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身作家林凱明

    哈哈,同意!多年來我一直在唸叨一句話:好詩多為古人先!

    我們現在做得再多,不過也是在拾人牙慧而已哈!但是有得拾還算是不錯的!

    所以,雖然有些尷尬和無奈,但是我們還是要有創作激情,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勁頭!

    福建土人林凱明即日

  • 2 # 楊周彝

    這句話不夠完整。中國古詩,唐朝達到巔峰,宋朝人無法企及,開闢了詞的領域,結果好詞在宋朝被做絕,元朝人只好寫小令和曲,到明朝,發現詩詞小令都被寫絕,小說應運而生。中國現代人寫古體詩詞,其實都是唐詩宋詞早已寫過的意境和詞彙的重新排列組合,根本就是東施效顰。

  • 3 # 易水春妍

    要理解魯迅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首先要了解他說這句話的背景。

    這句話其實只是魯迅在給友人信中的自謙之辭,完全當不得真,更不可斷章取義。

    其原文如下:

    "來信於我的詩獎譽太過,其實我於舊詩素無研究,胡說八道而已。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此後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聖,大可不必動手。然言行不能一致,有時也諂幾句,自省亦殊可笑。"

    魯迅雖不乏偏激之處,但以上言辭僅為自謙,並無不妥。

    先不提宋元明清的海量好詩,光就魯迅自己的舊詩來說,他也太過謙虛了。魯迅自己的詩作就不乏佳作,比如"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又比如《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破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另外比較出名的還有《無題》、《悼楊銓》、《別諸弟三首》、《題三義塔》《蓮蓬人》、《七律》(慣於長夜過春時)等等,不管是絕句還七律,大都蒼涼沉鬱,意境深遠,並傳承了他一貫的鬥士形象。舊體詩傳至民國,已經式微,但魯迅的部分作品,就是放在唐宋時期,應該也可佔一席之地的,比如我最欣賞的這首《辛亥殘秋偶作》:"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塵海茫茫濃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髮寒,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孤寂悲涼,沉鬱頓挫,實有杜工部之風。

    所以相較於魯迅的這句自謙之辭,趙翼的詩可能會更顯客觀吧:“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4 # 昂首高歌散淡人

    謝師友邀答,,

    "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你同意嗎?我不同意!魯迅無論多偉大,畢竟是一家之言,有些問題總有他的侷限性,聖_人孔子的教育理念到現能完全使用嗎,他老家的以"仁"治天下,是否是千秋不變的真理呢?我看不盡然。當代偉人毛澤東的詩,無論氣勢文彩都不輸於唐,甚者高於唐,誰敢說在央央中國沒有大詩人,即便是當下沒有(只是以發現文學新人為已任的時代過去了,眾人浮燥,)又有誰敢說今後十年,二十年不出大詩人呢?數風流物,還看今朝!

  • 5 # 連生

    詩人最多是當代的凸顯!縮歸的語言是什麼?所為巨匠魯迅?為何?蔣公,日本,天朝共響?那麼只有斷章率隨便的宣告!你沒為人類供獻什麼!喝酒吃飯也沒聽為知己,認何一點買單!那時的收入千千萬!買個高宅成一統?真的不需你吶喊!杜甫先生早就有,路有凍死骨!那麼你為天下勞苦添幾件破爛的衣裳?和剩下的狗食?

  • 6 # 奉天一葉

    我覺的摘得魯迅的這個斷章的話,應當把它看做是有深刻內涵的,冷幽默並帶有諷刺味道的形容詞。所以不愧是——大大家。

  • 7 # 山不在高

    魯迅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魯迅書信集》下卷)我認為,魯迅這話未免太偏激了。唐代以後,還是產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詩的,比如宋詩。

    古人曾發出“宋人生唐後,開闢真難為”之嘆,說的是詩至盛唐,已經發揮到極致,後人的確難以超越,所以宋代文人,才不得不另闢蹊徑,轉而填詞。可是從文學上來說,詞大多數都是譜上曲兒,用來娛賓遣興,唱著玩的,多用來表達文人流連光景,感傷時序的閒情逸致,沒有詩的那般汪洋恣肆,磅礴浩大。而且詞受曲牌格律限制,免不了雕琢堆砌,不如詩之噴薄而出,直抒胸臆,暢快淋漓。

