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安靜靜的狀元郎

    原因有三吧,一是內部問題,楊廣是為野心很大的皇帝,他要把持統一集權,但太平剛定軍權分散,他想要從中平衡。

    二就是高麗國確實侵佔東北,用通俗的話講就是高麗以前確實是個小國,當狗的。但是這條狗有一天突然翻身做主人要跟你爭亞洲霸主,時不時擾亂邊境,派人煽動軍閥作亂,這就是亂的根源所以必須要打。

    其三就是突厥的問題,隋朝不是不打突厥而是之前已經把突厥揍出屎來了,都給打散分兩部分到唐朝才又統一的。況且當時突厥是遊牧民族打了我跑了就沒事,而反觀高麗,一度可以和中國爭亞洲霸主了,所以隋唐皇帝都愛打高麗,大概就是爭亞洲老大這樣吧。

    然後楊廣把自己天下打沒了,便宜了唐朝。唐朝接著又大,也奇怪高麗這個民族幾天不打就癢癢,之後的朝代也是。

    其實從歷史角度看,隋朝的一些東西是功在千秋,只不過不逢時。

    就這樣!

  • 2 # 腦洞歷史觀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個概念,就是高句麗在哪?是個什麼性質的反隋勢力。

    高句麗在東北那疙瘩,從地理上看,它有一半在我們的東三省,有一半在現在的朝鮮半島。

    從沿承上看,有點像箕子朝鮮

    或者衛滿朝鮮。

    或者是漢朝的漢四郡。

    從政權上來看,它並不是一個遊牧民族,對遊牧民族,中原的政權是能拉擾就拉擾,能趕就趕,一般不會直接滅掉。因為人家是遊動人口。你想滅也滅不掉,你一來,人家就跑,你一走,人家就春風吹又生。

    那麼,高句麗在地理上還有一個特點,它一半在中原政權的藩屬區域,就是朝鮮、越南這些地方。這些地方因為過於偏遠,再加上地理上的隔斷,比如有大河大江,大山脈等等,進行了一定的隔斷。在技術上又成熟的古代,是沒辦法直接管轄。

    比如越南,朝鮮,都曾經征服過然後直接管轄的嘗試,但就是因為文化地理上的原因,大家沒辦法尿一個壺裡。

    那怎麼辦?認個老大就行了唄。承認我是這一圈的大哥。中原政權也無非是要一個保障,就是你不會對我構成威脅。

    那回到高句麗這個國家,它是一個跨界的存在,它一半屬於那種你不惹事,我就給錢你的地方,一半則屬於你必須是我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地方。

    比如高句麗佔的遼東這一塊,那必須是要歸入到中原政權的,中原政權如果弱,那就另說,如果強,那肯定要納入管轄的。因為這些地方,是有能力入侵中原的。你不拿下,你的國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後面事實也證明,很多朝代都是被遼東這些搞翻的,比如宋朝,比如明朝,再比如就不比如了。

    所以,遼東那疙瘩不允許有那麼牛叉的存在。

    高句麗恰好就在這個疙瘩上,而且態度上也比較雞賊,要打他了,馬上服軟,一撤兵,馬上就開始搞事情。楊廣在揚州總是沒法有辦法放心玩啊。

    那怎麼辦,只好打嘍。

    比較政治的說法,就是楊廣的東亞宣告: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於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辦統遼東。今乃不臣,別為外域。……當陛下之時,安得不事,使此冠帶之境,仍未蠻貊之鄉乎。

    就是自古以來,那塊就是我們的地盤,這要在我們手上丟了,我們負不起這個歷史責任,就無法實現華夏民族的偉大復興。

    所以,不僅僅是隋朝打,到了唐朝接著打,一直打到武則天時期,大大小小十餘戰,人數近大百萬,打了七十年,終於把東北以及朝鮮半島那一塊打服了。

    當然,這跟帝王的氣質也有關係,唐太宗,楊廣這些人,都是自我感覺超好的人,那越打不下來,越要打。

    我什麼事情都辦成了,天下就我一個天可汗,你一個高句麗,看得也不大,就敢不服我?

    開國際大會,萬國來朝,就你一個高句麗缺席,那人生不就是不完美嗎?帝王生活也很無聊的,也需要一個對手的。那正好趕上了,於國家安全,必得之,於人生完滿,必得之。那就打吧,

    那麼,拿下後,效果是明顯的,首先,朝鮮半島政權不過鴨綠江,不過鴨綠江,就不會對中原政權構成威脅,那你們在朝鮮半島是三個國家小演義,還是一個國家大團結,還是兩個兄弟比手腕,那是你們的事,我們不管。

    當然,有外部勢力介入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比如日本。日本要攻中國,朝鮮半島必定是跳板,所以日本要打,中國就得救,明朝萬曆朝鮮戰爭就是一例。

  • 3 # 我來啦30

    高句麗,農耕文明,有自己的軍事體制和政治體制,相當強悍的組織能力,如果放任他做大,中華文明可能要受到重大的威脅,唐太宗說要為子孫後代去除大患正是因此。

    聰明有能力的帝王軍事能力戰略眼光不會太差,所以隋煬帝和唐太宗之所以舉國征伐,正是為華夏去除尚未強大的後金和蒙古啊!

  • 4 # 諸葛太閣大人

    比如一個老大,手下有一群小弟,其中一個頻頻挑戰老大權威甚至有威脅老大利益的舉動。你想老大能夠坐視不管嗎?如果任其胡作非為,那其他小弟怎麼看,那他這個老大位置還能做的安穩嗎。隋作為東亞政治經濟中心,是老大地位,高句麗妄圖挑戰老大權威,所以這種小弟一定要打!主要還是華夷秩序不能亂,遼東那點土地還是次要的。隋煬帝徵發百萬大軍,這個有點誇張,不過實際上包括徵調的民夫也確實是聲勢浩大,這其實主要是想在氣勢上壓倒高句麗,迫使它不戰而降,不戰而屈人之兵,減少戰爭帶來的損失!但是高句麗頭鐵,所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最後打了起來!古代戰爭都是很燒錢的,因為戰端一起,錢糧大把大把填進了無底洞,而且這樣的結果勢必造成國內空虛,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就削弱,所以一旦農民起義地方反叛就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導致國滅!

