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今年25,報了個大專!但是想充實一下自己的知識和閱歷!想多看書,但是不知道該看什麼書。工作的專業技能類和雞湯類的就不要推薦了!主要是想豐富一下自己的知識。沉澱一下自己!想透過讀書來填充自己,有什麼好的推薦,感謝!
15
回覆列表
  • 1 # 評論班前班長

    你25歲的年齡,的確需要多看點書,一來充實自己,一來能讓自己有個沉澱積累。我推薦看正規的書籍。第一中外古典名作,歷史名作,近代名作。第二 名人傳記。第三 唐詩宋詞。 最好每天背誦一首 ,給自己個硬任務。其次,中外近代-現代詩。最好先去圖書館,那兒有編排分類好的書籍,你可以選擇你需要的。廣泛閱讀,獲益匪淺。腹有詩書氣自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 2 # 人間軼事

    樓上的回答已經很全面了,四大名著必看,詩詞支援背誦,要背那種名篇名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多體會一下社會人際關係,有好處,看小說既可體會人生,又能增加文化知識,也不枯燥,可選池莉、蔣子龍、金庸小說,不支援看現在的網路小說,純鬼扯消磨時間,浪費人生。

  • 3 # 在下千城

    再次,2017年上半年讀過的書單也附上。

    最後,一些讀書感悟,也附上,供參考

    1個讀35本書(感悟篇)還有方法篇,奈何篇幅太長了,下次再回復

    2年前,我是一個拉低全華人均閱讀量的人(小於5本/年)。

    1年前,我開始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閱讀量開始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2個月前,我每月讀書量大概在4-8本,這對於堅持讀書的人來講只算是平均水平吧。

    這個月,當我回過頭做月度總結的時候,仔細數一數讀過的書,發現自己讀完了35本。

    而且,現在我不僅明白自己要讀哪些書,為什麼要讀,怎麼讀;我也開始在簡書上堅持日更寫作,開始做PPT、思維導圖,在線上做主題分享、和小夥伴們拆書、抱團進步。

    1、步行時代(1個月0-1本)

    步行時代的讀書,或許都不叫讀書,而應該叫“隨手翻翻”、“拿起看看”。我從不會主動在網上買書,也不會下載電子版。

    除非在機場候機、火車站候車的時候會走到書店看一看,平時我路過實體書店都不會往裡面邁一步。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在讀書的步行時代的我,對“讀書”完全沒有概念,既不在自己的計劃表裡,也不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裡。

    讀書?你誰啊?Who Cares?

    讀書的步行時代

    2、單車時代(1個月1-4本)

    經歷了20多年漫長的步行時代,我突然開始為自己焦慮,快三十而立的人,家業一無所成。於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各路大神一樣成功,從哪裡入手呢?思來想去,只好從讀書開始吧,誰讓咱笨,想不出別的好辦法呢。

    終於,我開始邁入了讀書的單車時代。記錄裡,第一本書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還特意去搜尋了三毛的真實錄音(連結在這),當時還感動的稀里嘩啦的(好吧,作為一個男士,這事我表示很無奈)。

    或許正因為這本書,也或許三毛的錄音觸動了心靈深處,我發現書真是一個充滿未知和魔力的世界。所以,我開始主動去讀書,但作為一個讀書小白,既不會買書、選書,更不懂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所以只能做到偶爾週末有空的時候翻一翻。

    而且單車時代的我,讀書往往很難堅持讀1個小時(騎車久了也累呀)。有時候感覺讀書很痛苦,書中講述的內容和我又有什麼關係呢?我看它幹嘛呢?有什麼意義嗎?

    不過,雖然很痛苦、有很多疑問,但單車時代的我,多少還是掛念起讀書來,沒事的時候看看書吧。

    讀書,I Care You!

    讀書的單車時代

    3、汽車時代(1個月4-8本)

    又經歷了漫長的1年多的單車時代(加起來也不到20本),這期間我考上了博士,作為一個工作後再考博的人,最直接的壓力就是未來幾年將不再有穩定的工作收入。

    最開始的時候,我經常早上醒來感覺心慌。因為以前有工作,上一天班就能拿到XX元(年收入/365天,請自行腦補數字)。現在沒有工作了,每天一睜眼,就感覺今天又丟了XX元,這個揪心吶。

    所以我就想,那我該做什麼事,能和這XX元等價,甚至這件事的價值超過XX元呢?這樣不就心理平衡了嗎?又思來想去,我還是選擇了讀書。原因嘛,還是自己笨,想不出別的辦法。

    所以我開始真正的、主動的、積極的去讀書,也給自己入手了Kindle,開始在噹噹、京東、百度網盤等各種渠道買書、下載電子書,也正式邁入了讀書的汽車時代。

    汽車時代的讀書量有了大幅的增加,每個月穩定在4本以上,關鍵是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僅覺得讀書很有樂趣,而且發現書籍很有營養,就好比一日三餐一樣,每天都需要讀一點書來給大腦增加儲備。

    讀書,I Need You!

    讀書的汽車時代

    4、高鐵時代(1個月8-20本)

    當你有了汽車,就是擁有了新科技,科技發展是指數型爆炸的,所以從讀書的汽車時代邁入高鐵時代並沒有花很久,大概6個月左右。

    讀書的高鐵時代與前面三個時代的本質區別在於:你不用自己走路、不用自己蹬車、不用自己開車了,而是隻要坐著就好了。所以就騰出了時間和空間,開始對讀的書進行“思考”。

    我認為,讀書的高鐵時代是讀書過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也可能就是所謂的“讀書能改變命運”這句話產生的起點吧。

    在高鐵時代,我在讀書中、讀書後開始“不安分”的去思考(誰讓自己在高鐵上坐著閒得慌呢)。雖然這個時期形成的觀點並不深刻,但對於涉及到自己讀過的書中的內容,還是可以具備自己獨立的分析和判斷的。

    讀書的高鐵時代也衍生了另外一個產物,因為我們騰出了兩隻手(不用握車把手、方向盤了),所以就開始了“寫作”。這時候我姻緣般的遇到了簡書,恩恩愛愛、親親我我,也就有了這日更的100多篇文章。

    所以,我在讀書的高鐵時代會潛意識的給自己提要求,你要讀書、要寫作、要如何如何,不然在高鐵上閒著也是閒著,多無聊啊。

    讀書,I Want You!

