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桃花砸潭
-
2 # 環宇地圖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想想這個畫面!有比這更淒涼的嗎?
-
3 # 遇薦歷史
北宋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王弗給與蘇東坡的是所謂“相濡以沫”的質樸而深厚的情感。
在這首小詞中,讀不到一句令人感覺“矯情”之語,詞語的運用簡練凝重。每一個音節的連線都有冷澀凝絕之感,猶如聲聲咽泣,壓抑沉重的氣氛就在這“幽咽泉流”中彌散開來,讓人艱與呼吸,又難以逃避。
比愛而不得更難受的我想應該是得到後又失去,未得到不知其好,便還有可能有其他事人填此遺憾或空白。得到又失去的人,從此世間只能孤獨行走,再無人能填充內心的空洞與悲傷,哪怕時間推移,想起來也是實實在在的痛。
願所有有情人都愛你所愛,得你所得,齊到老,共白頭!
-
4 # 秦觀魚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五代·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梅花引·荊溪阻雪》
宋·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閒影,冷清清,憶舊遊。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溼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
5 # 老陳寫詩文
孟郊《苦寒吟》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百憂集行》
李賀《老夫採玉歌》
這些都是描寫淒涼心境的經典作品,深入生活底層,關注百姓疾苦,在傳承文化時有深度的思考,有悲憤的控訴,有人文的關懷,有熱切的希望。
-
6 # 雲寄錦書來
《淒涼最在古詩詞》
有種淒涼叫生離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崔郊 (唐)《贈婢》
(求不得,愛別離,人生七苦,一句便佔了兩席)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元代張鳴善的《普天樂·詠世》
月有圓有缺花有開有謝,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過於離別。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
——[ 宋 ] 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
有種淒涼叫死別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陳陶 (唐)《隴西行四首》
真可憐呵,那無定河邊成堆的白骨,人早已變成無定河邊的枯骨,閨中妻子不長年音訊杳然,卻還在夢境之中盼他早日歸來團聚。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本是恩愛夫妻,不知不覺已訣別十年,強忍不去思念你,可終究難忘懷。你的孤墳遠在千里之外,沒有地方能訴說心中的悲傷淒涼。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認不出我來了,我多年四處奔波早已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漢·韓嬰《韓詩外傳》
翻翻十年前的老照片,看看父母親的樣子,“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願天下兒女常回家看看,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遺憾。
3.有種淒涼叫不遇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代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 宋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於千萬人中遇見你想要遇見的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幸運,更多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珍惜所有,活在當下!
有種淒涼叫無人懂得
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 柳永(宋)《雨霖鈴》
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馮夢龍《警世通言》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紅樓夢》
世界最大悲哀是不遇知己,無人懂得,那是靈魂的孤寂與憂傷。
世間最大的幸福,不是有人懂你的言下之意,更懂得你的如鯁在喉。
願你在阡陌紅塵得遇知己,一生懂你!
