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會和普通家長有很大區別嗎?作為父母,需要學習一些心理學,從而做更好的父母嗎?
9
回覆列表
  • 1 # 溫馨5

    學過心理學的人,可能會更多的瞭解小孩的心理,使小孩能更好地身心發展,但這也只是可能,並不是一定。

    做為家長,我覺得,做一個普通家長並沒有什麼不好,並不是說學了心理學就一定會把小孩養得多好。

    普通家長,只要用心,不一定比學過心理學的差。

    小孩不是我們的治療物件,在教養的過程裡,需要的是愛與陪伴,當然啦,這裡所謂的愛不是溺愛。

    學心理學的人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或者對待小孩就像自己的治療物件那樣,我不覺得會比普通家長教得更好。

  • 2 # 丫丫球球

    心理學大師做父母未必比普通父母對孩子而言更好。因為養育孩子,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事情,不僅僅靠理論,也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付出。

    但是家長懂一些心理學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普通的父母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給父母提供一個另外的視角來看待孩子,比如,什麼時期是孩子自我認知的敏感期?為什麼某個階段會特別叛逆?應該在什麼時期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等等。

    有一些心理學諮詢技術,是可以適度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比如,陽性強化法,模仿法,REBT,甚至厭惡療法,對於子女的教育以及解決子女青春期的心理困惑,還是有一定有利影響的。

    另外,學心理學知識會讓父母更容易甄別一些教育理論網上傳言是不是偽科學有沒有科學依據,也會讓父母形成更系統的教育理念。

  • 3 # jollyswan

    經常和媽媽們一起聊怎麼養小孩,她們覺得我講起來頭頭是道的,建議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育兒觀念。每當這時候我就覺得臉紅,因為我真的沒有啥系統的育兒觀念。育兒觀念,是在過程中不斷摸索和調整的。當媽媽沒有上崗證就上崗了,必須有責任也有義務讓自己做個學習型的媽媽。

    小孩子天生氣質型別不同,選擇什麼方法也不好提前設定。而且,有個水瓶座這麼善變的媽媽,提前設定好的也會變來變去。

    我所能做的就是——

    1儘量根據孩子各個階段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來引導和幫助孩子。如果不能好好的引導和幫助,起碼不去妄加阻礙和干涉吧。

    2試著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而不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對孩子的行為亂貼標籤,肆意評價。

    3足夠的耐心,教育本來就是三分養,七分等,父母情緒平和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我就不必再多說了吧。

    4自己要有足夠的定力,不要被三姑六婆或者小區裡的熱心大媽帶跑偏了。最後再補充一點,孩子的成長是遺傳+教育+環境+主觀能動性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是遺傳父母的,教育是父母教育的,環境也是父母給提供的,那些覺得孩子有問題的父母,首先應該反思的是自己。

    傅馬的故事~~

    傅馬現在一歲八個月。能跑能雙腳離地跳能倒退著走能自由上下滑梯。會玩彩虹套環,會區分瓶蓋子的大小,也能蓋上瓶蓋。知道爸爸媽媽每天都要去上班,上班能掙錢,掙錢能買好吃的。能說出全部家庭成員的名字,還會在自己名字前加上“乖”“好”“帥”。能自己吃飯,自己洗手洗臉洗腳,大小便會提前告知,日常的基本需求也幾乎都會表達。能用中英文從1數到10,會背誦若干首唐詩和兒歌,會跟著唱幾首歌曲,比如《兩隻老虎》。對於他目前的狀況,我表示非常非常滿意。當然,以上我說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他會把飯灑得到處都是,還會把掉在地上的撿起來吃。他會洗個臉把全身都弄溼,洗得興奮了,還會把盆舉到頭上澆下來。他會和別的小朋友搶玩具、打架,會大哭大鬧,大喊大叫。商場裡看到喜歡的玩具會鬧脾氣不肯走,去遊樂場也總是玩不夠。他不僅不懂得不願意分享,還會把他擁有的、看到的、喜歡的都宣稱是“我的!”他會到處亂塗亂畫,把玩具丟得到處都是,把書撕碎到完全無法復原。我從來沒有認為這些是問題,所以也從來不為這些焦慮。這都是生命之初本來的樣子。學心理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

    我不願意也不能過早地用任何標籤形容他,限定他。他的各種嘗試,看似調皮搗蛋,實則都是在探索和發現。我能做的是給他足夠安全的環境,讓他勇敢去探索,我的第一職責不是指導,而是保障安全。他不懂得分享,是因為他自我意識尚未建立。一個連“我是誰”都不懂的孩子,當然不會懂得在乎別人的感受。我希望有一天他願意分享,是因為能體會到分享帶給他的快樂和滿足,而不是出於某種形式或者禮儀。他搶玩具、打架也好,大哭大鬧也好,都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這一點錯誤都沒有。他要搶不過來,我還會出手幫忙。比起別人怎麼評價我,我更在乎自己孩子的感受。這個階段他最需要就是建立安全感,媽媽就是他的保護神,是他的安全港灣。他做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接受,都可以原諒。我不會從是非去評判,用道德去要求。我要教的是,怎樣用比較合理的方式來維護,怎樣去表達需求更容易讓別人聽懂和接受。我不會刻意去培養他的專注力,我耐心等待他大腦前額葉皮質的發育成熟,在他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如果他沒有需求,我儘量不打擾不干涉。

    他本來就該任性啊,現在就該肆意地任性,我甚至不希望他過早懂事。他能懂事,是他真正能理解事情是怎麼回事,而不是別人要求他怎麼做才算“懂事”。後一種懂事,在我看來,不僅毫無意義,還泯滅了孩子的天性。多少從小“懂事”的孩子,到成年了開始任性,火山爆發般噴薄而出的氣勢,定是經年累月的積蓄。我不會給他貼任何負面的標籤,這個時候他對自我的認知來自於“映象自我”,別人給他貼什麼標籤,他就會認為自己是那樣的,然後就會按照那個去發展。媽媽們,越焦慮什麼,越會發生什麼,原因在這裡哦。我也不會給他講道理。“我早就告訴你那樣做不行了,你怎麼不聽呢?”“你看,被我說中了,誰讓你不聽我的?”我們的耳朵被大小道理灌著長大,還有長輩們馬後炮似的總結你“不聽老人言”的後果,那些道理,我們真的聽進去了嗎?我們做或者不做什麼事情,真的是因為我們懂得了什麼道理嗎?我只能說:“呵呵。”

    1歲半到3歲,根據艾裡克森的觀點,這個階段的孩子人格發展的任務的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懷疑感。如果父母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去探索,孩子就會有自主性,在長大後,會成為一個有決心和毅力的人,否則,孩子可能會變得羞怯或者懷疑自己。

    父母的任務

    1.保障孩子的安全。孩子完全沒有安全意識,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非常強烈,加上自我意識的發展,什麼事情都願意自己去嘗試。父母想要“禁止”或者“限制”不僅是徒勞的,而且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明智的父母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足夠安全的環境,然後陪伴、關注著孩子去探索。孩子們的注意力會從母親身邊轉移到更廣闊的世界,從而增長自己的獨立性,但同時又擔心失去母親的呵護。這是一種矛盾的心理要求,孩子的表現就是從父母身邊跑開去探索,但馬上又回來,投入母親的懷抱,然後又離開……他們有強烈的需求要離開父母去獨立探索,而一旦離開又感到強烈不安,特別是父母不在孩子的視線範圍內更是這樣。所以,稱職的母親的做法是:鼓勵孩子去探索,對孩子各種冒險行為不阻撓不干涉,守在孩子附近,讓孩子尋找安全感的時候,知道媽媽一直在他身邊陪伴著他。

