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翼騰空

    蕭何,總理事務,源源不斷供濟軍需。

    張良,足智多謀,運籌口口決勝千里。

    韓信,能征善戰,英勇殺敵所向披囗。

    劉邦,得此三傑,江山一統皆大歡喜。

    注,口為想不起來三字,請圈友填空

  • 2 # 睿讀西遊

    從另一個角度講,其實劉邦告訴大家,是我用對了你們!

    秦朝末年,大秦帝國一夜之間四分五裂,天下大亂,無數英雄豪傑都想在這個亂世分得一杯羹,大家爭得你死我活好不熱鬧。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最終這片江山,卻落到了曾被人視為流氓的漢高祖劉邦手中。

    說到劉邦此人,許多人都心中有所不屑,認為他就是一個流氓小人。但是不管怎麼說,成王敗寇,只有勝利者才有權利站在高處書寫別人的一生。不得不說,劉邦作為一個君王,他是成功的。

    對於劉邦之所以能夠最終站住腳跟,建立漢朝,其中也是有幾點經驗可以總結的。

    劉邦自己也曾說過,他認為自己能夠在這場角逐中勝出,主要是得益於他善於用人。雖然他在統籌全域性上,不如他的謀士韓信,蕭何,張良等人,但是他懂得運用他們,發揮出他們的優勢,將他們安排在最合適的地方。

    當然這是後話,還有一個前提便是,他得有才可用。那麼劉邦是怎樣吸引住人才的呢?

    一般來說,籠絡人才有幾個方法,最常見的是威逼利誘。要麼許以好處,要麼用權勢相壓。又或者可以是人才之間相互舉薦。

    在三國中,許多能人志士都是互相舉薦,而被重用的。

    最後一個就是個人魅力了,能夠讓人才忠心為你,這絕對是個人魅力的體現。

    這時有人便會說到,劉邦這個流氓無賴哪裡有什麼魅力呢?其實關鍵的原因在於劉邦有著卓越的交際手腕,懂得搞好人際關係。

    用普通人的眼光來看劉邦,他這個人整天好吃懶做沒個正事,簡直就是一個紈絝子弟。

    但是劉邦也有他的優勢,那就是善於與官僚打交道。當時的蕭何便是被他所吸引。認為他是一個能做大事的人。

    當然,真正讓這一幫人最後願意追隨他,還是得益於一件事,那就是他是釋放驪山犯人。

    正是那一次起義,才讓劉邦真正的走上了爭權的道路,當時沛縣的精英團體都推舉劉邦做帶頭人,其中就包括蕭何等人。

    擁有一幫擁護者的劉邦,運用他卓越的交際手腕,最終在這場英雄逐鹿的時代,為自己開闢了一片天地。

    所以簡言之,劉邦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成功的皇帝,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是善取人才,二是善用人才,只有做好這兩點,才能一往無前。

  • 3 # 幻象小蚊子

    劉邦之所以這麼說,是有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在裡面。

    第一,團隊搭建。

    團隊建設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基於架構搭建之後的事無鉅細,都是由各個環節去完成的。而劉邦這個架構的完美搭建也是因為蕭何、韓信、張良等人在其中穩固並積極參與的結果。

    第二,團隊發展。

    團隊搭建完成後,團隊的發展需要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規範,就像一個迴圈系統,要保持生存,就得有合理的迴圈,而這個迴圈系統的執行,除了與參與迴圈的人有關,也與強有力的中心人物有關,就像人體迴圈系統一樣,各個器官正常了,這個迴圈才正常。而蕭何、韓信、張良等人,在系統搭建與完善和正常執行方面的確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三,團隊成熟。

    團隊成熟的標誌就是經過團隊的運轉,已經達到了一種平衡,各個位置都迴圈正常,也就是說,迴圈成了一種閉環系統。

    既可以自愈本體,又可以抵禦外界侵襲。這個時候,在某種程度上,系統需要更新一些老的迴圈系統,特別是那些高危狀態,隨時可能崩潰的系統,用新的有活力的系統去替代。因此,不管蕭何、韓信、張良在系統建設初期的功勞多大,在系統成熟之後,總會被列為高危系統,排除或者削弱功能,直到能夠維持系統整體平衡為止。

    所以,自古以來,什麼帝王術?什麼厚黑學?實際上都是天道之下的小道而已。順天應命者活,逆天而行者滅。

  • 4 # 王祖蔭1

    哇塞,先安撫一下功臣,然後逐一解決。君不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乎?張良明白,先主動退隱,不知所蹤。讓你劉邦找都找不到我。韓信最蠢,不但不退,還要爭功,扣個“謀反″帽子,″死啦死啦的“。

  • 5 # 多才阿布

    因為韓信善於帶兵打仗,攻城奪池。張良,善計謀,運籌帷幄於內,決勝千里之外。瀟何,善於管理,國家政策,國家的建設。

  • 6 # 輝哥輝嫂的日記

    從另一個角度講,其實劉邦告訴大家,是我用對了你們!

    秦朝末年,大秦帝國一夜之間四分五裂,天下大亂,無數英雄豪傑都想在這個亂世分得一杯羹,大家爭得你死我活好不熱鬧。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最終這片江山,卻落到了曾被人視為流氓的漢高祖劉邦手中。

    說到劉邦此人,許多人都心中有所不屑,認為他就是一個流氓小人。但是不管怎麼說,成王敗寇,只有勝利者才有權利站在高處書寫別人的一生。不得不說,劉邦作為一個君王,他是成功的。

    對於劉邦之所以能夠最終站住腳跟,建立漢朝,其中也是有幾點經驗可以總結的。

    劉邦自己也曾說過,他認為自己能夠在這場角逐中勝出,主要是得益於他善於用人。雖然他在統籌全域性上,不如他的謀士韓信,蕭何,張良等人,但是他懂得運用他們,發揮出他們的優勢,將他們安排在最合適的地方。

    當然這是後話,還有一個前提便是,他得有才可用。那麼劉邦是怎樣吸引住人才的呢?

    一般來說,籠絡人才有幾個方法,最常見的是威逼利誘。要麼許以好處,要麼用權勢相壓。又或者可以是人才之間相互舉薦。

    在三國中,許多能人志士都是互相舉薦,而被重用的。

    最後一個就是個人魅力了,能夠讓人才忠心為你,這絕對是個人魅力的體現。

    這時有人便會說到,劉邦這個流氓無賴哪裡有什麼魅力呢?其實關鍵的原因在於劉邦有著卓越的交際手腕,懂得搞好人際關係。

    用普通人的眼光來看劉邦,他這個人整天好吃懶做沒個正事,簡直就是一個紈絝子弟。

    但是劉邦也有他的優勢,那就是善於與官僚打交道。當時的蕭何便是被他所吸引。認為他是一個能做大事的人。

    當然,真正讓這一幫人最後願意追隨他,還是得益於一件事,那就是他是釋放驪山犯人。

    正是那一次起義,才讓劉邦真正的走上了爭權的道路,當時沛縣的精英團體都推舉劉邦做帶頭人,其中就包括蕭何等人。

    擁有一幫擁護者的劉邦,運用他卓越的交際手腕,最終在這場英雄逐鹿的時代,為自己開闢了一片天地。

    所以簡言之,劉邦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成功的皇帝,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是善取人才,二是善用人才,只有做好這兩點,才能一往無前。

  • 7 # 莫論閑事

    劉邦得天下,是因為識人用人,蕭何,張良,韓信,在當時都是頂級的智謀管理人才,而項羽將僅僅一個頂級人才范增都趕走了,所以註定失敗,無論古今任何朝代,或世界各國,只要擁有最頂級人才,知人善用,政府開明,國家就一定會強大起來,一個家庭,一個工廠,一個企業,一個集團,都是一樣,都是拼智慧,智謀越厲害,發展越迅速壯大!眼光,預測,判斷,戰略佈署,戰術運用,對整個世界國家社會環境人性的心理天文地理歷史知識都相當精深的人,才是傑出型的人才,對未來發展就會看得更深遠,所以成功者都是具有非凡智慧的,一般人是不會了解的。

  • 8 # 華軍abc

    慶功宴上劉邦為何說自己得天下,是因為擁有蕭何、韓信和張良?

