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金光影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心態不同,結果不同。各有各的哲理,各有個的思想,各有千秋。沒有優劣之分。所處環境不同造就所表達的結果不同。都有各自的思考。

  • 2 # 凡塵有味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意思就是: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這是一首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前兩句描繪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作者的感悟:我們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就會看到不同的面貌,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我們要想看到廬山的真實面貌,只有遠離它,跳出它的層層遮蔽,才能全面看清它,把握廬山真正的儀態。作者藉助廬山遠近不同的形象來形容處事方式不同給人們帶來的效果的不同,告誡世人:當局者迷的道理。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這首詩中後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富含人生哲理。這句詩的字面意思是:不怕層層浮雲擋住我的視線,因為我站在了飛來峰的最高層。這兩句詩主要表現作者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同時也告訴世人:人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要把眼界放遠,把格局放大,要敢於和負能量的行為作鬥爭,要善於撥開雲霧看真相。

    這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人生哲理,《題西林壁》告訴我們要跳出事情的圈子看真相;《登飛來峰》告訴我們要站在高處撥開雲霧看問題。很難說哪一首更具哲理性。

  • 3 # 九姐九妹245

    都有哲學思想,指向不同。

    單從詩的內容上看,王安石是入世之人;蘇東坡看不出有什麼傾向,說明很內斂。拙見而已。

  • 4 # 花開成海洋

    可以說是各領風騷,其意境全出,富含人生哲理,對於哲理而言是沒有強與不強之區別,能引發深思開化思維便是真正的意義。

  • 5 # 譚文祿

    蘇軾的《題西林壁》的寓意遠遠超過了王安石的《登飛來峰》的寓意。《題西林壁》確實是流傳千古的教育人們要從各個方面看問題的好詩。

  • 6 # 清川流夢

    蘇軾的《題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這兩首詩,都是具有深意的哲理詩。同一時代的兩個詩詞文學大家由於志趣、境遇不同,他們所要闡述的哲理也會有所不同。

    蘇軾雖然為官從政,但仕途坎坷,從中央到地方,政治生涯幾起幾落,終老在返京的途中。雖然政治上沒有什麼建樹,但文學造詣特別是詩詞卻達到了無人能及的巔峰。《題西林壁》旨在說明站在不同的角度,對事物的看法就會有所不同,這是片面性、侷限性造成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但深層的哲理則是:為人處事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會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和全貌,就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王安石則不同於蘇東坡,他的政治建樹高於他的文學成就,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就是有力的說明。寫《登飛來峰》時,正是他意氣風發,仕途大好的時候,透過登飛來峰上的千尋塔觀看雞鳴日升的壯景,發出了“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豪邁慨嘆!其哲理意義就在於:只有站得高,才不會被表面現象所矇蔽,就一定能看到事物的本質,才能看得更廣更遠。同時也在啟迪人們:立足高處,看著遠方,為長遠的目標而奮鬥!

    就詩而論,這兩首詩的結語不同:一個是“身在此山中”,一個是“身在最高層”。雖然都是哲理詩,但後者的眼界更高,格局更大,意義更深!

  • 7 # 不識時務者

    蘇軾和王安石為北宋同時期的佼佼者。兩人都有仕途經歷,王安石作為改革派做到宰相的高度,主張激烈變法,發展生產,後失敗;蘇軾的政治主張則比較務實,後遭受打壓,屢被流放,生活比較苦悶。

    這兩首詩都屬於哲理詩,各有千秋。蘇軾的詩表達的是一個人身在山林,看到了多重的風景,但他知道只有跳出山林,才能一窺全貌,整體給人一種平和親近的氛圍。

    王安石的詩表達的是一個人站在山最高層,大好美景無所遮攔,一覽無餘的暢快,整體給人一種清高孤傲的感覺。

  • 8 # 雨潤cr

    還是老蘇的那首吧,“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直緣身在此山中。它說出了一個用禪心觀世界的真理,即,萬物無絕對實相,同樣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它所表現出的形象也是不同的。

