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詩任
-
2 # 田昌林
打油詩也是一種文學藝朮,它只是不像古詩那樣嚴格的要求!但它灰諧,幽默,深受人們的喜愛,它通俗易懂,是普通百姓不可缺少的一種民間藝術!
-
3 # 南臺老家院
這個觀點呢,我個人是不同意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文學是什麼?文學是記錄,表現,反映歷史,社會百態生活,是人這個群體發展進步的重要的思想武器。
其次,文學產生在什麼地方,雖然說起來文學一聽就是有文化人做的東西,沒有文化做不了。但是呢,我們縱觀古今和內外,除了上層精英階層有文學創作外,在中間階層也有創作,大家所在階級不同,文學創作的領域和採用的素材,面對的受眾也是不同。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生活在底層的人們也有文學創作,這個可能被上層和底層群眾忽略了。順口溜,打油詩,街頭藝人等等,因為大家把他們當做一種生活步驟,所以導致他被忽略了。
我們認真思索和解讀這些由社會底層人民創造出來的文學,他們朗朗上口,表達精確,不矯揉造作,簡單明瞭,很直觀的就能將某一社會狀態,某一社會領域,某一社會時期反映出來。這些才是最偉大的文學創作。
階級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產物,文學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產物,階級有階級性,文學也有階級性,但是這並不能否定打油詩的文學性。所以,我不認同這個問題的看法。
-
4 # 考研湖南
這個是不同意的。
首先,文學是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的。如果雅是生活的點綴,那俗更是生活的原色,從這個角度來說,文學本身就不是特指“大雅”,還包括“通俗”。
其次,打油詩也是一種文學形式,輕快明朗,平易近人,更貼近文學的原始形態——文學是發展的,在文學萌牙時期,其必然是接近打油詩的樣子。我們熟知的《詩經》,她其實也是打油詩的,顯然我們不認為她“不雅”。
第三,打油詩更容易為大眾接受並使用,其表意明確,而又化繁為簡,也是需要作者努力構思,醞釀再三的,這種腦力思考的精華,也足夠登堂大雅。
以下附上小生拙作的打油詩《鄂城新換帥》,表達對湖北和武漢同時更換最高地方長官,為疫情防控帶來新氣象的期待!
鄂城新換帥
國強超良非能幹,
錯失良機疫情散。
滬魯良將齊赴漢,
敢叫危城生機煥!
-
5 # 使用者3385340641
詩詞是一種文學體材,當然是要遵循詩詞格律的。但是隻要意境深遠,能夠提高人們的思想!也是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在詩詞剛剛興起的時候,就沒有格律之說!
-
6 # 玉蝶侵梅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即然是“打油詩”證明也是詩,“打油詩”幽默,詼諧,通俗易懂,更能讓大眾接受。說它登不了大雅之堂,這大雅之堂,究競是如何的高貴神聖,是那路大仙在那裡把持著嘞?進不了大雅之堂。就在民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民間是它藏身的港灣,大眾是它生長的土壤和搖籃。“打油詩”更貼近於人民,更容易讓人所掌握,是詩文化不可惑缺的一脈。但願它能在民間茁壯成長,發揚光大。
-
7 # 南山禪月
"打油詩"比較按地氣,通俗易懂,特別是寫一些人民群眾生活中喜聞樂見、風趣幽默的事物,還是比較好的。
大雅之堂的詩,比較專業、講究、嚴格,在對仗、平仄、音律、文學水平,內容意境上追求比較高雅的格調,書卷氣較濃。
文化藝術向來是雙行線,包括書畫藝術,也有文人書畫與民俗書畫的區別。文學氣濃的登大雅之堂,民俗的流傳民間,各有各的美。“打油詩”不需要去登大雅之堂,活在自己的土壤中,更充滿生機。
這就象魚生活在水裡,沒必要去天空陪鳥兒,到陸地伴牛羊一樣。大雅有大雅的美和樂趣,通俗有通俗的美和快樂,各行其道,不亦樂乎!
