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鯨看
-
2 # 文哥說影事
謝邀,我認為,做為教師的確實應該去看看《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因為這部影片會告訴任教的老師們,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育。只有懂得了這個道理,老師才會知道怎麼樣去教書育人做老師。
《放牛班的春天》主要講述了一位很有音樂才華但卻無地施展的落魄音樂家馬修為了生活,到一所叫"池塘畔底輔育院"當助教老師,而輔育院裡的孩子們大多是家裡對他們失去期望,而本身多是性情頑劣,冷莫且有許多惡習的問題孩子,所以被稱為放牛班。而輔育院從院長到教師他們的行為準則都是取決於他們的喜好,關禁閉,做義工,體罰,責罵司空見慣。而馬修則是懷著一棵仁愛之心,對院長及教師們的殘忍,冷酷深惡痛絕。他摸索著去尋找與孩子們的勾通方式,最後他發現了音樂,費盡心思組建合唱團,為孩子們譜曲,用音樂融化了一群孩子們被冰封的心靈,喚回了孩子們冰冷巳久的心。撫平了他們受傷的靈魂。使孩子們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而我們現實中的一些相對較差的學生,儘管他們多少也有電影中那些孩子的玩劣行為和惡習,但他們需要的是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只要我們的老師不是用鄙視而是用愛心去看待他們,關愛他們,找好溝通方式,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也一樣能給這些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春天。
-
3 # 情感美文藝
對於《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這是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心靈與愛的電影。做為教師的確實應該可以看看這部電影,因為這部影片會告訴任教的老師們,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育。從中老師也能體會到怎麼樣去教書育人,也是一個好老師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
每個班級當中都會有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不好的學生,有一類學生,我們做學生的時候很常見,被家長嫌棄,被學校拋棄,但其實他們都有各自的閃光點,只是沒被人發掘,別人只看到了他們“玩世不恭”的一面,這種“玩世不恭”的學生在法國一部電影裡被稱為“牛”,這群“牛”組成的班級,叫做“放牛班”,但在電影裡面他們很幸運,遇到了救星馬修老師。
馬修老師與當時學校老師教育方式,形成鮮明對比,也被校長懷疑,但他堅持自己的路。他不會與也不願意與那些牛學生為敵,或是不管他們。有的學生是父親不在,母親靠做妓女養家供兒子上學,有的是父母雙亡剩下爺爺一個人帶孩子,有些是父母健在,但拋棄孩子的,這些電影中的馬修老師都不在乎,他只想盡到做好一個老師的責任,盡力練好他的學生,包括人品和成績。
教育不是簡單知識技能的傳授,教師自身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無可替代,學生的價值觀念、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著教師的影響。《放牛班的春天》讓我們感動,現實生活中,農村裡面還是有很多留守兒童,我們需要馬修這樣的老師,能不厭其煩、從內心深處關愛學生、幫助學生,用愛心溫暖學生的心靈,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老師應該是孩子成長中,陪伴他一起最久的人之一,只要是人都會有缺點,何況孩子。當然任何事情都是有天賦的,但是老師不應該因為自己的喜好,從而選擇性的在心裡淘汰一批,給孩子無形中貼上了標籤。老師應該是發現孩子的天賦,鼓勵,正確的引導,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
4 # 怎麼就不知道呢
這是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心靈與愛的電影。
電影的開頭,馬修穿著舊西裝、提著小行李緩緩地走進鑰匙緊鎖的大門,他感受到了這座“池塘之底”的冰冷。一群問題少年被強制關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犯了事,等待他們的永遠是皮鞭和關禁閉,他們沒有自由,得不到愛,在校長刺激---反應的教學制度下,學生與老師是懼怕與敵對的樣子,學生搗蛋使壞,老師懲罰訓斥,矛盾愈演愈烈。
性格沉靜的馬修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開啟學生們封閉的心靈。馬修帶領孩子每天都唱歌,他沒有擺出一副老師的模樣,只是引導著孩子們通過他們自己發聲高唱,逐漸打開了他們的心靈之門。孩子們逐漸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我是這樣的;我喜歡和大家一起合唱;原來我也能做好一件事;我不是沒有用的人,至少我能歌唱……”孩子們逐漸的在自我肯定著,馬修沒有做什麼實質的事,他用自己的愛心和遊戲(音樂)打開了孩子們的內心。慢慢地,老師們都發現學生變了,這些頑皮的孩子們不再和老師對抗,他們開始認真聽講,有了自信、有了方向。學生們是在馬修的引導中自醒的。
教育不是簡單知識技能的傳授,教師自身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無可替代,學生的價值觀念、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著教師的影響。《放牛班的春天》讓我們感動,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馬修這樣的老師,能不厭其煩、從內心深處關愛學生、幫助學生,用愛心溫暖學生的心靈,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
