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洞古鑑今

    其實對於晴雯跌扇子這事,襲人替她辯解,晴雯原本並沒有想真奚落襲人,而是有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思。

    1.事件背景

    在晴雯跌扇之前,寶玉因之前與黛玉諸事心情不好,誰知道晴雯這個時候碰在這個槍口上了。

    要是在平時,寶玉心情高興的時候,摔壞個東西都不算啥。說白了,晴雯被責罵的關鍵問題是因為寶玉心情鬱悶。

    話說“晴為黛影”,晴雯的嘴巴也不是饒人的,於是就夾槍帶棒地與寶玉理論起來。當然,晴雯作為丫鬟還不敢跟主子吵架,只能含沙射影,無意中又扯上了前幾天襲人挨寶玉的“窩心腳”的這件事。

    襲人其實在旁邊早聽到了,看晴雯跟寶玉越鬧越厲害,不得已只能過來“勸架”。

    2.怎麼奚落的?

    襲人一向以怡紅院丫鬟中的“主管”自居,所以她來勸架的時候,從嘴裡冒出了一句“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兒”。

    晴雯聽到這句話,就氣不打一處來,本來心裡是想幫襲人說兩句,意思:你寶玉是大爺,襲人姐姐伺候得再好不也照樣挨你的“窩心腳”,何況我呢?只不過是跌了把扇子,你就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幹麼呢這是?

    其實到這裡,晴雯還不算是奚落襲人,只是想借這個事,一方面發洩自己對寶玉的不滿,另一方面也幫襲人說句話。

    3.假奚落變成真奚落

    哪知襲人沒聽明白,總想著息事寧人,又冒出一句“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

    在古代丫鬟和主子之間一般不能自稱“我們”,而襲人不小心把自己和寶玉放在了一邊,這使得晴雯更加窩火,心想我本站在姐妹的立場幫你出出氣,你反倒不領情,還非得熱臉去貼主子的冷屁股。

    再加上晴雯一直也對寶玉有所想法,這句話徹底打翻了晴雯的“醋罈子”,所以把矛頭由寶玉轉向了襲人,七里八里的真真正正地奚落了襲人一通。

    其實仔細分析來看,晴雯本想幫襲人出口氣,奈何襲人不明白,也不領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不得已由假奚落變成了真奚落。

  • 2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寶玉的大丫頭四個,襲人,晴雯,麝月,秋紋。按理說地位都是一般的。但是襲人憑藉自己的不要臉和小聰明,掙到了個準屋裡人的地位,自然就比晴雯麝月秋紋高上一等了。

    不止晴雯,另外兩個大丫頭可能也和晴雯一樣對此耿耿於懷。

    本來跌碎扇子一件小事,在平常寶玉也不會說什麼就過了,但是偏偏這幾日寶玉鬧心。先被黛玉無理取鬧,後背寶釵搶白。再調戲金釧被他娘發現。然後園子裡看齡官淋了個落湯雞,又把小老婆踢了。種種鬧心事上來,找不到個由頭髮洩,偏偏晴雯就因為這麼一小句話又往槍口上撞這才大鬧了一場。

    在晴雯這面,本來就對襲人和寶玉的關係看不上眼。這回子襲人又跳出來維護他,更惹得她上火,所以說話就沒著沒兩了。冷笑幾聲道:“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乾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哪裡就稱起‘我們’來了。明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那裡就稱上‘我們’了!”

    這是公然打了寶玉打屁股又打襲人的臉。兩個人能不火大嗎?這下不止寶玉上火,連襲人也生起氣來:“姑娘倒是和我拌嘴呢,是和二爺拌嘴呢?要是心裡惱我,你只和我說,不犯著當著二爺吵;要是惱二爺,不該這們吵得萬人知道。我才也不過為了事,進來勸開了,大家保重。姑娘倒尋上我的晦氣。又不像是惱我,又不像是惱二爺,夾槍帶棒,終久是個什麼主意?我就不多說,讓你說去。”

    最終鬧得個寶玉要攆睛雯,不好收場起來!晴雯就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大概她作死的種子也就在這時候已經埋下了。襲人心裡對她的嫉恨已經扎定了。從後面的話可以看出,她已經謀劃著把晴雯趕出大觀園了:“好沒意思!認真個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她認真要去,也等把這氣下去了,等無事中說話兒回了太太也不遲。這會子急急的當作一件正經事去回,豈不叫太太犯疑?”

    這話的道理為的是寶玉,已經根本不管不顧晴雯的感受了。這時候晴雯在襲人的心裡,不是自己的姐妹,而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丫頭!

  • 3 # 小墨年糕

    在紅樓夢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寶玉因為金釧兒的事情本身心情就很糟糕,恰巧晴雯在給他換衣服的時候,失手把他的扇子跌落,折了扇骨。寶玉斥責了她幾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當場與寶玉頂嘴,就連勸架的襲人也被嘲諷。

    這主要是由於秦文的性格造成的,她是寶玉房裡四大丫鬟之一,雖然是丫鬟,但在寶玉這裡過的就像是千金小姐一樣的生活。長得風流靈巧,口齒伶俐,針線活兒又好,因為嬌生慣養,養成了得理不饒人的性格。

    在平時整個怡紅院裡面,所有的丫鬟都被晴雯嘲諷挖苦過。襲人作為丫鬟之首,也沒少受到過晴雯的刻薄。晴雯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誰比誰高貴些。在她的心裡,她和襲人是平等的,可以毫無顧忌的打去嘲笑。

    而晴雯這樣的性格和表現,很顯然是不得襲人喜歡的,襲人心中有著強烈的職場階級觀念,這與晴雯所信仰的人人平等的理念截然相反,所以他們之間必然存在著隔閡和矛盾。

    再回到晴雯跌扇被責罵這件事情上,襲人之所以為晴雯分辨,不過是因為她行事謹慎,為人低調,也希望怡紅院能夠安穩。更是出於自己是丫鬟之首,需要管理好院中所有事件的原因。甚至於還存在著,在寶玉面前體現自己寬宏大度的這一方面。

    這樣的出發點和態度,當然會引起心思敏感的晴雯很大的反感,所以面對襲人的“勸架”,她當然會拿“雲雨晴”之事進行一番嘲諷。

  • 4 # 墨雪問心

    《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晴雯給寶玉換衣服的時候不慎將寶玉隨身攜帶的扇子掉在地上,將扇骨跌折。

    原本因為端陽節聚會悶悶不樂的寶玉隨口責備晴雯了幾句。

    沒想到晴雯不但沒有悔過,反而冷笑著回敬道:

    “二爺近來氣大的很,行動就給臉子瞧。前兒連襲人都打了,今兒又來尋我們的不是。要踢要打憑爺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時連那麼樣的玻璃缸、瑪瑙碗不知弄壞了多少,也沒見個大氣兒,這會子一把扇子就這麼著了。何苦來!要嫌我們就打發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

    晴雯一陣夾搶帶棒的譏諷,把個寶玉氣得渾身亂戰,半晌才吐出一句話來:“你不用忙,將來有散的日子。”

    這時襲人聽到後趕緊過來勸解,不料晴雯對她說道:

    “姐姐既會說,就該早來,也省了爺生氣。自古以來,就是你一個人服侍爺的,我們原沒服侍過。因為你服侍的好,昨日才挨窩心腳,我們不會服侍的,到明兒還不知是個什麼罪呢!

