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五歲。男。媽媽全職從小帶到大。現在幼兒園小班。最近三四個月每天罵媽媽去死。一不高興就罵媽媽去死。打過,罵過,關過,教育過,聲淚俱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過,找老師過,什麼方法都用了,改不了,現在媽媽真的想去死了。
30
回覆列表
  • 1 # xiaosimin

    你好!首先非常佩服你一個全職女性,還能一邊帶孩子。 老一輩的人都說帶一個孩子,哪有那麼矯情啊?但是我們8090後做父母的就都知道,想要教好一個孩子必須要自己在身邊時時刻刻的叮囑。給他樹立正確的三觀。

    每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 我們作為父母,是他人生中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陪著他慢慢成長。

    第一,瞭解一下孩子身邊的有沒有經常講粗話的人。確認他是不是在模仿別人講話。孩子太小還不怎麼會表達,很多時候他並不理解真正的意思只是純粹的模仿別人。

    第二,是不是孩子缺乏安全感,想引起媽媽的注意。 每天睡覺前,給他講講睡前故事,花十幾分鍾跟他聊天。當你們感情親密的時候,他什麼都會願意跟你講。你要引導他說出他心裡的想法。這裡注意一下,有時候小朋友說出來的話並不是他心裡的想法。你要用他的語言方式試著把他心裡的想法表達出來,確認他的想法。 孩子不會天生邪惡的。不管他們做什麼說什麼,肯定是跟他們生活中接觸的東西環境有關係。

  • 2 # 平平boy安安girl

    你好,朋友!孩子才五歲,還沒有很完善的自我思考能力,而且也不知道死是什麼意思,你應該耐心的引導孩子,告訴他這樣說是不對的。我相信孩子應該也是受周圍環境影響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好好注意自己和周邊人的語言環境。

  • 3 # 愛折騰享生活

    這個育兒中的煩惱實在是太多了,孩子跟你好像總有一個正在生氣的狀態之中:

    要麼是他在公園裡玩上了癮,你叫他回家就大哭大鬧;

    要麼是馬上就要上課遲到了,他還在那裡慢慢悠悠的玩玩具,你恨不得踹他一腳;

    再不然就是為了買不買一包零食,你們倆吵的面紅耳赤,兩個人都怒火沖天。

    你跟她那個親情的小船啊簡直是說翻就翻,怎麼辦呢?

    其實孩子處於生氣狀態大家不用急火攻心,因為小孩子的情緒調節,衝動意志,還有理性決定能力就是很差的,所以他們這麼表現是正常的。

    我們反而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來培養他們的共情能力,也就是讓他們能更好的理解別人,這也是整個社交能力的基礎。因為社交能力歸根到底是要靠孩子將來用真誠打動別人,而不是僅僅靠一些說話做事的技巧,那麼共情就是最重要的能力。

    共情(EMPATHY)能力,或譯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共情能力意味著超越自身的自戀而去理解別人自戀的能力。

    具體的做法很簡單,一共有三部:

    第一部是接納孩子的情緒;

    第二步是讓孩子知道我的情緒;

    為什麼你要首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呢?因為這樣你就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榜樣,讓他看到父母是這樣處理別人的情緒,他們理解並且接納別人的情緒,而不是否定壓制別人的情緒。

    比如說,有時候孩子在公園裡玩得不想回家,我一拉它就鬧,我恨不得就想罵她有什麼好玩兒的,都玩了一個下午了還沒玩厭啊!

    這句話其實是我的視角,因為我在他在這個公園裡玩一下午了,我已經待厭了,但孩子確實沒有玩厭啊,所以我還是首先得肯定他的情緒。跟他說嗯,我知道你還想再玩會兒或者呢,我催你回家,你可能很煩是吧,這樣做的好處是,當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緒被大人接納後它就會慢慢的平靜下來。

    相反,如果你一味的命令或者壓制他的情緒,比如你跟他說,我不管你還想不想玩?現在就是在給我回家,那他心裡的對抗情緒就會更厲害,也就更難平靜下來了。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他也從你那裡自動學到了這種共情的溝通方式。

    第二步是直接讓孩子來共情,就是讓她知道你目前的感受。

    你在確認完她的情緒之後,可以說,可是我也擔心我們要是還不回家,就來不及吃飯了。你也可以讓他知道別人的感受。比如奶奶在家裡都把飯菜燒好了,你還不回去奶奶就要把飯菜重新熱一遍,那她多累呀!

