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耕根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有韻文體,介於詩和散文之間,類似於後世的散文詩。

    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

    其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

    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

    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

    魏晉以後,日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

    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

    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

    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

  • 2 # h千祥雲集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賦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我比較喜歡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 3 # 南一郎

    賦的總體介紹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有韻的文體,介於詩和散文之間。如果與現代的文體相比,較類似於散文詩。

    賦的特點是“鋪釆摛天,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以景言志。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稱為“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文,是詩向賦之過渡,稱“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作“文賦”。

    比較著名,同時比較令人喜歡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等。

    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賦遠不及詩詞、散文、小說那樣膾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別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並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可窺端倪。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只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於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之為賦。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顯其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在遠承《詩經》賦頌傳統,近接《楚辭》,兼收戰國縱橫之文鋪張恣意之風和先秦諸子作品相關因素的基礎上,最後綜合而成的一種新文體。它與漢代的詩文一起,成就了漢代文學的燦爛與輝煌。賦的來源“賦”字用為文體的第一人,應推司馬遷。在漢文帝時“詩”已設立博士,成為經學。在這種背景下,稱屈原的作品為詩不太合適,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誦讀而不能歌唱,但是用“歌”稱呼,也感覺名不正言不順。於是,司馬遷就選擇“辭”與“賦”這兩個名稱。不過,他還是傾向於把屈原的作品以“辭”來命名,這是由於屈原的作品富於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的作品稱為“賦”。真 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馬相如。而後,到西漢末年,文人們就常以“賦”名篇自己的作品了。“賦”的名稱最早見於戰國後期荀況的《賦篇》。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只能朗誦。它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從漢至唐初這段時期,賦近於詩而遠於文,從主題上看,楚辭體作品主題較為單一,多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體式,像屈原那樣書寫自己的不幸與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鋪張誇飾,對漢大賦的影響不言而喻。賦自誕生之日便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這就是受楚辭影響極深的原因。騷體賦,多采用楚辭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常繼用了楚辭的“引類譬喻” 手法。賦與詩盤根錯節,互相影響,從“賦”的形成時就已經開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更出現了詩、賦合流的現象。但詩與賦畢竟是兩種文體,一般來說,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情感為重,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清人劉熙載說:“賦別於詩者,詩辭情少而聲情多,賦聲情少而辭情多。”漢賦的體式漢賦繼承了《楚辭》形式上一些特點,講究文采,韻律和節奏,又吸收了戰國縱橫家鋪張的手法,內容上著力“體物”,也注意到“寫志”,即透過摹寫事物來抒發情志。此外,趨於散文化,經常使用排比,對偶的整齊句法,既自由又嚴謹,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即騷體賦、漢大賦和抒情小賦。從賦的結構、語言方面看,散體、七體、設論體、及唐代文體賦又都比較接近於散文,有的完全可歸於散文的範疇。賦的似詩似文的特徵,與現代文學中的散文詩有些相像。騷體賦是賦體文學興盛的開端,是從先秦時期到漢高祖時,繼承了楚辭的特點,依舊使用“兮”字,枚乘的《七發》奠定了賦體文學的基礎。

    散體大賦產生於賦體文學的發展時期,是從漢高祖到漢武帝登基之前,這段時間的賦體文學風格以雄大壯闊為主,因而又被稱為“散體大賦”,代表作品有司馬相如的《上林賦》。

    賦的主要特點

    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句式錯落有致並追求駢偶;

    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

    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四、內容上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

    五、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

    六、經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

    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其中漢賦最具影響。賦的主要表現手法

    賦、比、興是詩經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三種表現手法。賦是鋪陳排比的意思,相當於近代的排比的修辭方法,南宋的朱熹認為“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者也”。

    漢賦四大家介紹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和張衡四人被後世譽為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一說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漢族。西漢官吏、學者。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友愛鎮)人。 少好學,口吃,博覽群書,長於辭賦。年四十餘,始遊京師長安,以文見召,奏《甘泉》、《河東》等賦。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王莽時任大夫,校書天祿閣。揚雄是即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所謂"歇馬獨來尋故事,文章兩漢愧楊雄"。在劉禹錫著名的《陋室銘》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為揚雄。揚雄曾撰《太玄》等,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範疇,並在構築宇宙生成圖式、探索事物發展規律時,以玄為中心思想。是漢朝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 對後世意義可謂重大。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東漢官吏、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子,字孟堅,漢族,扶風安陵人(今陝西咸陽東北)。除蘭臺令史,遷為郎,典校秘書,潛心二十餘年,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徵匈奴為中護軍,兵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等。

    張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張衡獲得了很多榮譽,被一些學者認為是通才。

  • 4 # 聞天下談古今

    人們經常說古人懂詩詞歌賦,琴棋書畫."詩"很顯然是詩歌的意思,"詞"就是一種有長有短的詩句,"歌"就是古代的歌曲,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性質。是以“鋪採摛文,體物寫志”為手段,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有韻文體。它多用鋪陳敘事的手法,賦必須押韻,這是賦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主要特徵。

    賦,比,興,源自於詩經。賦陳,一作鋪陳。鋪排,是鋪陳、排比的簡稱。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境、氣氛和情緒。 在賦體中,尤其是富麗華美的漢賦中,賦法被廣泛地採用。漢樂府和漢代某些五言詩也與漢賦互相影響,更將鋪陳與排比相結合,相得益彰。

    賦比興是《詩經》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是中國古代對於詩歌表現方法的歸納。它是根據《詩經》的創作經驗總結出來的。最早的記載見於《周禮·春官》:“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後來,《毛詩序》又將“六詩”稱之為“六義”:“故詩有六義焉:風、賦、比、興、雅、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對此解釋說:“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

    中國古代的名賦有100多篇,我個人最喜歡的有以下十篇,與你一起共賞。

    1、宋玉的《高唐賦》

    《高唐賦》是戰國末期辭賦家宋玉創作的一篇賦。此賦在序中透過對話寫了楚頃襄王之前的某位楚王與神女巫山歡會的故事。

    正文分六段,第一段寫雨後新晴而百川彙集時水勢奔騰澎湃之狀;第二段寫山中草木繁茂興旺,風吹枝條發出悲鳴聲宛如音樂,打動了各種人的心絃;第三段寫登山遠望,所見山勢高峻險惡,岩石崎嶇參差,山高穴深,怪石嶙岣,動人心魄。