    我的回答是:

    這是因為其一、劉邦得天下的自身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善於審時度勢,收買人心,網羅能人異士,巧於應變。他勝不驕,敗不餒,具有很強的韌性精神。然而,人們認為他最主要的決定因素,還是在於劉邦有一套駕馭將帥謀臣的用人之術。劉邦這樣說正是他這種優良個性的展現與證明。

    其二、蕭何、韓信和張良三人確實在幫助劉邦奪取天下中起了重要作用,成為西漢的開國功臣,被譽為“漢初三傑”。正因為如此,漢高祖劉邦曾問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領。劉邦遂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其三、看一下這三人的簡要歷史評價:

    1、蕭何。蕭何(前252年3.20—前193年7.8),漢族,西漢初期政治家,“漢初三傑”之一。

    蕭何出生於秦泗水郡豐邑縣(今江蘇豐縣)東護城河西岸,現蕭何宅遺址尚存。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蕭何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蕭何慧眼識才,力薦韓信,韓信率漢軍渡陳倉,戰滎陽,破魏平趙,收燕伐齊,連戰連勝,在垓下設十面埋伏,一舉將項羽全軍殲滅,為劉邦平定了天下。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蕭何又協助高祖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高祖死後,他輔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諡號“文終侯”。

    歷史評價蕭何是一代名相,治理政績打破了人亡政息的慣例。他的繼任者曹參對蕭何生前制定的各項法規、方針政策一字不改而自己只管吃喝玩樂,竟然也能政績斐然、國泰民安。以至於這段膾炙人口的典故成了流傳至今的成語“蕭規曹隨”。由此可見蕭何的治理國家的行政才能是多麼卓越!提起蕭何,就會想到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了:韓信這位曠世帥才由於被劉邦大材小用地當作倉庫管理員使用,被氣得不辭而別,後被年老體弱的蕭何星夜追回拜為元帥的千古美談。但令人極為遺憾的是,在韓信問題上名揚後世的蕭何在後來卻因為韓信問題而為後人所詬病,那就是蕭何明明知道韓信不會謀反,卻在個人進退利害(可能包括避嫌)的考慮下與呂后一起設下圈套謀害了韓信。這就是令人感慨萬千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語的來歷。雖然縱觀蕭何的一生,這個不仁不義的汙點也許可以算作瑕不掩瑜,並不能動搖蕭何作為一代名相的歷史地位,但汙點畢竟是汙點,與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的完人標準相比較,還是有相當距離的。

    2、韓信。韓信(約前231-前196),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

    曾先後為齊王、楚王,後貶為淮陰侯。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勞,但後來卻遭到劉邦的疑忌,最後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而遭處死。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吳起,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為統帥,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已失傳) 。

    韓信的墓地有三座。一是,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南焉鄉高壁村的高壁嶺山的“山西韓信墓”;二是,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新築鎮新農村的“陝西韓信墓”;三是,淮陰的“江蘇韓信墓”。

    3、張良。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為漢初城父(安徽亳州)人。漢高祖劉邦的謀臣,秦末漢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漢王朝的開國元勳,“漢初三傑”之一。

    張良是秦末漢初謀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韓。秦滅韓後,他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時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為其主要“智囊”。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這一名句,也隨著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而流傳百世。漢朝建立時封留侯,後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張良先祖原為韓國潁川郡貴族其祖三代為韓丞相本姓韓。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古博浪沙(在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蘇徐州市睢寧縣古邳鎮)。秦末農民起義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遊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申徒。以韓申徒之職率軍協助平定關中,劉邦西入武關後,在嶢下用計破敵;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脫離險境;灞上分封時“為漢王請漢中地”。後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復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長計謀平天下”,都為劉邦所採納,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漢朝建立,封留侯。見劉邦封故舊親近,誅舊日私怨,力諫劉邦封夙怨雍齒,釋疑群臣。劉邦曾贊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外,子房功也”。傳見《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

  • 9 # 張正才中醫健康講師

    公元前202年劉邦即皇帝位,在垓下消滅項羽後,天下已定,君臣同慶。是年5月,劉邦在洛陽南宮與群臣宴會,他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得天下,項羽為什麼失天下?”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不僅劉邦君臣在琢磨這個問題,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也一次又一次地思索它。不論是出身和影響,還是勇武和實力,劉邦都不能與項羽相比。但最後劉邦勝了,做了皇帝;項羽卻敗了,自殺烏江邊。這是為什麼?聽了劉邦的問題後,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慢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忌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劉備英明,有自知之明,稍加思索後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劉邦的話很有見地,這裡他道出了劉項成敗的一個關鍵點:能否識人,是否善於使用人才。劉邦是廣羅人才,知人善任,靠眾人智慧集聚團隊力量爭天下;項羽是靠一人之勇,不信任手下人,愛生疑忌,“於人之功無所記,於人之罪無所忘”,致使許多人才都離楚歸漢,如韓信、英布、陳平等。高起、王陵說的劉邦“與天下同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劉邦具有重民思想,注意爭取人心,約法三章。而項羽殺人如麻,酷似亡秦,老百姓不願親附。另外,劉邦有富庶的關中為根據地,蕭何為其留守,補充兵員,輸送糧餉,使其能夠屢敗屢戰;而項羽沒有鞏固的後方,其糧道常被彭越切斷。最後,劉邦與項羽二人的性格及道德、價值標準也影響他們的勝敗。項羽性格直率,思想簡單,比較講信用,雖然不讓劉邦做關中王,卻也不敢徹底違反懷王之約,故將關中的一部分地方封其為漢王,鴻溝盟約後立即東歸,對戰爭有急躁情緒,或“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劉邦則恰好相反,敗而不恥,盟而無信,甚至戰敗後為了輕車逃得快,把兒女們從車上推下。

    綜上所述,劉邦擁有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固然是奪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但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是“高明的政治家”,一是“政策對頭”,二是“用人得當。同時劉邦的對手項羽“非政治家”,充其量只是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軍事統帥,他不識不用范增、韓信等優秀人才,不是一統天下做君王的材料。

  • 10 # 顏回1999

    第一,是實實在在的功勞。第二,是政權穩固的必要。第三,是體現君主天子氣象的必要。第四,為今後建設打下底子。

  • 11 # 司馬小絹

    慶功宴上劉邦說:自己得的天下是因為有蕭何、韓信和張良!才能擁有的天下,這句說的很有道理,

    首先說一說蕭何對劉邦的貢獻!

    在眾人把精力放在推翻暴政後如何搶奪天下土地和財物的時候,蕭何搶先把先秦的法律、戶籍、地理、國冊等收集起來,為今後漢朝知曉天下山川、險要、人口、財力、物力的分佈情況爭取到了主動權!

    在項羽稱王后,蕭何力勸劉邦接受分封去漢中收買民心,納賢才,並極積向劉邦推薦韓信,在楚漢爭奪戰中,劉邦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全是蕭何從後方源源不斷的給前線送來將士和糧草,另外蕭何自從跟隨劉邦起兵時,在整過奪取天下時沒有一點點想背叛劉邦的意思,如果有一點點私心,蕭何在後方無論糧草或者是兵源供應不上,劉邦在前方早己支撐不下來了,所以劉邦對蕭何過高的評價是值得的!

    我們再來說一說韓信對劉邦的貢獻,

    劉邦被困漢中,韓信千里來投,首先給劉邦在漢中訓練了一批能征善戰的良將和兵馬,又設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奇謀,出漢中,定三秦,在潼關、首戰魏豹,平定魏國,代地歸漢、又戰趙軍,招降燕國,水淹楚軍,垓下一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迫使項羽烏冮自刎,要說劉邦的天下是韓信打下一大半也不為過,被劉邦說擁有天下是擁有韓信才有的,並不是虛言。

    我們再說一說張良對劉邦的貢獻。

    在楚王對項羽和劉邦說誰先攻入咸陽,就封誰為漢中王時,劉邦為了搶時間在打敗南陽守軍大勝之後,決定放棄南陽,乘勝追擊,關鍵時刻張良主動勸諫,以“招降"的方式和平解決了南陽,消除了西行入關的後顧之憂,在攻取嶢關時,劉邦急於進入咸陽,竟打算用自己的兩萬人馬與秦軍死磕!

