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鑫子君
-
2 # 烎盪
從兩個角度來看
硬科幻方面,二向箔,降維打擊,這個是以往看科幻電影沒看到過的,感覺很新穎.
但是我覺得三體之所以被抬得那麼高,應該是對人文社會的描寫.暗黑森林法則,威懾理論,在危機面前對人性的描寫等,
威懾理論:有點像現在的核威懾
暗黑森林:比如人類的擴張,導致其他生物的減少甚至滅絕(別動不動說中國人吃,國外被捕殺滅絕的動物也不少),[至於很多人討論的人類從來沒有戰勝過蟲子,我覺得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一架飛機1億,你給古人這麼多錢,他們造不出來,這個是技術問題;一個1m³的空間做到無菌,可以做到,1000m³呢,整個城市呢,人類戰勝蟲子代價太大,但是滅絕獅子老虎很容易(主要是火器發明了,代價比較小,要是在弓箭未發明以前...)]
****人性描寫****
*****************
-
3 # 醪篸
三體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本小說,當時是連續三天看完的,走路吃飯都在看,通宵看,完全停不下來。之後覺得不過癮,把大劉所有的作品都找來看了,在球狀閃電中看到了丁儀。所以自認為三體是球狀的續篇,很長的續篇。
在這裡,不想長篇大論文學藝術。只表達下自己作為讀者的真實感受,對於某些回答我是不敢苟同的,比如有個人說"三體一會軟一會硬",我只想笑,和有時候同上年紀的人同看電視,被以"這個一點都不打,不好看"為理由強行換臺的感覺相同。
根據問題,就拿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作為比較。很抱歉近幾年沒看到西方有什麼出名的科幻。當然電影是很多,現在說的是小說。
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還有西蒙斯的海伯利安等等,說實話,我是強迫自己讀下去的,否則我完全看不下去。名為科幻小說,卻是古典文學的表達方式,真的是讀不下去。如銀河帝國,篇幅浩大,但是給我的感覺,還是國家與國家矛盾,生存資源,戰爭這種古老的人類歷史話題,只不過把地球背景換成了宇宙空間,說到底還是脫離不來人類的歷史架構,看起來不管多宏達,完全沒有讀下去的慾望。再一個,大段大段的枯燥乏味的對話,這倒和戰爭與和平類似,總之還是那種嚴肅刻板的表達法。這是其一,故事架構不過是人類歷史架構的擴大,表達手法刻板。
我相信,在阿西莫夫的年代,他的描述肯定讓當時的讀者大吃一驚。可惜現在是已經探測到引力波的21世紀,他們的科幻已經完全過時了。這也是我一直的看法,科幻小說是有保質期的,不存在隨時間推移成為經典的文學特質,這就是這些大師作品無論如何也比不了三體的一點。不為什麼,也不是他們寫的不好,僅僅是因為過時了。
其二,三體故事種提出的"宇宙生存哲學",前無古人。黑暗森林理論,三體世界的推演等等,耳目一新,西方科幻小說最多就考慮到人與人工智慧的倫理關係而已,就優勢巨大的西方科幻電影裡也沒有這些有深度思考的東西。上升到全宇宙的高度去探討存在的意義,將宇宙作為一個大背景,提出可能的生存法則,你告訴我之前的科幻小說中哪本有這種體量?
