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鷹鴿分析
-
2 # 西涼宣撫使
戰略轟炸機技術含量很高,且發展戰略轟炸機有著諸多因素的限制,現在世界上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只有三個,即美俄和東方大國,法國這個核武大國甚至沒有過戰略轟炸機,英國曾經的火神戰略轟炸機也早已退役 。
▲之所以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這麼少和擁有戰略核潛艇國家很少是一個道理,世界上擁核國家就只有九個,沒有核武器的話發展戰略轟炸機沒有什麼意義,所以發展戰略轟炸機是受限於發展核武器的,擁核國家少,所以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少。▲其次,戰略轟炸機是大空軍的代表,世界上。能擁有戰略遠征能力的空軍也是少之又少,否則只發展光禿禿的戰略轟炸機也只是跑去送死,世界上目前擁有規模大、遠征能力強的大空軍不到四家,所以戰略轟炸機這一板塊能上榜的也是極少數非常優秀的國家的空軍。
並且,如果從零開始,其他國家發展無隱身效能的戰略轟炸機也是沒有前途的,美國已經著手下一代B21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方案了,俄羅斯的圖160也遲早會落伍於時代,隱身戰略轟炸機是未來必然的主流,未來除了中美兩國,誰能做到?
-
3 # 簡簡單單亦是一種平凡…
目前全世界只有四個國家的空軍裝備了戰略轟炸機,為什麼其他國家不配備轟炸機呢?
戰略轟炸機在二戰的時候出現,其主要任務就是在進行戰鬥時能夠打擊對方的縱深的固定目標,毀滅對方的城市、工業區,屠殺對方人口。
大部分國家沒有戰略轟炸機,是因為大部分國家沒有戰略空軍。
首先是沒有需求,戰略轟炸機是大國戰略空軍的利器,中小國家沒有現實的需求;
其次是沒有技術,戰略轟炸機的研製,是需要國家有全產業鏈的搭建能力;
第三點是沒有資金,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和裝備,是耗資巨大、週期漫長的戰略投資;
最後是沒有載荷,戰略轟炸機只是平臺,戰略空軍投送的武器,是以機載核武器為主,有資格有能力發展機載核理論的國家,最多三四個。
-
4 # 迷彩眼觀世界
戰略轟炸機一般以航程在8000公里以上為界,其能夠對敵方的戰略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具有載彈量大,航程遠的特點。目前全球裝備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僅僅有中美俄三國,而且準確的來說我國的戰略轟炸機是剛剛達到8000公里的及格線,包括目前最新型的轟-6N,而在技術及效能上和俄羅斯的圖-160差的還非常遠,和美軍的B-2差的更遠,根本不在一個等級。
而時至今日戰略轟炸機也是各大國在積極發展的一件武器,比如俄羅斯在重啟圖-160生產線的同時也還在對圖-95進行升級,另外也在研發隱身戰略轟炸機PAK-DA,美軍在B-52可以再奮戰30年且擁有領先世界20年水平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的背景下還在研發下一款隱身戰略轟炸機B-21,我國就不用說了,轟-20大家也都知道。
那為什麼發展到各大國都在研製下一款戰略轟炸機的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仍然沒有戰略轟炸機,戰略轟炸機仍然被這三個國家擁有著。
其實說起來很簡單,一件武器有沒有裝備無非就是看三點:
而回到戰略轟炸機這個話題上,想要擁有一款完整的戰略轟炸機,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需求上面如果有使用轟炸機對敵方的戰略目標進行打擊的這個需要的話,那麼戰略轟炸機自然就會考慮發不發展。這對於大國來說的話顯然有這個需求,但是別忘了戰略轟炸機只是三位一體核打擊中的一部分,除了戰略轟炸機外還有戰略核潛艇和陸基戰略導彈都可以滿足這個需要。這也是為什麼英法兩國只擁有戰略核潛艇但是沒有戰略轟炸機的原因,對於這兩個沒有戰略縱深的國家,戰略轟炸機和陸基核導彈對他們來說沒有需求,平時有美國在後面對其撐腰,而倘若到了真的需要核打擊的時候,潛伏在深海之下的戰略核潛艇同樣可以滿足這個需求。
第二個是技術,就算有需求但沒技術也造不出,像我國造個剛及格的戰略轟炸機都挺艱難,而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只能對剩下的白天鵝進行盡力的維護,到了近些年才勉勉強強的艱難的重啟圖-160生產線,要知道當年圖-160在設計製造時可是發動了全國上上下下約800個企業參入其中啊,這東西對於氣動外形和材料以及航電和武器系統等各個方面的要求是極為苛刻的。
第三個就是錢了,有需求有技術沒錢也不行,其實雖說錢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技術還是排在這上面的,像美軍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飛行一小時的成本為58621美元,B-52為32659美元,而B-2的一架的成本為24億美元,連美國也只裝備了21架,所以說這東西沒錢真的難以為繼。
