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一抹微笑0915

    許國,西周及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西周初,封許文叔於許(今河南省許昌市東)建立許國,國君為姜姓,爵位為男爵。公元前576年,許國遷都葉邑(今平頂山市葉縣西南)。公元前533年,遷都夷邑(今安徽省亳州市城父鎮)。公元前524年又遷都白羽邑(今西峽縣),公元前506年再遷容城邑(今魯山縣東南)。戰國初,許國被楚國所滅。許男結為最後一位已知許國國君。

  • 2 # 天聖說歷史

    先介紹下許國的由來的,它是由許文叔建立的。

    許文書在周文王時擔任司明刑的重要職務,周武王時更親歷伐商的牧野之戰,建立大功,周成王時受封於許國。許文叔在(今河南許昌)建立許國, 國君為姜姓,爵位為男爵,是至今唯一可確定為男爵的周代諸侯國。公元前504年,鄭國伐許,十七世國君許男斯被俘,許國被滅。

    地理位置

    許國,姜姓許氏諸侯國。爵位是男爵,它是至今唯一可確定為男爵的周代諸侯國。管轄範圍,從都城向四周輻射,方圓30公里左右,包括今河南許昌縣及臨潁縣北、鄢陵縣西南這一廣大地域,作為“中原之中”,在地理位置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西周時期

    許國在周武王初年,都城在今許昌城東20公里的張潘古城四周,依《括地誌》載,周代關於城郭建築的禮制,“王城方九里,諸侯城按七、五、三遞減”,許國作為一個五等諸侯國,城池方圓3裡至7裡。

    東周時期

    公元前770年,以周平王東遷洛陽為標誌,中國進入東周時期。

    此時王權衰落,盛世不再,天子已無力控制各個諸侯,一些逐漸強大的諸侯紛紛稱王稱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春秋五霸相繼崛起,許國如同一葉扁舟,在諸侯爭霸中風雨飄搖。

    由於許國地處中原要衝,四周豪強林立,虎視眈眈。許國只好小心周旋於強國之間,齊強時附齊,楚盛時附楚,晉來時歸晉。即使這樣,北方的鄭國卻始終懷有吞併許國的野心。

    鄭國國君鄭莊公是一個老謀深算的野心家,他借周平王東遷之機,相繼滅掉對他有恩的虢國和鄶國後,就把許國當成了下一塊肥肉。

    想攻佔許國,首先得建立一個“橋頭堡”,鄭莊公把目標定在了毗鄰許國都城的許田(屬於魯國)。

    公元前715年,鄭莊公向魯國國君魯隱公說:“天子東遷之後,我們前去朝覲,路途遙遠,多有不便;而你們去泰山祭祀的時候,沐浴歇息也缺少落腳的地方。不如用我們的‘湯沐之邑’祊地(今山東費城東南)和你們的‘朝宿之邑’許田交換,這樣大家都方便一些。”

    魯隱公當然洞曉鄭莊公的覬覦之心,婉言拒絕了鄭莊公的提議。

    公元前712年7月,鄭莊公還是以許國不聽周天子號令為由,約齊國、魯國聯合攻打許國,相約誰先攻陷許國都城,誰就有權分割許國土地。一心想得到許國土地的鄭莊公親率雄兵伐許,直抵許國都城。當時的許國十一世國君許莊公率領將士、百姓死守城池,怎奈鄭、齊、魯三國兵將三面夾擊,破城只是遲早之事。

    到城被圍的第三日午後,在鄭國兵將的猛攻之下,鄭大夫潁考叔手執鄭莊公大旗,不避刀矢,奮力登上許國城牆,然而未等站穩,突然一支箭從背後飛來,潁考叔中箭後大叫一聲,從城頭跌下。原來,平素與之不和的鄭大夫子都忌妒他奪了頭功,就在城下暗施冷箭,中國成語中的“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就是從這件事而來。

    潁考叔剛跌下城頭,鄭將瑕叔盈立即衝上去,接過鄭莊公的大旗重又躍上城頭大呼:“鄭國國君登城了!”鄭國將士見城頭旌旗招展,更加奮勇當先。許莊公見大勢已去,便開啟城門率軍民突圍,殺出一條血路奔向衛國。兩年後許莊公客死他鄉。

    可鄭莊公還不滿足,公元前712年,魯隱公去世後,魯桓公繼位,便又與魯桓公會見於垂亭(今山東菏澤境內),再次提出交換之事,並將一塊晶瑩無瑕的玉璧送給魯桓公,從而達成了以許國為犧牲品的這宗交易,史稱“鄭伯以璧假許田”。從此鄭國有了向外擴張的理由和軍事基地,又將矛頭指向許國。

    許國都城被攻破後,鄭莊公雖然想霸佔許國,但又怕各諸侯干涉,就假惺惺地讓齊魯兩國國君看怎樣處置,齊魯二君認為許國沒有犯滅國之罪,應酌情發落。鄭莊公只好命許國大夫百里“奉許叔(許莊公弟)居許東偏”,並讓鄭國大夫公孫獲率兵居許西偏,把許國君臣完全置於監視之下。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到了公元前697年,鄭國發生內亂,許叔乘機奪回都城,趕走鄭國軍隊,復建許國,史稱許穆公。從此鄭國視許國為仇敵,屢屢興兵犯許。據史書記載,在春秋五霸爭戰的120多年間,許國先後遭受侵伐11次,其中被鄭國侵犯就有9次。

    公元前654年,楚國攻打許,許君大敗,於是“肉袒謝罪”,楚國才心滿意足,退兵而去。

    楚成王時,再次進攻許國,許君沒辦法,第二次“肉袒謝罪”,請求和解。在這種情況下,許國只能遷徙,以躲避楚國和鄭國的鋒芒。

    公元前576年,許靈公害怕鄭國逼迫,請求遷到楚國。十一月初三日,楚國公子申把許國遷到葉地(今河南葉縣西南)。(2002年4月,考古工作人員在葉縣澧河南岸的懸崖邊搶救性發掘了一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編鐘、跽坐銅俑、青銅鼎、青銅戈等青銅器。銅戈銘文:“許公寧之車戈”、“許公寧之用戈”。著名考古專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教授認定:此即許國十五世國君許公寧之墓。)公元前533年,許悼公遷都夷邑(亦名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公元前524年,楚國左尹王子勝諫言楚平王,迫使許許悼公再次遷都於析邑(亦名白羽邑,今河南西峽縣)。在這之後,許國差不多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以想到許國面臨的險惡局勢。許國遷“析”後,雖暫時有了一個長期的休整時間,但是,當時諸侯紛爭,許國這樣的小國仍是不能躲過被吞併的厄運。前506年,許男斯遷都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 公元前504年,鄭國大將遊速率軍伐許,許國已經無力抵抗,十七世國君許男斯被俘,許國滅。 以下為楚國扶植下被擁立的國君,嚴格意義上,他們算不上許國君主。公元前503年,許元公在楚國扶持下被擁立為君。公元前481年,楚滅許,此時國君為許元公之子許男結。公元前375年,史料記載“許二十四世為楚所滅”。綿延700餘年的許國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許國之所以弱小,與其爵位過低有直接關係。因為爵位低,所以城建得小,封地也不多。這樣,資源有限,實力也就弱。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諸侯國相爭戰的時候必然處於下風而無法振興。惡性迴圈之下,永無興盛壯大的機會。亡國後,許國人遂遷移至中原以及江南,以國為氏,故為許氏,即許姓。

    許國是個小國,財力非常有限。這樣搬來搬去,居無定所,搬到最後,連家底都搬空了,不知欠了多少爛賬。而當年沒少欺負許國的鄭國,看到許國失去了楚國這座大靠山,那還客氣什麼?公元前504年,鄭滅許。

    之後,復國的楚國又幫助被滅國的許國復國。但這已是一本糊塗賬,稀裡糊塗混了一百多年。楚肅王六年(公元前375年),許為楚所滅,結束了流浪的一生。

  • 3 # 小楊品史

    許國在周王室大封諸侯時,只得到了一個男爵稱號,爵位低,城邦小,封地有限,進入春秋戰國後,一再受到欺負,先是被鄭國滅了,在楚國幫助下,又做了幾代傀儡,窩囊至極。

    一、許國封爵最低

    許文書是姜姓,呂國後代,有傳言說是姜子牙的兒子,在周文王時期,擔任刑律要職;周武王時代,參加過牧野之戰,建有大功。後來被封到河南許昌一帶,是目前唯一可以確定的男爵稱號,算是最低階的封國爵位了。