    2.陪孩子說話,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1歲半到2歲半是孩子獲得母語語法的關鍵期,孩子的語言發展,從單詞、雙詞到電報句,從簡單句再到複雜句。到3歲基本上使用完整句。多陪孩子說話,念念兒歌、詩歌,做什麼、看到什麼都和孩子聊聊。剛開始孩子可能不會跟隨父母複述,但是陪他說的這些話,他會認真聽的。孩子最“聽話”的時候,可能就是這個階段了。父母請格外珍惜。說話使用正常的語音和語調,不要娃娃音,不要疊音,不要刻意拖音,不要過多使用兒化語,而要用清晰、標準的成人語言。

    3.給孩子提供選擇。這個階段的孩子,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的理論,正處於感覺運動階段到前運算階段的過渡時期,注意力比較單一,也很容易轉移。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強烈發展,很想表現自己的主動性。所以,父母絕對不要強迫孩子做什麼。給孩子提供選擇,孩子更願意配合。這裡就說到語言的技巧了。有時候,看起來是選擇,但實際上未必有多少選擇的空間。比如,問孩子:“你要先吃蘋果,還是先吃香蕉。”“你要先穿衣服,還是先穿褲子。”“你要我抱著你回家,還是拉著你回家。”這三句話裡的關鍵詞分別是“吃”“穿”“回家”,無論孩子選擇哪個,都達到了大人的要求啊。

    4.教孩子正確表達和控制情緒。這個階段的孩子常常被自己的情緒困擾,他們還不能正確認識和表達自己強烈的情感,也不會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看起來頻繁地發脾氣和哭鬧,因為他的心,你們大人不懂啊!教孩子表達需求和情緒,大人首先要清楚地告訴孩子怎麼做,用肯定的口氣,簡單直接,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不要高估孩子的能力,大人都沒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緒,憑什麼要求孩子?當孩子憤怒或者害怕時,不屈從孩子的要求,也不用賄賂讓他們平靜。而是給孩子擁抱、安撫,然後一起討論原因、探索方法。不要逼孩子壓抑或者回避自己的情緒, 如果他想打人發洩憤怒,就引導他拍球啊跑步啊,換一種不傷人的合理的途徑去發洩。如果他要鬧脾氣,鬧的過程本身也是讓自己平靜的過程,就讓他鬧。絕對不能處罰孩子,也不能讓孩子獨自呆在房間裡“悔過”,而陪在孩子身邊,如果孩子求抱抱求安慰,無條件滿足。孩子成長階段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是他成長過程的一部分。沒有這些,他反而不會成長了。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抓大放小”育兒法,能做到這些已經很了不起了。我也不苛求自己事事親力親為,時時刻刻陪著孩子身邊。我也不會因為哪些方面做得不好而內疚。我也不會因為錯過了孩子某個時間上的關鍵節點而遺憾。我也不會“為了孩子”無條件奉獻和犧牲。我更不會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我的理想我自己來實現,他的人生他自己去豐盈。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但你們從來也不是完美的小孩,所以我們必須互相容忍,辛苦堅強地活下去。

  • 4 # 甜甜圈伐木累

    講真,甜甜圈在心理學行業10年有餘,自己也有一個7歲的孩子,我的孩子可沒有比其他孩子好多少,而且這個“好”的定義是什麼?我家孩子也會調皮不聽話,也會發脾氣,也會不愛學習。。。這是一個正常的小孩都會有的情況。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一樣的話,我想最大的不同是作為媽媽,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是一個正常的普通小孩,我不用逼自己把他培養成神童之類的,也不用當完美小孩,也不用當學霸,孩子沒有什麼壓力,我也沒有什麼壓力,我們親子關係比較好。

    心理學是一門發展中科學,上有很多流派。什麼意思?就是不適像應用科學類,1+1=2是公認的。心理學學派之間往往是矛盾的,每一個理論分支都有道理,但是都不全面,還是人類在探索的過程科學,所以沒確定的“誰說的一定對” 。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網路流行一種育兒說法,風風火火傳了半年,然後被另一種流行說法全盤推翻。比如哭聲免疫法流行一段時間,就被哭聲迴應建立安全感理論全盤推翻。所以這就是心理學,兩種理論都沒有絕對對錯,有的時候看到的甚至是學派間互相抨擊而流傳出來的攻擊性“理論”。

    作為家長,可以把心理學當作拓展視野的一個方面,不用專門研究,並且在業餘的短時間內,也不可能研究的好,如果一知半解,那麼對於養育孩子來說,壞處多與好處。

  • 5 # 胡說區塊鏈

    “請給我十幾個健康而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在我的特殊世界裡教養,那麼我可以擔保,在這十幾個嬰兒中,我隨便拿出一個,都可以訓練他成為任何一種專家——無論他的能力、嗜好、趨向、才能、職業及種族是怎樣的,我都能把他訓練成為一個醫生,或律師,或藝術家,或商界領袖,甚至也可以訓練他成為一個乞丐或小偷。”--華生

    華生(1878~1958)美國心理學家,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

    反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為主的內省發,主張採用自然科學的實驗法和觀察法。

    華生出生於小農場主家庭,母親是虔誠的教徒,華生從小在嚴格的教規下生活,從而影響華生的一生;

    一直方案任何形式的宗教,從而為他成為科學方法研究心理學鋪墊了堅實的道路!

    華生早年從事過木匠職業,最後導致這一職業成為終生的興趣;

    現代歐洲許多精英人士都有這一興趣,可見木匠是鍛鍊人思維的優質職業。

    華生的一生並非非常順利,從小父母離異,導致華生從小情緒低落,學業水平極差,甚至兩次被捕;

    就是這樣的華生,16歲卻幹了中國少年從來不敢做的事情:要求面見福爾曼大學校長,併成功入學;

    在中國,你是見不到大學校長的,更別說見一面就能入學!

    華生最大的成就之一便是S~R公式,S(刺激),R(反應)

    華生認為心理不過是刺激和反應的函式關係,這便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核心思想。

    雖然華生的行為心理學當時不是很受心理學界的認可,而且影響力和成就遠遠低於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但是心理學界除了弗洛伊德之外,華生的成就可以說是無人能及!

