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孔子及其門下弟子所願景的社會只是自己的理想社會,妄圖透過愚民,透過人性本善這一說法統治百姓,他們渴望得到權力,不惜一切排除異己,從孔子陷害少正卯開始,到董忠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想用自己的主張統治中國,最後留給門下弟子的技能就只有勾心鬥角,剷除異己,百無一用是書生。面對滅國,民族危亡之時,文人是最無恥的,武人戰死,皇帝滅門,他們為了活下去,不惜換一個祖宗,書寫勝利時永遠的光彩都在自己身上,同僚,皇帝,都是歷史的替罪羊,孔孟之道教育他們的氣節,通通可以拋棄,所以孔子以及儒家只能算是一個失敗的教育者,面對外族入侵,文人永遠提倡求和,安撫,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砂,為了在史書上留下美名,不顧同胞死於異族之手,他們是最冷酷無情的一群人,最為無恥,把農民和工人的貢獻用三六九等來抹殺,殊不知最廢物的人就是他們,武不能舉,不分五穀,手無縛雞之力,卻高居廟堂指點江山。從根源來說,儒家才是真正的惡,抹殺千萬工農的貢獻,即使到了現在,地位依舊沒有發生改變
7
回覆列表
  • 1 # 2Zhai

    因為好多人離孔孟之道越來越遠!已經遠離初心善心道心慧心德心,這一切他們都可以拋諸腦後甚至連最起碼的底線都可以頻頻突破,又有什麼是他們不敢拋棄的,又有什麼東西是他們不敢追求實踐的!人無底線,神鬼都怕,況乎人乎!堅守底線,神鬼莫侵,況於人乎!有人不是要詬病孔孟之道,他們是想連孔孟之道所提倡並堅守的最後一點底線都要突破來作惡,必致天怒人怨,人神共討之,是人俱滅之!

  • 2 # 總壽花邊

    孔孟之道大多數說教是為封建政權服務地,教育人們順,孝,從,奴,表面以順孝父母為主題,官員為父母官以這為線大官是小官的父母,皇族是大官父母,皇帝是皇族父母,貢一切都要進貢,貢給小父母,大父母,皇族,皇帝,四書五經,論語,大學,中庸都是教人怎樣奴役百姓,百姓怎樣尊重,官就是父母,皇帝是天上派下來的,什麼天子,文曲星,哈哈哈天子狗屁這些天子都是殺人越貨的流氓,有了軍隊有了政權就說是天子是龍生的,哈哈哈一派胡言,利用孔孟之道加以修飾愚人,滿人殺進關內也成了天子生的龍子,漢人官員深信孔孟之道,滿人利用這點一切殺反抗勢力,一邊孔孟之道,穩住王朝,要說天子龍生,慈禧一個女流不是龍生的丫頭,也是用孔孟之教成了佛啦,老佛爺,成了皇阿瑪啦,鳳在上龍在下啦哈哈哈哈,又是就說教皇權,一但利用洗腦這門工具,孔孟之道大有用途,現代人取孔孟之精華,加以高階科技給中國人帶來改天換地的生活,知道孔孟之道不是全部能用得上的,只是可取之取,拉圾扔掉,好的學,不好的去是正確地。

  • 3 # 止水微瀾ok19

    孔孟之道不應該被人垢病,所以要垢病是後人自己。人們所垢病是孔孟之道的糟粕,後人幹嘛不吸其精華,去其糟粕,自己不去做,而去垢病古人,舔不知恥。我們應與時俱進,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優秀遺產及現時的先進知識,融入孔孟之道,使其革新與發展,為我所用,才是民族之幸,國家之幸,一味指責古人有意義嗎!