而這些也就是為什麼戰略轟炸機只有中美俄三國有的原因了,其實主要來說排在第一位的還是沒有需求,像現在世界上需要使用轟炸機進行核打擊的基本只有中美俄三國,這三國之間的主要對手相隔的距離確實挺遠,像其他的小國連核武器都不準擁有,還說什麼轟炸機,這些小國爆發戰爭也都是常規戰爭,不會有核戰的,而排的上位的歐洲國家國土面積那麼小,其依靠戰略核潛艇就可以滿足核威懾了,所以根本不需要。
-
5 # asiavikin雜談
沒技術沒錢也沒這需求。
技術戰略轟炸機的航程要求動輒上萬公里,載彈量9噸以上;作戰半徑要是低於2500公里,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這樣的戰技術指標,只有大型多發飛機才能滿足。放眼世界,能獨立研製大型多發飛機的國家一個巴掌都湊不夠了。還不說戰略轟炸機自己的特殊要求,比如隱形,這條出來就只剩下美國了。如果不說隱形,那麼彈艙內的旋轉發射系統也只有美俄兩家有現成的東西。至於低空突防需要的不受他國限制的衛星導航系統那也就中美俄三家才有。
錢戰略轟炸機就是個吞金獸,從研製開始就是個無底洞。美國B-1B戰略轟炸機花銷超過200億美元,平均一架就要2億美元。而B-2戰略轟炸機每架5億美元,要是把研製攤上,造價直接蹦到24億美元,這還不算每年的保養費,B-2隱身塗層的維護可一直是讓美軍大傷腦筋的事。如此昂貴的武器,連財大氣粗的美軍也承受不起。因此在新的B-21轟炸機計劃中,成本控制成了頭號要求。試問這世界上有多少國家能象美國似的一擲千金?
需求戰略轟炸機既然是頂級武器,自然要倍加愛護。最好藏在內陸腹地裡。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是小國,沒那麼廣闊的領土可以讓戰略轟炸機躲貓貓。另外,大部分國家的對手也同樣是小國,打起來之後戰略轟炸機三千公里的作戰半徑根本就用不上。而維護起來還一大堆麻煩事,花同樣的錢,可以買幾倍的中遠端戰術打擊飛機,比如蘇27、F15之類的。維護上也省心得多,戰時出動率也比戰略轟炸機高得多。貨比貨得扔,因此小國根本不會在戰略轟炸機這種“沒用”的奢飾品上浪費一個子。
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國家都不裝備戰略轟炸機的原因。
-
6 # 哨兵ZH
首先是因為貴,效費比太低,尤其是那些頂級戰略轟炸機,比如美國的B-2,這玩意就是一坨“飛行的黃金”,以1997年的幣值去計算,加上開發、建造以及測試在內的總計劃成本平均下來每一架B-2的造價超過了21億美金。所以,即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空軍,今天的B-2保有量不也只有20架(原本是21架,其中一家在2010年的時候發生大火嚴重損毀),然後還有58架的B-52“同溫層堡壘”在役(截止至去年6月),要知道B-52可是上世紀50年代的產物,同樣,俄羅斯的圖-95從誕生之日起到現在也有差不多70年了,然後看目前的情況,這貨可能會在俄羅斯軍隊服役到本世紀的中葉。
▲B-52H“同溫層堡壘”
為什麼說戰略轟炸機的效費比低?因為除了綜合成本高昂之外,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略轟炸機能幹的活也已經越來越少,這玩意誕生於二戰時期,作用是用來對敵方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的,比如直接轟炸敵方的本土工業區,或者就是利用戰略轟炸機進行大縱深打擊,清除重點目標,可是今天的這兩種打擊手段在面對現代化防空網時,已經很難起到作用,也就是說,如何“突防”是今天的戰略轟炸機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像二戰那樣利用轟炸機叢集對敵方的本土進行遠端戰略轟炸的戰術在現代戰爭中你想都不要想,真的要對敵方本土進行毀滅性轟炸時,還不如交給帶有核戰鬥部的彈道導彈,從打擊精度和打擊效率上看,彈道導彈都要甩戰略轟炸機幾條街。
再者就是,如果只是對前線進行支援,或者對固定目標進行突襲轟炸的話,那麼今天那些小體量的戰鬥轟炸機也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打擊個幾百上千公里範圍內的目標沒有任何壓力,實在不行還有空中加油技術,或者是使用巡航導彈,今天的戰鬥轟炸機可以發射空射型巡航導彈的有不少,俄羅斯的蘇-30MKI可以掛“布拉莫斯”,美國的F-15E、F16、F35可以帶AGM-158“傑西姆”,有巡航導彈的加持,戰鬥轟炸機這樣的戰術飛機在有效打擊距離上又會有不小的提升。
▲F-35旁邊的“傑西姆”
最後一點,今天的戰略轟炸機是“三位一體核打擊”戰略中空基核力量的重要一環,然而,你們要想想今天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總共才有幾個?對於一個核大國來說,戰略轟炸機最起碼還能起到核威懾的作用,可如果是一個連核武器都沒有的國家,他拿戰略轟炸機來當擺設麼?
