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樹德漢碩
-
2 # 含遠山473
這是因為:
一,太陽是恆星。它恆亮直射。但它也自轉。
二,地球是太陽的衛星。它吸收和反射太陽的光。它在自轉中還圍繞太陽公轉。(太陽系中有九大衛星圍繞太陽轉。地球是其中之一。〉
三,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也吸收和反射太陽的光。它也是在自轉中圍繞著地球公轉。
四,因為上述三個星球在各自的自轉和公轉中的相互影響,便產生了時間差,位置差,光線直射和折射的偏差。
這便形成了我們見到的各個時段月光月形的不同形態。
太陽,地球,月亮是天體裡的三大星球,太陽是恆星,會發光發熱,地球是太陽的衛星不會發光發熱,月亮是地球的衛星也不會發光發熱。我們生活的地球在自西向東自轉的同時又繞太陽公轉,形成了太陽東昇西落,與四季變化,冷暖不同。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就是一年,時長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
月亮是地球衛星,繞地球公轉一週是29天12時44分3秒。太陽,地球,月亮在天體的位置是不同的,之間的遠近距離,公轉速度也是不一樣的,地球,月亮都是球體,從正面最大可以見一半,所以太Sunny直射最大隻能見到一半,出現了晝夜現象。地球可以吸光及反身射,月亮也是。由於三球都是運動的,而且運動是有規律的,運動速度及變化有不同,就有了時間差與位置差,所以,無論看太陽或月亮都是時刻有改變有不同的,這不同與改變都是規律的,有周期性的。每天月亮向西移約13度,推遲約52分鐘,這就形成了每天看月亮的地點,位置,時間,圓缺都不一樣。中國使用的農曆就是陰陽合曆,就是依據太陽執行特點,與月亮執行特點而制定的歷法。
當太陽,地球,月亮三點成一線時,地球在中間,太Sunny一點照不到月亮上,月亮無光可反射,是一天都看不月亮的,那就是月朔初一。當太陽,地球,月亮成等角三角形時,就是月中十五,可以見圓月,如此有規律的週而復始,在週期內是時時不同,位置不同,圓缺不同,因為那角度隨時間變化而總在變化,地置也在變化。三球時時在運轉,沒有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