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年遇見

    呂布第一個投奔的是南陽袁術。一開始袁術“待之甚厚”,結果呂布就此開始得意忘形,“恣兵鈔掠”。於是兩人鬧掰。

    呂布第二個投奔的是袁紹。兩者合作擊敗了張燕。結果呂布再次得意忘形起來,“輕傲紹下諸將”。他又要求袁紹給自己增兵,繼續“將士鈔掠”,結果使得袁紹“患忌之”,導致後者暗殺和追殺呂布。兩人也就此翻臉。

    呂布第三個投奔的是劉備。結果呂布在袁術資助軍糧的誘惑下,偷襲下邳,玩了一招“反客為主”,奪取了劉備的徐州。

    之後,呂布與袁術盟,卻又多次打亂袁術吞併劉備的計劃;答應袁術的政治婚姻,卻又反悔,更出賣前來聯姻的使者。他接受了東漢朝廷的“左將軍”,結果不久後又復歸謀逆的袁術。

    這種在亂世裡只看眼前利益、得志便猖狂、寄希望於左右逢源且反覆無常的品行,只怕在其他諸侯心裡早就對他的下了一個“只能利用,不能重用,更不能合作”的評語了。

    另外還要說的是,呂布在戰場之外的御下能力也是有問題的。比如長安之戰中,是呂布部下內反,“引 (李) 傕眾入城”,導致長安失守。而長安失守後,作為實際上的幷州軍指揮者,呂布只“將數百騎以卓頭繫馬鞍出走”,也就是大多數幷州軍在危難的時候並不想跟隨他。再之後,呂布部將郝萌在袁術的指使下發動了叛變,結果逼得呂布這位大名鼎鼎的“飛將”,衣冠不整(“科頭袒衣”)地翻廁所牆去逃命。

    也就是說,無論是跟上級、同事還是合作者、部下,呂布都沒處好。一句話,呂布在戰場之外的能力基本為零。其實這個特點,也是那些由東漢正規軍直接轉化為軍閥的並涼武人的共性。

    這個共性的形成還要從其從軍一開始說起。如前面所說,東漢時代的軍制已改為募兵制。當時的軍人以從軍為職業,作戰是為了軍功財富。當“不值賞值”時,他們就會怨恨甚至發動叛亂和兵變。所以這些職業軍人不同於之前出於責任與義務,懷有保家衛國心理徵募而來計程車兵,“唯利是視”是他們的共同潛在意識。而“寡於學術”這點,又容易讓其缺乏足夠的家國情懷和道德約束。對此,歷史學者方詩銘曾評價,呂布屬於“輕俠之士”,是遊俠中低層次的存在。他們驍勇、尚力氣,喜歡攻劫,但同時又有勇無謀、容易被人利用。而其他那些並涼軍閥也存在這個問題。這當然也有東漢朝廷故意為之的潛在原因。朝廷只是需要他們作為純粹的軍人,所要考慮的只是是否足夠勇武,以及戰場上的戰術問題,戰略問題和政治問題都是由國家委派的高階將領所考慮的。畢竟刀不需要思考。

    當亂世來臨,這些軍人由於長於軍事,自然很容易確立優勢很快脫穎而出,但長期在軍中所形成的直線思維,又讓他們很難適應亂世中錯綜複雜的軍政環境。特別是當首領董卓死後,他們更陷入了一種迷茫和盲目的狀態。他們不會思考複雜的戰略問題,也理不清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更不可能去思考如何建設基業。由於缺乏世家大族那樣的積澱,他們身邊也缺乏能夠幫助他們思考這些問題的謀士。同時,他們也本能地排斥和不信任那些飽讀詩書計程車人。

    總之,他們大都是靠著本能在漢末亂世中生存,所以也就表現得唯利是圖和反覆無常。以上那些短板,也讓他們常常後繼無力。比如呂布的軍隊就時常困頓於糧草,“無蓄積”。士兵也越打越少。建安二年 (197年) 袁術出動步騎數萬,分七路攻擊而來時,曾經在興平二年 (195年),也就是兩年前還有軍萬餘的呂布,卻只能拿出“兵三千,馬四百匹”來抵禦了。

    因此,諸如呂布這樣的軍人軍閥,自然無法避免被擁有根基與政治目標計程車族類新型軍閥所取代。於是,在僅僅十年時間裡,這些曾經的利刃就已經淪為歷史的塵埃……

  • 2 # 小莫墨天使

    呂布是東漢末年的一員勇將,經過數年的爭雄,最後被曹操打敗,縊死於白門樓,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呂布在政治鬥爭中被淘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呂布出身於氐族,早年從世遊牧生活,缺乏必要的政治鬥爭的培養和歷練,在鬥爭面前逞一時之勇逞一時之氣,實踐證明呂布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其次在東漢末年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呂布沒有確立一個明確的崇高的政治目標,也就是把皇帝緊緊控制在自己手中,歷史本來為呂布提供了這樣的機遇。當董卓率領西涼兵進入首都洛陽時,控制了朝政。後來呂布聯合司徒王允誅殺董卓,此時是呂布掌控朝政,號令天下的絕佳時機,當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率兵進攻長安為董卓報仇時,呂布卻撇下漢獻帝率軍東撤,失去了一次歷史性的機會。

    再次,呂布缺乏識別人才,籠絡人才的能力。當自己處於順勢時不能聽從陳宮的建議擴大戰果,當自己處於逆境時又疏遠陳宮。陳珪陳登父子當面奉承呂布,呂布把他們當成是大好人。最後上了陳登的大當。自己部下宋憲、魏續、侯成因小過而受杖責,逼使他們投奔曹操。

    第四,在為人處世方面呂布又顯得過於實在,甚至迂腐。在徐州和小沛時多次出現“布引妻小與劉關張相見。”沒有想到關羽會對自己的小妾貂蟬害的神魂顛倒,沒有想到劉備關羽會借曹操之手除掉自己。

    最後,呂布缺乏高超的軍事戰略。在群雄爭霸的年代,誰控制了中原,也就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將最終實現全國統一。董卓死後,呂布率兵從長安東撤到洛陽,又東撤到安徽,江蘇一帶,實力越來越弱,形勢表明呂布已經永遠失去了控制黃河中下游進而統一全中國的歷史機遇。在戰略上就應該退而求其次,率軍往北撤,到今內蒙古地區和西部甘肅一帶,實行長期割據,以圖未來發展,這樣的機遇也讓呂布喪失了。

  • 3 # 白山黑水北漂人

    呂布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

    呂布是三國名將,曾經在三國的戰場上叱吒風雲,你看為董卓殺死了刺史丁原,虎牢關一人戰桃園三英,後來和王允合謀刺殺董卓,然後曾經挑戰李傕郭汜,成為當時赫赫有名的單挑大將。呂布如此的強大,可惜卻因為名聲不太好,後來被李傕郭汜追趕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最後輾轉流離到袁術、袁紹門下,不想袁氏弟兄也討厭呂布的反覆無常,居然要對他痛下殺手,無奈呂布一路逃亡,最後被張邈、陳宮等人奉為珍寶,居然打起了曹操的主意,趁曹操攻打徐州之際,攻佔曹操的大本營兗州。如果得手,曹操一定無立錐之地。於是曹操迴轉身,棄了徐州,前來與呂布爭鋒。後來互有勝負,不過最終呂布還是被押到了白門樓,最後被曹操斬殺

    那麼呂布怎樣從春風得意,一步步走向滑鐵盧的呢?

    其一,呂布驕傲,呂布自認為匹馬化戟,天下無人能敵。就連歷史上也如實記載:呂布善長騎射,膂力過人,被稱為“飛將”。好幾次呂布都相信憑著自己的一身功夫可以縱橫天下。看看三國演義,上面有這段話:正慮間,小校報來:“呂布搦戰。”八路諸侯,一齊上馬。軍分八隊,布在高岡。遙望呂布一簇軍馬,繡旗招颭,先來衝陣。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眾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八路軍兵齊出,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

    其二,呂布很自負,自負的呂布不聽任何人的意見,即使是陳宮,呂布照樣認為謀士也不過爾爾。因此呂布多次拒絕陳宮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陳宮聞曹兵至近,乃獻計曰:“今曹兵遠來疲睏,利在速戰,不可養成氣力。”布曰:“吾匹馬縱橫天下,何愁曹操!待其下寨,吾自擒之。”後來曹操兵敗,陳宮曰:“西寨是個要緊去處,倘或曹操襲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輸了一陣,如何敢來!”

    其三,忠奸不辨。陳宮是個對呂布忠心耿耿的人,而且對天下人物非議甚多,他認為呂布這個人雖然沒有智謀,可是心眼不壞,而其他人要麼心胸狹窄,要麼心狠毒辣,要麼陰險狡詐,因此死心塌地地跟著呂布;而呂布手下的陳珪、陳登父子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對呂布陽奉陰違,而腦殘的呂布居然是非不分,讓人心痛。

    其四,愛惹別人的妻妾。有人說呂布貪戀妻妾家小,其實這實在不是個理由。喜歡自己老婆孩子,如果得當的話,實在是家和萬事興的佳話。可惜呂布喜歡的是別人的女人,呂布喜歡董卓的侍妾,才和董卓鬧掰;呂布喜歡自己大將的妻子,多有勾搭,以致遭到兵變。史書記載:太祖曰:“卿背妻,愛諸將婦,何以為厚?”布默然。呂布喜歡自己的妻小,居然又是不相信自己的大臣,曹操來攻徐州,陳宮建議分兵互成犄角之勢,布妻曰:“昔曹氏待公臺如赤子,猶舍而來。今將軍厚公臺不過於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若一旦有變,妾豈得為將軍妻哉!”布乃止。

    其五,呂布被人捧殺。呂布當時名聲很大,一個是當時的俗語:“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其二是袁術,袁術說:“昔董卓作亂,破壞王室,禍害術門戶,術舉兵關東,未能屠裂卓。將軍誅卓,送其頭首,為術掃滅讎恥,使術明目於當世,死生不愧,其功一也。昔將金元休向兗州,為曹操逆所拒破,流離迸走,幾至滅亡。將軍破兗州,術復明目於遐邇,其功二也。術生年已來,不聞天下有劉備,備乃舉兵與術對戰;術憑將軍威靈,得以破備,其功三也。將軍有三大功在術,術雖不敏,奉以生死。