-
7 # 麥田軍事觀察
目前為止全球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只能算兩個半,即便在以前,這個數量也不多,如果究其原因的話,戰略轟炸機太過於高端了,不僅研發的成本非常高啊,採購成本也非常高啊,根本就不是一般國家可以承受的。還不是大家想象的花錢就可以買到的,屬於國際市場的禁售品,大型轟炸機在任何時代都幾乎就是禁售品,在二戰時都沒有幾筆,二戰之後幾乎就絕跡,想要搞這個只能自己動手照,否則的話別想買,這幾乎就難倒是全球90%的國家了。再說了,維護使用的成本也高對了許多,許多國家根本就無法承擔這樣的維持費用。
過高的要求讓許多國家只能望而生畏,壓根裝備不起,養得起的東西,幾個原因加一起,一是,買不起,二,養不起,讓許多國家根本就無力涉足這一領域。
-
8 # 赤焰噠噠噠
目前世界上擁有真正意義上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就兩個,美國和俄羅斯。我們的轟-6K雖然經過N次魔改之後,效能巨幅提升,但用的還是前蘇聯圖-16的老底子。而圖-16的定位就不是戰略轟炸機,所以說轟-6的平臺已經限制了它的潛力,再怎麼改,也無法媲美美俄的圖-160,圖-22M,圖-95,B-1B,B-52和B-2戰略轟炸機。不過,經過幾十年快速發展,如今我們有了錢,航空工業也騰飛了,有了研製戰略轟炸機的技術。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世界頂級強國,我們有眾多對手,我們有需求!這麼一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很明顯了,其他國家之所以沒有戰略轟炸機主要原因就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方面。主要的幾個有潛力裝備戰略轟炸機的國家裡,有需求,有錢的但是沒技術,比如印度;有錢,有技術,但是沒需求,比如英國;有技術,有需求,但是沒錢的,這個還真沒有。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如果具備了研製戰略轟炸機的技術能力,那說明這個國家航空工業實力強大,進而可以輻射到這個國家的工業很強大。所以說,只要沒有外界干擾,有技術的國家,一定會有錢的。重回正題,再看研製戰略轟炸機的三個主要條件。
第一,錢。研製一款戰略轟炸機要多少錢呢?生產一架的成本又是多少呢?服役成本?後期維護保養成本?裝置升級成本?這些林林總總的支出項加起來,是一筆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鉅額資金。就不說造價高達24億美元的B-2戰略轟炸機了,來用俄羅斯圖-160算一筆經濟賬。前兩年,俄羅斯復產了圖-160M2戰略轟炸機,普京親自前往喀山下訂單。這一批一共10架,總計約合30億美元,也就是一架圖-160的價格是3億美元。看起來似乎不高?那是因為前蘇聯時期已經完成了這款戰略轟炸機的全部研製工作,3億美元的單價,很大程度上省掉了前期深不見底的研發成本。再加上後續的人員培養費用,配套基地費用,損耗,維修保養費用等等各種費用加起來。俄羅斯要保證這10架圖-160戰略轟炸機的戰鬥力,估計可能沒個大幾十億美元下不來。乍一看大幾十億美元對一個國家的GDP來說負擔不大,但是分攤到軍費,在分攤到空軍,再分攤到轟炸機上,就是一筆鉅額費用了。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很多國家軍費並不寬裕,根本造不起,買不起,養不起戰略轟炸機。第二,技術。戰略轟炸機名字中戰略而字型現在何處?體現在超遠的航程和掛載核武器,具備從戰略層面打擊敵人的能力。以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為例,其航程達到1000公里以上,可以從俄羅斯本土起飛,不經過空中加油,直接飛到位於南美洲的古巴。圖-160能夠做到這一點,是俄羅斯繼承自前蘇聯強大的航空工業在背後支援。而放眼世界,具備獨立製造大飛機能力的國家一隻手都數得過來,而這種戰略性武器出售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不能造的國家基本就沒有可能獲得戰略轟炸機了。第三,需求。其實,在洲際彈道導彈效能如此突出的當下,各個核大國的主要核打擊方式已經從最初的戰略轟炸機投送,變成了如今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海基核潛艇的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了。而戰略轟炸機更多的是承擔核威懾的任務,說白了,現如今的戰略轟炸機主要就是用來嚇人的(當然,隨著空射巡航導彈的發展,戰略轟炸機也會擔任一些遠端的精確打擊戰術任務。)。更直白一點,戰略轟炸機就是軍事強國用來嚇唬小國家,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如今稱得上真正意義上軍事強國的國家就美俄中,其他國家更本用不上戰略轟炸機。
-
9 # 芝罘稻
我們整天看到的軍事新聞,要不然美國俄羅斯的,要麼就是日韓歐洲的,但是,但是!!!