    總之就是隻表達你和別人的感受,但不帶對孩子的指責。

    比如,你不能說奶奶在家裡把飯都燒了,你還不回去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或者,你有沒有時間觀念啊,你再不回家晚上就沒有時間做作業啦!

    因為孩子一被指責,他就進入對抗狀態,哪裡還有心思來共你的情!

    如果你實在心裡頭有火,可以把孩子的行為加到你的話裡,去告訴他你為什麼生氣!

    比如,你到了時間還不回家讓我很生氣,我覺得奶奶燒好了飯你還不回去吃會讓她失望。

    就是隻描述孩子的行為,不加指責的告訴孩子他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這樣以來,他既知到了別人的感受,又不會太過對抗。

    第三部是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也就是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我需要怎樣才能消除這樣的情緒。

    這也是更高階的共情能力,就是你不僅僅知道對方是什麼情緒,而且知道他這個情緒是怎麼來,還有怎麼才能去。

    比如,上次我兒子在公園玩,都不願意回來的時候,我就問他為什麼一讓你回家你就煩呢。他說我還想再多玩一會兒啊!我說可是我也擔心,你再不回家奶奶燒的飯就涼了,而且為你一個人想在公園裡玩,大家都沒辦法按時吃飯!就讓我對你有點生氣喲!這時候他的回答特別可愛,他說那我也沒有辦法呀,我就是必須還要再玩一會兒得!我說那這樣吧,我設個鬧鐘,你在玩一分鐘!他立刻抗議說那不行,至少也要十分鐘!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我們定在五分鐘,然後鬧鐘一響,他果然就乖乖的回家了。

    在這樣的談判過程中,重要的不是誰說服誰,而是聽到對方的意見,感受到對方的感受。

    我們前面一直在說,不要讓孩子進入對抗狀態。

    但有時候,其實我們做家長的更加要注意,別讓你自己先進入對抗狀態。無論你有多生氣多失望,也得告訴自己,這不是孩子的錯,他這個年紀就該這樣氣死人。相反,他現在這樣鬧是好事,這不就給了你一個機會了解他,也給了他一個機會了解別人嘛!

    重要的不是這麼一個小衝突也不是最後誰贏誰輸,而是透過這個機會來培養他以後的共情能力,讓他知道別人也有別的感受和想法。這樣才能讓他將來更好的與別人打交道。

    當然共情能力,不僅僅是隻有在衝突中才能培養的。在平時我們也可以注意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閱讀。

    有一項研究發現,閱讀好小說能增加人的共情能力,但是讀非虛構的書,或者爛小說就不行。因為好小說會生動的描寫人的情感,讓讀者可以身臨其境的去感受別人的情感。而非虛構或者爛小說,要麼不寫情感,要麼寫的太差,還不如不寫。所以平時我們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讀優秀的故事讀本,就是那些能描繪真實情感的好書,一邊讀一邊問孩子給你看兔子的表情,你猜他現在的感受是什麼?如果你是小約翰,你現在會怎麼想呢?這就是在想象的場景中,激發孩子的共情能力了。

    各位家長朋友,共情能力是人類最美好的能力之一,甚至有人把他稱為人類道德的基礎。

    我還記得有一天早上,我因為家裡有些事很不高興,這時候我孩子就觀察到了說爸爸,這個一定讓你挺生氣。這是我育兒過程中最讓我感動又欣慰的時刻之一,所以希望大家也能培養自己孩子的共情能力,這不僅僅是為了她將來的社交,更是因為如果能與別人感同身受,孩子就會有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 4 # 流雲斜陽

    我的孩子不會,

    我的猜測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出了問題

    把他留在別的親戚家裡感受一下沒有父母管他是什麼狀態。

    不提供資金,不提供陪伴,如果父母忍心的話。

  • 5 # 星月奇緣

    一個5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多半是平時家長在家裡也是經常說的,說多了孩子也跟著說,可能他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一個家庭的和睦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鏡子.平時多跟孩子溝通,說一些正面的語言,多一些耐心.5歲的孩心智還沒有成熟,之前的不良影響隨著記憶慢慢會變淡,如果你正解引導,根本不用多久孩子會受新影響而改變.平時夫妻少一些爭吵,多一些和睦.用心教導,相信孩子會跟著大人的改變而改變.