  • 4 # 山川hello

    非常不認同這些觀點 如果不是在這裡看到 我會認為是精神妄想狂的發作 幾千年前的孔孟理論在現代人看來有他的侷限性或者說是不足 單你認為現在的觀點和理論就是正確的嗎 至於文中其他的觀點跟不值得一駁 好好看看歷史 面對外族入侵 有多少文人投筆從戎 至於文人或科學家對社會的貢獻 是工農的努力所做不到的 你我能再這裡交流就說明了一切 當然孔孟的理論更側重於哲學範疇 單哲學是其他所有科學之母

  • 5 # 懷童士58313021

    孔孟之道的強者“吃人”弱者被吃有理的虛偽學說的欺騙性隨著科技傳媒手段的革命性變化人們文化的提高和現實殘酷性不止向弱者上了嚴酷的一課,也向佔據強者地位吃人者上了同樣一課,他們吃人,但他們比誰都清楚,他們在吃弱者的同時,也被更強者吃,他們也越來越對因孔孟之道的欺騙性的本質和騙人的價值清醒,因他們也隨時可以變成弱者被吃。所以孔孟知道也被人們用實力是生存之道的這一真理取代。實力決定生存。

  • 6 # 方遒翛然

    說孔孟,人人皆能說三道四,歸攏歸攏,其實不過百嘴一調,此一調往往是統治階級的論調,愚民的論調。從古至今皆如此。全面讀孔孟千難萬難,最難的是有話語權者皆為權貴之狗,狗之吠,無論怎麼曲解孔孟皆無大害而有大利,如此,何樂而不為?何況鷹犬之吠皆為“正道”,或者帽之以正能量,非議者總歸沒好果子吃,誰還樂意為,誰又敢為?說到底,怎麼樣的論調,跑不出一個“利”字,再冠冕堂皇,也離不開一個“利”字。那就看孔孟的一個“利”字的“論調”。

    孔子在《論語.公冶長》主張在經濟上要惠民:“養民也惠”。“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認為,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國家才能富強。

    《禮記》《大學》篇說:“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有德之人要有德政,還要有實施德政的有德之人,德政是施政之本,財產收入放在其後,如果本末倒置,還“爭民施奪”,最後只能是“財聚民散”。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富民、惠民的思想,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制民之產”。“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也輕。”,“制民之產”是使百姓擁有固定的產業,即“恆產 ”。有了“恆產”百姓就不會顛沛流離 ,就會安居樂業奉養父母,娶妻生子,社會才能安定,國家民族才能有序的發展。所以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惟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民不安心,生存無路,而生“辟邪”之念、之行,這無異於給百姓“挖坑”陷民眾於不義、不法,這難道不是辜負了民眾對當權者的希望嗎?

    傳統以及古訓始終都是改革與保守者,藉以奠定其政策的合法性,與思想正義性的擎天柱,更是反映社會發展趨勢的“風向標”與鼓動社會潮流的“播種機”。但是對於傳統與古訓的解釋與理解又常常背道而馳,甚至各取所需。孟子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儒家理想,猶如懸掛在中國歷史長河上空的黃鐘大呂,始終縈繞在中華民族的靈魂之中,這個民族之所以能夠延綿不斷,是多少血與肉,魂與魄,構築了不斷堅固的生命與發展的基石,是這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部分內容摘自《王安石變法的失敗……背離傳統儒家思想的一次嘗試》)

  • 7 # 月夜踏雪無痕

    簡單說吧,因為孔孟之道不適合當下社會形式了,大家也不用唱高調,現在中國情況就是向錢看,當然上層社會和已然經濟自由的一部分中產階級可能還好一些,這個情況你不能怪老百姓,因為你出門做什麼都需要錢,上次上學老人生病,沒錢你寸步難行,然而孔孟之道不是教這個的,所以鬼谷子越來越多被人提起,其實在歷史很多時期鬼谷子是被禁封的,因為鬼谷子有言,人性本惡,以利誘之,這就是本質的不同,道理孔孟之道和鬼谷子理論孰是孰非,相信大家自由體會,孔孟之道我感覺更多是馭民之術,君不見各朝各代,帝王之爭,皇子皇孫之間誰和誰講過孔孟禮儀

  • 8 # 佛弟子29

    那要看被什麼人詬病了.這些人要麼無知要麼別有用心!無知者是人云亦云沒有腦仁!四書五經是什麼都不知道!後一種人就是要把中國人幾千年的文化抹殺掉!居心險惡!其實沒有用怎麼詬病也沒用.愚昧無知的人總歸是少數!