-
8 # 李相禪
在我們想象中,打油詩都是一些不成大器的文人寫的。其實,許多文豪都寫過打油詩。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一個號稱“詩仙”,一個號稱“詩聖”。他們一樣也有打油詩流傳於世…
-
9 # 萌吉美術教室
由於打油詩內容通俗易懂,創作難度不大,加上便於記憶,很容易在社會上流行。
打油詩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一些打油詩不能成為詩,但也有一些打油詩寫得很有味道。
打油詩有其獨特的魅力。首先打油詩通俗易懂,其次打油詩輕鬆悅人。
-
10 # 博哥哥vlog
在我們想象中,打油詩都是一些不成大器的文人寫的。其實,許多文豪都寫過打油詩。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一個號稱“詩仙”,一個號稱“詩聖”。他們一樣也有打油詩流傳於世…
-
11 # 遠來的歌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西晉打油詩
江上一籠統,井上一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唐.張打油
戴眼鏡,夾皮包。會作報告,會提高。打起仗來往後跑。——許世友諷刺張春橋
模範不模範,從東往西看。東頭吃烙餅,西頭喝稀飯。——趙樹理《李有才板話》
要問女人有幾多,我也不知多少個。昨天一孩喊我爹,不知他娘是哪個。——“三不知將軍”張宗昌
如何?打油詩可登文學大雅之堂吧!
-
12 # 任園林
沒有打油詩的開始,就不會有格律詩的成全,我們不是古人,整天可以在文字堆裡去找仄平。我們只是從愛好古詩詞起步,走得不穩,門檻低一些,邊學邊寫,打油開始,逐步進步,越寫越精,精益求精,成全了作品,也成全了自己。要想超越古人,那是不可能的,只要從中受益,腹有詩書氣自華,能超越自己就行了。
-
13 # 博遠詩社春野
打油詩是為勞動人民一種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一種詩,文化沒有雅俗之分,人人都有創作的權利,書寫打油詩的人抒發情感簡明直接,而我們常見的詩多為借物言情,喻景於情,更含蓄一些。從這個角度來看,打油詩更勝一籌。不過打油詩不利於傳播,正規詩體對仗工整,字字考究,下的功夫更深一點。
-
14 # 登攀
這個觀點我不同意。原因如下:
1、從題材上看,打油詩也被稱之為”詩”,也是“詩”的一種,只不過不太講究格律,平仄,押韻,比較隨性。試想想看,群眾演員就不是演員嗎?僅憑一兩個人,能演出來轟轟烈烈,氣壯山河的場面嗎?
2、從內容上看,打油詩生僻的字,詞都比較少,比較通俗易懂,更容易被人接受,受眾面廣,各個階層的人都能看,也愛看,樂看。比如這一句:今春風水好,雨足潤禾苗。你看,田間地頭的農民叔叔都能看懂,還不繞口,你說它就不是詩嗎?
3、從創作者的角度看,現今人們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在平凡的人中間也湧現出了很多“草根詩人”,格律不太懂,平仄不太會,但他們寫出的詩詞卻很接地氣,充滿正能量,人民群眾很喜歡品讀。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成功,應當予以充分肯定。“三句半”喜聞樂見,你說它就不能被稱為一種曲藝形式嗎?