    其六,呂布沒有胸懷大志,呂布不知道自己整天鬧哄哄的幹什麼,別人讓打誰,自己就打誰。他不是劉備,劉備在最艱難的時候,仍然有關羽張飛這樣的弟兄扶持,一副老大的樣子凜然不可欺犯。後來在袁紹大營巧舌如簧,當然身邊還是有敢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忠臣。他不是曹操,曹操在最艱苦的時候,目標仍然很明確,要做亂世英雄,所以敢和強大的董卓抗衡,當然不是呂布式的認賊作父。

    其七,呂布沒有大丈夫氣概,呂布被擒既沒有陳宮慷慨赴死的決心,也沒有高順視死如歸的氣概。布曰:“齊桓舍射鉤,使管仲相;今使布竭股肱之力,為公前驅,可乎?”布縛急,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客,我為執虜,不能一言以相寬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主簿王必趨進曰:“布,勍虜也。其觽近在外,不可寬也。”後來被劉備進讒言,被曹操斬殺。

  • 4 # 那年那月lhy

    三國時期,規則崩壞,大家各為其主。降來降去,天天跳槽是很常見的事情,但這並不代表做事就可以沒有底線。

    呂布犯了職場大忌,呂布的發家史,就是一部老闆的血淚史。呂布最初在丁原麾下效力深受重用。

    “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甚見親待。”

    然後呂布親手殺了丁原,投靠了董卓,升騎都尉,繼承了丁原的官位。

    在董卓麾下效力時,董卓待呂布如子。

    “董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

    然後呂布又親手殺了董卓,投靠了王允,升奮武將軍,成為了當時長安城裡官職最大的武將。

    隨後呂布又投奔過袁術、張楊、袁紹、張邈,和每一任東家都鬧翻了,惡評如潮。

    呂布最後投奔的人,是劉備。

    公元195年,呂布投奔徐州的劉備。

    幾個月後,袁術攻打徐州,劉備和其相持一個月,互有勝負。呂布趁機偷襲劉備老巢下邳,大破張飛,俘虜了劉備的妻妾兒女及其部曲的家眷。

    要是當時劉備在下邳城中,呂布說不定就能拿到三殺主公的史詩級成就。

    老家被滅後,劉備被袁術擊敗,被迫向呂布請降。

    呂布出於抵抗袁術的考慮,接納了劉備,讓其駐紮在小沛,而呂布自稱為徐州牧。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劉備重新聚攏了萬餘部將,引起呂布的猜忌,於是呂布和袁術結盟,聯手進攻劉備,再次俘虜了劉備妻兒。

    劉備大敗後,投奔曹操,在公元199年隨曹軍一起大破呂布軍。

    這個時候,曹老闆來找劉備做職業背景調查了,你覺得前東家劉備會給呂布一個什麼樣的評語呢?

  • 5 # 晨曦影視剪輯

    託小說《三國演義》的福,手持方天畫戟、胯騎赤兔馬的驍將呂布形象,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併成為三國武將中的代表性人物。在歷史上,呂布也算得上是漢末軍人勢力的標誌性人物。《武經總要》裡記載的戟刀。漢代並無所謂的方天畫戟,呂布也只用過弓箭、長矛和一種叫作手戟的短兵刃。

    呂布出自與“涼州軍團”齊名的幷州軍。即便是在當時漢末最精銳的正規軍部隊(並、涼州軍)中,呂布也是以武力著稱的佼佼者。《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詞條評價呂布為有“虓虎之勇”。在董卓詞條以武亂國之時,呂布曾是其重要助力。但同時,呂布的性格缺陷在並涼軍中也是最突出的。陳壽評價其“輕狡反覆,唯利是視”。他先是在董卓的唆使下,殺了對其“大見親待”幷州軍首領丁原,後來在王允的勸說和支援下,殺了對其“甚愛信之,誓為父子”的董卓。

    首先,歷史上的呂布真的很能打!據《三國志·呂布傳》記載,呂布弓馬嫻熟且氣力過人,被人稱為“飛將”。

    呂布射術的精湛,可以從歷史上著名的“轅門射戟”中得到驗證。“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

    呂布騎術精湛,戰馬優良,也是公認的。“布常御良馬,號曰赤菟,能馳城飛塹。”

    而且,呂布還有極強的戰場突擊肉搏能力。呂布曾經跟董卓的驍將郭汜詞條有過一次單挑作戰,結果“布以矛刺中汜”,後者的親衛拼死上前才將其救回。由此可見,呂布的騎戰能力突出。

    另外,呂布此人還非常機敏,能臨危不亂。呂布投奔袁紹後,雙方鬧了矛盾。於是“紹遣甲士三十人”,打算暗殺呂布。結果呂布玩了一招金蟬脫殼,讓人在自己帳中鼓箏,令那些刺客誤以為他在帳中,自己則偷偷地跑掉了。結果夜裡,袁紹的刺客發動突襲,在一片黑暗的混亂中,呂布的帳篷床被砍得一塌糊塗,以為刺殺成功。而呂布早就脫身去投靠張揚了。

    對此,歷史學者方詩銘曾評價,呂布屬於“輕俠之士”,是遊俠中低層次的存在。他們驍勇、尚力氣,喜歡攻劫,但同時又有勇無謀、容易被人利用。而其他那些並涼軍閥也存在這個問題。這當然也有東漢朝廷故意為之的潛在原因。朝廷只是需要他們作為純粹的軍人,所要考慮的只是是否足夠勇武,以及戰場上的戰術問題,戰略問題和政治問題都是由國家委派的高階將領所考慮的。畢竟刀不需要思考。

  • 6 # 澎湃春秋

    三國時代的呂布,註定是一生的悲劇。亂世出英雄,呂布可稱英雄,但稱不上梟雄,在人生目標、胸懷格局方面不能同曹操、劉備相提並論。其實,呂布並非有勇無謀之人,後世說他“三姓家奴”,對於他來說也是迫不得已,沒得辦法。亂世爭雄,起起伏伏是常有之事。縱觀歷史,呂布是一個難得的將才而不是雄主,在他內心他沒有雄霸天下的野心,他只不過是生在亂世的一根浮萍,高不成低不就,心無定所,沒有目標,被淘汰出局那是早晚的事情。

  • 7 # 是阿遠吖

    《彩繪三國演義·白門樓呂布殞命》,近現代,金協中,國畫。故事出自 《三國演義》第十九回。雖然呂布最終在建安三年(198)冬為曹操所擒殺,但他有勇無謀、容易被人利用、唯利是圖和反覆無常的性格,早註定他在亂世中必然失敗。”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喜歡三國題材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情況,如問誰是漢末三國第二武將,爭議會相當大,有人認為是關羽,有人認為是趙雲詞條,還有人認為是馬超或張飛詞條,甚至連顏良詞條都是候選人。但要問漢末三國第一武將是誰,卻幾乎沒有人有異議,反會異口同聲地說出他的名字——呂布詞條呂奉先。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你認為其中最耀眼的人物是誰?是諸葛亮詞條、劉備詞條、曹操,亦或是呂布?相信呂布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本篇就來看看詩詞裡的呂布,共計17首詩詞。

    託小說《三國演義》的福,手持方天畫戟、胯騎赤兔馬的驍將呂布形象,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併成為三國武將中的代表性人物。在歷史上,呂布也算得上是漢末軍人勢力的標誌性人物。

    後世流傳的方天畫戟實物圖,原型是為宋代《武經總要》裡記載的戟刀。漢代並無所謂的方天畫戟,呂布也只用過弓箭、長矛和一種叫作手戟的短兵刃

    呂布出自與“涼州軍團”齊名的幷州軍。即便是在當時漢末最精銳的正規軍部隊(並、涼州軍)中,呂布也是以武力著稱的佼佼者。《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詞條評價呂布為有“虓虎之勇”。在董卓詞條以武亂國之時,呂布曾是其重要助力。但同時,呂布的性格缺陷在並涼軍中也是最突出的。陳壽評價其“輕狡反覆,唯利是視”。他先是在董卓的唆使下,殺了對其“大見親待”幷州軍首領丁原,後來在王允的勸說和支援下,殺了對其“甚愛信之,誓為父子”的董卓。

    《李肅賂呂布》,現代,戴敦邦,國畫,題材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詞條說呂布》。呂布雖為三國名將,但他在亂世裡只看眼前利益、得志便猖狂,以及寄希望於左右逢源且反覆無常的品行,早讓其他諸侯對他不滿甚至心懷殺意

    然而,在董卓死後的漢末亂世裡,已經發展為中小型軍閥的呂布,本該憑著其武勇大展身手,結果卻一直遭受挫折、顛沛流離,甚至寄人籬下,一直沒有一塊穩定的基業。最後,呂布更在建安三年(198)的十月,命喪白門樓,被曹操下令縊死梟首。呂布的命運,其實也是原來並涼軍隊裡那些中小軍閥命運的縮影。

    中平六年(189)八月,董卓率涼州軍團入洛,可以視作東漢並涼武人“以武亂國”的開始。建安三年(198)四月,李傕的被殺,則標誌著涼州軍團的覆滅。涼州系主要將領,李傕詞條、郭汜、牛輔、張濟詞條、樊稠詞條、楊定、胡軫詞條、徐榮都在戰亂和內鬥中死於非命,而涼州系王方不知所蹤,只有段煨與張濟的侄子張繡詞條靠著投降曹操,才存活了下來。同年十月,呂布之死也標誌著幷州系軍閥的消亡,此前幷州大將張揚在曹操的攻勢下已經死於非命,只有投降了曹操的張遼詞條活了下來。

    就這樣,這些曾經的東漢帝國最強悍武力,在“以武亂國”之後的十年間,就已經敗亡一空了。他們既沒能建立屬於自己的政權,也沒能成為割據一方的獨立勢力,僅僅成為漢末三國時代裡歷史的過客。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還以呂布為例,具體說明一下。

    最優秀的騎兵指揮官

    首先,歷史上的呂布真的很能打!據《三國志·呂布傳》記載,呂布弓馬嫻熟且氣力過人,被人稱為“飛將”。

    呂布射術的精湛,可以從歷史上著名的“轅門射戟”中得到驗證。“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