    第四段寫登上高唐觀之側可見迥然不同的景象:芳草叢生,眾鳥和鳴,一些術士仙人正在聚會祈禱;第五段寫楚王奏樂畋獵的盛況;最後一段指出楚王如能進用賢才,就會精神通暢,延年益壽,不必去與神女相會。

    全賦辭釆瑰麗,鋪陳排比,刻意形容,句法多變化,行文氣勢貫通,透過誇張描寫給人一種壯美感,讀起來琅琅上口。

    2、司馬相如《長門賦》

    《長門賦》最早見於南朝梁蕭統編著的《昭明文選》,據其序言,這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受漢武帝失寵皇后陳阿嬌的百金重託而作的一篇騷體賦。

    作品以一個受到冷遇的嬪妃口吻寫成:君主許諾朝往而暮來,可是天色將晚,還不見幸臨。她獨自徘徊,對愛的期盼與失落充滿心中。

    她登上蘭臺遙望其行蹤,唯見浮雲四塞,天日窈冥。雷聲震響,她以為是君主的車輦,卻只見風捲帷幄。此賦以景寫情,情景交融,表現陳皇后被遺棄後苦悶和抑鬱的心情,藝術表現上反覆重疊,表達女性感情極其細膩,是一篇優秀的騷體賦。

    3、張衡《二京賦》

    《二京賦》是東漢辭賦,為張衡的代表作。《二京賦》包括《西京賦》、《東京賦》兩篇。二京,指漢的西京長安與東京洛陽。《二京賦》由於其結構的嚴謹精密,被多數人認為是漢賦中的精品。

    4、曹植《洛神賦》

    《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

    全篇大致可分為六段:第一段寫作者從洛陽回封地時,在恍惚之際看到洛神佇立山崖;第二段寫洛神容儀服飾之美;第三段寫作者愛慕洛神既識禮儀又善言辭,雖相互贈答,但擔心遇合受阻;第四段寫洛神為“君王”之誠所感後將來而未至的情狀和舉動。

    第五段寫洛神來臨扈從之多,終以人神道殊,含恨離去;第六段寫洛神去後作者對顧望思慕不忍離去的深情。全賦辭采華美,描寫細膩,想象豐富,情思綣繾,若有寄託。

    5、杜牧《阿房宮賦》

    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作的一篇賦體文章。文章透過對阿房宮興建及其毀滅的描寫,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

    全文運用了想像、比喻與誇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駢散結合,錯落有致。文章語言精練,工整而不堆砌,富麗而不浮華,氣勢雄健,風格豪放。

    6、蘇軾《赤壁賦》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透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全賦在佈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並對之後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

    7、袁枚《秋蘭賦》

    《秋蘭賦》是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篇詠物抒情小賦。文章先寫發現蘭花的經過,然後代蘭花擬言,寫蘭花之情操;接著寫作者移蘭入室、倍加珍愛,襯托蘭花品格的高潔;再接著正面謳歌蘭花的“晚景後凋,含章貞吉”的品質;最後,以四言詩作結,寄寓作者的感慨。

    這篇小賦作者透過對蘭花的描寫和歌頌,表達了他不同流俗、清高自持的處世思想。此賦以四六言為主,有駢賦之風,但還是文賦的筆法,靈動流暢。

    8、陸機《文賦》

    《文賦》是晉代陸機的文藝理論作品。

    該賦序言說明創作緣由和意圖,指出“意不稱物,文不逮意”的困惑,認為對寫作的認識,雖然可以借覽前人的經驗,但主要靠個人在實踐中摸索。“意物文”與“知能”的各自關係,是寫作應處理的兩大難題。

    接著敘述創作前的準備以及寫進入寫作過程後,要保持精神意念的高度集中,排除任何雜擾,全心投入構思,充分運用想象和聯想,而獲得形象準確的語言,極為艱難,要發掘昔日積累,尋求充分表達情志的新穎文辭。

    然後論創作立意,並從思想、語辭兩方面,說明寫作的樂趣,又論述文體多樣性的成因,分析十種文種特徵,論作文時注意處理的四個問題,說明創作的艱難,最後論藝術靈感及文章的作用。

    9、歐陽修《秋聲賦》

    《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嘆。

    全文以“秋聲”為引子,抒發草木被風摧折的悲涼,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全文立意新穎,語言清麗,章法多變,熔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為一爐,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10、宋辭《月賦》

    《月賦》是南朝宋辭賦家謝莊所寫的一篇文章,它透過假設曹植與王粲月夜吟遊的故事,描寫了月夜清麗的景色以及沐浴在月光當中的人們的種種情思,在敘事中透出怨遙傷遠之意,從而使敘事與抒情緊密結合起來。

    在寫作上多用側面渲染、烘托的手法,中間又穿插神話、典故以及歷史傳說,更深化了月的歷史背景的文化意義。句式以駢偶為主,又雜以散句,顯得整齊而富有變化。全賦寫月神采飛動,用筆柔和細膩,風格清雅秀美,讀來詩意盎然。

    特別是篇末所繫兩詩,一詠明月,一詠落月,感嘆歲月流逝,再致怨遙傷遠之意,情思綿邈,韻味悠長,既總結全篇,又與篇首“沉吟齊章,殷勤陳篇”相呼應,反映了此賦結構的精巧完整,並昭示南朝賦在總體上走向詩化的趨勢。

  • 5 # 仰望星空的愚者

    分類:騷體賦、新體大賦(散體大賦)、抒情小賦,興起於漢初,衰落於漢末。

    ①騷體賦:模仿楚辭寫的一種賦,內容側重抒情,其形式與楚辭相似。

    ②散體大賦:漢代辭賦的典型代表。普遍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繼承了先秦散文,它作品篇幅巨大,鋪敘摹繪成分多。

