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獵奇動物社

    “獅王組合”是年輕的流浪雄獅為了生存自發組建的一個團隊。從表面上看,群居能夠保障它們捕獵的成功率,降低受傷的機率。而且在成長到足以挑戰其他獅群獅王時,多隻雄獅勝率也會更高。但是,多隻雄獅挑戰成功後,就意味著接管獅群的就不止一頭雄獅。那麼,它們都有交配權嗎?它們是如何相處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獅王組合的誕生

    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少有的群居性的動物。在一個獅群中,大都只有1-2頭雄獅,剩下的成員都是由母獅以及幼崽組成,雄性在獅群中主要負責巡視領地,而母獅們則協同作戰捕獵獵物。

    作為群居動物,母獅們們對小獅子的照顧可以說無微不至,從哺乳期開始,獅群中所有成年的母獅都會擔任任何一隻小獅子的哺乳者,半年後哺乳期結束,小獅子也有了進食肉食的能力,它們逐漸的會跟隨母獅狩獵,學習捕獵的技巧。在2歲之前,所有的小獅子不管雌雄一律公平對待,但是到了兩歲之後,小雄獅就會被區別對待,它們會被趕出獅群,獨自接受大自然的歷練,成為流浪雄獅。

    但是,由於小雄獅一直跟隨母獅捕獵,它們的實戰經驗有限,所以,為了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來自不同族群被驅逐的流浪雄獅們就會自發的組成一個新的團隊,這就是流浪雄獅聯盟。

    此時的,“獅王組合”雛形就有了。但是,流浪雄獅聯盟離獅王組合還差關鍵的一步,那就是不斷的磨合後挑戰其他族群的獅王,取而代之。

    流浪雄獅聯盟的出路

    流浪雄獅們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機率選擇群居,但是,這種聯盟大都是暫時性的。除了在協同作戰時可能被獵物殺死(比如水牛)外,內部的爭鬥也是常有的。等到一個聯盟中雄獅成長到4歲左右時,如果它們還活著,就有了足夠的經驗和實力去挑戰其他獅王了。

    此時的聯盟會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分道揚鑣,各自去挑戰其他族群的獅王爭奪獅群的控制權,另一個就是它們在共同成長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會共進退。

    單獨行動的流浪雄性會選擇只有一頭雄獅統治的獅群,成對的雄獅則去挑戰由一頭或者兩頭雄獅統治的獅群,而一個大的雄獅聯盟則會不斷的挑戰任何獅群的獅王,獲得支配權。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後代的存活率不足70%,原因有三個,第一就是夭折,第二個是被新獅王殺死,第三個就是在流浪時被獵物殺死。

    其中,新老獅王的更替是獅子幼崽存活率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新的獅王為了牢牢的獲得控制權,會殺死上一任獅王的幼崽,這樣做最主要的就是刺激母獅進入發情期,因為有了幼崽的母獅,至少兩年會因為照顧幼崽沒有發情期。

    獅王組合都有交配權嗎?

    原則上說,獅王組合是協同作戰挑戰原有的獅王才擁有的,它們從流浪時就並肩作戰,而且能夠走到共同挑戰獅王的境地,所以,它們之間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因此,一般一個獅群中兩隻雄獅共同統治獅群時,是沒有等級劃分的,它們共享整個獅群的控制權,當然也包括交配權。

    但是,當族群中有兩隻以上的雄獅時,交配權的歸屬會成為“兄弟反目”的導火索。我們就拿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一下吧。

    相信大家對非洲的“壞男孩組合”都不陌生,這是由6頭雄獅組成的一個雄獅超級聯盟,這種規模的雄獅團隊在整個非洲也是絕無僅有的。動物星球頻道《獅王之路》的製作團隊花了16年的時間,跟蹤拍攝了這6頭具有傳奇色彩的雄獅,它們就是“馬波侯兄弟”。

    這6頭雄獅來自南非薩比森保護區,它們就是由流浪雄獅組發組成的聯盟。這6兄弟在保護區內連續的挑戰其他獅群的獅王,在短短的一年之中就殺死了大大小小超過100頭獅子,取得了至少7個獅群的絕對控制權。

    有了龐大的獅群,馬波侯兄弟像其他新獅王一樣先對原有獅群中的小獅子進行了殘忍的捕殺。在捕殺完小獅子後,母獅們進入了發情期,這時交配權成了一個大問題。從紀錄片中看,為了爭奪交配權,雄獅們除了混戰外,甚至會殺死與之交配的母獅。

    最終,這6頭雄獅分道揚鑣,其中四隻依然控制著大部分的獅群,2只離開曾經統治的領地去到了薩比森北部的邊緣地帶,也有了自己的獅群。這4只雄獅和2只雄獅在各自的獅群中都有交配權。

    但是,在4頭雄獅組成的龐大獅群帝國中,有一頭有著絕對的領導地位,其他三頭更像是猴群中的“二猴王”,但由於它們擁有的領地範圍和母獅數量較多,所以,交配權雄獅們還是都有的,不同的是,其餘3頭雄獅要先讓領頭的雄獅挑選完成後才會擁有交配權。

    總結

    獅群中,不管有幾頭雄獅,交配權是都有的。當獅群中有2頭左右的雄獅時,它們不分主次,地位相同,都具有絕對的獅群控制權,但是當獅群中雄獅數量超過2頭時,通常會有一位擁有絕對支配權的雄獅,如果其他雄獅不服只能透過戰鬥的方式來取代或者是像那2位馬波侯兄弟一樣選擇離開。而服從的雄獅們雖然也有交配權,但是這種交配權就屬於次一級的了。

  • 2 # 百科千尋君

    雄獅聯盟中各雄獅交配權也會因等級而定,並不是每個都有,很多強大的雄獅聯盟都是因為爭奪交配權而四分五裂的。

    獅子作為唯一大規模群居的貓科動物,擁有複雜的社會結構和社會行為,獅群彷彿就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縮影。一隻雄獅在2-3歲時就會被趕出獅群,目的是為了防止近親繁殖。被趕出獅群的雄獅稱為“流浪雄獅”,流浪雄獅的日子非常艱難,它們身體還未完全長成,在各個獅群的領地邊緣流蕩,既要提防地主雄獅的攻擊,又要對抗其它的食肉動物,如斑鬣狗和非洲野犬。所以流浪雄獅的存活率很低,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很多雄獅選擇抱團取暖,結成聯盟,被稱為“雄獅聯盟”,這些聯盟少則2-4只,多則5-6只,甚至可以到達10只以上。6獅聯盟是最強大也最牢固的聯盟,過少的話力量不足,過多的話容易內訌,很多強大的雄獅聯盟都是6只。比如壞男孩、天堂6勇士、諾遲聯盟、老魔鬼雄獅、馬蹄巴、時尚雄獅、幽靈雄獅等。最多的天空被子聯盟多達11只雄獅。