其三,人物塑造非常成功。主角,還有那幾位面壁者,相信很多人對葉文潔羅輯章北海這些人物印象深刻。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覺得說三體時軟時硬的人好笑的原因。三體是小說,不是科學論文,塑造人物需要很多軟的東西,不要一副就你聰明,作家都是傻逼的模樣…
其四,硬度。所謂硬度,不是像銀河帝國那樣,告訴你這艘飛船怎麼怎麼大,這個星球圖書館怎麼怎麼厲害,一種完全沒有細節的宏觀描述,我只會覺得他大,不會覺得他真,也就沒有代入感,讀起來索然無味。抱歉之前沒有過多關注前沿物理科學,讀三體時很多概念很模糊,要一邊讀一邊百度一下。我敢說,在三體之前,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基礎科學在人類科學發展史上和將來的關鍵作用,也不知道量子力學原來那麼神秘,更不知道空間維度的相互關係。即使這些大多是推論。三體就硬在,他的科幻造物,是從現有科學的基礎上細細推敲出來的,代入感很強,有一種錯覺,彷彿這些東西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實現,這就是硬度。而不是像銀河帝國那樣,告訴你最後的宏觀描述,好大的飛船。
總結。三體絕對領先於那些西方大師的作品,不管從什麼方面說。重申一點,不是阿西莫夫寫的不好,僅僅因為,他的科幻,過時了。同代的中國科幻也看過一些,比如王晉康人類四部曲,逃出母宇宙,郝景芳北京摺疊,流浪馬爾斯等等,從人物塑造,故事架構,視野格局都和三體差的不是一個數量級,郝的流浪瑪厄斯,原諒我看了不到十頁,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其實這些對於科幻來說,也不都需要有三體這樣的格局,需要的是硬度,硬度,硬度,只要硬度夠,其他差點我也能看下去,但是迄今為止,沒看過一本能硬過三體的…你能推薦一本嗎?
-
4 # 手機使用者3655266273
我認為是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一部科幻,一方面,對於宇宙戰爭的描述,想象力爆棚,其他的絕大部分還未脫離飛船,弱爆了。第二,關於宇宙本質,人性弱點的思考,可以說是哲學思考,科幻裡面很少見。第三,軟的方面同樣異常優秀,雲天明播撒宇宙的愛,真實而不做作,童話故事編排的巧妙,專業的愛情小說也很難超越。大愛三體
-
5 # Max創想
想象力很好!!有一定深度,西方科幻在某一段時間裡到了瓶頸沒有新穎的對世界宇宙以及哲學式的思考,題材老化!三體給我的感覺思想性以及想象力很好!唯一覺得在人物刻畫和有些情節顯得些許臃腫!
-
6 # 單純的沉寂追流
看科幻,當然是科學第一,想象第二,三體以現有科學為載體,發揮宇宙版廣度的想象,代入感很強,各種硬科技,簡直讓人腦袋炸裂。其他科幻文學少有此宏偉格局,多是披著科幻外衣的放大版地球文明。
-
7 # 幾何4309301
西方的科幻文學偏重於電影場景,商業味很重,恨不得立刻賣出去換現鈔。而大劉三體是科學重於幻想,是真的在思考地球以外時間以後的那些事,把那麼多的優秀故事都濃縮到三本書裡,真是毫不在意商業運作的,其實可以拍出起碼五部科幻大片。所以,三體超越了以往的西方科幻,並且絕塵而去,這是現代中國文學的光榮。
-
8 # 暴風裡卡多
三體為什麼奧巴馬都要看?因為它某些方面和歷史有對應。比如人類面對三體人恐懼與傲慢並存的心理和表現,和清政府遇到八國聯軍,印第安人遇到殖民者時一樣。我們現在看歷史,包括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的行為都是透著一股傲慢,其實應該認清現實,放下傲慢,以文明道德觀念擠兌強大的入侵者,力爭生存空間,慢慢抹平科技差距才是最聰明的做法。三體並不只是一本意淫外星人的科幻小說
-
9 # 查無此人333
中國第一科幻,接近當今世界水平,但離歐美上世紀六七十黃金時代還有較大差距。
翻譯過來的科幻基本全看過,國內七成以上。海伯利安四部曲排第一,神作。其次沙丘系列,安德系列,萊伯維茨的讚歌,飛城,海因萊因和菲利普迪克作品。後面才是克拉克作品阿西莫夫作品及當代其它優秀作品。 三體可在第三梯隊裡。
