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古歷史
-
2 # 盤串大仙兒
梟雄曹操不稱帝也有他自己的苦啊。
亂世之中,稱帝需要的不只是要實力還需要時機,如果時機不對就急匆匆稱帝,打破現有格局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袁術不就是一個活生生例子。
曹操在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之下開始崛起,並且統一了北方,在這個過程之中,他慢慢清理了忠於漢室的大臣勢力,徹底架空漢獻帝。並且在赤壁之戰以後不再急於擴張,而是穩固北方的統治,使自己對於北方的控制力進一步加深。
雖然曹操晚年已經加深了北方的控制,並且徹底清除了忠於漢室的力量,天下三分的格局已經明朗,但詭異的是三分勢力都沒有稱帝。
這其中的原因很明顯,誰先稱帝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三國時期,劉備以扶漢為名,曹操稱帝,必定聯合孫權一起攻打曹操,稱帝也不得安寧,更會內憂外患,更有荀彧其雖然輔佐曹操,但是還是隻認大漢天下。
所以稱帝並不容易,一旦稱帝就將成為眾矢之的,曹操是個聰明人,不稱帝卻也擁有帝王的權利。
-
3 # 大愛中國書畫
曹操稱霸三國這麼長時間,並且又有那麼多有才能的人輔佐,為什麼他沒有廢掉漢獻帝,自己稱帝,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呢?
曹操也就是曹孟德之所以到死之前都沒有選擇稱帝,其實是有著各方面的原因。當時雖然天下的大勢已經定下,但其中的變數還是比較的多。各位都知道在古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理”,為啥小編會這麼說呢?在現在看來可能是受了當時文化的影響,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名頭。就拿劉備來說吧,他之所以能夠參與爭奪天下的盛宴還不是因為打著“皇室宗親”的名號嗎?就因為傀儡皇帝稱他為一聲皇叔,這就給了他足夠的由頭,不管其背後是否真的有血緣關係,但只要師出有名就夠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打著匡扶漢室的名頭創下了偌大的勢力。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種旗號和名分還是比較重要的,曹孟德雖然挾持了天子,但說實話終究還是沒有名正言順,說到底他的身份都只是丞相。如果他在這時候坐上皇位的話就沒有“名”,以他的聰明是肯定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的,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到達稱帝的最好時機,漢室皇朝還沒有徹底的消亡,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遲早的事情,但這塊傷痕累累的“遮羞布”還並沒有被揭開,如果逆勢而為的話肯定會造成不好的輿論,這也就給了東吳和蜀漢攻打曹魏的藉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稍微有些理智的人是不會做出衝動之舉的。雖然內心極為渴求但是權衡利弊之後,曹孟德還是選擇暫時放棄。
其實仔細的分析曹孟德當時所處的地位與皇帝並沒有什麼差別,雖然沒有這個名分但他的手上還是握有皇帝之權。朝中不管大小事情都是由他來進行掌管,結合當時的歷史來看獻帝只是擺在檯面上的傀儡而已,他的作用只是為了能夠讓曹孟德更好的掌控,所有重要的權力都處在曹孟德自己手上,這小編我看來當時他只不過是缺張龍椅和黃袍罷了。況且過早的稱帝對他也並不全部是好處,從這裡也體現出了曹孟德的高明之處。留下並沒有什麼威脅的獻帝,只要是對方還還在自己的手中,他就能打著天子和正統的旗號,其他兩方也沒有什麼藉口。
而且這樣也能收穫到許多意外的好處,在都許之後他靠著這個名頭就非常輕易的收復了豫州這塊領地,也是因為靠著這個使得關中的諸將根本沒有抵抗就選擇了投降,在當時這大部分都是漢室和獻帝這個名頭的功勞,靠著這點他完成了比較和平的征服,沒有付出太大的代價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讓眾多諸侯都忌憚不已,為了能夠讓自身不屬於輿論的下風,各地豪強都選擇向蜀漢假意投降,雖然是為了做擋箭牌,但這其中還是有許多地方都可以操作的,至少在名義上曹魏這方佔得上風,這對於他掌控天下有著非常大的好處。如果當時他硬要強行稱帝的話,肯定結果將會是比較的悽慘。
不僅會失去天下的民心,而且將會與各路諸侯為敵,因為這等於說是給了他們良好的討伐藉口,這群人肯定會以此為由對當時的曹魏出手,在這種名正言順的理由之下也能達到他們的目的。所以在小編看來曹孟德是斷然不會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他的實力就算再強大也不能與整個天下為敵,同時這種行為在古代可是非常讓人反感,曹賊的名聲估計也會坐實。雖然有篡漢之心但他都只是在旁觀望,可惜並沒有等到合適的時機就去世了。
要知道,曹操的野心是非常大的。從他的所作所為就可以看出來。他從一個不知名的漢朝的小官,一步一步招募自己的軍隊,佔領自己的城池,和別的諸侯一起爭霸天下,並且最終,以少勝多統一了北方所有的州郡。成為了當時最大的諸侯。而在他稱霸的過程當中,有一個人對他幫助是非常大的,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人,他的霸業不會這麼成功的實現。這個人就是一直在給曹操出謀劃策的荀彧。在曹操之前,天下最大的諸侯是袁紹。當時他的門下可以說是謀士眾多,人才眾多。但是袁紹的性格優柔寡斷,使得很多人才都不太喜歡他。都覺得他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所以有的人就投奔了,更加惜才的曹操。而荀彧就是這其中的一個。
