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過河鶇
-
2 # 小葉zZ
大自然都有規律性和定律,我們也不例外,很簡單如果把物價和工資比作水個船,你就會知道水越深代表著船上浮的高度也會越高,水漲船高這個道理。 你的知識和能力如果越豐富越高那你所應得的就會成正比。
-
3 # 念念金融
關於花錢的秘密,你都知道嗎?
有個窮人,很窮,一個富人見他可憐,就起了善心,想幫他致富。富人送給他一頭牛,囑咐他好好開荒,等春天來了撒上種子,秋天就可以遠離那個“窮”字了。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是沒過幾天, 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
窮人就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隻羊,先殺一隻吃,剩下的還可以生小羊,長大了拿去賣,可以賺更多的錢。窮人的計劃如願以償,只是吃了一隻羊之後,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忍不住又吃了一隻。
窮人想:這樣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賣了,買成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雞蛋立刻可以賺錢,日子立刻可以好轉。
窮人的計劃又如願以償了,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又艱難了,又忍不住殺雞,終於殺到只剩一隻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
他想:致富是無望了,還不如把雞賣了, 打一壺酒,三杯下肚,萬事不愁。
很快春天來了,發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送種子來,竟然發現窮人正就著鹹菜喝酒,牛早就沒有了,房子裡依然一貧如洗。 富人轉身走了。窮人仍然一直窮著。
很多窮人都有過夢想,甚至有過機遇,有過行動,但要堅持到底卻很難。
據一個投資家說,他的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再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因為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這是個好習慣。
為什麼節約反而只會讓你越來越窮?
在生活中,很多人勤勤懇懇的工作,過著節儉的生活,但是他們積累的財富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呢?通常只知道一味節約的人是缺乏增量思維的人。
他們往往只知道守住已有的資源,而不敢透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博取更多。這樣他們會比較滿足當下的生活狀態:目前已有的生活資料、勞動收入、支出情況……
所以他們不敢輕易打破當下相對穩定的生活方式,也不會有動力去賺取更多的財富。對物質財富強烈的渴望是創造財富的第一前提,亙古不變!所以這些求穩的人,越來越窮。
這些該花的錢不花讓你越來越窮!
1、花在人脈資源拓展上的錢
和優秀的同事朋友沒事一起聚會玩耍,不僅可以讓你獲得更多優質的資訊,同時也可以跟他們建立更強的協作連線。對未來的工作生活都是非常棒的資源積累。
就像很多成功人士說的,他們本人的能力也許很一般,是他們的朋友成就了他。這一點也不誇張,花在人脈維繫和拓展上的錢省掉,會讓你的人生失去很多機遇和趣味。
2、給大腦充電的錢
很多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興趣愛好,就是看書,有的甚至一年要看上百本。無論多忙,他們總會為自己頭腦充電留下時間和錢。他們也樂於去選擇參加一些對自己有益的培訓和交流。
這讓他們的視野和格局能跟上時代進步,在商業戰場上永遠佔據優勢地位。而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多看書,接受高質量的培訓對職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這部分錢,不能不花。
3、用於健康保持方面的錢
這不僅包括自己的健康,還有家人的健康。也許你有很多財富,但是如果家人在健康上有所損失,將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給自己辦一張健身卡,培養鍛鍊的好習慣,定期帶父母家人去醫院體檢,這些錢省不得。
延伸閱讀:宗毅:花錢的秘密,如何花錢越花越多?(節選)穩定是造成窮人的最大根源之一。有句俗話叫富貴險中求,所有的富貴都是要冒險的,所有的賺錢機會都是少數人的。為什麼世上的窮人佔絕大多數,是因為大部分人的選擇和思維方式都是錯的。
很多人不敢出來創業,創業確實難度比較大,但是很多人連投資都不敢,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了。如果你有好的機會,我建議你一定要抓住。
比如好的創業機會,或者近一個月內看看股市,都是比較好的。一定要記住,窮人是大多數,富人是少數。往往在富人動手的時候,窮人都不敢動。
很多人都喜歡穩定的工作,像諾基亞、摩托羅拉、鐵道部這樣的大企業。但是在這樣的公司裡的機會成本有多大呢?我也是大公司出來的,我深有體會。當時我們公司特牛逼,我也覺得自己很牛逼,對待周邊的供應商經銷商都態度不好。
首先,他的能力不是真實的,因為公司牛逼,他就覺得自己很牛逼,但這其實都是虛假的,是溫水煮青蛙,漸漸把你的武功廢掉。
第二,他會對周圍的人態度不好,嗤之以鼻、趾高氣揚成為習慣,使他不懂得謙虛,不知道怎樣和別人打交道。所以很多人在諾基亞倒閉後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他懂的東西已經落伍了,另一方面他們的人際能力很差。
所以說他們的機會成本很大。他們是收了幾年的高工資高福利,但這個代價是很明顯的。
其實沒有很安穩的地方。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在風雨來臨的時候處變不驚。
哪些是提高自己抗風險能力的方法?
1、不斷地學習
學習商業方面、理財投資的知識,並且拿錢實踐。
2、與高人為伍
很多人覺得我讀中歐商學院沒有用。我覺得這種想法是很笨的。不得不承認老師講的東西不一定有用,但是你會因此結識很多很厲害的同學,他們會給你外面找不到的投資機會,至少能讓你參與學習。
-
4 # 職面未來這些該花的錢不花讓你越來越窮!