    這些雄獅聯盟可能是親兄弟和堂兄弟,也可能是毫無血緣關係,來自不同的獅群,為了生存而結盟,共同奪取領地和獅群。如人類社會一樣,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雄獅聯盟奪取一片領地和獅群后,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交配權。交配權問題是雄獅聯盟分裂的主要原因,一個獅群裡面如果成年雌獅足夠多,那麼針對交配權的矛盾也不太尖銳,如果雌獅數量太少,那麼雄獅聯盟有很大可能會內訌,以致於四分五裂,被其它更強大的雄獅聯盟擊敗。

    比如著名的壞男孩聯盟,老五怪尾巴和老六撒旦就是由於得不到交配權而在2008年離開聯盟在薩比森中部自立門戶,而後與保衛者聯盟發生衝突,怪尾巴慘死。2015年克魯格幽靈雄獅聯盟也有兩隻雄獅因爭奪交配權而大打出手。

  • 3 # 力戰無雙

    作為一個混跡於某獅子吧上十年以上的老油條,按照我所知道關於獅子這方面的知識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有不詳之處還請多多指正。

    這裡說的獅王組合基本分兩類,一類是指同一個獅群長大的亞成年雄師;因為獅子常年產崽,從地主雄獅佔領這個獅群開始,會跟獅群的不同母獅交配到產下幼獅,每窩幼獅出生的時間間隔都不會很久,母獅會一窩連著一窩接連產崽(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母獅都會受孕,所以雄師可能還得斷續努力)。4個月以後,你就會看到幾隻母獅會領著一大群可愛的小獅子在領地內到處遊獵,小獅子的性別跟我們人類一樣,雄性的雌性的都有,機率一半一半,但也有個別極端的,當年的天空被子雄師出道是12頭,基本上那幾窩幼崽全是雄性了,這個獅群的亞成年雄師被趕出獅群后或者死亡或者成為偉大的獅王,數量可能是一頭到幾頭或者更多頭,他們有一個特點,都是有著血緣關係的兄弟。

    現在我要說另一類獅王組合的構成,亞成年雄獅離開獅群后,由於捕獵技能還不嫻熟,整天忍飢挨餓,飽一頓餓一頓的,吃腐食更是常家便飯,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如果遇到年齡相仿,體型相近的流浪雄獅,更有可能會結成雄獅聯盟,畢竟人多力量大,捕獵也容易多了,更重要的是成為獅王的機率會大增,在流浪的過程當中運氣好的話,會多次結盟,或者結盟後又相互離開,這個情況是正常的。當然數量越多時,再次結盟的機率會大大降低,這個聯盟的數量會達到兩頭以上,四到五頭也有,更多的就真的很少見了,至少我這麼多年的觀察,還沒有見過由五頭以上,全部由流浪獅子組成的聯盟。這些雄師雖然來自不同的獅群,但他們的關係會跟同一個獅群出來的雄獅一樣親密,不分彼此(吃飯和交配例外),相伴一生。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流浪雄師包括被打敗的獅王和老雄師。

    在雄師短暫的一生當中,他們最重要的職能就是傳宗接代,留下自已的血脈,雄師的巔峰期也就五到八九歲,剛好夠自已的後代長大成人,閨女還是留在獅群,跟母親在一起(在獅群數量足夠多的情況下,女兒也會照樣趕走),兒子繼續自已的老路。雄獅的交配權聯盟形成時就已經確定好了,因為從他們抱團的那刻起,就知道自已在這個聯盟當中的位置,老大會享受進食時佔有更好的位置,在一些影片當中,趴在獵物肚皮下的那隻雄師,一定是老大。老大還會享受優先交配權,只有在自已忙不過來的時候:獅群當中幾隻母獅同時發情,其它小弟才有機會。這樣真的不公平,作為小弟有情緒怎麼辦,他會偷偷靠近母獅,作為聯盟老大,當然不會充許這種情況發生,他會時刻守在母獅身邊,把小弟一頓胖揍,兄弟情什麼的在這時候就得讓位雄獅的最原始的本能,在其當中,母獅其實是有選擇權的,為了能生出更健康的下一代,母獅會選擇跟更強大的雄獅,在獅子的世界裡,你有時會發現一隻雄師會跟幾隻母獅同時交配。作為獅王當中的弱者,甚至於一生都不會留下任何後代,但是作為一個聯盟,他們是兄弟,彼此之間流著相同的血液,至於他們是不是親兄弟,誰又知道呢?至少雄獅間是不會在乎這些的。他們會守護著自已的下一代,直至戰死。

    當這個聯盟足夠大的時候,一個獅群的母獅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充足的雄性荷爾蒙會驅使他們四處探索,導找更多的交配機會,他們會驅趕其它獅群的獅王,殺死獅群的幼崽,再重複這個過程。這樣就會有夠多的母獅,而讓地位稍低的獅王也有留下血脈的機會。領地足夠大的時候,兄弟之間見面就難了,也許幾個月都不曾相見,甚至一年或是更久,這個聯盟就分裂了。

    雄師之間尊崇的是實力至上的原則,這也符合大自然的生命法則,在殘酷的自然競爭當中,只有那些更強大的生命,才能接受大自然的考驗。

  • 4 # 奇樂動物園

    獅子是唯一一種群居的貓科動物,由1頭或多頭雄獅帶領若干頭雌獅和幼獅組成家庭。這裡有個問題,如果是一頭雄獅還好說,如果是多頭雄獅,那麼它們的地位是一樣的嗎?都擁有交配權嗎?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圖注:壞男孩聯盟

    獅王組合的來歷

    這裡說獅王組合,那麼肯定就不是一頭雄性,那麼這些組合是怎麼來的呢?

    第一種:

    獅王一生之中都是在戰鬥中度過,當新獅王打敗老獅王接管獅群時,它通常會殺死老獅王的後代,然後等待雌性發情。剛開始接管獅群的雄獅是非常忙的,它會忙著和不同的雌獅交配。所以,你會發現,獅群裡的幼獅年齡相差都不是很大,它們明顯的呈現出階梯性,每個階段的幼獅都會有一批。圖注:天堂6勇士

    當這些幼獅長到2-3歲的時候,雌獅會留在族群裡,而為了避免近親交配,雄性則會被趕出獅群。而被趕出獅群的這些雄性幼獅就會組成同盟,同狩獵共進退,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兄弟聯盟!

    第二種:

    被趕出獅群的雄獅只有一頭或者兩頭,由於狩獵能力不足,戰鬥經驗不足,所以它們會吸納其它的流浪雄獅加入團隊,以增強團隊實力。圖注:老魔鬼雄獅

    這種組合裡面有親兄弟或者同父異母的兄弟以及其它的流浪雄獅,它們是利益共同體!

    獅王組合的雄獅都有交配權嗎?

    以上兩種獅王組合在沒有徵服獅群時,它們只是流浪獅群,當它們征服了獅群,才被稱為獅王組合!