    發展過程:

    A、西漢初期,騷體賦又稱“辭賦”。其代表作是賈誼的《吊屈原賦》和《鵬鳥賦》;

    B、西漢前期至東漢中葉,是漢賦的興盛期。這個時期主要是散體大賦,隨著枚乘的《七發》出現而分流:一、是騷體賦繼續發展,代表作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賦》、司馬相如的《悲士不遇賦》,騷體賦的趨勢由強到弱;

    二、是枚乘《七發》的出現,標誌著枚乘開創大賦的典範作品。《七發》不僅影響到散體大賦的發展,而且在賦中形成了主客問答形式的文體——七體。

    C、東漢末年,散體大賦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抒情小賦,代表作是趙壹的《刺世疾邪賦》、張衡的《歸田賦》等。

    我喜歡張衡的《二京賦》,它的規模、容量和篇幅都超過前人,鋪陳臚列,細緻描繪,更加不厭其煩,成為漢代京都賦的極致。他既是散體大賦的終結者,又是抒情小賦的開創者。

  • 6 # 軫念信箱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性質。是以“鋪採摛文,體物寫志”為手段,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有韻文體。它多用鋪陳敘事的手法,賦必須押韻,這是賦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主要特徵。

    賦賦(以“賦者古詩之流”為韻)作者(唐)白居易

    賦者古詩之流也。始草創於荀、宋,漸恢張於賈、馬。冰生乎水,初變本於典墳;青出於藍,復增華於風雅。而後諧四聲,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中國家恐文道浸衰,頌聲陵遲。乃舉多士,命有司。酌遺風於三代,明變雅於一時。全取其名,則號之為賦;雜用其體,亦不出乎詩。四始盡在,六義無遺。

    雅音瀏亮,必先體物以成章;逸思飄颻,不獨登高而能賦。其工者,究筆精,窮旨趣,何慚《兩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騁妍詞,豈謝《三都》於左思。掩黃絹之麗藻,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於寰海,增紙價於京師。則《長楊》《羽獵》之徒,胡為比也;《景福》《靈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謂立意為先,能文為主。信可以凌轢《風》《騷》,超軼今古者也。今吾君網羅六藝,淘汰九流。微才無忽,片善是求。況賦者雅之列,頌之儔。可以潤色鴻業,可以發揮皇猷,客有自謂握靈蛇之珠者,豈可棄之而不收。

    白話譯文:

    班固在《兩京賦序》中說:「賦從古詩流變而來。」

    賦草創於戰國末期的荀子、宋玉,經西漢的賈誼、司馬相如等人發揚光大。賦最初從三墳五典等古籍中來,但冰寒於水;接著用詩的語言增加其文采,青出於藍。然後和諧四聲,祛除八病,的確是華美的文章啊。

    我大唐擔心詩文的大道衰敗,所以開科取士——讓有關部門上承夏商周三代,綜合當今文壇的風尚,用律賦考察士人。律賦雖然也稱之為賦,但律賦的體例也以詩為準則。包含了詩的各種型別,以及各種藝術形態,可以作為創作詩文的標準。

    現在看律賦,比義推累,錯綜複雜,文辭文采分佈合理;雖然是文章,卻符合音律;每一個字都前後呼應,結構井然。華麗,但不嬌豔;優美,又能適度。文辭典雅,聲韻明亮,一定要先體會事物,然後謀篇;靈感出現,浮想聯翩,也不必先登高再作賦。

    那些工整的律賦,探究精微,窮盡旨趣,何必自慚不如班固的《兩京賦》呢?那些絕妙的律賦,提煉奇思異想,熟練地運用華麗的辭藻。

  • 7 # 塵緣居士

    什麼是賦呢,賦是中國古代一種文體,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邊緣文體,它更近於詩體,而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感情為重,而賦則以敘狀物為主借景抒情,它講究文彩韻律,兼有詩歌與散文的性質,其特點重於寫景,借景抒情,其最早出現於褚子的散文之中,叫做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到了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到了魏晉以後,曰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做律賦,宋代以散文的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

    就我本人比較喜歡曹植的《洛神賦》他在詞中虛構了自己與洛神的邂逅,和彼此之間的思慕愛戀,其中描寫洛神美豔絕倫,不可方物,人神之戀飄渺迷離,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把作者的無限悲傷悵惘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辭采華美,描寫細膩,想象豐富,情思綣繾,若有寄託。

  • 8 # 使用者言午澤群

    賦這種文體出現在戰國時期,儒學大師荀子曾作《賦篇》,賦,才做為獨立文體出現。賦兼有韻文和散文的重要文體,有大小賦之分。大賦多寫於宮廷的盛況和帝王的生活,小賦多數是抒情。此後,屈原、宋玉等人以這樣文體進行文學創作,後人把他們的作品稱之為“屈原賦”或“宋玉賦”。

    賦在漢朝興盛繁榮起來,漢賦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創始期、全盛期、摹擬期、轉變期。

    賦的特點是:內容多寫京華的繁榮和帝王的遊樂,以此來粉飾太平,歌功頌德。文章前有序言,正文韻,散結合,其中散文用以記敘,韻文用於描寫,韻腳根據需要經常轉換。語言多用四六句,篇幅較長,且喜歡堆砌生僻字和形容詞,通常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展開。△《銅雀臺賦》,是三國時期,曹植在鄴城銅雀臺落成時所作,文辭華美,為漢賦中的經典作品。

    《銅雀臺賦》

    附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雲天亙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

    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暉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

    御龍旗以遨遊兮,鸞駕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願斯臺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建安十五年,曹操擊敗袁紹及其三子,並北征烏桓,平定北方。於是在鄴建都,於漳河畔大興土木修建銅雀臺。落成之日,曹操召集文武在臺前舉行比武大會,又命曹植登臺作賦,曹植下筆成章,給後人留下了這千年不杇的名篇。

  • 9 # 尊邁文化

    《洛神賦》、《前赤壁賦》等都是有名的賦篇。在家鄉邢臺這邊,有邢臺詩人鄭力的《邢臺賦》,還有唐代名相宋璟的《梅花賦》。

    “賦”是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區別於古詩、詞。它像古語言文,但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

