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賈甄矜
-
2 # 西域長史老白
首先,神龍政變不是李顯策動的。在武則天晚年政局已經開始變得暗流湧動,大周朝堂圍繞繼承人問題已經勢不兩立。第一,擁護李唐的諸朝臣,希望立李氏子弟為太子,透過太子即位的方式恢復李唐天下;第二,以武承嗣、武三思為代表的武氏家族希望立武氏子弟為太子,在武則天身後繼承大周王朝,徹底攫取李唐天下。
武則天雖然是一代雄主,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也是猶豫不決。雖然,武則天登基以後透過各種手段打擊李唐皇族和李唐支援力量,穩住了大周的局面,但是天下以李唐為正朔的勢力依舊強大,就在大周群臣中李唐支持者就不在少數。隨著年齡漸老,武則天立武氏子弟的傾向越來越明顯。聖曆元年(698),武則天的兩個侄子武承嗣、武三思見姑姑年老,便想要讓她傳位於自己。為此,他們派人勸武則天說自古以來皇帝都是傳位給同姓人。聰慧過人的狄仁傑聽聞這事,知道武則天內心必然會糾結和掙扎,便主動進言道:“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聖曆元年(西元 698年),流放了十四年之久的廢帝李顯被接回洛陽;同年的九月,李顯被武則天重新立為了皇太子。
但是,李顯復立並沒有安定局面,反而使李氏和武氏的矛盾徹底激化。武承嗣、武三思知道爭取群臣支援已經不可能,開始結交武則天最寵愛的男寵張易之、張宗昌,希望透過他們的勸說武則天改立太子。武則天晚年患病後,久居長生院,宰相亦不得進見,只許張宗昌侍奉。二張藉此把持朝政,為所欲為。武氏兄弟也有聯合張氏兄弟的力量發動政變,逼武則天傳位的打算。
武則天晚年的這一場政變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李氏諸臣,就是武氏兄弟。種下這個果,就是武則天得位的方式決定的。武則天從李世民死後出家為尼,到登上大周皇帝寶座,一系列的操作不可謂不高明,但是這些機關算盡的詭計並不能被儒家正統思想接受。武則天,起於政變,終於政變,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種因得果。
-
3 # 凌煙閣主
如果李顯等武則天去世了,然後繼承大統,登基稱帝。那麼問題來了,李顯的皇位是繼承武周的,跟李唐就沒什麼關係了。
而李顯作為李唐的子孫,去當武周的皇帝。政治法統說不過去,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只能在武則天活著的時候,提前動手發動政變,這樣李顯的皇位就是李唐從武周手上奪過來的,而不是繼承武周的。
還有就是武則天從風燭殘年到去世這段時間的政局不確定性太大了,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未來無法預見,那麼與其等待時機,還不如自己把握時機。恐怕這才是張柬之等那些忠心李唐的大臣們發動政變的最佳解釋。
讓武則天退位的神龍政變並不是由唐中宗李顯推動的,而是由宰相張柬之聯合桓彥範、敬暉、崔玄暐、袁恕己、李多祚等忠心李唐的大臣暗中策劃發動的。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武則天在晚年十分昏庸。朝廷上形成了三股勢力,以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等男寵形成的黨羽,還有就是武三思等武家人,還有就是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忠心李唐皇室的大臣。
當時的政治局勢是張易之兄弟的權勢已經超過了宰相派、武家人。而且還因為張易之兄弟做事太過了,在很多事情上對李唐皇室、武家人和宰相派構成了威脅。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表面上反對武則天,暗中何曾不是反對張易之兄弟。
因為武則天晚年昏庸,已經貪圖享樂,這人啊年紀大了,精力體力不如從前,已經無法處理龐大的朝政大事了。而武則天為了自己的地位穩固,也想著不出皇宮就掌握朝廷局勢,將張易之兄弟推向了臺前,讓張易之兄弟做自己的耳目,監控朝廷大臣。
當時的朝廷局勢是這樣的,唐中宗李顯在被流放房州十幾年的時間裡認識到了自己母親武則天的政治手腕,所以他學奸了,也成長了。
當他被重立為太子之後,由房州來到洛陽。開始韜光養晦,也開始重新思考政治局勢,誰是政治敵人,誰是政治朋友。當時武家人的勢力非常龐大。李顯必須要拉攏搞好關係,這樣才能消除武則天的猜忌。
出於這一動機,李顯將他的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兒媳;幼女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另一位侄孫武崇訓,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兒媳。唐中宗與武家結親,透過裙帶關係拉攏武家人穩固確立自己的地位。
當時李顯被立為皇儲,武家人已經失去了繼承大統的希望,在政治上失勢。加上二張兄弟被武則天寵信,已經了突破男寵的限制,插手朝政,把控朝廷大權在握,飛揚跋扈。武家人為了保持政治利益必須和李顯搞好關係,於是他武家人和李唐皇室走到了一起。
張易之兄弟二人倚仗女皇武則天的寵信,加上武則天給他們的權勢,他們更加專權跋扈。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避之不及。甚至連武則天的子侄們都爭相給張易之執鞭轡,叫他五郎而不敢直呼其名。皇太子李顯、相王李旦請求封張昌宗為王,武則天不同意這才作罷。
張易之兄弟的囂張跋扈,在政治上陷害政敵,打擊報復的行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也讓不少政治派系在其威脅下,放棄了以前的政治成見,走到了一起,組成了反張聯盟。
誰想到張易之兄弟的耳目遍佈洛陽城,他們的談話被其耳目偷聽到,彙報給了張易之。而張易之作為一個男人吃軟飯,自然對這些流言蜚語不能容忍。
於是他面見武則天的時候將這件事添油加醋向武則天進讒言。武則天年老昏庸,而且事情涉及自己的顏面,當時就勃然大怒。不僅責罵太子李顯,還嚴令李顯鞫問子女。而且武則天親自下令杖殺了李重潤、武延基和李仙蕙。
這件事情讓李唐皇室和武家人都膽戰心驚,只要張易之兄弟一句話武則天就可以隨時要了他們的小命。二張兄弟已經成為了李唐皇室和武家人最大的威脅。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於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殺。
很快張易之也得罪了宰相集團了。原來御史大夫魏元忠曾經彈劾稟奏張易之等人的罪行。張易之兄弟開始打擊報復,排除異己。他們向魏元忠開刀了。
張易之就誣告魏元忠圖謀不軌,意圖謀反。他誣告魏元忠與司禮丞高戩相約說:“陛下老了,我輩當挾太子而令天下。”武則天聽信了張易之的話,將魏元忠抓進了大牢。
而且武則天召集李顯、李旦還有宰相們來到大殿,讓張昌宗和魏元忠當堂對質,當時誰也沒有證據,無法決斷。於是張昌宗讓張說做證人,到了第二天上朝,張說反水了。魏元忠是清白的,但是武則天因為寵信張易之兄弟,於是將魏元忠、張說貶官驅逐。
《舊唐書》時張易之、昌宗權寵日盛,傾朝附之。元忠嘗奏則天曰:“臣承先帝顧眄,受陛下厚恩,不徇忠死節,使小人得在君側,臣之罪也。”則天不悅。易之、昌宗由是含怒。因則天不豫,乃譖元忠與司禮丞高戩潛謀曰:“主上老矣,吾屬當挾太子而令天下。”則天惑其言,乃下元忠詔獄,召太子、相王及諸宰相,令昌宗與元忠等殿前參對,反覆不決。昌宗又引鳳閣舍人張說令執證元忠。說初偽許之,及則天召說驗問,說確稱元忠實無此語。則天乃悟元忠被誣,然以昌宗之故,特貶授端州高要尉。
要知道魏元忠可是宰相,而且還是很多宰相的前輩,在政壇上幾經沉浮,但是張昌宗一誣告還是被貶官了。這讓宰相集團也不得不走向了二張兄弟的對立面,加入了反張集團中。
武則天年歲大了,生病了一天不如一天,當時武則天居住在迎仙宮。宰相們都不能進去拜見,連武則天的面都見不上,武則天的情況是如何,他們不得而知。而張易之等人在她身邊侍候。
而張昌宗擔心武則天死了,他們的靠山就沒有了,那麼災禍就要到來。於是他就帶領黨羽日日夜夜一起商議幹不法的事。但是他們這些小人做事不密,疏忽邪惡。很快他們的秘密連與此無關的人們都知道了,甚至有人在交通要道旁邊張貼傳單張揚這些事。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宰相張柬之聯合桓彥範、敬暉、崔玄暐、袁恕己、李多祚等大臣誣稱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率領禁軍包圍皇宮,誅殺了張易之、張昌宗,隨即包圍集仙殿,逼迫武則天退位。