1、花在人脈資源拓展上的錢
和優秀的同事朋友沒事一起聚會玩耍,不僅可以讓你獲得更多優質的資訊,同時也可以跟他們建立更強的協作連線。對未來的工作生活都是非常棒的資源積累。
就像很多成功人士說的,他們本人的能力也許很一般,是他們的朋友成就了他。這一點也不誇張,花在人脈維繫和拓展上的錢省掉,會讓你的人生失去很多機遇和趣味。
2、給大腦充電的錢
很多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興趣愛好,就是看書,有的甚至一年要看上百本。無論多忙,他們總會為自己頭腦充電留下時間和錢。他們也樂於去選擇參加一些對自己有益的培訓和交流。
這讓他們的視野和格局能跟上時代進步,在商業戰場上永遠佔據優勢地位。而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多看書,接受高質量的培訓對職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這部分錢,不能不花。
3、用於健康保持方面的錢
這不僅包括自己的健康,還有家人的健康。也許你有很多財富,但是如果家人在健康上有所損失,將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給自己辦一張健身卡,培養鍛鍊的好習慣,定期帶父母家人去醫院體檢,這些錢省不得。
花錢的秘密,如何花錢越花越多?(節選)穩定是造成窮人的最大根源之一。有句俗話叫富貴險中求,所有的富貴都是要冒險的,所有的賺錢機會都是少數人的。為什麼世上的窮人佔絕大多數,是因為大部分人的選擇和思維方式都是錯的。
很多人不敢出來創業,創業確實難度比較大,但是很多人連投資都不敢,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了。如果你有好的機會,我建議你一定要抓住。
比如好的創業機會,或者近一個月內看看股市,都是比較好的。一定要記住,窮人是大多數,富人是少數。往往在富人動手的時候,窮人都不敢動。
很多人都喜歡穩定的工作,像諾基亞、摩托羅拉、鐵道部這樣的大企業。但是在這樣的公司裡的機會成本有多大呢?我也是大公司出來的,我深有體會。當時我們公司特牛逼,我也覺得自己很牛逼,對待周邊的供應商經銷商都態度不好。
首先,他的能力不是真實的,因為公司牛逼,他就覺得自己很牛逼,但這其實都是虛假的,是溫水煮青蛙,漸漸把你的武功廢掉。
第二,他會對周圍的人態度不好,嗤之以鼻、趾高氣揚成為習慣,使他不懂得謙虛,不知道怎樣和別人打交道。所以很多人在諾基亞倒閉後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他懂的東西已經落伍了,另一方面他們的人際能力很差。
所以說他們的機會成本很大。他們是收了幾年的高工資高福利,
做銷售或創業都需要靠自己去摸索,成長免不了要碰的頭破血流,如果有高手指點一二,省下來的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銷售創業高手群每天分享銷售技巧和創業經驗。群:二流叄玖玖伊伊七叄,驗證碼:勤奮,一起探討銷售、創業問題,歡迎大家!但這個代價是很明顯的。
其實沒有很安穩的地方。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在風雨來臨的時候處變不驚。
1、不斷地學習
學習商業方面、理財投資的知識,並且拿錢實踐。
2、與高人為伍
很多人覺得我讀中歐商學院沒有用。我覺得這種想法是很笨的。不得不承認老師講的東西不一定有用,但是你會因此結識很多很厲害的同學,他們會給你外面找不到的投資機會,至少能讓你參與學習。
所以,跟誰在一起,就會向誰靠攏。這也是我讀商學院就要找貴的讀的原因。後來我進了湖畔大學,認識了許多新理念的同學,這些都是投入,這都是一步步積累上去的。
-
5 # 舌尖的創想
很多人剛出社會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想透過努力來證明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是幾年過去了,卻離最初的目標越來越遠,錢也沒存多少,會懷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能力,為什麼我會越來越窮?
首先心態很重要,只有真正弄明白了自己的現狀及其原因,擺正心態,不要抱怨沒有機會,沒有時間,沒有關係。這是沒有用的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其次因為你安於現狀,你沒有勇氣,膽小怕事,沒有勇往直前,沒有超越自我的精神。即使有時候你想過改變自己窮困的命運,但是你沒有做。即使你想一千件事,還不如去做一件事。
接著就是你會選擇隨波逐流,跟著大眾走,不會凸顯而出。觀念也還沒有改變。
要想擺脫貧窮的命,就必須保持樂觀的情緒,加強修養,做好人生規劃,並付出實踐,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堅持,總會看到Sunny的,每一件事都要有目的性的去完成他,堅定不移的做下去,你會成功的。
-
6 # 槽八點
其實這個問題要分開來看,第一個層面是錢窮,一個方面是人窮。
錢窮很好理解,就是沒有錢,現在人民幣貶值的很厲害,物價也在上漲,但工資漲的速度遠趕不上他們,所以造成了很多人即使加了工資依舊很窮,當然還有一些人,拿著3000工資的時候是月光族,拿著3萬工資的時候也是月光族,這就跟自己的節制有關,所以這裡的建議是:
首先,要對的起自己賺的每一筆錢,雖然很多人信奉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但其實錢有的時候確實是省出來的,如果你大把的花錢,那賺再多的錢也滿足不了你。
其次,錢如果躺在賬戶上那就是一堆廢紙和一串數字而已,你可以找一些能讓錢生錢的辦法,比如放到一些穩健的基金裡去,比如做點小投資等等,這樣你的錢就不止工資收入了,還會有額外收入,累加起來,在未來是不少的財富呢。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人窮,雖然在社會上混了很久,但是你有沒有衡量過自己的專業技能,未來能夠活的好人,一定是技能很強的人,或者在某一個領域很精的人,所以一定要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也許有些人會說,我就一個清潔工能成為成為什麼專家,但是在日本,在美國的地鐵,一箇中國清潔工收入可達上百萬,不是他們有多神氣,而是他們把這當做一種職業,並且把這份職業專心的幹到了極致。
所以只要你完善自己,然後讓自己的財富滾動起來,未來不會是窮人的。
-
7 # 竊格瓦拉冬瓜
你現在定一個目標一年內欠別人三百萬然後絕對不還!
那樣你以後就不會越來越窮了!