    “賦”之魅力,體物寫志,借景抒情,讀之常使人心境合一,血脈澎湃。現把鄭力的《邢臺賦》,複製過來,共賞之。

    《邢臺賦》鄭 力

      序曰:勢將疊嶂壓崆峒,恨不崢嶸一萬峰。縱是鴻蒙規造化,翻將滄海笑平庸。

      邢之地,倚太行而襟中原,退滄海而腴百川。

      肇始盤古開天,神牛降以護族安;大禹治水,鯀堤存以勵子堅。唐山峨峨,承堯以百姓之許;巨澤漭漭,鑑舜以九隅之賢。商遷井方,開祖乙千秋之業;周封夷儀,築邢侯百尺之臺。

      時春秋毀禮,列國爭雄。老子避廣陽而悟於道,孔子教南宮而述於仁,子華子游臨淄而持於義,鬼谷子居雲夢而授於兵。時趙氏託孤,三家分晉。襄子采邑,聞鹿鳴而舒其憫;豫讓伏刃,犯虎賁而全其忠。時禾黍歌殘,沙丘苑圮。嘆武靈王中興明主而困於掘鼠;嗟秦始皇天下至尊而欺以輿鮑。時陳涉揭竿,風雲繼起。張耳守鉅鹿,諸侯偃旗息鼓徒觀壁上;項羽擊章邯,孤軍破釜沉舟奮威陣前。時赤帝歌風,漢業初定。貫高謀柏人,雖赴死不屈士之氣骨;馮唐薦雲中,縱終老還系國之興衰。時新莽篡帝,漢復鄗南。劉秀藏身,今牡丹猶茂;馮異謙功,古大樹名存。時八王爭晉,五胡競立。石勒為霸,開基後趙於草莽;張賓為謀,定鼎襄國於桑梓。時楊隋無道,李唐得國。乃祭告先世,追其王尹遺冢為陵;復崇享太廟,尊其昭慶二祖為帝。時貞觀鼎新,開元盛治。魏徵明鏡,太宗鑑以知得失;宋璟鐵石,玄宗懼以戒奢靡。時後漢星隕,後周宿曜。精兵圖治,郭威御契丹以為國本;宵旰憂勞,柴榮下江淮初奠宋祚。時女真寇邊,靖康蒙難。面刺八字,王彥將萬數義勇赤心報國;身無二主,牛皋統千餘壯士歃血殺敵。時蒙古滅金,大元開疆。劉秉忠親承帝命,定禮儀法度並籌大都城闕;張文謙勸農立社,修天時水利而富壟畝稼穡。時朱明驅北,燕王還京。侯泰節操直勁,建文朝覆而刀戟不能屈其志;曹鼐氣剛以正,土木堡變而冠纓終以殉其貞。時嘉靖荒政,萬曆怠朝。撫浙抗倭,王本固肅嚴清廉,終不讓東南片嶼;鎮寧平虜,朱正色端方剛毅,盡保全西北三邊。時崇禎垂亡,後金掠土。賈莊鏖兵,盧象升浴血忠烈;順德圍城,吉孔嘉拒降守節。時清室一統,順康初盛。《世祖實錄》既成,魏裔介以“烏頭宰相”辭歸鄉里;《五方母音》廣傳,樊騰鳳以白衣卿相終老田間。時國門洞開,洋務圖強。李鴻章辦臨城煤礦為闢近代工業先導;盛宣懷修蘆漢鐵路而立現代交通大綱。時慈禧專國,列強叩關。“扶清滅洋”,趙三多首燃義和烽火;“掃清滅洋”,景廷賓高舉龍團大旗。

      壯哉,夫日月更迭而英靈不死,概天雖赫赫不能攝其精,宇雖茫茫不能擢其神。其形可滅,其氣不可奪,其跡可廢,其名不可泯。

      若夫海以龍為長,國以士為驕。扁鵲居蓬山而濟民間,不虛千秋醫祖。張角道太平而懷天下,不愧百代英傑。孫伏伽宴曲江為歷朝狀元之首。僧一行測地極為宇中科技之先。張祜一聲何滿子而摘唐詩片璧。顧隨千首詩詞曲而躋國學大師。尚小云梨園爭春,四大名旦美名流芳。白壽章瀚苑揮毫,百年華彩神韻傳世。

      縱覽古今邢州驕子,更有郭守敬才學冠代,其仰觀寥廓於無形,制仰儀、渾天儀以測日月升沉、星宿盈仄,乃惜以寸晷之分陰而主制《授時歷》。其俯覽蒼茫於汗漫,闢四維,達八極,明黃道以互動,衡地軸於經緯。其疏達活泉以灌邢州農桑,開通惠河以運江南綢米,更溯黃河於崑崙而正《水經》之流變。偉哉守敬,顧大化之浩渺,閱陵谷之遷變,熠明河之光耀,亙宇宙之長存。

      若夫鍾靈毓秀,天寶物華。邢之陶紋飾繁美,為繩、為網、為籃、為渦,皆仰韶文化之古器。邢之銅剛健渾樸,為爵、為鼎、為觚、為彝,皆商周文明之遺珍。邢之鐵堅實緻密,為鍤、為鋤、為鉦、為釜,為襄國刀。其刀,以鐵精百鍊,乃唐之貢品。邢之瓷類雪類銀,其形規矩周正,其胎玲瓏剔透,其釉潔白無瑕,其聲清妙悅耳,唐時除為朝廷貢品外,尚有言“天下無貴賤通用之”。乃至經絲路、通滄海,為中國贏得“瓷器之國”美譽,不愧世之瑰寶。

