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由拍案驚奇

    早在秦獻公時期,當時的秦國國力就很微弱,秦獻公之前的秦國國主,十分忌憚魏國對秦國的不斷蠶食入侵,甚至打算放棄秦國辛辛苦苦取得的諸侯國地位,重新回到隴西,過自己與世無爭的農牧生活。

    可是,秦獻公不甘心秦國淪落為無名的小國,他上位之後,對魏國政策上開始強硬起來,實際上,秦獻公何嘗不知道秦國的真正實力?他就是想拼一下,想集中秦國全力,拿下幾個軍事要衝,特別是被魏國強行奪走的函谷關,如果奪回函谷關,以此為鎖鑰,就能暫時使得秦國休養生息,再圖大舉。

    就在秦獻公竭盡全力的與魏國的拉鋸戰中,積少成多,真就奪回了一部分隴西地區的土地,可不幸的是,秦獻公畢竟是血肉生成的人,再一次親自引軍出戰之時,中箭殞命。

    那麼,“秦孝公為何把秦穆公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

    秦獻公死後,秦孝公繼位,他上位之後,審慎的考量了秦國所面臨的局勢,他決定,放棄秦獻公的對魏國的強硬政策,不在堅持去試圖透過對魏國的征戰奪回函谷關,接下來,他又做出了一個令秦國上下瞠目結舌的決定;將秦獻公付出生命代價奪回的河西之地拱手送給魏國。

    做出這樣決定的秦孝公是怎麼想的呢?難道他真的是被魏國嚇破了膽了嗎?

    當時的魏國,在戰國早期實力十分強大,魏文侯任用李悝和吳起在魏國搞了兩次變法圖強運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使得魏國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強大的魏國開始不斷進行領土擴張,其周邊諸侯國都敢怒不敢言,但是,所受損害最為嚴重的就是秦國。

    秦國本身國力弱小,又與戎狄雜居,文化水平相對落後於中原地區的諸侯國,更是被強大的魏國所鄙睨。

    在當時的浮在水面上的諸侯國當中,燕國與韓國實力很弱,可是,秦國的國力甚至還不如當時的燕國與韓國。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拼著一觸即潰的危險,與強大的魏國殊死決鬥,秦孝公經過謹慎的思考之後,他決定放棄繼續施行這樣的國策。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里,農業的發展水平決定著國家的興衰與否,秦國有著良好的土地自然條件,但在農業上卻不能夠長足發展。

    當時整個秦國的國庫當中,所有的糧食抵不上魏國一個大貴族家中的存糧數量。

    也就是說,魏國的軍事與經濟實力,都是秦國以舉國之力難以抗衡的,秦獻公時期的一些軍事成就,也不過軍隊拼命堆砌出來的,再這樣消耗下去,秦國的實力就會消耗殆盡,國家就面臨著政亡人息、亡國滅種的危險了。

    正是基於這種考量,秦孝公決意以河西之地,結好魏國,以現實的土地,使得魏國上下心滿意足,打消、麻痺與秦國的交戰國心態,以土地換和平,換來寶貴的發展時間。

    綜上所述,子由認為,無論當時秦孝公是出於權宜之計,或者是出自於深謀遠慮的角度,但是,這一國策確實是成功了,不但魏國人放鬆了警惕,而且,中原地區的諸侯國也都認為秦國是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了,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

    這些目光開始從秦國身上移開,秦國開始悶頭做自己的事情了。

    正是因為秦孝公的遠見卓識,才解開了與魏國和中原各諸侯國的死磕硬打,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間與空間,為以後秦國廓清域內,一統天下做了最好的鋪墊和伏筆。

  • 2 # 談昆明

    秦穆公後,秦國頻繁更換國主,在秦孝公父親獻公前,君臣關係不協調和睦,晉國又強大起來,奪回了河西之地。所以並不是秦孝公拱手相讓的。反而從秦孝公開始,重用商鞅變法,秦國開始重新強盛起來,秦孝公成為春秋霸主。

  • 3 # 山海經之悅

    首先,瞭解一下河西之地的地理位置:

    河西之地,位於今陝西關中平原東部、黃河以西洛河以東的廣大地區。包括今陝西省韓城、合陽、澄城、大荔、華陰等縣。地勢比關中平原略高,平均海拔在500到700米左右,自北向南地形逐漸降低。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耕地主要分佈於黃土塬上以及河流兩岸平原地區。河西之地土質肥沃,易守難攻。

    晉國的核心勢力範圍主要在河東一帶,而秦國主要在渭河平原一帶,秦穆公時期秦國勢力已經發展到洛水流域。秦晉中間就夾著一個河西之地。秦國得到河西,可以與晉國以黃河為界,不僅有利於防守,而且可以得到河西大片的沃土,在古代土地就是生產力,擁有土地就擁有實力。晉國取得河西,則可以擁有更多的戰略縱深,對其中原與楚國爭奪霸權更有利。所以從地緣角度來講,秦晉對河西的爭奪是必然的。

    其次,關於河西之地歸屬的發展: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去世,晉國內亂,晉公子夷吾逃到秦國請秦穆公護送回國,答應回國即位後割讓河西之地給秦國,也就是允許秦國把河西小國納入其勢力範圍。可回國即位後卻反悔不讓河西之地。秦穆公雖惱怒卻無可奈何。

    公元前645年,爆發了著名的秦晉韓原大戰,晉惠公眾叛親離被俘虜,這才答應割讓河西之地。之後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率兵滅掉位於今陝西韓城的梁國,把秦國的疆域擴大到了黃河西岸。這才與晉國隔河相望。秦改梁國之地為少梁,此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在兩百多年後,秦魏之間也為了少梁進行過多次爭奪,最終為秦所有,當然這是後話。秦穆公在位將近四十年,在和晉國相爭一直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後期決定矛頭向西,短短兩年間就佔領西部大片土地,史稱“開地千里,遂霸諸戎”。

    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晉之後,分在河東的魏國在魏文侯和翟璜的治理下國勢增強,任用李悝變法使得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在對外方面,任用樂羊進攻中山國、吳起進攻秦國河西。

    從公元前419年開始到公元前332年之間在將近八十年時間裡,秦國和魏國圍繞河西這片土地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初期魏軍在吳起帶領下連續佔領秦河西之地。

    直到前384年,秦獻公即位之後,內修法度、廢除活人殉葬制度,積極發展農業生產,並將國都從雍遷至靠近河西的櫟陽,主動出擊,屢次打敗魏國,開始在河西與魏國相抗,為了應對秦國咄咄逼人的進攻,公元前361年左右,魏國在秦魏邊境修建了魏長城以拒秦,秦獻公雖然屢次打敗魏軍,但是仍無法打破戰略均衡。

    最後分析一下秦孝公這麼做的原因:

    1、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國之間的實力差距。那個時候的秦國雖然是一個國家,但是國內的制度與以之前半農半牧的部族沒有什麼根本上的區別,秦獻公之所以能夠奪回河西之地,靠的是發動戰爭。但是接連幾次的戰爭已經消耗了秦國絕大部分的國力,在最後那場戰爭當中,雖然秦軍取得了勝利,甚至還俘虜了當時魏國的丞相公叔痤,可是秦獻公也因為那場戰爭身亡,秦國在本身就不富裕的前提之下又經歷了國喪,整個國家更加的貧弱不安定,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再也經不起任何的一次失敗,如果繼續對魏國發動戰爭,戰場之上的勝負難以預料,如果秦國失敗,就得給魏國割地賠款。

    2、為了能夠讓魏國相信秦國的和平之心,秦國需要時間來休養生息,變法圖強。秦獻公在位的時候發動了幾場戰爭,讓聞名天下的魏國軍隊節節敗退,把魏國佔領的秦國國土收回了大半,這是讓魏國不能夠忍受的恥辱。而在當時的天下,每個人都清楚函谷關對於戰爭形勢走向的影響,所以秦國奪回了函谷關的情況之下,魏國絕對不會放任秦國就這樣休養生息,所以如果想要魏國真正的相信秦國的休兵政策,就必須拿出絕對的誠意,就必須要擺出絕對弱者的姿態。因此,秦孝公經過深思熟慮,無奈之下,只能將自己父親奪回的河西領土有拱手讓給了魏國,目的只是為了讓魏國能夠對秦國罷兵,給予秦國民眾休養生息的機會,給秦國留出能夠招攬人才的空閒。

    秦孝公如此做法給秦國帶來的是之後的商鞅變法,使秦國由弱秦變為強秦。

  • 4 # 北辰飛雪

    秦孝公作為一名高明的政治家,自有其膽略和智慧。在灑滿秦魏兩國無數戰士熱血的河西之地,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秦孝公暫時放緩了對河西之地的進攻,既有為秦國變法強大的原因,也有當時的客觀因素。

    秦國丟失河西之地

    所謂河西之地,是河套地區南部黃河以西的區域,因為位於黃河西岸,故稱“河西之地”。此處是陝西、山西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早在春秋時期,秦、晉兩國便展開對此地的爭奪。

    秦國如果獲得河西之地,便有了東出橋頭堡;晉國如果獲得河西之地,則可以深入秦國腹地,並牢牢控制秦國東出的勢頭,兩國對此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奪。等到了春秋末年,河西之地被秦國控制在手中,秦晉兩國隔黃河相望。

    等到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後的魏國,在魏文侯變法之後,實力迅速增長。與此同時,秦國卻是內亂不斷,國君頻繁更換。在這種背景下,魏文侯把鬥爭目標瞄準了秦國,開始與秦國爭奪河西之地。

    公元前419年,魏軍越過黃河,佔領了少梁(今陝西韓城南),並在此築城防守。秦軍對此自然是不幹的,公元前418年,秦、魏兩軍在此發生激戰。只是大戰的結果,少梁仍舊被魏國掌控。秦國無法,只得修補繁龐故城(今韓城東南),築籍姑城(今韓城東北),藉此和魏軍抗衡。

