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舊事錄

    春秋時期,諸國爭霸,只靠利益追求,各國目的都是儲存自己,其次想方設法消滅或削弱對手。

    此時的戰爭不在乎道義、也不合禮制,所以孟子說:春秋無義戰,也就是春秋時期沒有正義的戰爭。

    那麼,孔孟認為的正義的戰爭又是什麼樣子呢?那就是聽候周天子調遣,奉周天子命才可以興兵,而且理由一般只能是為了弔民伐罪。正面的例子有:武王伐紂、周公伐武庚、秦初奉命討西戎等。

    這句話正是孔孟之道追求為政以德、克己復禮的寫照。

  • 2 # 耕無

    春秋是一個群雄爭霸的時代。進入東周以後,首先是禮硼樂壞,道義被漸漸地拋棄。而此時的周朝就好比午後的太陽,一路西沉。如果說尊王攘夷在初時還有些真意的話,隨著諸侯相爭的不斷加劇,其真意也最終消失了,不過是諸侯藉機做大自已,問鼎天下的藉口。因此,春秋爭霸完全是靠實力說話,誰拳頭大誰就是霸主,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這種靠霸氣說話的亂政,也應該是後來秦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 3 # 伯陽照相館

    “春秋無義戰”,這既表達了孟子的歷史觀,也是其政治觀的體現。因為,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 4 # 貓員外

    義戰,這個義,是指戰爭的正義性。大周朝規定,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禮樂,是指政治秩序,征伐,指戰爭,也指國際政治關係。也就是說,整個天下的人事任免權和國際政治裁判權歸天子所有。諸侯之間不得隨意開片。

    春秋無義戰,就是痛斥諸侯戰爭,無視王室尊嚴,不走法律流程。大概意思就是今天中國指責美國不經過聯合國投票就和別人開幹,破壞國際秩序是一個道理。

  • 5 # 如是史社

    “春秋無義戰”原文出自《孟子·盡天下》。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 不相徵也。”

    春秋戰國時期,是從平王東遷以後,史稱東周開始的。這個時候商周天子勢微,成為了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實際成了各個諸侯國“尊王攘夷”和爭霸的幌子。先後出現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我們常說春秋戰國是“禮樂崩壞”,因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變成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這與儒家主張的禮義完全相悖。所以春秋的征戰都是違背“禮義”的,故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只有這個國家比那個國家好一點,這倒是有的。所謂征戰,應該是上面討伐下面(天子伐諸侯),同等級的諸侯國是不能互相征討的。

    說明孟子並不是說不能征戰,只是他一生都沒有看到“天子正位”或者“新天子出”,所有的戰爭都是諸侯國的混戰。孟子曾效仿孔子,周遊列國二十年,雖然受到禮遇但只要他一宣講自己“仁義”、“仁政”、“去利”的政治主張,所有國君都不採納。孔子曾二度來到齊國稷下學宮,曾寄希望於齊宣王興起,一統天下。沒錯,就是那個娶了無鹽女的齊宣王。但是齊宣王依然尊崇“黃老之學”,孔子感嘆:看來是老天還不想平天下啊。如果老天想要平定天下,捨我其誰呢?這位“亞聖”和“聖人”的命運軌跡,很像。

    其實,這時候出現的征戰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再加上鐵器的出現使用,急需很高等級的制度來代替周朝的奴隸分封制。而戰爭,是建立新秩序最快的方式,也會成為所有統治者的第一選擇。

    但是政治上孟子所主張的仁政:“民為貴,君為輕”,“恆產者有恆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道德上主張的“仁、義、禮、智”,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等等,依然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

    番外:忽然發現,王圖霸業只是幾世之功,而文化,卻能真正的穿越時空,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 6 # 時尚娛樂傳遞工

    這裡的春秋是兩個概念,前者指春秋時期,解釋為:春秋時期的戰爭都是非正義的爭霸戰爭,來自《孟子》。後者指孔子所著的《春秋》,是指春秋筆法,微言大義,是一種撰寫史書的方式,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態度,後來演化為一種精神。