    《轅門射戟》,現代,戴敦邦,國畫,題材出自《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詞條敗師淯水》。呂布轅門射戟為劉備解圍一事在《後漢書》 《三國志》中均有提到,可見呂布武藝高強,在彼時出類拔萃,給人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呂布騎術精湛,戰馬優良,也是公認的。“布常御良馬,號曰赤菟,能馳城飛塹。”

    《彩繪三國演義·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區域性),近現代,金協中,國畫。故事出自 《三國演義》第三回。正史中董卓的確收買呂布反叛刺殺了丁原,在演義中則虛構了用名馬赤兔收買他的細節,但不管是否有赤兔馬,呂布這種唯利是圖的行為讓時人都對其不齒

    而且,呂布還有極強的戰場突擊肉搏能力。呂布曾經跟董卓的驍將郭汜詞條有過一次單挑作戰,結果“布以矛刺中汜”,後者的親衛拼死上前才將其救回。由此可見,呂布的騎戰能力突出。

    另外,呂布此人還非常機敏,能臨危不亂。呂布投奔袁紹後,雙方鬧了矛盾。於是“紹遣甲士三十人”,打算暗殺呂布。結果呂布玩了一招金蟬脫殼,讓人在自己帳中鼓箏,令那些刺客誤以為他在帳中,自己則偷偷地跑掉了。結果夜裡,袁紹的刺客發動突襲,在一片黑暗的混亂中,呂布的帳篷床被砍得一塌糊塗,以為刺殺成功。而呂布早就脫身去投靠張揚了。

    這些因素加起來,讓呂布成了當時最優秀的騎兵指揮官。呂布替袁紹與“黑山賊”張燕進行作戰時,“與其健將成廉詞條、魏越等數十騎馳突燕陣,一日或至三四,皆斬首而出。連戰十餘日,遂破燕軍”。即靠小部隊精銳騎兵連續突襲,就打垮了張燕“精兵萬餘,騎數千”的大軍。

    正是憑藉著這種極強的騎兵戰能力,當袁紹發現刺殺失敗,繼續派兵追趕時,追兵都非常畏懼呂布,“莫敢逼近者”。

    《三英戰呂布》,現代,戴敦邦,國畫,題材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三英戰呂布之事出自演義虛構,不過因為此段描寫太過傳神,所以成為後世許多傳說、評書、繪畫等藝術創作的題材,深入人心

    而對於自己的騎兵戰能力,呂布也是很自傲的。白門樓上,當呂布被曹操擒獲即將處死的最後一刻,他還希望靠為曹操指揮騎兵換取生路,“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對此,曹操還真有點猶豫,“太祖有疑色。”要知道,對曹操來說,殺人這事幾乎就沒有躊躇過。這也說明了呂布的軍事能力強到曹操都有點捨不得殺的程度。當然,最後在劉備的神補刀之下,曹操還是決定痛下殺手。

    而讓曹操決定一定要殺死呂布的是兩個關鍵詞是“丁原”與“董卓”,當時劉備是這麼說的,“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詞條及董太師乎?”一句話,就定了呂布生死。

    河北滿城漢墓中出土的漢代鐵戟實物

    為什麼殺了董卓還不被接受?

    說到這裡就要說一下呂布除了驍勇善戰外的另一個特點了。那就是反覆無常和唯利是圖。因此,在《三國演義》中,遊俠氣十足的張飛最看不起呂布,罵其三姓家奴。這不是羅貫中一個人的觀點。歷史上,很多人都對呂布的這種品行有過異議。比如南朝梁蕭介說“臣聞兇人之性不移,天下之惡一也。昔呂布殺丁原以事董卓, 終誅董而為賊”。又比如,唐宋八大家詞條之一的文豪蘇轍也以呂布殺丁原、董卓之事比附呂慧卿之奸:“昔呂布事丁原則殺丁原,事董卓則殺董卓。”

    說到這裡,有個事情要具體說說。呂布殺害丁原,絕對是其人生上最大的黑點之一,洗都洗不掉。可誅殺暴虐兇殘的董卓這事,明明有功於漢室和國家,為什麼還不被大家所接受,甚至被敵視呢?對於這個問題,呂布自己也沒想明白。他曾經很委屈地問過劉備,關東群雄都曾起兵討伐董卓,可為什麼我殺掉董卓後,出奔到關東,關東諸將卻不肯接受我?甚至“皆欲殺布耳”。

    這個問題或許可從下面這個角度進行分析,俗話說:“有心為善,雖善不賞。”呂布殺掉董卓,其出發點即不是匡扶漢室的大義,也不是出於對董卓殘民以逞的義憤。呂布殺掉董卓,其實就是出於自保之心而已。

    雖說董卓對呂布“甚愛信之,誓為父子”,但暴虐成性、喜怒無常的董卓經常拿呂布當出氣筒。或者是因為小過錯,就拿手戟(漢代的一種短戟,可以隨身攜帶)向呂布扔過去。多虧呂布身手好,躲過去了。然後呂布還得努力向董卓道歉,董卓才沒繼續下死手。或者是喝醉了酒就罵呂布,甚至“以刀劍擊之”,最後也是因為呂布身手好才沒被真幹掉。

    而且,作為幷州人的呂布跟涼州軍團的那些人也是矛盾重重。比如呂布跟涼州大將胡軫“不相能”,董卓以胡軫為大督護,以呂布為騎督去跟孫堅作戰。領兵的胡軫表示“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綬”。按照漢制,吏秩比中兩千石的官員,“皆銀印青綬”。而當時呂布的職位是中郎將,正好是吏秩比中兩千石。所以胡軫到底想針對誰,已經是一目瞭然的事情了。

    再加上呂布還利用職務之便,跟董卓的侍婢私通。這三個情況加起來,呂布肯定是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的。而從心理學上講,當一個人的恐懼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以憤怒的形式爆發出來!所以,呂布弒董卓,其實就是為了自保而已。這種行為在關東諸將眼中,不過是幷州人與涼州人的火拼,甚至是“狗咬狗”而已。在當時人眼中,呂布的行為也最多是“事出有因”,但未必是“情有可原”。

    當然,自然也有關東那些士人出身的軍閥們,對呂布“寡於學術”的習慣性鄙視。同為幷州人的王允詞條,在與呂布共同誅殺董卓之後,依然看不起呂布,“素輕布,以劍客遇之”,也就是把他當成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除此之外,從呂布被涼州軍團擊敗,從自長安出奔到關東後的一系列遭遇來看。呂布在與人交往上確實成問題。

    在戰場之外的能力基本為零

    呂布第一個投奔的是南陽袁術詞條。一開始袁術“待之甚厚”,結果呂布就此開始得意忘形,“恣兵鈔掠”。於是兩人鬧掰。

    呂布第二個投奔的是袁紹。兩者合作擊敗了張燕。結果呂布再次得意忘形起來,“輕傲紹下諸將”。他又要求袁紹給自己增兵,繼續“將士鈔掠”,結果使得袁紹“患忌之”,導致後者暗殺和追殺呂布。兩人也就此翻臉。

    呂布第三個投奔的是劉備。結果呂布在袁術資助軍糧的誘惑下,偷襲下邳,玩了一招“反客為主”,奪取了劉備的徐州。

    之後,呂布與袁術盟,卻又多次打亂袁術吞併劉備的計劃;答應袁術的政治婚姻,卻又反悔,更出賣前來聯姻的使者。他接受了東漢朝廷的“左將軍”,結果不久後又復歸謀逆的袁術。

    這種在亂世裡只看眼前利益、得志便猖狂、寄希望於左右逢源且反覆無常的品行,只怕在其他諸侯心裡早就對他的下了一個“只能利用,不能重用,更不能合作”的評語了。

    另外還要說的是,呂布在戰場之外的御下能力也是有問題的。比如長安之戰中,是呂布部下內反,“引(李)傕眾入城”,導致長安失守。而長安失守後,作為實際上的幷州軍指揮者,呂布只“將數百騎以卓頭繫馬鞍出走”,也就是大多數幷州軍在危難的時候並不想跟隨他。再之後,呂布部將郝萌詞條在袁術的指使下發動了叛變,結果逼得呂布這位大名鼎鼎的“飛將”,衣冠不整(“科頭袒衣”)地翻廁所牆去逃命。

    也就是說,無論是跟上級、同事還是合作者、部下,呂布都沒處好。一句話,呂布在戰場之外的能力基本為零。其實這個特點,也是那些由東漢正規軍直接轉化為軍閥的並涼武人的共性。

    《彩繪三國演義·白門樓呂布殞命》,近現代,金協中,國畫。故事出自 《三國演義》第十九回。雖然呂布最終在建安三年(198)冬為曹操所擒殺,但他有勇無謀、容易被人利用、唯利是圖和反覆無常的性格,早註定他在亂世中必然失敗。

    這個共性的形成還要從其從軍一開始說起。如前面所說,東漢時代的軍制已改為募兵制。當時的軍人以從軍為職業,作戰是為了軍功財富。當“不值賞值”時,他們就會怨恨甚至發動叛亂和兵變。所以這些職業軍人不同於之前出於責任與義務,懷有保家衛國心理的徵募而來計程車兵,“唯利是視”是他們的共同潛在意識。而“寡於學術”這點,又容易讓其缺乏足夠的家國情懷和道德約束。

    對此,歷史學者方詩銘曾評價,呂布屬於“輕俠之士”,是遊俠中低層次的存在。他們驍勇、尚力氣,喜歡攻劫,但同時又有勇無謀、容易被人利用。而其他那些並涼軍閥也存在這個問題。這當然也有東漢朝廷故意為之的潛在原因。朝廷只是需要他們作為純粹的軍人,所要考慮的只是是否足夠勇武,以及戰場上的戰術問題,戰略問題和政治問題都是由國家委派的高階將領所考慮的。畢竟刀不需要思考。

    當亂世來臨,這些軍人由於長於軍事,自然很容易確立優勢很快脫穎而出,但長期在軍中所形成的直線思維,又讓他們很難適應亂世中錯綜複雜的軍政環境。特別是當首領董卓死後,他們更陷入了一種迷茫和盲目的狀態。他們不會思考複雜的戰略問題,也理不清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更不可能去思考如何建設基業。由於缺乏世家大族那樣積澱,他們身邊也缺乏能夠幫助他們思考這些問題的謀士。同時,他們也本能地排斥和不信任那些飽讀詩書計程車人。

    總之,他們大都是靠著本能在漢末亂世中生存,所以也就表現得唯利是圖和反覆無常。以上那些短板,也讓他們常常後繼無力。比如呂布的軍隊就時常困頓於糧草,“無蓄積”。士兵也越打越少。建安二年(197)袁術出動步騎數萬,分七路攻擊而來時,曾經在興平二年(195),也就是兩年前還有軍萬餘的呂布,卻只能拿出“兵三千,馬四百匹”來抵禦了。

    因此,諸如呂布這樣的軍人軍閥,自然無法避免被擁有根基與政治目標計程車族類新型軍閥被取代。於是,在僅僅十年時間裡,這些曾經的利刃就已經淪為歷史的塵埃……

  • 8 # 御墅傢俱陳經理

    呂布這麼一個人才,為什麼就不能成就大事呢?還這麼早就被淘汰了?