    只是魏軍並不滿足,在公元前413年,又大敗秦軍,魏軍一直打到秦國的鄭(今陝西華縣)。後來,繁龐故城也被魏軍攻破。此時,河西之地的北部都被魏軍掌控。而讓秦國更憂心的是,名將吳起被魏文侯任用,開始率軍攻秦。

    在吳起的經營下,魏國佔領了蒲津關,此關東控黃河古渡口,向西度過洛水便可直達秦國腹地。後來,整個河西之地都被吳起拿下,秦軍沒有辦法,只得沿洛水構築防禦陣線,以防魏國繼續西進。魏國把河西之地設為西河郡,吳起擔任太守,“秦軍不敢東向”。

    此時,魏國控制黃河天險,攻可以突破秦國洛水防線,深入秦國腹地,直接威脅秦國國都。守可以憑藉黃河天險,阻止秦軍東進,保衛國都安邑的安全。可以說,魏國已經佔據了戰略主動,秦國時刻在魏國兵鋒威脅之下。

    只是後來吳起受到魏武侯猜忌,不得不跑到楚國去,使得魏國少了一員良將。而魏文侯在佔領河西之地後,把進攻的矛頭對準了位於趙國境內的中山國,使得秦國並沒有遭受到進一步的打擊。

    秦獻公奪回部分失地

    等到秦國內亂逐漸平定之後,公元前384年,秦獻公(秦孝公父親)即位,開始對秦國展開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廢除人殉、編制戶籍、推廣郡縣等,使得秦國的實力有了一定增長。到了秦獻公晚年,已經強大起來的秦國,開始想要收復河西之地。

    秦國先是打敗了魏軍,又打敗了魏、韓聯軍,並在接下來的石門之戰中,斬殺魏軍六萬人。公元前362年,秦國又趁魏國和趙、韓兩國大戰的時候,派兵攻擊少梁並大敗魏軍,奪回了繁龐故城,俘虜了魏將公孫痤。

    此時,齊國又開始在東邊攻擊魏國,而安邑遠在太行山以西,難以控制東邊的局勢。同時,為了避開秦軍的威脅,魏惠王決心將國都遷往大梁(今河南開封)。自此,魏國的策略改為西守東攻,控制韓、趙,與齊爭奪中原霸主。

    只是雖然秦軍大勝,但魏國在與韓、趙兩國的交戰中獲勝,秦國這次有偷襲的意味。韓、趙失敗後重新屈服於魏國,開始聯合對付秦國,於是秦國只好停止了東進的步伐。但秦軍這次起碼控制了少梁、繁龐故城,收復了部分失地。該年,秦獻公去世,秦孝公即位。

    魏國雖然遷都大梁,但透過興修水利,使得農業獲得極大發展。在軍事上,繼承吳起當年的“武卒制”,魏國又組建了一支20萬人的軍隊,魏國仍舊處於中原霸主的地位。而秦孝公為了徹底改變秦國積貧積弱的局面,也開始任用商鞅變法,無暇東顧。

    因此,秦孝公雖然有把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的意味,但卻有更深遠的謀劃。此時的魏國依舊強大,秦國變法需要相對穩定的內部和外部環境。秦孝公的目光,從未離開過河西之地。

    秦國徹底奪回河西之地

    商鞅看到了魏國是秦國的的心腹大患,而且戰略主動權也掌握在對方手中。

    (魏國)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東收地。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商鞅在主持變法之外,還出使魏國,十分“熱心”地建議魏國國君稱王。這個建議正好迎合了魏惠王的野心,並且很快付諸行動。魏惠王的忘乎所以,直接使得其他國家孤立了魏國。

    等到魏國先後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大敗後,秦國又開始伐魏。魏國派遣公子卬率軍抵抗。商鞅在魏國的時候,和公子卬是舊識,便寫信把他騙到秦軍營中。

    吾始與公子飲,今俱為兩國將,不忍相攻。可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

    公子卬沒有戒備便去赴約,卻在宴飲上被商鞅當場俘虜。失去了統帥的魏軍,遭受秦軍突然攻擊後慘敗。公元前341年,秦孝公去世。不久,商鞅也被車裂。即位後的秦惠文王,重用魏人公孫衍,在公元前330年大敗魏軍於雕陰(今陝西甘泉縣南),俘虜魏將龍賈,殲敵4.5萬人。魏國被迫把河西之地,歸還給秦國。

    公元前329年,秦國開始佔領魏國河東郡。魏人張儀於此時進入秦國,把公孫衍給擠跑。張儀建議秦惠文王,聯合魏國攻打楚國,如果魏國勝利,則必會聽命獻上河西之地以北的土地;如果魏國戰敗,秦軍取得這些地方也會更加容易。

    最終,魏國雖然勝利,但也筋疲力盡。公元前328年,秦國進攻魏國,索要土地。魏國不答應,秦惠文王揚言要聯合楚國攻打魏國,被嚇怕了的魏惠王,最終把河西西北的上郡15個縣全部獻給秦國。

    至此,秦國獲得了河西、上郡之地,幾代秦國君主的夙願得以實現。秦國從此佔據天險,東向以臨天下,獲得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戰略地位。

    也正是當初的秦孝公審時度勢,選擇了暫時忍耐,沒有和魏國在河西之地死磕。反而是走起了深徹變法加借刀殺人的雙重手段,才換來了難得的和平時光,使得秦國變法大成,最終鍛煉出一支鋼鐵洪流的軍隊,從而擁有了爭霸天下的底氣與實力。

    否則,一直和中原霸主魏國爭奪河西之地,秦國最終會被生生拖垮,也就沒有後來一統天下的事了。因此,所謂的“拱手相讓”,不過是暫時的表象,秦國幾代君主,始終都牢記都要收復河西之地。對河西之地百餘年的爭奪,最終以秦國大勝畫上句號。

  • 5 # 何處風蕭蕭

    示弱是為了變強,秦孝公向魏國低頭,是為了給秦國贏得和平發展的時間,堪稱深謀遠慮。

    一、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秦孝公是秦國有名的君主,他任用商鞅變法,對秦的壯大做出突出的貢獻,為秦後來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石。可他繼位之初,在國內是飽受非議的。這是因為,他一上臺,就做出了一個令秦國上下瞠目結舌的決定,將秦獻公付出生命代價才奪回的河西之地,拱手送還了魏國。

    我們先來盤點下前輩留給秦孝公的家底。秦厲共公之後,秦國經歷了幾代君位動盪,國力大為削弱。當時的魏國,實力卻十分強大,趁秦國政局不穩之機奪取了河西地區(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

    秦獻公繼位後,不甘心秦國淪落為無名小國。所以,想集中秦國全力,拿下幾個軍事要衝,特別是寄希望於奪回被魏國強佔的函谷關,以此為鎖鑰,能暫時使得秦國休養生息,再圖大舉。

    經過他鍥而不捨地鬥爭,秦國的確奪回了一部分隴西地區的土地。可古代打仗全靠人力,連年征戰,讓本就貧弱的秦國,國力消耗更為嚴重,百姓生活困難。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秦獻公本人也在後來的戰鬥中,中箭身亡。

    二、示弱,是以退為進

    秦孝公繼位時年僅21歲,他首先審慎地考量了秦國所面臨的局勢。內憂外患,何況,還有趙、韓兩國,趁秦孝公繼位未穩之機率軍來攻打秦國。

    當時黃河和崤山以東的戰國六雄已經形成,淮河、泗水之間有十多個小國。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間日日征戰不休。秦孝公雖與齊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文公、韓昭侯、趙成侯並立,但秦國地處偏僻的雍州,久不參與中原各國諸侯的盟會,被諸侯們疏遠,視為夷狄。

    魏國霸佔了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雖然令人氣憤,可人家靠的是強大的實力,而秦國,無論在經濟、軍事各方面都不是對手。秦獻公的失敗就是活生生的教訓。繼續打,沒有勝算,反而可能耗死自己。思前想後,秦孝公大膽的決定放棄河西,暫時向魏國低頭。

    事實證明,秦孝公用“尊魏為王”的策略來改變魏國進攻秦國的意圖,策略是非常成功的。一方面,為本國發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魏惠王后來聽從商鞅的遊說開始稱王,按照天子的規格大建宮室,製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並召集各小國參加逢澤會盟,僭越禮制的行為引起了齊、楚等國的憤怒,導致諸侯紛紛倒向齊國。

    三、變強,舉全國之力變法

    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爭霸必然失敗,秦孝公採取示弱姿態,把河西之地讓給魏國,然後集中精力壯大國力。他廣施恩德,救濟孤寡,招募戰士,明確論功行賞的法令,並在國內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命國人大臣獻富國強兵之策。

    衛國人商鞅攜帶李悝的《法經》投奔秦國。先以帝道、王道之術說孝公,孝公聽後直打瞌睡。再以霸道之術說孝公,孝公未置可否。商鞅最後暢談富國強兵之策,孝公聽後大喜,兩人暢談幾日幾夜,毫無倦意。

    在商鞅的勸說下,秦孝公決定在秦國國內進行變法。《墾草令》在秦國成功實施,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二十等軍功爵制、獎勵耕織,重農抑商,國力開始強大。隨後,平定太子事件後,秦孝公拜商鞅為大良造,開始第二次變法。經過兩次變法後的秦國,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百姓路不拾遺,社會風氣大為好轉。

    經過商鞅兩次變法後的秦國國力強大,具備了收復河西地區的能力。這時,秦孝公開始亮出鋒芒,要以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為己任。秦孝公八年,派軍隊偷襲魏國,大敗魏軍,此後多年,大小戰役不斷,最終擊敗魏國。鞏固了秦國西方霸主的地位。

