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強哥愛侃籃球

    巴克利在90年代得內線者得天下的NBA,憑藉著198的身高,在NBA的內線如魚得水憑藉自己強壯的身體和那個大屁股為自己在NBA打下了一片天下,NBA還為他的背身出了限制規則不許人背身5秒,可見巴克利的大屁股打法很黃很暴力啊!

  • 2 # 小阿兩

    查爾斯巴克利,司職大前鋒,雖然沒有獲得總冠軍,但入選最佳一陣,常規賽mvp,奧運會金牌,五十大巨星,全明星mvp,2006年入選名人堂,身為大前鋒,但是身高只有198,實際身高只有191。

  • 3 # 星貓籃球

    那一定是杜蘭特了。僅從身高而論的話,杜蘭特的個子只能和中鋒掛鉤。杜蘭特身高,運動能力,臂展,漂亮的中投,具備所有這些素質。可以勝任場上的多個位置。杜蘭特從小打控球后衛,在高中身高暴長到6尺9(約206cm),他發現自己成了場上最高的大個子,但仍舊比許多後衛更快更靈活。 在比賽中,我們隨時可以看到杜蘭特用靈活的運球晃倒防守的對手後進行招牌式的後仰跳投,如果用身高優勢的他,完全可以用身體進行強打。

  • 4 # 素人神經蛙

    Nba像你說的球員其實有很多,我給你簡單說幾個。

    第一,巴克利,身高198cm,位置為大前鋒。它在同位置的身高中全是比較矮的了,但是他憑藉著一個大屁股在這個位置上打得風生水起,只是和姚明的賭注落了下風,最後感受到了驢屁股的味道,這也成為一段佳話!

    第二,海耶斯198cm,這哥們身高不高,但他打的位置是中鋒,可以說也算是個奇葩。特別是他有一手脫節式的罰球,笑疼了多少球迷的肚子。

    第三,大蟲羅德曼201cm,同樣是矮個子打中鋒,雖然他在進攻端不鍾情,但是他在籃板界創造了一個奇蹟。

    第四,大笨鐘華萊士206cm,這哥們同樣是矮個子打中鋒,和羅德曼有得一拼,憑藉著自己的籃板嗅覺和兇悍的防守,從一個落選秀打出了很好的成績。特別是把科比奧尼爾帶領的湖人拉下馬,取得了總冠軍的好成績!

    第五,上面說的都是年代比較靠前的奇葩人物,下面說說杜蘭特。瘦高型小前鋒,在這個位置上全是比較高的!但是他有著一手不錯的運球突破技術和三分。這也給他在小前鋒這個人群中打出了一片天地。

  • 5 # TT聊球

    那肯定是詹姆斯了!

    要說位置身高不搭配的人很多像我們熟知的海耶斯!塔克!西蒙斯!都是!包括中國的孫悅也算是了!畢竟國內兩米多打控衛的也就他了!但是真正打出名堂的可能也就是詹姆斯了!

    詹姆斯2.03米!但是他出道是打了一個賽季的得分後衛的!而後才打的小前鋒!

    去了熱火以後增重打的大前鋒!這還不算什麼!這個賽季他乾脆直接打控衛!!!

    如果說是客串,那這客串的也太完美了!場均10.6個助攻!!!全聯盟第一,聯盟所有人就他場均十個以上!功力之深不得不讓人佩服!做哪一行都能把那一行做到極致!也就詹姆斯了吧!

