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明國亮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弘安四年)元世祖忽必烈發動的兩次侵日戰爭。

    1259年(憲宗九年)征服高麗的忽必烈於1268年(元至元五年)命高麗使者攜國書赴日,書中要求日本效法高麗來朝“通好”,否則將至“用兵”。日本朝廷祈求神佑,但以“書辭無理”,拒絕接受。幕府執權北條時宗令大宰府備戰,加強九州沿海要地的警備。其後忽必烈又兩派使者,均遭日本朝廷拒見。1274年忽必烈發動徵日戰爭。

    1274年10月3日,任命徵東元帥忻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統率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600人、水手6700人.計3.23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1274年10月5日至14日相繼襲擊對馬、壹岐島。16日逼近肥前沿海諸島,使幾百名日本武士喪生。19日元軍兵船駛進博多灣,翌日登陸。日軍守護藤原經資指揮英勇戰鬥,但在元軍步兵集閉戰法和火藥武器震天雷的威力下, 日軍處於不利地位。由元世祖授命組成的徵日元軍,是由蒙、漢、高麗三族軍隊組成的聯軍。蒙軍不但在戰鬥力,還有戰術方面都遠遠高於日本。據日蒙古型皮鎧本史書記載:擊鼓鳴鑼,殺聲震天。日軍戰馬驚恐不安,跳躍打轉,當武士撥轉馬頭衝向敵人的時候,已經被敵人射中。蒙古矢短,但矢根塗有毒液,射上即中毒。敵數百人箭射如雨,長柄矛可刺進鎧甲縫隙。元軍排列成隊,有逼近者,中間分開,兩端合圍,予以消滅。元軍甲輕、善騎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於進退。大將據高處指揮,進退擊鼓,按鼓聲行動。在後退時,鐵炮中裝鐵彈,隨著火焰噴出,四面烈火,煙氣瀰漫;其聲淒厲,心碎肝裂,目眩耳聾,不辯東西,被擊斃者極多。激戰至暮,日軍撤至太宰府水城。

    然而元軍雖然在戰場上壓制了日軍,卻不擅長山地作戰,無法突破九州島崎嶇的地形進入九州腹地。且日軍戰鬥意志頑強,堅決抵抗,給元軍也造成了不小損失,劉復亨受箭傷,元軍撤至船上。當夜意外颱風刮翻元軍200多艘兵船,忻都連夜乘剩餘船隻撤退回國。

    自1275年起, 幕府就開始為他們認為不久將進行的第二次入侵做了準備。除了更好地組織起九州的武士外,學習中原的戰術體系之外,他們還在很多可能登陸點修建堡壘和其它防禦設施,這些登陸點中包括博多港。與此同時,高麗國王多次與元朝談判,反對進一步的入侵日本計劃。而元朝也派遣使者至日本,但日本兩次下令將元朝派來的使者斬首。忽必烈非常惱火, 開始積極籌劃第二次入侵。

    1279年元軍征服南宋之後,於1281年春發動了對日本的第二次入侵。元軍的這次入侵規模大於第一次,其中由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領的江南軍就有十餘萬人(包含輔兵)。發兵兩路,一路由忻都、洪茶丘率領四萬作戰部隊,戰船九百艘,從北韓出發;一路由范文虎率領十萬江南屯田部隊,戰船三千五百艘,從慶元(今浙江寧波)出發。總計蒙古人4.5萬,高麗人5萬,漢人約10萬。元軍艦隊因供應和人員登載問題而推遲了起航。高麗盟軍先行進發,在對馬島慘遭失敗而返。同年夏,元軍聯合高麗人奪取了壹岐島,而後向九州進發,並在不同地點登陸。在經歷一些獨立的小戰鬥,也就是所謂的弘安之戰或“第二次博多港之戰”後,元軍被趕回了船上。此時一場持續兩天的颱風,也就是非常有名的“神風”,襲擊了元軍艦隊並摧毀了大部分的船隻。

    關於元軍艦隊被颱風摧毀的原因,有說法認為是因為元軍使用的是在內河航行的平底船,採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定,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由於元朝蒙古統治者在中國及高麗的殘酷壓迫,導致兩地(高麗與中國南方沿海)對於造軍船很反感,造船的漢人和高麗人故意使用錯誤的船型,而蒙古人對航海又一無所知;又或者忽必烈攻日太過倉促,未有充分準備海船,造船人只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不過具體原因尚無定論。

    但是需要確定的是,雖然元軍遭遇了颱風,但是颱風發生時,並不是所有的元軍都在船上,絕大部分屯駐在平戶島、鷹島等九州島西北部的島嶼進行休整,準備向東移動,襲擊太宰府。

    實際上元軍對日軍的作戰非常不利,在臺風發生之前,日軍就在壹岐島之戰中打敗了元軍,逼迫元軍東路軍放棄壹岐島,南下平戶島與主力會合。日軍主帥少貳資能取得勝利之後,因為戰傷而死亡。國內某些文章,宣揚說元軍打敗日軍,擊殺日軍統帥少貳資能,這是不對的,少貳資能是在勝仗當中身亡。

    颱風發生後,元軍溺死不少,物資損失嚴重,士氣也暴跌。但大部尚存。少貳資能之子少貳景資率領數萬九州軍,水陸結合,對剩餘的援軍發起迅猛打擊,運用主場優勢各個擊破,元軍除了范文虎、忻都等人率領少量士卒逃回之外,都被殲滅或俘虜。

    當戰爭結束時,宇都宮貞綱率領的西國援軍(號稱六萬,實際兵力三萬不到)尚在路上,未能趕到。則少貳資能、少貳景資父子打敗元軍是以少勝多無疑了。

    一般認為拋棄士卒逃亡,導致剩餘士兵士氣進一步暴跌,終於全軍覆沒的責任人是范文虎。但這很可能只是元史的諱飾。如范文虎這樣一個南宋降將,如何能作為大軍最高統帥?假設范文虎是第一責任人,為何歸國後並未受到重罰,且很快又升官?也許在史料當中,范文虎只不過是幫蒙古人忻都背了鍋罷了。

  • 2 # 華嚴

    第一次進攻日本時兵力不足。南宋尚未滅亡,蒙古僅控制了北方中國,當時蒙古帝國正集結重兵準備南下攻打南宋,用以進攻日本的軍隊只有五萬多人。勞師遠征且是蒙古人不擅長的跨海作戰,再加上日本民族強悍,這點兵力顯然是不足。

    蒙古在戰術上沒有絲毫的優勢。按照日本人的說法,蒙古人的戰鬥力並不像想象的那樣強大。戰爭開始後,日本人採取了與蒙古人貼身近戰戰術,使蒙古人的弓箭和回回炮優勢失效。

    蒙古在武器裝備上沒有明顯的優勢。對日作戰,蒙古第一次遇到了武器裝備不遜於自己的對手。日本人裝備的優勢不僅在於戰刀,也在於武士的鐵甲。只要距離稍遠,蒙古弓箭就無力穿透日本武士的盔甲。

    跨海作戰保密不嚴。兩次入侵日本都不是突然襲擊,攻其不備,而是日本事先都得到可靠訊息,作了充分的迎戰準備。特別是第二次入侵,日本人嚴密偵視了元帝國的動向,對蒙古來襲做了充分的戰爭準備。

  • 3 # 閃耀的傲特曼

    1274年,元朝聯合北韓共約25000人出兵日本,並在日本九州島登陸,並取得了登陸戰役的勝利,但並未戰領主城,導致軍糧耗盡,並在日本海島潮溼的環境中,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症狀,士兵戰鬥力嚴重受損,最後不得已撤退!在撤退的途中,海上正好颳起暴風雨,蒙古戰船因是從內河徵調而來的船隻,無法抵擋海上的大風暴,戰船全部被掀翻損毀而失敗!

