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藝術品與商品畫怎樣辯識?
20
回覆列表
  • 1 # 季濤談收藏與投資

    欣賞油畫並不難,只要多學多看就能慢慢入門。

    在欣賞油畫之先,先要有一些西方美術史的常識。應去找幾本美術史的書讀一讀。瞭解一下世界油畫演進的脈絡和特徵。

    具體觀賞油畫時,可以本著以下幾個方面來品味。

    1、看構圖

    構圖是根據繪畫創作的主題思想和繪畫題材的要求而進行組織配置和整體協調的基本繪面技法。構圖是繪畫創作首先要考慮的因素。當一幅油畫作品進入觀者眼簾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畫的總體佈局和構圖。構圖作為一種最重要的繪畫形式語言之一,對作品的成敗起到關鍵的作用。一幅作品構圖要符合審美要求,在滿足觀者審美需求的同時,也傳遞著某種思想,欣賞者可以從不同的構圖中得到平靜、穩定、傾斜、壓抑或驚喜之不同感受。

    對觀者而言,構圖美的感受是最為直接的,合理的構圖形式能透過視覺作用的強弱對比,對觀者的第一眼印象產生吸引作用、支配性作用、鼓舞作用,明確作品畫面的中心,引導視覺的順序,使觀者基本按照藝術家構思的線索去瀏覽畫面,這就是構圖的特殊功能。

    水平較低的畫家的構圖會比較雜亂,重點不突出,畫面缺乏均衡感。

    2、看色彩

    如果是構圖是大綱的話,那麼色彩就是一幅畫作的語言,也是繪畫諸要素中最具感情特徵,是繪畫者表達自己與觀者交流的一種獨特方式。色彩是引起人們共同審美愉悅、最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作為最有表現力的繪畫要素之一,它的性質直接影響我們欣賞繪畫作品時的感情。

    色彩的濃烈或淡雅直接體現著作者的心境和情緒。有時候,寫生的風景油畫作品的色彩之美並不在子對自然的描繪有多麼真實,而在於透過對物象的觀察,表達作者觸景時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對色彩進行誇張、提煉、概括,從而達到傳神、抒情、寫意的境界。色彩間的冷暖對比、明度變化、色調氛圍及用筆的輕重緩急綜合體現出畫家的內在精神和情感流露,是構成畫面意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印象派油畫來說,藝術家們更加關注畫面色彩的變化。但其變化一定是客觀真實的變化,絕非是畫家憑自己的任意想象來作畫。

    由於油畫藝術作品的色彩極具豐富性,故被稱為是“繪畫中的交響樂。所以一幅好油畫對色彩的運用,就像好一首好曲能引起觀者的共鳴,它能把人帶入一個神秘的境界—或典雅、或莊嚴、或壓抑、或興奮等。油畫的色彩,有的很清新明快,有的很幽暗深沉,還有的和諧脫俗,雖然都是畫的松樹但是畫家的造詣不同畫出的顏色也不盡相同。找到觀者所喜歡的色彩就好。

    商品畫的色彩會顯得失真,色彩匯入突兀,呈現豔俗感。

    3、看光影

    光影是指油畫中物體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變化以及對這種變化的表現方法。我們用眼睛感知物體是靠光的反射,油畫作品在光線照射下出現三種明暗狀態:亮面、中間面和暗面。

    光影是自然中色彩之外最直觀的視覺要素,對畫面具體感、真實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光影效果的合理運用能極大地豐富觀者的視覺神經。

    商品畫一般都缺少光影效果,而顯得缺少對比而蒼白。

    4、看筆觸

    繪畫中的筆觸指的是畫家在繪畫過程中筆、顏料、畫布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後留在畫面上的痕跡。它在畫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是繪畫藝術區別於攝影藝術的重要標誌。無論什麼型別的油畫作品,一幅畫就是由筆觸的軌跡構成的,筆觸是一幅畫的根本,實質的東西,也是分析一幅及研究作者當時情感取向的重要依據。

    油畫家可以運用各種不同的筆觸,刮刀(油畫刀)以及油的稀薄度來造成堅硬,鬆軟,粗糙,細膩等等不同的質感。所以油畫作品的表面往往是不平的。現代畫家們的油畫作品,幾乎都有筆觸,有的甚至把顏料堆得很厚,畫面凹凸不平。這也是我們在欣賞油畫時應該予以注意的。

    筆觸是畫家心靈在畫布上的痕跡,或奔放或細膩;或冷靜或熱烈,體現了畫家的感情和心境。油畫可以透過筆觸造成某種肌理效果,或厚重、或茂密、或光滑,給人一種特殊的材質美。如果你在一張畫上看不到筆觸,那這張畫和照片有什麼區別呢?