  • 6 # 開心葡萄

    孩子才5歲,能罵出這麼狠毒的話,絕對跟家教有關。孩子出生的時候是張白紙。他生長的家庭氛圍就是塑造他人生觀和價值觀環境。很多家長很愚昧,小時候逗孩子,還教孩子罵人,覺著好玩,孩子幼小的心靈根本不瞭解這些話的負能量,還有夫妻吵架,跟父母吵架,不揹著孩子,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行為,自然一身的 髒話,負能量,這樣家庭教育的孩子,就是一顆顆毒瘤,很多犯罪分子,就是從小生長在這樣的一個環境。是原生家庭完成他以後的不幸。現在孩子才5歲,應該馬上制止他這種行為,如果是你的孩子,一定查明他為什麼會說這種話,是誰教唆的,如果你也經常對老人或者媳婦說,孩子肯定學你,馬上改正自己的毛病,,如果是老人教唆的,跟老人談,不讓老人這麼教育孩子,如果跟別人學的,狠揍他一頓,讓他長記性,以後不許這麼說媽媽。

  • 7 # yingzi(朱老師)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寶貝的養成教育非常重要,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建議跟寶貝分開住一段時間,沒有媽媽的陪伴過得咋樣呢?循序漸進的引導,寶貝也許真不知道死的概念,讓寶媽暫時的分開,想念媽媽的日子好傷心呀!也許再也不罵了呢!

  • 8 # 老先生8899

    當媽媽的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言談舉止,大人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他們撿不良語言和行為非常快,現在他還小,冷他幾天不和他說話,只給他吃飯和睡覺時照顧一下就行了,我的兒子巳經二十七歲多了,長這麼大都沒有說過一次髒話,多給他買點正能量的書、寓言故事、童畫故事,每天晚上他要睡覺時在床上給他講兩個或三個故事,讓他懂道理學知識,也便於你和他建立感情和好勾通,請記住他是你的孩子也是你的朋友,不能打罵他,是孩子就會犯錯誤,況且我們大人也經常會犯錯誤的,多表現鼓勵他,即使錯了也不要說他,給他說你能這樣做就更好了,我想你的孩子不到一年就會徹底改變。

  • 9 # 綠芭蕉

    我也是5歲孩子的媽媽,孩子也上幼兒園小班。

    完全理解你的感受,雖說童言無忌,但是要怎麼改掉孩子的毛病,確實是個頭痛的問題。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肯定是有原因的。家裡有誰說過類似這樣的話,幼兒園有誰說過這樣的話,需要你去調查一下。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肯定從哪聽了這句話,而且覺得有效果,才對你說的。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完全是在模仿達人,有樣學樣,家裡一定要樹立一個正能量形象,大人就是裝,也要裝的正人君子形象。

    孩子說這句話時,你很生氣,打聲制止,打過,罵過,關過,教育過,聲淚俱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過,什麼方法都用了,還是改不了。問題是不是孩子覺得你很生氣,觸動你的弦了,成功的引起了你得注意,他覺得目的達到了,咦,這個方法很有用,下次還這樣。5歲的孩子也是很叛逆的。

    倒不如這樣,如果再出現類似情況,你不如裝聽不見,冷處理,自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幾次下來,孩子覺得沒用了,說不準有效果。

    其他方法沒有用的情況下,這是最好的方法了。記得孩子也是會遺忘的。也許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像我家孩子,有段時間老說媽媽是個大壞蛋,我也曾制止過,軟硬兼施過,沒有用。後來我乾脆不管了,隨他說去。反而後來再也聽不到了。

    不過,最近又說了其他“髒話”,全家還是跟著教育。孩子的問題就是這樣,每段時間都會有每個出現的問題,需要媽媽不斷跟進,不斷教育。

    媽媽跟孩子“鬥爭”是無休止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百毒不侵。

    所以,你不要焦慮,試試我的方法。不是每個孩子生來就是天使,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是“good boy”,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孩子的煩惱。大家都是在不斷前進而已。