-
4 # 晨風曉月趣歷史
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的時間,是在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正月,這一年女皇武則天82歲了,而且身體狀況也非常不好,已經長期臥床不起,可以說是風燭殘年、來日不多了。
八年前的聖曆元年(698年)三月,在宰相狄仁傑等人的不懈努力堅持下,女皇武則天終於將被流放在外的廬陵王李顯以及其家人,從偏遠的房州接回都城洛陽。九月,正式下詔立李顯為皇太子。可以說,女皇武則天百年之後,皇帝之位已經明確屬於唐高宗李治的三兒子李顯的了,大唐的天下重歸李唐皇室,在旁人看來已經沒有懸念了。
一切已經塵埃落定,宰相張柬之等人為什麼還要冒著殺頭滅族的風險,果斷髮動軍事政變,誅殺武則天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迫女皇提前退位,讓太子李顯提前登基稱帝呢?有些人認為,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是為了自己的政治私利。這種說法其實站不住腳。要知道神龍元年,張柬之也已經八十歲了,而且他已經位列“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宰相,他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穩穩當當地等著女皇駕崩,然後擁立新帝登基。發動軍事政變,對他來說顯然風險遠遠大於收益,如果為了私利,他完全沒有必要冒險。
要從本質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要先回答另一個問題“如果張柬之等人不發動神龍政變,皇太子李顯能夠順利登上皇位嗎?”從當時的形勢來分析,結果難料。
後武則天時代,周武朝堂的勢力主要分為四派:宰相集團:這一集團包括張柬之、袁恕己、姚崇等政變功臣,以十餘人的宰相為核心,控制著整個帝國的日常動轉,他們都絕對聽命於女皇,忠心於李唐皇室。
李唐皇室:主要是相王李旦和他的幾個兒子以及太平公主為核心力量,代表著李唐皇室的正統。
武氏家族:武氏家族的扛旗人物武承嗣雖然已經去世,但武三思等武家子侄,仍然位高權重,而且大都手握兵權,實力強大。
男寵集團:女皇晚年,非常寵信張易之、張昌宗為代表的男寵,有意識地扶持這股勢力。任命張易之為麟臺監,任命張昌宗為春官侍郎,幾乎所的旨意都由此二人傳達,兩名面首幾乎成為了朝廷政權的實際掌握者。在一定程度上,男寵集團的勢力,幾乎蓋過了其他三股勢力,武承嗣、武三思等朝中曾經炙手可熱的人物,都淪落到經常在張易之家門口等候,競相為張氏牽馬執鞭;李家的代表人物,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也都紛紛給女皇上表,言辭懇切地請求為張氏兄弟進封王爵,以求取得張氏兄弟的好感。
皇太子李顯,在弘道二年(684年),只做五十六天的皇帝,就被自己的母親武則天廢黜為廬陵王,被流放到湖北的均州、房州達十四年之久。這十四年來,李顯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能夠保全性命已實屬不易,更別說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勢力。當時朝中的四股力量,沒有一支是屬於李顯的。可以說,太子李顯完全是一個局外人,他只有一個皇太子的名份。如果女皇武則天在世,哪股勢力也不敢造次,李顯也自然安全,但是一旦武則天去世,李顯能否登上皇位,就一切還是未知數。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80多歲的女皇武則天,由於“風疾”,已經長居深宮,所有的飲食、起居、湯藥的服侍,包括絕大多數旨意的傳達,都由日夜陪護在其身邊的張氏兄弟負責。這就形成了一種可怕的局面:資訊的極度不對稱性。張氏兄弟傳達出來的旨意,外界無法辨別真假,甚至女皇的真實身體狀況,朝中重臣以及李唐皇室成員,都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掌握。
一旦女皇的身體狀況,出現意外情況,這種資訊的不對稱性,對其他幾股勢力而言,特別是對皇太子李顯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這種情況歷史的教訓很多。當年秦二世胡亥,正是利用資訊的不對性,對秦始皇的死訊秘而不宣,偽造秦始皇的聖旨,逼迫手握重兵的公子扶蘇自殺,從而成功竊取皇位,秦朝天下終於二世而亡。當年漢高祖劉邦病重,躲在深宮不見群臣,大臣驚恐不已,親信樊噲冒著殺頭的風險,果斷撞開宮門,進見劉邦,就是擔心劉邦突然死了,有人利用資訊的不對稱作亂。
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一下,如果有一天武則天突然病情惡化意識不清,或者突然去世,守候在身邊的張氏兄弟,封鎖女皇的真實情況,假傳聖旨,宣佈廢除李顯的太子之位,甚至直接下令賜死。接到聖旨的李顯和朝中大臣,是接受女皇的旨意還是不接受呢?不接受那就是謀反呀!
廢黜了李顯的皇太子之位後,張氏兄弟再從李唐皇室或者武氏家族中,找一位不受重視、沒有實力的人,立為皇太子,從而扶持冊立為傀儡皇帝,張氏兄弟則自己把持朝政大權。
也許有人認為,張氏兄弟的陰謀一定不會得逞。但是如果真發生這樣的事情,朝中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各方勢力是同舟共濟對付二張呢?還是會各懷鬼胎,打著各自的小算盤呢?個人認為,第二種可能性極大。在政治利益面前,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沒有真君子,只有真小人。以當時錯綜複雜的朝廷形勢,各方勢力都會蠢蠢欲動。如果武則天去世,皇位繼承人不能在第一時間順利登基,在皇權真空的間隙,就極有可能出現混亂的局面。李唐皇室的其他成員、武氏家族成員以及張氏兄弟等人,都會出手搶奪這個暫時無主的皇冠。
對於遠離朝堂十多年,在朝中沒有任何實力可言的李顯,手中的優勢只有一個皇太子的名分,如果張氏兄弟假傳女皇的旨意,將其太子之位廢黜,即使眾人明知是張氏兄弟作祟,但為了個人的政治目的,仍然會以假當真,將其解讀為女皇的真實旨意,然後一哄而上爭搶皇帝的寶座。
宰相張柬之等人,正是基於這層顧慮,深謀遠慮,將所有的不確定因素,透過軍事政變的形勢,提前轉化為確定事件,將各種可能出現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患於未然,成功避免了女皇去世之後,皇室內部可能發生的自相殘殺。所以,張柬之等人發動的神龍兵變,對於李唐皇室,對於大唐社稷,都大功一件。這也是大唐的後來之君唐睿宗李旦,要推翻唐中宗李顯的結論,為張柬之等政變功臣平反昭雪的原因。
-
5 # 望風瑟瑟
“神龍政變”開始的目的是皇親、國戚再加上大臣們為了誅滅張易之兄弟為首地“男寵”政治集團,後來在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武三思都出面支援的情況下才演變為“奪權政變”,作為太子的李顯卻是被迫加入的。
引發“神龍政變”的導火線。“神龍政變”的發生,有著其深刻的歷史背景,主要是由兩件事引發。
第一件事:長安四年(704),張易之兄弟因宰相魏元忠曾打死其作惡家奴,便誣告魏元忠謀反。但武則天並非是偏聽偏信之昏君,便隨口問:“汝何知?”張易之兄弟本來就是空口無憑,只好隨口說道:“張說聽之!”武則天便命人將二人叫來問詢。
張易之兄弟無奈,威脅了張說一番,讓其第二天誣陷魏元忠。這訊息很快傳遍洛陽,名相宋璟和劉知幾很快跑到張說家苦口婆心的勸了一番。最後良心與責任感讓張說選擇了力保魏元忠,他的選擇對得起自己,也為後來的朝臣對抗張氏兄弟作出了表率。
但武則天為了平衡朝廷的穩定,還是選擇袒護張氏兄弟,最終張說和魏元忠還是被貶到嶺南。儘管群臣極力反對,但並未改變則天大帝定下的結果。
第二件事:這次的勝利讓張氏兄弟氣焰更加囂張,完全沒有了收斂,不久後,張氏兄弟又爆出更大丑聞。
張氏兄弟負責為武則天修建巨佛,但在短時間內居然中飽私囊四千萬貫,大臣們群情激憤,紛紛上書要求武則天法辦此二人。武則天一看事情鬧大,當眾痛罵二人一番,但罵完後話鋒一轉又說道:“他們的確有罪,難道沒有什麼功勞嗎?”她一邊說一邊盯著宰相楊再思。
楊再思看躲不過去,於是硬著頭皮出班說道:“他們為陛下煉製丹藥,為陛下祈福,使陛下延年益壽,就是對國家最大的功勞!”武則天點頭微笑道:“如此,則將功抵過,赦免他們這一次的罪行吧!”