    讀書的高鐵時代

    5、航天時代(1個月20-50本)

    人是充滿慾望的,在地球上玩久了,總是惦記著啥時候能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所以從讀書的高鐵時代,也就被這股慾望的力量,推到了讀書的航天時代。挑戰自我,堅持提升,開啟高效學習的精進之路。

    但從地面到太空,這必然會有本質的變化,高鐵和航天飛船完全不是一回事,用的燃料也有本質區別,用開高鐵的方法開飛船,那頂多和海平面肩並肩,所以,我們要按照航天時代的模式進行讀書。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任何一個宇航員都必須學會開航天飛船,以防發生了意外事故,必須保證有人能駕駛飛船安全返回地球。而這必備的開飛船技能就是正確的讀書方法(你想呀,連飛船都不會開,怎麼能飛天呢)。

    但光會開飛船也是不夠的,每個人在飛船上都有各自的任務,宇航局可不是送我們去走太空舞步的。所以你還要至少會做PPT、思維導圖、手繪、做筆記等等中的一項技能,這樣你在航天時代才不會落伍。如果這些技能我們都會,那就快來當船長吧。

    此外,航天飛船也不是漫無目的上太空的,不然燃料不足怎麼辦,所以肯定得明確的知道,到底是去月球呢,還是去水星呢,還是去冥王星呢?而這個目的性,就是主題閱讀。這也是無數讀書大咖傾力推薦的讀書方法,經典、有效地一塌糊塗。

    掌握了正確讀書方法,又會主題閱讀,還會一系列酷炫的PPT、手繪等輔助技能,你的閱讀速度和讀書效果就會有質一般的飛躍。相信我,你會愛上這種前所未有的讀書快感。

    讀書,I Love You!

    讀書的航天時代

    6、傳送門時代

    科技的發展永無止境,讀書的時代也會不斷變遷。一年300本的閱讀量並不是讀書的終點,也不應該是我們讀書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書籍只是知識的載體,我們讀書是希望從書籍中將知識提煉出來,並加以吸收和內化。所以讀書的航天時代再向前發展,就是傳送門時代,這也是我們真正追求的時代目標。

    在這個時代,書籍就是知識的傳送門,知識和我們分別站在傳送門(書籍)的兩邊。讀書,就是將知識從左邊傳送到右邊的過程,讓知識融入到我們的身心、思想,讓知識重塑一個全新的自我。

    讀書,For Life Long!

    讀書的傳送門時代

    7、總結:你的時代你做主

    以上就是我的閱讀極簡史,在經歷了四個讀書時代後,目前我剛剛進入航天時代。而且透過這篇文章,我不僅梳理清楚了自己的讀書歷程,也更加清晰地知道“我為什麼要讀書”。

    我們可能無法透過讀書改變命運,無法透過讀書改變世界,但至少可以透過讀書改變自己。

    我們將成為一個時刻充滿自信、飽含思想、蘊含智慧、內心無比強大的自己,甚至現在都無法預測到的,比這個還要優秀的自己。

    所以,請堅持讀書,用未來一個更加閃亮的自己,驚豔當下的讀書時代。

  • 4 # 水煮白開水

    謝邀 看你自己的興趣吧 我個人比較喜歡人文社科類和歷史類 易中天 資中筠 周有光 王小波 陳寅格等等的作品都非常值得一讀的 我個人看書非常雜 建議不要只讀某一個人或者某一類書 “書要雜讀 業要精鑽” 加上自己的思考和消化方能使你的知識面有足夠寬的拓展

  • 5 # 生鮮小咖

    這個我有經驗,好久沒看過書,最近拾起來了,每天早晚地鐵上看,偶爾在家也看,一個星期一本。最先是參加一個讀書會,21天讀完一本書,每天寫300字以上讀書筆記,這個寫筆記到最後我沒堅持住,但讀書習慣保持下來了,一直到現在!

    短短2個月,已經讀完8本。我沒有用kindle看,都是買的紙質書,就是為了養成習慣也是為家裡多點藏書,讓孩子也能感受這個氛圍。

    我是根據工作和愛好來的:

    科技網際網路系列:比如蘋果的已看完兩本《瘋狂的簡潔》《蘋果》,谷歌已看完一本《重新定義公司》,還有一本《未來之鏡》待看。下一次這一型別的我會看facebook的。

    鄉土文學系列:已看完同一作者的三本《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神聖家族》,再把她還有一本散文集看完會看費孝通的《鄉土中國》

    工作方法系列:已看完《極簡工作法》《讓天下沒有陌生人》《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下一次會看運營相關了,已經備了《運營之光2.0》,還會找深度一點的麥肯錫工作方法的書來讀,還有品牌方向的《定位》《引爆點》

    家裡現在已經備有5本待讀的書。看到沒有,看完一類書你完全知道下一本該選哪個方向。

    建議你先看這本《書都不會讀,還想成功》,就知道怎麼選書看書了。

    最開始選書不要太深奧的,要有興趣看下去的,培養習慣。

  • 6 # 麻婆豆腐放點鹽

    多看些歷史書和紀實文學的書吧,歷史上的事情每天都在重複發生著,看通了歷史就知道如何做事做人,而紀實文學則沒有那麼多矯情的無病呻吟和雞湯,推薦幾本:歷史書柏楊的《通鑑紀事本末》;紀實文學《喀布林的星空》,講的是一個華裔女記者被恐怖分子綁架最後獲救的事;王樹增的《抗日戰爭》;以及我覺得不亞於權力遊戲的《大秦帝國》,大秦帝國是小說,很容易啃進去。

  • 7 # 麥子說故事

    說句實話哈,如果你之前就很少看書的話,一些大神給你推薦的書,你也看不懂。

    每個人都是從小孩子長大的,飯要一口一口吃,你沒有學會爬就想學會跑?就不怕摔斷胳膊摔斷腿?

    年輕人,彆著急,打好基礎才是重要。

    給你推薦一些深奧的書籍你又看不懂,這還不是浪費時間。

    還什麼技能類的,雞湯類的不要推薦了~說得好像是技能很牛逼,心態棒棒滴那種感覺。

    技能書不要,雞湯書不要,拿你要什麼書?《十萬個為什麼》?還是國學經典?要不要《紅樓夢》還是《水滸傳》

    一看問題描述就知道提問者基本是沒讀過書,也根本不存在什麼所謂的知識和閱歷。

    真有知識和閱歷你會不知道看什麼書?

    只要你開始翻開了第一本書,書中作者自然會提到很多書,根據這個衍生下去,你會沒有書讀?