    第二次東征日本,蒙古聚集了南軍和北韓約20萬人,想靠優勢兵力一舉拿下日本,日本事先得到訊息,事先在蒙古登陸海灘設伏,加之日本武士從小接受了嚴格訓練,裝備精良,蒙古軍隊徵集的南軍和北韓軍不想賣力,又未成功佔領主城,又一次因為糧食補給而失敗!兩次攻戰日本耗費巨大,傷亡慘重,蒙古人徹底放棄了攻打日本的想法。

    根據以上整理的資料,總結日本徵服日本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蒙古跨海征戰日本,不戰天時地利人和。

    2.蒙古軍隊不善於海戰登陸戰,騎兵優勢無法發揮。

    3.蒙古軍隊跨海作戰,糧食補給供應不上,無法持久作戰。

    4.蒙古軍隊無法適應海島潮溼環境,水土不服,戰鬥力大大降低。

    5.蒙古軍隊撤退時遭遇颱風,運氣很差。

  • 4 # 閃電侯爵

    元日戰爭是元朝皇帝忽必烈與屬國高麗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而引發的戰爭,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由於元日戰爭是元朝對外戰爭中少有的敗仗,使得在各種文獻中多有提及,並且神風這個詞也是由此而生的。

    先介紹下兩次進攻日本的情況

    1.文永之役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燕京後,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定國號為元。在1274年,他遣使日本,想和日本通好,實際上是想讓日本成為元朝的藩屬國,同時消耗新附的南宋軍(當時南宋還沒有被元朝所滅),忽必烈派高麗人趙彝出使日本,宣諭日本,要其向高麗一樣臣服於元朝,但日本置之不理。後來,元朝又派出了第二批使者,這次日本不但拒絕了,還斬殺了杜世忠、何文著等元朝使臣。日本的一系列行為惹怒了忽必烈,1274年10月3日,忽必烈任命徵東元帥忻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統率蒙、漢、高麗組成的聯軍3萬餘人從高麗合浦出發。19日元軍兵船駛進博多灣,翌日登陸。日軍作戰驍勇,但元軍使用集團戰術並加上火藥武器的配合, 使得日軍處於不利地位。但元軍雖然在戰場上壓制了日軍,卻不擅長山地作戰,無法突破九州島的山川險地進入九州腹地。並且日軍戰鬥意志頑強,死戰不退,給元軍也造成了不小損失,副元帥劉復亨中箭,元軍撤至船上。當天夜裡,意外到來的颱風襲擊了元朝船隊,刮翻200多艘兵船,遭到了如此嚴重的損失,忻都等也只能撤退回國。

    2.弘安之役

    1279年元軍征服南宋之後,於1281年春發動了對日本的第二次入侵。

    元軍的這次入侵規模大於第一次,一路為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領新附的南宋軍十餘萬人,戰船三千五百艘,由慶元(浙江寧波)出發;一路為忻都、洪茶丘率領蒙軍四萬,戰船九百艘,從北韓出發;過程與第一次類似,元軍又被趕回了船上。最後一場持續兩天的颱風再一次襲擊了元朝船隊,摧毀了大部分元朝船隻,元軍溺死無數,士氣暴跌,但大部尚存。

    日軍將領少貳景資率領數萬九州軍乘機對剩餘的元軍發起猛攻,最終元軍除了范文虎、忻都等人率領少量元軍逃回外,其餘大部被殲滅或俘虜。

    元軍日本為何會遇到如此慘敗呢,原因大概如下:

    1.元朝騎兵適於平原野戰,不適于山地作戰和水戰,這使得元軍登陸後,雖然在平原地帶壓制住了日軍,但日軍最後憑險固守,元軍不能突破險要直達腹地,最終成了對峙狀態。且元軍不習水戰,在戰船上很不適應,也影響了元軍計程車氣。

    2.高麗造戰船質量太差,經不住颱風。高麗國王曾經數次上書忽必烈,反對遠征日本,因為高麗人認為,遠征日本,高麗必定成為補給基地,不但要出兵協助,還要為元軍供應戰爭補給,特別是忽必烈下令高麗造200艘戰船供元軍使用,卻不願出資給高麗,高麗人自然不願做冤大頭,所以造出的戰船質量極差,這才導致元軍戰船在經歷颱風後,大部被摧毀的慘狀。

    3.日軍本土作戰,以逸待勞,再加上所謂“神風”的協助,有一點運氣存在,最終擊敗了元軍,保衛了國家。

  • 5 # 暗夜思考

    忽必烈時期,空前強大的元帝國兩次東征日本。然而,兩次都以慘敗而告終!究其原因,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遭遇了“大風雨”和“颶風”所致!對此,有學者認為:所謂的“大風雨”、“颶風”等只不過是表面上的原因,其本質原因相當複雜且不可避免!並表示,就算沒有“大風雨”與“颶風”的襲擊,其最終也會註定失敗!

    下面就對造成元朝兩次東征失敗的本質原因加以分析:

    一、面對海上入侵,元軍未能做到知己知彼。

    元朝是由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權,其雖疆域廣闊,但其鐵騎只善用於內陸,非善水戰是元軍東征日本的最大弱點!

    對此,元軍不僅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而且還對日本自然環境的瞭解知之甚少!其僅有的瞭解渠道幾乎全部來自高麗方面,很不全面。

    因此,在忽必烈的眼中,對於不過“一夷島耳”的日本極為輕視,認為可以從北韓半島到日本是輕而易舉的事:1268年,忽必烈就有對高麗使者李藏用說過“爾國於宋,風順則可兩三日至,日本則朝發夕至,此汝國與蠻子人之言也”。第二年,又說“以人言,耽羅海道往南宋、日本甚易”。

    正是這種輕敵,使得忽必烈嚴重忽略了海洋特殊環境的複雜性,也忽略了自身擅長陸地奔襲的蒙古騎兵缺乏海上作戰的經驗。

    二、元軍自身的內部矛盾重重。

    雖說元軍不善海戰是其最大的弱點,但是僅這一弱點的話還不至於讓得元軍慘敗,要知道當時在元軍中還是有著大量由宋朝降將、降兵所組成的懂水性的軍隊存在的,再加上當時的高麗士兵,其不善海戰的弱點也並非不可彌補。

    然而,當時元軍內部的嚴重矛盾導致計程車氣不振才是大忌!

    上面有提到了宋朝降軍與高麗兵,足可見當時東征日本軍隊內部的複雜程度。由此而造成了將帥與將帥、將帥與士兵、士兵與士兵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再加上元將忻都的獨斷專行,愈發的激發了其內部矛盾!文永之役的潰退主要原因為是因為將帥不和所造成的!

