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者立法也銀光閃爍
-
2 # 大風起
太平天國運動,對近代中國的歷史走向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無論政治、軍事和文化上,都起到了變革和催化作用。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漢人從此掌握軍政大權,逐漸成為清廷的封疆大吏,並由袁世凱實現政權的和平過渡。
那麼,這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洪秀全”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1.膽量極大
洪秀全應試失敗後,就敢透過傳教,組織會眾造反,在嚴酷統治中原已經兩百年的清朝中,也算是十分的大膽了。要是造反失敗,不但滅九族,還要凌遲處死,十分血腥。
2.思想封建
雖然洪秀全等人的初衷是開創一個均田地的新國度,然而由於他們的歷史侷限性,封建思想十分嚴重。比如定都南京後,洪秀全大肆選妃,整天沉迷後宮享樂,不理朝政,實際上跟封建帝王毫無區別。
3.目光短淺
起義之初,他們並無規劃,佔領南京及附近的幾塊地盤後,就志得意滿,對於北伐軍毫無支援,以至於北伐軍孤軍深入後全軍覆沒。也沒能沿長江一線攻佔西川,從而控制南部半壁江山,再造東晉南宋的天命,以至於被曾國藩等人的湘軍淮軍最終攻滅,實在可惜。
4.權謀不足
太平天國的衰亡,始於天京事變,不但東王楊秀清被殺,韋昌輝等人也被屠殺,石達開雖然逃出南京,但是家人全被殺光。這件事不但讓蒸蒸日上的太平天國事業遭受巨大挫折,導致核心人才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動搖了軍民的人心,從此走向下坡路。這其中折射的是洪秀全帝王權謀的欠缺,以至於東王楊秀清一家獨大,尾大不掉,最後不得不借刀殺人。原本,他可以透過其它天王分權,平衡東王權力,或者進行制度改革,或者親子參與軍政。可惜了宏圖大業毀於內訌。
5.仇視傳統
由於屢次考試失敗,洪秀全極度仇視四書五經,曾下令不許四書五經等書的刊印,並且摒棄了很多傳統禮儀,原本想著開創一個全新的社會。可惜,由於眼界侷限,無法徹底改天換日。但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卻是翻天覆地的,幾十年後,孫中山的共和思想落地開花,再後來,五四運動風起雲湧。
洪秀全是一個複雜的人,他敢於突破封建禮制,挑戰清廷,革新社會。但是,卻又十分侷限,缺乏戰略視野和權謀之變。他的身上既有封建傳統的影子,又有渴望創立新世界的強烈願望。
-
3 # 輕舞飛揚87568191
據現有的史料看,洪秀全的面目非常模糊,太平天國存在的時候,他藏於深宮,不以真面目示人,留下的記載不多。太平天國被鎮壓之後,清廷將其塑造成為一個吃人惡魔,很多史料被毀,面目並不完整。但我們可以從太平天國的發展軌跡透視洪秀全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洪秀全是個敢幹的人。不管他是否真的信任上帝,他畢竟創辦了拜上帝教,並且敢於起兵,沒有隻做一個斂財的教主,能豁上身家性命,所以並不簡單。
二,洪秀全才學確實不咋地。從他參加科舉,到他後來寫的詩,比較粗俗,沒有美感,很懷疑這樣的人怎麼還要參加科舉。
三,享樂主義嚴重,腐化變質很快,這是一般人的通病,同時表明洪秀全的革命意志退化很快,沒有朱元璋那樣的宏志,註定成不了大事。
四,內鬥還是在行的,並非廢柴一根。鬥楊秀清,滅韋昌輝,安排自家兄弟當官,提拔李秀成,陳玉成,還是有些手段的。
從以上來看,洪秀全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本事不太大又對命運忿忿不平,小有所成就急於享樂,小富即安,控制慾極強,比較陰險。絕非一個為人民幸福為國家前途努力奮進的鬥士。
-
4 # 蘆青三
一洪秀全是一個有膽識的人:由於科考沒得到功名而仇恨清廷吧?就利用宗教,拜天地會,廣收信徒敢組織信徒進行農起義和當時的大清帝國進行作對竟攻下幾個省建立了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二透過這次起義清王朝對一漢臣進行了重用也提高了新的思想,退化了舊體制的建設使後來為推翻清王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洪秀全本人享樂主義太重,剛剛得到一點勝利。就沾沾自喜不知東西南北中了,不問國事,不乘勝追擊進行北伐,給闖王比起天壤之別。四好色之徒導制朝中大亂,用人不當,借刀殺人在行,排出己已有一套,但不是時候,為時過早,當時正是用人之際應該籠絡人心,可是他呢?鞋後不紮腳,導制後來天國大將王爺太多無法統治,禍出瀟牆,內璣大起,清兵剿匪大獲全勝太平天國滅亡。大清氣數還沒盡,農民起義莫要吞。不是龍體難坐帝,滅亡乃是自找的。
-
5 # 山村的鼕鼕
洪秀全,太平天國的建立者,均田制的締造者。
洪秀全原是一個鄉下的秀才,進京趕考多次,卻都沒能考中舉人。在多次考官無果,心中煩悶之時,結識了一位傳教士,獲得了傳教士的教義,自己閉關苦讀,結合中國現狀,創立了拜上帝教,以拜上帝教為根基,吸納人才和民眾,舉兵造反,連續攻克幾城,建立了太平天國。