    現在的年輕人啊,就是太浮躁。就想的是別人把所有的東西都丟給他,說的是乾貨,然後一下子就搞懂了這個世界一樣。

    基礎沒有打好就先打基礎,給你推薦高難度的書你也讀不懂。

    把心態放好,從基礎做起,沒得哪個高樓大廈是不需要好好修地基的。

    每本書都有它的價值,你沒有讀過很多書,你特麼的根本不知道自己適合讀什麼書好嗎?別人給你說的什麼是好你就什麼是好了,你只有自己讀了很多書你才曉得,哪些書適合自己。

    還是不忍心看不不得書讀,這是我今年讀的書,自己挑選一下吧。

    我反正覺得我讀每本書都有收穫。

  • 8 # 自由小小影

    在這裡我向你推薦一些值得看得,中外經典書籍。

    1、聖經

    簡介:開啟西方精神世界的鑰匙沒任何一本書像它這樣深刻地影響了西方人的思想與生活

    2、論語

    簡介:華人的《聖經》兩千年中國政治倫理與社會倫理的基石“半部論語治天下”

    3、物種起源

    簡介:一部劃時代的著作19世紀絕大多數有學問的人改造世界觀的開端最先提出人是由類人猿轉變而來的觀點

    4、全球通史

    簡介:現代社會的《資治通鑑》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歷史著作由歷史學家運用全球觀點囊括全球文明而編寫的世界歷史

    5、君王論

    簡介:一本譭譽參半. 不可不讀的奇書歐洲歷代君主的案頭書, 政治家的最高指南權力鬥爭的教科書

    6、史記

    簡介:一部治國安邦. 立身處世的最佳教科書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雙跨文史學界的不朽鉅著

    7、孫子兵法

    簡介:兵家韜略之首, 人類智慧之源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克敵制勝的藝術, 創造奇蹟的科學

    8、三國演義

    簡介:一部寫戰爭中權術謀略的書中國章回小說中的開山作品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

    9、戰爭論

    10、水滸傳

    簡介:第一部成功的白話長篇小說曾備受一代偉人毛澤東推崇的英雄傳奇“誰不看完《水滸》就不算華人”

    11、曾國藩家書

    簡介:“從政要學曾國藩”“道德文章冠冕一代”一個學者對讀書治學的經驗之說

    12、毛澤東傳

    簡介:一個無法迴避的偉大的名字瞭解毛澤東本人思想發展歷程的嚮導一部生動深刻的可資相信的傳記

    13、湯姆叔叔的小屋

    簡介:引發、推動廢奴運動的驚世之作美國南北戰爭的導火線之一第一部被譯成中文的美國小說

    14、紅與黑

    簡介:歐洲文學CROWN上最為璀璨的藝術寶石開創後世“心理小說”的先河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

    15、紅樓夢

    簡介:開談不說《紅樓夢》, 讀盡詩書也枉然一本不讀就是人生極大遺憾的書中國文學史上的無上珍寶

    16、悲慘世界

    簡介:一幅再現巴黎人民起義的輝煌畫卷反映法國現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長篇史詩人類文學史中一塊不朽的勝地

    17、百年孤獨

    簡介:20世紀西班牙文最傑出長篇小說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代表作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製

    18、老人與海

    簡介: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歷練做題材只有精神的勝利才能使我們感動, 為其悲壯而落淚

    19、國富論

    政治經濟學第一部偉大著作書中凝結的光輝思想改寫了人類經濟史確立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20、胡雪巖全傳

    簡介:經商要學胡雪巖胡雪巖成了一座開採不盡的寶藏經世致用的處世運籌學

    21、飄

    簡介:本世界文學中通俗性與經典性完美結合的典範之一歷經半個多世紀而長銷不衰的愛情經典美國內戰時期的羅曼

    2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簡介:生活的教科書,執著於信念而堅韌不拔的崇高人格的展現影響了一代人的經典譯作

    23、西遊記

    簡介:充滿神奇幻想的浪漫主義傑作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優秀的神魔小說思想性和藝術性都臻於第一流的偉大作品

    24、吶喊

    簡介:一聲來自黑暗社會的吶喊一位做人作文導師所留下的一部華人自警必讀的教科書一部毛澤東終身珍愛的聖書

    25、小王子

    簡介:與《聖經》同樣暢銷的世界名著一本值得你一生閱讀並去體會的書一則關於生命與生活. 愛與責任的寓言

    26、本草綱目

    簡介:東方藥學巨典,取之不盡的中華醫藥學知識寶庫一部有著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27、昆蟲記

    簡介: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謳歌生命的詩篇

    28、傾城之戀

    簡介:一個有著完滿結局但透著悲涼的成人童話普羅大眾表現“文學修養”的指標學院精英和文藝青年的必讀經典

    29、一千零一夜

    簡介:中古時期阿拉伯各族人民集體智慧的成果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世界文學寶庫中一串璀璨的明珠

    30、堂吉訶德

    簡介:人類文學史上最優秀的虛構作品一部膾炙人口的世界名著歐洲長篇小說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31、變形記

    簡介: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經典作品從那極度的變形與誇張裡體會生命的悸動與衝突展示了我們人性內部的黑暗王國

    32、吉檀迦利

    簡介:一種對生命的歌唱,一部具有高度文化價值的藝術作品對人生理想的思索與追求

    33、歐也妮·葛朗臺

    簡介:巴爾扎克最出色的畫稿之一世界文學史上的不朽豐碑沒有毒藥. 沒有尖刀. 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

    34、哈姆萊特

    簡介:一幕令善良與醜惡的心同時震顫的戲劇莎士比亞戲劇王冠上最光輝的一顆鑽石對人生意義

    35、簡·愛

    簡介:全世界能閱讀小說的婦女必讀的經典之作昂然矗立的女權圖騰柱從拜讀它開始踏入英國乃至世界文學的欣賞園地

    36、雷雨

    簡介: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面旗幟中國年輕的話劇藝術成熟的標誌遠看《紅樓夢》, 近看《雷雨》

    37、茶花女

    簡介:可憐一卷茶花女, 斷盡支那蕩子腸開創了法國“落難女郎”系列的先河中國第一部被翻譯過來的外國小說

    38、神曲

    簡介:中世紀的史詩,具有巨大的思想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偉大詩篇歐洲文學史上的曠世奇作

    39、夢的解析

    簡介:人類科學史上具有特別意義的分水嶺揭開人類心靈奧妙的偉大著作精神分析學的奠基石

    40、雪國

    簡介:一種空靈的虛無的藝術至境表現了日本人的內心精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傑作

    41、邊城

    簡介:一幅詩情濃郁的湘西風俗畫真實的美和貼近人性的關懷一件只能為文字所包容的藝術品

    42、喧譁與騷動

    簡介:南方種植園制度的一曲“輓歌”龐大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的代表作之一一部講授創作技巧的教科書

    43、復活

    簡介:19世紀俄國生活的百科全書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的復活提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

    44、罪與罰

    簡介:19世紀的不朽名著一部卓越的社會哲理小說為後來的現代主義創作方法開了先河

    45、四世同堂

    簡介:一幅巨大的生活畫卷一部感人的現實主義傑作一部民族的痛史

    4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簡介:對人生的命運與價值的關注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詮釋了生命之中某種不曾泯滅的真理