  • 7 # 文人提筆安天下

    “春秋無義戰”一詞出自《孟子·盡心下》。原指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

    首先,春秋無義戰,這是儒家孟子的歷史觀,也是其政治觀。儒家認為,禮樂征伐應該是由天子發出的,這才是正義的,而春秋時代,禮崩樂壞,禮樂征伐由諸侯發出,所以,沒有正義的戰爭。

    其次,春秋之時,禮崩樂壞,社會混亂,人心不古,淳樸人性被破壞,政治道德沒落。東周王室沒落,各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發生了無數次的戰爭,這些戰爭不是為了天下統一,而為了諸侯們的私利、野心、稱霸,給天下百姓帶來了極大的苦難。所以,春秋時期沒有正義的戰爭。

    最後,春秋時期,天下紛亂,戰爭頻繁不斷,百家爭鳴,諸子百家都希望和平,反對、討厭戰爭,儒家提出“仁政、仁義”,墨家提出“兼愛、非攻”,道家提出“無為而治”,法家提出“法治”。各家都認為春秋是“亂世”,都想結束這個“亂世”,解救百姓,建立一個理想、和平的天下。

    綜上所述,春秋戰爭頻繁,但都是非正義的戰爭。

  • 8 # 橘子陳皮

    “春秋無義戰”出自《孟子·盡心下》指的是春秋時期沒有正義的戰爭。

    這句話出自《孟子》,所以想理解這句話就得明白孟子對於義的理解,孟子的《魚我所欲也》裡有這樣一句話,“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從這裡看來,孟子對於“義”是十分重視的。

    那麼孟子對於這個“義”是怎麼定義的呢?

    孟子重視道德倫理,他道德論的思想核心是“仁義”,而仁義的是以孝悌為基礎的,孝悌是處理父子關係和兄弟關係的基本道德規範。

    在孟子看來國家的治理也類似於家庭關係的維護,天子就是大家長是一家之主,而諸侯就是家族中的各個兄弟,諸侯之間處理關係應該聽從天子的安排,所以孟子主張禮樂征伐自天子處。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割據,天子的權威已經無法威懾諸侯們了,禮樂征伐自諸侯處已經變成了常態。

    自古以來戰爭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而春秋時期的兼併戰爭,各方諸侯都已經打紅了眼別說不理周天子了,連師出有名都不顧了,隨便編個理由就能發起一場戰爭。

    而這種枉顧周天子權威,不斷進行兼併戰爭的局面在孟子看來就是不仁不義的,所有的戰爭在孟子看來都是不合禮義不合道德規範的。

    從這點上看,也就不那麼解釋為何孟子說春秋無義戰了。

    其實不光是春秋時期,每一個朝代末端,都會天下大亂,而天下一亂,就會有無數的人在亂中求生,有的是為了天下,為了太平,而有的只是為了一己私利妄想竊取天下,不管為了什麼目的,這些人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每次戰爭最受苦的依舊是百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春秋無義戰,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真正能被稱為義戰的又能有幾次呢?

  • 9 # 我來戰馬蹄

    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這是孟子說的話。出自《孟子》中《盡心章句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春秋時代沒有合乎道義的戰爭。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

    春秋時期,周天子名存實亡,周天子之下,各路諸侯硝煙四起,相互征戰,致使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名義上雖然還是周朝天下,實則春秋各路諸侯的戰場,春秋五霸亦然。

    春秋的戰爭,既不合乎於道,又不何乎於義,上不順應天意,下不順應民心,真正合乎於的是各路敵對諸侯爭霸的野心。

    春秋無義戰,表達了孟子的歷史觀,政治關,他是採用一種直接的語氣手法,很直觀的說出來。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是儒家認為合乎“義”的地方,再看春秋時代各路諸侯爭之時呢?“禮樂崩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替代“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違背了儒家所推崇的“義”,也就是說這是不義的。春秋時期發生的諸侯爭霸戰爭,都是不義的戰爭,無義的戰爭。

    春秋無義戰,從中可以看出孟子“以民為貴,以和為貴”的主張。孟子認為是諸侯爭霸破壞了天下和氣與百姓安居。

    孔子在《論語》中言語,“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相對於孟子,孔子言論思想過於委婉。雖然孟子的思想繼承於孔子,但卻是有些不同的。