這說明洪秀全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性格堅韌,又不鑽牛角尖。多次趕考無果後,放棄做官這條路,創立拜上帝教,另闢蹺徑。從傳教士送給他的幾本教義上,他能夠建立自己拜上帝教的教義,說明他是一個勤奮好學,且能夠學以致用的人,而且敢於接受新思想,敢於嘗試,是個勇敢的人。在他創立拜上帝教之初先是吸納了自己的兄弟及好朋友,說明他善於利用整合人脈資源。
他在攻陷幾座城池時,即刻建國稱帝說明他是一個目光短淺,格局小的人。這可能也和他的出生以及早年的經歷,及太平天國軍隊的這種小富即安的小農思想有關。
建國定都後,洪秀全不僅不思進取,還貪圖享樂,後宮嬪妃上萬之眾,整日沉迷於歌舞女色之間。
洪秀全建國後,自信心膨脹到了極點,同時派遣三路大軍東征西討北伐,各支軍隊孤軍深入,且無後援。說明他沒有軍事謀略,不懂行軍打仗。
大肆修建宮殿,不知體恤民力,國家機構設定混亂,完全不懂政治,不知道如何治理國家。
洪秀全是成功的,對於他個人而言,從一個落魄的小秀才變成太平天國的天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享盡人間富貴。洪秀全是失敗的,他建立的太平天國不僅沒有讓他的子民過上幸福生活,還讓他的子民流血犧牲,魂斷天涯,對於中國歷史來說,負面意義遠遠要大於正面效果。
-
6 #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因為是我們廣東人,又在我祖籍廣西桂平我老家所在鎮隔壁的鎮起事,所以,我對他的歷史比較關注。
應該說,對於太平天國的歷史和起事的主要人物,從政治出發有政治的解讀,從社會出發有社會的解讀,從宗教出發有宗教的解讀,從民間的說法出發有民間的解讀,總之,顯得五花八門,各人都有各人的傾向,相關的研究很多,相關的歷史著作也有很多,到底真實的洪秀全是怎樣的?我覺得,洪秀全的思想不可能完全超脫於他所能接觸到的當時的書籍資料和歷史環境。
我覺得,洪秀全身上有幾個史實是確證的:
一、洪秀全是到廣州趕考多年屢考不第的窮困書生。他對傳統四書五經一類的東西是非常熟悉的。他既傳統,所作所為又很不傳統,但歸根結底,他骨子裡的東西非常傳統。
二、洪秀全在1836年自己22歲在貢院考試時遇到外來傳教者,接觸了《勸世良言》之類的宗教資料。
三、當時的基督教資料翻譯的某些文字傳達的表達的意思與100年後在中國傳播的翻譯定本的意思有較大差異。與再後來的《聖經》定譯本有更大差異。比如,洪秀全原名是“洪火秀”。他接觸的資料將耶和華翻譯成“爺火華”。
四、洪秀全本人理解的“天國”與當時的資料介紹有相當大的不同。他有很多自己按自己的想像的理解。
五、洪秀全後來漸漸篤信的“天國”世界確有他自己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擔當的崇高角色有關。
七、早期太平天國信眾相信了這種近乎神一樣的超凡力量,並付之行動。
八、洪秀全一直到晚年都非常確信自己的天國世界,按自己的想像邏輯來整理外來《聖經》等資料中關於天國的他認為不合理的表述,並重新整理中國的很多歷史內容,以適合他認為合理的模式。
總之,以今天的事後邏輯或後來的理論來推導洪秀全的心理,是還原不了真實的洪秀全心跡的,必須找到確切的一手的洪秀全留下的文字歷史資料,得出的結論才比較真實。
-
7 # 達摩說
看慣了各種辱罵洪天王的言論,達摩君忍不住要替他說幾句公道話。
首先,洪秀全天資聰穎,學習拔尖,據說在全村人當中出類拔萃。這個符合史實,畢竟他周圍的人扁擔倒了都不知道念個一。洪秀全四次應考,縣試均以頭名透過,但每次都折戟於府試,與秀才功名擦肩而過,這充分揭露了清朝科舉制的腐朽,連他的文章都能過縣試,可見閱卷老師水平之低。
第二,洪秀全是一個可以為革命大局犧牲自己的出色的革命理論家。他在1844年與馮雲山產生激烈爭執,為了儲存革命火種,他不得已將300信眾託付給馮,毅然隱居於家鄉,開始從事科學理論創作。而馮雲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由於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他深入紫荊山區傳教,組織了3000名烏合之眾,建立了一支流寇武裝。這時,洪秀全難以割捨與馮雲山的革命情誼,遂忍辱負重,帶著他最新出爐的理論鉅著《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再次出現在他面前,還厚顏無恥地提出要當老大。
第三,洪秀全是一個敬父愛兄的道德完人。後來,當地地主武裝盯上了他們,並把馮雲山抓走,並揚言要將其送交官府。洪秀全為了革命同志的安危,立即動身前往廣州,說是要找兩廣總督耆英討個說法,結果出去轉了一圈,聽說革命隊伍又轉危為安了才敢回來。聽說上帝老爹附了楊秀清的體,耶穌大哥附了蕭朝貴的體,他倒地便拜,全然不顧自己的革命導師身份,這體現了他與父兄的深厚情感。
第四,洪秀全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天京被攻克之前,他再次做夢夢見了上帝,上帝親切地告訴他:天京之圍馬上就會過去,天兵已經在路上,準備殺盡閻羅妖。二兒子啊,你也快點上天覆命吧,我和你哥都想你啊。果然蒼天不負有心人,很快洪秀全的夢想便實現了,因為他真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上了天堂。這深刻地說明了一點:有夢想就會有奇蹟!