    47、圍城

    簡介:一部新的《儒林外史》令人回味無窮的“知識與智慧”的閃光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

    48、情人

    簡介:法國新小說派的代表作之一一種靈與肉. 愛與欲相分離的愛情寫盡了愛情的本質

    49、西廂記

    簡介:元雜劇中最優美宏偉的大型喜劇元雜劇的壓卷之作與《紅樓夢》並稱為“古典文學的雙璧”

    50、蘇菲的世界

    簡介:一個將學術作品通俗化的傑出範例一本最佳的哲學入門讀物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

    51、瓦爾登湖

    簡介:美國環境運動的思想先驅一本清新. 健康. 引人向上的書一部自力更生. 簡單生活的指南

    52、穆斯林的葬禮

    簡介:第一部成功地表現回族人民生活的長篇小說一個平凡而又閃光的穆斯林世界現代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葩

    53、冰心散文選

    簡介:一種記敘著“愛”的哲學,一種恬靜淡雅而又寬容的美,一個溫潤清新的精神世界

    54、日瓦戈醫生

    簡介:當代蘇俄文學中最優秀. 最有價值的作品一部知識分子的命運史一個動人的個人經歷的見證

    55、美的歷程

    簡介:中國美學經典之作從歷史的宏觀角度理出中國美學思想獨立發展的來龍去脈引領讀者走進金碧輝煌的美學宮殿

    56、麥田裡守望者

    簡介:現代文學十大經典之一,一本可以讓人一口氣讀完而掩卷深思的書離經叛道的主人公激起了無數讀者內心的共鳴

    57、伊索寓言

    簡介: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一本書,它對西方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影響最大。

    58、活著

    簡介:一部具有中國意味的小說深刻體現了中國老百姓的生存狀況從另外一個角度解讀生活

    59、我的精神家園

    簡介:你們有沒有被告知過:生活中有某些更重要的確良東西值得腫穎而出、被我們體驗

    60我與地壇

    簡介:史鐵生回顧了殘疾之後的心路歷程,寫出了自己“涅盤”的經歷,寫出了對生命的參悟,寫出了激勵生命的人間親情。

  • 9 # 網路專案揭秘

    大學三年我讀過書的書應該不下400本,導致我現在看書的速度非常快。

    但是總有一些書能夠影響我很久,裡面的一個人物、一段情節、甚至是一句話,在我日後的某一個時刻想起來,依然感慨十足。

    這些書就是可以擁有這些魔力,給我目前短短的人生軌跡打下深刻的烙印,或許會一直伴隨著我,影響我的一生。

    我想把這些感動拿出來,分享給你們。

    國外文學

    1、殺死一隻知更鳥

    推薦理由:

    《殺死一隻知更鳥》獲得1961年普利策獎,而由其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則獲得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

    畢加索在小的時候能把牛畫的栩栩如生,而經過幾十年的藝術沉澱後轉型成抽象派,寥寥幾筆就能把牛的靈魂和精髓定格在紙上。哈珀的文字也是,平淡直白得如同白開水,但是字字珠璣力拔千斤。她能把小女主人公(抱歉我很久之前看的已經忘了他們的名字了)和黑人保姆的拌嘴寫得令人忍俊不禁,小主人公和弟弟捉弄怪人時的場景讓我們又好笑又無奈,而最後怪人救了熊孩子以後的描寫讓我們感動又深思。

    這本書裡存在著反對種族歧視、反對性別歧視、反對殘疾歧視的觀點。而這些高深的政治學觀點都是透過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女孩兒的角度進行描寫的,也就是說,哈珀把政治敏感的議題和一個兒童天真的行為語言結合起來,你可以想象下哈珀駕馭文字的能力有多麼可怕。

    這是一本必讀,而且值得反覆讀的小說。她教會了我什麼是真正的貴族精神(阿蒂克斯律師),真正的貴族精神,是包容,是正義。

    2、燦爛千陽

    推薦理由:

    我對小說的要求不低,價值觀、文筆、情節、敘述……這些都要考量進去。燦爛千陽從我開啟的那一刻我就放不下手,而且我還記得我是在飛機上看完的,然後找空姐要紙巾擦眼淚。小說的末尾對兩個女人的描寫(我記得好像是有一個死了)在當時的我看來就像是一個電影片段一樣, 在我腦海裡慢慢地過,我不停的想象出這些畫面,然後感動得淚流滿面。

    當然譯者的水平也十分強大,我從頭到尾都驚歎於譯者文字那種如同毒癮一般的感染力。

    從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知道政局動亂給人民帶來的傷害、性別歧視給婦女帶來的痛苦。胡塞尼用精煉純熟的文筆把這一個個鮮活的血肉之軀呈現在你的面前,痛苦延綿不絕,而你在絕望之時卻能看到那一絲人性的光環。

    這本書太過於成功以至於當《群山回唱》出來後我迫不及待地買來讀,結果大失所望,敘事的手法過於混亂,我甚至還懷疑自己是不是買了盜版書……

    3、達芬奇密碼

    推薦理由:

    你需要這種哥特式的小說,來告訴你自己,原來這個世界還有這種組織,還有這種東西。,從而保持自己旺盛的好奇心。

    與前面兩本書不同,丹·布朗的小說(尤其是哈佛教授系列)沒有太多的思想性,但他小說的魅力在於,他具有以假亂真的超現實主義魔力。他的書千萬不要在期末考試的時候看!!!千!萬!不!要!因為太吸引人了你看第一頁就想一直看到最後一頁。

    布朗先生的書對我的幫助還是非常大的,就算他的書沒有太多的思想性,但是,第一,作為一個純粹的文學作品來欣賞,他的敘事手段,場景描寫無可厚非(人物刻畫依然不足),看他的書對自己寫作還是有一定的幫助的。第二,他的故事都是根據歷史上真實的組織進行改編的,但因為我們都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所以不清楚整個故事究竟文學加工到了什麼程度,但是也就是這種以假亂真的手段,賦予了我極其強烈的好奇心,做了更多的further research,也學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這種further digging的習慣其實對我們的成長幫助不小。

    4、荷馬史詩

    推薦理由:

    荷馬史詩只是希臘神話裡特別小的一個片段,整個古希臘神話是一篇非常恢宏壯麗的圖景。希臘神話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小覷(支撐西方文化體系的三大支柱: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古羅馬的法律制度,基督教文明),希臘神話不僅僅是一部文學價值非常大的著作,更是瞭解西方文化的途徑之一。