    果然有呂布的出身沒有根基,那些上位的軍閥,都是世家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呂布本身的性格造成的。當然,草根階層出身,也給他帶來短視、不懂權謀、不懂以權貴的假模假樣的遊戲規矩來玩的原因(自小缺乏這方面的教育。)。

    呂布的重情重義

    《三國演義》一直宣染呂布的寡恩背義,寫著寫著,羅貫中雞頭暈了。第九回“除暴兇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李郭攻入長安,“呂布左衝右突,攔擋不住,引數百騎往青瑣門外,呼王允曰‘勢急矣!請司徒上馬,同出關去,別圖良策’”,王允不肯,“呂布再三相勸,王允只是不肯去。不一時,各門火焰竟天,呂布只得棄卻家小,引百餘騎飛奔出關,投袁術去了。”

    呂布冒著生命危險回去救的是王允,不是自己家小。王允還推三推四,費了好一番口舌,致使呂布錯失去救自己家小的時機。呂布的這一仗義行為,卻為他白門樓殞命埋下禍根。曹操圍呂布,呂布想叫陳宮、高順守城,自己去斷曹操糧道,他妻子知道了,說:“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如果不是當初在長安有了前科,不會被妻子捉到小辮子搶白,呂布也不會百詞莫辯,不好意思就此放棄了行動。

    呂布顧及妻子感受,雖然對跟他的那班弟兄不公,但也說明他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別說和公然提出“女人是衣服”的劉備相比,就是獵戶劉安也比他強了不知多少倍。

    呂布的天真爛漫

    陳宮一心一意待呂布,呂布對陳宮寬宏不會出大問題。可像陳珪、陳登父子誠心賣了呂布的,呂布待他倆也一樣真誠寬宏。

    呂布聽了陳珪的建議,想和曹操交好,派陳登為使,去見曹操。陳登見了曹操,和曹操商量的,當然是怎樣收拾呂布(這裡怎麼沒人說陳登見利忘義、出賣舊主呀?)。曹操賞賜陳珪,還封陳登為廣陵太守。陳登高高興興地回去了,呂布一看,考,我什麼也木有。“撥戟斫幾”(多可惜啊,放到今天都是古董嘛)罵陳登:“聽了你父子的話,和曹操建交,和袁術反面,現在你父子倆倒得了不少好處,老子啥都沒,媽的,給你們賣了。”陳登不慌不忙:“曹操說的,你像老鷹,不能喂得太飽。”呂布也就不計較了。

    呂布的喜怒無常

    呂布的領導才能很成問題,這是因為他有性格上的問題吧?《三國志》裡說他“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Dang,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他可能是文科生,思維缺乏邏輯性,又不擅長搞思想工作,放任班將領。將領間缺乏協調,所以整天打敗。呂布自己這麼善戰,還有高順、張遼這樣的猛將,沒用!

    呂布的性格,除了《三國演義》裡提到他的猶豫不決,猶豫不決就因為不夠心狠手辣,喜怒無常情緒化也很突出。心情好時,陳宮、陳珪、陳登做什麼都不深究。心情不好,侯成追回失馬,釀酒慶賀,先獻酒呂布,呂布大怒,責打侯成。結果侯成和小兄弟投降曹操,裡應外合,捉了呂布。

    真所謂小不忍亂大謀,呂布一點表面功夫都不會做。呂布對劉備非常尊敬,請劉備上坐,專門叫妻子拜見他,和劉備兄弟相稱。“備見布語言無常,外然之而內不說”。這一忍忍到後來白門樓,“美言”呂布。看,人家劉備多會做人?

    呂布,經常令我聯想到西楚霸王項羽,一樣勇猛。連在最後失敗關頭,也同樣想著別人,把自己屍首送給人,好讓他們去邀功領賞。項羽把自己的馬送給亭長,身體給漢軍中的舊相識;呂布被曹操圍在白門樓,叫左右取了他的首級去向曹操獻降。“左右不忍,乃下降”。手下不忍心動手 ,呂布只好和大家一起去向曹操投降。(《資治通鑑》62, 漢紀54)

    呂布在心計城府上,遠遠不及對手圓滑、奸詐、無賴,或者啞忍,失敗是註定的。以我愚見,跟呂布這樣的大佬,比跟曹操這樣的大佬舒心多了,雖然跟了曹操會成功一點。但成功了,往往又是你倒黴日子的來臨。

  • 9 # 人生充滿美感

    呂布其人,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民間藝術形象,多被認可為三國第一猛將,人生汙點:先後跟隨丁原、董卓,並最終殺死了丁原和董卓,背上“三姓家奴”的汙名。

    呂布顯然是三國時代的悲情人物,但相信歷史的真相也不會像小說中描述的那樣背信棄義,形象不堪,根本原因在於呂布出身草莽,沒有底蘊和根基,亂世中能夠立足的是什麼人呢?袁紹,出身漢末名門“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號稱四世三公,劉備,逢人便稱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曹操也是出身官宦之家,據稱是漢相曹參之後,孫權 ,根基錢波,經歷兩代三人,方成其霸業。

    綜上,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但能笑到最後的,無疑都有他人不具備的政治資本,呂布與其相比何其單薄,可見,跨越或說提升一個階層是何其艱難,這應該就是呂布未能最終立足的最根本原因。

  • 10 # 木子君的小屋

    我是木子君,前來回答問題。

    大家都讀過《三國演義》,要說三國第一猛將,那麼當屬呂布。呂布憑著胯下赤兔馬,掌中方天畫戟,在沙場上可以說少有人敵。

    為什麼呂布在三國程序中被淘汰呢。

    這就要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呂布個人的性格特徵分析了。

    一、呂布出身於普通。

    呂布出身於平民家庭,因其驍勇,才被丁原重用。可以說出身於普通人家,而在漢初,重家藝,聲名。而呂布家世普通,就沒有多少借力。而同為漢末梟雄的袁紹、袁術兄弟,袁氏四世三公,一提起袁氏的大名,就有好多謀士良將來投。而曹操,祖曹騰,是地位不輸入十常侍的大宦官,曹家和姻親夏侯家都是當地豪族,族中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敦,夏候淵,夏候霸都是一時之豪傑。而公孫瓚、劉表、孫堅等人,當時都是一州之刺史,要兵有兵,要糧有糧。

    二、呂布名聲不好

    呂布為了自己的發展,原是幷州刺史丁原麾下大將,為權勢利益,殺了丁原投奔董卓;後來,又為了貂蟬殺掉自己的恩主董卓,反覆無常,可以說是三姓家奴。他不但背叛了自己的上司,還殺掉了自己的上司。因而落下了三姓家奴的名號。

    試問,想要在亂世中建立功名的人,哪一個敢投到呂布手下。哪怕是曾經被呂布佔據的徐州,當地士族也對他陽奉陰違,比如當地計程車人代表陳登,後來都背叛了呂布。

    三、呂布雖說勇冠天下,但是反覆、多疑、無主見,意志不夠堅定。

    在丁原麾下,因為金帛寶馬,而投向董卓。在董卓手下,董卓待他不薄,他卻為了一己之私,殺了董卓。兩次背棄,除了利益問題,更說明他沒有多少主見,沒有主見,就很容易被人說動。後來佔徐州也是如此,呂布的妻子曹氏的兄弟曹豹在徐州任將。徐州刺史陶潛病重,將徐州託付了有徐州有救命之恩的劉備。呂布走投無路東奔西走來到徐州,劉備慷慨地將下坯借給呂布暫住。而呂布卻在劉備率軍對戰袁術之時,在妻兄曹貌的唆使之下,佔了徐州。

    四、呂布朝令暮改。

    在曹操率大軍圍徐州時,袁術曾派人迎娶呂布的女兒為自己兒子的妻子。呂布卻在他人的勸導之下放棄,後來因為情勢危害時,又為了自己的安危,願把女兒再嫁給袁術的兒子。因情勢危急,呂布灰心喪意飲酒,導致形容大變,他又行禁酒令。部將違反禁令,他打算處治,又在部下的勸說下放棄。因此還丟了屬下將領的忠心。導致醉酒後被部將擒獲,降了曹操。

    總之,在漢初能夠參予天下爭霸賽的,都是一時之雄傑。相對來說,呂布除了武勇之外,他自己的亮點不多,而短板十分明顯,所以才被曹操所擒,最終被殺。

  • 11 # 歷史都付笑談中

    呂布呂奉先,別號楚雲飛,漢末第一猛將,人稱三姓家奴,又稱義父殺手。有一句話廣為流傳“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專捅義父”。

    作為將領,呂布是非常優秀的。但是作為割據一方的領袖,呂布似乎並不出色,所以,在三國程序中,呂布早早被淘汰。下面,我們從政治能力、軍事能力、用人能力三方面來分析一下。

    政治能力

    呂布的政治能力一般。呂布本屬幷州牧丁原,但是被董卓收買,殺丁原投董卓,成了國賊同黨,給自己的履歷留下了汙點。後來,呂布聯合王允誅殺了董卓,又為漢室立下大功。

    此時,王允和呂布其實有掌控朝政的能力,這是個大好時機,但是他們兩個沒有做好,反倒被董卓餘黨趕出了長安,政治能力上有所欠缺。

    軍事能力

    呂布的軍事能力還是不錯的,在幷州時就有勇名,後來投奔袁紹,和袁紹一起討伐張燕的黑山軍,呂布率部反覆衝陣,擊敗強大的張燕。

    只不過呂布遇到了更牛叉的曹操,在和曹操爭奪兗州時,呂布本來差點讓曹操無家可歸,曹操最絕望的時候,都想投奔袁紹了。但是曹操確實用兵如神,相持一年多,呂布漸漸處於劣勢了,被曹操驅趕出了兗州。