  • 5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高句麗的存在嚴重威脅著中央吏治國家的生存,而且放任不管就會此消彼長,高句麗的力量越來越大而中央的國家力量越來越弱,時間久了就會被高句麗壓制,喪失東亞地區的主導地位,所以李世民和隋煬帝都不能放過高句麗,一定要趁著自己的國家還有武力的時候把高句麗消滅,隋煬帝的運氣不好,而李世民則是集合了內亞的精銳和突厥的一部分力量,最終把高句麗給幹掉了

  • 6 # 清園居

    今天國人從歷史教科書上了解的楊廣基本就是一直被儒家偽君子學者們妖魔化的楊廣。歷史上真實的楊廣就是非一般的人物,簡直可以說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戰略家政治家藝術家,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的總設計師和實踐家。

    知天命之年而死於非命的一生,做的幾乎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國之大事:三次發兵欲征服高句麗、繼續完善由其老爹設計啟動的科舉制、在蒙古草原舉行獨一無二的盛大宴會和物資商品交流會,以豐富繁盛強大,和平地征服了西域和北方各個民族國家的心、開挖大運河,把江南豐富的物產和糧食運輸到長安和洛陽(從此以後,至清朝滅亡,歷代才都設立了漕運總督一職),建立了很多國家級糧倉(用於戰備和賑災等不時之需)等等。

    另外必須要強調的是高句麗與高麗不是一回事。高句麗民族介於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在東北亞一直是漢民族強勁的敵人。其勢力收縮時期,佔據整個東北,覬覦中原;其勢力擴張時期,南下西進,兵鋒直指黃河與中原一帶,同時佔據朝鮮半島的北部+。

    所以,當時的高句麗,也可以說是當年隋王朝邊境上一個最大最危險的不穩定因素。楊廣要打,那是最正常不過的思維邏輯。只是任命的前敵總指揮缺乏軍事家的眼光氣魄和“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決斷,才導致無果而終,甚至因勝利而喪失勝利果實,最終成為壓垮隋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 7 # 沙中土大溪水

    朝鮮半島是一個較大半島地形,這種地形有著自然而然的地理優勢,就是易守難攻。在政治地緣上一直就是一個比較獨立政治單元,可以看看歐洲林立的小國,為什麼不統一就和歐洲多半島地形有很大關係。

    在東北亞大陸的地理環境中,朝鮮這半島地形地緣結構,從漢朝開始隨著中國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的逐漸東移、北移。朝鮮這個獨立地緣結構就越來越重要。

    我們很多人認為朝鮮半島和東北陸路相接罷了,直覺上把朝鮮當東北一樣了。其實不然,從地圖上看,朝鮮半島從海上整個包圍著我們的渤海、黃海;朝鮮半島的最南端其實和上海挺近的。在近代海權越來越重要的時候,朝鮮半島在東北亞的地緣的重要性就越發凸顯。

    從後世的結果看,中原每一個統一的長時間的王朝立國初期都要對朝鮮動手,元滅金前先征服的朝鮮;明朝立國後也是馬上征服朝鮮,明朝時朝鮮也就是李氏朝鮮的起源。清朝入關前也是先征服了朝鮮,並確立藩屬關係。共和國立國時,也是在朝鮮打了一仗。

    但由於地緣地理的影響,朝鮮無論如何征服,中原王朝始終無法對朝鮮有長時間有效的統治。幾次仗打下來,只有默許朝鮮半島的獨立,但同時也打服了朝鮮半島的割據勢力,使得朝鮮的割據勢力知道自己實力不夠,只能偏安一隅。

    長時間的歷史條件下,朝鮮就形成了現代的格局,無論如何只能夾雜在大國夾縫裡生存。明朝中後期開始就是中日對抗,二戰後世幾個大國的對立。所以說現在朝鮮半島的分裂就是最好的結局,只能是大國對峙的前沿。朝鮮完全導向任何一方,都是向對立的大國不能忍受的。這就是朝鮮的宿命。

    從後世的經驗看,當年隋唐兩朝必須滅掉高句麗也是這個道理,也是從那次以後,朝鮮半島的勢力就永遠的被控制在半島。而同時中原王朝也明白了半島地形的特殊性,只能征服,無法完全實行郡縣制的統治。

  • 8 # 白馬嘯長安

    從隋文帝打到唐高宗,難道大家都是一根筋?否,說明大家都很負責,認識到高句麗的危險,要在其繼續壯大前剷掉它。高句麗政治、軍事組織完善,農耕社會為主,已初具小中華的形態。而且是攻擊型的國家。此時不打,等著它入主中原吧。

    請看高句麗的地圖:

    再看漢代的地圖:

    可以看到朝鮮半島的北部原來還屬天朝。是在西晉末年,中原一片混亂時落入高句麗之手。好不容易國家一統了,隋朝的使命在此。隋文帝一徵,隋煬帝三徵都失敗了。這充分說明了人家的實力。所以唐王朝更加急迫地要解決這問題。隋的失敗在於策略,不在於目標。

    隋煬帝

  • 9 # 狼煙火燎

    隋朝為什麼一定要打下高句麗?就和現在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收回臺 灣一樣,因為國家還 未 統 一,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將他打下來,就是這麼簡單!

    我們可以看上面一張地圖,高句麗這個地方在朝鮮半島,在漢朝的時候是我們的領土,而在晉的時候五胡亂華,從此被分裂了出去,後來的南北朝動亂自然也沒收回來。隋朝完成大一統後,首先想到的當然是保證國家完整,更何況那時候的隋朝兵強馬壯,隋煬帝更是要勵志成為千古一帝,國家都沒有統一,怎麼能號稱千古一帝呢?

    所以隋煬帝分別3次討伐,第一次大敗而回,第二次勝利在望,楊玄感叛變功虧一簣,第三次成功了但是民怨四起,叛亂開始了,直接導致了隋的滅亡。

    而到了唐朝自然也是不斷的討伐,不過唐比較聰明,不斷的和高句麗打小規模消耗,高句麗怎麼可能消耗得了強大的唐朝,後來在唐高宗時期終於迴歸。

    其實道理就是這麼簡單,為了國家統一,沒有其他理由!

  • 10 # 密探零零發

    隋朝之所以要打高句麗,是因為高句麗這個小國目無尊長,犯上作亂,不得不好好地收拾一下,但結果有點蛋疼,隋朝直接被自己玩死了。

    高句麗乘著魏晉南北朝中原大亂,無暇東顧,趁勢坐大,侵吞隋朝國土。五胡亂華後,原來作為中原王朝的朝鮮半島的高句麗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統治,趁勢坐大,而且還膽大包天地侵佔了遼東地區的一部分領土。隋朝剛建立的時候,隋文帝就看高句麗太過於囂張,派大軍去跟它打了一場,雙方都損失慘重。此戰之後,高句麗見識了隋朝額強大,也老實了一陣子,但它侵佔的領土一直沒有還,成為隋朝心頭之患。

    高句麗勾結日本,企圖玩個大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高句麗老實一段時間後,感覺隋朝也就一般般了。不甘寂寞的高句麗企圖聯合日本,一起侵佔隋朝在遼東的更多徒弟,可謂得寸進尺,是可忍孰不可忍,隋朝此時必須拿起武器,維護自己的領土完整,跟後來的唐太宗派兵攻打朝鮮和日本聯軍一樣,是必須一戰才行。

    好大喜功的隋煬帝楊廣,不幹死高句麗,誓不罷休,將革命進行到底。這時候,隋文帝楊堅早就榮登極樂,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的隋煬帝楊廣繼位,他可不慣著高句麗,我可是當年平後陳一統天下的絕世英才,小小高句麗必將在我談笑間灰飛煙滅。但事以願違,三徵高句麗,第一次因為指揮不當,幾乎全軍覆滅;第二次快要成功的時候,因為後院起火,功虧一簣;第三次因為隋煬帝楊廣玩大了,全國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直接夭折。