  • 6 # 黎犁大草原

    1.魔術師約翰遜

    他的人生和在場上的位置總能讓人津津樂道。身高2.06米,場上一號位,菜鳥賽季就幫助湖人奪得1980年NBA總冠軍,生涯4次獲得助攻王。

    2.凱文杜蘭特

    官方資料身高2.06米,實際身高2.11米,甚至比大部分中鋒還要高,場上司職小前鋒,靈活的身體,超長的臂展,精準的投籃,外號死神。

    3.查克海耶斯

    可能大多數人對他沒什麼印象,但說到火箭名宿,外號海爺大家可能就不陌生了。身高1.98米,場上位置是中鋒,身體強壯而快速,當年個姚明一起並肩作戰的隊友。

  • 7 # 球鞋乞丐

    毫無疑問巴克利算一個

    巴克利“空中飛豬”

    前NBA籃球運動員,名人堂成員 身高1.98米,司職大前鋒,生涯先後效力於費城76人,菲尼克斯太陽隊,以及休斯敦火箭隊。生涯五次入選最佳陣容一陣,1次全明星塞mvp,一次常規賽mvp,可惜的是沒有獲得過總冠軍。

    巴格利在大學時期在NCAA場均可以得到14.8分、9.6個籃板、1.6次助攻和1.7次封蓋,投籃命中率高達68.2%。帶著這樣的資料巴格利在首輪第五順位被76人選走開始了他的NBA生涯。

    剛進入聯盟的巴克利並不是很順利,球隊擁有馬龍這樣的全明星內線,他沒有太多的出場時間,即使這樣他依舊交出來14+8.6的成績,併入選最佳新秀陣容。值得一提的是在季後賽種他可以拿下場均11個籃板,這對於不足兩米的巴克利來說是多麼強大

    新秀賽季的第二年,巴克利便成為了隊內的籃板王和二號得分手,場均可以得到20+10的資料,併入選年度最佳陣容第二隊,這個賽季,巴克利成為了球隊的主力大前鋒,並幫助球隊殺入季後賽。季後賽中,巴克利場均可以得到25分和15.8個籃板,投籃命中率達到了57.8%。第三年便入選了全明星

    1992年,巔峰的巴克利被交易到太陽,這一年他帶領球隊拿下62勝20負都戰績

    同時場均拿下25.6分,12籃板,甚至場均送出5個助攻,這個賽季巴克利從喬丹手中搶走MVP,幫助太陽隊殺入總決賽,可惜他遇到了喬丹,沒有拿下總冠軍。

    巴克利用後衛的身高打著大前鋒的位置,不僅打出了大名堂,甚至打進了名人堂,這個籃球界至高無上的地方,並在76人和太陽隊退役球衣。在2006年被評為NBA50大巨星之一。

    你們認為還有誰呢?說出你們的看法

  • 8 # 我有一欣一屹

    身高和位置不符

    1、 魔術師約翰遜身高2.06米,NBA歷史第一控衛。約翰遜曾在新秀時期打過大前鋒和中鋒,但由於他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傳球視野,主教練又讓他改打一號位。職業生涯拿到5次總冠軍,3次總決賽MVP,3次常規賽MVP。

    2、查爾斯巴克利身高為1米98,卻打著大前鋒位置,雖然生涯無冠,巴克利除了新秀賽季籃板未上雙外,另外賽季均上雙並且拿過籃板王,大前鋒位置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

    3、“大蟲”羅德曼,身高2米01,同樣是大前鋒位置,生涯摘下了無數個籃板王。是NBA歷史上的奇才,對於籃板球的嗅覺異常靈敏。連續七次籃板王就是對他最好的證明。

    4、姚明的老隊友海耶斯身高1.98米,在2005年參加選秀最終落選。2006年受傷病困擾的火箭簽下這位矮個中鋒,其實海耶斯的身高最應該打的就是後衛或者小前鋒,他比較強壯能扛得住對方的中鋒,也能很好的限制對方,靠下肢力量和高大的中鋒對抗,最終也打出了身價。也是NBA歷史上最矮的首發中鋒。

    身高和成就不符:

    1、扣籃冠軍土豆韋伯,身高只有1米69,暱稱為“土豆”(Spud)的他,竟在1986年扣籃大賽中從“人類電影精華”多米尼克·威爾金斯手中不可思議地奪得“扣籃王”稱號,成為NBA的傳奇。