  • 6 # 大秦鐵鷹劍士

    有一個成語叫“割肉喂虎”,“割肉”的目的是為了保全性命,而不是為了“喂虎”,“割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秦孝公即位之初,魏國強大而秦國弱小,秦獻公為了收復河西之地,跟魏國打了二十多年仗,秦國已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魏國只要集結全國軍隊,一心滅秦,那麼秦國必無倖存之理,因此割讓河西之地求和,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

    戰國時代的河西之地是指黃河”幾“形以西的土地,在春秋時期屬於晉國領土。晉國發生驪姬之亂後,秦穆公支援晉惠公上位,條件就是晉國將河西八城送給秦國。後來經過數次戰爭,秦穆公生擒晉惠公,經夫人、周天子協調,秦穆公釋放了晉惠公,而回國後晉惠公也將河西八城割給了秦國。取得河西之地後,秦國領地直達黃河之畔,有了問鼎中原的條件。

    秦穆公之後,秦國四代亂政,國式日微。晉國則一分為三,其中魏國以晉國正統自居,以收復河西之地為已任。魏國河西太守吳起訓練了一支魏武卒,戰力非凡,一戰擊潰秦軍五十萬,徹底攻佔了秦國的河西之地,並且將函谷關、華山納入魏國版圖。秦國被魏國壓縮在關中平原,無法東出,導致諸侯卑秦,不與會盟。

    秦獻公在魏國長大,深知魏國強大,為了恢復秦國霸業,秦穆公在秦國推行新政,取得成效後開始收復河西失地。經過多年大戰,秦國元氣大傷,雖然收復了部分河西之地,但秦獻公也戰死疆場。秦獻公指定秦孝公為國君,為了儲存秦國,積蓄國力,秦孝公跟魏國達成了停戰協議。弱國無外交,要跟魏國休戰,只得將河西之地歸還給魏國,以此換來魏國不滅秦的盟約。

  • 7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河西之地原本歸誰?

    如果不算土著戎人(這個已不可考),這片土地最初是晉人佔領的。這一切還要從公元前771年的那場驚天之變說起。

    那一年,周幽王自己作死,烽火戲諸侯,廢長立幼,天災人禍,導致了鎬京之變,周幽王被戎人殺死。即位的周平王在鎬京時常處於戎人的威脅,加上鎬京經過變故後殘破不堪,因此晉、鄭、衛、秦四個諸侯的帶兵護衛下,從關中平原出發來到了洛陽,史稱“平王東遷”。

    (平王東遷)

    這四個國家因為護駕有功,都得到了很多賞賜。晉國獲得了山西高原,鄭國獲得了中原,衛國獲得了河北平原,秦國呢?周天子對他說了一句話:戎人欺人太甚,侵奪岐、豐之地,誰能驅逐他們,誰就擁有這片土地。

    周天子真是實惠,等於是給秦國開了一張空頭支票。不過秦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硬是通過幾代秦國君主的奮戰把支票兌現了。

    不過,當秦人興高采烈地從關隴一帶出發,前去渭河平原這塊膏腴之地時,赫然發現晉人已經在黃河西岸等著他們了。

    原來,秦人在戎人打仗的時候,晉人也沒閒著。,“曲沃代翼”之後,晉人完成內部整合。完後,加大了對山西高原南部“臨汾盆地”與“運城盆地”諸侯國的併吞力度,透過“假途伐虢”之計,將勢力範圍向南越過黃河,控制了“渭河平原”至“洛陽盆地”的必經之路——“崤函通道”。在北方,晉人對渭河平原的興趣要更大,因為這塊豐腴之地能真正為晉人提供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

    (河西之地位於洛水和黃河之間)

    秦人雖然憤憤不平,但是周天子也沒說只有秦人能驅逐戎人佔有岐、豐之地。晉國人這麼做,也沒什麼不對。所以,兩家就開始談判,最終,渭河平原一分為二,以洛水為分界線。以西歸秦,以東歸晉。

    從此之後,洛水與黃河之間的這片土地,就成為了秦人的心病。由於這塊土地位於陝北高原以南,黃河以西,因此也被稱之為“河西之地”。不過先秦古文獻都稱呼這片土地為“西河”。

    秦人惦記著這塊土地,不僅是因為這片土地肥沃,而是秦人所佔據的關中平原,雖然號稱四塞之地,可是如果河西之地不在手中,那麼秦國就會受到上游的軍事威脅。同時,洛水奔騰直下,與黃河交匯處形成的幾個渡口,成為秦人東出的必經之路。晉人佔領河西,等於封住了秦人東出中原的通道。

    秦人硬奪是不行了,晉人當時也確實太強。晉獻公雖然在立儲之事上荒唐,但是他打仗是把好手,把周邊的戎族基本都給滅完了。可是他去世之後,晉國出現了驪姬之亂。秦穆公決定幫助晉國平亂,用來作為索取河西的籌碼。於是,秦穆公派兵護送晉公子夷吾回國即位。

    這位就是晉懷公,他本來答應把河西的八座城池送給秦國作為酬謝,結果回國之後就翻臉不認賬。秦穆公氣急了,就派兵攻打。結果,晉懷公被打敗了,而且還被俘虜了。

    (秦晉位置示意圖)

    秦穆公打算殺了晉懷公,名義上是祭祀天地。在周天子和夫人的干涉下放走了晉懷公,不過晉國也如約交割了河西之地。此後200年間,秦國據有河西之地。

    晉文公即位後,晉國爭霸中原,與秦國隔黃河相望。後來公卿勢大,三國分晉,魏國得到了晉國最西邊的土地。可是魏國國土侷促於黃河,要想擴張,東邊的韓國、周王室不能動,只能往西擴張生存空間。於是,魏文侯任命吳起做大將軍,經過十年征戰,又拿下了河西之地。

    秦國自然不願意放棄河西,他們組織了幾次反擊,都被吳起挫敗。陰晉之戰,吳起以5萬魏武卒擊敗秦國的50萬傾國之兵,徹底挫敗了秦國試圖奪取河西的努力。此後,天下卑秦,秦人的國際地位空前降低。這種情況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直到秦獻公即位。

    秦人被壓縮到洛水以西,黃河之險與魏國共之,且魏國佔據洛水上游,隨時可以攻打秦國。同時,魏國透過河西之地佔據了秦國東出中原的三條主要通道,徹底封住了秦人的東出道路。

    “秦東關防,險在桃林,勢在河西,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牢牢佔據河西高原,才能居高臨下,有效控制桃林高地(崤函道)的關防要塞。” (《大秦帝國》中秦孝公的臺詞)河西之地對桃林高地(崤函道)有著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

    黃河自龍門峽谷(禹門口)奔騰湧出後,一直向南流經潼關和風陵渡附近。由於受到華山的阻擋,黃河轉而向東流去,此一河道彎曲之處即被稱作“河曲”。黃河在這個階段得到禹門口到潼關之間多條河流的補充(汾水、涑水、渭水、洛水)而導致河水流量劇增。於是,黃河的河床開始變得極不穩定,故而當地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說法。

    (魏國鼎盛時的疆域圖)

    因為黃河河床的不穩定,所以自龍門口至蒲津渡數百里之間,兩岸遍佈淤泥、淺灘,理想的碼頭只有三處——龍門渡、夏陽渡、蒲津渡。

    秦國東出中原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1、武關道。自秦都雍城(鳳翔)沿渭河南岸行進,經白鹿原,穿商洛山,經藍田、商縣、丹鳳出武關,進入楚國控制的南陽盆地。 函穀道:自雍城沿渭水南岸過鄭(華縣)、陰晉(華陰)、函谷關、穿崤山道,到達洛邑(洛陽)。

    2、渭北道。自雍城,經鄭(華縣畢家鄉)、陰晉(華陰)、臨晉(大荔縣朝邑鎮)、元裡(澄城交道縣)、頜陽(合陽坊鎮)、抵少梁(韓城芝川鎮),再經龍門渡(禹門口)過黃河,到達晉國控制的河東,然後再分兩路,一則下茅津渡經崤山道到達洛邑;二則經軹關陘下王屋山,到達晉國(魏國)控制的寧邑(修武)。實際上,武關道的出口南陽盆地一直屬於楚國的核心地帶。

    3、函穀道。這條路自古便是關中通往洛邑的要道(西周時期武王伐紂和周平王東遷),但是這條路卻一直在晉國和後來魏國的控制之下。

    晉國控制著函穀道,楚國佔據著南陽盆地,所以秦國要東出,只有一條渭北道。而渭北道的關鍵,就在洛水與黃河的交匯處的少梁城。這也是秦魏之間的戰爭多是圍繞著爭奪少梁城展開的。所以,河西對河東的魏國與關中的秦國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晉(魏)國控制河西可以多路出擊,秦人將防不勝防。秦人得到這片地方後,能大為改善國防,併力東向。

    (秦國東出三條道路)

    秦國在戰國初期被打的丟盔棄甲,差點被開除出大國行列。直到秦獻公時,才透過三次戰爭,逐漸改變了戰場態勢,開始與魏國互有攻防。甚至秦獻公還出兵河東,繞過魏軍重兵把守的河西,直接攻擊河東,冒險成功,在石門之戰中殲滅魏軍6萬,這才使得天下諸侯不再小看秦國,重建了秦人的自信心。

    可是秦獻公的窮兵黷武的政策,讓秦國面臨著崩潰的邊緣。連年的戰爭,使得秦國國力空虛。雖然收復了部分河西之地,卻將秦國卻已經兵困民窮,到了絕境,連軍糧都徵集不到了。在秦魏少梁之戰後,秦獻公受傷身死,秦國俘魏國丞相公叔痤。

    秦人的瘋狂反撲,也使得魏國將注意力從中原事務中轉向河西。魏惠王料理了齊國、楚國、趙國之後,立即派遣準備大軍進攻秦國。此前魏惠王為了先解決中原方向,甚至在河西地區築長城防禦。