    西周時期,許國雖然地位低、國土小,日子還算過得下去。

    二、春秋時期,受盡欺負

    許國處於中原寶地,交通發達,土地肥沃,諸侯覬覦,進入春秋後,處處受欺負,日子過得很不順心。

    1、鄭國的凌辱

    鄭莊公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主,連周天子都敢打,許國這種小國,和鄭國做鄰居,算是倒了八輩子的黴。

    公元前715年,鄭莊公打算向魯國借地,以攻打許國,看穿他險惡用心的魯國君主魯隱公拒絕了他;

    公元前712年,鄭國找了個由頭,聯合齊魯攻打許國,許國國君被迫逃亡衛國,兩年後,在無限的惆悵、悽苦中客死異鄉。

    公元前697年,鄭國內亂,許國趁機趕走鄭國軍隊,重新立國。

    2、依附楚國

    鄭國衰落後,楚國、晉國崛起,實力不濟的許國繼續過著卑躬屈膝的日子。

    公元前654年,楚國攻擊許國,許國國君裸著上身,出城謝罪,得以保住了國家;

    楚成王在位時,再次攻打許國,許國國君第二次肉坦謝罪,之後被迫連續遷都,躲避鋒芒。

    3、被鄭國滅掉

    公元前576年,被鄭國打怕了的許國國君,請求把國都遷到楚國境內。之後大約三五年,就遷一次國都,公元前504年,鄭國大軍再一次伐許,許國國君許男斯實在受不了了,就投降了鄭國,許國滅亡了。

    之後在楚國的幫助下,勉強復了國,但已經不算標準意義上的諸侯了,於公元前375年,正式退出了舞臺。

    三、許國的悲劇分析

    許國一直很悲催,原因就在於:

    1、爵位過低。按照周禮,不能建高大的城邦防禦;人口財富有限,也沒實力防禦;

    2、地處中原腹地,四戰之地,容易被欺負。滅掉許國的鄭國、滅掉鄭國的韓國、魏國後來都面臨著這樣的困境;

    3、沒有明君。許國的歷代明君,客觀的說,都不咋地,缺乏積極開拓的意識。

    落後就要捱打,貧弱就要受欺負,許國是切切實實感受了一把!

  • 4 # 不當王爺好多年

    流浪的小國

    ​許國出現在西周滅商之後。許國是姜姓,你看到這個姜姓,一定會想到春秋時的姜姓齊國。姜齊(也稱呂齊)始祖呂尚(姜子牙)輔佐周武王奪取天下,封於齊。許國最早的國君許文叔,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就是姜子牙的兒子。

    關於許國的爵位,記載非常清楚:就是“男”爵。這也是春秋多如牛毛的諸侯國中,唯一有明確記載為“男”爵的諸侯國,也是個非常小的諸侯國。許國的活動範圍,基本都在現在的河南省和安徽省,但卻忽東忽西。給人的感覺就是:許國天上一腳,地上一腳,今天在甲地,明天就找不著了,後天卻莫名其妙出現在乙地。而且這幾個都城的距離都比較遠。

    許國在西周時就是個小諸侯國,所以規模不大,都城方圓最多也就七里。作為小國,在大魚吃小魚的春秋時代,許國沒少受夾板氣。由於許國地處中原要衝,四周豪強林立,虎視眈眈。許國只好小心周旋於強國之間,齊強時附齊,楚盛時附楚,晉來時歸晉。即使這樣,北方的鄭國卻始終懷有吞併許國的野心。尤其它處於楚國和鄭國之間就更悲催了。為了尋求安全,許國君臣只能選擇流浪,將國都搬來搬去。

    許國在春秋戰國裡,完全就是個小角色,常常受到晉鄭楚齊的欺負,一年到頭擔驚受怕,兩三年就要遷一次都城,總管竟然搬了六次國都,可以說是個相當憋屈的國家。​許國又是個小國,財力非常有限。這樣搬來搬去,居無定所,搬到最後,連家底都搬空了,不知欠了多少爛賬。而當年沒少欺負許國的鄭國,看到許國失去了楚國這座大靠山,那還客氣什麼?公元前504年,鄭滅許。之後,復國的楚國又幫助被滅國的許國復國。但這已是一本糊塗賬,稀裡糊塗混了一百多年。楚肅王六年(公元前375年),許為楚所滅,結束了流浪的一生。

  • 5 # 尚宮女史

    牧野之戰後周武王滅商立周,然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我們現在已經很難得知整個週期分封了多少諸侯國,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數量是極大的,總數至少在一百五十個以上。這些諸侯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經歷了大變動,經由春秋時期的爭霸到戰國時期的稱雄,絕大多數的諸侯國被兼併、滅國,到了戰國時期不過才十幾個諸侯國,後期更是秦滅六國,實現大一統。

    而許國正是這絕大多數諸侯國中的一個,還是爵位最低等的一個諸侯國,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春秋戰國時期的許國:有些諸侯國,光是活下去,就花光了全部的力氣。

    許國是已知的周朝諸侯國中唯一可以確定的男爵諸侯國,當時的諸侯國分為五個檔次,即公爵國、侯爵國、伯爵國、子爵國和男爵國。而許國就是這最低等的男爵國,在諸侯國中地位最低,封地的自然也是最小的。關於西周時期的封地規定,《孟子·萬章下》有記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封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幾四等。”

    也就是說除去周天子擁有方千里的土地之外,諸侯國們的封地都是方不過百里。公侯之國方百里,子男之國方五十里。許國正是方五十里,一度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疆域最大的諸侯國的楚國在開始分封的時候也不過是方五十里,和許國一樣,“封以子男之田”,當然,後期這兩個諸侯國之間的差距那就大了去了。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即地域和文化。楚國是在丹陽建都,周圍都是百越之地,楚國要想生存就必須從他們嘴裡搶肉吃,於是篳路藍縷,開疆擴土,又因為身處蠻夷之地,民風剽悍,透過學習中原文化迅速擴張和發展,所以楚國最終崛起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而許國則沒有楚國這樣的機會。

    許國處在今河南、安徽一帶,在當時就是中原的中心地帶,周圍密密麻麻都是諸侯國。許國是姜姓,第一代國君是許文叔,早在周文王時期就已經擔任要職,並且參與了後期的滅商之戰,所以才有了封國,至於許文叔是誰的後代,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一說許文叔是姜太公的兒子,另一說許文叔是四嶽伯夷之後,即太嶽之後,也就是說許國是太嶽之後,或者乾脆和姜姓齊國是親戚。

    無論如何,許文叔是因功封國,曾為一方諸侯,只是處於諸侯的最底層,許文叔在許建都,最開始的發展倒也是順風順水,畢竟地處中原,各方面的資源都還是比較好的,雖然封地是少了點,但不妨礙許國的百姓安居樂業。

    只是這種狀態最終還是在許莊公時期被打破,周平王東遷之後,周天子開始漸漸失去天下共主的身份和影響力,而諸侯們開始各自為自己的諸侯國著想。尤其是鄭國的崛起讓周天子的影響力下降的厲害。

    說起來,鄭國原先的封地是在京畿之內,並沒有獨立的自己的封地,為了從周王室中脫離出來,鄭國經過三代國君的努力,終於拼得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並繼續兼併小的諸侯國的土地,而與鄭國為鄰的許國就成了鄭國眼中的一塊肥肉。

    公元前712年,鄭莊公聯合魯隱公和齊僖公攻打許國,理由是許國不按時向周天子繳納貢品,三國聯軍只三天就佔領了許國,而許莊公逃到了衛國。當時齊僖公要將許國送給魯隱公,但是魯隱公並沒有接受,於是許國的命運交給了鄭莊公,鄭莊公一看也不好直接將許國土地佔為己有。只是將許國的土地控制起來,並讓許莊公的弟弟許叔住在許都以東的城邑。