    用人能力

    呂布用人也不行。

    我們知道,呂布帳下有一員忠勇的大將,名叫高順,統領陷陣營,在戰場上所向無前。高順後來為呂布效死,但是呂布卻並不信任高順,他一度剝奪高順的兵權,讓魏續來統兵,這種做法,肯定令將士寒心。

    曹操圍攻下邳時,呂布沒有聽從陳宮出城斷糧的意見,一味死守,結果自取滅亡。

    所以,在用人方面,呂布不具備一代雄主的英明。

    綜上來看,呂布是一員優秀的將領,但絕非優秀的主公,縱有萬夫不擋之勇,也難以應付群雄混戰之局,早早被淘汰,也是意料之中了。

  • 12 # 偽裝的觀點

    呂布被淘汰,有個人原因,也有歷史大勢的原因。

    先說個人原因。

    首先,個人勇武足夠,但是心性品德不足。

    《三國志》中,陳壽評價: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不管是《三國志》這樣的正史,還是《三國演義》這樣的小說,他都是一個反面教材:做人不能太呂布。

    其次,出身不行。

    對於呂布來說,如果說最讓他自己痛恨不已的,一定是自己的出身。

    在東漢末年,士族出身的人,天生高人一等,有個士族身份,甭管你成不成氣候,起碼有人追隨。

    比如袁紹袁術兄弟,祖上四世三公,士族中的豪門,手下謀士戰將,如過江之鯽。

    再看呂布,若不是後來陳宮跟他,他這一輩子都是個流竄的土匪,從沒有什麼長遠計劃。

    再次,身份決定眼界。

    呂布終究是一個出身行伍的武將,並不擅長內政,也不擅長政治,甚至不擅長治軍,他就是一個人來瘋的超級猛將,騎兵天才。

    這種身份和能力,並不適合做一方諸侯,甚至連一軍之帥都做不了,做個先鋒大將倒是綽綽有餘。

    可惜啊,他沒能打破自己的能力邊界不說,還想成為一方諸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結果可想而知。

    再再次,選錯了對手。

    品行、身份、眼界都不行,也不至於太致命,畢竟東漢末年這樣的人多了去了,但是選錯了對手的基本都悲劇了。

    別說呂布,威震河北的袁紹,都倒在了小夥伴曹操的對面,這一切的起因就是他選錯了對手。

    而呂布又是一個作得一手好死的主兒,非要搞老曹,老曹這種梟雄又豈是他可以惹的,於是反手就把他滅了,還收了他麾下的大將張遼和臧霸,這兩人都未來都給曹氏立下了大功。

    最後,不重謀士。

    這一點其實有些冤枉呂布了,就他的出身、身份和品行,實在是沒有有眼光的謀士跟他,稍微有點眼光的謀士都知道這個傢伙根本就不是個明主。

    不過他的主觀意識上也是不重視文人謀士的,即便是陳宮跟了他,他也沒有完全聽信陳宮的建議。

    總起來說,呂布是一個有勇乏謀,無英主相的戰將,目光狹隘導致了唯利是圖,輕狡反覆,沒有長遠的人生和事業規劃導致了一生顛沛流離,選錯了對手,死得其所。

    再從歷史大勢來看。

    東漢末年一直到西晉建立,其實貫穿始終的一條暗線並非是什麼“三國殺”搶帝位的遊戲,而是寒門和士族的鬥爭。

    鬥爭的結果是士族勝利了,更是開啟了東晉的士族門閥政治時期,所以,呂布這個純寒門出身的武將,在這個過程中被人碾壓,那也是正常現象。

    這是其一。

    接下來還要講出身,呂布出生在邊塞,那裡民風彪悍,他也練了一身武藝,但是這裡並不是帝國的中心,所以他受到的教育是殘缺的。

    東漢的政治中心在洛陽,文化中心在穎川,年輕的時候若不能到這兩個地方遊學,人的眼界和對未來的期待就要弱上不少,呂布恰好就是這樣的人,即便他後來也應該是讀過書的,但比之曹操、袁紹、劉備等人差了不止一籌。

    這是其二。

    呂布跟隨幷州軍入洛陽,這本是一件好事,可以趁機結交不少優秀的人物,但是他運氣不好,正遇到董卓把持朝政,進而就是反董聯盟的進攻。

    一句話,他過早的捲入了一場極其複雜的戰爭之中,原本就腦子不太夠用的他只能選擇唯利是圖,變成了一個誰給我好處我就幫誰的軍閥。

    歷史上,沒有一統天下之心的軍閥,向來是沒有什麼機會可以榮登大寶的,呂布當然不例外。

    這是其三。

    最後,再總結一下,呂布在士族和寒門的爭鬥中,他既沒有身為寒門的自覺,也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更沒有足以駕馭當下的能力和修養,在歷史大勢的隆隆車輪下,被碾得粉碎。

  • 13 # 當朝大學士

    三國時期戰力最高的呂布為什麼會被歷史迅速淘汰?

    199年2月7日,呂布兵敗下邳,被曹操所殺。雖然出身無考,但是年紀應該不大,要比曹操年輕一點是事實。

    呂布雖然是公認的勇冠三軍,但是他並沒有如預期所料的那樣建立霸業,反而在滾滾的歷史浪潮之中草草收場。

    那麼呂布比起曹操、劉備等人,到底缺了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曹操、劉備這樣的英雄人物有什麼共性。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

    能夠成為有一名英雄,有四個最基本的要求,即有英雄之魂、英雄之志、英雄之義、英雄之氣。

    曹操自不必多說,絕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

    筆者主要來印證一下劉備!因為有很多人受到小說影響,一直認為劉備僅僅是一個只會哭和跑的人,那是大錯特錯了。

    劉備是英雄。

    他創業艱難卻義無反顧、百折不撓,這是英雄之魂;

    他家境貧寒卻能胸懷大志最終定鼎三國,這是英雄之志;

    他義結金蘭譽滿天下,這是英雄之義;

    他不論貴賤大義為先,這是英雄之氣。

    這是成為一個英雄最基本的四個要素,也是曹操、劉備、孫權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點。

    所以歷史選擇了他們,他們締造了歷史。

    現在我們來看呂布。

    呂布是英雄嗎?

    判斷呂布是不是英雄,就像小學生做造句一樣,直接往裡面套就行!

    英雄之魂?

    呂布顯然沒有。

    所謂英雄之魂,是印在骨子裡面的英雄之骨,所散發的獨特人物魅力。

    拿劉備來說,孑然一身之時,曹操一眼就能看出劉備是將來與他並爭天下的物件,並說出了“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的評價。

    相比之下的呂布就有一些相形見絀。

    一生酷愛美色金銀,骨子裡就是一個平凡到極致的人,何足英雄?

    英雄之志?

    抱歉,呂布也沒有。

    呂布有的是野心,但是本事又沒有野心那麼大,所以位置十分尷尬。

    呂布發動的戰爭絕對是從自身出發點,而他本人的特點又決定了他會以為一時好惡而大開殺戒,同時也會因為蠅頭小利而疲於奔命。

    這樣的人是沒有志向的,或者是眼高手低的。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這是對呂布最好的評價。

    英雄之義?

    呂布最擔不起的就是一個義字。

    使得呂布千年難以抬頭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人急功近利,最是無義。

    其實,在亂世之中,沒有本錢的英雄東奔西走、寄人籬下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呂布做的那些事情簡直沒法提。

    所以關於呂布有這樣一個小笑話: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專捅義父。

    英雄之氣?

    呂布是有氣魄的,但僅僅限於武夫的氣魄。

    英雄之氣,氣吞萬里,海納百川,以天下為己任。

    曹操一生致力於一統中華,劉備一生為了復興漢室而奔波。

    他們雖然道不同,卻有著同一個主題,即一個天下,天下唯一。

    呂布嘛,找個安樂窩,豐衣足食之後就把什麼都忘了。

    什麼掃清諸侯?什麼尊奉皇帝?什麼匡扶漢室?閒扯淡!

    所以,呂布最多算一個東漢末年的梟雄、軍閥!絕對談不上是英雄。

    結束語:事實上,作為一個英雄的四個特徵僅僅是一個指標,他的效益集中體現在當事人對待政治、軍事、經濟、人才的態度之上。正是因為英雄人物所具有的優良品質,從而使得他們可以在亂世之中定鼎天下。至於呂布等宵小之徒,只能被歷史長河所洗滌消失。

    【文 / 楚南青史君】

  • 14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辦事猶豫,遇事不能做出最準確的判斷是呂布失敗的重要原因

    先回答問題,呂布為何在三國程序中被淘汰?我的回答是呂布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中辦事猶豫,遇事不能做出最準確的判斷是呂布失敗的重要原因。

    話說紀靈表示呂布勇力過人,強攻不成,不如聯姻。袁術有一個兒子,而呂布的正妻嚴氏也有一女,如果能夠結婚,呂布必然會幫助親家袁術,此叫“疏不間親”之計也。說實話,紀靈的這個計策實在不高明。歷代以來的所謂和親,真正能夠取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對和親的那個物件,無論是公主也好,是普通女子也好,只不過是一時的需要。一旦勢力強大,矛盾必然突出,而和親者也就死無葬身之地了。當然,具體在袁術和呂布之間,還是多少有些用處。這個在《三國志》呂布傳也記載:術(袁術)欲結布(呂布)為援,乃為子索布(呂布)女,布(呂布)許之。術(袁術)遣使韓胤以僭號議告布(呂布),並求迎婦。

     當呂布聽說袁術前來提親,心中遲疑。可是妻子嚴氏卻說,聽說袁術兵多將廣,早晚必然會做皇帝。而且袁術僅僅就是一個兒子,那麼自己的女兒以後就是太子妃、皇后了。女兒終身有托,而徐州也必然可以了無憂患了。嚴氏的算盤也打得挺想的。只是他光看到了袁術的強大和野心,卻沒看到袁術的缺陷和短命。曹操也好,孔融也好,都曾經評價袁術是冢中枯骨,早就死去多時,根本就沒有明天。原本呂布是個明白人,可是聽到妻子如是說,一下子就糊塗了。呂布重賞使者,答應了這門婚事。

