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次很晚去幼兒園接孩子,總會遇到一個也是最晚來接孩子的女人,她家孩子比我們家大半歲,但在一個班,每天我們兩家最晚接,大概都要七點半了。跟她聊天才得知,公婆都在這座城市,才50歲,也沒有上班,平常就喜歡遊山玩水,從來不帶孩子,也不接送孩子,公婆說,你們自己生的孩子,自己管,跟我們沒關係。這個孩子媽媽說,她跟老公都是做生意的,比較忙,每天要很晚才來接孩子,而且,每次天黑接孩子,在幼兒園附近車站,再坐上兩三站路回家,特別辛苦,最近這座城市零下十幾度,她每天要和孩子在車站等十幾分鍾,才上公交車,特別辛苦。這個孩子媽媽對公婆特別有想法,離開時,她說:“他們也有老的一天,等動不了的時候,也別想要我來伺候他們,等著吧。”看這個媽媽,怨氣真的是不小,我確實理解她的心情,但公婆真如果老了後,動不了了,兒媳婦真不用管了嗎?
10
回覆列表
  • 1 # 靜靜隨手作

    原則上公婆沒有義務給媳婦帶小孩~媳婦沒有義務照顧公婆~

    小孩是媳婦和兒子的小孩~奶奶要想是你不僅幫兒媳婦帶小孩~也是幫兒子

    公婆老的時候媳婦想的是我不僅是照顧公婆~也是幫老公分擔~

    不然大家互不要求咯~你不要要求我給你帶小孩~我也不要要求你照顧我~省事

  • 2 # 我是誰你是誰愛誰誰1

    自己生的自己養。

    老人給看是情分,不給看是本分。

    想開了,沒什麼。

    故事的問題是想依靠老人,老人不買賬。心裡有想法才會抱怨。搞得自己心累,跟老公估計也不少抱怨。兩個人感情出現隔閡。不值得。

    孩子總會長大,老人帶大的孩子弊端也挺多,有時是得不償失。

    享受跟孩子相處的過程吧。就那幾年。

    大了就對母親沒那麼多依靠了。

  • 3 #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我特別理解這個孩子媽媽的感受,我們家孩子也是還很小,父母沒法帶,丈母孃也在帶孫女,抽不開身,所以,每天去幼兒園接孩子,非常晚,昨天七點單位才開會,開完會去接孩子的時候,已經快要八點了,他成了幼兒園最後一個孩子,他老是說:爸爸,為啥你每次這麼晚才來接我?我每次都是最後一個走的。讓我無言以對,比較心酸。

    父母帶娃娃到1歲兩個月的時候,就回老家給弟弟帶孩子去了,從此之後,孩子讓兩個老人帶,一個月給對方2800元,一直到2歲8個月後,送到幼兒園,在請人帶他期間,我每次也是下班比較晚,每次去的時候,就看到他趴在窗戶上,看爸爸媽媽啥時候來接他,有時候,下班晚,他是望眼欲穿,這種沒有老人帶孩子的心情,只有過來人才清楚,才有這種切身的體會。

    所以,有的人說,生孩子是你的事情,父母沒有責任和義務來給你帶孩子,帶是人情,不帶是不本分,話雖然是這麼說,但話又說回來,既然是一家人,大家都困難,彼此互相幫助一下,又有什麼不可呢?為何一定要劃分的那麼清楚呢?鄰里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遇到困難了,還會互相幫助下、幫襯下,何況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呢?你們年紀輕輕,享福,是沒錯,但子女需要你們的時候,子女有困難的時候,你們能夠幫一下,搭把手,又有什麼不可呢?尤其是,孩子上幼兒園了,僅僅是接一下,也花不了多大精力,下班後,兒子兒媳婦就回來了,你們也帶不了多長時間。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幫助下兒子兒媳婦,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你們的付出,子女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你們老了的時候,不管是兒子,還是兒媳婦,都會加倍返還給你們的,當你們有老的那麼一天,動不了了,兒子兒媳婦天天照顧你,細心的照顧你們。反之,兒女有困難,你們劃分的非常清楚,孩子誰生誰要誰帶去,不講人情、不近人情,那麼,老來後,作為兒子的,確實會贍養你們,因為你們把他撫養大,他贍養你們,是應該的,但有幾點,得弄清楚:

    1、兒子也會有想法,不一定會從內心照顧你們。兒子兒媳婦有困難的時候,你們年紀輕輕,只光顧著自己玩耍,即便老來兒子會贍養你,但心理依然會有疙瘩,有想法,也不一定從內心那麼願意了,甚至會勉強來照顧、贍養,這種牽強的贍養,大家心裡不一定舒服。

    2、兒媳婦不會照顧你的。心好的,善良的,或許不在乎、不在意你過去沒有幫過她帶娃娃,但是,如果遇到那種比較計較的,老來真的有你們夠受的,兒子贍養,兒媳婦根本就不管你,你也拿人家沒辦法,何況,男人照顧人跟女人,完全是兩回事,細心程度完全不一樣。

    3、有多少付出,必將有多少回報。你今天的付出,一定有你明天的回報,你今天帶下孫子孫女,明天孫子孫女就跟你親,老來兒子兒媳婦細心照顧你們。反之,孫子孫女天天在幼兒園是最後一個,爺爺奶奶從來不接不管,那麼,等你們老了後,孫子孫女同樣不會跟你們親密,兒子兒媳婦也不一定會那麼熱心的去照顧你們了,付出和收穫,不一定絕對對等,但一定是佔據了很大比例,這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只有收穫,沒有付出,沒有付出,哪來收穫呢。

  • 4 # 藍羽LY

    按法律上來說,公婆沒有看孫子或孫女的義務,兒媳也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可兒子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兒媳和兒子是一體的,兒媳婦哪能置身事外,分的那麼清。

    社會中出現這兩種現象。

    一種是兒媳認為公婆必須看孩子。

    有的兒媳認為公婆必須看孩子,是義務,常用的理由是,孩子是男方的,奶奶爺爺必須看。其實,這種認為是錯誤的,孩子是自己的,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是自己完整人生的一部分,和爺爺奶奶沒關,爺爺奶奶看孩子是親情,是人情,不是必盡的義務。爺爺奶奶看孩子,兒子和兒媳應該感激,而不是認為是應該的,不但不感恩,而且挑三揀四,沒有好態度。

    另一種是公婆認為兒媳必須要孝順自己。

    兒媳是因為一個愛的人才走進這個家庭,才認識公公婆婆兩位老人,老人沒有撫養兒媳,兒媳當然沒有贍養兩位老人的義務。但社會上經常聽老人說兒媳如何不孝順自己。其實,和兒媳婦沒關係,是兒子不孝順而已,幹嘛扣在兒媳頭上。

    其實,公婆和兒媳因為一個人而成為一家人,雖然在法律上沒關係,但在親情上是有關係的。公婆和兒媳可以互相幫助,你幫我看孩,我幫你養老。

    公婆可以幫助兒子和兒媳看孩,因為,現在社會,女人和男人一樣在社會打拼,兒子和兒媳有時實在忙不過來,老人能幫就幫吧。

    同樣兒媳也可以幫助丈夫贍養老人。因為男女走到一起組成家庭,就有了太多的共同承擔,當然包括贍養雙方的老人。

  • 5 # 太后老佛爺的少女心

    一代管一代,公公、婆婆把你老公養育成人,結婚生子,“任務”就完成了,想得開的就可以開始養老了,想不開的就繼續打工。能夠體諒兒子、兒媳的,就幫接送孩子、分擔家務。

    現在這種四、五十歲開始賦閒在家、遊山玩水的很多,有些是自己本身年輕時就好吃懶做,兒子成家了就算“解脫”了。

    有的是家庭條件比較好,兩個老人退休工資也高,吃穿不愁,又沒其它愛好,以前沒時間,現在年紀大了到處走走、看看;

    有的是愛玩,有的是心情不好,有的是疼老婆,陪老伴出去散散心,有的是想多享受“二人世界”,畢竟歲數也不小了,誰知道能活多久,能享受就享受!

    有的是婆媳不和,也懶得插手你們的事,隨便你們怎麼弄;

    有的自己沒錢,還要問兒子拿生活費,到處去玩,我身邊也有這種人!

