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狗哥爆料
-
2 # 冠芝霖通訊
華為,華為的通訊裝置基站甚至很多訂單都是出口國外,賺老外的錢,給力!手機只是華為的部分業務,也是做的風生水起!
源於華為捨得花錢搞研發,華為一年的研發費用是聯想過去十年的總和,這也是華為能遙遙領先的最主要原因,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就不會像中興那樣被老美卡住喉嚨!
還有一點華為堅持不上市,把股份分給員工,很多優秀的企業就是被資本家給玩死的,資本投資永遠看到的是利益,你能創造價值它給你投錢,當企業進入瓶頸時,基本上資本家大多落井下石,華為把自己的股份分給員工,讓員工有歸宿感,真正意識到為公司就是為自己打拼事業!
-
3 # 凱恩斯
關公和秦瓊都是武將,你說關公厲害還是秦瓊厲害。馬雲和沈萬三都很有錢,你說是馬雲有錢還是沈萬三有錢。
如今看,小米和華為是在同一緯度的,但是若干年後,相信他們的維度將有所不同。
你看著蘋果手機全球出貨量開始萎縮,我們可以從創新上來看,蘋果的確越來越缺乏創新。但為什麼大家在智慧手機上的創新都不積極,原因在於整個地球智慧手機從無到有,到如今基本趨向於飽和。又或者,5G將凜,我們還在等待新一代的產品,有可能是手機,也有可能是一個手錶,或者可能是一副眼鏡。至於是什麼技術帶動新一輪浪潮,我們如今看不到。所以,在手機末尾的檔口,如今在手機行業搏殺的眾多企業,必然要走向下一站。
小米——“同心圓式”電商。小米並非技術見長,長處在產品多樣化,並根據低庫存的飢餓營銷的方式來探索市場需求。為什麼要飢餓營銷,一方面為了探索市場需求,當整合新型高通晶片的時候,用少量試驗性的銷售來探知市場對於這種新技術的迫切程度,另一方面,小米用低庫存來維護現金流量,讓其可以做更多同步的市場探索和嘗試。所以未來小米要做的是產品連結。你是用手機也好,手錶也好,眼睛也好,小米的產品必然是技術成熟,市場接受,而且在產品之間,能夠透過一些方式串接起來的。我個人不習慣叫其閉環,這沒有閉合,這是“同心圓”,有一個核心的應用,或者一個雲,掌握家中所有同型號的裝置。
華為——技術主導型的製造者。華為和小米根本方式是不同的,我們認知華為產品的切入方式不同,可以說華為手機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做價效比。任正非在國外經常被人叫做“中國的技術教父”。華為的通訊業我們不用多說,而華為手機未來應該也會趨向於技術研發。當然,現階段華為要考慮的,不是手機多漂亮或者攝像頭多好,在個人看來,華為要考慮的是下一代應用的問題,5G來了,但是很遺憾,5G的重磅應用都只在紙面上。而華為如果在手機上走技術路線,更加合適的做法,實際上是類似於高通這樣整體的解決方案。如今的華為什麼技術都想擁有,未來的華為,需要在通訊整個鏈條上面鑽一個孔,佔據一個精細的點,而不是什麼都有。諸如高通有晶片,谷歌有安卓。
現在華為和小米是平行競爭,但未來,華為和小米可能是上下游關係。這基於4G時代結束,5G時代伊始,而5G的重磅產品,未必一定是手機,可能會有很多全新的產品,來替代手機的功能,甚至於,植入體內的裝置。所以,現階段看似競爭的關係,在未來若干年後,會被改變。而改變之時,小米更適合觀察市場,而華為更適合佔據技術的關鍵點。
-
4 # 極客談科技
華為手機的優勢在於自身強大的科技研發實力,手機品質較高;
小米手機的優勢在於供貨渠道、網路營銷,走的是高性價路線。
個人認為,小米如果不能及時轉型的話,科技含量更高的華為將會成為國內“老大”。兩家手機出貨量對比資料截止至2018年11月底,華為和小米手機的出貨量可以參考下表。
華為包括“榮耀”兩個品牌,兩個品牌疊加將是小米的兩倍還要多;
華為手機在2018年總出貨量已將超過2億臺。
目前,小米與華為手機的銷售量已經差異巨大。兩家手機返修率對比手機返修率從側面反映出手機廠家手機質量的好壞。
很可惜的是,小米和華為這兩個廠家手機的返修率均較高;
小米的返修率在14.2%,華為手機的返修率在8.4%。
看來,兩家均需要提升自己手機的質量。兩家手機的科技實力對比華為的科研實力較強,例如自家研發的麒麟處理器晶片,基帶晶片的研發等等;
小米的澎湃處理器還沒有正式商用,創新方面也僅僅在於陶瓷機身、MIUI系統等。
同強大的華為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並且華為每年在研發投入費用驚人,佔比總收入的15%以上。小米或華為,三年後哪家能夠勝出,您怎麼看?
