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鷂眼

    對聯,又叫對字,平仄,韻律,,近意,反逆,上與下,左與右,相對,相近,相反。都可,東西對南北,東西對碗筷就有點差矣。

  • 2 # 原事催

    認為對聯俗稱對子或楹聯,有似於中華傳統的陰陽兩極學說,只不過是用對應的句子表現了出來,透過兩句話的形式體現出一左一右的對稱美。所說的對對聯一般是指不需要橫批的互相對稱呼應的兩句話。若要嚴格認真還需講究韻律平仄,但覺得過於講究反而失去通俗的趣味,認為只要會說話、會寫字,只要使前後兩句話說得對稱有若左手和右手般,字詞相對,意義相對且朗朗上口便是好對聯。

  • 3 # 青哥看影視

    怎樣對對聯應遵循以下幾點

    1:字數相等,內容相關

    2:詞性相當,結構相稱

    3: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多看看那些好的對聯,先模仿著寫一些,慢慢就會了

  • 4 # 坐看雲起427

    1、字數要相等;

    2、斷句要一致,詞性相對;

    3、語義相關;

    4、仄起平落,平仄相合。

    例句:

    1、春聯: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2、壽聯: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3、婚聯:

    百年思愛雙心結

    千里姻緣一線牽

    4、復字聯:

    綠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5、拆字聯:

    凍雨灑窗,東二點西三點

    分瓜切片,豎八刀橫七刀

  • 5 # 騎蝸牛暢遊天下

    1、上下聯字數必須要相等,並且不能用重複的字;

    2、上聯末字必須仄聲,下聯末字必須平聲;

    3、上下聯句式一致;

    4、上下聯平仄相對;

    5、上下聯意思相近或相反。

  • 6 # 桑梓味

    一開始看到悟空對對聯的多,就隨便對,對意境。慢慢的瞭解一些對聯的基本知識(主要百度),要平仄工整,平起仄落,也不甚瞭解,抱著一種積極的心態,先對起來,自己並沒有深入的去研究這方面的東西。其實對聯的講究頗多,並不能在一定時間達到較高的要求(文化所限),上次看到悟空問答對悟空問答裡面對對聯的討論,有人認為傳承文化需要按規定的標準去對,而不是隨意而為!也有人認為這也就是圖個樂呵,重在參與。都有道理,不予置評,站在不同的高度,處在不同的角度,文化的差異,讓我們的認識不一樣!儘量去昇華自己,做到對聯有傳承!有好對流芳。

  • 7 # 瑤歡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而對對聯呢,簡單來說就是將一個單獨的句子補充成為一副完整對聯的過程。在對對聯的過程中,我們需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要牢記對聯的基礎格律知識,以及一些相關的禁忌事項。

    眾所周知,每一種格律體文學皆有其嚴格的格律,對聯也不例外。對聯格律,概括起來就是六大要素,又稱為“六相”。即:

    1、字數相等。即上下聯的字數一樣的,除用了缺如手法的對聯之外。

    2、詞性相當。即在上下聯相對應的位置上進行對仗。對仗的方法主要有:

    ①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

    ②詞性相對,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④鄰類對應。即相鄰的詞類可以對應。如天文類對宮室類等。

    3.結構相稱。即上下聯的詞性結構是一樣的。詞性結構可分為主謂結構,動賓結構,賓補結構,定中結構等。

    4.平仄相諧。即上下聯的平仄相拗(即相反)一般情況下,可遵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法則。

    5.節奏相應。節奏相應可透過語感來區分,但主要的還是通常詞性相對,平仄相諧等來區分。

    6.內容相關。即上下聯的內容有一定的聯絡。當然這也有例外的,如無情對。 雖然這些只是基礎格律知識,但也足以應對一般的聯了。

    除了掌握一些格律知識之外,還要掌握一些對聯禁忌。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一般的對聯。對聯禁忌主要有:

    1、忌合掌。即上下聯相對應的詞意思一致,或相近。

    2、忌重字。即上下聯出現不規則重字,但有規則的重字是允許的。

    3、忌失對。即上下聯的詞性失對,節奏失對,平仄失對等。

    4、忌失替。即同一聯中,“二四六”的位置上平仄應該相交錯的。如“平仄平”“仄平仄”

    5、即亂腳。即上聯的末句尾字為仄,下聯的末句尾字為平。對聯通則要求遵循“仄起平落”的傳統習慣,但一些變格聯除外。

    6、忌孤平、孤仄。除末句尾字外,一聯中只有一個仄聲詞的,為孤仄。反之,為孤平。

    7、忌三平尾、三仄尾。即上聯中最後三個字皆是仄聲,為三仄尾;若下聯中最後三個字皆是平聲,為三平尾。

    8、忌上重下輕。 即上下聯的內容不相應。

    9、忌初學用僻典。僻典,顧名思義,鮮為人知的典故。 掌握了對聯的基礎格律知識跟禁忌事項之後,形式上大體是沒大多問題的了,除非是一些特殊的聯,如:機巧聯,玻璃對,無情對等。

    (二)文化具有相通性,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書法繪畫,亦或是對聯,都是很講究意境的。

    從內容方面來說,需要的是意境,因為創作一副好的對聯,對仗是基本功,聲律是入門票,二者缺一不可。但比這更重要的是意境。一副對聯的優劣,全在意境。

    國學大師王國維把藝術境界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簡單的來說,境界可分為“物景”,“情景”和“情景交融”。具體的,暫且不說。

    (三)如果想要熟練地掌握平仄、對仗等格律基礎知識,並在此基礎上學會把握對聯的意境,嫻熟地運用文字來表達思想、抒發情感,這就需要進行大量對對聯的練習了。因為光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有在實踐過程中去加強。

    另外,對對聯主要有三個步驟,即:

    首先要解讀出句,找準主題。

    其次要構思對句,確定主題。

    最後是運用文字,表達主題。

    除了以上的步驟,還有一些問題是值得注意的,簡單說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在對仗方面需工寬適宜,能工則工,能寬則寬。

    二是在意境方面需穩中求奇,但也要新而不怪。

    以上的都是適用於一般的對聯,特殊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 8 # 美玉的光彩

    對聯首先對仗要工琶,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若用現.成的詞語如成語,俗語可例外。自創詞彙要循規矩,土下聯字數要相等。上聯出現的字,下聯一般不能再出現。天對地雨對風,運對近大對小僅此而已。

  • 9 # 中華王爺

    天對地,公對母,乾孃對親爹,雲對雨,燃對滅,乾柴對烈火;唐憎對白龍,八戒對唐僧。問對答,添對加,日對月,光對滑,風起對雲湧,大浪對淘沙,雪碧對可樂,炸雞對烤鵝,昏天對黑地,暮鼓對晨鐘,法海對白蛇。歡歌對笑語,寒鴉對西風。書劍對恩仇,寡人對孤燈,孤館對寒窗,保守對階層,少年對白頭,白頭對孤冢,清水對泡麵,麵條對生平,軟對硬,悟

    對空,異音對同義,正義對異形。詞對詞,字對字,上下聯近義反義都成功。

  • 10 # 老蛇正宗

    我是對對子的新手,我現在是按以下辦法對格律聯的:

    一,七字聯:

    1,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

    接聯:(仄)仄平平仄仄平;

    2,上聯:(平)平仄仄仄平平,

    接聯:(仄)仄平平平仄仄。

    二,五字聯:

    1,上聯:(平)平平仄仄,

    接聯:(仄)仄仄平平;

    2,上聯:(仄)仄平平仄,

    接聯:平平仄仄平。

    三,九字聯:

    1,上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2,接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須知: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遵守。

    以上是我平時對格律聯時常用的方法,現拋磚引玉,請大家批評指正。<注:括號裡的字可以任意平或仄>

  • 11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對仗要公整。。對聯講的是意境,內容建康須創新。天上可以對人間,安康也可對太平。反對順對接聯對,語句精華須相配。