5 # 影視夢工廠—盧
對於《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這是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心靈與愛的電影。做為教師的確實應該可以看看這部電影,因為這部影片會告訴任教的老師們,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育。從中老師也能體會到怎麼樣去教書育人,也是一個好老師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
-
6 # 小安哥看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我記得是上大學時我們老師放給我們看的,時至今日仍然記憶猶新。而這部電影也獲得了第77屆奧斯卡做佳外語片提名,雖然最後並沒有獲獎,但是由此可以看出這部電影的魅力。電影的主題就是教育,而教育可能是全人類最偉大的東西吧,它關乎每個人,每個家庭,甚至是國計民生。
首先說一下電影的劇情吧,電影的名字很特別,放牛班的春天,可能我們看到這個詞語時根本想不到它是一部有關教育的電影,我們可能會聯想到放牛的娃娃,然後組建了一個班級啥的,事實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只不過電影是假借放牛這個比較貶義的詞語來代指那些有問題的學生,由這些在家長們眼裡的差等生組成的班級,就是放牛班,法語全稱為“Les Choristes”,意思就是未來沒有希望的一群人,只能回家放牛。
這樣一個由問題學生組成的學校,名字也很雷人,池塘之底,校長和這裡的老師們更是體罰狂魔,只要學生出錯,體罰便是唯一的懲戒手段。久而久之,學生們也習以為常了,而且還會組隊和老師們對抗,其實這些孩子的成長環境都很差,他們當中有離異家庭的,有父母雙亡的等等。因為成長的道路上缺少父母的關愛和陪伴,導致他們的性格怪異,行為極端,因此調皮搗蛋也就成了家常便飯,在外人的眼裡,不管是老師還是父母,他們都是沒有希望,沒有未來的,更過分的是,這個校長的心思完全就不在教育上面。他一心想著升官發財,根本不關心學生的教育問題,他處理犯錯學生的唯一手段就是暴力,我們都知道暴力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可是在新學監馬修到來之前,沒有一個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但是這種不良的教育氛圍隨著一個新老師馬修的到來被打破了,馬修第一天來到學校就見識到了這群壞學生搗蛋的功力。一個學生當著他的面弄傷了一位老師的眼睛,校長知道後,瞬間怒火沖天,他召集全校師生,準備找出凶手嚴懲,可是學生們很團結,校長在臺上喊破了喉嚨也人主動站出來,不得已,校長只能使出必殺技,那就是一人犯錯,全校的學生跟著連坐,而且還讓馬修選擇一個替罪羊,馬修很不情願,可是迫於校長的威嚴,他只能盲目選擇了一個,可是名字被報出來後,學生們鬨堂大笑,原來,被選擇的這個學生是全校最弱的一個。
在隨後他的第一節課上,學生們就公然挑戰他的權威,面對學生的捉弄,馬修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暴力鎮壓,反而,他還一門心思的為學生遮醜掩蓋,使得他們免於校長的懲罰,而他的這種懷柔政策很快就收到了效果,那個弄傷老師眼睛的學生主動站出來承擔了錯誤,而且還主動去照顧受傷的老師,直到他痊癒為止。更令人稱道的是,一個學生在黑板上畫了他禿頭的畫像,他看到後不僅沒發怒,反而一本正經的修改起來,如此幽默滑稽的情景,引得同學們鬨堂大笑,這種輕鬆的氛圍很快就拉近了他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為後來組建合唱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電影的高潮部分來自於合唱隊的組建,因為馬修老師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聽到了一個學生的歌唱,歌詞儘管是在嘲笑他,但是馬修老師並沒有批評他,而是鼓勵他唱完,而且還及時糾正教會了他正確的發音,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馬修老師有了組建合唱隊的想法,他一對一的去聽學生的歌唱,然後按照高低重音給他們分類,全班同學都在這個合唱隊中有了一席之位,而且還發現了最能搗蛋的皮埃爾的歌唱天賦最高,於是在合唱隊裡,馬修老師特地在合唱隊裡安排了一段個人獨唱
而正是這段經歷,才為後來皮埃爾的成功埋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合唱隊大獲成功,而且名氣越來越大,孩子們也在歌唱過程中發生了悄悄的變化,他們不再調皮搗蛋,不再惹是生非,可以這樣說,孩子們後來取得的成就大部分都跟這段經歷有關,因為馬修老師改變了他們,他用這世間最溫暖也是最有力量的愛去安撫了孩子們受傷的心靈,讓他們從問題學生變成了好學生,也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其次來說一下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教育問題,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而天使是不分好壞的,而之所以有優等生和差等生,不過是後來人為的因素造成的,就像我們現在的教育,人為的去區分優等生和差等生,成績好的就會被貼上優等生的標籤,差的就會被貼上差等生的標籤,可是我們仔細想一想,孩子背的好,記得單詞多,考試成績高,這些真的就是評價一個好學生的全部嗎?或者說,成績好的學生就一定能成功,差的學生就一定不能成功嗎?