    商品畫一般都缺少筆觸,看上去會像一件印刷品一樣的平淡無奇。

    5、整體意境感受

    觀者欣賞油畫,就是運用視覺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綜合作用、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一種比較深刻的認識。

    比如,去理解風景畫的意境,有個詞叫“感同身受”,你想更好的去理解畫,那就要在生活中多去觀察體會真實的美景,提高自身修養和對美的體會。一個技藝好的油畫家畫了一幅雨景,而你壓根兒從來沒感受過雨後的靜謐之美,看著這幅畫也不會理解到畫中的意境。

    對大自然的熱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畫家也不例外。在油畫風景寫生過程中,畫家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情感帶入畫面,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把對大自然的感受表達出來。在這過程中,畫家的心靈更貼近自然,他把這種感受或潛意識用熟練的繪畫語言加以表達就會出現情境交融的動人畫面。因此意境美的產生是客觀的景物與藝術家主觀情感的結合,也是客觀的油畫作品引起觀者主觀感受上的共鳴。

    商品畫因其豔俗、雜亂的畫面內容往往難以打動人心。

  • 2 # 鄭老師回頭客

    怎樣讀懂油畫

    油畫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它獨特的藝術形式把美展示觀賞者面前。我們從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到名人名家的作品價格不菲,不是一般百姓能夠承受得起的奢侈品,但是,如果有機會觀賞一下,享受一下它們的藝術魅力還是可以做到的,那我們怎樣讀懂一幅油畫作品呢?讀懂一幅油畫作品相當讀一個故事,現在我們從幾個代表作品開始看看怎樣能夠油畫作品。

    學院派。《西斯廷聖母》為拉斐爾"聖母像"中的代表作,在畫中表現聖母抱著聖子從雲端降下,兩邊帷幕旁畫有一男一女,身穿金色錦袍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向聖母、聖子做出歡迎的姿態。而稍作跪狀的聖女渥瓦拉,她虔心垂目,側臉低頭,微露羞怯,表示了對聖母、聖子的崇敬和恭順。位於中心的聖母體態豐滿優美,面部表情端莊安詳,秀麗文靜,在更高的起點上塑造了一位人類的救世主形象。扒在下方的兩個小天使睜著大眼仰望聖母的降臨,稚氣童心躍然畫上。

    《維納斯誕生》義大利畫家波提切利作品。傳說中,維納斯女神從愛琴海中誕生,風神把她送到岸邊,春神從天邊趕來,給她批上用天空的星星織成的錦衣。畫家根據這一描敘,用輕柔的筆調把女神安排在一個極幽靜的地方,背景是平靜而微有碧波的海面。少女維納斯剛剛越出水面,赤裸著身子踩在一隻荷葉般的貝殼之上;她身材修長而健美,體態苗條而豐滿,姿態婀娜而端莊;一頭蓬鬆濃密的散發與光滑柔潤的肢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烘托出了肌肉的彈性和悅目的胴體;風神齊菲爾吹著和煦的微風緩緩的把她送到了岸邊;粉紅、白色的玫瑰花在她身邊飄落,時辰女神為她披上天空明星裝飾的錦衣;碧綠平靜的海洋,蔚藍遼闊的天空渲染了這美好、祥和的氣氛,一個美的和創造美的生命誕生了。

    《莎樂美》莎樂美是希羅底(希律王的第二任妻子)的女兒,希律王(巴勒斯坦伽裡黎的統治者)的繼女。其母因施洗約翰指責她通姦,阻止希律王娶她為妻,而對施洗約翰懷恨在心。遂將莎樂美作為其復仇工具,指示她以跳舞取悅希律王,以換取聖人的人頭。不久,希律王難以控制他的感情,對繼女莎樂美產生迷戀。而莎樂美自己對聖人施洗約翰的愛被遭到拒絕後,因愛生恨,在為希律王跳七重紗舞時乘機索要聖人的首級,最後親吻其頭顱。最後,莎樂美得到了與聖人相同的命運,被處於死刑。