因為
-
8 # 夜憶口香糖
這個,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假如從理論探討,可能,六個字,四十歲前,“不要怕” ,努力敢闖,積累豐富經驗沉甸人脈雄厚經濟及個人奮鬥的實力,這樣,你不問機遇道路幸福悲哀,一如既往,初生之犢不怕虎。四十歲後,“不要悔” ,這個時候,如果你四十歲前的基礎打好了,一通樣樣通,除非你自己誤入歧途,或被騙,或者健康出了事故,或其他非人為的事情,有你四十歲前的闖勁,可能,大多數的人不會窮。你窮了,你的後代如果有你這個良好的榜樣,可能窮根不回,你也很快翻身。
以上,很多是我自己一種祝願,更是我的一種想法,我們祝福天下人,去窮根,不再窮”窮則思變”,……
-
9 # 舉哥陪你看美劇
“投資理財”——未來生活質量的高低就看它了。眾所周知,現在的銀行儲蓄利率低的跟不上物價上漲指數,所以,如何把你的錢用到正點上成了一大焦點。首先說下支付寶的餘額寶,個人認為是很穩健的一種投資,回報也不錯,我在大學裡把每學期的生活費都存在裡面,用的時候取起來也方便,不存在被騙。這是其一,還有就是保險,20年期的回報率很高,尤其現在社會這麼亂,看病要人命,指不定出個什麼意外,所以這個很值得有些不太懂投資,又有沒時間管理資產的人利用。其二,可以考慮各種銀行的基金理財產品,例如黃金等,年利率都還算不錯的。其三是期貨,這個我不是太懂,但是三個月期的現在似乎很走俏,這個有一定專業性和風險,應該理性看待。其四是股市,這個不多說,風險大,收益高,但是操作指數高,不建議不懂跟風,我現在加了幾個群,自己也有請教身邊的高手,玩玩模擬盤,積攢經驗,等待時機入手(這個強烈建議大家平時抽空學學,尤其是成家的男人,好點的話,補貼家用不成問題)。 最後,突出推薦投資房產,因為你兒子將來要用,,,我特別提下去年興起的“微盤”(也有的叫微交易),這個怎麼說呢,這是個新市場,自古以來,最先接觸的要麼坑,要麼大賺。這個,基本都有微信群,有專門老師帶,真假難說,有賺錢的,也有賠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反正是去年做微交易賺了幾千塊,我是我哥的朋友帶我玩的,(我是學生嘛,投資了500,玩了倆月多,最後花完了,玩不下去了)。無論如何,趁著面青,多學點賺錢的方法總是好的,錢不是攢出來的,是賺啊!攢著下蛋啊!
-
10 # 手機使用者3196786657
雖然大家的工資是高了,但是遠遠比不過物價的漲幅。毛爺爺年代工資低,物資也遠不比今天豐富,但住房單位免費分、有病住院不花錢、小學到高中畢業也只用二十幾塊錢,讀了中專、大學就不用花啥費用了,因為吃住都是免費的。而現在呢?樣樣都要算計著用。為房而成房奴,為治病而舉債、為學業、、、、、、唉!現代人把幸福搞丟了。
-
11 # 曼樂23204560
窮,是人人都不願提起的。有錢的人,不用窮;沒錢的人,躲著窮。但如何才能避免越來越窮呢?首先,要有清楚的自我認識,知道自己的優勢劣勢,人貴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是最難也是最容易的,因為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現在面臨的問題與所過的日子也是自己造成的,要改變就得從自身入手,找個本本,列好清單;其次,要做一個短期與長期計劃,短期到一個月、一年,長期到五年,有目標才會有努力的方向,一點點改變,一點點收穫;再次,要懂得取捨,該花的錢是一分都不能省,不該花的是多一分都不出,窮的時候,窮什麼不能窮教育,自身的學習、能力的提升,這些花費是不能省的,因為它們能保證你賺得更多。待人接物一定要大方,因為這是你表現自己的最好時候,你若有錢,會有大把的人在你面前表現。一定要記住開源節流,才能讓錢源源不斷。
-
12 # 金融視角
一、通脹
我們首先來看一張圖表。
這張圖,是中國的貨幣供應量。
其中,1979年剛開始改革開放時,這個數字接近於零。確切的說:居民總存款約220億。
而今天呢,居民總存款,大約是66萬億。
二者相差:3000倍。
中國的數字,是全世界最複雜的。
譬如這個1979年的資料,M2是居民存款的7倍。當年又沒有什麼金融渠道,連商業銀行都沒有。你這數字怎麼來的。
但是把時間拉長了看,全部都是躲藏不住的。如果時間拉長到36年。則中國的貨幣增長,在1000~3000倍之間。
另外一方面,我們再來看國力。或者說“實物資產”。
國力的增長,GDP數字也是一個巨大的謎。
但是我們可以假設一下。我給出的數字,是每年9%
我們看回這個表格。
在過去的三十六年,中國的“國力”GDP實質增長23倍。一躍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大國。
鋼產量,電產量,基本都是這個數量級。
而貨幣方面呢,我們取一箇中間值:1500倍。
通貨膨脹就是64倍。
貨幣每年加+22%,但經濟只增長9%,當中有一個缺口12%。
這個就是通貨膨脹。
關於通貨膨脹的話題,一直是一個忌諱。但是,你把時間拉長了來看。效應是很明顯的。“錢變毛了”。實際老百姓自我感受,在64~100倍之間。
1979年時,有一個口號,叫做“36元”。
意思是一般技工,初中畢業文憑。去工廠裡做起薪36元。
而現在,基本是2000~3000元。
1980年代,買一個白饅頭,5分錢。
現在你看一個饅頭多少錢。
我們生活在一個通貨膨脹的世界。請你抄下來:每六年物價翻翻。