縱觀全球,有像樣空軍的國家其實也就那麼幾個,大部分國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空軍,如果有兩架螺旋槳飛機也叫空軍那當我沒說
轟炸機是進攻型武器,這個世界擁有轟炸機的更是沒幾個,包括德國法國日韓在內,再不然法國當年打利比亞,也不會用陣風掛三個副油箱去丟炸彈了。如果你覺得開螺旋槳飛機扔手榴彈也算是轟炸機那也當我沒說好了
至於“戰略”,這個世界上,有資格談戰略的國家,一隻手都能數出來
這幾個因素加起來,就知道,為啥大部分國家沒有戰略轟炸機了
-
10 # 提攜玉龍—
戰略轟炸機是構成核三位一體的一極,進入21世紀(2003年),地球上共四個國家擁有戰略轟炸機:美國、俄羅斯、印度、中國!
一是國家軍事是否需要。根據每個國家的軍事思想和發展戰略決定。比如經濟大國、經濟強國日本。二戰後不允許養軍隊,只能有自衛隊,美國出於本國利益考慮在日本有駐軍,藉以維護其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方便在國際上推行強權政治、實行叢林法則。因締結有《日美防衛合作指標》,受到大國庇護,所以日本沒有研製的慾望和條件。
二是經濟能力是否可以支援。美國B-2造價為24億美元,若以重量計,B-2的重量單位價格比服役時值的黃金還要貴兩至三倍。核心工藝比如多層噴塗的隱身漆料,內含可將雷達波能量轉換成熱能的成分。全機塗上後,雷達波在照射到塗層後,塗層兩面反射的雷達波會相互抵消。而軍工人員噴塗作業時須赤腳在機身上操作,否則會影響隱身效果,而執行一次任務,就需重新噴塗一次!堪稱是用美鈔編織羽毛在翱翔…
三是科研、生產技術水平。電子對抗裝置、精確打擊武器、自身防護武器、加工裝置等,都要有獨自研製能力。
例如馬島戰爭中阿根廷從法國進口飛魚導彈數量僅有5枚,靠勇敢和僥倖擊沉英國謝菲爾德號,但連爭取基本的制空權都談不上,輸給“鐵娘子”理所當然。
(1967年的圖俺是實在配不上了…以色列全民皆兵,所以高素質女兵極多,是國防的中流砥柱)
又比如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飛行員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擋,躲過約旦雷達網,在離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飛行,進入陸地後,升至20米,又躲過了埃及雷達的探測,在尼羅河三角洲北面,突然折轉向南,從埃及後方發起進攻,攻擊時相對高度僅保持在100米!沒有強大的電子對抗裝置和突防能力,早成了刀下冤死鬼…
還比如於1945年8月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對東京進行“李梅火攻”的B-29轟炸機(空中堡壘),在當時創造性地利用遠端控制系統,加裝了不少於四個機槍炮塔。早期的模擬計算機意味著一名炮手或消防指揮官就可以操作所有四個炮塔!僅在東京上空就反殺了12架日本戰鬥機…而且是在不依靠本國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自身防護武器的優劣,直接決定了能否完成祖國授予的使命!
-
11 # 沐風談兵論道
目前,裝備戰略轟炸機的國家都是曾經的超級大國,美國和前蘇聯(俄羅斯)。雖然,俄羅斯現在只是世界強國,但是也是繼承前蘇聯的衣缽,而且在蘇聯解體之後,保留著前蘇聯總體實力的70%,而轟炸機也是繼承著前蘇聯或者延續著前蘇聯,而且服役著戰略轟炸機都是在冷戰結束之前裝備和研製。現在,美俄兩國稱得上戰略轟炸機只有B-2隱身戰略轟炸機、圖-160和B-1B戰略轟炸機。