所以,要把打油詩作為一種有益的補充,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不斷的修正中,讓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律詩一樣,越寫越好,湧現出更多優秀的詩人。正所謂:打油也是詩,不可來敵視。你寫我也寫,詩壇更熱烈。 -
15 # 豈有此理乎
什麼叫大雅之堂,不就是按照古代的平仄關係寫成的格律詩嗎。都什麼時代了,還抱著復古銥缽不放。白話文和自由詩,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通俗易懂。登不登大雅之堂不重要,也不是由少數人來評判的,重要的是老百姓喜歡,才是評判的標準。
-
16 # 藝術收藏投資指南
當今社會對詩詞重視程度不夠,才導致對打油詩有偏見 。
打油詩,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於平仄韻律,要求的文學知識和格律不高,便於普通人口耳相傳。同時是由於社會的動盪不安,人們對現實的批判,對社會的認識以及面對生活所表達的一種形式。打油詩,創造起來較易,便於廣大人民群眾接受,便於記憶等。打油詩流傳開來。
打油詩是典型的俗文學。也許正因為這“俗”,一些“正統”文人才把它視為旁門。但文化名人周作人說:“思想文藝上的旁門往往比正統更有意思,因為更有勇氣和生命。”周作人對旁門文藝的高度評價,也適用於對眾多名人打油詩的評價。許多精彩的打油詩確實比好多正統的詩歌更有意思。打油詩的魅力在於它的趣味性、知識性和故事性,還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詩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譏諷,包容文史知識,體現名人的個性、愛好、軼事和思想,而且很多與詩有關的故事也很生動有趣。打油詩正如愛因斯坦給卓別林的信中寫道:“你的電影,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看懂”,而顯得同樣偉大。
-
17 # 風中的葉21
不管別人學問深淺,別人至少有勇氣讓大家去靠近,我看有學問人也沒有多少,別笑人家長短,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循序漸進不是嗎
-
18 # 秦一農夫
"有人說《打油詩》難登文學大雅之堂"。首先農夫認為持這種觀念的人是不對的,是一種非常"陳舊"的觀念。為什麼呢?這還得從什麼是"打油詩"說起。
據說唐朝有一個名叫張打油的人,只讀過很少的書,是個一般文人,還有人說是個種地的農人。他寫了一首名為《雪》的詩:"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短短二十個字,雖"詠雪"通篇未出現一個雪字,但雪的形神卻躍然紙上,通俗易懂,詼諧幽默,風趣逗人,很受一般老百姓的喜愛。後來人們便把這種用俚語俗言寫成的,不受任何章法約束的詩稱為"打油詩"。可是這種“打油詩"雖然老百姓喜愛,一般社會上的所謂"高雅文人"對其是"不屑一顧"的。認為"打油詩"過於粗俗,即不講究格律,又不注重對偶和平仄,甚止不承認它是詩,是難登文學這個大雅之堂的。所以流傳至今的大量古人詩集是難覓其蹤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打油詩"的發展和傳承。另外從古至今寫作“打油詩"的人都是一般普通群眾,那些名人雅士是很少光顧的,即就偶爾為之,也決不用真名,以免比人瞧不起。其實從古至今,寫得好的"打油詩"是很多的,例如它的鼻祖張打油本人寫的這首《雪》本身就是寫得很好的一首"打油詩“,無論遣詞用字,都非常貼切,工整,風趣幽默,無可挑剔。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內很多報刊雜誌都流行一種文學體裁,名曰"小品文",短小精悍,風趣幽默,專門譏諷社會上的不合理現象,很受讀者喜愛。到了八,九十年代,小品文不見了,卻出現了"小品",(不知它是否是小品文的延伸和發展,筆者就不得而知了),其特點和作用和“打油詩"差不多,是非常受觀眾喜愛的。
-
19 # 當代中國文藝
不同意這個觀點,畢竟要"百花齊放"才好。打油詩接地氣,露骨,更能深刻的表達意思,而且韻味十足,讀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和流傳,從而起到很好的教育警示或表彰的作用,是其他體裁的詩文不能代替的。
-
20 # 獅行天下76588555
朦朧飄渺眼前紗
耳聞烏啼難見鴉
俯看宛如仙境在
不知何處是吾家
獅行天下
回覆列表
《民間流行打油詩》
詩人鬱悶才思湧
信手拈來露真情
散文分行詩來充
怨氣沖天苦難經
人見人憐貌不驚
貴人提攜媒體捧
詩集出版人氣升
粉絲增加上熒屏
有人關注有人痛
詩人本該受尊重
時有作品辣眼睛
有的詩句蠻生動
偶見成品藏害蟲
且莫固執行不通
觀察事物心若冰
多寫社會好事情
抗擊病毒大背景
匹夫有責民族情
網路強大真神通
有人突然一夜紅
網紅其實一陣風
風過花傷如幽夢
守住底線唱英雄
弘揚正氣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