群臣面面相覷,萬分無語。在朝臣們看來,君王暮年,有些老糊塗是難免的事,這是歷史經驗,他們也能夠接受。但是縱容男寵到如此地步,已經不是糊塗了,而是赤裸裸的昏庸、荒唐了。更重要的是,大周自狄仁傑去世後再無人能勸說得了武則天,就連老臣宋璟撒潑也無用。眾臣知道,再這樣下去,這個國家馬上會有大亂,應該有所行動了。
704年12月,武則天因病移居迎仙宮長生殿,身邊只留張氏兄弟服侍,詔令皆出自張氏兄弟之口,一時間朝廷氣氛微妙,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各方勢力的聯合,是“神龍政變”成功的基礎。一個人能夠青史留名,並不取決於他做了多少事、活了多少年,而是看他做的事是否有意義。張柬之幾乎與武則天歲數相當,但他能被稱為名臣,就是取決於他做對一件大事,那就是組織策劃了“神龍政變”。
張柬之在之前默默無聞,採取了冷眼旁觀的態度,那是因為他活得歲數夠長,知道生命的可貴。但是自上文提到的兩件事之後,他意識到只有聯合更多的文臣武將才會逼迫武則天除去張氏兄弟這幾個禍害。於是他首先聯絡了鸞臺侍郎崔玄偉、左御林將軍敬暉、右御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
老張看著身邊這幾個人,覺得實力遠遠不夠,殺張氏兄弟如同向女皇宣戰,就這幾個人怕是遠遠不夠格的,於是老張乾脆向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武三思等人求援。
太子李顯因為兒女皆因張氏兄弟而死,所以最先答應,但嘴上答應的痛快,心底卻害怕得很,他是最清楚母親手段的。相王李旦腦子活絡,猜想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的目的極有可能要推李顯上位,所以他必須緊隨儲君的步伐,也算是個明智的選擇,太平公主也是作此想法。而最不可能推翻武則天統治的武家人,這次卻極為痛快地加入了政變團體,原因就是張氏兄弟曾極力阻撓武則天立武家人為太子,早就對其恨之入骨,所以很快加入了這個團體。就此,皇親、外戚、大臣三方各有打算、互有競爭的勢力為了同一個目標暫時聯手走到一起。
相王李旦更是隱晦提出李家江山應該由李家人坐,女皇該歸政給李家人了。事情發展到現在,從單純的“誅殺奸臣”成為了“奪權政變”,其性質已經大為改變,所以必須要有武力做後盾,守衛玄武門的右御林大將軍李多祚成為政變者們最需要拉攏的物件。李多祚作為李唐王朝的忠臣,很快便被老奸巨猾的張柬之給說服,參與到政變中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神龍政變”,被裹挾的太子。武則天在迎仙宮的訊息越來越少,張柬之會同各方勢力,定奪最後發動政變的時間,他們最終定下的時間是神龍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
這一天,政變集團兵分三路,一路直奔玄武門;一路去東宮迎接太子;一路則是奔赴洛陽城中控制張氏兄弟的黨羽。整個計劃嚴密有序,一看就是經過周密策劃造成的,基本可以做到萬無一失。大將軍李多祚雄心勃勃的帶兵前往東宮,準備將太子李顯迎入皇宮,逼迫武則天退位。但萬無一失的事情總要遇到了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東宮大門緊閉,太子李顯居然臨陣逃脫,不敢面對武則天。那怎麼辦?這麼多人的性命皆系在他一個人身上,政變就此流產嗎?
龜縮在東宮裡面的李顯其實也很矛盾。經過多年的磨難,他深知母親的深不可測,再想起母親對待政敵那些殘忍的手段,不知為何他居然想起了甕中的蕭淑妃,他下的激靈靈打了個冷顫。但如果不跟隨大將軍他們前去,自己將失去最好的奪權機會。
正考慮間,李多祚派手下一名叫李湛的將領前來勸說。他說:“張氏兄弟圖謀不軌,社稷安危皆在太子一念之間,我們諸將願輔佐太子剷除奸佞,希望您與我們一起去玄武門,不要辜負天下人的期望。”
太子李顯說:“張氏兄弟悖亂,的確應該誅滅,但聖上抱恙在身,這樣做會驚動她老人家,不如大家散去,我們再行商議?”
李湛接著勸道:“我們拋棄身家性命,協助殿下匡扶社稷,殿下竟然忍心讓我們送死,那就不如現在殿下出來親自制止我們吧!”
此話一出,這名叫李湛的將領其實已經將刀子亮了出來,太子李顯很清楚,如果他今天不隨同軍隊前去玄武門,恐怕這些人為了自身安危會先將自己處死,於是被迫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隨同李多祚前往玄武門。這裡順便提一下,這名叫李湛的將領,是當年著名奸臣李義府之子,看來說到這陰狠,李湛是繼承了父親一些資質的。
話說太子李顯被迫加入政變隊伍,在將張家兄弟砍殺之後,張柬之面對武則天說明了情況:“臣奉旨殺賊,事恐洩密,驚駕,死罪矣!”
武則天看著太子李顯說道:“是奉了你的旨意嗎?今張氏兄弟已死,你回東宮吧!”李顯恭恭敬敬地回答了一聲便要走,眾人急忙將他拉住,忙道:“太子不能回,當年高宗皇帝將太子交於陛下,現太子成年,天下人思李唐已久,如今陛下年事已高,身體抱恙,為陛下計,今請陛下順應天命,傳位太子。”
武則天看著周圍大臣,明白了幕後參與此次政變有著更多的推手,否則以自己的經營,又豈能提前不知一絲一毫?事已至此,無需再過多問,更無需責難發動政變的這些臣子,武則天畢竟是武則天,她處變不驚,體現了大政治家的風度,於是第二天她痛快地頒佈詔書,命太子李顯監國。
這一年,武則天已經八十二歲,她進入了大唐行政圈已經有六十八個年頭了。
太子李顯在這次政變中的表現可謂是窩囊至極,根本沒有具備政治家的基本素質,所以這也釀成他後來的悲劇結果。
結語: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儘管“神龍政變”是掛著李顯的名義進行的,但實際上卻是被裹挾的,並非李顯本意。如果從歷史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那麼“神龍政變”的目的是張柬之等大臣為了防止“男寵”政治集團的爭權而被迫發動的一場政變,其實還有一層意思也是為了防止武氏家族趁勢奪取李唐江山的一次自衛性質的政變。透過這次政變,休克了15年的唐帝國再次霸氣歸來,拉開了“開元盛世”的大幕。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鑑》、《唐史演義》、《正說唐朝三百年》等
-
6 # matthew
太子沒有皇帝權力的,權力都是集中在親信上,明顯掌握權力的大部分人不太滿意太子,太子只能透過政變去獲得權力,不然他和他的政治盟友只能等死
-
7 # 千古張小花
李顯是武則天的兒子,也是唐朝的太子,而他成為皇帝的道路是一波三折,成為太子後,為了登基還要透過神龍政變,實屬窩囊。李顯,被武則天流放14年,武則天年老,才把李顯給召回來,讓他繼續當太子,而這時候李顯已經成家立業,兒子女兒都有了,但還要聽自己老媽的話,讓他很是尷尬,但不聽也不行,一切大權都在武則天手中握著,而他能否順利登基也要看武則天臉色。