      若夫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太行峰間騷人詞客尋幽懷古,清風樓上俊彥雅士拈韻聯詩。天河山,雲妝霓舞,潭谷多姿,誠牛郎織女之天府。紫金山,崖懸徑仄,林泉鬱日,為邢州五傑之書院。峽谷群,峽披石削,雲持霧繞,天成奇觀世之何復?英談村,巖鋪石砌,古樸寧謐,若尋桃源莫非此處?九龍峽,龍飛龍降,九龍捧珠,臥龍邀往龍宮住。雲夢山,瀑垂瀑隱,浣瀑壺天,浮雲或與仙人遇。黃榆嶺,嵯峨峭拔,秋葉千迭,李攀龍曾繫馬吟詩。仙翁山,明秀孤挺,擰柏十丈,張果老嘗騎驢賣卜。天台山,穀倉倚天,林深羽囀,步其幽而塵囂頓忘。天梯山,棧橋橫虛,洞折水潛,凌其險而豪氣憑生。白雲洞,瓊雕玉琢,琳琅幻彩,集天海之奇於一處。玉泉池,風清月潤,楊柳婆娑,開般若之門於十方。達活泉,紅蓮碧沼,曲橋螺洲,分楫其中何異西子。秦王湖,青崖綠樹,水榭漁津,飛舟其上若到巫峽。

      若夫愛國愛邢,自強不已。雞鳴風雨,抗日軍政大學燃烽火於太行山上。虎嘯蒼穹,八路東進縱隊擊倭偽於滏陽河濱。時公元1945年9月24日,邢臺浴火重生,人民翻身做主。三十年工業興城,三十年改革騰飛。今日邢臺高新匯聚,產業縱橫。通京聯海,開拓發展新空間,一城五星,構建城市新框架。石武高鐵,予邢臺以通衢之利,邢衡高速,助邢臺以達海之捷。三年大變樣,舊貌換新顏。宜居七里河新區,處處繁花簇錦;健民開元寺公園,時時笑語流連。新農村建設綻靚千村萬寨,欒卸、南溝門,經濟實體帶動共同富裕;崗底、前南峪,生態農業彰顯自然和諧。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先進裝備製造、新能源雄風勁顯;煤鹽化工、新型建材宏圖大展。邢鋼、邢機、晶牛老產業勇闖潮頭;光伏、單晶矽、緊韌體新專案蓬勃爭輝。臨西軸承、清河羊絨、寧晉電纜、沙河玻璃、任縣機械、隆堯泡麵、平鄉腳踏車等各特色工業做精做大。漿水板栗、富崗蘋果、臨城核桃、鉅鹿枸杞、柏鄉牡丹、威縣棉花、廣宗花生等優勢農業深化推廣。“太行山旅遊文化節”盛迎天下賓客,“世界張氏總會懇親大會”廣納海外同鄉。可謂:五千年文明無邊璀璨,七百萬兒女再續輝煌。

      若夫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還邢臺青山綠水,走生態發展之路。遙想百泉復湧之日,千山捧翠之時,城市融於自然,處處和諧人居。山水泉城大放異彩,魅力邢臺光耀中華!

      壯哉邢臺!天廓其蒼!地饒其廣!風激其翔!雲舉其昂!日射其煌!史鑄其芳!物競其彰!民樂其昌!

  • 10 # 天使和撒旦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賦作為一種獨特的文體,歷來受到文人的重視,特別是漢賦,從題材、體裁、表現方式、審美形式上,都極大地拓展了中國文學的表現空間,所以,從《文選》開始,賦的創作常常被放在文人文集之首。但是,什麼是賦,即哪種文體可以稱為賦,哪種文體不可以稱為賦,賦是什麼,即賦究竟應該屬於詩歌還是散文,或者是一種其他的文體,至今仍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20世紀以來,研究賦文學的人,對賦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有益的研究。有學者在詩歌、散文等文體中尋找賦的位置。20世紀初期的曹聚仁先生,曾經發表了《賦到底是什麼?是詩還是散文》的文章。到了20世紀末,趙敏俐著《漢代詩歌史論》,則把漢賦納入漢詩之中進行考察。另一方面,賦文學究竟包括哪些文體,也是學者們關注的問題。遊國恩先生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以及各類賦體文學研究著作、漢魏賦體文學選本,甚至包括最近幾年的新編文學史著作,則把一些沒有標明是“賦”的作品,如七體、對問體文學,都列入賦文體中。費振剛先生等編篡的《全漢賦》,也是依此為取捨標準,故比《文選》及清人陳元龍所撰《歷代賦匯》等選本的編選標準要寬泛得多。

    毫無疑問,對賦體文學的內涵和外延的探討,意味著賦體文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但是,客觀上,我們也應該看到,上述觀點,有可能使賦體文學的界限變得模糊,並最終影響到對賦體文學傳統和賦體文學的文體特徵的清晰把握。

    賦文體內涵和外延的模糊性,始於《漢書·藝文志》,班固雲“不歌而誦謂之賦”,以屈原作品為賦,以為荀子、屈原都是“作賦以風”。無論班固之“賦”所指是不是文體,但是客觀上我們不能排除班固以荀子、屈原作品為賦體文學的可能。所以,近人駱鴻凱先生《文選學·體式》認為“賦辭通稱,辭為大名,賦為小名,其來已舊”。

    不過,我們也注意到,在班固之前,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司馬遷的這一段話,使我們也可以認為司馬遷在這裡區分了“辭”和“賦”二者,並且告訴我們,“辭”和“賦”是兩個既互相聯絡,又互相區別的文學體裁,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喜歡“辭”,而其成名卻是“賦”;宋玉等人的文學成就主要應該來自於賦,他們在政治上雖不能“直諫”,但在藝術上的“從容辭令”,與屈原並無不同。拙文《論宋玉唐勒景差“好辭而以賦見稱”》對此作了辨析,認為楚辭是詩,而宋玉等人的賦不是詩。

    雖然楚辭是賦的重要源頭,但是,賦和楚辭不同,這是劉勰早已指出過的,《文心雕龍·明詩》雲“逮楚國諷怨,則《離騷》為刺”,則是以楚辭為戰國時期的詩。而《文心雕龍·詮賦》則說:“於是荀況《禮》《智》、宋玉《風》《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六義附庸,蔚成大國。”如此,則劉勰明確表示,賦肇始自荀子、宋玉,而屈原並不能算作是開創賦體文學的人。當然,屈原的作品,特別是《卜居》、《漁夫》,以及收在楚辭中的宋玉等人的作品《九辯》、《招魂》、《大招》,是從楚辭到賦體的過渡,與賦體文學有很大關係,這也是不容否認的。(參看拙著《戰國文學史》第六章,武漢出版社1996年版)