  • 6 # 陳庚子

    其實大家很少說應該怎麼做,而只是說法律規定怎麼說,細想法律是幹什麼的?法律就是解決極端的不撫養孩子,不贍養老人的個例。

    我們都曾經有小,我們都必然得老。

    如果一個人年輕時候多為老人著想,年老時候多為小的著想,那一家人肯定其樂融融。

    如果一個人年輕時候不為老人著想,年老時候不為小的著想,那家裡一定是矛盾百出。

    俗語道,上樑不正下樑歪,生兒育女,一輩傳一輩,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勝於法律文書。

    靠法律強扭的瓜吃了也不甜,心甘情願的付出和得到那才是心安理得。

    而這恰恰需要每個家庭用大愛才能融合得到。

  • 7 # 希望好運4

    問這事的人你家的公婆沒有給你帶孩子是不?為什麼呢?他一定是遊閒好耍的,要不就是你閒他帶不好。要不就是兒媳貪耍老的看不慣一耍都耍是不?我認為年輕的要努力打拼,多做事多掙錢供養老人和孩子,盡好自己的義務。老人應該積極的支援年輕人去工作,給兒女們做好家務帶好孩子。自已跑得動時趁早多給孩子幫助點,老了動不了時他們會報答的,父茲子孝就是這個道理。有的人與人的看法都不一樣,認為老的給兒女把事辦了就該耍了,還有的認為要積累幾個錢防老,我覺得想法都是多餘的。你老了該幹啥就幹啥,一家老小不要你防我,我防你。防來防去就結合不到 ̄塊兒了。為人要大度。

    孩子們畢競比那些老人知識多,要認真對待,畢競他是老人,即或是老人有錯也認為沒錯的對待,老人會慢慢的醒悟。他們是過來人,經歷多,會想得到。做為兒女不要給父母湊氣,小說些多做些,自然家裡溫和些。

  • 8 # 深圳YU軍哥

    既然是你生的孩子,你就有責任,有義務撫養他長大成人,而你公婆不管有多年輕,也沒有幫你帶孩子的義務。而你也沒有贍養她的義務,她有兒子,這是她兒子的責任與義務。既然生了,就要承擔起撫養孩子長大成人的義務,不要想著把孩子交給老人,老人們都不容易,還有幾年好活,讓他們開開心心過完後半生吧!

  • 9 # 家裡有個特等獎

    幹嘛兒媳婦老逼著老人(奶奶和外婆)給你帶孩子?我覺得讓老人帶孩子只有增加矛盾,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肯定是媽媽親自帶比較好。很多媳婦兒又會說,家裡條件不允許做全職媽媽,那你準備生孩子的時候就應該想好,生下來後孩子怎麼搞,你們小夫妻自己協調,孩子又不是沒爹,讓孩子爹參與進孩子的生活才是正經。孩子不是女人的責任,是小家庭的責任,你婆婆並不是你小家庭的人。不能只負責生而不負責養,從婆婆來說,培養大了兒子,還掏空家底給他結婚,已經夠了。從外婆的角度來說,拉扯大了女兒,也掏錢置辦了嫁妝給女兒結婚。老人家都辛苦了大半輩子,不該享受下生活了麼?

    小夫妻兩人,生孩子前就應該想好,誰帶孩子,誰主內誰主外,誰主攻賺錢,誰主攻帶娃,而不是想著反正生了有父母帶。有條件就精貴著養,條件一般就養粗糙點,沒條件就別生孩子。現代社會,孩子是奢侈品,不是必須品,都自己做父母了還想著啃老?丟人麼?生孩子是人生大事,肯定是有所得有所不得,也必然要為孩子放棄很多,比如升職機會,比如自己的私人空間,比如大人的娛樂時間,不可能有了孩子還跟沒孩子那樣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生孩子前,真的要想清楚,你是要為人父為人母了,是大人了,是要被自己孩子“啃”了,是時候自己擔起責任了!!

  • 10 # 白雪45272

    老人帶孩子有幾個先決條件。一,身體要好,不然老人自己有糖尿病高血壓腦梗甚至癌症,不給兒女添麻煩就行。現在很多老人都有慢性病。二,家庭經濟允許。有些老人為了兒子結婚借了不少賬,不出去打工怎麼還賬?兒子媳婦不管還賬,借人家賬總不能帶到棺材裡。沒時間帶孫輩兒。三,是兒子媳婦要孝順,不能婆媳矛盾白熱化。老人指定不帶孫輩兒,因為老人認為這輩兒孩子都靠不住,也別說孫輩兒。老人傷心了。三,兒媳婦得有工作,不然你自己孩子自己閒著不帶,讓老人帶,說的過去嗎?老人只能做為幫手,給孫輩做做衣服手工活,給媳婦做碗飯吃。媳婦有事兒幫忙帶帶。四,年青人說話要知道分寸,有的連媽都不叫,有的老說,你不給我帶孩子,將來不給你養老。老人非常反感這樣的話。說實話老人帶孫輩兒都是為了給兒子幫忙。自己下輩人稀罕。媳婦養老不養老沒多指望,就是帶了孫輩兒,媳婦也會找各種理由不養老。好媳婦有,人心換人心也有。人心換狼心的也有。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媳婦的心永遠在孃家媽那兒!