-
5 # 啊烏貓
小米只是把握住了機遇,死是可以預見的!華為就不同了,華為賺來的錢他知道了怎麼用,小米就不知道用哪兒,天差地別。
-
6 # 阿福240
西方打壓華為是不爭事實,華為靠自身能力挺得過否?危險。華為為何被打壓,任總心裡明白,明面通訊安全、政府補貼。安全方面參照中國國家情報法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當依法支援、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保守所知悉的國家情報工作秘密。小米超越華為?沒這可能,老外可不會再犯傻,打鐵還需自身硬,開拓海外市場靠政府補貼不可能走遠。
-
7 # 隨緣剪輯屋
平心而論,華為投入大量研發,這種公司是能抗住許多大風浪的,除非有許多不可抗力的因素,像政治方面的。小米的網際網路營銷模式當時很吃香,現在一加,榮耀,甚至還有IQOO,複製了它的模式,他的處境很艱難
-
8 # 塞德趨黑
華為比小米底蘊深厚,在學習小米後反超了小米,雖然小米還在增長,但與華為差距在拉大。三五年內小米估計難以超過華為了。都是中國人,我們要以寬容的態度看待兩個品牌,各有所長,大家各取所需,沒必要黑來黑去。
-
9 # 神也騎毛驢
這是什麼弱智問題 .....有可比性麼..... 三年?三年做出個近乎全套的5g技術? 科學技術都是十年如一日的追趕 ..... 小米有啥核心技術? 我也買小米產品,掃地機 淨化器 都很不錯 但是這個企業不配做華為的科學技術對手.... 看看每年給國家交的稅,這體量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這是誰提出的二貨問題 小孩子嗎?多去讀書.....
-
10 # PPGPA
主要看當時國內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情況,如果還是今天一樣。那肯定是華為霸主。如果象印度一樣猴多,肯定是雷猴王的粗糧雄霸天下。
-
11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華為是一家通訊製造業為主體的公司,主要的業務分為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而核心業務還是運營商業務。
華為是一家通訊業裡少有的全產品線公司,產品遍佈通訊業的資料、交換、接入、傳輸、有線、無線等各個領域,而且多年排名全球通訊業製造業企業全球第一。
華為投入巨資研發,每年都有大量的專利誕生,近幾年一直在國際專利申請中位於前列,技術積累還是比較雄厚的。
在5G的標準立項裡,華為高居第二,5G標準必要專利裡,華為高居第一。
整體對比來看,小米暫時還具備和華為挑戰的底蘊,這個差距也很難在三年內得到改變。畢竟小米的利潤不足,價效比就壓制了小米的利潤,而且他也不象華為一樣可以在運營商渠道獲得利潤,缺少資金就缺少研發資金,而這恰恰是科技類公司最需要的。
總而言之,現在看來,三年之後,小米和華為比較,還將是華為"老大",很難有改變的可能。
-
12 # 指尖跳動DJC
小米的生存之本是高性價比,所以註定它的利潤不是很高,能拿來做科技研發的錢不多,所以它的黑科技主要是軟體方面的改進,比如最佳化安卓系統後進成了很有特色且超流暢的自家系統,還有手機可作為電視遙控使用,一元流量等等,很多,充分考慮了國人的需求……但是硬體方面,小米擁有獨立研發和生產的東西不多,特別是核心的東西如CPU、GPU等,有點像印度的軍購,可以買到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元配件,但是一旦被上游高階供應商斷糧,對其打擊可想而知,近如中興……
坦白說,本人也喜歡用小米的產品,真心不錯,希望它的澎湃系列能成功,向華為看齊,以華為作為楷模,勇於創新、不斷進取,若干年後,甚至不久的將來,將具備和華為較量的底氣,希望中國再多幾個華為,而不是聯想!!!