    它們看似親若兄弟,但是其實它們的地位早在結盟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在沒有徵服獅群時,你會發現同盟的多頭雄獅,在進食的時候,最好的位置以及肉最好的部位,往往都是老大霸佔著!圖注:諾遲聯盟

    流浪時進食時地位不同,當了獅王以後交配權也大不相同。共同享受交配權的情況是不會出現的。一般情況下,老大享有優先交配權,只有老大忙不過來的時候,其餘的兄弟才能分一杯羹。

    雄獅生來的使命就是找到獅群,傳宗接代。由於獅群裡的雄獅慾望長時間得不到滿足,它們要麼會四處征戰,佔領更多的獅群!要麼就會產生內訌,兄弟鬩牆。我們所熟知的雄獅聯盟“壞男孩”,就是因為老五“怪尾巴”和老六“撒旦”得不到交配權而離群出走,最終在和“保衛者聯盟”的戰鬥中,“怪尾巴”戰死,這也是“壞男孩”衰弱的開端!圖注:時尚雄獅

    另外,在獅群中,雖說是雄獅為王,但是雌獅的意見也相當重要。雌獅會在獅群裡的雄獅裡選擇最強壯的,以求能產下更強大的後代。而最強大的雄獅往往都是老大!

    所以,在獅王組合裡,不存在公平交配,一切都是強者為王,誰厲害誰就能佔據更多的食物和更多的雌性。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強者為王是大自然的永恆色彩,這一切都是為了種族延續!因為只有最強的,活下去的機率才越大!

  • 5 # 動物博覽

    雄獅聯盟,是由雄獅組成的團伙,與雌獅組成的獅群相對應。獅群的領地在雌獅之間代代傳承,而小雄獅們長大之後就會被父母趕走,它們結夥進佔別的獅群,這就是雄獅聯盟。這是獅子避免近親繁殖的重要機制。那麼,雄獅聯盟是怎麼運作的,它們之中每隻雄獅都有交配權嗎?

    沒有等級的和平

    除了交配,雄獅聯盟在其他事上都是非常無私的。然而一旦涉及交配,每隻雄獅很自私,它們會獨自霸佔儘可能多的雌獅,不讓兄弟前來染指,這是雄性的本能。

    獅子的世界是崇尚實力的,同一聯盟中越強壯的雄獅交配機會就越多,這點毋容置疑。求偶的雄獅極富攻擊性,不斷警告同伴不要太靠近,而同伴畏於它的爪牙,也不敢輕舉妄動。然而,雄獅之間並沒有非常明確的社會等級,佔劣勢的雄獅只要有機會佔住一隻發情雌獅,也能獲得交配權。弱者的交配機會只是比強者少,而並非被完全剝奪。

    與大家想的不一樣,雄獅之間很少為交配權而大打出手交配的優先權往往以簡單的“先到先得”而建立,依靠威懾來維持。雄獅的武器太致命了,它們有理由儘可能減少衝突。雄獅必須一直看著配偶,如果配偶跑開,被它的兄弟接手,它就會失去擁有權。用獅子專家的話來說,獅子找到了沒有等級的和平

    因此,通常情況下,雄獅聯盟中每隻雄獅都是有交配權的。DNA檢測證實,雙獅和三獅聯盟中基本每隻雄獅都有交配機會。然而,弱勢雄獅隨著聯盟成員的增多,交配機會越來越少,塞倫蓋蒂草原出現過七獅聯盟甚至九獅聯盟,特大聯盟中只有少數強壯的雄獅受益,有的雄獅幾乎沒有當父親的機會。

    利他就是利己

    在這種情況下,雄獅聯盟是如何維持的呢?原來,大多數雄獅聯盟源自一窩小獅子,它們的母親是姐妹或母女,父親也是兄弟,彼此之間都是近親,它們的基因至少有半數是相同的。大聯盟中雖然有的雄獅犧牲了自己的交配機會,但讓近親產生了更多後代,只要下一代數量超過它們共有基因的反比例,對自己就是合算的。看似是損己、利他行為,實際有利於自身基因的傳承。

    並非所有雄獅聯盟都是由近親組成的,有的獅群一窩幼仔只有一隻雄獅活到成年,它就不得不獨自出去流浪,單獨的雄獅幾乎沒有可能入主獅群,它必須尋找同樣落單的雄獅結夥。這種非近親組成的聯盟並不少見,在塞倫蓋蒂草原,三分之二的雙獅聯盟,半數的三獅聯盟都沒有親緣關係。

    然而,這類非近親的聯盟至多是三獅,絕少出現四獅的情況。因為大聯盟中有的雄獅沒有交配機會,很顯然為沒有親緣關係的雄獅打江山,不會對自己的基因傳承有任何好處。

    兄弟就是一切

    雄獅團結嗎?答案是非常團結。理論上說,對一隻雄獅來說最好是獨佔與雌獅交配權,把抵禦入侵者這種隨時可能喪命的苦差事推給同伴。但現實中幾乎沒有雄獅這麼做。明尼蘇達大學派克教授的研究團隊透過實驗發現,只要有入侵者,整個聯盟的雄獅都會勇敢迎敵。即使敵眾我寡,無親緣的雄獅也如親同胞一般,迅速前去支援同伴,而不會偷奸耍滑。我們永遠無法透過外在行為判斷一個聯盟的雄獅親緣關係有多近。

    對雄獅來說,兄弟就是一切,無論是親兄弟還是結拜的幹兄弟,比地盤、雌獅、後代都更重要。地盤和老婆還可以再搶,後代還可以再生,沒了兄弟就一切全完了。假如有隻雄獅放任兄弟送命,它也只能被別的聯盟趕走,過流浪的日子,而且絕無可能重新入主獅群,它的命運註定是悲慘的。

    合群基因的傳承

    雄獅之間結盟,表面上看對交配權少的雄獅有害,但如果它們不結盟,根本就沒有入主獅群的機會,更別說交配了。雄獅聯盟進佔一個獅群通常只有兩三年的時間,但特大聯盟可能霸佔一群雌獅長達七八年。即使有的雄獅很少有機會當爸爸,但考慮到大聯盟都是近親,讓它的兄弟給它生一大堆侄子,也有利於它的基因傳承。

    有時大聯盟會同時佔領多個獅群,這時候交配本能往往會導致聯盟的暫時分裂。有幾隻雄獅與這一群雌獅在一起,而另外幾隻雄獅可能去了那一個獅群。儘管它們的兄弟感情不會就此割裂,但由於相距太遠,真來了入侵者無法快速支援,就容易被各個擊破。分裂的結果從短期看讓每隻雄獅都有了機會交配,但它們佔領獅群的時間會縮短,反而對它們不利。

    無親緣的雄獅結盟是建立在雙方都有交配權的基礎上,儘管交配權並不均等,而是有多有少,但是,與它們多年獨自流浪生活中那種擔驚受怕的日子相比,它們也不會計較什麼了。

    總而言之,對獅子來說,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合群的基因就這樣在獅子的血脈中流傳。

  • 6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當一隻發情的雌獅在獅群中與一隻雄獅交配時,獅子會繁殖,並自行懷孕和分娩。她獨自照顧和保護幼崽,當它們長到6到8周大時,她會重新回到獅群中。 雌獅不會在獅群之外交配。獅群可能有一到四隻佔優勢的雄獅,而雌獅會和它們中的任何一隻交配。也就是說雄獅聯盟的雄獅都有交配權。