    故此宋代的文人,雖喜填詞,但對詩仍有割捨不下的情懷。畢竟按照傳統的眼光,“詩言志,詞緣情”,詩人的地位一般也都是高於詞人的。宋詩的缺點是喜談哲理,好發議論,因此就不如唐詩善用比興,讀之意趣無窮。但是皮毛盡脫,別具一格者,也不是沒有,比如以下這三首詩。

    其一、《暮春即事》: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此詩宛如一幅山居讀書圖,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固然有像李白那樣渴望建功立業,像范仲淹推崇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濟世情懷,然而也不乏像陶淵明這類風波已靜,不願“以心為形役”的山林隱逸。他們以孤松明月為伴!琴茶詩酒為侶,過著讀書品藝,怡然自得的生活。

    春日無事,推窗閒坐 ,低頭品《周易》奧義,抬頭望楊花飄灑,忽見鳥雀親人,暖日燻人,從自然之道中,感悟萬物的變化之理,亦是讀書人的一種精神享受。

    其二、《夏日登車亭蓋》: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宛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此詩寫盡了隱逸生活恬適無憂,若有所得的愉悅心情。古代的知識分子,十載寒窗,學而優則仕,享受了功成名就的輝煌後,再瀟灑地轉身,退居林間泉下,返璞歸真,尋求內心久違的寧靜。

    其三、《題屏》:

    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裡閒。

    說與旁人渾不解,杖藜攜酒看芝山。

    既然“說與旁人渾不解”,索性不說也罷。這首詩中表現出的那種看得破,放得下,淡泊清幽的境界,令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每當心緒煩亂的時候,讀一讀這樣的宋詩,總能讓自己的內心,迴歸久違的寧靜。魯迅說:好詩到唐已做盡,這幾首意趣盎然的宋詩不也很好麼?

  • 8 # 存希齋書法

    首先說,我沒有具體考證魯迅先生有沒有說過這句話,因為魯迅先生說過的話實在太多了!但是,我認為魯迅先生說的這句話是正確的。

    “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這話我們按照一貫的邏輯:唐詩,宋詞,元曲來思考。

    也就是說詩並不起源於唐,但是盛行於唐,宋詞在宋代廣為流傳,而元曲小調也在元代開始。

    在唐詩範圍來看,有“初唐四傑”:駱賓王,盧照鄰,楊炯,王勃,還有盛唐時期的“大李杜”“小李杜”,在盛唐時期,盛世太平,社會安定開放,很多盛唐詩人用詩歌來抒懷。從安史之亂以後,唐朝開始走下坡路,這一時期的詩人代表無疑是杜甫,他心憂廟堂,從他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可以看出,他的《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史稱“三吏”,他的《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史稱“三別”!以客觀的角度描述了從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生活場景,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從唐以前,再從盛唐到唐後期,這一時期經歷了繁華,戰亂,滄桑,涉及的詩歌題材比較廣泛,因此,魯迅先生說的話是有道理的。

    到了宋代,由於社會的動盪,人們喜歡用長長短短的詞句來表達心中的感受,這種長短句就是宋詞了,宋詞有個特點就是:由於是長短句,長短結合,在韻律和節奏上都很有優勢,更能抒發人們的內心感受,尤其是宋朝後期,半壁江山的宋朝苟延殘喘,女詞人李清照在經歷了國破,家散的離合悲歡以後,寫出了《聲聲慢》《紅藕香殘玉簟秋》等優秀詞句。所以說,唐詩宋詞元曲,各有各的特點,但是總體來說,又是一脈相承的。

  • 9 # 天下第一閒人

    一、首先我個人完全同意

    二、魯迅有沒有說過這句話?

    三、魯迅為什麼會這麼說?

    四、其次我認為魯迅說沒說過這句話已經不重要了

    1、因為也許他不說別人也會說

    2、因為他說的是實話

    五、如何理解“一切好詩到唐朝已經做完了”這句話?