    隋煬帝楊廣本來是要征服高句麗,一展雄風,誰知道最後把自己給玩死了。可以說一個高句麗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隋朝的滅亡。高句麗這個小弟一直都不服中原王朝,教育這個小弟的未完成事業,隋煬帝在無奈之中,交給了繼任的唐太宗李世民,且看他在白江口之戰,狂虐高句麗和日本。

  • 11 # 大東北的小豆包

    這個問題要從這個這幾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高句麗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西漢武帝時,原來的衛滿朝鮮(周滅商時,紂王叔父箕子遷移到朝鮮半島北部,建箕子朝鮮,西漢時,箕子朝鮮為燕國人衛滿所滅,建箕子朝鮮),此後朝鮮半島北部已經完全納入西漢帝國的版圖,並一直持續到東漢時期,在東漢時期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扶余人朱蒙,在現在遼寧新賓建立高句麗,後來東漢在東北的實力衰退,高句麗開始在東北地區進行擴張,西晉五胡亂華之後,一直在東北地區與慕容鮮卑的燕國相鄰。最後的一個燕國“北燕”被滅後,北燕皇帝馮宏就逃亡到高句麗。並被高句麗人殺死。

    南北朝後,隋朝統一中國結束近300年的大分裂時期,而此時的高句麗已經立國近550年,並且逐漸佔據了遼河以東和朝鮮半島北部,並遷都與平壤。

    南北朝時期的高句麗

    其次隋朝時期的主要政權形勢。

    隋朝時期,在楊堅的靈活外交政策之下,突厥汗國,已經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原為了慕容鮮卑近支的吐谷渾,佔據青海一帶,隋朝雖然完成大一統的傳統中原王朝的版圖,但是西域之地在西突厥手中控制,勢力仍然強大,而遼東在高句麗手中控制。

    隋朝時期形勢圖

    第三隋煬帝楊廣為什麼一定要征伐高句麗

    1.是楊廣雄心壯志的體現,隋朝統一中國後,經過隋文帝的精心治理,到楊廣即位之時,國富民強,楊廣有了實現宏圖偉業的本錢,而相比較隋朝四周的各個征伐目標,東、西突厥尚與隋朝和親通婚,而且過於強大,吐谷渾依附突厥人,而且佔據的苦寒之地;西南夷是煙瘴之地,唯有遼東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版圖,但是卻在高句麗控制之下200餘年,這是楊廣的首選目標。

    2.自東漢以來的曹魏。乃至南北朝,各大政權的更迭主要原因是,權臣篡位,無論是南朝的宋齊梁陳還是北朝的北魏、東西魏、北周和後來隋朝。權臣已經成為王朝的主要威脅,特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後,確立的門閥豪門以及北周的“八大柱國”他們形成的強大政治軍事集團,嚴重的威脅著王權,而這些問題,英明神武的隋文帝沒有能夠解決,強大隋朝中,豪門貴族們掌握著巨大的實力,他們威脅著楊隋的皇權,而這些楊廣準備解決。他解決的方法就是要帶領他們去征伐高句麗,講這些豪門貴族最大限度消耗在征伐高句麗的戰場上。

    這也就是楊廣要再三的征伐高句麗,不惜嚴重損耗國力,不過這些豪門貴族們也都是人精子,他們很快覺察到皇帝的意圖,他們將皇帝對於他們的消耗轉移到下層百姓身上,逼反了百姓,然後第二次征伐高句麗時,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就率先起兵造反,再後來就是各豪門貴族們都趁勢而起,最終就是楊廣的玩火自焚,把自己陷入絕境。

    隋末群雄割據,而其中屬於原來貴族集團的居多,最後取勝者的李唐也是貴族政治集團

  • 12 # 春先生的世界

    隋朝攻打高句麗的原因不外乎這麼幾點:一是隋朝滅了吐谷渾,打爆了東西突厥、交趾南詔,只有遼東還未臣服。 二是某次,隋煬帝碰巧在可明可汗軍中王賬中發現有高6。認定高句麗一定勾結突厥。

    對高句麗來說,亡國的日子到了。

  • 13 # 納蘭談史

    高句麗在歷史上和中國的關係很微妙,早在漢朝時期就因為領土擴張問題與中國發生過直接軍事衝突,被漢軍擊敗後逃離了漢境,之後高句麗只好低調的悶頭髮展與向外擴張。

    到了隋朝,高句麗因為遼西領土問題和隋朝發生了軍事衝突,隋文帝楊堅派遣30萬水路大軍討伐高句麗,不幸的是天氣不給力,連綿大雨道路泥濘,幾十萬大軍的糧食運輸不過去,而且還感染上了瘟疫,水師方面從山東出發結果遇到大風,被天時所敗,無奈收兵作罷。

    到了隋煬帝時期,隋朝萬國來朝,隋煬帝很有成就感也很自負,偏偏唯獨這個小國不來朝拜也不上貢,隋煬帝這個燥脾氣可容忍不了小小的高句麗,要御駕親征讓大隋朝的新仇舊恨一併報,命令天下所有軍隊齊聚涿郡準備東征滅掉高句麗,據史書記載隋朝百萬大軍抵達遼河被以逸待勞的敵軍和地利所挫,之後隋軍在戰略戰術上有明顯的失誤,隋軍中了敵軍的埋伏損失了三十多萬的兵馬無功而返。

    回朝後隋煬帝越想越氣,並準備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結果不巧的是楊玄感突然造反,又把隋煬帝的計劃打亂了。

    隋朝打高句麗損失慘重,內部也引起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此消彼長也讓外部的突厥勢力迅速壯大。雖然高句麗反覆無常,但是從內憂外患的隋朝國情來看,徵高句麗確實有很大困難,從戰略角度來看高句麗是東北邊防的一個長遠隱患,拔除它符合國家利益。從帝王角度來看,不給天朝面子還碰上了自負的隋煬帝,真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

  • 14 # 劉權林

    因為隋朝被逼的沒有選擇,其它手段都用完了,不管用,只能打,就像隋煬帝說的“勿遺子孫憂”。

    高句麗發源于吉林,本來打算朝西發展,結果被曹魏和前燕連續打擊,於是開始往朝鮮半島發展,因為對中原王朝稱臣,所以高句麗可以專心攻打百濟和新羅,從百濟和新羅手裡搶到了很多領土。

    所以那個時候高句麗不是一個國家,高麗王是要接受中原王朝冊封的,讓高句麗管理東北的少數名族,算是一個附屬國。

    後來高句麗就崛起了。大家看這張地圖,今天遼寧、吉林、朝鮮的大部分地區都在高句麗範圍內,適宜發展農業,因此高句麗的經濟支柱是農業,同時漁獵經濟也比較發達。有了農業的支援,手工業、冶鐵業、鍊銅業、紡織手工業、造船業等產業也發展了起來,尤其是依靠東北和朝鮮的鐵礦,高句麗鐵器的應用非常的普遍,而冶鐵業在古時候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明和經濟水平,鐵器可以製造農業農具,也可以造兵器,所以在當時高句麗是一個大國,周圍的國家、部落都在隋朝和高句麗直接來回搖擺。