-
8 # 小佛說史
洪秀全是一個宗教偏執狂。
從洪秀全的一生,不難看出洪秀全的真面目。剛開始傳教的時候,信徒人極少數,洪秀全為了讓信徒們死心塌地的相信自己,便在傳播拜上帝教教義的時候,言語之中有很多對信徒的恐嚇,說什麼不信上帝就會有厄運降臨,“我將遣大災降世,凡信仰堅定不移的將得救。過了八月以後,有田無人耕,有屋無人住。”後來隨著太平軍不斷的強大,控制範圍越來越廣,洪秀全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切都交給楊秀清,隨著天京事變的爆發,太平天國高層鉅變,天京城常年處於清軍包圍之下,這個時候的洪秀全又開始偏執的推銷起自己的信仰, “所有的困難都是天父天兄在試探大家的心,大家只要真心對待天父和天兄就好了”,讓人深信,沒飯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待天父天兄的一片誠心。
不僅如此,當天京城破前,李秀成苦口婆心的要洪秀全放心被清軍圍得鐵通一般的首都,洪秀全訓斥李秀成,"天降爾王為真主,何用煩愁膽心飛",告訴李秀成自己是上天選定的,不用做任何事也可以坐穩打下來的江山,後來蘇州丟失,李秀成再次請求放棄天京,洪秀全依然偏執的相信自己的宗教:“我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作為天下萬國的唯一真主,有什麼害怕的。” 洪秀全的眼中從始至終都只有他自己的宗教,活在自己給自己畫的世界裡。
-
9 # 北方木喬
歷史上的真實洪秀全,我認為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尤其是近幾年,對洪秀全的評價,大部分是批評與謾罵的。說他藉著天下平等的幌子,搞自己的封建政權。簡單的來說一說。
一、好學納新,敢於利用
太平天國運動之前,洪秀全確實學習了西方的先進文化思想,不過也沒學那麼多,但就是敢於接受,敢於利用。他以西方學說及上帝會教意的理論,開始了演說活動,為太平天國早期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二、具有領導才能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一時間橫掃大江南北。洪秀全的名聲,也很快的為他招來了許多得力干將。如石達開、楊秀清、馮雲山、李秀成、陳玉成等人。這些人英勇善戰,在早期與清廷的戰爭中,為洪秀全攻城略地。這足以證明,洪秀全具有一定的領導才能。
三、不思進取,沉迷後宮
洪秀全“定都”天京之後,便安然於深宮內院。命人挑選天下美女,為自己享用。並且每日樂於此道,不思進取。據說他還為後宮這些爭寵的佳麗們,寫了一本“工具書”,教這些佳麗們怎麼說話,怎麼來討自己喜歡。
四、慾望膨脹、目光短淺
洪秀全當了“皇帝”以後,不圖謀與清廷抗禮,反而玩起政治手腕,殺了像韋昌輝、曾水源這樣忠心的將士。並與楊秀清上演宮斗大戲。在權利慾望的驅使下,洪秀全目光變得短淺,不圖大計。
當然,不管洪秀全是怎樣的,一個譭譽參半的人物,他帶領的農民起義,在近代史上,還是具有許多特殊意義的。至少是給滿清政府,敲響了一記響亮的喪鐘。
-
10 # 秦野雁
在農民起義領袖當中,洪秀全的墨水不算少了,雖然四次考試均名落孫山,但是,也還算是個文化人,並且能把自己學過的東西運用起來,至少可以說明在當時,他還是不簡單的。
1.命凡心不凡,和命運抗爭。
1837年,他考試落第後,心情鬱悶,大病四十多天。生病期間好像受到刺激似的,精神恍惚。突然自稱是上帝的次子,耶穌的弟弟。被上帝召入天堂,賜金璽,並被封為“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受上帝之命下凡除妖的。
2.有魄力,說幹就幹,毫不拖泥帶水。
受《勸世良言》的啟示,開始傳教。說幹就幹,馬上就發展了兩個教徒,一個是他的同學馮雲山,另一個是他的族弟洪仁玕。這兩個人和洪秀全一樣都是屢試不中的鄉村教師。由於他們三個人的經歷一樣,所以一拍即合,就成為了拜上帝教的教徒。並且拿走了村塾的孔子牌位,以示堅定的信教信心。
3.遇到困難不退縮,想辦法,再努力。
1844年,他和馮雲山到廣西傳教半年,基本沒什麼收穫。這個時候留馮雲山在廣西繼續傳教,他獨自回到廣州,寫成了《原道救世歌》和《原道醒世訓》兩部作品。除了揭露社會的醜惡之外,要人們不要互相殘殺,不要你吞我並,天下一家,同享太平。