    一隻獅群的雌獅通常會同步繁殖,這樣幾隻雌獅會在同一時間產下一窩幼崽,這樣它們就可以合作撫養幼崽。當繁殖開始時,雄獅和雌獅有時會放棄進食,每半小時交配一次,一天多達40到50次。108到110天后,懷孕的雌獅離開獅群獨自在一個孤立的洞穴或灌木叢中分娩。

    幼獅出生時是不能睜開眼睛和獨自生存的,直到三週大時才能行走。在此期間,雌獅要留在幼獅身邊保護它們。幼獅面臨著像豹子、鬣狗、豺、鷹和蛇這樣的食肉動物的威脅,它們的死亡率很高。 如果其他母獅生下了相似年齡的幼獅,那麼幼獅融入獅群就更容易了。

    如果有年齡較大的幼獅,在捕食獵物時,體型較大的幼獅會管理體型較小的幼獅,幼獅有可能餓死。在6到7個月大的時候,幼獅就斷奶了,當大約3到4歲的時候,它們就達到了性成熟。在那個時候,雄獅被驅逐出獅群,母獅通常被允許留下。

  • 7 # 優己

    獅王組合都會有交配權的!獅子的社會程度非常高,他們有自己的思維跟社交方式,這是它們在聯盟時候達成的合作協議。

    在獅子這個種群裡,雄獅的生存機率非常低,一般一百隻公獅子才有一隻可以活到成年(一般死於其他雄獅的撲殺或者自己餓死病死)。所以在獨自流浪的時候為了增加生存機會,他們會跟其他落單的公獅結盟,成為結義兄弟,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那種。由於獅子的生存環境很惡劣,這種感情往往非常真切(利益關係也很大,一般是一損俱損,所以都很重視彼此關係)!

    不過呢,如果是那種被獅王征服的公獅就不行!這種雄獅一般是在新獅王征服一個獅群的時候,新獅王按著規矩會殺死獅群裡所有的雄獅(包括未成年公獅),有極個別會被允許活下來(自己選擇臣服),雄獅之間表示臣服的方式就是被咬掉睪丸,從此成了騸獅,這種騸獅肯定是沒有交配權了。

  • 8 # 有想法的葉子

    肯定有,自然界中雄獅至少都是2只以上結伴同行,它們多屬於兄弟,父子有血緣的關係。除非意外死亡一般都是相互陪伴一生,因此雄獅組合的關係十分牢靠,要高於跟獅群中的雌獅關係。

    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說雄獅組合的關係。雄獅小時候就已經選擇好幼時一同玩耍的同伴作為自的一生的伴侶,從被父親驅趕出獅群流浪的那一刻,雄獅兄弟就相依為命,在殘酷的自然界中,沒有了父親的庇護,母親提供的食物,小雄獅們只能靠自己忍飢挨餓四處討生活,在強敵環伺的自然界中,這其中生存艱難成都無法想象,大多數年輕的雄獅就是在這種環境快速的成長為有經驗的新獅王。

    雄獅組合在流浪的時期,一起捕獵,進食,抵禦強敵,逃亡,建立很深厚的情誼。與其他貓科動物不一樣的,就是雄獅在這個時期學會了跟同伴分享自己得到的一起,這其中包括以後它們佔領新獅群。

    雖然雄獅組合在佔領獅群之後會由其中一隻雄獅作為首領,但是由於獅子的領地寬廣,一般在獵物充足的地方可以小到20平方千米;而在獵物稀疏的地域中它們也許不得不建立大到400平方千米的領地。由於雄獅每天都要巡視自己領地,以防止其他雄獅入侵自己的領地,因此雄獅跟獅群的雌獅通常不在一起,這就造成了其中雄獅有機會接近獅群中的未受孕的雌獅進行交配。加上獅王的後代眾多,雌獅的這種行為獅王通常不會察覺。要明確的獅王通常不會干預自己的兄弟,在獅群的挑選雌獅傳播自己的基因。

  • 9 # 麥克斯韋妖妖靈

    在群居動物的世界裡,一般只有族群的領導才享有完全的交配權。在一個黑猩猩的族群裡,只有一個族長和它的成群妻妾。

    在一個獅群裡其實也是這樣的,獅子同樣是群居動物,一般來說,在一個獅群裡只有一個絕對領導者—獅王,剩下的獅子基本上都是雌性和未成年的雄獅,雄獅在成年之後就會被逐出獅群。如果是獅王爭霸中,老獅王被打敗了,那麼它的後代很可能會被新獅王咬死。

    獅群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叫做獅王組合,那麼在這樣一個組合中交配權是如何分配的呢?

    獅王組合

    這個獅王組合的成員都是男性,而且都是因為到了年紀被趕出族群的“流浪漢”。這個時候,這些雄獅雖然都已經具備了成年雄獅的體型,但是它們在捕獵和生存上仍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它們就一起抱團取暖了,這樣一個組合也就出道了。

    這樣一個組合就像是它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期,雄獅們共同捕獵提高捕捉獵物的可能性,也進一步提高了在草原上生存的機率。

    宣戰

    在動物世界中,求偶爭霸戰真的太多了。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為了求偶而大打出手,甚至在很多動物的族群當中,打贏仗就說明獲得了一個族群絕對的統治權以及交配權。

    這樣一個雄獅聯盟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為宣戰做準備。也就是說雄獅聯盟中的獅子可能會去挑戰某一族群的獅王,一旦挑戰成功,它就能成為新的獅王,並且趕走老的獅王。

    這樣的一個組合,一般只有兩種解決,一是組合進行下去,雄獅在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第二則是內部鬧分裂,最後各走各的獨木橋。

    交配權的分配

    只有兩頭及以上的雄獅去挑戰一個獅群的獅王,才存在這樣的分配問題。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兩頭雄獅的情誼是非常深厚的,而且地位的獲得也是他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兩者一般在獅群中的位置是非常平等的,包括交配權。

    正常情況下,一個獅群最多隻有一隻獅王,最多兩隻。有更多領導的情況也是有的,但是機率非常之少,而且很有戲劇性。

    有一個紀錄片就曾經講述了6只雄獅組成的壞男孩聯盟,這6只雄獅的組合非常強大,在一年之內就挑戰了幾十個獅群,殺死了上百頭成年獅和幼崽。

    所有的權力爭奪都是這樣,分羹的“獅子”多了,內部的矛盾往往就會被激化了。這6頭雄獅中,最終有兩頭和它們分道揚鑣了,去了其它的地方統治別的獅群了。剩下的4頭雄獅也分別統治著4個獅群,但是這4個獅群仍是一個大聯盟,其中仍有一頭雄獅發揮著絕對領導的作用,其它的3位就相當於“副獅王”了。

    大領導也是交配權的選擇者,另外3位小領導只能挑大領導剩下的。

    獅王組合都有交配權嗎?