-
10 # 小刀學地理
大劉得雨果獎後《三體》電子書價格成了原來的三倍,還好在得獎好久前就看完了
-
11 # 姑蘇慕容不復
三體應該是目前為止最好的科幻小說。到目前為止
為什麼呢,就好像愛因斯坦強過牛頓一樣,科學是不斷進步的,牛頓之後一個普普通通的科學家就能達到牛頓的水準,這就是科學的魔力。
愛因斯坦突破了經典力學
三體突破了以往科幻小學把人類世界放大到銀河系的傳統。以往科幻大多數只是把人類的帝國體系和共和體系放大到銀河系,主要的戰鬥在宇宙飛船級別。但是三體路,基礎的宇宙規律才是真正的終極武器,維度打擊才是終極核彈。正反物質泯滅可以摧毀一個星系,維度打擊會摧毀整個宇宙。這就把科幻小學的幻想部分境界提升一個新的等次,也即是說,以往我們認為神聖的宇宙規律宇宙常數,其實只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光速從瞬間傳播整個宇宙的超級速度到如今的三十萬公里每秒,宇宙在從十一維坍塌到如今的三維。
總之,三體讓我突然發現,宇宙真的是浩瀚無垠的,想象力真的是可以那麼大。一個極其小的光粒,可以在適當角度摧毀一個星系,一個小小的二向箔,可以無限擴充套件把整個宇宙變成二維,甚至到了最後,小宇宙的出現,已經極其玄幻了
-
12 # 白夜子京
一種是,國外的月亮就是圓。不論三體多好多好,有哪些設想驚人,獲得怎樣的榮譽,但是和國外的一流科幻大作還是有差距的。國外的大作讓國人讀起來沒有三體舒適是因為文化差異和翻譯的問題,就像冰箱凍過的菜。
另一種是,三體神作驚人,國人威武雄於外人,至今沒有遇到可與三體相比的作品,國外科幻大作過時空洞,不過如此。
我想說的是,我認為三體作為世界一流的科幻小說這是絕對擔當得起的,劉大大是以一人之力講中國的科幻小說水平提升到了世界的水平,這也是得到了雨果獎所承認的。但是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三體和其它國外科幻大作比起來孰優孰劣,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理性分析它們應該處於同一個層次,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過於誇大,交由時間,但三體無疑是本神作!
-
13 # 暴君小黑
三體2超越的不僅僅是科幻小說,故事對人性,社會學,哲學和未知宇宙的可能性的探索已經高的令人髮指。其中很多對人性的隱喻可以直接折射到現實,比如有個人叫默程心。看完三體你就能大致猜到歐洲會被她這類人帶去何方。
-
14 # 75454201
三體是不錯的硬科幻,不過作為中長篇小說來說太硬了,缺少點科幻之外的內容,不夠豐滿。就拿西方經典科幻凡爾納的神秘島對比,神秘島去掉科幻背景也可以改編成一部精彩的荒島求生小說。
雪大媽的弗蘭肯斯坦除了科幻內容外也是一部完整的揭示諷刺倫理人性的小說。
-
15 # 一草人
三體之所以特別是在於他完全站在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解讀科幻小說,沒有哪一個作家提出過他這樣的想法,流浪地球把地球改造成一個飛船,逃離太陽系,三體的長處在於他的構思新穎,讓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
16 # 行走的鯨魚
對於《三體》要說的就很多了。但是我覺得他最大的突出點在於物理和哲學的交錯,交代出合乎邏輯的宇宙世界觀。學過物理的都知道,目前很多物理定理都是先前哲學家預測出來,再由物理學家證明得到的,所以對於人類未知的科學領域,我們暫時無法透過確定的物理規則來印證,但是哲學就可以,透過現象折射出本質,哲學家可以給出合理的解釋和大膽的預測。你比如說羅輯和大史抽著煙細道出的黑暗森林法則,相對於費米悖論而言就是一個嚴密,符合羅輯的解釋;再比如西歐狄奧倫娜的魔法,加上關一帆在飛船上的所見所聞,用四維空間中獨立出三維的時間維度來合理解釋了魔法時代;還有維德在關鍵時刻喚醒程心來決定是否用反物質武器來捍衛曲率飛船技術,卻聽到程心說放棄一切時,說出的那句名言“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也是對道德與人類發展的衝突做出的合理闡述,書中程心的道德光環一次次將人類推向毀滅就是最好印證。還有很多很多,總之三體的出發點都是物理學與哲學的交集,加上大膽的想象,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既開拓了思維,也學會了思考。正是由於個人思維的發射角度不同,所以這個思維過程也讓原本小說中虛構的人物,漸漸鮮活,漸漸飽滿,漸漸完美。