    加油吧。

  • 10 # 一個放歪了的蘋果

    首先五歲孩子很多都不知道死是什麼的,對於死的概念都不懂。我想應該讓孩子瞭解什麼是死了。和孩子一起看繪本是比較好的方式,講述死亡內容的繪本有《小傷疤》、《爺爺變成了幽靈》等等,網上還有很多可以去搜索一下。

    其次讓孩子瞭解媽媽為家庭的付出,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媽媽一天的工作情況,比如可以約定玩一個遊戲《今天寶寶做媽媽》,可以在前一天引導孩子成為大人的好處,可以買東西可以玩手機等等(要對孩子有吸引力),但是也要告訴作為媽媽一定要完成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洗碗、打掃衛生等等(內容制定一定要讓孩子能體會到辛苦,又要保證孩子的安全)。遊戲中一定要鼓勵孩子堅持下去完成,而媽媽來扮演孩子,在過程中可以模仿一些孩子經常會犯的錯誤,比如玩具弄得到處都是,吃飯挑食要媽媽喂等。透過這樣的遊戲讓孩子瞭解你為他的付出和為家庭的付出。遊戲結束的晚上可以讓孩子說一說對媽媽一天工作的看法,討論“如果媽媽就想寶寶說的去死了,該怎麼辦?”

    這個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有些東西他覺得好玩就會去模仿,所以找到孩子模仿這一口頭禪的出處也很重要,回憶一下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有沒有說過這樣類似的話,還是在幼兒園有小朋友這樣說的,還是經常接觸到的人有這樣類似的語言了。

  • 11 # 康睿媽讀書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罵媽媽去死,並不是真的想讓媽媽去死。只是透過說這樣的話來發洩他內心的的憤怒,也想借此引起你的關注。父母過激的反應,正是孩子想看到。媽媽怎麼辦呢?

    1、孩子說讓媽媽去死時,媽媽避免強烈的情緒反應,無條件接納孩子當時的情緒。當做沒有聽到,也不迴應,冷落孩子一會,孩子看到媽媽無動於衷,幾次過後慢慢就會不說了。

    2、和孩子共情,當孩子開口說時,媽媽可以蹲下來說:“你現在很生氣,是吧?”或者孩子情緒還很激動時陪伴他抱抱他。

    3、樹立孩子能執行的規則。比如,“我們家裡不使用這種不文明的語言,我們不用語言傷害別人。”

  • 12 # 龔秀蘭2

    5歲的孩子肯定不理解什麼是死,可能是家裡人之間生氣的時候口無遮攔,次數多了,耳濡目染,孩子生氣的時候也就順嘴說出來了,他只知道生氣可以說這句話。這樣的事情還得先從家裡人找原因,給孩子講這句話是不可以說的,慢慢的孩子就會改了。

  • 13 # 蘑菇育兒

    5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說“惡毒”的語言並不是真的讓媽媽去死。對於這麼大的孩子來說,對生老病死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也許是媽媽太過嘮叨或者對他們的管理太過嚴格,他只不過想讓媽媽暫時不要管他而已,他也僅僅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不滿,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希望家長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不要打罵。

    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打罵他是不公平的,而且越打他他便越逆反。在孩子和家長髮生衝突的時候,他們說出了這樣的話,導致家長暴躁,甚至讓孩子有一種“成就感”,覺得這是非常有趣的。

    第二,不要講大道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智還不夠成熟,講道理對於他們來說也沒什麼用,他們也聽不懂。只告訴他,說“惡毒”的話是一種非常不文明的行為,如果對親近的人說這樣的話,會讓人傷心難過。或者是僅僅告訴他,“去死”,說這句話很不好。父母在這個問題上不要長篇大論。

    第三,父母以一顆平靜的心來對待這件事。

    媽媽從小帶到大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的確傷了媽媽的心,但是媽媽一定要明白,並不是孩子真的要你去死,跟一個5歲的孩子去計較他的語言給成人帶來的傷害,是不合理的。

    第四,看看孩子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說出這些話的。

    究竟是因為父母的行為讓他們感到不滿,還是因為自己的某些要求沒有達到目的,亦或者是因為媽媽管他太過嚴格,這些都有可能讓孩子感到焦慮,而說出了傷人的話。

    家長要看看根源究竟在哪,然後有針對性的去改善孩子的行為,例如,要是因為媽媽管理他太過嚴格而說“惡毒”的話,說明媽媽現在的教育方式已經讓孩子感到反感了,媽媽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去跟孩子交流。