    有的,只要他們打敗了另一個獅群的獅王。無論是它們分別成為了某一個獅群的獅王,還是共同成為了某一個獅群的獅王,它們都是擁有交配權的。在一個只有一頭或者兩獅王的獅群中,統治權和交配權往往是非常平等的,但是當分權的物件多了之後,內部鬥爭很有可能就產生了。

    因此,擁有絕對力量的強者依然擁有最先選擇配偶的權力,而剩下的獅王只能挑選殘羹剩飯。

    小結:

    獅王組合是流浪的幼年獅為了在草原上提高存活機率而自發組成的聯盟。當它們的實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們就會去挑戰獅群,成為一代獅王。

    有時候可能是兩頭雄獅共同成為了一個獅群的新王,由於他們擁有深厚的感情基礎,它們的統治權和交配權分配往往是非常平等的。

    然而,當統治的雄獅多了之後,內部的鬥爭也會開始,然而擁有絕對力量的雄獅依然享有配偶的優先選擇權。

  • 10 # 鍾銘聊科學

    在非洲大草原上,由於草原低曠,沒有遮擋物,使得這裡的許多食肉動物必須依賴群居而生,以群體圍捕的方式捕獵,獅子也是其中一種。

    獅子雖然是群居動物,但為了避免近親交配,大多數未成年雄獅會離開自己原有的部落,透過挑戰別的獅王,來加入別的獅群。

    有時,同一個部落的流浪雄獅幼崽們會聚集在一起,它們不僅會一同捕獵,而且會一同挑戰別的獅王,共同統領著獅群。也就是說,該獅群擁有兩個獅王,甚至更多。

    然而我們知道,在獅群中,所有雌獅的交配權都歸獅王所有,那麼如果一個獅群之中有兩個獅王,或者更多的獅王,那麼它們都能獲得交配權嗎?

    獅王組合

    關於獅子的交配,人們對其有一定的誤解,雌獅並沒有發情期,但它們在撫育後代時不發情,而它們通常會撫育2年左右的後代。

    為了促進雌獅發情,雄獅打敗原來的獅王后,第一件事就是咬死部落中未滿6個月的獅子幼崽。雖然有些雌獅為了躲避雄獅的殺戮,會帶著幼崽逃離,但大多數雌獅在新任獅王咬死幼崽後,會接受新獅王,並很快發情。

    雄獅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一般雄獅在同一個部落中當獅王的時間是2年,它要保證自己的後代能夠在此期間長大。

    另外,雌獅在發情時會集體發情,雖然沒有科學解釋這一原因,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當雌獅集體發情時,其生育的幼崽可以得到每一個雌獅的照顧,它們彼此之間可以哺乳,有助於提高幼崽存活率。

    如果新任獅王是兩隻,或者是更多的雄獅,那麼雄獅內部也會進行戰爭,其中體型較大,力量更強的雄效能佔據更多的雌性,而次一級的獅王也能趁強壯的獅王不注意時,與雌性交配。

    一般情況下,獅群中如果成年雄獅數量超過5個,則很有可能會分成兩個群體,這是因為雄獅越多,內鬥越多,產生的損耗也越多,不如分散成兩個群體各自發育。

    總而言之,如果獅群中有兩個獅王或者更多,那麼除了最強壯的獅王之外,其他的雄獅雖然也有交配機會,但機會較少,所以它們能留下的後代也較少。

    獅王的苦惱

    雖然獅王威風凜凜,統治著整個獅群,但其實獅王的日子非常艱難。每一個獅王,都要從小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獨自闖蕩。而且一般它們離開家庭的時間都是未成年,它們的身體還未完全發育,身體素質還沒有達到頂峰, 因此此時的它們還無力挑戰別的獅王,只能獨自捕獵,或者和自己的其他兄弟組成“壞男孩聯盟”,不過這個聯盟是暫時的,它們可以隨時退出或者加入。

    雄獅在流浪期間需要自己捕獵,但沒有交配權,想要繁衍後代只能透過挑戰別的獅王。而雌獅則會留在自己的種群之中,透過團結合作的方式來獲取獵物,並且無論獅王怎麼變,它們都不會受影響。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雄獅的死亡機率比雌獅要大得多。

    另外,當獅王身體素質下降時,別的雄獅也會來挑戰它的獅王之位,並且把它趕出獅群。要知道的是,獅王在團隊中很少捕獵,它們的分工是保衛領土的安全,而且它們在獅群中的地位很高,雌獅捕獵結束後,獅王有權第一個吃。

    總結

    雖然獅王組合中相對弱勢的一方只能趁強勢的獅王不注意時交配,但如果相對弱勢的一方獨自離開獅群,則很難再獲得交配的機會,所以即使它覺得命運不公,也會留在該獅群中。

    在野生條件下,獅王統治獅群的時間普遍為兩年左右,而此時的雌獅還未達到性成熟,所以避免了近親交配的煩惱。如果獅王超長待機,以至於它們的女兒都已經長大時,此時它們的女兒性成熟時間會明顯推遲,以避免禁忌戀的產生。只有當別的雄獅(非親生父親)統治時,雌獅才會發情。

  • 11 # 展翔的天馬

    一般來說,獅王的組合都會擁有交配權的。如果沒有交配權的話,那麼雄性的獅子還要組合在一起幹什麼?還不如自己單幹,這樣也許還能獨佔配偶。

    但其實獅子組合在一起是有必要的,因為在一個獅群當中,幼小的雄獅是不可能一直都留在這個獅群的。一是因為獅子是草原之王,當然這個稱號並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需要磨練出來的,如果下一代的雄獅只會留在原來的獅群得到庇護,那麼獅子的雄風很可能就會退化。

    所以年幼的雄性獅子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就會被驅趕出原有的獅群,跑到社會上去磨練了。另外一種原因是,如果這些幼小的雄性獅子還留在原有的獅群,那麼它在獲取交配權的時候,這個交配的物件很可能就是近親的雌性獅子,那麼對於獅群的繁衍後代也是不利的。

    所以叫小獅子都會有一段時間外面流浪漂泊,但如果是落單的獅子,其實它們並不是很安全,因為落單的獅子很可能會成為鬣狗的獵殺物件,尤其是非常飢餓又沒剩多少體力的獅子,更加容易受到鬣狗的攻擊。

    因此要是遇上其他的獅子,它們就有可能會組成聯盟,畢竟獅子只要不是落單,就沒有鬣狗敢輕易地攻擊它們,哪怕是獅子已經變得非常飢餓了。畢竟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獅子聯合在一起,它們就可以相互協調,而鬣狗群在對付一個獅子的時候都感覺到不是那麼容易,要是同時對付兩個以上的獅子,勝算就非常低了。

    而獅子本來就是屬於群居的動物,此時它們被驅趕出了原有的獅群,想要獨自生活也是有點困難的,如果有同伴可以互相幫助,它們也比較容易接受。

    它們結伴同行的話,安全感的確提高了很多。但如果真的涉及到了交配權,獅子基本上是不會相讓的,因為這是猛獸的本性,畢竟誰都喜歡自己擁有更多的交配權。

    當這些獅子聯盟遇到其他的獅群,並且可以成功的地得到其中的雌性獅子,就會擁有交配權。當然也是比較強壯的獅子,才會擁有更多的交配權,處於弱勢地位的雄獅,也還是會擁有交配權的。