    1、這句話的本意是好詩難作,可欲不可求。

    2、是指好的立意基本上都被唐朝人立完了

    3、後人無意可立,當然也就無詩可作。

    4、這句話中的“做完了”並不是說後人絕對的作不出好詩來,而是說後人已經非常難作出好的詩了。

    六、需要說明的是,這句話中所說的詩是指真正的詩且是指好詩。

    結語:所以說即使有作詩的水平,即使是真正的詩人也未必就有好的詩篇。

    (注:以上僅為我個人的觀點)

  • 10 # 江陽沽酒客

    我看回答這個問題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張嘴就來,不管你同意或否定,最大的問題在於從提問的人到答題的人,一個斷章取義,一個見題就答。

    魯迅這話出自他書信往來,現在抄錄如下:

    "來信於我的詩獎譽太過,其實我於舊詩素無研究,胡說八道而已。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此後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聖,大可不必動手。然言行不能一致,有時也諂幾句,自省亦殊可笑。"

    如果你們某些人稍微有點理解能力都知道在自謙,而且也說明了原因。第一魯迅的幾首我們可見的舊體詩其實是不錯的,拿到唐宋也算中上,但是還是沒有達到全盛,原因魯迅自己也說了,基本被唐做完了,注意前面魯迅加了一句,不是詩被唐做完了,一切好的詩被做完了。後面來的自然也有可看可讀的,但是基本逃不出唐的藩籬。而且唐詩並非三百首,超過五萬多首,名家輩出,從皇帝到平民,做詩,在唐朝就像吃豆腐一樣容易。後來都說宋詞元曲,不再說詩,是相當有道理的,魯迅的總結也就到位了,你能寫一首漂亮的古詩,但是永遠達不到,唐人的高度,或者最多與之相仿,因為都被唐人玩絕了,這還不能不服氣。人應該有自知之明,即便才華橫溢,也有短板和專長。

    最後希望大家答題前向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朋友學習,好好研究清楚再張嘴。那就完美了。

  • 11 # 魚磊衛靜

    無論周樹人先生是否說過,在什麼情況下說的。我現在對這個說法深有同感。

    之前人們對近現代詩人的追捧原因,一是不知唐詩全貌,不解唐詩意境。我也是隨著幾十年的慢慢積累,也未盡全貌。二是形勢所迫,要麼必須讚美,要麼為工作需要讚美。三是為自己利益追捧。

    總之,近現代詩人,包括自由體詩人,無出唐詩之右者。這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忘自非薄,更不是以古諷今。這是現實存在。不信的人,可花幾年對比一下,或許你還可以找出原因來。

    可見唐朝之繁榮昌盛,識字人茶餘飯後,酒足飯飽後,走親訪友時,散步之時都在幹什麼?!那種雅意,那種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我們還能努力來嗎?

  • 12 # 上頭派掌門

    “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此後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聖,大可不必動手”,這裡的“完”不是指完全,應該是完備之意。唐代詩歌繁盛,五言、七言、律詩、樂府、古體全面開花,體制和韻律完備,各種題材名篇眾多,留名後世的大詩人不勝列舉。唐人寫詩是性情加才情,到了宋代,以理入詩,才情、詩情很快敗下陣來。宋人知道寫詩比不過唐人,轉而寫詞,於是便有了與唐詩並稱的另一朵奇葩。

    到了元代,詩、詞比不上前人,於是開始寫曲。明清時,小說開始繁盛。當然,唐之後,當然也有好詩的出現,但與同題材的唐詩相比恐怕就要略遜一籌了。魯迅此語,表達了對唐詩之推崇,以及翻新之難。不能說完全對,道理還是有的。魯迅寫過舊詩,也寫過散文詩,對詩有獨到的認知和見解,貿然否定或當成笑話來看,無疑進入了誤區。

  • 13 # 老街味道

    問題:魯迅說:“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你同意嗎?

    .......

    前言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謙虛中的自負”。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要了解一下這句話的出處:

      昨得來信後,匆匆奉復,忘了一事未答,即悼柔石詩,我以為不必收入了,因為這篇文章已在《南腔北調集》中,不能再算“集外”,《哭範愛農》詩雖曾在《朝花夕拾》中說過,但非全篇,故當又作別論。  來信於我的詩,獎譽太過。其實我於舊詩素未研究,胡說八道而已。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此後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太聖”,大可不必動手,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時也謅幾句,自省殊亦可笑。玉谿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林公庚白之論,亦非知言;惟《晨報》上之一切譏嘲,則正與彼輩伎倆相合耳。

