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似火似光芒

    說實在話,金庸倆字從小就聽過。要說對我有什麼影響,真的是微乎其微。沒有什麼折射出來的東西。或許是因為我功力尚淺無法參透吧

  • 22 # 小志

    神鵰,楊過。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對待好人與壞人全看對自己的好壞,比如西毒歐陽鋒,對楊過好,教授武功,別人都罵但是楊過對他始終尊敬。

  • 23 # 123大冒險

    天龍八部個人最喜歡《笑傲江湖》和《白馬嘯西風》。

    毫無疑問,金庸的小說各有特色,且不斷超越自己。一般意義上,從《射鵰》三部曲開始,金庸確立了自己“武林盟主”的地位;《天龍八部》可謂是傳統武俠的登峰造極之作,聚賢山莊一戰更是蕩氣迴腸;而《笑傲江湖》則一反過往主人公個個內力超強的特點,把令狐沖寫成了一個毫無內力之人,把武俠小說寫得更像一部政治寓言小說;正當人們認為金庸從此再無可寫之時,金庸寫出了《鹿鼎記》,這部最不像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再次一反常態,將主人公寫成一個毫無武功之人,甚至在很多可以筆鋒一轉之際,都沒有動搖。

    能在《天龍八部》的基礎上寫出《笑傲江湖》和再往後的《鹿鼎記》,這樣的超越和反思,已經超越了武俠本身的含義,讓我真正對金庸欽佩之至。

    首先是《笑傲江湖》,這是我讀的第一本金庸小說。看完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太喜歡令狐沖這樣自在的生活節奏,灑脫的人生態度了。再往後漸漸體悟到這其中權利的勾心鬥角,真偽正邪的道理,說明了它絕不是那麼的簡單。當然和《連城訣》一起,它們是金庸小說中最有”現代性“的小說。

    這部小說,除了令狐沖,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並且非常喜歡的人就是田伯光。

    這位“萬里獨行”田伯光和南海鱷神,血刀老祖同是金庸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三個惡人。也許剛開始還有會有些許厭惡,但到了後來,見識到嶽不群,林平之之輩的虛偽後,我想大多數人會喜歡上他那種真真切切的惡,這也正是金庸出色的地方,把一個惡人寫得那麼生動,那麼可愛,帶給我們的卻是關於世間何為正,何為邪,何為善,何為惡,何為真,何為偽的思考,年紀越大,見到了太多虛偽的東西,才越發懂得其中的道理。在我看來,這就是一部探討人性,探討政場險惡的教材,或許令狐沖那樣的生活姿態也是我們這些想保持外在順從與內在獨立的人的真實嚮往。

    還有一位讓本人神往的人物便是莫大先生,關於他,溫瑞安先生的《談笑傲江湖》之莫大先生推薦給大家。

    然後是《白馬嘯西風》,這部在倪匡眼中名列第十四位的小說。這部小說吸引我的地方,並非其中的武功與劇情,而是那種錯綜的愛恨情仇,以及平淡似無物的語言,淡淡的憂傷,深深的情懷。那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確偏不喜歡,更是讓人沉迷。小說中,馬家駿是為了李文秀而來;李文秀是為了蘇普而來;蘇普則是為了阿曼而來——阿曼被瓦耳拉齊抓進迷宮,而瓦耳拉齊之所以抓阿曼,則又因為阿曼的媽媽雅麗仙當年正是瓦耳拉齊的心上人!同樣的,面對得不到的情人,李文秀和瓦拉爾齊截然不同的態度也令人嘆息。甚至於,可以認為李文秀那樣的喜歡阿曼是出於某種“初戀情結”,不管事實如何,每次讀到李文秀,總有一種無可奈何之感,卻又有一種心滿意足的美好,大概這也是“情”道不明的地方了。

    結尾說道:白馬帶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馬已經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終於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青年,倜儻瀟 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這段文字的魅力已無需我多言,戛然而止而又餘味無窮。看過一篇孔慶東老師關於金庸語言的評論,那是一種語到極致是平常的感覺,不若很多學者騷客,以為語言綺麗,用詞怪異才是讀書人的風采。個人的感慨,讀了很多書後,終於明白,哪些是雅,哪些是俗,哪些是媚俗,哪些卻是媚雅,其實語言本身已無關緊要,話糙理不糙,這是我一直相信的真理。