作為當時兩國世界大國,都在爭奪世界主導權,兩者可謂在轟炸機領域甚至各個領域都存在著激烈競爭,以免落後於兩國。因此,兩國裝備戰略轟炸機出自兩國的需要。如今,美國作為全球軍事強國根本沒有任何敵手,雖裝備著戰略轟炸機,只是展示國家威懾力的戰爭。畢竟,世界主流依然是和平發展,在研製戰略轟炸機顯然不合時宜。而俄羅斯由於在本國利益上,一直被北約打壓只能採取針尖對麥芒態度,也只是出於戰略考慮,重啟中斷二十多年的圖-160轟炸機裝備工作。所以,裝備戰略轟炸機源自戰略目的依然是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裝備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少得可憐,只有美俄兩國,而且也是在冷戰時期傾盡國力打造的戰略轟炸機。因此,裝備轟炸機的國家首先經濟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雖然,俄羅斯國家經濟實力不如美國超級大國,但是俄羅斯向來就是戰鬥民族這點恐怕也難不倒俄羅斯,再加上俄羅斯只是在修修補補戰略轟炸機,而不是重新研製,經濟實力也是可以承受得起。所以,研製轟炸機的國家必須要經濟實力雄厚,在軍工科技實力強勁,研發實力也是世界一流,達到這三點只是研發戰略轟炸機的先決條件,最重要則是發動機必須達到美俄兩國同級別。
其實,裝備戰略轟炸機的價格因素也是其次,例如美軍B-2轟炸機每架達到24美元,而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造價很可能也是達到幾億美元一架。可見,戰略轟炸機造價不菲,如果沒有經濟實力做基礎,根本承擔不起戰略轟炸機裝備工作。何況,歐洲強國在戰略轟炸機也是無法研發戰略轟炸機,雖然經濟實力也是相當不錯。奈何軍工科技和研發實力不足依然無法裝備戰略轟炸機。
戰略威懾力也是彰顯國家軍事力量的重要砝碼,作為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重要存在,戰略轟炸機也是核打擊體系的重要一環。何況,戰略轟炸機不是輕易閃動翅膀。俄總統普京言道:抗議一萬次,不如戰略轟炸機閃動一次翅膀。因此,戰略轟炸機也是核打擊中不可缺少。所以,戰略轟炸機不是任何國家都裝備和承受的起。
總結:戰略轟炸機在裝備之前,首先要根據本國軍事實力,戰略意圖、經濟實力和戰略威懾力,這四部分組合而成,也就是這個重要因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具備這四點的國家方可裝備戰略轟炸機,否則也只是圖炫耀實力,最後得不償失。
-
12 # 墨風蒜瓣
簡而言之一句話,就是大部分國家都不需要這種造價昂貴卻沒有太大實際用處裝備!
目前世界上真正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只有美、俄,很多人說我國也用“戰略轟炸機”,但是看一看現代戰略轟炸機的定義標準就知道我們還差的很遠,一般來說只有航程超過8000公里,載彈能力達到15噸以上的轟炸機才可以配得上“戰略”二字。而滿足這一要求的只有美國的B-1(載彈量超過20噸)、B-2(載彈量17噸),俄羅斯的圖-160(載彈量超過20噸)。如果在放寬一點標準來說還包括美國的B-52和俄羅斯圖-95兩款老式戰略轟炸機。至於轟-6嗎?目前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所以說戰略轟炸機擁有國僅此兩家而已。
目前保有大型轟炸機的國家為中、美、俄,看看這三個國家的體量就知道為什麼其他國家不“玩”這種武器了,因為這種裝備就現代空軍來說是有錢人的“玩具”。其研製成本相當的高昂,即使是美國現在使用的轟炸機也都是冷戰時期生產的,到了最近雖然說釋出了一款新型戰略轟炸機的研製計劃,但可以明顯的看出是在B-2的基礎之上改進而來,這也就是我們曾經看到的B-21。這樣的超級大國現在都不敢輕易的立項研製一款全新的轟炸機,那麼其他國家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除了昂貴之外,對於其他小國或者是一些強國來說,戰略轟炸機真的沒有任何意義,研究戰略轟炸機還不如搞一搞短程戰術導彈或者洲際導彈實惠一點,而且還便宜許多。
現代戰略轟炸機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威懾作用,在幾無爆發世界大戰可能的今天,這種飛機至多是對“敵對”國家釋加一種戰略壓力而已。你最近幾十年聽說過戰略轟炸嗎?