    見晴雯居然把矛頭直指自己,襲人既惱怒有慚愧,本想和晴雯爭論幾句,但又見寶玉臉都氣黃了,只好勸晴雯:“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

    晴雯一聽襲人說“我們”倆字,這明擺著拉進了和寶玉的關係,反倒自己像是個外人,她不覺酸意大發,冷笑幾聲,道:

    “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教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乾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那裡就稱起‘我們’來了。明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那裡就稱上‘我們’了!”

    (襲人劇照)

    本來見晴雯一個丫鬟不顧身份嗆寶玉太過分,襲人上來勸解,沒想到自己話裡話外盡顯和寶玉的曖昧,讓晴雯這個早就知道自己和寶玉有一腿的潑辣丫頭抓住了話柄,懟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那麼晴雯為何不感恩,反而奚落、狂懟為她辯解解圍的襲人呢?主要有下面三個原因:

  • 5 # 睡前讀書

    晴雯跌了扇子被寶玉責罵在《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晴雯不是不領情,而是她看不慣襲人的那種行為。

    寶玉為何對晴雯發火呢?

    寶玉一向很喜歡晴雯的,他對晴雯發火是因為他心裡煩躁,他煩躁是因為他誤傷了襲人。

    我們再看看襲人是怎麼勸的。

    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兒。

    晴雯為什麼奚落襲人呢?

    晴雯的性格和黛玉差不多,她看不慣的就是看不慣,不會藏著掖著。她十分不恥襲人和寶玉做的那些事(有人說是男女之事)。襲人說了句話正好讓晴雯抓住了把柄。

    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

    晴雯知道襲人說的“我們”指的是她和寶玉。晴雯本來對襲人和寶玉做那種事就反感,況且襲人又這麼說,這更讓晴雯厭煩了。

    要是一般人也就算了,不會覺得襲人這種做法有什麼不妥的,可她是晴雯。晴雯眼裡容不得沙子,她看不慣這些事。

    總的說,晴雯是針對襲人和寶玉做哪種事才奚落她的。晴雯是絕對不會答應和寶玉做那種事的,儘管她也喜歡寶玉。

  • 6 # 憑欄翠袖

    端午節期間,晴雯給寶玉換衣服時將寶玉的扇子掉在地上跌壞了。書裡說是不妨,但是從後文來看,並非不妨。因為晴雯一向舉動輕便,不是笨手笨腳的人。後邊她也承認,是在用扇子出氣。

    為何要出氣呢?襲人與晴雯同為賈母指派給寶玉預備將來做姨娘的,倆人年紀相同,能力上各有所長,晴雯其實更貌美伶俐,可是因為比襲人晚來一步,就讓襲人佔了先,不但包攬了寶玉所有貼身活計,還第一個與寶玉試了雲雨。晴雯自然很不甘心,所以本來就生氣這個。

    頭一天寶玉淋雨回來心裡生氣,就踢了襲人一腳,襲人吐血,寶玉後悔,為了她請醫問藥百般殷勤疼愛,晴雯自然也浸了一缸醋(類似情形可參考賈璉給尤二姐請大夫秋桐吃醋的情形)。女人處於弱者狀態時最能激發男性的憐愛之心,晴雯看在眼裡氣在心頭。所以幹活時摔打東西出氣。結果寶玉劈頭一句“趕明兒你自己當家主事”——意思是晴雯以後自己出去家人做小主婦,顯然就沒打算留她做妾。晴雯當然大怒,於是跟寶玉吵起來。

    襲人沒明白晴雯生氣的深層原因,進來勸架,口吻又顯得跟寶玉超乎尋常的親密,晴雯越發吃醋,於是直接奚落她“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也不過和我似的,哪裡就稱起你們來了”。

    所以這件事,跌壞扇子只是導火索,根源還在於寶玉與襲人高調的秀恩愛撒狗糧,使得未沾雨露的晴雯深深感到了心理不平衡。

    這件事,表面是小事吵架,其實是兩個準姨娘爭風吃醋。舊社會女人很可悲,喜怒哀樂都取決於男人對她們的態度,晴雯襲人這倆丫鬟在十二釵又副冊是排名最靠前的,說明個人素質很優秀,依然難逃俗念,令人嘆息。

  • 7 # 玉生侃紅樓

    我認為,晴雯奚落襲人既是醋意大發而為,也是在捍衛自己在寶玉心中的位置。襲人自稱“我們”是具有排他目的的,而晴雯卻是一心一意待寶玉,不願成為外人。

    1.事件背景

    那日正是端午佳節,眾人皆因金釧一事,無心筵席逗樂,了無興致,隨即散場。寶玉更是悶悶不樂,回房後因晴雯失手跌摺扇子,便發作起來。晴雯哪裡是受氣的主,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便吵了起來。

    原本是晴雯與寶玉鬧彆扭,襲人“我們”一事更是火上澆油,導致晴雯醋意大發,一股腦的又將衝突升級,直到襲人等一眾丫鬟跪地求情再加上林黛玉適時出現緩解氣氛才作罷。

    2.襲人“我們”一詞,深深地刺痛了晴雯

    襲人說出“我們”,是具有排他性的。我們指的是襲人與寶玉,而“你”晴雯是外人,襲人自認為她與寶玉的關係是晴雯比不了的。因為她早已把自己當成寶玉的人,將來的姨娘。

    但是在怡紅院裡,晴雯從不把自己當人外人,她把怡紅院當成自己的家,寶玉是這個家的男主人,自己就是女主人,她深愛著寶玉,心甘情願為其付出,不計回報。

    襲人對寶玉的排他性,深深地刺痛了晴雯的內心!

    3.晴雯積怨已久,借題發揮

    晴雯個性鮮明,愛呈口舌之快,不懂得拐彎抹角;她眼裡揉不得沙子,她早看不起襲人膩歪寶玉、譏諷秋紋沒見過世面、毒打墜兒眼皮子淺。

    襲人的心思縝密,精於算計她都看在眼裡,她不屑與襲人為伍。晴雯早已看襲人不順眼,如今剛好撞槍口上,不如一吐為快!

    綜上所述,晴雯奚落襲人是源於她性格的直爽,更是源於她對寶玉無私的愛!

  • 8 # 海闊天空詩酒花

    乍看這個題目,確實令人費解。但回頭仔細看看書中原文,倒也不難理解。準確地說,晴雯那時火氣是很大的,有點逮誰罵誰的味道,跟寶玉的火氣有點不相上下。而趕來勸架的襲人說的話也算不上是為晴雯辯解,不但算不上為晴雯辯解,言語之間還有點不小心觸怒了當時正在氣頭上的晴雯,這種情況下,不被奚落才怪。

    1.晴雯的怒氣由來有自,源於寶玉不同尋常的指責和怠慢。寶玉的情緒也有來由,一部分是由於擔心襲人的身體。擔心襲人卻怠慢晴雯,晴雯自然會對寶玉,連帶對襲人都有意見。

    事情發生在那個發生了不少事的端午節。因為清虛觀張道士提親的事,寶玉和黛玉發生了口角,之後倆人和好了,但寶玉卻又因為一句“體豐怯熱”得罪了寶釵。端午家宴上,大家情緒都不高。這種氛圍令“只願常聚”的寶玉悶悶不樂,回到怡紅院後長吁短嘆。晴雯這時上來替他換衣服,一不小心把扇子跌在地下跌折了,寶玉就發作了:

    寶玉因嘆道:“蠢才,蠢才!將來怎麼樣?明日你自己當家立事,難道也是這麼顧前不顧後的?”

