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人民是歷史的創作者

    天時地利人和,

    曹操得天時

    劉備得人和

    孫權得地利(長江之險)

    而三國後期

    劉禪失去人和 士族在看清楚形式以後,都希望有個最強大的勢力統一全國,保護他們的利益

    而曹魏是他們的最佳選擇,曹魏得天時、人和 所以蜀漢泯滅。

    蜀漢泯滅後 東吳的敗亡就很正常了。 司馬氏建晉,當然還有很多 細節制約著曹操,比如——郭嘉早亡,曹操唯一真正的超一流的軍事參謀。周瑜 諸葛亮的存在。一個是三國軍事之神,一個政治之神。 曹操本人身體條件等等原因。

  • 2 # 閃電侯爵

    一代梟雄曹操未能實現他心中“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宏圖偉願,沒能最終統一天下,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

    1.統一南方的關鍵之戰-赤壁之戰的策略失誤。

    可以說赤壁之戰的失敗,是曹操戰略上的一次重大失誤,不只像三國演義中孔明借東風使孫劉聯軍最終獲勝那樣簡單。能夠讓孫劉聯合是曹操的重大戰略失誤,曹操南下攻取荊州之後,他的戰略意圖過早的暴露,就是吞併江東的孫權,可以說孫權是在曹操消滅袁紹後唯一有實力與之抗衡的割據勢力,在荊州尚未完全平定,各方還有許多割據勢力的情況下,曹操此舉無疑會引起各方的恐慌,尤其是劉備,本來勢單力孤,這下使他直接找到了強大的盟友和靠山。最終是孫劉的聯合和曹操軍中內部的不穩定(尤其是新收服的荊州軍)擊敗了曹操,使他一時間無力南顧,這才給了劉備機會,最後逐漸形成三足鼎立。

    2.內外反對勢力較多,使得曹操無暇消滅劉備,孫權這兩個最大的割據勢力。

    當時除了劉備,西北的馬騰韓遂也是一股較強的割據勢力,他們時常與朝中反對曹操的勢力聯合,意圖推翻曹操,為平定這些勢力,耗去了曹操很大的精力,而孫劉兩家的內部卻沒有這麼強的反對勢力,使得二者可是實時聯合,威逼曹操。

    3.孫劉兩家勢力雄厚,不能經過一兩次大戰消滅。

    其實可以看得出劉備,孫權兩方始終都有穩定的文臣武將班底,正是他們的傾心輔佐,使得二者能夠穩步發展,特別是赤壁之戰後,孫權劉備的實力陡增,尤其是劉備取得了西川漢中,已經具備與曹操孫權對峙的實力,這樣的局面不是短時間內能打破的。所以曹操最終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發展自己以待天時了。

    以上三點原因就是曹操未能一統天下的原因。

  • 3 # 夀輿天齊

    很簡單,被士族地主階級限制和阻礙。

    整個三國,就是士族地主階級想獨立登上政治舞臺,卻又被外部力量所阻擋的這麼一段歷史。外部力量就是包括以曹操為代表的法家寒族派統治勢力,以諸葛亮為代表的法家革新派的荊州領導集團,和以孫權為代表的無為派統治集團。

    東漢末年,朝廷的政治大權被,外戚,宦官,士族,三個集團所壟斷。外戚和宦官逐漸被消滅,士族階級逐步成為了整個天下的獨立政治勢力集團。由此還造成了門閥士族壟斷國家人才的挑選,曹魏時期還衍生出了九品中正制。

    曹操為當世梟雄。20歲,洛陽北部尉。23歲,做頓丘令。30歲,騎都尉,濟南相,議郎。34歲,典軍校尉。36歲,奮武將軍。38歲,兗州牧。42歲,鎮軍將軍,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司空,車騎將軍。51歲,冀州牧。54歲,丞相。59歲,魏公。62歲,魏王。人生基本上是東漢末年的漢臣,如若不是黃巾起義,各地軍閥壯大難平,估計也不會有機會提供給曹孟德去施展能力。為漢臣一天,便可生存一日,若反漢自立,會給天下之人創造一個藉口,從而抱團消滅他。

    士族地主階級逐步掌控政治舞臺,就造成了一系列跟這三個外部力量所抗衡的各種社會現象。整個三國,也是圍繞在這樣的政治狀態下,冒出了各種各樣的英雄人物,也產生了許多他們之間紛爭鬥抗的精彩故事。

    曹操雖沒有統一天下,但為他的繼任者創造了可以稱帝的政治環境。更為司馬家族的崛起和士族地主階級逐步掌握力量,創造了條件,製作出了模板和維護好了環境。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終於在公元265年,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做到了曹操、劉備、孫權都沒有做到的事,當年滅吳稱帝,天下終歸一統,三家歸晉。

  • 4 #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明亮耀眼,金陵少年,前來作答。

    曹操一統天下,其實有心無力。

    1、一生之憾

    漢末大亂,群雄並起。曹操於討黃巾起,“挾天子以令諸侯”,一生幾皆在馬上仰。雖混一之北方,竟不能一,為曹操之大恨。

    無從大小,猶綜實力,操皆遠勝權、備。操未得一,非謂無間,赤壁之戰即操其機一。建安十三年(208年),平北之操以目光投南,即手向南進之兵備。

    2.兵敗赤壁

    同年七月,操引軍南,荊州琮降,備更是嚇得倉皇走。可以想見,此時之曹公得意,正當人中之光時。此從太祖與權者中,亦得有體,“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萬,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是非太急也?初取荊州,即將攻吳,操豈知孫本非一軟柿。與荊州劉琮已降異,權為有大志者。後事皆知矣,孫劉約敗操於赤壁。

    3.內部錯亂

    若曰赤壁之戰敗,操急者,則與劉備在爭漢中時,失之一方之會,則難知矣。張魯據漢中者三十年,後降曹公。魯降,一千載之會,時劉備新得州,人心不安,司馬懿言曹操取川,而曹公而甘棄,尚留一言,“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

    何止略之操方?非操之也,曹操屢弱勝強,已驗其能。自魯降,至於失此四年,太祖了無動作。所以爾,一方面是曹操年已大,一則是操黨內出了也,逼曹操必先解內也。

    4.溘然長逝

    此內也即隨操黨勢益強,異端亦愈,何以均自與漢室也,使操勞。內未能成鐵板一塊,外有兩個強敵,劉備與權。

    操乃在建安二十五年卒,僅於前歲,備遂取了漢中。當權取荊州,曹操表為權謀之驃騎將軍、荊州牧。雖為名義上之,而謝尚欲為之。及孫權遣使入謝,因勸操立時,曹操即擊,“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

  • 5 # 家永遠的港灣73403094

    應該是開局太晚,曹操是35歲的年紀,從中原腹地的兗州開局的,這是個四戰之地,周圍強敵環顧,需要先打破局面,才能開創事業。而歷史上能順利統一天下的,比如秦始皇劉邦劉秀李淵,無不是先控制邊角,無後顧之憂後,才去爭奪中原的,曹操初始的基地選的就不是太好,不時需要遠交近攻多線作戰。