    張良力勸他先行賄,再利用秦將的懈怠搞突擊,憑藉張良的計策,劉邦才能順利進入咸陽,

    劉邦進入秦宮後眼花繚亂,心裡琢磨著想在宮中留宿,張良和樊噲力勸劉邦還軍霸上,避免了自己被楚王和項羽的猜疑!

    劉邦入關後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兵封函谷關,企圖稱王關中,引得項羽震怒,張良隨機應變以一個“騙"字幫劉邦成功脫險“鴻門宴”!

    在進入楚漢攻堅戰時刻,張良力陳"八不可”,並及時承諾分封秦以前的六國,國君後裔,維護了內部團結,

    韓信攻佔齊地後求封"假齊王",劉邦大怒,張良和陳平聯手進行了及時勸解,鞏固了劉邦和韓信彼此之間的信任,

    彭城大敗後,張良適時讓劉邦重用韓信,拉攏彭越,策反黥布!

    鴻溝議和張良和陳平力主乘勝追擊,劉邦採納了倆人的意見,在追擊過程中,曾受阻固陵,此時張良建議劉邦趕緊加封韓信、彭越的封地,誘使二人全力出兵,合圍項羽於垓下,最終戰勝項羽,張良是大漢建立過程中不折不扣的功臣。

    所以劉邦在慶功宴上說:自己擁有天下,是擁有了蕭何、韓信和張良,才擁有的天下一點也不為過。

  • 12 # 海洋望星空

    從客觀事實來講,劉邦說的一點都不假,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確實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他確實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他確實不如韓信。

    而作為一個混混出身的皇帝,幾十年的摸爬滾打,早就成了人精。籠絡人心的手段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抬高別人,貶低自己,從而讓下屬死心塌地跟隨自己,這種方式直到現在依然實用。

    個人認為劉邦此舉未嘗沒有平衡集團內部勢力的心思,蕭何從老家跟隨劉邦打天下,屬於元老派。張良是六國遺老,後來加入劉邦,屬於六國派。韓信是底層士兵爬上來的,沒有任何背景,屬於少壯派。

  • 13 # 一葉碧雲

    首先必須明確,劉邦說的是事實!但劉邦這麼說,絕不是誇讚或者感恩“漢初三傑”這麼簡單,這裡面是濃濃的帝王之術。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一、肯定“漢初三傑”,也是對功臣集團在反秦及楚漢之爭中的表現予以肯定

    劉邦講這話的時間發生在漢王五年五月,那時劉邦已經打敗項羽,在汜水邊即皇帝位,定都洛陽,在洛陽大宴群臣的酒宴上說起這個話題的。

    不知道劉邦是有意,還是無意,在酒宴上總結起項羽失敗、劉邦得國的經驗教訓了。他先讓群臣發表意見,當臣僚們把話題引向封侯的時候,劉邦及時說出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為會用人。自己是因為得到了蕭何、張良、韓信這樣的頂級人才幫助,才得到了天下,而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卻不能用,所以失敗。

    《史記》中劉邦雖然只表揚了“漢初三傑”,但劉邦其實是透過肯定“三傑”對整個功臣集團予以肯定。

    劉邦的功臣集團應該包括所有跟隨劉邦在反秦鬥爭中及楚漢之爭中做出貢獻的人,包括那些戰死的人。

    從時間順序來看,劉邦的功臣集團應該包括三個階段的跟隨者,而“三傑”正好是三個階段的傑出“代表”:

    其一,豐沛起事階段的跟隨者,代表人物是“蕭何”。

    劉邦本來是隻是個小小的泗水亭長,負責豐沛一帶的治安及日常管理工作,屬於基層小公務員,與同是公務員的蕭何、曹參、夏侯嬰關係比較好。

    同時,劉邦還與故鄉一幫玩伴關係莫逆,這些人包括髮小盧綰、屠狗的樊噲、吹喪的周勃等人。

    劉邦因為押送青壯年去咸陽服勞役,路上跑了一部分人,根據秦律,即使走到咸陽,劉邦及所有人都要處斬,劉邦遇到的困境和陳勝吳廣一樣,劉邦索性就把所有人都放了,讓他們各自逃生,自己帶著一幫追隨者躲進了碭山。

    恰逢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引發天下大亂,沛縣的父老鄉親們也要起事,蕭何派樊噲去碭山迎回劉邦,內外夾攻,殺了縣令,奪了沛縣。因為蕭何、曹參怕起義失敗累及全族,讓劉邦挑頭,劉邦就成了沛公,成為當時一支力量不算強大的起義隊伍。

    劉邦當了沛公後,又奪取了豐邑,攻打了胡陵、方與等地,相當於一方諸侯了。

    這一階段跟隨劉邦起義的功臣主要有: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盧綰、奚涓、雍齒、薛歐、周昌、孔藂等。

    豐沛功臣集團是劉邦起事的老班底,也是劉邦起事的中堅力量,起事前,蕭何的官職最大,打天下的過程中,蕭何的組織工作也做得最好,因此,蕭何是他們的代表人物。

    劉邦表揚蕭何,其實是告訴這幫豐沛老臣們,打天下我依靠你們,坐天下也不會忘了你們。

    其二,輾轉滅秦階段的加入者,代表人物是“張良”。

    劉邦在豐沛立足後,由於陳勝的部下週市鼓動、拉攏雍齒,雍齒反叛劉邦,率領豐邑子弟歸順陳勝。

    劉邦當然不甘心,攻打豐邑,結果失敗。便投奔在留縣的景駒,想借景駒力量反攻雍齒,路遇張良,張良一肚子謀略沒人識得,偏偏劉邦能理解,經常聽從張良的建議,往往取得勝利,張良自此跟隨劉邦。

    劉邦後來透過反覆攻碭,得到了五六千人馬,部隊稍有規模,又有一批人才加入麾下。後來劉邦投奔項梁,從項梁那兒借得5000兵馬,還攻豐邑,趕跑雍齒,鞏固了豐沛根據地。

    陳勝死後,項羽立熊心為楚懷王,劉邦歸順懷王,在項梁的指揮下,與項羽合作,攻下城陽。又在濮陽大破秦軍,勢力逐步發展起來。

    定陶之戰後,項梁戰死,起義受挫,但章邯也錯過了將楚軍一鼓作氣消滅的機會,率兵北渡黃河,進攻趙國,把趙王歇等圍在鉅鹿。

    楚懷王熊心安排宋義率領項羽、范增北上救趙,安排劉邦西攻咸陽,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為關中王。項羽北上殺了宋義奪取了軍權,並破釜沉舟,擊敗章邯解了鉅鹿之圍。

    劉邦則一路向西,一邊攻城略地,一邊收買人心,拉攏人才,率先攻破咸陽城,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關中秦人都願意劉邦當關中王。

    劉邦在離開豐沛根據地、輾轉反秦、滅秦的過程中,有許多人才投奔劉邦,主要人才有:張良、酈食其、王陵、酈商、灌纓、梅鋗、侯緦、傅寬、靳歙、柴武、王吸、丁復、張蒼等。

    這一階段投奔劉邦的人才中,最傑出的代表就是張良,張良逐漸成為劉邦的軍師角色,留下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美名。

    劉邦表揚張良,其實就是表揚在反秦、滅秦過程中“從龍”入關的這幫功臣群體,讓他們知道,雖然他們不是出身豐沛,但劉邦依然看重他們。

    其三,楚漢相爭階段的跳槽者,代表人物是“韓信”。

    推翻秦朝以後,起義軍差點發生火併,幸虧劉邦、張良藉助項伯的力量,化解了鴻門宴危機,劉邦才得以逃出生天。

    漢王元年,項羽在戲下大封諸侯,封自己為西楚霸王,並公然背棄懷王的約定,封劉邦為漢王,並把關中一分為三,封秦朝三名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為雍王、翟王、塞王,封住劉邦入關的通路。