不見得吧,之所以有優等生,不過是這個學生目前的表現讓你滿意,符合了學校的一些評審指標罷了,而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可能目前不能表現的很好,那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心智還不穩定,只需要一個有經驗的良師益友輕輕的點播一下,這些所謂的差等生就會實現最華麗的人生逆襲,而他們一旦找到了自己奮鬥的方向,那進步的速度和成長的空間絕對要比那些所謂的優等生更快,更大,更強!
最後再說一下電影的藝術魅力,教育是一個很巨集大的命題,他需要一批有愛心,懂技巧的老師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更喜歡馬修老師,而對於殘暴的校長,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喜歡,只有愛才能改變一個人,也只有愛才能推動教育這艘巨輪乘風破浪,所以對待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學生,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一視同仁,不能人為的用這些成績來劃分,區別對待,我們應該用關愛,耐心去溫暖,感動孩子,對於他們的天賦我們要善加引導,對於他們的不足,我們要鼓勵關心,只有形成了這樣一個良性的教育氛圍,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才有更多的可能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這部優秀的作品,也希望更多的人再看後能有所反思,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待別人,只有這樣,我們的家庭才能更和諧,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優秀,我們的社會和國家才能不斷的進步和強大!
-
7 # 喵仔miaozai
對於《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我也推薦做老師的都去看看。
有一類學生,我們做學生的時候很常見,被家長嫌棄,被學校拋棄,但其實他們都有各自的閃光點,只是沒被人發掘,別人只看到了他們"玩世不恭"的一面,我有一個好朋友曾經就是這樣的。這種"玩世不恭"的學生在法國一部電影裡被稱為"牛",這群"牛"組成的班級,叫做"放牛班",但在電影裡面他們很幸運,遇到了救星馬修老師。
現在老師的福利越來越好了,堪比公務員,但咱們不要忘了本。即使不能像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的馬修老師那樣,咱們也得好好向他學習,是吧?
我是走地鴨,
-
8 # 咖文十一
因為這部影片真的很好看,而且反映了很多教育的現實問題。
《放牛班的春天》是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尚-巴堤·莫里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 2005年,該片獲得第30屆法國凱撒獎最佳聲效和最佳配樂兩項大獎。
《放牛班的春天》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特殊的學校裡,這裡的學生都頑劣、調皮不服管教,甚至是蓄意傷害老師,所有普通學校無法容納的“壞學生”、“問題少年”都被送來了這裡。而對於這樣的孩子,校長採取的是體罰學生,他的嚴苛令所有的學生都害怕。
當馬修發現校長以高壓手段管治學生時,馬修嘗試用自己的方法,閒時創作一些合唱曲,用音樂來開啟學生們封閉的心靈。這當中,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安琦(尚-巴堤·莫里耶 飾),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諄諄善誘的馬修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同時他也與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這是一部溫暖人心的電影,它的情感在平淡中積蓄,在最末處昇華,在落幕後令你久久回味,看這部電影會讓你有一股暖流久久迴盪在心間。
回覆列表
豆瓣9.3,屬於豆瓣排名靠前,值得看影片之一,《放牛班的春天》,這部經典影片應該有很多人都看過,每個人都被溫情所感動,愛其實能說明一切。
NO.1池塘之底
影片開頭,是一位雙鬢已霜的老人,揮舞著合唱指揮棒,酣暢淋漓的指揮整場音樂會。他是莫杭治。
畫面轉到莫杭治家裡,一位老人,冒著大雨前來拜訪。他是佩皮諾。
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桌前聊天的畫面,映入眼前,整整五十年都沒有見過面的老朋友,相言甚歡。共同用手尖指著一張照片,回憶往事,笑著調侃對方小時的模樣。
佩皮諾拿出一本筆記,示意莫杭治開啟,翻開這第一頁,佩皮諾告訴他,這是馬修的筆記。而馬修,正是他們在“池塘之底”學校共同的老師。
1949年,音樂老師馬修是在最低谷的時候,那是是他人生中最低谷的時候,碰巧應聘上教師後,來到“池塘之底”學校擔任教師職位。
未進校時,一個男孩在學校門口趴望著學校外,馬修好奇,走到跟前,與他對話。
“早安,你一個人嗎?你在幹嘛?”
