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閆秀明手機使用者
-
2 # 怪獸bobo
關於“要不要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問題經常成為婆媳之間的導火索,家中的老人一貫主張要給孩子定時把大小便,從小養成好習慣。可媽媽們卻不敢苟同,在網路上、朋友圈裡,“把大小便是育兒陋習”的文章早已被無數人轉瘋了。現在我們來聽聽專家崔玉濤是怎麼說的呢?
1、給嬰兒把尿並不是一件好事。把尿既不利於嬰兒髖關節的發育,也容易造成嬰兒脫肛、肛裂等現象。1歲半左右的孩子就逐漸有自主排尿意識了,到時因勢利導很容易形成排尿習慣,戒掉尿布。
2、給嬰兒勤把尿,會造成排尿過勤,對嬰兒並不是好習慣,對膀胱功能的成熟也不利,省下幾塊紙尿褲不應以嬰兒健康做代價。一位3個半月嬰兒,由於每天勤把便,每天控制排便4次(配方粉餵養),目的是預防臀部面板受大便刺激損傷,預防上火、便秘等,結果肛門出現明顯兩道裂口——肛裂。
3、把便本身就會使孩子過度用力,引起肛門內黏膜外凸,俗稱脫肛,實際就是痔瘡。為何非要給孩子把便呢?嬰兒可自行將大、小便排在紙尿褲中,排完後清洗臀部並更換紙尿褲即可。即使不用紙尿褲,也可用布尿布。大約2歲左右就會自行排便。
簡單地說,把便動作對孩子的脊椎不好,容易造成脫肛、肛裂等現象。排尿過勤不利於膀胱功能的成熟,會使嬰兒很難憋住尿,反而容易尿頻。
在孩子一歲半前即使你經常給孩子把大小便,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如廁訓練,寶寶一歲半以後,已經可以靈活地坐、站、走、蹲,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了,這時家長可以因勢利導逐漸進行坐盆如廁訓練。等孩子2-3歲後,大部分寶寶一般都能學會自主排便了,至少他會在排便前會主動示意你了。
-
3 # 湘137693173
一直都知道把尿不好,但是為什麼不好,我也一直說不清楚,相信很多新的爸爸媽媽都不清楚這個問題,今天看見一篇關於把尿的文章,我覺得挺好的,轉過來給大家學習學習。
每次一聊到把尿這個話題就會有很分明的兩個隊伍出現了“堅決反對把尿派”還有“堅決擁護把尿派”。
相信大部分被把尿的寶寶家裡一定有一個自認經驗豐富的老人,他覺得你小時候、你爸小時候、她小時候都是這麼帶大的......哪兒能給孩子包著紙尿褲到處走!讓親戚朋友看見多丟人啊!所以很多老人甚至從你的娃一出生起就開始“噓噓”~還有隨著把尿成功的歡呼聲。
是否把尿完全取決於寶寶的父母,並非是寶寶的奶奶、婆婆。
目前“反把尿”派認為把尿的危害如下:
1、對娃的脊椎不好
2、對娃的括約肌不好,會讓娃可能有尿不會自己尿,而一把沒尿也會憋出尿。
3、對娃的心理不好,你想啊,本來玩的好好的,突然被拎起來小便啥的,還有那麼多噓噓嗯嗯的伴奏,舒服不?害怕不?
