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怎樣對待青春期不聽話的孩子?
2
回覆列表
  • 1 # 本想不說

    孩子進入青春期,多少有點叛逆,實屬正常。作為父母應當適當的放權,有些事兒多諮詢孩子。有事情,多聽孩子的意見,也不見得不好。如果孩子的主意非常對,就按孩子的說法去處理問題。在孩子的叛逆期,逐漸地培養孩子的主見能力。有助於孩子成年後的事業發展。

  • 2 # 王知洋

    這個我也不會處理 我家大女兒十二了 孩子越大越有自己得想法 我教育孩子喜歡動手 打過會很後悔 自責 但是遇到矛盾衝突還是會伸手 所以我基本也是來看評論的 學習的 因為我自己都沒做好所以沒法回答您的問題 抱歉

  • 3 # 珍視映畫

    我也是青春期的一個叛逆女孩,給你說說,父母說我時候我是怎麼想的吧。有些事情,其實我們也想像你們期待的那樣做,可是當你們家長和我們嘮叨時候,我們就有一種叛逆心理:我偏不要那樣做,看你能怎麼辦?做這樣的決定我們也很不好受,但是不知怎麼就偏要和你們抗衡一下,也許這既是所謂的叛逆吧。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尊重我們的意見,如果我們有什麼錯的地方,希望你們會很耐心的指導我們,而不是嚴厲批評,非要我們做什麼什麼。建議您:找一個好天氣,給孩子做些好吃的,飯後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談一談,(但是要記住不要講什麼大道理,那樣我們會不耐煩,最終也會適得其反的)談一些小事,說些家常話,潛移默化的給我們一些領悟,那樣大家都會很愉快。還有就是要學會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一些你們大人討厭的事,可能就是我們興趣所在,或者是我們的愛好和特長。孩子與父母要相互尊重,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尤其是女孩子,作為女孩子,我們想有些自己的空間和秘密,也想有些自由,請父母相信我們女孩子,認同我們,這就是給我們最大的幫助。建議您告訴您的孩子幾個詞:(女孩子)自尊、自立、自愛、自信、自強(男孩子)心胸寬廣,不貪小便宜。以上只是作為一個青春期的女孩的一些片面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您開心快樂!

  • 4 # 春暖花開0802

    青春期的孩子總會討厭父母對自己的嚴加管教,他們通常做一些相反的事情來表示對家長的不同意,這一心理在醫學上稱之為叛逆心理。那麼,自己家的孩子出現這一心理,我們作為家長的應如何應對呢?下面,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1、正確認識孩子叛逆心理很關鍵

      應理解孩子呈現的叛逆心理是自我覺醒、要求獨立的表示,形成獨立性的良好心理準備。孩子的獨立性增強了就能逐漸發展起自主性,形成自我發展的內部動力,願意並能夠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動腦筋想問題,並提出自己新穎、獨到看法。

      2、家長要學會冷靜,理智對待

      在叛逆期內,家長不要跟孩子鬥氣較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尊重孩子,發揚家庭民主,多聽各方意見,給孩子辯解的機會和改錯的時間,不要以家長的“威嚴”壓制孩子,強制孩子屈服。

      3、要學會理解孩子,經常給予孩子適當的賞與鼓勵

      要學會理解孩子。得到家長的賞識,孩子心情愉悅,信心倍增,內心充滿了幸福感,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意見,克服自身的小毛病。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數落、訓斥孩子,指責甚至打罵孩子,不僅影響自己的情緒,而且還很容易讓孩子陷入自卑的泥潭。

      4、對待叛逆孩子要有耐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要有耐心。在孩子面前,家長要放下“家長”的架子,耐住性子,學會傾聽孩子聲音,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或許只是短短的幾分鐘,暖暖的幾句話,輕輕的幾次撫摸,孩子的心結就能解開,就能讓孩子從極度叛逆中走出來。