有種淒涼叫國破家忘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
——陸游(宋)《示兒》
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 (五代)《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人生最痛是顛沛流離,離家去國,是出身未捷身先死的英雄淚,是家祭無望告乃翁的不瞑目,更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世間最痛不過是國破家亡,其苦不堪說,其痛難言停。
-
7 # 蚊子安
《江雪》唐.柳宗元
這首被稱為史上最孤獨的小詩,是中年人真實的寫照,放在現代也照樣可以照進現實!中年以後的現代人,會感覺到發自內心的孤獨,即使你在觥籌交錯中感受到煙火氣息的濃郁,可是當聚會散場以後就會發現酒精只是暫時的麻醉了自己,周圍有太多需要依靠他的人,他卻缺少以後可以依靠的懷抱。
有一種孤獨叫做周圍人聲鼎沸,內心卻是孤獨相伴。
-
8 # 一葉孤帆行萬舟
我讀過一首非常淒涼悲切的古詩詞,讀罷悽美婉轉、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充滿了悲切,肝腸寸斷,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陰陽相隔,那就是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全詩如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寫給結髮妻子王弗的詩:你我夫妻離別已經整整十年了,努力強忍著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忘,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沒有地方給她訴說心裡的淒涼悲切。縱然我們夫妻現在相見,你也認不出我了。我現在滿臉塵埃、兩鬢斑白如霜。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你坐在小軒窗前正梳妝打扮,你我默默相顧,四目相對無言、唯有悽淚如雨下,料想到我年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蘇軾的這首悼亡詞堪稱千古絕唱。蘇軾十九歲時,與年芳二八(十六歲)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貌美,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蘇軾是沉重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此詞: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
9 # 殘陽暮裡酹江月
說一個不那麼知名的,清代詩人黃景仁。他一生到處奔波,大都在貧窮和病痛愁苦中渡過。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
雜感 -- 百無一用是書生清代:黃景仁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黃景仁短暫的一生,大都是在貧病愁苦中度過的。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別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詩人要外出謀生,不得不告別老母。此詩不用多解讀,讀來潸然淚下。
他還有一首,也很有名
綺懷十六首·其十五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
10 # 養生論語
當推庾信的《枯樹賦》
談到一代偉人毛主席晚年讀的中國古典詩、詞、曲、賦,就需要說一說毛澤東在疾病纏身的最後的歲月裡還一遍一遍吟誦《枯樹賦》,即使生命最後時刻主席亦可全文都背下!足見推崇之意
篇章太長,話不多說
只取最後幾句未意:
‘’桓大司馬聞而嘆曰: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
今看搖落,悽槍江潭;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譯文:桓大司馬聽了我的歌恐怕還會大發感慨:“當年栽種的柳樹,繁茂可愛。現在看到它們枯敗凋零,不能不令人悽傷。在短短的時間裡樹都老得不成樣子了,人又怎麼能經受得了年齡的催迫!”
-
11 # 文螢之
我個人讀過覺得比較淒涼的古詩詞,主要有:
1、崔珏《哭李商隱》: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2、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3、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陳陶《隴西行》:可憐河邊無定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6、《宛丘》: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7、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8、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9、劉過《唐多令》: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10、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桃花依舊笑春風。
11、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12、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13、柳永《雨霖鈴》: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4、李覯《鄉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15、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閒人不夢君。
16、《國風·秦風·黃鳥》:彼蒼天者,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17、《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18、《紅樓夢》裡黛玉的葬花詞: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
12 # 好孕母嬰
《釵頭鳳·世情薄》唐婉(南宋)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譯文】路由與唐婉本事伉儷情深,奈何陸母對這位兒媳甚是不滿,恐陸游因此而疏遠功名,荒廢學業,逼著陸游休妻。被迫分開後,兩人在沈園偶然相遇,陸游寫下《釵頭鳳·紅酥手》,唐婉回到家中,愁怨難解,於是和了這首《釵頭鳳·世情薄》。詞中描寫了唐婉與陸游被迫分開後的種種心事,直抒胸臆,美輪美奐。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初唐)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這首詩透過抒發詩人登樓遠眺,憑今弔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鬱悶的心情。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唐代)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譯文】這首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汙,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因有此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南唐)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淒涼悲傷。蘇軾寫給亡妻的這首悼亡詞,可以說是每一個音節都有冷澀凝絕之感,猶如聲聲咽泣,壓抑沉重的氣氛就在這“幽咽泉流”中彌散開來,讓人艱與呼吸,又難以逃避。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北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蘇東坡用了十年都捨棄不下的,是那種相濡以沫的親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沒有了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失去了伴侶後孤單相吊的寂寞。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南宋)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片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片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雲之中尋覓一位立於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餘味無窮。
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譯文】此處的將軍指李廣的孫子——漢將李陵,一個因為沒有援軍,兵敗投降,無家可歸的“漢奸”。而他的友人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節不屈。再看《答蘇武書》中“子歸受榮,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禮義之鄉,而入無知之俗;違棄君親之恩,長為蠻夷之域,傷已!”更覺悲傷。
-
13 # 堃舍傳播
聽過這首嗎?