    大家再來看隋朝的地圖,北部的東突厥和西部的西突厥,都是遊牧業,西藏和雲南因為地理條件原因,農業也不發達,所以當時除了高句麗和朝鮮半島的百濟和新羅,東亞大陸適合發展農業的地區都在隋朝統治下。

    在軍事上,突厥已經被隋朝打敗降服,西藏和雲貴高原對隋朝沒有軍事威脅,而唯一的威脅就是高句麗了。

    隨著高句麗的崛起,高句麗開始拉攏契丹、突厥、靺鞨等部落,與這些部落結盟,高句麗儼然是東北一霸主,這時隋朝就看出高句麗的野心了。公元597年,高句麗首先攻打遼西,也就是說不是隋朝首先攻打高句麗,如果放任高句麗結盟周圍的少數民族,不斷壯大,那麼有一天高句麗滅掉隋朝也未可知,這個擔心不是多餘的,因為後來攻打高句麗,契丹、突厥、靺鞨都竭力幫助高句麗,隋朝打的異常艱難,直到打的滅國。後來的唐朝打高句麗也異常艱難,直到高句麗出了內亂才趁機滅掉高句麗,可見高句麗實力的強大。

  • 15 # 陳大舍

    網上經常以東北亞地區,尤其是三韓半島為“遠東巴爾幹”、“帝國墳場”來概括的中原王朝曾經多次在此處吃虧並引發蝴蝶效應導致亡國。其實這比附是很不準確的。

    這種觀點認為這種歷史至少重演了三次:

    第一次是隋唐時期的高句麗問題。但是這場前後涉及兩個朝代的戰爭其實是由先是隋文帝時期就開始了,從表面上看,東征高句麗的原因是高句麗經常在遼西尋釁生事,但也不排除當時隋文帝有藉機轉移國內矛盾的打算。因為亡陳之時隋文帝曾經明令嚴禁士兵掠奪,但自古以來當兵的要想衣錦還鄉,就必須發戰爭財,隋文帝的顧全大局招惹了不少將士的不滿,於是這次只好承諾攻破高句麗後允許將士們發點財,這即是對秦隴軍事文化中“尚首功”傳統的延續,也可以說發動日後隋煬帝東征的預演。甚至是此後數十年間幾代中原天子對東北亞地區的一貫態度(唐太宗、高宗、則天武后)。隋煬帝的徵東的確形成了騷動,並且引發了中原的動盪,但是即使沒有對高句麗的東征,隋煬帝所面臨的混亂也將是空前的:開掘大運河,營建東都、江都,以及關隴寡頭們的權力遊戲(比如楊玄感的造反),這些都可以說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而東征高句麗不過是諸多原因中的一項。隋煬帝之後中原王朝又有幾次對高句麗的征伐,但都因輕敵而宣告失敗,直到則天武后時代徹底被征服。

    高句麗古墓壁畫。像主為冬壽,頭戴武弁大冠,身著紅袍.手執麈尾,身旁置節旄. 魏晉時期,麈尾是征戰沙場的武將指揮作戰的重要器具,此墓中有銘文"使持節,都督諸軍事……樂浪……玄菟帶方太守"等字樣。

    冬壽夫人。前室西壁有墨書題記:  永和十三年十月戊子朔廿六日  使持節都督諸軍事  平東將軍護撫夷校尉樂浪  昌黎玄菟帶方太守都  □□幽州遼東平郭  □鄉敬上裡冬壽字  □安年六十九薨官 冬壽的事蹟,於我國史書中有記載。 《晉書慕容光載記》稱之為“司馬佟壽”,《資治通鑑》稱之為“司馬遼東佟壽”。他曾支援慕容光,共討慕容仁。

    第二次就是萬曆三大役中對豐臣秀吉的戰爭。不少人都認為這次戰爭耗盡了大明的家底,導致了明朝的滅亡。但事實又如何呢?根據《明神宗實錄》、《明熹宗實錄》、《三朝遼事實錄》以及《度支奏議》中對萬曆末期、泰昌一朝、天啟初年的記載,三大徵在十年間花費的白銀總共在一千萬兩上下,平均下來每年耗費一百多萬兩,並不算一個特別大的數目,和宮裡每年收上來的黃蠟、白米、瓷器、毛皮價值(盧象升認最少有二百萬兩)相比,可以說是個小可之數。所以,“萬曆三大徵”加起來尚且並沒有將大明朝的國庫耗盡,何況僅僅是其中的一個?認為萬曆援朝而導致明朝陷入困境是很荒謬的結論。

    第三次,就是甲午中日之戰,有人認為是朝鮮王朝牽連了清廷,這也非事實,因為日本只不過利用朝鮮問題來挑起遲早都會發生的戰爭,換言之,即使沒有朝鮮的存在,大清國和日本之間也必有一戰,而以當時清廷的狀態來看,獲勝的機率確實十分渺茫。

    唐平百濟碑。

  • 16 # 桃花石雜談

    隋朝為什麼一定要打高句麗(gōu lí)?產生這個疑問恐怕是有一個誤區的,就是把高句麗等同於後來朝鮮半島上的高麗了。但高句麗雖然有部分領土位於朝鮮半島之上,但其主體卻是位於中國東北的,高句麗是中國的一個割據政權,因此以統一天下為己任的隋唐兩代要把它滅亡也是非常正常的選擇。高句麗的來歷

    無論是中國的史書還是朝鮮半島的史書,對於高句麗的來歷都說的是很清楚的。高句麗是位於吉林地區的扶餘國王子朱蒙因為和其它王子不和,逃離扶餘國之後建立的國家。而扶餘國則曾經長期是漢朝的屬國。

    高句麗所處地域

    而高句麗建國之後,就不斷與中原王朝發生各種衝突,多次對漢朝的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地區發動攻勢,漢朝末年的遼東軍閥公孫度,曹魏時期的幽州刺史毌丘儉等人都多次與高句麗發生過戰爭,其中毌丘儉還曾經焚燬位於今天吉林省吉安市附近的高句麗都城丸都城,幾乎就將高句麗滅亡了。

    高句麗漢文文獻

    高句麗的反隋與反唐活動

    但高句麗幾乎在中原王朝撤兵之後都能起死回生,並重新騷擾甚至攻佔遼東地區,甚至在西晉滅亡之後吞併了遼東四郡。到南北朝時期,高句麗更是深度利用南北朝之間的矛盾,長期向南朝稱臣,有時甚至配合南朝的軍事行動,在北線同時出兵攻打北朝,以期實現其利益最大化,為自己擴充疆土的真實目的。

    描繪了高句麗武士的高句麗壁畫

    在中原的亂世時期,他們的這種方法還能撈一些好處,但他們沒有注意到的是,中原最終是必然會走向統一的。到了隋朝時代,高句麗還看不到中原即將統一的大勢,仍然向南朝的陳朝稱臣,同時還聯絡突厥,結成了“高句麗、陳朝、突厥”三方攻守同盟,試圖阻止隋朝統一中國。

    但在雄才大略的隋文帝的領導之下,隋朝迅速滅亡了陳朝,而且臣服了突厥。高句麗苦心經營的三方反隋聯盟破產,而它自己自然就成了隋朝最後的眼中釘。所以立志統一天下的隋朝自然是不能允許這樣的採取各種陰謀阻止其統一天下的政權存在的。