    第五,父母做一個好榜樣。

    孩子說一些“惡毒”的語言有可能是跟別人學的,家長可以問問他從哪裡學來這樣的話,讓孩子以後少去這樣的環境,少接觸語言不文明的人,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父母要以身作則,好好反思一下,夫妻兩個人吵架的時候,是不是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想改變孩子的語言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父母給他們講了一次道理,他們就明白是怎麼回事,然後就不再說這樣的話,這是毫無可能,家長一定要放平心態,理智的對待這件事,不要因此在孩子面前表現的焦慮、無奈、暴躁,父母這樣的表現對於改善孩子的行為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 14 # 雲裳談心

    五歲孩子每天罵媽媽去死,這是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向媽媽索愛的另一種語言。

    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天天罵媽媽去死,你一定很傷心。

    全職媽媽,一個人把孩子帶大,你一定付出了很多的艱辛,也一定有許多委屈。

    在你委屈的時候,你也會有情緒,你的情緒投射給孩子:都是因為你我才怎麼怎麼樣。孩子會覺得你的艱辛和委屈都是因為他,他有深深愧疚感,愧疚感讓他失去了安全感。怕媽媽不要他。孩子不會表達,用罵媽媽來表達。

    媽媽對她的保護不能滿足她。孩子有他的小世界,在他的世界裡有他認為很重要而又無力來對抗的事。比如老師沒有問清原因的批評、小朋友的打罵,小朋友的孤立等。孩子需要支援的時候你沒有響應或輕描淡寫,讓孩子的指望落空。孩子不會表達,也會用罵媽媽方法去緩解。

    你可能對孩子要求比較嚴。媽媽對孩子寄予了他無法承受的期待,讓孩子感覺它是無用的。無能的。這種感覺你讓孩子很憤怒。會用罵媽媽方法去釋放。

    心理學上說:每一個事件的背後,都能找到當事人的願望和意圖。

    和幼兒園的老師交流。看孩子有沒有跟小朋友和老師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事。針對事件做一下處理,或針對事件做一些媽媽能給予的支援。

    學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從小細節上讓孩子知道媽媽是愛他的。多給孩子一些正向鼓勵,少指責少抱怨。

    總之孩子媽媽們去死,是他不會表達,是向媽媽索愛和支援的另一種語言。媽媽要透過學習和交流讀懂他,和孩子一起成長。

  • 15 # 小鹿成長堂

    七歲的那年,我的口頭禪是“搞死你”,什麼都喜歡用一個“搞”字,比如:你搞不搞?你搞什麼呀?我就要這樣搞!你不搞我來搞……真的,我明明是一個小女孩,平時很文明懂禮貌,也並不說其他什麼的髒話,就是一開口就是“搞”。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了兩三個月,後來慢慢就不說了。這得感謝我的媽媽正確的教育方式。

    今天看到這位媽媽的求助,我就想起來我小時候的這段經歷,把我媽媽的方法分享給你。

    第一,平靜心對待,反應過度會強化孩子繼續說。我那時雖然已經7歲,但是發育好像總是慢別人一拍,平時很少看電視,媒體也不發達,對世界的認知應該和現在5,6歲的孩子差別不大。我並不理解“搞”字的真正意思,也沒有罵人的意思。那時班上新轉來一個小帥哥,每天拽拽的,出口就是一個“搞”字,第一次聽的時候,我很不以為然,可聽多了,我不自覺的學會了。每次說的時候也覺得自己拽拽的酷酷的。回到家,爸爸媽媽聽了大吃一驚,但媽媽並沒有批評我,只是淡淡的說,這是個罵人的字。我就意識到了,這個字,並不好,至少,在家裡不受歡迎。

    回到小孩說“死”字的問題,他這個年齡段正是語言發育關鍵期,但又理解不“死”字的涵義,他模仿能力強,聽來了,就口無遮攔的順嘴說出來。結果,媽媽反應太強烈,反倒強化了孩子說這個字。

    我猜這位媽媽全職帶孩子,壓力也比較大,平時對孩子管的比較嚴比較細,孩子心理應該是有壓力的,但孩子不知道怎麼舒緩和發洩壓力。當孩子發現一說“死”字,媽媽就暴雷,他立刻發現自己有報復的成就感。