    晴雯的脾氣也不亞於寶玉,當場就頂回去:

    晴雯冷笑道:“二爺近來氣大的很,行動就給臉子瞧。前兒連襲人都打了,今兒又來尋我們的不是。要踢要打憑爺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時連那麼樣的玻璃缸,瑪瑙碗不知弄壞了多少,也沒見個大氣兒,這會子一把扇子就這麼著了。何苦來!要嫌我們就打發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

    晴雯的反應乍一看有點過激,但仔細看看她說的話,就明白她為什麼有這樣的反應了。一句“二爺近來氣大的很,行動就給臉子瞧”,說明寶玉愛發脾氣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也說明晴雯的忍耐有一段日子了。要知道寶玉平時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尤其不可能對晴雯說重話,畢竟他是特別喜歡晴雯的啊。正如晴雯所言,平時什麼玻璃缸、瑪瑙碗摔壞過多少,寶玉都不以為意,現在卻為了區區一把扇子指責晴雯,平時被寵慣了的晴雯怎麼能不氣?

    寶玉為什麼一反常態,這麼容易發脾氣呢?其實晴雯的話也說出了部分原因。“前兒連襲人都打了”,是指寶玉冒雨跑回怡紅院,敲門良久都沒人聽見,最後襲人跑來開門,被窩了一肚子火的寶玉一腳踹倒的事。這件事固然證明寶玉近日情緒確實不好,但寶玉發現誤踹了襲人之後自然也是非常緊張,天不亮就急著親自找醫生給襲人看治。

    可以想見,寶玉對襲人是充滿內疚小心翼翼的,相對來說自然就怠慢了包括晴雯在內的其他人。寶玉甚至有可能指使其他丫環照顧襲人,說不定還因為其他丫環的不夠上心而生氣。這樣的情形,晴雯看在眼裡,會沒有情緒嗎?

    所以,當寶玉因為情緒不好,一句“蠢才”說出口時,同樣情緒不好的晴雯也爆發了。晴雯的爆發,反映的其實是她忍耐已久的不愉快、對寶玉“偏心”襲人的不滿。

    這個時候襲人走來勸架,不是自己往槍口上撞麼?

    2.襲人勸架時並未替晴雯辯解,反而話裡話外顯示出自己的重要。這樣的表現,自然會激起晴雯潛在的敵意。

    兩個情緒都不好的人碰到一起,就像火星撞地球一樣直冒火花。寶玉聽了晴雯的大段搶白,更加生氣了:

    寶玉聽了這些話,氣的渾身亂戰,因說道:“你不用忙,將來有散的日子!”

    襲人在一旁發現不對,一向以協調人自居的她自然要來調解勸架了。

    襲人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呢?

    襲人在那邊早已聽見,忙趕過來向寶玉道:“好好的,又怎麼了?可是我說的‘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兒’。”

    乍一看好像沒問題?可是晴雯是如何反應的?

    晴雯聽了冷笑道:“姐姐既會說,就該早來,也省了爺生氣。自古以來,就是你一個人伏侍爺的,我們原沒伏侍過。因為你伏侍的好,昨日才挨窩心腳,我們不會伏侍的,到明兒還不知是個什麼罪呢!”

    晴雯看起來是個炮筒子,逮誰罵誰。寶玉說她,她頂回去。襲人沒說她,為什麼她也頂回去?是晴雯亂髮脾氣遷怒於人嗎?

    還是仔細聽聽晴雯說的話,對照一下襲人的表現,大概就能看出端倪了。

    襲人來勸架,但是並未對晴雯說什麼,而是直接對寶玉說話。“好好的,又怎麼了?”這語氣多像家長護著自己孩子,甚至,妻子護著自己丈夫?總之,就是她和寶玉是一家的感覺。

    如果晴雯是怡紅院外的其他人也罷了,那確實算外人。但晴雯跟襲人一樣是怡紅院大丫環,理論上襲人要先向“自己人”瞭解情況,不是應該先問晴雯才對麼?怎麼感覺寶玉是襲人的“自己人”,晴雯是外人似的?

    接著襲人還來了一句“可是我說的‘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兒’”,那感覺像不像班主任或者大家長調解孩子糾紛時的抱怨?翻譯成現在的語言,就是“你們就不讓我省心,我離開一會你們就出狀況”的既視感。

    襲人說這樣的話應該是習慣成自然,畢竟她平時也自動自覺操心這操心那的,有這種“你們真不讓我省心”的抱怨很正常。但平時大家都不在意她這樣說話,現在晴雯可是暗中對她和寶玉的勾連很不滿的啊,她卻無意中依舊流露出她和寶玉抱團、她以怡紅院“當家大丫環”自居的姿態,能不激怒晴雯麼?

    所以晴雯就冷笑了,“自古以來,就是你一個人伏侍爺的,我們原沒伏侍過。”這嘲諷的話,已經說得很明顯了,就是看不慣襲人因為“伏侍”寶玉而獲得寶玉的格外關照,言行之間無意中流露出自己地位特殊的感覺。

    所以,襲人來勸架不但沒勸成,還為自己惹了一身腥,也不能怪晴雯。襲人勸架時的心態還是居高臨下的,正好被此時情緒激動又敏感的晴雯捕捉到,晴雯不奚落她才怪。

    3.晴雯奚落襲人,原因在於襲人自己說錯話。襲人自己也當場意識到了這一點,這也反過來說明晴雯對襲人的奚落是有理由的。

    被晴雯奚落之後,襲人是什麼反應呢?

    襲人聽了這話,又是惱,又是愧,待要說幾句話,又見寶玉已經氣的黃了臉,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推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晴雯聽他說“我們”兩個字,自然是他和寶玉了,不覺又添了酸意,冷笑幾聲,道:“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教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乾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那裡就稱起‘我們’來了。明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那裡就稱上我們’了!”襲人羞的臉紫脹起來,想一想,原來是自己把話說錯了。……

    書裡寫得很明白了,襲人一心勸架卻被晴雯這樣搶白,自然是惱怒的,但是惱怒之餘還有“愧”,這就值得玩味了。襲人愧什麼呢?自然是因為她潛意識裡有所反應,知道自己剛才的姿態有點過了,所以才會被晴雯抓住小辮子奚落。

    只是襲人此時僅僅是有些感覺到自己的不妥,還不能清晰地意識到問題所在,所以接下來的動作又弄巧成拙了。本意是想讓晴雯緩緩情緒,不料一不小心又脫口而出“我們”二字。言為心聲,只能說襲人平時確實是從心裡認定自己和寶玉是“我們”的。但在其他丫環,尤其是晴雯,尤其是現在對寶玉和襲人的親密關係特別耿耿於懷的晴雯面前說出來,能不點燃晴雯心裡的火藥桶麼?