  • 11 # 番號消失

    公婆不是你們請的保姆!不願意為你們帶孩子無可厚非!但贍養老人是法定的義務!必須履行!這兩個問題不是一個概念!

  • 12 # 網路無邊為所欲為

    首先,公公婆婆包括外公外婆,都沒有幫你帶孩子的義務,就算他們身體很好,還比較年輕。還有,你贍養老人這至少是你的義務,老人一手把你老公或者你老婆帶大,養了20幾年,男方的父母大部分還幫你們買了房子,車子,你現在因為他們不給你帶孩子就不想贍養他們,,腦子是壞了?

  • 13 # 淡若冰藍

    今天剛看了我伯伯發給我的一篇關於婆婆駁斥媳婦的文章,真的是各有各的理,但是一家人走到一起,難道不是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的嗎,家庭和睦靠這樣如何維持一個家的和睦,老人喜歡倚老賣老,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國家還要推行二胎政策,年輕人也不容易,為什麼作為一家之主的老人,難道就沒盼著自己的兒孫好嗎,難道自己的兒子妻離子散老人就覺得是一種滿足嗎,怎麼搞得別人家的女兒到了你家就是來享福的,你可以不心疼別人家的女兒,難道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孫子也不心疼嗎,將心比心,父母對父母不公兒女都會有怨言,何況是一個別人家的女兒呢,帶一下孫子也是一種天倫之樂,為什麼就一定要用義務來界定呢,人家媳婦又有什麼義務伺候你們公婆呢,人家父母生她養她栽培她十幾二十年,人家會賺錢的時候,來給你們生兒育女賺錢養家,人家壓根不欠你的,既然要算得這麼明白,何必進一家門,各過各的就完事了

  • 14 # 手機使用者66969419248

    贍養老人是義務與老人給自己帶不帶孩子沒有任何關係。像大人養育兒女長大成人一樣。你養你的兒女你難道可以肯定你兒女一定能幫助你嗎?認為不能幫助你你就可以不養他成人了遺棄了嗎?所以不要把兩個互不幹的事聯絡在一起。父母有養育照顧兒女成人的義務但沒有養育照看孫子的義務,不能把自己應盡的義務強加在別人身上,這是不對的是極其錯誤與自私的。父母帶孫子是人情但他必須有這個能力否則你把兒女強行讓他照看你放心嗎?父母帶孫子是人情不是必盡的義務。所以不能把人們對自己的好情誼看成是應該的。要懂得報恩,贍養老人是報答父母養育自己的恩情是報恩也是義務是必盡的必須的。你不能把你應盡的責任轉嫁給他人這是不對的也是不道德甚至是違法的。

  • 15 # 紫羅蘭67628

    從法律上講公婆沒義務幫著兒子兒媳照顧小孩。但是從親情上,只要公婆有時間有能力就應該去幫助的。

    有付出才能有回報。當兒子兒媳忙的團團轉,照顧小孩困難重重時,公婆到處旅遊,玩耍……,不光媳婦心中不滿,連兒子心中也會不滿。

    當公婆老年後,需要人照顧時,媳婦從法律上也是沒有贍養義務的。那時,別指望兒媳來照顧。通情達理的兒媳,不阻擾兒子回家盡孝,還能出錢,已經是很不錯的啦。

    再想一想,兒子正當年,應該也會很忙,再說照顧老人,男人畢竟不如女人,如果兒子計較以前的事,能不能盡力照顧老人,那也難說。若兒媳婦是心小的人,不但不出錢,還會阻擾兒子回家。