    鄭莊公去世之後,鄭國陷入內亂,許叔趁機在公元前697年復國,許叔即後來的許穆公。許穆公這個人可能很多人不認識,但是說到他的夫人,相信不少人都是認識的,即許穆夫人,許穆夫人是歷史上第一位愛國女詩人。

    《詩經》中的《載馳》就是許穆夫人所作,當時北戎進攻衛國,衛懿公被殺,衛國差點滅國,身為衛國人的許穆夫人請求許穆公出兵救衛,但是許穆公認為許國尚且自顧不暇,沒有餘力管衛國的事情,許穆夫人只好自己趕回了衛國,經過多番努力終於復國。

    許穆夫人的愛國情懷值得後人學習,說遠了,接著說許國。許國復國之後處境依舊不妙,雖然鄭國沒落了,在晉楚爭霸中變成了一棵牆頭草,朝晉暮楚。但鄭國依舊將許國視為一塊肥肉,時不時兵臨城下,奪點土地。

    在這樣的境況下,許國只能在艱難中求生存,為了不被鄭國所滅,許穆公和許僖公數次參加齊桓公召開的盟會,成為齊桓公稱霸的支持者。而許國也在這樣的局勢中得以繼續生存。

    但在許僖公時期,許國還是被楚成王兩次打敗,而許僖公“肉袒謝罪”了兩次,自此許國成為楚國的小弟。因為處於鄭國和楚國之間,因此經常兩邊捱打,所以我們會看到在公元前六世紀,許國曾數次遷都,大部分時候的遷都是為了躲避鄭國的進攻,有時候又是因為楚國的要求,總之,許國人就是這麼一次次遷徙,在夾縫中求生存。

    但是自身不強大,再怎麼遷都也解決不了問題,公元前504年,許國再次被鄭國所滅。再之後,楚國曾為許國復國,但不過才過了二十來年,楚國又將許國滅了。許國到了這個時候似乎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但神奇的是,後來許國竟還有幾個國君。

    許國似乎又復國了一次,當然, 許國經過一次次的戰爭,一次次的遷徙以及一次次的復國,國力早已大不如前,本就是小國的許國就更加渺小了,所以最後一段時間的許國已經算不是一個諸侯國了。到了公元前375年,楚國再次滅許,這一次,許國是徹底消失了。

    許國雖然在諸侯國中地位最低,但好歹也存在了近七百年的時間,它的前半生還算是比較平靜,在西周時期並沒有經歷什麼大風大浪,但當歷史走進春秋戰國時期,許國迎來了它的後半生,這個時候它的命運是多舛的,在夾縫中艱難求生,卻最終還是成為砧板上的一塊肉,任人宰割。

  • 6 # 君山話史

    許國是春秋時代的一個小國,由於國家弱小,命運自然也是跌宕起伏。

    下面,我就簡單說說春秋時代,許國都有哪些歷史故事。

    第一,夾在楚、齊兩強之間,歸附楚國

    在齊桓公時代,南方的楚國勢力也很強大。許國夾在楚、齊兩大強國之間,處境十分尷尬,成為兩大強國爭霸的籌碼。在齊桓公“九合諸侯”期間,許國曾經七次參加會盟。

    公元前654年,由於鄭國歸附楚國,齊桓公糾集五國聯軍進攻鄭國。楚成王採取圍魏救趙之計,佯攻許國。許僖公十萬火急,向齊桓公求援。齊桓公不得不放棄對鄭國的進攻,以解許國之圍。聯軍抵達許國後,楚成王便引軍撤去。

    齊桓公雖然解了許國之圍,許僖公非但沒有感恩戴德,反而在蔡穆侯的慫恿下投奔楚國陣營。在蔡穆侯與許僖公看來,楚國比齊國更加強大,這些在夾縫中生存的小諸侯國,不投靠齊國,就得投靠楚國,要是兩邊都不投靠,很快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為了爭取楚成王的同情,許僖公自己反綁雙手,嘴裡銜著玉璧,官員們穿著孝服,扛著一口棺材,跑去見楚成王。楚成王效法古代君王的做法,給許僖公鬆綁了,燒了棺材,接受他的歸順。

    第二,在楚、晉兩強的夾縫中生存

    齊桓公去世後,晉國崛起,拉開晉楚百年爭霸的歷史。

    作為夾心餅乾的許國,當然沒有好果子吃。由於許國歸附楚國,晉襄公上臺後,便出兵進攻許國。楚成王仍然採取圍魏救趙之策略,並沒有直接救援許國,而是進攻陳國與蔡國。你攻打我的嘍囉國,我也攻打你的嘍囉國。

    陳、蔡兩國根本不是楚國的對手,很快就舉旗投降,晉國不得不從許國撤兵,許國的形勢才轉危為安。

    在晉、楚爭霸過程中,許國對楚國倒是一直比較忠心,一直留在楚國陣營。然而,同樣歸附楚國的鄭國,對許國則虎視眈眈。

    第三,鄭國與許國之間的衝突

    對楚國而言,遇到了一個頗為頭疼的問題,它的兩個嘍囉國——鄭國與許國——發生軍事衝突了。

    這件事的起因是這樣的:許國原本只是個小國,以前曾聽命於鄭國。但是自從許國與鄭國都成為楚國的嘍囉國後,仗著有楚國的撐腰,許國就不肯聽命鄭國了,這令鄭襄公耿耿於懷。

    公元前588年,鄭國擊敗了晉國為首的五國聯軍進犯後,挾戰勝聯軍之威,悍然入侵許國,侵佔許國的一部分土地。第二年,鄭國派公孫申大搖大擺地進入許國,準備把所佔領的土地劃入鄭國,許國人奮力反擊,打敗了公孫申。此時鄭悼公剛剛上臺,他惱羞成怒,馬上率鄭軍大舉進犯許國。

    許國就鄭國非法侵佔其領土一事,向楚國告狀,鄭、許兩國相互指責對方,吵得不可開交,楚共王認真研究鄭、許衝突的來龍去脈,認定鄭國入侵許國的事實。他責成鄭國退還所佔領的許國土地,同時逮捕了鄭國訴訟代表皇戌與子國。

    這個判決令鄭悼公極其不滿,他認為楚國實際上是偏袒許國。這樣,鄭國與楚國的關係開始出現裂痕,為後來鄭國脫離楚國陣營埋下伏筆。

    第四,淪為楚國的國中國

    鄭國棄楚投晉後不久,晉、楚實現弭兵,飽受戰爭之苦的鄭國人喘了一口大氣,對鄭國來說,這是解決許國的最好時機了。

    公元前577年的八月,鄭國軍隊在子罕的率領下,對許國發起進攻,但出師不利,反而吃了一記敗仗。鄭成公親自出馬,再度強攻許國,畢竟鄭國的軍事力量要比許國高出許多,鄭軍節節進逼,一直打到許國都城,並攻入外城。由於晉楚弭兵,楚國不太好出面干涉許國的戰爭,許國政府不可能把希望寄託在楚國人身上,不得不與鄭國談判,割讓土地向鄭國求和。

    屢遭鄭國侵犯後,許靈公坐臥不安,最後乾脆向楚共王請求遷都到楚國境內。楚國自楚武王以來,似乎尚未遇到此種尷尬的局面,以楚國之強,居然保護不了許國受一個二等國家的侵略。楚共王答應許靈公的要求,將許國遷到了楚國的葉城,而許國原先的土地,則成為鄭國人的地盤。

    此後,許國徹底淪為楚國的附庸,成了楚國的國中之國。後來吳王闔閭揮攻破楚,楚國幾乎滅亡,自顧不暇,更談不上保護許國了,於是鄭國乘機把許國給滅掉了。

  • 7 # 大秦鐵鷹劍士

    許國是被周朝分封的一個姜姓諸侯國, 始祖為許文叔,為太嶽之嗣,爵位為男爵。許國領地約30公里,在今天的河南許昌縣及臨潁縣北、鄢陵縣西南這一廣大地域。公元前481年,許國被楚國攻滅。許國國小力弱,屢屢被楚國、鄭國欺辱,史書記載許國國君兩次向楚國"肉袒謝罪",遭到強國攻擊11次,其中9次是鄭國。