    項羽大封天下諸侯以後,以為天下太平,又進行了裁軍。項羽軍中的韓信、呂馬童等人就投奔了劉邦,劉邦都帶著他們進入漢中。

    漢王元年八月,劉邦採用了韓信的計謀。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擊敗章邯,還定三秦,重新掌控了關中,這個時候,陳平投奔了劉邦。

    此後,就是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在這段時間,除了韓信、陳平以外,投奔劉邦的“大腕”還有張耳、彭越、英布等,這些人才在劉邦陣營中大放異彩:

    ——韓信、張耳自領一路軍馬,先後滅了韓國、魏國、趙國,張耳封趙王后,韓信又獨自滅了齊國以及項羽的西楚國,在垓下作為主力對項羽十面埋伏,消滅了項羽主力,把項羽逼到烏江。

    ——陳平使用離間計,成功地使項羽陣營的人互相猜忌,逼走了范增,削弱了項羽的力量。

    ——彭越以撓楚的游擊戰術往來於項羽後方,斷絕了項羽的糧道,讓項羽因缺糧而被迫簽訂了鴻溝協議,彭越參與了垓下之戰。

    ——英布背楚投漢,使項羽徹底淪為孤家寡人,並參與了成皋之戰。

    所有在楚漢相爭階段投奔劉邦的將領,絕大多數都是從項羽陣營中跑過來的,對削弱西楚實力、增強劉邦力量、並最終消滅項羽起到了關鍵作用。而韓信就是他們中的最傑出、貢獻最大的一位。

    劉邦表揚韓信,其實也是間接表揚這幫“棄楚投漢”的識時務“俊傑”,他們不僅識“時務”,而且有功,劉邦不會忘記他們的。

    二、打壓豐沛功臣集團,尾巴不能翹上天

    劉邦表揚“漢初三傑”,同時也是對整個三個階段投奔劉邦的所有功臣集團進行的肯定,這個肯定的同時,也是對豐沛功臣集團的“打壓”。

    劉邦從豐沛帶出來的一幫人,除了蕭何、曹參、夏侯嬰原來是公務員,還有點文化,其它人員大多數都是沒有文化的大老粗,像樊噲、周勃、盧綰之輩,都是出身平民或市井的“屠狗吹喪”之輩。

    這群豐沛老班底,從豐沛起事開始,一路追隨劉邦,大小戰役無數,每戰都是衝鋒在前,確實立下汗馬功勞。比如曹參、樊噲、周勃等,每戰都身先士卒:

    《史記.曹相國世家》:高祖為沛公而初起也,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攻秦監公軍,大破之。東下薛,擊泗水守軍薛郭西。復攻胡陵,取之。徙守方與。方與反為魏,擊之。豐反為魏,攻之。賜爵七大夫。擊秦司馬枿軍碭東,破之,取碭、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擊章邯車騎。攻爰戚及亢父,先登。遷為五大夫。北救阿,擊章邯軍,陷陳,追至濮陽。攻定陶,取臨濟。南救雍丘。擊李由軍,破之,殺李由,虜秦候一人。

    豐沛班底功臣們因為功勞太大,並且都是劉邦的玩伴兼好友,加上劉邦不拘小節,所以他們在劉邦面前沒大沒小,肆無忌憚,全無尊卑。甚至在劉邦的登基大典上,這幫豐沛班底的功臣還大發酒瘋: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漢五年,已並天下,諸侯共尊漢王為皇帝於定陶,叔孫通就其儀號。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

    豐沛老班底為代表的群臣爭功,不僅借酒妄呼,還在劉邦面前拔出劍來砍柱子,劉邦心裡一陣惡寒:這幫功臣也太跋扈、太不像話了。立了點功勞,尾巴都翹上天了。而尾巴翹得最高的,當然就是豐沛功臣老班底了。因為他們“從龍”時間最長、功勞也確實最大!

    劉邦事後就找到了叔孫通,要叔孫通制訂一套禮儀來規範這幫無法無天的功臣們。

    在叔孫通的禮儀及訓練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劉邦在洛陽的酒宴上,也借酒打壓一下豐沛一起起事的老班底:功勞是大家的,不全是你們豐沛老夥計的,一個個地把尾巴都放下去。

    一直到漢七年十月,蕭何營造的長樂宮建成,劉邦正式演繹上朝大禮,那些功臣們被禮儀制得服服帖帖,劉邦才體會到做皇帝的滋味。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讙譁失禮者。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劉邦一直到漢七年才知道皇帝的尊貴,可見前面都沒感覺自己是皇帝。原因無非是功臣集團、特別豐沛功臣群體尾巴翹得太高的緣故。

    三、為評功封侯留出緩衝時間

    劉邦定鼎天下後,群臣最盼望的就是劉邦快點大封諸侯。

    在洛陽的那次酒宴上,王陵就代表功臣說出希望快速封侯的心聲:

    《史記高祖本紀》: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王陵希望劉邦不要學項羽“得地而不予人利”,而要“與天下同利”,意思就是要讓劉邦抓緊對他們這幫功臣大封諸侯,這些功臣們希望與劉邦共分天下。

    對於劉邦來說,天下新定,龍椅還沒坐穩,他還沒到馬放南山的時候。但功臣們希望分封的心理又異常迫切。劉邦透過酒宴,透過肯定“漢初三傑”為代表的功臣們的貢獻,希望起到一個安撫作用,讓大家稍安勿燥,為評功封侯留出緩衝時間。

    劉邦為什麼不急於封侯,主要原因:

    其一,評功勞是最難的,很難做到絕對公平,其中要兼顧許多平衡因素。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崗位不一樣,做的事情性質也不盡相同。比如文官和武將,就沒法橫向比較。你說到底是張良出一個計策作用大,還是曹參樊噲周勃先登衝上城頭的功勞大?夏侯嬰就是一個馬伕,很少攻城拔寨,但他一次又一次地載著劉邦逃命,這功勞該怎麼算?別說劉邦難以平衡,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就絕對公平嗎?李世民的凌煙閣24將就絕對公平嘛?正因為難,所以劉邦需要時間來甄別比較。

    其二,異姓王是劉邦心頭大患,當務之急是先解決。

    劉邦不是一個小氣之人,但也不是大度得願意讓出皇位之人。劉邦本來並不想封太多的異姓王,可是在垓下圍攻項羽的關鍵時刻,韓信、彭越坐地起價,明著要封王才肯出兵,劉邦為了解決項羽這個硬核桃,捏著鼻子封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梁王,才換得這兩位的出兵。項羽一死,劉邦就去齊地,收了韓信的兵權,並改封韓信為楚王。韓信、彭越、英布這些會用兵的異姓王即使兵權沒了,但因為他們懂軍事,隨時有可能造反,劉邦必須得想辦法解決。這也需要時間。

    其三,劉邦需要時間考慮“如何分封”的問題。

    分封意味著分權,劉邦並不想分權,他肯定想集權。但是不分封又對不起這幫功臣集團,一旦激起譁變,天下又將大亂。劉邦需要時間考慮如何解決“分封”與“集權”的矛盾。

    因為這些因素,功臣們眼巴巴盼望的分封諸侯只能先放放。劉邦肯定“漢初三傑”為代表的人才和功臣們的貢獻,就是安撫,讓他們稍安勿燥。因為“三傑”中的韓信那時已經是楚王,蕭何、張良肯定會封的,蕭何、張良會封,其它功臣也會封。

    這次宴會後,人心初安。劉備又聽從了婁敬的建議,決定定都關中,蕭何又去咸陽邊上營造長安,封侯的事就拖了下來。

    到了漢六年初,劉邦初定十八侯,分別是:蕭何,曹參,張敖,周勃,樊噲,酈商,奚涓,夏侯嬰,灌嬰,傅寬,靳歙,王陵,柴武,王吸,薛歐,周昌,丁復,蠱逢。

    這次封侯產生了兩個問題:

    其一,蕭何排第一,曹參不滿意。論戰功應該曹參第一,蕭何第一讓一大幫武將不滿意。

    其二,只封了十八侯沒下文了,其它人日夜爭功,大有謀反架勢。劉邦不知道怎麼辦好,問計張良,張良讓劉邦先封一個最討厭的人雍齒,就是那個率領豐縣子弟投奔陳勝、造劉邦反的人,劉邦封雍齒為什邡侯。眾人說連雍齒都封了侯,我們肯定都會封侯的,功臣們情緒才安定下來,靜等劉邦分封。

    《史記.留侯世家》: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齒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罷酒,皆喜曰:“雍齒尚為侯,我屬無患矣。”

    劉邦解決“集權”和“分封”的方法就是:非劉不王,非劉功臣最多封侯。但如何公正地完成分封,一直到劉邦去世都沒有解決,到呂后當政時,在陳平的主持下,才完成功臣及外戚集團一共400多人封侯工作,可見評功分封有多難!

