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裡雪花飄
-
2 # 鳶飛九天2018
中國自古以來幅員遼闊,每個地區的人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和發音,這就形成了每個地區各有的“方言”,如果不同地區的人們如果用方言交流,完全就是“雞同鴨講”。所以方言這一問題也引發了眾人的思考,古代皇帝上朝時,面對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官員,由於普通話的歷史只有400多年,那麼皇帝上朝時是如何面對各地方言的轟炸呢?
普通話宣傳標語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雖然沒有“普通話”一說,但是仍然存在可以讓大多數人交流的語言。據《說文解字》中記載:“諸侯力政,不統於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漢語方言確實紛繁複雜。為了解決方言太多,差別太大,人們難以交流的問題,就出現了所謂的“通用語言”,簡稱為“通語”,不同歷史時期對於通語的具體稱謂也全然不同。
古代官員上朝
夏商周時期太過遙遠,至今考古界也難以考證這一時期的通語的具體稱謂。先秦時期通語名為“雅言”,《爾雅》中對於“雅言”一詞解釋為逼近正音,所以雅言就是先秦時期合乎規範的古代標準語。秦漢時期以“通語”稱之,隋唐時期又名為“漢音”,至於宋元時期則稱之為“正音”,明朝時期直至清末年間,又將這一標準語稱作“官話”。1909年,晚清政府成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以後,“通語”又被稱之為國語;直到上世紀50年代,中國共同語的通俗叫法被定名為“普通話”。
古代通用語言表
今天華人所說的普通話,就是以北京官話為標準音所定製而成的通用語言。既然中國古代就存在“通語”,那麼古代社會所使用的“通語”,又是根據哪種方言的標準定製而成的呢?其實各個時期的通語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以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帶的方言為基礎。先秦時期到隋唐時期,由於各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中原一帶,所以這一時期的通語,主要以河南洛陽、陝西關中地區的方言為基礎。
宋元時期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開始向東遷徙,因此宋元所使用的“通語”,主要以北京一帶,以及河南、河北地區的方言為基礎。
古代韻書
到了明朝初年至明朝中期,由於這一時期的政治、文化中心已經徹底偏移至南方,所以這一時期的“通語”,以南京一帶的方言為標準。明中期以後,政治、文化中心又遷徙至北京,所以又形成了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通語”。即便是清軍入關以後,北京方言在通用語言中也佔據著重要地位,甚至在清末年間成為了“國語”。由此可以看出,其實自先秦時代起,統治者已經認識的語言統一的重要性,所以這才出現了具有標準音的“通語”。既然古代就已經有全國通用的語言,那麼政府官員也一般都會講“通語”,縱然有些官員的口音濃重,通語講得不好,皇帝上朝時也絕對不會每天都被各種方言狂轟亂炸。
-
3 # 仔仔123
我們現在在電視上看到的古裝電視劇裡演員講的都是現代的普通話,但這只是為了能讓觀眾看得懂,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大臣們都是從各個地方經過層層選拔挑選出來的,每個人都說著自己那個地方的方言,那麼面對這麼多的方言,皇帝該怎麼辦呢?
各地的語言不通看似是一件小事,實則是關係國家的大事,這對工作的效率有著極大的影響,而且皇帝下達指令也會因此受到阻礙,這便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立馬頒佈法令要求車同軌、書同文,加強各地語言統一的原因了,這也是秦始皇的功績之一,否則,我們今天可能會遇到各省文字各不相同的尷尬,尤其不利於加強統治,正是從這時開始就體現出統治者瞭解語言統一的重要性了。
官話的出現有效地緩解了這個問題
由於中國國土面積很大,人口眾多,很多地區都有當地獨特的語言體系,而這些語言之間又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即使現在,依舊有很多人聽不懂來自另一個地方的方言,我們採取的措施是大力推廣普通話,雖然聽不懂方言,但是我們可以用普通話進行交流,而在古代,官話就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在秦始皇之後,各朝也紛紛對方言這一問題提出了一些規範。據史書記載,從西周開始,古人為了統一各地的方言,制定了一種語言,也就是“官話”了。
當時的讀書人如果想要入朝為官,就必須要先學習官話,而且還需要學的好,因為官話說不好的話,不僅皇帝會對你稍有偏見,連同在朝廷為官的同僚們也會看不起你。南宋時期的楊萬里就是一個例子,楊萬里是江西吉水人,宋孝宗要舉辦一個儀式,目的是為八十歲的宋高宗獻上尊號,宰相推薦楊萬里當負責朗讀冊文的讀冊官,但是宋孝宗堅決不同意,而理由就是覺得他說話口音太重,大家都聽不懂。
歷朝歷代的官話是根據什麼標準制定的呢?