4、容易引發痔瘡和脫肛
5、對孩子不尊重。
-
4 # 一粒青豆
很多人認為尿不溼跟衛生巾一樣,用久了各種不舒服,可是我今天要為尿不溼平反,尿不溼跟衛生巾是兩個檔次,尿不溼炒雞高大上好不好,我打賭只要媽媽們把尿不溼當衛生巾用一次就不想用衛生巾,尿不溼真的炒雞貼身。炒雞柔軟,易吸收,而且貼在屁屁上好細膩的,真的透氣呀~噓!!!這個是豆媽親身經歷哦一般人我不告訴她~好了拉回主題把屎把尿,我相信老一輩的家長都會再孩子一出生就對你說,快給孩子把屎把尿讓孩子少用尿不溼,尿不溼用多了不好容易o型腿,容易紅屁屁,而且捂著也不舒服,這裡我要給把屎尿的家長一個不及格的頭銜,因為把屎把尿真的太讓寶寶受傷害,寶寶還小,從把尿的姿勢上來講:身體骨骼尚未發育成熟,經常這麼把著誰不難受,有時候寶寶不尿持續把半個小時一直逗寶寶,非要寶寶尿一點才甘心,其實這個對寶寶髖關節發育是很不好,把屎把尿久了讓寶寶失去自主排便能力,可能有尿不會自己尿,而一把沒尿也會憋出尿,更嚴重的是造成肛裂或者脫肛~很多家長說。我家孩子一直把屎把尿也,怎麼沒有出現你這個說的這個情況,我只想說是你運氣好,我聽一個家長說過她家孩子因為把屎把尿,然後孩子一把就脫肛她是後悔莫及呀所以家長不要抱著僥倖心理,不要等孩子出了事情再來後悔,~還有你把屎把尿尊重了寶寶嗎?很多時候在大庭廣眾下就扒開我的褲衩讓我的生殖器官暴露在大庭廣眾下,想過孩子感受麼?還有很多時候孩子玩的正高興的時候被你叭~強行的架住還哼著噓噓讓她尿尿有的時候人家不尿還會讓屁屁啪啪的捱上兩巴掌,這個就是你所謂的愛孩子,就是讓孩子失去自主人權,就是讓她失去自主排便拍尿的權力,如果寶寶可以說話我相信她一定會大聲捍衛自己尿尿與粑粑的權力的,我現在一直尿頻,有一點尿就想上廁所,我真懷疑就是小時候被爸媽把屎把尿的原因~所以愛孩子第二步從拒絕把屎把尿開始~
-
5 # 像風一樣吹過4
我覺得這樣子不好,容易脫肛,好多人成年以後有痔瘡什麼的,和小時候把屎把尿有關,還有就是小孩比較小,背部肌肉發育還不是特別好,過早的把屎把尿對頸椎也不會好的!
-
6 # 不酷很愛笑的妞
一般我不主張對於小嬰兒把尿,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新生寶寶,還沒有控制自己大小便的能力,媽媽即使給寶寶把尿,他也不明白到底在幹什麼,寶寶有時條件反射把尿時尿出來,有時是因為撒尿排便本來就頻繁,不是寶寶真的能控制拉屎拉尿了。其次,我反對給寶寶強行把尿。在把尿把不出來,寶寶已經身子扭動甚至苦惱的情況下,有些媽媽還是堅持不懈地把尿進行到底,全然不顧寶寶的感受。我堅決反對這樣簡單粗暴、不尊重寶寶的行為。強迫寶寶、不尊重寶寶很容易成為一種習慣,比如強迫吃飯也是一大問題,父母及老人一旦養成這種親子模式,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許多問題都會越來越難處理。而相反,如果父母順應孩子的升生長規律,在18個月—2歲之間,孩子心智發育成熟、表達能力尚好時,再用一種更良好的互動溝通方式來訓練上廁所,則會事半功倍,還在的感受也更快樂。有的媽媽給寶寶傳開襠褲,這是更不可取的...有的會說紙尿褲很熱、還容易造成紅皮皮.其實選擇好的品牌紙尿褲是很柔軟舒適的,夏天不管寶寶是否穿紙尿褲都不應該讓他在極度炎熱的環境下生活,將室溫保持25度左右,適當的使用空調是很好的。另外紙尿褲寶寶需要媽媽精心護理好,勤換、塗抹護臀霜等待都可以有效的杜絕紅屁屁發生是否把尿完全取決於寶寶的父母,並非是寶寶的奶奶 、婆婆。當你覺得任何人對你寶寶所做的並非正確的、科學的、甚至有可能會傷害到他時,你便應該提出拒絕的要求。
-
7 # 痛並痛著1
把尿的危害:
1.耗費時間和精力把尿很費時間和精力。把尿對寶寶的支援把尿的人認為:媽媽不必一天24小時都給寶寶把尿,可以在白天不外出的時候給寶寶把尿,其他時間給寶寶用尿布。但是,這可能會讓寶寶感到混亂。事實上,媽媽越是始終一致地堅持給寶寶把尿,媽媽成功的機率就越高。
如果媽媽已經重新上班了,家裡請了保姆,你得說服保姆能夠堅持給寶寶把尿。所以無論如何,媽媽都得為此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