    綜上,劉邦在洛陽酒宴上誇讚“漢初三傑”的作用,既是得意自己的用人之道,肯定人才的任用,也是對功臣集團的整體肯定和安撫,既打壓了豐沛班底的趾高氣揚,也為評功封侯留出了緩衝時間,是“帝王之術”的體現。

  • 14 # 農夫說歷史

    前言:劉邦,以泗水亭長身份押解囚徒前往驪山,人員逃離加上天氣原因被延期,對於秦的嚴刑峻法,劉邦知道,那些囚徒也知道。動盪的秦帝國彼時已經是四面漏風,劉邦果斷選擇“自謀出路”-----造反!在多年的發展之後,與一眾群臣把酒言歡,回憶過往,把成功的原因歸結於三個人:蕭何,張良與韓信!問題來了,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豈止這三位,為何單單提及他們?

    劉邦提及的蕭何、韓信和張良是各領域的代表

    後勤補給代表蕭何。在陳勝吳廣的起義風暴全國蔓延之時,沛縣的縣令無疑是驚弓之鳥,如何抵抗可能波及到的沛縣,不得不是他要面臨的問題,是蕭何的建議讓劉邦回來共同抗擊,事後縣令卻反悔了,是蕭何與曹參機敏才躲過被誅殺的結局,在殺縣令以沛縣為根據地之後,四處擴張所需要要的糧草籌集,蕭何開始了後勤部長的角色,所以才有劉邦對他的評價: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出謀劃策的軍師張良。張良沒落的韓國貴族,以復國為己任,更是在博望坡僱兇伏擊始皇帝,可惜功敗垂成,在逃亡的路上遇到劉邦的小股隊伍,劉邦在與張良交談後更是對他推崇備至,隨後的鴻門宴,巴蜀東出逐鹿,加封韓信等,無一不是點睛之筆。所以劉邦對他的評價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領兵統帥的指揮官韓信。從項羽處投奔劉邦的韓信,應該說他的幸運是遇到了蕭何,是他的一再舉薦,才有了韓信的後來。其實從治粟都尉到三軍統帥的擢升,這樣的升遷跨度對於劉邦的老班底成員而言,顯然是不服氣的,沒有響噹噹的軍事戰績,也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更沒有與劉邦等人一起血戰患難的情誼,憑什麼?連劉邦拜他為大將軍之後也出發了疑問: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韓信隨後的表現沒有辜負劉邦的信任,屢屢大挫項羽陣營的實力,也就換來了劉邦高度的評價: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提及蕭何、韓信和張良是在給功臣集團認可與勸勉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在對蕭何等人誇讚的同時,也是在告訴功臣集團的其他成員,為什麼能成就他們之名?是因為自己知人善任,言下之意是他劉邦成就了大家,那麼劉邦這是在炫耀嗎?是!但是不完全是,另外一層意思就是連他們這樣的功勞,都在自己手下好好辦事,其他的人更不要覺得自己牛的不行,得懂得分寸。

    他說這話的時候,其實是在大家喝酒真很酣之時提出的,因為此時大家劣根性表露了出來,有在爭相吹噓功勞的,有在直呼其名的,有在醉酒舞劍亂比劃的,為什麼大家這麼放肆?沒有敬畏之心!覺得劉邦除了是他們的帶頭大哥之外,與他們沒有差別,這對於劉邦的後續管理,包括論功行賞是有大阻力的。這樣的顧慮從王陵等人的回答:得地而不予人利。可以看出隱患,那就是功臣集團會把利益放第一位,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有反叛的危險,所以用蕭何等人的大功勞,來勸勉其他功臣之人消停會兒。

    提及蕭何、韓信和張良是給其他人一個參照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

    雖然劉邦已經提及蕭何等三人,以示其功勞巨大,但是在真的論功行賞之時,爭議依舊不斷。為什麼蕭何會被排第一?除了微時的大義之外,人家蕭何可是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其實按劉邦的構想,漢初三傑應該是要位列前三的,張良為人比較低調隨性,對於功名利祿看得比較淡,被封為留侯,其排名遠在曹參等人之後。韓信幫劉邦東征西討,其功勞比較巨大,但是在楚漢相爭之時公然跟劉邦要做齊王,大有趁火打劫之嫌,這樣的異姓王被除掉之時,劉邦的心理反應是:且喜且憐之。

    總結:劉邦在天下初定之時提及的蕭何等三人,一方面是在肯定他們的功勞,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敲打他們,要有敬畏之心,更要有耐心輔佐自己,畢竟功勞在那,劉邦不會虧待昔日的老部下,不管是沛縣出來的,還是半路加入的,他劉邦心裡都記著呢。

    相關史料:

    《史記·留侯世家》

    《史記·高祖本紀》

    《史記·蕭相國世家》

    《史記·淮陰侯列傳》

  • 15 # 長島男爵

    這一段對話很可能是虛構的!

    《史記》這段記錄不合理

    對話出自《史記》,但其中有很多不合理的

    (漢五年五月)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史記·高祖本紀》

    不合理一:

    不合理二:

    對話參與者高起來無影去無蹤,很可能是虛構的人物。

    高起哪裡人士?什麼官什麼爵?有什麼經歷和功勞,一概不知。

    而且高起還排在王陵之前,王陵可是劉邦發跡前叫大哥的人物,劉邦還稱其為「公」,劉邦除了稱張良為「子房」,叫誰不是直呼其名?

    可見對話中的高起地位非常高,但除了這一段以外,不再有高起任何記錄,這不可疑嗎?

    《史記》在漢初歷史有壟斷性地位,暫時沒有旁證

    漢武帝以前的歷史,基本上只有《史記》在寫,雖然一百年後有的班固寫了《漢書》,但由於時間離漢初太遠,原始資料缺失,對漢武帝之前的歷史,基本上就是照抄《史記》,增改並不多。

    從太祖高皇帝劉邦開始,但孝武皇帝,越往後面《史記》和《漢書》的差異逐漸表大,這是因為時代更加接近,原始資料尚在的緣故。

    由於《史記》的壟斷地位,雖說上述對話不合常規,也只能說不合常規,並不能完全否定。

    司馬遷擅長於把歷史記錄戲劇化

    司馬遷其人,《史記》其書,有兩點爭議性極大。

    一是愛憎分明,優點是愛憎分明,缺點也是愛憎分明。

    因為愛憎分明,敢於直言犯上,也因為愛憎分明,把好惡加入史書中。

    二是戲劇性的描述手法,優點是戲劇性,缺點也是戲劇性。

    因為戲劇性,使《史記》的趣味性更強,更利於傳播,也因為戲劇性,存在為了達成戲劇性編排一些對話和劇情的可能。

    《史記》中戲劇性的描寫如,劉邦和項籍分別見到始皇帝,兩人發出了類似的感嘆,聯絡到後面兩人最後成為爭奪天下的決賽選手,提前營造一生之敵的氣氛,這不能不說非常優秀的小說手法,堪稱編劇大師啊。

    劉項當時只是一介小人物,又沒有隨從史官,在逛大街是隨口說出的一句話,怎麼就記錄到百年後的司馬遷手裡了呢?除非他會穿越。

    可見司馬遷有為了戲劇性編排劇情的習慣。

    再如韓信自封假王,要劉邦冊封時,劉邦剛想發怒,被張良踩腳,這一段可謂經典,讀者此刻連劉邦的表情都躍然眼前,司馬遷如何得知這麼細微的經過?