    這點在元軍第二次出征日本之時,忽必烈對將帥的講話就可以看得出來,他說:“朕實憂之,恐卿輩不和耳”。很明顯,忽必烈已經瞭解元軍內部不和的矛盾,但畢竟自己沒有親征,所以除了在出徵前囑咐之外也別無他法。

    於是,在第二次東征時,忻都一開始就違背了事先約定——不等江南軍會合,就擅自開進!再加上忽必烈本身對於南宋降將范文虎的不完全信任,導致范文虎及所屬的強烈不滿!!

    自古以來,士氣不振、內部矛盾乃兵家大忌,如此這般,元軍的東征慘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元軍將帥戰術指揮失當。

    兩次東征,元軍將帥的戰術指揮失當都隨處可見:

    首先,後方支援缺失。查遍所有相關的資料也找不到當時元軍有關後勤供應、特別是弓矢與糧草保障的記載!且第一次東征時,後來忻都提出撤軍,其理由就是“矢盡”!第二次東征,忻都等人所帶的東路軍撤至壱岐島時,軍糧就僅剩一個月的糧食了,且並無後方補給之策!

    其次,戰前的偵察準備不足,以至錯誤估計日方力量。上文有說過,元軍對於日本的輕視,如此,每次作戰之前都不作軍事偵察。雖說作戰之初每次都能以強勢兵力壓境佔到上風,但由於不瞭解日軍的實際兵力情況而導致多次在佔領上風的情況下畏恐不敢再戰!忻都憑想象認為,敵方主力在不斷增大,把已處於潰敗中的日軍稱為“大敵”,以至於對本可輕易得手的勝利畏不敢前!

    最後,陣前決策猶豫,喪失最佳戰機。當然,這點也正好驗證了上面所說的偵察準備不足的失誤。對此,《高麗史》中就有關於戰事稍有挫折,將帥便不思戰敗原因和進一步戰術措施,而是一味考慮撤軍的記載!

    四、當時的中朝民眾厭戰反戰強烈。

    早在亡宋之前,忽必烈就要求高麗在徵日、滅宋中負責後勤保障“自茲以往,或南宋或日本,若有事,則兵馬、戰船、資糧,宜早措置”。如此導致高麗民眾為戰所累,民不聊生日久!高麗民眾更是不堪高壓與剝削,發生了“三別抄”抗元起義。他們提出“蒙古兵大至,殺戮人民,凡欲輔國者,皆會球庭”的口號........如此可知,作為東征踏板的高麗之地,其實早已受夠了元軍戰爭所累!

    南宋滅亡之後,這種戰爭所累又轉移到了江南人民的身上,同樣也激起了江南人民的反抗“以徵日本,民間騷動,盜賊竊發”。

    ........

    如此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元軍東征日本想不失敗都難。

  • 6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一、第一次遠征日本

    忽必烈即位後,一再遣使招降日本,均被嚴正拒絕,不得要領而還。1274年,忽必烈命鳳州經略使忻都、劉復亨,高麗軍民總管洪茶丘等將屯田軍及女真軍、水軍一萬五千人,用千料舟、拔都魯輕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艘,共計九百,越對馬海峽,侵略日本。

    忻都與高麗都督使金方慶等十月三日發自合浦,攻對馬島,殺日本軍將宗助國。十一月十四日,轉攻壹歧島,陷之,殺日將經高及平景隆。元軍所至之處,剽掠殺戮。後宇多天皇徵其藩屬兵十萬餘人來御於博多(即福岡),元軍以火炮敗之。元軍雖屢勝,然兵疲箭盡,劉復亨受傷,不敢深,只得撤還。十一月二十七日,登舟欲歸,其夜風濤大作,戰艦觸礁多壞損沉溺,軍士不還者無慮一萬三千餘人。

    二、第二次遠征日本

    1281年,忽必烈又以所派使者被日本所殺為理由,再行大舉進攻。以新附軍十萬,由范文虎、阿塔海、李庭率領,分乘海船九千艘,自慶元、定海出發;另一支軍隊由洪茶丘、忻都統領,計蒙、漢、高麗軍四萬,從高麗渡海。兩路大軍期於六月望前,相會於壹歧島和平戶島。范文虎等逾期不至。洪茶丘、忻都在壹歧島以火炮敗日本軍,殺其將少貳資時。進而進至志賀島,小獲利;再進至宗像洋。范文虎兵亦來會,同泊於能古、志賀二小島。日本諸道兵來迎,元諸將議進退久不能決,金方慶力主進攻,元將不能聽,遂移舶鷹島(即九龍山,在今佐賀西北伊萬灣)。

    八月,颱風大作,船隻被風浪高卷,互相撞擊,沒無數,軍士盡落水溺死。范文虎等慌忙擇堅好艦隻,棄軍航還。軍士返還的才十之二三。被遺棄下來計程車卒尚十餘萬,無主乏食。他們只好自己組織起來,推百戶張姓為總管,準備筏木作舟,乘機駛還。第七天,日本軍來襲,元軍被殺者無數,餘二三萬盡為俘虜。日本人盡殺所俘蒙古、高麗和北方漢人,而謂新附軍為唐人,不殺,執以為奴。日本史上謂之為弘安大捷(弘安是後宇多天皇的年號)。當時的日本人相信這是天皇的神靈幫助剷除侵略者元軍,所以稱作是“神風”。這便是二戰時日軍中“神風突擊隊”起名的由來。

    三、未能成行的第三次遠征日本

    1283年,忽必烈不甘心失敗,以阿塔海為徵東行中書省丞相,發五衛軍二萬人,準備三徵日本。政府責令江南諸行省造海船。昏暴的地方官員,根本不顧人們的死活及當地土產的有無,而是按人戶數字強派造船數目,征斂工料。

    一大批工匠被徵發離家遠役,打造海船。由於督工嚴迫,工匠動遭捶楚,辛苦萬狀,凍死、病死者不計其數。政府又強徵人民為水手。所有這些,都給江南人民帶來了巨大痛苦,激起了江南人民的強烈反抗。以致“民間騷動,盜賊竊發”。據崔彧的報告:“江南盜賊,相而起,凡二百餘所,皆由拘刷水手與造海船,民不聊生,激而成變。”但是忽必烈卻執意出征。

    他還命劉國傑為徵東行省左丞,練兵械於淮陽。正在這時,黃華復起義於福建聲勢浩大。忽必烈急忙增派劉國傑前往鎮壓。侵日的事只好暫時擱置。黃華被鎮壓後,忽必烈仍頑固堅持措置船糧軍士,預定在1286年三月開始第三次侵日東征。但這時侵略安南的戰爭方遭慘敗,所在“吏民大擾,盜賊蝟興。”忽必烈已無力再圖大舉只得在其年正月正式下詔罷徵日本。

  • 7 # 晴天豔雪

    愛好歷史朋友大家好,我是喜歡歷史的老馬。

    元朝兩次進攻日本是什麼情況?為什麼失敗?