    孔子與孟子都認可西周的“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但同時孔子還認可春秋時期“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天下無道,卻並沒有表明對於枉顧百姓生死,爭霸天下的各路諸侯,是無道的,這裡面對於諸侯是沒有譴責的,持一種委婉態度。

    孟子的“春秋無義戰”,直接就是一種對各路諸侯爭霸歷史的批判,這是秉承於“以和為貴,以民為貴”思想為出發點。

    民為貴,今天這個時代看來,應該算是初步真正做到,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民為貴思想一直存在,卻經過了數千年才真正初步實現。

    春秋無義戰,抗戰十五年。

    犧牲多壯志,共產換新天。

    不得不說,透過正義的保家衛國戰爭,正義的人民戰爭,我們先輩最終趕走了侵略者,戰勝了意圖分裂祖國的各路勢力,終於成立了新中國。

    我們正生活在最和平的國家,也生活在最好的時代。珍惜當下,過好每一天,願祖國更強大。

    我們雖然生活在最好的時代,但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時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國家。

    為了和平,努力學習奮鬥,也為了強大國與家。

    二零一九年,六月又是高考季,願諸位莘莘學子都能考出自己最好成績。加油!

  • 10 # 強哥新語

    “春秋無義戰”,這既表達了孟子的歷史觀,也是其政治觀的體現.因為,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 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其買,孟子的思想依然是來自孔子.孔子在《論語·季氏》中已經說過:“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就是春秋時代了.

    戰爭的確是和政治緊緊聯絡在一起的,因此,也有的確有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之分.但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衡量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標準主要是看發動戰爭的人目的是什麼, 而不是看什麼人來發動戰爭.就這一點來說,我們的觀點與孟子這裡所論是不同的了.

    所以,“春秋無義戰”雖然已成為一句流傳很廣的名言,但我們卻有必要弄清楚孟子所謂“無義”的內涵.弄清楚內涵以後,我們就會知道,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似乎還不能籠統地一概認為“春秋無義戰”,而要具體情況作具體的分析了.

  • 11 # 吳謀

    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因為要回答這個問題,等於要同時回答三個問題。

    一、什麼是義戰?

    義戰,廣意的說就是正義、公平、合理、合禮的戰爭。狹義的說,就是要天子授權的戰爭。

    二、什麼是春秋?

    春秋是指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從奴隸制為主的社會形態,過渡到完整的封建制社會形態的一段歷史時期。和馬克思的經典社會理論不太相同的是,中國的奴隸制社會其實比較短,而封建制社會卻非常的漫長。並且,中國也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封建社會文明的巔峰,無論是文化、政治、科技、建築、文學、藝術,沒有任何一項,西方同期可以媲美。

    而西方即正好相反,奴隸制社會比較長,封建制不發達。所以西方几乎沒什麼阻力就進入資本主義。

    同時,也必須強調的一點是,就是因為中國的封建文明太過發達,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天下人只知仁義,不重買賣,長期的抑制商業發展,所以就更不可能有資本發展了。)

    “春秋無義戰”一詞出自《孟子·盡心下》。

    原指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春秋無義戰”,這既表達了孟子的歷史觀,也是其政治觀的體現。因為,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在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權威,天下人心中的共主,“事天子”的共識,已經不復存在。簡單的說:

    一是:天下沒有共主,形成政治制度上的混亂。所以,狹義上的“義戰——即周天子授權或者認可的戰爭,已經不存了。

    二是:國與國之間,天天想的是生死存亡的問題。誰還有空去管什麼仁義?仁義當不了飯吃。所以,廣意上是“義戰”——正義、公平、合理、合禮的戰爭,也已經不存在了,或者已經不被人們看重了。有的只是為了同族、國家的生死存亡而戰的利益之戰。

    最後,孔孟之道,是為封建社會秩序服務的,是建立在國家大一統時,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價值體系,是作為統治階段所喜歡和倚重的。所以當秦始皇,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統一中國後,中國才進入了比較成熟的封建社會階段。這個時候,孟子提出:“春秋無義戰”,就非常合理和正確了。

