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狐筆春秋
-
2 # 如史如畫
俗話說得好,一個厲害的領導眼光一定非常好。作為大漢開國皇帝,劉邦看人自然非常準。
他知道張良非常聰明,於是張良出的主意他都會聽;他知道項羽是個優柔寡斷的人,肯定幹不過自己,於是劉邦從不認輸。所以劉邦駕馭人性幾乎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但是他為什麼駕馭不了呂雉呢?
因為劉邦能看得透大多數男生,但是看不透幾個女生,連他的枕邊人呂雉他也始終了解不了。劉邦能在政場上八面玲瓏,呼風喚雨,那是因為政場上存在的全是男性,劉邦的後宮他自己經營得可以說是一塌糊塗。
我們知道,從劉邦起義到漢朝建立,這期間有整整七年時間,而在這七年歲月日,呂雉大部分的光陰都是在敵營中度過的。呂雉為劉邦種田養兒,甘為人質,可以說是出生入死了,而劉邦呢,一有時間就馬上活在了溫柔鄉里,這對呂雉是非常不公平的。可是劉邦呢,毫不知道呂雉的感受,就算後來知道了,也對她的事情毫無興趣。劉邦並不是一個專情的人,在男女世界裡,他不是一個敏感的人。
因為呂雉經歷過那些悲慘遭遇,所以她的性格變得毒辣起來,為了劉盈能順利繼位,她在劉邦活著的時候自然懂得收斂。再加上劉邦的在男女世界裡面的低情商,所以劉邦始終想不到自己的原配會有這麼狠的心腸,以至於這個原配以後能把自己的兒子殺掉大半。
-
3 # 小玲子說
不是劉邦駕馭不住呂雉,而是呂雉的強勢,本身就是劉邦有意扶持起來的。因為,西漢的政治格局,就是皇族、外戚和功臣集團三足鼎立。
一方面,以呂雉為首的外戚集團和以蕭何、曹參為首的功臣集團聯手控制中央政府的權力;另一方面,眾多劉氏諸王聯手控制地方上的軍政權力。
在這種背景下,外戚無法威脅劉氏皇權,因為在中央有功臣集團與他們分庭抗禮,在地方擁有眾多的劉氏諸王對他進行制約。
同樣,功臣集團也無法威脅皇權;至於劉氏諸王,就更沒有辦法威脅皇權。因為,他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比較有限,根本無力單獨挑戰中央政權,除非他們能全部串聯起來,問題是,想要讓所有的劉氏諸王串聯起來,這個機率實在太低。
事實上,如果沒有強勢的呂后在中央政府坐鎮,區區一個軟弱的劉盈,靠什麼來約束那些削亦反、不削亦反的劉氏諸王,到時他們保不住直接為爭奪皇位而發生內鬥?
同樣,如果沒有強勢的呂后在中央政府坐鎮,區區一個軟弱的劉盈,靠什麼來管理那些如狼似虎的功臣集團?到時他們保不準直接把劉盈變成一個傀儡。
後來,功臣集團之所以表現得很乖,絕不是因為他們道德、品質非常高,也不是因為他們一門心思對皇帝忠心耿耿,而是因為在中央政府有強大的外戚,在地方上有眾多劉氏諸王,這兩股強大的力量加起來,這才讓他們乖乖聽令。
想當年,秦始皇沒有留下強大的外戚和皇族,於是他屍骨未寒,二十多個子女就都被李斯趙高全部殺光。
試想,如果秦始皇當時也留下一個強大的外戚坐鎮,趙高和李斯還敢這樣囂張嗎?事實上,秦始皇早年能夠順利執政,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老媽趙姬坐鎮在中央。
只要我們能夠明白這一點,就能理解為什麼要留下呂雉,而且還故意對她各種縱容,讓其發展自己的勢力。表明上看,這好像是劉邦駕馭不住呂雉,但其實,在劉氏皇族遍佈全國各地的背景下,劉邦作為開國皇帝,想幹掉呂雉和他的家族,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問題是,把呂雉幹掉後,誰在中央政府制約那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呢?還有劉盈的哥哥弟弟、叔叔伯伯要挑戰劉盈的皇位,誰來幫助劉盈對付他們呢?