  • 9 # 歲月如歌138700967

    孔孟只是三十歲前的讀本。所以稱為教育家。啟蒙的作用。如果不讀孔孟你對很多書就很難讀懂。詬病孔孟的人一定是瞭解他們學問之後才說的。這叫師不必賢於弟子。很多學生以為天生自己聰明其實你的聰明是那些不聰明人給你的。只是你更有領悟罷了。好好對待他們吧。

  • 10 # 千年古柏柏

    孔孟之道,仁義禮智信,溫廉恭謙讓。重乎人倫,孟子云:吾善養浩然正氣,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並非只是三綱五常,固然維護了封建統治,但起初對統治者也有要求和約束。後來被統治階級實用異化,成愚民奴化的精神枷鎖。文人階層多為貧寒儒生,家底薄,根基淺。往往為博功名,口是心非,鈷名釣謄,投機鑽營,卑劣無恥,臉厚心黑的虛偽小人。而今,競爭白熱化,升官發財,賣身賣友賣國求榮,官商勾結,貪汙受賄的成功人士令世人景仰。孔孟之道不受待見,一呢已被統治階級異化,搞壞了名聲,二呢當今人們追求成功,不擇手段,孔孟之道畢竟是一種約束,修身齊身平天下,捨身取義等,是虧本買賣。不少人更願意做的,是無拘無束,無法無天的真小人。

  • 11 # 友愛鄰居王小明1

    絕大多數黑都是跟風。跟風。跟風。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大師們說孔孟之道害了中國,從那時起就開始一直跟風到現在。首先,你形成了一個觀念,孔孟是害人的學問,然後你再運用各種知識證明這個論點,最後得出結論,孔孟不行。至於孔孟之道到底講的是什麼,怎麼從歷史角度分析,這不需要了解的,只要斷章取義和跟風就行了。

  • 12 # 傳說111781981

    《孟子》一書被收入《十三經》,其文《梁惠王》(上)被收入中學語文教材,仔細品讀《梁惠王》一文,發現孟子本是個大忽悠。

    且看孟子和梁惠王的對話: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梁惠王向孟子諮詢如何能夠戰勝秦楚以雪恥,孟子說:實行寬鬆的社會管理,讓老百姓專心農業,生產之餘,勞動力們在家裡孝悌忠信,圍著老婆孩子轉,不能外出。內對家庭,外對長上,都規規矩矩。這樣執持木棒的魏國民兵打敗秦國和楚國用良甲利兵裝備起來的職業軍人。

    沒有經過專門訓練以木棒為武器的民兵怎麼能夠打敗秦楚的職業軍人呢,明擺著是在忽悠梁惠王。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的配備者飛機和坦克的現代化軍隊突襲波蘭,波蘭軍隊騎著戰馬揮舞著大片刀向德國軍隊發起衝鋒,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而孟子的說法不就是這樣的嗎?以木棒為武器和職業軍人作戰並且取得了勝利,在中國歷史上確曾發生過,那就是少林寺十三棍僧救秦王。少林寺的和尚用的是木棒,可是少林寺的武僧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不是向孟子說的那樣,閒暇的時候窩在家裡。