    正因此,《白馬嘯西風》是一部讓我一見鍾情的作品,即使,從武俠的角度,從細節的角度,它有諸多不足,即使它們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我卻偏不喜歡。

    同樣的,溫瑞安先生的《白馬嘯西風》的善與惡和陳墨先生的天鈴鳥依舊在歌唱-陳墨評《白馬嘯西風》推薦給大家。

    不得不說的是,金庸小說值得解讀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比如金庸小說對於其它經典小說的借鑑,《羅生門》之於《雪山飛狐》,《基督山伯爵》之於《連城訣》,《白鯨》之於《倚天屠龍記》。每個故事,金庸都力求突破原有的故事情節,比如說對於《羅生門》(羅生門的故事到了黑澤明那裡才得到真正的發揮),金庸在《雪山飛狐》中設定了苗人鳳這樣一個,在故事中存在,並且一直活下來的角色,並且構造了一個更大的歷史謎題,包括最後開放式的結局,都是其極力想擺脫,不落窠臼的地方。除此之外,很多描寫有其它經典的影子,比如《鹿鼎記》中的環境描寫有和《紅樓夢》中神似的,諸如此類。

    其次是關於金庸小說中愛情觀,心理學甚至是儒道釋的探討,這在《神鵰俠侶》中尤為明顯。那麼多女子喜歡楊過,但是心態卻各不相同,尤其是郭芙的情感,曾有心理學同學給我滔滔不絕地講述過類似的理論,這裡限於自己的知識,就只拋磚引玉了。 儒道釋的話題其實可以引出很多討論,《射鵰》中郭靖代表的即是一種儒家大俠的風采,為國為民,不辭辛勞,而到了《神鵰》中,楊過代表的更多是一種道家的風采,虛無而又不拘束,正義卻又不在乎,到了《天龍八部》,關於善惡因緣,關於佛家的討論,更是讓人感慨這是一本很好的佛學入門讀物。其實金庸想告訴我們的也許就是,俠之大者,不在於其形式,無所謂其行為,無論是郭靖,楊過,抑或是掃地僧。不拘於表面,不斷突破,大概本就是金庸的特點吧。

    再次是金庸小說中武功的描寫。我想很多人讀到金庸小說的武功都會感到一種由衷的舒服。有太多的關於武功的討論,金庸對於一招一式細緻入微的描寫,金庸對於武功的取名,幾乎是絕了。以至於到了古龍,則基本是“無招”勝“有招”了。還有個細節,有些人說金庸小說色情,不過似乎金庸小說中關於床戲最露骨的描寫就是《鹿鼎記》中“胡天胡地”的描寫了,止四個字,引出無限遐想。

    最後說一下《鹿鼎記》,這麼一部反武俠的小說,很多人說金庸是嚮往韋小寶那樣的生活。但我認為,金庸應該是批判的,批判像韋小寶那樣的國民素質與性格。《鹿鼎記》中,深刻地揭露了官場的狀況,人性的殘酷,在那裡,大俠已是無能為力,諸如陳近南這樣的人,要的是韋小寶這樣的人,能圓滑變通,能狡兔三窟,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呢?而韋小寶周圍形形色色的人的表現不更是一個典型國民劣根性的體現麼?從這個意義上,我覺得他和魯迅的《阿Q正傳》有相似之處,同樣的偉大和真實。甚至於韋小寶的名字”小桂子“和阿Q的名字”阿桂“都有一個”桂“字。我相信金庸先生決不是贊成這樣的人物,而是想反對的,只是他的表現形式那麼真實又誘人,也許讓很多人產生了錯覺吧。而正是基於我對《鹿鼎記》這樣的判斷,使得我對金庸先生懷有了深深的敬意。

    當然,既是解讀,就有過度解讀之嫌,無可否認,這個度很難把握,個人的感覺就是,理說給大家聽了,信不信自己判斷便了。對於某些細節,真偽,年齡,武功的討論,能獲得考據的快感,以之為樂即可,又何必太認真呢?關於過度解讀,推薦《異元批評和過度闡釋——金庸小說研究與批評中的兩種常見現象》這篇文章給大家。