  • 9 # 九品大評師

    1.追夢·格林

    “相比其他球員,他雖然沒有特別的缺點,但也沒有突出的優點,他的身高可能是讓他無法適應大前這個位置,而且他的橫行移動速度不快,在防守後衛球員的時候可能很容易被突破。”格林當年的選秀報告這樣寫到,最終格林在二輪35順位被勇士選中,如今7年已過,格林在大前鋒的位置上卻打的遊刃有餘。

    3屆總冠軍,3屆全明星,3次最佳防守一陣,1次DPOY等等,這些在NBA中也值得炫耀的榮譽就是對格林的最大褒獎,想比同屆的戴維斯,利拉德,比爾等,格林的職業生涯要出色的太多。

    2.魔術師約翰遜

    6尺8寸的身高,98kg的體重,本該出現在3號位的魔術師卻在1號位上成就了自己榮耀的職業生涯,巔峰時期的魔術師更是打到了5號位。

    79年第一順位洛杉嘰湖人隊選中這位大個子控衛,之後的13年職業生涯都效力於湖人,80年代的10年間,魔術師為湖人隊帶來了5座總冠軍,3次當選MVP,3次當選FMVP,他於“天勾”賈巴爾的對決是80年代的焦點!1991年約翰遜被查出得了艾滋病,無奈退役,92年他的32號球衣被湖人退役。2019年約翰遜榮獲了NBA終身成就獎!

    3.“答案”艾佛森

    在NBA中,通常把198cm作為分衛的理想身高,但是答案的身高只有183cm。他與麥迪,卡特,科比被稱作當時的“四大分衛”,是聯盟最灸手可熱的巨星。

    一座MVP獎盃,4屆得分王,遺憾的是艾佛森的職業生涯中並沒有獲得過總冠軍。16年,艾佛森正式入選名人堂。

  • 10 # 球童克拉布

    不請自來,先向題主和各位朋友問聲好!

    雖然現在的NBA籃球已經有了位置模糊化的趨勢,但是我們依舊可以看到比較的位置劃分。

    籃球場上之所以有位置的劃分,自然是因為球員在場上的角色和作用不同。

    比如:需要在場上扮演持球角色的球員,自然需要重心相對較低,才能更好的人球結合,而拼搶籃板、保護籃筐,自然是需要身高在合理的範圍內越高越好。

    長久以來,我們就對籃球賽場上或NBA賽場上每個位置上的球員的身高有了一個普遍的歸類:

    比如控球后衛大部分都在185cm-196cm之間。

    因為“籃球之神”的耀眼成就,讓我們自然而然的把得分後衛身高普遍的認知位198cm左右的範圍,諸如此類等等。

    但是無論在那個行業,都有一些打破常規,並且能夠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物,NBA自然也是有的。

    回到題主的問題,NBA都有哪些身高和位置完全不符合卻打出大名堂的人物呢?

    其一、與位置身高印象相比不足阿倫-艾弗森

    身高183cm的艾弗森,卻能夠在1996年這種“選秀大年”成為狀元秀,這本就是一個非凡的成就。

    183cm的,即使是出任控球后衛都不能算是非常合格的身高,何論艾弗森在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是出任的是球隊的得分後衛角色。

    職業生涯14個賽季,艾弗森有5個賽季場均能夠貢獻30+的得分,4屆得分王是對他得分能力的最有利證明。

    艾弗森職業生涯最輝煌的賽季可能就是2000-2001賽季,斬獲“96黃金一代”的第一個常規賽MVP,入選最佳陣容一陣,只是可惜在總決賽遇上了如日中天的“OK組合”。

    如果以得分後衛的標準來說,艾弗森絕對是這個榜單不可缺少的成員。

    丹尼斯-羅德曼

    作為“活塞壞小子軍團”成員,羅德曼幫助球隊拿下了2次總冠軍,但羅德曼在國內球迷範圍最知名的還是他在公牛的“鐵三角”時期。

    身高僅有201cm的羅德曼,卻混跡於長人如林的內線,要知道那可是擁有“四大中鋒”的年代。

    2次最佳防守球員、8次最佳防守陣容以及連續7屆籃板王是對羅德曼內線防守威力的最好證明。

    這是一位完全打破常規的內線悍將!