每年大約12%。
二、中產階級
今天人文給的題目,叫做《中產階級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
我們講一下“保護”的概念。
“保護”的意思,不是讓你吃不上飯。餓得去當乞丐。
保護的意思,是想維持你的“社會地位”不下降。
以前是多少名,現在還是多少名。
以前是衣冠榮耀,以後還是衣冠榮耀。
那麼,你需要“排名不下降”的話,你需要的“增長”速度是多少。
+22%
請大家一起看著著個+22%的數字,凝息靜氣,默哀三秒鐘。
如果中產階級想要“保護”你的財富,想要社會排名不下降。你的增長,必須達到每年+22%
這個不是理論,這個是結果。
有些人問,不可能的。你這個演算法是瞎扯。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人,達到這個回報速度。連巴菲特都沒有。
那麼我問你,1980年時,你有多少錢。一萬元沒有吧。
而2016年,你有多少錢。在座的北京土著不少,那你二套房子,你就是一千萬了。
卅六年,年均複合增長+22%。華人的財富增長,每一個人都超過了巴菲特。
你要問這千萬怎麼來的。臣妾不知道啊。
三、全要素增長
我們來看這個表格。
首先解釋一下個人工資增長,每年+22%。
如果你算一下複利,^16年,大概是24倍。比房價快一點。
2000年時年薪2W,到了2016年年薪50W。
這個22%,由二部分組成。9%+12%。
其中的12%,是社會平均通脹率。哪怕你做的是一成不變的工作,例如餐廳營業員,送快遞外賣的,帶小孩的月嫂。
你的工資也是每年都在增長的。營業員每年加薪+12%
而另一方面,則是9%“高薪職位的出現”。
在1979年時,幾乎沒有高薪職位。沒有高科技,高技能的職位。
大家都是技工,都是中專文憑。
而到了2016年,有投行,有外企,有碼農,有高管,有國際貿易,有律師。這些都是以前不存在的“高階”職位。
人生需要有追求的。如果你不升職,你就等於在退步。
我們仔細觀察這個表格。人的收入,分為三大部分:
工資
利息
外快(主要指房地產)
這裡面,問題主要出在“儲蓄”一環。
儲蓄的回報非常低。通常中國的“無風險利率”只有3%。
如果你要“全要素”增長+22%,則你必須“工資+儲蓄+奇遇”都增長+22%,但是金融市場的回報非常低。
除非你是徹底的無產階級,否則你必然被社會拋棄。
有些人問,怎麼破。
今天的主講是《中產階級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那麼,怎麼破。
答案是:沒法破
中產階級就一個整體,是不可能被拯救的。
我們只能救出很小的一個群體,譬如說幾千個人(括弧,買票的)。
四、收入年齡格局
岔一句題外話。我們仔細看這個表,其實他給人的衝擊是震撼的。
最大的一個差異,發生在“年輕人/老年人”之間。
我們看到,年輕人,還在上班的那群人,他們的工資以+22%的速度在增長。
老年人儲蓄收益只有3%。
中國的收入架構,是高度向年輕人傾斜的!
很有可能你三流大學一畢業。拿8000元的工資。但你的薪水,已經比做了一輩子“高階工程師”的你的父母還要高。
年輕人折騰幾年,就有了一二百萬,三五百萬積蓄。幾年時間,超過了你父母一輩子的收入。
這造成什麼結果呢,造成了社會上,政治上,人文上,巨大的差異!
中國的年輕人,具有巨大的話語權。
他們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擁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輕易地撕碎舊秩序(地段)。
社會變革極快。
因為財務實力就是根本。你有了高工資,高積蓄,你就不用聽父母的話。他們也沒什麼資格管你。
而你想象一下,所有的資源和權力都掌握在老人手裡。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
你譬如看隔壁日本的例子。
中國每年工資+22%,你父母50歲了。一輩子累次加薪,工資才5000元。
你一畢業就是8000。
而日本的老人有500~600W日元的年薪。
新進社員只有200~300W日元年薪。
論儲蓄的話更加不能比。
所以日本年輕人幾乎無法反抗老年人。
象《半澤直樹》這樣中古主義價值觀依然橫行。
二者社會結構完全不同。
在法國,年輕人有一句諺語,“爺爺搶你的女朋友”。
因為法國年輕人失業率在30%以上,而幾乎全部的社會財富和權勢,都掌握在60歲的爺爺手裡。
年輕人真是恨死了。30歲美女這一個檔次,幾乎全都被60歲爺爺搶走了。
香港人有一句老話,所謂“手停口停”。哪天你不上班了,你立刻被社會淘汰。
中國的勞動回報率,和資產回報率,完全不成比例。
國民財富的分配,高度向人力資源傾斜。
地主幾乎沒有可能擊敗長工。
“富人越來越窮,上班族越來越富”。社會逆襲頻繁。
誰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就是全世界最社會主義的國家。
“收入年齡格局”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但是和我們今天的主題無關。我們就不展開了。
五、中產的陷阱
言歸正傳,底層爬到中產容易,中產爬到富人困難。
我們還是講回中產階級的話題。
觀察這個圖表。中產階級有一個“天花板”現象。
當你很窮的時候,你只有“工資—結餘”。這個時候,你的淨資產是不斷增長的。