    倭國(今天日本),謠傳被稱為“黃金治國”。在貪慾地驅使下,忽必烈在席捲北韓半島勝利後,聯合番薯國高麗(今天北韓),在1274年元三萬從高麗合浦出發,相繼對對馬島、壹岐島、沿海諸島進攻。開始在元軍強大步兵,高科技火藥,震天雷的威力下,日軍處在不利的位置。然而,元軍雖然在戰場上壓制日軍,但卻在不擅長山地作戰,無法突破九州島畸形的地帶進入九州腹地,而且日軍戰鬥意志頑強、堅決抵抗,給元軍造成不小損失。再加上主帥受傷撤回船上。當夜意外颳起颱風,刮翻元軍戰船200多艘,只好連夜撤回國。《孟子·公孫丑下》寫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元軍颱風多的季節進攻日本,這是天不時。元軍擅長平原作戰,而九州島是山地這是地行不利。人和卻在日本那邊,哪有勝算的條件,能不敗嗎?

    1281年春發動對日本第二次入侵,這次規模比第一次打的多,號稱十四萬人兵分兩路。一路四萬戰艦九百艘,從北韓出發,一路十萬江南屯田部隊戰艦三千五百艘,從慶元(今天浙江寧波),由於元軍供應和人員登載問題而推遲起航,按當時說法出師不利。高麗盟軍先到對馬島並沒等元軍就進攻對馬島,日軍以逸待勞,加上高麗軍隊戰鬥力不強,高麗盟軍慘敗。這是犯得第一個錯誤。兩軍會合後,奪取了壹岐島,然後向九州島進發,並在多個不同地點登陸,由於兵力過於分散,日軍個個擊破把元軍趕回到船上。這是犯得第二個錯誤。此時一場持續幾天的颱風,也就是“神風”襲擊了元和高麗聯軍,摧毀大部分船隻。這次失敗主要是元軍是傳統的陸軍,主帥只是擅長陸戰,對日本是海戰。沒有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對對馬島的氣候、海況、地形,沒有了解。再加上元軍長途遠征,補給全憑搶,他沒有在短時間內打到日本的腹地補給供不上。

  • 8 # 凌雲子說歷史Vlog

    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由北韓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處在九州登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元日戰爭是元朝皇帝忽必烈與屬國高麗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而引發的戰爭;這兩次侵略在日本合稱“元寇”或“蒙古襲來”,或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

    第二次為“弘安之役”,鎌倉、室町時代呼稱(蒙古襲來、異賊襲來、蒙古合戰、異國合戰)亦有用兇徒稱呼之,江戶時代大日本史稱為元寇。這兩次入侵也以北九州為主要戰場。這兩次侵略企圖儘管最終失敗,但其在宏觀歷史上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兩次戰爭是日本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並且由於其在阻止蒙古帝國和元朝擴張上所發揮的作用,使得它們在世界史上扮演了重要的作用。這兩起事件在很多小說中都被提及,並且神風這個詞也是由此而生的。另外,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遭遇,這兩起失敗的入侵嘗試應該算是日本一千多年來面臨的最大的被侵略的威脅了。不可一世的蒙古曾橫掃歐亞大陸,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兩次入侵日本,都遭到慘重失敗。

    蒙古人對日本的進攻起因於日本不肯臣服於蒙古帝國。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納貢,高麗國王也致書日本人要求他們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輕蔑地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對這樣的冒犯,君臨天下的蒙古大汗當然不能容忍,毅然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侵日戰爭。第一次蒙古入侵日本是在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從北韓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處在九州上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鎌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慘烈的戰鬥進行了二十多天,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依託回回炮防守。至此元軍傷亡慘重,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糧用盡,無法繼續守住陣地,元軍只得登船撤退。

    第二次蒙古入侵日本是在公元1281年。忽必烈統一中國之後,便著手準備第二次入侵日本。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從江浙和北韓同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更為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力量。六月上旬,元軍開始登陸作戰,登陸地點九龍山距上次戰爭主力部隊登陸的地點不遠。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的抵抗,高麗軍統帥洪茶丘被俘殺,幾名蒙古高階指揮官也相繼陣亡。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由於日本沿海灘構築了一道堅固的石牆,元軍屢屢進攻始終無法突破。到七月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以元軍的撤退收場。可這兩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然不可能有掠奪之地。相比之下,日本人的戰術十分高明。

  • 9 # 輕擷棠梨

    談到元朝攻打日本,這裡有一個名字不得不提,那便是神風特工隊。神風特工隊實則為日本的自殺式空襲隊伍,而神風特工隊名字的由來,則是來自元世祖忽必烈兩次徵日的失敗。日本人自詡日本神國有神之保佑,而忽必烈僅有兩次的徵日,兩次卻均受颱風的侵襲,日本人便以為這是天上之神在保佑日本。可是,單單隻憑兩次颱風就最終導致了忽必烈的徵日失敗嗎?如果真是這樣,難免有些荒謬,不妨,我們先來介紹這兩場戰役的情況。

    元朝攻打日本第一次戰役發生在公元1274年,日本史稱“文永之役”。隨著元朝的疆土不斷擴大,權力不斷增強 ,元朝便想要一統天下。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與元朝疆土有一洋之隔的日本並不願意臣服於元朝,於是,忽必烈決心用武力征服日本,元朝大軍便由北韓出發,從東向日本進攻,戰隊由蒙古人和高麗人共同組成。軍隊渡洋後迅速登島,元軍畢竟驍勇善戰征服大多疆土,所以攻擊能力還是相當大的,又因元軍本就馬上作戰,善於射箭,而當時日本戰術思想確實過於落後,結果必然是日軍白白送人頭,紛紛被元軍萬箭攢射而死。此時此刻,可以說元軍是大獲勝利,可就當元軍凱旋歸國時 元軍艦隊突遭風暴襲艦,船隻受損沉海,但是,大部分的艦隊還是回國了。由於傷亡慘重失敗,此次也並沒有完全征服日本,所以最終結果以失敗告終。

    元朝第二次攻打日本,日本史稱“弘安之役”。經過上次教訓,此次日本所投入的精力和軍隊的質量與數量都遠遠超過了“文永之役”。且此次的日本武士穿上了鐵甲,來對付蒙古軍的射箭,這對蒙古軍來說無疑找到了致命弱點。所以元軍根本無法上島,只能無奈將船隻停泊於海岸線,不料颱風再次來襲,岸邊數千只船艦隻能被風暴殘卷,紛紛破裂,毀於一旦。

    雖然兩次看似最後的失敗都是以颱風告終,可真正的原因不僅僅於此。畢竟是馬上得來的天下,對海上的一些軍事裝置,還不精通,造的船必然忍受不了颱風;其次,前方蒙古將領和高麗將領正在內訌,這無疑為戰爭埋下了失敗的伏筆;綜合兩次東征日本最終失敗的原因,一是元軍配合不力,二是主將無能,三是日本確實準備充分。所以不得不說,其實所謂颱風真的只是次要因素而已。

  • 10 # 老李頭有話說

    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為何他的孫子兩次攻打日本都失敗了呢?其實這要跟蒙古的海軍實力說起,一個沒見過大海的民族出海真的能打仗嗎?