  • 12 # 劉郎玉斗741

    對聯是一項要求很高的藝術活動。古時文人把對聯無吟詩相提並論,稱“吟詩作對”。

    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對聯的形式對比詩比較靈活,可長可短,語言精煉。對聯可以四言,可以七言,可以八言,可以十幾言,也可以幾十言。

    寫好對聯最需要注意的是字數和內容。上下聯字數必須要一樣,內容必須要一致。

  • 13 # 淡薄人生

    學問沒有捷徑,知識的竅門就一個,厚積而薄發,別無他法。耍小聰明,找小竅門,最後絕大多數人都只能找到六個竅。

    想真正的對好對聯,就從最最基礎的格律開始吧!一個連對聯的格律都不懂也不尊重的人,永遠都不會對對聯的。

    “就是你們這些人,把我們的好東西都給糟蹋了”

  • 14 # 非主流聯人李天亮

    作為一名楹聯普及者,我很高興的看到楹聯進入學校了,楹聯是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形式,過去因為重視不夠,導致了楹聯基礎教育的缺失,大部分人對對聯的格律認識僅停留在上下聯字數相等,句尾上仄下平上。不得不說這是我們楹聯屆的一大悲哀,在此我也呼籲聯屆所有的同行們多多重視楹聯的基礎教育,齊心協力搞好楹聯的傳承和普及,別讓我們的楹聯文化後繼無人。

    言歸正傳,題主的這個題目實際上是個很大的題目,要想在一篇文章裡答完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大體上,對聯的形式現在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個人獨立完成一副對聯,這叫成聯,這是學聯的終極目標,要求相對較高。另一種是分開創作,一個人寫一句,我們叫對句,民間也有叫答對的。先寫的那個聯句叫出句,後寫的那個叫對句,出句可以是上聯,也可以是下聯,但一般來說應該出上聯,並給對句留出發揮的空間,不宜寫得太滿。

    就題主的身份分析,小學裡的對聯考核點,一般不會是成聯,最大的可能是對句。那我就我針對對句儘量精簡點講。

    首先說格律要求,那就是《聯律通則》,第一點就是對聯六要素:

    1,字句對等。出句有幾個分句,你也得有幾個分句,每個分句有幾個字,你也得有幾個字,上下對齊,這最簡單。如我的作品:

    題滄州山神廟:

    自來難測天心,縱千重風雪當頭,須認清去路;

    到此休嘆厄運,看對面丘山有骨,也挺作英雄。

    出句三個分句,對句也是,每個分句字數也一邊齊。

    2,詞性對品。就是詞性一致,傳統對格我們略過。就是出句用名詞的地方,對句跟他對齊的地方也用名詞;他用形容詞的地方你也用形容詞,他用動詞的地方你也用動詞等等。如: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書山對學海,路對涯,徑對舟,都是名詞對名詞;有對無,為對作,都是動詞對動詞;勤對哭,都是形容詞對形容詞。

    3,結構對應。這個對初學者來說比較嚴格也比較難,高手還是有能力突破的。對初學者來說,這一條要求上下聯對齊的地方,它的語法結構一致。出句是主語的地方,對句也得是主語,出句是謂語的地方,對句也得是謂語,出句是賓語的地方對句也得是賓語,其他的定語狀語補語也是一樣的。如:

    人行關外三千里;

    心在江南第幾樓。

    主語:人對心;謂語:行對在;賓語:三千里對第幾樓;定語:關外對江南。

    另外,中國的詞語片語也是有結構的,如偏正結構:關外對江南;並列結構:如前例中的風雪對丘山;還有連綿詞:如芬芳、浪漫、玻璃等等,都是需要上下聯對應的。

    4,平仄對拍

    5,平仄對立

    這兩點是講對聯的聲律的,我們合起來說,因為題主只是小學,就不講理論了,直接給你幾個格式,小學是不可能會出更復雜的出句的:

    七言的兩種:

    平起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意,平起句都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意思就是第1,3,5個字平仄可以隨意,第2,4,6個字的平仄就必須按照格式來。所謂的平仄,就是聲調,拋開古音不談,按照漢語字典來,第一第二聲就是平音字,第三第四聲就是仄音。仄起句和平起句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下聯的第五個字必須是仄音,否則就變成三平尾,這是對聯的一個禁忌,也是近體詩的禁忌。

    五言的:

    仄起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句: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很好記,其實就是七言的去掉頭兩個字。一三不論,二四分明。特殊的也是下面這種格式的倒數第三個字必須是仄音,防止“三平尾”。

    四言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也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別的應該不會涉及,就不提了。

    另外,對聯還有三個禁忌,絕對不能犯。剛才提到的三平尾是一個,還有一個是忌合掌,意思就是上下聯不能是一個意思,也不要過於接近。如:今日星期六;明朝禮拜天。又如那副民間流傳甚廣的古春聯:生意興隆同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上下聯說的都是一個意思,這就是合掌。最後一個禁忌是忌不規則重字,意思上聯如果有相同的字,下聯對應的地方也應該用另外一個相同的字來對仗,不允許在不對齊的地方出現重複用字。說起來比較拗口,舉例說明:今日星期六;明天禮拜天。下聯兩個天字,一個對的是日,一個對的是六,這就是沒對齊,是不規則重字。再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上聯兩個一,下聯對應的地方沒用另外一個重複的字來對應,還是用一,這個也是不規則重字。再舉個正確使用重字的例子: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這個就是重複用字的正確用法,霧一直對的是天,鎖字一直對的是連,山字也一直對的是水。

    6,形對意聯。這是對聯的精華所在,也是對聯的本質。通俗講就是,形式對仗,句意關聯。以上前五點就是對聯的外形,是格律範疇,死記硬背的東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真正難的部分就是在意上。

    還是老規矩,成聯略過,單講對句。

    如何對好一個句子,除了格律合格以外,我們首先應該好好的研究一下出句,它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些什麼情感基調,儘量與它找到共鳴點,進入到出句的情境中,它是喜悅是哀傷是豁達是感悟等等,我們要做的就是和它匹配,和它保持一致的情感基調這是正對;或者和它相反(這種情況一般是朝正能量的方向寫較好,當然也有轉哀傷的,這和創作者的情感體驗有關)這是反對,往往反對的效果會比正對的更好;或者它言之未盡,我們就順著它的意思再進一步作個補充完整,這叫流水對也叫串對,是對句的最高階境界。不管哪一種對法,咱們要做的就是聯意上要和出句有緊密的關聯,適當的拔高,不能太近,太近了會合掌,也不能風馬牛不相及扯到千里之外。最好能做到與出句如出一人之手。

    其次,要注意出句的技法,主要是它用了什麼修辭,是比喻啊是誇張啊是通感啊等等,這個咱們也得和它保持一致。

    最後祝您考試成功!

  • 15 # 一介布衣181987418

    對對聯確實有決竅,想要對好對聯,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對聯,對聯有那些特點,有那些規則,然後就是多看一些名家名聯,多讀唐詩宋詞,瞭解平仄韻律,積累自己的知識,再然後就可試著對一些對聯,當然,在對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出聯,充分了解出句的意思及領略出句的意境,這樣才有可能對出好聯,最後再說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對待別人的點評無論你是否認同都要虛心接受及時回覆感謝,也可更進一步探討,做到這些基本上就可以了。個人淺見,歡迎大家關注探討,在下先在這裡謝謝諸位大才。

  • 16 # 使用者281066843

    對對聯俗稱對對子,雅稱楹聯,是民間雅俗共賞的一種文學修養展示方式,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對子。