但是你成為了中產階級之後,你就擁有了二樣東西,“工資+儲蓄”。
其中,工資每年都在增長。
儲蓄名義回報+3%,實際通脹13%,每年縮水-10%,一百萬元過年就剩90W。
你的人力資本,可以保值增值。在座每一個大學生,都價值1000W。
你的金融資本,無法保值。
當你的“積蓄”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儲蓄縮水”的效應,會超過你的工資結餘。
簡單地計算一下。如果每年縮水-10%
則你財富的上限,就是“工資”的10倍。
好比你每年省吃儉用,能省下40W。則你資產的上限,就是400萬。
從名義上,好像你每年餘額寶又拿了多少利息。
公司發年終獎,錢包又豐厚了。總儲蓄從400W增長到了500W。
可是2019年的500W,可能和2017年的400W,其購買力是完全一樣的。
你的真實財產並沒有增加分毫。
在中國的特色是:
底層爬到中產容易,中產爬到富人極難。
我們縱觀歷史,各位的父母,可能是很非常非常勤勞,非常非常節儉的人。
他們一輩子省吃儉用,連給自己添一件新衣服都不肯。
可是幾十年辛勞下來呢。仔細看看,他們也沒多少錢嘛。
論積蓄,或許也就幾十萬。老破房子一套。
一生積蓄,還沒有子女二三年賺得多。
那麼,我要問。畢生的積蓄,畢生的辛勞,畢生的節儉。
值得麼。
你的青春,你的苦難,你的無數忍受,無數次剋制慾望,值得麼。
今天我們說的話題是《中產階級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
其失敗的典型,就是你的父母。
如果你不想象你的父母一樣,辛勞一輩子二手空空。你就不能走他們的老路。
得跳出這個大坑。
六、自救之道
好了,我們現在要提解決方案了。
如果你不提解決方案,你就是個大騙子。
如果你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把所有的陷阱都罵了一遍。但是到最後,你卻又提不出解決方案。
那你就是賣大力丸的。
我們首先來看這張圖。
這圖由左到右。最左側的部分,是儲蓄端。
中間,是資產端。
右側,是貸款端。
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包括在座各位的父母。他們所享有的唯一選擇,就是“儲蓄”。
好比1960~1970年代。你的父母拿到了錢以後,只能夠去存銀行。除此之外,任何投資渠道都沒有。
一直到今天,社會上最主流的“理財思路”。好比你地攤上買一本《理財週刊》,或者跑到私人銀行裡有《專享理財經理》,或者跑到美國加拿大有Block R。
用一句話概括,叫做“構建以股票為核心的資產組合包”。
這些機構的共同特點,就是讓你做資金的“借出方”。
你是債主,吃利息的。你是黃世仁。
這些產品的特點呢,就是容易,極其容易。簡直可以說是“跪式服務”。
你跑到銀行裡,說我要拿300W元出來。買一個73天的理財。那麼銀行客戶經理,肯定是泡咖啡端茶,難保還要送幾桶糧油。
你如果去Private Bank貴賓廳的話,富麗堂皇,簡直是孵咖啡館享受了。人家偶爾還要請你出國旅遊。
但是這些事情的背後。是你的“財富”增值率極其極其緩慢。
一般Mass Market無風險投資的收益率,就只有3~4%左右。根本跟不上通貨膨脹率。
就象洪晃說的,交給DB(德意志銀行)私人銀行,都快被整理成無產階級了。
比儲蓄更高一級的呢。是“資產”。所謂的中級玩法。
一直有人問我,“USD/CNY在升”。
“去換點外幣好不好,歐元,日元,哪一種貨幣最好”。
我的回答是:“不要持有任何貨幣”。
也不要持有任何類似於準貨幣的東西。譬如債券,理財,債券基金。
因為全世界的貨幣,都跑輸“實物資產”。不僅僅是中國這樣,你去美國,歐洲,哪怕日本,都是這樣。
中級的玩法,是持有“實物”。
最有名的實物,當然是房產。
除了房產之外,你還有紅木,字畫,汽車車牌,攤位,特許經營權,學區,高速公路,景點門票。
被很多人忽視的,其實是“特許經營權”。
好比我在清華門口,路口有個煎餅果子攤。這個攤位是合法的,城管不會管。
這項權益,就非常值錢。
你譬如說一個大腕想娶煎餅西施的女兒吧。那丈母孃就不客氣地說,“我這個流動攤販的鋪子,比你那輛奧迪車還值錢”。
因為煎餅果子,還有攤位的租金,都是不斷上升的。
而且升的速度很快。你從5元的雙蛋,漲到6元,這就是20%的漲幅。
再譬如說高速公路的路權,他也是非常值錢的。
因為高速公路本身的車流量在增長,平均大約每年+15%。
但是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門票也在漲價。從5元,到10元,15元,20元。
這就是一個平方數增長的模型。
因此一些高速公路公司,剛建成的時候路上幾乎連車都沒有。大家都罵虧損。可是幾年以後,卻成了金娃娃。
到了“中級階段”買資產這一個級別,他的主要問題是,資產的選擇面是很窄的。
資產是有門檻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現金轉化成資產。
眾所周知,房產是要鉅款的。一套房子至少200~300W。小額的資金,就無法買入首付。而且還有限購限貸的問題。
而高速公路路權,旅遊景點門票,特許經營的牌照。這些資產就更加難以獲得了。
甚至有時候得透過股票市場,才能獲得一點份額。而這個時候,你就會受到股票從業人員的剝削。
在這裡,我們要賣各位一個關子。
全世界最好的資產是什麼?