他之所以投奔曹操,是看中了曹操的聰明才智,他覺得曹操是天下這些君主裡最聰明的一個。而且荀彧是忠於大漢王朝的,他覺得自己是漢朝的臣子。而且當時曹操也正好藉著保護天子的名義,將天子扣押在自己這裡。使得外界很多人都覺得,曹操是忠於漢朝的,是想要振興漢室的。荀彧也是這麼覺得,他認為,如果投靠了曹操,幫助曹操的話,可以使得,大漢王朝,能夠再延續很多年。大家都知道劉備一心想要重振東漢的輝煌。但是荀彧作為一個忠臣,何嘗不是呢?這也是他畢生的理想。
於是曹操藉著,漢朝的名義,東征西戰。而荀彧也是在後為他出謀劃策。但是隨著曹操勢力越來越大,他的野心也逐漸的暴露了出來。在朝堂上,皇帝都要看他的眼色來辦事。這讓荀彧看起來非常的不爽,覺得曹操總有心想要謀反的意思。但是曹操卻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魏國,但是依然還是,對外宣稱忠於大漢王朝,做大漢王朝的附屬國。就等於說是漢朝的皇帝,封他做了一個王。如果說當時的漢朝,實力還比較強盛,那荀彧可以接受,但是當時漢朝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只是在曹操的庇護之下才得以苟延殘喘。只要曹操想,隨時他都可以滅掉漢朝,自己稱帝。這讓荀彧非常的不能接受。他來是為了振興漢室的,但是沒想到最後變成了這種結果。這時候曹操的勢力已經非常大,荀彧已經沒有辦法在阻止他。這時他只能做一個選擇,是去投靠,真正想要振興漢室的劉備,還是繼續留在這裡。
但是荀彧也是一個重感情,重情義的人,他是不會背叛曹操而去投奔劉備的。可當曹操的心思暴露出來之後,他又沒有辦法阻攔,這讓他內心是非常痛苦的。因為他努力了這麼多年的目標,卻發現別人是在騙他的。但是他還只能留在這裡,幫助那個曾經騙他的人。但是現在他也不會盡心盡力的幫助他了了,每次早早想要做那些違反倫理綱常的,事情的時候,他總會站出來第一個反駁曹操。一次兩次沒有關係,但是久而久之,曹操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因為這個時候曹操大局已定。
後面也不太需要荀彧的幫助了,而且荀彧一直在跟他唱反調,所以他就派人給荀彧送了一盒點心過去。但是當荀彧開啟那個盒子的時候,裡面什麼也沒有。於是荀彧就明白了曹操的意思。曹操是希望他老老實實的不要總是跟他唱反調,閉上嘴巴。這樣曹操可以確保他安度晚年,並且享盡榮華富貴。但是堅持了這麼多年的理想破滅的荀彧,這些身外之物對他來說還有什麼用呢?他不想再放縱曹操這樣下去,但是他自己又沒有力量可以阻止他,所以他最後選擇了自殺。
他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反對曹操,希望曹操可以守住一個作為臣子的本分。而且他們兩個這麼多年同甘共苦過來,相信也是有一定的感情的。當荀彧自殺之後,曹操也是非常的傷心。我想曹操肯定也是哭過了,畢竟荀彧跟隨他征戰這麼多年,功勞可以說是非常的大。但是奈何,他兩個的立場不同。所以只能導致兩個人這麼多年的感情在這一刻破碎,並且使得原本好好相處的兩個人,現在反目成仇。而曹操也是記住了荀彧的警告,一直到死都沒有選擇篡位稱帝。
-
4 # 八零後愛做夢
為什麼西周代殷商沒有沒有被天下人所群雄公憤呢?
因為殷商的暴政,還是西周的仁政。最大的功人就是周文王。
而曹操就是想要做周文王的人。他是在給兒子鋪路,讓自己兒子成為周武王。他自己不做皇帝,實際上是因為他做不做皇帝都一樣?它的權利和做皇帝是一樣的,差的就是就是一個名分。
再說,曹操也無意反漢,他年少的夢想就是,在他死了以後他的墓碑上能刻上,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
-
5 # 流火影視廳
古代的人是很在意自己的名聲的,在意君臣禮儀,如果按照水滸傳中寫的,宋江已經打到宋朝首都,最後卻詔安就可以看出來宋江不想被人罵,只希望當大官,光宗耀祖。
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還是有好幾個大諸侯不服,甚至可以滅了他,袁紹和袁術,還有呂布都是不懼他的。假若他當上皇帝,就會和袁術一樣,被群起而攻之。在哪個亂世,皇帝也只不過是一個擺設而已。
-
6 # 虎哥143993466
曹操不做皇帝,而是協天子以令諸候,是明智和智慧的。曹操做皇帝會引起群雄反對,朝庭群臣震怒,揹負篡漢的惡名,對自己對魏國的統治不利,曹操釆取協天子以令諸候,對伐吳,伐蜀有利無害,對各諸候以天子的名義釆取號令,言順名順,實為大智。
-
7 # 墨雪問心
很多人都對曹操感到疑惑不解,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中國北方,在這樣有利的條件下,為何不直接把漢獻帝這個窩囊廢趕下皇帝寶座自己來幹呢?之所以不這麼幹,我認為這正是曹操的精明、智慧之處!
客觀原因:當時的國家形勢讓曹操不能篡位建安元年八月,曹操聽取謀士荀彧的建議,親自帶兵到洛陽從李傕、郭汜手裡迎來漢獻帝遷都許昌,完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陰謀壯舉。此後曹操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後來為了平復袁紹的不滿情緒,曹操又將大將軍的職位讓給袁紹,自己改任司空,兼車騎將軍,從此朝政大權盡落曹操之手。
為何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呢?因為當時漢朝雖然勢弱,但上到朝野群臣,下至民間百姓,大漢還是深入人心的。曹操可以利用天子的名義去拉攏漢臣,去平衡各諸侯之間的關係。如果他貿然廢漢自立,不僅群臣反對,百姓離心,而且各諸侯肯定不服,到時候將會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客觀形勢讓曹操不能篡位稱帝。
主觀原因:曹操重實權,並且為了名聲根本不想篡位稱帝曹操是一個重視實權,講求實際的人,並不是十分看中虛名。早期為了穩定局勢,他一再“自明本志”,信誓旦旦的表明自己絕對沒有圖謀漢室的意圖,但當形勢穩定下來後,曹操如果突然改變主意,那麼不就是對大家的欺騙嗎?毀了自己的聲譽名節不說,還冷了滿朝文武的心。主要曹操是害怕在史書上留下罵名,被後人口誅筆伐。所以智慧的曹操只做魏王,不去篡位稱帝。
其實做魏王也是曹操的一種政治手段,這樣既可以堵住滿朝文武的嘴,掩蓋自己的野心,還可以為自己的兒子曹丕將來代漢稱帝做準備。因為曹操當時說過“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這句話充分暴露了他的野心,意思很明顯,自己做周文王,讓兒子曹丕學武王去篡位。