    但高句麗敢於這樣跟中原王朝叫板,也是因為其自身確實具有一些實力。關於其具體實力,可以參考後世也崛起於東北地區的金朝和清朝,所以征服高句麗對於隋朝也絕非易事。三徵高句麗耗盡了隋朝的國庫,使隋朝陷入經濟崩潰的窘境,最終引發天下大亂,隋朝滅亡。

    近代出土的高句麗王冠

    雖然滅亡高句麗非常困難,但對於中原王朝的安全來說,滅亡高句麗卻仍是勢在必行的。而且唐朝建立之後,突厥成了唐朝最大的威脅,而高句麗則又跟突厥聯盟,並在遼東修建了“千里長城”,防禦唐朝。這當然也是志在天下的唐朝無法容忍的,所以唐朝才在太宗和高宗兩朝持續對其用兵,最終也採用遠交近攻的方法,和朝鮮半島同樣受到高句麗欺壓的新羅組成聯軍,將其永久性的滅亡。

    所以一旦搞清楚了高句麗這個王國的本質,也就很好理解為什麼隋唐都要大力用兵將其滅亡了,它是一個深度參與中原王朝政治的割據政權,給歷代中原王朝都造成過大麻煩,所以只要有能力,中原王朝都會選擇將其滅亡。

  • 17 # 腳步丈量

    作為一個國家,如果另外一個國家總在你的國家邊界進行騷擾,並且還跟另外一個國家進行眉來眼去,對你進行東西夾擊,一個是高句麗,一個是突厥,你會怎麼辦,對比一個70年代的中越戰爭,你可能就更形象了。

    對於隋朝為什麼一定要打高句麗這個問題不成立,不止是隋朝要打,後來的唐朝也打過高句麗,不過李世民打不贏就不打了,及時收手,不像楊廣打急眼了,打不過也得打,最後把自己拖進泥潭無法自拔了,高句麗就是帝國的一個毒刺必須拔掉,只不過是早晚的事。

    以隋煬帝楊廣的視野,他是要成為秦始皇一樣的千古一帝的。只是他太心急了,想一個人完成幾代人完成的事業,所以他的想法很難被別人理解,站的高度不同,楊廣一生勤政,格局很大,開科舉,辦官學,整理天下藏書;通絲綢之路,重視文化經濟發展。攻滅吐谷渾,討占城、徵契丹,大宴突厥,佔琉球、三徵高句麗,開疆擴土,內外賓服。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偉大帝王,可以被後世的人給黑的完全就不是個人樣,中國歷史的悲哀。

  • 18 # 徐小仙說歷史

    古時候有很多的小國,而那些小國憑著自己的力量能夠和中國死磕多年,要說最厲害的當屬這個國家了。它並不是特別的大,卻特別的囂張,那就是高句麗。高句麗和中國死磕了700多年,一直到後來才和中國合併,在那之後中國多了一百多個縣出來。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其中的故事。

    現如今,高句麗已經不存在了,我們只能看到集安高句麗遺址罷了。而在古時候,這裡卻有一個特別厲害的王國,高句麗王國從一個不起眼的王國,建立成了一箇中大型的國家。原本是在吉林的,後來竟然向朝鮮以及中原發展,那是一個少數民族佔有政權的國家,卻沒有想到能夠發展到如此之大的地步。厲害到讓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等皇帝,都和這個國家發動過戰爭。

    在隋煬帝時期,就接連三次發動戰爭,卻沒有想到隋朝那個時候已經沒有太多兵力了,因此就敗給了高句麗,並且讓高句麗佔有了更大的領土。後來到了唐朝,唐太宗就宣告,絕對不可以再發生和隋朝一樣的事兒。因為高句麗王國不僅佔領了一部分中原的領土,他們還將隋朝死去的那些將士屍體,壘成一座城牆,就好像是一個景觀一樣放在那裡展覽。很明顯,就是在向中原人炫耀他們的勝利。

    於是,唐太宗在登基之後,就表示一定要把高句麗王國給打下來。唐太宗總共向高句麗發動過兩次戰爭,第一次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建立起了10萬多人的軍隊,並且將高句麗的一部分領土給奪了回來,那就是遼東。後來又發動過一次戰爭,又把另外的一片領土也給奪了回來,這也是奠定了最後滅掉高句麗國王的基礎。

    到了唐高宗的時候,繼續向高句麗王國發動攻擊,一直到了668年的時候,經歷多個君主的努力,才終於把高句麗王國給打下來。在那之後,高句麗的所有領土都歸唐朝所有,所以中國在把高句麗王國給合併了之後,一下子就多出來了一百多個縣,九個都督府以及四十多個州,可以說是讓中原擴大了很多。

    而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這個國家的存在,只是從遺址處能夠了解,這裡確實是有過一個國家,並且和中國死磕了700年。除此之外,再也沒有第二個能夠這樣做的王國了。

  • 19 # 祗樹

    很多人都把隋朝滅亡的原因,歸結於隋煬帝的窮兵黷武、三徵高句麗。其實不止隋朝,幾乎所有的大一統封建王朝,都對那旮旯動過刀兵。

    秦朝雖然沒有打過那個地方,那旮旯卻在戰國末期被衛國給滅了,並建立箕子朝鮮。隨後的近一千年時間裡,這個小小的半島被漢武帝打過、被司馬懿打過、被隋煬帝打過、被唐太宗和唐高宗打過,終於將它徹底消滅。

    偏安一隅的高句麗為何會受到如此重視?為什麼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想摩擦他?大家友好地和平共處不行嗎?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對於中原王朝而言,高句麗不是普通的鄰邦,他隨時有可能要了中原王朝的命!

    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高句麗不過是棒子的前身,不過是個笑話。可是在隋煬帝的這幫皇帝們的眼裡,他們就是個巨大的威脅!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原王朝但凡沒有處理好這塊兒地方的,都受到了極其嚴峻的後果。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拓跋家族,是在這裡發家的;南北宋時期的遼金,是這裡發家的;明末時期的滿清,是這裡法家的;二戰時期的日本,也想從這裡發家。可見,所有試圖覬覦中原的人,都想佔據這裡。

    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由不得隋煬帝不重視。萬一再來個拓跋氏,大隋的江山豈不重新陷入混亂?於是,隋煬帝決定先下手為強。

    此事,成則千古一帝,敗則萬世罵名。可惜的是,隋煬帝並沒有漢武帝那般幸運,幾百年的發展,高句麗已是鐵桶一般。

    從開皇之治到開元盛世,這段時間乃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其國力之強大,放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一方霸主。

    即便這樣的體量,隋煬帝三徵高麗未得、唐太宗三徵高麗未得。直到唐高宗時期,唐高宗合兩朝五代之力,加上各種名將buff加成,又聯合高句麗南部的新羅,用了13年的時間,方才徹底消滅高句麗這個隱患。

    高句麗就是這麼強大!遠征不足,防守有餘。藉助遼東走廊和山河之險,易守難攻,只要不出內訌,外人幾乎很難拿下。到底有多難拿下呢?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動用的兵力將近200萬,而彼時的高句麗全國也才300萬人。即便是老弱病殘全部上戰場,兵力也就比隋煬帝多100萬,正常情況下,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1000多年過去了,我們很難再想象彼時的高句麗,在皇帝心中是個多大的刺兒,也無法理解隋煬帝為何三徵高麗而滅國。我們只是單純的罵隋煬帝是個暴君,可是暴君內心的苦楚,有誰去體諒?