2.寶寶可能還沒準備好.兒童發育專家說,寶寶在12個月大之前,無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和排便機制,而且在18個月大之前,也才只有一點點的自控能力。雖然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滿18個月大之前,大多數寶寶都無法自己有意識地上廁所,無法告知媽媽排便需求。3.寶寶可能會抗拒.給寶寶把尿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
常見把尿問題:1、有的寶寶這幾周配合把尿,過兩週卻頻頻尿褲子;2、有的寶寶排便之前不給媽媽訊號;3、也有的寶寶反抗把尿,甚至幾天不排便。
對1歲以下的孩子進行把尿訓練,如果掌握的時間不對,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給以後的如廁訓練帶來困難。
4.寶寶可能會失誤
如果媽媽給寶寶把尿不戴尿布,那寶寶可能會經常尿褲子。有時,寶寶可能不會給媽媽要排便的訊號,媽媽也可能來不及給寶寶接尿。雖然支援給寶寶把尿的人堅持說,這種方式總體來說要比用尿布更乾淨,不過媽媽可得隨時準備好清潔用品和寶寶的換洗衣物。
5.寶寶身體可能受傷害
把尿對寶寶身體造成危害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寶寶太早把尿。太早把尿,可能造成肛脫、肛裂、尿頻。太早把尿,不僅不能幫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危害多多。1、括約肌受損傷:由於把尿不容易掌握時機,把尿時間長了,孩子的肛門周圍壓力加大,會對嬌嫩的肛門括約肌造成損傷。2、脫肛:區域性頻繁把便,嬰兒會頻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韌帶相對鬆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腸黏膜經肛門突出的現象,也就是脫肛。3、肛裂:脫肛又會造成寶寶排便時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費力程度,這又容易引發肛裂。4、尿頻:如果家長頻繁地給孩子把尿,會讓孩子對大人的指令產生條件反射尿尿,非膀胱充盈刺激括約肌而反射排尿,孩子由於缺乏憋尿的經歷,其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鍊,會導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頻。
溫馨提示:把尿注意事項
1、 不要太早把尿
寶寶一般要到一歲多之後膀胱系統才會發育趨於完善,這時候才能給寶寶把尿,如果太早把尿,可能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如肛裂、括約肌受傷等。
2、要有耐心
把尿是一件長期的事情,家長要有耐心一直堅持下去。
-
8 # 倆娃孃親
一、什麼時候能開始給寶寶把尿不是每個寶寶都必須統一時間,因為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特點。但一般來說,寶寶最好是15個月以後再進行把尿訓練,如果太早對孩子進行把尿訓練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但有的寶寶在尿尿方面還是比較有規律的,家長還是可以早點試試把尿訓練。二、寶寶要尿尿的訊號有跡可循如果家長仔細觀察寶寶的表情,就會發現寶寶有了尿意後,表情會跟平常表現的不一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尿顫”,如果寶寶的身體稍微有了輕微的顫抖,可能就是想尿尿了,睡夢中的寶貝如果突然扭動身體或者是嘰嘰咕咕的時候抱起寶寶尿尿,都是有收穫的。