然後,我們進入到第三步。也就是高階的玩法。
這個世界上真正賺錢的是什麼?是債務。
在一個惡性通脹的環境中,什麼資產升值最快?是債務。
如果年化通脹12%,而利率只有4%,則什麼資產升值最快?是債務。
超級億萬富翁是怎樣發財的,槓桿式收購的債務。
我們講個故事,中國的富豪,分為二種。
一種,是馬雲,馬化騰。一種,是王健林,賈躍亭。
這二者的區別呢。馬雲,馬化騰,他們主要是有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產品。
譬如像馬雲,他最天才的思想,就是成立了淘寶網。或許還有支付寶。
淘寶目前有8億使用者,每天200億的銷售額。馬雲所有的成功,都是以淘寶的流量眼球為基礎。
“二馬”的成功,都是因為他們有一個超級成功的明星產品。是基於產品的CEO。
而中國的富豪榜上,還有另外一群人,譬如說王健林。
王健林靠什麼起家。靠萬達廣場。
“萬達廣場”是一種非常“重資產”的專案。你的單個萬達廣場,可以說很賺錢,租金回報達到8~9%。
房價升值,大概是一倍。投100億開發,建完以後大概值200億。
但是這樣的發財速度,依然和“二馬”是不能比的。
那麼,是什麼支撐著王健林的財富,超過5000億大關。壓過馬雲,馬化騰,成為中國首富。
主要是“債務”。
他可以不停向銀行貸款,然後槓桿式開發。
接觸過萬達內部資料的人才知道,一直到2006年,王健林一共只有4家萬達廣場。他雖然是大富豪,但並不是頂級億萬富豪。
而今天,萬達集團擁有80座萬達廣場。另外還有70座在建。
我打一個比方,假設你2006年時,你擁有4套房子。
折騰擴張到今天,你能夠擁有80套房子麼?
所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財技”。
整個萬達集團,幫公司賺錢最多的人,其實是CFO。
CFO不是管你什麼管理,報銷之類的。
CFO最主要的工作,是“融資”。
CFO每年要向市場上融資2000億以上。“要借錢”,這才是了不起的能力。這才是核心技能。
你去看華爾街,世界500強。
真正能升上董事長的位置。一般只有二種人。
一個是職能部門的CEO。譬如Jeff Immelt以前就是GE醫療的CEO,一個是CFO。
“負債”這條科技樹,是真正的百億級科技。
你以後要成為十億,百億,關鍵靠從這條線走下去。
只不過你要問,“我小老百姓,銀行怎麼會借我100億啊”。
Good Question,這就是你沒錢的原因。
但問題是,銀行會不會借給你100億。
答案是不會的。平民小百姓,哪裡借得到錢啊。
所以我們就列出了這低、中、高三級模式:
低階模式:存錢。銀行經理跪式服務。
中級模式:資產
高階模式:借錢。你去跪銀行經理。
七、關鍵是模式
怎樣跨入更高的社會階層。怎樣從屌絲階級跨入中產階級,怎樣在中產階級維繫住社會地位,並進一步跨入上層階級。
很多人回答:“勤奮”。這是不對的。
終你們一生,你們可能都沒有機會遇見一個億萬富翁。不會有人給你明悟的指導。
中產階級要成為富人,最關鍵的是“模式”。
你如果研究資產回報率,研究餘額寶的收益率,到小數點後面零點點點。
則你這輩子,大致是沒有什麼出息的。
賺錢最主要的一件事,是“模式”。
千萬有千萬的模式,上億有上億的模式,百億有百億的模式。
你如果保持著窮人的模式,靠省吃儉用。想要達到中上流社會,終身無望。
如果你作為一個1000W左右的中產階級。你想要保護自己的財富,並冀望進一步向上爬。
則你最關鍵的是“模式”。
如圖。你要儘可能地向右爬。
離開“存錢”模式,銀行送你大米和金龍魚。別貪小便宜。
你要至少爬到“資產”模式,實物資產有11~12%的回報,隨通脹水漲船高。
* 最佳實物資產是什麼,是孩子。
但是“資產”很難獲得。至少比銀行存摺難以獲得。
轉化為實物資產,就足夠你勞心勞力了。篩掉一大片社會上無能的人。
而如果你想出人頭地,“持有資產”還是不夠的。
這隻能夠讓你不輸,不能夠讓你贏。
如果你想跑得比全社會更快。快過+22%,你得追求“負債”。
槓桿式,負債式發展。
這裡面的難度,就非常非常大了。並且衍生出一系列的科技樹,全部都是圍繞著負債展開。
-
13 # 有融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有了自己的投資意識。但很多人的投資不僅沒有給自己的財富帶來增值,反而會越來越窮,下面談一談讓人越來越窮的投資陋習。
1、將自住房作為抵押品。
隨著社會的發展,房屋抵押已成為人們解決燃眉之急的良方。然而房屋作為人們重要財產的一部分,除了有居住功能外還有增值保障的功能。因此,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能將自住的房產拿來抵押投資。因為房產作為最基本的保障,一旦失去了便也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2、妄想一夜暴富
財富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切不可妄想一夜暴富。市面上號稱高收益零風險的理財產品都是虛假的。投資者要時刻謹記“投資有風險,收益越高風險越大”。
3、不懂得與時俱進
4、不在乎量變
量變引起質變。一點一滴的彙集,才能最終形成大海。對於投資理財也正是如此,同一型別的理財產品,風控、收益上的一絲不同都可以產生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在產品風控的瞭解上切不可抱著“差不多”的心理,因為多一份安全,你的資金便多一份保障。
-
14 # 雨哥閒話
工資越來越高,但卻越來越窮。因為你沒有注意到財富的轉移。
財富的轉移也分成顯性與隱性的。顯性的財富轉移包括眾多周至的外匯匯率的變化、通貨膨脹的變化。這些指標的變化使得你在自身財富工資不變甚至增加的情況下反而處於下降的態勢。還有一種是難以被發現的隱性財富轉移,這也是最恐怖的一種。在不知不覺中大量財富從窮人那裡轉移到富人那裡。最頻繁使用的轉移工具是房地產。普通人家可能最多隻有一兩套房子,富人家一下子就是幾百套房子,房價快速飆升就意味著財富的另類轉移,富人那邊獲得了遠多於窮人的財富。
-
15 # 金融新觀點
如何避免未來越來越窮?