一是參照當時首都的方言,畢竟當官的人多是在首都做官,俗話說入鄉隨俗,因此一般情況下,官話也就按首都的方言來發展了。雖然中國各個地方的方言大不相同,各個朝代的官話也不盡相同,但是自西周以來,官話基本都是比較相像的,又因為洛陽長安地區是古代王朝建都的熱門地方,所以古代大部分朝代的官話都是圍繞洛陽話或者長安話來進行調整和改正的,這也讓大家學習官話不會那麼的費勁了。後來隨著經濟中心向北移,各個朝代也慢慢的把城都設立在了北京地區,因此北京話又逐漸的變成了官話,並且我們現在所說的普通話也都是在北京官話的基礎上慢慢的發展變成的。
二是參照當時經濟文化重心的方言,古代有些朝代的城都其實並不是全國的經濟文化重心,這時候官話參照經濟文化重心地區的方言似乎就更加合理了,畢竟當時一個國家是否強大是否繁華跟經濟文化水平是息息相關的。
皇室的繼承者們也需要學習官話的嗎
顯然答案是肯定的,對於皇室子弟們的要求只會更加嚴格,就拿清朝來舉例吧,清朝的時候,有著相當多的少數民族,因此皇室子弟們需要學習的語言也就更加多了。
清朝的時候還規定了皇室子弟需要從小學漢語、滿語、蒙語以及藏語這四種語言,這也就相當於現在我們不僅需要學中文,還需要另外學三種外語,而我們現在只學習英語這一門外語就已經感到非常不容易了,可想而知當時的皇室子弟需承受多麼大的學習壓力呀。
阿道夫.希特勒說“要消滅一個民族,最好先消滅他們的語言”, 這也正說明了語言統一的重要性,當然,各種各樣的方言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來文化的結晶,我們也應當保護起來,讓這種文化藝術繼續傳承下去。
-
4 # 舊時光老影像
據《辭海·雅言》記載,最早的雅音屬上古音系,現今已沒有完整的方言可以對應,所以,我們的先人最早說的什麼話,誰都不知道……資料記載,自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以後,原來的中原雅音南移,中國官方語言逐漸分為南北兩支。明朝滅元,定都南京,“壹以中原雅音為正”,所以南京話成了當時的標準語音。
據考證,明代以及清代中葉之前中國的官方標準語均以南京話為主流。元明清時期,北京就成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地赴京應考、做官、經商的人越來越多,天長日久,他們也學會了這種南京口音的“普通話”,不過當時只能在官場使用,所以那時候的普通話也稱為“官話”,依然沒有廣泛推廣。
現代意義上的普通話,是清朝末年“切音字運動”的積極分子朱文熊提出的。他在1926年寫了一本叫《江蘇新字母》的書,把漢語分成三類,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話,並且註明:普通話是“各省通用之話”。
後來,會說官話的人越來越多,稱為“官話”就不那麼合適了,於是那時候的普通話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國語。不過“國語”這個名稱當時爭議很大,包括瞿秋白在內的很多人都反對過。
解放後,政府非常關心漢字改革工作,不僅使“普通話”有了嚴格的內涵與規範,而且把推廣普通話作為文字改革的一項任務。
現代漢語對普通話的語音定義為:“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其中,承德市灤平縣是全國普通話標準音採集地。
而坊間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民國初期粵語僅以一票之差落選了當時作為普通話的“國語”。此外,作家王蒙還提出了另外兩種說法,在洛陽和陝西當地都分別流傳著:洛陽話以及陝西話當年也是僅差一票就成了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無論真假,方言在不同時期都擔當著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演變到今天,漢語方言總體上可以分為八大類別:官話方言、吳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贛方言、湘方言、晉語。
根據方言的特點和發展歷史,影響最廣泛的應屬官話方言,使用人口占到了漢族總人口的73%,像我們平時在影視作品中接觸最多的東北話、陝西話、河南話,山東話……都是屬於官話方言中又按照地域所劃分的不同支系,官話方言的劃分雖然有很多分支,但不同地區的方言理解起來並不困難,基本都是語音的變化。
而吳方言、客家話、粵方言、閩方言、贛方言、湘方言、晉語這幾種對於其他地域的人來說就是略像“不同語種”的語言了。這幾種方言的基礎都是以時代更久遠的古漢語以及中古漢語為基礎,相對現代漢語保留了大量的古音調,更像是先秦時代的雅音。我們可以想象一個畫面,孔子在用粵語講解論語,嬴政說著閩南語登基!
方言對文化傳承和歷史研究都有重大意義,而普通話的推廣對民族團結,文化、經濟交流更是功不可沒,在學習了方言笑過、娛樂過後,大家還是一起來推廣普通話吧。
-
5 # 飛將龍城
“請講普通話,請寫規範字”這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現在幾乎在每一座城市人們大多都講普通話,當然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個地方的方言也不少,現在也有人還再說方言。那麼,現在的我們隨著城市化的程序和文化的普及,方言說的少了,大家基本出門在外和工作都講普通話。那麼,古代呢?那時候的交通也不便,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也少,方言可謂是一個地方的特色。
(圖:山西方言 大白話解釋就是面部表情和身體的抽蓄)
來看我們今天的問題:古代有普通話嗎?皇帝朝如何面對各地方言的轟炸?
古代的普通話即“官話”在古代,從西周時候開始,周天子都規定了語言的統一表達,當然,物件是哪些從政為官的人,在家你可以講方言,但是,在工作中,你必須要講“官話”,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普通話。那時候的官話都有一個參照標準。比如,我們今天參照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語言為普通話。古代也是一樣,那時候參照周天子為中心的語言,也就是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以當地方言為標準官話,當時從西周開始,“官話”發言地一直是河南,後來,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漸漸地“官話”也北京為發源地和參照,直到我們今天孫講的普通話就是參照北京的方言。
皇帝上朝如何面對首先,有些說不了官話的是不能上朝的,除非他是重量級人物,也就是我們說的“難登大雅之堂,就是說你的粗鄙難以進入那個門檻。但是,在早期,那時候階級固化,寒門難出貴子,大多入仕途的人都是官宦出生,從小經過培養的,“官話”從小說起,自然無礙。
當然,我們的皇帝也可以應對,皇帝出身由於尊貴的身份,他們的學習過程中,請的都是最好的家教,在這些家教的階級培養下,文化水平很高,即使碰彪方言的大臣也能應對自如。
【結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方言文化更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它傳承千年,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我們應該學習方言文化,以正確態度看待方言】
我是歷史守夜人,不一樣的煙火,為您持續輸出優質內容,加個關注吧!