    此外曹操因為出生閹宦家庭,初始人才不足,爭霸實力也偏弱,除了宗親和有識之士,大多數人都不看好曹操,等他把漢獻帝弄到手裡後,局面才得以改善,這樣曹操已經40多歲了。然後陸續消滅了北方的勢力,遠征烏桓穩定局勢,等到跨馬長江時,曹操已經50多歲,所剩的精力歲月都已經不多了。

    而南方沒有經歷太多的戰事,相對發展穩定,相比於北方的百廢待興,南方則是生氣勃勃,用遊戲比喻就是曹操氪血瓶通了關卡後發現,南方那些玩家已經氪金建完了設施,這玩的就是二種路線。

    另外以秦漢的慣例統一北方的曹操,只需要學習始皇和劉邦那樣,出兵南征傳告天下國家就能一統,而且曹操的優勢是代表了漢庭,南方勢力本來應該擁護中央,表示歸順,至少劉璋劉琮是如此做的。但曹操沒想到劉備孫權居然不服,聯合反抗曹操的統一,又逢疫病爆發,曹操南征失敗。後來孫劉繼續聯合,吞併南方北抗曹操,等到曹操與劉備孫權打了一圈車輪戰後,他已經60多歲了,身體心境都可以說,很難再和南方二大勢力,繼續幹耗了。

    最後要說的曹操勢力的內部也不很穩定,漢帝就多次密謀除掉曹操,奪回他皇帝的權利,200年有國舅董承之亂,209年又有國丈伏完之亂,還有楊彪孔融金瑋魏諷等,前後數次腥風血雨的政治鬥爭。也就是說曹操勢力,在內有皇帝與士族集團這二大勢力的掣肘,這些都極大的牽制了曹操的精力,讓他無法全力南征。

  • 6 # 煙雨冷春秋

    錯失兩次一統天下良機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徵,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及漢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戰前夕是他最接近統一的時刻。當時北方初定,荊州投降。被他視為心腹之患的劉備一路逃亡,只剩下江東政權搖擺不定。從曹操寫給孫權的信來看,他頗有已視江東為囊中之物的自大。

    但實際上他在收服荊州之後馬上攻打江東,已是冒進而失策。賈詡也勸他:“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而曹操之所以不聽而冒進,一是他以孫權為孺子,低估了江東的決心和能力。二是他低估了劉備。建安十三年的劉備已今非昔比,諸葛亮不僅能說服孫權抗曹,還能與之訂立平等的外交聯盟。如果沒有劉備的參與和定盟,曹操只面對孫權一個強敵,赤壁即便失敗,後或可再度找到機會取勝,然而當三股力量彼此牽扯互相制約時,要打破平衡就殊為不易。如建安二十年本來孫劉兩家就快為了荊州大打出手,張魯一投降曹操,兩家馬上劃分了勢力範圍,掉轉槍口。

    赤壁之戰後,曹操損失的數十萬士兵(大部分是他的精銳青州兵)一時難以恢復,而馬超、韓遂甚至趁機佔領了潼關以西,他對北方的統治已經出現危機,亟需修補,無暇他顧,只能坐視劉備蠶食荊州揮師益州。此後他的戰爭性質已從擴張的統一之戰轉變為對戰略要地的爭奪,三家拉鋸戰開始形成。

    內部鬥爭耗費太多精力

    這四年間為何曹操沒有動作反而導致前功盡棄?不妨從曹操的朝堂上找找原因。以建安十八年曹操稱魏公為標誌,曹操後期活動的重心更多地偏向了政治。他早年雖盡力勤王,並無不臣之心,但漢祚傾頹之無法挽回有目共睹。就算他自己有顧忌,群下出於自己的名位考慮,也多有勸進之心。而隨著曹操年齡漸老,為子孫計,他亦不能不為代漢鋪路。

    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操帶來政治資本的作用,恐怕遠遠小於它所帶來的政治壓力。雖然毛玠勸曹操說“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但事實上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後,面對的形勢是“袁紹內懷不服……太祖方東憂呂布,南拒張繡”,這還僅是中原一地,少數民族尚有烏桓鮮卑西涼,各地軍閥尚有劉表張魯孫策等人,未見一人因曹操佔據中央而歸附。而曹操幾個最為得力的股肱謀士與猛將,也很少是因為響應朝廷徵辟而來到他門下的。無論是吸引人才,還是攻城掠地擴大勢力範圍,用呂思勉的話說,都是靠他“政治清明,善於用兵”。

    反過來,既然是迎奉天子,那曹操就等於將漢室的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成為眾矢之的。隨著曹操權勢的增大,政敵也越來越多,他不得不騰出手來解決這些問題。士族對曹操的抵制也不容小覷。曹操出身士族最為歧視的宦官家庭,又以軍功起家,用人唯才是舉,不信天命,厲行法制,抑制兼併,每一條都與士族觀念背道而馳。直到曹操死後,曹丕任用陳群實行九品中正制,由士族壟斷做官權,然後在士族內部按照聲望的高低、門閥的上下、勢力的大小來分配官位官職,這才真正消除了士族的疑慮,交換來他們對曹丕代漢的認同。故而在曹操有生之年,他對全國計程車族集團始終沒有產生強大的凝聚力。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問題操心操肺,而孫劉皆為人傑非一時能攘除。曹操在這三人中年紀最大,就算天假以年,只怕他無心也無力統一了。

  • 7 # 歷史飛凡觀

    文武雙全的曹操為什麼沒有能夠一統天下,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首先,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曹操也從十八路諸侯中實力並不出眾的一支躍居成為北方霸主,並且“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漢帝劉協雖然能夠讓曹操取得大義名分,但如何處置也著實讓曹操頭疼,後來曹操想通了,乾脆將問題擱置留待兒孫解決吧!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其次,雖然漢室衰微,但是天下依然有一些門閥心向漢室,比如投靠曹操的清河崔氏的崔琰、弘農楊氏的楊彪、楊修還有荀悠、荀彧等人,他們雖然為曹操效力,但是在有漢帝這個幌子的情況下,而曹氏想稱帝,就必須要對這些士族作出一些讓步,曹操始終不肯妥協,後來曹丕上臺之後,同意了門閥的要求,將“唯才是舉”改為“九品中正制”。

    最後,當時群雄逐鹿的英雄們都還健在,這些人皆為一時豪傑,最後形成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相互牽制又有各種聯絡,曹操的年齡在三方勢力首領之中是最大的,他感覺到以自己的年紀是很難完成對三國的統一,於是將工作留待子孫,只是沒想到統一大業居然是留給了部下的子孫。

    所以,綜合內外因素,即使雄才大略如曹操,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掃平三國,赤壁之戰就是最好的說明,所以曹操也因此沒有能夠一統天下。

  • 8 # 傑瑞的美好生活

    一西面和北面有匈奴等少數民族兇相畢露。咱們知道,西面和北面的匈奴等少數民族向來都是華夏的首要對手,即便中強壯的秦始皇期間也對他們害怕三分,漢高祖劉邦差點命喪白登,直到漢武帝,才將匈奴打敗,但他們並沒有消除,經常打擾華夏,隨著漢朝的衰落,匈奴的實力日益強壯,對華夏的要挾日益加大,曹操一旦實力不濟,就有也許被匈奴吃掉;