  • 9 # 燕南飛CHyw

    蘇詩哲理中透露出人生感悟,有禪心通透之意,王詩哲理中蘊藏人生抱負,有責任擔當之心,人生境遇不同,詩理自然有別,各有各意境。我之前就說過唐詩抒情宋詩明理,李白與蘇軾的廬山之吟,杜甫的泰山與王安石的飛來峰之詠,可以很明顯的比較出這種現象

  • 10 # 一山一水如山似水

    蘇軾《題西林壁》應該說比王安石《登飛來峰》哲理性較強些。

    一,蘇軾《題西林壁》中:遠近,高低,峰嶺,橫側,不識只緣幾詞對立,反正把廬山描述的淋漓盡致,哲理性盡顯其中。而且,感悟盡在其中。

    二,蘇軾《題西林壁》是哲學啟蒙的指路燈。給人們開啟了全面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認清事物本質的方法,使人們更加正確的認識世界。

    四,蘇軾同王安石身份,第位不同,認識或考慮,觀察事物的角度亦不同。五安石著重政治,陽春百雪合者寡。蘇軾更接近社會及百姓,是下籬笆人合者眾。所以,蘇軾的詩詞更容易讓百姓接受,流傳,感染,

    總之,蘇軾略勝一籌!

  • 11 # 黃岡岐亭李老師

    就哲理性而言,應該還是蘇軾的《題西林壁》,蘇軾在詩中闡述了一個哲理,即認識事物須從整體上把握,如只拘泥於區域性,就會出現偏差。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儘管也含哲理,但更多地體現出作者的自信。王安石被人稱為“拗相公”,不顧眾人反對,堅持推行新法,從此詩中也能窺見其執拗的性格。

  • 12 # 植強5

    兩詩發表時間不同,認識自然有別。熙寧初,王安石總攬變法大權,卻浮雲遮眼,身陷局中,熙寧末憤憤出局。而蘇軾歷經多年變局,甚至過嶺出海,謫貶至極。這時的他早已跳出藩籬,並於建中靖國元年北歸登廬山,總結過往,識破當局者面目,知道誰在搞大兵大獄,左右政局向毀滅方向發展。

  • 13 # 馬衛東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此兩詩詞,尤其是點題的兩句,本身就告訴我們,“居於最高層”、“在於此山中”,雖“不畏浮雲遮望眼”、“不識廬山真面目”,終將會“不遮望眼”、“識廬山面目”,兩者高度、格局和氣勢不就很明顯了。

  • 14 # 網暈者

    廬山真面誰不識,

    杭州忽睹飛來峰,

    只因讀書能吟詩,

    心思湧口即成誦。

  • 15 # 老街味道

    問題:蘇軾的《題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哪一首詩哲理性更強?為什麼?

    前言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蘇軾和王安石的這兩首詩都有深刻的哲理。至於誰的哲理性更強,但從詩本身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意義,也沒有什麼權威的比較方法。

    不過,如果從現實生活中來比較,這兩首詩細細品味一下,還是有區別的。

    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是機緣巧合下作的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從黃州調往汝州作官,期間偷閒遊覽廬山。根據他自己的說法,本來不想作詩,但是一時忍耐不住,作了三首五言絕句。

    僕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既自哂前言之謬,又復作兩絕雲: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 是故人。又云:自昔憶清賞,初遊杳靄間。如今不是夢,真個是廬山。

    之後蘇軾又收到了陳令舉的《廬山記》,讀完以後,對關於徐凝與李白的瀑布詩的評價又不同意見,於是又做了一首七絕,把徐凝嘲笑了一番:

    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寄者。 旦行且讀,見其中雲徐凝、李白之詩,不覺失笑 。旋入開元寺。主僧求詩 ,因作一絕雲: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 《 記遊廬山》)

    蘇軾在廬山遊覽十幾天,最後做了這首《題西林壁》,然後自稱自己的廬山詩從此寫完了:

    往來山南地十餘日,以為勝絕,不可勝談。 擇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峽橋,故作此二詩。最後總老同遊西林,又作一絕雲:”橫看成嶺側成峰,到處看山了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餘廬山詩盡於此矣。(《東坡志林·記遊廬山》)

    這篇文章中的第二句是另外一個版本:到處看山了不同。

    二、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此詩寫於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 ,詩人王安石只有三十歲,前程似錦。

    《登飛來峰》:

    回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晚清民國時期的錢振鍠在《名山詩話 》中評價:

    荊公《北高峰塔》詩:“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予登山常為雲所苦,蓋高則蔽生。荊公下筆便不合理。袁子才論吏治曰:“自以為不誤,誤常多;自以為誤,誤常少。”荊公自謂不誤者也。

    袁子才是隨園老人袁枚,他評論官員的管理說,自認為沒有錯誤,錯誤會比較多,自以為錯誤,錯誤就會比較少。看來王安石很自信,“自謂不誤者也”。

    三、兩首詩的區別

    這兩首詩的區別,就在於每首詩的最後兩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蘇軾這首詩是經歷過滄桑後的感悟,元豐二年, 發生烏臺詩案, 李定、舒亶、王珪等人本欲致蘇軾於死地。幸虧包括王安石在內的眾人搭救,元豐三年(1080年)二月,蘇軾死裡逃生,被貶往黃州。

    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是元豐七年,距離烏臺詩案僅僅5年。蘇軾已經年近半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一箇中年人的感悟。

    王安石作《登飛來峰》時只有三十歲。他受到宰相文彥博、歐陽修等人的賞識和舉薦,對於未來充滿了自信,正準備大展宏圖。

    因此從王安石詩與蘇軾詩中的氣度就能感受到不同。

    結束語

    題主問:哪一首詩哲理性更強?我的回答是當然都有哲理性。

    但是,一個似乎過於收斂,一個又鋒芒太露。

    不過要看您用在什麼地方,例如要送一幅書法給好友,您會選哪首詩呢?

  • 16 # 青霞人文

    宋人詩特喜歡說理,為什麼呢?因為宋人前面有一座無法逾越的詩的高峰,唐詩。宋人再怎麼寫,也超不過唐詩了,所以宋人只有另闢蹊徑,在宋詞的創作上下功夫,一舉達到另一個高峰。但詞在唐末五代宋初,被稱為“詩餘”,就是詩歌之餘事,在大多數文人看來,詩歌還是文學的主體。

    宋人的詩長於言理,似乎有避開了唐詩的意象、寄託、風情的傾向。所以,後來明清有人對宋詩多有不滿。清代陳子龍就說,“宋人不知詩而強作詩,其為詩也,言理而不言情,終宋之世無詩。”吳喬《圍爐詩話》說,“宋以來詩,多傷淺薄。”當然,短處其實也是長處。

    宋詩確實有了與唐詩不同的風貌。再說,宋代理學興起,二程,張載,陸九淵,邵雍,朱熹等大思想家出現,於宋詩也有影響。朱熹的名詩《觀書有感》,就是用來說理的。

    北宋大詩人王安石,蘇東坡都有說理詩的佳作,那是非常自然的,必然的。王安石是一代改革家、政治家,在文,詩,詞創作上,王安石是俱有高度,總有超凡脫俗,另具隻眼的識見和感觸,如短文《讀孟嘗君轉》,詞《桂枝香•登臨送目》,詩《明妃曲》等。這一首七絕也氣象闊大,尤其最後兩句,“莫為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高屋建瓴,一語破俗,有大政治家的看問題的眼見。

    蘇東坡當然是宋代全才式的大文豪,文學成就高過王安石。他的個性與王安石比較,達不到王安石的雄強,但比王安石更曠達,洞明世相,所以他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明曉了世間道理的大徹悟,從智性上說,蘇軾更高妙。

  • 17 # 李唐風280

    【唐風詩話】兩首哲理詩:蘇軾PK王安石

    

    

    這兩首詩如下:

    

    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登飛來峰》

    

