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小太陽阿慧

    如果一個男人,

    整天把心思花在化妝打扮上,想著怎麼讓自拍再無ps的痕跡,讓更多女人拜倒在他的牛仔褲下。

    把一切不討好不搭理,聽不懂他節假日暗示雙關語,不會慰問他大姨媽的女人稱為“直女癌”。

    吃飯開賓館有樂本是共享了,提個AA制就說我小氣,把我們女人的紳士當做天經地義。

    沒有理想,把愛情當生活唯一。想著有個白馬公主來解救他,一生一世只愛他一個,並讓他以後不用為生計操勞。腦袋裡整天都是智鬥小三抓住女皇心的宮鬥戲。

    害怕衰老,用盡一切手段就為了保住他年輕的面容,在姿色尚可時找到良人趕緊嫁。

    過度關注外貌,整了再整,並語重心長的勸解其他男人:“女人都是看臉的。”“趁年輕好好保養,老了就沒女人要了。”

    視婚姻美滿為人生重要衡量指標,“沒有孩子的男人人生是不完整的。”

    想著周圍沒嫁出去的爺叔伯都是剩男,會勾搭女人的都是騷男,辦公室剛升職的某秘書肯定是上位男,整天和兄弟八卦其他綠茶男表 的流言蜚語。

    最愛聽的話是那句不需要原因的真理:“老公永遠是對的。”

    他太聽媽媽的話別人都誇“乖乖男”,到我們女人這裡就是“媽寶女”。

    長相普通,永遠以小仙男自居,自己一窮二白,卻毫無愧色和我們女人要房要車。我們女人一哭一抱怨,就說我們沒有女子氣概,沒有作為女人的擔當。

    逃避自己必須為生計面臨的焦慮,拒絕經濟獨立帶來的自由,只羨慕兄弟奶不大還傍了個富婆,一生會衣食無憂。

    在職場更被要求化淡妝,這是作為男人“得體的表現。”

    從事秘書護士類工作居多,就因為幾句不需要原因的真理:“男人不夠理智。”“男人做事比女人細心。”

    (以上只是觀察到的部分現象,不代指所有男女性或對某一性別的歧視。)

    ……

    唉。

    作為一個女生,在這個男追女的社會,享受著女性地位頗高的種種特權明顯大於偏見,但我覺得,我們首先是作為一個“人”的存在,而不是“女人”這種身份,這一形象存活。人看待事物的態度應該不偏不倚的。

    很多言情小說裡的女主人設雖然都很強大,但作者往往會設定一個更高權威的男主來給女主撐腰:今有霸道Quattroporte,古有最尊貴的皇子保駕護航,讓“真誠的愛情”成為掩飾這種保障物質終生富裕的紐帶,卻明顯能看出作者所留戀的男權的溫床。但事實上,依附男人所緩解的生存焦慮,本質是以犧牲個體和自由為代價的,一個家庭裡,就算是妻管嚴,掙得多的人也通常掌握著話語權,中年家庭夫妻不和睦,思想獨立能讓一個女人獨自生活被人指點不慌張,但唯有經濟獨立,才能真正給女人離開男人仗劍走天涯的勇氣。

    在現代社會里,女性在擇偶過程中表現的無理取鬧和唯我獨尊有時真讓人汗顏。“女人不能太主動”這種觀念聽得也不少了,但作為一個“人”來說,勇敢追求自己喜歡的人才是正常的表現,性別又怎麼能成為一件事價值的判斷標準?“沒車沒房不能嫁”是家長判斷“好女婿”的標準,上一輩人苦日子過慣了,需求是安全的物質基礎,但這一觀念早早的就灌輸在女兒身上,不能說拜金主義絲毫不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是想要的東西自己不該努力工作去拿嗎?為了車房彩禮結婚,這不是變相賣了自己嗎……

    當你伸出手的那一刻,你就失去了尊嚴和自由。

    突然意識到我們的處境讓我無比恐慌,特別是女性為了爭奪男性寵愛,對自己這一群體的迫害:丈夫出了軌打小三,說話嗲一點就罵白蓮花綠茶婊,婆婆對媳婦做好賢良淑德的教育……這是一件特別恐怖的事。

    “她們分散地生活在男人中間,透過居所、工作、經濟利益、社會條件和某些男人—父親或者丈夫—聯結起來,比和其他女人聯結得更緊密。資產階級婦女與資產者而不是與無產階級婦女聯結起來;白種女人同白種男人而不是同黑種女人聯結起來。 ”

    如果不關照全人類女性的處境,不團結起來爭取我們共同的利益,這包括放棄作為“女性”享受的某些好處。女權不會有真正實現平等的那一天。

  • 2 # 閻薈安1

    個人覺得,這本書確實比較難讀。前半部分涉及了不少歷史方面的東西,後半部分又非常強調女性主義。如果您是女性讀者,我倒是建議您,不妨多花一些時間,讀讀看。因為對於女性的心裡成長和自我認知的確有幫助。在讀的時候,請參考看看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個人的感情經歷,應該對於理解這本書有一定幫助。同時,也不必要讓自己接受作者的全部觀點,畢竟在很多事情上都是見仁見智的。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能夠幫助女性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視角更廣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很久一直沒有寶寶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