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茵集中營
-
2 # 國論盛事
一個俱樂部的助教,既沒有令人信服的執教履歷值得炫耀,也沒有經典的大賽案例可以吹噓,只是遇上個"病急亂投醫"的主,才得以"濫竽充數"地坐上了國奧的帥位,這是哪輩子修來的福份?感恩都來不及啊,還敢獅子大開口索要高薪?
說句實在話,"向足協索取高昂薪水,奧預賽前施壓"的訊息,根本就經不起推敲。誰都知道,雖然本土教練執教國字號球隊是個賺錢少、捱罵多的髒活累活,但也是教練職業生涯的最高境界與追求。兩者相比,薪水並不重要。如果沒有足協大官人的賞識和提攜,恐怕能夠混到個俱樂部主教練位置,就已經是上限了。
說到戰績倒數,這肯定跟主帥的年薪沒有任何關係。主要原因在於足協的準備工作、主帥的選擇和球員的能力等問題。既然各方面的做法和表現都不盡人意,那麼戰績倒數也就是必然的結果。其實中國足球走到今天,一代不如一代,原因何在?有認為青訓沒搞好,也有認為本土教練水平低,更有認為中國足協的管理無方,你說呢?
-
3 # 不懂球只看球
今天看到這篇文章個人就放心了,一切都沒有變
多麼熟悉的套路與模式,每當大賽之前各種吹捧,進行時有一個亮點就抓住狂吹,淘汰後就各種埋怨教練與球員,最後教練爆出各種問題背鍋下課。米盧如此,高洪波如此,裡皮、希丁克更是成為騙子,難道中國足球就沒一個好人?有這種無良的媒體繼續推波助瀾,中國足球的輿論環境就和水平一樣越來越差。現在已經沒人願意從事職業足球了,資深記者從抨擊培養方向變為字裡行間透露沒人踢球的事實,每個人都向往這個痰盂裡吐口唾沫獲得快感,可誰又能真正的去清理一些還原他還保有的些許雕刻藝術呢。
這就是丟人,享受歡樂時一簇擁全撲上去各種誇,人家新教練上任還很麼都沒幹能就給一頓吹的像自己的孩子。完了淘汰後該抗事了,第一個衝上去踩一腳搞內訌,人家外媒現在都已經懶得報道中國足球了,你還一個勁的踩而不是透過失敗去呼籲各方一同解決問題。你的報紙就這麼不好賣需要透過釜底抽薪的方式博眼球嗎,中國足球的落後真的是各方面的。
郝偉上任之時大家都懂他的任務是什麼郝偉上任時沒有人看好,很多球迷在新聞下方留言不願意讓他離開魯能俱樂部去國奧隊執教。大家都明白希丁克走時離U23亞洲盃備戰時間很短,已經沒有什麼改變的餘地,純屬是去背鍋,而魯能當時也進入賽季收尾階段,作為中方教練組組長郝偉是李霄鵬的左右手。可魯能二話沒說放人,這種情況俱樂部可是有絕對主導權的,放在國外這都是需要向俱樂部支付違約金的。最終上任時連教練團隊都是臨時組建的,你見過哪個國家的國家隊選帥如此草率的,完全就是趕鴨子上架。最終國奧隊亞洲盃恥辱性出局,郝偉的也遭受巨大質疑,可人家本來能力就是如此,誰也沒說他比希丁克能力強,可希丁克帶隊時是個什麼水平呢。
一切都來了,魯能賽季末端穩定性受到影響,人家沒提半個字。亞洲盃結束後郝偉說所有問題在教練一人抗下全責。完了媒體這時又開始渲染內訌問題,若郝偉真的索要鉅額薪水,又何必聘請他呢。
媒體比足協主席說話好使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已經肯定了郝偉的工作,並沒有對他提出任何不滿。你本身就不具備衝擊奧運會資格的實力,希丁克走人的時候已經註定。小組三戰失利一球未進,過程廣大球迷都看見了,落後可不是某個技術環節、戰術的問題而是全方面的。你被圍攻的連中場都很難透過,指望教練佈置戰術球員拿什麼執行。
不要再去用各種誇張的詞彙形容中國足球了,如果你真心愛他你應該知道現在是個什麼地步了。不可能再差了,為什麼在2019年開啟了歸化,難道之前的主管人沒有意識到這是個捷徑?是因為現在到了不得不走這個所謂的捷徑的時候,要麼真的就太難看了。
目前各種限薪、限轉會費,國足又由徵召制改為邀請制,若還是有這種贏球吹輸就罵的媒體,人家在外面踢出來了為什麼還要回來。我可以說我寧願不要這些錢,我為國家隊出征是為了榮譽感和責任感,可現在所有人都把他當傻子對待,完了也不會有什麼成績,人家圖什麼呢。
靜下心來分析問題,看看能不能幫到中國足球才是這些媒體應該做的事,因為他們的力量遠比球迷大得多。球迷花錢買他們的報紙,看他們的新聞,不是隻讓他們製造恐慌的。郝偉獅子大開口要了多少錢?多少錢算多?郝偉放著魯能俱樂部穩定的長期工作不做打短工就是為了去咬一下肥肉?最後買賣不成把國奧帶成魚腩球隊?這麼一說郝偉還有可能是改變了中國足球歷史的關鍵人物,佩服佩服。
-
4 # 博格說球
在U23亞洲盃開賽前三個月,中國足協辭退了荷蘭名帥希丁克,郝偉成為了球隊的主教練並帶隊踢完了這屆賽事,中國國奧隊以0分0進球的糟糕成績再次成為球迷們謾罵的素材。在球迷的咒罵中,媒體開始曝光所謂的訊息,先是《北京青年報》披露中國足協解聘前國奧主帥希丁克是因為足協某官員對荷蘭人說尼斯風景不錯非常惱火。接著《東方體育報》又曝光接替希丁克的郝偉向足協索要高薪並在奧預賽前施壓,結果在U23亞洲盃上狼狽而歸。
郝偉並不是第一次擔任國字號過度主帥,早在他退役不久作為金德助教時就曾被認命為女足代理教練及主教練。作為一名退役的職業球員,並且是魯能俱樂部的助理教練,郝偉不可能不知道現在中國足球的混亂,而在這個時候向足協索要高薪簡直就是明著給自己招黑!而作為新聞媒體在這個時候披露出這件事情的內幕,不知道訊息源從而而來?