  • 20 # 穿插游擊隊

    近代以來,一些歷史學家把隋唐帝國稱為“世界帝國”,意為隋唐帝國不僅統治了中國,並且還將影響力及於東亞其他區域,構建了一個以隋唐帝國為中心的“世界”體系。

    華夏本位的中國傳統史學並沒有接受這一觀點。

    傳統史學家認為隋唐帝國的擴張僅及華夏及其邊緣,是對秦漢帝國的直接繼承而非構建一個新的“世界”。

    隋唐時期的佛教雕塑

    判斷一個政權的行為究竟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有一個很好的指標,那就是觀察它的真正目的。一些行為,表面看是外向,但最終的落腳點是內向

    隋代時間雖然短,但在很多方面都奠定了唐代未來發展的基礎,甚至有一些行為是從隋到唐一以貫之的。

    例如:征伐高句麗的戰爭就是其中之一。

    隋唐帝國的統治者前後七次,用近四十年的時間發動的這場征伐戰爭,被人們認為是隋唐帝國外向擴張的標誌之一。

    大祚榮(?-719年),本名祚榮,無姓,粟末靺鞨族人、渤海國建立者

    但對外戰爭,其目的不一定是擴張。高句麗亡後,唐曾經建立安東都護府,但不久其控制力就宣告瓦解。原高句麗部將大祚榮建立渤海國,繼承了大部分原高句麗國土,唐政府沒能統治高句麗地區。

    費了那麼大的勁,送出了多少青年軍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僅僅是渤海國表面上的“稱臣”,這筆買賣真不划算。

    但在隋煬帝和唐太宗心中,這筆買賣卻可能是不得不做,由不得他們去追究是否划算的。

    這是由隋唐政權的性質和內部形勢決定,最後的戰爭結果也可以說基本達到了隋唐帝國的目標。

    01.高句麗絕非小邦

    在中國的史書裡,對高句麗民族的評價不高,說這個民族“性兇急喜寇鈔”、“尚氣力習戰鬥”,似乎是一個野蠻民族。但是,高句麗這個國家的發展卻並不完全吻合中國史書對它的評價。

    高句麗建國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7年。這一年,西漢元帝選王昭君入宮,希律王重修了猶太第二聖殿。

    高朱蒙後世追封諡號東明聖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人,第一代高句驪侯

    在東北亞地區,西漢政權於朝鮮半島北部設定的四個郡對當地的統治逐漸式微。高句麗的開國君主朱蒙王在紇升骨城建立國都,正式建國。

    因為朝鮮半島及其以北地區在古代開發程度不高,無法開展大規模農耕,高句麗一直覬覦農業經濟較為發達的遼東

    從立國開始,高句麗並先後與東漢、曹魏、慕容鮮卑反覆爭奪遼東,終於在好太王時期取得了對遼東的控制,疆域一度西達遼河一帶。控制遼東後,高句麗政權改變策略,對當時中國的北魏政權稱臣,雙方實現了短暫的和平。

    北魏時期的高句麗勢力範圍

    在此期間,高句麗人口出現顯著增長。中國史書記載,曹魏時期高句麗只有9萬戶,約30-50萬人,但到了隋代,高句麗增加到70萬戶,數百萬人口。

    在高句麗的發展過程中,並不是單一民族,而是以高句麗人為主,經過征討、招納、擄掠等途徑,吸收融入了眾多的部族。

    初期即有高句麗人和扶余人的結合,後納入沸流、蓋馬、沃沮、靺鞨、烏丸、鮮卑等部民眾。隨著戰爭的深入,大量漢人和百濟、新羅人也成為高句麗國人。

    在高句麗國內,城邑林立,地方行政十分完備。國內城池約176座,設立郡縣,實行有效管理。地方行政長官稱道使、太守、縣令,同時兼任行政長官和軍事指揮官。

    隋唐時代,高句麗國常備軍隊約在60萬左右(不包括為了應戰而臨時徵調的民間武裝)。軍隊駐防地叫做“山城”,大多位於交通要塞、水路要衝、構造堅固、設施完備。

    軍隊由步兵、騎兵、水兵構成,步兵為主,騎兵為輔。武器裝備也十分精良,鐵製兵器為主,長短結合。

    壁畫中的高句麗具裝騎兵

    作為一個地區性的大國,高句麗有其自身的統治利益。它需要保持對周邊國家的壓力,以維持自身安全。

    向東南,不斷侵擾新羅和百濟,向西則對隋保持緊張的防禦態勢。憑藉廣袤的土地和充裕的人口,高句麗漸成東北亞一霸

    隋開皇時期,經過較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全國戶達到890萬戶,人口5000多萬。也不過就是高句麗人口的十倍而已。

    隋與高句麗可以用後來的宋遼來做類比,宋人口達七至八千萬,遼人口僅數百萬,不到宋人口的十分之一。

    僅以如此小的體量,就讓宋在宋遼戰爭中付出巨大代價,且對宋總能保持攻勢,在東北亞地區稱得上是“大國”。如此看來,高句麗絕對是大國了。

    02.大小相交之道

    高句麗形式上對北魏稱臣,後來是對北周和隋稱臣。但像高句麗這樣的國家,已經擁有自身的核心文化圈層,並不可能全盤接受漢文化

    高句麗統治者對內是在積極消除漢文化的影響,從史書上高句麗的地名和人名就可以看出,高句麗並非漢化程度較深的國家。

    高句麗勢力範圍

    另一方面,高句麗也不得不借鑑中國的建築、音樂、宗教,以完善其國家形態,這種矛盾和扭曲也深深影響了高句麗的國家方針。

    人們看歷史,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義的窠臼,品評中原政權和相鄰政權的關係,就會不自覺地以中原政權為中心,即所謂“中華中心主義”、“中華沙文主義”。

    周邊國家對中原帝國稱臣,人們很少考察周邊國家稱臣的原因,似乎中原帝國就理應是全世界的主人、普天之下的共主,周邊國家稱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其實不然,周邊國家對中原帝國的態度,完全取決於自身的統治需要

    對於高句麗來說,它的體量比不上中原帝國,並且長期以來與中原政權征戰,直至奪佔了原屬於中原帝國的遼東地區。

    高句麗要保住遼東這一塊豐腴之地,就必須思考如何與中原政權相處。既然中原帝國是大國,實力雄厚,其君主又喜歡以天下共主自居,好面子勝過實際利益,與其相鄰的小國就沒有理由捨棄利益而顧面子,硬與中原大國對抗。