    本-華萊士

    難以置信4屆最佳防守球員本-華萊士竟然是落選秀出身。

    之所以落選,除了華萊士進攻技術粗糙之外,身高不合格是重要的原因。

    雖然206cm的身高在現在看起來還算不錯,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四小陣容”的中鋒,但要知道華萊士所處的那個年代,對於中鋒的身高要求普遍都在210cm左右。

    而且他的4次最佳防守球員也都是在這個年代所獲得的(02、03、05、06)。

    其二、與位置身高印象相比超出

    “魔術師”約翰遜

    至少在球童的籃球世界當中,魔術師是第一個打破個人對於位置印象的球員。

    206cm的身高,卻能在組織後衛的位置上打的風神水起,而且還是在80年代那樣的籃球環境當中。

    作為喬丹之前NBA最偉大的球星,魔術師絕對是一名打破常規並且打出劃時代表現的巨星。

    沒看現在只要出現一個高個控衛,都會拿來和魔術師比較嗎?

    凱文-杜蘭特

    “杜蘭特到底有多高?”一度成為球迷圈中的熱門話題。

    雖然杜蘭特的身高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並且讓人信服的數字,但是絕對不是官方資料中的206cm,這一點從他在比賽中的對手或者隊友的身高對比中就能看的出來。

    遠遠超出小前鋒“印象身高”的杜蘭特,不但擁有歷史級別的投籃手感,還擁有極為出色的結合球能力,這讓他在球場上游刃有餘。

    雖然杜蘭特在場外時不時會引起口舌之爭,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在球場內的偉大。

    其三、相比於NBA印象身高不足

    上面的兩種,也只是相比於位置上的印象身高不足,下面這兩位就厲害了,相比如我們對於NBA印象的身高都不達標,但最終卻能在NBA打出名堂。

    當然,在NBA歷史當中,有不少身高不足180cm的球員,所以球童選擇了兩位具有代表性的球員。

    蒂尼-博格斯(或馬格西-博格斯)

    NBA歷史上最矮的球員,蒂尼-博格斯身高僅有160cm,但卻在NBA效力了14年之久。

    1987年首輪第12順位,博格斯被子彈隊(奇才前身)選中,一個賽季之後,他去到了讓他打出名堂的黃蜂。

    在92-95這三個賽季,博格斯連續三個賽季場均得分上雙,並且場均能夠送出9.2次助攻(93-94賽季場均助攻10.1次,位列助攻榜第2),我們不能忘記,這是一個身高僅有160cm的球員。

    雖然博格斯的職業生涯沒有任何榮譽,但是以160cm的身高,能夠在NBA生存14個賽季,並且在巔峰期打出不俗的表現,依舊足以讓他登上這個榜單。

    以賽亞-托馬斯

    不合格的身高(175cm),“卑微”的出身(2011年次輪第30順位),小托馬斯的NBA之旅起步堪稱“地獄級別”的難度。

    雖然小托馬斯在職業生涯的關鍵節點做出了不明智的舉動,而且現在也已經逐漸淡出了球迷的視角,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夠忘記這位“地表最強175”曾經打出的歷史級表現。

    在他職業生涯最出色的賽季,托馬斯場均可以攻下28.9分,同時保持著46.3%的命中率,這對於身高受限的小托馬斯來說,相當難得。

    結語

    雖然不同位置的“標準身高”,只是外界“總結性”的認知,但是能夠在不符合“常理”的情況下打出名堂,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球童所舉例的這些球員,或許在職業生涯成就上有高低之分,但是如果要以“打破常規印象”來講,個人認為他們沒有高低之分!在任何領域,能夠突破常規,創造出不俗的表現,都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情。