  • 12 # 朱友振

    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其實不唯春秋無義戰,戰國則更無義戰。當時周朝末年,周天子無權,各諸侯紛爭,爭殺不休,一個個都殺紅了眼,假如你不殺他,他會來殺你,形成了一個戰亂的局面,殺亂套了,無人能夠制止。自從春秋戰國之後,人們才體會到國家需要統一的重要性。國家不統一,必然會紛爭,紛爭就會殺戮。這就是春秋戰國給天下後世的血的經驗教訓。

  • 13 # 三秋簡聞線上

    春秋時期,仍為東周,任何爭霸,割土,以及打著維護天子的旗號的戰爭等等都是違背最初的分封,都是對東周天子權威的挑戰,所以說春秋無義戰

  • 14 # 滑稽美滋滋

    首先,什麼是義戰?顧名思義,就是正義的戰爭,那麼什麼戰爭又是正義的?什麼戰爭又是不正義的呢?對於這個義,孟老夫子是怎麼解釋的呢?又有哪些戰爭是義戰呢?

    這句話出自《孟子》,孟子作為儒家的大佬,

    在孟夫子眼中,合乎周朝的禮義的戰爭,就是義戰。

    不以周朝禮儀規範進行的戰爭,以殺人奪地為目的的戰爭,就不是義戰。

    而春秋時期,周才是正宗,諸侯國相互攻佔,對周的不敬,已經不符合義。

    春秋時期諸侯攻佔,只是為了自己的霸權,而不是為了維護周的統治。

  • 15 # 寒宗880

    所謂春秋無義戰,在於一個義字,義者禮也,禮也尊卑有序,上下有法,是個等級觀念,彼時春秋,天子,諸候,士大夫,等級崩亂,不敬天子實不敬天,天都不敬,何況士大夫殺國君乎。周之禮制蕩然無存,實力國君可縱橫天下,實力士大夫可控制國君,朝在堂上發號施令,夕則滿門人頭滾滾。整個社會雜亂無章。所謂義戰則是復禮之戰,無復禮之戰則春秋無義戰。

  • 16 # 山鬼說歷史

    我是山鬼說,我來作答。

    《孫子兵法》中曾言道“兵者,詭道也”。在戰國的時候,諸侯們為了獲取勝利,無所不用其極。就算在放下,在特殊飛背景中,為了贏得勝利,進而使用些不光彩的手段,也能被大家所理解。甚至有時人們會因為領導者的精妙計劃,從而讚不絕口

    然而這一切,在春秋早期的諸侯戰場上是實行不通的,甚至會被其他國家譴責。孟子曾說:“春秋時代沒有合乎義的戰爭。那一國或許比這一國要好一點,這樣的情況倒是有的。所謂徵,是指上討伐下,同等級的國家之間是不能夠相互討伐的。”

    在早期的春秋中,周禮聞名於天下,從而對今後各朝代的禮儀制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裡面的精華也是中國文化之瑰寶。儒家甚至根據周禮編寫了,三禮之首的《周禮》(據考證成書於兩漢之間)。乃至於在戰爭中也是需要講究禮儀的。春秋早期,諸侯之間雖然征伐不絕,但是他們之間的戰爭是極為講究禮儀的。

    首先在諸侯戰爭之中,是極需要“大義”的,戰爭的開端必須要有合理的理由,正所謂出師有名。比如秦國侵佔了楚國的土地,這時候楚國就有理由對秦國發動戰爭。否則,這場戰爭就是沒有大義的,是會遭到全天下的諸侯唾棄。忠義之士,能人干將都不會效忠於一個無信無義的國家。類似的,如果敵國君主新喪,政局動盪,或者是發生什麼大型災害,也是不能攻打的。

    其次,在戰爭之前是需要遞交戰書的。戰書上要寫明瞭,作戰時間,地點,人數。類似於約戰的形式,所以戰爭中是不會有偷襲的形式的。所有的戰爭都是光明正大的。甚至於,連時間都有限制,一天之內,分出勝負就結束了。而且雙方如果打累了,還可以要求中場休息。

    最後,在戰爭的準備過程,如果某一方沒有準備好是不可以進行攻擊的。也就是說,半渡而擊之,是違規行為,是會在諸侯士族眼中扣分的,甚至於會引起極度不滿。而且如若在打仗的過程察覺到對方君主的位置,是不可以進行攻擊的,還需要行禮表示敬意。公元前638年宋楚於泓交戰,當時宋軍早已嚴陣以待,但是楚軍還未渡河。手下人再三請求率先向楚軍發動攻擊,宋公不允,最後宋軍大敗。