    公元前504年,鄭國大將遊速率軍伐許,許國已經無力抵抗,十七世國君許斯被俘,許國遂遭滅國之禍。此後,在楚國的幫助下,許國後裔重新立國又持續了100餘年,直至公元前375年,史料記載"許二十四世為楚所滅"。公元前481年,楚惠王封公子結為許國君主,後傳五世到戰國初期,許君被楚國廢黜,許國徹底滅亡。

  • 8 # 澳古說歷史

    西周時期,周天子分封天下,給予有功之臣、同姓族人,及先聖後人等爵位,將他們冊封為諸侯,替其鎮守四方,威鎮四夷。而諸侯與周天子總有親疏之分,所鎮之地也有輕重之別,因此周天子賜予諸侯的爵位自然也就有高低之分,周朝諸侯王,其爵位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五等。

    其中公爵地位最為高貴,地位僅次於周王。周初,公爵爵位僅賜予先聖後人和姬姓嫡系,宋國、杞國、祝國、焦國、薊國、陳國、虢國等七個公爵諸侯國中,除虢國的開國君主是姬姓嫡系,是周文王之弟外,其餘六國皆為先聖後裔,夏禹的後裔被分封在杞國,商湯的後裔被分封在宋國。黃帝、炎帝、堯、舜的四個後代,分別被分封為薊國、焦國、祝國、陳國。

    而在五等爵中,以男爵地位最低,而據目前考證,考古界所能完全確定的是為男爵的周代諸侯國,就是許國

    許國,其開國君主許文叔,姜姓,許氏,名丁。關於許文叔的出身,目前史學界尚無定論,一說為姜太公之子,一說為與姜太公同為呂國(相傳神農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故以此為姓,是為姜姓。後來姜姓族人因人口的擴充套件與遷徒,逐漸發展出四支分支,是為"四嶽",而呂部族就是其中一支,之後夏時,該部落首領被封為呂侯,建立呂國)後裔。周文王時期,許文叔擔任周國司明刑一職,負責律法之事。武王繼位後,許文叔跟隨武王討伐商朝,並於牧野之戰中,建立大功。而後,周王分封諸侯,許文叔被封爵為許男,建立許國。

    許國所處的位置,在當時是真正的要地,是為“中原之中”,是中原的最中心。其管轄範圍,從都城向四周輻射,約方圓30公里,轄今河南許昌縣及臨潁縣北、鄢陵縣西南等地區。從許國所轄疆土的地利來看,許國的開國君主許文叔是很受周王的重視的,若不是萬分信任,周王是斷然不會將如此重要的地方讓於許國鎮守的。

    當然,所謂“匹夫無罪,懷璧有罪”,許國本無絕對的實力能夠鎮守住這塊地區,若不是有西周罩著,其疆土早就被他國所佔。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當週朝進入東周時,隨著周朝國勢日衰,威風不在,諸侯國皆不將他當回事後。由此,失去了依仗的許國,為了生存,其君主只能是在周邊強國的夾縫中生存。

    由於許國地處中原要衝,諸侯國要想有爭霸中原的資本,他就必須佔據許國,所以許國可以說是半隻腳已經懸在懸崖上,隨時都有滅國的威脅。如此,為了讓許國得以繼續生存著,許國君主是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是小心的周旋於強國之間,齊強時附齊,楚盛時附楚,晉來時歸晉。

    但是,就算是這般,那些強大,且富有雄心的諸侯國還是依舊沒有放棄過要佔據許國的念頭,而這其中尤以北方強國鄭國最為虎視眈眈。 此前,鄭國國君鄭莊公就借周平王東遷之機,相繼滅掉了虢國和鄶國,此時富有雄心的他,對許國是垂涎三尺。

    公元前712年7月,鄭莊公以許國不聽周天子號令為由,聯合齊國、魯國二國攻打許國,約定誰先攻陷許國都城,誰就有權分割許國土地。而後,鄭莊公親率雄兵伐許,直抵許國都城,此時許國十一世國君許莊公雖誓死不降,並率眾死戰,但無奈的許國本就國弱民寡,在三國絕對的實力面前,許國都城還是被破,許莊公率眾突圍,逃往衛國,兩年後許莊公客死他鄉。

    當然,許國都城雖被破,但並未亡國。此時齊、魯兩國皆不想鄭國獨佔許國,因此就以許國國君並未犯滅國之罪為由,強迫鄭國迎回許叔(許莊公弟),讓其復建許國。此後,前697年,鄭國發生內亂,許叔乘機奪回都城,趕走鄭國軍隊,再次光復許國舊土。

    此後,在許國數代君主的委曲求全下,許國在夾縫中生存了120餘年,在這百餘年間,許國為了生存,只得是的開始四處遷徙之路,以此來逃避楚、鄭等國的夾擊。前576年,許靈公率臣民遷徒於葉地(今河南葉縣西南);前533年,許悼公遷都夷邑(今安徽亳州東南);前524年,許悼公再次遷都於析邑(今河南西峽縣);前506年,許男斯遷都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

    不過,無論許國如何遷都,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它總歸還是逃不了滅國的命運。前504年,鄭國伐許,許國無力抵抗,十七世國君許男斯被俘,許國滅。此後,許國雖然在楚國的支援下,再次復國,但此時許國已不再算是一個國家,純粹的傀儡皇帝,只是楚國想讓鄭國難堪,僅此而已。

    許國滅國後,少部分遷居到今湖北荊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多數就地繁衍或北上遷徙,北上一部最初遷徙到了冀州高陽(今河北高陽),此後四處擴散,直至秦漢之際許姓已遍佈今河南、河北兩省的大部分地區。此後,許姓更是遍佈於今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山西等廣大地區。今時今日,許氏以江蘇、山東、雲南、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這七個省的許氏約佔全國漢族許氏人口的55%

  • 9 # 沂藍書院趙月光

    許國國君是最低的男爵,春秋戰國時期一直生活在大國的夾縫裡,活得太難了。

    1、許國開國之君為許文叔

    許文叔,姜姓,呂氏,《清華簡》作“呂丁”、《逸周書.世俘》作“呂他(呂佗)”。

    許文叔和姜子牙有親戚關係,都屬於周國西部姜羌部落的頭領。

    周文王時期,姜子牙把許文叔引薦給周國,許文叔負責刑法部門。

    武王伐紂時,許文叔也參與了,只是存在感比較低,只獲得了最低的男爵,封在許(今河南許昌)。

    2、許國政治地理環境非常惡劣

    許國周圍全是大國,男爵地只有五十里,相當於現在的一縣的面積。

    許國西邊是周朝王幾的洛邑,北邊是衛國,東邊是宋國,東南是陳國,南邊是蔡國。

    個個都要比許國高几個級別。

    這樣就搞得許國無法發展。

    大國都產生在蠻荒之境。

    齊國東邊有萊夷,楚國可以向南發展,晉國可以向被髮展,秦國可以向西發展。

    許國無處發展。

    周平王東遷時,許國的西邊出來了一個強大的鄭國,鄭莊公號稱春秋小霸。

    鄭國一直對許國虎視眈眈,想吃掉。

    3、許國的悲慘經歷

    公元前712年,鄭莊公、魯隱公和齊僖公一起攻打許國,三天完成戰鬥,許莊公逃到了衛國。

    鄭莊公控制了許國,安排許莊公的弟弟許叔住在一個小的城邑。

    後來許叔復國,被稱為許穆公,他娶了衛國的公主,是為許穆夫人,比他在歷史上還有名。

    (許穆夫人)

    許穆夫人在《詩經》中留下了《載馳》、《竹竿》、《泉水》等名篇。

    《載馳》: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採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稚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許國就在鄭國、楚國的夾縫中艱難活著。

    公元前504年,鄭國遊速伐許,許國十七世國君許男斯被俘,許國滅。

    後來楚國又扶持了許國的國君,公元前375年,史料記載“許二十四世為楚所滅”。

  • 10 # 歷來現實

    分封是統治術的一種,是古代統治者一個屢試不爽的妙招。

    分封一可以獎賞為自己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有功之臣,籠絡人心;二能夠賞賜自己的直系親屬,肥水不流外人田,讓他們更加團結在自己周圍。