    (魏惠王前期魏國國力一流)

    魏國的國力在當時仍然是第一流的,雖然在桂陵之戰中有損失,但是魏國依然四面開戰不落下風。所以,魏惠王修築城牆的防禦動作不應當看做魏國怕了秦國的表現。

    魏國還沒有傷筋動骨,秦國已經元氣大傷了。魏國想要河西之地,甚至會起意滅亡秦國,盡佔渭河平原。如果秦國繼續與魏國在河西糾纏,魏國一旦所有兵力攻擊秦國,秦國有覆亡之憂。

    秦孝公繼位後,釋放了魏國丞相公叔痤,並與魏國耦合,將秦獻公收復的河西之地全部送給魏國,避免了魏國發動滅秦大戰。同時示弱於魏,以示沒有東出中原之心,促使魏國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原爭霸事物上。

    之後秦孝公下詔求賢,衛鞅入秦,與秦孝公君臣同心變法強秦。二十年後秦國富強,魏國卻開始衰落。秦國大良造衛鞅趁齊國在馬陵之戰消滅了魏軍主力之機,發動伐魏之戰,偷襲河西之地,一戰收復了河西故地,並迫使魏國遷都大梁。

    (商鞅徙木立信)

    魏國以前四處欺凌他國,被齊、秦兩國連續擊敗後,精銳魏武卒盡喪。韓、趙兩國趁機伐魏,收復了部分被魏國攻佔的領土。魏國迫於秦國強大的壓力,不得不將國都從安邑遷至大梁,同年秦國將國都從櫟陽遷至新都咸陽,攻守之勢異位。

    秦晉三百年河西之爭落下帷幕,而接下來的,是更加慘烈的天下之爭。秦國戰神白起崛起,韓、魏兩國首當其衝,多次失利,魏國西喪於秦七百里,韓國則爭割於秦。

    自秦奪取河西之地後,天下大勢,逐漸向秦國統一六國的形式發展,戰爭越打越大,秦國越來越強。終於在秦國收復河西一百多年後,統一了華夏,建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

  • 8 # 水月觀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爭奪爭奪土地、人口和財富,不惜發動血腥的兼併戰爭。列國之間的戰爭從來就沒有什麼公平、正義可言,失敗的一方往往就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而河西之地作為兵家必爭之地,更是是非之地,必定是強者得之弱者讓之。否則,就一定是落後捱打,甚至亡國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秦國實力不如魏國,“讓”是自保,是為了更好的 “進”

    春秋戰國時期的河西之地是指黃河以西、洛水以東的土地,河西之地土質肥沃,易守難攻,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河西之地最早是屬於晉國的領土,在秦穆公當政時,秦國國力強盛。公元前645年,秦晉韓原大戰,晉惠公兵敗被俘,被迫割讓河西之地給秦國。

    秦穆公之後,秦國勢力日漸衰微。前453年,晉國則一分為三,其中魏國以晉國正統自居。從公元前419年開始到公元前332年,在將近八十年的時間裡,秦國和魏國圍繞河西這片土地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初期魏軍在吳起帶領下佔領秦國河西之地,秦國被壓制在洛水以西地區,秦國曆代君主數次出兵想要收復河西都被擊敗。

    直到前384年,秦獻公(秦孝公的父親)即位之後,安定邊境,與魏國講和,秦國的國力漸強。後來,秦獻公主動出擊,數次發動收復河西之地的戰爭,雖然屢次打敗魏軍,收復了部分失地,但是始終無法與當時的中原霸主魏國相抗衡。

    經過多年征戰,秦國實力大損,秦獻公也在河西的少梁之戰中死去。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在審慎地考量秦國所面臨的形勢後,為了避免跟魏國交戰,為秦國贏得和平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積蓄秦國國力,他放棄了父親秦獻公對魏國的強硬政策,將河西之地讓給魏國,以此換來跟魏國的休戰。

    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在面對強大的魏國時,處於弱勢的秦國為了存活下去,為了“留得青山在”,不惜採取讓出河西之地的妥協策略,以圖韜光養晦,東山再起。

    二、河西之地乃是非之地,若無國力做後盾,就成了“燙手的山芋”

    為何說河西之地是是非之地呢?因為這一塊地方對於秦、魏兩國來說都太重要了。

    秦國得到河西之地,可以與魏國以黃河為界,憑藉天險,有利於戰略防守;秦國要東進中原,必須要以河西之地為基地、為跳板,才能東出天下。而且得到河西之地,秦國還可以得到的大片肥沃土地,大量的人口,能夠極大地增強國力。

    魏國得到河西之地,可以擁有更多的戰略縱深。為了給自己創造一個穩定的西部後方,魏國就需要拼命地壓制秦國的生存空間,將秦國困守在西部一隅。而自己可以放心地參與到與楚國、齊國的中原爭霸戰爭中去。

    魏國是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發展經濟的諸侯國。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國強兵,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成為中原的霸主。等到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時候,魏國已經稱霸中原長達百年。

    而反觀當時的秦國,秦簡公、秦惠公屢屢攻魏,意欲奪回西河之地,皆被吳起所敗,吳起乘勝攻入關中,勢如破竹,秦不能敵。只是到了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的時候,仿照魏國變法,才使得秦國國力恢復漸強,但始終無法與魏國抗衡。

    河西之地,是秦國與魏國之間的死結,秦魏兩家,必然會為了河西之地,爭個你死我活。最後,當然是,誰國力雄厚,誰兵多將廣,河西之地就歸屬於誰。秦孝公剛繼位的時候,國力對比擺在那呢。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秦國即使勉強接了這個燙手的山芋,不但自己無法吃下去,反而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秦國的秦孝公任用商鞅改革變法,國力、軍力全面飆升;而魏國在馬陵之戰中大敗於齊國,國力大衰。公元前332年,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趙駟再度派兵攻打河西,苦戰兩年終於全殲魏軍並收復了河西之地。如今,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中,我們也常說,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只有基於實力的利益才更有保障。

  • 9 # 中國歷史研究所

    說到河西之地其實並不能就說是秦國的或者是魏國的,秦魏之間的河西之戰前後持續了差不多近百年,當然最後的結局還是秦國勝了,得到了全部的河西之地,在秦惠王時期當時魏國已經衰落,而秦國在經過了商鞅兵法之後變得強大,至此秦國才收復了河西之地。

    其實秦魏之間的河西之爭,要追溯到秦晉之間,在春秋時期秦晉之間就已經圍繞河西之地發生了數次戰爭。

    秦穆公時期算是秦國在春秋時期最為強大的時候了,在春秋時期秦穆公之後秦國再也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了,也沒有出現比較有作為的君王了。秦穆公時期,當時晉惠公時期,秦晉在韓原交戰,晉惠公對內對外皆背信棄義,盡失人心,一戰而敗,他的馬車也陷於泥淖,被秦軍追上活捉。後來秦國把晉惠公放了回去,晉國也割讓了河西八城給秦國,秦國佔據了部分的河西之地。

    但是到了戰國初期,晉國分裂成韓魏趙,魏國接受了之前晉國在河西的地區,魏國在作為戰國時期的第一霸主,稱霸近百年,秦魏交界,秦國自然免不了被魏國欺負,秦魏之間經過幾次戰爭,魏國得到了全部的河西之地,而且還在這裡設定了西河郡,一開始的郡守就是吳起,吳起一戰以五萬人打敗了秦軍50萬,魏武卒也是名震天下。

    其實到了秦孝公時期,當時秦國已經是開始了變法,國家實力也是得到了提升,而且這個時候魏國調整了策略開始主攻中原,企圖稱霸中原,所以主力部隊基本上都在東部,秦國也是趁此機會奪取了之前部分河西之地,而且魏軍又在桂陵之戰戰敗,並且當時秦軍都把魏國舊都安邑奪了下來。

    但是這個時候的魏國依然還是第一大國,巨無霸一樣的存在,魏國失去了安邑之後,就開始把主力部隊調回了西線,魏國主力部隊以來,秦軍也是節節敗退,不僅奪回了安邑,還包圍了秦國的固陽,之後秦魏講和,秦國又把奪取的河西之地全部還給了魏國。

    可以看到秦孝公並不是拱手相讓的,而是逼不得已的。秦國曆代君主都是一心要首付河西之地的,秦孝公奪回了部分的河西之地,怎麼可能再還回去呢,只能是逼不得已。

    首先來說當時秦魏之間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秦國雖然經過了商鞅變法,但是商鞅變法剛剛開始,實力並沒有多大的提升,之所以秦國前期能夠取勝,並不是秦軍厲害,秦國國力提升。而是魏軍當時的主力在東線,和趙國,衛國,齊國等作戰,魏國作為戰國第一霸主,當時的實力絕對可以數線作戰,同時和齊國,秦國,趙國等國家同時作戰,就算是後來強大起來的秦國都沒有做到如此地步,可見魏國當時的強大。所以一旦魏軍主力回防的話,秦軍根本不堪一擊。其實這個大家可以瞭解一下戰國初期的魏國的。那絕對是巨無霸。秦魏之間的差距也就導致了秦國不得不講和,如果不歸還河西之地的話,那麼魏軍也會奪回的,秦軍根本沒有抵抗力。秦孝公自然知道秦魏之間的差距,與其犧牲更多的人來防守,最後失去,還不如直接讓出去。

    其次來說就是為了變法,我們都知道商鞅變法就是在秦孝公時期。變法雖然已經開始,但是還沒有徹底,秦國當時國內其實並不安穩,各方勢力都在虎視眈眈,秦孝公為了穩定,只能是把精力放回到了國內變法,如果再堅持下去和魏國作戰的話,別說變法能不能繼續,就是他自己的王位能不能保住都很難說了。秦國為什麼在春秋後期和戰國初期衰落,就是因為爭奪王位導致國家內亂不止,實力衰落。秦孝公自然不想看到歷史重演。加上商鞅變法本來就觸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反對的人一直都很多。所以秦孝公如果一旦和魏國繼續打下去,最後還失去了河西之地的話,那麼秦國反對商鞅和秦孝公的人自然就會站出來。