書哀(宋代 梅堯臣)天既喪我妻,又復喪我子!
兩眼雖未枯,片心將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見珠,掘地可見水。
唯人歸泉下,萬古知已矣!
拊膺當問誰,憔悴鑑中鬼。
還有這首
老夫採玉歌(唐代 李賀)採玉採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嫋嫋。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
再來一首
秋冬之交雷電大作(元代 葉顒)蓐收行秋將滿秩,解印榮歸嚴辦集。
清道迎冬俟臘來,積雪嚴霜應有日。
遺蝗入地作年豐,禾黍登場吾事畢。
九月中旬之望夕,天大雷霆轟霹靂。
蝦蟆蚯蚓盡出遊,碧潭驚起蛟龍蟄。
炎炎溽暑勝暮春,赤日行天欲焚炙。
玄英勒駕遽奔迥,意恐中途例遭殛。
電掣金蛇走林莽,勢似金桴擊天鼓。
浮花浪蕊亂青紅,痴蝶狂蜂恣飛舞。
唯貪過眼暫繁華,寧慮來年百斯苦。
應是蒼生罪惡深,過犯彌天致天怒。
我願天公憐赤子,撫綏恩育宜如故。
渴飲飢餐貴得時,夏熱冬寒合常度。
寄聲司令省厥躬,燮理陰陽勿乖誤。
最後一首
淒涼犯·蕭疏野柳嘶寒馬(宋代 張炎)蕭疏野柳嘶寒馬,蘆花深、還見遊獵。山勢北來,甚時曾到,醉魂飛越。酸風自咽。擁吟鼻、征衣暗裂。正悽迷,天涯羈旅,不似灞橋雪。誰念而今老,懶賦長楊,倦懷休說。空憐斷梗夢依依,歲華輕別。待擊歌壺,怕如意、和冰凍折。且行行,平沙萬里盡是月。
結束!
-
14 # 月盈紅袖
李煜的《浪淘沙》一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刻劃了一個愁苦無依的亡國之君的悽苦愁思。原詞如下: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詞的上片用倒敘手法描寫夢醒之後的情景:晚春深夜,重簾輕垂,淅淅瀝瀝的雨聲不斷傳入耳中,敲打著詞人悲涼悽惻的內心,眼看這美好的春光在潺潺雨聲的浸淫之下,也如自己的故國一般即將成為過去;這時,詞人筆鋒陡轉寫道“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只有在夢裡,才能忘記自己是亡國之君,也只有在夢裡,才能享受到片刻的歡愉和真切的情意,這幾句短短數字,卻字字如針,深刻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錐心痛苦,一個“貪”字,極盡詩魂。
詞的下片寫孤獨的詞人怕憑欄遠眺看到昔日的宮闕樓閣,怕念起自己的千里江山,欲見不得,“別時容易見時難”,在一易一難的鮮明對照中輾轉流連,壯現了詞人悔恨交加的故國情思和永別故鄉的無限哀愁,最後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排山倒海洶湧而來的改朝換代之變對於“生於後宮之中,養於婦人之手”的皇帝李煜來說無疑是人生命運的“天上人間”,落花流水,春光盡逝,將悲涼、痛苦、傷心、悔恨,交織著絕望與希望的思想感情推向極致。
他的詞如泣如訴,以形象的借喻,忘情的詰問,憂憤的愁思,悽絕的曲調,深層地體現了作者痛如心死的恍惚和巨大災難後的無奈,像是究詰人生一般回顧故國往事,把難以說明的去國之思、失國之悲、亡國之恨全部納入悽苦之中,那麼浩蕩無盡、奔流不息的愁思,悲痛難言……由此誕生了詞史上最為痛徹人心的作品。
-
15 # 原因易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蘇東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看到有回答已經寫到這首了,但是好的詩詞就跟好的偶像一樣,不會因為喜歡他的人多,我們就不再喜歡他了。
廢話不多說,先附上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1、背景
首先明確一點,我們不是當事人,所以無論再分析,也不能做到跟作者感同身受,但是瞭解一些作品的背景,有助於更好的貼近作者當時創作的心境,哪怕只能貼近一點點,也應該去做,畢竟這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
眾所周知,《江城子》是一首悼亡之作,是蘇東坡為悼念自己的亡妻王弗所作。
東坡19歲時與第一任妻子,年方二八的王弗結合,二人舉案齊眉,恩愛有加。王弗不僅貌美,對東坡的家人恭順有禮,且蕙質蘭心,頗具才情,能與東坡賞風月,話古今,二人堪稱知己。
東坡為人豪放爽朗,心直口快,王弗內斂柔嘉,常在東坡身邊對其為人處世予以提醒,方使東坡不至於得罪人而被記恨打壓。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王弗在27歲時不幸離世,唯留東坡一人在世間浮沉。所愛之人與自己陰陽相隔,跨越不了的生死之距,令東坡痛徹心扉。
十年後的深夜,亡妻忽入夢,喚起東坡深藏已久的情意,遂提筆寫下這首《江城子》。