    成吉思汗當年之所以能所向披靡,其實最主要靠的還是蒙古鐵騎,其精髓是速度和突然性。他們能快速衝鋒到敵軍陣前,避免同對方短兵相接。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的確是陸地殺傷力最大的兵種。但是作為一個遊牧民族,蒙古人幾乎沒有任何航海技術。因為當時流傳日本富甲天下,所以忽必烈對這個小國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準備出兵攻打。

    1274年,元朝聯合北韓出兵攻打北韓。蒙古海軍成功在九州登入,並取得了大捷。但是蒙古海軍一直未能攻入主城,軍糧迅速被消耗。

    而蒙古軍隊習慣了乾燥的天氣,在日本潮溼的環境下,立刻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士兵戰鬥力大大受損,最後不得已選擇了撤軍。

    而撤軍的途中,正好颳起了暴風雨,蒙古戰艦全部被掀翻,而日本人宣稱這是八幡大菩薩顯靈趕走了蒙古人。第二次攻打日本也是同樣的情況,因為日本的裝備優良,加上武士從小就接受嚴格的訓練,所以蒙古人一直未能攻入內城。

    最後因為糧食補給的問題,蒙古海軍最後還是選擇撤退。兩次失敗後,蒙古人徹底放棄了攻打日本的念想。

    其實說起蒙古海軍就是個笑話,現在的蒙古國雖然沒有海,但是他們有一支七人組成的海軍。這支海軍一共有三艘戰艦,只有蘇赫巴托爾號拖船可以下水作業。

    在大家印象中,海軍士兵起碼會游泳吧。但是蒙古7人海軍當中,只有一個人會游泳,其他6個人可能是吃了惡魔果實,所以被網友戲稱為七武海,艦長從沒見過大海。

    從現在的蒙古海軍也可以看出當年忽必烈為何攻打日本會慘敗,這些蒙古士兵估計還沒到日本就已經上吐下瀉,就更別說打仗了。

  • 11 # LALA雜談

    反正前面把正經原因都說了,我就說個很搞笑的吧,據說是因為東密。東密的高僧們唸咒把元朝的船弄沉了,然後東密至此興盛於日本。

  • 12 # 駙馬君

    蒙古東征軍沒有準備充足,才是導致最終軍事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雜牌的東征軍

    東征軍由蒙、漢、高麗人組成的雜牌軍,將領也來自不同的民族,內部的矛盾和對戰略戰術的分歧必然導致矛盾重重。比如,在文永之戰中,將帥的不和就造成蒙古軍的潰退。

    二、不熟悉日本,也不善於水戰

    蒙古軍對日本的地理狀況根本不熟悉,更不提水戰了。戰前輕視日本軍隊的戰鬥力,缺乏戰前偵察,以為大軍壓境,一定會讓日本軍隊降服。

    三、戰術錯誤直接導致失敗

    後勤支援缺乏,比如第一次出征只是帶了三個月的軍糧。大戰前決策猶豫,喪失最佳戰鬥時機。

    兩次東征日本,並非所謂的颱風導致失敗,真正的失敗原因就是東征軍的內部因素。

  • 13 # 懸疑推理飛翼

    第一場戰役發生在公元1274年,就是元至元十一年,日本文永十一年。

    元朝糾集蒙古和高麗聯軍共四萬人,以忻都為元帥殺向日本。同年十月五號攻佔對馬島。十月十四號迅速攻佔壹歧島。十月二十日,元軍登陸北九州博多灣,日本以肥後國守護少貳資能之子少貳景資為總大將迎擊元軍,但是由於日本的戰術思想過於落後以完敗而告終。就比如說不少日本武將在於元軍的作戰過程中,沿用了在其國內經常使用的“一騎討”戰術,結果白白送人頭,被元軍萬箭攢射而死。還有日本實行的是莊園地頭制,軍隊看起來雖然多,但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武士只是聽從發給他工資的地頭,主帥要統一號令困難,不能做到如臂使指的指揮,對元軍嚴密的集團作戰完全不能適應,所以落敗。

    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獲勝的元軍卻突然撤退,需要說明的此次撤退並不是因為颱風,因為元軍撤退的時間放在現在是公曆十二月份,根本不可能刮颱風,是下過暴雨,但是不是主要因素。

    主要原因是兩點:第一,當時的元朝尚未統一全國,南方還要進行對南宋作戰,而忽必烈卻在日本一地投入了數萬兵力,引起了將領和朝臣的不滿。第二,前方蒙古將領和高麗將領正在內訌,而且此次征戰物資消耗的也差不多了,所以蒙古軍隊就匆匆退回。

    第二場戰役元軍真的是受到風暴攻擊了。此戰發生於公元1281年,但是此戰真是頗為不順。首先這次攻擊日本,元朝計劃兵分兩路,東路軍由蒙漢聯軍和高麗軍組成,統率忻都,共四萬人;南路軍由范文虎的十餘萬漢軍組成。

    原計劃是兩軍會面於壹歧島合攻日本。而忻都卻打破計劃,自己先去攻打北九州,但是日本顯然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博多灣日軍修起了石牆,導致元軍無法登陸。後又攻打志賀島,又不利。只好回到壹歧島駐守等待南路軍的到來。而南路軍又因為換帥的事耽誤了一個月才出發。此時忻都的東路軍已經在壹歧島受到了日軍輪番攻擊,不得不棄壹歧島,兩路軍隊最後在北九州附近的鷹島會師。由於忻都與范文虎都不熟悉海戰,停泊時將戰船緊密排列,於是七月三十日颱風來襲,數千艘戰船毀於一旦。最後元軍主將居然棄軍而走,任由守島軍隊被日軍屠殺,可恨至極!至於傷亡多少,沒有準確答案,但確實很重。

    此次戰敗一是元軍配合不力,二是主將無能,三是日本確實準備充分。其實颱風只是次要因素而已。

  • 14 # Crazy灬歷史

    忽必烈統一中國後,為了應對那些對他地位合法性的質疑,他必須以祖父成吉思汗為榜樣,為黃金家族繼續開疆拓土,掠奪財富。

    南宋滅亡標誌著中國大一統局面的重現,同時又成為忽必烈新的征程的開始。日本、安南、占城、緬國、爪哇,一個個被列為他的征服目標。

    第一次徵日

    蒙古興起時,日本正處於鎌倉幕府的統治之下。忽必烈即位,順利解決高麗問題後,即將目光投向日本。

    從至元三年至十年(1266—1273年),忽必烈先後五次派出使臣赴日招撫,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可均不得要領而回,於是引發了至元十一年(1274年)的第一次徵日。此次征討,大軍雖於今九州福岡附近博多灣等處登陸,但因遭遇颱風襲擊,戰船大部被毀,最後無功而返。

    第二次徵日

    第一次徵日並未使忽必烈灰心,此時他正密切關注南宋戰事,於是繼續派使臣前往日本招撫。這次幕府終於有了明確答覆——將來使全部斬首。當訊息傳到大都時,忽必烈終於被激怒了,一個專門對付日本的機構——徵東行省建立起來了。

    至元十八年五六月間,兩支龐大的遠征軍駛向日本:一支從合浦(今南韓馬山)出發,由第一次徵日主將忻都率領,共四萬人,戰船九百艘;一支從慶元(今浙江寧波)出發,由南宋降將范文虎等率領,共十萬人,戰船三千五百艘。可到八月初,颱風再顯神威,徹底摧毀了元軍戰艦。十四萬大軍生還者不足五分之一。前近代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遠征就這樣失敗了。

    這是忽必烈一生從未遭受的慘敗,使其顏面盡失,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此後,忽必烈雖然又先後三次重組徵東行省,但終其一生,再也不能派出一船一卒,因為龐大的徵需已使百姓不堪重負,國家財政岌岌可危。