-
4 # 隨意言之
關於劉邦與呂雉之間,沒有存在駕馭與駕馭不了的這個問題,說劉邦可以駕馭人性這一點我不否認,但說他不能駕馭呂雉這一點我並不贊同。劉邦與呂雉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一種關係,呂雉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成就了劉邦的人。就像後人們所說的那樣,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女人。我們看看歷史上的眾多開國之君,其實跟皇后之間的關係都是這樣一種關係。劉秀與陰麗華,楊堅與獨孤伽羅,李世民(他不是開國君主,但唐朝的天下幾乎都是他打下來的)與長孫皇后,朱元璋與馬皇后,他們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扶持的一種關係,因為他們在群臣之間的地位本身就很高。
而呂雉又是這些皇后裡面比較另類的一個,呂雉本身的個性就是強勢的,有自己的野心。只不過劉邦活著的時候,呂雉還隱藏著一些,而劉邦死了以後他的這個本性就徹底爆發出來了。而這並非是所說的劉邦能否駕馭的問題。而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那就是“嫡”與“庶”的問題。咱們先不說呂雉的個人能力,先說這個關係的重要性。
呂雉是劉邦的皇后,這一點劉邦無法改變,劉邦也無力改變。即便他想立劉如意為太子,也只能考慮廢太子劉盈,即便後來他再不喜歡呂雉了,他也沒有考慮過廢掉呂后。第一個原因在封建社會中,無論是廢太子還是廢皇后,即便你是皇帝,即便這是你的家事,可是他也是國事的一方面,想廢一個皇后,臣工們這一關你就過不去,劉邦不是那種殘暴的君主,臣工的想法跟他不一樣他就殺了,這就不是劉邦了,為了朝政的正常運轉,劉邦也沒法廢。第二個原因呂雉和劉邦共患難,劉邦從起家到稱帝,到最後坐穩天下呂雉都是他的堅定支持者,哪怕心理的感情沒有原來那麼強烈了,他也不會忍心廢呂雉。說這些,我想說的一個問題就是,劉邦在自己的內心中或許就從來沒有想過駕馭呂雉的想法。
而劉邦死後呂雉的做法更是劉邦所無法預料的。劉邦在世的時候,呂雉就與蕭何合謀殺了韓信,這個可見呂雉的手腕,不僅是韓信,彭越的死呂雉也是起到了推動作用的。恐怕在這個時候呂雉就已經為自己之後的行為埋下伏筆了,能戰善戰的人,不管你是不是忠於劉邦,反正未來或許能對呂雉造成威脅的人先除掉再說。而劉邦死後,呂雉則原形畢露,先是報復自己的情敵還有情敵的孩子,這一點其實倒也屬於一個正常操作,但接下來他對諸呂封王和對宗室的殺戮確實做的過分了。可即便這樣,手下的臣工卻沒有一個人直面站出來說反對的,即便有反對的也不過是口頭上反對,沒有付諸武力。關於這一點我覺得原因就是因為的太后的身份名正言順,雖說諸呂封王違背了劉邦與眾大臣的盟約,但畢竟沒有涉及到眾臣工的利益,而且呂雉也沒有像武則天那樣殺忠於李唐的臣工,但這一點僅限於呂雉活著的時候,呂雉死了,呂氏家族就立馬遭到清算。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呂雉在世的時候她所執行的無為而治的政治方針,重視農業放寬商業的經濟政策,還有繼續劉邦執政期間與匈奴的和親政策都為漢朝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換一句話來說,呂雉的行為只是觸動了宗室的利益,而並沒有觸及天下的利益。
所以我想說的是,劉邦對於呂雉不存在是否能夠駕馭的問題,因為劉邦根本就沒有想到後來會發生那麼多事。
-
5 # 史學達人
這也就是所謂的燈下黑吧。
我們都知道劉邦對所有的人,尤其是功勞大的功臣,都是有防範的。但是,他唯獨對呂后沒有防範。
在他駕崩之後,功臣們都很聽話,不聽話的偏偏就是呂后。甚至呂后一個人,差一點把劉邦的兒子,全部給殺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說實話這真的和駕馭人性沒有關係,只能說呂后的表現欺騙了劉邦。
至於功臣派,歷史上是有經驗的。
一般頭上長有反骨的人,他們在先帝去世之後,都是會對新皇帝不順從,這時候就會出現反叛的現象。
為了杜絕這一現象的發生,劉邦只好對他們先下手為強了。
劉邦晚年大肆屠殺異姓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都知道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全部都被處死並且被滅族。
就連蕭何這樣忠心耿耿的重臣,也被劉邦關進了監獄。
可以說劉邦殺了這些人,就是防患於未然。
可是對於呂后,他一點都沒有防備。
