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月樂雨

    俗語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紅樓夢》中人。

    《紅樓夢》中人,已經習慣了各自的生活,做出巨大的改變,恐怕一時還習慣不了。

    《紅樓夢》中人,從小懂事起就生活在了寧榮二府以及大觀園,已經習慣了,都有了一定的依靠,長大了的時候,又都練就了一雙富貴勢利眼兒,突然遠離這種生活,還真就不習慣呢。

    小紅是個例外,史湘雲是個例外……她們已經成人,經受過生活的磨難,求生生存能力強,承受得住生活的壓力。

    丫頭們不願出去,一是年齡小一是無依無靠一是生存能力弱,為什麼要出去呢?換作我,也不出去。可有時,由不得自己啊……

  • 2 # 水月嵐曦

    賈府是金陵的功勳世家,寧、榮二府就佔了半條街,家裡從丫頭到婆子、管家眾多,這些下人都不願被放出去,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

    有賈府的庇護,下人走出去也體面

    俗話說,宰相門房官七品。像這種頂級世家裡的丫頭,尤其是能做到主子身邊的大丫頭的,比普通人家的小姐還體面。

    能夠被賣去做丫頭的,多半是身世飄零的,比如像襲人,是家裡吃上飯了,才賣了她得幾兩銀子;比如晴雯,是從人牙子手裡買來的,她更是連自己父母是誰都不記得了。還有一些是家生子,也就是世代都是賈府的下人,他們就更離不開賈府了。

    而姑娘身邊的丫頭,就更是尊貴有體面,在賈府裡,他們等同副小姐的地位。晴雯要吃蘆蒿,就能去小廚房點一份。像王熙鳳身邊的平兒,賈母身邊的鴛鴦,權利就更大,府裡的一些主子,在她們面前也要禮讓三分。

    吃的是精細米,穿得是綾羅綢緞

    賈府的丫鬟,也比外面普通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府裡的丫頭一年四季的衣裳都是有定例的,各種節日宴會,日常往來送東西,主子也都有賞賜,從銀子到吃食。

    丫環生了病,也會請醫生來給他們診治。第五十一回,晴雯病了,賈寶玉便讓人給請醫生,卻又嫌大夫開的是虎狼藥,又請了王太醫來看治。

    賈府的四大丫頭,鴛鴦、平兒、襲人、彩霞,幾人日常穿金戴銀,比普通人家的大小姐派頭更足。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便將平兒認成了王熙鳳:

    劉姥姥見平兒遍身綾羅,插金戴銀,花容玉貌的,便當是鳳姐兒了。

    收入高

    賈府的丫頭每個月都是有工資的,賈母屋裡,加上襲人,一共有八個丫頭月銀是一兩銀子。晴雯、麝月等賈寶玉屋裡的幾個大丫頭,每個月一吊錢。

    加上他們平常得的賞賜,一年所得銀兩可不少。比如晴雯死後,她的衣履簪環,約有三四百金。三四百金可是相當多了,當初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鳳姐兒給了二十兩銀子,就已經喜得混身發癢了。

    襲人當初家裡也是窮得吃上飯了,才賣了她進賈府。而後來她家裡越來越好,家成業就,這其中也有襲人的功勞。

    前程有望

    賈府的丫頭一般有幾個前程:

    做姨娘。比如平兒,比如襲人,都是姨娘,在府裡也算是半個主子。如同趙姨娘、周姨娘,雖然地位不高,但是一生的榮華富貴卻是無憂。如果生下兒子,將來兒子有了出息,基本上也算是下半生無憂了。

    做大丫頭。努力做主子身邊的大丫頭,比如元、迎、探、惜身邊的琴、棋、書、畫,比如賈母身邊的鴛鴦,在整個賈府,就是賈寶玉見了,也要恭敬地叫一聲鴛鴦姐姐。

    找個好歸宿。比如小紅和賈芸,丫鬟到了年紀,一般主家也會放她們嫁人。如果主子仁慈,給配個有頭有臉的管事,將來當個管事媽媽,也能一世安穩體面地過。

    被趕出去的,大多後果悽慘

    金釧被趕出去後就跳了井,晴雯帶病被趕出去,沒幾天就病死了,司棋撞了牆。。。

    被賣到賈府當奴才的,多半家裡貧困,或者像晴雯一樣,連自己的家人在哪兒都不知道。身為女子,沒有家人,沒有去處,身如飄萍。家生子被主子趕出去,更是會連累得父母都沒有面子。

