了: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忍為了愛新覺羅家的榮耀,違背天下臣民的心思,我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全國人民能過上好日子,這種做法和遠古聖賢的博愛如出一轍啊!

    表達了愛心顯示了情懷,最後總要來點乾貨: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這段話指定了袁世凱做滿清的繼任者,對於袁世凱來說,無疑是在法理上的巨大支援,我估計是在袁世凱本人的授意之下明確的。同時隆裕太后也把後路在詔書中敲實了:長受國民之優禮。此後他們就可以享受每年400萬銀元的開支,繼續住在紫禁城豪宅中過小日子了!

    不過有記載說,這篇詔書是有袁世凱授意而成,詔書被送到隆裕太后面前時,她還沒有讀完便淚如雨下,顯然是因為祖宗江山就此斷送而心酸不已!不過大局如此也已無回天之力,只能認命蓋上了玉璽!話說回來,袁世凱雖然逼著皇帝退位,面子還是給的足足的,各方面的待遇相當優厚!

    單就這篇詔書而言,深入地學習並掌握這其中的話術,對有志於增加臉皮厚度的朋友,那是有相當大的幫助啊!

  • 17 # 中歌舞臺

    詔書是清庭詔告天下的宣言:現在南方動亂,四方不寧,百姓期望有個共和新政府。現在朝庭以民意為根本,以天下為公產,我們退休讓位,將百年皇權丶五族國土移交給由袁世凱新組建的民國政府手中,實現五族共和,祈願華廈平安!

  • 18 # 正說清代十二朝

    宣統三年十二月,公元1912年2月,隆裕太后臨朝稱制,代6歲的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佈《退位詔書》,宣告清朝滅亡。末代皇帝溥儀的退位,宣告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就此終結,古老的中國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是,相信好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大清都亡了,《清帝退位詔書》還有什麼用?

    其實,我們只要清楚《清帝退位詔書》的詳細內容,就能明白袁世凱為什麼非得逼著隆裕太后頒佈詔書了!

    根據《宣統朝政紀》的記載,《清帝退位詔書》共有三道諭旨,其大致內容如下:

    第一道諭旨:宣佈清帝退位,宣告清朝滅亡

    這道諭旨的官方語言,我們不需要過分糾結,大體意思就是清廷為了天下蒼生不遭受戰亂之苦而“主動”退位,宣佈“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宣告清朝政權滅亡,中華民國取而代之。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這道諭旨的意義在哪?

    1、在這道諭旨下發之前,晚清政權就是再羸弱,再窩囊,也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權,以宣統皇帝溥儀為代表的統治階層仍然有權釋出任何命令。彼時的地方政府、武裝力量,甚至發動“辛亥革命”的革命黨們仍是大清王朝的臣民。

    也就是說,只要這道退位諭旨不發,你就是佔領了紫禁城,除掉了宣統帝,你也是不合法的,任何人都有理由將你再次推翻。所以,這道諭旨就等於是一份說明:聽好了,大清政權不存在了,中華民國才是唯一的合法政權。說白了,這道諭旨就是中華民國政權合法性的最有效證明。

    2、但凡政權更迭,或者皇權易位,民族、邊疆乃至附屬國家都會出現大的變動,或者趁機脫離中央政權的統治。也就是說,清帝退位以後,中國很可能就會出現四分五裂的負面情況。

    如何杜絕這種情況出現?

    以最高統治者——宣統皇帝的名義宣佈“讓”給中華民國的疆域範圍,就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在這道諭旨中,一句“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就將晚清政府控制下的整個中國順利移交到了中華民國的手中。如此前提下,再有想趁機脫離統治鬧獨立的民族或者邊疆地區,就失去了正當理由。這一點,對於保證國家領土完整、民族大團結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上述兩點,饒是袁世凱手裡掌握的武裝力量再強大,也絕對不敢保證能在短時間順利解決,甚至壓根就解決不了。一道諭旨就能解決的問題,自然越簡單越好。

    當然,這些至關重要的好處並不是無償的,清帝退位更不是沒有條件的。所以,袁世凱就和隆裕太后達成了默契——“商酌優待皇室各條件,以期和平解決”

    第二道諭旨:就各項優待條件做出明確說明

    第二道諭旨,就是對袁世凱答應給予的各項優待條件予以再次確認,以皇帝諭旨的形式昭告天下,目的很明顯,不能讓袁世凱耍賴。

    具體的優待條件,大致如下:

    關於大清皇帝

    可以在紫禁城中仍然過著唯我獨尊的日子,民國政府每年還要支付400萬的生活費用;清朝的宗廟、陵寢,民國政府要派兵保護、永遠奉祀;宮中的太監、宮女、侍衛仍可照常使用,費用由民國政府承擔;皇帝的一切私有財產,民國政府要予以絕對保護。

    一句話,屬於國家的東西,你可以拿走;屬於大清皇室的東西,你一點不能動,而且還要繼續保證我的奢靡生活。

    關於大清皇族

    1、爵位制度,要保留;2、皇族在民國政府的各項權利,要得到充分保證;3、皇族的私有財產,民國政府要絕對保證;4、皇族成員要免除兵役。

    現在,你明白清帝退位時,那些皇族王公,甚至“鐵帽子王”們為何不出來阻止了吧?清朝滅亡以後,他們的根本利益不但得到了充分保證,還少了一個壓在自己頭上的主子,生活條件、社會地位甚至比清朝時期還要高,何樂而不為。

    關於滿、蒙、回、藏各族

    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將滿、蒙、回、藏各族的社會地位放在了漢族之上,清朝滅亡以後,如果這些民族的利益得不到保證,清朝和民國之間的過渡想要順利實現,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於是,在具體的“優待條件”中,便有了對滿、蒙、回、藏各族的具體優待:

    1、要保證同漢族平等的社會地位;2、保護各族人民的私有財產;3、保留爵位制度;4、保證各族人民的生計問題;5、充分尊重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

    注意,這些“優待條件”需要由各國公使轉達各國政府,也就是說,這些條件是經過了世界各國公證的,一旦違約,後果可想而知。

    這道明確“優待條件”的諭旨和第一道“宣佈退位”的諭旨,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也就是說,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清帝才會退位。

    看到這裡,可能又有人會問,大清都亡了,還給他們費什麼話,直接推翻不就完了?