有經驗的媽媽知道一般寶寶在剛睡醒和喝完奶以後15分鐘到20分鐘左右是最有尿意的。三、溫馨提示媽媽在訓練寶寶如廁的過程中,不管是把尿還是訓練寶寶坐尿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一定要持之以恆,每天固定的給寶寶把尿或者讓寶寶在尿盆上坐幾分鐘,都能潛意識的鍛鍊寶寶完成任務,如果打溼了褲子,千萬不要輕易責罵孩子,否則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
9 # 宸宸豆豆媽咪
說說我自己吧,大寶的時候,什麼都不懂,老人說什麼就順從,出了月子,就讓把尿,大冬天,現在想來,寶寶真可憐。一晚上從被窩拉出來幾次,大人孩子都睡不好。搞得我神經衰弱,神經性頭疼,,寶寶六歲了,還是經常晚上哭鬧,好像是夜驚症,我懷疑是小時候睡眠不好鬧的。
現在二寶,我就出了月子開始,每天用尿不溼,注意勤更換,多洗屁屁,就行了。白天醒著的時候,不用穿紙尿褲。尿片或者不用,過一段時間,把寶寶臉朝外抱著,坐在你腿上,分開腿,他有尿,自然就尿了。不用刻意把尿
-
10 # 羽媽幸福成長記
我個人認為這樣不科學,沒有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使孩子形成錯誤的條件反射。應該是孩子有尿意了自己就尿了,而把尿變成了把了才尿,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並且把屎把尿容易導致孩子脫肛,總之危害很多。
-
11 # 西門吹雪140469953
小區裡很多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帶,大部分老人不可避免的都喜歡把尿,覺得尿不溼不好啊之類,我家女兒在一歲半時,外公外婆在一片攀比聲:“我孫女一直把尿”等等中按捺不住,也要把尿,好吧,把尿了幾天,有時確實尿的時候會說,但更多的時候,把尿的時候反抗,不尿,過一會兒了尿一褲子,就遭到一頓批評或羞辱:讓你尿你不尿,現在尿了又不知道說,笨死了之類……幾天一過小朋友明顯對排便緊張,不幸尿褲子了就會大哭喊著對不起,我找父母談了一次,我們要尊重孩子客觀的生長規律,你讓兩歲的孩子控制排尿和讓三個月大的孩子就會說話沒有本質區別,都是違背了他們的客觀發育規律。可能一天洗好幾套尿溼的衣服也洗煩了,我父母放棄把尿了;等到夏天了我女兒兩歲多了,開始訓練排尿了,一條褲子也沒有尿溼過。明明能水到渠成的事情,為什麼一定要折騰孩子和自己呢?
-
12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嬰兒把屎尿的話是一種好的習慣,首先可以養成按時排便的一個條件反射同時有可以避免尿床等造成嬰兒會陰部的溼疹。一般情況下從三個月之後開始把比較好,太早了的話寶寶是沒有那個意識的,平常要按需的餵養做注意保暖就行了。
-
13 # 貓瞄喵
我覺得紙尿褲是人類一個非常偉大的發明,不僅解決了孩子大小便衛生問題,還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一般情況下孩子有大小便意識在18-24個月左右,當然不是絕對的,肯定有寶寶會早一點。但是我不贊成在寶寶一歲前把屎把尿,很多家長特別自豪說我家孩子多少多少個月就會拉了,其實這只是家長摸清了孩子大小便的習慣而已。最重要的是把尿,危害不容忽視!
1.對身體不好。特別是月齡小的寶寶,對脊椎發育非常不好,長大後還容易引發肛裂、痔瘡,中國人大部分人都會長痔瘡,這和小時候把屎把尿是脫不了干係的。我相信很多家長都看過網上一張觸目驚心的相片,就是脫肛。
2.對心理不好。大部分把屎把尿的家長會在孩子玩得正開心的時候,強行抱開去尿尿,這樣不僅會讓孩子抗拒,對小孩的專注力是非常大的危害。
3.不尊重孩子。特別是女孩子,我不知道這類家長怎麼想的,難道大庭廣眾下把屎把尿或者穿開檔褲很文雅嗎?小孩的私處就不應該保護嗎?