李顯所處的位置很尷尬,雖然身為儲君,但沒有任何實權,身邊的李姓皇族,自李世民之後都被殺的差不多了,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李氏是真的沒什麼人了,而李顯之所以能成為太子,還是因為武則天有自己的衡量。
武則天的想法很簡單,皇位不是傳給她的侄子,武氏後人,就是傳給她的兒子,而相比之下,還是她的兒子與她更加親近一些。武則天雖然是一介女流,但魄力膽識都不是常人能有的,她有魄力改朝換代,但改朝換代對她沒有絲毫好處,讓武氏後人成為皇帝,只會讓天下大亂,因為她的侄子沒有人能擔當此重任。
武則天身為女帝,所要考慮的不是自身的得失,自己家族的利益往往是其次,天下大勢才是她所關心的,而立太子關乎天下太平,所以再三衡量,只能立李顯為太子,讓李顯登基成為皇帝。
李顯的太子當著很不舒心,他雖然是太子,但沒有一點實權,反而要變著法的拉近與武則天以及武家的關係。李顯把自己的女兒,先後嫁入武家,讓兩家親上加親,武家也很樂意,自己成為皇親國戚,不再是依靠武則天,與李顯搭上關係,以後武則天退位,武家也有一席之地,不至於被其他大臣孤立攻擊。
而這些都是李顯為了爭權所做的準備,之後登基,得到武家的支援,等於在朝廷中有一定的話語權,而不是武則天垂簾聽政,這就是李顯討好武家的原因。另外,只有交好武家,告訴武則天,自己登基後,不會對武家不利,才能讓武則天把皇位安心傳給他。
而神龍政變的發生,其實也不是意外,武則天的統治引起擁立李氏皇族的大臣不滿,這些人聯手為李顯討回政權,李顯在這場政變中,只是受益者,並不是發起人。李顯是被人強推上臺的,否則以他的性格與實力,萬萬做不出這樣的事情。而神龍政變,其背後也有武則天的默許,武則天在神龍政變中,屬於逆來順受,一是因為年齡大了,不想管這些事情,既然有人著急奪權,那就把權利給他們。
二是因為不想讓天下動盪,神龍政變中如果武則天反應激烈,鎮守邊關的將領都是個武則天的心腹,各地官員都是武則天提拔上來的,如果想要鎮壓這次政變,武則天輕而易舉,但武則天並沒有這麼做,只是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皇位,早晚是李顯的,何不如現在放權,讓李顯安心當皇帝。
武則天下臺之後,過的生活很安逸,遠離爭鬥,也沒有人敢招惹她。而武則天的生活安逸,並不代表其他人生活也安逸,發動神龍政變的幾個人,先後被貶,有的甚至家破人亡,而這就是武則天與武家在朝廷中的實力。李顯即使成為皇帝,也要看武家的臉色,武則天雖然下臺,但武家在朝廷中還是如日中天。得罪武則天或者武家的人,都被他們秋後算賬,而作為最大受益人李顯,並沒有被武家針對,因為李顯是武則天默許的,其他人卻是違背了武則天意願,強行讓她下臺。
神龍政變,武則天順水推舟的退位,也是怕張氏兄弟假傳聖旨,讓國家再度動盪。武則天身邊也有男寵,而最得寵的就是張氏兄弟,張氏兄弟也有極大的野心,武則天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好,如果在深宮中,武則天暴斃而亡,張氏兄弟假傳聖旨,讓李顯自殺,國家直接亂了套。武則天把方方面面都想明白了,自己如果再不退位,很容易引起國家動盪,而對方想要藉助神龍政變,削弱武則天統治,加強李顯政權,武則天也抱著相同的目的,於是放任神龍政變,李顯直接繼位。李顯繼位後,也表現的十分昏庸,縱容其他人處死自己派系的大臣,還什麼話都不敢說,根本不是明君,最終被自己的妻子毒殺,結束自己的一生。
-
8 # 常棣tandy
一、武則天在繼承人問題上的搖擺
六十六歲的武則天,在載初元年(690)重陽節那天實行“革命”,而將她行年已經二十八歲的第四子——即被革了命的大唐皇帝李旦降為“皇嗣”,賜姓武氏,複名為輪。對大周來說,武輪無異是亡國之君,在他當皇帝之時,即已被母后所挾持,是傀儡兒皇帝,只因是女皇之子才未步上死亡的噩運;不過從革命後的武家天下來說,他這個“皇嗣”終究不是真姓武,不是武氏宗族的真血脈,所以成了武氏子弟的眼中釘。
雖然皇嗣“具儀一比皇太子”,’但是終究不是皇帝法定繼承人一一皇太子一一的官稱,所以“皇嗣”這個名銜無異僅表示他是女皇的子嗣罷了,暗示女皇將來未必扶正他為“皇太子”,於是引起了以嗣魏王武承嗣為首的武氏子弟的陰謀,意圖奪嫡。
武承嗣曾教唆女皇盡殺李氏宗室,是首席宰相,女皇之父的襲爵人,為此之故,乃於革命後組織一次百姓請願,請女皇立他為皇太子。擁立新太子的理由,誠如帶頭人王慶之所問,依照宗法“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今是誰有天下,而以李氏為嗣乎”? 在講究宗族門第的時代,這是非常有力的理由。
過程之中,由於宰相武(岑)長倩、格輔元等人對此請願反對,得罪了諸武子弟,而在武承嗣左右之下爆發了革命後第一次政治大獄,但是終究仍然達到了促使女皇不採納請願的效果。武承嗣藉此案立威,皇嗣汲汲可危,不過仍因宰相李昭德的保護,遂使危機得以暫緩。
昭德能夠保護皇嗣的原因,就是用親情和傳子的慣例與利害來打動女皇,說“豈有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乎? 以親親言之,則天皇是陛下夫也,皇嗣是陛下子也,陣下止合傳之子孫,為萬代計。況陛下承天皇顧託而有天下,若立承嗣,臣恐天皇不血食矣”!
女皇曾用親情——長女之死一來打擊王皇后,又用親情一一嫡長子已生來排擠庶子女們,使夫皇與他們疏離隔絕,最終得以將他們迫害;相對的,武氏兄弟也曾在父親死後,聯合起來欺負女皇母女。親情在權力與鬥爭中有工具價值,富此經驗的女皇一點就通,固知若讓武承嗣繼位的話,不僅“天皇不血食”,恐怕連她也不見得有血食,女皇能不覺悟嗎? 於是廢立皇嗣之事才暫時停止,但仍未正式立他為皇太子。
從革命以來,武承嗣就一直為文昌左相同三品,掌控尚書省最高行政權,並利用此身份權勢來營求為皇太子,繼承武家天下。
李昭德為了反制武承嗣的奪嫡意圖,乃用近乎挑撥的手段,密奏“魏王權太重”,又以“侄之於姑,其親何如子之於父;子猶有篡弒其父者,何況侄乎"為詞,使女皇矍然前罷了武承嗣和武攸寧之相;以後對他們也是旋拜旋罷,終不讓諸武子弟久任相職,長掌重權。可以說李昭德成功地離間了女皇的姑侄感情,緩和了皇位繼承問題的立即危機。
不過,由於此時女皇正加緊防範復辟的可能,故利用酷吏屢起大獄,皇嗣和舊王室成員的現狀改善不多,仍然面臨劫難。先是在長壽二年(693)的元日,女皇依例享永珍神宮,這次卻是命魏王武承嗣為亞獻,梁王武三思為終獻,完全將皇嗣排出典禮之外,無異公開宣示他不再有奉天承宗之權。
翌日,女皇又因事殺害了皇嗣的劉氏和竇氏二妃。兩個多月後復腰斬了私謁皇嗣的兩名官員,從此以後皇嗣被幽閉得更嚴,公卿以下皆不得謁見,要降至聖歷二年(699)讓還君位繼承權給嫡三哥前廢帝廬陵王,而另受封為相王之後,才獲准出居外邸。
也就是表示他從二十二歲當大唐皇帝以來,一家人和侄子——嫡一哥故廢太子李賢之子一一被幽禁於深宮,被殺的殺、被打的打,備受母皇的家庭暴力和政治迫害,直至三十六歲才能重享自由,前後長達十五年之久!