    另外推薦這本書,非常新,全綵印刷,語言生動,可當作希臘神話的入門書來讀(中信出版社的書質量還是非常有保障的!我是心甘情願地給作者打廣告因為寫得確實不錯小總結:文學的特點在於,它不會給你帶來太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它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你獲得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你置身於另外一個世界,去體驗,去感知一個完全不同於你眼中的世界的世界。

    中國文學

    1、三體

    推薦理由:

    三體所獲得的成就我就不多說了,我想著重說說三體這本書所表達出來的思想。

    很多評論家都會說大劉是左派,我個人是不太喜歡把文學作品完完全全用政治去解讀。但是,我覺得大劉的作品已經可以被稱為史詩小說了(像《權利的遊戲》那樣),大劉的整部小說是在採取一部分史實的情況下,在綜合了物理、天文、哲學的思考下,構建出了一個全新的哲學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並由此推匯出一系列的事件和連鎖反應。這種磅礴的寫作手法真的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嘗試的。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大劉的文筆沒辦法支撐起那麼龐大的世界,生動的描述,有,但是深刻的描述,很少。

    但我依然要推薦三體,因為人性是共通的。從人類前後對智子態度的轉變,就算荒唐,但絕非虛妄。

    2、圍城

    推薦理由:

    我個人非常喜歡兩位中國文學家,一個是魯迅,另一個就是錢鍾書。如果說魯迅的語言像一把柳葉刀一樣把人體進行千刀萬剮的剖析,錢鍾書的語言就像是寶石一樣,清透、空靈,但是不失力量。

    錢鍾書和楊絳先生一樣,文字都有一種特別難得的乾淨(本想說“身上都有一種難得的清淨”,還是改了,說得我好像見過兩位泰斗一樣QAQ)。一個文學大家骨子裡的乾淨、純粹,那種渾然天成玉石一般的優雅,不是一個心懷世俗和雜念的人能達到的境界。

    我會經常看這對文學CP的作品(楊絳的《我們仨》適合在機場看,不信你試試),有時候心氣浮躁,看完就會好很多。所以我推薦給你。

    這個時代,缺乏的是沉澱。

    3、魯迅全集

    推薦理由:

    魯迅的作品,過去不會過時,現在不會過時,未來也不會過時。

    現在中國很多社會現象,都可以從魯迅的作品裡找到蹤跡,魯迅對華人的洞察毒辣得精準。但是他的作品與其說讀,不如說是需要細細品嚐,因為他的作品以散文見長,而散文的邏輯性並不強,很多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所以需要品。

    我們很多人初中的時候絕對學過長媽媽,孔乙己,那時候覺得雲裡霧裡,你現在回過頭再讀,感受不可能不會變。我現在看長媽媽都會熱淚盈眶。

    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魯迅值得用十年去讀。

    社會學

    1、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推薦理由:

    這本書爭議不小。我自己看了覺得非常受用,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後,他們的回答是,這本書說的東西我都知道啊。

    然後問他,那你能像他這麼一步一步地推匯出來麼?然後我的朋友就不說話了。

    我認為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他說的中國文化,不管是中國集體主義文化,還是酒文化,還是柴靜的“繁殖戀”,都是我們生活中耳熟能詳的。但孫先生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能從兩千年的中國文化,一步一步地推匯出這些現象,形成他自身的一套理論。

    看完這本書,我相信你會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會了解現在中國的這些文化現象都是深深植根在兩千多年的傳統下,經過漫長的變化和演進固定下來。當然,我需要事先提醒的是,孫先生是接受過非常正統的法律教育的,外加上是臺灣人,使用繁體字(當然中信出版社的版本是簡體字)。所以他的行文非常具有邏輯,非常嚴謹,讀起來會特別燒腦,精力一旦不集中就會失去邏輯主幹,then focus on the branches.

    2、公正

    我不清楚有多少人知道這本書。先說下這本書的影響力吧,擼主我是某985高校法學狗,身邊同樣是帝都的法學狗,都會被他們的法理學教授要求去看這本書,或者去聽這門課。

    這本書是對桑德爾教授講課的摘錄,不是特別全面,翻譯也不算完美,所以還是建議感興趣的朋友去看影片:

    網易公開課----公正

    這本書可以讓你從生活中最小最小的細節去理解法律、個人自治、社會公正的概念和彼此間的衝突,桑德爾教授講課的邏輯清晰得嚇人(畢竟哈佛教授),聽下來是特別爽的。讀完這本書,我相信你的思考力會得到提高,也會有更強烈的慾望去做further research.

    3、自私的基因

    推薦理由:

    之所以不把它放入科學的範疇是因為我覺得這本書融入了很多利用生物學理論去分析社會現象的描述。這種跨學界的書還是非常新穎的,所以剛出版的那會兒引起了生物學界和社會界的驚歎。

    4、人類簡史

    推薦理由:

    這本書應該是我目前為止讀過最震憾的社會學書,讀完我感覺我整個人真的就顱內高潮了,被作者的行文、邏輯、學識折服得五體投地。

    我記得我當時看完這本書後渾身顫抖地跑到書房,恬不知恥地奉到我爸面前說你一定要看這本書一定要看!!!一定要接受我的安利,然後過了一個星期我準備回學校後我爸說你重新買一本啊這本就送給我了。

    科學

    1、普通生物學

    推薦理由:

    這本書應該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我高中讀了不下五遍,現在上大學學法律學文科還是會特別想念這本書,想念那個時候上能解遺傳題下能背有氧反應。

    陳老可以說是生物學界的元老級人物了,他的這本生物學通論非常適合入門。生物學的魅力在於,你理解了一些的基本資訊後,能夠讓你對更深層次的理論(比如心理學)打下非常好的基礎,而且平時多積累一些生物學知識其實能讓你避開迷信的陷進,成為合格的中共黨員。

    2、上帝擲骰子嗎?——量子力學史話

    推薦理由:

    非戰鬥人員請火速撤離!!!!!這他媽不是小滑塊兒,而是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我前後看了有十本左右的書,對我這種物理渣(高中物理從來沒有及格過,一看到小滑塊兒就泛胃酸)來說,量子力學真的是一種非常不同的物理學範疇,跟我們之前學過的小滑塊兒完全不一樣,量子力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更是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哲學觀。我看完量子力學後整個人差點走火入魔,開始質疑這個世界的本質(比如:我喝的水到底是水還是空間!?另一個我在另一個空間以光速運動!?)我非常佩服量子力學家,他們都是超高智商的精神病和藝術家。

    這本書作為量子力學入門書籍再好不過了,文筆親切(親切得讓我覺得有點囉嗦,調侃態太多),例子生動,看完開天眼。

    真的,人這一生一定要開一次天眼才不算白活。

    3、藝術的故事

    推薦理由:

    這本書非常厚,而且貢布里希(我覺得這個名字叫著特別順口特別爽)寫了不僅僅是這一本,還有其他的比如秩序感、象徵的意象,比較高深,藝術的故事最親民。

    之所以把它列入科學的範疇,是因為我這裡科學的分類是廣義的分類,所有體現了人類智慧的理論都能被納入其中,藝術儘管非常抽象,但是藝術理論並不抽象,是理論化的。

    這本書能夠讓你對人類的藝術史和藝術流派有一個非常宏觀的把握,精美的圖片鑑賞也能增加你的審美能力,一個人的審美能力上去了,不管是談吐舉止,還是穿衣打扮,或者是社交質量,絕對會上一個檔次。所以推薦它。

    我是把貢布里希一整套書都買了,讀完還覺得不過癮,專門去英國旅遊的時候千方百計地買回一本原版的the story of art,專門作為一個紀念。

    4、語言本能

    推薦理由:

    每個物種都會交流,但是發展出一整套語言系統的只有人類這個物種,也正是語言系統,讓人類的資訊和思想得以快速交流,提高生產效率,人類才能夠在這短短的幾百萬年裡從猿人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智人時代。語言就是具有這麼強大的力量。而平克作為語言學界的槓把子,寫出來的著作絕對值得拜讀。

    人類本身就非常奇妙,所以我才去看生物學因為我想弄懂人類大腦運作的機制,所以我才去看心理學因為我想弄清楚意識的形成,人類身上獨一無二的東西太多了,人類本身就是一座待開發的知識寶庫。

    法律

    1、西方法律前史

    推薦理由:初級版法律文學

    作為一個法學狗,這本書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本法律文學。

    為什麼說是法律文學?

    作者整個內容是建立在古希臘神話、神曲、北歐神話的框架下,用法律特有的邏輯推理文風,一步一步地推導這些神話裡難以察覺的細節。作者的思維非常靈敏精準,察覺細節的敏銳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大哥你這麼關注細節怎麼不去當偵探!?),他的文筆細膩得不像是出自一位男人的手,看這本書的時候,像是有一個精靈飛在你的身邊,自帶光環地照亮了石牆上的壁畫,帶你去細細品味沉澱了千年文明的神話。

    這本書就像一副藏寶圖一樣,先帶你看看一個小細節,之後在這個小細節旁邊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然後利用無懈可擊的邏輯和輕盈靈動思想帶你一步一步揭開這副藏寶圖的剩餘部分,等你跟著作者的思維探索完整個藏寶圖,你會發現,真正的寶藏,就是整個探索的過程。

    你絕對會陶醉其中。Trust me.

    2、生命的自主權:關於墮胎、安樂死以及個人自由的論辯

    推薦理由:進階版法律著作

    法學狗對德沃金教授應該不會陌生。美國著名的自然法學派的教授,NYU法學教授、人本主義思想。德沃金的書我都看完了,這本書是相對比較大眾的,法律術語不多,而且思想容易理解(認真對待權利這種書建議前期非法學狗別看,思想太深奧)

    3、The Invisible Constitution

    推薦理由:核能式開天眼系列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對法律書的推薦是從入門到精通?看到這裡我建議非法學狗或者看到英語就頭疼的朋友可以跳過,法學狗可以繼續看,當然如果你想看看我為什麼把它稱為“核能式開天眼系列”你可以接著往下看。

    這本書是美國著名憲法學家Laurence寫的,就是他起草了美國的憲法修正案。目前國內好像還沒有翻譯版。

    這本書為什麼被我列入開天眼系列呢?

    因為他把憲法幾何化了。

    是的,你沒看錯,他把抽象的法律,拆解成一個又一個的幾何元素,並利用數學的定義來重新定義憲法。

    我給你們上幾張圖感受下被幾何化的憲法長什麼樣,注意,要開天眼了。我不知道大家看了這些圖有什麼感受,反正我當時看完反應如下:

    究竟是怎樣的天才,才能夠把如此抽象如此文字的法律進行量化,像金融那樣建立基模並寫出這麼一本書。

    所以看書是刷三觀的方式之一。

    歷史

    1、全球通史

    推薦理由:

    很多時候我們討論歷史是從一個特點的時間特點的地點割裂開來進行討論,就像我們初高中上的歷史課一樣。但斯塔夫採用了全新的史學觀,將整個世界看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從全球的角度而不是從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各地區文明的產生和發展。

    這種寫法有一個直接的好處,就是你一開始就會形成一個非常宏觀的邏輯鏈,在牢牢抓住這根邏輯主幹後,你回顧整個人類史就像在看電影一樣,所有的一切都具有因果關係,而掌握了這個邏輯主幹後,你收穫的不僅僅是歷史,你收穫的還有理解人類發展的內在邏輯,甚至預測未來的能力。

    這個思想也是花了我很久才能總結出來。尤其在看完《美第奇家族興衰史》後(給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出錢的那個義大利家族,誕生了米蘭公爵和法蘭西王后),再回顧現在的羅森柴爾德家族,會發現歷史是如此驚人的相似。

    歷史的邏輯是可以打破時間的。

    2、五百年來誰著史

    推薦理由:

    然後看完後我就自己打臉了。

    先說說這本書的文字。北大教授手筆,文風大氣磅礴,結構緊密,頗有憂國憂民的文人傲骨,這在現在的時代還是非常少見了。

    其次說說內容。韓教授應該是能夠把明清財政體系研究得那麼透徹的唯一一人了。這本書的中心詞是,國家能力。中心思想是:近500年的世界史邏輯,都是建立在國家能力的強弱之上。

    所以他運用了非常豐富的案例和精準的筆觸,一步一步地推匯出“國家能力”這個概念,再一步一步地推匯出近500年世界的邏輯,再一步一步剖析,中國現在的體制究竟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3、論美國的民主

    推薦理由:

    推薦理由我就一句話帶過:這本書是除了五月花公約、聖經和獨立宣言外,對美國曆史最好最好的解釋和濃縮,也是美國的預言之書。

    不那麼小的總結:辛苦大家看到這裡了。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在說歷史書的時候,高頻詞彙是不是歷史,而是邏輯。

    讀史而知智。這裡的智,指的就是邏輯。這也是我讀了很多歷史書,聽了老師的指教才得出的結論。大家在讀歷史的時候眼光一定要放大,千萬不要像高中那樣focus on the detail,一定要注意,歷史是文科的資料和模型,是可以預言未來的,而預言的工具,就是從歷史抽象出來的邏輯。

    所以我在上外交課的時候,我的教授經常對我們說,想足不出戶地瞭解一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看這個國家的經典小說,因為特定時期的小說是整個社會背景的濃縮。另一種方式就是讀這個國家的歷史。