4.只要努力,機會總會來到。
1847年,他雖然一事無成,難以混跡。但是,馮雲山已經把傳教工作做的很出色了。這完全出乎他的預料。馮雲山並且以他的名義已經發展了兩千多名教徒,大家心裡都知道“洪教主”。這兩千多人,奠定了太平軍的基礎。
5.人事關係有點混亂。
為了營救馮雲山和渙散的上帝教會員,“天父”附體與楊秀清,“天兄”附體到蕭朝貴身上。這時候,“洪天王”的地位居然是最低的。韋昌輝雖然是“天父”第五子,但他出錢開爐造兵器,官府曾一度把韋昌輝當做“逆首”。這種混亂的人事關係為以後的“天京之變”做好了鋪墊。
6.沒有全盤規劃,能力略顯不足。
起事之初,人人都知道要建立自己的“小天堂”,但是“小天堂”什麼樣,誰都說不清。馮雲山發展教徒,楊秀清獨攬軍政,“天王”是幹什麼的?太平軍在楊秀清的指揮下勢如破竹,而他只是像個跟班的。猴子搬包穀似的攻掠城池,說棄城就棄城,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7.典型的外戰外行,內戰內行。
1856年,天京之變之前,為了讓楊秀清把惡行徹底的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他欲擒故縱,使楊秀清成為眾矢之的。大家都知道天王揮淚殺東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正確做法。而對外的戰場上他卻毫無建樹,甚至成為包袱。
8.強烈的權力慾望。
為了不使大權旁落,寧可發動政變也要保住權力,這本無可厚非。但即使太平天國到了窮途末路,也要把兒子推上“天王”的寶座,讓歷史的悲劇一幕幕地重演。
-
11 # 尋道底呢
他給中國人帶來什麼???對民族犯下了什麼?別用階級論(那是為奪取政權服務的)再議論他!!給中華民族人民、帶來了災難!就是天大的罪!什麼理論也大不過民、族人民的福祉與災難!!!
-
12 # 縱橫國史
首先,利用楊秀清與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陳承瑢之間的之矛盾,拉攏後者解決東殿集團,為專權開個好局。
先看楊秀清與韋昌輝之間的矛盾。還在金田團營時期,燒炭佬出身的楊秀清就瞧不起小地主世家的韋昌輝,畢竟階級矛盾擺在那,心裡過不了那坎。取得“天父代言”大權的楊秀清處處排擠韋昌輝,若不是蕭朝貴大力支援,韋昌輝光靠贊助拜上帝教估計也難以混出頭。1851年12月,“永安封王”,韋昌輝封北王6000歲,與楊秀清東王9000歲有很大差距,兩者相處還算融洽。但是,隨著馮雲山和蕭朝貴先後陣亡,韋昌輝一躍而成為僅次於楊秀清的實力派二號人物,兩人之間的矛盾逐漸凸顯。定都天京後,楊秀清經常藉口小事搞“天父下凡”,屢次當眾杖責韋昌輝,讓其下不了臺面。此外,楊秀清還剝奪韋昌輝京師衛戍大權,代之以翼王石達開。韋昌輝懾於東王威嚴,屢次妥協,但內心非常不滿,只要時機成熟,他必定會和楊秀清翻臉。
再看楊秀清與秦日綱之間矛盾。在“天京事變”中,燕王秦日綱是實際操刀手,他對同僚下手比對清軍更狠,刀刀見血,槍槍斃命,絕不留情。那麼,他又是如何與楊秀清結下仇恨呢?首先,楊秀清在永安搞“天父下凡”,聲稱上帝要分封五大王,即是楊、蕭、馮、韋、石,但卻將礦工秦日綱排除在外。要知道,金田起義時,秦日綱可是帶著幾千礦工入夥;這些礦工組織性、紀律性很強,而且還能夠挖掘地道,是攻城拔寨的精幹力量。秦日綱沒能封王,其內心已對楊秀清有所不滿。定都天京後,楊秀清為樹立個人權威,經常杖責諸王,秦日綱也是躺槍之主。例如,秦日綱馬伕不向楊秀清同庚叔行禮,楊秀清小題大做,直接來個“天父下凡”,馬伕斬首,秦日綱杖責一百軍棍。堂堂燕王,居然因這雞皮蒜毛之事而被打屁股,其內心之不滿,可想而知。
接下來,看楊秀清和陳承瑢之間矛盾。這應該是楊秀清最不應該得罪之人,因為他的一舉動,直接要了楊秀清小命。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李世民能在李建成的地盤長安成功發動“玄武門”之變,其中關鍵因素之一便是收買了玄武門守城將領,否則他會被東宮集團剁成肉醬。陳承瑢,太平天國丞相,也是東殿集團最重要的文官領袖,併兼管天京城防工作,這位置實在重要了。如果沒有陳承瑢幫忙,“誅楊密詔”無法送出天京,因為陳承瑢可以直接聯絡到天王,而且還能利用京城驛馬送信。此外,陳承瑢不開啟城門,韋昌輝、秦日綱等勤王之師也進不了天京;只要他臨陣倒戈,韋昌輝、秦日綱必死無疑。但是,楊秀清在處理“馬伕事件”時,連陳承瑢也一起杖責,實乃大錯特錯。