    《破壺》"破壺",是法國民間俗語,即少女失去童貞的象徵。那麼,就這一含義來說,畫上的主人公應是一個受譴責的物件。但在這個時髦的橢圓形畫框裡展現的卻是一個十分可愛、秀麗多姿的妙齡淑女。畫面充滿宮廷仕女畫的脂粉氣。用色勻稱,筆觸細膩,素描是古典主義風格的。而掛在這位顯得天真、純潔的少女的右腕上的那隻破壺,反而成了不引人注意的細節。從背景的處理到人物衣紋的嚴格描繪來看,這幅肖像畫是一幅十足的學院派風格的古典油畫。根本體現不出對所謂女性道德的訓誡性,所以被人稱為失敗的作品。此畫做是畫家年過半百時的作品,模特是他女友當時還不到二十歲。

    《拾穗者》讓•弗朗索瓦•米勒作品。其藝術魅力首先在於對生活的真實描繪以及隱含其中的社會批判意識。這幅畫沒有什麼複雜的情節,只是以寫實的手法真實地刻畫了三位普通的法國農婦,她們彎著腰在收割後的麥地裡撿拾被一落的麥穗。畫面上那衣著儉樸粗陋的農婦,在空曠平原的麥田裡默默拾穗,正是法國鄉村生活的縮影與社會現實的寫照。作品無聲地傾訴著農民的貧困與飢苦,焦慮與哀愁,隱含著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

    印象派。《印象•日出》莫奈創作。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準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由於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有位批評家就借用此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印象派大師。

    抽象派。抽象派繪畫追求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可以充分運用對比色,但可以透過面積的大小變化使畫面得到統一。

    不同畫派表現手法,讀懂油畫首先了解派系,然後去理解作品的內涵,如果是欣賞油畫作品就要從藝術的角度來進行品析。

  • 3 # 存希齋書法

    油畫是一門表現藝術,那麼既然是藝術,就應該有可圈可點,供人們欣賞的地方,那麼該如何欣賞油畫呢?

    首先,油畫起源於西方,不是我們東方的產物,因此,要讓我們去欣賞油畫乃至去賞析的話,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對於西方的一些人體繪畫,更是無法理解的。

    但總還是有方法的,我總結了幾條。

    第一,要欣賞西方的油畫。

    就要了解西方的繪畫史,美術史,所以,可以找一些有關這方面的書籍瞭解一下。

    第二,瞭解作品的時代背景。

    這樣才能深度地瞭解一幅畫的本質,有些畫不單單是一副簡單的畫,而是承載了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例如經典之作《蒙娜麗莎》,今天看來,它遠遠不是一幅畫那麼簡單的。

  • 4 # 已畫

    雖然油畫的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但油畫作品都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觀看欣賞。

    一、在欣賞過程中主要看畫面的氛圍是怎樣的,是安靜的或者是熱切的。

    二、可以從畫面的佈局、筆觸上來領略,分析畫面的構圖飽滿和稀疏構成。

    三、從畫面的色彩來看,它的整體色調是否和諧,色彩是否成熟。

    四、畫面的內容。繪畫主體是否在畫面上表現出來了,能否使人產生共鳴讓人有所感觸。

    從以上幾點來欣賞一幅油畫就可以瞭解它的特徵、形式、內涵,分辨它的優劣、好壞。

  • 5 # 高閣聽雨

    任何畫種只是一種材料和工具的合稱,而沒有固定的內容和技法。一切都是畫家自己的認知感受的表現。

    欣賞油畫要了解畫家生活經歷和他所處的時代的文化背景及那些繪畫流派的特點。

  • 6 # 儒客非儒客

    1.直覺欣賞。也就是憑著眼睛的生物反應來判斷一幅油畫的好壞。這部分欣賞者大多是初級美術愛好者或者附庸風雅但不明就裡者。

    2.技能欣賞。也就是對油畫的技法有一定了解和掌握的欣賞者。他們基本知道什麼樣的畫、什麼樣的處理是有難度的,需要多少創造力,需要多少時間投入。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類觀者己經步入看門道的階段,其中很多可能自己就是畫師或者從事繪畫商業活動諳熟者。

    3.文化欣賞。也就是對油畫創作後面的文化內涵、油畫發展傳承有深刻理解者。油畫從誕生以來,幾百年來經歷了文藝復興、寫實主義、經典學院派、前後印象派、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流派叢林等重要階段。只有懂其歷史、明其技法、曉其背景、知其內涵,方為文化欣賞。

  • 7 # 在下千城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包括國畫、油畫、古典音樂、現代音樂以及各種我們不能理解的藝術。我相信我們很少有人是學油畫的,這容易造成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看。