  • 6 # 不倒翁小姐

    我覺得會有一些不同,最早期的兒童心理學著作,就是心理學家透過對自己孩子的觀察而來。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就是透過觀察自己的孩子從而得出兒童思維發現的理論。具體來說,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不同。

    更能跟隨孩子的步伐,順應兒童成長髮展需求

    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告訴我們兒童認知(感知覺、記憶、思維)、情感以及行為發現的順序,並且讓我們認識到,兒童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面臨的社會心理任務是什麼,所以,基於此學習過心理學的人能夠更好得處理孩子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比如,所謂的terrible two這一問題,學過心理學的家長就能夠更從容的面對。

    他們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很少催促孩子,而是跟著他們的步伐,不急不緩的用孩子的視角觀察世界,從而能更好的理解孩子。

    更選取更恰當的行為矯正方式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很多家長會採用懲罰或者獎勵的方式。但是,何時獎勵,怎樣獎勵,何時懲罰,怎樣懲罰,缺往往不得要領。而且,在漠視這一方式的作用上還不是非常靈活。學過心理學,特別是會用行為主義學派的教練技術的家長,就能很有效的利用這些手段。

    舉個例子,嬰兒時期(0-1)歲階段,孩子哭該不該抱這個問題,有些家長認為不該抱,因為會建立條件反射,還有些家長認為該抱,孩子還那麼小。心理學說,是要抱的,這個時期的孩子最需要獲得的是安全感,而這正是從擁抱中獲得的。有些家長怕孩子抱習慣了,不抱會哭,這是針對1歲以上的幼兒探討的問題,這是需要用漠視的方式或者反向的方式處理。

  • 7 # 虎璽創意媽DK牛津海尼

    有一些區別,例如:感同身受,換位思考,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心靈成長五個方面。如果你準備要小孩,那麼先接觸或學習一下心理學只會有益無害。

    心理學諮詢師除了要專業理論系統紮實還得有個最基本的職業素質就是:共情,也就是保持一定自我的感同身受,完全的換位思考體會來訪者的感受。但這個“共情”不是絕對值,而是防止過度“捲入”的共情最大值,做到最大值才能真正體會找到來訪者的痛苦問題的根源,給來訪者提供方向方案,強大來訪者自己走出來。

    孩子的成長和萬物生長一樣,每個過程和瞬間既存在就合理,每個孩子有他自己的一套生長規律,我們找到並尊重這個內力,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的發展孩子的優點擴大他的正面影響。

    如果懂得心理學我們就會看懂孩子種種看似不合理的言行舉止,用更專業科學的知識來幫助孩子,育孩的同時也育自己,守護孩子純淨的心靈與他共同成長。

  • 8 # 研究感情的木木

    應該不會有什麼特別大的不同,

    但如果學心理學的人學習的很精緻

    可能會在生活點滴中對孩子用到“暗示”或者“陽性強化法”等方法對孩子培養教育。

    不過也沒這麼誇張。

  • 9 # 隨風共同成長

    題主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卻是一個很籠統,不好回答的問題。

    其實我們也可以問:“學醫的人養孩子會有什麼不同嗎?”,“學建築的人養孩子會有什麼不同嗎?”……只是這些行業好像沒有心理學那麼有神秘感,所以提出這種問題的,多半是對心理學只有模糊理解的人。

    理論上講,學心理學的人應該比普通父母更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從而在根本上對他進行教育,但實際上也並非如此,因為不同心理學派彼此之間也是相對批判和否定,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和原因歸因自然也是迵然不同。

    比如爸爸讓一個兒子洗臉刷牙,上床睡覺,他卻拖拖拉拉,不肯行動。不同的心理學派分析的角度就會完全不同:

    構造主義學派:孩子的哪塊心理元素出了問題?他對我們“洗臉”、“刷牙”的命令理解和意象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偏差?

    行為主義學派:為什麼我們給予的命令(刺激),孩子的反應是拖拉,而不是迅速行動?是什麼影響了他的條件反射?

    精神分析學派:孩子是否處於俄狄浦斯期?是否是在透過對父親的反抗來獲得自我認同感?

    人本主義學派:孩子現在的感受如何?傷心?憤怒?不情願?我要引導他說出自我的感受。

    認知心理學派:孩子對我要求他洗臉刷牙的要求是否出現了誤解?是不是認為我在批評他?

    ……

    上面舉的例子只是為了形象地描述不同心理學派的研究方法和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同,並不能涵蓋心理學的龐大體系和錯綜複雜,也就是說,即便是學心理學的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可能是千奇百怪的,而且他們未必比普通家庭的父母把孩子教育的好。

    因為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完全是兩碼事,人可以懂很多教育方法,但能否清醒認識自己的孩子,能否在教育孩子中把控自己的情緒,是否願意在孩子身上花費大量的時間等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效果。

    教育孩子不是簡單地學了哪個學科,入了哪個行業,孩子就會教育得非常好,它更多需要父母用心去關照,去呵護,去陪伴。

  • 10 # 蚌埠三妹心理諮詢

    學習心理學的人會如何養孩子呢?我想這大概會是心理圈外的人非常好奇的一個問題,也會有諸多猜測,不外乎以下幾點:

    1.肯定非常牛,不會犯錯,小孩十分優秀

    2.孩子在學校,班級是風雲人物,會經常幫同學調解問題,深得老師和同學喜愛

    3.ta的方法被親戚朋友作為經典模仿

    4.ta一定和孩子關係非常融洽,無話不談

    朋友們,你們是否被我說中了呢?

    我想說的是,你們太理想化心理學工作者了。真實的情況並不如此。據我瞭解到的,中國心理圈某些所謂大咖是多次結婚離婚,這幾個大咖在幾段婚姻裡的孩子就不可能不受父母離異的影響,跟普通離異家庭的孩子不會有太多的不同。

    大咖們那麼忙,忙著講課,出書,培訓,還要抽時間做個案,那麼請大家想一想,ta究竟能有多少時間留給孩子,留給家人呢?

    大家不要以為學了心理學就不會有心理問題,就像人們會有的一個誤區,以為學醫的就不會生病一樣,當然不是的

    很多人學習心理學,就是因為自己生活中出現了問題,被困住了,想透過心理學,心理諮詢來給自己找出路。區別只在於有的人願意承認自己有問題,並且努力去調整,修復,從而發生蛻變,讓自己具有幫助人的能力;而有的人用心理學做包裝,彷彿自己不食人間煙火,不會痛苦不會迷茫,甚至永遠風輕雲淡的面對一切。這樣的人利用自己學到的理論和技術,把自己打扮成專家,永遠用手術刀指向別人,接受別人的膜拜,為自己獲得自戀的滿足,同時名利雙收。但實際上自己的生活一團糟,包括與孩子的關係!這樣的諮詢師我見過不少。

    但是如果學習心理學,接受個人分析,能夠從自己的行為,感受中不斷的反思,領悟,產生新的體悟與意義,從而帶來新的改變。包括對待孩子教育,從最初受上一代不良示範以及自身創傷的影響,對於孩子教育有很多的不足,到後來能夠透過和孩子溝通,聽到孩子的反饋和建議,再進行調整。親子關係才會越來越融洽。

    其實,所謂的教育孩子,就是父母陪孩子成長的過程,這裡包括父母覺察自己,修正自己的任務,是孩子長大,父母重新成長的過程。

    不瞭解自己的人,不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意義在哪裡的人,你又怎麼會允許你的孩子按照ta自己的人生軌跡,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創造屬於孩子自己人生的意義呢?如果做不到不去幹預,做不到恰當的引導和幫助,做不到不用自己的慾望去控制孩子,那麼,無論你是否學習心理學,是否從事心理工作,你都教育不好你的孩子的。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第一啟蒙老師,而孩子就是我們成長是否合格的試金石!

    你是不是好父母,標準不在你自己這裡,看看你的孩子,聽聽ta怎麼說吧,咱們還是不要自我陶醉為好!