    二是中間有名義上的漢室王朝。儘管漢朝已經名不符實,隨時有也許被曹操滅掉,但曹操不能消除他,因素是國家並未一致,曹操要師出有名,清君側、復漢室,這才是他出動戎行的理由,但是,即便如此,他仍然揹負著奸臣的臭名,所以,他不能滅掉漢獻帝而自稱皇帝。但假如一旦他的實力受損,全國群雄就會以康復漢室的名義征伐他,所以,他有必要保留滿足的實力以對立群雄;

    三是屈服他的各大實力都各懷鬼胎,對他並不忠心,儘管表面上都表明屈服,是攝於其實力,但他們靜觀其變,一旦有變,會紛繁起兵,乘人之危。所以,曹操非常明白這些方面,每次發動戰役,假如取勝就敏捷完畢戰役,並不窮追猛打,立刻返回,假如失利,也是敏捷撤回華夏,以保全實力,被《三國演義》烘托得很大的戰役其實是場不大的戰役,底子沒有對曹操的實力傷筋動骨,曹操失利後,並不是東山再起,而是敏捷撤回,因素即是保全,避免出現以上的情況。

  • 9 # 我要回到2000年

    三國的故事我們大多數是透過《三國演義》得知的,那是個英雄輩出得年代,也是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的年代,為什麼曹操沒有一統天下?讓我試著來分析下。

    第一:江東孫權、西蜀劉備,這兩家的實力特別是江東孫權方面的實力那是很雄厚的,赤壁之戰的時候如果曹操勝利了,一統天下應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可偏偏他就戰敗了,從而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這是實力使然,江東孫權佔據的是經濟富庶的江南之地,可能在那時候相對來說沿海經濟沒有那麼牛掰,但是適宜糧食生長卻是事實,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打的就是錢糧,所以只要江東孫權一方沒有出現大的滑坡,其實是非常棘手的。

    第二:孫劉聯盟,且把三方勢力直接以數字樣式歸納,江東孫權方面實力1.6,西蜀劉備方面實力1.4,曹操方面實力2.0,那麼1.6+1.4=2.0,實力相當怎麼一統天下,除非孫劉聯盟破裂,到司馬家一統天下的時候確實也是決裂後才做到的。

    第三:人才方面各方勢力的相對均衡也是個原因,孫劉方面無論是武將還是文官都足以與曹魏相抗衡,甚至更強於曹魏方面(即便刨除了諸葛亮被神化了的方面),直到孫劉早期的一批精英逐漸老去以後曹魏方面才逐漸佔了上風,而孫劉的人才卻是經歷著大滑坡才導致的後來被滅。

    第四:曹操還是心不夠狠,既然能夠看出劉備以後可能是心腹大患那就應該一不做二不休的直接幹掉他,也不至於以後會出現孫劉聯盟抗曹的局面,當然歷史總會按照自己的程序演變著。

    以上為個人對曹操沒有一統天下的個人見解,可能有很多不恰當的地方,敬請各大神指正。

    下圖為新版《三國》中的人物形象,自左至右:曹操(陳建斌飾)、劉備(於和偉飾)、孫權(張博飾)

  • 10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首先:曹操戰勝烏桓後,志得意滿。視天下英雄如無物。因此他並沒有仔細規劃統一戰略。同樣,他麾下的謀士,唯一有陽謀遠見的郭嘉去世,其他如賈詡,荀彧,荀攸都不能給曹操一個完美的戰略框架。

    戰勝烏丸,平定遼東後,曹操的實力和聲望達到了一個高峰。這個時候,他是繼續謙恭養望,積蓄實力,還是橫行無忌,惟我獨尊呢?很明顯,曹操選擇了後者。本來曹操是以東漢中興之臣的面目出現的,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尊天子以伐不臣”,曹操本來是站在正義的一面,弔民伐罪,討伐不臣,和之前的權臣何進,董卓,袁紹都不一樣,曹操因此取得了民心,尤其是士大夫的歸心。但是曹操在依靠武力征服了半個中國,尤其是取得中國當時最富饒,最核心的地區後。按理說應該是佔得天時,但實際不然,曹操佔領鄴城後,野心膨脹,大修土木,如銅雀臺,供自己享樂,而後又自任丞相,橫行朝野,三國演義有記載,說曹操目中無天子,經常欺君罔上,有一次甚至“遮於天子之前以迎受之”萬歲”“,惹得關二爺要一刀把他幹掉,雖然是演義,但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事實,那就是曹操的不臣之心已經昭然若揭。在天下還未統一,人心還未穩定的情況下,擁有半壁江山的曹操如此作為,不可能不引起一向以忠君愛國自詡的儒家士大夫們的憤怒,同樣,閹人之後的曹操,其家族雖然豪富,雖然自詡為漢開國元勳曹參的後人,但實際遠不如”四世三公“的袁家,甚至不如四世太尉的楊家那麼具有威望。在門第家世思想非常濃厚的東漢末年,這是很難得到士大夫和世家們的支援的。因此曹操雖然擁有強大武力,但政治基礎並不雄厚。這是他的致命傷之一。如果他如王莽那樣蓄養人望,不急著享受。“多積糧,緩稱王”,繼續勢力,收取民心。穩定自己的陣營。而後以繼續“尊天子而伐不從”,以王師征伐劉表,劉備,孫權,劉璋,結果可能會大不一樣。

    其二,曹操是一個性格乖張的人,曹操大多數時候都愛才如命,禮賢下士,但是他本身性格比較狷介,從小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的人,他好色,喜怒無常,多疑,視人命如草芥。這一切都讓他很難成為一個統一天下的雄主,如果拿他跟秦始皇比,被認為是刻薄寡恩,鷹視豺聲的贏政,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從未有過殺戮無辜的情況,也沒有隨意殺害臣下和侍僕。但曹操不同,曹操經常偏離正軌,經常根據自己的好惡行事,如夢中殺人,酒後殺人,隨意殺自己的小妾。殺孔融,殺楊修,包括一怒屠城,殺害數十萬無辜百姓,這都不是一個雄主應該的做的,而更像一個遊俠兒。因此,他的性格,不可避免的影響了他的決策。這對他的統一大業是有致命影響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蜀張松因為其被曹操輕視(曹操個人喜好所致,張松其貌不揚,曹操不喜,因而輕慢之)而懷恨在心,力勸劉璋與曹操為敵,且成了劉備內應。成為曹操的統一大業的絆腳石。。

    其三,曹操作戰方向的錯誤,曹操在平定烏桓後,我認為他應該西向消滅關西馬超,韓遂等西涼勢力。馬超韓遂雖然勇猛,西涼軍雖然彪悍,但絕非曹操的對手,因此曹操應該首先統一北方。在北方,他的軍隊是具有絕對優勢的,他的將領們也善於陸戰。收拾西涼後,再南下漢中,西蜀,如果善用韜略,必定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就平定了大半個中國。以西,南,東三個方向對劉表,孫權形成夾擊之勢。劉表新喪,內部不穩,劉備雖然想鳩佔鵲巢,但強龍難壓地頭蛇。劉琮及蔡氏審時度勢,必定投降曹操。這時候劉備如喪家之犬,不但諸葛亮不會輔佐他,徐庶都很難說。要麼繼續南逃東吳,要麼就只能投降曹操。此刻孫權孤掌難鳴,不可能再有一戰之決心。不用打,很快就會降了。就算打,曹操兵多將廣,糧草充裕,並且可以從三個方向進攻,東吳兵少,雖然善於水戰,但長期來看,必敗無疑,而且曹操王命之下,東吳士人很難抗拒。