而且當稱帝條件成熟時,已經是建安二十四年(219),此時曹操已經65歲了,年紀大身體又不好,即使篡位稱帝也幹不了幾天皇帝,這可能也是曹操最後不願意稱帝的一個原因。
綜上所述,曹操不願意當皇帝主要由以上的客觀和主觀原因導致。是他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一種明智決策,充分體現了曹操身為梟雄的大氣魄、大智慧。
(曹丕劇照)
本文參考文獻:《三國演義》
-
8 # 溪源影視
曹操相比孫權與劉備,是作為最大的一方,他所帶領的軍隊、文臣佔據了整個北方。在古代的農耕社會,得北方者,基本與得天下者只有一步了。所以曹操完全可以自立稱王。但是曹操為啥沒有做皇帝呢?其實並不像電視劇裡說的那樣。原因其實有五點。
1、在曹操死後,曹丕很順利的就繼承了基業。在曹操諸多兒子裡,曹彰這個人雖然武藝高強,打仗勇猛,但是做事情缺少用腦子。曹操首先拋棄,不做繼承人得到考慮。曹植這個人雖然才華驚人,但是太愛喝酒,是個酒鬼,整天暈,為人太過浮誇奢華,這塊布,不適合做政治的“料”。只有曹丕了,為人低調,韜光隱晦,深藏不露,有時還有點裝傻充愣,很有心機,面對事實時,死不認賬,頗得其父之厚黑之本。曹操沒了曹衝,也就不做太多考慮,直接把基業傳給了曹丕。在曹丕做上魏王時,多時為一個事而糾結,以至於搞得自己吃睡不穩。
2、在電視劇《三國》中,聰明的司馬懿看出了門道,就試探曹丕,說自己懂得立法儀軌,曹丕也是聰明人,就問司馬懿,難得是在暗示本人稱帝。司馬懿默許。曹丕做下來想了半天,說,仲達,你覺得我與自己的父親曹操相比文才怎麼樣。仲達說,比不了先王,曹丕又問,自己的武功與自己的父親相比又如何?仲達又說,還比不上先王。曹丕這個人還真會做鋪墊,其實他是想說,父王都這麼牛了,還不敢做皇帝,自己又怎麼敢呢?在電視劇《三國》中,司馬懿說,先王不是不敢,而是沒有必要,他雖然叫著個魏王的名字,但實際早就擁有了皇帝的權利,群臣也是他提拔的,整個北方也是他帶領打下來的,何必多此一舉,貪圖個皇帝名號呢?
3、其實曹操不做皇帝,絕不是這樣簡單的事,也不是一點原因,而是有五點原因。第一:曹操確實覺得沒必要做皇帝,但是不僅僅是因為自己擁有了皇帝之權,反之他在想,如果自己坐上皇帝就不一定享有皇帝之權了。因為他如果做上皇帝,孫權與劉備也都會相繼稱帝。
但如果曹操不做皇帝,孫權與劉備就不敢冒著篡漢的罪名去稱帝,不稱帝就得在表面上向許都稱臣,而許都真正的老大就是曹操。由此而見,曹操不稱帝的話,不但享受皇帝之權,還佔據許都這一政治中心的有利位置,享有權臣膜拜之禮。
4、曹操這個人迷信啊,他看前面的這幾位的袁術,袁紹以及董卓都是因為自立或者廢立還有他立而折了的,所以曹操認為做皇帝是一件超級不吉利的事兒。所以也是沒做皇帝的原因之一。
5、其實曹操不像電視劇演的那樣不念大漢的恩情的,作為漢臣,曹操本就沒有謀反之心,當初刺殺董卓的初衷就是要救朝廷,只是漢朝氣數就是盡了,是扶不起來的。但面對扶不起來的大漢,曹操也不忍心用自己的雙手推翻。
6、曹操在沒做魏王之前,在公開場合多次“演講”,到什麼時候都是不會做皇帝的,各位將軍與文臣可都是見證人,所以也沒有勸他做皇帝,他不好意思再去做。
7、曹操認為自己沒有帝王之像。古代人是很注意這個面相的。曹操在自己相貌上是沒有自信的,有一次,外國使臣來朝拜他,他因為自己的相貌而自卑,就讓他身邊的侍衛假裝他,蒙了過去。
-
9 # ww3721王建文
曹操沒有當皇帝,卻是大政治家,是他一生倡導周公吐輔,天下歸心,不能食言的結果。
他從反對董卓首先倡義舉兵,反對董卓倒行道施,不願合作為官,到家鄉首倡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導致諸侯分裂,天下混戰,眾雄爭霸。他挾天子令諸候,在政治取得絕對優勢,使張繡投降,打贏官渡戰役,平定河北,滅亡遼東匈奴,席捲荊州劉表。平定涼州馬超韓遂為首西北群雄。己經位極人臣,漢獻帝許可他參評不名,劍履上殿,先封魏公,後封魏王,以天子旅冕車服,族旗禮樂,效祀天地,出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帝制。國都鄴城,實際上已是皇帝。
漢獻帝又賜予他十二冕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付車。一切都是如天子禮儀戚嚴了。為了約定,沒有蹄倒漢獻帝。
是漢獻帝還還是青年力壯,還有絕對影響力。爭戰得來各州郡吏,都在還有絕對勢力,擁兵自強,還在斷絕納貢。臧霸在山東為王。孫權在江南稱霸。劉備在益州稱雄。
割據勢力,軍閥混戰遠遠沒有達到他能控制集權,統一政治局勢的能力,危難重起形勢依然存在。
漢獻帝在政治上窮途未路,政治影響依然存在。曹操要必須繼續以武力削平四方群雄,力,圖進一步統一中國,達到中央集權。使自己有似周公再重建東漢朝政統一局面的目的。曹操從選擇人才入手,為自己的事業服務。要自己明達法理,能行法治,以廉節自勵輿服不敢過度,使社會風氣有所好轉,強調唯才是舉,抑制豪強,為加強中央集權,還在尚禮重法,以仁義禮讓,對待各各諸侯,沒有徹底去藩根除。他提倡仁義道德禮讓,教化大臣和人民,確定法治為首 定禮為輔 重法尚術,也嚴刑峻法,要禮教化民,禮法並舉,兩全俱用。特別還有奸詐之能,統治國家。
在早先和謀臣荀彧共同協議共舉大業。特別是要不要迎天子,建都許昌。曹操臣下多數人不同意迎接獻帝,說徐州未定,韓暹楊奉也剛剛迎天子到洛陽,暫時還不能控制他們。只有謀士荀或,則對曹操說,從前晉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諸候服從。漢高祖劉邦東征項羽。也為義帝素服發喪,而天下歸心。天子蒙難您首起義兵勤王,只是因為山東地區紛擾戰亂,還不能到了長安。但也分派將領冒險與朝廷勾通使節。雖投救國難於朝廷之外而心無時不繫於王室。這是表明您誠扶天下的決心。是長久一貫。若何是 因此時您歸順皇帝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匡義以致英俊,大德也,雖然天下混亂,遠途艱難 不能因為怕勞累,而犧性明天光明未來。韓暹楊奉怎麼敢為害。如不及時取來,扶正天下,將生叛離之心,以後即使考慮,此事也來不及了。