    別忘了,當時的情況是對晚清政權非常不利,但北方各省和西北、邊疆等省份還沒亂;晚清政權的武裝力量再不堪一擊,也是國家正規的軍事力量,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徹底肅清的;更何況,當時並不是所有的省份都在鬧獨立,駐紮於全國各地的八旗軍隊、綠營軍隊仍有相當一部分效忠於宣統皇帝。

    也就是說,如果袁世凱不同意這些條件,那就是曠日持久的武裝對抗,就是諭旨中所言“國體一日不決,民生一日不安”。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就只能答應這些“優待條件”

    好了,既然條件都答應了,第三道諭旨便出現了!

    第三道諭旨:對各級官員的具體要求

    第三道諭旨的第一句便是:“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養人者害人。新定國體,無非欲先弭大亂,期保義安”

    啥意思?

    我當皇帝的都退位了,我希望天下能夠和平的過渡,希望各地官員都能“以保全民命為重”,都消停的等待社會的變遷、政權的更迭。

    然後,諭旨中提出了具體要求:絕對不允許各級官員“拂逆多數之民心,重啟無窮之戰禍”;同時,委派馮國璋等人嚴密監控各地官員,一旦發現有人試圖破壞“和談”大局,立即派兵鎮壓。總之,希望各級官員都能顧全大局,順利時代發展,老老實實的等待民國政府的安排。大清已經亡了,皇帝都讓賢了,都別鬧了!

    一道諭旨,徹底解決了全國各地的武裝力量,解決了袁世凱很難解決甚至無法解決的大難題。

    所以,《清帝退位詔書》絕非簡單的形式化公文,而是控制當時亂局,避免百姓遭受戰亂之苦,實現政權平穩過渡的最有效保證。就此來看,晚清政權也並非一無是處,最起碼它避免了近代中國很可能會出現的一次大災難。

    參考文獻:《清實錄·宣統朝政紀》、《清史稿·宣統皇帝本紀》、《清帝退位詔書》

  • 19 # 樂哥數學思維

    清帝頒佈退位詔書,是從國際法理的角度承認放棄所有職權,國人不再以清帝為尊,標誌著清廷的統治正式結束,民國政府成為中華大地上唯一的、名正言順的合法政府。

    在政治上,往往以文書頒佈(含詔書、簽訂協議等)的時間為標誌,界定某些大事件的時間與性質。

    例如,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詔告天下,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自此日起,大部分日軍就近向盟軍投降,同盟國與日本的戰爭,已事實上結束。

    但從國際法理的角度講,雙方仍在戰爭狀態,直到9月2日,日軍正式簽署投降協議,才標誌著戰爭結束。

    再如,朝鮮戰爭自1950年6月25日開打,到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三方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及《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的停火協議,中朝與美正式結束了戰爭狀態。

    朝韓雙方並沒有簽署停戰、停火協議,雖然雙方此後再未發生戰爭,但從法律上講,雙方的戰爭狀態並未結束,直到2018年9月18日,金正恩與文在寅簽署《共同宣言》,才標誌著兩國正式結束了戰爭狀態。

    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多次分庭抗禮的局面,雙方都視對方為非法政權。

    1644年,崇禎煤山自縊,標誌著明朝滅亡,但在清朝入主中原後,明朝宗室與舊臣又在南方分別建立了弘光政權、魯王監國、隆武政權及永曆政權,史稱南明,與清廷對峙達18年(1644年—1661年)之久。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封建王朝,1276年,南宋都城臨安被攻破,帝后被俘,但南宋宗室舊臣又建立了小朝廷,繼續與元對峙,直到1279年崖山海戰失敗,丞相陸秀夫揹著年僅8歲宋少帝趙昺跳海自盡,南宋王朝才正式宣告結束。

    在清帝頒佈退位詔書前,南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有清廷,兩個政權分庭抗禮,雙方都竭力爭取袁世凱的勢力,最終,袁世凱與南方政權達成協議,清廷眼見翻盤無望,為免身首異處、亡族滅種,不得不順水推舟,宣佈遜位,從國際法理上承認南方政權的合法地位。

  • 20 # 均是天涯淪落人

    在我國古時候的封建時代,天子是萬民的表率,在擁有巨大權利,享受大家供奉與敬畏的同時,也同樣擁有著養育萬民的責任,在那個時代大家接受的都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思想,統治者被萬民稱為君父,因此在那個皇權盛行的時代,父親對於兒子而言是永遠不會犯錯的,所以統治者對於臣民而言也是不會有錯誤的。

    在大眾的思想之中,犯上作亂的一般都不是好人,因為長久以來天子為君父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要想取信於民,必須要名正言順,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行』,反抗著為了獲得名義上的正確,因此這張退位詔書是必須的,有了這個民意,自己便是替天行道,大家沒辦法在對自己進行不必要的指責,沒有這個那自己就是反抗著,會遭到很多人的抵抗,從而增加自身的損失。因此退位詔書是將皇帝所擁有的天然優勢進行了轉移,讓反抗者得到了名正言順從而讓大家認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桌上型電腦使用Linux系統,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