    分封最大好處,就是形成一個利益集團,替統治者鎮守四方,對周圍敵對勢力形成威懾,不僅可以有效鞏固自己的統治,更能抵禦外來入侵。

    既然分封有這麼大好處,所以每次改朝換代之後,統治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地分贓,分封有功之臣和自己的直系親屬。

    分封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話說西周時期,周天子對有功之臣、直系親屬和名人後裔進行大肆封爵。

    不過在分封的時候,也不是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而是論功行賞,對有功的人是按照貢獻大小進行分封。

    而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那些親屬,也是按照遠近親疏進行分封的。

    說白了就是功勞越大、跟周天子血緣關係越近,爵位也越大。不但分封的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分封的地盤也越大;反之,爵位就越小,分封的地盤越小,地理位置也偏僻。

    舉例來說,周天子賜予諸侯的爵位也就是各路諸侯王的爵位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五等。

    其中公爵地位最為高貴,是周天子之下最尊貴的王,地位崇高。

    正因為如此,這個公爵爵位可不是輕易能得到的,只有那些有名望和資歷的聖二代即先聖後人,和跟周天子同姓有近親關係的人,才會有幸得到公爵的稱號。

    比如說,宋國、杞國、祝國、焦國、薊國、陳國、虢國的國君就是公爵身份,其中虢國的第一代君主姓姬,跟周文王是直系親屬,為周文王親弟弟,剩下六國的公主則是聖二代、聖三代先聖後裔。

    其中杞國國君是夏禹的後代,宋國國君的商湯的後裔。

    黃帝后裔被分封到了薊國,炎帝的後裔分封到了焦國;而堯、舜的後人則被分封到了祝國、陳國。

    我們今天在這裡說的許國國君,是最沒有存在感的,因為他的爵位是第五等,是最低的。

    根據史學家考證,考古界所能完全確定的是為男爵的周代諸侯國,就是許國。

    許國為什麼爵位最低,他有什麼樣的身份,出身怎麼樣,一直是個謎團。

    許國的第一個君主名叫許文叔,姓姜,跟姜子牙一個姓,因此有人說他是開國功臣姜子牙的後人。也有人說這個國君跟姜子牙沒有血緣關係,只是同姓而已。因為神農氏就在一個叫姜水的地方住過,所以就以姜為姓。

    後來姜姓人丁興旺,生息繁衍,蓬勃發展,在姜姓下又衍生出四個分支,人稱"四嶽"。而其中一支被稱為"呂氏",這一枝人馬混得不錯,在夏朝的時候,該部落首領得到獎賞被封"呂候",建立了呂國。

    周文王當週國國君的時候,呂氏後裔許文叔擔任了周文王內閣的司法部長,專管刑罰、制定律法。武王伐紂的時候,此人跟著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因此在周王分封諸侯的時候,許文叔被封爵為許男,建立許國。

    雖然許文叔分封的爵位不高,面積也不大,但是許國所處的位置非常重要,地處中原的中心,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它管轄的範圍,只有30平方公里,具體位置包括河南許昌縣及和臨潁縣北部、鄢陵縣西南部的部分地區。

    由於許國底子薄,國君也沒有進取精神,沒有積極開疆擴土而是小富即安,安於現狀,沒有危機感,所以始終是個小不點。

    當歷史進入東周時,周天子的權威越來越小,諸侯的勢力越來越大,越不把天子放在眼裡,許國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實力小的可憐的許國,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艱難地周旋,不停地禱告上蒼,生怕有一天會被吃掉。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由於許國戰略地位重要,想安寧也不行,除了當牆上草,變色龍,到處賠笑臉,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

    鄭國國君鄭莊公是個有野心的政治家,他借周平王東遷之機,滅掉了虢國和鄶國,許國危在旦夕。

    公元前712年7月,在鄭莊公的牽頭下,鄭國跟齊國、魯國組成聯軍滅了許國。

    公元前697年,鄭國發生內亂,局勢不穩,許叔乘機奪回都城,趕走了鄭國侵略者,重新復國,史稱許穆公。

    公元前504年,鄭國大將遊速率軍伐許,這時候的許國國君並沒有勵精圖治、富國強兵,無法抵擋其凌厲攻勢,十七世國君許斯成為戰俘,許國再遭滅國厄運。

    許國後裔死灰復燃、捲土重來,再次建國,苟延殘喘了100餘年,終於在公元前375年,被南方強大的楚國滅國,弱小得不能再弱的許國成為歷史。

    不過這個許國已經夠頑強了,在強敵環伺下生存了700年,經過了24國君。

  • 11 # 洛克笑笑

    周代各邦國的爵位必須以《詩經》和《春秋》為準,因為是歷史當事人的原始記錄。

    許國一個面積就30平方公里的小邦國,四周強敵環伺,能活下來就很了不起了,居然像個不倒翁似的勉強撐了700年,也算是一個奇蹟了。

    沒出過驚天動地的事兒

    卻出了個奇女子萬古流芳

    許穆夫人與兄衛文公簡書

    飛馳急驅 · 弔唁衛侯 · 驅馬悠悠 · 言去衛漕

    大夫追涉 · 我心煩憂 · 既不許嘉 · 我不回返

    來者不善 · 思齊不遠 · 既不許嘉 · 我不渡濟

    來者不善 · 我思巧避 · 車上阿丘 · 謊言採貝

    女子善謀 · 各有道行 · 許叔斥責 · 眾臣稚狂

    我行齊野 · 離離苗麥 · 求助大邦 · 誰姻我及

    大夫國君 · 無我之憂 · 諸侯徒思 · 不如我為之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衛

    許穆夫人聞父母之邦危難

    決然要去漕弔唁陣亡的衛侯

    其時夫君許穆公剛去世

    許國由其弟許叔代政而阻攔嫂子去衛

    周王分封諸侯的時候,許文叔被封爵為許男,建立許國。

    雖然許文叔分封的爵位不高,面積也不大,但是許國所處的位置非常重要,地處中原的中心,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它管轄的範圍,只有30平方公里,具體位置包括河南許昌縣及和臨潁縣北部、鄢陵縣西南部的部分地區。

    由於許國底子薄,國君也沒有進取精神,沒有積極開疆擴土而是小富即安,安於現狀,沒有危機感,所以始終是個小不點。

    公元前712年7月,在鄭莊公的牽頭下,鄭國跟齊國、魯國組成聯軍滅了許國。

    公元前697年,鄭國發生內亂,局勢不穩,許叔乘機奪回都城,趕走了鄭國侵略者,重新復國,史稱許穆公。

    公元前504年,鄭國大將遊速率軍伐許,這時候的許國國君並沒有勵精圖治、富國強兵,無法抵擋其凌厲攻勢,十七世國君許斯成為戰俘,許國再遭滅國厄運。

    許國後裔死灰復燃、捲土重來,再次建國,苟延殘喘了100餘年,終於在公元前375年,被南方強大的楚國滅國,弱小得不能再弱的許國成為歷史。

    不過這個許國已經夠頑強了,在強敵環伺下生存了700年,經過了24國君。

  • 12 # dxp2951628

    許國作為一個小國,存在感不低,原因就是他的封地處於交通要衝,(今之河南許昌)鄰近強大的諸侯。從春秋初年開始,許國就被周邊的諸侯國覬覦,鄭國,楚國,晉國等大國多次進犯,最終許國不得不站邊楚國,舉族遷到楚地,成為楚的附庸,並最終被楚吞滅。

    關於許國,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其地理位置。大家應該聽過楚大夫屈完的一句話,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楚國以方城和漢水為邊界,當其勢力衰弱時,以此為自然屏障抵擋中原諸侯(主要是晉)南下,當其強大時,又要逾此屏障,北上稱霸。許國很不幸地,處於方城外的一個節點上,每當南北爭霸,許國多首當其衝,南北軍隊很多時候都會從此經過,加上身邊有一個虎視眈眈,隨時想要吞併自己的二流強國鄭國,許國的處境可以說是很不妙的,這也是其後來被楚國逼迫遷都的重要原因。

  • 13 # 歷史學習者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春秋戰國時期爵位最低的諸侯國許國是個怎樣的存在?