曹操認為荀彧之言有理,親率大軍進軍洛陽迎獻帝迂都許縣,從此之後,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諸候的戰略的優勢。為以統一戰爭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的統一事業規劃,到長遠的畫出統一北方的蘭圖。軍事路錢修正曹操戰略方針,得曹操的讚賞,包括從深根固本,到以挾天子令諸侯,拒呂布,全三城,出奇謀,敗袁紹於官渡。更是有阻止曹操夲興義兵 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迅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要堅決地阻擋曹操爭公做王的想法。阻擋曹操想當皇帝決心。
使得曹操感到“荀之若之進益,不進不止,荀公達之,退惡不退不休。”達到了“二荀令之論,人文而益信,吾沒世不忘”程度。曹操與荀彧有”與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發言授策,無施不效“的約定。
所以曹操只能把當皇帝希望,冀託在兒子在身上,二一五年曹操見投降自己荊州刺史劉備,己取得益州,也搶先攻取漢中,攻克河池,斬氐王竇茂。達到陽平關,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宏願。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極人臣。曹操再次南征,率軍猛攻濡須口,擊敗孫權。孫權也派都尉徐評求投降,曹操同意,並允諾重結為煙親。從此本質上說,曹操在以在全國範圍內完成統一全國大業。
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二旒,坐金銀車,駕六馬。是實際意義的皇帝。因有約在前,他沒有作到皇帝寶座上。讓兒子曹丕當皇帝,是本身身體衰敗,時日不多,更想做個到周公。
-
10 # 南苑秋
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做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略,應該說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一個高超政治家。
個人認為曹操不稱帝的原因有以下五點:
1、曹操覺得自己確實沒必要稱帝,但是不僅僅因為他要是稱帝后就有了皇帝的權利,假如曹操稱帝了,那麼孫權與劉備也會相繼稱帝,但是假如曹操不稱帝,孫權與劉備也就不敢冒著篡漢的罪名去當皇帝,那如果都不稱帝的話,就要在表面上向許都稱臣。那麼許都真正的老大也就是曹操,反而假如曹操真正稱帝了,可能更沒有皇帝的權利。
2、曹操也害怕自己和袁術、董卓等人一樣的下場,他們之前也是著急稱帝,但是最後的下場都一樣,都死了,所以曹操害怕自己要是稱帝了也和他們一樣。
3、 其實曹操不像電視劇裡面那樣很毒,他不是一個小人,他也知道不能背叛自己的國家,漢朝這時還沒有滅亡,而且他也沒有謀反之心,他最開始的目的也是救漢室,只是漢王朝實在是不行了,而曹操雖然知道漢王朝不行,也不忍心自己做個篡位的千古罪人。
4、曹操在沒做魏王之前,在公開場合多次向眾人說道自己是不會稱帝的,他手底下的大臣將軍們也都知道曹操不稱帝,所以也就沒人勸他了。
5、 曹操認為自己沒有帝王之象,在古代,人們很迷信,在他們看來,容貌長得不好是無法有大富大貴之命的,而曹操對自己的長相也不是滿意的,他覺得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容貌,不配當一個皇帝。
-
11 # 德平不惑
分享一點不一樣的觀點(摘自易中天三國紀):
一,大道理:世受漢恩,報答心猶存。曾經信誓旦旦,總不能食言。(這個理由,我個人認為有些牽強,有點不符合曹操性格)
二,小道理:出身不好,形象欠佳,怕人笑話。
三,關於形象問題,《三國志》中提到袁紹、劉表、周瑜、諸葛亮都是一表人材,曹操身高和容貌隻字未提。而且記載匈奴來朝,曹操讓崔琰做替身,可見對於自己容貌有些自卑,東漢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風氣確實存在以貌取人。
四,劉備和孫權也是障礙,曹操很清楚:只要自己公然稱帝,兩人立刻就會模仿。始作俑者,必然需要揹負“篡漢”的罪名。
五,挾天子以令諸侯,只要自己不稱帝,劉備和孫權永遠都是名義上的下屬,中央和地方的關係。道義始終在曹操一方。一旦三人同時稱帝,三人就平級了,曹操不佔理了。
六,附帶一點我個人的觀點:時機未到。
(附圖:看下刑偵部門復原的曹操臉譜,確實不好看)
-
12 # 心恬澹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 ”——毛澤東
曹操是毛澤東筆下的風流人物。縱觀曹操一生,他由不自覺到自覺一步步走向帝王的道路。
曹操親自洛陽朝見漢獻帝,隨即挾持漢獻帝遷都許昌,將漢獻帝變成自己手中的傀儡和王牌,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漢獻帝認命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後,後來遭到袁紹的不滿,曹操將大將軍的職位讓給了袁紹,自己轉任司空,兼車騎將軍,從此開始主持朝政。
隨著實力的增強,曹操對於朝政的控制也越來越嚴密,漢獻帝的傀儡化程度也越來越深。
漢獻帝詔令曹操設定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的旌旗,外出時,可以像皇帝一樣,左右嚴密警戒,不讓人通行。曹操修建諸侯有權享受的學宮灃宮。曹操又認命華歆為御史大夫。 漢獻帝又詔令曹操可以像天子那樣頭戴懸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禮帽,乘坐專門的金銀車,套六馬。同時,封曹操長子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國太子。
曹操完成了奪取帝位和世襲的權力的所有準備,在通向帝王的道路上,幾乎已經達到了終點。曹操控制朝廷大權,形式上與皇帝無二,唯一沒有的就是皇帝的名號。 實際上,曹操代漢的意圖昭然若揭。不過,曹操至死也未邁出這一步。曹操為什麼自己不稱帝呢?