  • 3 # 文學與教育

    這是他們對生活(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個選擇。

    平兒作為一個丫鬟,可是劉姥姥竟把他當成了王熙鳳。而王熙鳳又是什麼人?他乃是榮國府實施權力的掌權人,由此可見平兒的裝飾與氣質了,而這些都源於他在王府(王熙風孃家)和賈府中,跟王熙鳳一起成長起來的原因。

    襲人作為一個丫鬟,李嬤嬤對他表示了非常的不滿,因為在李嬤嬤看來,他搶佔了自己的位置。你李嬤嬤是誰?他乃是賈寶玉的乳母,而乳母在賈府是具有半個主子地位的人呢!特別是上了年紀的,更是被賈府所尊重。

    晴雯作為一個丫鬟,他的指甲可以有三寸長。哪裡的丫鬟,能有三寸長的指甲,沒有優渥的生活條件,自主的生活空間,他豈能有如此的指甲。

    金釧作為王夫人的丫鬟,因教唆寶玉,而被王夫人攆了出去,結果投井自殺。這裡固然有他自己的責任,而我們不能也忽視,金釧在賈府是經常得到王夫人的優待的,不是說王夫人與他情同母女嗎?

    鴛鴦作為賈母的丫鬟,賈璉、王熙鳳對他都敬重三分,還不是因為鴛鴦得到賈母的信任,同時更得到賈母的寵愛。他鴛鴦可以理直氣壯的,拒絕邢夫人的求娶之事,而又在賈府安然無恙。

    可以說,賈府對眾丫鬟如此的優待,誰還願離開這賈府呢?小紅要在賈府某一個好的職位,五兒要在賈府某一個好的職位。

    明眼人都能夠看到,在賈府做丫環,生活是非常優越的,是比在外的任何生活都要好的,因此誰也不願離開賈府。

  • 4 # 一抹淡紫芬芳

    因為在賈府裡雖然是做丫鬟伺候主子,也分幾個等級,乾的好的手腳靈巧樣貌端正漂亮,會看主人臉色會做事會解悶會說話的,一般都是主人信賴的身邊的貼身大丫鬟,所以即便是丫鬟身份,在主子身邊有地位,其他各房主子也會給幾分薄面,在《紅樓夢》裡通常來說,一個上等丫鬟,不次於一個普通府裡的小姐一樣的尊貴。

    比如賈母身邊的大丫鬟鴛鴦,連王熙鳳也會趕著叫鴛鴦姐姐,王熙鳳在賈府裡是何等的身份,賈府的官家,下人丫頭都敬怕有加,對鴛鴦一個大丫鬟卻是格外的熱情另眼相待。又比如對待寶玉身邊的襲人,在襲人回家看望家人時候,王熙鳳臨走安排了幾個隨行丫頭伺候著,隨行的車伕和馬車,大包小包的衣物銀兩食物,儼然似乎一個小姐的尊貴身份,襲人回家彰顯了她在賈府的地位,面子上心理上有了誇耀之心。

    封建社會女子地位低下,都是貧苦家的女兒才會賣給官宦人家做丫鬟。賈府的丫鬟一旦離開賈府,或被打發回家,首先家人不待見,生活沒著落沒依靠。家人指望著女兒在豪門大院裡有份好差事,如果能被主人看中更好,做了填房,或成了主子的得力助手,家裡也有了生活補貼,日子也好過點,面子也有光。