呂后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這事他根本就沒有想過。畢竟他是把江山留給了他和呂后的兒子劉盈呀。
難道呂后作為母親的人,他連自己兒子的江山都要奪嗎,這個劉邦壓根想都想不到過。
更何況在劉邦活著的時候,呂后的表現他很滿意。
在劉邦看來,呂后就是一個很成熟的政治家。比如說劉邦不想留韓信,但是,自己又沒有理由殺他,呂后就替劉邦殺了。
殺彭越的時候也是如此,這說明呂后一直都是在維護他們大漢家的江山的。誰是不是該殺的人,呂后都是心知肚明的。
鑑於呂后這樣的表現,劉邦對他很放心。他覺得把江山託付給呂后,然後在找幾個宰相,輔佐自己的兒子,自己家的江山,就可以萬無一失了。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漢惠帝劉盈竟然先於呂后而去了。
呂后就這麼一個兒子,死了。
呂后感到恐懼,所以,他仗著自己的手裡有權,就開始大力的提拔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姓呂的人來當王,擔任朝中的重要職務。
提拔自己的呂家人的同時,他還要打擊劉邦的兒子,劉邦總共有八個兒子,至少五個兒子的死亡,是呂后造成的。
這個結果劉邦當然是想不到的了。
這隻能說是人性在作祟,和駕馭人是沒有關係的。
總體來說,劉邦之所以沒有防住呂后,就是因為他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
-
6 # 歷史愛好者LING
一、劉邦不願意傷害這個結髮之妻
劉邦和呂后成婚的時候,劉邦已經快40歲了,他比呂后大15歲。當時的劉邦只是一個貧窮的沛縣泗水亭長。呂后在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什麼都沒有,可以說是一貧如洗,而呂后卻是當時大戶人家的小姐,放在今天可以說是富家女嫁給了窮小子,但是呂雉不在乎這些,結婚之後還是一心一意的對他,兩人也是相敬如賓。
早年的呂雉溫柔,賢惠,孝順父母,操持家務,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家閨秀,變成事事親力親為的賢妻良母。當時劉邦喝酒喝多了,把解押的犯人都放跑了,嚇得逃到外面躲了起來,呂雉不離不棄,也被抓起來投到了大牢。 劉邦膽小不敢出現,呂雉被放出來以後找到劉邦,還變賣家產首飾,資助他起義,劉邦感動不已。面對如此情深意重的髮妻,劉邦怎麼忍心傷害她?
在當時,劉邦與項羽楚漢爭霸,曾經一度打不過項羽節節戰敗。在一次戰爭中,項羽引兵進攻,嚇得劉邦退兵逃跑。而呂雉則成為項羽手中的人質,用來制約劉邦。在人質生涯中受盡折磨苦難,差點被煮了吃了,但她沒有怨言仍一心一意等待劉邦。
所以在漢朝初期劉邦不願意傷害呂后。
二、劉邦不能傷害呂后
天下剛剛平定的時候,在呂后的出謀劃策下,劉邦剷除了項羽、彭越等人。而呂后也在一次次的策劃下壯大了勢力,羽翼漸豐,當時朝中的一大部分人都已經被呂后納入麾下。此時的劉邦感到了危險,因而此時劉邦已經有了動呂后的念頭。
據記載,當時的劉邦寵愛戚夫人,想要改立戚夫人所生的皇子,劉如意為太子。後人認為是當時太子劉盈的性格過於懦弱,劉邦擔心劉盈登基後,作為母親的呂后過於強勢,母強子弱,這樣一來,劉家的江山會落在別人手中。但可惜的是,當時的劉邦已經沒有能力再去動呂后了。
當年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呂后一個女流之輩和蕭何鎮守長安,負責供應糧草和守衛後方,常年在戰場上的磨練,早已將呂后磨成了一把鋒利的寶劍。再加上此時的呂后早已將朝廷中的大臣收買到自己的手下,所以劉邦一提出要改立太子,朝野上下就會一致反對。
那麼既然劉邦不能廢掉太子,那就只能讓劉盈繼續當皇帝,可是以劉盈的性格是沒有辦法駕馭這些臣子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呂后這個手腕強硬的親媽的幫助了。最後,劉邦在臨終前還是將皇位傳給了劉盈,並在臨終前託付呂后讓她儘量幫助自己的兒子,從這一點來說,劉邦是將大漢江山託付給了呂后,這樣一來,就更不能動呂后了。
-
7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玩意兒沒法整?
真的是沒法說我們公司有一個人頭頭是道,頭頭是道什麼地步?他能夠把黑的說成白的,能夠把藍的說成綠的,而且他在公司裡面直接罵哭了好幾個人。
當然由於隱私問題,我不能把人家的名字說出來,但可以明確的告訴在坐的各位,有八成的人都說不過他,他那張嘴皮一開口,那就堵不住。
可是有一次我們去他家做客的時候,就發現他被他老婆收拾的,簡直就是跟孫子一樣。
他老婆說一句話他一個字都倒騰不出來,當時我們就很好奇的問道:你不是挺能耐嗎?在單位都能把人說哭了,都能把客戶說服了,怎麼在家裡面是這個樣子?