    不失時機地俯首稱臣,以面子換裡子,其實是周邊國家與大國相處的政治智慧。

    高句麗王

    同時,小國之間也有衝突和競爭,在多個小國的競賽中,如果有一家率先對大國稱臣,獲得了大國名義上的“冊封”,對於其他小國來說,就意味著被大國冊封的這一家有了大國的實力做後盾,與其他獨立小國相比就不一樣了,也更有利於它與其他小國競爭,也能吸引更多的部族向它依附。

    大國愛虛名,也並非完全沒有實際意義。由於統治區域十分巨大,再先進的文化、再發達的官僚制度,也無法時刻保障對境內各地維持強有力的控制。

    加強統治就必須加入一些意識形態的說教以及精神上的恐嚇和激勵。一個域外小國的臣服,能夠對境內勢力產生很好的示範作用,促使其心向中央,如果域外小國降而又叛,大國一旦出兵征討取得勝利,又可以對境內勢力產生殺雞儆猴的震懾作用

    這兩種示範和震懾的作用,支撐著統治者所鼓吹的“天命”、“天下”等意識形態理論,對大國統治者帶來統治力的加持。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

    所以說,外交是內政的延續,不存在純粹的不可干涉的“內政”,大國冊封小國,小國已經在客觀上干涉了大國的內政。

    大國與小國的這種互動,表面上看是外向型的政治活動,是擴張性的,但目的卻是為了對內加強統治,其本質是內向型的政治活動,是一種收縮。這種情形,即使在現代,也能在一些傳統性很強的國家身上看到。

    由此可見,“隋唐世界帝國”的理論很值得商榷,因為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以現代世界秩序的邏輯套隋唐帝國,而忽略了秦漢帝國及其繼承者施政的根本落腳點在維護和加強統治,而非構建更大維度的公共秩序。

    03.衝突的起因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77年),高句麗王湯被北周冊封為“遼東王”。

    這一冊封可以看作是高句麗的一次重大外交勝利,因為封為“遼東王”意味著即將統一天下的北周,繼續承認高句麗對遼東的佔有。

    而且,高句麗王的新封號,並沒有保留原有的“高句麗王”的封號,只稱“遼東王”,在中原政權看來,高句麗王從化外蠻夷晉升至中原世界的一部分,得以正式在一塊文明的區域列土封疆。

    在那個還不存在國格平等的時代裡,這是中原政權對高句麗國最高等級的外交承認

    然而,僅僅四年後,中原政權已經改頭換面,革周為隋,高句麗再次遣使入朝,卻被隋文帝改封為“高麗王”。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

    高句麗在改朝換代之後再次遣使,目的就是要確認新朝能夠繼承前朝的雙邊關係。隋文帝將其改封,實際是改變了隋與高句麗的雙邊關係。

    從“遼東王”到“高句麗王”,高句麗又從列土封疆的一方諸侯改回了化外蠻夷,意味著隋文帝有意將兩國關係降級,且不承認高句麗對遼東的合法佔領。

    為此,高句麗一直在開展外交斡旋,從開皇元年至開皇四年,共遣使入隋七次。

    如此頻繁往復,很可能是有重要事宜要跟隋朝交涉。開皇三年到四年間,隋文帝北伐突厥,消滅了投靠突厥,並與高句麗有往來的營州高保寧集團。

    附近的契丹人聞風歸降隋文帝。此前的外交斡旋似乎沒有結果,高句麗意識到隋的重大威脅,就斷絕了與隋的往來,改為向南陳稱臣

    隋滅陳路線

    開皇九年,隋滅陳,高句麗失去了遠交近攻的盟友。高句麗王湯害怕隋揮兵北上,在邊境大局屯兵。

    不久,高句麗王湯去世,繼位的新王元遣使入隋,竟然只獲得了“襲爵遼東郡公”,連“高句麗王”的封號也沒有得到。隨後再次遣使入隋斡旋,隋文帝才又把“高句麗王”的封號還給了他。

    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元聯合靺鞨等族的力量侵襲遼西地區。隋文帝發兵討伐高句麗,但沒有取得理想的戰果。高句麗人見好就收,主動罷兵求和,並向隋文帝上表請罪。

    在謝罪表中,元的自稱是“遼東糞土臣元”,而非“高句麗臣元”,滿滿都是鞏固遼東的心思。高句麗人的態度,隋朝人也全部都看在眼裡,而高句麗與隋關係的癥結所在,就是遼東。

    北魏時期的高句麗勢力範圍

    要說遼東到底歸誰,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裴矩勸說隋煬帝徵高句麗,其理由是高句麗本是箕子的封地,言下之意高句麗地區應該臣服於中國。

    但箕子恰好是因為不願臣服於周,才遠走遼東,周封箕子為朝鮮侯只是就坡下驢象徵性的舉動,箕子朝鮮是不屬於中國的。

    箕子最初並沒有到達朝鮮半島,只是在遼東地區,遼東就是西周時期的“朝鮮國”。後來箕子朝鮮國與燕國發生衝突,燕王發兵征討,朝鮮侯向東南撤退,才讓出了遼東。

    高句麗人號稱繼承了箕子朝鮮,自然也有理由繼承箕子朝鮮當年的遼東之地。

    04.準備出擊

    隋文帝於開皇十八年發兵三十萬討伐高句麗。這次戰爭,緣起於高句麗進犯遼西,隋文帝怒髮衝冠,發動戰爭。

    然而,孫子曰“主不可怒而興師”,怒氣之下所做的決定難免衝動,沒有做好準備,結果便很可能不好。隋軍行軍到一半,遭逢大雨,泥濘難行,根本還沒與高句麗軍接觸,就糧草用淨,狼狽退軍。

    文帝、煬帝征伐高句麗

    另一路水軍在海上遭遇暴風,又折損大半。這次失敗,讓隋文帝樹立了慎進徐圖的方針,沒有再對高句麗用兵。

    到了隋煬帝繼位後,一改其父包容審慎的外交原則,定要平定遼東,攻滅高句麗,以此作為其文治武功的背書,實現他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

    然而,攻取遼東到底有什麼作用,隋煬帝卻並沒有想好,他的思維僅僅停留在“勝利”、“成功”這樣的空虛概念之上。其實,拋去性格問題,煬帝之所以需要對高句麗用兵,更多還是對自身權力地位層面的考慮。

    文帝本有太子楊勇,後來廢黜楊勇改立楊廣,但並不能得到關隴集團的支援。所以,楊廣才急需一場勝利來鞏固自己的權力

    在煬帝一廂情願的腦袋裡,發動一場戰爭可以重組軍事指揮系統,打亂前朝將領在軍中的人際關係網路,提拔、任用一批新人。如果取得勝利,自己的功績則轉化為鞏固權力的資本,在與政敵爭奪支持者的競爭中佔據上風。

    影視劇中隋文帝形象

    但是隋煬帝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前提。統治國家靠的是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要加強統治,應該做能夠真正增強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事情。比如整頓內政、勸課農桑、清丈土地、抑制豪強、繁榮商業等。