  • 11 # 銀川—鳴心理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心理學關注的是人心理的嚮往和需要的發展;是認識人,瞭解人,認識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活動的規律以及對人的生活活動有什麼意義和作用。

    學習心理學的人至少知道,心理現象能滲透到個人和社會的方方面面;心理知識對個人的發展與成長以及幫助他人成長,是實實在在的一門科學學問。

    學習過心理學的人,至少知道,心理健康對個人的重要性,知道心理健康的人是自我實現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精力充沛,身體強健,朝氣蓬勃。心理健康,對一個人事業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 12 # 小學作業學習幫

    我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的吃喝拉撒,照顧的無微不至。作為一個母親,我很驕傲把孩子照顧的很周到。

    看著孩子 一天天長大,我發現孩子除了冷暖溫飽外,還有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心世界。我意識到,我要培養一個全面的人,那才是成功的人。我開始擔心,迷茫

    為人父母,還有什麼比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重要呢!但怎麼培養出自信,樂觀,獨立的的孩子呢?怎樣引導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怎麼幫助孩子主動積極的解決問題?你怎樣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有沒有嚇到,這就是一個學心理的人,會想到的,想知道怎麼做,可以看下

  • 13 # 星慧說

    作為父母本身,懂得的更多理論,想問題會看的比較長遠,更懂得關注孩子不同時期的需求,採用合適的方法加以引導。

  • 14 # 心趣君

    我還挺適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心理諮詢師,有幼兒期和青春期孩子各一(都是人飛速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家長面臨問題比較多的時期)。我還有給985高校大學生和研究生做心理諮詢工作的經歷,把這些因素組合起來,就是心理學帶給我育兒的第一個好處:

    一、讓我能夠從成長與發展的視角來看育兒各個階段的問題,從而指導我的言行。

    那些走進諮詢室的985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們,大多數都挺優秀的,很符合社會對他們的期待,但他們的內心卻非常的痛苦。陪伴他們時,我會比較敏感地探尋到部分痛苦是如何從童年或者青春期發展而來(因為我正養育著孩子),從而陪伴他們回到源頭梳理,慢慢走出痛苦。

    反過來,當我在諮詢室裡傾聽了那麼多大學生的痛苦,有些還伴隨著抑鬱、焦慮或強迫症狀。在陪伴他們探索的過程中,看到了家庭環境與成長事件對他們的深刻影響。這些都讓我在養育孩子時常常警鐘長鳴,避免掉坑。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我曾經有個來訪者(為了保護其隱私,對內容我做了適當修改),他研究生快畢業時獲得了三份都非常好的工作機會,照理說他應該是愉悅輕鬆的,可是他卻每天都生活在煎熬裡,並因此產生了持續的失眠頭痛等生理症狀,因為太煎熬了,所以來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

    透過諮詢發現讓他煎熬的淺層原因在於他害怕做決定,他關注的是每個決定的風險,非常害怕做出影響一生的錯誤選擇,總覺得選錯了人生就是萬丈深淵。而且,他除了這次選擇職位備受煎熬,長期以來他面對各種各樣的事情也經常是非常緊張無法放鬆的,常常會陷入情緒低落,頭腦空白的狀態。

    在諮詢的幫助下(在此我略過諮詢的細節與過程),他逐漸認識到了之所以這樣,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他童年每次犯錯的時候,他的母親都會用“說嚴重後果”的方式教育他。比如,小學的他在放學路上對一個腿腳不便的同學開玩笑,對方差點摔倒,母親就說,如果對方摔出三長兩短,他們家可能就賠得傾家蕩產。

    母親對他的每次教育在當時看來是非常有效的,他也因此自律和上進。但是長遠來看,這卻讓他對世界非常沒有安全感,即使在好的際遇中,他也過得痛苦不堪,總擔心自己選錯一步或者走錯一步就有嚴重的後果,內心常常如在地獄般煎熬。

    透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即使一個外在尺度可以滿足養育成功標準的孩子,也可能因為家長的不當言行而讓人生如此痛苦。那麼那些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孩子,可能被父母不當養育的比例更高吧!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經常會感慨,我們養育孩子,即使他們未來是最平凡的人生,我們也會由衷地希望他們的內心是以幸福為基調的。但養育的過程中,卻可能給他們的翅膀和心靈套上各種枷鎖,讓他們用盡一生也許都難以擺脫。

    面對幼兒期的孩子,我會更多地明白我們的言行和他遭遇的事情,除了產生短期的影響,還可能對青春期,甚至對成年後有什麼長遠的影響。從而清晰自己當下可以如何去做。

    舉個例吧,這是一個簡單而又複雜的例子,我詳細地描述細節,是希望閱讀過的朋友在未來面對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時,可能會因為這個例子而多一點對孩子的理解,對他們的需求更有耐心和覺察。

    家裡二寶兩歲多的時候,有段時間在秩序的敏感期,非常執拗,稍有與他的預期不相符合的地方就直接躺地上大哭。那時,他有一個習慣是自己去拿常溫的盒裝酸奶,自己開啟吸管包裝,自己把酸奶插好了開始喝(考慮到小孩子的脾胃,我當時只允許他每次喝幾口,其餘的都是由我這個老媽來分享了,但這並不影響他自己去做前面準備工作的熱情)。

    有次我買了一件其它牌子的酸奶,而他的力氣無法將吸管插進這款酸奶盒子裡,就請我幫助。我拿起吸管一下子紮了進去,他把酸奶一扔直接大哭並立馬躺地上。我當時有點納悶:“是什麼讓你傷心啦?”他只哭不答,哭得越來越傷心。(這個年齡的孩子其實自己很難說清楚)我繼續努力,“要不這盒酸奶全部媽媽喝,你重新開一盒。”他立刻停了大哭,含著眼淚答應了。

    我看他還包著淚花兒坐在地上,就替他取來第二盒酸奶並且直接把酸奶的吸管從盒子上扯了下來(我太疏忽大意啦),二寶一看,立刻又傷心大哭,快速躺回地面。

    我意識到我不該幫他拿酸奶和從盒子上扯吸管(這平時是他完成的事情)。於是我說:“哦,你想自己拿酸奶啊,好了,你再去拿一盒吧!這盒留給爸爸回來喝。”他立馬止住哭,跑去取來了第三盒酸奶。

    他試了試插吸管,還是力氣不夠,就請我幫助。有了第一盒酸奶我直接插吸管他大哭的教訓,我對他說,“要不要我們都拿著吸管一起用力插進去啊?”他很肯定地點了頭。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我很有耐性,還比較能揣摩娃兒的心思哇?我當時也是這麼覺得的。但是當我和他的小手一起捏著吸管用力(當然我用的力氣肯定比他大一點),把吸管插進去的時候,他再次躺回地上大哭。

    看著插好的兩盒酸奶和莫名其妙哭鬧了好幾場的娃,我的內心也開始冒火了(當時的我還有一大堆家務要做啊)。我提高了好幾度音量:”你這到底是要幹什麼?讓我幫你插,幫了你又哭?”他哭得更厲害了。

    因為前面提到的養育娃兒的警鐘長鳴,我決定繼續認真對待他內心的秩序感。

    我再次努力:“寶寶,對不起啊,媽媽剛才太兇了。你是要媽媽幫你插吸管對嗎?”他點頭。我突然來了靈感,原來他需要的是我幫他用一點點力氣,但是還是由他來插進盒子(好微妙啊!但是又很合理,他的秩序感裡面,雖然媽媽幫助,但是關鍵點就是要最後靠自己的力氣主導著插破盒子,因為他要的是“媽媽幫助”和“我自己插進吸管”。)