    而且這一段類似的經過還發生過一次。

    當初張耳陳餘是魏國名士,秦滅六國後被通緝,兩人隱姓埋名,被秦朝的小吏為難,小吏要鞭打陳餘,陳餘想反抗,但張耳踩了陳餘一腳,暗示他要忍一忍,這一段可謂跟張良踩劉邦如出一轍,劉邦還好說當時已經是霸主了,有隨從人員看見很正常,張耳陳餘在逃難,司馬遷如何得知這麼一個細節?而且還跟張良一模一樣。

    可見司馬遷非常熟悉如何讓枯燥的歷史描述小說化戲劇化,增添可讀性,但真實性就很值得懷疑了。

    三傑之說可能是司馬遷的總結

    司馬遷要從眾多零星的史料中,挑選出楚漢戰爭的主脈絡,得出三傑之功的結論,於是在末尾借劉邦之口總結,使整個故事脈絡清晰起來,可讀性大大提高。

    假設對話是假,提出可能性,可能是處於戲劇性的編排和可讀性的設計,創造了這一段對話。

    其實這算不上總結,因為根本沒有結論,而沒有結論的原因在於史料缺失,再假設對話為假的前提下提出另一種可能。

    就像一個警察翻查20年前的兇殺案,疑點很多,“兇手”張三已經伏法,假定張三不是兇手,那麼最可能的就是李四,最後因為原始證據不足,假設也只能是假設。

    有人說劉邦謀士陸賈寫的《楚漢春秋》殘卷並不見三傑之說,《楚漢春秋》是劉邦同時期寫的史書,可以說是第一手資料,但已經失傳,殘卷我也沒看過,真相只能期待《楚漢春秋》被考古發掘了。

  • 16 # 慕容表叔

    知識不夠,閒話來湊。

    還是先說一句,劉邦說這話有毛病嗎?

    沒毛病啊!說的對啊!

    大哥和兄弟們一起出生入死,白手起家,最後功成名就。大家一起喝酒唱歌,席間,大哥說,我今能成功,多虧了我這三兄弟,幹啥像啥,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今天。當然,這麼市井的說法確實不太妥。

    那麼,咱們數一數他們三具體幹了點啥。

    先說蕭何:劉老大最初的班底,老朋友。

    其一:助力劉邦成沛公。

    其二:劉邦打進咸陽以後,別人都奔著金銀珠香車美女,這蕭何干啥去了?去搜集秦國的大資料去了(戶籍資訊,稅務資訊,地理資訊啥的).這一手資料對劉邦以後的幫助那可想而知。

    其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蕭何月下追韓信。這都不用說了,不知道咋回事也知道這句話。

    其四:最佳後勤部長。劉邦再滎陽讓項羽按著揍,可就是打不死,那是因為有糧有人啊。這人和糧,缺一不可。

    綜上所述,如果少一條,歷史的車輪在哪轉向誰說的好,高祖的登天路在哪短了也說不好了吧。

    再說韓信。簡單,基本上韓信是劉邦團伙的武力擔當,門面。說漢朝的大部分勝仗都是韓信打的也不為過。(抬槓就算了,那我認栽)

    咱們簡單說說。

    其一: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收拾了秦三王。吹響了劉邦武力反攻的序幕。

    其二:北伐五國,把項羽北邊基本全打服了,最後還用計殺了項羽愛將龍且和20萬精兵,要知道,那時候項羽一共也就30萬了。

    其三:沒造反。

    還是綜上所述,少一條,估計劉邦這酒局就不一定能喝上了。

    張良——撿鞋這事不提了,就說他入夥劉邦之後。

    其一:與項伯結善緣,救了劉邦一命。

    其二:給項羽寫信。誘導項羽錯誤估計形式,給了劉邦足夠時間滅三秦。

    其三:八不可,將劉邦從深淵邊上拉回來。

    他們三人,或多或少的都處在劉邦稱帝之路的關鍵節點上。缺一不可。那麼,劉邦開慶功會說:沒我這三兄弟就沒我今天,不過分啊。合情合理。

    我們再細看一句,劉邦問大家的時候還有一句:項氏之所以是天下者何?(項羽為什麼會失了天下?)。那為什麼呢?你看除了蕭何是他自己的班底,張良是韓國過來的,韓信是從項羽那過來的。那項羽失敗了,劉邦成功了。那說明他慧眼識珠還聽勸啊。你看他失敗我稱王。我也有閃光點啊。老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個好漢三個幫,劉邦自己為好漢,再他的組織領導下,他們三各盡其才,成就霸業。這裡面劉邦也有自己的想法。

    至於政治需求,劉邦要透過席間表達什麼意圖,傳遞什麼資訊,我到覺得沒那麼重要。從劉邦的行事風格來看,沒那麼複雜和必要吧。兄弟們吃口飯還這麼些事。當然,我這是自己瞎說,不對之處大家見諒。

  • 17 # 寫紅塵作夢語

    中國傳統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自古以來我們都有謙虛的美德。身為同樣炎黃子孫的後代,劉邦當然也不曾例外。劉邦說自己的天下用對了漢初三傑而得來。雖然劉邦的成功離不開眾人的賞識,但我更認為這並不是大部分的原因,最要的還是劉邦自身的謀略和膽識才能讓眾人擁戴。

    劉邦膽子大且能擔當。

    劉邦在起義初期並不是大家所中意的頭目,他之所以被推到首領的位置,是因為當時大部分有所學識的人員一般都是官家人士,不願意承擔起義失敗後的相關後果,害怕秦政太過嚴苛會累及家人、宗族牽連其中。然而當時的劉邦並沒有向大家一樣有太多的顧慮,而是接手了當時大夥都覺得是燙手山芋的活。成功的成為了起義軍的頭目。

    劉邦的政治領悟力強。

    相比於其他的起義軍首領,劉邦的領悟能力相對較強,在不斷的戰役裡摸索前進的方向。劉邦能快速的強大自己的同時,也把自己得來的好處分給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兄弟們。

    劉邦在危險關頭,還能鎮定想策略。

    在鴻門宴前期劉邦明知危險重重還是照常赴約,並鎮定自若的化險為夷。還有次被對手的箭刺中心口為了防止軍中動亂假裝被刺中腳繼續安慰軍心。

    由次可見劉邦的機靈應變和麵對困境時的臨危不亂,才能在穩定軍心的過程中,保有作戰的實力。

    後期劉邦承認自己各方面都不如漢初三傑。

    雖然劉邦表面承認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有很多,但不可否認能當上開國皇帝並非等閒之輩能夠做到。在劉邦功成名就之時就曾在為老父親祝壽時說:“看看我的功業和兄弟們的哪個大?”看到這句話時就能明瞭劉邦是個有自知之明之人,他看得見他人的長出,也瞭解自身的用處,才能成就一番偉業。

    結語:

    劉邦的成就確實大部分都是漢初三傑貢獻而來,但是漢初三傑也因為遇到劉邦這樣的伯樂才有了才能得已重用的機會。他們彼此間相扶相成,互相成就。

    原文盜搬者必究其責。

    感謝各位看官的賞閱。

  • 18 # 依稀說史

    整個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大多數情況下都處於劣勢地位,項羽大多數情況下佔據著戰爭主動權。最終弱小的劉邦卻實現了華麗地逆轉,以弱克強,建立了大漢王朝。

    漢朝建立之後,劉邦曾經在洛陽南宮設立酒宴。劉邦興起之時,問群臣為什麼自己能夠獲得天下。史載:

    高祖置酒洛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大臣們覺得劉邦獲得天下的根本原因在於能夠讓利給屬下,能夠給予功臣們一定利益,能夠收攏人心。史載:

    “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劉邦卻認為大臣們沒有點出楚漢之爭發生轉折的根本原因。劉邦認為自己能夠建立大漢的根本原因在於自己會用人,尤其用對了蕭何、韓信和張良。史載: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正式由於劉邦這一段精彩絕倫的論斷,後世也把韓信、蕭何、張良三人並稱為“漢初三傑”。劉邦這一句話的核心其實也點明自己之所以能夠取得天下的關鍵原因是“人才”,自己會用人才,而項羽不能夠正確使用人才。

    韓信、蕭何和張良三個人的能力非常高,三位人傑為大漢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蕭何做為丞相,一直鎮守關中,為劉邦保證後勤給養。劉邦多次敗於項羽,始終沒有被打垮的根本原因便在於,劉邦一直都有關中這個大後方。劉邦被打敗之後,蕭何會將關中的兵源、糧草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劉邦一次次戰敗,又一次次站了起來。劉邦為功臣排名的時候,覺得蕭何應該是大漢第一功臣,還搬出了“功人”和“功狗”的論斷。

    韓信的功勞自然不必多說。韓信加入劉邦陣營之後,劉邦才真正具備了和項羽對抗的實力。韓信把漢軍擰成一股繩,成為一支非常具有戰鬥力的軍隊。韓信的造兵能力也非同一般。只要有足夠的糧草,韓信就能訓練出精兵悍將。楚漢之爭期間,韓信先後滅掉了三秦、西魏國、代國、趙國、燕國、齊國、楚國等九個國家。

    張良是韓信的第一謀臣,多次為劉邦獻上奇謀妙計,多次挽救劉邦於危亡之中。張良幫助劉邦智取嶢關;鴻門宴前後拯救劉邦;劉邦被封為漢中王之後,張良求封漢中;張良火燒棧道、迷惑項羽;下邑劃謀為劉邦確立了以土地換取人心的策略,成功地拉攏了英布、彭越等人;滎陽阻封成功地挽救了劉邦,也挽救了楚漢之爭;勸封齊王,建議劉邦用齊地換取韓信出兵,用梁地換取彭越出兵。張良也為大漢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不可否認,沒有漢初三傑,劉邦很難建立大漢。即使能夠建立大漢,也將更加困難,時間也將會更長。但是劉邦建立大漢絕不僅僅是漢初三傑的功勞,而是眾多功臣和劉邦合力的結果。只不過,漢初三傑是漢初功臣中最傑出的代表。

    劉邦這句話的核心觀點便是點出人才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能夠駕馭人才。

    劉邦能夠建立大漢絕對有幾把刷子。從劉邦這段精彩絕倫的論斷,也可以看出劉邦的能力。劉邦一眼便可以看出問題的關鍵點所在。這也是劉邦的能力,他總能一眼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能敏銳地覺察到事情的關鍵點。

    比如鴻門宴前,劉邦一眼就可以看出張良和項伯有一定交情,而且可以利用這段交情。張良滎陽阻封之時,第一時間就意識到酈食其為自己出了一個餿主意。

    劉邦和項羽的身份差距非常大,而且生活環境也不一樣。項羽在英雄氣概、軍事能力、個人武力等方面確實比劉邦強很多。但是劉邦有識人之能,又有用人之明。劉邦使用人才不拘一格,能夠提拔並重用各種人才。劉邦認定韓信是個人才之後,毫不猶豫地封韓信為大將軍。陳平前來投奔劉邦之時,劉邦想都沒有想便封賞陳平。陳平要行反間計的時候,劉邦直接給予陳平四萬金,而且不問錢財因何花費。

    劉邦重用韓信、陳平之前,他們的名聲都不好。韓信背上“跨夫”的罵名,陳平背上“盜嫂”的罵名。他們兩人在項羽軍營中都受不到重用,但是劉邦卻能用好他們,他們也都為劉邦立下汗馬功勞。

    相對來說,項羽不僅沒有識人之明,也沒有用人之能。項羽手下曾經擁有大批人才,但是卻無法利用這些人才,也無法將這些人才收攏在自己身邊。所以曾經效力於項羽的韓信、陳平、英布等人都先後投奔劉邦。項羽手下僅剩下范增、鍾離昧、龍且等人。結果陳平使用非常拙劣的反間計便成功離間了范增、鍾離昧等人。范增最終抑鬱而亡,鍾離昧不被重用。項羽成了孤家寡人,只能憑藉自己的力量和劉邦集團抗衡。最終項羽身邊的人越打越少,勢力也越打越小。

    劉邦的軍事能力不如項羽,個人武力值也不如項羽。但是劉邦卻是鬥智不鬥力。最終鬥力的項羽敗給了鬥智的劉邦。劉邦最重要的“智”便是識人和用人之能。

  • 19 # 阿海東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劉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劉邦說的是事實!但劉邦這麼說,絕不是誇讚或者感激“漢初三傑”這麼簡單,這裡面是濃重的帝王之術--組建出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集團。

    真正的人才都是有些個性的,並不是四平八穩的,真正優秀的領導一定要有容人之量、大氣胸懷的,一旦選準了人,相信一個人的能力後,就該放開手讓他們幹,把任務交給他做!

    從歷史程序的角度來看,劉邦其實是一位極為出色的帝王。

    劉邦是秦末時期一代梟雄,也是傑出政治家,在他周圍的人都是一些能夠勇敢殺敵的死士,只要領導有方,用人得當,其麾下各人都會發揮各自的獨特作用。因此,劉邦對於他們來講是領導者,劉邦善於識人、用人,其他人對劉邦來講只是一個對劉邦極有用的工具而已,劉邦取得政權離不開眾人的支援,但是誰能支援劉邦,只有那些對劉邦忠心的傑出人才是他的鐵桿粉絲兒。所有這些人各有其才能,各施展各的長才,只有在劉邦善於識人,用人得當時,才能充分發揮這些人的長處。

    假如這些人沒有遇到劉邦這個伯樂,哪有什麼舞臺?一直到死都是普通人呢!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中國曆代帝王裡,劉邦也具有雄才大略,也才有開掛般的人生--開創出盛世漢朝呢。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領導熱衷於玩權術、玩平衡,在用人方面不是考慮怎麼用其才能,而是過多地考慮其背後的關係、人情資源,而是過多考慮其背後的各個方面的平衡。有的領導因此以“玩人”為上,覺得自己很有本事,這恰恰犯了大忌,對於一個好的團隊是有害的。

    講到領導藝術時,經常要說到的一個詞什麼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首在於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當中首在於知己,其次在知彼,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個是很難,確實很難而劉邦卻恰恰做到了這一點,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如何調動部下的積極性,下屬都有什麼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麼性格,有什麼特徵,有什麼長處,有什麼短處,能勝任什麼工作,處在什麼位置上最合適。這個也是一個領導最大的才能,領導不是說要自己親自去做什麼事,事必躬親的領導絕非好領導,作為一個領導,要做好的事業就要掌握一批人才,把他們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作用,你的事業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劉邦深諳此理,他這幾位大將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都有高度的獨斷專行之權,處處可以憑其創意,發揮自己才能:用韓信領兵,張良出謀,蕭何保後,都安排得有條有理,劉邦而成為他該個集團的一個核心。

    整個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大多數情況下都處於劣勢地位,項羽大多數情況下佔據著戰爭主動權。最終弱小的劉邦卻依靠韓信指揮下的垓下一戰中實現了華麗地逆襲,以弱勝強,建立了大漢王朝。

    應該說,劉邦最終能夠打敗項羽,在軍事戰略上,韓信功不可沒。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因為先下手為強,佔據了先發優勢之後,別人想追也追不上。劉邦集團,起初就是一夥農民起義軍,不好的說就是泥腿子造反。這夥人殺人搶劫,做純暴力輸出的事情,沒問題。但是,捭闔天下、借力打力,誰也幹不了。但是,有幾個人加入了進來,徹底彌補了劉邦集團的短板:一個是規劃戰略的張良、一個是捭闔諸侯的邴食其、一個是無戰不勝的韓信。於是,勝利的天秤就向劉邦這一方向傾斜了!