-
6 # 秉燭讀春秋
電影、電視劇中皇上和大臣說普通話是方便讓我們聽懂。
真實歷史上的皇帝所建立的都城並沒固定在北京,皇帝本人也並非是北京人,所說的也不都是北京話。
比如秦朝都城建在今西安、東漢建都在洛陽、東晉建都南京、元朝建都在今北京、明朝最初建都在南京,後來遷都北京、清朝入關建都在北京……
古代沒有普通話,普通話推廣始於民國初建,民國政府以北京話為基礎制定了普通話,隨後在全國推行。
新中國建立後進一步改進完善。
(問題來了),古代皇帝和大臣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沒有普通話,是如何聽懂對方說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早在商朝就制定了標準音,規定以中原話為雅音。
到了周朝,周平王把都城遷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陽),於是他把洛陽附近的語言作為官話推行。
也就是大臣們上朝議事必須說洛陽話,洛陽話就相當於周朝的標準語。
秦朝的官話是陝西西安話,漢朝建立後承襲秦制,標準語仍是西安一帶的語言。
可以這樣說,歷朝歷代的國都設在什麼地方,這個地方的語言就成為了官話。
比如西晉的官話是洛陽話,到了東晉遷都南京,南京一帶的語言就成了官話,無論皇帝和大臣都要學習。
同樣明朝最初國都在南京,朱元璋當政時的官話是南京話,到了朱棣遷都北京,北京話就成了明朝的標準語。
綜上所述,不管你來自何方,說什麼方言,只要來到京城就必須講官話,這樣一來皇帝和大臣們都有了統一的語言,彼此交流也就容易多了。
唯一的條件是必須努力學習標準語,古代皇帝在當太子時都必須掌握幾門方言,到後來太學院還專門設定了這一學科,就好比現代的語言學院。
到了清末才出現了“普通話”一詞。
1909年,清政府規定北平官話為“國語”。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普通話的前身就是北京官話,也就是明、清時期的“標準語”。
現在我們走遍全國,只要會說普通話,在任何地方和任何人交流起來也沒有障礙。
-
7 # 望歷史
各個朝代都有“普通話”。
楊雄的《方言》中最先提出了“通語”這個概念。夏商周時期的“普通話”叫什麼已經無從考證,先秦時期的通用語音叫做“雅言”,不過這種雅言也許指的是一種書面語。秦漢時期就稱作通語。隋唐時期多稱“漢音”。宋元時期的普通話叫做“正音”或“雅音”。到了明朝叫做“官話”
清朝的時候清政府設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國語一詞保留至今。大陸地區50年代以後改稱普通話。
從先秦的“雅音”開始,“通語”、“漢音”都是以現河南洛陽、山西關中一帶的方言為基礎的。宋元時期隨著政治經濟文化東移,“正音”和“雅音”以河南北部、河北一帶的方言為基礎。明初至中期“官話”則以南京一帶方言為基礎。明中期以後則是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方言為基礎。
-
8 # HuiNanHistory
古代當然是有普通話的。
但問題就在於,古代沒有辦法在全國範圍內強制推廣普通話。所以,皇帝們面對方言,仍然是束手無策、雞同鴨講。
古代的普通話被稱為“官話”。
一般來講,官話都是北方人的語音習慣,所以皇帝面對南方的大臣時,總是回苦惱如何才能聽懂他們說的話。
舉例來說,清朝實行引見制度,定期由高階官員引介地方上的低階官員,來到北京覲見皇帝。透過交談,瞭解這些人的執政能力,進而提拔他們,這也算是一種人才升職的渠道吧。
但問題在於,來自天南地北的人群所說的話,皇帝真的聽不懂啊。像是雍正皇帝就特別坦率地說自己不懂廣東、福建人說的話: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時,惟有福建、廣東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由此可見,方言問題是古代長期存在的一大困難。
當然,雍正這個皇帝也很有個性。不是聽不懂你們說的話嗎,那我就強行推廣普通話,要你必須能說出我聽得懂的話。
就這樣,雍正發起了一場推廣普通話的運動,並提出舉措有二:
①在廣東、福建設培訓普通話的“正音書館”,引導當地士子們開始學說普通話;
②設定獎懲制度:凡是說不出普通話的,就不準參加科舉考試。
但是,由於國家的力量有限,所以這種舉措是沒有意義的,不可能推行下去。果不其然,雍正很快就取消了這個計劃。
直到清朝末年,方言都是老大難問題。譬如,清末戊戌變法時期,梁啟超等人曾覲見光緒皇帝,也是因為一口廣東話,讓皇帝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說啥。
-
9 # 明離子
古代當然有普通話,只不過不是這麼稱呼而已。
事實上,在先秦時期便有“雅語”,這是一種可以在各諸侯國都能交流的口語,如果沒有雅語,衛華人商鞅是不可能和秦孝公觸膝長談,說服他變法的。
秦漢以後,華夏實現了大一統,語言交流的順暢也變得至關重要起來。無論是漢朝的“通語”,還是唐朝的“漢音”,以至於兩宋時期的“雅音”,都屬於那個時代的普通話。
明清時期的普通話稱謂“官話”,但因主政者的地域不同,所以官話也不相同,比如明朝的官話是江淮官話,因為朱元璋和開國功臣大多是江淮人,而清朝的官話又加入了很多滿語習慣。
北洋政府時期,為團結北方人民,便將清朝慣用的北京官話作為基礎制定了一套國家的標準口語發音,被稱之為“國語”,這個標準被新中國所繼承,並將其稱之為“普通話”。
很多專家認為,現在使用的普通話因為加入了太多來自滿蒙民族語言的發音習慣,和純正的古漢語發音大相徑庭,反而是閩語、粵語、吳語和客家話等方言的發音更加接近古代普通話。
-
10 # 史學達人
古代當然沒有普通話了,普通話是建國後才開始有的。我們都知道,學會普通話走遍全國都不怕。
原因就是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推廣學習普通話,所以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可以交流,無論是南來的,還是北往的,我們都是親如一家人。
可是,古代的時候,不是這樣,古代的時候,少數民族肯定都是說他們自己的方言的,比如說蒙古人,他們就說蒙古語,福建人就說閩南語......。
那麼,若是每一個地方的人,來朝中當官,他們都是和皇帝怎交流呢?若是皇帝聽不清怎麼辦呢?