      5、要把握好愛的尺度,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要把握好愛的尺度。改掉一個不良習慣,遠比養成一個好習慣困難得多。在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的過程中,家長需要適時的把握好愛的尺度,應該多從情感上靠近,心靈上溝通,方法上變通。給孩子恰當的愛。

      6、必要時求助於心理醫生

      孩子叛逆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和行為成長。必要時可以求助於心理專科醫院的心理專家,他們的專業幫助孩子們會非常喜歡,樂於接受。

      專家指出,青春期孩子所表現得叛逆心理,大多數是孩子自身為了維護自己尊嚴的一種表現。這一時期的孩子,心理較為敏感,作為家長的我們若處理不好,很容易使孩子走向極端,做出不好的事情。因此,請護理好您孩子敏感的心。

  • 5 # 傾城秀

    我家正好有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說叛逆。感覺好像已經過去了,對於孩子的叛逆,如何輕鬆應對?

    首先,作為媽媽少說話多做飯,而且是孩子愛吃的飯。青春期孩子本來就反對爸媽的嘮叨,假如處在叛逆期的話,最壞的結局就是直接跟你的要求背道而馳,更多時候不激烈的那就是直接不理你了那時候,你就閉起嘴巴,挑孩子愛吃的飯好好做就好了!到時候就叫他吃飯,慢慢的孩子就會緩和。

    其次堅決不能去觸碰孩子所謂的隱私。青春期孩子有了自己所謂的隱私,作為家長的你,一定儘量避免去觸碰,要樹立孩子絕非自己私有財產的觀念,理解尊重孩子,等孩子認同了你的態度,也就不會表現得那麼叛逆了!

    最後就是千萬別拿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要知道再好那也是別人家兒子,而你家兒子再不好你也要無條件接納,所以,堅信自己兒子獨一無二才是正確的。

    只要做到了這三點,對於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就不是那麼明顯了!

  • 6 # 堯媽成長記

    我覺得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其實他們內心是非常渴望被關心的,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講究點兒方式方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記得我處在叛逆期的時候有一次和爸爸吵起來了,還把爸爸氣的肚子疼,第二天還疼了一天,現在想起來很愧疚,其實處在叛逆期的我當時就是不服軟,爸爸的脾氣也不好,都在氣頭上根本就沒辦法溝通,我偷偷的趴在被窩裡哭,覺得爸爸媽媽根本就不愛我,為什麼不站在我的角度上替我考慮一下呢?

    所以我覺得對待叛逆期的孩子更應該多關心和放手,正所謂不管才是更好的管,多給予一些愛與自由比嘮叨一千遍效果要好的多!

  • 7 # 於際敬身心健康專家

    青春期的孩子難管啊!家長先要接受這樣一個理念,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逐漸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進入社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養育者的責任是保護孩子,而不是一味打壓。

    哪些事可以“自己掌控”

    作為家長,可以和孩子做個朋友般的溝通,決定哪些事情孩子可以無需和父母商量,自由決定做或者不做。比如週末白天的時間安排,和誰交朋友,什麼時候穿什麼衣服,喜歡吃什麼東西,愛好是什麼等等。

    哪些事必須告訴父母

    因為孩子年齡小,很多事情還不能很好的為自己做出適當的選擇,因此當孩子想做這些事的時候,就必須提前和父母討論商量,然後才能去做。比如:晚上的時間如何安排?是否要報名補習班或特長班?暑期實習怎麼安排?大額度的消費(例如買手機電腦等)是否可行?能否戀愛?轉學、退學,大學志願填報等等。