    書裡都寫得很明白了,因為“添了酸意”,晴雯乾脆把話挑明,點破寶玉和襲人“鬼鬼祟祟”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更點破襲人心裡對“我們”的覬覦和奢望。晴雯之所以這麼不給襲人面子,說到底都是因為寶玉厚此薄彼——關照襲人而責罵晴雯給晴雯帶來的情緒刺激啊。

    晴雯的話都說得這麼難聽,襲人都“羞的臉紫脹起來”,卻沒有反駁。因為仔細一想,“原來是自己把話說錯了”。這就很有意思了,這說明在明面上,晴雯的奚落是正當的,畢竟襲人的“我們”確實帶著僭越的姿態,超越了丫環的本分。

    只是寶玉身為主子,不必考慮那麼多本分啊姿態什麼的,氣頭上只知道一味護著襲人,結果惹得晴雯越來越崩潰,最後鬧得不可收拾。這段後續與題主的問題無關,這裡就不多說了,詳細分析可以看我之前答過的《晴雯揭露襲人醜事,賈寶玉氣急攆人,襲人為何跪求賈寶玉別去?》。

    總之,晴雯正在氣頭上,氣的原因是不滿寶玉對待襲人比對待自己要好。此時襲人走來“勸架”,沒有替晴雯說話,反而無形中流露出自己就是和寶玉關係特殊、可以得到寶玉特別關照的姿態。這種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刺激,當然會令晴雯更加生氣,直接就開口奚落襲人。

  • 9 # 樂見花

    寶玉並不是因為晴雯跌扇而責罵她,那完全不是寶玉的性格。

    這期間寶玉經歷了很多事: 被趙姨娘、馬道婆施妖法差點送命; 被黛玉誤會狠命砸玉不想活了; 誤傷襲人致吐血……大事小事多著呢。跌扇小事微不足道,寶玉不過是心情煩躁,借題發揮,信口說幾句。

    待種種事端過後,寶玉讓晴雯拿果子來一起吃。晴雯說,我連扇子都跌了,哪裡配打發吃果子呢?若再打了盤子怎麼辦?

    寶玉講了一番大道理: 扇子原是用來扇的,你若喜歡撕了聽那響兒,也使得; 盤子原是盛東西的,你若喜歡丟在地上聽那響兒,也使得。只是別在生氣時拿它出氣,就是愛物兒了。

    晴雯說我就愛聽撕扇子的響兒,寶玉就讓她撕,這就是回目標題說的: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可見那都是名家制作、名人留墨的精品扇子呵,請允許我心痛三秒鐘。

    當時只有麝月在,手裡的扇子也被寶玉奪去,讓晴雯撕了,還讓麝月把匣子拿來,麝月沒好氣: 我可不造這孽,她又沒折了手,讓她自己搬去!

    《紅樓夢》中對寶玉的評語是“情不情”,撕扇子就是以不知情之物,供嬌嗔不知情時之人一笑。

    這就是寶玉性情的寫照。

  • 10 # 閱書文化之觀

    《紅樓夢》是中國人都愛看的一部古典小說,曹雪芹用獨特的筆法將一些日常瑣事也寫得緊扣心絃,耐人尋味。

    晴雯跌扇被寶玉責罵是在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中的文段。那寶玉也不是有心責罵,那襲人也不是實心辯解,遭到牙尖嘴利的晴雯奚落是自然的。

    我將原著中這一回又看了一遍,原來是:

    這天寶玉從他母親王夫人處吃完飯回來,晴雯來拿了衣裳給他換,不小心把一把扇子的股兒跌斷了,寶玉心內原煩悶,就責怪了幾句。晴雯也是個愛使小性子的人,小姐身子丫鬟命,聰明伶俐卻心直口快。聽寶玉這一責罵,自然就冷笑回嘴:“二爺近來氣大得很,行動就給臉子瞧。前兒連襲人都打了,今兒又來尋我們的不是。要踢要打憑爺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事,先時弄壞的什麼玻璃缸、瑪瑙碗,也不見個大氣兒...要嫌我們,要打發我們,要挑好的使。好離好散倒不好!”

    寶玉原就是喜聚不喜散的人,因在王夫人處沒什麼玩樂,大家吃完飯就散了,心中略有不快,責罵晴雯也只是借事發氣,一聽晴雯只說“散”,不免更氣,直氣得“渾身亂戰”,說:“你不用忙,將來自有散的日子。”襲人聽到就忙趕來,向寶玉說:“好好的,又怎麼?可是我說的,一時我不在,就有事故了。”

    各位,聽聽襲人這句話,把自己尊得救世主似的,什麼她一時不在了就有事故,別說利嘴的晴雯聽得刺耳,就是我們也覺著也難聽。就憑著與寶玉那點特殊交情,難不成真把自己當賈府中的“二奶奶”了?

    這哪裡是和解?分明是訓斥來了。

    後文晴雯真把她給奚落挖苦了一番,冷笑說:“姐姐既會說,就該早來,省了爺生氣。自古以來,只有你一個人服侍爺的,我們原沒服侍過...”襲人聽了又愧又惱,因看見寶玉臉都氣黃了,只好忍氣勸晴雯說:“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

    晴雯聽到一個“我們”,越是發酸語:“別讓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乾的那些鬼鬼祟祟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連個姑娘還沒爭上去呢,哪裡就稱上‘我們’了?”這一些話,該是襲人臉紅臉脹了。寶玉也氣得說:“你們也彆氣忿,我偏抬舉她。”

    這樣越辯解越亂糟糟,牙尖的晴雯,火上澆油的寶玉,越說越不清白的襲人,就像一團亂麻一樣越攪越亂,氣得寶玉只說“如何是好?”後來幸虧林黛玉來了,一句“大節天的怎麼哭起來了?該不是為爭粽子吃?爭惱了不成?”逗得大家都笑了,才把這團亂麻化解了。

  • 11 # 大天使

    晴雯給寶玉換衣服不小心把扇子跌落到地下將骨子跌折,本來並不是嚴重的事情,但寶玉的反應有點偏激,蠢才,蠢才!將來怎麼樣?明日你自己當家立業,難道也是這麼顧前不顧後的?這幾天接踵而至的事情發生讓寶玉心裡很煩惱,先和黛玉吵吵鬧鬧的。

    自己和金釧的私聊中金釧過分語言激怒了母親大人他也自討沒趣的躲開了,又把襲人誤傷,端午節的聚會也開得沉悶無趣,樁樁件件好像不愉快的陰影始終圍著寶玉轉,心中的愁煩就淤積在一起,晴雯不小心跌落扇子就成了寶玉發洩鬱悶的導火索。

    而兩句蠢才,蠢才!也就深深的刺痛了晴雯的自尊心。這是其一。並且含有一種怒罵的情緒在裡面。第二一向遷就疼愛晴雯的寶玉說出這麼不盡情意的話晴雯大感意外和傷心,有一次晴雯為貼寶玉寫的門斗把兩雙小手凍紅了寶玉趕緊抓住她的雙手放在嘴邊又是搓揉又是撥出原始的暖氣,給晴雯的關切也是非常特別的。