-
13 # 雲山倉倉
這個問題提的不行,應該是三年後三星蘋果華為小米OV怎麼排名才對。
目前來看,華為是進入了正迴圈,能持續滾雪球,華為銷量超蘋果沒什麼懸念,估計和三星差不多。
OV在國內穩紮穩打,後續進軍線上價效比市場,立足東南亞發展海外市場,市場是有保障的。
小米目前看問題挺大,一招價效比期貨吃了這麼多年,很多使用者已經厭倦了,上市前節奏就已經不穩了,上市後就更不用說了,節奏完全亂了,感覺為了保股價小米高管已經無所畏懼了,現在你要是說小米高管集體跳個脫衣舞股價能漲起來,他們絕對毫不猶豫上臺。所以小米按照現在的節奏走下去,前途堪憂,有可能三年後全球市場被OV超越。
-
14 # 楓葉83177
一、1987年,華為成立,位於深圳。
2018年,一年的研發投入,
達到861億元,全球排名第五。
經過32年的發展,已經步入正軌,
欣欣向榮,而且積累了深厚的底蘊。
1.通訊裝置。2006年就做到全球第一。
2.移動寬頻5G技術。除了中國移動,
也是全球第一,今年已經做了3GPP的組長。
3. 七大晶片也早已佈局多年。
從2004年開始,經過15個年頭,
發展的都不錯,手機處理器,
從2009年的第一款海思K3,到今年正好10年,
麒麟985或者990,年底也會出。
4. 手機系統
自2012年開始到現在也有7年,
當中不斷的研發完善,應該能用了。
5.手機
從2003年成立到現在,得益於自身晶片
和移動通訊技術的給養,也正入佳境。
已經形成良性迴圈!
二、2010年,小米成立於北京。
2018年,總營收:1749億元,
研發投入58億元。
2016年2月,小米出了澎湃S1晶片。
現在還在進行中
只能慢慢來了,現在的競爭很激烈,
加上vivo和oppo的崛起,就更加困難。
只能慢慢來了,調整戰略,
最佳化發展,任重而道遠![微笑]
-
15 # 高倉健
就憑雷教主的勃勃雄心和米粉的忠誠,三年後華為必將被小米打敗,雷軍也會從一個理科生變為文科生,語言大師: 國內市場,準備決戰,全球市場,開疆拓土,十個季度內,國內市場,重回第一!為你而戰,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全球第一家,全球首發,紅米N7滿血660,32個與眾不同的優勢,雖不是最早的一批,但可能是最強的一批,並且強得一批。幹翻華為,腳踹魅族,吊打蘋果,強到窒息,美到極致,一代神U,良心企業,全球首款雙頻雙路GPS精準定位,DxOMark拍照評分榜首,多功能NFC,全面屏5.0,雙卡雙4G雙VoLTE,神奇小愛同學AI語音,外觀顏值炸裂,效能堪稱目前最好國產旗艦機,集高科技和美麗於一身。紅米N5國民手機,紅米pro媲美單反,小米8一頁紙寫不完的嚇人黑科技,小米6十項黑科技,小米4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196道工序,MIX2S一面科技一面藝術,後殼換色,加量不加價,萬物基於MIUI,冉冉中國芯--澎湃芯……。同時雷教主還說:“詆譭小米的人將不融於這個時代”,不買小米就是不支援國民手機,“新國貨”……您認為哪句是實話?