    哪些事決不能做

    比如違法犯罪的事情、半夜與異性獨處、吸菸喝酒等。當然,每個家庭的文化背景和接受程度不同,這類事情的內容也不盡相同,但不對社會造成危害是一致的底線。

    規則轉移

  • 8 # 顏二哥有言23

    如何與青春期叛逆孩子相處?只有經歷過的父母才知道!這個時期的小孩半大不大的,開始脫離對父母的依賴,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頭腦獨立思維,同時又特別容易受同齡的玩伴的影響。在父母面前他們表現得沒像以前這麼“乖”了,這麼順從了。時而會與父母頂嘴,也會以學校老師如何如何說來為自己的言行辯解,或糾正父母的“錯誤”。也不像以前那樣會和父母談心。從此父母很難知道他們心裡到底想什麼?在學校及家外的表現如何?在外交了什麼樣的朋友?這樣的演變很讓一些父母頭痛,擔心從此再也無法掌控兒女的一切動態,恐怕某一天什麼事情突然發生在兒女身上而不知所措,難以挽回。

    其實要能好好的與青春叛逆期的兒女相處是困難的,但不是沒有方法。必須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要從父母自身著手,告訴自己兒女已經長大了,青春叛逆期是每個小孩都必須經歷的,不要像小時候那樣管頭管腳的,什麼都要過問,什麼都表現得不放心。要自覺的放下做父母的身段,多聆聽,多鼓勵,少訓斥。試圖與他們向朋友一樣平等交流。在不違反大原則的情況下,尊重他們的選擇和決定,要有容許他們會犯一些不是原則性錯誤的“雅量”。然後就是多多以不同的途徑瞭解他們在外的表現,比如說有意鼓勵他們帶同學或朋友到家裡聚會,聚餐,從而可以瞭解他們在外的交友狀況,也可設法認識他們好友的父母,這樣可以相互間交換“情報”,以獲得更多兒女在外的資訊。再就是保持與兒女所在學校的密切聯絡,以瞭解他們在學校的具體表現。總而言之,作為青春期叛逆小孩的父母,為了順利陪伴他們度過叛逆期,一定要避免過多直接干涉,技巧性的從側面來了解他們,理解和接受他們的“叛逆期”的特質。做的好的要多鼓勵,做錯的,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錯,就要耐心的,心平氣和的聽他們解釋他們那樣做的理由,然後提出建議讓他們參考。讓他們真正的感覺自己長大了,受尊重。

  • 9 # 真心爸媽

    1、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向成人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迅猛發展,他更希望被當作成人而不是一個孩子來對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能減少管控,所以很自然的,會表現得不像小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

    孩子有以上的表現,很正常,如果孩子沒有出格的舉動,比如放棄學習、抽菸、喝酒、亂交社會上的朋友、與異性相處非常隨意等等,都沒有必要視為是青春期叛逆。

    通常我們覺得青春期孩子叛逆,大多是父母自己的原因,是父母沒有適應孩子的快速成長,沒有學會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所以,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2、面對青春期孩子,不需要如臨大敵

    爸爸媽媽常常把孩子到了青春期這件事,看得非常嚴重,有的甚至孩子才十來歲,就擔心孩子過兩年不好管了。

    其實,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大人過度緊張的心態,反倒可能會加劇孩子青春期親子衝突的狀況:孩子越想自主,爸爸媽媽越緊張、越不放心,越不放心,就對孩子控制得更加嚴密,越控制,孩子就會越抗拒,於是本來沒什麼大事,卻搞得親子關係非常緊張,孩子大人都很不開心。這種狀況下,父母的管控就很像一條繩索,綁得越緊,孩子越掙扎。

    3、給孩子自由空間,而不是加強對孩子的控制

    我們的建議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爸爸媽媽要有意識地給孩子更大的自由空間,我們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父母要有一個可以抬高的天花板”。

    父母應該相信,孩子大了,他對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判斷,爸爸媽媽不需要像管小孩子一樣管(事實上,我們認為對沒到青春期的孩子,爸爸媽媽也要給足夠的自己做出的空間),而且,如果爸爸媽媽在他的兒童時代、少年時代,幫孩子打好了基礎,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一個理性、自主、各方面表現都不錯的孩子,不會因為到了青春期而爸爸媽媽沒有“嚴管”,就成了“壞孩子”。