1、拿得出手的能力
無論是出於工作or興趣or好奇心。若世界上有所謂的安全感,那隻能是自己無論到哪裡能賴以生存的能力。
大部分人並不缺少機會,而是缺少抓住機會的能力。我們經常聽到要“投資自己”,說白了就是投資自己抓住機會或是創造機會的能力。
不管是二十幾歲、三十幾歲或是四五十歲,當思維結構處於最佳化動態,源頭就會有活水,就握有更多可能性。
羅曼羅蘭曾說過,人們常覺得準備的階段是在浪費時間,只有當真正機會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才能覺悟自己平時沒有準備才是浪費了時間。
2、時間管理是必修課
尤其是下班後時間,決定了生活狀態和品質。實際上,時間不可管理,真正管理的是自己。
我一直覺得有一種人非常酷:面對時間和問題時,挽起袖子,庖丁解牛般拆分成適合自己的分支,將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越來越好。
不管男生或女生,都性感得讓我原地炸成煙花。
時間的長度不可改變,但質量卻可以。
此外有的人並非不明白時間管理的重要性,而不知道有哪些事可被稱之為重要。那麼:
“找到你的目的,然後方法就會隨之而來。”再多的外界方法,比不上內心慾望帶來的主觀能動性。
3、刻意思考,刻意練習。
稻盛和夫有個公式: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能力和熱情,兩者都可以從零分到100分幅度來打分,而思維方向是有正負的,因此成為了最核心的那把鑰匙。
但它註定無法水到渠成地獲得。
渠難道不是人挖的嗎?何況大部分人說的“水到渠成 ”,無非是指每天睜眼吃飯,出工上班,回家刷劇,閉眼睡覺的“自然”廢材狀態。
瓶頸在所難免,當引入恰當的思考維度後,才有可能離目標更近一層。
4、讓資源快速沉澱。
有了最初始的資源,才能將後面的雪球越滾越大。僅依靠努力,充其量是做加法,而我們需要的是讓資源做乘法,指數變動。
你想贏到大獎,手中得先有籌碼。
所謂資源,無外乎是錢、物、人這三樣。
錢就不用多說了,必須快速累積第一桶金,在未來碰到心儀的槓桿時才能翹起更大的財富。錢是人的膽,也是做任何重大決定的堅強後盾。
若手中已握有公司、房產等“物資源”,則邁的腳步會更加堅實幾分。
“人”的資源是價效比最高的投資品,回報空間基本看不到天花板,是唯一不會背叛且永久可以依賴的財富。
還有一種“人資源 ”被稱之為人脈。不少人總想方設法地去擠入優質圈層。可加完好友以後又能如何呢?只能做個躺在別人分組可見中的殭屍粉。
不如沉下心來,讓自己先達到足夠level後自然有機會為你鋪路。
資源沉澱遵循複利效應。每一支涓涓細流的匯入,都將決定下游奔騰入海時的流量。
“獲得百萬年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這是多少人的宏偉願望氣泡。但99%的結局都是被生活細碎而尖銳的針尖所扎破。
原因很簡單:99%的人都是普通人,無力承擔這1%的生活。
人們總覺得社會上精英眾多,但實際上二八定律無處不在,金字塔尖永遠就那麼些人。
況且多的是死抓精英包袱不放的高姿態者和道德精英,少的是思維精英。
看似差之毫釐的機會,在不同人的手中結局大相徑庭。不過是內心開了美顏相機,亮化了自己而已。
一個機會的價值不在它本身,而是在站在它面前的人。最赤裸裸的真相是:要不時機降臨時毫無覺察,要不覺察到了無力抓住。
So,別心疼了,趁還沒到下一個轉折點之前把長板訓練好,給自己加滿油。不然以後,怕是要心疼不過來了。
-
16 # 天邊的雲76460903
避免未來越來越窮,應從現在開始規劃人生,做好本職工作,把需要掙的都掙回來,讓你的財政實現盈餘。
要捨得投資自己,學習新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提高自己,你有本領了,你就越來越值錢,未來想窮也窮不了。
接受一切新的事物,新觀念新科技,以後的發展是網際網路加實體的有機結合,共享經濟會大發展,要找到風口,那樣你未來才不窮。
現在經濟轉型期,要尋找讓你收入增多的專案,未來人們好在有機農業,休閒觀光,健康產業大發展,給自己的知識更新一下,適應社會的大變改,才能不受窮。
當下社會各行各業充分競爭,有的人事業做大了,有的人出局了,你想與眾不同,必須創新,組織團隊,要會分享,一個好漢三個幫。
未來不想受窮,要把自已的資產合理配值,讓資產增值保值,多投基金,股票,但不能亂投,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人除理。讓資本不斷長大,為未來做準備,因為你將一天天老去。
當然你更可以投資強二線以上的房產,商鋪,錢未來一定是貶值的,好地段的房產,有不可再生性,一定保值增值,讓未來你不受窮。
不管你工人,農民,商人只要對未來有信心,對自己有自信,適應社會,知道轉變,敢於挑戰,未來你也不會窮。
物競天擇,大浪淘沙,只要你是金子,不管將來和現在你的人生一定與眾不同,你獨一無二。
-
17 # 卡寶寶金融搜尋平臺
為什麼現在大家工資越來越高,卻感覺越來越窮呢?
1、貨幣貶值,大家漲工資的速度跟不上貨幣貶值的速度
2、消費水平不同,剛畢業的時候要求低,現在大家工資高了後,生活品質也越來越高
3、沒對比就沒傷害,有人在父母的資助下已經買房了,而有人還在為父母還房貸
怎樣避免未來越來越窮?