    而到了春秋後期乃至戰國時期。隨著社會制度的發展及人口的繁衍,社會的形式向著封建社會發展,生產力倍增,諸侯有實力也有條件去發動一場滅國之戰,所以到了這一階段,大批小國被各種各樣的原因所消滅。中國國土上形成了7個大型國家和幾個苟延殘喘的小型國家。

    事實證明,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不應妄想敵人對自己手下留情。叢林法則才是戰爭最為適用的法則,春秋無義戰,事實如此,也理應如此,自此之後的大多數戰爭也如此。

  • 17 # 歷史隆中對

    “春秋無義戰”最早是孟軻在其《孟子》一書中提出的,認為春秋時期沒有絕對正義的戰爭。原文為“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意思就是說春秋爭霸時期,各國之間只有相對的正義,即被侵略的國家比侵略他國的國家更正義一點,但是沒有任何國家是獨善其身的,都不可避免捲入了戰亂之中。

    孟子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在儒家看來,春秋各國實際上是平等的諸侯國關係,而孟子認為“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戰爭只能是周王室對諸侯國,諸侯國對境內卿士的,諸侯國沒有發起戰爭的權力,只有隨從周王室作戰的義務。

    春秋時期,各國無視禮樂制度,互相發起戰爭,這是對周王室的褻瀆。儒家對於這樣禮崩樂壞的局面,只能控訴“春秋無義戰”以維護周王室。也就是變相地說,只有周王室發起的戰爭才是絕對正義的,其他國家僭越王室的行為是不正義的。

    二,戰爭最後傷害的只有人民

    孟子提出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政治思想,這種思想同樣影響了孟子的歷史觀和政治觀。在孟子看來,國家只有保障人民的生活安穩和幸福才應該存在下去,不然該國的皇帝就應該被推翻。

    而戰爭對人民的殘害是巨大的,戰場上士卒的死亡,為了供養軍隊人民遭到的剝削以及軍隊對邊境人民的迫害。所以春秋時期的戰爭是沒有正義的。

    “義戰”的說法對後世影響很大,“師出有名”成為了之後戰爭發起者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戰爭的真實面目。

  • 18 # 游魚文化

    春秋無義站,出自《孟子·盡心下》。

    很多譯文都曲解了孟子的意思,孟子儒家先賢,儒家思想主張“君臣有義”。天下是周朝的天下,諸侯國都是周朝的臣屬。臣屬們打來打去,有時候還來欺負主君,這自然是無義。

    但是,春秋時期的戰爭有時候是很有規矩,很有趣的。下面來看看發生在戰爭時候的趣事。

    左丘明的《左傳》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公元前638年,宋楚爭奪中原霸權,雙方戰於泓(今河南柘城縣)。當時宋國的軍隊已經列陣完畢,嚴陣以待,只等進攻了,楚國的軍隊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宋襄公的手下子魚請戰,宋襄公說,“不行”,等楚國的軍隊完全渡過泓水還未列陣好的時候,子魚又請戰,宋襄公還是說,“不行”,最後楚國的軍佇列陣完畢,雙方開戰,宋軍大敗而歸。

    還有一個故事,晉楚之戰的時候,晉軍潰不成軍,戰敗逃跑,晉軍的戰車在敗逃過程中陷進泥坑裡,跑不動了,這真是急人啊。等追擊的楚軍趕到後,先是幫助晉軍把車修好,然後繼續追趕,沒想到,晉軍跑了幾步戰車又壞了,楚軍於是再次幫助修理戰車,然後再追,終於讓晉軍跑掉,這真是有意思。更有意思的,逃跑中的晉國軍隊還回頭說,“到底是楚國的軍隊,連逃跑都這麼專業”。

  • 19 # 小吳同志vlog

    “春秋無義戰”不是孔子提出來的,是孟子提出來的;出自《孟子·盡心下》,原文: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①不相徵也.” 春秋時期諸侯為了追求更多的土地與奴隸,成為霸主,紛爭不斷,幾乎每年都會有幾百場戰爭,而這些戰爭;戰國時期的孟子認為這些戰爭都是毫無意義的,即“春秋無義戰”,他主張統治者施行“仁政”,反對一切戰爭 ;

    人都是自私的,你要站在誰的角度來說,對勞苦大眾來說,戰爭破壞了生產,是滿足統治者私慾和膨脹的野心,當然是不仁義的

    子說:“ 春秋無義戰。”你怎麼認識這句話?為什麼? 