    恰恰相反,爸爸媽媽越嚴格管控,孩子越會嘗試突破大人的管控,爭取自己的自由。一定程度上,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是大人給“管”出來的。

  • 10 # 小貓喵喵

    青春期叛逆確實讓人頭疼,但如果順利度過,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以後的順利成長也是特別有意義的。

    舉個例子來說這件事兒吧。

    一個朋友的女兒初二叛逆,瞞著家人和老師不去學校,上下學按時回家。一週之後,老師電話問家長孩子作業的事情,才知道孩子曠課一週。

    朋友問女兒不去學校還隱瞞欺騙的原因,女兒非常不屑的回答:不想去,學校沒什麼了不起,讀書沒一點用。

    讓她去學校,她就出去逛街,溜達到很晚才回家。

    朋友夫妻兩人焦慮萬分。要帶女兒去看心理醫生,女兒堅決不去,說父母才有心理疾病,才要去看心理醫生。

    不得已,朋友自己看書,自學心理學知識,並且想方設法尋求各類幫助。

    這個過程中,女人的叛逆讓他們苦不堪言,女兒對他們夫妻不信任,不斷挑釁,甚至動手打了爸媽,摔砸東西更是家常便飯。

    不管他們對女兒說什麼,哪怕是掏心掏肺,女兒都認為父母就是要控制她,就是不信任她,父母所有的話她都從負面理解,堅決跟父母對著幹!

    朋友苦不堪言,曾對我說,如果哪一天女兒不發脾氣,家裡不發生地震,那一天對他而言就是過節!

    聽的心疼!他也從150多斤暴瘦到120斤。

    後來在遇到他,說到這件事,他說,後來就放下了,不再想著中考高考還有大學的事了,隨她去吧,既然怎麼做都是錯,怎麼做都只會產生更多對抗和敵意,那就算了,只要保障女兒的日常生活就行,其他的管不了,也就不管了。

    他們夫妻每天正常上下班,開始有規律的健身,不再過問女兒的事情,女兒有需要的就幫她做,沒需要的就各自平安。

    沒想到,無為而治之後,女兒反而“開竅”了,慢慢發現父母對她的抗拒敵意不感興趣了,對她在意不在意的事情都無所謂了。

    時間來到初三下學期,女兒突然發現馬上要中考了,雖然她的學習成績一向不錯,可是也耽誤的太多了,她竟然有一天弱弱的跟父母說,她想去上課,希望爸媽跟老師說一聲。

    就這樣,她又回到了教室。

    不過,也還是會時不時的曠課,還是會動不動就發火,只是父母都不以為意,她反而沒有戰場了。

    前幾天見到她,一個漂漂亮亮還有些靦腆的女孩子,跟著爸爸逛街呢,又沒去學校。

    不過朋友看女兒的眼神全是理解和尊重,還有釋然,看到他們這一刻,我知道朋友和女兒已經基本走出了叛逆期。

    叛逆期很艱難,但是也沒那麼可怕,是不是?

  • 11 # 育兒麻麻幫

    她家的兒子今年秋季上高三,目前基本都在正常軌道上認真學習,但是在上高一以前的初二初三兩年時間裡,這孩子也出現了青春期的各種叛逆,不聽話,跟家長對著來等等!其他的都還好說,因為沉迷玩遊戲,在我這同事怎麼勸說或者找老師或者找朋友干預的情況下都無果後,同事真急了,在他兒子又一次玩遊戲到凌晨1點沒睡的時候,她果斷的拿了家裡的重物把電腦砸了,當時就把他兒子嚇傻了!

    之後她給她兒子買了很多勵志的書,一邊陪著,硬逼著讓他兒子一本一本的看完,慢慢的,男孩子開始做事情有耐心,可以安心些自己的作業,回家也可以安心去學習了!

    目前,男孩兒的學習成績還不錯!