    這是魯迅先生寫給楊霽雲的一封信,在其中說出了: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

    1、自謙

    首先,像魯迅那個時代的讀書人,從小就受過舊體詩的嚴格訓練,每個人都會作詩,因此他說”其實我於舊詩素無研究,胡說八道而已“明顯是謙虛。看看他的幾首詩就知道,魯迅不但會作舊詩,而且他的詩大多是嚴格的格律詩。

    ”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這是魯迅一種自謙,”來信於我的詩,獎譽太過。其實我於舊詩素未研究,胡說八道而已“。這一段話是處於魯迅的一封信

    把酒論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猶酩酊,微醉合沉淪。幽谷無窮夜,新宮自在春。舊朋雲散盡,餘亦等輕塵。2、自負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如果我們要客氣的說自己詩不太好,您會拿唐詩宋詞來比較嗎?魯迅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您可能覺得沒什麼,還認為魯迅是謙虛,但是如果換一個人這樣說呢?

    老街我詩作的不太好,我覺得李白杜甫以後就沒有人會作詩了....... 老街我籃球打的不太好,我覺得喬丹以後就沒有什麼人會打籃球了...老街我賺錢的本事不太好,我覺得除了李嘉誠以外沒誰懂得怎麼賺錢.....

    估計蘇東坡、王安石、詹姆斯、奧尼爾、劉強東、馬化騰、馬雲們的粉絲們一準打上門來罵我一頓。不過老街人微言輕,可能真沒有人上門跟你理論,你算那根蔥呀?

    結語

    唐詩宋詞達到了詩詞的高峰,因此會有:宋人生唐後,開闢真難為”之說,(蔣士銓《辯詩》)“。不過並不是”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太聖,大可不必動手“,所以後面還依然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名家。

    因此趙翼會說:“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14 # 蘭花花4722

    每朝每代都有自已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文人代表,藝術成就,唐有詩,宋有詞,元有小令,明清有小說,民國有了電影,現在有了微信,不可同日而語。魯迅是否有這樣原話,弄不清,即使說了,也是一已之見,言論自由,不必指責。如今我們當有自已的見解才是。文化隨吋代變化也在發展,展現新的風姿,和社會功能。

  • 15 # 平野視角

    魯迅說的,一切好詩,到唐朝已經做完。是指唐詩無論從形式,數量,內容,意境,題材,從詩經以來,達到了最高峰。

    以致這座高峰,一直矗立到現在,成為中華民族文學的座標。

    當然,每個時代都自己的好詩,都有傑出的詩人。因為詩言志。詩是緊跟時代的,成為不同時代、不同生活的表現與傳播的載體之一。

  • 16 # 飛煙59527944

    魯迅說過很多話,現在很多人不記得他的精神,卻來尋找隻言片語,給先生抹黑,不知道處於一種什麼目的。用先生的一句話來說:這世界病了。我感覺是那些學者教授病了,而且病的不輕!!

    自古以來,有幾個人能稱:民族魂。先生當之無愧,千古第一人也。你們如果行,做出來看看,不要露出了自己的馬腳,讓人厭惡之極。

    漢字不亡,民族不興。這裡指的是古文化對民族的發展有太多縛束,特別是廣大百姓對繁體字和古文的認知度,有很大的困難。所以要簡化漢字,寫白話文,讓大眾都能學習,一看就知。並不是要毀滅我中華文化,丟失傳承……

    一切好詩到唐代已經寫完了。這句話魯迅是說過,但在他的著作中,沒有。本來唐代是詩歌最興盛時期,很多好詩流傳了下來,讓後來的文人墨客無不感嘆,自愧不如。自唐後,無人敢說自己超越了唐代詩人的著作,就是宋詞元曲的作者也不敢自大。故先生這句話可見自謙之言,何苦拿來給人是非?