  • 11 # 磕顏boot

    吉安尼斯-阿德託昆博

    安特託昆博(Giannis Antetokounmpo),1994年12月6日出生於希臘雅典(Athens, Greece),希臘職業籃球運動員,綽號“字母哥”(The Alphabet),效力於NBA密爾沃基雄鹿隊。  

    字母哥身高2.11米,2013年進入NBA,其實字母哥開始接觸籃球的時候就是打的後衛,前鋒的身高,打著後衛位置,以至於後來2.11米的身高也有著出色的控球能力和飛快的速度。

    安特託昆博於2013年透過選秀進入NBA,新秀賽季入選最佳新秀陣容第二陣容,2016-17賽季當選進步最快球員、入選最佳陣容第二陣容及最佳防守陣容第二陣容;2017-18賽季榮獲年度最佳扣籃獎併入選最佳陣容第二陣容;2018-19賽季榮膺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併入選最佳陣容第一陣容以及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陣容;4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

    安特託昆博運動能力突出,在他這個位置來說頗有天賦的持球球員。能突破層層防守,快攻中習慣攻擊籃筐,出色的傳球手,能打多個位置。

    安特託昆博屬於臂展奇長的運動型前鋒,有過控衛經歷,能夠持球發動進攻;防守潛力巨大,能搶籃板、蓋帽和搶斷。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都喜歡他,因為他是如此的無私,他可以得分,也能給隊友創造機會,他總能以正確的方式打球。未來也將是無可限量的,希望未來也是成為名人堂的人物!!

  • 12 # 嚼著吸管說籃球

    查爾斯 巴克利,1.98米,大前鋒位置,常規賽MVP的獲得者,名人堂球員,

    字母哥,2.13米,小前鋒,常規賽MVP獲得者,

  • 13 # 每週說球

    看到這個問題 我首先想到的是大本鐘

    本·華萊士(Ben Wallace),1974年9月10日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懷特霍爾(White Hall,AL),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綽號“大本”(Big Ben)

    官方身高2.06米(實際可能2.01米) 體重108.9公斤/240磅 2.01的身高在90年代可能就是小前鋒標準身高 而他的組織能力和得分能力無法勝任小前鋒/大前鋒 毫無疑問在96年選秀大會上他落選了

    經過一番周折 他進入了華盛頓子彈隊 在99-00年 華萊士被送到奧蘭多魔術隊 這時的他已經場均能夠拿到8個籃板 已經有著藍領雛形

    在00-01賽季 作為交換格蘭特·希爾的籌碼 他被送到底特律活塞隊 可能他也沒想到 他的球員巔峰時刻將要來臨

    4次DPOY(2002,2003,2005,2006)其中阿泰斯特拿了2004年的DPOY 不然大本可能成為第一個五連DPOY的球員 一次總冠軍(2004年) 兩次最佳防守陣容 單賽季平均籃板和蓋帽第一 四次全明星等

    他用小前鋒的身高贏得了防守型中鋒贏得的一切榮譽

  • 14 # 小小企鵝人

    與位置身高印象相比不足阿倫-艾弗森身高183cm的艾弗森,卻能夠在1996年這種“選秀大年”成為狀元秀,這本就是一個非凡的成就。183cm的,即使是出任控球后衛都不能算是非常合格的身高,何論艾弗森在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是出任的是球隊的得分後衛角色。職業生涯14個賽季,艾弗森有5個賽季場均能夠貢獻30+的得分,4屆得分王是對他得分能力的最有利證明。艾弗森職業生涯最輝煌的賽季可能就是2000-2001賽季,斬獲“96黃金一代”的第一個常規賽MVP,入選最佳陣容一陣,只是可惜在總決賽遇上了如日中天的“OK組合”。