    回想起來,他哭鬧的時候,斷斷續續表達的過兩句“啊啊啊,我要自己插吸管,啊啊啊”,“啊啊啊,我要媽媽幫我插,啊啊啊”,只是我沒有聽懂(確實也太燒腦)。

    於是請他去拿第四盒酸奶,我和他一起捏著吸管,我只用很小的力氣就保持住,他再一用力,吸管就扎破包裝順利插進酸奶盒子了,他終於開心地喝起了酸奶(而且非常守信地喝了幾口就笑眯眯地舉到我的嘴邊)。我告訴他:“下次你記得給媽媽說,請媽媽只幫我用一點力,我要自己插進吸管,這樣媽媽就能明白寶寶的意思了。”娃雨過天晴,我們還因此加深了理解。

    有沒有看得頭皮發麻,希望還沒有要小孩的朋友不要影響你們的生育計劃啊。

    “因為懂得,所以寬容”,因為懂得秩序的敏感期;知道孩子的執拗和過度追求秩序只是發展的一個階段並不會永遠都這樣;更因為知道如果在這個敏感期孩子得不到尊重和理解而總是受挫的後果;所以我明白自己該往哪個方向去努力,而不是用各種手段(威脅、誘惑,轉移注意力或者乾脆揍一頓……)教育他聽話。事實上,最後是我聽(懂)了他的話。

    保護了他珍貴的秩序感,短期內,可以培養自信心,促進他的溝通能力,讓他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與尊重,父母是值得信賴的。長遠來說,這保護了他未來對夢想的執著,對自我的肯定,對品質的追求……

    在養育孩子時,這樣的因果是不是搞懂了就覺得很划算啊!

    這樣的划算的因果還有非常多,比如對幼兒探索的支援,對孩子生活節奏的保護,安全感的建立,不圖一時的省事而矇蔽幼兒的理性,別人對孩子開過分玩笑的時候如何幹預……太多太多內容,未來我會持續分享各種理論與故事。

    心理學也幫助我在面對青春期的大兒子時,能夠傾聽到他,能採用適合的方式相處並找到有效支援他的途徑。從目前看來他青春期的自我發展還挺順利,而且他經歷青春期的過程,也是一家人感情更加深厚的過程。

    記得大兒子剛進青春期時,一向好脾氣的他突然頻繁的心情不爽,而且會對我和他老爹大吼,稍有不如意他就生氣或者很兇地迴應我們。(青春期的老爹老媽們甚是委屈啊!)

    我和老公見神獸升級了,立刻召開了二人家長會,統一了心態和行動方向,快速切換到了青春期的家長模式。(父母之間的溝通和共識非常重要

    我找了些青春期的資料給兒子看,告訴他,青春期的身體發育和心理發育都是快速而不平衡的,所以他很容易情緒不好。我安慰他,這個階段雖然比較艱難但終會過去的,他對我們兇巴巴的雖然我們並不舒服,但是理解他處在這個階段,所以爸爸媽媽不會太計較。我和娃爹還現身說法回憶自己的青春期,表揚兒子其實比我們當年做得好。

    後來兒子還是會發些脾氣,因為有前面關於青春期的鄭重的溝通,我們也能比較放鬆。等他自己冷靜亦可,賣萌逗他亦可,比如:“哎呦,你好凶哦,我害怕得瑟瑟發抖!”,還經常安慰他“不氣不氣哈!”。兒子的脾氣發出來沒有了物件,也不會因為有對抗而升級,反而能夠讓他覺察自己的怒火和生氣的原因,也有助於他平靜下來。我記得有一次他生完氣後說:“我很生氣我這麼生氣!”然後我們立刻拍他馬屁,說比起當年你爸的青春期,你已經做得夠好了。

    這樣實施的後果是,兒子的脾氣又變小了,人又平和起來,我們相處得更加融洽,而且,我知道他其實挺感謝我們這樣的陪伴。

    除了在感情上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在溝通時,父母的真實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會非常真實地和他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和他討論身邊的事情及自己的感受,讓他看到每個人認知與感受的不同(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有非黑即白的認知,這樣的交流也有助於培養他思考問題的能力)。

    減少與青春期孩子衝突的另一個法寶,就是讓他面對自己的人生與幫助他尋找夢想,當他對自己的人生有所期待,當有夢想的小火苗在他心裡燃燒,當他看到現實和夢想的距離,他就會自己去努力的啦!成人就可以退到他的旁邊,做一個溫暖的支持者,既增加了孩子的自主性與自我管理能力,又減少了孩子因為對抗權威而帶來的衝突。

    雖然現在我和娃爹會較嚴格地指導他的學習和鍛鍊,但是我們和兒子卻很少有衝突,因為他心裡知道,我們只是在支援與幫助他實現他的夢想。

    青春期還遠未結束,兒子下一波風暴還會再來。風暴來也沒有關係,我們很樂意陪著他一起穿越青春期的狂風暴雨,這是他成年之前在我們身邊最後的時光,如何不讓人珍惜。

    以後我會繼續分享關於青春期的內容:例如網癮,厭學,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愛與性;當父母感情不和或離異時,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影響等話題。青春期可以分享的內容還有很多,我們一起努力吧,去陪伴好青春期的孩子。

    以上說的都是心理學如何幫助我理解孩子的成長這個縱向的視角,篇幅的原因,只能涉及很少的內容。接下來聊一聊心理學學習對我養育孩子的其它幫助:

    二、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時間點,心理學專業都可以幫助我以大的視角橫向地分析他當前的環境(從家庭環境到社會環境),從而做出調整。

    這裡需要提一個重要的心理學視角:孩子出現問題不僅僅是他的問題,問題的背後往往帶著更深的意義。

    舉些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比如家裡的重要撫養人之間有矛盾,孩子也可能會用一些出格的行為來讓成人們在某些點上可以達成一致,從而緩解成人的衝突。

    例如,有幼年的孩子愛著奶奶和媽媽,但是婆媳間總摩擦不斷,她們的衝突讓孩子很有壓力。孩子無意中發現自己某次撿起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食物吃的時候,媽媽和奶奶是達成一致地反對他。於是他可能會無意識地開始做類似出格的事情。

    成人看來是孩子屢教不改,其實幼小的孩子是無意識在用自己的問題緩解成年人的衝突。所以,解決的根源並不是孩子的某個壞毛病。如果成人之間的關係不改善,這個壞毛病即使被強制改掉了(也可能改不掉),下一個所謂的“壞毛病”常常會接踵而至。

    再例如:多子女家庭中被父母關注比較少的孩子,可能會以非常聽話成績好來博得父母關注,也可能會成為問題兒童博得關注,還可以以生病來獲取關注(常常是孩子無意識進行的)。對孩子而言,他渴望父母的關注,沒有好的關注,壞的關注也比缺乏關注好。父母如何覺察和調整就非常重要。

    心理學可以幫助我理解孩子的環境,比如我的孩子,他出現狀況的時候,我不僅僅只看他的言行的簡單因果,還會去看看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裡面有什麼因素在影響他

    如果孩子的狀態不佳是因為我和老公有矛盾,那麼我就會去探索:我們這次的矛盾是什麼?產生矛盾的原因是什麼?和我們的成長有關嗎?如何去理解彼此不同的成長曆程對此的影響?如何去求同存異?如何與對方溝通?