嫡二哥廬陵王這時仍叫李哲,一家幽禁在房州,日常恐懼之情狀更甚於皇嗣,只差還沒到有精神心理症狀的地步,略好於庶長兄故廢太子李忠被幽廢之時。
在這段時間裡,君位繼承人選未定,是大周最敏感的政治問題。除了武承嗣仍然努力不懈地爭取繼承權外,蒙難的舊王室誰也不敢表示意見,群臣也不敢輕易進言。
或許,與女皇有親密關係的情夫,在此情況下可以說得上話。武承嗣等武氏子弟對她的情夫們服侍執禮如僮僕,也許事出有因;但是薛懷義和張氏兄弟雖得他們諂媚,卻始終未見為此事給他們說一句話。
女皇葫蘆裡賣什麼藥:誰也不知道。直至神功元年(697)六月二十四日,武承嗣和武三思再度拜相,但不旋踵就在同年七月三日並罷,只破紀錄地做了幾天宰相。四個月後,曾被罷相的幽州都督狄仁傑則再度拜相,繼承問題才有了一些轉機。女皇這年已高齡七十三歲。
大周君位繼承權雖因國內外諸般因素髮展出這樣的結果,但究其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厥仍在女皇與子女、侄子、情夫之間交纏的感情與利害判斷,這裡不妨略加說明。
首先,對善於權術的女皇來說,她知道侄子們幫助她革命建國,掌握政權,除了圖榮華富貴之外,尚要圖大周王朝的繼承權。
然而他們父親叔伯與女皇母女之問的宿怨,女皇豈能忘懷而不加提防? 所以縱讓武氏子弟拜相,然亦旋拜旋罷,不讓他們久握事權。這就是李昭德、狄仁傑等人能說動她內心的原因之一。
另外,縱使她有令兒子從母姓,大力提高母權,改善一些婦女地位等措施,但是卻決非女性主義或女權主義者。因為她只是要為她個人爭取和享受權力,此外即使連親生女兒太平公主也不能輕易分享,也無意培養她為繼承人。女皇雖然嚴懲兒子,甚全支配他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但是她畢竟仍深受男性中心的宗法意識觀念所影響,認同母子之情是天倫,兒子是繼承香火者,是使她死後有血食的人,非姑侄關係所能比。
她的內心深處,正被李昭德、狄仁傑 等人所洞悉掌握,因此他們才能說動她解放和重立兒子。只是這種話由被她敬重或信任的朝臣提出,效果卻遠不及由被她寵愛的情夫提出。此無他,蓋凡人往往逃不過情慾二字,敬信總比不上寵愛之來得親密,這道理對武氏子弟,尤其也搶人妻妾的武承嗣來說, 當能深知。
因此他們對女皇前後情夫執禮伺候如僮僕,顯然就是對他們有所深求、但是女皇的前後情夫們對武氏子弟——尤其不能久握事權的武氏襲爵者武承嗣——的殷勤巴結不值一哂,當是作為一個情夫,他們對女皇的內心應有所悉。
至於對李氏二子,他們為君日淺,又遭幽禁,故與張氏兄弟素無恩怨可言,也無機會讓他們降禮有求;可是經常陪伴女呈,他們大概也知道女皇仍有母子之情,不會進一步廢殺此一子。張氏兄弟之有今日,實始於他們的妹妹太平公主所薦引,而他們亦與公主的關係向來良好,曾陪女皇至公主的南莊詩酒宴會,在這種情況下,對張氏兄弟來說,與其幫一個今日待他們如主子、他日登基後不知待他們如何的謀權甚急之人,毋寧幫一個今日幽閉待救、他日可能報恩之人。
二、武則天殺孫事件由於偏寵二張兄弟,乃在大足元年九月四日發生了女皇殺孫——當今太子之嫡子、女兒和女婿——的不幸事件。
事情大約是這樣的:
當今太子的嫡長子李重潤——即是當年天皇所立的皇太孫李重照,在聖歷三年(即久視元年,700)臘月與其兄弟重被冊封為王,其中行年十七歲的他被封為邵王,十六歲的七妹李仙蕙則封為永泰郡主。郡主尋下嫁給武承嗣之嫡了嗣魏王武延基。
翌年(大足元年,十月改元長安,701).邵王與永泰郡主夫婦私下議論說張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宮中專政。 後因忿爭不協而洩之,易之向女皇投訴,女皇將他們交付太子,令他自行審問和處置,太子遂將他們一併縊死;也有說法是女皇所殺的。 此事關係重大,與政治危機有關,因此有必要追究他們之死。
邵王李重潤是女皇的嫡皇孫,嗣魏王武延基是嫡外孫也是孫女婿,封爵皆為親王,且都是一家兩系的嫡系。因此,即使他們因為不滿而“竊議”女皇的情夫何得恣入宮中專政,有犯罪的嫌疑,但未經審判而罪該至死嗎?
以二人的家庭身份而論,作為祖母而管教子孫甚嚴的女皇,為此要打他們是有可能的,故廢太子李賢之子不也是常捱打,以全大氣變化即舊傷疼痛的嗎? 若是,則《唐會要》所言,女皇只是為了他們對情夫的“竊議”,而直接統統“命杖殺之”的可能性就不大。
其次,若以他們的官方地位而言,他們是金枝玉葉,貴為親王郡主,也不可能被徑以“杖殺”的方式處死:近今出土的《大唐永泰公主志石文》,是史官徐彥伯在大唐復辟之年奉敕所撰,提到她的死說“自蛟喪雄鍔,鸞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瓊萼凋春,忿雙童之秘藥。女娥篪曲,乘碧煙而忽去;弄玉簫聲,人彩雲而不返。”
無異表示她死於夫婿之後,珠胎未待月圓而毀,花萼未等春至而早凋,在大唐中興來臨之前即隨同夫婿而亡,事情哀怨而不可挽救!如果筆者對徐彥伯之文理解適當,則《舊肅書·張行成傳》所述:“付太子(武顯)自鞫問處置,太子並自縊殺之”的說法就值得嚴加註意。
大概重潤他們竊議祖母女皇的情夫何得恣入宮中專政,為張易之所投訴,故被威權甚重、管教甚嚴的祖母女皇找來痛打一頓。嗣魏王武延基因父親已故,似乎遂被此武氏大家長命人實時或失手所打死;至於邵王和永泰郡主則被責交太子,令他親自鞫問處置。
曾經被廢禁過,深知母皇可以狠心“大義滅親”,而有危機意識如高真行兄弟與李績一般的太子武顯,對母皇的用意揣測不明,對她的威權又心懷恐懼,因此也就真像高真行兄弟殺高岐、李績遺命對行為不良子弟要“急即打殺,然後奏知”一樣,將他們一起“縊死”,以作了斷,以免後禍。
無論如何,威權嚴厲的女皇確曾為了情夫之故,而“杖殺”(武氏正嫡傳人武延基;也曾使太子感受到“逼令”的壓力,而親“自鞫問處置”了李氏的下一代正嫡傳人。此一家兩系正嫡傳人之死,的確與女皇有關,而起因則與二張兄弟有關。二張兄弟涉及君位繼承和重潤二人之死的問題,或許內裡細節不為人知,但是他們涉人甚深則應是滿朝皆知,只是怵於他們與女皇的關係,且又兄弟貴盛,勢傾朝野,所以誰也不敢竊議其事罷了。
三、情夫惹禍與武則天引火燒身1、二張兄弟構陷大臣引起眾怒
二張兄弟雖然涉及聖曆元年(698)擁護李氏的事件,但也牽涉久視二年(即長安元年,701)一家兩系正嫡傳人之死,引起舊唐王室的疑懼;然而此二事畢竟是極敏感的政治事件,滿朝文武誰也不敢輕易提起,即使太子二兄妹也僅在一年之後才請母皇封張昌宗為王,以作試探。
舊唐王室的疑懼正是一部分朝臣的疑懼,他們當初僅是對張氏兄弟的恃寵無禮感到厭惡,例如當此之時,贊成迎回廬陵王的宰相王及善,因針對張氏兄弟的無禮而去職。
事情是這樣的:史謂王及善為官清正.臨事難奪,在神功元年(697)拜內史(中書令),厭惡張氏兄弟恃寵生驕,每次內宴皆無人臣之禮,故數奏抑他們,女皇不悅,對他說“卿既高年,不宜更侍遊燕,但檢校閣中可也,”亦即只要他回鳳閣(中書省)處理文書,不須再入內見駕侍從。稍後及善因病請假月餘,女皇都不過問,故嘆道:“豈有中書令而天子一日不見乎? 事可知矣!”於是請退休。
奏章二上,女皇乃於聖歷二年(699)八月十九日轉遷他為文昌左相(左僕射)“同三品。這時政事堂已移至風閣,故掌握出旨權的內史於諸相中權力最大,習慣上宰相從風閣遷文昌是表示明升暗降,況且他死於翌月二十九日。他的遭遇,顯然比不上同樣是批評二張恃寵無禮的韋安石那樣幸運。
此後,宰相群臣漸對他們的仗勢凌人、貪贓枉法感到痛恨,因此遂針對他們展開攻擊,但最初不是從政治問題著手,而是從法制問題入手。
根據《通鑑》記載,事情在長安三年(703)九月發生,與宰相魏元忠有關。起先,曾被酷吏誣構過幾次的魏元忠在聖歷二年(699)以鳳閣侍郎拜相,翌年(九月改元久視,700)二月兼洛州長史,政號清嚴。洛州所屬洛陽令張昌儀憑恃兄弟之勢,每次衙參時皆直上長史聽事,而不依儀制立於庭下。
元忠到任後,乃將他斥下,又曾杖殺張易之在都市凌暴百姓的家奴。某日,女皇欲用岐州刺史張昌期為雍州長史,為此先問宰相。元忠推薦薛季昶,女皇告以另有任用,遂以昌期直接見問。“陛下得人矣,”諸相皆答,獨元忠認為不堪任用。
女皇問其故,元忠回答說:“昌期少年,不閒吏事,向在岐州,戶口逃亡日盡。雍州是帝京所在,事任繁劇,昌期不如季昶強幹習事。”使女皇默然而止。魏元忠在長安三年(703)五月又以宰相檢校太子左庶子,曾因傾朝附二張兄弟,而向女皇表示身為宰相,而使小人在側,是臣之罪也云云,令女皇不悅,為二張所深怨。
張氏兄弟知道有些朝臣對他們側目,尤對態度鮮明的魏元忠又恨又怕。既已被女皇委以政事,自將元忠視為最大的眼中釘,必拔之而後快。就在長安三年九月——女皇駕幸西京已經整整兩年。二張兄弟展開對魏元忠的反擊。事情的起因據正史本傳謂是魏元忠嘗奏張氏兄弟之罪,故易之等恨怒,乃誣奏元忠,如此僅是二張排除威脅或反擊元忠的行為。
然而另有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張易之、昌宗欲作亂,將圖皇太子,遂譖御史大夫知政事魏元忠”;第二種是“會太后不豫,張昌宗恐太后一日晏駕,為元忠所誅,乃譖元忠”。這已經涉及嚴重的政治問題。
無論如何,他們最初針對的只是魏元忠,綜合諸書的記載,發生的經過與結果是這樣的:
該月,張昌宗安排好後,突然向女皇構造飛語,謂元忠曾與太平公主所愛的司禮承高戩私語說:“主上老矣,否屬當挾皇太子,叫謂耐久!”“汝何以知之?”女皇問。“風閣舍人張說可以為證!”原來昌宗早已賂張說以高官,逼迫他作讓,在被逼之下張說也已偽許之、女皇年事已高,惡聞其語,大怒,令將元忠,高戩逮下制獄。明日,女皇引太子、相王及宰相等於殿庭,讓他們與昌宗廷辯。往返不決。
昌宗建議:“張說聞元忠言,請召對之。”張說承宣將入,同僚鳳閣舍人宋璟恐怕他阿意,乃對他說:“名義至重,鬼神難欺,不可黨邪陷正以求苟免! 若獲罪流竄,其榮多矣。若事有不測,再當叩閣力爭,與子同死。努力為之,萬代瞻仰,在此舉也!"殿中侍御史張廷珪也勉勵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左史劉知幾則勉勵中帶警告:“無汙青史,為子孫累!”