一般情況下孩子會說話後表達能力就會比較清楚,這個時候積極引導孩子,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是非常好的,但建議在夏天進行如廁訓練。在如廁訓練階段千萬不要責罵孩子尿褲子了,要正面積極引導,鼓勵孩子,孩子有進步了就多表揚。
對寶寶進行正式的如廁訓練前,推薦給大家一些有趣的小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便便科學繪本》、《我要拉巴巴》、《拉便便,真舒服》、《尿尿》、《米米坐馬桶》、《尿床了》等,如果本身英文不錯的家長也可以買以下這些英文繪本(很貼心的分了男女寶寶繪本)。
-
14 # 大熊貓的小蠻腰
把屎把尿的危害:痔瘡,脫肛,睡眠不足,寶寶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建議不要把,一歲半以前小寶寶還沒有尿尿的意識,把了也沒用。等到一歲半以後,買一個兒童坐便器就能夠很好的訓練他的如廁習慣了。
-
15 # 亮亮32445445
不該的,特別是很小的孩子更不能把屎把尿。
第一,因為太小的孩子,骨骼很嬌嫩,有些大人把屎把尿的時候,由於孩子沒便出來,不甘心,就一直坐那把。你知道這會造成什麼傷害嗎,會造成孩子脊椎歪曲或肋骨突出。
第二,孩子大小便應該讓孩子自己的大腦來支配,孩子有便意了自己就便。孩子不想便就不便。大人的把屎把尿,干涉著孩子大小便,時間長了孩子就沒有自我便意的意識了,完全被動的聽從大人的了。孩子在大人把的時候就便,沒有也要硬擠一點出來。感覺就象傀儡一樣。
我覺得小的孩子就用尿不溼,大點的會走路的是鍛練如何入廁。
-
16 # 木土夫人
把屎把尿只要不是刻意的行為也是被允許的,只要摸清孩子的規律,讓他感覺有便意的時候把他,反而有利於排便訓練。反對把尿的聲音,主要反對的是沒尿也把,孩子本來玩得好好的,家長太緊張,一會兒問一句尿尿嗎,生怕他尿了,有尿沒尿拽過來就把,弄得孩子都不知道便意,所以專家反對。
我媽說,孩子睡著的時候一般不會尿,基本都是醒來後才尿,如果睡覺時尿了也是醒了家長沒發現。後來我在我閨女身上還真是發現了這規律,以至於每天夜裡她只要一醒我就特緊張,真不如給她帶上個尿不溼省心。後來,我覺得踏踏實實的睡一覺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就順其自然,一直到兩歲半完全脫離尿不溼。(圖片來自百度)
-
17 # jingjing2013
“把尿把便”的做法是違背、剝奪了嬰兒自主控制能力的。
“訓練”孩子自行排尿、便,不如等待孩子感受排尿、便後不舒服。家長想讓孩子儘早學會自行排尿、便,往往努力工作,達不到預計效果。
孩子一般在2、2.5歲就會感受到排尿、便在紙尿褲中不舒服,就會在排便前給家長準確訊號,家長這時只要因勢利導帶孩子坐到坐便器上,使孩子形成排便與坐便器的關係,很快就會建立正常排便習慣。過早強調,很容易造成孩子內心抗拒,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
18 # 王榮輝快樂育兒
給孩子把屎把尿是我們常見的,但這並不是一個合適的讓孩子學會如廁的方法,原因如下:
1、對脊柱的影響
常見家長給寶寶把屎把尿的動作是,寶寶上身直立,家長握著寶寶的大腿把著。而在這個動作中,寶寶的背是彎的,寶寶的腰腿部分彎曲,所有的壓力都到了寶寶的尾椎上,這對於一個脊柱沒有發育完善的寶寶來說壓力是很大的,很容易會導致孩子日後出現腰痛。而且這個動作容易使寶寶的腹壓增大,直腸容易往下滑動,引致脫肛。
2、引致寶寶不良情緒
在給寶寶把屎把尿的時候,寶寶很容易出現身體扭動甚至哭鬧以表現自己的抗拒,尤其是在寶寶沒有便意但家長依然堅持要把的時候。如果寶寶總是被打斷活動,被不顧意願的把,寶寶就容易出現煩躁、哭鬧、尖叫等不良情緒,也容易讓寶寶對排便感覺抗拒。
3、影響對便意的認知
寶寶的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大概在三歲的時候才能完全發育成熟,這時寶寶才能更好的控制大小便。但把尿卻容易讓寶寶認為在被把的時候才是正確的排便時機,而非在自己感覺有便意的時候,使寶寶對便意的判斷出現差錯,以至於更難正確認知便意。
-
19 # 青島超級奶爸
把屎、便是不尊重嬰兒的表現,是大人在刻意控制嬰兒的行為。頻繁把便還會對髖關節肛門括約肌異常刺激,弊大於利。有些家長調侃給嬰兒把便是為了節省紙尿褲?