    如果以得分後衛的標準來說,艾弗森絕對是這個榜單不可缺少的成員。丹尼斯-羅德曼作為“活塞壞小子軍團”成員,羅德曼幫助球隊拿下了2次總冠軍,但羅德曼在國內球迷範圍最知名的還是他在公牛的“鐵三角”時期。身高僅有201cm的羅德曼,卻混跡於長人如林的內線,要知道那可是擁有“四大中鋒”的年代。2次最佳防守球員、8次最佳防守陣容以及連續7屆籃板王是對羅德曼內線防守威力的最好證明。這是一位完全打破常規的內線悍將。本-華萊士難以置信4屆最佳防守球員本-華萊士竟然是落選秀出身。之所以落選,除了華萊士進攻技術粗糙之外,身高不合格是重要的原因。

    雖然206cm的身高在現在看起來還算不錯,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四小陣容”的中鋒,但要知道華萊士所處的那個年代,對於中鋒的身高要求普遍都在210cm左右。那是一個有姚明、加內特、鄧肯、霍華德、奧尼爾的年代,華萊士能夠在這樣的年代連續7個賽季(00-07)拿下場均10+的籃板資料實屬不易。而且他的4次最佳防守球員也都是在這個年代所獲得的(02、03、05、06)。其二、與位置身高印象相比超出“魔術師”約翰遜至少在球童的籃球世界當中,魔術師是第一個打破個人對於位置印象的球員。206cm的身高,卻能在組織後衛的位置上打的風神水起,而且還是在80年代那樣的籃球環境當中。

    作為喬丹之前NBA最偉大的球星,魔術師絕對是一名打破常規並且打出劃時代表現的巨星。沒看現在只要出現一個高個控衛,都會拿來和魔術師比較嗎?凱文-杜蘭特“杜蘭特到底有多高?”一度成為球迷圈中的熱門話題。雖然杜蘭特的身高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並且讓人信服的數字,但是絕對不是官方資料中的206cm,這一點從他在比賽中的對手或者隊友的身高對比中就能看得出來。遠遠超出小前鋒“印象身高”的杜蘭特,不但擁有歷史級別的投籃手感,還擁有極為出色的結合球能力,這讓他在球場上游刃有餘。雖然杜蘭特在場外時不時會引起口舌之爭,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在球場內的偉大。

    其三、相比於NBA印象身高不足上面的兩種,也只是相比於位置上的印象身高不足,下面這兩位就厲害了,相比如我們對於NBA印象的身高都不達標,但最終卻能在NBA打出名堂。當然,在NBA歷史當中,有不少身高不足180cm的球員,所以球童選擇了兩位具有代表性的球員。蒂尼-博格斯(或馬格西-博格斯)NBA歷史上最矮的球員,蒂尼-博格斯身高僅有160cm,但卻在NBA效力了14年之久。1987年首輪第12順位,博格斯被子彈隊(奇才前身)選中,一個賽季之後,他去到了讓他打出名堂的黃蜂。在92-95這三個賽季,博格斯連續三個賽季場均得分上雙,並且場均能夠送出9、2次助攻(93-94賽季場均助攻10、1次,位列助攻榜第2),我們不能忘記,這是一個身高僅有160cm的球員。

    雖然博格斯的職業生涯沒有任何榮譽,但是以160cm的身高,能夠在NBA生存14個賽季,並且在巔峰期打出不俗的表現,依舊足以讓他登上這個榜單。以賽亞-托馬斯不合格的身高(175cm),“卑微”的出身(2011年次輪第30順位),小托馬斯的NBA之旅起步堪稱“地獄級別”的難度。雖然小托馬斯在職業生涯的關鍵節點做出了不明智的舉動,而且現在也已經逐漸淡出了球迷的視角,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夠忘記這位“地表最強175”曾經打出的歷史級表現。在他職業生涯最出色的賽季,托馬斯場均可以攻下28、9分,同時保持著46、3%的命中率,這對於身高受限的小托馬斯來說,相當難得。

    結語雖然不同位置的“標準身高”,只是外界“總結性”的認知,但是能夠在不符合“常理”的情況下打出名堂,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球童所舉例的這些球員,或許在職業生涯成就上有高低之分,但是如果要以“打破常規印象”來講,個人認為他們沒有高低之分。在任何領域,能夠突破常規,創造出不俗的表現,都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情。