    外交方面,也要弭兵修好,與民休息,國家的財富才能真正增長起來。這一點,隋文帝做了一大半,國家才有了比較雄厚的家底。

    但人民還遠遠談不上富足,文帝為國家積累的財政力量正好可以給煬帝創造與民休息的空間,真正做到國富民豐。

    可是煬帝完全認識不到這一點,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一場歷史悲劇就這樣展開。

    05.屢敗屢戰

    大業八年,煬帝御駕親征,調集水路大軍一百一十多萬人第一次東征高句麗。這場戰爭煬帝其實並沒有準備打一場惡戰,而是虛張聲勢,迫其投降。

    所以隋軍上下都沒有做好充足的作戰準備,麻痺輕敵的情緒瀰漫全軍。一百多萬人的行動十分緩慢,一路上吹吹打打,鑼鼓喧天,從琢郡到達遼河的千餘里的路程竟用了七十餘天

    孫子曰,“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隋軍聲勢浩大,行動遲緩,反而讓高句麗充分佈防。到達遼河之時,高句麗軍已經在對岸嚴陣以待。

    影視劇中隋煬帝形象

    隋軍一邊渡河,一邊被高句麗軍射殺,損失慘重,光渡河就用了兩天。隋軍大部渡河之後,又陷入高句麗山城堡壘的重重阻擊中,兩個多月也不能前進一步。

    同時,宇文述、於仲文等率一支奇兵輕裝疾進,不與高句麗防線糾纏,直接撲向高句麗都城,一般認為是今平壤。

    然而,行軍太急,軍隊行至鴨綠江,糧草就供應不上,無法繼續前進了。高句麗宰相乙支文德率兵四面包抄,隋軍大亂,軍士爭相奔逃,絕大多數人都被殺或者走失在高句麗境內。

    前鋒逃回來的亂兵又攪亂了主力部署,百萬隋軍抱頭鼠竄,殘兵敗將狼狽逃回遼河以西。

    乙支文德

    大業八年第一次東征的失敗,主要原因在於隋軍規模過大,勞師遠征,後勤供應不上,極大損耗了戰鬥力。

    御駕親征的煬帝沒有充分授權麾下將領,事事躬親,等戰報送到煬帝這裡,戰場形勢早就瞬息萬變。同時,高句麗方面依山拒河,以逸待勞,戰術得當,以少勝多。

    這次失敗,並沒有讓煬帝氣餒,在撤退途中,煬帝就下令來年再戰。

    大業九年,煬帝第二次御駕親征。這次隋軍吸取了第一次東征失敗的教訓,千里急行軍,分三路撲向高句麗在遼東的新城和朝鮮半島的都城。

    煬帝也不再事必躬親,而是充分授予將領臨場指揮之權。在隋軍的猛烈攻勢下,高句麗節節敗退,形勢岌岌可危。

    楊玄感(?~613年8月21日)

    然而,就在最緊要的關頭,負責督運糧草的楊玄感造反了。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督運糧草的任務如此重要,交給楊玄感負責,煬帝怎麼就放得下心來呢?

    其實,楊玄感並非蓄謀發動叛亂。

    煬帝讓楊玄感督運糧草,也是為了安撫他的情緒,表示自己對他的重視,並且將楊玄感帶在身邊,既可以隨時監視,又不給他帶兵威脅自己。

    如果一切順利,煬帝的如意算盤應該還是有一定作用。不過由於連續兩年發動大規模戰爭,軍隊所到之處大舉徵發民力以供應軍需,已經引發了民變

    楊玄感看到了煬帝的統治實際上已經風雨飄搖,再加上自己掌握大量糧草,才決定舉兵叛亂。

    與楊玄感同謀的斛斯政叛逃高句麗,將煬帝的軍事部署全部洩漏。如此,這場戰爭無論如何也打不下去了。

    06.不撞南牆不回頭

    第二次東征,敗於楊玄感叛亂。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東征導致了民變,楊玄感在民變四起的背景下才決心反叛隋朝。

    雖然隋文帝時期高築牆廣積糧,造成了國庫豐盈的局面,有足夠的資本給煬帝揮霍。但國富掩蓋了民窮,隋文帝的財政是建立在充分壓榨民間財富潛力的基礎上,整頓戶口,清丈土地,全國幾乎沒有一個遺漏在編戶齊民之外的人口,也沒有一寸遺漏在皇天王土之外的土地了。

    可是此時距離南北朝亂世不過三十多年,人民還沒有充分恢復生產,民間的財富並不寬裕。

    與高句麗騎兵(右)作戰的隋軍

    隋煬帝發動戰爭,不僅僅需要從國庫花錢供應軍餉,還要沿途徵發地方府庫的糧食,甚至直接向沿途民眾徵收。

    因為古代沒有現代交通工具,後勤補給必須就近運輸。農民種糧依靠天時週期,即使國家徵發糧草向農民付了錢,但被徵糧的農民需要維持生計、準備下一輪耕種,當他們拿著錢再去買糧的時,農民就無法用這筆錢再買回同樣多的糧食。

    而煬帝發動的戰爭動輒上百萬人(包括運輸輜重的民夫等)參戰,所需徵發的糧草數量巨大,當被徵糧的農民拿著國家給的補償款,去市面上購糧時,市場幾乎無可供應了

    這些一無所有的農民走投無路,只能選擇造反。

    東征高句麗的軍隊迅速調轉槍頭,回師鎮壓楊玄感叛亂。楊玄感被滅後,過了一年,煬帝又要東征高句麗了。

    高句麗具裝騎兵

    此時,國內形勢已經風雲變幻,處處都有農民起義的星火,煬帝卻完全不管,一意孤行要東征。也許,在煬帝心裡,他認為只要高句麗一被滅,農民起義軍自然就會懾於天威,不敢再造反。

    大業十年,煬帝第三次東征。然而,各地軍隊根本無人從命,即使被強迫拉入軍中的,也在途中想方設法逃亡。這次行軍士氣低落,從涿郡到遼河的行軍速度竟然比第一次東征還要慢,千里路程走了五個月之久。

    雖然隋軍根本不像能打仗的樣子,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連續三年的戰爭也拖垮了高句麗的經濟,高句麗王趕在隋軍發動進攻之前向煬帝求和。

    此時的煬帝終於認清了自己幾斤幾兩,也不敢再戰,給了自己一個面子,接受高句麗的求和。

    隋軍退走,沒有能夠前進遼東一步,而高句麗放低姿態,表面臣服,卻依然保全了國土。誰輸誰贏一目瞭然。

    結語

    隋與高句麗的矛盾,緣起於領土爭端,但背後是兩國統治者對內鞏固權力的內在需求,遼東領土的爭端被統治者當成了籌碼和工具。

    對於古代小國來說,領土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國家安身立命之本。

    對於古代王朝來說,領土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的安定和經濟的繁榮。如果能夠捨棄一些利益,讓周邊小國更加安定,增進兩國關係,弭兵修好,無疑是對國家和人民更有利的選擇。

    為了並不重要的蠅頭小利,兵戎相向,必然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後來者不可不察。

    隋沒有能夠完成的東征事業後來又被唐繼承,雖然唐最終滅亡了高句麗,但在高句麗故土上又興起了渤海國政權,基本繼承了高句麗所有的遼東之地。

    唐帝國勞師遠征,即使勝利也沒能獲得實際的利益,得不償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全網最火的搞笑句子,能承包你一天的笑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