話題引申的有點多這個話題如果再引申的話就沒邊兒了,我們會發現甭管是男同胞還是女同胞,在外面的時候可能非常能說,可能非常善用自己的魅力,非常有能力,有魄力,在職場當中打拼的非常好,一到了家裡面就成了霜打的茄子。
而古代為了證明這件事情是真實可行的,研究出來了一個成語,叫做清官難斷家務事兒。
我甭管你是個什麼官兒,也甭管你有多大能力,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家務事,你就是一頭抓瞎,這沒辦法。
劉邦是何許人也?那簡直就是出了名冒個泡頂了尖的,人拔根眉毛都是空的。
劉邦從最開始的一無所有,慢慢的能夠籠絡一支隊伍來,而且這支隊伍直接把項羽給幹趴下了,自己當上了帝王,這種思維誰能夠比得了。
但是劉邦對呂雉還真的就沒法子,呂雉在後宮當中作威作福,這一點劉邦知道,知道歸知道,就沒法收拾。除了劉邦虧欠自己老婆,並且讓自己的老婆平白無故在監獄裡面呆了三年這件事之外,還有一點是劉邦最為忌憚的,那就是樊噲。
自己的這個大兄弟巴結上了呂雉的妹妹,於是樊噲也就成了皇親國戚般的人物,要命的是樊噲和呂雉的關係好,不和自己親了。
所以這個時候劉邦就需要考慮一下,如果真的跟呂雉鬧掰了,保不齊自己的皇權都有危險。
再加上呂雉是第1個皇后,又有著自己的權利,能忍就忍吧,不能跟自己的媳婦過不去啊。
-
8 # 冰哥聊史論古今
有一句話說得好,清官難斷家務事,不管怎麼樣,呂雉畢竟是劉邦正宗的合法的過門的正式妻子,所以劉邦在處理呂后的時候,就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而無法下手。
現在中國很多人看到滿清末年,慈禧太后禍國殃民,都恨不得穿越過殺掉慈禧太后,並且怪咸豐皇帝當年為什麼不賜死慈禧太后,否則的話也不至於在後來惹出那麼多的是非出來。但那可能嗎?因為慈禧太后本身是咸豐皇帝唯一兒子的母親,他如果賜死了她,他的兒子長大了會怎樣看這這個父親呢?
畢竟當年慈禧太后並沒有表現出多麼大的能耐來,只是表現的稍微強勢一點而已。如果因為這個就要殺掉慈禧太后,那未免太兒戲了一點點。同樣的,在劉邦在世的時候,呂后的實力比慈禧太后雖然強不少,但是呂后表現的還是非常恭順的。況且新皇帝將會是呂后的兒子,如果呂后被殺,一旦碰上強力的人物來威脅小皇帝的話的話,可能就沒有人能夠保護小皇帝了。
劉邦雖然非常寵愛戚夫人和趙王如意,一度想把如意捧上太子的位置,讓他繼承自己的皇位。但是呂后也是自己的妻子,太子劉盈也是自己的兒子,劉邦還做不到為了保護其中一個,而殺掉另外一個。當然為了保護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劉邦還是做了不少的佈置。同時為了防止其他家族侵害劉氏的利益,劉邦和眾王公大臣也定義了非劉氏不得封王的誓言。雖然前面一個佈置並沒有起多大的作用,戚夫人和趙王如意還是被殺了,但是後面的一個佈置卻相當的有用,雖然在呂后在世的時候,呂氏可謂是權傾天下,但等呂后一死,呂氏家族就被滅門了。
-
9 # 一個人的歷史
人性無法被駕馭,只能被利用,就像逐利是大多數人的本性,但利益又會給我們帶來災禍,關鍵在於自己的底線和原則,這決定了一個人面對一件事的判斷和選擇,格局不同、境界各異,因此就有了一個個有趣相似但絕不重複的靈魂。呂雉不僅是劉邦的賢妻,也是劉邦事業上最佳的合作伙伴,沒有呂氏家族的默持,劉邦想贏得楚漢戰爭的最後勝利,乃至最後成為天子都是不太可能的。在軍事上,呂氏外戚集團是劉邦可以信任和依靠的重要力量,關於這一點從史記和相關史料的記載中,我們便可以一窺端倪。如彭城之敗時,劉邦被項羽追的無處可逃,最後退到了呂澤的地盤,才勉強收住了陣腳,楚軍的追兵也被呂澤擊潰而不敢繼續追擊。後來呂澤更是在與楚軍交戰中壯烈犧牲,可見呂澤是劉邦用來對付楚軍的一柄利劍,一直衝鋒在前,只不過因為呂氏外戚集團後來被盡數逐滅,因此,他們的功績便被淹沒在茫茫的歷史塵埃之中了。在財力和宣傳方面,在劉邦最初起兵時就依仗於岳父呂公的財力,和呂氏家族的鼎力支援,期間又仰仗於岳父大人和老婆的宣傳攻勢,劉邦的造神運動背後最大的推手就是他的妻子呂雉。呂雉不能再戰場上衝鋒陷陣,但在宣傳陣地上卻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透過《史記》中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這位被司馬遷寫入帝王本紀的女性的不凡之處。劉邦統有天下後,誅滅異姓王多得呂后力,同樣呂氏外戚集團也是劉邦用來制衡沛縣功臣集團和異性王的重要力量,而呂氏集團的首領就是呂雉。建立劉呂聯盟是劉邦鞏固劉氏天下的重要手段之一,呂雉並不是什麼野心家,她一直是那個在劉盈背後、劉邦身旁默默支援他們的那個人。