大家都知道,無論什麼時候,都有考試這一關。若是考生連官話都不會說,這個考生肯定是不會被錄取的。
若是其他的考生成績差點,但是,人家會說官話,那他就有可能被錄取,這也就造成一種後果,逼著考生學官話。
那麼,什麼是官話呢?
就是當皇帝說的話,比如說皇帝在西安的時候,西安話就是官話。皇帝在洛陽的時候,洛陽人說的就是官話, 皇帝在北京的時候,北京話就是官話........
這種官話事實上就是和普通話差不多的,只要你掌握了發音就會說。既使說不好,皇帝能聽懂意思就行了。
當然了也有例外,有的官員確實是大才,但是,他就是不會官話。那怎麼辦呢?
寫字呀,大家都知道自從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之後,文字也統一了。有一些極個別的人,他們可以不用發言,直接寫奏摺就行了。
只不過這種人,不會是皇帝面前被重用的人而已。
正所謂技多不壓身,一般來說想要做官多人,他們都會想法設法學會官話的。就比如說清朝的和珅,他為何會受皇帝的重用?
原因就是和珅會好幾種語言,漢語、滿語和蒙古語,當然了還有其它的語言,和珅都是十分的精通的。
總之,想要當官,想要被皇帝重用,就必須要學官話。
當然了能夠見到皇帝的官,都是少數派,大部分地方官,他們即使不會官話也沒有關係,畢竟他們給皇帝交流的工具,都是奏摺,也就是寫一封信給皇帝,就可以了。
-
11 # 看不見的角落
有的,古代上層社會里有著自己的一套官話,很少會出現難以溝通的情況。
中國雖然有著統一的漢字,但各個地方的方言相差非常大。北方和南方(江南)一塊還好,聽懂不是問題。再往南的一些地方,聽起來,你說他是日語都有人信。
在寫之前,先講一則軼事,真假已不可考——梁啟超見光緒:
古代除了京官外,想見皇帝要四品及以上。作為維新骨幹的梁啟超被光緒帝特別召見,相見時,梁啟超操著一口濃重的粵語。光緒啥也聽不懂,敗興而歸,最後只給梁啟超授了個六品官,沒能進入核心決策圈。
回到正事,皇帝會不會碰到說方言的官員呢?還真會,但是很少。
古人說話,不會用書本里的文縐縐的文言文,就是白話文。但是在轉化成文字的時候,有文化的人用白話是要給人笑的。說官話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若是普通的市井小民,也就罷了,官員要是說方言會被人嘲笑。
在成為官員或者預備官員之前,士子都會嘗試著融入官場。如北宋的汴京,長時期逗留著大量計程車子。有的不一定是來考試,就是為了瞭解一下政治中央的面貌。所以呢,古人在考取功名後,便會在自己的學習課程中加上一門官話。一般是在中秀才或是中舉人後。
同樣,古代官員,尤其是進士出身的,相互之間基本都是認識的。每隔一段時間,他們的資訊就會被刊行天下,連科舉寫過的文章也不會例外。就這麼大的一個圈子,不會說官話,那無疑會被認為是“土包子”。
然而,總有些例外。有的人他就是學不好,或者學不會,那怎麼辦呢?沒事,無非就是被人笑而已,在宋代是屢見不鮮。洛陽和開封互懟,都認為自己是正宗的官話。笑就笑唄,從理論上來說會不會官話是不影響官員的升遷的(明代有操著一口方言的尚書)。。
-
12 # 鴻涵先生
“普通話”這個議題,是晚清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施行教育改革要先統一語言,要以基本的國語教育作為基礎,正因這次考察,“普通話”的概念第一次提了出來。
當然“換湯不換藥”,古代雖然沒有“普通話”這個名詞,但是語言如果不統一,皇帝是沒辦法進行統治的,這是最基礎的,所以在古代,為了解決方言不同的問題,便有了“官話”。
所謂“官話”就是古代漢語官方標準話的簡稱,從西周時期便已經存在,那時候稱“官話”為雅言,明清之後就統稱為“官話”了,中國在建國後1953年開始,以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準音主要採集地,經過語言學家制定標準,於1955年向全國推廣。
而“官話”的產生主要就是為了方便統治,皇帝正是因為聽不懂很多有方言的大臣說話,所以才確立“官話”制度。要想當官,不會講“官話”肯定是不行的,這是做官基本技能。
你總不能讓皇帝去當語言學家吧,所以制定統一標準的“官話”就是解決各地方言轟炸的最好辦法了。
但是即便規定了“官話”,也不是全部官員都會,這些東西也可以後天繼續學習,清朝雍正皇帝,就為此下過功夫,眾所周知,雍正非常勤政,他經常面對各級官員,甚至連小小的知縣都要親自面見,那全國各地知縣太多了,北方還好解決,基本上發言差別不是很大,但是過了長江淮河,那口音可就多了去了,“十里不同音”可不是瞎說的。
一時間官員的語言問題,讓雍正皇帝頭疼不已,尤其是福建、廣東一帶的官員來述職,這些地方的人來做官在自己家鄉還好說,如果將他們放到外地任職,那就要出亂子了,因為說的話下面人也聽不懂,有政令也無法執行,解決語言問題是當務之急,為此雍正皇帝就在廣東、福建兩省專門開設了以“北平官話”為基礎的語言訓練班,這個班名叫“正音書院”,由當地駐防八旗的旗人擔任語言老師,專門教這兩省的官員說“官話”,並且還規定這兩省的鄉試書寫必須要用官話詞語,並且當學政面試時如果不會講官話是不允許參加的,這就是硬性要求了,可見雍正皇帝在統一語言方面也是很下力的。