  • 15 # lzw原創

    這樣的球員有很多,但是我唯獨想說一下馬賽克隊的塔克,198的身高,身體強壯,能從一防到五,現在還開發出了三分,什麼髒活累活一手抓,雖然個人榮譽沒什麼,但是塔克確實一個這類球員中優秀的代表。

  • 16 # 邵哥籃球

    NBA每個人都是天賦和技術的結合體,都是優中選優,萬里挑一。從身高看,經典的組織後衛185到190左右,得分後衛190到198左右,小前鋒198到205左右,大前鋒205到210左右,中鋒210到225左右。

    如果你的身高遠低於該位置的平均身高,就意味著你在防守端很吃虧,很可能被對手抓著打,比如前幾年火爆了一年的小托馬斯,175的身高,在凱爾特人隊打了一年好球,號稱“最強175”,但是在防守端是大漏洞,現在已經逐漸退出聯盟了。現在火箭隊的中鋒塔克,198的身高,雖然防守也可以,進攻也有三分,但是終歸差強人意,一般而已。

    相反,如果你的身高遠高於該位置平均身高,那就厲害了,天然的錯位優勢,很容易出類拔萃。

    4、西蒙斯

    西蒙斯2米08的身高打控球后衛的位置,助攻能力非常突出,在後衛中簡直就是完美錯位的存在,他在內線單挑對手的後衛那是易如反掌,而且速度也完全不輸全聯盟任何一名後衛。

    3、字母哥

    字母哥2米11的身高加上2.24的臂展在場上任何一個位置都非常可怕,他面對全聯盟的大前鋒都是錯位的存在,他的力量 速度和移動絕對不是同位置上的球員能夠相提並論的,對於任何位置上的球員來說都是錯位。

    2、安東尼戴維斯

    戴維斯有著大前鋒標準的2米08身高,但他的臂展卻達到了2米28的超恐怖水平,這不管是在進攻端還是防守端,戴維斯的優勢都十分巨大,在加上戴維斯早前是打控衛出身,他的技術能力和速度都是同位置的佼佼者,這讓他面對場上任何一名球員幾乎都是錯位的存在。

    1、杜蘭特

    杜蘭特被稱為“死神”是有原因的,2米11的身高和2米25的臂展已經是非常恐怖的中鋒水平,但杜蘭特卻偏要在小前鋒甚至是後衛線上“玩耍”,他的運球變向能力堪稱NBA頂級後衛,超長臂展和身高讓他的投籃幾乎不可封蓋,而且杜蘭特的投籃手感也是NBA歷史頂級的,這一切的因素造就了NBA得分能力最強的球員。

  • 17 # 喝口水嗆著了

    就從我瞭解的知名球星來排序吧!

    1.魔術師約翰遜,身高2.06米的控球后衛,歷史排名前五的偉大球員,榮譽無數,就不列舉了。他算是我看NBA的領路人,就是從集錦上看到他的比賽才喜歡上湖人的。

    2.空中飛豬巴克利,官方身高1.98米,實際上可能也就是1.95,這樣的身高卻司職大前鋒,而且常年保持20+10的超級球星水準。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拿過總冠軍。

    3.強盜博格斯,身高1.60米的博格斯在我們眼裡都是二等殘廢,但卻征戰NBA十幾個賽季,這足以證明他的偉大之處。

    4.本華萊士,官方身高2.06,實際身高兩米左右,高矮根據髮型變化。四次最佳防守球員獲得者,內線防守大閘,阿泰唯一不敢惹的黑又硬。又是勵志典範,同為96屆的傑出代表,但卻是落選秀。

    5.杜蘭特,官方身高2.06米,實際身高肯定超過2.10米,打小前鋒,基本上跟所有球隊對陣都是錯位。因為不喜歡內線肉搏,所以故意報低了自己的身高,傷愈後還能不能回到巔峰,還不得而知,在前面的職業生涯中足以證明自己的偉大之處。