    我們在學習繼承先生的精神,不是去尋找先生生活中的隻言片語,這一點大家應該很清楚。

    不要讓別有用心的人誤導大眾,毀了這僅存的民族魂。

    以上是我的理解,因為文化有限,記憶力不是那麼好,寫的這一些有多處錯誤,望理解!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魯迅,一個可以讓中華民族永遠記住的人。

  • 17 # 吉祥如意

    魯迅先生的這句話不難理解,俗話說:唐詩宋詞。也就是說詩的發展到了唐代達到了最高境界,次後歷經多少朝代,詩,尤其是律詩,超過或達到唐代的這個水平幾乎沒有。

    宋代,填詞成了另一種詩歌形式。詞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發展,出現了以三蘇為代表的一大批文學大家。

    中國文學史有一個脈絡,唐詩、宋詞、元曲直至明清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小說。所以說,魯迅先生的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 18 # 醉臥紅塵已是癲

    魯迅大師說的話有點極端,有點憤世嫉俗,我們應該多方面去看他,但必須要尊重他,任何一個文學大家都多少有點極端,但是我們不能以現在的眼光去評斷那個年代的文學大家,因為環境不一樣,我們應全方面綜合的去看待他們所說的話。

    詩的境界也是和一個時代相關聯的,唐詩是不錯,也可以說到達了詩的頂峰,但也不能那麼絕對的說,好詩到唐代就已經完了。每個時代的詩都有每個時代的特點,詩歌,詩歌,詩是以歌的形式迸發出來的,全是興致所至,唐以後也有一些後起之秀,不能全部抹滅。唐詩只不過是那個時代的印記,簡潔,明晰,這可能與那時代人說話的方式有關,一個字能解決的問題,決不用一句話去囉嗦,這是我的理解。

    其實宋詞裡有很多都帶有唐詩的韻味,文化應該在一步步的進化,有時候進化不好,也就成了囉嗦。我們一直在傳承傳統文化,但每個時代的印記都不會相同,我們也不知道唐代是怎樣的文化氛圍,但從唐詩裡應該找到它的印記,其實我們讀詩書子集,慢慢的會明白從先秦到唐宋的文化氛圍,是一直有傳承的,至元明清,我們有傳承,有閹割,但是這條根沒有斷絕。我們現在學習唐詩的那種形式和韻味,不過我感覺只學到其形,不知其意。也不乏有學問之人懂得其意,那我就不得而知了。

  • 19 # 原上麈

    "一切好詩到唐代己經做完″,魯迅這句話我認為他只說對了一半。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文藝表達的方式。律詩是唐代文藝的主要表達方式,它到唐代確實也發展到頂峰。用魯迅的話"一切好詩到唐代己經做完″,來形容唐詩一點也不為過。但是其他朝代的文藝表達方式並不是詩,諸如,秦代的散文,漢代的樂賦,晉代的字……。特別是唐代以後宋代的填詞,元代的戲曲,明清的小說……。因為這些朝代文藝的主要表達方式雖然不是律詩,但他們以其他文藝方式要表達出來的思想,宣揚出來的主張,描述出來的情感,也不亞於唐詩的效果,有的甚至還比唐詩要表達的還要清楚,還要有激情!因此,魯迅用唐代的律詩來衡量其他朝代的文藝方式,未免有些絕對。

    應該說,所有文藝形式要表達的在唐代都以律詩的形式最好地表達出來,而唐代用律詩描述出來的,在其他朝代都以其他的方式最好地表現出來!

  • 20 # 宋春來

    魯迅先生所言:一切好詩到唐代已做完。

    其言一點不假,確實如此。因為在唐代時,其詩,相當於我們現代的文,且關乎個人的自身命運等的發展,尤其入仕途的關鍵所在,影響決定著前程的好壞。

    另一點,也不僅僅於唐代,古時的文人,那可謂真學問。常聽到的十年苦寒窗苦,那真不是鬧著玩的,那是真本事,真學問,真勤奮!不像我們現今的人,在學問上不求真知灼見,而且在學習過程中脫離現實生活的範疇。

    唐宋時的詩詞,非常考究,並達到詩詞的巔峰。在這一點上,今人若將突破之,著是不易。

    我贊成魯迅先生的論點,尤其唐詩嚴於韻律,這是唐詩的最高難之處。

    而現在的一些人寫的類似於古唐詩,或是說仿照吧,概莫能外的是,照比成樣,又多於無病呻吟。缺少古人的發乎心、感乎情的真意。故而,都突破不了唐詩的圈圈框框,多為有形無神,要麼就有物乏情,很難達到唐詩那種形神兼備,物情兩全的完美。

    因於此,我建議的是,今人應該著力於現代詩,才是正途。不然,真的成為了或落個大有東施效顰之嫌的笑話。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魯迅先生那句話所持的個人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里和央企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