    說法一:孟子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在春秋時期, 諸侯爭霸,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掠奪土地、人口及爭奪對別國的控制權;戰爭還給人民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 。所以說他們進行的戰爭,都是不義的戰爭。 

    說法二:孟子的說法太絕對了。諸侯爭霸,雖然有不好的一面,但是,由於在爭霸的過程中,有些諸侯國被消滅 了,出現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有利於以後的統一;而且,戰爭中,各諸侯國的人民往來頻繁,也促進了民族融合。所以不能完全否定這個時期的戰爭。 

  • 20 # 祖國的小葉

    春秋無義戰,指的是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進行戰爭,沒有誰對誰錯!打個比方說,世人都認為曹操是奸雄,劉備是好人,我有不同看法!

    水鏡先生雲: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若得一人,便可安天下!可為何劉備兼得此二人,卻還是壯志未酬身先死,無奈落得白帝城託孤的命運!況且劉備還有關張趙三位當世猛將,忠肝義膽,無人可敵!到底是什麼原因,劉備沒能的天下,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問題的關鍵在於劉備是否真的仁義?

    劉備此人以謙卑、仁義自居,亂世之初就是這樣!想當年,劉備起兵,無處容身!徐州牧陶謙讓劉備駐紮在徐州牧小沛,適時正值曹操與袁紹大戰,曹操舉兵攻取徐州!陶謙與袁紹商量好,若曹軍來犯,其必相幫!可戰事一起,袁紹並未前來,卻是劉備率領數百騎急援徐州!表面上看,這果真是劉備賢得,雖然兵少將少,卻敢冒大不為去救援陶謙。可是君仔細想想,劉謙已老,徐州必有一人接任,恰逢劉備無容身之所,像徐州這樣的大牧,劉備又豈能放過,我說引狼入室,各位有什麼看法?此人極其虛偽,雖心中極其想要,卻裝出一副仁義的樣子,再三推辭不當徐州牧!可最後,還是拿下徐州!此後,他又在危難時投曹操,袁紹!可是危難一過,就標榜著自己是漢室宗親,要起兵殺賊,背主自立!他是真的想要興復漢室嗎?想必各位心裡都清楚,漢王朝早已暮落,興復漢室早已成為一張空話。劉備就是想借此找一個興兵的理由,來建立自己的王朝。這就是此人的無恥之處!後與周瑜聯合抗曹,周瑜舉江東之力,大戰曹軍,兵士戰馬死傷無數,而劉備卻趁亂取下荊州九郡,這又怎能不氣人!可劉備卻說是替劉表公子代管荊州,在劉表兒子死後,仍佔著荊州不還!說什麼光復大漢之用,拒不把荊州還給東吳,此人無恥之極啊!東吳人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勢必要把荊州奪回來。經歷了周瑜,魯肅,呂蒙三位大都督的不懈努力,東吳人終於收回了荊州。劉備後來也為自己的虛偽付出了代價,荊州被奪,關羽被殺,火燒70萬大軍。劉備一直舉著扶漢大旗的幌子,騙天下百姓,文武百官,他又何不想廢主自立,成就帝王霸業!無奈實力不夠,還不能太張揚,後來的成都稱帝也證實了這點。當魯肅說讓劉備取西川讓荊州時,劉備竟然厚顏無恥地說,西川劉璋與其同為皇室宗親,萬不能取!這劉備分明就是不想還荊州!後來劉備不還是為了自己的帝王霸業攻取了西川!劉備自己的虛偽還害了鳳雛龐統,龐統為了讓劉備師出有名,甘願赴死落鳳坡。劉備藉此攻陷成都,成就帝王霸業。

    無恥乎,劉備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醫是否可以聯合起來,借鑑西醫循證醫學之路,增強中醫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