    其實獅子交配的時間非常短暫,有的是幾秒,或者是幾十秒,很少有會超過一分鐘的情況,這樣就給那些弱勢的獅子提供了機會,就算它們的實力不是很強,打游擊還是可以滿足交配權的。

    而那些成熟的雌性獅子,一天中對於性交的需求也是比較大的,所以它們一般都不會躲著雄性獅子,哪怕這個雄性獅子換了一個又一個。也就是說在雌性獅子數量相對比較多的情況下,實力比較強的雄性獅子根本就管不過來,自然就會留給了其他獅子交配的機會,除非雌性獅子的數量真的比較少,獅王可以專心地守著它。

    綜上所述,獅王組合基本上都是擁有交配權的,就是因為是指每次交配的時間比較短,而雌性獅子每天對於性交的需求量也比較大,自然就給弱勢的獅子提供了機會。

  • 12 # 科學黑洞

    獅子是一種大型的貓科動物,也是所在區域的頂級獵食者,目前只分布在非洲草原以及亞洲部分割槽域。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貓科-豹亞科-豹屬下的成員,也是五種大型貓科動物之一。

    獅子由於生活的區域性,生存壓力要大於其它貓科動物,因此它們在進化的過程中也逐漸地形成了群居生活以及繁殖策略。野外的獅子非常強大這毫無疑問,在自然界中也沒有天敵,但是和獅子有著重疊生存範圍的斑鬣狗,給獅子的生存帶來很大的壓力。

    斑鬣狗是非常典型的群居動物,為了緩解壓力保證種群的繁衍,獅子成為貓科動物中唯一群居的成員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獅子是群居生活的,因此有著和其它貓科動物不同的繁殖策略。一般一個獅群中的配備是獅王+雌獅+幼獅,雄獅作為獅王至少會有一隻,特殊情況下獅王也會有助手。獅群中的幼獅在2-3年性成熟之前,小雌獅和雄獅有不同的發展道路。

    為了避免親近繁殖的發生,小雄獅會被獅王驅逐出獅群開始人生中的第一次流浪,而小雌獅會一直留在獅群中,最後成為獅群的中堅力量。前邊已經提到了,小雄獅被驅逐出獅群后開始自己的第一次流浪,但是生存往往並不是那麼容易,因此就會出現結伴同行的情況,最常見的是那種一起被從獅群中驅趕出的“兄弟”。

    結伴同行的流浪獅它們會協同捕獵以及挑戰其它獅群的獅王,爭取實現人生的巔峰,成為獅群的新獅王,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獅王組合,一個獅群中有大於1只的雄獅。在南非的Djuma保護區,曾經出現過非常著名的獅王組合,它們被稱為“Mapogo”聯盟,大家常把它們稱之為壞男孩組合。

    壞男孩組合就由六隻流浪雄獅構成,它們的組合當時在南非的大草原上引起了腥風血雨,當地的很多獅群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受到影響,很多幼獅都被壞男孩組合殺害,並且在最巔峰的時候統治了當地的大部分獅群,當然也有很多後代繁殖。

    一般而言獅王組合根據實力也會有等級之分的,例如一個獅群中有兩隻雄獅,其中只有一隻作為獅王,另外一隻只能輔佐獅王抵抗外來流浪雄獅的侵擾。當交配季節到來,獅王也會防著自己的助手,但是即使作為助手雄獅,在交配季節到來之時,它也能尋找到和雌獅交配的機會。

    任何物種生存都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繁衍自己的後代,雄獅透過PK不惜受傷也要當上獅王,本質的目的也就是想要獲得交配權,並且想要一直保持有交配權就需要不斷的鬥爭,在這個過程中雌獅在沒有後代幼獅的情況下一般都不會幫助雄獅抵抗外敵。

    從最優繁殖策略上是完全可以理解這種行為的,因為雌獅也想要擁有更加強大的獅王,這對於後代幼獅是有好處的。但如果有小獅子存在,雌獅就會幫助雄獅抵抗外敵,因為新的獅王登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死所有前代獅王留下的後代。

    一般一個雄獅只會在獅群中當2-3年的獅王,那是它的巔峰時期,身體素質最好的階段。但即使再老當益壯也難以抵抗年輕力壯雄獅的挑戰,在這之後就是雄獅一生中的第二次流浪。這次流浪生活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它們年老體衰,最終因為無法捕獵餓死或者因為無體力被斑鬣狗圍攻獵殺。

    雄獅的一生有過巔峰最後也會很悲壯,它們必然會努力地完成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獅群中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因此說獅王組合都擁有交配的權利。

  • 13 # 來看世界呀

    一般獅群是少數幾頭雄獅和更多雌獅組成,雄獅可以是兄弟關係,也可以是其它親緣關係,靠武力決出獅王,獅王有最高交配權,但也會給兄弟留下點雌獅作為交配物件,不然不利於統治。

    獅群是非洲草原最強大的戰鬥力集團,不過非洲草原的物種豐盛,存在著很多兇猛的獵食動物,獅子由於是頂級的獵食動物必須保有一定量的草場面積,所以不同的獅群之間也常爆發鬥爭,為了更好地生存獅子最終產生了家族叢集的生活方式,獅群有大有小,大的最多二三十頭,小的家族也有七八、十來頭,這樣就能面對非洲各種大型食草動物或者其他獵食動物;

    雄獅戰鬥力最強,負責保衛領地和交配(繁殖),在繁殖季節獅王需要旦旦而伐,可能是因為非洲草原的氣候比較惡劣,有時旱有時澇,給雌獅成功受精的機率不高;雌獅主要負責捕獵、帶崽,通常帶崽的時間為2年,負責將後代訓練成出色的獵手,可以很好地識別周圍存在的危險,雌獅成年後會被留在獅群中,雄獅在2歲前後則會多數被獅王驅趕,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交配權。

    野獸嘛,本能地為了生存和繁殖,獅王因為戰鬥力最強佔據更多的交配權無可厚非,對於進化的意義來說,強大的獅王要麼是體型龐大,要麼是更聰明,它的基因更多的流傳下去也利於獅子長久的進化,但是它也不能完全禁絕家族中其它雄獅的交配,動物不像人有很強的理性思維,它們到了繁殖的季節就靠雌獅分泌的荷爾蒙所吸引,

    聞到相應的氣味雄獅就會產生一定生理反應,光讓兄弟看著不讓兄弟交配,顯然也不大利於獅王的統治,所以它也的默許家族中其它的獅群保有一定的交配權,同時獅群中的雌獅也有獅王自己的後代,允許其它雄獅的交配權,也利於保持種群基因的穩定。

    獅子交配物件一般都在家族中找,而雄獅集團全是雄獅,自然沒有交配的物件,它們想要交配只能靠“搶”,也就是攻擊其它的獅群,純雄獅組成的獅群戰鬥力強悍,對其它獅群的危害極大。曾經有一支由6頭流浪雄獅組成的獅群,被稱為“壞男孩聯盟”,所有的個體成年後這支獅群的戰鬥力強盛,且其中有幾頭獅子的家族在小時候就被別的獅群攻破,不得不到處流浪嚐盡了心酸,所以它們性情兇猛,攻擊了多個獅群,