    透過這種對自我的探索和對伴侶與自己不同之處的好奇,通常會更好地接納自己和伴侶。我想,這也是結婚快二十年,爭吵矛盾時常有,但是感情越來越好的原因吧,因為大多數的衝突反而會加深彼此的理解。

    對家庭的祖輩我也會抱有這樣的一份好奇,從而去探尋他們性格和理念的由來,為更好的理解和溝通奠定了基礎。

    這裡就引出了心理學學習對我養育孩子的第三個好處:

    三、心理學的思維和方法,幫助我更加了解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員,透過家庭內更多的瞭解和接納,讓我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父母與祖輩,從而給孩子更好的家庭環境。

    把第二和第三點綜合起來舉一個例子,關於我和我的父親:

    記得在我家大兒子幼年的時候,我和老公基於心理學層面的覺知,達成的一致是:不在孩子面前說他人的不是,包括我們彼此的不是。特別感謝外婆在這一點上的配合,因為當時我和外婆對外公的意見不小。

    在兒子的幼年和童年,我們這樣做的原因,一是不願意讓家人的矛盾給他帶來困擾。二是讓他有他自己感受到的外公形象,而不是被我們的成見先入為主所幹擾的外公形象。 後來,隨著我更加的成熟,隨著我父親的數次病危和治療,讓我意識到和失去他比起來,父親的壞毛病簡直微不足道。父親也因為我們對他發自內心的珍惜和接納而變得不同,我們都變成了更好的彼此。

    兒子被保護的童年(他的感受較少被成人的成見干擾),讓青春期的他溫暖、積極而寬容,他對人的理解和接納很多時候比我和老公還要勝出一籌。

    去年,我們又經歷了一次我父親從病危到緩慢恢復的過程。因為兒子已經是青春期的孩子了,成人的真實對他更為重要(這也是前面提到的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的竅門之一),我就藉此和他做深入的討論。關於我對外公曾經的許多不滿,感情的變化,我對外公的愛,外公對我的愛,從我看來外公性格的優點和缺點,我有哪些外公的遺傳,他有那些像外公的地方,外公對我們的影響,我們的功課……兒子會和我討論,我們彼此補充觀點並隨著外公的變化調整觀點。

    透過這樣真實而較深入的溝通,我也在以鮮活的方式給他播下一顆種子,關於與父母的關係,關於矛盾與和解,關於人無完人,關於接納和感恩……

    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就我與我父親關係這件事,在大兒子成長的每個階段,我們讓他感受到的度還是比較恰當合理的。

    在未來,隨著他的成長,我們會和他一起有更多的探討:比如:他和我們的關係,我與我父母的關係,老公與他父母的關係,我們與對方父母的關係,父母們與他們父母們的關係,這些關係對我們和對他的影響……那將會是一系列更大的縱向的討論,會幫助我和他更加清楚的理解自己所處的橫向。

    說了很多,不得不承認心理學對育兒有諸多好處,但是千萬不要覺得學心理學的人真的把自己的孩子養育得不得了。其實他們大機率就是平常孩子,未來的大機率也是平常的成人,只是大機率是自己有幸福感且能給別人帶去溫暖的平常人。由此,引出第四點:

    四、我學了心理學,對育兒最最重要的影響是“接納”。

    首先接納我是個不完美的人,不完美的老媽。我在育兒上一樣錯誤不斷,一樣地會控制不住情緒地河東獅吼。這又怎樣,錯了就道歉吧,一時改不了就慢慢改吧。我總鼓勵自己“我在成為越來越好的媽媽的路上”。還安慰自己,實在控制不住吼了娃沒有關係啊,吼了又真誠地道歉,至少讓娃看到了媽媽情感是真實而流淌的,孩子也會有去真實的力量。(瞧我多會安慰自己!)

    因為對自己不完美的接納和對自己各種錯誤的接納,我基本不會在發火後再給自己加上“為什麼對小孩/老公發火”這樣讓自己內疚的負面情緒;也不會過多地去強化對方如何不對而讓我生氣,我不會糾結於自己生氣是對還是錯,我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因此我的火氣很容易過去。對自己的接納帶來了放鬆,給家庭也帶來了輕鬆的氛圍。

    其次是我越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就越接納家裡育兒隊友們的不完美。當對方做得不夠好的時候,我更多地去看到對方已經做到的,從他們的過往與成長去體會到他們在以他們的方式付出,在他們的侷限下的盡力,從而心裡更多是感恩。這和諧了家庭關係,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下成長(不光是大家對他的愛,還有親人們彼此的愛)。

    成人們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和伴侶的不完美,也就更容易接納孩子的不完美。這就已經開啟了家庭幸福的大門。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接納的順序是從接納自己開始!把自己接納好了,後面對他人的接納更容易水到渠成。

    說一句繞口的話:“強迫自己去接納,是對自己不接納的不接納!”哈哈哈,腦袋裡突然冒出這麼有意思有智慧的話,容我笑一會兒!解讀一下,就是“要接納自己的不接納”,是不是繞得少了一點。

    讀這些繞口的話,就知道接納其實並不容易,一不小心又會掉回不接納的坑。關於接納的理論、技巧與心得,梳理起來內容太多,以後再單獨寫文章來分享吧!

    終於可以到達結束語了,以上分享的,只是心理學幫助我和伴侶做好父母角色的一些心得,心理學帶給我育兒的四個好處總結起來是:讓我從孩子成長髮展的縱向看問題並找到對孩子最好的方式,讓我在孩子每個成長的時期能夠橫向地看他的環境並調整,增加家庭成員的理解和家庭幸福,接納自己、家人和孩子。

    其實,只要我們能夠接納每個孩子的獨特,帶著對獨特生命的尊敬和好奇,就會指引我們去做好父母的角色。在這一點上,父母是否有心理學知識倒不是必須的心理學雖然不是必須的,但是卻是非常好的工具幫助我們去理解和行動

    我會在未來繼續分享心理學的科普文和養育孩子的心得與案例,讓我們相伴成為更有覺知,更有幸福感的父母。

  • 15 # 小飛俠喵的耕心筆記

    作為一個有娃之後開始學習心理學的媽媽,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會!&需要!

    此話怎講?先聽我講個小故事吧。

    我家大寶(6歲)上週有一天夜聊時告訴我:媽媽,我覺得你們管我管得太多了,有時候我都想跳樓了。因為如果我“死”了,就聽不到你們管我了我就不會覺得煩了。

    又言:有時候覺得要是你們都“死”了就好了,這樣子就沒有人來煩我了。

    如果是你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你會怎麼做呢?我想,大部分的家長,反應大概會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什麼?你居然想跳樓還想我們都去“死”?!你去哪兒學到的這些東西?!!!

    持這種態度的家長,一定會非常氣憤,然後抓住孩子“拷問”一通:你跟誰學的“跳樓”?哪本書上的?以後不許跟這些孩子玩兒/不許看這些書了!

    第二種:我們這麼巴心巴肝地愛你照顧你,你就這麼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這麼不珍惜我們的愛?!簡直是個白眼狼,太讓人失望了!

    在這種理解下,家長多半會生氣又難過:你以為“死”很好玩兒嗎?我們哪裡對不起你了?!管你是愛你,我們還錯了?!那以後都不管你嘛!(哼!)

    第三種天哪,我的寶貝居然這麼想,我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好?

    這時的家長,則容易陷入自責中,然後趕緊跟孩子道歉:哎呀孩子,你可千萬別有這種想法啊。媽媽一定改哈!

