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林區小范

    一般養殖水體(多指水庫水體)中並不缺鉀和鈣,關鍵是補充氮、磷。但目前施用的化肥主要是碳酸氫銨、硫酸銨、尿素、硫酸鉀和過磷酸鈣。

    由於浮游植物是按一定比例吸收利用水中的營養鹽,因而施肥也需按比例進行,水生植物(浮游植物)體內氮、磷、鉀比為40:7:1。養魚水域施氮、磷肥,一般按純氮:純磷為3::1或4:1配製。

    碳酸氫銨與過磷酸鈣的配比是:3-4月,10-11月按1:1.8 ;5-9月為1:1.35。

    水庫透明度30-35釐米時為1:1.8;透明度40釐米左右時按1:1.6;透明度45釐米左右時按1:1.35的比例配製複合肥。

    以上配方施肥能滿足水庫中魚蝦易消化的浮游植物生長對營養鹽的需要量,並始終處於優勢種群。

    養殖水體富營養化是由於在養殖過程中接受了大量廢物(未食的餌料、養殖物件的排洩物和糞便),以及其水體內部自身底泥等沉積物所釋放的氮、磷營養鹽,使養殖水體容納了過量的營養物質,汙染作用超過了水體自淨能力,導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從而惡化水質,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造成魚蝦大量死亡,破壞養殖水體的生態平衡,制約了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可以用以下方法改善養殖水體富營養化狀況:

      1 物理防治法 利用簡單的物理方法將養殖水體中的懸浮或浮游有機物儘可能的去除,如人工曝氣、挖掘底泥、引水換水等。

      2 化學防治法 對養殖水體水源進行藥物消毒,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優濾淨等。

      3 生物法 向水體中投放某些微生物(光合細菌、硝化細菌、芽孢桿菌等)方式,將水體或底質沉澱物中的有機物、氨氮、亞硝酸氮分解吸收,轉化為有益和無害物質,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

      4 移栽水草 在養殖水體中栽培高等水生植物,用來吸收水體中多餘的營養物質,抑制藻類生長,創造一個有利於魚類生長的生態環境。

     5 科學投餵 為了降低殘餌對養殖水體汙染程度,在養殖過程中應推廣使用低氮高能飼料,堅持定點、定時、定質、定量的“四定”原則,同時根據不同季節,天氣變化,水質(水色、透明度、溶解氧等)和魚類的生長情況等適時調整日投餌量,提高餌料利用率、減少浪費,預防殘餌對水質的汙染。

      6 謹慎使用藥物處理 處理藻類的常用藥物0.7克/立方米~0.8克/立方米硫酸銅、15克/立方米~20g克/立方米生石灰、1.4克/立方米~2.2克/立方米尿素與3克/立方米~6克/立方磷酸鈣合劑全池潑灑。建議區域性使用藥物、用後立即增氧,調節水體pH。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完二胎,你會後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