  • 5 # 快樂人生40206654

    一,死去的金釧兒不是不肯出去,而是不肯揹負著勾引寶玉難聽的罪名,因此跳井。二,襲人不願意哥哥花自芳替她贖身,是因為戀著寶玉,希望將來成為寶玉真正的妾而留在賈府。三,晴雯被逐出大觀園屬冤案,她不是留戀賈府,而是揹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死不瞑目。四,彩霞不是不願意出去,而是不願意嫁給來旺那不學好的兒子。五,鴛鴦到年齡不肯出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是怕出去之後脫離了賈母的保護傘而逃不出賈赦的手掌心。六,柳五兒想到怡紅院當差,一是謀個輕鬆的差使,二是好和芳官朝夕相處有個玩伴,三是尋找寶玉這個保護傘,逃避趙姨娘的內侄錢槐的糾纏,因為錢槐的父親又是賈府裡管庫銀的,有錢有權有勢,惹不起,就等三五年後賈府放出來在外邊擇婿。七,司棋因潘又安之事被逐,確實是捨不得這副小姐的差事,離開這個大丫頭平臺就無飛揚跋扈的機會了,從此仗不了上面的主子頗有氣勢,喲喝不了下面的小丫小蓮花等指東不敢向西,不但名聲不好聽,而且家裡父母又不支援這表兄妹的戀情,當然心裡酸楚,一千個不情願,一萬個不願意離開賈府。八,春燕在和母親去衡蕪院向鶯兒道歉的路上說,媽媽只要你安穩守紀的,將來的好處多呢!寶玉說過了,將來我們都是要放出去的,由我們自己在外邊選擇婚配,她媽媽聽了,高興的不得了。所以說,在賈府的丫頭大多數有賈芸謀職業求生存的思想,如果沒有靠山和保山,一旦下崗,直接影響生存。所以彩雲拼命討好賈環趙姨娘,想日後不走彩霞的路,謀個靠山,可惜賈環趙姨娘都不靠譜,她們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或者是書中故事所敘,泥菩薩堵洞假(賈)牆(薔)。還有多少家生子,都是終身為奴,巴不得能放出去逃出鳥籠展翅高飛呢,在那個年代,那個賈府,只有等主子的恩典,發放奴隸的解放證書。否則,朝不保夕,她們猶如大觀園的落花流水,流出沁芳閘也是被人遭蹋…,那些丫頭們能活著走出賈府的不多,像秦可卿身邊陪葬的瑞珠,守孝摔盆的寶珠,李紈身邊賈蘭的奶媽,王熙鳳身邊陪嫁的四個丫頭最後就剩平兒一個,她們的生存率很低,真正有頭有臉的遇到具體情況也會沒頭沒臉,例如周瑞家的兒子當著母親面被主子下令打三十大板,因王熙鳳把賈璉鮑二家的捉姦在床,夫妻倆不好對打,遷怒平兒,前五分鐘賈璉盛讚平兒,後五分鐘賈璉與王熙鳳一起打平兒。

    總之,沒有人願意一輩子做奴才,那是求生存中沒有辦法的辦法!

  • 6 # 屠爾佳哈知玉齋

    都是不願被攆出去。正常出去沒有人不願意。而且大家都願意去怡紅院。是因為賈寶玉承諾這些人將來。不給配奴才,而是給她們自由身。出去自己找婆家。所以管家林之孝家的才把女兒放在怡紅院。

  • 7 # 落西

    他們家的丫鬟,比外面尋常人家的小姐過的還要好些呢。書裡說的,“家裡的奶奶姑娘不用說,就是屋裡使喚的姑娘們,也是一點兒不動的,喝酒下棋,彈琴畫畫,橫豎有人伏侍呢,單管穿羅罩紗。吃的帶的,都是人家不認得的。”

    從平兒說起,平兒是鳳姐的丫頭,平時幫鳳姐理事,穿戴之物不比主子差先不說起,就是趙姨娘看見平兒也忌憚。

    平兒,襲人,鴛鴦這些人,還都是大丫頭,在各房裡都是統領,這些人先不必說,就說戲子芳官,在怡紅院裡,只因和廚房的柳家的關係好,要一碗梗米飯並一碗湯,等送來時,是“一碗蝦丸雞皮湯,又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醃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並一大碗熱騰騰碧瑩瑩綠畦香稻粳米飯”,廚房的女人們都說,“我倒不用伺候頭層主子,只預備你們二層主子了”。

    可見賈府的丫頭們生活之優渥。

  • 8 # 故事裡的事2020

    各有各的難處啊,給人當丫鬟都是迫不得已的。比如晴雯,是被家人賣身為奴。被攆出賈府,連個投奔的地方都沒有,找了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兄弟,病倒在床連口水都喝不上,就因為一個感冒就送了命。

    比如鴛鴦,是世代為奴,老子媽都是賈府裡的奴才,被賈赦那個老色鬼看上,要麼給老頭做小妾,要麼就的死,賈母活著還能護著她,賈母一死,她也就沒活路了。高額的續書裡鴛鴦不就上吊了嗎?

    很多丫鬟都願意去伺候寶玉,一來寶玉是真對丫鬟好,二來寶玉說過伺候自己的丫鬟將來可以自謀生路。可見從內心深處丫鬟們是不願意留在賈府的,都是身不由己而已。就是光景比較好的襲人,家裡有父母兄弟,如果當初不把她賣進賈府也是沒活路的。

    放到現在這些小丫鬟們多半是未成年人,被攆出去真是沒法活。

  • 9 # 動物世界裡

    賈府的丫鬟分家生奴才和外面採買的小丫頭,家生奴才是賈府裡奴才的子女,她們的共同特點是苦出身,沒文化。這些丫鬟從小學習侍候主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聰明伶俐,有些姿色且性格好的丫鬟被主子挑去服侍。丫鬟一般分四等,一二等丫鬟服侍主子,三四等丫鬟做些粗活兒。應該說這些丫鬟在賈府的生活還是不錯的,特別是一二等的大丫鬟,按照她們自己的話說,飲食上基本和主子差不多,吃穿用度都不差,這與她們過去的生活有天壤之別。賈府裡的丫鬟除了盡心盡意伺候好主子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生活目標,就是貼近老爺和少爺,親近巴結主子能喜歡上自己,當上個姨娘什麼的,做了妾之後,自己搖身一變由奴才變成了半個主子。相反,如果他們不入賈府,在自己家裡成長起來的話,受苦受窮,朝不保夕,食不果腹,即便勉強成人後也只能嫁給窮人家,一輩子不得翻身。