    20世紀以來,很多學者把賦的起源放在漢代,認為自枚乘《七發》,然後才有大賦,而宋玉的賦不可靠。到了20世紀末,隨著《唐革賦》的發現,原來的假說都不攻自破,那麼,賦文體的起源,還應該回到劉勰所謂爰錫名號、與詩畫境的荀況《禮》、《智》、《雲》、《蠶》、《箴》等《賦篇》,以及宋玉《風賦》、《釣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大言賦》、《小言賦》等作品中來。

    《文心雕龍·詮賦》說:“賦者,鋪也;鋪採摛文,體物寫志也。”劉勰的這個論述,準確地抓住了賦體文學的基本特徵。賦體文學是古詩之流,是從《詩經》六義發展來的,是文學侍從貢獻給君主或者皇帝的,班固所謂“或以抒下情而通諷喻,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雍擁揄揚,著於後嗣,抑以雅頌之亞也”(《文選·兩都賦序》)。考察荀子、宋玉賦,我們發現,司馬相如、揚雄等漢大賦作家的賦體文學作品所具有的特點,在荀子、宋玉賦中都有明確體現:首先,賦體文學的創作目的是為了諷諫,而且,賦體文學一般都繼承《詩經》傳統,用序說明創作的目的;其次,賦體文學以對問為基本的結構形式。第三,賦體文學以鋪陳排比為基本的描寫手法。第四,賦體文學都追求宏麗溫雅的審美風格。

    由於賦體文學產生在縱橫家輩出的戰國時期,又由於最初的作者與楚辭有不解之緣,所以,賦體文學自產生之時,就帶有縱橫家和屈原的影子。但是,賦體文學的最直接的精神傳承仍然是《詩經》,從班固、劉勰,一直到程廷祚都強調賦和詩的聯絡,這是有道理的,而今天的學者更多強調楚辭和戰國縱橫家對漢賦的影響,而忽略賦體文學在創作目的上與《詩經》的聯絡,難免有捨本逐末之嫌。

    又由於賦體文學在漢代的突出地位,它對漢代的許多文體都產生了影響,而這種影響,也許是互

    我比較喜歡《詩經》,很多大眾化、膾炙人口的句子會讓人讀之回味無窮。比如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還有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很美的句子,感覺比唐詩都要好,透著一股子靈氣,非常的飄逸,讓人讀之有如飲甘露之感。

  • 11 # 文遊樂

    八閩雄都,千秋福地。山海為懷,藏鋒斂銳。

    這是我最喜歡的《三坊七巷賦》的開頭兩句。說的是三坊七巷所在的福建省福州市是一塊倚山面海的有福之州。偏居東南沿海的福州懷抱面積達六百餘畝的三坊七巷,從這裡走出了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琴南、林覺民、林徽音、冰心等一大批志士能人,成就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的輝煌。

    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單霽翔先生聽聞陳章漢準備寫作《三坊七巷賦》,敏感到其中的文化意味,對陳章漢說:“到時候你的《三坊七巷賦》立起來,我會親自來參加剪綵。”這句話對陳先生的創作激勵很大。

    此賦之外,陳先生還創作了《閩都賦》《鼓山賦》《馬江賦》《福州溫泉賦》《旗山賦》《曇石山賦》等作品,成為寫賦之大家。

    寫賦出名後,他被大家稱為“‘賦’聯主席”。他說“希望有一個隊伍,而且希望還能夠辦班,我來講講課,培養一些學生,帶動更多的人來交流探討”。

    茲引《三坊七巷賦》中介紹三坊七巷由來及規模的一段文字,以饗同好:至若坊巷之濫觴,衍脈乎晉唐,宏規於明清,勃興於新紀。方圓六百餘畝,中衢輻輳三七:東向曰巷,西向稱坊。北抵雙拋橋渡,南襟安泰河墘。巷陌如枰,溝渠若濟;宅院毗連,望族踵繼。崢嶸灰雕鞍牆,俯仰懸鐘雀替。肯構肯堂,彌精彌細。巧匠眼神,墨斗記性。勝絕處,堪嘆明清古建之大觀也。

    當然,除了喜歡讀現代人創作的賦,我們也一定喜歡古代的賦。例如,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等。

    讀賦是一種藝術的享受。賦產生於漢朝,是文體的一次創新,賦兼具詩歌和散文的特點,在詩與文之間形成了新的文學形式。賦的文采斐然,韻律明快,讀來神清氣爽。只是我個人對用典和藻飾太多的賦有一點抗拒,才疏學淺遇到不懂的典故就讀得比較慢,遇到華麗無比的詞句就覺得有點暈。

    至於寫賦,陳章漢先生說“一個賦要有挺長時間的醞釀”。這十幾年來,他平均一年寫兩個賦。他指出,寫賦要挖掘、要到達,然後才有可能去表達好。要沉得住氣,慢慢來,把文章做細做足。這是行家中肯之言。

    我個人覺得,即使不寫賦,我們也可以在讀賦中學習賦的對偶對仗、排比押韻,應用到其他文種的寫作中。即使在公文中也可以使用。

  • 12 # 而今又到落花處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性質。是以“鋪採摛文,體物寫志”為手段,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有韻文體。它多用鋪陳敘事的手法,賦必須押韻,這是賦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主要特徵。 起於戰國,盛於兩漢。賦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賦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為律體,叫“律賦”;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寫賦,稱“文賦”。著名的賦體文章有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等

    其中賦最早和比(比喻),興(起興)(以上三個為表現手法),風(民風民俗),雅(歌功頌德),頌(祭祀)(以上三個為內容)這六者被稱為“六義”。

    我最喜歡的是曹植的《洛神賦》,在玩三國殺時甄姬的臺詞就是“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這就是《洛神賦》裡面的句子。