    它們的這種作為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理本能,一方面成熟後繁殖的慾望會增強,可聯盟中卻只有雄獅,顯然無法滿足,於是就到處攻擊別的獅群,為的也是建立自己的王國。最終它們也分化為數個種群,其中有2對兄弟和2只單獨的流浪雄獅,分別建立起來4個獅群,都佔據了一些草場和雌獅。然而爭鬥的本能在它們建立起種群後越來越強烈,最後互相爭鬥,結果戰死的戰死,失蹤的失蹤,在殘酷的非洲草原失蹤也就意味著死亡。

    生存和繁衍是絕大多數生物存在的意義,繁衍關係著種群的進化,所以基因也決定多數生物在繁殖季節會有本能的反應,即便是沒有誰教授它相應的活動它們也會,就像如今的家貓家狗,和人類在一起,沒怎麼見過其它個體的交配行為,但是到了繁殖期湊在一起卻自發地有相應行為。獅王控制著種群的存在和發展,然而卻無法控制生物的本能,所以會允許自己的兄弟父輩有交配的權利,儘管少卻也保持了繁衍的權利。

  • 14 # 悟空科學

    獅王組合都有交配權嗎?

    由於獅群裡的獅王有絕對交配權,所以,那些未成年的雄獅不管有幾隻,都會很快被驅趕出現在的獅群,這大概是獅子避免近親繁殖的自然行為,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獅群出現兄妹、父女和母子進行繁衍後代的行為。

    所以,不管一個獅群的獅王如何更替,雌性獅子都不需要離開自己的領地和群體,然後不斷地和新獅王繁殖下一代。

    如果獅群中正值壯年的獅王突然死了,暫時沒有新的雄獅成為新獅王,那這個獅群裡就可能被好幾頭沒成年的兄弟雄獅保護。但是,他們很快就被會新的獅王取代,然後被集體趕出獅群,而那些曾經被它們守護的雌性母獅、包括自己的獅子媽媽和姐妹,都不會那麼有任何實際行動來阻止這一切發生,而它們有可能會聯合起來成為另一個獅群的獅王。

    那麼,獅王組合的每頭雄獅都有交配權嗎?它們如何進行分配的?

    一個獅群不止一頭雄獅其實並不奇怪,這樣的現象在自然界也算比較普遍的存在,而那些獅群中的獅王組合很多都是被驅逐出來的親兄弟,當然,也不排除可能是它們在自己最困難時遇到的幫手。

    一頭雄獅要當上獅王是很難的,年幼時有被新獅王殺死的風險,被趕出獅群后有被其他強大對手幹掉的可能,而要當上獅王還得先戰勝獅群中當時的獅王,而這些都是每一代獅王的必經之路。

    為什麼獅王進群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驅逐或者殺死幼獅?

    主要就是為了讓雌獅不用再養前任獅王的幼崽,然後和自己交配繁衍後代。當一個獅群中有2頭或更多獅王的時候,實際上都有所謂的交配權,只不過不可能做到分配到一樣多的交配物件。

    儘管在抵禦外敵的時候,這些獅王哪怕不是親兄弟也會一致對外,但在繁衍後代這件事上,如果是戰鬥力更強的雄獅,自然也會比獅王組合中的其他成員擁有更多交配物件。不過,一頭雄獅往往只能當2年左右的獅王,儘管在這段時間裡,它們可以確保一部分後代在獅群長大.

    但是,一旦獅王自己被其他獅王取代,這些終將會被逐出獅群的幼獅也不能為它做什麼。當一頭獅子失去獅王的身份,更多時候又成為了孤軍奮戰的一員,再難像年少時那樣和同命相連的獅子聯合起來。所以,雄獅很少能活到老年階段,更難自然老死,而身旁沒有子女和配偶,也註定了它們只能暴屍荒野,又或是被其他對手分食。

    為什麼說繁衍後代是動物的本能,而贍養父母卻可以算得上是人類獨有的文明?

    其實就是這個道理,獅群在這方面其實還相對好一些,至少呆在獅群裡的母獅子,還有可能在年老之後受到其他群內成員的照顧,比如,當母獅子失去了捕食能力時,群裡的幼獅和其他雌獅子,都會主動將食物分其食用,而不至於這隻母獅子被直接而死,只不過雄獅只有四處戰鬥的宿命,直至生命結束為止。

    因為,在自然界中,更多的動物都是在自保,如果所有家庭成員都呆在一個地方,結果很可能就是大家一起餓死,因為在有限的領地範圍內,能夠獵捕到的食物畢竟是有限的,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還會發生幼崽被父母所食的殘酷場景。

    動物和人類完全不同,它們對環境的依賴很大,所以才有了所謂的發情期和繁殖期,只有適當的季節才能獲取到更多食物,而環境中的溫度也才更有利於提升幼崽的成活率,有足夠多的後代就是一個物種能在地球上長久繁衍生息下去的基礎。

    所以,儘管我們尊重生育自由,但也並不會提倡大家都不生兒育女,畢竟更先進的人類社會文明,依然需要有人來建設和創造。

    人類是高等動物,並不只是因為我們擁有其他動物無法相提並論的智慧基因,當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時候,我們懂得用更多明確的規定來約束和督促自己的行為。儘管我們用來比喻子女孝敬父母的“烏鴉反哺”,很可能並未在自然界中真實上演過,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生養我們的父母始終心存感恩,然後逐漸形成了一種社會文明。

  • 15 # 求知娘

    先說下結論,在交配物件充足的前提下,獅王組合的成員都享有交配權。成為獅王——雄獅的宿命

    獅子是一種群居性動物,一個獅群通常由1到2個雄獅,多個雌獅和幼獅組成,如果獅群被流浪的雄獅聯盟入侵,更換了首領,那麼就會形成由多個雄獅共同統治的獅王組合。

    獅王在獅群中扮演領導者的角色,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尊榮。在成為獅王的日子裡,除了盡到領導者的責任,它還要不斷準備和接受來自其他雄獅的挑戰,在搏殺中誓死捍衛自己的榮耀和地位,直到力竭戰死或年老力衰被逐出獅群。

    對每一隻草原上的雄獅來說,成為獅王是畢生追求的夢想,也是無法逃避的宿命。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登上獅王寶座並非易事,其中要經歷無數的艱辛磨難。大部分雄獅在還未成為獅王時,就已經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獅王組合的出現

    一隻小雄獅在三歲左右就會被獅王驅逐流浪,成為草原上的孤兒。肩負著延續血脈的使命,小雄獅往後歲月的唯一目標就是活下來並且成為獅王。在野外流浪的小雄獅勢單力薄,為了承受住大自然的嚴酷考驗,它們自發地選擇聯合,結成了雄獅聯盟。通常,雄獅聯盟由存在血緣關係的親、表兄弟在被逐出獅群時自然形成。同時,也存在沒有血緣關係的雄獅聯盟,這種聯盟由各自落單、抱團取暖的小雄獅組成。