及入,女皇命令張說:“具述其事。”張說還末說話,魏元忠懼,對張說道:“張說欲與昌宗共羅織元忠耶!”“元忠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張說反叱他,而昌宗在旁催他快點作證。張說遂向女皇道“陛下視之,在陛下前猶逼臣如是,況在外乎! 臣今日聞對廣朝,不敢不以實對。”接著又厲聲道:“臣實不聞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使誣證之耳!”
女皇雖知元忠等無辜如此,而朝野的反應又如彼,但格於二張兄弟之故,仍將元忠貶為高要尉,張說和高戩也流配嶺南。
魏元忠雖是東宮宮臣,但卻身居相位,是政府領袖,二張要打擊魏元忠也就算了,然而連給他送行的官員亦被打擊,是則隱然有不甘罷休或擴大事端之意。
事情是這樣的:元忠離京,宮僚太子僕崔貞慎、東宮率獨孤褘之等人在郊外給他餞行。張易之聞知忿怒,使人以“柴明”——應喻現在才明之意——的名義作告密狀,告他們與元忠謀反。女皇使監察御史馬懷素負責鞫審。中旨督促,諷令構成其事,懷素執正不受命。女皇大怒,親召懷素詰問。“元忠犯罪配流,貞慎等以親故相送,誠為可責;若以為謀反,臣豈誣罔神明?”
懷素認為元忠所犯既非謀反死罪,又豈能加餞送者之罪,所以繼續奏對說“陛下當生殺之柄,欲加之罪,取決聖衷可矣。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女皇意解,貞慎等人由是得免。
當時人認為張昌宗的確有謀害大臣的陰謀,利用張說遂行誣告,而且幾乎危及太子;雖然因為張說的反省通變而使事情發生急轉,但是昌宗“包藏禍心”的意圖已經可見。二張兄弟入侍宮禁,參決政事,又能如此掀起政治大案,直指宰相,並間接牽連太子與太平公主;而女皇不但不怪罪他們,反而嚴懲無罪證者及其親故,所以朝野認為其中必有問題也就不足為奇。
有什麼問題? 時人都以為二張“包藏禍心”。“禍心”指的是什麼事? 長安城內街談巷議指的是“易之必有交亂之意”。
2、武則天引火燒身
情況發展至此,真是始料未及! 試想李氏兒女以及忠於舊唐王室的朝野人士,在此情況下,會完全不猜疑威權獨任、行事不測的女皇將來傳位給誰嗎? 不猜總傾附甚眾的二張走女皇當年獲寵、參政、掌權以及革命的老路嗎? 情夫惹火,情勢變質,女皇缺乏省悟,沒有及時安撫處理,無異親自埋下了火藥線。
火藥的引燃發生在次年一一長安四年(704),引火者是八十歲高齡的老女皇。
導火線原來不算短,從朝臣法律控訴張氏兄弟貪贓為引端,繼而發展至政治性的飛書告變是燃至中線,及至女皇要二張入宮居中用事,即是把已燃的導火線導向自己,無異引火自焚。在此其間,女皇若處理得當,是隨時可以熄火的,下面就是全程概略的發展。
女皇還都後不久,就計劃了兩項建設:一是因武三思的建議,而在長安四年正月於萬安山建造興泰宮,以取萬安興泰的好意頭;二是同年四月恢復向天下僧尼抽稅,令春官尚書·建安王武攸寧督造,建造有“皇帝佛”象徵意義的大像。
這兩項工程都讓貪官們有利可圖。根據《通鑑》的記載,首先是二張之兄司禮少卿張同休,汴州刺史張昌期、尚方少監張昌儀在七月十二日坐贓下獄,女皇命左,右兩臺宗晉卿、李承嘉、桓彥範、袁恕己等共同推鞫。第二天有敕:張易之、張昌宗作威作福,亦命同鞫。到了十八日,司刑正賈敬言上奏,認為張昌宗強賣人田,依律可以贖罪,得科易銅二十斤。女皇下制批示“可”。
可是到了二十二日,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彥範卻上奏“張同休兄弟贓共四千餘貫,張昌宗應免官,”當時一個“開元通寶”錢就是一文,一千文就是一貫,四千餘貫即是四百餘萬文,宰相李嶠曾進諫,請將向僧尼抽稅所得一十七萬餘貫散施濟貧,每人給一千文,自然濟得一十七萬餘戶。是則張氏兄弟出售私木和工程貪贓的綜合所得,應是相當驚人的,難怪臺長領銜要免昌宗之官。
張氏兄弟貪贓有據,國法斯在,而由憲臺提出彈劾,由兩臺共審在案,竟在女皇保護之下予以輕判或赦免,甚至在過程中將同審的宰相調離外放,縱容袒護一至於斯;對照不久前的魏元忠案,豈不令朝臣憂心氣結,使他們加強提防二張? 所以說是二張惹火,而女皇則引導了火端燃向自己。
同年年底,女皇生病頗重,寢疾於長生院。宰相累月不得進見,君相政事討論也不能如常進行。在此之時,女皇最好是令太子監國;不過她沒有如此構想,反而只要二張入宮侍側。十二月某大病稍好一點,新兼太子右庶子的宰相崔玄瑋人奏,建議說:“皇太子,相上仁明孝友,足侍湯藥、宮禁事重,伏願不令異姓出入。”女皇則僅說“深領卿厚意”,而沒有接納, 女皇明顯地不採納此宮臣宰相的意見,對朝臣來講,無異是一個傳位不明的警訊。
崔玄瑋就是稍後兵變的五主角之一。相對的,二張也感到朝臣有敵對之意,見女皇病重,恐禍及己,於是引用黨援,陰為之備。在此凝重的氣氛中,此時屢有人作飛書,又將它榜於通衢路上,說足“易之兄弟謀反”,女皇也不處理。
根據《通鑑》的記述,到了十一月十九日,終於有許州人叫楊元嗣者出面來告,說“張昌宗曾召術土李弘泰佔相,弘泰言昌宗有天子相,勸於定州造佛寺,則天下歸心”。由於這次不是飛書,所言事關謀逆,故女皇乃命宰相韋承慶、司刑卿崔神慶與左臺中丞宋璟共同鞫訊。
宋璟在臺按問昌宗未畢,中使突至,宣敕特赦昌宗。朱璟嘆息說:“不先擊小子腦裂,負此恨矣!”事後女皇令昌宗往謝宋璟,璟扣絕接見,說“公事當公言之,若私見,則法無私也”。
二張兄弟從犯法律案到政治案,都為病重的女皇所刻意庇護,仍讓張易之以麟臺監、張昌宗以春官(禮部)侍郎居中用事,而此一官依制度是無權參預大政的,然則政事到底由誰來決定? 萬 一不測會由誰來繼位?