    就好比很多人無法理解山東人為什麼要生吃大蔥一樣,我們不能以自己的角度、知識去揣摩別人的現狀,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無法理解那個事情是如何存在和發展的。我看過一些油畫的書籍,僅就我的瞭解,油畫是有必要存在的,我們要以創新的角度去看待油畫。

    第一,油畫已經傳承了近千年,有濃厚的歷史底蘊油畫主要是在歐美地區比較盛行,在咱們國家並沒有那麼流行。雖然說現在有水彩、漫畫、國畫、手繪、視覺筆記等各類藝術形式,但是油畫一定是傳承時間最長的,有人追求它,有人傳承它,有人收藏它。

    油畫作家追求的是一種美,不管是大自然油畫還是人類身心的油畫,它能夠激發我們對於這種自然的、純潔的愛和美好,這可能是其他藝術形式無法比擬的。

    第二,油畫形成了很多的流派

    包括我們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比如印象主義、立體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等。這些流派有可能是後人憑主觀意識給強硬分類的。

    但也有可能是流派的藝術家們在創作過程當中,因為思想的差異而自然而然的形成的,比如創作手法、色彩搭配、繪畫風格等等,也有可能是表達思想的差異。但不論如何,任何油畫一定都是從最開始的色調、色彩、圖形主體等方面入手的。

    所以在我看來,油畫不僅有必要存在,而且是對整個西方藝術的傳承,更是一種創新。我們要以創新的角度去欣賞油畫。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 8 # 我特別愛喝偶遇酒

    不同的文化決定了對美學藝術認識的不同。由於文化不同,西方把人體叫做藝術,中國則認為就是裸體畫。西方的油畫作品是夠真實的,問題是缺少先進文明和文化的支撐,成了低俗下等的畫作了。

    西方的藝術家們, 達芬奇,拉斐爾等小淫蟲們,把藝術活生生給搞成低俗無聊的裸體畫了,文藝復興就是一把小淫蟲們畫女性裸體的盛宴,無不顯示著他們文明的貧瘠。 有的問西方的裸體畫怎麼都沒有毛?這就說明了不是許多人不懂西方藝術,而是都覺得所謂的西方藝術就是普通人眼中的裸體畫而已,不管用什麼語言去包裝修飾,離不開裸體畫的本質。西方的藝術,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沒有意境想象的美妙,只有淫意滿滿。

    藝術的真正美需要高尚文明的內在支撐,而不是就披上一層“皇帝的新裝”而稱之為藝術。西方藝術史就是活生生的一部獸藝。

    其實,我們的美學,在歷史上一直都是最極致的。我們的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千里江山圖等等,哪一副不弔打小淫蟲畫的裸體畫,直接甩她幾萬條街道。

    在中世紀之前的中國,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再反觀我們現在一些畫家,學的西方畫風過多了,這就令人憂傷了。我想,在繪畫方面也不需要過度西方畫風。

  • 9 # 繪畫的故事

    如何欣賞油畫,這個問題可以是“國人應該如何欣賞油畫?”,因為油畫是舶來品,如何欣賞確實不像國畫那麼有先天的審美基因。油畫這門繪畫藝術傳入中國一百多年了,經過幾代油畫人的傳承和發展,在中國這片土壤裡已經生根發芽,不斷壯大,並且幾年前就有“全民練油畫”一說,可見受眾之廣。作為舶來品,國人在欣賞油畫時大多停留在“像不像”的階段。其實,透過對中外美術史的研究可以發現:油畫欣賞油畫時可以透過不同的創作流派,分門別類地進行解讀,因為他們的審美感受是不同的,中國油畫目前大致有如下幾個不同的方向:

    一,寫實油畫,此類方向主要是學習西方古典的、透過真實再現形象為主(即便是虛構的形象也要體現出真實存在的感覺)的一種創作方式,文藝復興前後幾個世紀都是以這種方式為正統,也包括18、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油畫,包含神學、科學理念,以“上帝”、“萬物”為標準;體現崇高、典雅、恢宏、榮耀、真實、唯美等意境,目前也是主流;

    二,現當代油畫,印象派油畫是一個分水嶺,自此以後,畫家強調自我感受,張揚個性,表達觀念,充分發揮色彩在畫面中的能量和情緒在畫面上的表達,以“內心”為標準;可謂異彩紛呈。