    後來,陳宮來求見呂布,告訴呂布必須早些和袁術結親,不如即刻把女兒送給袁術。陳宮這人,沒有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完全告訴呂布,而是順著呂布的口風,慢慢引導,送女兒晚了,被其他人知道了,難免會打搶親的主意。呂布一聽,相信了,立刻把女兒送走。嚴氏和陳宮都是呂布最信任的人,在他們面前,呂布幾乎就沒有什麼防範,說什麼就信什麼,失去了應有的判斷力。

    此時,之前在徐州幫助過劉備的陳登的父親陳珪出場了,陳珪和兒子都站在劉備一邊,看出袁術呂布結親會危及劉備,於是前去徐州,告訴呂布不可以和袁術成親。陳珪的拒絕結親的理由,和嚴氏渴望結親的理由其實是一樣的。陳珪認為,袁術意圖稱帝不假,可是稱帝就是造反,必然受到天下人反對。你若是把女兒嫁給他家,就是反賊家屬,必然受到天下諸侯的群起進攻。而袁術得到了你呂布的女兒,必然會作為人質來要挾呂布,你不想跟著造反都不成。呂布一聽大驚,急忙派人追回女兒。

    陳珪和呂布本來不熟,為什麼一番話就說的呂布推翻了之前的決定呢?俗話說:“關心則亂。”其實造反不造反的,呂布根本不在乎。就想他從來不在乎投靠誰,殺害誰一樣。但是,一旦牽連到呂布唯一的女兒,呂布就方寸大亂。為了保證女兒的安危,絕對不能給了袁術。最後,呂布和劉備翻臉,也如出一轍。有人告訴呂布,劉備在小沛招兵買馬。呂布本來不在意,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都想活下去,不招兵買馬擴充兵力可以嗎?可是,手下將領告訴他,到山東買的三百匹好馬被張飛強搶去一半。呂布一聽大怒,就率軍去小沛和張飛廝殺。

    為什麼這次呂布一點就著?在呂布的心中,還有一樣東西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就是他呂布的威名。呂布虎牢關前一戰,天下震動。在呂布心中,只要自己手中有一杆方天畫戟,那就可以橫行天下。這次張飛竟然敢捋虎鬚,實在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張飛嘴硬不肯服軟,於是雙方大戰。張飛和呂布初次交戰,打了三十個回合,這次卻能夠交手一百多個回合才顯出敗相,武藝提高不少。當然,也不排除呂布心中氣惱,水平下降的成分。劉備卻很擔憂,追問馬匹的下落,主動提出送回一百五十匹馬。呂布本來也想答應,可是陳宮說,今天不殺劉備,以後必然會為劉備所害。於是,呂布命令強攻小沛。呂布雖然獨立戰不過張飛關羽,可是他手下有四員猛將,尤其是張遼、高順,都是牛人。劉備只能在張飛和關羽的護送下逃離小沛,前往投奔曹操。呂布和劉備短暫的盟友關係,再次宣告破裂。

    其實,在正史當中,呂布之所以進攻劉備,恰恰是因為劉備在小沛招兵買馬。呂布若是因為奪馬匹的事情而發動一場戰爭,未免顯得小家子氣。可是,因為劉備擴充兵馬而發兵,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在正史當中,劉備經歷了廣陵大敗之後,幾乎血本無歸,只有一兩千人回來。之後得到糜竺的大力幫助,糜竺把妹妹糜夫人嫁給劉備當正妻,然後傾盡家財給劉備組建了三千人的部隊作為陪嫁。此後,劉備依託小沛招兵買馬,兵力迅速又壯大到萬人左右。可以說,劉備的強大,已經成為徐州呂布的重大威脅。正因為如此,呂布才發兵擊潰劉備。

    當然,正史也好,呂布也好,都有明白的一面和糊塗的一面。一般來說,如果是不關呂布的家事,呂布都能夠比較清醒的做出判斷。一旦牽連到呂布的老婆孩子,呂布就有些犯糊塗。另外,呂布雖然驍勇,卻和項羽一樣,耳根子軟,手下人你一言我一語,經常讓呂布無所適從。辦事猶豫,遇事不能做出最準確的判斷,是呂布失敗的重要原因。

  • 15 # 你吼那麼大聲做什麼

    不是被淘汰,而是沒有統一天下的決心的意志,和成迷女色的性格導致他最終死去的契機。

    若是他不沉迷女色,擁有統一天下的決心,在殺死董卓之後同意接管董卓所有的部隊,憑那些謀士和良好的軍團,何愁大事不成?

    但是他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唉。

  • 16 # 搬講歷史

    呂布(?-199年),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què]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

    興平元年(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聯絡而進入兗州,佔據濮陽,與曹操血戰兩年,曾使曹操數戰不利,但最終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

    又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與劉備時而和好,時而相互攻伐。期間,以轅門射戟化解劉備與紀靈的爭鬥。

    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呂布之勇天下第一,但是他唯利是圖,忘恩負義。特別的不守信,呂布第一任主人為丁原,被董卓用赤兔馬收買了。董卓成了他的第二任主人。而又因為喜歡王允義女貂蟬而殺了董卓。對主人三心二意,沉迷女色,性格高傲,又有勇無謀。當時曹操也不想殺他,劉備也非常喜歡他,但是他不忠不義。在當時三國戰亂之時,他們都不敢留呂布活著,害怕有朝一日被呂布反咬。在當時三國最動盪之際,武力才屬第一,而當時呂布武力第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還都是他的。他們都控制不住呂布。

  • 17 # 胡逛總堵漲治洞

    不請自來

    我們討論歷史,那麼就該從頭開始,這個問題說的是呂布,那麼咱們就來看呂布是在什麼局面下入世,期間都做過哪些事情,就能明確認識呂布身為三國第一猛將,反而早早地退出三國這個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舞臺,這篇答題,將從陳壽《三國志》節選部分作為參考,至於《三國演義》就算了吧!!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指出,以後將會更加的嚴謹。

    呂布字奉先,內蒙包頭人,生年不詳-公元199年,原為幷州刺史丁原主簿,這裡解釋下,主簿是一個很重要的官職,並且是文官,跟很有名的那個在官渡之戰時為袁紹寫《為袁紹檄豫州文》的陳琳屬於一個行政級別,出場時間是189,當時漢靈帝駕崩,丁原受何進所邀,發兵洛陽密謀誅滅十常侍,呂布被任命為執金吾,誰知道這還沒開始,自大的何進就被十常侍誘殺了,剛好又趕上西涼董卓,就這樣呂布光榮登場。

    我們來看看呂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都做了什麼事情,被董卓賄賂認董卓為乾爹,成了董卓的保鏢,殺了對他非常信任的丁原,後來又因為貂蟬,把董卓也給幹掉了,這裡有人會說都是因為他沒腦子,被王允利用了之類的,我們好好想想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其實這只是一個因素,其實大家看看中國幾千年歷史,卻只有四大美女,相當於一千多年才出那麼一位,還被呂布給遇到了,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真的是這樣嗎?歷史有名的美人,跟她相匹配的哪個不是名垂青史的,這是吸引法則,我覺得跟難過美人關關係不太大,只有美女才配英雄,英雄配美人,這是定理,而且歷史上英雄美人悲情的結局不剩列舉,比如最有名的項羽、虞姬,你敢說他們最開始認識嗎?當時也是亂世,但是茫茫人海中就陰差陽錯的相識、相知、相守了,至於王允的計謀其實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放到各位身上,自己心愛的女人被個老頭子動手動腳,放在那個年代咱們也受不了,更何況是第一猛將呂布了。

    其實三國演義把呂布寫的太不堪了,尤其是三姓家奴,三國志記載,當時丁原是很器重、信任呂布的,根本沒有認乾爹一說,再說後面,說呂布無謀之類的,三國志引注中有呂布寫給漢獻帝的信的片段,從中可以看出呂布還是很有水平的,還有一點大家得想清楚,丁原身為幷州刺史,他都能把主簿一職認命給呂布,可想呂布的文采也是相當非凡的好嗎?呂布過早的退出三國舞臺其實跟他的性格是分不開的,善變,盲目自大,不太愛接受他人意見、御下不嚴都有很大關係。

    大家看看輔佐過呂布的謀士陳宮,陳宮何許人也,當年放曹操越獄的大佬,就這樣一個人,都帶不動呂布,不是他有勇無謀,只是他太驕傲了,因為戰績在那放著不驕傲不行啊!!但是這是亂世,有些弱點就成了致命的死穴!比如他投靠袁術,袁術不敢要,投靠袁紹恃才傲物,被袁紹追殺,後跑去張邈那裡,種種說明不懂的收斂,如果他能聽陳宮的,最起碼也一方諸侯,但是沒有但是,白門樓被曹操俘虜,想投靠曹操,給曹操當急先鋒,曹操想都沒想就把他咔嚓了,時間定格在公元199年。

    所有的一切都是時勢造英雄,只能說呂布不適合生存在那種爾虞我詐的環境下,如果他早生幾十年,也許會成為東漢最後的一道防線,像秦朝的章邯一樣,但是依然沒有但是,時也命也罷!!!

    中國歷史武力值排名第二的呂布從出場到結束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但是他的戰鬥力毋庸置疑,也許他的文采很好,但是終究抵不過性格的缺陷,終究一敗塗地!!

  • 18 # 血染江山似畫

    分析一下原因:

    1:呂布被世人評為三國第一武將,一身武藝難逢敵手,加之其早年遭遇使其養成了高傲的性格。

    2:他不願屈居人下,希望自己能稱王,但自身又缺乏政治頭腦,不善長政治上手斷,只合適作一個純粹的武將。

    3:性格過於高傲,目中無人,不善人際關係的管理,使其沒有值得信任的心腹。

    4:陰晴不定前前後後多次弒主,為人臣卻不忠成為呂布的標籤,三姓家奴也作為呂布的外號流傳開來,對呂布的名聲影響很大,以至於有賢能來投奔呂布。

    5:性格陰情不定讓手下害怕,生怕自己因其不滿被砍頭,引起了手下人的離心,為他的成失敗打下了基礎。

    6:對女色缺乏抵抗力,使其容易範錯,欲為梟雄卻是顯的極為兒女情長註定道路坎坷。

    總結:性格上缺陷太多,有勇無謀,無政治頭腦,名聲狼籍,註定了他走不到最後。

  • 19 # 捉魚小胡

    呂布反覆無常,毫無信義,完全就是瘋狗。誰敢用他。歷史上呂布被捆去見曹老闆的時候,自稱自己是因為對部下太好才被他們背叛從而被俘。老闆當場就笑尿了,說你天天搞他們老婆,還敢說對人家好?然後呂布向劉備求情。本來一直所謂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這時候突然一反常態,非常“誠懇”地對老闆說:“明公,你難道沒看見呂布是怎麼侍奉丁原和董卓的嗎?