除此之外,現代戰略轟炸機的作用已不再如二戰時期那般突入敵人的領空去無腦發起地毯式轟炸了。目前的“玩法”是轟炸機攜帶巡航導彈或者精確制導炸彈實施精確打擊,這對於轟炸機的效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有大的載彈能力,還必須擁有一定的隱身性。如果還沒有飛入戰區就被敵人的雷達發現,用導彈或者隱身戰機擊落的話,這個損失也是很多國家承擔不起的。
所以說,大部分國家對於這種既耗錢還沒有實際用途的裝備早已不感興趣了。當然了作為世界前三強的中、美、俄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裡還將會繼續擁有該型裝備,而且還會對此進行進一步開發。戰略級的武器在大國手裡自有大國的用處,爾等小國當然是不會理解的了。
-
13 # 河東三叔
可能大部分國家領土範圍都不夠戰略轟炸機航程的一個零頭,這東西可是個吞金獸,首先有能力研製的國家曲指可數不是誰都有。其次,動輒幾十噸的載彈量,而且還包括核彈試問有幾個國家有配套?滿打滿算,真正有需要的國家沒幾個,反正大部分國家也沒有多大戰略價值。
戰略轟炸機的目標是和平時期起威懾作用,戰時起致命一擊,二戰以來透過戰略轟炸摧毀敵對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從而促使對方實力不斷削減,最後堅持不下去就不得不投降,典型案便就是二戰時的德國和日本。
回到戰後,隨著導彈和噴氣技術再加上核武器的發展,這三者結合構成一個完美的戰爭機器——戰略轟炸機。航程從最早的6000多公里,一步步發展到現如令保底10000公里,加上空中加油1.5-2萬公里也不是問題。航程還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戰略轟炸機可以攜帶幾十噸彈藥,如果只是區域性低烈度戰爭可以用來執行地毯式轟炸。如果涉及全面戰爭,那就直接在遠端發射核武器,造成的結果就是互相摧毀。
對於小國來說,這樣的戰略啟圖完全沒有,國內戰略縱深也不夠部署這樣的重灌備,而且戰略轟炸機+配套彈藥+核大戰的可能誰也承受不起。所以就目前而言,也就中美俄三大國具體戰略威懾及轟炸能力,常見機型包括俄國圖-22、圖-95、圖-160以及美國B-52、B-1B、B-2等,當然還有我國的轟-6系列。
-
14 # 圭塘河邊釣魚
國防建設是按照該國的國防目標來進行的。必須分析國家的現實威脅和潛在威脅,找出可能的假象敵。再根據假象敵的情況明確自己的國防方針和國防建設具體計劃。大多數國家會考慮國家之間的結盟,這是國防建設的一個核心內容。在結盟保證安全和新武器越來越貴的新時代,戰略性武器一般國家都不裝備,很多國家甚至連先進戰術空軍都不裝備,先進艦艇也不裝備。
-
15 # 東斯坦因
目前,世界上裝備戰略轟炸機的國家有兩個,美國和俄羅斯。我國的轟-6系列轟炸機到底算不算是“戰略轟炸機”一直存在些許爭議,所以我國到底算不算是裝備了戰略轟炸機也一直都沒有定論。不過,就算加上我國,世界上裝備戰略轟炸機的國家也只有三個。放眼全球195個主權國家,只佔了很少的一部分,絕大部分國家都沒有裝備戰略轟炸機。為何大部分國家的空軍都不裝備戰略轟炸機呢!
對大多數國家來說,戰略轟炸機實用性不強戰略轟炸機,可載彈10~30噸,航程8000至12000公里左右,是國家“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別看戰略轟炸機的資料很彪悍,但其實作戰實用性不強。
首先,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防空武器系統的效能是越來越強大。雖說不至於連蒼蠅都飛進去,但對於機體寬大笨重、機動性差、自防護手段缺乏的轟炸機來說卻是一張編織嚴密的羅網。例如,2008年的俄羅斯 - 喬治亞衝突中,面對實力並不強大的喬治亞軍隊,俄羅斯都折了一架圖-22M戰略轟炸機。由此可見現代防空武器,對轟炸機的威脅有多大。(隨著隱形戰機越來越多,各國的反隱形也越來越先進,B-2也很可能無法全身而退)
其次,戰略轟炸機的維護保養的技術要求非常高。這使得能維護保養戰略轟炸機的機場和空軍基地數量比較有限。戰爭中要是若是戰略縱深不夠的話,這些能夠能維護保養戰略轟炸機地方一旦被敵方破壞,那戰略轟炸機恐怕飛不了幾次就會全部趴窩。如美國B-2轟炸機全球僅有3處可供部署基地,美國本土-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和印度洋-迪哥加西亞基地。
再次,戰略轟炸機雖說具備10~30噸的載彈量,但在戰爭中這點彈藥量其實根本掀不起多少浪花(戰略轟炸機在不使用核彈的情況下核彈哪是輕易能使的,而且大多數國家都沒有核彈)。比如,英阿馬島戰爭,英國皇家空軍就曾讓其裝備的五架“火神”戰略轟炸機到前線走了幾遭。結果“火神”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幾次空襲下來卻並沒有對敵軍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失。
而想要讓戰略轟炸機在作戰中打出戰績,那就必須要成規模的使用。如海灣戰爭,美國出動大量B-52戰略轟炸機對伊拉克軍隊狂轟濫炸,給伊拉克軍隊以重創。據戰後統計,伊軍逃兵中有20-40%是由於害怕B-52而決定逃跑的。
(戰略轟炸機就是個吞金巨獸,飛行成本、維護成本、彈藥成本非常高,成規模的使用要花的錢可以說海了去了)
其四,轟炸機幾乎沒有空戰能力,為了確保它們能完成任務,並安全返航。可能還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戰鬥機來為戰略轟炸機護航。而這樣一來會牽扯一部分的作戰力量。
戰略轟炸機研究制生產體系的建立,比製造戰略轟炸機還難戰略轟炸機作為大國的核心軍事裝備,是重要的戰略威懾力量。“國之重器,不可輕易示人”,各國都對戰略轟炸機的核心技術秘而不宣,更不會輕易銷往他國。所以,目前想要裝備戰略轟炸機的話,就必須自行研製和生產。
這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戰略轟炸機研究制生產體系。而這個體系的建立,其實比製造戰略轟炸機還要難。