時人既然早已有二張“包藏禍心”“必有交亂之意”的看法,而宰相也曾有“此二小兒終為亂階”的研判,故請太子“惟加防察”以女皇的統治風格,當此之際,這種不明朗的情勢能不令宮臣宰相崔玄瑋與潛伏的忠唐分子如宰相張柬之等人,以及女皇的三個子女焦慮和緊張嗎? 怪就怪在女皇政治態度不明,對感情與權力始終沒有處理妥善,使猜疑似乎始終在她身上與其親屬、大臣之間共存。
因此,女皇越庇護二張,越讓二張居中用事,則越會使子女、朝野疑懼,真是愛之悉足以害之。對日益疑懼的子女和朝臣而言,要除掉有危險性的二張兄弟,顯然只能採用非常的手段;若採用非常的手段,則顯然必須連帶的要對付女皇。所以他們密謀策劃,導火線終究要燃及女皇。這就是神龍政變。
(正文完)
-
9 # 夜談春秋肥星星
神龍政變其實並不是太子李顯主導發動的,他雖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他在整個政變中屬於被動的角色。
神龍政變是宰相張柬之為首的大臣發動的兵變,直接殺死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張昌宗,逼迫武則天退位,復辟唐朝的政變。太子從心裡是支援這次政變的,他已經稱帝過一回,被武則天廢除後,遠離長安。後來武則天召回他,復立他為太子。並不是武則天有多喜歡他,而是形勢所迫,朝臣心向李唐。有一就有二,不知道何時,武則天突然就會再度廢除太子,因此有機會可以重新稱帝,肯定不會拒絕的。而且武則天老年時寵信奸臣,太子之位可謂是岌岌可危。
晚年的武則天沉迷享樂,和絕大多數男性皇帝一樣,武則天也不例外,他的男寵逐漸仗著武則天的寵幸,插手朝政,這就造成了君臣之間的關係極度緊張,太子和皇帝之間出現大的分歧。武周政權陷入了動盪,人心不穩。
可以說,如果朝臣不發動政變,擁立太子復唐,朝廷可能出現新的變故,張氏兄弟也會為了獲取更多的權利而不斷的變本加厲,直接威脅到李顯的太子之位。李顯只能推波助瀾,預設朝臣發動神龍政變掌握政權。
-
10 # 日慕鄉關
聖歷二年(699年),中宗李顯被老孃武則天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此時的武則天已經75歲,可謂風燭殘年,等她死了李顯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即位,政變聽起來意義不大。
但李顯真的等不起,一天沒有即位,一天就存在變數!
長安元年(701年)九月,李顯的兒子李重潤和永泰公主夫婦少年氣盛,對張易之、張宗昌兄弟表達不滿,被張易之添油加醋地報告給武則天,說他們誹謗朝廷,結果武則天逼令李重潤、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自殺。
李重潤因為長相酷似爺爺李治,曾深受奶奶武則天的喜愛,就因為張氏兄弟的幾句讒言就掉了腦袋。
除了張氏兄弟,武三思依舊對皇位虎視眈眈,此時的武則天已經是病體違和,如果哪天這些人來個矯詔篡位,在搞一次玄武門政變,誰能保證天下仍歸李家。
長安四年(704年),武則天病居迎仙宮,張易之、張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內,更是加劇了忠於李唐皇族大臣的危機感。
張柬之等人正是考慮到這些意外因素,所以神龍元年(705年),趁著武則天病重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相王李旦也配合行動,武則天迫於無奈,當日先令太子監國,隔了一天,李顯復位稱帝。
中斷15年的皇位終於又回到李氏皇族手裡!雖然參與政變的張柬之李多祚等人下場悲慘,但“神龍政變”的意義毋庸置疑。
-
11 # 歷史的脈動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經過三十餘年的苦心經營,武則天終於如願以償,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元月的一天傍晚,由武則天一手提拔起來的宰相張柬之,率領禁衛軍首領李多祚等人,帶兵包圍武則天寢殿,殺死張易之,張宗昌兄弟,逼迫武則天退位,傳位於太子李顯。
為什麼會發生神龍政變呢?
武則天無奈立儲,李顯太子之位並不牢固武則天最初是想立武承嗣或武三思等武家人為太子,後來由於群臣反對,她無奈立李顯為太子。
在武則天看來,李顯懦弱無能,她並不是十分滿意,只是長子李弘,次子李賢皆死,李旦也強不到哪去,她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
張氏兄弟弄權,李顯隨時有被廢的危險自從立李顯為太子後,諸君問題算是得到解決,武則天也年近八十了,心態的疲累,身體的衰老,使她逐漸疏於朝政,久居深宮,張易之,張宗昌兄弟倆趁機把控武則天,不斷在她面前進饞言,妄圖剷除朝中異己,併除掉太子李顯。
情勢已經非常危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以張柬之為首的眾大臣,本就暗向李唐,他們深知“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半勸諫半脅迫式的擁立李顯發動政變,史稱“神龍政變”,當時武則天已重病在身,無力反擊。
“神龍政變”是母親與兒子的最後鬥爭,它再次改寫了中國歷史。武則天作為名垂千古的女政治家,從此徹底告別了政壇。
-
12 # 胡小花
李顯雖然已經是太子,但武則天到了風燭殘年,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兄弟干涉朝政。如果李顯這一派不先下手為強,李顯就未必能繼位了。這是政治鬥爭的基本規律。張易之間接殺死了李顯的一個兒子,女兒,女婿,外孫。李顯也是對張易之恨之入骨。張易之已跟李顯結仇。如果他不先利用武則天廢黜李顯,他自己將來也是別人刀下鬼,他必須先下手為強,弄死李顯。這樣他才能安全,這是生死存亡的事。
一旦武則天被張易之的枕邊風吹動了心,廢黜李顯就是一句話的事。做太子尚且保不住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更不用說如果他被廢黜,還能不能保住命。而當時的權利和心中,張易之,武三思,太平公主,甚至上官婉兒任何一個人都比李顯得寵。所以皇位岌岌可危。
張柬之他們才斷然發動政變,逼宮退位,一舉剷除了張易之他們。
-
13 # 也就是隨便看看
首先要說不懂歷史就不要亂回答,神龍政變和李顯沒有關係,是被人裹著出來的,李顯本人是哭著被人抬出來去皇宮見武則天
-
14 # 一元復始
不請自來,佔位!
中宗李顯可以說是一個一輩子活在母親武則天的陰影之下,死後被兒子的光輝照耀的沒有立錐之地的可憐而又無奈的皇帝。至於所謂的神龍政變他也只是個傀儡而已,為什麼這麼講呢?
第一武則天還都長安、召回李顯就是個強烈的政治暗號。
武則天稱帝后,改東都洛陽為神都,並且定都神都。後來武則天召回被貶的中宗,並且決定還都長安城,這就是在向世人昭告在自己百年之後還是由李氏子孫掌王權社稷,等於還政李唐皇室。
而這期間李顯即使被立為太子可是在強勢的武則天面前連大聲說話的勇氣都沒有,自己的女兒、女婿被張氏兄弟迫害他都不敢出來說一句話,可見是個懦弱無比的人。
而在李顯的思想中,最正確的方法是熬死武則天,貶謫的十幾年時間已經使得這個曾經的皇帝血氣全無,只想苟且偷生。
第二神龍政變只是個陰謀
神龍政變之時,眾人去請李顯,而李顯剛開始是不願意的,最後被眾人騙開了府門裹挾而去。而做為神龍政變的那五位雖說當時也是位列高官,卻處處受到制胙,政變成功後一手把持朝政,連武、李二姓的人一時間都不放在眼裡。
論功行賞之時可以說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連原來一個小小的門衛都能要高官厚祿,朝堂之上烏煙瘴氣,也為他們敗亡埋下伏筆。
說白了神龍政變就是張柬之等人看到了武則天還政李唐皇室的決心,看到了天下民心依然向著李唐而進行的一場豪賭。
一切本應該平穩過渡交接政權,就是因為張柬之等人的私心雜念,從而演變成了自編自演的一場鬧劇吧!
-
15 # 不聽話的尾巴
我覺得法統才是根本問題,這個時候國號已經不是唐了,皇帝也不姓李了。儒家禮教是那個時候統治的基礎,從武則天那裡繼位的是什麼法統?我不知道,反正不是正統的李唐法統,那麼別的皇族就有可能跳出來指責你的皇位不正,要取而代之。於是國家就很可能出現南明時候的分裂。
-
16 # 新知傳習閣
一
我們在出去談業務的時候,只要合同沒有籤,就不能說這個單已經拿下來了。就算是合同簽了,也不能說十拿九穩就搞定了。
同樣,雖然李顯是太子,但只要李顯一天,沒有坐在皇帝寶座上,這其中就有可能出現變故。
雖然武則天已經老邁昏花,但他隨時可能改變主意。
本來武則天一直就在猶豫是把皇帝傳給武三思呢,還是傳給李顯?當時一些比較正直的大臣這樣勸說道:如果把皇位傳給武三思,那麼未來的牌位上供奉的就是武三思的父母。如果傳給李顯,上邊供奉的必然是高宗皇帝和則天大聖皇帝。
武則天想了很久,才決定把皇位傳給李顯。
二
武則天當時為了穩固皇位,任用了大批姓武的親人進入政府。
雖然最後武則天決定把皇位傳給李顯,但姓武的心中非常失落,尤其是武三思。
武三思等人確實也在背後做了一些動作,準備密謀篡權。
當時武則天已經老眼昏花,腦子也不大好使了。當時的局勢已經一半失控了,往哪個方向走?非常不明朗。
處在這樣的格局下,大唐和大周將何去何從?一切不得而知。
李顯等人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是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還是隨風飄搖?