    所以說秦孝公歸還河西之地是逼不得已的行為,也是秦孝公的明智之舉。

  • 10 # 夏目歷史君

    提起中國封建王朝的起源,當屬秦朝無疑。自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皇帝的稱號之後,中原從此進入了長達上千年曆史的封建王朝時期。而這一切的開創者秦朝,雖然僅僅只存在了十幾年,但是秦所留下的各種文明,卻一直綿延至今,例如那世界奇蹟的長城,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張名片。

    然而,儘管秦朝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它的前身秦國卻是曾經在戰國時期大放光彩。秦國當時只是邊境一小國,佔據貧瘠的雍州,最終能夠虎吞天下——從最初的大國欺凌,到後來的虎視天下,秦國的崛起當從秦孝公說起。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過秦論》

    正是秦孝公大膽任用商鞅,支援商鞅的變法,秦國的國力迅速增加,並且最終奪回了秦國被魏國奪走的河西之地。從此以後,秦國走向了強國之路。而秦孝公也成為了秦國變法的領頭人。

    然而又有誰知道,這個曾經秦穆公拼死奪回的河西之地,正是當初秦孝公繼位之時割讓給魏國的,秦孝公晚年,仍對河西之地念念不忘,發起數次大戰仍未全部奪回河西之地,直到秦惠文王繼位之後多次大戰才徹底奪回。那麼秦孝公為何把秦穆公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這其中究竟有著怎樣深層次的原因?

    一、攘外先安內,需要穩定國內形勢

    秦孝公得位於秦獻公,可是他還有一個競爭對手秦孝公的庶長子嬴虔,贏虔一直跟隨秦獻公作戰,作戰勇猛,所以非常得秦獻公的喜愛,並且贏虔再加上與國內的貴族們交好,所以最初的時候贏虔是秦獻公心目中的理想繼承人。然而世事變幻,隨著秦獻公過度與魏國征戰,秦國的國力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已經無力再支撐接下來的征戰了。

    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趙之故地,修繆公任好之政令。——《資治通鑑》

    雖然秦軍戰鬥力強悍,有虎狼之國之稱,可是國力衰弱註定了秦國軍隊補給會不足,當時還甚至出現了運糧官運糧過程中餓死的現象——秦孝公顯然是注意到了國內的險峻形式,於是向父親提出了修養生息的提議。但哥哥贏虔卻持反對意見,堅持要戰爭。

    而命不久矣的秦獻公雖然老了,但並不糊塗,他也深知此時秦國國內的情況——知道假若贏虔繼位,必定會堅持積極對外的策略,這不利於秦國的未來,於是秦獻公一改往日的決定,將秦孝公定為了繼承人。

    畢竟,這個時候秦國是需要一個守成之君,而不是開拓之君。而秦孝公之所以要把河西之地割讓給魏國,正是因為自己得位的過於突然——秦獻公的突然傳位,使得大部分臣子不知所措,當時國內的貴族更多還是支援贏虔繼位的,再加上贏虔本人征戰沙場,在軍隊中很有聲望,國內人心不穩。

    剛剛繼位的秦孝公擔心贏虔會有所行動,迫切的需要停止戰爭,從而歸國安定人心。總之,秦孝公不能把時間耽誤在與魏國的戰鬥之上,因為還有比這更十萬火急的事。

    而為了讓魏國徹底不再糾纏,自然也要給他們一點甜頭,而這甜頭如若要堵住魏國的嘴,就得是割讓富饒的河西之地了。

    二、休養生息,尋求強國之法

    秦孝公繼位時,秦國的國力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國家沒有了存糧,戰場之上十幾歲的兒童也奔赴戰場,國家的形勢不容樂觀,休養生息才是當前最需要做的事情,秦孝公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選擇割地的。

    今,嬴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長策、奇計。而使秦國恢復穆公霸業者,居高官,領國政,與本公共治秦國,共享秦國。——《求賢令》

    秦孝公作為秦獻公選定的繼承人,秦孝公知道自己身上肩負的壓力——畢竟秦獻公是在與魏國征戰中中箭身亡的,秦國與魏國的之間存在著血海深仇。如此家仇國難,再加上一部分當初支援贏虔的貴族在背後的不合作,秦孝公割地揹負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然而秦孝公知道秦魏兩國的差距,他需要一段穩定的時間來休養生息,並且尋找富國強兵之道,於是釋出了這篇號稱五百年難得一見的雄文。

    因為秦國位於雍州,所以戎狄佔了多數,此時秦國的農業並不發達,相比起魏國齊國等國家,秦國的農業還處於剛剛發展的時期,所以秦國一直被其餘國家當作蠻夷,得不到重視。

    皆以夷翟遇秦,擯斥之,不得與中國之會盟。於是孝公發憤,佈德修政,欲以強秦。——《資治通鑑》

    秦孝公割讓河西之地,也有視敵以弱的意思在裡面,讓魏國等國家感到鬆懈,頗有些勾踐臥薪嚐膽的味道。

    秦孝公麻痺了魏國等國家,而自己則趁著這段和平時期回國求穩定求發展——雖然秦孝公割讓河西之地給了魏國,但是卻一直對河西之地念念不忘,在重用商鞅之後,秦國國力倍增,於是開始出兵征討魏國,收復河西之地,終於在秦惠文王時期,徹底收回。

    三、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河西之地原本是秦國秦穆公時期從晉國手中奪來的,後來晉國分裂之後,有了魏國,魏國經過變法之後,實力倍增,而秦國則在秦穆公之後,繼任的君王昏庸無道,使得國力大幅度降低。

    於是,在魏國大將吳起的率領下嗎,大敗秦國,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於是,關於河西之地的爭奪,秦魏兩國接連發生大戰。而到了秦孝公時期,卻將奪來的河西之地讓給了魏國。正是因為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史記》記載,“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

    河西之地兩國都眼饞,然而在國力上秦國遠遠的遜色於魏國,秦國因為農業落後等等原因,在後援上要遜色於魏國。在戰場上的損傷對於魏國來說無關痛癢,可對於秦國來說卻是雪上加霜。

    《荀子議兵篇》: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秦孝公正是知道如果接著打下去,秦國肯定不會是魏國的對手,魏國有吳起,有稱霸中原的魏武卒,不是虛弱的秦國可以抗衡的。於是索性直接割地賠給魏國,給山東六國留下一個秦國虛弱,沒有實力的印象,這樣一來,秦國才能有穩定發展的時機。

    四、總結

    總的來說,秦孝公之所以會割讓秦穆公辛苦奪來的河西之地,也是被逼無奈。因為若是不割讓,仍然要繼續與魏國征戰,秦國定將會有亡國之危——畢竟不僅要面對魏國的兵鋒,還要對付國內的反抗勢力,如此內憂外患,丟卒保帥才是良策。

  • 11 # 歷史精神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穆公以後秦國君主經過幾代動盪,國力大為削弱。等到秦孝公父親秦獻公繼位時,秦國已沒有穆公時期的霸主地位了,魏國趁秦國勢力衰微,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

    秦獻公繼位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如廢除人殉,遷都櫟陽等,軍事上獻公想要收復河西之地,繼位後對外連年征戰,前374年,秦獻公派胡蘇進攻韓國,但在酸水被韓將韓襄擊敗,前371年秦國與趙國在高安交戰,被趙國打敗。

    經過秦獻公的改革國力得到些恢復,先後在,洛陰、石門山、少梁之戰中取得勝利,前366年魏國和韓國共同謀劃攻打秦國,秦軍反擊在洛陰(今陝西省大荔縣)擊敗魏韓聯軍。

    前364年,秦將章蟜在石門山(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打敗魏軍,斬殺魏軍6萬人,後來趙國派兵援救魏國,秦國就此退兵,前363年秦國派兵攻打魏國少梁(今陝西省韓城市西南),趙國派兵救魏國,次年秦國趁魏國、韓國、趙國大戰,出兵再次攻打魏國少梁,俘虜其主將公叔痤,並佔領繁龐(今山西省韓城市東南),不久趙成侯和韓昭侯在上黨郡會盟,密謀攻打秦國,秦獻公也在少梁之戰中受了傷,不久便去世。

    獻公去世以後其子嬴渠梁繼位國君,是為秦孝公。其實獻公在位期間政治上大改革,軍事上想要收復河西之地,但直到獻公去世也只收復了洛陰、少梁、石門山,在還有完全收復河西之地情況下含狠而終。

    秦孝公繼位後,放了秦國俘虜的魏軍主將公叔痤,而且還盡數歸還秦國收復河西之地部分城池,秦孝公之所以這麼做,主要還是他父親連年征戰,秦國國力式微,下次再難抵擋魏國的進攻,而且秦國也耗不起這麼連年征戰,百姓需要修養生息,國力需要恢復,不殺公叔痤和歸還河西之地後秦國能有一個喘息的時間。

    在我看來當時秦國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必須爭分奪秒恢復國力,當時的魏國經過魏文侯李悝變法,國力大增,到魏惠王這一代魏國國力達到頂峰,魏武卒在戰國初期是威名遠播的。秦孝公盡數歸還河西之地,是十分明智的舉動,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果秦孝公殺了公叔痤,並佔領了河西之地收復的城池,那等來的就是下次魏國,趙國,韓國的聯軍,到時候秦國能不能保住還很難說。

    以秦國當時的國力來說是萬萬抵擋不住再次大規模戰爭的,後來歷史證明了秦孝公英明的做法,秦國換來了20多年的和平時間,20年間秦孝公任商鞅為左庶長,進行商鞅變法,等到秦孝公去世的時候秦國已然徹底成為強國。

    我的結論就是秦孝公歸還河西之地,是在給秦國爭取時間,用土地換來了秦國幾十年的和平時間這是很划算的,待到秦國強大時一舉收復河西之地,像秦孝公這樣的明君是不會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他所考慮的是秦國的未來。

  • 12 # 吳百蘭

    秦國自秦穆公廣招賢才以來,勵精圖治,也曾稱霸西域,立戰國七雄之一。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秦穆公死了,要賢才良士殉葬?不可思議!