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考慮:
孫權勸他稱帝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孫權認為這樣做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之役中,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大忙,反而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大十年的聯盟關係就此結束。此時的孫權需要緩和與曹魏之間的矛盾,否則則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孫權認為曹操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就會陷入困境,可以減輕對吳國的威脅。對於孫權的陰奉陽違曹操又怎會不知。 當時的形勢看,貿然稱帝,恐怕會像袁術的一樣,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的局面。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都發生在曹操被封為魏王之後,就是最好的證明。 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差不多說了十多年,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生譽名節造成不利影響。曹操講求實際,只要掌握實權,虛名不重要。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之後,做出的決定,更是周密而明智的 。 -
13 # 風雨中的梅雲
曹操不稱帝,是他的智慧比其他人高。大家看,漢朝只有一個漢獻帝。而這個漢獻帝又是被曹操控制和操縱的傀儡。曹操控制著漢獻帝,就已經是有實無名的皇帝了。不是嗎?因為曹操知道。有漢獻帝在,其他人不管是誰,都是大漢子民。都要比漢獻帝低一等。如果沒有了漢獻帝,大家都是一邊高。誰也不服誰。到時候會遍地是皇帝。那麼曹操想要統一天下,就會變成名副其實的侵略。如果有漢獻帝這個傀儡。曹操要統一天下,那就是征討。什麼是征討?說俗了就是你不聽話,不稱職。對於不聽話的兒子,老子可以抽他耳光。對於不聽話的臣子,皇帝可以撤換他,處斬他,滅他九族都行。或許我說的不怎麼樣。但意思大家都明白。
-
14 # G港脫舞秀
曹操不稱帝有四個原因:第一曹操的家室不好如果急著稱帝,大計程車族是看不起他的;第二稱帝不合時宜,局勢不穩定,曹操稱帝會因此陷入困境;第三曹操身體欠佳,當時他已經掌握了政權了,帝只是一個虛名;第四是稱王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世襲,稱帝則不能世襲,後人說曹操跟諸葛亮二人倒是很像,他們都是漢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都想盡心竭力輔佐漢室,其實縱觀全域性他們都處於三國最鼎盛的時期,想要完成霸王之業本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15 # tz帶你讀歷史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之中曹操擊敗袁紹,取得了勝利。自此之後,曹操基本實現了北方的大一統。
這個時候,即使曹操一腳把漢獻帝踢開自己做皇帝也沒人敢說什麼。
很多人說曹操的主要臣下都是世家士閥,他們深受漢恩,拱奉曹操只為了讓曹操匡扶漢室。若是曹操廢了漢獻帝只怕是群下會反,於是曹操投鼠忌器,怕擔當漢賊罵名,不敢篡漢。
而其實自古功臣名將都渴望功業,拜將封相,只知有主帥不知有皇帝,比如董卓的手下。
更何況在那個亂世之中,誰的拳頭硬就聽誰的,曹操的臣下怕是還巴望不得曹操自立為帝,然後曹操可以從自己的功勳故舊中大肆封賞,然後曹操的臣下自己可以成為開國重臣。
人類就是這麼現實,特別還是掌握著人類最核心政治活動的那些精英。
當時離八常侍亂政,黃巾軍起義,董卓之亂,漢室衰微已經10年過去了,天下早已經不是那個天下,世風日下,人心思變。當時曹操有沒有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整天主要的活動就是爭地盤了,要是人們心中還惦念著漢朝舊恩,聽說了劉備是漢室之後,哪怕是假的,都怕不是要旋風捲踵般投奔劉備了。
而當時劉備的手下人才儲備呢?毛都沒有,創業十餘年主要的手下還是妻家族人,還有一起拜把子兄弟的那兩個基友,除此之外一無長物。
那麼當時為什麼曹操還不篡漢?
曹操長嘆一聲,落下了後悔的淚水。
當時曹操恐怕是覺得自己的功業還不夠,畢竟開創一個新的王朝,改朝換代,是一件千秋大業,不打好基本盤,怕是難以給後代留下穩定的基業。
所以曹操打算先統一天下,成就無限大業績之後再來長議篡漢之事。具體例子可以參考東晉桓溫故事,當時桓溫削前燕,擊姚襄,破成漢,本來已經名震天下,具有篡奪晉室的實力,可還是要先把龜縮在陝西的苻氏幹掉再說。
不急不急,等到剿滅南方雙傑,到時在強大的KPI之下,我曹操看看有誰還敢再放屁一個。
當時曹操的槍口抬起就是對著孫權和劉表,開幹!
曹操首先打的是劉表。為什麼?
這就是當時曹操還不敢篡漢的第二點原因——怕給競爭對手在政治宣傳層面留下有利條件,當時天下逐鹿的群雄之間太看重正統之爭了。具體例子參考苻堅淝水之敗故事以及劉秀光武中興故事。——劉表姓劉,與劉備不同,他是正統的皇室後裔。這威脅太大了。萬一曹操稱帝,名不正言不順,而萬一哪一天劉表再和自己開幹,然後劉表舉起個大喇叭就喊:我才是皇室正統孩子,君命天授,我才是那個流著真命天子之血,被阿訇主照顧著的人。
若是這樣,曹操不僅臉上罩不住不說,那些避天下之亂的隱士和人傑必定會為了心中的正義而投奔劉表,為劉表所用——就比如諸葛亮之輩。
這種爭鬥太處於下風了,曹操在規劃戰略到具體戰爭中一直處於順風還好說,若是萬一曹操失利一次,自己手下勢力也必將望風而降劉表——就像赤壁之戰後劉備勢力大漲。
民心向背這種事,歷來很為兵家看重。
況且當時雄據荊州的劉表實力雄厚,治安穩定,老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發展壯大,擁有帶甲將士雄兵十萬。
所以,在曹操稱帝之前,劉表是個不得不除掉的大患。
曹操
可是曹操運氣實在太好,曹操與袁紹在官渡交手之時,劉備勸說劉表乘人之危奇襲許都,劉表沒有答應。曹操還沒發兵攻入荊州,劉表就發病而亡。
曹操的確值得高興,當時曹操挾一統北方之餘威,挾天子以令諸侯,禮樂征伐出於己手,新得荊州雄兵,孫權在他眼中不值一提。
曹操高興得帶大家團建的時候還去一起賦詩了,這詩叫《短歌行》,裡面已經流露出曹操治理天下的野心了,什麼“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其深層意思就是先像周公一樣獎掖漢室,使得天下歸心之後天下就是我的了。
但是曹操飄了點,這一飄導致曹操赤壁之戰失敗,本來一場用腳趾頭看都是必勝的戰役,曹操有理由飄一點的。結果這麼一敗,就導致了很嚴重的後果,曹操狼狽逃回北方,其聲名嚴重受損。稱帝是沒有可能稱帝的了,還得收拾戰敗帶來的負面影響呢。曹操別提多失落了。
只能想個別的法子過過癮了,於是曹操想弄個曹國公噹噹過把沒能稱帝的癮,然後加封九錫。
這已經是無限接近皇帝的稱號了。
當時南方的劉備舉著漢室的旗號實力迅速發展壯大,曹操手下主要謀士荀彧一看,正值口號之爭,加封九錫這不是給自己的名聲留下汙點嗎?於是極力反對曹操封曹公。
曹操正值失落之時,想讓老子封個曹公都不行?惱了,馬上冷落了荀彧,對之施予打擊。荀彧一下子沒想開,鬱悶而死。
這時的劉備由於政治口號宣傳得當,藉著興復漢室之名,人才班子馬上搭建起來,創業維艱之時,人才的力量就是重要,劉備馬上拿下益州大部分地區。這時曹操是萬萬不能稱帝的,只一個劉備就鬧成這樣了,曹操再稱帝豈不是給自己的統治添亂?