    三,寫意油畫,當油畫與中國畫碰撞交融之後,一種新的創作方式便產生了,並且發揚光大,“油畫中國化”、“油畫民族化”說的就是這種理念,尤其在國內,這種表現方式似乎更加得心應手。

    其實,以上三種油畫的表現方式有時並沒有嚴格的界線,沒有高低優劣,互相併不排斥,古典寫實油畫並非一味地強調造型,還原自然,它也注重色彩,講究意境,當代寫意油畫也不是隻有色彩,它也重視造型,體現真實,關鍵是讀者要深入畫面進行審美,讓油畫這門藝術以它特有的藝術魅力呈現在大家面前。

  • 10 # 就愛暴雪

    看,靜靜地看。近看:看色彩,看造型,看線條看筆觸,中看:看畫面內容。遠看:看整體效果,色彩感覺。用心看,主要看能否打動你自己。自己喜歡就是好作品。不看:不用看作者是誰。只看畫。

    重慶的,可以到我的美術館來看。

  • 11 # 能量加持

    藝術源於生活超越生活,任何一件藝術品都具有能量,通常稱之為神韻,如何令悟到作品的神韻,考驗觀賞者的修為。 如何欣賞一幅油畫作品?第一眼不要注重細節,而是要捕獲作品的靈氣。然後,靜心,放空,充分感受能量。

  • 12 # 燈影書畫

    油畫自問世以來,就以其色彩豐富飽滿、描繪真實細膩、畫面大氣凝重、表現力感染力極強等優點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長盛不衰,成為二十世紀以來世界上影響最大受眾最廣的繪畫畫種。

    如何欣賞一幅油畫?跟每個人的文化修養和興趣喜好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說,你對歐洲文藝復興這段歷史比較瞭解,你就能加深對這一時期繪畫的審美認識。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什麼意思?米開朗基羅為什麼要畫《創世紀》?拉斐爾的《美惠三美神》講了哪一段神話故事?等等這些,你會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和把握。這樣,你在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中會比較客觀全面的領悟畫中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和情感。

    再比如,你瞭解了古希臘人體雕塑藝術的起源和西方人體藝術的發展程序,會增加你對西方人體藝術能夠興起併為民眾普遍接受這一問題的理解等等。

    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觀畫只是一種興趣,一種喜好,而無心可能也無時間去學習掌握更多的東西。那就要憑直觀去欣賞感受一幅油畫了。首先要看的是畫的構圖是不是和諧合理,是不是看上去很順很美很舒服。二是要看畫面主體是否突出,明朗。三是要看畫的色彩怎樣,或絢麗或凝重或簡約,感染力如何等等。接下來就是要切嚼品味這幅畫表達了什麼樣的意思。一般地講,每幅畫都包含著畫家的審美意識和思想情感。例如英國著名畫家弗朗伊德的畫,很多看上去醜拙不堪,最典型的那幅《救濟金的保管員》肥碩無比奇醜無倫,其實畫家有著很深的寓意,透過這樣一幅畫對人性中醜惡的東西作了無情的揭露。我們在欣賞一幅油畫時,只有靜下心來去賞去品,才能從畫中得到更多啟示,引發更多共鳴,給精神上帶來更多的愉悅和美的享受。

  • 13 # 天禾藝術

    繪畫作品的權威定義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藝術創作一般都具有這幾個功能:

    1、審美愉悅

    即畫家想透過一幅作品,表達出對於創作物件的喜好,欣賞,愛慕,讚美等情感關懷。或者是透過一幅色彩氛圍溫馨,熱烈,甜美的,指向性明確或者不明確的,具象或者非具象的作品表達自己的一種快樂的創作狀態。進而與觀者進行溝通,對觀者或者自己進行一種審美感染,達到審美愉悅的功能。題材主要有風景畫,靜物畫,人物畫,或者只是一個色彩符號的抽象畫等形式。

    2、教化與啟迪

    畫家通常透過畫筆表達自己對於人生,人性,善惡,美醜甚至是對於時空、宇宙的剖析和看法,試圖喚醒觀者對於他的創作關懷能產生指向性的互動和溝通,進而引起觀者的共鳴,起到一種教化功能。這種作品通常包括宗教題材,或者是普通世俗題材,多以人物題材為主。