    後世有人經常把赤壁之戰當作曹操的滑鐵盧,但事實並非如此,曹操不能統一天下,不是一兩個赤壁就能決定的。曹操一生,身經百戰,勝仗固然多,敗的也不少,經常是丟盔卸甲,根據地丟了,甚至連命都差點沒了,這個時候曹操都挺過來了。但是由於曹操的性格決定了他的策略,連續的勝利造成了他的自大心理,妄自稱相,橫行朝野,造成人心不服,而後又在吞併荊州以後貿然以傾國之兵力南下,妄圖以石擊卵,一戰平定長江以南,統一天下。但是曹操軍隊不習水戰,結果在孫劉的夾擊之下,一敗塗地,損失慘重。讓劉備緩過氣來,先圖荊州,後並西蜀,三國並立之勢形成,劉備勢力同時發展壯大,東吳也沒有了懼怕之心。曹操在兩者的夾擊下,已經無力迴天,很難再有統一天下的大好局勢。

  • 11 # 史海逐浪大徐

    魯 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毛主席說: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曹操雖然沒有一統天下,但是他的班底完成了統一。主要還是曹操活著的時候孫權和劉備報團了,守住了長江上下游。

    曹操是一代軍事大家,對中國軍事思想作出重大貢獻;曹操謀求集權,禮刑並用,唯才是舉,不信天命等主張,和行屯田以資軍食、抑刑並用,唯才是舉,不信天命等主張,和行屯田以資軍食、抑兼併無令弱民兼賦等諸多經濟主張,以及力除社會陋習、以先王之道為教和文學主張,都是對中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如果根據三國志的資料來看,其實曹操已經統一天下了,不過實現這不是親自,他先一步走了(在死的時候天下大勢已經天下歸一了) 而他的班底最終完成了統一,所以從某個角度說曹操已經統一天下了。

  • 12 # 記錄歷史人生

    在三國中,曹操的勢力是最為強大的。而且他一直在收攏人才,因此就讓自己在當時有著更強大的勢力去佔領地盤。按理說,他應該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夠一統天下。但沒想到一直到他死後都沒有完成這個願望,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有人總結了一下,曹操之所以沒能夠一統天下。就是因為在他一生當中犯下兩個錯誤,而且還非常的致命。因此也就成了他人生中的遺憾,而且這兩個錯誤讓他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而且記憶非常深刻。

    眾所周知,曹操是一個好色之人。這一點我們從他眾多的兒子也能看出來,但對於曹操來說,再多的美女也不能滿足他的需求。美女對於他而言比人才還重要,所以想要把當時所有的美女都歸自己享用。有一次在招降張繡的時候,曹操看中了他的嬸子。這讓張繡感到非常的不滿,他覺得這是非常大的恥辱。因為自己的投降已經引起了別人的謾罵,如果這個時候連自己的嬸嬸都保護不住的話。那麼手下就不會有人服他了,於是就決定反抗曹操。

    於是他就私下裡定了一個計劃,在晚上的時候,帶領著自己的手下開始行動。因為偷襲的比較突然,所以曹操沒有防備。要不是張繡摸錯了地方,自己也會喪命。但就這樣,他還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不僅喪失了自己的兒子和侄子,而且還讓自己最心愛的一位大將典韋被殺死了。可以說這三個當時都是曹操最為信任的人,而且也是最依賴的人。但都因為自己的好色而失去,曹操感到非常的悲痛。而且當時典韋死得非常的慘,為了保護他的安全。不惜被亂箭射死,曹操真的被他的忠誠感動。

    更讓曹操遺憾的是自己培養這麼長時間的大兒子就這樣死了,於是曹操哭得不成樣子。可以說這件事讓曹操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而且實力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失。曹操所犯的第二個失誤就是在赤壁之戰的失敗,因為他之前打了很多勝仗。所以他變得非常的驕傲,而且當時在軍中有著一股浮誇之風。覺得沒有人再是自己的對手,而且無論自己怎麼打都不會失敗。就是這種盲目的自信,所以後來才被一把火燒了乾淨。而且要不是因為自己命大的話,說不定也會葬身火海。

    這兩個失誤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由於大兒子的死。所以導致自己的妻子丁夫人對自己也沒有好感了。而且還導致了後來眾多兒子因為繼承的問題發生內訌,如果曹昂當時沒有死的話。曹家就不可能出現後來混亂的情況,因為畢竟曹操一直就悉心培養這個孩子。而且大兒子也非常的爭氣,不僅有著很高的天賦,而且還非常努力。而且性格也非常的好,在軍中非常有威望。可是卻因為自己的一次疏忽,就造成了這麼大的損失

  • 13 # 食傷生財

    曹操確實很厲害,但是曹操的對手也挺厲害的,劉備和孫權手下能人眾多,例如周瑜,魯肅,諸葛亮,趙雲等,曹操統一北方之後,接受劉琮投降後,實力大增,乘勢收復江東,本也沒有過錯,但是收復江東需要進行水站,曹操士兵均為北方士卒

    ,不習水站,就把戰船用鐵鏈連結起來,這樣曹操士兵就可以發揮步兵的優勢,當時也考慮到敵方可能採用火攻,但是時值冬季,盛行西北風,曹操當時思考敵方如果用火攻,就是自己燒自己,根本沒有想過會有東風颳起。

    曹操對東吳江面的天氣沒有過多的瞭解,熟不知反季節的事情也會偶然出現,東風真的會在江面上出現,結果周瑜用火攻,曹操大敗,自此曹操和孫劉聯盟形成了戰略平衡。曹操接著丟了荊州,更需要休養生息,不具備再次大規模用兵的實力,而且西涼馬騰,漢中張魯還沒有平定,曹操後方還是存在各種不穩定因素,曹操被迫把統一天下的計劃,作為長期戰略,然而220年曹操事業未成,就撒手人寰。

    之後劉備趁勢崛起,圖了荊州,平定西川、漢中。接著孫權智取荊州,算是三國鼎立之勢形成,不容易被打破。加入曹操赤壁之戰做足了功課,苦練水兵,瞭解長江氣候風向等地理,我想曹操的能力是足以平定天下的。

  • 14 # 對話歷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最終曹操透過挾天子以令諸侯,逐一攻滅袁術、呂布、袁紹、張秀、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統一北方。隨著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折戟,其統一天下的希望破滅。那麼曹操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呢?