  • 10 # 山東雲逍遙

    賈府的丫鬟寧願呆在賈府做丫鬟也不願出來,當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物質條件好。

    衣食無憂,插金帶銀,每月有薪水,四季有替換衣服等。用襲人孃的眼光來看,主子跟前的貼身丫鬟,比一般人家的小姐還要體面。

    二,精神比較自由。

    像賈母跟前的鴛鴦,寶玉屋裡的襲人,黛玉屋裡的紫娟等,都有相對的精神自由。閒時可以找姊妹們聊聊天,說說知心話,甚至為自己或主子籌劃未來人生大計等。

    而賈寶玉屋裡的晴雯、芳官等,就更加隨性自由了,平時除了侍候寶玉飲食起居之外,閒時或鬥嘴打鬧、遊戲玩牌,甚至撕扇子、去廚房開小灶、撕碎了點心喂鳥等等,很是愜意任性。

    賈府仁厚,“恩多威少”,在賈政知道王夫人的丫鬟因被寶玉調戲而投井自殺後,異常憤怒,忙命家人狠狠地打,甚至不惜親自揮動板子差點將寶玉打死。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今天的富二代身上,估計他老子也不會這樣做吧?

    而在賈府之外的社會,人民生活貧困,衣食無著,日子慘淡,像劉姥姥家這樣的比比皆是;甚至賣兒賣女,流浪乞討。

    所以,在晴雯怒懟寶玉,寶玉生氣要將她攆走時晴雯哭著說,死也不走。

  • 11 # 飲劍聽風

    因為同等身份下,物質水平相差太過懸殊。

    首先,作為丫鬟,已經是奴僕,賤籍了。如果不是透過贖身,做平頭百姓,還是做丫鬟的話,賈府絕對是個最好的所在。

    ——掙得多

    賈母房裡的大丫鬟月錢已經是一兩了。寶玉房裡的晴雯一類沒有一兩也有一貫了。而且跟著主子吃穿用度都是跟著主人的標準走的,逢年過節甚至跑個腿都有額外的賞賜外快,在外面哪有這種好事。

    劉姥姥給算那一場螃蟹宴的時候可知,外面一個普通百姓家一年的花費也不過二十兩。在賈府當一年丫鬟能正外面普通人一家子一年的花銷,能不好麼?

    還有就是,賈府不會苛待奴僕,上了年紀的老僕甚至比年輕的主子還有體面。離了賈府去到外面別的大家也不一定有這樣寬鬆舒適的環境。

  • 12 # 小說紅樓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是中國著名詩人殷夫從匈牙利詩人裴多分的小詩《自由與愛情》的翻譯過來,經過魯迅先生的傳播,而被大家知道。在這句詩詞裡,自由比起生命和愛情更加重要,它應該是一個人生命中重要的事。

    可是在《紅樓夢》中的賈府卻一件非常奇怪的事,賈府的丫頭們都不願意出去,她們寧願在賈府待上一輩子,也不想出去。自由對於她們而言都抵不過留在賈府的號,賈府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魅力,大家都是不願意離開裡呢?

    賈府對待丫頭很好,她們在這裡能夠掙錢養家

    賈府是鐘鳴鼎食之家,有著烈火烹油之勢,在賈府工作的都能得到很好的待遇。一般會把女兒賣到大戶人家當丫頭都是家裡比較貧窮的,所以女兒能夠得到的月錢都是家中很重要的貼補。

    大戶人家做工,其實一點都不容易,如果遇到不好的主子,被打被罵都是常有的事,但是賈府就是一個很有教養的家族,他們對待下人都很寬厚,所以能夠留在賈府當差比起其他地方已經要好很多了。賈府的很多小丫頭都是為了補貼家用來到賈府的,春燕就是如此。

    女孩子們在賈府裡工作,其實不僅能為家裡減輕負擔,增加收入,而且生病了也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療,四季的衣裳也有著落,所以做丫頭的福利很好。劉姥姥等普通人家,她看到了平兒都覺得最貴無比,這就是因為賈府的丫頭們能得到極好的待遇。