    小結

    日本因兩次抗元均藉助了颱風之力,炮製出所謂“神風”之說,太平洋戰爭後期出現的“神風突擊隊”即源於此。

    元朝第二次徵日失敗,原因很多。就日本而言,有了第一次戰爭經驗後,幕府早已在九州沿海構築了堅固的工事,各地精銳武士雲集於此,以逸待勞,嚴陣以待。相比之下,元朝則顯得準備不足,比如,當元軍請求忽必烈為遠征軍配備足夠的戰馬、火器時,忽必烈竟以海戰不需此類裝備為由予以回絕。對徵日統帥,忽必烈也未慎重考慮,以致將領之間戰前矛盾重重,無法協調統一指揮,在鷹島遲滯達一月之久,失去了最佳戰機。更為致命的是,因軍事徵調期限很嚴,遠征軍不少戰艦系沒有龍骨、只適合內河航行的平底船改建而成,日本九州海下考古發現已充分證實了這一點。以這樣的戰艦越海奔襲日本,會留下巨大隱患,在臺風來襲時不堪一擊。所以說,所謂的“神風”之威,實際上很大程度是由元朝自身原因造成的。

  • 15 # 鈞州小哥說史

    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銳不可擋,傲視天下,根本不把日本小國放在眼裡,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後,便派使節持書赴日令天皇對大元稱臣納貢,而日本掌權的北條時宗一口回絕,並殺死宣旨使節。忽必烈大怒,繼而決定發動武力征服日本

    兩次東征均以失敗告終

    1274年第一次東征,蒙元調撥蒙、漢、高麗軍近4萬餘人,起初元軍優勢明顯一路廝殺,先後拿下幾座城池,但在攻打九州島首府時,元軍左副都元帥劉復亨在追擊時被日軍大將少貳資景射中落馬,於是主將都元帥忻都下令當晚停止追擊,回船休息,但就是這晚元軍遭遇颱風,淹死、失蹤者多達萬人損失慘重,忽必烈聞訊立即命令殘部撤退回國。

    1279年,忽必烈統一中原後,決定發動第二次東征日本,這次蒙元派兩路大軍分別從高麗和浙江出發,而日本這邊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重新部署海防,在重要位置修建防禦石牆,面對這種情況東路軍久攻不下,且中途東征總指揮阿剌罕染病死於軍中,朝廷急命阿塔海接替。兩軍合併後,也並未有所突破,漂泊在海上的元軍再次遭遇強颱風,損失依然慘重,對作戰士氣影響巨大,颶風過後,日軍主動出擊,元軍這邊根本無力抵擋,故而東征再次失敗。

    兩次東征的原因分析

    分析這裡我從蒙日兩方的角度簡單分析一下失敗的原因

    一、蒙古人不熟知天文地理,缺乏水文知識,兩次選擇東征的時機極其不當。

    尤其是第二次東征,遭遇南太平洋颶風,船毀人亡,損失慘重。並且日方已有充分準備,元軍長途奔襲作戰,無疑是自尋死路。

    元軍海戰所用的都是平底船,這種船不適應航海,更經受不起狂風巨浪的襲擊,兩次海戰,被風浪摧毀的多為這種平底船。元軍在戰略戰術上犯了極大錯誤。第二次徵日,兩路軍各行其是,相隔兩個多月才會合,形不成強大的合力。此外,中途換帥,到任遲緩,後勤補給也未能及時到位,致使軍心不穩。加之天氣溼熱,軍士頻頻患病,戰鬥力大為下降;環境生疏,不敢深入內地,只能在海上游蕩,消耗時光,失敗已成定局。

    二、反觀日本,準備充分有佔有天時地利

    日本雖然整體國力和戰鬥力不及元朝,但佔有天時、地利

    幕府執權者北條時宗又從第一次海戰中吸取教訓,修築了20多公里長的高大石牆,加強了防禦工事和準備,強大的元軍不僅無計可施,而且吃盡了苦頭。

    日本舉全國之力準備,年滿16歲的男丁悉數徵召入伍,各藩國紛紛參戰。日軍嫻熟水戰,又以逸待勞,也是拖垮元軍戰勝元軍的重要因素。

  • 16 # 千百年前

    十三世紀的世界,註定屬於蒙古。這個崛起於漠北高原的民族,在傑出領導鐵木真的帶領下,用鐵蹄征服了世界。當然,這其中並不包括日本,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時間來到1260年,忽必烈即位。這個雄心勃勃的皇帝一改祖制,實行漢法,並加快了吞併南宋的步伐。遺憾的是,南宋這塊骨頭實在太硬,根本不是金朝以及西夏比得上的。

    這時,忽必烈就想到了聯合周邊的高麗和日本,因為之前有成功的案例——滅掉西夏和金朝都是先聯合的南宋。

    在忽必烈即位以前,蒙古人就用武力收穫了高麗的朝貢。有一個後備保障,多一份支援,就意味著多一點機會贏得對宋戰爭的勝利。

    在這種情況下,忽必烈多次派使臣前往日本,希望其能和高麗一樣成為蒙古的藩屬。可是,日本人不聽啊。忽必烈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打。

    第一次東征:“文永之役”

    從人員裝備上來看,蒙古的攻勢並不弱;再從戰術武器上,蒙古人更是勝出日本人一大截。

    事實上,蒙古軍在初登日本島時真可謂是所向披靡。蒙古東征軍先是以勢如破竹之勢,攻下馬島、一岐島,接著高麗部隊在博多、赤坂等地登陸。

    強大的力量讓日本統治者發動了緊急動員令,鼓勵武士參戰。

    但即使是這樣,日本還是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蒙古的集團戰法,以及日本人聞所未聞的新式鐵炮,簡直讓日本人大開眼界。

    按照這種情況,蒙古軍隊很容易把日本收入囊中,可後來並沒有。原因出在後備補給上,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他們就是差了補給。再加上,蒙古軍隊漂洋過海來到日本,想必是舟車勞頓,情況更嚴重。

    接著,副元帥劉復亨中箭墜馬受重傷,高層之間也發生不少衝突。以上種種,令東征軍無法戀戰,慌忙撤退回船上。但是就在當晚,天公不作美,風雨大作,弄得“官船盡毀”。而日本人對於蒙古船隻的偷襲,也令蒙古大軍損失慘重。

    不得已,東征軍選擇了撤退。

    第二次東征:“弘安之役”

    本來,蒙古希望征服日本,卻不料非但沒迎來滿堂彩,反而自損八千。對於忽必烈來說,這不可不謂之一奇恥大辱。

    於是乎,在至元十八年,忽必烈又展開了他的第二次東征計劃。

    看看這次的配置:

    總戰員有十四萬二千人,船艦總計有四千四百艘。用聲勢浩大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這次卻比上次敗得還慘痛,還徹底,為何?