    一、軍中缺少帥才

    曹操一生南征北戰,所有的重大軍事行動都是自己親自指揮,所以麾下戰將如雲,但缺少獨當一面的帥才。

    當初楚漢之爭,漢王劉邦正面與項羽對抗,雖然多次被擊敗,但韓信開闢的河北戰場非常順利,相繼攻滅魏、代、趙、燕、齊,有力支援了正面戰場,且又瓦解了項羽勢力,然後韓信南下圍攻項羽於垓下,最後取得勝利。

    如果漢高祖劉邦沒有獨當一面、用兵如神的韓信,其也不可能擊敗強大的項羽。

    曹操缺少這樣的帥才,所以統一的路上磕磕絆絆,最終止步赤壁這個地方。

    二、曹操獨斷專行,驕傲自滿

    曹操經過多年征戰統一北方,解除後顧之憂,然後南下荊州,進而企圖消滅東吳,這種先北後南的策略是正確的。且曹操趁劉備在荊州立足未穩南下荊州,迅速出擊,策略也是對的。但是其佔領荊州後,有點獨斷專行,沒有聽從賈詡的建議,安撫百姓,站穩腳跟,再圖進取,最後導致失敗。

    孫權父兄三代經營江東多年,根深蒂固,且不乏謀臣猛將,即使相對曹操實力較弱,但也不容小覷。尤其孫劉聯合後,實力大增。且南方將士善於水戰,優勢比較明顯。

    曹操兵力十幾萬人,再加上荊州降將,總兵力二十多萬人,但是他們大多沒有經歷水戰,且對南方的氣候不適應,出現瘟疫,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而且北方士兵跟隨曹操征戰多年,沒有好好休整,身心疲憊,戰鬥力減弱。

    孫劉兩家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下定決心對抗曹操,一戰而三分天下。

    三、統一難度較大

    曹操統一了北方大部分割槽域,唯獨沒有拿下江東和西川,一是這兩個地方佔有地利,一個都是水,一個全是山,所以比較難以征服;二是人和,孫權三代經營江東,孫權也比較英明神武,所以軍民一心,同仇敵愾,難以征服。而劉備更是一代梟雄,武有關、張、趙、黃、魏等名將,文有諸葛、法、龐等文臣,後來又有馬超的加入,陣容強大,凝聚力強。

    當初劉秀能夠統一天下,是由於南方沒有強大的割據勢力,而進攻西川時,可以從北面和東面兩個方向進攻,互相牽制對方,多了幾分勝算。而且劉秀的對手,實力都不是太強大。

    四、關鍵一戰戰術失策

    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指揮失策,導致在關鍵一戰中敗北,喪失最佳統一天下的機會。

    曹操用荊州水軍對抗東吳水軍,連連失利;把戰船用鐵索連在一起,結果被東吳火攻,損失慘重;冬天寒冷,人困馬乏,而且士兵水土不服,又發生瘟疫,影響軍心,戰鬥力減弱;對當地氣候不夠了解,因為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可能會逆吹東南風,這一點只能說曹操運氣太背。

    關鍵一戰的失敗,導致曹軍損失慘重,孫劉兩家名震天下,提升了威望,政權更加穩固。

  • 15 # 同看風雲

    曹操沒能統一天下,主要的是他的兩個對手的個人能力也太強,就是劉備和孫權也都不是等閒之輩。

    他們差不多都是等量級人物,都有蓋世英才。都是人中翹楚,其他人也只能望其項背。

    正所謂一人定國安邦,開創了不朽的業績。

    而開創者的個人因素往往在開創基業方面,又是至關重要的。

    強如立國之策,定會利國利民。籠絡人心,聚集天下人才,為已所用。縱橫卑闔,遠交近攻。你爭我搶,都不甘落於人後。

    在那個亂世年代。曹操也是透過個人努力,從一個普通的官吏,做到逐漸統一北方。成為一代梟雄。

    當然,他的 有些做法也不太正大光明。軟禁漢獻帝,以致於“挾天子以令諸侯”,讓他佔盡天時。

    但這也是可以讓他,有正當名義迅速擴大自己的勢力。集聚天下的人才,及各種資源為他所用。

    所以,這也是大家都認為曹操是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的。其實他本人也是這樣做過的,但由於劉備與孫權的聯合反抗。最後也導致他兵敗赤壁,一絕不振。

    自此,三國鼎力局面形成。曹操也未能統一全國。

    這也是,全因為劉備與孫權也都是開國治世的君王式人物。各自制定的正確的立國、強國之策,使他們迅速地能從無到有,由弱變強。

    最後,使他們都成為能與曹操分庭抗禮、平分秋色,並且能使各自都是獨佔一方的霸主。

    而最能說明劉備與孫權,功不可沒的事例。就是當他們去世後,他們的繼任者們最終沒能逃脫被覆滅的命運。

    這也說明劉備與孫權的繼任者們,德行尚淺、才不配位。

    縱然有地勢天險,良田沃野。如果沒有良好的治世之道,更沒有吸引、聚集各類人才為已所用的良策。最後終歸徒勞,被人滅亡。

    所以,曹操最終沒能統一全國,全都是因為他的兩個對手劉備和孫權也都是蓋世英雄。

  • 16 # 大周天子武曌

    完全是因為火候沒有到。

    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期間,可以說是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甚至只要他願意,無論是群臣還是漢獻帝都只能同意他的取而代之。但整整25年之內,曹操都稱魏王,始終沒走到最後一步,究竟是為何?

    從名聲考慮,曹操不想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天下大亂,但朝綱倫常依然在形式上存在著。曹操憑藉著“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是以朝廷的名義行曹魏之事。

    雖然曹操竭力宣稱自己是奉天子詔,但天子權力被架空,卻也是路人皆知之事。

    孫權、劉備早已唾罵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但曹操並不懼怕這種責罵,因為當時天下分裂,群雄並起,相互之間的責罵和攻訐本屬正常,曹操同樣以亂臣逆賊的名義指責他們,他所懼怕的乃是留下歷史的罵名,那可是有口難辯、影響深遠的。

    因此曹操一直保持宰相的身份而不敢隨便僭越稱帝。

    “天下鹹知漢祚已盡,異代方起。自古已來,能除民害為百姓所歸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餘年,功德著於黎庶,為天下所依歸,應天順民,復何疑哉!”王曰:“‘施於有政,是亦為政’。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魏氏春秋》

    從這一段曹操與夏侯惇的對話中可以看出,曹操還是想作為一個漢臣被記錄於歷史之上。至於稱帝之事,就交給他的後人了。當然,他兒子曹丕並沒有讓他失望。而在千年之後,曹操的這一舉動也是得到了不少的讚譽。

    相反的例子就是袁術,在獲得了玉璽之後沒多久,那顆稱帝的心就蠢蠢欲動起來。在他還未稱帝之時,袁氏四世三公,受人敬仰。

    而他稱帝之後,就成為了天下人人慾得而誅之的物件。從而最終在曹操,孫策,劉備的聯合打擊下敗亡。從這一點來說,袁術給曹操打了預防針。

    第二,從當時形勢來看,曹操還不具備稱帝的條件。

    當時曹操已經取得漢室的絕對控制權,但他的勢力還是侷限在中國北方,南方仍有劉備與孫權兩股勢力割據,國家還未統一,天下並不太平。

    曹操作為漢臣,此時冒天下之大不韙,貿然稱帝,勢必成為眾矢之的。而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便不復存在,陷於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動,甚至引起曹操陣營內部新一輪的軍閥割據。

    這樣的局面對於曹操來說風險太大,這一點,曹操非常清楚。

    孫權也曾上書稱臣,順道勸曹操稱帝。而曹操的反應也十分明確:這貨是要坑我啊!他深知這一步會帶來的後果。

    而在曹操稱魏王后,以荀彧為首計程車族集團也開始了各種反對的聲音。

    這也讓曹操意識到了除了外部環境不允許之外,自己陣營內部依然有著強大的漢臣群體。只有這些人真正願意奉己為帝,那一切都有機會。

    事實證明,直到曹丕才透過九品中正制,實現了曹氏與士族集團利益交換。最終才能夠成功稱帝。

    總體來說,曹操在稱帝這件事上處理得非常聰明,他以丞相的名義做了應該由皇帝做的事,在形式上維持了漢王朝的統治,在實際上實現了自己的野心和慾望,既讓劉備、孫權抓不住把柄,又為自己的兒子日後稱帝準備了條件。

    怪不得曹魏政權才能在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一枝獨秀,曹操的政治智慧,豈是常人可以比擬的!