    聯盟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小雄獅的狩獵成功率和野外存活率,它們相依為命、患難與共,在無數個風餐露宿的日子裡一起追捕獵物,一起躲避其他族群的追趕。日益強大的它們,開始尋找可以挑戰的領地。

    雄獅聯盟的成員羽翼豐滿後,會一起前往其他獅群的領地挑戰老獅王。這些年輕雄獅身強力壯且人多勢眾,幸運的話,它們會入主成為多個獅群新的獅王,形成獅王組合。在撒比森保護區,有一個著名的雄獅聯盟——“壞男孩聯盟”,聯盟的老大是一隻叫恩格拉拉里克的雄獅,它帶領自己的兄弟南征北戰,統治了當地多個獅群。短短一年內,它們殺死了近50只獅子,使薩比森保護區內的獅子數量銳減了將近40%。

    傳奇獅王——恩格拉拉里克

    獅王間交配權的劃分

    佔領獅群的獅王組合,每個成員都被稱作“獅王”,共同管理獅群,分享資源。不過其中必然有一或兩頭最強壯的獅子佔據主導地位,擁有更多的權力,包括交配權。

    在交配資源充足的情況下,獅王組合裡的每隻雄獅都擁有交配機會。科學研究也證實,在雙獅和三獅聯盟中,基本上每隻雄獅都能與雌獅交配。然而,當雄獅數量過多,交配資源緊張時,相對弱勢的雄獅獲得的交配機會就會減少,甚至失去交配機會,獅王之間甚至會為了爭奪交配權而大打出手。

    結語

    雄獅的一生是浪漫而悲壯的,它們像是追逐夢想的朝聖者,在成為獅王、傳承血脈的道路上,堅定地執行“要麼贏,要麼死”的信條。令人惋惜的是,大自然對這些雄獅毫無憐憫之情,它們中的大部分最終淪為了這條路上的殉道者。

  • 16 # 雜談胡侃

    雄獅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一個獅群通常由2頭雄獅,至少2頭雌獅,若干幼獅組成。在雄獅獅群中,一般雄獅主要負責保衛領地和迎接來犯之敵。獅群的生活開銷(捕獵),通常都是由母獅負責,如果遇到像水牛這樣大型的獵物,雄獅才會出手。

    【基本每隻雄獅都會有傷痕】每一頭雄獅都是流浪兒

    獅子,從降生的那一刻,就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危險,雌獅有一次能產下2-4只幼獅,但最終這些幼獅的成活率不到20%,在半年內,部分雌雄,這些小獅子都會被一視同仁,在這期間,主要是母乳餵養,半年之後,它們依然十分稚嫩,吃的還是由母獅子來解決。這樣的日子,再過半年,小獅子就要開始跟隨獅群觀摩學習捕獵技巧。通常是藏在暗中觀察,雖然有時候看得心癢癢,躍躍欲試,在這一階段,也會有一些莽撞鬼在獵物的反抗之中不幸喪生。

    差不多半學半練1年左右,獅王為了本小家族的戰鬥力和基因純正性開始把自己的親兒子毫不留情的往外趕,倘若有戀家不想走的,總是被一頓收拾,遭受家族的一頓毒打之後灰溜溜的告別家鄉。就這樣,在已經成年之際的獅子小夥子開始闖關模式,開局一張嘴,準備白手起家。

    在非洲大草原上,沒有多少社會經驗的流浪雄獅多的是,在家靠父母,除外靠朋友,在永遠失去飯來張口的家後,江湖上的朋友總是那麼貼心,一路流浪,一路交友,終於,在一起談人生談理想的夥伴隊伍很快被拉起來,初入江湖的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他們開始尋思著自己也需要女人,需要地盤,需要尊嚴,於是,結盟的年輕獅子開始在大草原上尋找挑戰的機會,起初,只是挑那種雄獅比較少的獅群進行比武,如果打贏倒還好說,地盤、女人就都有了;一旦輸了,極有可能小命都撿不回來。

    兩頭雄獅分雌獅

    落敗的雄獅,開始閉關修煉,不斷強化戰鬥力,伺機而動,為擊敗下一個獅群的獅王做準備。有獅子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旦自己的老大被其他獅子擊敗,原來獅群中的雄獅便死心塌地的跟著這位新來的大哥,而新來的大哥絕對容不下落敗之獅的後代還在自己獅群內部活著,於是,一場血腥的斬草除根行動開始了,等手下敗將的後代被自己殺光後,原來的母獅就會不斷向新大王獻媚,企圖得到更加強大的基因,新大王倒也爽快,很快就在新地盤裡播下自己的種子,此時,原獅群中的元老光棍還在一般眼巴巴的看著呢,為了顯示自己胸懷廣闊,兄弟情深,新獅子王也會把雌性獅子資源勻一點給資深老光棍。

    當然,大草原上的形勢時刻發生著變化,今天你還當著老大,保不齊明天就有更強大的後生來跟你搶位置,就這樣,獅子生於憂患,同樣也死於憂患。大多數情況下,一個打來的老大寶座做不了兩三年,就會被更強大的同類取代。

    在獅群內部,雄獅一般都會認為,兄弟團結一致對外比爭奪女人重要,在自己的地盤上出現新的入侵者,所有雄獅都會一致對外,即便是敵眾我寡,也不存在退縮逃跑的想法。只要有其他的獅子來跟同伴交手,其他的雄獅也會不顧一切的去支援,對於它們來說,兄弟沒了,幾乎就是一無所有,因為自己袖手旁觀,而導致獅王落敗,在新來獅子接手的群體裡,退縮者、心機者也會遭到最嚴重的排擠,因為,在雄獅文化中,失去勇氣的懦夫是不值得尊重的。遭到排擠的雄獅,命運極為悲慘,不是在捕獵中被殺死就是在下一次爭奪老大地位是被徹底擊敗。所以,在只有2只雄獅的群體內,雄獅是共享獅群的控制權和交配權的。

    三頭雄獅打架搶雌獅

    動物星球頻道團隊曾經花了16年時間來跟蹤過一個6只雄獅組成的強大團隊,他們在非洲的薩比保護區內由流浪時期結盟,到後來南征北戰,打敗天下無敵手,一年之內,就取得了7個獅群的控制權,有了榮華富貴,兄弟之間因為女人,而大打出手,除了兄弟之間內鬥,還把跟對方搞物件的雌獅也一併殺了。

    就這樣,有兩頭雄獅對於兄弟情義心灰意冷,果斷離開,剩下的四頭,其中還有1個老大,其他的3個,心甘情願當了二掌櫃。有了等級劃分,權利分享也開始出現差別,也就是二掌櫃必須要等大哥選完心儀的東西之後,自己才敢選。

    獅群中,雄獅的交配權總是有的,具體優先到什麼地步,要看自己的戰鬥力和獅群雄獅的數量,如果只是兩頭,則平起平坐,如果兩頭以上,就是各憑本事吃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高祖作為開國皇帝,為何其名聲遠不如其子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