小結:中國封建政權是自元代起才落戶北京,之前的朝代在各地定都的都有,這就衍生了各種官話,大概有這麼幾種:“東北官話、膠遼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所以說,“官話”就是古代統治階級所謂的“普通話”了。
-
13 # 歷史也好玩
中國疆域遼闊。有很多方言,甚至一個地區就會出現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縣說話的調調也不一樣。為了方便交流,尤其是公共場合、重要場合,我們都使用普通話。
那麼,在古代,朝廷的官員都是從全國各地選拔出來的,如果每個人都說著自己的方言,皇帝老大該怎麼應對呢,是不是皇帝和大臣大眼瞪小眼,氣氛尷尬呢?當時有沒有普通話呢?
實際上,我們所說的普通話,在古代稱為官話,就是官方語言,其實這種說法我們現在也在使用,比如美國的官方語言就是英語。
在中國,各個朝代的官方語言一般按照定都的地點來確定的,都城在哪裡,那這個朝代就會使用這裡的語言作為官方語言。
比如周朝的首都是洛陽,所以周朝便以洛陽周邊的方言作為官話,洛陽話也被成為雅言。
明朝前期,中原地區經過了多個北方民族的融入,而江淮地區的中原之音相對純正,所以官方語言以南京話為基礎,南京官話為漢語標準音。永樂年間,遷都到了北京,大量的群眾也移民到了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約40萬,佔北京人口的一半,南京音成為北京語音的基礎,而南京官話則通行於整個明朝。實際上,明朝所謂的官話,就是以南京發音為基礎音的北京話。
有了官方語言,大臣們為了工作,也為了讓皇老大聽著明白,自然要學習官話,否則朝堂上天南海北,亂說一通,皇帝不暈才怪。而且皇帝上朝,有機會發言的都是特定的大臣,許多議題事先都有奏疏呈上來。另外,能夠參加朝會的,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官員,經過多年的教育,本身口音就比普通人輕一些。
不只有大臣們需要學習官話,皇帝也需要學習。皇位繼承人從小的時候就需要學習官話,有的還要學習多種語言,清朝的皇子們就要學習滿、漢、蒙、藏這四門語言。也就是說,他們從小就開始學習三門外語,放在現在也是個翻譯人才了。
所以想要成為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從小就得開始下功夫。
-
14 # 過去即歷史
首先在古代,普通話是存在的,只是當時沒把它定為標準普及全國罷了;後來有了統一標準;認為古代沒普通話,純粹是誤識,只是古代不叫普通話,用的沒今天廣罷了;
網路配圖
我們今天不用先考慮君臣在朝堂因為方言太多,溝通交流受阻的問題,可以先想一下不同地方的普通人是怎麼溝通交流的?!在長期的磨合中,早就克服了方言障礙,也就是說一種方言如何轉化成另一種方言,早就可以操作了,就如同今天的漢語譯成英語。估計古代人們為了突破溝通障礙,也會配備相關的“翻譯”人才。
再者凡是入朝為官者,雖然來自全國各地,方言各異;但是自隋朝以後,都要參加統一的文字考試,也就是科舉考試,既然是考試也必須用規定的統一的文字作答,至於什麼民族文字可不能隨便用。也就是說大臣們認識的文字是統一的。實在表述困難,就寫個摺子遞上去就是了。
古人溝通無論民間還是君臣之間都不存在障礙,用現在的話說“人活著豈能要尿給憋死”,總之是解決的辦法。
至於我們今天看到的古裝劇清一色的普通話,因為這些古裝劇就是拍給今天的全華人看的;但千萬不能認為古代任何朝代都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也不要認為方言各異都沒辦法辦了,古人的智慧遠遠超過現代人所認為的。
-
15 # 吉月文
古代沒有普通話這樣一種說法,但是有官話。其實就是類似於普通話的一種官方通用語。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的雅言。據說孔子就是使用這種語言進行授課的。
那麼皇帝上朝的時候究竟說什麼話?應該說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答案。可以說官話,也可以說少數民族語言,比如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個措施就是要求鮮卑族的皇親國戚和官員使用漢語,其實也就是當時的官話上朝。由此可見,在之前的北魏朝廷當中,鮮卑語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元代的情況也是如此,根據歷史記載,元代早期時候大部分皇帝都不會說漢語,需要使用翻譯。可見當時元代朝廷中央政權主要使用的是蒙古語。清代的時候,在順治和康熙朝,由於高級別官員大部分都是滿族人,所以很多時候都使用滿語進行交流。但是雍正時期就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乾隆時期甚至於出現了,因為大部分滿族人都不會說滿語而讓皇帝大為惱火的局面。由此可見到了乾隆時期,漢語應該已經成為了清政府的主要官方語言。在中央層面也已經取得了主導地位。