-
10 # 蕭中九歌
我是九歌,給你新不一樣的觀點。
呂后原名呂雉, 字娥姁, 漢高祖劉邦的髮妻, 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獨特的人物, 與唐代的武則天和清代的慈禧並稱“中國歷史三大女主”。英國道和莎士比亞曾在其作品《皆大歡喜》中,將世界和生活比作成舞臺,生活在世界中的每個人是舞臺上的演員。
究其一生,每個演員都是諸多個角色混合而成的。呂后在漢朝的歷史舞臺上,她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從社會地位,權利義務,行為期待和社會基礎上看,呂后的一生的社會角色主要分為四個:爸爸【呂公】的女兒、劉邦的妻子、大漢的皇后、心狠的政治家
1、爸爸【呂公】的女兒
古人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年還是如花似玉的女兒家, 呂雉順從父親捨棄沛令之子這樣的“貴人”, 嫁給中年的泗水亭長劉邦, 母親極力反對, 依舊無法改變女兒的命運。從那時起, 呂雉心中應該是積壓著悲、沉澱著怨的。
2、劉邦的妻子
在劉邦落草為寇期間被秦朝通緝追殺,畢竟造反是不可饒恕的死罪。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沒有及時逃脫的呂后便替劉邦入獄坐牢,受過虐待, 身為妻子, 她是有付出和犧牲的。
也許對於年輕的呂雉來說, 丈夫便是她心中的天, 相夫教子便是她最高的人生理想。
高祖即自疑, 亡匿, 隱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閒。【《漢書》】
劉邦稱帝之後,後宮嬪妃更是不計其數。在那個時候,呂后已經年老色衰。與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相比,呂后的競爭力無疑是非常弱的。
而且戚夫人還生下一位皇子劉如意,並且劉邦還要想廢掉呂后的兒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一個借姿色上位的女人【戚夫人】,她的孩子憑什麼能當太子,她憑什麼能當皇后,而劉邦憑什麼棄呂后結髮之妻的情誼而不顧。
戚夫人先是爭寵,接著又撼動了太子之位和皇后之位,這是後位與皇位的雙重打擊。
當一個女人無法從丈夫那裡獲得安全感時,她勢必要從其他途徑來謀求這種安全感。而權謀成了她當時維護自己利益的唯一選擇。
3、大漢的皇后與政治家
最後她性格剛毅,出手果斷,為維護漢朝的統治,誅殺多位功臣【其中就有韓信】,輔佐劉邦實現天下一統的局面。這是她政治家角色的轉變。
這樣的角色轉變從大漢皇后到漢代女性政治家,這與劉邦的支援和信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當時時代的混亂背景下產生的一個特殊案例。
但是太子劉盈,卻表現軟弱【看見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慘狀之後,不久就死了】
說到底這是劉邦的選擇,也是呂后的選擇。劉邦是出於人性的選擇,喜歡年輕貌美的女子。
呂后是出於安全感的選擇,誰敢威脅到她的地位和利益,她就敢舉起屠刀把誰殺了。
參考資料:
《痛苦的壓抑與瘋狂的放縱——呂后人物形象分析》
《漢書》
-
11 # 史無止境
呂后並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恃權而專者,但她絕對是第一個造成很大影響的恃權而專的女性。呂雉跟隨劉邦打天下,受過很多的苦。劉邦死後,她獨立執政15年,利用手中的權力取得了一些為人稱道的政績。減輕百姓負擔,導正社會風氣,廢除許多繁雜苛刻的法令,尤以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為百姓所稱道。史記和漢書都稱讚她:“高後女主,制政不出閨閣,而天下安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豐滿。”