    那時,公婆就知道,在能力充足時不幫襯兒子兒媳照顧孩子,後果是嚴重的。

  • 16 # 我的樂安多

    公婆贍養問題,自有他們兒子操心,怎麼贍養,贍養到什麼程度,也是丈夫的事。現在社會節奏之快,有多少贍養是親力親為的。父母將子女扶養成人就已經盡了該盡的義務,何況現在中國的父母,不顧到成親,有幾個撒手不管的。父母勞碌一輩子,自己的子女顧好了還要顧孫子輩,於心何忍?其實出除了個別有夢想的父母還記得要攜手看世界。大多父母已經忘記什麼是夢想。奶奶還在帶孫子輩,爺爺還在賺著血汗錢。甚至太奶奶還在家裡守著一畝三分地。50-90歲的老年人尚且在奮鬥。而我們18-40歲的年輕人中,乃至40歲的還有在啃老的,這是多麼可怕的社會現象。

  • 17 # 曼水1

    說該給年輕人帶孩子的,大多是年輕人自己,說不用的大多是父母輩的,有條件的當然自己帶最好,沒條件的自己都養不起拿什麼贍養父母,我覺得沒有哪個父母願意因為自己不給兒子帶孫子,兒子跟媳婦因為孩子的問題爭吵,鬧騰的。兒媳也不會絕對離不開長輩給帶孩子,自然是有可能自己帶,老公一個人養家之類的生活質量下降啥的。自己知道有可能的後果就行,人有自己的判斷,好媳婦,好婆婆在各自的家裡,自己知道怎麼當,為自己的豪言壯語負責就行,道德綁架只是言語上的,自己的生活以後怎麼過,實際行動最重要。

  • 18 # 天意191242145

    公婆年輕,身體尚好又沒啥事脫不了身的情況下,眼見孫子或孫女出世,兒子媳婦手忙腳亂而拒絕幫忙,雖不違法,但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感情來維繫的,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如果對人不好,人家肯定對你不好。兩位公婆即將老去,將來靠誰贍養?不就兒子兒媳嗎?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你袖手旁觀,不施援手。那到你老時,需要他們贍養時,他們也是不會心甘情願的。雖然法律上可以強制,但無法執行怎麼辦?如果強制執行來一點點可憐的錢,又有什麼溫暖可言呢?所以,公婆應多替自己想想,多替孩子想想,要想得公允一點,想得長遠一點!

  • 19 # 何陽程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是中華民族傳統對尊重父母的一種傳承。看來,這美德要被年輕人拋棄了。

    年輕人考慮的都是自己,難得體諒別人。把父母的奉獻廉價化,覺得理所當然。當然,大多數父母都會顧及子女,生怕他們各種為難。但兒女又有幾個顧及父母?

    父母疼子女路路長,子女疼父母寸寸長。說的是父母子女之間關心的程度。其實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一種無奈。

    父母幫帶孩子,目前而言沒有法律約束。子女贍養父母的義務卻受法律的圈定。父母帶孫子,是一種愛的奉獻,不是法律規定理所當然。子女贍養父母卻是沒有條件必須遵守。

    所以認命吧,孩子。這就是規則,你只有遵守的份。

  • 20 # 魅19love

    公婆才五十歲就都不上班並且身體健康啥毛病都沒有的那種,但就是不幫兒子兒媳接送孩子!每天就知道遊山玩水的美其名曰誰生的孩子誰帶跟他們沒關係這話聽起來貌似沒毛病!但我想說的是如果公婆身體不好不能太勞累的話不幫兒子兒媳接孩子就不幫吧,誰讓二老身體抱恙呢是吧?但話說回來了事實上正好相反五十歲在當今社會真的不算老人的,頂多算中年人罷了!作為長輩家裡小輩出現困難需要長輩出手相幫下在儘可能的情況下幫一下又能如何呢?再說了也就是下午接下孩子而已,也不耽誤二老白天各種遊山玩水啊是吧?但人家就是分的很清楚誰生的誰帶你能咋地?呵呵人家兒媳婦說得對,不幫可以,都記著呢,以後等他二位老了需要照顧了兒媳婦可沒這個義務了!公婆跟兒媳婦的感情原本就是處出來的不是嗎?處的好相幫助,處的不好互不理睬有的甚至老死不相往來!本題目的公婆就是要把簡單的家事給處成老死不相往來的節奏啊!貌似對孫輩一點兒都不心疼啊大冬天的都晚上七八點鐘了就不擔心孫輩在幼兒園害怕哭鬧嗎?就衝公婆如此狠心也理解了他們兒媳婦的恨意了!有因必有果多年後那個果就出現了,自己承受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地球形成了幾十億年,地下還是熔岩,地心冷卻過程要這麼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