  • 17 # 吳越管城君

    題主此問實在有趣,曹操厲害就一定能夠統一天下嗎?難道孫權和劉備就不厲害嗎?所謂“敵愈強則我愈強,”在與劉備、孫權等不世出的梟雄為敵之時還能始終保持優勢,甚至佔據天下江山之半,這就足以說明曹操的偉略與雄才,更何況,若不是對於曹操而言,與其說他是漢之丞相,不如說他是創業之主,因為漢室江山在“黃巾軍興起”之時就差不多已經分崩離析了,而正是英雄過人曹操在廣招天下賢才,畢舉巖穴異人之後重新收拾山河社稷,進而讓漢獻帝劉協白白做了數十年的太平天子。換言之,曹操的厲害之處,與其是否統一天下並無任何關係,因為,在群雄並出的時代,能做到像曹操這樣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一:青州軍起家,奉天子以令不臣

    話說曹操雖然出身於官宦世家,但自由志趣卻又與一般計程車族子弟有所不同,年紀輕輕的曹孟德雖然生性頑劣,但在浪蕩的外面之下卻始終保有一顆為國為民的赤城熱血之心,所以,擔任洛陽北部尉的時候就設定五色棒來懲戒當地驕縱不法的豪強貴戚。

    公元184年,黃巾軍起,在家賦閒的曹操不忍天下蒼生淪於水火倒懸,毅然變賣家財,交結當地豪強,招兵買馬,主動參加平叛運動,嗣後,他又透過整編青州軍,取其青壯驍勇之士,而汰其年老幼弱之徒,經過整編的請州軍因此而成為曹操深為依賴的嫡系部隊,隨其南征北戰,東征西討。

    公元196年,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議,將蒙塵在外的漢天子劉協應到許都,從此開始了他“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權臣生涯。

    而就在曹操正式成為漢室代言人之後,雖說不免有驕縱恃權的嫌疑,但卻也為漢室剿滅了不少試圖分裂割據的諸侯勢力,諸如:淮南袁術、河北袁紹、巴蜀張魯以及烏桓等。

    而在經過十幾年的徵發之後,到了公元208年,曹操基本實現了北方的統一和鞏固。

    二:分裂天下之戰——火燒赤壁

    公元208年,業已平定北方的曹操終於在荀彧等人的建議下,率軍南征,試圖一舉剿滅盤踞荊州的劉表,進而懾服割佔江東的孫氏兄弟。但“人間事不如意者常八九”。始終有志圖謀天下,亦或者格局自立的孫權和劉備在面臨來勢洶洶的曹操軍團時,出於共同利益的驅使兩家竟爾形成了戰時同盟,一同對抗南下的曹操。

    同年,由於天時地利使然,不習水戰的曹軍慘敗赤壁,就此而失去南下爭奪天下的機會,至此,以長江為限,北方中國基本就在曹操手中,而江東之地則歸孫權所有,至於巴蜀之地則被劉備所佔據,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的態勢就此成型。

    三:經濟條件不足以支援統一大業

    正所謂“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圖形,面對三家分立的政治格局,即便雄強如曹操者也只能望而興嘆,畢竟,雙拳難第四手,更何況,大亂之後的天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已然失去了進行大規模統一戰爭的機會和條件,換言之,限於此時的客觀形勢,雖說統一勢必是大勢所趨,但那也是在經濟有所復甦,百姓經過休養生息的事情了。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無能為。”人終究是社會的產物,由於客觀現實的限制和束縛,即便有通天只能也是無可奈何的。所以說,曹操不能統一天下,並不是實力有所不足,而是時機還沒到罷了。所謂英雄,除了有超拔脫俗之能,更重要的則恰在於他能夠順勢而為,透過因勢利導來成就自己。

  • 18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曹操是真正的豪傑,他上馬能領軍,下馬能治民。提筆能寫詩,拔劍能殺人。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物。三國志記載,曹操出身豪門但無紈絝之風,頗有遊俠的味道。他雖然家境富裕,門第也算很高,但他從未受此約束。他任俠好友,急公好義,自小就是一條好漢,年輕的時候,也頗幹過一些癲狂事,甚至挾刃入室想行刺權貴。但曹操胸襟廣大,愛憎分明,高瞻遠矚,多謀善斷,因此他既是權臣,也是明主,有很多名人悍將為他效力甚至效命。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曹操沒能統一天下呢?

    首先:曹操戰勝烏桓後,志得意滿。視天下英雄如無物。因此他並沒有仔細規劃統一戰略。同樣,他麾下的謀士,唯一有陽謀遠見的郭嘉去世,其他如賈詡,荀彧,荀攸都不能給曹操一個完美的戰略框架。

    戰勝烏丸,平定遼東後,曹操的實力和聲望達到了一個高峰。這個時候,他是繼續謙恭養望,積蓄實力,還是橫行無忌,惟我獨尊呢?很明顯,曹操選擇了後者。本來曹操是以東漢中興之臣的面目出現的,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尊天子以伐不臣”,曹操本來是站在正義的一面,弔民伐罪,討伐不臣,和之前的權臣何進,董卓,袁紹都不一樣,曹操因此取得了民心,尤其是士大夫的歸心。但是曹操在依靠武力征服了半個中國,尤其是取得中國當時最富饒,最核心的地區後。按理說應該是佔得天時,但實際不然,曹操佔領鄴城後,野心膨脹,大修土木,如銅雀臺,供自己享樂,而後又自任丞相,橫行朝野,三國演義有記載,說曹操目中無天子,經常欺君罔上,有一次甚至“遮於天子之前以迎受之”萬歲”“,惹得關二爺要一刀把他幹掉,雖然是演義,但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事實,那就是曹操的不臣之心已經昭然若揭。