    有勇無謀,小利就能誘之,焉能不敗?

  • 20 # 看影閣

    亂世中,單純的人活不長。

    呂布,字奉先。尋常百姓家出生的一個孩子,換到東漢時期的說法,就是“寒門”。在史書上的記載也是“有死無生”。沒人知道他,究竟生於何年,誕於何月。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公元198年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水淹下邳,呂布被部下叛變,城破被俘,被處死。

    呂布死於公元198年,建安三年。這一年,距呂布殺丁投董,尚不足十年。一個日後尋常百姓間口中的“三國第一武將”,就此落幕。

    與很多人印象中的偏科的莽夫形象不同,呂布年輕時,是位文武雙全的好少年。寒門間,難得的英才。《三國志·魏書·呂布傳》上的記載是——“(布)以驍武給幷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

    那一年,呂布被幷州刺史丁原相中,做了主簿(《後漢紀》中,一說為“司馬”)。丁原手中的幷州軍,與董卓手中的西涼軍,都是當時東漢大將軍何進手中的重要力量。

    那一年,何進意圖誅殺十常侍,便召兩軍齊聚洛陽。然而事出意外,何進被殺。董卓與丁原兩相對陣,並讓呂布染上了人生最大的一個汙點——“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三國志·魏書·呂布傳》)

    呂布,納了投名狀,認董卓做了義父,但一切卻並不如他所想的那樣美好。

    涼州軍的頭目們,依然敵視他這位幷州將領,甚至揚言欲殺之而後快。董卓禍亂朝綱,引來孫堅的討伐。董卓便派出西涼大將胡軫與呂布一同前往抗敵。《九州春秋》記載——“(董)卓以東郡太守胡軫為大督,呂布為騎督。軫性急,豫宣言:‘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綬,乃整齊耳。’(呂)布等惡之,宣言相警雲‘賊至’,軍眾大亂奔走。”青綬,指的便是呂布。

    而他的義父董卓,也只是把他當作一位頗有武力的莽夫,而從未尊重過他。據《太平御覽》卷五十五引《典略》雲,董卓對呂布——“醉則罵,以刀劍擊之,不中而後止。”《三國志·魏書·呂布傳》也有記載——“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

    可以想象,呂布的尷尬處境麼?身邊本應是同生共死的戰友,卻提出要拿自己祭旗,糾其原因,卻不過是因為昔日曾是敵人。自己新認的義父,竟對自己肆意打罵,刀劍相向,而自己卻不敢反抗。想其原因,無非是窮苦出身的他,一直未被”上流社會“所接納,即便他英武非凡,戰功卓著。

    呂布,對董卓有積怨,隨後又與董卓家的侍婢私通,而心生恐懼。只是“侍婢”,遠非後來《演義》中的貂蟬那樣如董卓心頭肉一般存在的人。但這依然會讓呂布恐懼,這時,便有人藉機盯上了他。這個人,就是王允。

    王允想利用呂布殺掉董卓。呂布卻講——“奈如父子何!”(《三國志·魏書·呂布傳》)最終,在王允的勸說下,呂布還是殺了董卓。而董卓臨死前,對呂布咆哮卻是——“庸狗敢如是邪!”(《後漢書·董卓傳》)

    庸狗!這是董卓對呂布最後的態度。

    呂布殺了董卓,對漢室有莫大之功!呂布也得到了他應得的——“允以布為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共秉朝政。”然而,表面風光的他,卻仍沒得到那些“上層人物”的認可。

    即便是剛剛利用完他的王允,也是如此。據《後漢書·王允傳》記載——“(王允)素輕布,以劍客待之。”溫侯?不,你仍是一個不入流的劍客,你只是一個空有蠻力任人利用擺佈的莽夫。地位這東西,不是封了你“侯爺”,你便是“侯爺”了。

    你仍是一條庸狗,你的見識仍遠不如我們這些高高在上計程車大夫!

    而後,呂布向王允建議,赦免董卓手下將領,卻被王允拒絕。“允初議赦卓部曲,呂布亦數勸之。既而疑曰:‘此輩無罪,從其主耳。今若名為惡逆而特赦之,適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後漢書·王允傳》)

    最終,招致西涼軍反戈踏破長安城,王允身死,呂布拐馬而逃。

    呂布投奔袁術,被拒絕。呂布投奔袁紹,幫助其大破張燕後,卻慘遭袁紹暗算,險些殞命。據《英雄記》所載——“布求還洛,紹假布領司隸校尉。外言當遣,內欲殺布。明日當發,紹遣甲士三十人,辭以送布。布使止於帳側,偽使人於帳中鼓箏。紹兵臥,布無何出帳去,而兵不覺。夜半兵起,亂斫布床被,謂為已死。明日,紹訊問,知布尚在,乃閉城門。布遂引去。”

    呂布撿了一條命。可以有功,但不可以妄想出頭,出頭便殺你。

    呂布轉而投奔了自己昔日幷州的兄弟——張楊,經歷了自己人生中一段難得的平靜。隨後他在於張楊同涼州軍兩股勢力之間的閃轉騰挪,做到了潁川太守。他又被人盯上了。這次盯上他的人,是陳宮。

    陳宮本是曹操的謀士,此時卻與曹操不和,趁曹操東征陶謙時,在兗州勾結張邈作亂。又怕自己對付不了曹操,便想利用呂布前來頂雷。

    呂布又一次被利用了,呂布這一次輸了。呂布隨後投奔了劉備,正如人們所知道的,呂布藉機佔了徐州,反過來又收留了劉備。

    隨後的呂布,斡旋於袁術與劉備之間,以一場“轅門射戟”驚豔了天下。然而這卻是他人生的最後一場華麗的演出。

    身在徐州的呂布,雖然自封徐州刺史,卻不為當地大族所容。寒門莽夫,劍客庸狗。

    呂布被出賣了。徐州下邳,陳家。

    呂布本將與袁術結秦晉之好。陳珪此時卻出來陳明利害,勸說呂布,應與曹操結好。呂布答應了。陳珪的兒子,陳登去見曹操了。據《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記載——“登見太祖,因陳布勇而無計,輕於去就,宜早圖之。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莫能究其情也。’即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廣陵太守。臨別,太祖執登手曰:‘東方之事,便以相付。’令登陰合部眾以為內應。”

    建安三年,曹操興兵來犯。呂布兵敗堅守三月,再為屬下所叛,終於白門樓被擒。

    這一次,他告饒了,他幾乎得到了曹操的允諾,但劉備的勸言,抹殺了他的生機。

    呂布帶著他人生的最後一聲咆哮——“是兒最叵信者!”,謝幕了。

    呂布的一生,都在被人們的輕視中度過。背叛人,也被人揹叛。被人利用,被人拒絕。納了投名狀的他,依然被當作庸狗。做了侯爺的他,依然被視為劍客。殺了董卓,替袁家報了血海深仇的他,卻被袁術絕之門外,被袁紹算於榻上。後人評價呂布時,言必稱“三姓家奴”,語必指“惟利是圖”。彷彿他的死,純是咎由自取。

    “惟利是圖”,“反覆無常”。

    袁紹數次救曹操於水火,反死於曹操之手。

    劉璋簞食壺漿以迎劉備,反遭劉備入川盜蜀。

    曹魏厚待司馬懿俞四世,反被其一手盡誅竊得天下。

    孫權,呵呵。

    在那個爾虞我詐的亂世中,呂布之死,只是一個寒門莽夫的謝幕。他沒有大胸襟,沒有大氣魄,他有勇無謀,他的出身早已註定了他一生的卑賤。他無知地被人一次次的利用,卻一直得不到人的承認。

    他至死都沒能活明白。徒留一聲咆哮——“是兒最叵信者!”

    很多次,我看到這聲咆哮,我都在想——

    也許呂布咆哮的,不止是劉備的那一句落井下石,還有更多的是他,對自己這一生的痛苦與不甘。

    —————————————————分割線——————————————————————

    下面這裡是對 @斯雷普尼爾 答案的一些迴應。

    早上醒來,發現了 斯雷普尼爾先生的答案,其裡面對本文中的觀點,有著諸多的不認同。我在這裡,本著一句不落的原則,對斯雷普尼爾先生所給出的論據,逐條迴應。

    (注:粗體為斯雷普尼爾先生的 原文。)

    1.丁原善待呂布,呂布“見信於原”,可在董卓的誘惑下,他還是殺了丁原,投靠了董卓。殺掉賞識自己的上司這種事無論以古今的評判標準都很難說的上好吧,也別怪胡軫瞧不上他。

    我在文中說,殺丁原是呂布一生最大的汙點。但這裡,仍然有幾個點需要說明——

    (1)董卓/丁原/呂布三個人的身份。

    董卓,公元189年領幷州牧,後入京官拜前將軍。

    丁原,原為騎都尉,後遷執金吾。

    呂布,官為“主簿”。(或“司馬”,文中有說明。)

    這三個人的真正關係,是上下級的關係,而且幷州牧的董卓,幾乎是呂布的直接領導。同時呂布是“主簿”,是“司馬”,是漢朝的官吏,而不是丁原的私人武裝力量,不是部曲。所以,即使董卓直接下令,讓呂布殺丁原,這裡也是符合法理的。呂布也是不能違抗的。

    (2)董卓的早期形象。

    董卓,進京之後——“卓素聞天下同疾閹官誅殺忠良,及其在事,雖行無道,而猶忍性矯情,擢用群士。”(《後漢書·董卓傳》)董卓進京之後,非但不暴虐,而且十分開明,誅殺宦官,為冤案昭雪,戳拔群士,任用名流在朝廷擔任要職,而自己的心腹,卻“並不顯職”。