    大觀園廚房的管事柳嫂子,她就很希望把自己的女兒柳五兒送到寶玉的怡紅院去當差。柳五兒雖然長相與晴雯、紫鵑等比肩,但是因為身體比較弱就沒有分配到差事,所以如果她能去怡紅院的話,不僅給她的母親長臉,而且一應請醫吃藥的錢都能省了。

    賈府的丫頭都有做姨娘的可能,這是她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在賈府做丫頭,還有一個別的地方沒有的好處,這就是如果她們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在古代,非常講究門當戶對,如果做丫頭的話,那麼未來這個女孩子的能夠嫁給的人就是一般的小廝。

    但是如果丫頭們運氣很好的話,如果她們在少爺和老爺身邊伺候,那麼他們就有機會成為姨娘。

    做姨娘雖然是半主半僕,但是她們的孩子將來都是賈府的少爺和小姐,他們就不再是為奴為婢的命運。如果一個人不幸做了丫頭,那麼她的兒孫未來都是奴僕,好比鴛鴦和趙姨娘,她們二人都是賈府的家生子,也就是她們的父母都是賈府的奴僕。

    所以如果想要改變這個命運。他們要麼嫁給普通人,那麼嫁給主子。

    賈府的少爺賈寶玉、賈璉和賈環,他們的身邊都有很多的丫頭,他們幾個人的人品都還算不錯,如果能夠嫁給他們也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襲人、晴雯和秋紋都想嫁給寶玉,彩雲和彩霞都想嫁給賈環,大家一般都不敢動賈璉的心思,這是因為王熙鳳太厲害了,如果她稍微放寬一點,嫁給賈璉也不錯。

    賈府的丫頭比起一般人家的小姐都尊貴,出去就享受不到了

    賈府的丫頭們有普通人家的女孩子沒有的尊貴,雖然這就是“狐假虎威”,但是這就是一種無形的影響力。賈府的丫頭們出去了,別人知道了都會高看幾分。晴雯和襲人等大丫頭,她們二人在賈府裡都是能夠管著一般的老嬤嬤的人,她們的權力都是被王夫人默許的。

    而且能夠接收到的教育都比一般人更好。賈府大丫頭,如果嫁給普通人,她們的才能作為一家主母都沒問題,這就是賈府能夠帶給她們的。

    但是如果沒有在賈府當差,她們是學不到這些才能的。賈府裡從鴛鴦、琥珀起,到襲人、紫鵑、彩雲等大丫頭,她們每個人都能夠獨當一面。

    丫頭們留在賈府,她們有身份的體面,也能夠學到很多的知識,這些都是留在賈府無形的財富。如果她們很早就離開賈府了,那麼這些東西她們就再也沒有了。

    如果能夠嫁給比較好的人家,那麼對她們而言是幸運的事,但是如果嫁不到好的人家。比如,彩霞就被逼著嫁給了旺兒家不成器的兒子。如果全部都是這樣的結局,那麼還不如一輩子留在賈府做丫頭,起碼這樣一來,生活各方面都能得到極大的保障。

  • 13 # 青山紅豆心

    一、賈府對奴僕“恩多威少”。

    襲人說“如今幸而賣到這個地方兒吃穿和主子一樣,又不朝打暮罵。二則賈府中從不曾作踐下人,只有恩多威少的,且凡老少房中所有親侍的女孩子們,更比待家下眾人不同,平常寒薄人家的女孩兒也不能那麼尊重。”

    所以,在她看來在賈府當奴才算是享福了。以金釧為例,金釧的工作主要是伺候太太吃喝拉撒穿衣服,平時也就端個茶杯繫個釦子,跑腿傳話,且一般的小事可以指使小丫頭,還有就是針線活,管吃管住。金釧的一兩銀子幾乎是純收入;而趙姨娘周姨娘每月二兩,迎探惜三姐妹寶玉賈環都是二兩月錢,主子的人情世事比丫鬟自然不同,趙姨娘就經常抱怨沒錢。

    丫鬟們離開了賈府是怎樣光景?按賈府的規矩,丫鬟離開賈府有幾條路,“收”、“放”、“拉”、“攆”,還有就是是“死”。除了晴雯那種格外慘的,普通就是回到家裡。本來家裡就不好過,才會賣身為奴,現在被“放”回來了,他們一輩子都是奴才,除非主子開恩去了奴籍。她們面臨的是,家裡人失去原有的經濟來源,生活無著落。如果是像襲人一樣不是家生子奴才的普通農戶家,乾的活絕對比在賈府多不會少,吃穿只會更差。配個農家小子,開始給他生孩子,洗衣做飯織布做衣幫丈夫幹農活。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的時候曾算計過說25兩夠小戶人家活一年,劉姥姥家四口人,人均每年才六兩多銀子。襲人被王夫人看中後每個月都是兩兩銀子,與趙姨娘一樣,不包括平日裡主子們的賞賜,一個人的一年收入可以供一家人過活。