    在天下還未統一,人心還未穩定的情況下,擁有半壁江山的曹操如此作為,不可能不引起一向以忠君愛國自詡的儒家士大夫們的憤怒,同樣,閹人之後的曹操,其家族雖然豪富,雖然自詡為漢開國元勳曹參的後人,但實際遠不如”四世三公“的袁家,甚至不如四世太尉的楊家那麼具有威望。在門第家世思想非常濃厚的東漢末年,這是很難得到士大夫和世家們的支援的。因此曹操雖然擁有強大武力,但政治基礎並不雄厚。這是他的致命傷之一。如果他如王莽那樣蓄養人望,不急著享受。“多積糧,緩稱王”,繼續勢力,收取民心。穩定自己的陣營。而後以繼續“尊天子而伐不從”,以王師征伐劉表,劉備,孫權,劉璋,結果可能會大不一樣。

    其二,曹操是一個性格乖張的人,曹操大多數時候都愛才如命,禮賢下士,但是他本身性格比較狷介,從小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的人,他好色,喜怒無常,多疑,視人命如草芥。這一切都讓他很難成為一個統一天下的雄主,如果拿他跟秦始皇比,被認為是刻薄寡恩,鷹視豺聲的贏政,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從未有過殺戮無辜的情況,也沒有隨意殺害臣下和侍僕。但曹操不同,曹操經常偏離正軌,經常根據自己的好惡行事,如夢中殺人,酒後殺人,隨意殺自己的小妾。殺孔融,殺楊修,包括一怒屠城,殺害數十萬無辜百姓,這都不是一個雄主應該的做的,而更像一個遊俠兒。因此,他的性格,不可避免的影響了他的決策。這對他的統一大業是有致命影響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蜀張松因為其被曹操輕視(曹操個人喜好所致,張松其貌不揚,曹操不喜,因而輕慢之)而懷恨在心,力勸劉璋與曹操為敵,且成了劉備內應。成為曹操的統一大業的絆腳石。

    其三,曹操作戰方向的錯誤,曹操在平定烏桓後,我認為他應該西向消滅關西馬超,韓遂等西涼勢力。馬超韓遂雖然勇猛,西涼軍雖然彪悍,但絕非曹操的對手,因此曹操應該首先統一北方。在北方,他的軍隊是具有絕對優勢的,他的將領們也善於陸戰。收拾西涼後,再南下漢中,西蜀,如果善用韜略,必定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就平定了大半個中國。以西,南,東三個方向對劉表,孫權形成夾擊之勢。劉表新喪,內部不穩,劉備雖然想鳩佔鵲巢,但強龍難壓地頭蛇。劉琮及蔡氏審時度勢,必定投降曹操。這時候劉備如喪家之犬,不但諸葛亮不會輔佐他,徐庶都很難說。要麼繼續南逃東吳,要麼就只能投降曹操。此刻孫權孤掌難鳴,不可能再有一戰之決心。不用打,很快就會降了。就算打,曹操兵多將廣,糧草充裕,並且可以從三個方向進攻,東吳兵少,雖然善於水戰,但長期來看,必敗無疑,而且曹操王命之下,東吳士人很難抗拒。

    後世有人經常把赤壁之戰當作曹操的滑鐵盧,但事實並非如此,曹操不能統一天下,不是一兩個赤壁就能決定的。曹操一生,身經百戰,勝仗固然多,敗的也不少,經常是丟盔卸甲,根據地丟了,甚至連命都差點沒了,這個時候曹操都挺過來了。但是由於曹操的性格決定了他的策略,連續的勝利造成了他的自大心理,妄自稱相,橫行朝野,造成人心不服,而後又在吞併荊州以後貿然以傾國之兵力南下,妄圖以石擊卵,一戰平定長江以南,統一天下。但是曹操軍隊不習水戰,結果在孫劉的夾擊之下,一敗塗地,損失慘重。讓劉備緩過氣來,先圖荊州,後並西蜀,三國並立之勢形成,劉備勢力同時發展壯大,東吳也沒有了懼怕之心。曹操在兩者的夾擊下,已經無力迴天,很難再有統一天下的大好局勢。

  • 19 # 山野老人

    為什麼曹操沒有一統天下?

    為什麼曹操沒有統一天下?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 漢獻帝像座山橫亙在曹操面前。

    曹操勢力的壯大,就是從“奉主上以從民望”開始。在此之前,曹操勢力最強大的時候,也只佔有東郡。

    不僅地盤小,人才也是稀稀拉拉的幾個。

    武將主要是本家兄弟以及夏侯兄弟,參謀人員也只有荀彧、程昱等,連徐州都打不下,連呂布都讓他曹操提心吊膽。

    建安元年(196年),迎漢獻帝,都許昌,被漢獻帝封司空,行車騎將軍事。以“奉主上以從民望”,才慢慢打開了局面。

    因此,有漢獻帝在位,曹操就不可能統一天下。

    如果拋開漢獻帝,曹操單幹,那麼就坐實了之前諸葛亮等指責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罪名;不拋開漢獻帝,以漢獻帝的名義統一天下,曹操還沒有這個心理準備。

    曹操統一天下的這個目標就夾在這兩種情況之中,邁不開步子。

    第二, 曹操承擔不起篡臣逆子的罪名。

    曹操雖然有野心,想統一天下,自己做皇帝,但是曹操還有儒家文化羈絆,還殘存著忠君報國的想法,沒有勇氣衝破儒家牢籠,更沒有勇氣承擔篡臣逆子的罪名。所以,曹操在《述志令》中一再申明,自己“本志有限”,“ 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曹操的志向限定了操場無法統一全國。

    第三, 孫權、劉備的存在也是一大關鍵因素。

    曹操在赤壁之戰前,雄心勃勃,面對孫劉聯軍,橫槊賦詩:“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赤壁之戰後,曹操深知自己有生之年,無法清除孫劉政權,於是對統一全國就不抱幻想了。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見劉備已取得益州,而漢中是益州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必然要攻取漢中。於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五月,攻克河池,斬氐王竇茂 ;七月,曹操大軍進至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北)。張魯聽說陽平關失守、逃往巴中。曹操進軍南鄭,盡得張魯府庫珍寶。十一月,張魯出降曹操,漢中遂為曹操所有。

    劉備在益州聽說曹操已經佔領漢中,張魯已經投降曹操,十分恐慌。可是曹操卻不同意司馬懿等人趁機奪取益州的進言。反而說:“既得隴,復望蜀。”後匆忙撤軍,最後讓劉備趁機佔領了漢中。

    從此之後,曹操基本上處於走下坡階段,徹底失去了統一全國的志向!