    眾所周知,在周朝時期為了更好地統治各地而實行分封制,當時周天子將王室貴族、功臣以及貴族後裔分封到各地做諸侯,而諸侯的爵位是有輕重、高低之分的,其中在眾諸侯王中只有許國是最低等的男爵國。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許國作為爵位最低的諸侯國,因為實力不濟又位處中原要地而被到處被欺負直到覆滅。

    首先,許國是西周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在西周分封制下,諸侯王有五個等級的爵位,其中最高貴的是公爵,最低等的是男爵,而許國正是當時唯一一個男爵爵位的諸侯國。許國的開國國君叫許文叔,他原本是姜姓,相傳是姜太公後代。許文叔在周文王時期擔任刑律一職,後來隨武王討伐有功,所以分封諸侯的時候被周王封為男爵,封地範圍在現今河南許昌一帶,雖然爵位是最低的,但是其封地範圍小,但是地處可是中原地區的中心,是對於周朝來說非常重要的地方,可見許文叔非常受周王的信任和重視。

    然後,許國地處要地,所以一直被強國虎視眈眈。許國雖然爵位最低,國土面積小,但是其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交通發達,是中原地區的要衝,因此在周朝末期至春秋戰國的時候,諸侯國都在蠢蠢欲動想要爭霸中原,而許國便成為了各國眼中的肥肉,比如鄭國曾聯合齊國和魯國攻打許國,導致許國國君客死他鄉,後來許國為了生存下去,更是小心翼翼地周旋在一眾強國之間,哪個國家實力最強大便依附哪個國家,但是這樣也沒有使得一眾諸侯王打消侵佔的念頭。後來弱小的許國經過數代國君的堅持下,不斷地四處遷徙逃避外敵的侵佔,但最終因為實力不濟,走向了滅國的命運。

    最後,許國爵位過低,又位處中原要地,可以說是弱小又容易被欺負,並且歷代國君都沒有開拓的意識,因此最終只能落到捱打、受欺負直到滅亡的命運。

    總結:許國雖然在楚國的支援下,再次復國,但此時許國已不再算是一個國家,純粹的傀儡皇帝,只是楚國想讓鄭國難堪,僅此而已。

    許國滅國後,少部分遷居到今湖北荊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多數就地繁衍或北上遷徙,北上一部最初遷徙到了冀州高陽(今河北高陽),此後四處擴散,直至秦漢之際許姓已遍佈今河南、河北兩省的大部分地區。此後,許姓更是遍佈於今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山西等廣大地區。

    今時今日,許氏以江蘇、山東、雲南、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這七個省的許氏約佔全國漢族許氏人口的55%

  • 14 # 澹奕

    周朝的許國,地位極低、名氣極小、實力極弱,但這麼個小諸侯國,在列國紛爭時期,竟然也硬是打了七百年的醬油,只不過最終,難逃滅頂之厄。

    地位極低只是個男爵

    周武王滅商分封諸侯,當時的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這也是諸侯國的地位之別。

    按照《尚書》記載,公爵侯爵封地方百里,伯爵方七十里,子爵男爵方五十里。而確定爵位高低的準則,一個是血統,一個是功勞。

    不過,地位等級最高的公爵諸侯,原本僅有三個,也就是虢國、虞國和宋國,像是與周王室同宗同姓的魯國、燕國、晉國、燕國等等,很多都是侯爵。

    雖然諸侯國分成五個等級,但絕大多數都在前四個等級,唯一的男爵諸侯,就是許國,換句話來說,許國是周朝等級最低的諸侯國,也是迄今唯一可以確定是男爵的周朝諸侯國。

    其實,按照史料記載的話,原本的男爵諸侯有四個,除了許國,還有宿國、驪戎與唐國,但之後被證實了的確是男爵諸侯的,僅僅只有許國。

    1976年西安長安縣出土的“許男鼎”之上,刻有相關的銘文,許國之君稱“男”無疑,而在2002年發現的許靈公之墓,規格也與男爵相符。

    地理位置太好惹來災禍

    雖然只是個男爵,但周天子分封給許國的封地卻非常好,位於如今的河南許昌一帶,這裡地處中原的核心區域,乃是交通要衝,而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如果許國的實力比較強,這樣好的封地就是好事,但現實恰恰相反,守著這麼好一塊封地的許國偏偏實力極弱,地位又非常低,這樣會有什麼後果可想而知了。

    打個比方,許國就像個擁有成堆金銀財寶的人,但這個人卻手無縛雞之力,而且性格軟弱,外人覬覦他的財寶,他根本毫無辦法。

    為求生存到處抱大腿

    由於許國位置條件太好,而其本身又沒有自保的實力,因此為了生存下去,許國從誕生的時候開始,就註定了要看別人的顏色過日子。

    西周時期,周天子威望尚存,許國這一時期雖然做小伏低,但日子過得也還算是比較安穩,然而隨著周天子實力衰微自身難保,許國開始難過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陽,東周開始,此時的周天子已經無力制衡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開始紛紛稱王稱霸,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相繼登場。

    在征伐數百年的春秋戰國的歲月裡,許國彷彿一葉扁舟,在風雨中飄搖著,為了活下去,歷代的許國國君都遵循著見風使舵自保為上的準則。

    齊國興起的時候,許國依附於齊國,楚國興起的時候,許國又倒向楚國,晉國強大了,許國對晉國也俯首稱臣,可以說,許國到處給人示弱。

    但就算這樣,許國也難逃厄運,公元前712年,許國就被鄭國所滅,之後趁著鄭國內亂,才重新恢復,但在此之後,許國還是不斷受到鄭國的攻擊。

    原本,許國在南方強悍的楚國面前一直恭順,但楚國還是在公元前654年發兵攻打許國,許國國君親自“肉袒謝罪”,這才讓楚國退兵,但之後的楚國,還是沒放過許國。

    為了躲避災禍,許國隔幾年就會舉國遷徙一次,但即便如此,許國還是沒有逃過被滅的結局,公元前481年,許國被楚國所滅,此後基本消失在了史料記載之中。

    許國,就是這樣一個,為了生存下來就耗盡了所有氣力的諸侯國,先天本身就非常弱小,偏偏又誕生在了群雄並起諸侯混戰的時代,能夠存在七百年歲月,已經堪稱奇蹟了。

  • 15 # 福垊

    爵位最低的諸侯國許國,僅僅是不入流的男爵。在春秋戰國時,是一個堅強的存在,它太“男”(難)了,越來越“男”(難)。可它卻能存在六百多年,不能不說很堅強,但這個堅強卻不能叫堅強國,而叫長腿國。

    許國地圖

    根據《春秋》、《左傳》、南宋羅泌的《路史》、西周青銅鼎器等記載,周朝的男爵國家考證出來的一共有五個。它們分別是唐國、宿國、蔣國、驪戎國以及許國,根據昜(yang)男䵼(shang)鼎及昜(yang)男卣(you)等銘文記載,唐國記為上“宀(mián)”下“昜(yang)”;《路史》記載蔣國曾由男爵升級為子爵;晉侯蘇編鐘銘文將宿國記為“夙”國;許國在1976年西安市長安縣馬王村出土的許男鼎中寫作上“無(無的繁體字)”下“皿(min)”,這就是最早的許國記載。

    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滑伯、滕子,同盟於幽。——《春秋·莊公十六年》

    許國的開國之君不是姜子牙的兒子嗎?憑什麼只給一個男爵?

    其實男爵不是爵,至少不是最低的爵位。開創許國基業的是許信公姜文叔,許信公是姜子牙的族人甚至是兒子嗎?姜子牙姓姜氏呂,又叫呂尚;這個姜文叔,也叫呂丁。清華大學在2008年從海外獲得一批楚簡,在2015年4月,由專家研究並出版了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一書,其中李學勤先生整理的《封許之命》對呂丁有相關的記載,《封許之命》九支簡,有兩簡缺失。《封許之命》竹簡記為《封鄦之命》,許的繁體字是許,但作為國號竹簡寫作鄦,西周銘文寫作“無(無的繁體字)”下“皿(min)”。許信公名丁字叔,排行老三,諡號為文,但在周文王時就有功勞了,我們基本可以排除他是姜子牙兒子的可能性。

    姜子牙

    則惟女(汝)呂丁,肇牽玟(文王合文),毖光厥烈。珷(武王合文)司明刑,釐厥猷,祗事上帝,桓桓丕敬,嚴將天命。——《封鄦之命》

    男爵最初不是爵位,成為爵位後,最低的也不是隻有一個男爵!