    很多人會說,歷史就是勝者的一家之言。這種說法就是像我剛剛說的,focus on the detail。沒錯,一些歷史的細節絕對會受到公關喉舌的篡改,但是整個大趨勢是不會變的,人類根本沒有能力去阻止大歷史的發展(寫到這裡,又想到一本書:黃仁宇《大歷史不會萎縮》)。

    邏輯就沉眠在大歷史裡。

    邏輯、邏輯、邏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心理學

    1、身份的焦慮

    推薦理由:入門級的心理散文

    阿蘭德波頓有些書還是非常值得看的,比如《哲學的慰藉》,比如這本(他的《工作頌歌》我實在看不懂,不知道他到底想表達什麼,硬著頭皮看了一半,棄……),這本書在我看來應該屬於發展心理學的範疇,但幸運的是阿蘭並沒有用高深的專業術語賣弄知識,而是採取一種講故事一樣的親切去詮釋“身份”的前世今生,阿蘭的文字非常生動風趣,看著會特別輕鬆(我記得我當時一個下午就看完了)。這本書作為一本心理學入門書還是非常不錯的。

    2、24重人格

    推薦理由:進擊的精神病,為未來的心理學研究準備好你的好奇心!

    我想了很久,還是決定把這本書放上來,我的備選方案有《天才在做瘋子在右》、《自我與本我》、《公眾輿論》等。

    最後還是決定放《24重人格》,我解釋下我為什麼不放《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這本書,在我看來就是標準的機場書,就是那種不需要太多思考,寫得不錯,也能消磨時間的書。這種書具有如下特點:思想性不強,從哪兒看都可以、不需要花費太多記憶。事實上我就是利用候機的時間看完的這本書。

    所以它可以拿來消遣,用來長見識,但不適合作為心理學第二階段的進階書。

    《24重人格》並不是嚴格意義的心理學作品,它是一本心理學紀實小說,記錄了一個具有24重人格的男士受到了如何的煎熬、治療的過程又遇上了怎麼樣的障礙,愛情的包容對他的病帶來了怎樣的治癒效果。這本書對多重人格的描述還是挺生動的,至少能讓我想象出來人格切換的那種場景。

    看完你能對真正的多重人格精神病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也會開始好奇心理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一個人會有多重人格。所以,如果對心理學感興趣,希望有further research,這本小說可以幫到你。

    3、心理學與生活

    推薦理由:心理學經典專業而又親民的書籍來了!

    想要系統地瞭解並學習一門全新的學科,有兩種方法(親測有效):第一種,去準備與這門學科相關的資格考試!比如ACCA能讓你對金融有基本全面的瞭解,第二種,去看這個學科最權威最經典的教材。

    這本書是斯坦福多年都在用的教材,也是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這本書把主流的心理學流派(認知、發展、社會心理學等)做了一個全面的介紹,寫得非常流暢,深入生活,例子生動,當然也會有非常專業的部分(比如前面會有專業的生物術語)。

    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這本書作為第一本教材恰到好處。

    政治

    1、無處可藏推薦理由:

    這是揭示美國稜鏡計劃的書,全球範圍的監聽使得所有人暴露在機器的監視下,我當時看完大腦一陣冰涼,我不清楚這本書的文學色彩有多濃厚,但至少激發了我further research的慾望。

    話不多說,感興趣可以看,絕對會震驚到。

    2、世界秩序

    推薦理由:大家出品必定精品

    亨利·基辛格,哈佛教授,美國前國務卿,20世紀最著名的外交家。有豐富的外交經驗背書,基辛格寫出來的書絕對是極具思想性的。

    《世界秩序》這本書非常、非常厚,六百多頁,我斷斷續續看了兩個月才看完。這本書相對是比較新的,15年出版的。他從宗教、地緣、文化等方面主要外交關係的發展,解析了當下時局的挑戰和機遇。我相信你看完這本書,以後在討論政治的時候絕對不會用“美國支援日本因為美國和日本是好朋友啊”這種話來表達你的觀點。

    另外,政治類的書籍,生命週期特別短。它不像文學一樣亙古常新,一般1-2年一本分析政治局勢的書就要被淘汰了。基辛格這本書也不例外,尤其是川普當選和英國脫歐後,裡面很多理論都沒辦法複用了。

    所以,如果你要看政治書,看準兩點:第一,作者學歷或者背景一定要夠深刻,寫出來的觀點才夠具有思想性。第二,完稿時間一定要短。十年前的政局分析對於今天是沒有借鑑意義的。

    總結:

    1、See one, do one, teach one.

    這是一句流傳於美國醫學院的話,意思是萌新醫生圍觀一個老醫生操作一個病例,然後萌新醫生親自操作這個病例,最後萌新醫生傳授這個病例給另一個更萌新的醫生,讓自己成功進化成老醫生。

    這其實就是一個學習的思路。

    我看完了這本書,我做了讀書筆記,我現在再透過這個答案把當時的感動和想法分享給你們,我自己也能總結出很多東西。吸收、理解、反思,這就是我的學習思路和讀書之道。

    2、不同領域的書,找的方法不同,讀的方法也不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讀歷史一定要看作者論證這段歷史的邏輯,而不是專注於年代和事件。讀政治一定要找最新的書來讀。

    每個學科它的背後一定會有一個自成邏輯的體系去支撐它成為一個系統的理論。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斷閱讀去發現這個邏輯。

    再來跟我念一遍:邏輯、邏輯、邏輯。

    3、把你的好奇心培養起來,你的閱讀量自然會上去

    大家應該注意到了,我前面說的內容,很大一部分都在說一個詞,好奇心。

    很多人會制定一個計劃,規定自己要在一個月內讀完多少本書。我不否定這種做法,但在我看來這種做法具有一定的強迫性,會有一種把讀書當成一項KPI去完成的感覺。

    大家可以看到,我在推薦書的時候,有意按照入門——進階——專業的順序進行排序。我的建議是,從入門書看起來,小說也好,紀錄片也好,只要能培養起你對書的興趣,就去做,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

    4、書荒?善用引用

    很多人會說,我不知道該看什麼,我書荒。

    我解決書荒的方法如下:先確定我以後要看什麼領域的書——找一本書——看完這本書——記錄下這本書用到的主要的引用書籍——利用豆瓣去查引用書籍的情況(出版年、作者、主要內容等)——確定延伸閱讀的書籍。

    我之所以看書雜,很大程度是因為我最先接觸的書是法律和社會學的書,而這方面的書都會融合非常多的領域的書或者理論,然後我就記下來,去找這些書看,這些書又有引用,再記,再看,再記,再看。