  • 14 # 趙寒翔

    毛主席曾經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必須要親口去嘗一嘗。

    任何藝術品你要想正確認識或者欣賞他,首先要了解它的本源,它的歷史。

    油畫是西方百年前傳到中國的。欣賞油畫同樣要了解油畫的歷史,不同流派。是歐洲油畫還是俄羅斯油畫?古典油畫還是印象派油畫?是現代主義還是後現代派。油畫傳到中國後又演變成哪一些流派、風格……?如果要搞懂這些,如果沒有學過系統的理論知識,大多人一時半會兒也搞不明白。

    一般人只是看這幅畫好不好看?畫的像不像?其他的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遇到女人體的畫,可能精神頭大一些。

  • 15 # 山顛一寺一壺茶

    有人說一百個人看莎士比亞,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欣賞一幅油畫也是同樣的道理,每個人的知識結構,人生經歷,生活環境甚至當時的心情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學畫的看技法,考古的可以透過畫面瞭解作畫的時代背景,作家可能會挖掘背後的故事。

  • 16 # 藝樂雜談

    我感覺欣賞油畫首先看構圖,第二看色彩,第三看起型,第四看細節,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看意境。看看畢加索的畫就明白了。

  • 17 # 詩夜城主

    或許是由於近幾年一些油畫作品的商業價值高的有些離譜了,以至於很多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疑問“這幅畫到底有什麼好的,要值得那麼多錢?這幅畫又好在哪裡呢?”不得不承認藝術的價值實在讓人難以琢磨,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幅油畫都是畫家情感世界的表達,那麼對於一個不是藝術家的人該如何欣賞一幅油畫作品呢?

    每次遇到這種問題,都會引發我去思考“欣賞油畫作品真的很難嗎?還是因為自己強制要求自己一定要看懂呢?”現在我卻是這麼認為的“把一幅油畫當成風景或者一段故事情節來看,如果可以感動自己,那麼就看懂了,因為油畫作品的人物和自己產生了共鳴,心有靈犀嘛,

    如果看了沒感覺,就不再繼續欣賞了,等過段時間再欣賞,要是還是沒感覺,又停止欣賞,再過段時間繼續欣賞,這樣反反覆覆的隔段時間欣賞,既沒有心裡壓力又不會視覺疲勞”,當然了,每次欣賞相隔的時間稍微長一點,比如一年半載,為什麼要這樣子呢?因為每次只有多積累了一點的生活社會閱歷,欣賞的角度就會和上一次有所不同,

    對於流派多種的油畫作品,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野獸派、立體派”這樣的作品最難欣賞,因為物象的造型極不準確,色彩搭配很混亂的感覺,就比如達利的作品,讓人以為這是小孩子畫的漫畫,簡直就是“二次元素”的作品,看不到油畫本該有的“光影明暗、空間透視效果”,

    所以欣賞類似於達利那種抽象藝術,要具備很深刻的美學理念,才能分辨清楚色彩線條的靈動性,在繁複混亂的造型之中尋找規律,又要有深刻的哲學悟性,這樣才能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寓意,就是藝術家作品中的“言外之意”,欣賞造型完美的油畫作品就直接憑視覺感官意識,不要太“鑽牛角尖”,

  • 18 # 國粹文化傳播

    油畫接近於中國宋代的畫,油畫的標準就是像,宋朝畫師以工筆畫為主,因當時沒有相機,所以需要畫師畫出與實物一樣的作品。到了明朝期間,人們逐漸開始追求物像的精神靈魂,所以就有了徐渭等畫家開創了寫意畫,油畫和工筆畫不需要繪畫基礎,寫意畫就不同了,國畫寫意需要畫家有一定的文化學識,否則只能是亂塗!

  • 19 # 見罡畫事

    畫家以富於表現的色彩和有節奏感的造型應該是從印象派蛻變而來的,但他不像印象派那樣忠實於外光的再現,而是用感情的色彩來描繪自然,是把印象派視覺的觀察變成了感情的感受。這幅畫是由一片色與形構成的和諧溫暖的融合體,作品中的線全是彩色的,線與色的斑點反覆交錯,凝練厚重的油畫語言使得暖色調的畫面展現出書寫形式的流動性美感,它帶給觀眾的是一種純繪畫視覺的愉悅感。舞動的藤蔓與弱化的陰影使整個畫面充滿光感和鮮亮的色彩感,光與色互相融在一個透明的空間,冷暖色域配合交織成一曲富有韻律的合奏。

  • 20 # 達立濤

    看畫面質感,量感,立體,空間,色彩和構圖表達應用,最重要的還是畫面能給人一種什麼意境,表達的什麼?能不能感動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脾虛該如何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