    不過,呂尚和呂丁他們都是呂國人,是炎帝的後裔,姜姓。姜、呂、申、州、向、許同根同源。包括傅斯年、郭沫若、顧頡剛等學者,經過考據文獻,考證銘文,都認為西周並沒有我們所說的公侯伯子男這樣五等爵的。這裡的男就是商朝的任,大概是一方將領的意思。有人認為,許國這裡的男應該是男服而不是男爵。周朝是分為內服和外服的,而男服就是屬於外服的一種。其實所謂鄭國的伯爵也是男服國,這個《左傳》有證明。

    郭沫若

    鄭,伯男也,而使從公侯之貢,懼弗給也,敢以為請。——《左傳·昭公十三年》

    孟子在談論周朝的爵位制度時,表示記只能幾個大概。可他這個大概提出了五等爵包括天子,子爵和男爵級別一樣,只有五十里。達不到五十里的封邑,只能是附庸。

    其詳不可得聞也,……軻也嘗聞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孟子·萬章下》

    孟子

    可《公羊傳·隱公五年》、《國語·魯語》又明確說,大國是侯,小國是伯子男。就是伯子男是同一個級別,但男不也是在最後面嘛!就像區、縣級市、縣一樣。

    長腿國許國的堅強歷史。

    呂丁從周文王時開始發跡,武王時被封在河南省是許昌,到公元前375年,前後持續了六百多年。夏商周之後,歷朝歷代都沒有超過三百年的,可許國爵位這麼低,面積這麼小,人口還這麼少的國家,卻能堅持那麼久,真不簡單。處於四戰之地許國,它生存法則是事大主義加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四戰之國的許國

    許國的位置

    許國北邊是鄭國,西邊是應國,南邊是胡國,東邊是陳國。許國雖然小而弱,但的鄰居們也不強大。不過,這裡卻有許國最怕的鄰居,那就是鄭國。鄭國號稱春秋時期的小霸王,連周天子都不怕,更不要說許國了。可憐的許國被鄭國,攆著打,鄭國攻打許國九次。許國為此六次遷都,最終還是被鄭國所滅。前712年7月,把周天子的麥子都割了的鄭莊公拉著齊魯兩國打許國,許國淪為鄭國的附庸。前697年,許莊公的弟弟許穆公姜新臣趁著鄭國內亂,在艾地跟齊國合作,擺脫了鄭國附庸地位,卻又只能跟著齊國發展。

    楚國來了,又來了

    齊桓公

    楚國是子爵,但那是周天子封的,實際上楚國一直都把自己當成跟天子一樣高的王爵。楚國勢力強勁,許國南邊的小國差不多都讓楚國給滅完了。許國非常擔心,但又覺得齊桓公是春秋第一霸,尊王攘夷,跟著齊國有前途,而楚國就是蠻夷。楚國看著許國尊齊不尊楚,就直接兵臨城下,許僖公帶著文武官員,舉行亡國儀式,向楚國投降。楚國一撤,許僖公立即又找到齊國求安慰。還沒得到安慰,楚國大軍又來了,許僖公又舉辦了一場亡國儀式。

    朝晉暮楚,反覆無常

    晉文公

    許僖公鐵定要跟楚國,可春秋五霸第二霸晉文公要許國不聽楚國的聽晉國的,許僖公秉承“忠誠”第一,拒絕了晉國,晉國就給許國來了一個兵臨城下,許國只能縛手投降。許國也就朝晉暮楚朝楚暮晉地變換國策,想得是左右逢源,可總是兩頭受氣。前592年,許靈公在楚共王的會盟中,為了取悅楚王,竟然擔任楚王的保鏢。許國如此卑微,為的是就透過強大的楚國給恨不得一口吞掉自己的鄭國一個威懾。

    不斷遷都的許國,窮追不捨的鄭國

    遷都的許國

    可鄭國依然我行我素,惹不起還躲不起嘛!許國開始了遷都(搬家)的過程,前576年許國搬到葉地,後來鄭國就攆到葉。前533年許國又搬到城父,四年後許國又回到了葉。可前524年許國遷到了白羽,十九年後又遷到了容城。前504年,伍子胥出手,楚國敗績,鄭國看到許國的保護神楚國都被吳國打的遷都了,直接把許國國君許男斯給擒獲了,許國滅亡。

    楚國滅了許國,許國的老冤家鄭國也被韓國滅了。

    許氏圖騰

    楚國是大國,是強國的,很快在楚國的努力下,許國復國,前503年許元公復國。前481年許元公的兒子許男結繼位,不知道怎麼惹著楚國,被楚國滅了。許國雖然很倒黴,但它像打不死的小蟑螂,很快就又復國了。到了前375年,楚國徹底將許國消滅。這一年,曾經打的許國滿地跑的鄭國,也被韓國所滅。許國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可憐而又堅強地活著,最終還是沒逃出楚國的毒手。

  • 16 # 觀古識今

    許國所處的位置,在當時是真正的要地,是為“中原之中”,是中原的最中心。其管轄範圍,從都城向四周輻射,約方圓30公里,轄今河南許昌縣及臨潁縣北、鄢陵縣西南等地區。從許國所轄疆土的地利來看,許國的開國君主許文叔是很受周王的重視的,若不是萬分信任,周王是斷然不會將如此重要的地方讓於許國鎮守的。

  • 17 # 向陽願景

    西周時期,周天子分封天下,給予有功之臣、同姓族人,及先聖後人等爵位,將他們冊封為諸侯,替其鎮守四方,威鎮四夷。而諸侯與周天子總有親疏之分,所鎮之地也有輕重之別,因此周天子賜予諸侯的爵位自然也就有高低之分,周朝諸侯王,其爵位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五等。

    其中公爵地位最為高貴,地位僅次於周王。周初,公爵爵位僅賜予先聖後人和姬姓嫡系,

    宋國、杞國、祝國、焦國、薊國、陳國、虢國

    等七個公爵諸侯國中,除虢國的開國君主是姬姓嫡系,是周文王之弟外,其餘六國皆為先聖後裔,夏禹的後裔被分封在杞國,商湯的後裔被分封在宋國。黃帝、炎帝、堯、舜的四個後代,分別被分封為薊國、焦國、祝國、陳國。

    而在五等爵中,以男爵地位最低,而據目前考證,

    考古界所能完全確定的是為男爵的周代諸侯國,就是許國

    許國,其開國君主許文叔,姜姓,許氏,名丁。關於許文叔的出身,目前史學界尚無定論,一說為姜太公之子,一說為與姜太公同為呂國(相傳神農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故以此為姓,是為姜姓。後來姜姓族人因人口的擴充套件與遷徒,逐漸發展出四支分支,是為"四嶽",而呂部族就是其中一支,之後夏時,該部落首領被封為呂侯,建立呂國)後裔。周文王時期,許文叔擔任周國司明刑一職,負責律法之事。武王繼位後,許文叔跟隨武王討伐商朝,並於牧野之戰中,建立大功。而後,周王分封諸侯,許文叔被封爵為許男,建立許國。

    許國所處的位置,在當時是真正的要地,是為“中原之中”,是中原的最中心。其管轄範圍,從都城向四周輻射,約方圓30公里,

    轄今河南許昌縣及臨潁縣北、鄢陵縣西南等地區。

    從許國所轄疆土的地利來看,許國的開國君主許文叔是很受周王的重視的,若不是萬分信任,周王是斷然不會將如此重要的地方讓於許國鎮守的。

    當然,所謂“匹夫無罪,懷璧有罪”,許國本無絕對的實力能夠鎮守住這塊地區,若不是有西周罩著,其疆土早就被他國所佔。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當週朝進入東周時,隨著周朝國勢日衰,威風不在,諸侯國皆不將他當回事後。由此,失去了依仗的許國,為了生存,其君主只能是在周邊強國的夾縫中生存。