    襲人家一開始要贖她出去,襲人死活不同意,因為她有希望當姨娘。

    二、出去後的處境。

    因為家裡窮才被賣身為奴,現在放回了,還會再賣。否則就是嫁出去不知所蹤了。有些年紀小的可能再次被賣進別的豪門貴族會其他的人家,但能否想賈府那樣的“恩多威少”就說不準了。

    柳五兒一開始被認定偷東西時,鳳姐說 “或打,或殺,或賣,或者拉到莊子上配人”。這大概就是結局。如果是被攆出去被賣,賣到外地大概永遠見不到家人,也不知買主身份,是經營妓院、人販子……

    三、丫鬟始終要出去的。

    她們願意出去,只是不願意被攆出去。賈府有規矩,到了一段時間,年紀大些的是可能被“放”出去。如果賈府主子開恩,給銷了奴籍放出去,將來嫁個過得去的平民百姓,將來就不再是奴婢,大多數丫鬟對這樣的日子是求之不得的,連身價銀子也不要了,這是賈府的仁厚和恩典。

    整部《紅樓夢》,除了賴大家是被“放”後銷了奴籍,其他奴僕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 14 # 大先生的故紙堆

    首先,在賈府當丫鬟月錢高,而且無論過年還是換季都有新衣服穿。上用內造的衣料,輕易就給丫鬟做成坎肩穿著。

    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的時候,臨行大家都送她衣服錢財。鴛鴦曾經逗她,把一個荷包和兩個筆錠如意的金錁子拿出來說,這兩個金錁子送給我吧。劉姥姥早已感恩不盡,自然願意,但是鴛鴦卻說,我逗你玩的,收好年下給小孩子玩吧,我有好多呢。金錁子就是小金塊,在大丫鬟那裡,金塊不過是給孩子玩的一個小玩具,根本不放在心上。

    寶玉房裡的晴雯生病,滿屋的丫鬟,沒有一個認識秤的,拿一塊銀子也不知道大小,隨手就賞了醫生。襲人說,在賈府當丫鬟比普通人家的大小姐還好,確實是如此,他們工作輕鬆,不過是伺候梳洗,掃地等粗活一應不用做,還能養出三寸長的長指甲,在普通人家裡,是不敢想象的。即使晴雯被攆出去了,最後的衣服首飾也值三四百金,可以說無本萬利了。

    而且丫鬟從賈府出去,要看是什麼形式。如果是家生的奴才,出去了還是奴才,自己操心柴米油鹽,而且還要服侍伺候公婆丈夫,相當於伺候二層主子。有自由身的丫鬟,滿賈府算也只有一個襲人,襲人尚且不願意出去,別人還不如她,怎麼會願意呢?

    鴛鴦抗婚的時候曾說到這個問題,大家都勸她,認為她遲早要出去,到時候還是賈府的奴才,而且她的老子娘、哥哥嫂子都在這裡,逃不出賈赦的手掌心。她當時的反抗措施是當眾剪頭髮,說要當尼姑。

    大觀園真是青春的烏托邦啊,只能留住姑娘們最美好的時光,她們總要出去,總要被生活折磨成魚眼珠。

  • 15 # 大野澤的風

    為啥呢?因為賈府生活水平高啊。

    以趙姨娘為例,她家是賈府的世代的奴才,祖上是奴才,到了這輩還是奴才,從賈府對她的哥哥趙國基安葬的規格來看,賈府就是現在的共產主義社會啊,從出生管到死亡。趙姨娘原來也是一個丫頭,做了賈政的小妾以後,雖然和賈府裡的夫人相比,生活水平不高,但是我們知道,她一月的收入並不低,換成現如今的收入水平的話,每月沒有過萬也有八九千啊,但是我們知道這些是純收入的,很多時候他們的吃穿用度都是要解決的,所以也就存下不少錢,這一點在馬道婆那一節得到證實,雖然沒有很多銀子,趙姨娘依舊可以拿出數百兩銀子出來,而趙姨娘每月的收益是二兩銀子,相當於1500+個銅板吧,再加上賈環的一份收益,自然會更多,可以講,生活水平要比出去嫁作人婦,過貧苦生活的丫頭好多了。

    再就是我們可以參照襲人和晴雯以及司棋的生活水準,就知道這些丫頭為啥這樣做了。

  • 16 # 瑪麗9S1G

    謝謝邀請,紅樓夢中的丫頭有的是家生子,也就是她父母都是賈府的奴才,到她這一輩仍然是,她出去了無處安身,有的是家境貧寒賣給賈府的,在賈府過得比家裡強的多,賈府上下又善待奴才,尤其是寶玉房裡的丫頭更是不想出去,那寶玉對他的丫頭更是捧上了天,又有許諾等到了婚嫁年齡可以放出去,賈府的丫頭都想到寶玉房裡去,所以賈府的丫頭都不想出去也就不足為怪了。

  • 17 # 宛如清揚

    《紅樓夢》裡賈府的丫頭為什麼都不願意出去?