那麼方言問題如何解決呢?其實在宋代以前,南方人出任高階官員的數量和比例都比較小,而且這些人因為長期在北方生活,在語言交流上就不會有障礙了。所以方言的影響不大。到了宋代,尤其是北宋中後期,南方的高階官員的數量和比例急劇上升,並且在此後成為了常態。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以方言為母語的南方籍官員越來越多。不過,透過教育就可以實現官話的廣泛傳播。
以明清時期為例。明代的時候,由於定都南京,所以南京方言就成為了當時的官話。各地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都是以官話為基礎進行教學的。其實也就類似於現在,以普通話為基礎進行教學。所以在很多方言區都有一種現象叫做文白異讀。簡單的來說就是指同一個字,在方言當中的日常生活時發一個音,在讀書的時候發另外一個音。後者實際上就體現了官話的影響。滿清入關以後,北京方言成為了標準官話。不過有意思的是,在商業領域卻沒有進行調整,依然傳承了以南京官話為標準商業用語的習慣。
科舉考試不僅是一個考試系統,其實也是一個教育系統。透過數十年的教育,不管來自於任何地方的方言區,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掌握官話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明清時期在中央設立國子監,省一級設立貢院,府一級設立府學,縣一級設立縣學。民間層面上還有書院。這些可不僅僅是考試的地方,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的地方,進入這些機構學習,就必然會掌握官話。換句話說,在進入科舉考試系統之前就已經提前完成了語言上的統一工作,不可能出現科舉中了狀元之後,居然和皇帝沒有辦法對話的情況。因此官員上朝的時候,講著一口皇帝都聽不懂的方言,議事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當然,這套系統的運作水準肯定不能和現在的義務教育系統相提並論。所以存在著地域差異,因此帶有口音的官話是非常常見的。但顯然並不影響交流。與此同時,能夠進入這個序列學習官話的人畢竟是少數,這也就導致這一套系統的覆蓋面太低,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範圍內的語同音。不過考慮到當時人口流動很少的這樣一種社會現實,對於當時的社會現實來說影響並不大,可以說是比較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需求。
另外再多說一句,從明清時期的情況來看,電視劇當中,經常出現的皇帝在太和殿也就是俗稱的金鑾殿,召集文武百官一起議事的情況一年當中發生的次數並不多。這個在當時被稱為大起。大部分情況是由於時令原因而進行的一種禮儀式的召見。換句話說,皇帝並不會在這個時候和官員議事。對於大臣來說,也不會主動的去做這樣的事情,否則就是刻意的破壞禮儀秩序,是要治罪的。這件事情從皇帝角度來看,就是召見群臣以示關懷,從官員角度來看,就是感謝皇帝的恩澤。只要跪著完成整個儀式就可以了,沒有那麼多的廢話。清代有密奏制度。很多低級別的地方官員都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事情可以在奏摺當中進行,彙報和處理,沒有必要非到這麼大的場合上面來進行討論。明代的時候皇帝主要和內閣和少部分高階官員討論政務。清代的皇帝,主要是和軍機處進行議事。軍機處的高階官員人數不多,非常少。如果不會說官話,根本就進不了這個小圈子。簡單來說就是明清兩代,真正能夠和皇帝面談大事的大臣始終都是少數。所以也就不需要那麼大的場合。太和殿一年當中啟用的日子屈指可數。康熙皇帝一般在南書房辦公。雍正時期開始,清代大部分皇帝都在養心殿辦公。無論是南書房還是養心殿,其實規模都不大很小,由此可見,整個國家的最高權力中樞人數非常少。
-
16 # 憤怒的尼采
古代是沒有普通話,但是不同時期都會有統一的語言讓大家都講一樣的話。
那時候的“普通話”叫雅音。
《辭海·雅言》條說:"雅言,古時稱"共同語",同"方言"對稱。"孔穎達在《正文》中說:"雅言,正言也。""雅言"就是中國最早的古代通用語,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
最早的雅音是在周朝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周朝的國度在西岐,所以那時候的西岐語言是當時雅音的基礎語言,直到東周後遷都至洛邑,此時的雅音又發生了變化。
《爾雅》是中國最早一部古代詞典。裡面的就是對古代文字的釋義,"爾雅"就是使語言接近於官方規定的語言。 《爾雅》是現代人考查古代文字語言的重要歷史參考書。
嬴政統一中國後,雅音則是關西秦聲就成了那時候的雅音了,會定期召集各諸侯國成員進行語言及文字訓練,統一通用文字和發音標準,以"達其志,通其欲。"
所以雅言的歷史是比較久的,每個王朝都會在統一之後,教授各地官員統一的語言,隨著歷代國都的遷移,雅言的語言基調也是各有不同。到了唐宋之後,學習中原的雅音更是成為了一種風尚,中原周邊的胡人都爭相學習中原雅音。唐宋時期的雅音已經開始一字一音,最接近於現在的白話文了。