    劉邦的出色之處就是知人善任,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善於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於是找來了蕭何、張良、韓信。劉邦能夠吸引這些人優秀的人才為他所用,除了他具有戰略眼光外,深諳人性,還透過他的出色能力組建了強有力的團隊,他就是利用這些傑出的人才建立了漢朝。否則,想成立一個強盛的漢朝就是張良、蕭何、韓信等謀士武將,雖然都有過人之處,但沒有團結各方面人才的本事,因此成不了氣候,他們只有透過劉邦才能有所依附。做夢了!由此看來,能夠發現別人的特殊才能,並能為我所用的人,用團體的力量去爭取最後的勝利,就等於找到了比個人更為強大的力量。這種功夫才是更高一層的功夫!

    張良、蕭何、韓信等謀士武將,雖然都有過人之處,在各自的擅長的範圍內特別厲害,但沒有團結各方面人才的本事,因此成不了大氣候,他們只有透過劉邦才能有所依附。

    韓信想也不想就回答說:“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人。”

    劉邦接著問:“那麼你又能帶多少人呢?”

    韓信回答:“像我,多多益善。”

    劉邦聽後有些不高興,譏諷地問道:“統帥士兵的越多越好,這就是韓信為什麼卻被我捉住呢?”

    韓信不慌不忙地回答說:“陛下不善於帶兵,但善於統領將領,這就是韓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們努力所能達到的。”

    韓信說,陛下不善將兵,善將將。這可不是諂媚之言。

    很多人認為,韓信之所以這麼說討好劉邦,其實是想給劉邦一個臺階下。其實大家都誤解韓信了,韓信是發自肺腑說這樣的話。劉邦最大的本領就是發現傑出的人才,發現一大批人才,並進行合理的安排,達到人盡其才。

    大家可以看看,劉邦手下的那些人,過去都是什麼料子:樊噲是殺狗的,曹參是看牢房的,雍齒是個無賴。這些人到了劉邦手裡,加以重用,全都變成了一等一的將領,使得他有展現才能的機會。同時天下英才總逃不過他的慧眼,難道這還不能說明劉邦有過人之處嗎?韓信是發自肺腑地認為,自己只適合在軍事戰場上帶兵作戰,離開了一領域就不靈光了,甚至連生存都困難--空有一身的本領也沒用。而劉邦更加適合的是對整個戰局的把控,他屬於戰略家,統御各種將領,並能負責全面的工作。

    但劉邦才是眾多豪傑的霸主,為何?因為只有劉邦深諳人效能斡旋於眾多能人志士之間,駕馭這些將領,並能看到的是天下興亡與交替的規律,有著更寬廣的胸懷,更遠大的追求。

    劉邦能有政治眼光,張良的謀略他能看得出來,並完全信任張良,張良的計謀對他才是有用的,得以有效的施展;正因為信任,他的屬下都有了用武之地,能盡情地發揮出才能出來,但是他們都聽從劉邦的:劉邦也許謀事不如子房,帶兵打仗不如韓信,但是這並不影響他成就一代霸業,因為他善於用人,整合幾位核心將領與謀臣的才能,打造出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集團來完成團體的共同事業。的確,劉邦具備一個優秀的團隊的領導的能力。我們再看看他手下的一幫大將都是什麼出身,樊噲是屠狗的,曹參就一小吏,夏侯嬰就一司機,周勃就是一辦喪事吹鼓手。你說這些人能有領兵作戰的才能嗎?有些人說沒有才能,可以後來實戰鍛鍊,並將這些人的自身特長和能力特長髮揮得淋漓盡致。但是你不要忘記了,從劉邦起事到稱帝也就七八年時間,楚漢相爭用了四年,換句話說,劉邦只用三年左右的時候就把自己這幫壓根不知戰爭是何物的新手培養成一流戰將。

    劉邦的最大本領就是出色領導和組織能力,關鍵的問題是把各種型別的傑出人物都很好地組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集團,並使之發揮最大效力,這是當領導的一項重要工作。

    這個換成現在的軍事院校能做到嗎?而且還是大規模地培養,讓他們成長。三年,連個本科都沒有畢業。他的對手項羽又培養了幾個呢?

    我相信,當年曾仗劍赴大梁的劉邦絕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曾與項羽並肩作戰的劉邦更非無能之輩;與項羽在滎陽、成皋線對峙兩年的劉邦也不是沒有領軍之能。否則,他能坐上去皇帝的寶座?想取而代之的人多得是!

    劉邦虛心納言,尊重人才。劉邦自己可能個人能力並不是很強,所以想要在亂世之中成就一番偉業必然要藉助外力。就好像在一個公司裡,創始人不定要是專業的人才,但必須要懂得人情世故,學會配置和利用各類資源。劉邦這一點做得就很不錯,能恰當地安置好蕭何、韓信、張良這些有傑出才能人的工作,而且虛心聽取別人的合理化建議,大膽的選用人才,大膽的授權,讓人才體現出自我實現的價值。

    但他要反攻關中,讓曹參率軍;要經略河北,有韓信帶隊;要勸降英布,命隨河前行;要穩固後方,由蕭何坐鎮後方;有難決之事,問張良計謀;有困惑之思,請陳平劃策。

    曹參、灌嬰、夏侯嬰、樊噲等人先天就會打仗嗎?不是的,剛開始他們也跟我們一樣,他們是被一仗一仗磨礪出來的,在劉邦手下竟能調教那麼出色,都成了戰將。

    可遺憾的是,項羽手下的龍且、鍾離昧、季布等有名將潛質的大將,在自家老大勇武形象的照耀下,失去了獨當一面的機會。

    就拿韓信來說,他在軍事上是無人能及的,但在總的方面卻不如劉邦—如果韓信當了統帥,沒錯,在軍事上他是最強的,但他只能選拔出軍事上一批有造詣的軍事將領,而未必能選拔出像張良最傑出的謀略家出來,如蕭何那樣治理國家的俊才。韓信意思是指劉邦的厲害之處就是極其擅長把各領域的傑出人才彙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集團。而韓信、張良、蕭何做得到嗎?

    韓信的一席話,可以說是真正道出了劉邦能成大業的真正原因—善於選人用人並把他們進行整合,那些人才都是當時最傑出的各種人才,對他們進行合理的安排,讓他們這些有特殊才能的人各站各的崗位,各發揮各的效能。這份識人的眼力和組織領導的本領就令人歎為觀止了!

    此外,劉邦不僅在政治有遠見外,有寬廣的胸懷,更重要的是還有識人和駕馭將領的能力。這就是他最出色的地方――選出天下英才!他也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對此,韓信也是頂佩服的!若不是遇上劉邦,恐怕這一輩子都不會有拜將的指望了,韓信以及其他人都對劉邦產生敬佩之情,並沒有產生二心,願意生死相隨,這些都會讓下面的人由衷進而匯聚成他的領導能力。

    劉邦具有很強的組織領導才能,這就是他的長處了!沒有很強的本領,別說當上皇帝了,縱使當上了,他是很難屹立不倒的。韓信想當統領也未必行,他的最大缺點是缺乏政治眼光,同時他在軍事是有極高的才能,三軍也聽他的話,但其它地方他是玩不轉的!

    雖然華爾街的分析家們或GE的投資者們認為韋爾奇的最大貢獻是在股市中造就了世界上最具價值的公司,但是韋爾奇本人卻持不同看法。這位把50%以上時間花在人事上的執行長認為,他最大的成就是關心和培養人才。韋爾奇說:“GE公司是由人才經營的。我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人才,發現一大批人才。他們比絕大多數執行長都要優秀。這些一流的人物在GE如魚得水。”

    這些事例充分說明了:得人才得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足征戰東亞杯#“抗韓英雄”于大寶,他會成為國足新時期的領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