在結束了U23亞洲盃的比賽後,國奧隊的征程已經基本結束了,郝偉也即將回到山東魯能繼續輔佐李霄鵬,是不是索要高薪其實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搞好中國足球才是永恆的話題!
-
5 # 籠子的簡單說
那要看足協對待中國教練和外籍教練是否是差異對待,是否是按照制度執行,公平公正不僅僅是指裁判在球場,足協對球員對教練,哪怕對待員工以及官員都要有公平公正,在制度和規則勉強任何人都不應有特權,在目前在在足壇缺的就是規則,這也就出現李鐵對國足領隊的痛述,也正是這樣隊內歧視性的做法妨礙了足協的公正,前些年足壇的醜聞也是因為這種特權沒有得到制約才產生的
-
6 # 足球憤青
郝偉是一名比較低調的教練,出身於有國企背景的山東魯能。退役後和足協合作的關係一直非常好,曾經多次成為國字號的主教練。在希丁克退出後,郝偉臨危受命執教國奧隊。
根據郝偉過往的情況來看,這是一個情商非常高的教練,他明白應該怎樣和足協打交道。個人表示不大相信他能幹出要挾足協漲工資的事,更願意相信這是某些媒體在混淆視聽。
難道這是替國奧隊失敗尋找替罪羊嗎?當然郝偉在執教生涯中並沒有很亮眼的表現,不管是在用人還是指揮中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充其量評價他的能力和表現是中規中矩。
截止目前為止,這還是第一次聽說國內的教練敢叫板足協,並且還是因為待遇的問題。當然也有人做出了這樣的猜測,中國足協將會對國字號的教練進行進一步的整頓,郝偉有可能因為這次的問題在未來幾年很難成為國字號教練,這一篇新聞報道只不過是一個導火索。
如果說國字號的教練工資高,當然都是以裡皮和希丁克為參照系的。但有一點是國內教練沒有辦法比的,那就是這兩個外教都是國際知名教頭,過往都有比較輝煌的世界盃教練經歷。
國內的這些教練基本上都是從國內的優秀球員中過渡過來的,他們在足球職業生涯中也談不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再加上這些人的文化水準有限,很難與國際先進的技戰術銜接。
因此國內的這些教練工資比那些國際知名教練低出很多是正常的。曾經有人笑談,裡皮的工資高,是因為他要替中國男足背鍋。就男足隊員的那些水平,估計讓裡皮吐了好多次血,都會少活好幾年,多給點錢也是應該的。
我們國內的足球大環境比較差,當然有一部分原因和這些媒體的推波助瀾是分不開的。我們天天都在講正能量,正能量是做出來的。目前的這些新聞媒體都在追求新聞話題效應,最善於胡編亂造,目的就是為了製造噱頭。
目前中國足協和郝偉都沒有做出任何迴應,很難判斷這個新聞的源頭從哪裡來,真實成分到底有多少?我們還是靜觀其變吧。
回覆列表
國內的足球環境確實是充滿銅臭味的,在接過荷蘭名帥希丁克教鞭之後,郝偉能夠帶出什麼樣的成績,一直以來都是讓外界所期待的,而10月份到12月份的三次四國賽裡面,國奧隊的表現雖然有亮點,但缺點也非常多,所以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儘管如此,也比希丁克時期的國奧隊要好了不少,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郝偉教練組就有了與足協談判的資本。
希丁克的教練組,中方團隊這邊有名宿孫繼海等人,據滬媒《東體》訊息透露,足協給郝偉教練組開出的薪酬,也比孫繼海等人要高,但郝偉教練組似乎並不滿意,相反還向足協提出了更高的薪資要求,不過足協並沒有因此而答應郝偉教練組的要求,雙方沒有在意見上達成一致,也導致了國奧在備戰U23亞洲盃賽事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然而現在賽事已經結束,國奧隊三戰全敗,一球未進,表現是讓人大跌眼鏡的,不知道郝偉教練組此時此刻還敢不敢再次向足協提出加薪呢?當然,目前為止,郝偉教練組究竟有沒有與足協就薪水一事進行談判,還沒有得到權威人士確認,一切都只是媒體在爆料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郝偉帶隊國奧沒能取得好成績,一定程度也出現在選人的問題上,寧可選擇自己熟悉的球員,也不選擇更有實力的球員,這也造成了國奧的水平得到限制。就以黃紫昌為例,你說黃紫昌狀態不好導致落選,那麼回到蘇寧參加冬訓後,黃紫昌又在熱身賽中取得進球,這又怎麼解釋呢?是不是你教練不會用,還是黃紫昌真的不行?
還有,留洋小將林良銘沒有入選最終的大名單,也是讓人意外的,雖然林良銘只是在歐洲低級別聯賽征戰,但他的水平也不比國內大部分球員要差吧?能夠留洋,就證明他早已經有一定的資本,現在好不容易回來隨球隊集訓,最後大名單又不讓人家進,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