    當然,我說的這件實事兒並不見得對每一個叛逆期的孩子都有用,但是,到了某種程度,還真必須來點狠的!一旦小樹苗長歪了,毀的可能是小樹的一生!

    希望這個例項能對你有些幫助吧!

  • 12 # 覺醒的爸媽

    對於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並不是孩子叛逆,實際上是父母的成長速度跟不上孩子的速度,我們常會看到13,4歲的孩子吵著說,你這都不懂,還怎麼玩呀。在孩子看來,這就已經跟父母長輩產生代溝,就像現在很多的偶像團體一樣,他們對此非常熟悉,而我們還停留在過去那些老歌星上,例如劉德華,古天樂等。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記憶與歡樂,我們不能相互強求對方像自己一樣熱愛自己喜歡的東西,但可以相互交流溝通。

    對於孩子的叛逆,父母不可過於焦慮和緊張,父母的言語過激反而會適得其反,平靜對待,冷靜處之,輕鬆與孩子相處,跟孩子吃到一起,玩到一起,試著去理解孩子,懂孩子比愛孩子更重要,停止錯誤的愛就是一種進步。學會引導孩子,而不是強勢地控制孩子,給孩子自己的自由空間,適當放手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

  • 13 # 家家6

    我家就有一個叛逆的。

    感覺孩子8歲時就出現叛逆了,主要表現在越來越喜歡跟大人頂嘴,叫她做的事越來越不情願做,有時不但不做還挑釁著說:“我就是不做!”

    我平時比她媽媽更順著她,所以她也只敢向我一個人頂嘴挑畔,對她媽媽再不情願也只敢嘟著嘴。知道女兒是叛逆期,雖沒有對付的經驗,但女兒的每次叛逆表現都記掛心裡,表面上我滿不在乎,更順著她,暗地裡我卻更加細心貼心,不露痕跡的加以引導~~

    感覺有了付出就會有回報,女兒跟我走得比她媽媽還近。我跟她媽媽商量,等女兒再大幾歲,到了青春叛逆期,只要我們對她的關心不變,女兒的青春叛逆期肯定能夠健康度過!

  • 14 # 蜜桃喜歡你

    青春期,實際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飛速發展的階段。就像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這時,他們的行為,思想都經歷著從小孩到大人的蛻變,他的一切認知觀念,都從原有的從屬於大人的狀態中分崩離析,然後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對一切事物的認知體系。在這過程中,孩子經歷著心靈蛻變的重大沖擊。敏感、多疑、脆弱、膽怯、好奇、渴望……判逆行為只是這種衝擊下產生的一種比較明顯的震盪。此時大人一定要明白孩子在經歷著什麼,要加倍的理解和寬容,付出更多的愛心,幫助他們度過這個敏感特殊的時期。當然,這時的愛,一定要具備高度的技巧,不是從前的一味給予,付出就好,而要給得精準,恰當,適時。就像是一支玫瑰總比一束玫瑰更具魅力一樣,孩子對愛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水準!此時我們要做的:

    (一)小事儘量放手,包括穿衣吃飯,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去哪,玩啥……這些只要不偏離大導向的,就算是看不慣,也不要去管,關鍵是,管了也沒有用,反而激發了孩子更強的逆反心理!

    (二)原則性的問題,提前做好溝通,當然要以對待一個朋友的方式,客氣,真誠。表明觀點,給出建議,讓他參考思索,然後自己做出選擇。切忌嘮叨,談話冗長,語氣要平和自然,不能帶一絲命令的意味,否則都會招來孩子煩感,增強逆反心理。(對於原則性的問題,應當在孩子從小到大的過程中一直滲透,孩子能夠明辨事非,知道深淺,自己就會做出正確選擇。)