-
16 # 綠皮839
小米已經危機了,前段股票下跌。再加上現在四處蹭熱度,人家華為都不搭理他,小米是一點排面都沒有(>﹏<),有能耐小米去懟國際大牌,在國內互相懟,說明什麼???錘子講究交朋友價賣手機都要倒閉了,小米,還是洗洗睡吧。祝大家搶米9愉快
-
17 # 嶽2057442
我支援願意投入大量研發資金的企業。因為我自家公司就是科技研發和創新型公司,我深刻體會到科研創新非常不易,特別是在中國這種大環境下,勇於創新是件非常難得的事。我希望中國像華為這種公司越來越多。
-
18 # 鎂客網
小米和華為可以說現在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在國外市場都用有一定的地位,無論是創新方面還是技術方面,小米和華為也都有著國際頂尖的水平,那三年後小米和華為到底哪個能更強大,成為國內手機領域的“老大”呢?
我個人認為華為可能三年後會遠超小米,首先分析一下這兩個品牌的現狀,華為擁有自己的通訊網路,就目前來說,無論哪一方面,華為都是更有優勢的,華為很多技術已經達到了全球領先的水平。就拿最近來說,大家都知道華為為了爭奪5G標準已經爭取了很長時間,而華為mateX的釋出讓華為在5G標準的爭奪上佔有了很大的優勢,華為mateX成為全球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5G手機,也是全球首部真正意義上的摺疊屏手機。單單這些,都是小米短時間達不到的。
很多人拿華為和小米對比,其實華為和小米的差距非常大,每釋出新的手機,兩個品牌都會引起不同形式的轟動,華為每一次的更新都比較讓大家感到驚喜,而小米的釋出會,說實話對手機的失望要多一點。小米最開始的口號是“為發燒而生”,意思就是創造高效能手機,拿效能作為優勢,前幾年還可以,但是現在的手機,單單隻有好的效能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而且現在的手機,同價位其實效能已經差不了多少,小米的手機最大的缺點就是缺少創新,如果小米一直只是追求高效能的話,會逐漸缺少優勢的。
雖然說小米不如華為,但是無論是小米還是華為,兩個品牌現在都有很好的發展,雖然現在華為要比小米強,但是對於未來誰也不好說,所以未來到底華為強還是小米強,兩個品牌都有可能。
-
19 # 逍遙z
我個人覺得還是華為比小米靠譜多了。華為在出貨量和技術研發投入來說都不是小米目前能比的。
華為更注重研發投入。目前市面上的新發布的手機也就華為有點看點,有創新,雖然不是很大。華為一直在給大家驚喜,剛剛釋出不久的P30五十倍變焦,方舟子安卓革命性編輯器,以及5G通訊技術,那一個不刷爆網際網路。還有巴龍5000等等一系列的終端商用晶片,隨隨便便一項研發都不是小米能比的。
華為給人的感覺更務實,而不像小米就知道營銷,拿得出手的出了價效比,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和華為比的。華為通訊有5G技術,晶片有麒麟980,970,巴龍,天罡系列晶片,手機mate系列打入高階和蘋果三星爭奪全球市場。而蘋果現在的創新也如以前。
反觀小米高階市場上不去,就算將紅米獨立出來,小米手機要賣高價,拿什麼賣,難道一個高通855就可以打入高端了?高通晶片又只有小米一家用,相反小米想靠855手機當做高階機賣,OPPO來個855中端機,小米根本賣不動。小米除了處理器基本毫無亮點,關鍵是還耍猴,澎湃處理器更是胎死腹中,現在的小米就靠喊喊口號來營銷,而且還讓人特反感。小米手機除了價效比以為真不知道他還有什麼優勢。低價競爭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技術,不可能永遠都停留在價效比時代。作為一個科技公司,消費者想到的會是某某科技公司有什麼,或者某款產品的一些功能我非常喜歡,有購買的慾望,而不是他的產品除了價效比一無是處,或者只有經濟不好才買你的產品,手機買的是體驗,又不是價效比。看看華為手機和小米手機的宣傳就知道差距在哪,很明顯嘛!