自從定都天京後,光桿司令洪秀全就當起了“宅男”,深居天王府,不再過問軍國大事而是一律交給東王楊秀清打理,因為就算想管也未必管得了。不過,楊秀清實在欺人太甚,已經取得事實上的領導權還不滿足,還非要逼迫天王封“萬歲”。此外,楊秀清因看不慣洪秀全任意使喚宮女幹雜活,直接來個“天父下凡”,杖責洪天王四十大板。作為光桿司令,洪秀全根本不敢和太平天國一哥楊秀清撕破臉,他只能等待機會。楊秀清雖然勢力大,但卻和其他實力派關係鬧僵,搞得水火不容,以致眾怒難平,這就給洪秀全誅殺自己創造了條件。這過程太有意思了,陳承瑢傳遞“誅楊密詔”,韋昌輝、秦日綱帶兵回來,陳承瑢接著開啟天京城門,韋昌輝、秦日綱立刻奔向東王府,斬殺楊秀清。一代梟雄楊秀清,就這樣被洪秀全利用派系矛盾給幹掉了。
楊秀清被幹掉後,剩下的實力派是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三位。陳承瑢力量太小,無法對天王構成威脅,可忽略不計;秦日綱是洪秀全發展進拜上帝教,可以作為親信培養,也算是事實上的盟友。所以,接下來洪秀全要解決的對手是韋昌輝、石達開,這兩人勢力龐大,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楊秀清。那麼,洪天王是如何解決北王和翼王這兩大實力派呢?辦法還是在兩者之間製造矛盾,讓其自相殘殺。韋昌輝因痛恨楊秀清,而在京城濫殺東王餘黨,石達開回京勸阻反被追殺。這時,洪天王卻同意(另說被逼無奈)韋昌輝率兵屠殺翼王府,明擺著想將事態擴大化,好讓兩者火併。石達開在西征戰場屢建奇功,在天國軍民中享有極高威望,因而在“韋石決鬥”中獲勝;洪秀全迫於石達開壓力(回京攻滅天京),只好下令京城軍民誅殺韋昌輝,並將其屍體懸掛於城門。
韋昌輝被誅殺後,石達開回京輔政,強迫洪秀全處死秦日綱、陳承瑢,從此翼殿集團一家獨大。為此,洪秀全便封自己兩位兄長洪仁發、洪仁達為安福兩王,讓其牽制石達開,並最終將其逼走。至此,洪秀全表面上實現了大權獨攬,但卻未必,因為其他實力派將領為了確保自身安全,紛紛擁兵自重,不再齊心協力為天國效力,對洪天王之政令陽奉陰違。從此,太平天國如同一盤散沙,只等著曾國藩湘軍前來消滅。
-
13 # 布夫舟
洪秀全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根據幹王洪仁玕的回憶,洪秀全在當時可是整個家族的希望。他們家在過去的時候是一個大家族,不過現在已經沒落了。我們知道清朝的時候,大部分的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博取功名。洪秀全七歲開始讀儒家經典,表現非常優秀。據說他幾年之內就博覽群書,族人都期盼著有一天他能夠光宗耀祖,讓整個家族重振聲威。
為了讓他能夠考取功名,很多人都有犧牲。幾個教他的老師都願意在沒有酬勞的情況下教他,家人都湊錢讓他讀書。
洪秀全剛開始的時候考試非常順利,第一天成績名列前茅,不過到了最後一天,他便跌出榜外了。古代科舉非常難考,一次考不上就要等要好幾年。九年之後,洪秀全又參加鄉試,他再一次落榜。
洪秀全第三次落榜以後,他便徹底崩潰了,靠著家人才能抬回去。這也很正常,一個人揹負那麼大期望,考了十幾年都沒有考上,自然心裡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壓力。
那個時候的洪秀全估計都有點精神失常了。後來他接觸到了基督教,便自創了拜上帝教。他這段經歷是和希特勒有點像的。希特勒原本是個士兵,一次作戰中受了重傷,昏迷不醒,後來便去從政了。
其後,他的勢力越來越大,最後公開反清,打到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國。從這一點來看,洪秀全早期是非常勵志的。
雖然現在提起太平天國,必然有人會想到洪秀全。但是太平天國的創立過程中,洪秀全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重要。很多時候,具體的事情都是下面的人來做的,洪秀全不過是個名義上的領袖。前期是馮雲山、蕭朝貴等人,中間是楊秀清,最後才是洪秀全真正掌權。不過晚期的時候,太平天國已經江河日下了。