    所以這位媽媽就不要管他,冷幾天,不批評也不打罵,避免讓孩子看到你的情緒反應,慢慢的,孩子發現吸引不了你的注意力,也就沒興趣說下去了。

    第二,給孩子來一點生命教育吧。不要講道理的那種,要和孩子一起互動。比如一起撒點種子,種蒜苗,種土豆,都可以,選長得快的植物,把澆水的任務交給孩子。過兩天他看見發芽了,就會覺得很興奮。你就趁機告訴他,這是生命。

    還可以養小金魚,養買出來做菜的小鯽魚,讓孩子幫忙餵食,換水。孩子在一次次的觀察中會體會生命的意思的。至少,他會從心裡覺得,隨口就說“死”確實不太好。

    每天晚上睡覺前,陪孩子看點正能量的書,聽點寓言故事。網上有很多關於生命教育之類的書籍,我家小孩最近看的科普書《我們的身體》就蠻好,挑幾本繪本故事,跟孩子講一講吧。

    第三,多給孩子一點擁抱吧。媽媽的擁抱,簡單,直接,告訴孩子,不管怎麼樣,媽媽無條件接納你。孩子有時過激的行為和語言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得到家長的關注。可能這段時間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沒那麼多了,也可能這段時間孩子比以前調皮,挨批評比較多,孩子心理委屈,以為父母不愛自己了。

    多給孩子擁抱和鼓勵,孩子會感覺得到的。當他知道父母依然無條件愛他的時候,他會嘗試理解父母,不故意挑事。

  • 16 # 米糖的小日子

    有一個繪本故事,爺爺變成了幽靈,可以講給孩子聽,用故事的形式讓孩子明白死的含義。讓他知道這樣說媽媽,或者是任何人都是不對的。

    五歲的孩子應該很黏媽媽,卻每天罵媽媽去死。先從家庭環境入手,家裡某個人是不是有口頭禪例如某某去死的。孩子長期聽自然就會學會。

    家庭成員要尊重媽媽,不要讓孩子覺得媽媽地位卑微,甚至好欺負。媽媽也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有質量的陪伴。關係好的時候講一講自己從懷孕到生下他的過程,讓他知道媽媽為了生下他很辛苦。要愛媽媽尊重媽媽。

    五歲已經知道對錯了,小朋友要管教,耐心引導!

  • 17 # 吾靜悟空

    你可以先平心靜氣的問問孩子,知不知道死是什麼意思,在問他為什麼要媽媽去死,你得先弄清楚原因再找解決方法。我孩子今年六歲了,五歲的時候她所有的能叫出來的人在她嘴裡已經死過N次了,我就是先問她知不知道死是什麼意思,她不知道我就告訴她,然後再告訴她死了之後她會永遠失去這個親人,慢慢的她懂了之後就不會再說了,偶爾又說了之後也會很自責眼淚汪汪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透過電視,家人和其他小朋友們的對話中是會接受很多資訊的,她不懂就會不停重複,也許覺得新鮮也許覺得好玩,但是先別急於打罵,搞清楚問題的根源再說。彆著急,別難過,慢慢來,一點一點教他!

  • 18 # 馨韻悠

    養不教,父之過!老祖宗的話真的是很經典!每一個家庭的孩子其實都是這個原生家庭的翻版!與其去找別人的原因,不如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家庭!父母的言行,爺奶的言行都可以成為這個孩子的榜樣!該反省的是自己不是別人!

  • 19 # yoyo分享吉隆坡生活

    你先冷靜下來,好好跟孩子談談,問他為什麼叫媽媽去死?如果媽媽死了,誰給你穿衣?做飯?你吃什麼?誰帶你去玩?誰給你買玩具?生病的時候誰照顧你?

    如果他還叫你去死,那你就幾天不要跟他說話,不要做飯給他吃,餓了會找你。這時,你告訴他,你不是罵媽媽去死嗎?現在媽媽死了,不會做飯了,你還活著,你自己做吧!

  • 20 # NoSeven

    所有辦法都試過很簡單,離開一段時間,如果確實離開不了,冷淡他一段時間,不管他吃喝拉撒,都不要搭理,讓他試試沒有媽媽的感覺,什麼時候知道自己錯了什麼時候為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感覺人類不是進化而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