隨著蒙古人的入主中原,漢人的語言變成漢矇混合語。稱為"漢兒語音"。這時候的漢語有點混亂,因為蒙古人根本不注重文化方面的建設,漢語在蒙古統治下受到的摧殘。蒙古統治者的強行推行蒙語直譯文體,即使到了明初,朱元璋還是不能徹底清除蒙古人的影響,之後不得不反覆頒佈該指令,才總算基本清除了蒙古人留下的惡劣影響。
明朝頒佈《洪武正韻》來修正元朝後人們的語言。《洪武正韻》於洪武八年(1375)成書,宋濂奉敕撰序。洪武正韻繼承了唐宋音韻體系,成為朱元璋復興漢文化的重要文化舉措。元朝的"漢兒言語",是到了明朝中期,才完全絕跡的。
滿清進關後,起初要求大家都講滿語,但是滿族的語言太過簡陋,詞彙少,北京城裡的很多東西,小到一種普通動植物、建築、日常用品等,大到宏偉建築和旖旎風景,都是滿人在入關前沒見過所以也無法用滿語表達出來的。更加別說漢族的醫學、工匠文化了,於是清朝統治者被逼無奈,還是以漢語來治理國家,於是乎滿人都學習了漢文化。
雍正年間,頒佈"聖諭",成立"正音書院",把《聖諭廣訓》作為教材,教授官話,凡是走讀書、考試、當官之路的讀書人都要懂得官話。參加科舉的考生必須會官話,不然即使筆試過了也無法取得任何名次。但是在兩廣地區收效甚微,所以雍正很不喜歡兩廣來的官員,因為他們的官話帶著濃重的當地方言色彩。
因此在上朝的時候是不會存在方言轟炸朝堂的這種情況的,除非這個官員不想好好混下去了。
-
17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古代沒有推廣普通話,卻有官話,只不過官話學習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能夠精通掌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三國時期的河南話在三國時期處於群雄混戰的狀態,那個時候既沒有普通話也沒有官話。
但是如果說純粹的一丁點官話都沒有,想想也是不太可能,比如張飛在罵呂布三姓家奴的時候,可能張嘴喊了半天,呂布只拿他當一個要飯的。
再比如長坂坡前那一聲吼,如果曹操不知道張飛喊的是什麼就跑掉了,似乎也太過於牽強了。
同樣的道理,赤壁之戰之前諸葛亮舌戰東吳,如果這個時候諸葛亮和東吳沒有共同語言,你說你那邊的方言,我說我這邊的方言說到最後可能壓根兒就不知道說的是什麼。
所以在三國時期有官話,那個官話根據現階段的地圖以及對應的標註,不難發現類似於今天的河南話。
於是大家可以想一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時候,曹操和劉備每個人都操著一口河南話在那裡論英雄的樣子。
當然在這裡需要點名兩點:第1點,現階段的河南話未必是三國時期的河南話,第二點古代的河南話是啥樣子,估計誰也不知道,即便聽過的也早早的就走了。
遇到方言怎麼辦?如果遇到方言怎麼辦呢?我們拿清朝末期也就是光緒皇帝執政時期的洋務運動,來做一個簡單例子。
洋務運動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來自廣東廣西那邊的年輕人開始向光緒皇帝講:南方在怎樣發展,我們應該怎樣改革來適應當今的時代,來適應當今的行情。
可是大家也知道,在清朝的時候,廣東廣西那一片的方言非常特殊,特殊就特殊在可能鄰近兩個村的人都不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
當然這樣的一種方言有著它的優勢性,比如當作暗碼的話,能夠起到很好的保密效果。
但對於光緒皇帝來說,簡直一個頭兩個大,張嘴張了半天壓根不知道說的是什麼,而清朝的史官記載,當時南方來的年輕翹楚和光緒皇帝談了將近有三個時辰,三個時辰過後,光緒皇帝一直皺著眉頭,等那位談話的人走了之後才問旁邊的人,他說的是啥。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如果面對地方官員的輪番轟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減慢自己的語速,與此同時手舞足蹈,透過肢體語言來表明自己的狀態,實在不行就寫字吧,反正秦始皇早就統一文字了。
這也足以見得秦始皇統一度文字的重要意義。
官方培訓官化最早的由官方推廣普通話,究竟是哪個朝代不得而知,但是有跡可循的雍正皇帝執政的時候,就曾經開辦過學堂,這個學堂叫做官話培訓學校。
這個培訓非常簡單,在福建廣東等地區透過重金來懸賞那些既懂本地方言,又能夠懂朝廷話的那些人,讓他們來交給本地人說一些朝廷說的話。
同時把這項制度直接強行壓到了所有的科舉人才頭上,比如明令禁止所有的童生、秀才、舉人在參與考試之前必須要學會官話,如果學不會沒有問題,能給你8年的緩衝期,可是8年之內你要是還學不好官話的話,直接免除你的所有職務。
-
18 # 泰山124453211
古代雖沒有普通話,但是有標準語音。
你只要讀過古詩詞就會明白了,千年傳誦的詩詞如今讀來都那麼押韻,你想會沒有標準語言嗎?而且古今的詩人又分佈在全國各地,但是他們的詩中都沒有用方言。
我們是被文言文迷惑了,被唱戲的忽悠了!