呂稚很有魄力,漢朝的第一功臣韓信就是在她的主持下殺掉的。司馬遷寫《史記》,記載漢高祖聽到韓信被呂氏殺死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這話道出了多少背後的隱情,自己不忍殺戮功臣,而自己的妻子卻十分了解自己心中的疙瘩,自然不免思潮起伏,感慨萬千。這也充分說明了呂后還是很有能力的一個人。年紀漸長的劉邦給了呂后弄權的機會。淮南王黥布反叛,而此時,漢高祖劉邦正在病中,原本是想派遣太子劉盈率兵,前去討伐叛亂。可呂后卻不忍心叫兒子上戰場,因為上戰場生死未,她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逼劉邦說:“黥布是天下猛將,很不容易對付,太子去豈不是羊入虎口,有去無回。諸將又多是太子的叔伯輩,只怕難以心甘情願地俯首聽命。劉邦無奈,只能帶病出徵,雖然很快就平定了叛亂,但也不幸身中流疾,傷口潰爛,拖了三個月而駕崩,只活了63歲。
劉邦死了,呂后發現自己的機會也許來了,便秘不發喪,四天後,呂后見機密已經洩露,只得給漢高祖發喪,立太子劉盈為帝,這就是漢惠帝,她被尊為太后,由於惠帝年幼和懦弱,朝政完全掌握在後手中。呂后執政後,便開始大肆弄權,她首先剷除異己,殺害情敵,一個不留。她認為,戚姬與趙王如意是當前之敵,於是一幕驚心動魄的大血案迅速在宮中展開。她把戚夫人罰為奴隸,戚夫人頭髮被剪掉,宮裝被剝去,換上奴隸的衣服,整天在黑屋子裡春米。再把趙王如意從邯鄲召進京予以毒殺。
後來,呂后又叫人把戚夫人的手足斬斷,雙眼弄瞎,耳朵燻聾,喉嚨搞啞,把人搞成了豬的樣子,取名“人彘”,丟到一個土坑裡,她還特地叫惠帝去看“人彘”。惠帝開始認不出是什麼東西,一問才知道是戚夫人,猛地嚇了一大跳,不禁失聲痛哭起來。回去後,他得了一場大病,派人告訴呂后說:“這不是人幹得出來的事,往後你凡事請便吧!這個天下我無心治理了。”從此他過著混混沌沌的日子。
劉盈病病歪歪地當了7年傀儡皇帝便死去了,在呂后臨朝的8年裡她一方面用血淋淋的手段對付劉氏子孫,想要斬盡殺絕;另一方面大肆提封呂姓子弟為王,夢想一步一步篡奪劉家天下,自己控制漢朝。呂后多年的積威使得漢朝的許多功宿將不敢反抗,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引起了朝野的不滿,連她一手提拔起來的人中也有不滿意的,這個人就是朱虛侯劉章。劉章在氏死後聯合其他人剷除了氏的親信,擁戴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恆當了皇帝,他就是後來為漢朝的發展和繁榮做出很大貢獻的漢文帝。昌後對漢朝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她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權而專。並且她的私心太重,手段太過殘忍,竟然想以呂氏來代替劉氏千辛萬苦得來的江山,終至敗亡。中國的歷史上是以男性為主的歷史,昌後卻為後世大量的恃權者作出了“榜樣”。呂后之後,出現了“七國之亂”,在西晉出現了“八王之亂”,明朝出現了“靖難之役”…這些都是因大封諸侯,強幹弱支,各諸侯國挑戰中央集權,而引發的內亂。追根溯源,便是因給諸侯以名分和實權,使他們滋生野心,造成恃權而專,擁兵自重。他們的下場不盡相同,但是性質卻是一樣的。 -
12 # 戲君看史
我是朱君子,一起來看真實的歷史。
劉邦不是不能駕馭呂雉,而是都安排好了,但呂雉臨朝稱制是不可預料的事情。
呂雉後臺很硬,劉邦不能殺呂雉
呂雉的大哥是周呂侯呂澤,二哥是建成侯呂釋之,司馬遷對呂澤的評價是"發兵佐高祖定天下",並且呂澤在滅秦和楚漢戰爭中的立下足以封王的功勞,又與漢軍中的很多重要將領如陳豨、靳歙、丁復、傅寬、蟲達有很深的淵源。這些都是呂雉的後臺。
劉邦一直想廢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兒子趙王如意。劉邦為什麼要廢掉太子呢,這也跟呂雉後臺有關,對於劉盈這個太子,呂雉的政務能力是有加分的,但劉邦猶豫的是呂家勢力太大,萬一呂家把劉盈踢到一邊自己玩,自己這個江山到底給誰打的呢。直到張良給呂雉獻計,請來了“商山四皓”,劉邦意識到太子有能力打造自己的班底了,呂雉和呂家只能成為太子的助力,而不是踢走太子,所以說:“太子的羽翼已經豐滿,難以撼動了啊!呂后是真正的主人!”這時候的呂雉,可能會殺嗎?