    從此秦國走向落寞。六國不與會秦並聯合滅秦。加上崛起的魏國,經李悝政治變法,吳起軍事改革,以5萬魏武卒大敗秦軍50萬,秦闢之一隅。

    秦獻公也曾夢想振興秦國,自繼位後就與魏國拼命,打了一輩子仗。終於把秦國曾經丟失的河西從魏國手上奪回來了,並活擒公叔挫。

    但是,也把秦國打虛了。秦國只是獲得了慘烈的勝利。

    秦孝公繼位後,秦國已經是千瘡百孔,風雨飄搖的一隻破船。此時,秦國當立志改革,奮發圖強。而改革圖強,則需要一個和平安定的社會狀態。

    要和平安定,就必定要與魏國求和,弱國向強國求和,唯一的資本就是割地求和。而求和割地就只有割魏國盯上的河西。

    因為河西是秦國防禦外敵的屏障,有河西在,秦人可以安居樂業。失去了河西,秦人如同敞開胸膛任人侵略。

    贏渠梁割讓河西,也是頂著巨大壓力,力排眾議做出的決定。因為他需要和平的時間,換領土的空間。

    事實證明,贏渠梁割讓河西的決定是對的。他用暫時的割讓河西,換來了二十多年的革新變法,使秦國走向富國強兵之路。

    二十年後,秦國用精銳徹底打敗魏武卒,奪回河西。贏渠梁用暫時的得失換來了富國強兵,為秦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13 # 歷史畫中人

    提起中國封建王朝的起源,當屬秦朝無疑。自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皇帝的稱號之後,中原從此進入了長達上千年曆史的封建王朝時期。而這一切的開創者秦朝,雖然僅僅只存在了十幾年,但是秦所留下的各種文明,卻一直綿延至今,例如那世界奇蹟的長城,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張名片。

    秦孝公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趙氏 ,《越絕書》作平王,《史記索隱》記載名渠梁。 秦獻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在位期間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縣),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病危,《戰國策》記載秦孝公想傳位於商鞅,商鞅推辭不接受。秦孝公去世後,葬於弟圉,其子秦惠文王繼位。秦孝公去世後,商鞅因被公子虔誣陷謀反,戰敗死於彤地,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

    秦孝公為何把秦穆公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

    秦孝公當時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有兩個原因。因為當時秦孝公想要讓秦國能夠獲得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由於他的對手實力太過於強大,所以秦孝公只能表現出一種弱者的姿態才能讓敵人放鬆警惕。

    1、兩國之間的實力差距。

    秦獻公當時之所以能夠掌握河西之地主要是採用直接發動戰爭的手段奪取而來的。但是當時由於秦國已經發動了多場戰爭,把全國的大量物資全部消耗完了。可以說當時秦國擁有的這些資源並不足以傾國再次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其實在一開始秦國本身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就處於弱勢階段,雖然戰爭取得了勝利卻讓秦國更加虛弱。而魏國不一樣,如果當時兩方發生戰爭的話,那麼魏國很有可能會獲得戰爭的勝利。

    2、秦國特意做出一種弱者的姿勢來表現出自己想要換取和平局面的意願。

    秦獻公在位期間多次帶領軍隊對外征戰,獲得了戰爭的勝利把魏國當時佔領秦國的土地幾乎全部都奪了回來。要知道當時面對這種局面,魏國肯定是心有怨言的。

    當時人們對函谷關的戰爭形勢進行詳細分析之後,發現如果秦國奪回了函谷關的話,那麼魏國肯定會繼續對秦國發起進攻。秦國當時根本就已經沒有實力能夠與魏國打消耗戰了,所以自然而然要擺出一種弱者的姿態。

    當時秦孝公放棄河西地區,其實就是為了能夠給秦國爭取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對當時戰局進行分析,其實秦國最重要的應該是恢復自己的軍事實力而不應該被勝利衝昏的頭腦盲目進行戰爭。

    透過對史書研究進行分析之後,也可以發現秦孝公的這個政策其實是非常正確的,在獲得一個發展機會的時候,這位君主也廣納賢才,讓秦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

    結語:

    秦孝公之所以會割讓秦穆公辛苦奪來的河西之地,也是被逼無奈。因為若是不割讓,仍然要繼續與魏國征戰,秦國定將會有亡國之危——畢竟不僅要面對魏國的兵鋒,還要對付國內的反抗勢力,如此內憂外患,丟卒保帥才是良策。

  • 14 # 大秦泰西廷尉府

    商鞅變法的國際大背景,對於秦國而言,確實不佔主動。甚至秦孝公把秦穆公所佔據的河西以及他的父親秦獻公浴血疆場二十多年的成果重新拱手讓給了魏國,可以說簽訂了當時的不平等條約。這也是秦孝公支援商鞅變法,贏得了國際空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秦國在商鞅變法時期,是魏國的準屬國,割地,但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在魏王稱王的典禮以及魏國尋求中原霸主的多個方面全力支援魏國。在國內則進行一場十分激烈而徹底的變法。

    在當時,秦國國內的反對聲浪是很大的,不僅變法導致了很多社會資源被重新分配,社會平衡被重新打亂,同時,在當時的國際問題上,秦孝公也一直是較為軟弱溫順的狀態。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山東六國更加看不起秦國,認為這個國家已經真正不負昔日之輝煌。河西之戰被迫割讓,這也意味著秦國真正退出了戰國爭霸的舞臺,此後視之如戎狄基本上成為山東六國的共識,而此時的魏國如日中天,開始在中原地區進行多次爭霸戰爭。

    其實,秦國當時面臨的危機,不僅僅是我們所認為的長期糾纏而導致的國弱,民貧。還有西部對秦國的叛亂,同時也有因長期戰爭拖累而導致社會生產的全面崩潰。即便秦國失去了河西之地,秦國依靠其渭水平原也可以發展大農業耕作,它的國力也不會很差,但是在當時經歷二十多年的年年苦戰秦國根本沒有剩餘的勞動力進行農業生產,所以當時的秦國軍事力量雖然強大,但是在經濟層面也就陷入崩潰的邊緣。

    所以秦孝公急於維護秦國的整體穩定。決定與外國簽訂這一條約,而主要處理內部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秦孝公為了穩定國家局勢而撤出戰國爭霸戰場,在內政以後,在商鞅所確立的軍功爵制的影響和激勵下,秦國快速訓練新軍,並且迅速加入到群狼食虎的對魏國的戰爭中,剛出手就獲得了勝利,即便最後因為懼怕魏國的報復而選擇撤軍並且歸還土地,但是軍功爵制的效用以及全國新軍的戰鬥力得到檢驗。

    在桂林馬陵之戰時,商鞅和秦孝公有掐準戰略空隙直接進攻魏國。 不僅奪回了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河西地區,同時軍隊圍攻當時的魏國都城震驚天下。還有大家一定要知道的是秦國與魏國爭奪河西並不是一次戰爭就勝利的。秦國商鞅變法時期奪回的是秦國佔領的那一個部分,河西之地一直是兩國共同佔據的地方。

    並且在魏國霸權衰落時,從秦孝公商鞅到秦惠文王時期的公孫衍進行了多次作戰。整個河西之地才歸入秦國囊中。但是雙方之間的戰爭結果出來了,各地的民籍賬冊卻沒有交付,而且魏國也不承認秦國佔據河西之地,時時想要透過武力奪回。最終雙方簽訂條約,承認河西之地盡歸秦國,則是張儀的功勞。

    可以說,商鞅在秦國變法時期奪回了秦國佔有的河西,而公孫衍時期繼續發動對魏作戰,佔領了整個河西地區。而張儀為了能夠成為秦國相邦,促使魏國,真正使魏國認可並答應了整個河西之地盡歸秦國,並且交付地方行政資料,賬冊。由此,河西之戰才正式結束。

  • 15 # 兵器世界

    秦孝公將河西之地拱手相讓不假,但並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樣。秦孝公在自己父親秦獻公死後,繼承父親恢復秦穆公霸業的遺志,不斷和佔據河西之地的魏國糾纏,此時他並沒有將河西拱手相讓,仍舊佔據著秦獻公苦戰奪取的繁龐、少梁等地,只是不具備繼續進攻魏國的實力而已。

    (佔據河西之地後,魏國地跨大河兩岸)

    秦孝公是個英明神武的君王,他繼承的不僅僅是秦獻公恢復祖先霸業的志向,還有變法圖強的進步思想,他即位之初就以仁愛、恩惠收攏民心,並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勢力,派兵進攻河西之地的陝城,可見他並沒有割地求和的意思,《大秦帝國》裡以土地換時間的橋段並不可信。

    (公子虔、秦獻公、秦孝公)

    秦孝公3年,也就是公元前359年,孝公開始任用衛華人衛鞅變法。請注意,一開始的變法並沒有後來那麼細緻入微,僅僅是頒佈了《墾草令》,說白了就是鼓勵開墾荒地,增加農業人口、對商人和貴族施以重稅、規範稅收整頓官吏,直接目的就是增加國家財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這也是孝公變法的原始追求,而富國強兵就是為了繼續進行收復失地的戰爭。

    (秦孝公急於對強大的魏國復仇)