-
19 # 呵筆尋史
古代的時候也有普通話的,只是那個時代不叫做普通話,叫做官話。
從夏朝開始到清朝中後期,大多數都是以洛陽話為標準音。在周朝的時候,由於實行的是分封制,大批的皇子被封到各地,這也讓洛陽官話向各地傳播了。等到秦始皇在位的時候,車同軌,書同文,說話自然也得一個口音。於是秦始皇就把其他諸侯國的都廢除了,只留下了洛陽官話,一直到隋唐時期,流行的都是洛陽官話,並且將其稱為正音,在當時,想要做官就必須學會說官話,所以皇帝上朝的時候,大臣們說的也都是官話,不會說方言的。
不過這個官話也不是一直不變的,隨著時局的動盪,也呈現其不同的特點。比如晉朝的衣冠南渡,就導致了洛陽雅音和吳中的方言相結合,形成了金陵雅音。等到了南北朝時期,官話是洛陽雅音和金陵雅音相結合的長安官話。一直到了隋唐的時候,這才又以洛陽雅音為官話。而等到明朝的時候,因為北方戰亂頻繁,語言中摻雜了許多少數民族的方言,於是就以相對純正的南京音為官話,而且隨著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大批南京的大臣也來到了北京,這就讓南京音作為官話在北方傳播開來。
至於清朝的時候,清朝是打算用滿語作為官話的,但會的人就那麼一小撮,沒辦法普及開來,於是名義上以滿語為官話,實際上還是以南京音為官話。隨著時間的推移,南京官話也受到了北方方言的影響,形成了北京官話,但是用的人很少。一直到雍正時期,雍正設立了正音館,推廣北京官話,最後北京官話取代了南京官話,成為了全國統一使用的官話。
不過,雖然大臣們上朝的時候都說官話,但難免會帶口音。比如說福建,廣東兩省的官員,雖然說的也是官話,但帶上口音,皇帝也聽不明白他們說的是什麼。所以雍正時的正音館,也主要是設立在福建,廣東兩省,要求這兩省的讀書人考試時必須用官話,不能用地方的方言。
康有為和梁啟超都是廣東人,他們就說得一口廣式普通話,在面見光緒帝的時候,光緒帝也聽不太明白他們講得是什麼。除此之外,還有清朝著名的大臣曾國藩,他的湖南口音就很重,曾經對著咸豐帝一頓批評,但因為說得太快了,咸豐帝壓根就沒聽明白他說的是什麼。等曾國藩放慢語速又講了一遍的時候,聽懂的咸豐帝又氣得差點讓人把曾國藩推出去砍了。所以對於學習普通話,這些青史留名的大人物們也感到頭疼。
-
20 # 漢史趣聞
古代沒有普通話,但是,古代一直都是有考試的。尤其是在朝中命官的選拔當中,每一項規定也都是十分的嚴格的。
只有那些長相比較好,能力比較突出,說話讓人能夠聽清楚的人,他們才可以被選出來當官的可能。
當然了我們說的這個當官,就是直接可以面對皇帝的。
在考生考試的時候,有一個殿試。這個殿試就是皇帝和考生直接對話,若是考生說的話,皇帝聽不清,肯定是不會被推舉上來的。
若是每一個官員都說地方的方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豈不是要天下大亂了。
儘管說古代的時候,是沒有普通話,但是,古代的時候,是有官方話的。
一般官方話就是皇帝說的話。
比如說皇帝在長安的時候,就是長安話就是官方話。皇帝在洛陽的時候,洛陽話就是當時的官方話,皇帝在北京的時候,北京說的就是官方話。
末代皇帝溥儀,他就是說了一口地道的北京話。
古代中國無論何時,一個人若是想要當官,他們就必須要學官方話。學一門語言,對於華人來說什麼時候,都是不難的。
更何況這樣的語言,是關係到自己的遠大前程的。
所以說在皇帝上朝的時候,根本不可能發生那種說地方方言的事情。
當然了有的官員,他確實只會說方言,但是,這樣的官員,他們都是小官,基本上都是見不到皇帝的。
若是有重要的事情,他們要奏報給皇帝。只需要寫奏摺就可以了,畢竟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就統一了文字。
他們寫的字皇帝還是可以看清楚的,若是皇帝非要見一個地方的小官,不是還有翻譯嗎,這個都是難不倒皇帝的。
因此說皇帝上朝的時候,肯定是不可能出現地方方言狂轟濫炸這個場面的。
回覆列表
古代沒有普通話,但是每個朝代有官話。你可以現在這麼理解,你去西安的時候很多陝西方言,就是當時秦朝或者唐朝的官話流傳下來的,有個影片講的日本話有些說起來很像陝西話,就是當時秦朝或者唐朝的時候傳播過去流傳的。普通話是建國以後才有的。具體可以去某度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