    然後是庾信的《枯樹賦》、《小園賦》,江淹的《恨賦》、《別賦》。其中江淹的《別賦》是最值得一讀的。其中“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令人傷感。“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令人懷念。

  • 13 # 職場小兜

    “賦”字用為文體的第一人應推司馬遷。在漢文帝時“詩”已設立博士,成為經學。在這種背景下,稱屈原的作品為詩是極不合適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誦讀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稱也名不正言不順。於是,司馬遷就選擇“辭”與“賦”這兩個名稱。不過,他還是傾向於把屈原的作品以“辭”來命名,這是由於屈原的作品富於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稱為“賦”。真 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馬相如。而後,到西漢末年,文人們就常以“賦”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賦”的名稱最早見於戰國後期荀況的《賦篇》。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只能朗誦。它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

    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從漢至唐初這段時期,賦近於詩而遠於文,從主題上看,楚辭體作品主題較為單一,多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體式,像屈原那樣書寫自己的不幸與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鋪張誇飾,對漢大賦的影響不言而喻。賦自誕生之日便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這就是受楚辭影響極深的原因。騷體賦,多采用楚辭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常繼用了楚辭的“引類譬喻” 手法。

  • 14 # 平陽一虎

    賦,

    源於《楚辭》及戰國時代的策士文,是漢朝文學的代表形式。賦的形式在詩與文之間,班固說“賦者,古詩之流也”,又說“不歌而誦,謂之賦”,賦是一種能讀不能唱的詩。賦的意義是“鋪”、“敷”,所以敷陳敘事,鋪展詞采。

    《漢書藝文志》中將賦分為四種:屈賦、陸賦、荀賦、雜賦。屈賦即《楚辭》,如漢朝的賈誼、淮南王劉安的賦,特點是抒情。陸賦是漢時陸賈的賦,枚皋、朱建、嚴助、朱買臣、揚雄等人的賦也屬此類,流傳至今的只有揚雄的作品。這類賦是策士文的一種演變,偏重於辭令說理。荀賦即《荀子》中的《賦篇》,特點是詠物。雜賦所列書目全部失傳,無法知道內容形式。從今天的觀點看,只有屈賦一類可歸於文學。

    除《漢書》的記載外,還有很多作賦的名家,最出名的是司馬相如,代表作有《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等,都跟宮廷生活有關。前兩篇描寫田獵,第三篇描寫神仙,第四篇是替失寵的陳皇后抒寫情思以感動皇帝。司馬相如生性浪漫,有與年輕寡婦君相戀的佳話,後來成為漢武帝的御用文人。東方朔,代表作有《七諫》、《答客難》,也是漢武帝的侍文之臣。

    賈誼,是早期漢賦的代表作家,他的《吊屈原賦》、《鵩鳥賦》成為抒寫抑鬱不平之情的典範,最具個性。其他作家,如枚乘,代表作《七諫》;揚雄模仿司馬相如的《甘泉》、《羽獵》、《長慚》等賦最出名;東漢班固的《兩都賦》曾名動天下,此外有張衡的《西京賦》,傳說寫了十年,也很有名。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創作了很多賦,以《述行》、《短人》、《釋海》等篇最佳。

    漢代社會經濟發達,無戰亂之憂,君王們想以文字裝飾太平,誇耀功德,並消遣娛樂,於是就用利祿功名獎勵作文之人。所以,漢賦大體上是宮廷文學,內容無法與《楚辭》相比。形式上堆砌辭藻,鋪張事物,作賦家多兼為字典編纂者,字典上的種種物名也盡數列上去,又喜歡用排偶句法,因而活潑有生氣的文章少,笨拙冗長的為多。

    章太炎曾評價:“自屈、宋以至鮑(照)、謝(靈運),賦道已極,庾信之作,去佔愈遠……賦之亡蓋先於詩。”魏晉以後,賦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稱為“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稱“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文賦”。

    個人認為,歷史上比較有名且受人喜愛的有: 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

  • 15 # 春夏秋冬L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是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的興趣愛好。說到“賦”是一種詩歌與散文合一的文體,“鋪採摛文,體物寫志”,有很多流傳千古的優秀作品,比如

    《赤壁賦》——蘇軾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洛神賦》 ——曹植

    《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

    《阿房宮賦》——杜牧

    《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作的一篇賦體文。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

  • 16 # 復彥健康

    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

    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賦的特點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句式錯落有致並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四:內容上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經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

  • 17 # 語凝ly

    賦是中國古代帶一種重要文學樣式,講究文采,經歷了漫長的變化過程。

    一、《詩經》的一種表現手法,經過廣泛流傳,對賦作為一種文學表現形式,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最早以賦命名的文章《賦篇》,作者荀子,著名的散文作家,生活的春秋戰國時期,又是百家爭鳴的繁盛時期。

    二、早期的賦的一個特徵就是具有辯論色彩。

    比如宋玉寫的詞賦《風賦》,居然將風階級化,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風本來是大自然的一種現象,可是宋玉告訴楚襄王,風從不同的地方產生,也就有了不同的性質。

    帝王享受的是雄風,帶著花香,具有大王之風;而百姓的風颳動沙土,是雌風,吹到人身上,極不舒服。

    宋玉另一篇更出名的就是《登徒子好色賦》,其中對美女的描述: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這句話流傳至今,根據宋玉的描述,將對妻子感情專一的登徒子,描述成了一個好色之徒,於是後來跟著延伸為對不莊重的男子的稱呼。

    由此可見賦在當時的影響力,同時也說明了賦具有辯論的特色。

    三、明代徐師曾將賦分為古賦、俳賦、律賦、文賦,標誌著賦這種文學體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

    古賦即漢賦,漢朝時期,國力鼎盛,因此這一時期作品,表現了一種寬闊的胸襟,宏大的氣魄和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時代精神,因此辭藻華麗。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此時流行駢賦,最主要的是生命個體抒發個人的情懷。