-
17 # 毀人不倦中
從小就著迷科幻,看了大量的科幻小說和電影,我認為三體之成就不是超岀而是遠遠超越了西方科幻小說。原因如下:
主流科幻小說主要有兩類, 要麼殖民打外星人要麼被殖民被外星人打。三體也是基於這一概念但卻遠遠超出了這一範疇。首先三體人一直在殖民地球的過程中卻永遠沒有到達地球,我們從來沒有知道三體人的樣子,這留下了巨大的懸念。任何具體化外星人樣子的嘗試都會顯得非常淺薄。 人類殖民外星的過程更是令人驚歎,不是透過先進的武器而是一顆人腦。至於太陽放大訊號,面壁計劃,二維化,光粒攻擊等等燒腦的創意更是不勝列舉。
最後談一個所謂人類的愛。多少科幻片在歌頌人類偉大的愛外星人多羨慕。三體中無情的嘲弄了這一點。正是所謂的愛讓人類一次次陷入困境。最後愛是無關緊要的。只有死亡和新生。
對於人類和宇宙的命運思索,哪個可與三體比肩?
-
18 # ivanxoyo
我認為就是已經超越了,但就好像現在的高鐵超越蒸汽機車一樣,我也並沒有否定蒸汽機車的歷史重要地位,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和海因萊茵的地位和成就依然牛逼,但劉慈欣的三體是我們這個年代最牛逼的科幻小說,未來幾十年恐怕無人可以超越。
-
19 # 使用者164723496
三體的水平只能用望塵莫及來形容,實在太高了,其他作品只能望其項背。國外很多科幻作品很好,有一些確實是出類拔萃,但是都沒有達到宇宙觀這個高度,甚至有一些內在邏輯矛盾太多經不起推敲。三體的格局實在是宏大,他提出的很多東西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
20 # 冰冷77033451
我覺得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想法觀念不一樣!他們喜歡的科幻型別是希望你邏輯嚴密刻畫清晰,最好如同西方畫一般,能夠真真切切的展現在你面前,比如飛船是什麼樣,星雲裡面長的如何,未來人用筷子還是勺子等等,注重細節,注重畫面感,這樣他們覺得是好作品。而中國人的想法如同國畫,留白那種境界,他是什麼樣的,如何強大,只需要一個小小的細節,比如水滴的絕對反射,光粒和二向箔!至於他的具體多強什麼樣,自己想象,還有國人喜歡套路!
回覆列表
《三體》在中國科幻上應該算得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好的方面各位都說了不少,我就在這裡說一點不足之處。
總體感覺劉慈欣的長篇小說並不如短篇小說那麼成熟,單從一個片段來看《三體》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從總體來看就感覺有些不協調甚至矛盾。我認為《三體》中有許多概念如“黑暗森林”很有意思,不過劉慈欣在文學上對這些概念的掌控和運用不是特別好,到《死神永生》時就幾乎有些混亂了,而且那種時軟時硬的科幻風格有些彆扭。
我個人認為《三體》還是超越了許多許多西方科幻,在一些方面和一流作品也有的一比,但是總來說還是有一定差距。
國外的科幻小說翻譯過來的時候很多的詞彙或是表達方式上看起來有點問題。西方科幻都是翻譯過來的啊,就像是一頓菜做好了不吃放冰箱裡凍著,擱三天拿出來放微波爐裡一解凍加熱就拿上餐桌給你,你覺得能跟原汁原味剛出爐的比麼?再說文化背景也不同,笑點雙關包袱什麼什麼的全要靠註釋......對於中國讀者來說,當然是三體看著舒服了~不過成就依然是西方科幻高,兩相根本無法比較。整體構思上我覺得三體絕對是不差於國外科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