因為戰略轟炸機為適應在嚴酷的環境中作戰,其設計和製造要求會非常高,同時還要整合大量的高精尖技術。
比如,為了提高轟炸機的生存能力,各國都著力提升轟炸機隱身效能,力爭是戰鬥機不被敵人發現。想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有先進的隱身塗層材料和隱身結構材料。而這需要在材料學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並且還要有足夠先進的配套生產裝置。
又比如,戰略轟炸機使用的發動機對加工和裝配精度要求極高,這就需要精密製造、多軸數控加工中心等高精尖製造裝置和眾多技藝精湛的高階技工。
再比如,轟炸機配備的航電系統中會有不少的晶片,而想要製造出效能優異穩定的晶片,則需要光刻機、晶圓切割機......等一大批有著極高的技術含量的加工裝置和高品質的半導體材料。
..............(戰略轟炸機涉及的領域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林林總總的算下來,製造戰略轟炸機所涉及的領域差不多涵蓋了絕大多數的工業門類。
而要建立起這樣一套體系,其難度非常大,需要幾代人持續不斷的投入和努力。
美國的打壓埃及、利比亞、伊拉克這三個國家,在上世紀也曾透過進口途徑,裝備過戰略轟炸機。不過後來這三個國家的都變得命運多舛。
伊拉克和利比亞國內局勢動盪不斷,曾經採購戰略轟炸機的國家領導人,薩達姆和卡扎菲也都身死道消。而埃及雖然情況要比伊拉克和利比亞要好了不少,但國際地位較當年納賽爾和薩達特時代要跌了好幾個檔次。要知道納賽爾和薩達特時代,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領袖,而現在卻只能跟在沙特後面。
而這三個國家衰落的背後,有一個共同的身影美國。
伊拉克的薩達姆和利比亞的卡扎菲,都屬於野心比較大的梟雄,希望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範圍。戰略轟炸機這樣一種進攻型武器的引進,其實就是出於他們擴張政策的指引。而他們的擴張行為,侵犯了美國的全球和地區利益。美國為了自身利益考量,自然是要出手將他們打壓下去。
埃及曾經的阿拉伯領袖,同時也是以色列的生死大敵之一。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後,埃及總統薩達特,決定與以色列走上談判和解的道路,同時也極力擺脫蘇聯的控制。美國瞅準機會開始拉攏埃及。最終埃蘇關係全面惡化,埃及的圖-16機群也漸漸荒廢。不過就算投靠了美國,美國依舊沒有完全放過埃及,2010年的阿拉伯之之春把埃及高的元氣大傷,而美國在背後是各種的推波助瀾。
此外,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為拉攏印尼,對印尼進行的大量援助,其中包括圖-16轟炸機。不過,隨著美國支援蘇哈托發動政變,這一切就噶然而止了。(又是美國)
而這一切的起因就在於,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經常會對認為有威脅的國家進行打擊。
總的來看,戰略轟炸機是一款進攻型的戰略武器,國力較弱的國家通常都不會有戰略轟炸機的需求(玩不起),而戰略轟炸機研製國通常也不願意把尖端武器裝備出口。因此,在當前形世界勢下,戰略轟炸機的研製都是以滿足本國軍事裝備需求為主。這也就造成了大部分國家的空軍沒有戰略轟炸機。
-
16 # 高紅權先生
首先是因為戰略轟炸機太貴。像美國的B-1、B-2那都是以上億美元來計算的吞金獸,一個國家如果實力不是特別雄厚,實在是置辦不起這麼豪華的裝備。
其次是研製戰略轟炸機的難度太高,同時作戰效果卻也不比彈道導彈強多少。現代的戰略轟炸機那是需要高科技來做支撐的。像俄羅斯那樣用爺爺輩的圖-95來做戰略轟炸機,那隻能是被人家打靶的份兒。大多數國家沒有這份科技實力,同時,現代的彈道導彈已經很先進了,如果裝上核彈頭,完全可以完成戰略打擊任務。因此,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實在是沒有必要花費那麼大的力氣去研製一種看起來功能與戰略導彈有點重複的武器(當然,戰略轟炸機的一些功能是彈道導彈無法取代的,不過,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這些功能可有可無。)
第三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戰略轟炸機是一種大殺器,你擁有了它,自然而然就會讓其他的國家對你提高了警惕,也會讓人家想辦法來對付你。如果你的國家實力不夠強,裝備了這個東西,結果把左鄰右舍全都得罪了,讓大家都抱團地來對付你。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因此,綜合國力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國家,根本就不應該裝備戰略轟炸機的,裝備了反而麻煩。於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就都沒有了戰略轟炸機。
-
17 # 中醫與太極
所謂戰略轟炸機,就是可以攻擊一個國家的戰略目標,所謂戰略目標就是一個國家的國家機器所在地。如首腦機關,國家電網,戰略機場,重要軍事基地,超大水利工程,工業製造基地,戰略儲備油庫,糧庫,重要交通樞紐,航天發射基地,在軌衛星指揮中心,大型兵工場,等等。
能夠攻擊這些國家戰略目標,不是說說就能幹的,一要有錢,二是有器,三要有人,四是有膽,能具備這些條件的也就幾個國家,中,俄,美。英國,印度徒有虛名矣,
再說從目前國際形勢看,戰略轟炸機必須自研自造,沒有足夠經濟基礎及強大科技力量和工業製造能力,是不可能造出的!更不用說更加先進的戰略導彈了。
-
18 # 使用者統一皇后
戰略轟炸機嗎 第一是威懾 第二是毀滅的打擊手段,一般的戰國養不起 太燒錢 ,再說也沒必要 你要打擊人家的戰略縱深 你得有被打擊的本錢,你自己都抗不住幾炮 還打誰呀?不捱揍就不錯了 還敢招惹是非?