    第四種:小孩子家家的,懂什麼“死”啊,笑一笑就算了,甚至還在之後當成笑話講給別人聽

    那麼,這幾種反應,給孩子的感覺和造成的影響會是什麼呢?我們逐一來看看:

    被“拷問”並要求不許和“不良”朋友或書籍接觸的小孩,會認為“我錯了。”但這個錯,不是有這種想法錯了,而是,我不該跟父母說我的心裡話。因為說了之後,我不但被批評了,原本就嫌多的管束還更多了幾分;

    而被“責問”的孩子,會產生深深的內疚之感:有這種想法,我錯了。我很害怕爸爸媽媽真的不管我了,因為我很愛他們。以後,我再也不說這種話了,我也不敢再有這種想法了——孩子會學著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情感。

    ▶ 那道歉的方法,是不是好?畢竟是父母願意承擔的表示啊。其實不然。因為當我們出於擔憂和害怕而立馬對孩子的語言進行看似“負責”實則“控制”(讓孩子不要再這麼想)的迴應時,其實是在告訴孩子:你可以控制我。孩子也從中瞭解到:原來,父母很在乎我,只要我一說到“死”,他們就會馬上道歉並且改變。這就好像:一撒潑打滾就有糖吃的孩子,一定會習慣性地撒潑打滾。

    而被忽視的孩子,真的也會如父母般覺得“無所謂”“只是說說”而已嗎?

    也許,真的是“說者有意聽者無心”——父母覺得這很好笑呢,看來“跳樓”或者“死”也沒什麼大不了。

    下面,我來回顧一下自己那天的心路歷程以及應對方式吧——

    說實話,當我聽到孩子說出這番話時,我的第一反應也是一驚。

    但因為心理學的學習,我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略知一二,也瞭解“語言只是意識層面的反應,比起對語言所表達的字面意思進行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願望’背後的動機。”所以很快就鎮定了下來。

    於是,我沒有直接對孩子的言語做出反應,而是開始了詢問以深入瞭解孩子的想法。

    我問:哦?你覺得我們管你管得很多嗎?(瞭解孩子對“管”的理解)

    孩子答:是呀。你看,有的時候我明明還在看書,你們非要讓我吃飯;我還在玩兒,你們又要我寫作業。真的煩“死”了。

    原來如此。我接著問:那你不喜歡誰管你的方式呀?(瞭解孩子對具體的人的感受)

    孩子說:我不喜歡爸爸和婆婆,因為他們都不聽我說話,動不動就吼我。我不煩你和外公,因為你們會聽我說話。

    哦,原來孩子之所以覺得被管束太多,是因為主要照顧者有人相對強勢,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看見”,因而產生了強烈的不滿情緒。

    從這兩個問題可以看出,孩子真正生氣的,其實並非我們的管束,而是管束的方式。

    於是,我回應道:嗯,是的哈,有時候爸爸和婆婆有點兇。我也覺得呢。不過,他們為什麼會兇呢?(先共情,再引導孩子理解他人)

    孩子笑了:因為我不乖唄。

    我說:是啊。好像一般婆婆和爸爸兇你,都是因為叫你做某件事情叫了好多次你都不動,然後也不說話——我也因此而兇過你呀。你想想,如果你叫媽媽過來陪你,媽媽不回答也不過來,或者回答了好幾聲但就是不動,你叫了3、4遍了我還是這樣,你會怎麼樣?(利用情境,引導孩子共情)

    孩子說:我會很生氣!

    我說:對呀,你會不會想吼我?

    孩子說:當然想!

    “那你現在能理解大人為什麼有時候要兇你了嗎?”孩子點點頭。

    我接著說:“嗯,下一次如果你還暫時不想做什麼事情,你可以好好跟大人講,說我把**事情做完就來,或者幾分鐘以後就來做,讓大人明白你聽到了,可以嗎?”(提供具體的應對方法)

    孩子說:好的。

    關於“被管”這件事情,我相信孩子是平靜理解了。我想,趁此機會,也跟孩子談談“死”這件事情吧:

    我告訴他,“死”聽起來特別簡單,但其實是一件特別“傻”的事情。因為感受不到“管”和“煩”的同時,也感受不到愛和快樂了,而且愛你的人還會特別傷心。

    同時還跟孩子強調:“生命是重要的。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只要活著,就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也都可以和媽媽講,媽媽會和你一起尋找辦法的。”

    那天的夜聊結束後,我再沒跟孩子提過這件事情,但我做了兩件事情:

    一是,再次思考孩子那天的話。6歲的孩子,對“死”其實是沒有多大概念的,他們想以此來逃避不愉快的事情,其實也很正常。我們小時候,大概也都有過很煩大人的時候希望自己或者大人消失的想法——這是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也是攻擊性的體現。這恰恰說明,孩子是有自己想法有活力(而非壓抑)的。同時,孩子敢於表達出來,家長是應該鼓勵的。因為只有這樣,家長才能知道孩子的想法,並且進行相應的引導——總比那些把什麼都壓抑在心裡,哪一天真的做出過激行為好太多了;

    二是,單獨跟家裡的其他大人們溝通。告訴他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然後請大家在平時都注意一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提要求”的同時也能多傾聽下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話語權和決定權。

    那之後的某一天,我聽到孩子和小夥伴聊天,小夥伴說他可以站在2樓往下跳。我聽到孩子說:“不可以跳的,很危險!無論在幾樓都不可以跳,生命最重要!”

    我想,那天我說的話,孩子都聽進去了。

    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卻折射出了心理學對我育兒時的深刻影響——

    我那天能不慌,並做出適當的迴應瞭解了孩子的真實感受,並把握機會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確實是有賴於心理學的幫助:

    ● 它讓我明白不能過度糾結於孩子的話語(同理,還有行為),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背後的感受和需求;

    ● 它讓我懂得,養育孩子,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遠勝於僅“講道理”;

    ● 它讓我明白,育兒之路,也是育己之路,要養育好孩子,自我成長也必不可少。

    所以,我真心建議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這不僅是為了自己能更加輕鬆育兒和孩子能身心健康地成長,更為了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不枉這難得的親子之緣。

    現代社會,家長與孩子壓力都不小。心理健康,無論對家長還是孩子來說都十分重要。而這,也是構建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以上。希望對題主能有幫助。

  • 16 # 心理人梁先波

    學習心理學,瞭解心理學就會了解人在成長過程當中各個過程的一些特點以及各項技能的發展關鍵期,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 17 # 汪汪老師木果媽

    作為一個十歲/兩歲男孩的二寶媽,又是在育兒期間學習了正面管教、鼓勵諮詢和正念育兒等心理學知識的家長講師、學校講師,對這個問題我非常有感想。

    在我學習所有這些育兒知識以及其心理學基礎之前,我自詡為一個看過很多育兒書籍、理念和方法都不缺乏的好媽媽,對孩子經常談“”愛與民主“”,而且也非常注重規矩和家教,但是八歲的老大越來越有叛逆的跡象,不服我的苦口婆心或者河東獅吼,只服每天樂呵呵跟他混一起的老爸,我最開始是挫敗,繼而惱羞成怒,還好沒在這條道上走到黑,慢慢開始反思自己的觀念問題,轉而學習和自我提高。

    在學習正面管教的過程中,因為其學習體系設計得非常接地氣,用角色扮演和互動的方式,讓媽媽很快了解到對面孩子的感受,開始注重從孩子的情緒、心理來琢磨如何共情、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方面,所以自己受益匪淺。