1、短期目標: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開銷
2、中期目標:把銀行裡的錢活用起來,拿去理財、投資房產,但是不要盲目投資哦,畢竟有風險
3、長期目標:優生優育,也許這一代沒啥富起來的希望了,下一代還有
-
18 # 帥帥也瘋狂
時代變化非常快,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更是如此。半年的時間,就可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未來是屬於充滿學習力和革新能力的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不想被時代拋棄,你需要擁有開拓的精神。
所謂「知行合一」,行動力是你進步的保障。而觀念和意識,則是你行動的指南。從意識觀念更新開始,將會幫助更明確行走的方向。未來三年,哪些人將會變成困難戶?各自對照,共同勉勵。
未 來 三 年 ,這 些 人將 會 變 成 困 難 戶,但 願 你 不 在 其 中。
▼
1、八小時之外不學習的人
人與人的區別在於,如何運用工作之外的八小時。八小時之內決定現在,八小時之外決定未來。不是社會發展太快,是我們思維反應太慢,為什麼我們思維太慢,是我們沒有跟上學習。人生有兩大悲哀:結婚之後不再戀愛,畢業以後不再學習。
拒絕學習,就是拒絕成長。家長不學習,就會和孩子有代溝。夫妻一方不學習,就會有隔閡。一個人不學習,就會與社會脫節,跟不上時代步伐。
2、對新生事物反應遲鈍的人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都與巨大的機會掛鉤,又都在一片反對懷疑拒絕中,悄然來臨。21世紀的新生事物一定和趨勢有關,而趨勢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眼光來判斷的。
誰抓住趨勢,誰就抓住了未來。不學習就會把推論當結論,用已知判斷未來,對新生事物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最終被社會淘汰。
3、靠個人能力單打獨鬥的人
21世紀是英雄退位,團隊進位的時代。抱團打天下已是趨勢,誰擁有人群,誰擁有市場。
1+1=2 叫數學,1+1=11 叫經濟學。一根筷子能折斷,十雙筷子折不斷。
4、玻璃心
事情發生的大小不重要,而你的想法看法很重要。事情本身不傷害人,而你的想法會傷害你。
玻璃心,心裡脆弱容易受傷的人,承擔不了,也成就不了大事。百折不撓千錘百煉,是華人發明的詞。
5、技能單一,沒有特長的人
就像貓與老鼠的故事一樣,貓說:什麼年代了,一種技術能活嗎?
據經濟學家預測:到2025年中國將有50個行業要淘汰。沒有危機是最大危機,滿足現狀是最大陷阱。人一定要在得意時給自己找退路,不要等失意時再找出路。
6、計較眼前,目光短淺的人
計較眼前會失去未來,計較小錢會失去大錢。沒有遠見必尋短見。全世界最好的投資和最沒有風險的投資,就是投資學習。學習可以讓人有遠見,學習才知道未來的趨勢。
7、情商低下的人
很多人翻臉比翻書快。古人說:小不忍要亂大謀。脾氣來了,福氣走了。IQ智商高,可以找一個好工作;EQ情商高,可以有未來;AQ逆商高,可以變成登峰造極的人。
世界上80%的人,見了困難就躲避的人,最終一事無成。世界上15%的人,見了困難能迎刃而解的人,最終有所成就。世界上5%的人,是打著燈籠找困難的人,這種高情商+逆商的人,最終會成為領袖人物。
8、觀念落後,知識陳舊的人
過期的食品不能吃,過期的觀念也不能用。真正的成功,不是你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過多少人。要有學會幫助人成功的本領。世界上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就是自己。
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計。六大劣根斷送一生:自以為是,不以為然,倚老賣老,老氣橫秋,格格不入,每況愈下。只要你把人做好,這個世界不會虧待你。
要麼創新,要麼消亡
-
19 # 加盟評論
謝邀,我是變革家吱吱。未來越來越窮,意味著你的資產呈現負增長或者減慢增長的狀況。主要會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1.支出大於收入,入不敷出,導致越來越窮。2.財產增長緩慢跟不上物資上漲的水平,簡單點說就是別人掙得都變多了你還在一點點跟蝸牛一樣慢慢爬甚至是原地踏步。3.掙的錢放在那不做任何理財,直接貶值了。那麼如何避免出現越來越窮這種情況呢?首先,為了避免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要做好合理的消費規劃,理性消費,避免盲目、衝動消費。最好的辦法是記賬。可以直觀瞭解自己的收支情況,防止出現問題。其次,除了節流最重要的還是開源。開源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自身的收入這塊,另一方面則是理財收入。提高自身收入,這個很好理解,錢掙得多了,才能避免自己變窮。這個要從自己的職業角度出發。自己現在的職位是否有上升的空間,上升空間是多少。如果沒有上升空間,那你不能一直待在這個職位上。否則隨著年齡增長物質需求越來越大,但是收入跟不上的話就註定越來越窮。因此,選擇有發展空間的工作然後好好努力。除了提高自己的自身收入,理財收入也不能忽略。不說積少成多,如果理財產品選的好,掙得也不會少。理財是必須要做的,一來是為了防止貶值,另外也是為了創收。千萬不要小看理財帶來的收益。尤其是在基數較大的情況。手裡的錢越多,可以理財投資的空間越大,收入就越多。哪怕只是選個穩當的產品,一天也有幾塊錢收入。更別說,像是變革家這樣的投資,完全可以輕輕鬆鬆的等著拿錢。
-
20 # 嚮往自由的狗子
多讀書多看報,多充實自己,
俗話說得好,學好一項技能,那就是走遍天下也不怕了!
手裡有手藝,也就餓不死了,再者,學會理財,開源節流!
回覆列表
工資漲了,消費也多了,積攢不下錢,所以就越過越窮了。
要變好,唯一的出路就是把工資大幅的提升上來,如果漲工資只是緊跟著物價的變化來漲,那你跟沒漲工資是一樣的。
要避免越來越窮唯一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等你有了掙大錢的本事,並且可以應用到你的工作中,你就一定可以拿到自己希望的薪水了。
千萬不要透過勤奮來讓自己變得富有,這是沒用的,即便是你在現在的崗位上累的要死也依舊是做一個拿著現在工資的崗位。你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技能,做更賺取的崗位。比如管理崗位等,都是人應該努力奮鬥爭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