    反正,能讀到金庸的小說是我們的幸運(本人是在一個半月內通讀了一遍),也許具體分析能評出個一二三四,但是我遵從的還是自己的第一感受,那種非理性,發自內心的感動,喜愛與激動,其實剛才說了那麼多與真正當初看時的感受已經大不相同了,不過,還是那句話,也許它們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我卻偏不喜歡。

  • 24 # 全世界最好的生生

    那必然得是胡軍的那版天龍八部啊,除了個別地方改的有點自以為是之外,我認為從劇情到選角到製作都是金庸劇之冠啊

    第二個我覺得張紀中的射鵰也很好,可能眾人對男女主角頗有微詞,不過我覺得,挺好的,這版本我到是覺得楊康的顏值理應再高一些,畢竟大家都不希望最後得出結論楊過複姓歐陽,蒙古部分尤其的出眾,萬馬奔騰,射鵰引弓,我覺得都帥極了

    TVB的拍劇風格肯定是要更商業更投觀眾之所好了,不過我覺得tvb有一部古龍的,拍的很有原著的味道,就是邊城浪子,另外就是笑傲江湖,拋掉劇情,就神韻來講,還是頗得妙處,尤其是那個令狐沖,確實難得

  • 25 # 小魚影視雜談

    “金庸封筆古龍逝,世間唯有英雄志”,這句話在武俠圈廣為流傳,意思就是說金庸封筆,古龍先生仙去,世間的武俠小說就唯有《英雄志》能堪比一下大家之作。其實在我看來無論是“武俠四大家”的其餘三家梁古溫還是孫曉的《英雄志》都與金庸的難以比肩。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除了其可讀性非常強以外,小說還應用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金庸武俠有濃濃的家國情懷,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能培養我們的愛國情懷,這是其他“大家”所不具備的,凡是讀過小說或者看過影視劇的,哪一個不對被稱為“俠之大者”的郭靖和喬峰的所作所為感到深深的動容。無論是郭靖夫婦的戰死襄陽,還是喬峰的一生俠肝義膽,重情重義,愛國愛民,雖說經歷坎坷,卻仍舊心繫天下蒼生,最終為人民的和平生活不惜以身殉義。這都對我們具有很濃烈的“育人”功能,對培養當代青少年的愛國情懷能發揮突出重要。

    所以要說金庸武俠小說或者影視劇教會了我們什麼?

    我覺得就是為國為民、家國一體的“儒俠”思想。金庸武俠小說或者影視劇“儒俠”思想是貫穿其中的,每一部金庸小說或者影視劇中都能看到“儒俠”思想,無論是《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天龍八部》的喬峰、《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還是《碧血劍》的袁承志,即使是至今還充滿爭議的《鹿鼎記》裡都能體現“儒俠”思想。

    在《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天生愚鈍,楊康天資聰明,郭靖接受能力差,但為什麼郭靖後來成為武林高手,成為俠之大者,而楊康淪落為人人喊打,身敗名裂?”在現代社會看來郭靖其實是一個很傻的人,什麼都為別人著想,最終還戰死了襄陽,也些有人會說電影裡的那個時代過去了,現實太虛假了,你重情重義有的人還把你當傻子,背後還可能給你來一刀,現在是物質社會,人人都是把真實掩藏用虛偽包裝,像郭靖這種在現代社會只會處於社會底層的,其實不然,當代社會確實物慾橫流,但如果人人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得失,那這個社會在大災大難面前是挺不過去的,但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了,現在依然還佇立在世界中央,這就是因為我們有著很多像郭靖這樣不顧個人安危,心懷蒼生的“俠之大者”。

    而《射鵰英雄傳》這部小說或者影視劇的精忠報國的家國情懷和扶危濟弱的俠之大義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從楊鐵心郭嘯天用門擋住金兵開始家國情懷就貫穿始終,最後,鐵木真臨死召見郭靖對何為英雄的終極思考?這也是正是這部小說的價值所在,愛國、忠孝節義是一個永恆的價值理念,放到當代中國仍有現實意義,作為中國人,這部小說把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寫出來教化後人教育當代青年是多麼難能可貴啊!而且這也是金庸寫作時的部分想法吧!所以如果要說金庸武俠教會了我們什麼,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愛國情懷,能培養我們家國一體的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想入手廣汽傳祺GS8,這款車值不值得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