引自崔神的話
-
20 # 有點調調1
回答把屎把尿
這個問題,就問錯了,不是趁不趁早的問題,而是根本就不能把屎把尿(特殊情況除外)。把屎把尿主要地危害有一不尊重嬰兒二引起孩子的反抗三對髖關節肛門括約肌異常刺激四便秘和痔瘡,仔細想想中國有句古話叫十人九痔。五不利於寶寶專注力的培養六夜間把便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七可能引起其它疾病
回覆列表
不科學的呦!以前老輩人看孩子,總是早早的就給把屎把尿,其實這樣更不好!
每次一聊到把尿這個話題就會有很分明的兩個隊伍出現了“堅決反對把尿派”還有“堅決擁護把尿派”。相信大部分被把尿的寶寶家裡一定有一個自認經驗豐富的老人,他覺得你小時候、你爸小時候、她小時候都是這麼帶大的......哪兒能給孩子包著紙尿褲到處走!讓親戚朋友看見多丟人啊!所以很多老人甚至從你的娃一出生起就開始“噓噓”~還有隨著把尿成功的歡呼聲。是否把尿完全取決於寶寶的父母,並非是寶寶的奶奶、婆婆。
目前“反把尿”派認為把尿的危害如下:
1、對娃的脊椎不好
2、對娃的括約肌不好,會讓娃可能有尿不會自己尿,而一把沒尿也會憋出尿。
3、對娃的心理不好,你想啊,本來玩的好好的,突然被拎起來小便啥的,還有那麼多噓噓嗯嗯的伴奏,舒服不?害怕不?
4、容易引發痔瘡和脫肛
5、對孩子不尊重。把尿能達到訓練孩子控制排便的目的嗎?
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在此之前,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
尤其是1歲以前,與其說把尿是訓練孩子,不如說是訓練家長找到孩子比較容易排尿的時間,比如吃奶後5-15分鐘,睡醒後。這還是比較成功的排尿訓練。
失敗的排尿訓練在1歲前比比皆是,後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據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據被把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比如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晚上不能安睡,非要把一潑尿才能接著睡,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只知道因為憋尿而哭鬧。
1歲之後,孩子們開始有了一點控制便尿的能力,但是並不完善。這和老年人控制不好大小便是一個道理。很多家長苛求孩子,一旦孩子把尿時不尿,或者不把尿的時候自己尿了,就會責怪孩子,甚至用呵斥打罵的方法來要求孩子尿尿之前必須告訴家長。這樣的家長,等老了之後,自己大小便控制不好的時候,要祈禱你的子女不要為此而呵斥你哦。
不把尿,孩子更早學會自主便尿。實際諮詢中發現,晚上穿紙尿褲睡覺的孩子,很多在2歲前後甚至更早就能夠控制夜尿,或者整夜憋尿到早上。而夜裡把尿的孩子,2歲時多數還需要煩勞父母半夜起來把尿。
不把尿的孩子,更是普遍較早開始主動告知便尿,較早開始會使用尿盆,或蹲下尿尿。這是因為不把尿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依據便意來排尿的,所以對便意的掌握比較好。而過多把尿的孩子,始終在根據便意排尿和根據把尿動作排尿之間被混淆,對便意的掌握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