知妻莫若夫,劉邦提醒過戚夫人。
作為呂雉的丈夫,劉邦清楚的知道呂雉的醋意,呂雉的心狠手辣。易儲失敗後,劉邦跟戚夫人說過:“呂后是真正的主人!”,這句話就是提點戚夫人,讓她向呂雉服軟。可戚夫人怎麼做的呢,她在被呂雉因醋意而報復後,硬剛了起來,呂雉不殺她殺誰。
呂雉恭送劉肥。
呂雉執政後殺了很多人,要殺劉肥時,劉肥主動割城陽郡給呂雉獨生女魯元公主,呂雉知道後心花怒放,白酒設宴,恭送劉肥回齊國,這個操作劉邦當年也用過,劉邦主動稱臣,把蓋世軍功說成意外,結果是項羽在鴻門宴盛情款待劉邦。
呂雉臨朝稱制。
孝惠帝劉盈去世後,呂雉乾哭不落淚,張良的兒子張闢對丞相陳平說:“皇帝沒有年長的兒子,太后害怕你們這幫臣子奪權,你去請求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軍,統領南北二軍,並讓呂家的人執掌大權,太后才會心安,你們才能免去禍患。”陳平照做了,呂雉果然高興了。自此太后臨朝稱制,行使皇帝權力。
可見,劉邦知道呂雉是很容易哄的。劉肥用割地的方式哄住了呂雉,陳平用請封諸呂的方式哄住了呂雉,而其他跟呂雉硬剛的人都死了,比如劉如意、戚夫人、王陵、漢前少帝等等。假設戚夫人母子按照劉邦的意思向呂雉服軟,真心的臣服,呂雉未必不會留他們一條活路。
所以,劉邦安排了太子繼位,太后輔助,提點了戚夫人服軟(戚夫人沒明白,或者明白了沒做到),但劉盈早逝導致呂雉臨朝稱制是劉邦不可預料的。
-
13 # 青青米瑞君
【米瑞君】的觀點:劉邦一手建立了漢朝,從一介布衣到一國之主,他身經百戰,能力卓著。他洞悉人性,所以,能夠讓一幫有能力的人心甘情願地跟著他,為他拼命。可是,對於自己的老婆呂雉,他駕馭地非常有限,劉邦可以明目張膽地在感情上傷害呂雉,但是,在其他方面,劉邦拿她沒有辦法。即使他明知道自己一旦離世,呂雉上臺後會對自己的寵妃戚夫人進行報復,劉邦除了想出讓周昌來暫時保護的權宜之計,再沒有想出對戚夫人更好的安置方法。羊入虎口是劉邦早就預料到的事情,劉邦為什麼不能駕馭呂雉呢?
劉邦欠呂雉太多,他這輩子都還不完,內心有愧,他對呂雉下不了手劉邦在發跡之前,給呂雉惹了足夠多的麻煩,在他成功之後,如果對呂雉太狠,他的良心上過不去。劉邦結婚後還是個小混混,對家裡內內外外的事一概不管,從孩子到老人,從吃喝拉撒到農事稼穡,全都是呂雉一個人在操持;擔任泗水亭亭長時,劉邦放走犯人後自己逃走了,呂雉替他坐牢;楚漢戰爭中,呂雉多次被項羽抓住,並數次變為人質,受盡凌辱。其中,彭城敗戰後,呂雉在項羽軍營被困三年,差一點被殺掉。
這些都是呂雉為劉邦吃的苦,劉邦心裡清清楚楚。而且,劉邦在感情上也虧欠呂雉,他極度寵愛戚夫人,對呂雉非常冷淡,這也讓呂雉心中悽然。
對待呂雉,劉邦有太多的虧欠,他無法用其他方法償還,很多時候,他選擇縱容和漠視呂雉的不法行為。
呂雉本身有能力有謀略有手段,劉邦真想對付她,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呂雉是個很有能力的婦人,在楚漢戰爭中,她和蕭何在後方給前線將士準備糧草,協助蕭何將漢地治理得井井有條。
而在漢朝建立之後,為了穩固漢朝的基業,她做事果斷狠毒,設計將韓信和彭越殺死。這讓劉邦為之一驚,看出呂雉不是個平庸的婦人,在心狠手辣方面,劉邦或許會自愧不如。所以,劉邦想對付呂雉,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呂雉身後有樊噲張良的支援,劉邦如果與呂雉對著幹,極易引起內部矛盾呂雉和劉邦的大將樊噲是親戚關係,樊噲的婦人正是呂雉的親妹妹。因為這一層關係,呂雉和樊噲的關係非常親密,在漢朝建立之後,倆人的關係甚至超過了劉邦和樊噲的關係。對於這一點,劉邦也是心有忌憚的。萬一逼急了,或許呂雉會讓樊噲對劉邦下手。而呂雉也在背後拉攏張良,自己有困難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張良請教。比如,劉盈之所以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也是張良給出的主意。
劉邦如果硬要和呂雉對著幹,或許會引發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讓剛剛建立起來的王朝無法穩固,所以,劉邦想要對呂雉有所行動,也必須三思而後行。