    回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我認為蘇軾的這首詩更具哲理,講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感悟,因為那正是他對自己人生的反省。王安石這首詩宣說的理念是“站得越高,看得越清”,相比之下,要遜色很多。原因很簡單,王安石變法的失利,原因就在於他自己深陷朝中,而又身居天子以下的最高位,所以觀局不周,審勢不明,用人不善,對忠言者無義,對異議者無情,導致剛愎自用,功敗垂成。他的失利證明了與《登飛來峰》最後兩句詩相反的道理,一個他沒來得及吸取的教訓:

    

    回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總為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 18 # 逢春186177958

    蘇詩的哲理即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王詩的哲理即站得高就應當看遠,不應被表象所迷惑。同樣具有哲理,只是所言角度,涉及的面不同而已,不能強分高低。

  • 19 # 同城德比

    談談個人的淺見。分析這兩首詩的意境和蘊涵的哲理,必須把它們置於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賞析。

    蘇軾、王安石都是北宋名臣、文豪,尤其是蘇軾,有大宋三百年第一大文豪美譽,在文學修養造詣上,王安石肯定是比不上蘇軾的。蘇軾和王安石政治觀點不同,蘇是保守派,王是改革派,兩人政治主張理念格格不入。王安石官至宰相,熙寧改革第一人,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為人正直清廉,光明磊落,但性格比較拗。蘇軾一輩子官職不大,還被貶過,為人不像他的弟弟蘇澈那樣仁義地道,喜歡背後搞小動作。分析這兩首詩,看詩所要表達的意境,就不能不看看作詩的背景。

    蘇、王做這兩首詩時,都處於改革發生激烈交鋒時候。司馬光、歐陽修、蘇軾三位大儒大文豪竭力反對改革。司馬光和歐陽修雖然反對改革,但是就事論事,有事放到桌面上說開,尤其歐陽修既是王安石的良師也是益友。但蘇軾就不樣了,褪去文豪的光環,揭開真實的面紗,可以說蘇軾就是個小人,無論是日常為人方面還是為官上。小人是什麼?不用多解釋。

    蘇軾作這首詩的時間比王安石的要早。王安石的改革措施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出臺後,嚴重觸動了以司馬光為首計程車大夫的利益(王安石出身和家境遠遠不如他們),宋神宗雖然支援改革,但面對來自各方面(包括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反對和抵制,對於王安石的改革主張和措施總是首鼠兩端。在司馬光、歐陽修、韓琦等紛紛被貶後,當時還沒被貶的蘇軾到廬山遊玩,經過西林寺時寫下《西林壁》。如果僅僅認為這是蘇軾一時興起寫出文學作品,那就錯了,可以說這是一個政治策嚴,寫給天下人看的,更是給神宗看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諫言皇帝,你身在皇宮,從未出過京城看世界,王安石變法政策在民間失敗的情況你皇帝卻一無孫知。王安石的變法政策,冠冕堂官是強國富民;說句難聽話,就是改變祖宗之法,製造不安,動搖社稷。

    《登飛來峰》是王安石在第一次罷相後再次入相後所作。變法其實受到明顯成效,國庫收入增加了,跟西夏的作戰取得連連勝利,但保守派在京城外地故意只要事端,阻撓改革措施在地方執行。改革是要流血的,但大宋的皇帝都很仁慈,即使是對皇帝陽奉陰違,也不會殺文臣。面對神宗思想搖擺和反對派的阻梗,王安石寫下這首《登飛來峰》,鮮明發出自己堅定的政治吶喊。“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改革再艱難,都要衝破層層迷霧障礙,只要講大局,胸懷天下,心有社稷,相信皇帝會理解支援,變法改革會成功的。

    至於這兩首詩蘊涵的哲理,相信高中生都知道。但是,這兩首詩所表達的意境和抒發出的胸襟,不言自明,立判高下。

  • 20 # 詩意龍飛雨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細品兩首詩,就會發現王安石的詩是寫景抒情,而蘇軾的題西林壁才具很深的哲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奶山羊啃木板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