只能先把劉備打下,自己才能再次獲得稱帝的機會。這時正好劉備來攻漢中,曹操馬上大舉征討。
當時是217年。
但是都說了正統名號極其重要,在戰爭年代,當時劉備實力日益壯大,一看就像是真命天子的相,於是天下名士如附骨之蛆一樣望風歸附。曹操這個一生能征慣戰的梟雄竟然在小小的漢中折戟了。
那一年,是219年。
曹操再一次戰敗,回到家,一想,劉備氣候已成,手下人才濟濟,此生要將之打趴下,已經不知是何年何日了。在那之前,自己是萬萬不能稱帝的,因為自己不稱帝都已經打得那麼艱難了。
那麼自己要到稱帝的時候,又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日了,鬱悶,苦痛。於是曹操於回到洛陽的第二年,懷著不能稱帝的絕望心情,病逝。
這一年,是220年。
-
16 # 楚天男
當然是大智慧,是非常高明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智慧,當時東漢末年朝廷雖然搖搖欲墜,但是其正統意識和思維還相當濃厚,且各地諸侯割據,擁兵自重,若貿然作皇帝失去人心,失去大義,必然群起攻擊,最後必然失敗。
-
17 # 風動藤動銅鈴動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曹操當時已經有了那麼高的地位和權力,為什麼不將伸手可及的皇冠戴到自己的頭上呢?他在考慮些什麼?曹操不做皇帝,當然是有政治智慧,曹操不但是優秀的軍事家,更是個精明的政治家。
一、曹操本人沒有要當皇帝的執念,務實不務虛,不好大喜功而是順其自然。他不象是袁術、孫堅之流目光短淺。為什麼要稱帝?是為了“家天下”,確立所謂萬世一系的皇室家族的血統傳承。
而沿續數百年計程車族世家制度,已經證明只要不犯政治錯誤,就可有力保證能夠將家族所擁有的權力和勢力一直傳承下去。
曹操已掌控國家大權位極人臣,並開立世襲罔替的魏王府,儼然就是一個小朝廷,即使不稱帝,傀儡皇帝也不能對他有任何約束。
曹家與皇家的唯一區別就是不是號稱“天子”,不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的家族。
曹操自己專權而不稱帝,是對以下現實有很清醒的認識:
東漢末年亂世紛爭中曹操掌控了漢末代中央朝廷,並不是推翻舊王朝為天下除殘去暴的結果,只是搶了先手的策略。
曹魏本身的崛起發展並不是象兩漢興起一樣是推翻倒行逆施的舊王朝,解除了百姓的疾苦;不存在民間一呼百應贏糧影從的政治基礎,不是天下歸心,政治上總有許多對手。
曹魏統治集團的主要政治基礎是已具有規模的既得利益集團豪門世家,曹操若是稱帝除了樹立奪位的榜樣外,並不能給他的政治基礎帶來額外的更多利益。
代漢稱帝之後反而會當了天下的靶子,成為了各政治集團的眼中釘,不但被內部的世家集團所提防和挖牆角,而且給外部的對手集團以反叛謀篡的把柄。
二、為了團結曹魏集團內部的擁漢力量不僅是曹氏一族,其他傳統的有勢力計程車族世家也都是在漢朝形成和發達起來的,他們家族的歷代祖先做漢官、食漢祿離不開漢朝的餘蔭。
在中國有著敬奉祖先,以孝為先的傳統文化背景,當時的那一代士族、平民等與雖已經沒落但已持續二百年的東漢王朝在心理上和文化上仍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曹操為了收攏人心,背漢稱帝會在天下人心失去道義上的制高點,這是他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說是真心也可以,說是做戲也行。
需要時間等待人們認識到對祖宗的孝敬與對漢朝的忠誠,不是一回事;可以改變對漢王朝的態度,而仍然是孝敬祖宗,這個心結需要時間來解開。
或者是敵對集團的首領紛紛首先做出不忠不孝之事,以此來襯托自己忠孝不移,最後是迫於無奈才做出的不得已之舉。
這樣即使最後代漢自立也不至於獲千古罵名。(結果還是因為兒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成為三國中最先稱帝者而被黑了上千年)
三、漢室人心尚未完全喪失的天下大勢“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面大旗在當時三國鼎立局面下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如果稱帝,則維護漢室正統的最後一片遮面紗被扯掉除下,就只剩下赤裸裸的爭權奪利,不能再利用正統的名義號令。
與漢末三國時期有些類似的是東周戰國時期,雖然周王室極其衰微,諸侯國強大且相互之間不斷互相征伐爭霸,但周王室仍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鹿鼎所在。
一旦鹿失鼎遷,就成了眾矢之的、無主的大肥肉,為眾多世家豪強所覬覦,群雄逐鹿之後,武力強悍、行動敏捷的人就會先得到。
即使某一家由於時勢之利,暫時佔先,也免不了被其餘豪強世族所惦記爭奪。如果尚未解決這個不穩定因素,就不大可能長久。
所以曹操一直以來都想打擊抑制世族豪強勢力,卻又不斷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
因為天下未定,外有對立政權存在,所以既需要內部世家豪強勢力的支援,同時又不希望他們坐大,威脅自己家族的地位。
四、為了後世歷史名聲中國自古有記錄歷史的優良傳統習慣,有國史和家史,有正史和野史等。
中國封建王朝的史官有非常好的職業精神的歷史傳承,不懼強權,不為名利,秉筆直書。
雖然歷史最終是由勝利者書寫,很多統治者想做什麼還是會去做,但也不得不盡力考慮下身後留下的名聲。
曹操可以做奸雄權臣,但不願做篡位的反漢之臣。而且,誰敢稱帝他還要打著平叛的旗號堅決去剿滅誰。所以後來,曹操不稱帝,其他人也不敢稱帝。
結語:“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不過是民間俚語而已。曹操是真正的政治家,不做皇帝是他充滿智慧的選擇。 -
18 # 辛福先