    雖然寶玉後面的話好像說得很有道理,也可能是寶玉意識到兩個蠢才,蠢才的排列句很是粗暴和不留情面,故而用後面的話來減緩整個句子語氣的憤怒程度和給有點小題大做的無名火降溫的用意,但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了的,況且晴雯是何等伶俐靈巧的人物,對寶玉做了適當的反擊和不滿。

    晴雯冷笑道:“二爺近來氣大的很,行動就給臉子瞧。前兒連襲人都打了,今兒又來尋我的不是。要踢要打憑爺去。就是跌了扇子,也算不的什麼大事。先時候兒,什麼玻璃缸、瑪瑙碗,不知弄壞了多少,也沒見個大氣兒;這會子,一把扇子就這麼著。何苦來呢?嫌我們就打發了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

    她也知道二爺近來氣大得很,才有了誤踹襲人和今天發火的緣由,那麼很顯然看得出晴雯不是很體貼人的女孩,既然寶玉心情不好你就應該原諒寶玉的失態,不僅不體諒寶玉還進一步去給寶玉添火,寶玉也並沒有嫌她們,她說出嫌她們還不是嫌她一個人是嫌她們,無形之中又增加了寶玉的對立面,完全是一種無中生有無理取鬧的態度,所以寶玉才更加生氣,是形容氣的渾身亂戰。

    輪到襲人上場了,從襲人的第一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襲人不會勸架

    襲人說道:“好好兒的,又怎麼了?可是我說的: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兒?”這句話對怡紅院的情況應該是真實的,只要襲人在怡紅院管理就是井然有序的,反之就有不少的問題出現。但這個時候說出來就不合適了因為物件不同,現在的物件是要強的和眼裡揉不得一粒沙子的晴雯,在她看來著話裡就是抬高襲人自己,看低其他人,所以襲人的開場白就是一個失誤。

    而且話裡還有指責晴雯的意思,我不在,你連為寶玉換個衣服都要出事故,你也太不能幹了吧。本來晴雯就在寶玉的話裡感到一種委屈和失落,平時玻璃缸、瑪瑙碗弄壞了許多也沒有什麼關係,今天把扇骨折斷了就大動干戈還說她是蠢材,也是寶玉平時對晴雯的驕縱過度才有今天晴雯的不依不饒。

    而且在晴雯的眼裡大家都是丫環是平起平坐的,怎麼你襲人一來就表明自己比晴雯高出一截,你是來勸架的還是來自誇自己的,其實晴雯的處事方法還真不如襲人,如果是寶玉再怎麼重的說襲人,襲人絕不會這麼強烈的反彈,激化矛盾是晴雯的個性決定了的,她一般不會象襲人一樣的考慮把所有的事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處理矛盾的方法,她是以輸贏輪英雄的處事法則,她常常是贏了區域性輸了全域性。

    晴雯聽了,冷笑道:“姐姐既會說,就該早來呀,省了我們惹的生氣。自古以來,就只是你一個人會伏侍,我們原不會伏侍。因為你伏侍的好,為什麼昨兒才挨窩心腳啊!我們不會伏侍的,明日還不知犯什麼罪呢!”我們看晴雯吵架很有策略,是個善於吵架的高手,她立刻抓住了襲人的話柄。

    襲人的第一句勸架的話就暴露了她話裡的弱點,善於吵架的人第一會快速的發現對方的話柄第二攻擊對方的軟肋,明明寶玉腳踢襲人是誤傷,晴雯現在還要明知故說就是對方的軟肋,你盡心盡力的服侍換來的還不是被打的下場。但她的推理不是還原事情的真實狀況,有點牽強和在幸災樂禍的味道。

    襲人的第二句勸架的話再次出現漏洞

    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兒,原是我們的不是。本來襲人並不想和晴雯發生什麼衝突,她就是來安撫雙方,將事情朝著最小化引導,她依然稱呼晴雯為好妹妹,但我們再次看到襲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掌控能力還是有限的,這個我們一詞傳遞給晴雯的有第一她和寶玉兩個人的意思,這是晴雯不滿意的一點。

    本來這個不是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可能在她潛意識下她應該是認為她和寶玉的關係非同一般,事實也是如此。第二襲人硬是將寶玉的不是往自己升上拉,是晴雯認為的寶玉的不是,襲人想和寶玉一起擔待,晴雯就更不滿意了。在謎底還沒有最終揭曉前就將自己早早的歸於寶玉的賬下晴雯當然是不認可和不滿的。

    而晴雯對於寶玉和襲人的初試是相當的不屑一顧的和有些失意的,明明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比襲人優秀怎麼一不小心襲人到是捷足先登了,所以反擊更猛烈了,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教我替你們害臊了!你們鬼鬼祟祟乾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不是我說正經,明公正道的,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那裡就稱起‘我們’來了?

    有一點我還是有點搞不明白,寶玉和襲人的魚水之歡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人來打攪,也就是說根本就在人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很順暢的按照寶玉學來的程式就完成了,根本就沒有目擊證人出現,曹雪芹也把現場的平時可以人來人往的進口和出口都封鎖了,非常的巧那天那個時候都沒有一個人進出,當事人襲人和寶玉都不可能去向其他人張揚這個事情。晴雯她們是怎麼知道的。

    襲人用以理服人來彌補自己言語出錯的混亂

    “姑娘到底是和我拌嘴,是和二爺拌嘴呢?要是心裡惱我,你只和我說,不犯著當著二爺吵;要是惱二爺,不該這麼吵的萬人知道。我才也不過為了事,進來勸開了,大家保重,姑娘倒尋上我的晦氣!又不像是惱我,又不像是惱二爺,夾槍帶棒,終久是個什麼主意?--我就不說,讓你說去!”說著便往外走。

    襲人不僅沒有勸架成功,反而還把自己也牽連進去,她兩度言語的失誤給了晴雯借題發揮的話柄,都感到了有一種要把兔子逼急的感覺,但襲人最後終於抓住了主題,最終還是選擇一種委曲求全的方式讓事態平息下來,本來她就是來勸架的不是為吵架而來,話裡也有很重的分量,你要真要和寶玉吵下去我就不管了,後果自負。

    這種以柔克剛的方法才是襲人處事的殺手鐧,從襲人兩度言語的失誤我們可以看出來襲人的臨機處置能力和反應能力是沒有晴雯的大腦運轉得快,但她處事的宗旨又比晴雯高明許多,她不讓事態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她要當和事佬但言語又常常出錯,這也可能她和寶玉的確有非同尋常的經歷而情不自禁的一種感情自然的外露,我們看她平時的言談都還是很得體的,在她這通話以後晴雯就安靜了許多。

    其實晴雯說她和襲人也不過和我似的不完全對,襲人的等級比她高這是事實,而且怡紅院的日常也是在襲人的領導進行的。就這次吵架之事,襲人來勸架她為什麼還要奚落襲人的原因主要就是襲人的兩次言語失誤造成的,這可能和寶玉有很深的情結所致的。晴雯最大的缺陷就在於沒有自知之明和自大,就連她是二等丫環和襲人是頭等丫環這個事實她都不願意承認,所以她才有了很多的誤判,完全辜負了她優秀的才能和嫵媚嬌豔的美貌,敗於襲人也是早遲的事情。謝謝大家。

  • 12 # 我就是竹韻

    那一年的端午節,寶玉遇到的倒黴事兒都趕在一起了:

    先是和林黛玉平白無故地大吵大鬧一架,驚動了賈母和王夫人;

    剛和林黛玉和好了,因問薛寶釵看什麼戲,一句拿薛釵比楊妃的玩話痛遭薛寶釵奚落;

    無情無緒地來到王夫人房裡,才和金釧兒聊幾句,因金釧兒的一句“你去東小院裡拿環哥和彩雲去”的玩話,使王夫人發雷霆之怒,不僅怒煽金釧兒耳光,而且還把金釧兒攆了出去;

    他狼狽而逃,在薔薇花下看一個女孩兒畫薔,又突遇下雨被淋了一個落湯雞;

    淋著雨回到自己的怡紅院,敲門都不應,好容易開了門,他氣急一腳踢過去,不曾想踢到了襲人,把襲人踢得吐了血。

    第二天端午節本來想和姐妹們熱鬧一下子,因得罪了寶釵,攆了金釧兒,各種沒有意思,大家都沒有意思,他只好無精打采、悶悶不樂地回至怡紅院,長吁短嘆,不想晴雯上來換衣服,又把扇子失了手掉在地下,將骨子跌折了。寶玉忍不住發作了幾句:

    “蠢才,蠢才!將來怎麼樣!明日你自己當家立業,難道也是這麼顧前不顧後的?”晴雯冷笑道:“二爺近來氣大的很,行動就給臉子瞧。前兒連襲人都打了, 今兒又來尋我的不是。要踢要打憑爺去。......何苦來呢!嫌我們就打發了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

    寶玉正沒有好氣,聽了這話,氣的渾身亂戰。襲人聽見吵架,忙趕過來,向寶玉道:“好好兒的,又怎麼了?可是我說的, 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兒。”晴雯聽了冷笑道:

    “姐姐既會說,就該早來呀,省了我 們惹爺生氣。自古以來,就只是你一個人會伏侍,我們原不會伏侍。因為你伏侍的 好,為什麼昨兒才挨窩心腳啊!我們不會伏侍的,明日還不知犯什麼罪呢?”

    襲人本來是來勸架的,為什麼晴雯反而尋上襲人的晦氣,奚落襲人呢?我認為有這幾個原因:

    一、襲人怡紅院一姐的口氣讓晴雯很不爽

    襲人說“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兒”,好像整個怡紅院只有她襲人一個人比較靠譜,做事周全,會侍候寶玉,其他的丫頭都不行似的,所以晴雯聽了很不忿。要知道晴雯也是聰明靈秀之人,做事還是很細心的。

    如果不是這樣,賈母也不會把晴雯作為寶玉妾的第一人選放在寶玉屋裡培養。還有後來襲人被王夫人內定為準姨娘後,為了顯示自己尊重,晚上不再和寶玉狎暱,晚上陪侍寶玉就寢的是晴雯,當然晴雯是純潔的丫頭,兩人之間清清白白,並沒有像襲人這樣早早地和寶玉發生床上的事。

    二、晴雯心直口快,語言鋒利,對寶玉尚不相讓,遇到充好人的襲人自然奚落她

    晴雯雖是丫頭,但心中口中受不得一點委屈,言語上也絕不讓人,這不正和寶玉吵著架,過來一個充好人的人,她自然反感。意思是,好人都讓你當了,不顯得我更不懂事嗎?晴雯又是心思縝密口角鋒利之人,自然沒好氣地懟襲人,哪裡輪到你來充好人了?

    特別是襲人後來接著的話,也讓晴雯心裡醋醋的:

    襲人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兒,原是我們的不是。”晴雯聽他說“我們” 兩字,自然是他和寶玉了,不覺又添了醋意,冷笑幾聲道:“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你們鬼鬼祟祟乾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不是我說,正經明公正道的,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那裡就稱起‘我們’來 了!”

    在襲人和寶玉發生雲雨情的時候,襲人心想,自己原是賈母與了寶玉的,其實這只是襲人單方面的暗自忖度,事實上,只有晴雯才是賈母認為的寶玉妾室的第一人選。在第七十八回,王夫人把晴雯攆出大觀園後,先斬後奏向賈母彙報,賈母沉呤一會子才說,所有丫頭中言談針線都不及晴雯,將來只有晴雯可以給寶玉使喚。

    再退一步說,即使襲人也是賈母培養的姨娘人選,起碼也和晴雯一樣,晴雯此時說的也有道理,此時襲人也不過和她似的,怎麼就能和寶玉稱”我們“了?

    三、晴雯早已不齒襲人和寶玉“鬼鬼祟祟”做出的雲雨之事,有機會就會揭出來

    晴雯太聰明瞭,凡事一眼就能看穿。襲人和寶玉發生雲雨之事,自認為沒有人知道,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這事兒還是露出了馬腳,被晴雯知曉了。

    而在沒有過明路之前偷偷和少爺發生床第之歡是不允許的,也是被認為傷風敗俗的。

    比如,薛蟠想要香菱作妾,就和薛姨媽打饑荒,為薛蟠納妾,雖然不像正式娶媳婦那麼費事,還是要擺酒請客告知親友才符合禮儀。

    後來薛蟠雖在夏金桂默許下和陪嫁丫頭寶蟾上了床,還是被薛姨媽大罵:

    “不爭氣的孽障, 狗也比你體面些!誰知你三不知的,把陪房丫頭也摸索上了,叫老婆說霸佔了丫頭, 什麼臉出去見人?”

    這樣看,少爺要把丫頭收房,必須由父母長輩出面作主,過了明路才符合禮儀。

    正因為襲人暗地裡和寶玉的雲雨之事不合禮儀,所以晴雯才諷刺他們“鬼鬼祟祟”做下的事情,也正因為晴雯知道和少爺發生關係是不合禮儀的,所以她不屑於為之。

    後來她被當作勾引寶玉的狐狸精攆出大觀園,臨死前說了一句話:早知道擔了虛名,當初我自有道理。

    其實,如果知道白擔了虛名,晴雯一定會做出來出格的事嗎?也未必,因為晴雯是最潔身自好的丫頭,她沒有學會暗中做事的陰險和狡詐。

  • 13 # 萍風竹雨123

    晴雯跌扇,被寶玉責罵是個"蠢才”,晴雯是寶玉的心尖子,不甘被罵,反恃寵而驕,揭出寶玉發火的真正原因,寶玉被揭短,傷了面子,氣得渾身亂顫,襲人見狀,前去勸解,為何反遭晴雯奚落?

    一,襲人所勸的話有問題。襲人是這樣勸說的:

    好好的,又怎麼了,可是我說的,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兒。

    襲人這句話很遭人嫌,看似勸架,實為彰顯自己的能力,貶低晴雯及其他人,大有一種怡紅院沒有了她便會一團糟的意思。襲人對麝月與秋紋說原是可以,因為她們原是襲人調教出來的,但對晴雯說就有問題了。晴雯與襲人都出自老太太屋裡,晴雯又是老太太暗許的妾,不料卻被襲人搶先與寶玉有了雲雨之情,心裡本就醋意滿滿,又看不慣襲人平時與寶玉粘粘乎乎的行為,現在又被襲人這樣一說,醋波湧來上,便接著襲人的話,把襲人奚落一番:

    姐姐既會說,就該早來呀,省了我 們惹爺生氣。自古以來,就只是你一個人會伏侍,我們原不會伏侍。因為你伏侍的 好,為什麼昨兒才挨窩心腳啊!我們不會伏侍的,明日還不知犯什麼罪呢?