    因而,彼時的董卓在許多人眼裡,甚至是漢室革新的一面旗幟。

    (3)當時的天下局勢。

    董卓進京,徒用疑兵壯大聲勢。袁紹等關東集團枕戈待旦。涼、並軍事集團,只有相互聯合起來,才能捍衛住武人的地位。而此時董卓與丁原,並未達成默契。

    綜合以上三點——董卓當時是呂布的上司,有法理優勢;董卓當時形象優良,有政治資本;局勢緊迫,呂布必須二者選其一。同時,呂布是漢官吏,不是丁原的私人武裝,並非很多人潛意識中,誰是誰的人,的這種簡單的主從關係。

    因而呂布在這種情況下,刺殺丁原,轉投董卓。是不是單純的”見利忘義“,是很需要推敲的。更非單純的”可在董卓的誘惑下,他還是殺了丁原,投靠了董卓“,這其中是有著很深的政治考量的。

    至於我在這裡,是不是在給呂布”洗地“,請各位看官結合史料論據,自行判斷。

    2.而且,涼州人和幷州人之間存在矛盾,呂布也不是全然無辜的。比如胡軫惡語相向那次,呂布做事更絕,直接散佈假訊息擾亂軍事行動,導致作戰失敗。

    在這裡,斯雷普尼爾先生 的論證有著一個致命的缺失。就是忽略了,胡軫與呂布矛盾的先後順序,是胡軫先無視並、涼兩大軍事集團的聯合,先行惡言相向,提出要拿”青綬“,即呂布,祭旗。這是兩組素有間隙的軍事集團的第一次聯合作戰,至於呂布究竟是否全然無辜,或者有多大的責任。繼續向下看。

    這裡 斯雷普尼爾先生引用了一段《英雄記》的記載,並得出如下結論。

    3.好一個“英武非凡,戰功卓著”!你說呂布冤枉麼?丁原對他不錯吧,他把人殺了,認董卓為父。與同僚存在矛盾,他不惜故意戰敗,拱手資敵以為報復。你說他單純嗎?

    這裡丁原的問題,我已經在第一點中,解釋過了。

    而接下來這句——“他把人殺了,認董卓為父。與同僚存在矛盾,他不惜故意戰敗,拱手資敵以為報復。”

    我覺得,這是一種對史料分析不審慎的表現。我們在知乎寫答案,講故事,混得就是一個相對真誠。如果要寫段子娛樂,那就娛樂到底;但如果表明了一個講述客觀歷史的態度,那麼對待史料,則不能只是引出來,堆在那裡,而不做出正確的判斷。

    這裡斯雷普尼爾 先生所用的引文中是這樣寫的——“軫字文才,性急,預宣言曰:“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綬,乃整齊耳。”諸將聞而惡之。”

    這裡,比較關鍵的地方,即在於“諸將聞而惡之”,這並不是呂布的一次個人報復,而是在胡軫挑釁整個幷州軍事集團後,幷州軍事集團的一次集體性譁變。隨後引文中,仍提到——“諸將惡憚軫,欲賊敗其事,布等宣言“陽人城中賊已走,當追尋之;不然失之矣”,便夜進軍。”這裡,仍然表明,這次軍事行動,並不是呂布一人所為,而是眾將合謀。

    相對而言,此時的呂布作為幷州軍事集團的領導之一,結合他之前殺丁原而選擇董卓的經歷,他必須要在幷州軍事集團與西涼軍事集團發生衝突時,堅定的表明立場。同時引文最後記載的戰役結局是——“軍眾擾亂奔走,皆棄甲,失鞍馬。行十餘裡,定無賊,會天明,便還,拾取兵器,欲進攻城。城守已固,穿塹已深,軫等不能攻而還。”

    其中“會天明,便還,拾取兵器”與“城守已固,穿塹已深,軫等不能攻而還。”,都表明這場戰役最後的結局只是沒能贏,兵馬錢糧損失寥寥,絕非“他不惜故意戰敗,拱手資敵以為報復。”

    以上,是我對呂布這一次與胡軫矛盾的看法,至於我是不是再又一次的為呂布“洗地”,依然請各位看官自行判斷。

    接下來,斯雷普尼爾先生 引用了一段《三國志·魏書·呂布傳》的記載,得出瞭如下結論。

    4.董卓態度好嗎?確實不好。但別忘了,董卓出身邊地,性情暴虐,而且他“以布自衛”,肯將自己的人身安全交給呂布負責,還是在呂布有殺掉丁原的前科的情況下做的,應該說他是十分信任呂布的。為什麼把呂布說的那麼委屈呢?要說呂布因為窮苦出身,未被“上流社會”接納,這就更無語了,董卓就是“上流社會”嗎,董卓就不是寒門出身了嗎?

    我覺得,此處的論證,或者說推導過程,是很成問題的。

    斯雷普尼爾 先生的引文為——“ 卓自以遇人無禮,恐人謀己,行止常以布自衛。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陰怨卓。 ”

    我看到這段引文,所能得出的結論只有——董卓蠻橫無禮,讓呂布保護自己,卻應為性格上的殘缺,經常因為一些雞零狗碎的事,便對呂布肆意打罵,刀劍相向,而呂布僅能四出閃避,而不敢反抗。到最後還得給董卓道歉,求得董卓的諒解。

    而斯雷普尼爾 ,在這段引文後做出結論卻是——董卓“肯將自己的人身安全交給呂布負責,還是在呂布有殺掉丁原的前科的情況下做的,應該說他是十分信任呂布的。為什麼把呂布說的那麼委屈呢?”

    我覺得,這種史料分析的邏輯,實在難稱客觀。試問,曹操會如董卓對待呂布那樣,對待典韋麼?對待許褚麼?呂布每天保護董卓的安全,換來的卻是肆意的打罵,與無眼的刀劍,最後還要自己認錯告饒,才能免難,難道呂布不委屈麼?!天下又幾時怎麼會有這樣的道理?!

    隨後 斯雷普尼爾先生 講“要說呂布因為窮苦出身,未被“上流社會”接納,這就更無語了,董卓就是“上流社會”嗎,董卓就不是寒門出身了嗎?”

    下面,我對疑問做出解釋。“董卓就是“上流社會”嗎,董卓就不是寒門出身了嗎?”

    《三國志·魏書·董卓傳》記載——“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也。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

    屢殺耕牛,以聚豪俠!有這樣的寒門麼?!他能是寒門出身麼?!

    所有的史料,都明明白白的擺在那裡,所以我無法理解 斯雷普尼爾先生,究竟因何“無語”。因為哪怕,只是看一眼百度百科,都能見到上面清晰地寫著——

    董卓出生於殷富的地方豪強家庭。當時岷縣屬於邊遠地區,與西北羌人的居住地相鄰。董卓自小養尊處優,少年時期便形成了一種放縱任性、粗野兇狠的性格。史書載,董卓“少好俠,嘗遊羌中”,“性粗猛有謀”。

    隨後,斯雷普尼爾 先生就在這種對史實認知不完整的情況下,做出如下結論——

    “呂布犯的錯誤有二:一,只重眼前利益,貿然殺了丁原,與董卓誓為父子,結果卻連董卓是什麼樣的人都沒搞清楚。認賊作父,結果卻因沒得到想要的待遇而心生怨恨,這就是呂布的境況。”

    這裡,呂布是否是貿然殺了丁原,我上面已經根據史料,做了分析。

    而呂布沒能搞清董卓是什麼人,我上面也依據史書講述了,呂布在投靠董卓之前,董卓在朝廷中的正面形象,不要說“結果卻連董卓是什麼樣的人都沒搞清楚”這樣的話,董卓後來的暴虐和僭越,是很多人都沒能料到的。彼時的人,沒有我們這樣的上帝視角。

    “結果卻因沒得到想要的待遇而心生怨恨”,這裡的措辭和認知是有問題的,呂布想要的待遇,只是彼時每一個正常護衛都該有待遇,而不是非分之想。同時,呂布的生活,也不僅僅是“沒得到想要的待遇”這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能一帶而過的,而是每天都要擔心突如其來的無妄之災,還要放下尊嚴的道歉,才能免於責難!

    以上,對斯雷普尼爾先生 答案的第4點回應。孰對孰錯,也請看官自行判斷。

    接下來是第五點,斯雷普尼爾先生講——

    5.心生怨恨的呂布,先把乾爹的女秘書……睡了。

    隨後,斯雷普尼爾,又一次引了《三國志·魏書·呂布傳》的原文——“卓常使布守中閤,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並作出結論——“咱且不提義父義子的名分下這有沒有亂倫之嫌,董卓讓呂布保護自己,又讓他守中閤,說明他對呂布還是非常信任的。呂布呢?董卓拿兵器扔呂布確實是很過分的行為,但這爹不是自己找的嗎?爹不懂事,做兒子的也不能睡老爹的女人啊,這完全沒有教育意義,不利於調劑父子關係啊!”

    這裡,我想說的是,我並不介意用一些現代的意象,去翻譯古文,而達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但如果,你用了一個錯位的意象去翻譯古文,並用錯位後的意義,來做歷史論證的依據話,我覺得是很成問題的。

    引文中講“布與卓侍婢私通”,斯雷普尼爾對此的所產生結論有兩個,分別是——“把乾爹的女秘書……睡了”和“做兒子的也不能睡老爹的女人啊”。

    首先,侍婢 和 女秘書 是不是一個意思,是顯而易見的。

    《說文解字》上講——“婢:女者卑也。”侍婢,就是女奴,是當時的賤民一級的。其無疑,與今天人們笑談中的“女秘書”有著極為顯著的區別。

    而董卓是否睡過這一女奴,是存疑的。而且,即便睡過,這也是董卓身邊最沒分量的一個女奴。(宣告:我是一個主張男女平等的人。自己身邊也有很多半女權主義者的朋友。這裡運用“女奴”一詞,只是為了準確還原歷史事實。)

    隨後“呂布呢?董卓拿兵器扔呂布確實是很過分的行為,但這爹不是自己找的嗎?”,這裡,我想我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

    至於接下來的——“爹不懂事,做兒子的也不能睡老爹的女人啊,這完全沒有教育意義,不利於調劑父子關係啊!”呂布和董卓的關係,是不是所謂的“父子關係”,所有人都一清二楚,斯雷普尼爾 先生用這種 娛樂式的語調與邏輯,去分析評書一組歷史上頗為緊要的人物關係時,我想是十分欠妥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中,賈母為寶釵過十五歲生日的心思是對薛家和寶釵沒有喊出來的“滾”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