    原本,東路軍和江南軍約定在六月中旬於平戶會合,然而意外發生了——東征軍統帥阿拉罕突然病逝。對此,蒙古中央指定了接任者阿塔海,可這個阿塔海未能按期赴任,這就讓江南軍無法按時到達會合地。

    而日本方面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防守做得很充足——在灘頭築起石壩,這就導致東路軍搶灘失敗。好不容易等來江南軍後,東征軍又在肥前鷹島遭遇怪象­——“海水作硫磺氣,怪異百出”。

    還沒正式開打,東征軍就頻頻受挫。在海上停留一天後,怪異的天氣又再次將魔爪伸向東征軍。

    八月一日晚,颱風大作。恐怖的破壞力,讓戰無不勝的蒙古軍一個個變成了縮頭烏龜,但又無處躲藏。這時,那些高階將領果斷做出決斷——拋棄東征軍,駕駛堅固的戰船撤退。

    之後,沒了主帥的東征軍推選張百戶充任主帥,打算造船回家。然而日本守軍怎麼可能給他們機會,大多數都戰死。

    最後,東征軍得還者不過十之二三。

    總結

    俗話說得好,勝仗得靠“天時地利人和”。蒙古軍論起單兵作戰能力,絕對可以碾壓日本。可是,脫離了馬背,在登島作戰中,蒙古可就遠遠不如日本了,這是“地利”。

    接著,令所有人膽寒的颱風,直接導致了蒙古軍的撤退,這是“天時”。

    最後,就是人和了。我們從東征軍的配置中,不難發現,蒙古軍的構成複雜,民族眾多。但是,我們也清楚,蒙古帝國的民族政策是極其不合理的。江南軍大部分都是南宋遺民,但他們在蒙古的地位微乎其微,屬於賣力還不討好的型別。內部不和,再加上高階統領貪生怕死,東征日本怎能取得勝利?

  • 17 # 碼字的蝸牛

    元朝攻日,又稱為元日戰爭,因其是蒙元帝國為數不多的戰敗案例,因此在東亞各地區都有這相應的史書記載,甚至影響到了日本的文化。但歸納起來,無非是有元、日、高麗三國的記載較為完善,同時以高麗的記載最為中肯些。

    元日戰爭,以日本年號區分元朝抵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

    起因:

    一、元廷想削弱南宋的實力——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從高麗的記載和日本的記載來看,當時的忽必烈是要求日本投降,成為其體系之下的一個還保留建制的附屬國。即稱臣納貢。

    根據存在奈良市東大寺內的忽必烈寫給日本天皇的信來看,確實有威逼日本政權投降的意思在內。

    二、元朝需要大量的貴金屬

    在中土的歷史書籍裡,大都說日本盛產金銀。這主要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發、火山頻繁的島國,其貴金屬大都因地質活動,相對大陸而言,多為裸露礦,其實現代科技探究之下,日本的貴金屬並不多。

    蒙古人不懂理財,黃金家族多恩賜。加上忽必烈與弟弟阿里不哥的皇位戰爭, 使得元朝建立後,急需大量的財富來維持國家運轉及皇室的消耗。所以日本這個“盛產”貴金屬的“黃金之國”就成為了蒙古人眼中的香饃饃。

    三、現代考究認為,忽必烈在消耗掉南宋新附軍

    這點主要是集中在第二次的戰爭,即“弘安之役”。當時南宋剛剛投降不到兩年,元廷就抽調了十萬江南軍(即新附的南宋軍),征伐日本。

    經過一、“文永之役”

    首先必須要說明的,當時的元朝還未完成中土的大一統。忽必烈只是僅僅佔據了漢家北地和蒙古高原、東亞大陸區域。南方的南宋還在堅決抵抗之中。

    (一)、戰爭前的準備:

    元朝建立後,忽必烈派遣了兩撥使者到達日本,從日本的記載來看,當時的天皇想回信的,可幕府卻直接將元使驅逐出境。因無幕府的印章,導致了天皇所寫的信件並無公室印章,因此也就不了了之。

    根據高麗(北韓)的記載,在這幾年裡,忽必烈曾派遣過一支軍隊駐紮在高麗半島內,想借高麗來養兵,同時適應海上作戰。但是很快就因高麗國所生產的糧食無法供給,元廷被迫收回了這支部隊,而是讓高麗本土準備軍隊和船隻。

    除了元朝做戰前準備之外,其實日本也在做戰前準備。廉倉幕府令大宰府備戰,加強了離高麗半島較近的九州防禦,同時也召開過全國的祭祀活動來鼓舞人心,並且停止了很多公室活動。

    (二)、戰爭

    元朝聯軍兵力:

    《元史》記載,蒙漢聯軍為“萬五人”,而《高麗史》稱有:二萬五千人

    高麗軍,《元史》記載為“五千上下”;而《高麗史》記載為:八千人。

    現代考究認為,蒙漢聯軍為:兩萬人,高麗軍五千六百人、水手六千七百人,共計三萬兩千三百人。

    日本方面的兵力:

    據《八幡愚童訓》稱有十萬二千騎,而《元史》記載為十萬騎。其他的日本野史記載的更多,雙方投入四五十萬人混戰。

    只是當時的九州島,真的能支撐得起十萬人的軍隊供給嗎?

    (三)戰爭經過:

    1274年10月3日,蒙元聯軍從高麗合浦港出發,10月6日突襲登陸對馬島,全殲島上守軍;14日,元軍400人登陸壹岐島,全殲島上軍、民。

    15日時,元軍準備於博多灣登陸,在逼近肥前沿海島嶼時,與當地駐軍發生了激烈的戰鬥,肥前守護松浦一族,死傷慘重。

    10月19日,元軍佔據博多灣,進逼今津。由於元軍並不熟知地形,看到此地過於狹窄,不適合大兵團駐紮及作戰,於是又退回了船上。而今津到九州大宰府才有不到一日的距離。等於給了日本九州大宰府反應的時間。

    11月20日,元軍再次登陸博多灣,兵分兩路進擊日本九州;而日本九州的鎮西西方奉行(統管九州島的所有武士,相對於九州大宰府,地區總司令)少貳景資、鎮西東方奉行(統管各藩私兵,相當於地方武裝指揮部)大友賴泰、菊池武房、島津久經、竹崎季長等九州諸藩,已經集結完畢。

    元軍西路軍在百道原登陸,藤原經資率5000騎前來迎戰元軍

    元軍東路軍已經擊潰博多箱崎的守軍,攻佔岸上樹林,並且迂迴到藤原經資的背後,與元軍西路軍兩面夾擊藤原經資所部。日軍敗退,殘部退往太宰府水城(此處有水壩,可能是日軍想透過水攻方式吧)。

    但是在登陸戰中,少貳資能三子少貳景資率領一百騎兵突襲元軍時,射傷了元軍副統帥劉復亨(漢軍統帥),且天色已晚。元軍將領會議決定先退回船上,擇日再戰……當夜颱風侵襲【會夜大風雨,戰艦觸巖崖多敗】。

    等退回高麗半島後,元軍只剩餘一萬三千人,約有一半左右的軍隊死於颱風。

    (四)總結:

    元軍犯了戰前無偵查的嚴重錯誤:

    蒙元是以武力建國,從成吉思汗開啟,蒙古每每發動戰爭,必將派遣人員到敵方區域偵查。可是征討日本時,竟然只是靠使團和高麗的報告而已。導致了元軍在登陸後,多次犯下不熟地形的基本錯誤。

    特別是10月19日登陸時,完全可以強行越過金津;或固守海灘,伏兵金津一帶。卻是多次回船,一直廝殺了20多天,導致了日本人熟悉了蒙軍戰法。

    二、元軍自大了。

    元軍還保持了之前的“以戰養戰”的習俗,戰前只准備了3個月的糧草而已,就食於敵的方法,可能在日本這個島國很難實現。

    日本方面:

    根據《高麗史》的記載,高麗軍和漢軍在前,蒙古軍在後施行遠端攻擊。

    日、朝的史書都述說了一點,當時的日本人喜歡單挑,少有軍陣,在面對大陸的密集軍陣時,死傷慘重。但是日本的毅力及倭刀讓高麗人記憶深刻,常常出現頂住巨大傷亡依舊近戰的局面,且與倭刀對抗時,高麗軍及漢軍的軍刀常是一碰即斷。

    而《元史》的記載,認為日本的弓箭雖然威力大,但射程不遠,難與蒙軍相比。

    二、“弘安之役”

    一、雙方兵力:蒙元軍隊:

    東征都元帥:忻都,洪茶丘

    《元史》作“舟師四萬” 《高麗史》作“蒙麗漢軍四萬”;日本方面考究出來,蒙漢軍共計約30000人,加上後勤部隊則有56000餘人,其中高麗軍9960人,水夫17000人。另有900艘戰船

    西征都元帥:阿刺罕、范文虎、李庭同

    《高麗史》稱十萬人。《元史 范文虎傳》:十萬江南屯田軍【命招集避罪附宋蒙古、回鶻等軍,並將兵十萬,同右丞相阿剌罕徵日本】,其中戰船3500艘。

    日本方面:

    九州當地部隊:鎮西大將軍:北條實政;鎮西西方奉行:少貳經資;鎮西東方奉行:大友頼泰、等九州諸藩。

    根據江戶時代的《歷代鎮西要略》說有25萬人,但是此書又說元軍有幾百萬。

    而根據現代考究,石壩一線部隊應該有4萬多人。

    六波羅方面援軍:

    宇都宮貞綱統帥六萬部隊作為援軍。

    但是,隨著第一次“文永之役”後,日本總結了經驗,特別是改良弓箭、改進陣型、修建沿海石壩陣地。

    二、戰爭經過:

    1281年5月3日,在北方的東路軍從高麗合浦啟航,開往巨濟島.

    5月21日全面佔據對馬島,全殲島上日軍,並且元軍摒棄了忽必烈的“少殺”的指示,對全島進行了大屠殺。

    26日,佔據壹岐島,東路軍統帥忻都為爭奪頭功,無視在壹岐島同江南軍會師的作戰部署,貿然進攻博多灣。

    而日本方面得知對馬島戰事後,立即組織大軍進入石壩防禦。因此當6月6日,元軍東路軍到達多博港時,才發現有石壩,難於在此搶灘登陸。

    隨後偵查部隊告知忻都,在志賀島和能古島防禦薄弱,且未築石壩,忻都立即命令部隊前往志賀島。結果當晚就被小部日軍偷襲,損失了一些船。

    6月7日,元軍東路軍攻佔志賀島,結果發現當退潮時,有條海之中道連結的對面的陸地。於是區域性戰爭就在這片狹長的海灘上進行了。結果是狹長的海棠,反而制約了蒙軍的大兵團密集陣型作戰體系,反而有利於日本所提倡的“一騎殺”(單挑)。最終元軍在多日戰爭,損失上千人之下,依舊無法佔據海灘。

    為此6月15日時忻都決定退出志賀島,返回壹岐島,與西路軍的江南軍會師。

    西路江南軍:

    五月時,西路軍統帥阿刺罕,得到情報,日本平戶島守軍均調至大宰府,因此將會師地點改為平戶島,同時在六月派遣先遣隊到壹岐島告知西路軍。

    剛好此時日本藤原經資發動反攻,元日混戰兩日,日軍副指揮官少貳資時陣亡,指揮官少貳資能傷重不治,日軍敗退。

    六月時,西路軍統帥阿刺罕突然病故,忽必烈派遣阿塔海接替指揮,但江南軍副統帥范文虎認為,先遣軍已經出發了,軍情緊急,不可能等待新統帥,於是率領大軍先行出發。

    七月二十七日,西路軍行進到日本鷹島途中,擊敗了日軍阻擊部隊,很快就與東路軍會師。估計是颱風季節,天氣不好的情況,當時應該是全面攻擊大宰府的,可是兩軍合併後依舊滯留海上多日,並沒有立即發動對日的戰爭。

    八月一日,颱風來襲。唯有江南軍中的張禧所部和也速䚟兒所部,懂得分開拋錨,以防颱風之外,其他的部隊在臺風中相互撞擊導致船毀人亡。

    颱風過後,張禧和也速䚟兒率部救援落難元軍,落水的范文虎被張禧救起,最後眾部隊勉強在鷹島海灘上設定了臨時基地。當時張禧向范文虎提議,還有軍力,還能背水一戰,可是范文虎拒絕了,反而是拋棄軍隊,自行回國。

    而其他部隊,如忻都、洪茶丘、金方慶等也都已經各自收集倖存者開始出海撤退。

    最終日本反攻,滯留在日本鷹島的元軍差不多有十萬人數,且大都是江南軍,在缺乏統帥(全逃回國了)之下,這些士兵推舉出一個領袖來統帥殘部。

    日本北條時宗了二十五萬的軍隊,分三個梯隊,進攻鷹島,其中第一梯隊在東灘登陸並建立陣地,吸引元軍殘部注意。

    第二梯隊趁元軍與日軍混戰之時,趁機登陸,再奪取更大的灘塗陣地。第三梯隊,則作為生力軍,匯入戰局,擴大戰果。

    公元1281年8月7日,日軍全面攻島,以優勢兵力,及挾信仰(“神風”)很快就搶灘成功,並擴大戰果。當日就將元軍殘部壓制到鷹島上的中川原一片狹小區域內。

    戰後,日本將蒙、色目、高麗人全部殺死,之餘南人(南宋區域)作為奴隸。

    現代考究總結

    在日本的歷史界中,較為中肯的一些學者,大都認為當時的元軍確實有很多問題存在,但是日本的勝利,確實是建立在運氣之中的。

    當時的蒙古軍隊的軍事實力,確實是讓日本難於抵抗,尤其是當時的日本依舊保留著原始的“一騎殺”(單打獨鬥),還沒形成軍團式的戰陣。以及弓弩、馬匹、戰甲等方面都輸給蒙元軍隊。

    但是蒙元的軍隊缺乏統一指揮,且嚴重喪失了之前戰前偵查的手段,不瞭解水文、地勢,又嚴重依賴於騎兵軍團作戰體系,而非漢軍所使用的步兵軍團體系。

    再則日本的考古發現,當時的元軍戰船,大都是行使於內河之中的平沙船,而非是海船。在宋朝的歷史中,宋仁宗時代,曾經就造出了長達三十多米的大海船來(當時稱為“神舟“),且後來元廷在海上貿易體系中,海船是越造越大。

    因此就有日本的學者認為,當時的高麗人,有消極怠工的情況在內,認為導致了後來東路軍在臺風中損失慘重,蒙古將領紛紛退回大陸,致使使用海船的江南軍缺乏指揮,又使得軍隊失去統帥而軍心渙散。

    不寫了,寫了差不多萬字了,看的累,寫得更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播種後出現粉種現象,要如何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