    更重要的是,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那樣的感受和想法?為什麼同樣當過孩子的自己現在就那麼容易罔顧孩子的感受?這些隱藏在家庭問題中的很多疑點,其實還不是正面管教的方法體系中就能簡單直接學習到的,那根植於正面管教的心理學基礎——個體心理學。

    所以我從而開始走上了一條上下求索的課蟲之路,學習了正面管教的家長講師、學校講師之後,又學習了正面管教的升級課程——鼓勵諮詢,開始探尋自己作為父母,同時也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內在的小孩,又該如何成長,並如何鼓勵他人成長,認證了鼓勵諮詢師。之後又跟隨心理學的老師,以客體心理學為基礎,正念為方法、薩提亞為技術手段,開始了一個長期的團體諮詢課程。

    在這將近兩年的學習過程中,我深深感到了自己作為一個學習心理學的媽媽,與自己的以前,以及與身邊其他媽媽之間的巨大差異,我就把它總結為——

    學習心理學與不學習心理學的媽媽之間的差距:

    首先,學習心理學的媽媽,由於在對待孩子時,會自然而然地把孩子當成同樣是“客體心理學”的一個研究物件,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更多一份對生命本然的尊重和了解,更少一份“你是我的,任我搓圓揉扁”的佔有慾;

    其次,學習心理學的媽媽,由於深諳“共情”對於來訪者的重要性,所以跟孩子對話時,很容易帶入體驗孩子當下的情緒,孩子容易產生一種“媽媽好理解我”的感覺,對親子關係非常有利;

    另外,學習心理學的媽媽,由於經常和學習的媽媽夥伴在一起透過線下課程和線上活動的機會一起分享,所以平時的一些煩惱痛苦有了傾訴的渠道,自己有了情緒處理的機會,所以更容易“把我的悲傷留給自己”,而把快樂積極的一面帶給自己的家庭;所以老公和孩子都能明顯感覺到媽媽的改變,覺得家越來越和諧、有序、有樂趣。

    當然了,學習心理學,也不是學完就成家裡的教育專家了,反之,有一個幾乎是必然會產生的弊端,需要媽媽們注意:

    切忌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或者理念來武裝自己,當成“對付老公”與自己“政見不統一”時的武器,這將造成家庭教育很大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央出現了兩個聲音”,孩子不知道聽誰的好了,而且,夫妻親密關係大於親子關係,必須先透過改變自己,感化老公,才能取得真正的認可,夫妻二人共同帶領孩子。

    總之,我覺得,天下那麼多職業,哪怕是飯館服務員,都有個培訓上崗吧?可是唯獨“母親”這個最偉大最重要的職業,年輕的姑娘們一個個義無反顧就上了崗,哪怕是有人有心學習了一些關於護理、營養的知識,或者很多高知女性“自學成材”,但其實她們經常養出被寵壞或者被忽略的二代,很少有人專門去系統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尤其是最客觀、最科學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學習。

    所以我真心希望,以後更簡單但更系統的關於育兒方面的心理學課程能夠普及起來,從年輕夫妻開始,甚至從大學課程就開始,這樣必將造福一代代的孩子們!
  • 18 # 心理學充電時間

    學心理學的父母與普通父母養小孩會有不同嗎?我想會有一些不同,但是這種不同並不是特別大。因為大多數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是關心關愛的,每位父母對自己孩子的付出都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在於學心理學的父母的認知更廣,也就是他們能夠意識到的東西就越多,不僅可以用專業的知識去引導孩子的發展,而且在孩子出現某些行為的時候,也能夠理解孩子,做出正確的處理。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根據兒童發展,將約到了18-48個月期間的孩子稱為肛欲期,孩子會因為感受到肛門帶來刺激的新鮮感覺,對於發現自己產生糞便而感到高興。如果孩子肛欲期得不到滿足,長大就很容易形成吝嗇等性格,嚴重會造成潔癖的產生。

    家長在幫助孩子度過每個時期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若處在肛欲期的孩子,總是想要去排便,但是家長拿過馬桶之後就又不想了,如果總是反覆的這樣,普通的家長一定會認為孩子的行為怪異,而去責怪他。但學習了心理學的父母,就知道孩子出現這樣行為的原因,進而可以正確的指導和度過。

    兒童發展的早期對於畢生的發展都是有意義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深遠,若沒有進行正確的指引,很容易將孩子帶到深淵,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是父母引導孩子在這張白紙上作畫,擁有彩色或者黑白的人生,家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心理的健康發展,情商的建立和提高等,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員,是比普通父母更能夠進行很好的引導,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是心理學家,普通家長也應該多學習,去理解孩子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的身心都健康的發展。

  • 19 # L呂豔朋

    如果家庭中有一個心理諮詢師,對於孩子來說是莫大的幸運。

    學好心理學,會更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對孩子心理發育的不同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使他成為更完善的人。

    以埃裡克森不同階段的發展任務為例:

    嬰兒前期(0~2)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

    嬰兒後期(2~4)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羞恥感;

    幼兒期(3~6)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

    童年期(6~11)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青少年期(12~18)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

    ……

    可以看到孩子每一階段都有獨特的矛盾,以及發展任務。如果不懂心理學,就只能盲目的教育培養。

    學好心理學,更懂得如何把握孩子認知發展的關鍵時期,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和引導。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在孩子在語言形成時期,進行外語學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好心理學,就知道如何用心去傾聽,透過心理訓練的獲得的理解能力,共情能力等,孩子也更願意與家長交流,都會在培養孩子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當孩子在發展中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會有更好的認知,不至於手足無措。例如,萬一家裡有個自閉症的孩子,懂得心理學,就懂得如何規範的治療,規範的進行訓練和教育。

    另外,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更多的不是直接的教育,而是潛移默化的影響。你內心的焦慮、煩惱、痛苦,哪怕你不說,也會傳遞到孩子的內心裡。

    學好心理學,也有利於自我調整心理,掌控情緒,處理好人際關係。這些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要基於對孩子的愛,沒有對孩子的愛,再多的技術和理論,都是枉然。

  • 20 # 俠女十三妹

    學心理學?養小孩會有什麼不同?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古代類人猿為了獵獲食物,透過打磨,人工取火和製造工具來本能的求得生存,在這一系列的不斷的強化和改進的實驗中,即學到了本領,又增長了見識,這大概就是遠古時代的知行合一吧?

    天上的飛鳥高飛,俯瞰的是山川河流,叢林牧場,永遠感知不到深海里的魚蝦也廣闊無邊,海底世界珊珊lin立,浮游生物千奇百怪,變化萬千,奇形怪狀,琳琅滿目,如此色彩斑斕,豐富多彩海底世界,飛鳥不羨慕嫉妒恨?那是因為不是魚兒不懂得魚兒離不開水,不為飛鳥怎知天高任鳥飛?

    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是最美的人,絕對不假。實踐出真知,事實證明一切,勞動的過程必然會有苦有累,有傷有痛,苦累傷痛於無形中便會自覺不自覺的形成烙印甚至是陰影,從而為了不同程度的有所減緩,提高生活質量,無疑中就會激發自己吃一塹長一智,穩中求勝,精益求精,循序漸進,風雨無阻,繼往開來,前赴後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個省份為什麼會有簡稱,每個省份的簡稱有什麼來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