-
19 # 勾引不起你
戰略轟炸機這是一種實力的象徵,更是與國力密切相關,沒有錢沒有強大的國力是很難造出這種武器的,況且即使有錢有實力要造出戰略轟炸機也是難上加難,沒有相關的技術和科技人員和科研團隊是關鍵,這種武器不僅能增加空軍的實力,更重要的是能大大增強整體的實戰經驗和軍事力量,所以每個國家都想擁有,但無奈實力不充許,正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20 # 折花仙子
因為
國家的實力不容許!
就像小老百姓完全沒有必要穿防彈衣出門一樣!
回覆列表
別說戰略轟炸機了,就算是有轟炸機的國家現在也只剩下美俄中三國了,還有戰略轟炸機只有美俄兩國,這在當前的航空界算是一波極具特色的風景了。為什麼?我們下邊就好好叨叨這件事。
最大的問題在於大平臺。要發展戰略轟炸機首先要有大平臺,也就是我們掛在嘴邊的“大飛機”。所謂大飛機,通常是指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各類大型運輸機個民用大型運輸機,以及一次航程達到3000公里以上的軍用飛機和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機。
目前世界上有能力製造和擁有大飛機開發能力的國家扳著指頭可以數出來的,最強者當屬美國和俄羅斯,在不同歷史時期,兩國都曾製造出種類、型號齊全的一大批經典軍用的大飛機。再細化講一下,比如軍用大飛機目前國際上能排上名的只有美國的C-17、俄羅斯的伊爾-76/476、中國的運-20和歐洲的A-400M,這就充分說明問題了。
由此可見,想要發展戰略轟炸機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發展大飛機的能力,沒有這個能力,那麼戰略轟炸機就是空談。戰略轟炸機的門檻已經擺在這兒了,能邁過去的有幾家?這是顯而易見的問題。所以戰略轟炸機在過去的70年中裝備國家是越來越少,能拿的出手的型號也越來越少,具備發展潛力的國家也不多。
其次,戰略轟炸機是大國空軍的象徵。空軍有戰略空軍和戰術空軍之分,兩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在哪?除了預警機、空中加油機之外,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戰略轟炸機,尤其是對擁核國家來說顯得更為重要。
目前擁核的國家一雙手也能數過來,即美俄英法中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九個國家。核威懾講求“三位一體”,戰略轟炸機就是空基核威懾的主要手段,也是當前擁核國家普遍欠缺的一個領域。但是反過來看,沒有核武的國家佔到大比例,因此對於戰略轟炸機的需求也不大。
這也就極大的限制了戰略轟炸機的發展動力。沒有需求就沒有發展的動力,能催生的型號也就不多了,能發展的國家也就屈指可數了。這是一個供求關係導致的結果。
最後,轟炸機的效能在當前環境下堪憂。轟炸機使用的巔峰時期應該是在二戰期間,那會是空軍空對地打擊的核心力量。但是現在現代戰機的發展呈現出一種多樣化發展態勢,戰鬥機的種類更加多樣化,從最早的制空型戰機相繼發展出制空、多用途、電子戰等機型,尤其是多用途戰機的出現,在作戰功能上和轟炸機產生重疊。
另外,隨著一機多型的發展,戰鬥機的功能大幅拓展。最重要的是,戰鬥機的生存能力要遠比轟炸機高出很多,在作戰飛機面臨嚴峻挑戰的空防背景下,戰鬥機的使用更加高效,這也就決定了轟炸機的發展前景。
此外,當然還有很多原因。戰略轟炸機的裝備國家越來越少是一種歷史潮流,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必然趨勢。未來具備發展大型轟炸機的國家還會越來越少,因為要有足夠的錢、足夠的技術以及合適的戰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