  • 15 # 高友峰

    要將他當成人來尊重,不要教導,要引導,並以身作則,孩子到小學畢業,是百分之分聽老師,中學是老師出題,學生答題,大學論文是導師給題,學生自已尋資料動手試驗,計算,最後彙總給結論,博士與博士後,導師沒有題目,只大至給個方向,也就是說自己出題自已作答案,與導師完全對等,導師只是想法讓你超越他了

  • 16 # 月光落雪地

    很多父母吐槽青春期的孩子不聽勸!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背後原因。

    他們讓32名青少年聽一段各自母親嘮叨的音訊,同時藉助掃描器監控孩子們的大腦活動。

    結果顯示,研究物件大腦中負責處理負面情緒的區域變活躍,而控制情緒以及聽取他人意見的區域則完全關閉。

  • 17 # 怒馬

    首先我想先下個論斷:大多數的“青春期叛逆”並不是叛逆,只是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家長認為是叛逆。

    存在“青春期叛逆“現象的小孩往往是以前表現還很聽話的小孩。

    ①是因為以前孩子都很聽話,突然就不聽話了,家長內心是不接受的,會感覺”叛逆“,認為我們付出了這麼多孩子怎麼能這樣。或者家長想把太多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而孩子這個階段更想自己做決定,自主完成自己的事情。會出現家長看到孩子的分數沒以前好,突然就火冒三丈這樣的情況,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父母又沒有改變之前和孩子的交流方式,導致了目前的情況。

    ②是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思想逐步成熟,開始對這個社會有了自己的思考,但是情商的進步卻慢於自己想要表達思考的訴求,研究顯示青少年大腦控制情緒的部分成熟較晚,有些甚至要30歲,所以會堅持自己的主張同時,在表達主張的同時又不那麼恰當。而這種突然出現的奇怪變化往往會被家長們認為是叛逆。

    總的來說,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嘛,我們怎麼對待我們的朋友的, 我們就這麼來對待我們的孩子就可以了。

    有家長在看到孩子不好考試的時候成績會生氣,但是這樣也會讓孩子感到羞恥,這種方式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潛在地影響到孩子未來處理問題的方式。

    如果家長在教育和懲罰孩子的時候有情緒失控的榜樣,孩子同樣也是耳聞目染。

    甚至會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現象出現,如果把這種行為學習到日常生活當中就更加可怕,拿我自己來打比方,我平時和學生交流從來不叫學生“孩子們”而是稱呼學生為“夥伴們“:一方面是給自己心裡暗示把學生當做夥伴我們是對等的,另一方面其實和學生的交流中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嗯,換位思考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

    有時候也會因為自己和學生交流中沒有表現好的情況深深內疚,不過想想我們老師和家長也和孩子在一起成長嘛。

    往事不可追,來者猶可鑑,一起加油加油。

  • 18 # 橘黃色的時光

    你好。

    一、不要抱有成見。預想青少年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情緒的父母實際上是在挑起這種情緒。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們有獨立意識的跡象便極力壓制,擔心稍有讓步,就會導致孩子走上歧途。父母反應越激烈,越過分,孩子們就越會堅持己見;父母若強行壓制,那麼一場大沖突在所難免。

    二、保持作為家長的地位。父母應成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樂,但這種友誼不應包括地位的"平等"。你仍應是一名船長,你可以聽取船員的意見,但最終決定航向的仍是你。

    三、把握重要問題。不要對孩子的每個細枝末節都指手劃腳,這隻能使孩子們反感。你兒子留了披肩發或是你女兒用了一種新的化妝品,你最好還是把這當做一種無害的時髦而予以接受。

    四、不要盲目責怪孩子。有時,看起來"逆反行動"是針對你的,但實際上也許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五、建立統一戰線。孩子有時會更喜歡兩位家長中的一位。一位父親也許會為女兒的親密行為而"硬"不起心腸,並允許她享有母親所反對的"特權"。同樣,當父親要為某件事而斥責兒子時,母親也許會為兒子辯護。對孩子的不同態度會導致父母之間的衝突。

    因此,在處理孩子的某個問題時,你應同你的愛人多商量,決定你們在哪些方面互相讓步。然後,一起向孩子透露你們的決定。  

  • 19 # 讀書踐行人悠媽

    父母調整觀念

    當有家長說“我的青春期孩子越來越叛逆”,我反而會恭喜這位家長“說明您的孩子長大了,他有獨立意識了。”作為父母我們總有著很奇怪的心態,希望孩子小時候完全聽話,長大了一夜之間完全獨立。而事實上,孩子的獨立是逐漸培養的!