      感覺這個“都”字前面加個“大”字更嚴謹一些。這也是個老問題了,我隨便說兩句吧。

      賈府的丫頭為什麼大都不願意出去?

      賈府的丫頭真想出去的,的確是很少,粗略算來,估計碰過壁後的小紅是一個,鴛鴦也曾經有過這種想法,其他的,在職丫頭基本是保留現狀,期待升級,沒有進的削尖了腦袋想著進府的,比如五兒。金釧不願出去,晴雯和芳官等人,也不願意,為什麼呢?

      賈府的丫頭地位挺高,說出去有面子。賈氏出了兩個國公,當時全天下也才八個呢,所以在京城的圈子裡,賈府還算是靠前的,看看四大家族,賈府打頭。雖然說做丫頭是服侍人的職業,可那也得分是誰家的丫頭,宰相門前七品官,門口的大爺們,都是吃得開的,更別說晴雯這樣的等級了,看看襲人回了趟花家,那陣仗,就是縮微版的貴妃省親,風光著呢。

      賈府的福利也相當不錯,包吃包住,四季換洗衣服全有,簪環首飾都有,除了每個月的固定零用錢之外,不定時的還有主子的賞賜,雖說主子眼裡不算什麼,但也值得三瓜兩棗的。如果是特別能攢錢的,基本上一個人的收入,能抵得上莊戶人家的一年了。

      在賈府可能有前途。一個女人最好的歸宿是什麼呢?找個好男人嫁了,實在嫁不到,被人納去做小星也是不錯的啊,錦衣玉食的,雖然說是半主半奴,但畢竟也是出路,生下兒女後就妥妥的享福了。

  • 18 # 蘇小妮

    《紅樓夢》把主角賈寶玉刻畫成一位既帶點淘氣又對女孩子充滿暖意的暖男形象,他這樣的形象在那個時代是顛覆人們的想象的。寶玉眼裡那些丫頭們,個個都是水做有骨肉,一個個清澈如水。而丫頭們眼裡面的寶玉,則是時時處處在維護著她們的好哥兒。

    所以,作者在這裡刻畫出來的不僅僅是丫頭們不願意出去,寶玉也不願意丫頭們出去。他們像是正負電荷一般,彼此吸引。

    書中第五十七回,紫鵑因為試寶玉,害得寶玉差點兒要了命。賈母安排紫鵑臨時照看寶玉,寶玉跟紫鵑說了一番肺腑之言:“原來你愁這個,所以你是個傻子。從此後再別愁了。我只告訴你一句躉話:活著,咱們一處活著;不活著,咱們一處化煙,如何?”在寶玉的心目中,他這一生要永永遠遠跟這些姐姐妹妹們在一起,不要分開。

    所以當他聽說誰誰誰要出嫁,就像是要了他的命。

    而丫頭們,站在寶玉的另一面,如果寶玉是正電荷,丫頭們就是負電荷,他們相互吸引,互不辜負。你不要我們走,我們也不想走。像寶玉說的那樣活著咱們在一處活著,不活著,一處化煙。連死都要在一起的。

    試想一下,如果這僅僅是寶玉一個人的想法,丫頭們沒有這個想法,個個哭著鬧著要離開他,哪寶玉不成了剃頭挑子一頭熱?這戲就唱不下去了。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就是寶玉和他的丫頭們的關係。

  • 19 # 潤楊閬苑

    賈府裡,主子的貼身丫頭都不願意出府,因為她們屬於二層主子,平時也是吃香的喝辣的,穿著綾羅綢緞,帶著滿頭珠翠。不僅如此,還有權力,可以對小丫頭,老婆子頤指氣使。若是那些坐著粗使活計的下層丫頭,估計還是願意出府的。

    第一,她們見識了賈府的富貴,受不了普通人拮据的生活。

    賈府丫頭們的吃穿用度與小姐差不多,比一般家庭的小姐還好。如果能留在府裡給少爺當小妾就是半個主子。一生都生活在錦繡堆裡,少不得榮華富貴。

    如果離開主子,只能被配給賈府的小廝,生下孩子還是奴才。

    例如彩霞,那麼優秀的一個丫頭,離開王夫人後,被指婚給一個混賬小子,一輩子都完了。可以想象,彩霞和一個好吃懶做,連賭帶嫖的丈夫過日子,會是一個什麼情景。

    丫頭們,有幾個人能像周瑞女兒那樣,在外面找一個商人結婚,不再做奴才!