    其特點為追求對偶排比句式,語辭華麗,聲韻和諧,注重抒情寫志。

    隨著漢語聲韻學的產生與唐代科舉制度以詩賦的現實需求,延伸出律賦。

    其特點為講究文字、韻腳、平仄、破題等限制,主要應用於考場上,主要是看臨場發揮,因此成就較弱。

    中唐以後,社會生活日益豐富多彩,韓愈柳宗元倡導文體革新,反對駢文的空洞無物與華麗辭藻的文風,提出文以載道,促進了新文賦的成熟。其特點是更加追求內容的充實。

  • 18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題主好,賦是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韻文體,介乎在詩歌和散文之間,賦起源於戰國,勝於兩漢,宋以後逐漸衰落。

    一賦的起源

    《周禮》有“六詩”的提法,《毛詩序》稱作“六義”,就是風雅頌,賦比興。“賦”是鋪的意思,《詩經》中的賦,作為鋪陳言志的一種表現手法,對於賦體的產生有著很大的影響。

    賦作為一種文學體制,可以追溯到戰國中期的屈原。《離騷》、《九歌》等篇章,雖然並沒有以賦來標示,但西漢劉向校書時稱為“屈原賦”,後世也把屈原作為賦的鼻祖。

    賦作為一種文體的名稱,最早開始於戰國後期荀況的《賦篇》。賦總的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賦隨時代發展有著很大的變化,不同時期的賦又有著一些具體的特點。

    二兩漢大賦

    漢大賦由枚乘的《七發》開始,代表作家有司馬相如、楊雄、班固等,漢大賦一般都是長篇鉅著,結構嚴密,氣象宏大,文采飛揚,肅穆凝重,具有廟堂氣息,被看作賦的正宗。漢大賦常用主客問答的形式,用典多,偏難字詞很多,有以此誇示才學的嫌疑。漢賦是“勸百諷一”,勸帝王節儉,結果是以誇富和炫耀為主,漢大賦代表作有《上林賦》、《子虛賦》。

    三魏晉駢賦

    駢賦也叫排賦,流行於魏晉南北朝。駢賦全篇由四言、六言的對仗句組成,句式整齊,辭采華麗,富有音樂性,抒情性很強,一般都比較短小。魏晉南北朝駢賦著名的有庾信的《哀江南賦》,江淹的《恨賦》、《別賦》,鮑照的《蕪城賦》,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文學的個性化色彩很強烈,名家輩出,佳作如雲。

    四唐代律賦

    唐代科舉考試已經很完備,賦列入到了國家考試的科目之中,於是產生了專用的試貼賦,也就是律賦。律賦是對駢賦在形式上的進一步發展,對聲律和對仗有著更嚴格的要求,作為利祿之途的敲門磚而失去了文學性的律賦一直持續到了清朝。

    五 宋代文賦

    在唐宋古文運動的影響下,賦又從講求形式的六朝駢賦向散文轉變,出現了一些不太講求對偶、音律、辭采、典故等形式的文章,這些文章清新自然,文質彬彬,兼具了先秦散文和六朝駢賦的優點,著名的有王勃的《滕王閣序》,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等。宋以後賦這種文學樣式漸漸淡出,元、明有雜劇、傳奇,明、清有小品文、章回小說,明清散文雖有唐宋派、桐城派,但在文學上已經不處於主導地位了。

    六 我喜歡的賦

    尼采說:“世間一切文學,餘獨愛以血書者。”

    我最喜歡的是《滕王閣序》、《歸去來兮辭》、《赤壁賦》。這些賦既有著優美的文字,更有著一個活生生的作者站在背後,文字的背後有著他們的悲苦、辛酸,甚至血淚。

  • 19 # 文子心語

    賦,本來是詩歌的一種鋪陳直言的手法。作為文體之一的賦,應該是在漢代形成的一種講究文采和聲調,介於詩與散文之間的文體。

    賦的主要特點在於鋪陳事物。描寫的部分總是用華麗的詞彩寫得淋漓盡致,極盡鋪述誇張之能事;而在結尾的部分,往往會發一點議論,以寄託諷喻之意。

    漢賦有小賦和大賦之分。

    小賦多是抒情之作,是東漢中葉才興起的,數量也不是很多。

    大賦最興盛,內容多是描寫宮殿、苑囿的華麗、京城的繁華等,藉以誇耀漢帝國的聲威,歌頌皇帝的功勞,只有在結尾處才添幾句諷喻規勸的話。

    漢賦的興盛,和西漢的經濟繁榮、國力強大、以及統治者窮奢極欲的豪華生活有密切關係。

    漢代四百年,賦的寫作風靡一時,名家輩出。重要的賦家,前期有賈誼、淮南小山、枚乘等;中期有司馬相如、東方朔、王褒、楊雄、班固等;後期有張衡、趙壹、蔡邕等。

    在人才濟濟的漢賦中,成就最高的應該是西漢中期的司馬相如。

    他家道貧寒,才氣過人,代表作是《子虛賦》《上林賦》,內容承接,實際是一篇。

    附中借三個假想的人物: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人之口,大肆鋪張諸侯、天子田獵的盛況和宮苑的華麗豪華壯麗。尤其是天子游獵的那種威風和氣派,令人難以想象。

    為了誇張上林苑水中的東西之多,凡能想到的,賦家司馬相如都鋪陳起來?確實體現了“賦家之心”的不凡。

    這篇賦得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歌頌大一統的漢王朝的氣魄和聲威。思想意義並不大,但在客觀上反映出漢代人民創造的物質文化成果,也暴露了皇帝貴族生活的極其奢侈。

    這篇賦,結構宏偉,構思精緻,語言華麗流暢,描寫極其生動。作為司馬相如的代表作,它為漢賦建立了一種固定的格式,使後來者爭相模仿,但卻很少有超過的。

  • 20 # 馬振廷1

    古散文皆賦,因拼湊韻律,假借文字費解。後改為白話文,賦就不存在了。所以現代人要讀懂古文更費解了。經類,藥類,卦類,陰陽宅類,針灸類,等金漢類。又如老子,道德經,陰符經,參同之類,故意隱藏弦外之音,話外話不向白話文直白,更難理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因為個人比較內向,職場中有社交障礙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