2、解譯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你離世後的這十年,對我而言,度日如年,卻又轉瞬即逝。人的一生能有幾個十年。我的生活還是在繼續,世事繁雜,不能朝朝暮暮記你在腦海,但你卻一直在我心頭。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你葬在眉山,我如今卻身在密州,離你如此遙遠。這種淒涼,無人能懂。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縱然你我二人能再重逢,想必你也是不認識我的,紅塵的煩擾已讓我的臉上和心靈滿是疲憊,鬢角也有了華髮,我已不復年少。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許是上天憐我思念之苦,在這個夢裡,忽然讓我回了故鄉,還是熟悉的窗前,你正在梳妝,恍若當年。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你我二人相見,沒有親暱之舉,沒有互訴衷腸,大概只有彼此的眼淚能勝過萬語千言。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料想在月光清冷的夜晚,在那長著短松的山崗上,你也是日日年年為我思念憂心。
3、反差
提起蘇東坡,能說的太多,可說的也太多。他能滿山溜達找和尚聊天,能自己發明美食,能為百姓治水修堤,能自己制墨差點燒自己房子,能牽條老狗在田間給人講鬼故事…他的才華,他的成就,他的人格魅力,能讓一千年之後的人也為之傾倒。
“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心安處是吾鄉。”大概東坡的性格特點太鮮明,以至於大家給他貼上了豁達灑脫的標籤。
因此,當這種深入骨髓的淒涼和悲傷出現在一個如此樂觀的人身上時,給人的悲切會遠遠大於一個平時本就傷感悲慼的人。
東坡,樂觀是他,悲傷是他,意氣風發、躊躇滿志是他,滿心悲慼、傷時感懷也是他。斯人已逝,佳作永存。他還是離我們這樣近。
-
16 # 起而論道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
17 # 麗春辰諾
我聽過(宋)李青照《念奴嬌·春情》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這首詞道出了作者春寒中,無盡的悲切與淒涼。
-
18 # 迴歸極樂淨土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初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首詩透過抒發詩人登樓遠眺,憑今弔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鬱悶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會意義。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南唐)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全詞語言明淨、凝練、優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透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南宋)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古代詞人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辛棄疾的這一首,卻沒有人認為可有可無。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片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片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雲之中尋覓一位立於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餘味無窮。
《天淨沙·秋思》馬致遠(元代)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淒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它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
-
19 # 夜畫江湖
最受觸動的兩句詩: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全詩如下:
夢微之
[ 唐 ] 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
20 # 楊老師和他的學生們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回覆列表
首推蘇軾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