    秦孝公一開始對衛鞅的態度並不好,直到衛鞅獻上富國強兵的策略之後,才改變了對衛鞅的態度,我們可以理解為孝公迫切地需要強兵富國,因為他需要與東方的韓趙魏進行戰爭,割地求和是不可能的。

    《墾草令》頒發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58年,秦軍就和南韓爆發了西山之戰,直到10年後才與南韓立約停戰,秦國與南韓的戰爭一直沒斷過。同時,衛鞅開始變法僅僅3年,也就是公元前354年,秦軍就開始對魏、韓兩國用兵,取得了一定勝利。

    (孝公初期的秦魏大致邊界)

    2年後,秦軍又一次突襲魏國,並一舉渡過黃河攻佔安邑,這裡是魏國的舊都城,此時魏國剛剛經歷了桂陵之戰的慘敗,無力對秦國進行報復,魏惠王只能在河西之地的西部邊緣緊急修建長城抵禦秦軍進犯,但第二年(前351年)衛鞅再次擊敗魏國軍隊。

    (魏國在中原地區的持續擴張,給了秦國復仇的機會)

    不甘心被秦國欺負的魏國,用2年時間擺平了中原地區的麻煩,與齊國、趙國、楚國、宋國和魯國達成和平,隨後糾集十幾個小諸侯準備向西徹底滅亡秦國,強大的魏武卒輕而易舉的奪回了舊都安邑,這讓剛剛完成第一次變法的秦孝公非常緊張,於是在公元前350年與魏惠王會盟商討和平事宜。

    這次談判史稱彤地會盟,我們不知道秦孝公和魏惠王到底談了什麼,反正魏國一再推遲了滅亡秦國的戰爭。公元前344年,衛鞅遊說魏惠王稱王(之前他還不是王),同時放棄向西進攻秦國,專心在富饒的中原建立霸業,魏惠王聽從了衛鞅的建議。

    衛鞅遊說魏惠王距離彤地會盟已經過去了6年之久,這段時間裡秦國進行了第二次變法,我們不清楚魏國為何一再擱置入侵秦國的計劃,筆者猜測秦孝公在彤地會盟中出賣了秦國的利益,很有可能就是放棄河西之地,以此換取魏國不對秦國用兵,6年的時間裡秦國沒有再招惹魏國。

    取得對秦國的和平後,魏國繼續在中原地區折騰。公元前341年,魏國在中原建立霸業的努力,隨著馬陵之戰的慘敗而灰飛煙滅,上將軍龐涓戰死,魏國太子魏申也被俘虜。秦國則趁機再次進攻魏國,奪取了部分河西之地。直到秦孝公薨世的這一年(公元前338年),他還在對魏國用兵,奪取了魏國在黃河以西,除去上郡之外的全部土地,幾乎實現了恢復秦穆公霸業的夢想。

    (上圖是秦孝公撒手人寰後的天下版圖,魏國仍舊保有河東郡、上郡和中原地區,實力仍舊不可小覷,秦國直到惠文王時期才奪取上郡)

    由此可見,秦孝公重用衛鞅變法的這21年時間裡,對外戰爭幾乎就沒有停過,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對魏國讓步講和,維持了大約6年的和平時光,《大秦帝國》裡說秦國20年沒有打仗是不合史實的。

    假如說彤地會盟時,秦孝公真的犧牲河西之地換取魏國不進攻秦國,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秦國剛剛進行第一次變法,國力尚不足以和強大的魏國全面開戰,反正河西之地被魏國實際控制,表面臣服魏國沒有什麼不妥之處,這種忍辱負重正好體現出秦孝公的雄才大略。

  • 16 # 尋根拜祖

    黃河從青藏高原一路東下,半路“開了個小差”,溜達到蒙古草原一日遊,又從陝北高原與呂梁山之間,悄然南下抵達華山腳下,再一路向東。同時陝北高原還有一條洛水,由西北向東南方向流淌,與渭水、黃河在華山腳下聚首。

    洛水以東與黃河以西,這部分陝北高原和關中平原地帶,就叫作“河西之地”。秦國和魏國,在這塊貌似“平庸”的土地上,七十年時間經歷了五次大戰,史稱“河西之戰”。

    第一次河西之戰:公元前413年至408年,魏國以吳起為大將,動用強大的魏武卒,多次打敗秦軍,奪取繁龐、元裡、臨晉、合陽等地,設西河郡。

    第二次河西之戰:公元前401年至390年,秦國為奪回河西地區,十餘年東征不斷。公元前389年,吳起以5萬魏武卒,擊潰50萬秦軍,創下了戰國史上最懸殊的以少勝多的戰例,秦華人被迫將防線收縮於洛水西岸。

    第三次河西之戰:奪取河西之地後,魏國將戰略重心轉向東方,秦國獲得了喘息之機。公元前366年至262年,秦軍乘魏國無力西顧之際,奪回了少梁和繁龐兩座戰略要地,甚至一度攻入河東。但強大的魏國,在解決了趙國和南韓聯軍後,回師河西,秦華人知趣地停止軍事行動,雙方處於對峙狀態。

    第四次河西之戰:公元前353年,魏軍與趙、齊、楚之間爆發著名的“桂陵之戰”,孫臏以“圍魏救趙”之策,打敗魏軍,生擒主帥龐涓。秦華人趁魏軍在中原戰場無暇自顧時,發兵東渡黃河,攻克魏國舊都安邑。次年由商鞅領軍,又攻克固陽等地。

    逐步衰退的魏軍,東西雙線作戰,他們被迫在河西修建崤山長城,企圖頂住秦軍的軍事壓力。就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第二年秦孝公宣佈與魏國和談,把父親秦獻公和自己,兩代君主十幾年時間奪回的部分河西之地,又重新還給了魏國,再次把防線退縮到洛水以西。

    河西的重要性到底在哪裡,以至於兩國幾十年兵鋒不斷?秦孝公為何將到嘴的大肥肉,又吐出去了呢?

    回到地圖上不難發現,秦國無論是東出還是西首,有三個戰略要點:一是東南方向的武關,對手是楚國;二是東面的函谷關,對手是南韓、齊國;另一個就是河西,直接面對魏國與趙國。

    相對於武關和函谷關的天險屏障,河西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如果魏國想要入侵秦國,過了河西就直接面對秦國首都櫟陽,關中腹地也毫無遮擋地暴露在魏華人的刀尖下。

    所以,從戰略安全上講,洛水、黃河,以及二者之間的河西之地,是懸在秦國頭上的達摩利斯之劍,必須掐在自己手上。

    另外,河西大平原水源豐沛,是著名的大糧倉,那裡人口密度大,商業發達,經濟繁榮,是個大錢袋子。軍事戰略地緣的重要性,和經濟地位的不可或缺性,就是秦魏兩國幾十年不停死掐的原因。

    既然河西之地那麼重要,秦國又取得了軍事上的主動,秦孝公為何卻把到手的勝利果實拱手相讓了呢?

    秦孝公肯定不是慈善家,秦華人也不允許他那麼慷慨,之所以讓出河西,一是軍事層面承受不起魏國的壓力,二是秦國內部的政治危機急需解決,他被迫以退為進而已。

    桂陵之戰後的第二年,齊威王信心爆棚,驅使兩位馬仔宋國和衛國,一起發兵重鎮襄陵,企圖徹底打趴魏國。假如第一軍事強國魏國趴窩,齊國毫無疑問將取而代之,齊威王將迎來自春秋以來的齊國第二次稱霸。

    只可惜齊威王同學學業不精,不懂得什麼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不清楚桂陵之戰勝在哪裡。

    桂陵之戰並不是大規模的兵團作戰,齊軍的勝利,贏在了孫臏的一個“奇”字上,魏軍被牽著鼻子來回跑,中了齊軍的伏擊,魏武卒的優勢根本沒辦法發揮。而襄陵之戰則不同,雙方在大平原上兩軍對壘,拼的是實力。

    當謀略失效後,齊軍的戰鬥力在魏武卒面前不堪一擊,孫臏也無力改變局面。魏惠王為了確保戰局優勢,還強迫南韓充當馬仔,從聯軍背後襲擊宋、衛。

    在這種情況下,齊、宋、衛三國聯軍潰敗,襄陵之戰以魏軍完勝告終。第二年,魏惠王攜襄陵之戰的餘威,迫使另一強國趙國簽訂城下之盟。根據新達成的盟約,魏國糾合趙國、齊國,揮兵西向,瞄準了趁火打劫的秦國。

    公元前350年,魏國重新奪回安邑,又兵圍固陽。

    以秦國的軍事實力,單獨面對魏國都毫無勝算,如今魏國得到山東諸國的支援,打下去秦國肯定保不住河西。萬一聯軍打興奮了,一腳跨過洛水,對秦國來說就是滅國之災!

    在強大的軍事威脅下,秦孝公審時度勢,決定對魏惠王低頭,他忍痛與魏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款,將十幾年時間浴血奮戰奪回的河西之地,再度割讓給魏國,以換取魏國退軍。同年,為了降低軍事威脅,秦孝公下令將都城從櫟陽,西遷至咸陽。

    其實即便秦軍夠強,能抗住魏齊趙聯軍,秦孝公也扛著不住國內的壓力,弄不好不等魏華人開火,他自己就被老秦貴族搞下臺了!秦國發生了什麼?商鞅變法帶來的政治危機!