總的來說洪秀全這個人是難當大任的,無論軍事謀略還是政治能力,他都是不足的。很多時候太平天國都是完全靠著下面的人撐著,他自己是幹不來這些事情的。
-
14 # 又新閣讀史
歷史上真實的洪秀全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洪秀全在我看來就是一個不文不武,無才無德,不仁不義,滅師滅祖,荒淫好色的一個神經病。(申明一下,我這話一點不誇張,一點不過分。不信請聽我慢慢道來:)
先說他如何不文不武了。
清朝的科舉制度,考生先參加縣試府試,透過者取得童生資格,再參加院試,透過者為秀才,秀才是功名的起點,才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透過者為舉人,舉人可參加會試,及弟者為貢士,貢士再參加殿士,及弟者為進士。
而洪秀全揹負著全家全族人的希望,參加了很多場考試,他楞是卡在了院試一級,最終連個秀才都沒考上,以至於鬱悶成疾,得了神經病,做夢夢見上帝,說上帝是他爹,他是上帝的第二個兒子,也就是耶穌的兄弟。
這麼一個連基礎考試都通過不了的人,你說他有文嗎?也許你會認為我這話說的絕對了一點,認為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不公平公正,不一定能顯示一個人的真實水平,那好我們來看看洪秀全自由發揮時詩文:
《天父詩》十四
天兄耶穌曰:右眼惑爾,則挖爾右眼。左眼惑爾,則挖爾左眼。
寧雙眼上天堂,好過雙眼落地獄千萬倍也。
三百七十八
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嬸錯無哥錯。
只有人錯無天錯,只有臣錯無主錯。
四百一九十
跟主不上永不上,永遠不得見太陽。
面突鳥騷身腥臭,喙餓臭化燒硫磺。
這樣的詩在洪秀全的御製詩裡比比皆是。
再來說說洪秀全的武,連才德也一切說了:
洪秀全科舉失意後,得了一場大病,做了一個奇怪的夢,結合起他偶爾看到的一本基督教宣傳的小冊子《勸世良言》裡的一些零碎情節,附會起來,自認為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兄弟,於是創立了拜上帝教,傳教之初,其實他的決心不是很大,反而是他的表兄馮雲山堅決的支援他,家鄉混不下去了,又是馮雲山提議去相對偏遠貧困的廣西紫荊山傳教,在這裡遇到了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馮雲山被捕,洪秀全即離開紫荊山回了老家,教眾陷入混亂恐慌之中,這個時候是楊秀清和蕭朝貴穩定了教眾,並大力發展了拜上帝教。及至起義,軍事指揮幾乎全靠楊秀清,洪秀全也就是個象徵意義上教主,所以才會有後來的楊秀清不服他要奪他的位,因為在楊秀清看來,洪秀全根本就沒什麼本事和才能,當什麼萬歲呀,不配。楊秀清才膽敢上演逼宮戲,要求洪秀全封他萬歲。這也是洪秀全才德短淺所至,德不配位引發的內訌。洪秀全表面上答應,暗裡卻密召石達開,韋昌輝勤王救駕,導致天京內訌,使事業毀於一旦。洪秀全前期的軍事政治全靠楊秀清。後期靠李秀成,他自己除了寫幾首歪詩,和一些狗屁不通的文章外,十一年未出宮門一步,整日與那88個王娘還有2千多宮女鬼混。請問這樣的人何武何才何德?
再往下說他的不仁不義。
洪楊之亂,利用宗教聚集鼓惑民眾,也由於滿清政府的腐敗落後,吏治不良,再加上饑荒災歉,內憂外患,反判之火很容易就點起來了,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一般都是利用宗教聚集民眾起事,然後就裹協民眾,成流蔻之勢,很少有建立根據地的,李自成就是這樣,最後就算打到了北京,還是流蔻形式。太平天國一開始也是流蔻形式,強迫民眾毀家相隨,否則就殺了你全家,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據統計,因洪楊之亂直接死亡的人數就有七千多萬,間接死亡的就一億多了。就是他們自己內訌,殺起自己人來也一點不手軟,一個天京內訌,死了三四萬人之眾。太平天國帶來的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次大災難,人類史上傷亡最大的戰爭就是太平天國,其次才是一戰,二戰。太平天國使中國的人口由原來的4億銳減到了2.4億。請問這樣的天王仁義何在?