    由於許國地處中原要衝,諸侯國要想有爭霸中原的資本,他就必須佔據許國,所以許國可以說是半隻腳已經懸在懸崖上,隨時都有滅國的威脅。如此,為了讓許國得以繼續生存著,許國君主是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是小心地周旋於強國之間,齊強時附齊,楚盛時附楚,晉來時歸晉。

    但是,就算是這般,那些強大,且富有雄心的諸侯國還是依舊沒有放棄過要佔據許國的念頭,而這其中尤以北方強國鄭國最為虎視眈眈。 此前,鄭國國君鄭莊公就借周平王東遷之機,相繼滅掉了虢國和鄶國,此時富有雄心的他,對許國是垂涎三尺。

    公元前712年7月,鄭莊公以許國不聽周天子號令為由,聯合齊國、魯國二國攻打許國,約定誰先攻陷許國都城,誰就有權分割許國土地。而後,鄭莊公親率雄兵伐許,直抵許國都城,此時許國十一世國君許莊公雖誓死不降,並率眾死戰,但無奈的許國本就國弱民寡,在三國絕對的實力面前,許國都城還是被破,許莊公率眾突圍,逃往衛國,兩年後許莊公客死他鄉。

    當然,許國都城雖被破,但並未亡國。此時齊、魯兩國皆不想鄭國獨佔許國,因此就以許國國君並未犯滅國之罪為由,強迫鄭國迎回許叔(許莊公弟),讓其復建許國。此後,前697年,鄭國發生內亂,許叔乘機奪回都城,趕走鄭國軍隊,再次光復許國舊土。

    此後,在許國數代君主的委曲求全下,許國在夾縫中生存了120餘年,在這百餘年間,許國為了生存,只得是的開始四處遷徙之路,以此來逃避楚、鄭等國的夾擊。前576年,許靈公率臣民遷徒於葉地(今河南葉縣西南);前533年,許悼公遷都夷邑(今安徽亳州東南);前524年,許悼公再次遷都於析邑(今河南西峽縣);前506年,許男斯遷都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

    不過,無論許國如何遷都,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它總歸還是逃不了滅國的命運。

    前504年,鄭國伐許,許國無力抵抗,十七世國君許男斯被俘,許國滅

    。此後,許國雖然在楚國的支援下,再次復國,但此時許國已不再算是一個國家,純粹的傀儡皇帝,只是楚國想讓鄭國難堪,僅此而已。

    許國滅國後,少部分遷居到今湖北荊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多數就地繁衍或北上遷徙,北上一部最初遷徙到了冀州高陽(今河北高陽),此後四處擴散,直至秦漢之際許姓已遍佈今河南、河北兩省的大部分地區。此後,許姓更是遍佈於今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山西等廣大地區。

    今時今日,許氏以江蘇、山東、雲南、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這七個省的許氏約佔全國漢族許氏人口的55%

  • 18 # 荊河州史

    許國是西周時期分封的一個小國,許國的始封國君是許文叔,姜姓,四嶽之後相傳為呂國國君之後,西周滅商後在中原地區分封了許多小國,許國就是其中一個小國。

    許國爵位不高,疆域狹小,只有土地30裡,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弱小的國家也存在了七百年,許國從立國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要被周圍的大國欺負。

    而鄭國就時常欺負許國,鄭國在隨著周平王東遷以後就滅掉了虢國和鄶國,鄭國直接佔據了鄶國的地盤,還把許國當作目標,經常攻打許國,弄得許國不得不遷都,許國原本的國都是在河南許昌。

    公元前712年,鄭莊公以許國不聽周天子號令為由約齊國和魯國攻打許國,並且相約誰能攻下許國都城誰就有權力瓜分許國土地,鄭莊公還御駕親征來到許國。

    許莊公死後,鄭國眼看沒法瓜分許國的土地就立了許莊公的弟弟許叔為國君,但俗話說的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時間來到了公元前697年,此時的鄭國發生了內亂。許叔看準時機奪回了許國都城,許叔成為了許國第十二代國君,史稱許穆公。

    公元前654年,楚國攻打許國,許國沒有辦法就以“肉袒謝罪”,楚國這才放心離開。楚成王時再次攻打許國,許國又一次“肉袒謝罪”,這次為了躲避楚國,許國只能遷徙。

    公元前576年,許靈公為了躲避鄭國將國都遷到了河南葉縣,公元前533年,許悼公遷都到了夷邑,公元前524年,許國國君許悼公再次遷都,這次將都城遷到了西峽縣(今南陽西峽縣)。

    公元前506年,許國國君許斯男遷都容城(今河南魯山縣),公元前504年鄭國大將伐許,許斯男被俘,許國滅亡。

    公元前503年,楚國扶持許國許元公為國君。

    公元前481年許國宣告滅亡,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 19 # 少陵講歷史

    周武王建立西周之後,確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分封制度。因為公爵的地位比較高,男爵的地位比較低,西周國君在分封諸侯的時候,很少會分封這兩個爵位。在整個西周歷史上,公爵國只有宋國,男爵國只有許國。宋國能夠被封為公爵國,主要是因為宋國是商朝的後裔,周武王為了表示對商朝的尊敬,特許宋國為公爵國。而許國被封為男爵國,則是因為許國的開國君主出身低微,功勞也不大,因此只獲得了男爵封號。

    許國開國君主是誰

    許國的開國君主是許信公,史書記載許信公是炎帝的後裔。由於炎帝屬於上古時期的帝王,在周武王建立西周的時候,炎帝后裔的含金量已經非常低,再加上許信公沒有多少功勞,因此只能獲得一個男爵的封號。

    許國建國初期,周王室的統治地位還比較穩定,諸侯們雖然有地位的高低之分,卻不存在從屬關係。然而到了春秋時期,一些實力強大的諸侯國開始兼併和欺壓小國。許國的國土只有方圓數十里,根本不足以抵擋大國的攻擊,逐漸淪為了春秋大國爭霸的犧牲品。

    許國的地位有多低微

    西周和春秋時期,周王室和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彰顯自身的威望,經常會召集小國會盟。參與會盟國家的座次,往往是根據這個國家的封號爵位來排列。例如春秋時期的宋國君主,因為是公爵的封號,在每一次會盟中都能夠得到一個好的座次。而楚國君主因為只是一個子爵封號,在周成王組織會盟的時候只能坐在火堆旁邊生火。

    許國君主作為地位最低的諸侯國君主,在諸侯會盟的時候的座次肯定也是最低的。而且許國不僅是一個小國,同時還是一個弱國,這更加讓許國在諸侯中沒有一絲的地位。

    許國在春秋時期的悲慘遭遇

    由於許國的國土位於中原地區,是大國稱霸的必爭之地。春秋初期,鄭國君主鄭莊公便把擴張的矛頭瞄準了許國。鄭莊公以許國不聽從周天子號令為理由,率領諸侯聯軍討伐許國。國力弱小的許國很快就被鄭莊公攻克,鄭莊公攻佔許國之後,又假意允許許國復國,實際上派遣大軍佔領了許國的大片領土,將許國控制為鄭國的保護國。

    鄭莊公去世之後,鄭國發生內亂,許國才趁機趕走了鄭國軍隊。楚國崛起之後,也派遣大軍攻擊了許國,許國君主只能脫掉衣服跪地認罪,才勉強保全了許國。在之後120多年的時間裡面,許國遭到了春秋大國十多次的侵略。為了保全許國的血脈,許國君主只能在公元前576年依附於楚國,許國最終淪落為楚國的保護國。

    總結

    許國依附於楚國之後,楚國便開始不斷地逼迫許國遷都。許國迫於楚國的壓力,只能四處遷移。公元前504年,鄭國大將攻克了許國都城,許國正式滅亡。儘管在許國滅亡之後,楚國又扶持建立了一個新的許國。不過新建立的許國已經完全是楚國的傀儡,因此沒有被歷史承認。公元前375年,楚國吞併了傀儡許國,許國徹底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應不應該繼續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