三國時期曹操為什麼沒有取代漢獻帝而自稱皇帝,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孔孟之道已深入人心,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哪怕腦殼裡有些微對皇帝不敬的想法,都認為是罪過。
這種長期洗腦的影響力是現代中國人不能理解的。
清代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後,也有慕僚勸其反清稱帝,但遭堅拒,同樣出於忠君思維。
曹操、劉備、孫權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一代英雄,尤以曹操為最。三國演義作者稱曹為一代奸雄,雖為貶義,但也說明確實具有大智慧。
曹操乃一宦官養子,出身並不高貴。如果冒然稱帝,勢必引起王公大臣的強烈反對。
也許曹操內心深處就是想以一代明相形象流傳千古,就象管仲、蕭何一樣。
歷史沒有如果,如果只是後人的想象。
-
19 # 青燈問史
陳壽《三國志》開篇對曹操的介紹很簡單:“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參之後......莫能審卻生出本末。”“年二十,舉孝廉為郎。”從以上文字可見,曹操出身官宦世家,二十歲的時候舉孝廉入仕途。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舉孝廉”,這是曹操踏入仕途的門檻。漢代提倡以孝治天下,自古“忠孝”一詞,由孝及忠,是儒家傳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漢朝統治者政治思想統治的基礎。統治者就是以儒家思想作為政治基礎,進而達到“推孝為忠”的結果,形成對等級制度的維護和思想灌輸。
“舉孝廉”起源於漢武帝劉徹,後來成了漢代人走向仕途的重要通道之一。是漢代察舉制選官任官的一種,除了“舉孝廉”為官,還有茂才、明經、有道、方正等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說明了。曹操二十歲就被舉孝廉出仕,又如何認定他的忠孝呢?要知道,按照舉孝廉的程式原則,當時能夠舉孝廉出仕的人平均年齡均在五十歲左右。這不難理解,自己的前半生因為孝道父輩才能有所察舉,一個毛頭小子,尚剛為成人,怎麼察舉他的孝廉舉止呢?
所以,曹操舉孝廉出仕是令人懷疑的,因為缺乏足夠的史料證明。如此,在曹操平定北方之後,手握大權,對皇帝之位唾手可得之時,然,儒家思想仍然是整個社會的思想基礎,“推孝為忠”仍然是統治階級的基本意識形態,況且曹操舉孝廉出仕本身就充滿疑雲,他就更不能廢掉漢獻帝而自立,那不是擺明否定整個社會的基本思想政治基礎嗎?縱觀東漢末年後期,董卓等人行漢皇室廢立,惹得天下豪強並起反對,沒有一個是好下場的,行廢立都如此,就更不用說取代漢室自立了,曹操其實也很忌諱。
其次,我們來看看東漢末年的基本政治生態。東漢中、後期,後宮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皇室幼主只能藉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東漢朝廷日益腐敗,而豪強勢力大肆兼併土地。
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昏庸無道、橫徵暴斂、農民不堪重負。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才將民變基本平定,但卻導致了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初平元年,又起董卓之亂,從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曹操雖出身官宦世家,但卻是豪強眼中的“另類”,因為他自出仕之日起,就對豪強給予嚴厲打擊。要知道,劉秀建立東漢政權,主要的政治基礎就是世族豪強。到曹操掌握大權後,即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
反觀袁紹,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併,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大、兵多、糧足,終為曹操所敗。
從依靠豪強到打擊豪強無疑是緩解階級矛盾的重要舉措,曹操顯然不能將這個名聲直接背到自己身上,這個過程勢必是漫長和痛苦的,是“皇室政府行為選擇”,曹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是他知道稱帝不是一個愉快的過程,而是一個鋪墊準備的漫長過程,他知道暫時不稱帝有利於他奠定更加牢固的權力基礎,為將來曹丕稱帝創造更好的條件。
最後,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天下格局。曹操官渡之戰後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而在南方,漢朝皇室的後裔劉備和江東孫權與曹操形成漢末最大的三股勢力。赤壁一戰,讓曹操對統一天下有了新的認識,對於南方的劉備和孫權,曹操還沒有絕對的信心完成統一。
即使後來曹丕稱帝后,多次發動了對東吳和蜀漢的戰爭,但都未能如願,如此看來,曹操當時未能在赤壁之戰中取勝,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時劉備以“匡扶漢室”為政治口號,孫權三世立於江東,天下諸侯並起的政治口號多是以輔助漢朝皇室為主,黃巾軍所謂“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最終還是被諸侯鎮壓了的,董卓行漢室廢立成為天下標靶,袁紹和韓馥也想立劉虞為帝,名義上都是在維護漢室,打自己的權力算盤。曹操多次對董卓的行為義憤填膺,對袁紹韓馥立劉虞為帝也十分不恥,他又如何自己來稱帝,廢黜漢王室呢?