    襄樊之戰初期,關羽水淹于禁七軍,曹操惶恐得準備遷都來逃避關羽的威脅。為了打敗關羽,後來竟然妥協到與孫權聯合,來對付關羽。這就是曹操處於走下坡路的具體象徵。

  • 20 # 陳不言

    老陳來回答: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徵,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

    若論原因,在軍事上是忽視了二大戰役,赤壁以及漢中之役,低估了孫權的決心和意志;看低了劉備的雄心和壯志。在政治上是晚年沉迷於政治,給自己樹立了過多的敵人;另外,士族對曹操的抵制也不容小覷。

    下面進行詳細的解答:

    一、軍事上忽視了二大戰役

    曹操未能一統江山,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及漢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戰前夕是他最接近統一的時刻。

    當時北方初定。荊州投降,被他視為心腹之患的劉備一路逃亡,只剩下江東政權搖擺不定。從曹操寫給孫權的信來看,他頗有已視江東為囊中之物的自大。但實際上他在收服荊州之後馬上攻打江東。 已是因冒進而失策,賈詡也勸他:

    “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而曹操之所以不聽而冒進,一是他以孫權為孺子。低估了江東的決心和能力,未料孫權野心不比袁紹等人小。魯肅曾當眾對孫權說:

    “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

    孫權大笑。可見他早不諱言自己的稱帝野心。又怎會輕易投降,劉琮之降承自劉表的不思進取明哲保身。 而孫家父子兄弟都是極力開拓堯野心勃勃之人,曹操未免想得太簡單。

    二是他低估了劉備, 劉備與他交手多年,向來被動,以走為上。但建安十三年的劉備已今非昔比。諸葛亮不僅能說服孫權抗曹。還能與之訂立平等的外交聯盟, 後一點尤為重要。保證了劉備不像過去那樣只能成為地方軍閥的附庸, 而擁有了爭奪自己地盤的資格。

    劉備本已到窮途末路,卻突然反敗為勝,佔據荊襄,聯合孫權,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如果沒有劉備的參與和定盟,曹操只面對孫權一個強敵,赤壁即便失敗。後或可再度找到機會取勝。

    然而當三股力量彼此牽扯互相制約時,要打破平衡就殊為不易,如建安二十年本來孫劉兩家就快為了荊州大打出手。 張魯一投降曹操,兩家馬上劃分了勢力範圍,掉轉槍口, 劉備回師蜀中。而孫權以十萬兵進攻合肥,曹操後來專門贈送名貴的雞舌香五斤給諸葛亮。以表微意,這時候想到來挖牆腳。顯然已經晚了,誰讓他當年煮酒論英雄時沒除去劉備,留下後患無窮。

    赤壁之戰後,曹操損失的數十萬士兵(大部分是他的精銳青州兵),一時難以恢復。而馬超、韓遂甚至趁機佔領了潼關以西。他對北方的統治已經出現危機,亟須修補、無暇他顧。

    只能坐視劉備蠶食荊州揮師益州, 此後他的戰爭性質已從擴張的統一之戰,轉變為對戰略要地的爭奪,三家拉鋸戰開始形成。

    與劉備的漢中之戰,則是另一個轉折點。

    張魯投降本是一個極有利的契機,曹操可以選擇繼續揮師入蜀,如司馬懿所建議,劉備初得益州,根基不穩。曹操若借得漢中之勢圖西川,對方野勢必瓦解冶。而曹操答之以名言:“既得隴,復望蜀乎”。

    曹操當然有其考慮,可能是受了赤壁時長線作戰的教訓,也不再寄希望於敵人自動瓦解, 何況當時劉備已從荊州趕回。孫權也有可能犯境,年過六旬的他選擇保險的做法。想憑藉中原的富足徐圖,孰料四年後漢中反為劉備攻佔。失去漢中的第二年曹操即死去,這四年間為何曹操沒有動作反而導致前功盡棄,不妨從曹操的朝堂上找找原因。

    二、晚年的曹操沉迷於政治

    以建安十八年曹操稱魏公,如蕭何故事為標誌。曹操後期活動的重心更多地偏向了政治, 他早年雖盡力勤王,並無不臣之心。但漢祚傾頹之無法挽回有目共睹,就算他自己有顧忌。群下出於自己的名位考慮,也多有勸進之心。 而隨著曹操年齡漸老,為子孫計。他亦不能不為代漢鋪路,翻開武帝紀。

    建安十八年後,幾乎每年都有天子對曹操超規格的冊封和晉位記錄。可以想見這背後複雜的正統之爭和政治程式, 與此相對應的是愈漸單薄的軍事記錄。

    到建安二十五年,比較大的軍事行動只有平隴西涼州以及奪漢中兩起。 其中漢中得而復失, 而兩次征討孫權都在有利情況下草草結束。

    究其始末,第一次回去後曹操登位魏公。第二次受了獻帝賜予的天子旌旗, 其中是否有關聯?因稱魏公之事。曹操還失去了最重要的謀士荀彧。這也多少影響了他的軍事決策,荀彧當年力勸曹操迎漢帝至許都。目的卻是希望曹操藉此“奉主上,秉至公,扶弘義”。

    扶保漢室是他的原則,他也為之而死, 跟隨曹操多年。忠心耿耿、屢建功勳的荀彧尚且如此,曹操所能感受到的政治壓力可見一斑。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操帶來政治資本的作用,恐怕遠遠小於它所帶來的政治壓力。

    雖然毛玠勸曹操說“宜奉天子以令不臣冶”。但事實上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後。面對的形勢是:

    “袁紹內懷不服……太祖方東憂呂布。南拒張繡。”

    這還僅是中原一地。少數民族尚有烏桓、鮮卑、西涼;各地軍閥尚有劉表、張魯、孫策等人。未見一人因曹操佔據中央而歸附,而曹操幾個最為得力的股肱謀士與猛將。 也很少是因為響應朝廷徵辟而來到他門下的。

    無論是吸引人才,還是攻城掠地、擴大勢力範圍。都是靠曹操政治清明,善於用兵冶。反過來,既然是迎奉天子,那曹操就等於將漢室的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成為眾矢之的。 一邊周瑜罵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一邊荀彧還滿心期待他重振漢綱,之前統一過中國的三位皇帝,無一人面臨過如此複雜而矛盾的政治處境和法理難題。

    隨著曹操權勢的增大,政敵也越來越多。

    他不得不騰出手來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進獻三個女兒、殺伏皇后一家、誅孔融。如何平衡漢朝與自身的關係。耗費了曹操的許多精力,比較兩個對手:江東在赤壁戰後便不以朝廷為顧忌;劉備以正統自居。兩家幾乎沒有內部鬥爭,故可一致對外,鞏固自身。

    三、士族對曹操的抵制

    士族對曹操的抵制也不容小覷,曹操的政權叫做“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

    曹操出身士族最為歧視的宦官家庭,又以軍功起家,用人唯才是舉,不信天命,厲行法制,抑制兼併。每一條都與土族觀念背道而馳。

    荀彧之死,也與他計程車族背景有關, 直到曹操死後。曹丕任用陳群實行九品中正制。由士族壟斷做官權。然後在士族內部按照聲望的高低、門閥的上下、勢力的大小來分配官位官職。這才真正消除了士族的疑慮。

    交換來他們對曹丕代漢的認同,故而在曹操有生之年。 他對全國計程車族集團始終沒有產生強大的凝聚力。雖然中原士族集團鑑於鄉土與正統觀念多有歸附,但地方上如荊襄堯益州堯江東集團,便不大買他的賬了。

    反觀劉備與孫權政權,都得到士族集團強有力的支援,諸葛亮本身出自琅琊士族,又與荊襄士族多有聯姻。劉備作為外來者,在荊襄地位的穩固。很大程度上仰仗於諸葛亮、龐統、馬良等當地士族的支援,頓時翻身,與前期狼奔豕突的狀況不可同日而語。

    結語: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問題操心操肺,而孫劉皆為人傑非一時能攘除, 曹操在這三人中年紀最大,就算天假以年,只怕他無心也無力統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錢買器材的我,該如何繼續我的攝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