    二,晴雯在遷怒。晴雯是個不吃虧的,平時無論做了什麼都不曾受過寶玉責罵,現在卻被寶玉遷怒,雖然頂撞了寶玉,但心中仍不撒氣,恰巧襲人前來勸架,又是那樣一種口氣,正是撞在晴雯槍口上,有一次與碧痕吵嘴,還遷怒過寶釵和黛玉,此時更是得理不饒人,又在氣頭上,便抓住襲人話中漏洞,好好地奚落一番。

    三,醋罈子打翻了。襲人開頭一句話已讓晴雯光火,襲人的緊接下來的話也讓晴雯不憤,襲人道:

    “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兒,原是我們的不是。”

    晴雯聽襲人說“我們”更是惱怒,因為襲人本是與晴雯一樣,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兒,可是襲人卻自抬身價,拔高了自己身份,與主子一起稱為"我們”了,這是襲人口誤,但是聽在晴雯耳裡,卻是覺得襲人在打自己的臉。於是出言便冷笑諷剌挖苦襲人雖然與寶玉有了肌膚之親,卻並沒有得到主子們的承認,也不過和自己一樣,都是奴才罷了。

    襲人本是為人謹慎的,可是她勸晴雯的這兩句話並不謹慎,第一次簡直是往上拱了晴雯的火,第二次卻是掀晴雯的醋罈子,也難怪晴雯要懟襲人一番。

  • 14 # 飛雪迎春666

    晴雯是賴大家買來的,當時她才10歲。她從小就沒有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由於長得漂亮伶俐,非常討人喜歡。賴嬤嬤經常帶她進賈府,見賈母喜歡,就把她送給了賈母。

    襲人是因為家裡貧窮,她的媽媽和哥哥把她賣給了賈府,做了賈母身邊的丫頭。賈母寵愛寶玉,就把襲人和晴雯都放在了他的身邊。

    襲人和晴雯都是寶玉身邊的一等大丫頭,但也有所區別。襲人是首席大丫鬟,她領導著下面的一眾丫鬟。怡紅院要是有了什麼事情,襲人是有責任的。

    所以,當寶玉和晴雯拌嘴的時候,襲人就趕忙過來,說了寶玉一句“好好的,又怎麼了?可是我說的‘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了。”

    要是換了別人也就罷了,可晴雯是牙尖嘴利不饒人的丫頭。她認為襲人和她一樣,也是個丫頭,怎麼能用這樣的語氣說話呢?

    她聽不慣襲人的這種腔調,再加上她已經知道了,襲人和寶玉之間暗度陳倉的事情。所以,她就出言不遜,諷刺襲人。

    “姐姐既會說,就該早來,也省了爺生氣。自古以來,就是你一個人服侍爺的,我們原沒有服侍過。因為你服侍得好,昨日才挨窩心腳;我們不會服侍的,到明兒還不知是個什麼罪呢!”襲人聽了,又是惱,又是愧,待要說幾句話,又見寶玉已經氣得黃了臉,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推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

    這一下可把晴雯的醋意給徹底激發了出來。因為自從寶玉和襲人云雨之後,他待襲人就與別的丫頭不同,已經引起了晴雯等人的不滿。這次襲人說錯了話,讓晴雯抓住了把柄,不覺又添了醋意,說出的話也就更難聽。

    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乾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哪裡就稱起“我們”來了,明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哪裡就稱得上“我們”了。

    這話說的確實刻薄尖酸。連寶玉也聽不過去了。襲人呢,知道自己說錯了話,羞得臉都紫漲起來。寶玉說:“你們氣不憤兒,我明兒偏抬舉她。”

    晴雯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會掩飾自己的心,把話說的這麼赤裸裸的,使別人難堪,自己的心思也完全流露出來了。因此,寶玉才會如此說。這樣子,晴雯也沒有佔到便宜。

    襲人是何等聰明的丫頭。看到這種情景,她忙拉了寶玉的手道:“她一個糊塗人,你和她分證什麼?況且你素日又是有擔待的,比這大的過去了多少,今兒是怎麼了?”襲人這幾句話,是勸說寶玉,也是打圓場的。晴雯完全可以借襲人這句話,就坡下驢。然而,氣頭上的晴雯卻不領情。冷笑道:“我原是糊塗人,哪裡配和我說話呢!”

    晴雯自始至終,都是滿滿的醋意,弄得襲人下不了臺。也使寶玉更加惱火,非要去回太太,把晴雯趕走不可。

    晴雯是真吃醋,寶玉是假意趕她走。襲人知道寶玉不是真心攆晴雯,但是看寶玉處處維護她,心裡也就滿足了。所以就勸寶玉不要衝動。

    襲人忙回身攔住,笑道:“往哪裡去?”寶玉道:“回太太去。”襲人笑道:“好沒意思,真格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她認真的要去,也等把這氣下去了,等無事中說話兒回了太太也不遲,這會兒子急急的當做一件正事去回,豈不叫太太犯疑?”

    寶玉不聽,堅持要去,晴雯哭了,說自己不要出去。襲人只好跪下,請寶玉不要去回太太。

    儘管襲人下意識中把自己當成了半個主子,晴雯也不必咄咄逼人,把話說的那麼露骨,不但不給自己留餘地,反而還讓自己難堪。

  • 15 # 江邊李

    很高興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晴雯撕扇子應該是晴雯在寶玉身邊度過的最快樂的時光。晴雯,襲人她們是差不多時候一起來照顧寶玉的,與寶玉感情都很深,但是襲人處事圓滑一些,眾人更喜襲人,不如晴雯火爆脾氣,處處得罪人,但是,晴雯心高氣傲,不願輸給襲人是肯定的。

    晴雯因為扇子掉地上了,寶玉責怪,晴雯生氣的不是寶玉的責怪,而是生氣“在寶玉心中,自己不如一把扇子”,所以她要和寶玉吵個明白,襲人來勸,說了“是我們的不是”,晴雯更氣——襲人標榜自己和寶玉是我們,晴雯本來就不滿“你們別再我背後做鬼,什麼事情都瞞不了我”。晴雯只是不滿襲人在寶玉那裡處處討巧。——原來自己不如襲人在寶玉心裡的地位。

    晴雯和襲人一樣,心裡都很清楚自己的命運和寶玉有關,但是晴雯性子急,沒有什麼小心眼,但是襲人更懂得人情世故。晴雯的性格是不喜歡襲人那樣的,她覺得自己和襲人一樣,所以就會懟襲人“連個小姐都還沒爭上去了,我竟然不知什麼時候,你們竟然成為我們了”。襲人雖是口誤,但是襲人也說出來事實於心聲。晴雯當然不服氣了。

    這裡晴雯奚落襲人,也有借題發揮的意思,晴雯和襲人都是寶玉的大丫鬟,對寶玉很好,也都很喜歡寶玉,相對來說晴雯沒什麼心眼,比較急和直,但是襲人圓滑世故一些。晴雯對很多事情心知肚明,但是做不但襲人那樣,只能借這件事敲打襲人——我什麼都知道,有些事情你做了,但我也不服。