    沒有武功非專業的魏國民兵之所以能夠打敗秦楚職業軍人,孟子認為是完全有理由的,孟子認為秦楚的職業軍人十四號沒有戰鬥力的,原因在於秦國和楚國的統治使得軍人毫無戰鬥意志。孟子認為秦楚兩國的統治是這樣的: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看了孟子這段話,我驚異於孟子的無知。孟子知道蘇秦張儀,有人問孟子說蘇秦張儀算不算是大丈夫,孟子說:蘇秦張儀算什麼鳥人,真正的大丈夫是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而蘇秦張儀則是功名利祿之徒。孟子知道蘇秦張儀,孟子也應該知道商鞅和吳起。這兩個在孟子心中的鳥人,曾在秦楚兩國實行變法改革,促進了秦楚兩國的強大。尤其是商鞅變法以農戰為核心,農是增加秦國的財富,戰是提高秦國的戰鬥力。秦國通 過改革發展經濟和軍事,那麼孟子怎麼說秦國是“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商鞅的改革是秦國人們看到積極勞動,熱心戰爭是發家致富的基本方法,所以秦國人民的勞動和參軍的熱情大為高漲。妻子鼓勵丈夫,母親鼓勵兒子說:上前線要多殺敵,如果不能多殺敵,就不要回來見我。大有建國以前的紅色根據地的媽媽和媳婦們送郎當紅軍的氣勢。所以明擺著是孟子在胡說八道。

    一篇充滿胡說八道的文章經被選進了中學教材,真是怪事。為什麼孟子叫孟子呢?因為孟子喜歡做夢說夢話,而說夢話的人竟然成了中國的大聖人,中國人把聖人們尊稱為子,所以孟珂就叫孟子了,只不過孟子說你們總寫錯別字,我本來是叫夢子的,你們為什麼叫我孟子呀,我的祖師爺孔子說:名不正,言不順。我要正名以後誰要是再叫我孟子,應該叫我夢子,因為我是靠說夢話成名的。

  • 13 # 真理的兒子

    君叫臣死臣得死,父叫子亡子得亡,百善孝為先,三從四德,這些等級觀念束縛了人的平等自由所以被人詬病,但我們不要糾纏在其中不能自撥,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如:仁義禮智信這些立世之言是不可抹殺的。

    孔子的"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孟子的"天降大任如斯人,必先苦其心志”等,是做人之本,更是聖人的教誨。

  • 14 # 范蠡天使王永哲

    中國有一個叫司馬遷的人,是古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在《論六家要旨》寫道:"儒家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意思說:"儒家很搏雜,很少抓得住要點,花了很大力氣,很少收到功效,所以不能完全照著他們做。但是他們規定君臣父子的禮節,區分夫婦長幼的差別,是不能改變的"。歷史上有緒多名家都對孔儒提出過不同看法,墨子是儒生,反對孔儒厚葬等不利民生的禮節。…。

  • 15 # 大肚69550592

    孔孟之道本身沒錯,錯在科舉制度和保守抱團專權無底線卻不擅實務文官集團及其士大夫們!錯在過分抬高文化門檻而愚民!錯在皇權不下鄉的鄉紳政治!錯在治民之吏無上升通道,而清流脫離實際!錯在士子不用納稅卻光耀門楣,匠人無地位卻被人渺視!錯在不敢面對現實,出事先找人背黑鍋的劣根!有這些原因在,沒有孔孟也好不到哪兒去!反而扯掉了最後一塊遮羞布!變成沒有人倫的禽獸!

  • 16 # 周姐粉絲1

    極力推崇孔孟之道的人多是希望別人那麼做,為自己博取私利爭取藉口和空間。自古以來帝王最推崇,但有哪個帝王身體力行了。

  • 17 # 空谷迴音70104799

    孔孟之道為什麼越來越被人詬病。 一是孔孟之道自以為天下為尊一派獨大,漠視世界同其運道一樣精彩的文化力量的存在,其道說還遠未企及更大世界的現實。自大、自誇者也。 二是近代已來國運衰敗,不遵循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溈外來文明力量,不能戰而勝之。力有不逮者。 三是誇誇而奇談,動轍天地陰陽之虛元漂渺,不專心於世物,思盡於君臣、長幼這些社會關係的陣詞濫調,社會發展慢。重道廢術而失能、好高鶩遠者。 四是孔孟之道,是治世之道、馭權之術,而非濟世養民之學。對權力近乎迷信的遵崇,長久地不能擺脫;同樣地西學透過民主方式逐漸擺脫了權力的迷戀,開拓了探索世界的大道。近代史敗績累累,更加劇了對孔孟之道的反感。權謀當飯吃當衣穿。智慧空耗於權謀。權謀至尊餘皆小道者。