    外面買來的丫頭,更不愛出府,出去了也沒有親人,只能由乾孃把她們當成搖錢樹賣了。

    第二,賈府主子身邊的丫頭們,比那些婆子,媳婦尊貴些。

    丫頭們能貼身服侍主子,媳婦,婆子則不能。秋紋敢蠻橫的搶奪婆子手中的熱水,婆子只能乖乖的獻上。王夫人讓玉釧給寶玉送荷葉羹,玉釧兒嫌熱,便令一個婆子來。

    將湯飯等類放在一個捧盒裡,命她端了跟著,她兩個卻空著手走。一直到了怡紅院門內,玉釧兒方接了過來,同鶯兒進入寶玉房中。

    司棋想吃雞蛋羹就吩咐小丫頭去要,廚娘不滿,司棋就帶人砸了小廚房。廚娘也不敢怎麼樣,還是做好雞蛋羹給送去。

    丫頭可以指揮婆子做粗話,髒活,累活。如果丫頭出去了,配個小廝,生了孩子。她們就成了媳婦,婆子,就得受大丫頭的使喚。她們自然不會出去。

    第三,丫頭們期待攀上枝頭做鳳凰。

    襲人是最典型的例子。襲人家條件好了,就想把襲人贖出去,不再當奴才伺候人了,可是襲人死活不回家。襲人想給寶玉做妾,成為賈府的半個主子。襲人看不上外頭小門小戶的少爺。

    第四,賈府丫頭的工作輕鬆,待遇豐厚。

    一個賈寶玉有大小16個丫頭伺候,這些人都有什麼事情可幹?她們除了乾點活計外,就是遊戲玩耍。她們的吃穿住,賈府全包,每月有一兩銀子或者一吊錢,或者500前的工資。連掃地的小丫頭都插花戴銀的。逢年過節的主子還有賞賜。晴雯死了,留下的釵環首飾有三四百金。如果離開主子,她們哪裡來這些收入。

    賈府是公爵府,賈府的丫頭也水漲船高,她們大多不願離開賈府這個溫柔富貴窩。

  • 20 # 高挺真

    我們是否對一個情節產生過質疑呢?哪個?第七十七回晴雯被攆出大觀園後有一筆補敘,說多渾蟲、多姑娘是她的表哥表嫂,晴雯就是在這裡養病並且死在這裡的。而前面明明白白交代晴雯連自己家是哪裡以及姓啥名誰都不知道的人,如果有比自己大的表哥,最起碼知道家是哪裡吧,這不就前後矛盾了嗎!

    在真事層面,晴雯並沒有什麼表哥表嫂。但作者為什麼這樣設定呢?我們知道,多(燈)姑娘在書中演繹的是妓女董小婉,說他是娘娘,壓倒娼妓是指她入宮後封為娘娘,把順治迷得昏天黑地,不光把得天花的兒子(玄燁)忘了,也把江山忘了。這兩個人和晴雯沒半毛錢的關係。之所以扯上是因為晴雯遇上了類似的兩個人。

    晴雯、芳官、四兒、司棋、入畫等一批人都是在雍正六年正月離開曹家的,也就是曹家第一次被抄家的時候。就說晴雯吧,她因為姿色出眾而被抄官隋赫德看中,就把她帶回自己府中據為己有。晴雯絕食表示抗議,隋某就派了一個小妾來看管她,同時勸說她回心轉意。這個小妾也是妓女出身,而隋赫德和順治都是滿族人,你看,兩者之間是不是很象。作者正是利用這個相似來暗示晴雯的去向。雖然這個小妾還不是太壞的人,但晴雯決不屈服,一心求死,好幾天水米不沾牙,最後帶著一腔憤恨和遺憾告別了這個罪惡的人世。

    所以,其他人也同樣,她們不是不願出去,而是不願進去。她們寧可給漢族人當奴隸,而絕不給滿族人當奴隸。芳官等三人出家就是在這種處境下所作出的無奈的選擇。好在當時的兩江總督是漢族人,暗中幫了曹家不少忙,傭人和財物都保住了一半。這次是抄揀,不是抄沒,象襲人麝月這些小丫頭幸運地留了下來。書中所說的“海棠樹死半邊"比喻的就是這件事。

    如果真是攆出去,我想,大多數丫頭一定是高興還來不及呢,不會不願走的。當然,個別人例外。(只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玻璃隕石是“天外來客”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