  • 16 # 潤楊的紅樓筆記

    寶玉見了那些女兒們,是及其溫厚和平的,對女孩很少責罵,然而端午節這天,寶玉因為晴雯失手打壞了扇子,寶玉罵晴雯一句蠢才,結果晴雯惱了。

    晴雯嚷道:“何苦來!要嫌我們就打發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

    寶玉是怡紅院裡的土皇帝,誰敢跟他叫板。況且寶玉並沒有攆晴雯的意思,他希望女孩子們都陪著他,他死了女孩子的眼淚把他的屍首飄起來。晴雯的話猶如刀子直插寶玉,氣得他渾身亂戰,半晌才吐出一句話來:“你不用忙,將來有散的日子。”二人吵起來。

    這時襲人趕緊過來勸解,晴雯依然不依不饒的,寶玉的臉都氣黃了。襲人脫口而出

    :“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兒,原是我們的不是。”晴雯聽他說“我們” 兩字,自然是他和寶玉了,不覺又添了醋意……

    有時候吵架是因為一件小矛盾引起,吵著吵著,就牽三搭四地轉移了話題,矛盾越來越多,越吵越厲害。

    晴雯本來和寶玉吵架,結果晴雯調轉槍口針對襲人。

    (晴雯)冷笑幾聲道:“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你們鬼鬼祟祟乾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不是我說,正經明公正道的,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那裡就稱起‘我們’來 了!”

    寶玉一聽就護著襲人,襲人勸寶玉別和糊塗人置氣,晴雯更氣了。

    最後襲人質問晴雯:“姑娘倒是和我拌嘴呢,是和二爺拌嘴呢?”

    晴雯把矛頭直指襲人的原因如下:

    一,襲人給晴雯拱火,她以怡紅院女主人自居,令晴雯因吃醋失去了理智。

    襲人自從和寶玉雲雨後,就以寶玉身邊第一人自居。王夫人給了她姨娘待遇後,她更是把自己當成了怡紅院裡的主人,彷彿怡紅院離了她就不轉了。

    襲人勸架的第一句話就是:“可是我說的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兒!”這是勸架呢,還是拱火呢?

    襲人明知晴雯是暴炭脾氣,還這樣說話,顯然是拱火。

    襲人第二句話把自己和寶玉並列,徹底激起了晴雯的嫉妒心,於是晴雯發作了。

    當初茜雪就是惹惱了寶玉被攆走的,如今寶玉親口說要趕走晴雯。這正是襲人要的結果。

    當寶玉賭氣要到王夫人處趕走晴雯時,襲人說:“便是她認真要去,也等把這氣下去了,等無事中說話兒回了太太也不遲。”

    晴雯哭道:“我多早晚鬧著要去了?饒生了氣,還拿話壓派我。

    晴雯見事情鬧大,才知道自己上當了,後悔不已。表示死也不走。

    晴雯懟寶玉有撒嬌賣萌的成分,襲人幾句話就讓晴雯上當,失去了理智,變成無理取鬧。

    二,晴雯被寶玉寵壞了。

    晴雯是丫頭裡長相最好的,針線活也是最好的。王夫人說有本事的人調歪,晴雯即如此。

    寶玉平時比較寵晴雯。晴雯總呲噠寶玉。用襲人的話說,寶玉一天不被晴雯呲噠幾回就不舒服。如今寶玉罵她,她自然不服,所以反抗寶玉。

    三,晴雯那麼說有點撒嬌的味道,希望寶玉哄哄她,不想唄襲人攪黃了。

    晴雯是不會撒嬌的人,好不容易撒嬌,還惹出寶玉的氣來,結果因為襲人從中插一槓子,事情鬧大了。晴雯不忿開始打擊襲人。

    四,打壞扇子是小事,寶玉發脾氣,有撒氣的成分。晴雯也把氣撒向襲人。

    中秋節前夕,寶玉喝口水都塞牙,處處不順。元春賜禮,自己和寶玉不一樣;清虛觀打醮,張道士保媒;回來和黛玉吵架;被寶釵懟;金釧兒因自己被趕走;淋雨,回來還叫不開家門;端午節宴會不歡而散。寶玉心情不快,見晴雯打壞扇子,便出言教訓。

    如果往常,別說打壞扇子,就是“玻璃缸、瑪瑙碗不知弄壞了多少,也沒見個大氣兒,這會子一把扇子就這麼著了。”這讓晴雯不適應,於是出言反擊寶玉。

    由於晴雯吃醋,結果牽連到襲人,晴雯向襲人撒氣。

    鑑於以上幾點,晴雯奚落一番襲人。

  • 17 # 東籬ZWH

    在大觀園中晴雯以牙尖嘴利 、性格火爆、桀驁不馴為人詬病,而襲人因性格溫柔和順、富有心機善解人意而被人喜愛。這已被大多數讀者所接受。第31回晴雯因跌扇被寶玉責罵,襲人為她辯解反遭奚落,充分顯示了她二人不同的性格特徵。寶玉自從和襲人“偷試雲雨”後 ,過於抬高了襲人,而貶低了晴雯。房裡許多丫鬟知道此事後心中暗暗不平 ,寶玉也是心緒不佳,剛好晴雯在服侍寶玉穿衣服時,不小心跌折了扇子骨,寶玉情急之下,罵晴雯是蠢才 ,晴雯連聲叫屈,埋怨寶玉是不是看不慣我們,往日摔壞大東西比這貴重多了,都未曾計較,是不是想打發我們走。二人正鬧著,襲人來了。由於襲人的介入 ,事情就複雜多了,在這之前,只是寶玉與晴雯兩人之間的口舌之爭,襲人劈頭一句“一時我不到,就有事故兒。”這話明顯是批評晴雯服侍寶玉不力 ,怡紅院離不開她,既貶低了晴雯 又抬高了自己。在晴雯看來,寶玉是主子,怎麼說都不為過 ,你又來扇風點火 ,算什麼?聞聽此話脾氣火爆的晴雯更加不幹了,襲人接著又說了一句更加過份的話“好妹妹 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襲人儼然是以半個主子的口吻在說,你先出去冷靜冷靜。此時襲人雖於寶玉偷試過雲雨,但身份地並未改變,與晴雯一樣仍是丫鬟。晴雯清楚襲人怎麼回事 ,當即反唇相譏“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 別叫我替你們害羞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乾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那裡就稱起‘我們’來了!”晴雯此話表明:自己知道襲人與寶玉偷試雲雨,雖然生氣但沒有去告發。由於襲人的火上澆油 明裡勸架 暗裡擠兌晴雯 ,氣的寶玉大喊“你們氣不忿,我明兒偏抬舉她。”這場糾紛以晴雯服軟告終。但不是因為沒理,也不是怕襲人,而是捨不得寶玉,更是為了寶玉的名聲。

    透過以上對話,晴雯和襲人的品質高下立判,晴雯雖脾氣火爆 但決無害人之心,一切皆以寶玉為重;襲人表面對晴雯好,實則處處擠兌晴雯,明裡替晴雯求情,實則是心虛害怕晴雯洩露實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蜜蜂春繁要注意哪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