再來說說他怎樣滅師滅祖
洪秀全早年一心希望透過科考圖個功名,可是三次都在童生試的廣州院試落敗,受此打擊重病一場,一度昏迷不醒,病中幻覺上帝對他說: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間來斬妖除魔。於創立拜上帝教,並發動起義,毀孔子牌位,燒寺廟道觀,焚四書五經,滅中華典籍。待曾國藩討伐他時,所發檄文,都不提保衛朝庭,而是著重提保護名教。請看《討粵匪檄》中的一段話:
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洪秀全千不該,萬不該,最不該的就是要毀滅中華文化,擾亂中華禮義人倫,他這樣就把天下的讀書人全得罪了,歷代農民起義,如果沒有讀書人的幫輔,絕沒有成功者,他這樣滅師滅祖,要毀滅中華幾千年文明的行徑,安能不敗嗎?
再來說說他的荒淫好色
洪秀全一入南京就大肆擴建宮殿,一從搬進富麗堂皇的天王殿,就十一年未出宮殿一步,整日除了寫幾首歪詩和所謂宗教論文外。就是廣納妃嬪,據他兒子洪天貴福供稱,他有88個王娘,其實陪在洪秀全身邊的應該是87人,因為還有一個天妻在天上陪著他爹皇上帝呢(這可是洪秀全自己說的)。後宮的各種女官更是多達2000多人。他自己在那荒淫無度,而天國的子民卻男女別營,就算夫妻已不能住在一起,否則就是死罪。
最後說說他的神經病
其實洪秀全科考失望後就病了,一連幾天昏迷不醒,病得很重,以致於把自己當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弟弟。我認為他是真的把自己當救世主的,這點一直到死,他自己都深信不疑。最後,天京被曾老九圍個水洩不通,城內沒有糧食,沒有軍隊,李秀成勸他離開,他還在說著胡話,說要走你們走,不就是沒有糧食和兵丁嗎?我會降下甘露,吃了甘露你們就不會餓了,我會讓我父皇上帝降下天兵天將,斬妖除魔,驅走清妖。結果沒幾天他自己去見了皇上帝,天京城破,曾老九回營睡覺,任由湘勇燒殺搶掠。這難道不是一個神經病嗎?
-
15 # 眼觀世界
洪秀全1814年出生於廣東花縣,在道光年間,多次科舉不中後,根據早期基督教教義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用來傳播教義,主張建立遠古“天下為公”的盛世。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領導發動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自封天王。1853年定都南京,改稱天京。
對於清政府和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洪秀全是一概不承認的。當初,英國政府曾派使者與洪秀全聯絡,表示如果洪秀全承認英國在華利益就對太平天國提供援助,但遭到洪秀全嚴詞拒絕。由於洪秀全始終拒絕承認不平等條約,不肯出賣國家主權而使得列強轉而支援滿清政府。後來,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去世,太平天國在清政府和外國人聯合一致的進攻下,以失敗告終,但這場起義運動,前後席捲大半個中國,曾攻佔過600多座城市,總歷時十四年,堪稱中國幾千年來農民起義的巔峰。
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前,洪秀全確實學習了一些西方的先進文化思想,但學的不多,只是敢於接受西方新思想,並且敢於利用。他運用西方學說及上帝會教義的理論,開始演講傳播教義,為太平天國早期的形成打下了群眾基礎,也成就了他自己的名聲。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一開始所向披靡。洪秀全的名聲,也為他招來了許多得力干將,如石達開、楊秀清、馮雲山、李秀成、陳玉成等人。這些人英勇善戰,在早期與清廷的戰爭中,為洪秀全攻城略地,在前期開創階段立下汗馬功勞,足以證明洪秀全有一定的領導才能。
但在定都天京後,洪秀全的封建意識與日俱增,等級觀念、享樂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簡出,嚴重脫離將士群眾。在太平天國革命政權向一個新的封建王朝政權蛻變的過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別惡劣的帶頭作用。思想作風上的質變,使其愈往後,則更多地像一個封建帝王。他不圖謀怎麼樣與清政府鬥爭,將革命進行到底,反而開始打擊政敵,自斷手足,如先後殺了韋昌輝,楊秀清等,導致太平天國內部開始內訌,逼得石達開率幾十萬軍隊出走,最後被圍殺,整個太平天國從此開始走向下坡路。