  • 10 # 天真遇上地假

    想要多看書 這是一個主觀欲求 為什麼想多看書卻沒有看下去呢

    其實這是現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狀態

    我們為什麼想多看書卻做不到呢 原因很多

    主觀上 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自己想要看書的慾望被對別的東西很高的慾望蓋過去了

    其實只要自己下定決心 沒有什麼事做不到了

    跑步 減肥 閱讀......這這都不是事

    以下純屬個人意見:

    一開始準備看書的人一定要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 並且能夠往下讀的書 千萬不能人云亦云 隨波逐流 自己才是判斷自己是否適合讀這本書的最好的人

    可能大多數人,也包括我,對於敘事性的,故事性很強的書接受起來會比較容易,這裡我想跟你推薦的是約翰·歐文的《獨居的一年》 約翰·歐文被稱為最貴講故事的人 看他的書會很著迷 經常不知不覺就忘記時間。當然,如果看不習慣外國作品,中國也有很多好作家,一開始看話劇作品應該會比別的更容易接受,推薦曹禺的話劇,比如《雷雨》《日出》《北京人》,小說可以看看老舍 巴金 茅盾的,或者看當代作家的作品。

    這些都是我比較喜歡的,當然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看書,翻開一本書如果讀不下去就換一本,前期主要是培養興趣,不一定必須看名著。

    最重要的就是堅持,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每天看書一小時,或者一個半小時,都可以,把零碎的時間都利用起來。讀書真的是一個可以重建三觀的文化活動。相信你一定可以從中獲得一些,無論是什麼。雖然我偶爾也看電子書 但是我更建議看紙質書

    這可能是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做的事 但是聞著墨香 看著書 真的是一種享受

    當然電子書也有他的優點 總之 堅持看書 看有興趣的書 到後面再啃一些一直想看卻看不下去的書

    加油↖(^ω^)↗共勉

  • 11 # 職場瑪格麗特

    從個人發展來看:乾貨與雞湯並重,經典與通俗齊飛

    其實這個世界上真沒有什麼書是必須要讀的。凡是封面上寫著大學生必讀的100本書 這類的,其實都可以不讀。

    年輕人讀書,什麼都讀,因為讀書的過程和成長過程一樣,痛苦與愉悅並存。好書和爛書,在你沒有翻開之前你怎麼知道這本書適不適合你?該不該讀?

    人云亦云的人生不會是快樂的人生,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茶要一口一口地品,你經歷過的事情,不管好壞,都是人生財富。

    1.專業類的書籍,乾貨多的書籍

    這個最主要的是提升自我工作的能力。現階段你還年輕,應該首選專業類的書籍,可以在最快的時間讓你學應用於工作的技能。

    2.雞湯類的書,適當喝點大有裨益

    很多人都說現在不喜歡看雞湯了,因為看來看去都是一個普通人然後人生開怪升級打怪走向巔峰的故事。但是現實中就是有很多這樣的普通人,最後走向成功了。

    這類書有一個好處,讀起來不累,而且還別有味道。不僅如此,有時候你還能從雞湯文中立刻發現自己的錯誤,或者幫助你樹立信心,追求夢想。

    3.經典類書籍,人類共同的價值觀體現

    能夠成為經典的書,一定是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也是大浪淘沙裡面淘出來的金子。很多經典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反映了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可以幫助你修正自我,讓你思想認識更深刻,完善自己的心性和世界觀。

    4.通俗類的書籍,開啟你身邊世界的一扇窗戶

    比如網路文學。

    很多人都說通俗類書籍不好,我要說的是,再不好也比打牌喝酒吹牛好得多。

    魯迅先生曾說:世界上那麼多書,那有什麼是必讀的,什麼是必須不能讀的。

    為什麼說不要排斥通俗類書籍,是因為就算是通俗小說,你也一定能夠從書中吸取資訊。

    舉個例子,十年前有一本書,叫做《杜拉拉昇職記》在我當年上大學的時候打開了無數女生對於外企的期盼。裡面很有很多關於外企的工作方式,人際關係的描寫,非常生動,完全來自於現實世界。那你說這樣的書有多麼高的文學價值嗎?還真沒有。但是很多沒有經歷過外企的人,都可以買本這個書來看到另一個世界。

    讀書說到底,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 12 # 哈嘍MrKim

    最近在看《人類簡史》,相信看完以後你會有收穫的,我還有本《未來簡史》目前還沒看,上個月一個網友推薦了一本《社會縱橫學》作者張宏路,把社會分成了三種人士,一本休閒美文,在無聊的時候我就拿著手機看看。是TXT文件的,在百度搜索就有了。

  • 13 # 溫蒂小屋

    閱讀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挑戰。無法推薦具體的書目給你,但是建議你去圖書館轉一轉。每個書架前待一待,看看哪些是你可能感興趣的。

    市面上的很多暢銷書,內容其實不一定好,但是看後會讓自己覺得走在閱讀的前沿;

    歷史、傳記類的書,讀起來相對輕鬆,我覺得可以多看看,有時候會讓自己有種開竅的感覺。

    社科類的一些書籍,很考驗讀者的耐心,讀起來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但也可能會給自己開啟一扇窗戶。

    哪怕就是看看網路小說,讓自己覺得舒服,其實也可以看看。不過熬夜看、只看網路小說就沒啥意義了。

  • 14 # 青棠讀寫屋
    書海無涯,興趣和用處皆可作舟

    讀書這件事情,真的是非常私人化的一件事,甚至可能出現“甲之熊掌乙之砒霜”的情況。每個人的興趣、思維、能力不同,閱讀的爆點就不一樣。同一本書,別人覺得有趣,推薦給您,您可能只能拿它來催眠。所以,列一個書單給您,可能一本都不能打動你。

    題主說自己的目的只是豐富自己的知識,想透過讀書來填充自己。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似乎也有點想要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的感覺。出發點雖好,目的卻不一定能達到。因為,書裡本來就不存在一下就充實、豐富一個人的仙丹。

    所以,先不要糾結讀哪一類書,先找自己最喜歡的那類書,細細地讀、慢慢地品,待你讀出了精華和味道,你自然就有收穫了。因為是自己興趣所在,你自然也有動力去鑽研,因為這時候,你是在為自己讀書,不是為了面子讀書。

    另外,也不要排斥為了用處而讀書。比如題主這個時候就想知道哪些書能充實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那麼不妨從這個目的出發,就去搜一搜快速充實自己的一類書籍,比如《史籍導讀》這一類,瞭解某一型別書籍的概況,做到心中有個搭框架,也是好的。

    讀書最原始最持久的動力就是興趣和用處,所以,你只要抓住了這兩個動力點,選擇什麼書來讀,把書讀到什麼程度,你也能自我掌控了。

    祝您讀書愉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吃易做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