    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拉開帷幕,力度之猛前所未有,其中有兩條法令,掀起了驚濤駭浪:廢除世卿世祿制、實行二十等軍功爵制。

    商鞅變法涉及的範圍極廣,為何這兩條要拿出單獨談呢?因為這兩條法令,直接把刀架在了老秦貴族特權階級的脖子上。

    自西周分封制開始,中國就是以宗法制為核心的等級社會,豢養了一批王室、公室、卿室為代表的特權階級,他們憑藉出身,就可以父子相傳,世世代代享受特權,這就是世卿世祿制。

    春秋戰國時期的王權是相當孱弱的,天子和國君都要受制於宗室勢力的掣肘,甚至被玩成傀儡。比如齊國的國高二氏,魯國的三桓,楚國的屈景昭三家等,幾乎完全架空了王權。

    商鞅變法的核心,就是要幹掉這個特權階級,實行中央集權和王權獨裁,以保證國家利益不被宗室勢力分割,進而在國家意志領導下,保證行政效率的高效。

    因此,廢除世卿世祿,代之以軍功獲爵,等於革了老秦貴族的命!

    秦魏第三次河西之戰時,商鞅變法正處於第一階段最艱難的時刻。這段時間,秦孝公作為商鞅變法的支援力量,對老秦舊貴族採取了高壓政策,包括甘龍、杜摯、公子虔等權貴,都遭了無情的打壓和清洗。

    表面上秦孝公勝了,其實反對派只是被壓制住了,暗流一直在湧動。假如這時候秦國再遭受聯軍毀滅性打擊,毫無疑問,老秦貴族肯定會乘勢而起,甚至勾結境外勢力顛覆秦孝公的政權。

    內憂外患,往往內憂比外患更具摧毀性!在這種形勢下,秦孝公被迫犧牲河西,消弭外患,集中力量推行商鞅變法,從根子上解決國家貧弱,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

    果然,秦國讓出河西后,走向下坡路的魏國,也不願意繼續征戰,秦華人獲得了寶貴的和平期。秦人遷都咸陽後不久,商鞅變法的第二階段工作順利推行,從此奠定了秦國崛起的政治基礎。

    可見,秦孝公拱手讓出河西,既是形勢被迫下不得已的選擇,也是他韜光養晦的戰略抉擇。

  • 17 # 公子無忌shy

    這個問題中,應該是要說秦獻公吧,秦孝公和秦穆公八竿子打不著啊!

    《大秦帝國·裂變》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少梁之戰後,秦獻公身中魏軍公子昂的狼毒箭,不久去世,傳位於公子嬴渠梁,即為秦孝公。

    秦國的危機悄悄來臨,雖然在少梁之戰中俘虜了魏國主將公叔痤,但面對魏國發起的六國滅秦之盟,秦國進入了滅亡邊緣。

    嬴渠梁為了秦國的生死存亡,以及為秦國爭取時間,推行改革恢復穆公霸業。對魏國做出讓步,放回魏相公叔痤,並且割讓秦獻公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河西之地,將秦魏的邊界恢復到石門之戰前。

    這個是小說電視劇中的劇情,事情確實是有這麼回事,但是發生的時間卻有點張冠李戴了。其實秦孝公繼位時的秦國,完全不是窮途末路的境遇,反而還有點欣欣向榮的跡象。

    獻公改革,秦國逐漸強盛,第三次河西之戰,秦國收回部分失地

    秦獻公在魏國流亡時期,拒絕魏武侯的奪取秦國君位的條件。之後趁秦出子年幼,秦國內亂的機會,在秦國大夫的幫助下,回到秦國,奪得秦君之位。

    秦獻公即位後,銳意改革,意圖提升秦國國力。先是割讓部分土地,與魏國講和,安定秦國邊境。

    對內學習魏國強盛的正規化,廢止人殉、遷都櫟陽、擴大商業活動、編制戶籍和推廣縣制。終於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秦國由弱變強,擁有收復河西失地的力量。

    因為秦獻公時期,秦魏和議的達成,魏國從魏武侯開始,就將用兵和戰略重心轉移到了中原的爭霸中。

    到了秦獻公晚年,魏惠王執政時期,魏國和趙、韓的聯盟關係已經瓦解,三晉內部為了中原的利益,矛盾重重。魏國和齊國、楚國也交鋒不斷,魏國深陷中原的戰爭泥潭之中。

    因此,魏國在河西也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守,陰晉之戰結束之後不久,隨著吳起的出走楚國,魏國就開始在河西修築長城,抵禦秦軍的反撲。

    公元前366年,魏國在武城修築長城,秦獻公派兵擊敗魏軍。同年魏韓聯軍進攻周天子的洛邑,秦獻公以勤王的名義,出兵洛邑攻打韓魏聯軍,在洛陰擊敗聯軍。

    公元前364年,秦獻公發起規劃已久的收復河西的戰爭,派遣秦將章蟜領軍,進入河西,一路渡過黃河,攻入魏國的河東腹地,在石門大敗魏軍,斬首六萬人。魏國獲得趙國的支援,秦軍才退兵。

    公元前362年,秦獻公趁魏國在澮水與趙、韓聯軍交戰,再度發起河西之戰,進攻少梁邑,在少梁之戰中,秦軍俘虜魏軍主將公叔痤,佔領繁龐城。

    秦孝公繼位後,延續獻公收復河西的戰略,持續對魏國用兵

    少梁之戰後不久,秦獻公就去世了,秦孝公繼位。孝公繼位後,一面釋出求賢令,尋求富國強兵的策略。

    另一面繼續對外用兵,繼承其父遺志,收復河西之地。同年秦孝公向東發兵,圍攻魏國的陝城,意圖再奪河西要地。

    結果此時魏國已經在澮水取勝,趙國、南韓向魏國屈服,趙、韓兩國幫助魏國向秦國用兵,秦國不得不退兵,停止收復河西的步伐,但是已經佔領的繁龐保住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秦孝公繼位之初,並未出現小說中提到的危機重重的情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秦國的國力慢慢提升,已經不是魏武侯的窮國弱國了。

    另一方面,魏國的戰略重心轉移到了中原,處在遷都大梁的時期,深陷中原爭霸的泥潭中,跟各個國家都是和好一陣子,掐架一陣子,難以集中對付秦國。

    秦魏和議,秦孝公讓出攻佔魏國的河西之地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重用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先以《墾草令》拉開變法的序幕。第二年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推行第一次變法。

    第一次變法實施後,秦國國力大增。此時魏國深陷與東方各國的爭鬥中無法自拔。公元前354年,秦孝公趁魏軍圍攻趙國邯鄲之機,派出秦軍進攻河西,在元裡大敗魏軍,攻佔少梁。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派商鞅率軍從繁龐城東渡黃河,進入河東,包圍魏國舊都安邑,魏軍投降,攻佔安邑。次年商鞅又率軍包圍並佔領魏國河西重鎮固陽。

    但是桂陵之戰的失敗,並沒有令魏國元氣大傷,戰國第一強國的實力仍然存在。在邯鄲,魏國迫使趙國簽訂城下之盟,魏惠王與趙成侯在漳河結盟,魏軍從邯鄲撤回。

    與趙國結盟之後,魏國聯合南韓,在襄陵大敗齊宋衛等諸侯聯軍,齊國、楚國向魏國求和,魏國的霸業得以延續。

    魏國解決完中原諸侯的紛爭之後,調集軍隊,向秦國發動反攻,於公元前350年,奪回河東安邑,並西進包圍固陽。

    在魏軍的咄咄攻勢下,秦孝公被迫與魏惠王在彤地會盟修好,歸還此前佔領的魏國土地,緩和兩國的關係。

    從秦惠文王時代的第五次河西之戰的情況來看,秦孝公被迫歸還的土地包括少梁和繁龐,兩國回到了石門之戰前的領土邊界。

    秦孝公為何要割讓辛辛苦苦打下的土地呢?

    其實說句打臉的話,秦孝公不割讓也不行,不割地的話,魏軍也會自己再打回來。

    公元前350年的秦國,雖然經過了第一次變法的加持,國力提升巨大,但是與第一強國的魏國相比,還是不夠看的。

    此前奪取的河西之地,都是因為魏國在中原與別國糾纏,被秦軍偷襲奪取,並未與魏軍主力交鋒。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已經任命商鞅為大良造,計劃推行第二次全面的變法行動。同時秦國也在規劃遷都咸陽,沒有太多精力與魏軍征戰。

    在推行第二次變法的關鍵時期,秦軍經不起失敗,眼看魏軍奪回安邑,圍攻固陽。秦軍很難在河西與魏軍主力的交戰中取勝,一旦秦軍在河西遭遇大敗,有可能會招致貴族的反撲,那麼秦孝公有可能步秦出子的後塵。

    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索性不如與魏國議和,交出一些不太重要的利益,換得國內的穩定和安寧。變法成功後,提升軍力,有的是機會再拿回來。

    麻痺魏國,避免成為那隻給猴子立威的雞,魏國圍攻趙國邯鄲,本想把霸業推向高峰,結果被齊、楚敲了悶棍。雖然在襄陵找回了場子,但是這明顯不是魏惠王想要的。

    魏國接下來肯定還會找一隻雞來殺,秦國此時推行變法,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的環境,如果不像魏國割地示弱,還梗著脖子硬挺,估計繼趙國之後的另一隻雞,就是秦國沒跑了。

    正是因為秦孝公的巧妙運作,適當地向魏國示弱,讓魏惠王感覺秦國沒有威脅,所以才把目標定為正在轟轟烈烈搞變法的南韓。這才是秦孝公和商鞅高明的地方,如果這步走錯了,秦國就是第二個南韓了。

    最後,其實此時的魏國比之前更加可怕,桂陵之敗前的魏國,可謂是跟各國都有點樑子,誰看它都不順眼,都想幹一仗。

    但是襄陵之戰後,魏國與趙國、南韓、齊國、楚國先後結盟,山東各國進入短暫的蜜月期。如果秦國這時候跳出來和魏國硬槓,真就說不定出現了《大秦帝國》開頭的那一幕了,對秦國將是毀滅性的災難!

    所以秦孝公適時地服軟,割地求和,讓魏惠王滿足了面子,這是極高明的政治手段,令秦國躲過了危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鬥羅獨狐博若與鬼鬥羅等級相同。那麼能不能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