此外,洪秀全可能是史上擁有老婆最多的人,他從定都天京後就開始選拔美女進宮,供他玩樂,人數多到他自己都記不清,後來洪秀全的兒子被俘,據他所說,他也記不清自己有多少個名義上的母親。而且,洪秀全還編了一本書,教他的那些妃子們如何取悅他,從怎麼說話,怎麼做動作,應有盡有,鼓勵她們在後宮裡內鬥爭寵。
總的來說,雖然洪秀全在前期確實有一定的進步思想,敢於挑戰清政府進行革命,但在當了天王並定都天京後,就迅速的腐壞下去了,缺乏長久的戰略思想和智謀,同時具有深刻的封建思想。
-
16 # 沉沉相殷
英雄,農民起義領袖,政治家,組織家,思想家,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堅持鬥爭14年,沉重的打擊了清廷的統治,他的事蹟在英雄紀念碑上有浮雕,孫中山說要做第二個洪秀全,
-
17 # 可可潘琴
他是一個太平天國運動中的領袖人物。他以農民起義的名義,是大清朝搖搖欲墜。但他缺乏一個領導一個集團的優秀品質。導致了集團內部的紛爭爆殮。最後有自我安慰,用封王加官進候這樣的些手段拉攏腐蝕那些農民其中的優秀幹部。導致內部矛盾頻發。光封王的就有2000多人。最後起義失敗而終。
他是一個虛榮心很強的人。又是一個沒有領導能力的人。但是他又是那個時代脫穎而出的歷史人物。他是一個英雄,也有英雄的卑微。他沒有劉邦膽識。也沒有諾爾哈赤魄力。正是因為它的侷限性是其一失敗許多無辜的人受到傷害。甚至犧牲性命。
個人觀點。
-
18 # 攀登的岩羊
是一個想考取功名,卻落榜的不弟文人,功名沒得到,引起對現實社會和制度不滿,突發奇想改變自己現狀,把拜上帝教做為精神寄託,經自已理解,洋為己用,宣揚給別人,吸引一些同樣不滿現狀,想找一條未來路的人。洪本人借宗教達到目的後,就暴露出自私愚昧貪慾的本質。把條框強加到別人身上,自己享樂,
-
19 # 萬歲1148858845
其實首先必須說明造反起義是風險極大代價極高的一件事,中國從商朝有記錄以來(甲骨文寫作,執羌,逃羌)直到民國的白朗農民起義為止,有規模的農民起義恐怕至少數萬次了,真正成功或者說善終的能有幾個?這點我們清楚,作為飽讀史書的洪秀全更清楚而造反者失敗的下場如何他也很明白!所以他領導起義絕對是經過深思熟慮,縝密思考,謀劃以後才進行的!事實上仔細研究歷史我們就能發現洪秀全所有的戰略都是在仿效成功者朱元璋(面對的敵人其實非常類似都是外來夷狄)以宗教宣傳聚集人心(明教的前身摩尼教在南宋就是官方的邪教,基督教自乾隆時代在南方就有巨大影響力)之後佔據南京為核心的東南財富之地再掃平南方進而北伐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他學習朱元璋的戰略並無過失唯一失算導致失敗的就是對地主團練的力量估計不足,當太平軍擊敗滿清的八旗,綠營以後就以為南方無後顧之憂可以北伐了(北伐軍多數是太平軍的老兵精銳經驗豐富可謂一路凱歌)但是他沒有想到(也是我到現在都無法理解的)某些漢族竟然如此奴性的效忠滿清
-
20 # lamajoy
首先是一個屢試不第、落魄而至怨恨的讀書人。其次是野心家,假借並且歪曲洋教作為手段,懷著改變自己命運的目的傳教,騙取信眾。可能有人認為其有改造中國的理想,但只要看看定都南京後在後宮的所作所為,可以排除其個人享樂之外的任何宏大理想存在,就是一個凡夫俗子無意間取得超出其自身想象的成功,然而依舊本性難移、能力有限。第三是暴發戶,由於一眾人才鼎力相助,加之腐敗清庭一連串失誤,致使其事業意外做大,於是開始享受帝王生活,僅派兩萬軍隊北伐,不思進取。第四並無治國治軍真才能,前期屢次依靠楊、蕭裝神弄鬼,以及諸王軍事才能取得半壁江山,天京事變後用自己無能兄弟,都反映出其自私、無能的本性。楊秀清敢於挑戰其權威,就是看清了這一點。天京被圍後,拒絕李秀成讓城別走(如同放棄延安)的建議,暴露了其缺乏戰略思維的農民本質。最後,他雖然讀過書,卻並無文化上的任何貢獻,只要看看在天王宮中寫作的大量歪詩,就可見其本質。想想後來人寫出的那些沁園春、水調歌頭啥的,真是天壤之別!
回覆列表
利用宗教發動農民起義,並建立太平天國,這麼多人跟隨他鬧革命統治幾個省,也算上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定都天京後私生活了荒亂無度,既不上朝,也不帶兵討伐清朝,致天國內部分裂,直至天國滅亡。太平天國成也此人,敗也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