    父母常常把青春期孩子的行為當做是對自己的叛逆,而事實上,只是孩子自己成長過程所需,是荷爾蒙作用的結果。所以父母牢記一點:孩子不是針對你!

    給TA價值感1、凡是先肯定,找到積極面。

    有位初中生的媽媽諮詢我,說孩子初二以前特別乖,媽媽說什麼他就做什麼,上了初二一下子變了,特別喜歡捯飭頭髮,也告訴媽媽他喜歡班上的一位女同學。我跟媽媽說,你先看他積極面。回去後,媽媽對兒子說:“我發現你現在很注重自己的外貌,媽媽認為這很好,你有自己喜歡的女孩,也說明你長大了,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很正常。”這樣一番開場白後,孩子跟她說了好多心裡話。

    還有位媽媽,她最頭疼的事情是孩子頂嘴,結果幾十年後孩子成為全美頂尖的律師。這是真事,來自於美國的一位導師。所以我們父母用什麼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就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

    2、看到孩子的貢獻。

    同樣是位初中生,因為各種原因不去上學了,家裡人都很著急,這天中午孩子吃完飯主動去洗碗,結果換來媽媽一頓罵:“我不要你洗碗,你會洗碗有什麼用?你快滾去上學!”也許孩子就是用行動在嘗試著跟父母連線,卻被父母無情的打斷了。

    當然這個前提是家長也要給孩子做貢獻的機會,如果你只讓孩子學習,孩子也沒有機會為家庭做貢獻。

    給TA歸屬感

    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關注點已經從家庭父母轉移到學校同伴身上,但是他依然需要家庭的溫暖。

    全家人定期聚會、聊天,互相說說自己的快樂和煩惱。

    創造機會一起做事,比如一起大掃除、一起洗車、一起組裝傢俱、一起野炊等等。

    講講父母自己青春期時候的故事,孩子會有共鳴。

    告訴孩子:有困難,可以來找爸媽。但不要未經孩子的同意就代勞、幫忙。

    借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父親的一句話:“傑姆是在長大,要對他有耐心,儘量少去打擾他。”

  • 20 # 禾米教育心理學

    我們成年人大多也度過一段青春叛逆期,比如逃課吃飯,翻牆看NBA(我是女孩)。回憶起來,真是一段好笑的時光。然後又忍不住想,幸虧當年老爸老媽對我的小叛逆一無所知,不然還不知要惹出多少麻煩來。本來是一件小事,但是到了父母那,卻成為天大的事。我記得白巖松在他的書裡也寫過:感謝父母不知之恩。

    在大多數時候,青春期的那些叛逆事並不會障礙孩子的成長。但是有幾個父母不希望全面知曉和把握孩子的情況呢?越想多瞭解孩子,孩子越強調隱私;越想多控制孩子,孩子越反感叛逆。

    但凡焦慮,這種不信任的情緒就會傳導給孩子,孩子對於父母的擔心,往往第一反應是:你為什麼不信任我?你不信任我,才非要管著我!好的溝通,是放下焦慮、帶著信任的溝通。這種信任大概就是:我知道你有一段想要尋找自我意識的階段,可是我相信你內心有度,或者,你願意與我們分享你內心奔騰的東西。請你信任我,無論發生什麼,我不會評判你。如果孩子長期得到的是無條件的愛,他也會信任這樣的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俄羅斯不再忍讓,對土耳其發動襲擊,造成300多人死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