如果那樣,曹操就會被天下人恥笑成出爾反爾不說,像劉備孫權等皆可以所謂正統的名義給予曹操軍事和政治上的壓力,曹操沒有必要惹下眾怒。
曹操真不想稱帝嗎?我看未必,時機和條件不成熟是曹操不稱帝的主要因素,以上三點可謂主論,也可以從另一方面說,他是在為曹丕稱帝打基礎,而他自己,單單從“舉孝廉”出仕這一關來說,都還沒有過。
這就是曹操的隱忍的智慧。
-
20 # 星輝650
曹操不做皇帝不是他完全不想,而是天意不成熟,
曹操討伐董卓出身,挾天子以令諸侯,從一開始就註定很難改口,幾十年下來上上下下丞相都深入人心,荀彧說話曹操不愛聽,但荀彧說的是民情,曹操雖然不高興,其實還是聽進去了,至少他這一代,曹丞相是深入人心了,做到魏王,已經很不賴,天下實際已經是曹家的,虛名犯險不值得。
不能不說曹操有大智大慧,
比後來的袁世凱混的強多了。
回覆列表
曹操最終沒有當上皇帝,從當時情況分析,起碼有以下幾個原因。
原因其一:“前車之覆軌,後車之明鑑。”王莽篡漢失敗的慘痛教訓時刻提醒著曹操。
西漢末年,“國統三絕”,劉氏血脈接續不上。“天意”似乎要“漢祚”終結。當時的王莽,不但才能出眾,似乎人品也極佳。在他大權獨攬的時候,仍然謙虛謹慎,每當有旱災自己便吃素。他的妻子平常穿著粗布裙子,大臣到他的家裡都以為是奴僕。儘管如此,王莽篡漢不久便天下大亂。除了王莽務虛名不求實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家認為天下仍然是劉姓的天下,劉氏“將再受命”。當時赤眉軍甚至將十五歲的放牛娃劉盆子立為皇帝。後來劉秀取得天下,劉氏“再受命”的說法一直起著很大作用。
東漢末年,劉氏政權再次受到內憂外患的困擾,但有沒有“真命天子”可以取代劉家仍然是個大問號。秦始皇和劉邦都不是別人直接禪位給他,而是經過長期混戰,消滅群雄之後才登上至尊之位的。況且劉氏宗屬中手握重兵者有之,如劉表;雄才大略者有之,如劉備。曹操是不能不顧慮的。於是一代奸雄曹操一開始就選擇了“挾天子心令諸侯”這一策略。建安二十四,也就是曹操死去的前一年,孫權上書稱臣,並勸曹操稱帝。曹操拿著孫權的書信,對大家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猜疑了一生的曹操直到最後,對皇帝的“名份”依然顧慮重重。
原因之二:怕“畫虎不成反類犬”,當時群雄四起的局面迫使曹操不敢棄漢自立。
董卓之亂後,宗室之中最有名望的是幽洲牧劉虞,前太山太守張舉稱“天子”,劉虞很將他趕跑了。劉虞行事低調,天性節約,寬政愛民,遠近歸心。當時的冀洲剌史韓馥、渤海太守袁紹以及中原地區的將領們都想擁立他當皇帝,劉虞嚴辭拒絕。韓馥等又請他“領尚書事,承製封拜。”實際上就是另立全國的權力中心。結果劉虞不但不聽,連使者也給殺了。但劉虞在打仗方面不在行,後來和公孫瓚交惡,公孫瓚誣告他曾經和袁紹紹密謀稱尊號,結果神虞被擄去,綁在薊洲的集市上。公孫贊向天禱告說,如果劉虞是真命天子,天就應該下雨來救他,否則就殺他。當時天正大旱,驕陽似火,哪裡有雨呢?結果劉虞被殺了。
後來袁術從孫堅那裡搶到傳國玉璽,又貪迷於讖書的文字,玩起稱帝的把戲,很快招來天下一片罵聲。連呂布也瞧不起他,他為兒子求聘呂布的女兒,呂布將使者押送給在許都的漢獻帝。袁術臨死前給哥哥袁紹寫信,要把皇帝讓給袁紹,袁紹沒有貿然接這個燙手的山芋,但“陰然其計”。董卓死後,漢獻帝被李傕、郭汜幾個草頭將軍逼迫。當時有人勸袁紹迎取天子,贏得主動,也有人說請來天子反而受牽制,袁紹又想到在董卓廢少帝立獻帝時提過反對意見,心裡狐疑不定,最終被曹操搶了先。
在曹操迎取漢獻帝定都許昌時,自己的勢力還很弱小。天下不僅有袁紹、袁術、呂布、馬騰等強大的勢力,還有劉表、劉璋、劉備等劉氏宗屬。曹操手裡只有漢獻帝一個王牌,這個皇帝還是董卓立的,漢獻帝一旦死去,袁紹等人馬上就可以另立一個劉姓皇帝,而劉表等人甚至可以自立為帝,那個時候曹操怎麼可能廢漢自立呢。
原因之三,“當皇帝不如當丞相”,當丞相可以“挾制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捨不得放棄漢獻帝這張王牌。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曹操有了漢獻帝主張王牌,不僅使曹操的軍隊成了天子之師,可以舉起大棒,責諸侯之“苞茅不貢”。而且有了向天下諸侯“封官許願”的獨特權力,送以胡蘿蔔。曹操挾漢帝定都許昌時,最害怕兵精糧足的袁紹,於是曹操借天子之名封袁紹為太尉,後又轉封大將軍。這給袁紹出了一個難題,如果接受封號等於變相承認了許都政權,也就承認了曹操的地位。如果不接受封號,曹操就分封他人,自己反而落後。袁紹最終接受了封號,於是曹操派出的使者交錯於路,玩諸侯於股掌之中。劉備的左將軍,孫權的驃騎將軍也都是曹操上表漢帝后分封的。曹操的這一特權諸侯當然不服氣,有時也會向漢帝上表討封,但遠沒有曹操來得便當。曹操當上魏王后,劉備自然想稱王,但曹操的魏王是漢帝封的,劉備無法,只能向漢帝寫申請的奏摺,然後才稱王。至於自命難保的漢獻帝是否能看到這奏摺,是否會批准這奏摺,都無關緊要,但劉備仍然要走這個形式,曹操的政治優勢於此亦可見一斑。
在剿滅群雄的戰鬥中,曹操始終打著“匡扶漢室”旗號。但對曹操的真實想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司空軍祭酒董昭是最懂曹操心思的人,建安十七年他建議封曹操魏公,加九錫。而曹操的首席謀士荀彧卻認為:曹操興義兵、匡漢室,應該“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不宜如此”(《三國志荀彧傳》)。曹操當然不高興,幾次冷落他,荀彧“競以憂死”。另有記載說曹操賜給他食物,開啟盒子卻是空的,於是飲藥而卒。第二年,曹操就被封為魏公。後來也是在這個董昭的建議下,曹操當上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