三
最終李顯在張柬之等人的支援下,發動了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
李顯登基後,迅速打壓了武姓勢力,重新把被武則天打壓的李姓皇族子弟召喚回朝,予以重用。
接下來李顯培養了自己的政治班底,局勢日益穩定。
到了這時,一方面李顯覺得逼迫武則天退位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對擁護自己發動神龍政變的大臣表現出不信任態度,擔心哪一天他們會廢掉自己,或者操縱大權。
到了最後,李顯又把擁護自己發動神龍政變的大臣們,要麼罷官,要麼降級到地方上去擔任地方官。
政治鬥爭永遠都是這樣,殘酷無情。在聯合之後又可能成為敵人。
-
17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神龍政變表面上是針對張易之,張昌宗的。
張易之,張昌宗二人是武則天晚年時期的男寵。二人受寵期間相當跋扈,太子李顯的兒子女兒就因為暗中議論二張從而被武則天責罰,李顯子女被迫自殺。
堂堂太子,居然被兩個男寵搞得家破人亡。可見武則天雖然已經到了晚年,但是淫威依舊滔天。
後來武則天生病,二張侍奉,外人不得入內。趁著這個大好時機。李顯,李旦,等李氏子孫聯合朝中以張柬之為首的大臣突然發動政變,除掉二張及其黨羽,並且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李顯繼位,恢復李唐神器。
神龍政變的導火索是二張的跋扈。但是最終目的其實是搶救李唐王朝。
武則天的帝位是殺出來的,為了上位,一個親生女兒,兩個親兒子都被她害死,更別說數不勝數的李唐宗室和大臣。
就連李顯都是諸位大臣和武則天還有武家努力周旋才當上的太子。
但是武則天對這位太子卻並不喜歡,從為了兩個面首就能殺死孫子孫女一事就可看出。
對於李顯來說,兒子女兒的身亡更像是一種警告。儘管武則天已經活不了幾年,但是李顯還是沒把握能安然活到武則天死亡。時不我待,趁她病要她命!先下手為強。
說起神龍政變,必須還得說一個當時已經亡故的重臣,狄仁傑。
神龍政變的主要人物,張柬之,敬暉,李多祚,桓彥範等人都是狄仁傑還在世時提拔和扶植上來的人。還有李顯也是狄仁傑扶上太子位的。可以說,神龍政變的大局是狄仁傑一手鋪開,狄公一生斡旋於武周和李唐之間,為保國家殫精竭慮,值得我們後人去歌頌。
-
1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武則天風燭殘年的時候,作為太子的李顯,之所以會急急忙忙發動神龍事變,普遍的觀點認為,主要原因是武則天年事已高,深居簡出。同時又偏信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又不甘心只當一個面首,而要參與政治生活。再加上武則天侄兒武三思還不死心,還一直在爭取武則天再次廢掉李顯,立他為太子。還有,剛剛又發生了李顯的兒子、懷孕的女兒、女婿被二張讒害,被武則天賜死的事件。所以,李顯雖然是太子,但是他有一種朝不保夕的感覺,要不及時把皇位拿到手,很可能在武則天去世前,又會變身莫測,甚至失去身家性命。
(老年武則天)
這種解釋看起來有道理,但是有個嚴重漏洞,就是這次神龍事變,主謀者並不是李顯。而是崔玄暐、張柬之、敬暉、桓彥範、袁恕己這些人事先聯絡好後,再去找李顯承頭的。當時李顯並不同意這樣做。李顯說,天子正在生病,你們這樣做,不是讓她受驚嗎?等她病好以後再說吧。
這些大臣們聽了後,說,殿下,你說這個話,不是要我們所有人的命嗎?我們今天這個事要是不幹起來,我們一家老小都沒有一個人能夠再活在世上了。
這樣一來,李顯也知道事態嚴重,才出來見這些大臣們,而且還是被大臣們抱上馬的。很顯然,這是李顯的一個被動事件,而不是主動而為。
同時,我們分析李顯的一生作為,也會發現,他不是一個有計劃的,有超前眼光,有膽量做事的人。當他當了皇帝以後,所做的事情都有些想當然,有些昏庸。而且,他還被他老婆韋皇后,以及女兒安樂公主架空,什麼事都聽他們的安排。最後,居然還被安樂公主毒死。由此可見,李顯肯定不是神龍事件的主謀。
(李顯)
既然不是主謀,就不存在他想上位,把風燭殘年的武則天趕下臺去的說法。
那麼,張柬之等人,為什麼要在這時候發動事變呢?我覺得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武則天雖然奪取李唐江山,建立了武周江山。但是,無論朝堂還是民間,都不願意承認,也許暫時承認了,也是心中不服,等待著重回李唐江山的一天。也就是說,做這件事,是早遲的問題。關鍵是看時機。如果等到武則天去世,就算順利把皇位傳給李顯,那時候,很可能還要繼續武周,而不是李唐。
第二,透過政變的方式奪取政權,這是從李世民開始,在唐宮中就已經演習過很多次了,是有成功先例的,而且代價也不是很大。所以,張柬之等人,覺得完全可以獲得成功。
第三,這也是最重要的。張柬之等人和李顯的立場完全不一樣,李顯可以等到武則天去世後登位,但是,這與張柬之等人有什麼關係呢?反之,若是張柬之等人利用武則天防範最弱的時候,逼武則天把皇位傳給李顯,恢復李唐的江山,那樣的話,張柬之等人都是開國功臣。
(張柬之)
開國功臣,自然就有開國功臣的待遇。歷史上有殺開國功臣的現象,但是,李唐從李淵、李世民開始,都是不殺開國功臣的。所以張柬之等人會積極去做這件事,這也是張柬之等人挾持李顯發動政變的根本原因。
不過,張柬之等人可能沒想到,因為李顯並不是李世民那樣的英武皇帝,他們雖然被封王,但最後還是受到打壓,命運多舛。
-
19 # 三木之上
主要是繼統問題。政權來自誰,來自武則天那就是武周,這在李唐說是亡國。發動政變就表明和武週一刀兩斷,自己的法統依然是李唐。
-
20 # 楊朱學派
李顯被武則天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此時的武則天已經75歲,時日無多。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還有意義嗎?
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當然有意義。並且非常必要。
一是李顯一天不即位,就有變數,甚至可能被殺。
李顯之子李重潤被張易之、張宗昌誣陷。武則天逼令李重潤自殺。例如李顯被誣陷,也可能被殺。
二是武則天是一個為權力而生的女人。她一天不失去權力,她就能活下去。甚至李顯都死了,她還跟硬朗。
李顯等不及,張柬之也等不及了。
結果武則天一退位,失去了權力的她,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沒幾天,就掛了。
回覆列表
武則天后宮三千男寵伺候著,她可謂是春風得意,春情常在,據歷史記載,八十歲的武則天,身體好得跟五十歲的壯婦一樣。如果不趁她病要她命,等她緩過來,很可能又要活到九十多歲才肯罷休。而這並不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女人一般比男人長壽,而風流如乾隆,日夜“操勞”,都能活到九十歲,更何況是採補有道的武則天。
沒有人願意再一直等下去了,而太子李顯是被廢過一次的皇帝,雖然再次回鍋當太子,他還是如履薄冰的,如坐針氈的。要知道,他還有一個跟他一樣既當過太子、皇帝,再被廢為庶人,之後又立為親王的弟弟李旦。
關鍵是,李旦的兒子個個優秀,特別是英明睿智的李隆基,更深得武則天喜歡。而李顯的兒子少且是糊塗蛋,李顯又是個妻管嚴,其妻韋后沒有兒子,一心想自己或自己的女兒君臨天下。所以,如果你是武則天,你最終會屬意那個兒子?我想,一定是李旦的。之所以立李顯為太子,有兩個原因,一是武則天認為自己還有很多年可以活,立了李顯這個窩囊廢,便於控制,不會危及自己的統治。二是,武則天以為,將來要廢掉李顯也容易, 因為他的軟肋太多了,比如韋氏就是他一個最大的負資產。
然而,武則天沒有想到,張柬之會有那麼蠢,竟然挑頭來逼宮。事實證明,張柬之的逼宮不但沒有救了李唐江山,還讓自己與同謀們遭受到滿門抄斬的酷烈對待。
像張柬之這樣的逼宮法,是歷史上的一大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