-
20 # LeoGo科技2019年第一季度,華為中國銷量2990萬臺,而市場佔比為34%;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銷量2120萬,市場佔比23.4%。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中國銷量1050萬臺,而市場佔比為11.9%;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銷量1210萬,市場佔比13.3%。
小米,在紅米獨立後,小米整體的國內銷量並沒有小米在2018年銷量出眾,要知道在2018年,小米的旗艦機型小米8的釋出時間是2018年5月31日,第二季度。
如今,小米9已經在第一季度率先上市,即使這款手機後續還能發力,可是面對著新機不斷,特別是華為的機型不斷重新整理使用者印象,小米9能夠後續有力嗎?
小米目前的幾大劣勢:
處理器。雖然說驍龍處理器,讓小米的效能優勢出眾,可是驍龍畢竟是美國產品,對於小米還是存在一定的掣肘。而小米的澎湃S2還處於難產狀態,我們還是會很擔憂小米的處理器。系統。目前在系統方面,小米雖然MIUI10流暢性非常高,可是在和目前的華為方舟編譯器後的EMUI相比,確實有點欠缺了。高階。紅米獨立後,小米開始高階路線,可是小米高階能否讓消費者認可,價效比的優勢是不是會變成劣勢?!品牌。我們對於小米的品牌認知,更多的是價效比品牌,而不是高階旗艦品牌。比如小米9,你知道它和旗艦機型還是有差異!而華為和它相比,恰恰有優勢:處理器。華為的!麒麟處理器雖然和A處理器以及驍龍還是有差異,可是它仍然是目前前幾的處理器。而且,未來發展,特別是5G時代。5G基帶,華為有自己的5G基帶,這就是優勢。系統。方舟編譯器以後,華為確實有了底氣說在系統方面的優勢。品牌。華為已經打出了品牌,而且有了自己的高階旗艦品牌,這方面小米確實還有些差異。創新。這方面主要在於投入研發的資金,小米2018年不過百億,華為已經超過千億。未來怎麼樣?我覺得不可預知,但是隻要華為目前一直保持,小米確實有點懸!
回覆列表
三年後小米和華為手機你覺得誰會是第一?沒想到是一邊倒的結果
主持人:三年後小米和華為手機你覺得誰會是第一?
女生一回答:華為吧,感覺華為的勢頭要好一點
主持人:什麼勢頭
回答:相對於小米來說他們的市場要好一點

三年後小米和華為手機你覺得誰會是第一?沒想到是一邊倒的結果
女生二回答:華為,因為我對華為更瞭解一點
對小米沒有了解,我哥哥他從買手機到現在都是用的華為手機
主持人:為什麼覺得華為更好?
回答:因為用的人多,而且知名度比小米好

三年後小米和華為手機你覺得誰會是第一?沒想到是一邊倒的結果
女生三回答:就是覺得華為比較好,而且大多數人覺得他質量比較好
女生四回答:應該是華為吧我覺得,因為我用過小米,我覺得小米還是不行
主持人:為什麼覺得華為會行
回答:因為華為最近不是有很多黑科技,他在國內外的口碑和知名度都挺好的

三年後小米和華為手機你覺得誰會是第一?沒想到是一邊倒的結果
女生五回答:因為華為不是花費了很多錢在研發上面嗎
我們老師講過華為他一直不肯上市,我覺得以後應該也會更成功吧
主持人:那你為什麼覺得小米不行?
回答:也不是說它不行,只是不瞭解,和感覺上去華為會更厲害一點吧

三年後小米和華為手機你覺得誰會是第一?沒想到是一邊倒的結果
女生六回答:華為吧,因為名字更大,也走出了國門,不是世界前幾名麻
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主持人:那你覺得小米怎麼樣?
回答:小米也挺好的,價效比高麻,但是名字沒華為大,畢竟老牌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