    首先,對對聯要知識面廣,見聞淵博,這樣才能使對出的對子使人眼前一亮,拔得頭籌,流傳下去,

    其次,對對聯講究很多,一字聯,多字聯,必須詞性相對,平仄合律,聲調和諧。一聯之內,平仄相間;兩聯之間,平仄相對;上聯尾仄,下聯尾平(仄起平落)。對出的對子讀出來朗朗上口,不至於貽笑大方。

  • 17 # Z趙汝鈞

    作對聯,掌握一般方法不難。對聯: 兩個句子相對又相聯。也是兩個對偶句,是對聯的主要特點。作對聯,從四個方面完成: 一,上下兩句字數相等。二,句式相同。先要每個詞語都要詞類相當。即名詞、動詞、主謂結構、動賓結構等等,要同樣相對應。三,平仄對仗。古漢語分平、上、去、入。平是平聲,其餘是仄韻。現代漢語拼音沒入聲,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前兩平是平聲,後兩聲是仄聲。絕大多數上聯尾字用仄聲,下聯尾字用平聲。四,語意相關聯。兩句話的內容有聯絡,和諧統一。

    所以說,學會作對聯是不難的。只要肯學,誰都會。做得多了,就熟能生巧。

  • 18 # 小石頭1607351

    對聯基本要素有個,第一,對仗工整,必須相對應,這是基礎。其次意境相合,這個是一幅好對聯的靈魂,未必嚴格一對一對應,那過於呆板,或對應場景,或暗合經典,或引經據典,或放歌豪情,或風花雪月,無字數侷限,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現。

  • 19 # 我們山裡人

    問: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 求下聯?

    答: “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看到這樣的回答,我只是滿懷善意的笑了……呵呵。0分!這根本不能算對聯,好吧 ? 不騙你!

    正確答案是:

    上聯: 【看鷹擊長空,何分貴賤】下聯: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解釋: “鷹擊長空”,同樣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一詩。我之所以說這是正解,因為對聯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你以為簡單? 而它符合對聯的所有要求!

    所以,我覺得需要給大家說說什麼才是“對聯”? 以及對對聯的方法?

    【對對聯的基本要求】:

    1,字數相同,不能有重複的字。

    2,句式一致,詞性相同,韻律準確。

    ①句式 : 上下聯要關聯呼應,可以是 “承接、問答、延續、解釋、肯定、否定、遞進……”等等的,但是不能各說各的,對些風牛馬不相及的事物。引據典故等等,都要有所關聯。

    就氣勢和意境而已,一般上聯不能蓋過下聯。下聯是上聯的“昇華”。這點很多人不知道!

    ②詞性: 即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的詞性要保持一致,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成語對成語……等等。

    如: “看對問、大地對從空、貴賤對沉浮……”。

    平聲,(拼音一二聲) 仄聲,(拼音三四聲)

    首先,是上下聯的平仄關係不能相同。如: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次,尾字要遵循“仄起平收,平起仄收”的規則。不能都是平聲或仄聲! (缺了這一點,就不能稱作對聯)。

    3,最好是避免“惡搞”。

    對聯本是傳統文化瑰寶,要講規矩。如對成語典故,諧音等等時,應尊重傳統。

    比如: “貴妃醉酒” 對 “鳳姐品茶” 等等現代人的玩笑惡搞,看似好玩,實則俗不可耐!

    看完這些,你還會覺得對聯容易嗎 ?

    我說的沒錯吧?【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不是0分?哈哈~~

    下面是我之前回答類似問題的截圖,僅供參考:

    我是山裡人,簡單純粹的人~

    .

  • 20 # 嘻哈情感攝影

    我個人認為對對聯主要是注重三個字,精,絕,妙,而且還要有內函。我小的時候家裡毎年春節都請專門寫春聯的人來寫春聯,所以從他那裡學到很多關與寫春聯的知識。中國在八O年代以前農村都是靠寫對聯,對聯又叫春聯,門對,主要是簡潔精巧的文字形容美麗的風景人物山水。抒發美好的情感和原望。更重要的是發揚民族文化,傳丞民族精神,這才是對對聯的主題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燒烤之前.肉應該怎樣醃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