  • 18 # 卜耐夫哲學

    孔子儒家“民本”之治思想,被現代“浮人”詬病,是因為“學”的泛濫。現代人很浮躁,再很少有“在冷板凳上”去思考了。於是,“學”潮氾濫。先是無知的將“中華傳統的以民為的思想”,稱為“國學”,又將朱熹所謂的儒家不加分別的與孔子儒家揉和混淆成一團。還將王陽明的歪理論定名為“心學”——其實,這些人沒有誰懂老子孔子。沒有誰懂了《論語》是“論什麼之語錄”,沒有誰弄懂了朱熹之惡而只知他“存天理滅人慾”之質,也沒有誰真懂王守仁之“險心”對後世影響之壞。他們只是從自我強烈追求“成功”的角度,想從他們那裡——包括易,詩,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墨子,韓非子,朱熹,王陽明——找尋到一條捷徑。結果他們發現朱熹老師,王陽明老師,有很多:“思想”比較能助他們個人“成功”一臂之力。因此,他們便開始詬病孔子儒家,而始遵朱熹王仁為“聖人”。這就是真實的狀況——因此說目前的中國,只是以“個人成功”為導向的“浮世浮人”。救世維民仁人的孔子儒家思想,在如今如同“傻子理論”。

  • 19 # 晉A閒雲野鶴

    講什麼"孔孟之道越來越被人詬病"?是歷代統治者拉大旗作虎皮強權曲解了孔子思想與孟子傳承為我所用罷了。當然孔孟儒家思想中也有糟粕。這是歷史侷限造成的。從孔子藏富於民的思想與孟子君輕思想一脈相承就是看清楚了國以民為本這個本質。

    孔子的君臣,父子觀被統治者利用起到了社會穩定,秩序井然的作用。成為被統治者拿來愚民的工具,嚴重滯後阻礙了社會變革與進步!忠君為臣綱帶來的等級森嚴的《官本位》。父母官成為合乎愚民的共識。父為子綱,民必須以官為父母。孝悌文化的所謂忠孝仁義被無恥利用擴大。國家君主及它龐大的中央集權制下的各級官僚成為農耕時代最大的地主階級利益代言人。從西漢開始的王候制就形成以大地主集團與官府勾結的利益鏈。明朝的復辟採用了這種新的大地主與官府勾結控制農民的體制!

    佛教從西漢進入中國後很快演化為本土化文化。宿命論的輪迴被統治者結合君臣觀灌輸進底層農民腦海中,認命!因為你前世作了孽,今生所以要做奴隸。來贖罪!十八層地獄,下油鍋,大鋸分解。閻羅王活靈活現在恐嚇人民!混帳文人推波助瀾,惡意杜撰編造謊言借宿命論麻醉人民,為統治集團服務

    孔子的君臣觀被盜取利用是魯迅等人批孔之原因。事實上孔孟輕君重民,藏富於民的"大國家思想觀"卻被歷代統治者丟棄一邊甚至遮掩封蔽。天,地。人才是孔孟真正核心觀。"財富聚而民心散"才是真正最可怕的社會結局。藏富於民即民富國強才是真正的國家強大!

    孔子的克己復禮講的就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名不正,則言不順。名正言順靠規矩辦事不正是《依法治國》嗎?

  • 20 # 參叔1

    “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不同於佛道的超然和玄妙,儒家是把人的言行量化了,不講虛的就看時效。反對儒家的人一個共同特點是逃避自我修養,逃避思行如一。佛道的談玄,西方哲學繁複的論證,最容易維護人的病態自戀,而儒家不然。這就是它遭人恨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現代社會最缺少的東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