  • 18 # 安瑞易

    個人認為查爾斯-巴克利在歷史上是典型的身高與位置完全不符合卻又打出大名堂的人

    身高198cm,是標準的分位高度(參照喬丹、科比都是198cm),也就是說巴克利僅以198的身高和眾多高他不少的內線肉搏(典型的奧胖),生涯還能拿下如此華麗的資料:場均22.1分、11.7籃板、3.9助攻,這儼然是超巨的存在(畢竟是名人堂成員,實力是經過官方認可呢)

    以下是巴克利生涯各賽季資料:生涯成就:

    職業生涯場均能砍下22.1分11.7籃板3.9助攻1.54搶斷0.83蓋帽,命中率高達54.1%;86-87賽季曾經憑藉場均14.6個籃板力壓所有中鋒怒獲籃板王,而這還只是巴克利生涯的一小部分精彩片段,其巔峰時期簡直殘暴。巴克利職業生涯場均22.1分,排名歷史第30位,場均11.7籃板,排名歷史第18位。他在93年硬生生從喬丹手裡搶走了MVP,阻止了喬丹的三連MVP。他職業生涯除了新秀賽季的籃板是8.6個之外,其餘賽季的籃板都在10個以上。

    巴克利是眾多被喬丹掩蓋了光芒球星中的一個,他是NBA歷史上最具特色的球員。98年還沒退役的他入選了NBA50大巨星,06年入選名人堂。他一共效力過3支球隊,其中76人和太陽都退役了他的34號球衣。所以他巔峰時候明顯是名人堂的水平的球員。

    無奈!巴克利算是悲情英雄,但喬丹時代的悲情英雄又何止他一個呢---

  • 19 # AlanH

    姚明時期替補迷你中鋒,海爺應該算一個!

    查克·海耶斯,身高1.98米,卻是姚明的替補!想必火箭球迷對其並不會感到陌生。令人捧腹的投籃姿勢永遠都是賽場上的“風景線”,不過他毫不在乎,因為他知道這就是他自己。對幹髒活累活毫無怨言能想到的就是他,中國球迷喜歡稱呼他為“海爺”。姚明在火箭的時候,他是有力的替補,而姚明受傷的時候,他也能儘自己的力量幫助球隊。2011年在火箭對陣勇士的比賽中砍下的生涯第一次三雙令人記憶猶新。

  • 20 # 123拎壺衝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海爺”-查克·海耶斯,身高1.98米,場上司職大前鋒/中鋒。他曾經是場上最矮的中鋒,防守的卻是最強大的對手:加內特、鄧肯、諾維茨基等等。生涯砍出場均5.8分,8.9個籃板,1.8次助攻,1.6次搶斷的資料。身高不足,努力來湊,他位置感好,靠強壯的下肢力量和高大的中鋒對抗,在籃下創出一片天地。

    海耶斯生涯高光時刻是在2010-11賽季的火箭隊,在姚明再度受傷的情況下,海耶斯很好的扮演了中鋒角色,場均貢獻7.9分和8.1個籃板,兩項資料都是生涯新高。

    我要說的第二個球員就是厄爾·博伊金斯,身高1.65米或者1.75米,場上司職控球后衛。我們私下裡可能會認為以這樣的身高連CBA都無法上場,更別說長人如林的NBA賽場了。但博伊金斯就做到了,他具有小個子球員的優勢就是閃電般的速度和超強的靈活性,同時具有良好的投籃手感,這是他在NBA立足的法寶。11年職業生涯能砍出11分,3.6次助攻的資料確實不易。

    跟博伊金斯一樣的還有1.75扣籃王內特·羅賓遜,升高不高,衝擊內線猶如砍瓜切菜。還有就是當今勇士隊的德雷蒙德·格林,同樣是賬面上身高不足以勝任的位置但他就是在大前鋒那個位置上打的風聲水起,總冠軍拿到手軟,不得不佩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很多男人基本上沒哭過,卻在看足球時數次落淚,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