“我在等星期六的到來”
“為什麼”
“星期六我爸爸就會來接我”
“可是今天不是星期六啊”
也許在觀眾看來,這是一個普通男孩不愛上學的理由罷了,沒有人會理解男孩的執著。
孤獨的孩子在偌大的地方擦地板,老師輕描淡寫的說,這僅僅是15天的清潔懲罰而已。馬桑大叔眼睛被學生刺傷,校長不是先叫醫生拯救,反而是先搖鈴集合訓斥學生,肇事者在三秒內不站出來,就讓所有人關六個小時禁閉。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任一孩子只要犯錯,迎來的絕不是耐心的勸導和正確的糾正,而是體罰和各種言語侮辱。
孩子們習慣挑戰老師的底線,隔著走廊往往吵鬧聲就能傳來,孩子們也更習慣犯錯-被罰-報復-關禁閉惡性迴圈。
“池塘之底”,意味著池塘般大小的學校裡,每個人都用惡意去揣摩對方的心思,孩子沒有太多心機,只能用各種各樣的報復去懲罰,那些懲罰他們的老師。每個老師,包括哈桑校長,對孩子都是嚴肅和打壓,毫無仁慈而言,他們對孩子只有體罰,責怪和訓斥。
“池塘之底”,永遠活在池底的孩子和老師。永不見天日,彷彿被烏雲籠罩的城堡。
NO.2 合唱是光
馬修試圖開啟孩子們的心扉,用自己善良的微光,去照亮他們。知道是切皮格傷害馬桑大叔後,本想把肇事者送到校長室,但是聽到校長狠狠體罰學生後,他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去照顧馬桑大叔,而不是用體罰和禁閉懲罰學生。學生其實也是錯愕的。
馬桑大叔和馬修一樣,一直相信孩子們的善良。甚至有人勸馬桑大叔離開池塘之底,但是他仍然堅信,沒有人是無藥可救的,孩子們更是。
他深深地愛著這裡的學生,他說“我有六十個孩子”。
他尊重孩子們,認真的傾聽他們的夢想。
疲憊不堪的一天,讓馬修感受頗深。當他以為自己能夠得到孩子的真心時候,孩子們卻偷偷潛入他的臥室,把樂譜拿出來偷看。
這就是組織合唱團的起源。
當馬修漸漸的去了解更多的孩子,了解他們更多的面。很多都在變化,但不變的是從未放棄他們。
佩皮諾是個孤兒,他父母在佔領期間去世,但是他仍然相信父母會在星期六接他,即使告訴他真相,他也不願意相信,這讓馬修非常吃驚。於是每個星期六都會在門口等著人。
莫杭治是班級最調皮的孩子之一,她的母親過來找他,馬修謊稱他去拔牙,而不是被關禁閉,他的母親為孩子的內向,偷竊傷心,只能下下策把孩子送給池塘之底教育。但是馬修還是希望給家長希望。
一月三十日,合唱團開啟。
每個孩子排隊唱歌,被馬修分為不同的部分,即使佩皮諾不會唱歌,老師也沒有強迫他,而是讓他當指揮。
每個孩子都有任務都被重視,不讓任何孩子受到忽視,這其實很難,就像現在如果家庭裡有兩個孩子,都會難免有不均衡的地方。每晚的合唱,雖然不讓孩子們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所改變,但是這引發他們的興趣,就像是一道光芒的種子,射進孩子的心裡,就等他生根發芽。
這些都是馬修的努力。
這裡的孩子,其實很難對一個人敞開心扉。但馬修是例外。
漸漸的,在聽到莫杭治的聲音後,老師讓他一定要參加合唱團,其實這是對他的肯定。對每個孩子都在給予唱歌的指導,不辭辛苦,而且重點培養孩子的唱歌天賦。
即使孩子們在生活裡還是有各種調皮,但馬修仍相信,孩子們的光明還是會到來的。他精心培養各種孩子,從未放棄。而放棄其實很容易。孩子們心中的種子,在馬修的精心澆灌下,慢慢長出嫩芽。烏雲被抹去,即使之前嚴肅刻板的體育老師,也逐漸被孩子的熱情和積極所影響。
這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地方發展。
NO.3倉促的結局也是一種美好
孩子們的合唱團得到了肯定,給爵士夫人演奏時,即使短時間內,馬修一方面削減莫杭治的自戀,另一方面仍然讓他參加合唱,讓他學會珍惜機會。
讓孩子們知道,一直去做一件美好的事情,為之奮鬥,為之努力,他們也可以閃閃發光。能做有用的事情,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能感受到到努力的含義,這大概就是馬修老師通過合唱團,教給他們的。
事情往往進行的不是那麼順利。
蒙丹燒壞整個學校,而馬修和馬桑大叔帶著孩子們去後山唱歌,這讓他們躲過一劫。這是幸運的部分,不幸的是,校長認為這是馬修一直在玩忽職守的結果,逼他辭退。
馬修在離開學校時候,原以為能夠得到孩子擁簇的告別,但沒有。孩子們的冷漠彷彿是劍一般,插在他的心上。但當走到城牆上時候,紙飛機從池塘之底飄下來,這一張,那一張,上面全是孩子們的字跡,一雙雙小手在窗戶上擺動,馬修老師會心一笑,似乎所有的付出都有了結局。
這些紙飛機,沒有標註署名,但是馬修老師仍然能夠通過字跡,知道是誰所寫。溫暖的心,被紙飛機上的字所填滿。正如歌中所唱:“在那暴風雨中,你揮舞著翅膀,別忘了飛回我身旁,風中飛舞的翅膀,請你別停下”。
最終,馬修老師踏上離開“池塘之底”巴士時,佩皮諾懷抱著一個娃娃,另一手拎著自己簡單的行李,問馬修老師,是否能夠帶走他,馬修老師拒絕後,佩皮諾仍然看著車消失的方向。車停門開,馬修老師從車上走了下來,帶著佩皮諾前往美好生活。
如同馬修來時一樣,佩皮諾的執著是有理由的,馬修被解僱時,也是星期六。
NO.4愛與信任,不可辜
《放牛班的春天》諸多細節讓人至今都難以忘懷,也許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吧!近日,令小鯨相當感動的一部7月18日上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也同樣值得關注……
近日這部影片熱搜不斷,淚點與笑點並存,和《放牛班的春天》倒敘方法不同的是,《銀河補習班》主要運用現在和過去兩條線,過去和現在共同匯合,影片闡述一位航天員意外失聯,生命絕境中,想到自己了不起的爸爸,串聯起一幕幕動人的故事。
父親是工程師,名叫馬皓文。他曾經有過高光時刻,左手抱著孩子,右手舉著火炬,跑過自己修的橋。然而橋下一秒卻在自己眼前倒塌。
父親因此入獄7年,母親帶著孩子改嫁。七年後,物是人非,兒子與父親的感情,只能一步步重新建立。
影片中的兒子,成績很差,倒數第一。七年的時間,讓兒子變成一個刺頭,逃課,打架這些已經屢見不鮮。
影片中的父親,很少說教孩子,教他應該怎麼做,必須怎麼做。那如何去改變他呢?不是棍棒,不是訓斥,而是通過自己的行動告訴他。
當他看到父親為了生活,為了夢想,挑燈夜讀的時候,小小的他也默默地開啟燈看書。
永遠相信你的孩子,即使全世界都不相信他。
父親一直鼓勵孩子:
“只要你一直想,你就能幹成你想幹的事情。”
“人生就像射箭,而夢想就像箭靶。如果你連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話,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不要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
正是基於善良的信任,塑造了孩子的無限可能。
教育的愛是無與倫比的,銀河補習班就是典型父愛教育的例子,這種父愛,也許是笨拙的,在七年之後出獄彌補父愛,也許彌補的不是那麼完美。但幸好是在愛中,在信任中,我們慢慢的完善自我。而愛,而信任,正是教育必須擁有的。
寫在最後
每一個孩子,你認為他們有時是天使,有時是魔鬼。其實他們是一面鏡子,當他們是天使的時候,鏡子裡映出的你就是馬修,當他們是魔鬼的時候,鏡子裡的你就是校長。
我們時常會羨慕在愛中長大的孩子,而不是在苦難中長大的孩子。原因是,心靈不是通過打壓,而是通過彼此靠近,才能得到的。
而這種心靈的靠近,是需要內心對於善良,對於信任的堅持,也許這不是唯一的原因,但這讓他點燃了孩子的音樂夢,寒冷的孩子們感受到了春天的溫暖,縱然他地位低微,對社會的黑暗無能為力,但至少,這些愛也許能改變孩子一生。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老師的教育,在你成長的路上,總有一個相信你的人,也總有希望,在前方遠遠的守候你。
寄語:
是否在你的人生中,也一直有讓你印象深刻的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