綜上所述,呂雉的實力和勢力不容劉邦小覷,很多時候,劉邦是想管而管不了。最終,呂后當權成為必然。
-
14 # 風動藤動銅鈴動
皇帝和名將都有怕老婆的,所以說起來也不用那麼難堪,說不定還有些道理。下面咱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劉邦駕馭不了呂雉。
一、劉邦好色需要女人,四十多歲遇到呂雉之前就和曹姓寡婦不清不楚,還有個私生子劉肥。而呂雉在他貧困潦倒的時候跟了他,是年輕十幾歲而且官紳富裕家庭下嫁平民,從一開始即使劉邦這樣不在乎臉皮的人也懷有心理劣勢,存在對呂雉的虧歉心理。
二、劉邦自己可以不顧一切,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長期在外造反打仗拚命,但劉邦的小家庭需要呂雉這個主婦持家,撫養好幾個兒女成長,免除他的後顧之憂。兒女們和母親關係很好,對這個父親就不知道怎麼樣了。
三、劉邦的家族需要呂雉這個媳婦照顧。在家一邊辛苦從事生產勞作,持家操勞,一邊細心照顧劉邦的老爹劉太公,照顧劉邦的親兄弟姐妹的方方面面的關係。劉邦長期在外,劉邦的這些親人的關係,都是呂雉打理協調。
四、劉邦的豐沛兄弟需要呂雉這樣一位大嫂,因為他的兄弟們也有家庭也難以分心去照顧周到。只有大哥劉邦的老婆呂后出面去做這些事情最為合適妥當,所以豐沛出來的功臣集團的兄弟們只認這個大嫂。
五、呂雉的孃家兄弟姐妹非常給力,為漢帝國的建立立下殊勳。呂雉的妹妹嫁給了樊噲,樊噲早期在沛縣給劉邦免費狗肉吃,後來在戰爭中屢立戰功,鴻門宴關鍵時刻還救過劉邦性命。呂雉的兩個哥哥都是漢軍的將軍,長兄周呂侯呂澤因公殉職,其子呂臺封為酈侯,另一個兒子呂產為交侯;次兄呂釋之封為建成侯。這些侯爵可不是靠什麼裙帶關係,都是實實在在的戰功累積起來獲得的。
六、至少在劉邦生前,不管是為了兒女還是其他事情,呂雉自己沒有過錯也沒有把柄可被劉邦抓住,反而在楚漢戰爭中拖家帶口,顛沛流離,吃過很多苦,還蹲過三年項羽的牢獄,和劉太公一起差點死在那裡。而劉邦作為兒子和丈夫卻沒有施救,這連後代史官都看不下去。
七、呂后能做到一些劉邦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殺伐果斷,維護了帝國皇家利益,如誅殺韓信、彭越等。還舉一個更有說服力的例子:張良明明知道劉邦多次派人去請商山四皓都請不出來,也沒見到張良對此提些什麼建議;呂后為了太子劉盈去找張良想辦法,張良無奈之下就出了妙計只一次就把商山四皓給請出來陪伴在太子身邊,讓劉邦看到後吃了一驚。
所以劉邦一旦和呂后鬧翻,不說是馬上就有眾叛親離的危險,但方方面面很多人找他勸他囉裡八嗦是免不了的,還有後續許多別的難以預料的麻煩事。所以劉邦最後也只能無奈地對戚夫人說一句“呂后真爾主也”。
綜上所述,劉邦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人性弱點;而呂雉是有背景有手段有能力的女強人,所以劉邦生前駕馭不了她,死後更管不著了。 -
15 # 漢史趣聞
劉邦不能駕馭呂雉,最為主要的是呂雉這個人太為特殊了,他畢竟是劉邦的妻子,和劉邦是穿一條褲子的人。
劉邦的江山,也是呂雉的江山,劉邦擔心的事情,也是呂雉擔心的事情。在劉邦看來,這就是他和呂雉的關係。
他們兩個的目的就是要合起夥來,把自己家的江山給治理的更加的安穩,最終的目的就是這個大好的江山傳給自己的子孫萬代。
關鍵是劉邦也相信呂后有這個能力,畢竟呂后是劉邦政治上的合作伙伴,在劉邦當了皇帝之後,為了穩固他們的江山,呂后為劉邦做了很多事情。
我們都知道劉邦和呂后兩個人,殺了很多開國功臣。在殺這些開國功臣的時候,劉邦可以直接下手的,也就直接拿下了。劉邦不好意思下手的,都被呂后給拿下了。
就如同韓信和彭越,可以說這兩個功臣,都是被呂后給殺掉的。本來劉邦也對這兩個人不滿,但是,劉邦不好意思對他們下手呀。
畢竟,他們是開國功臣,沒有他們就沒有劉邦的大漢江山。
呂后是最懂劉邦的人,既然你劉邦下不了手,那我就替你下手吧。趁著劉邦外出的時候,呂后就讓他蕭何把韓信給騙到了宮裡,然後把人家韓信的族給滅了。
彭越也是,本來劉邦不想殺彭越,但是,被呂后知道了,呂后建議把彭越給滅族,因為彭越這樣的人太猛了,放他回去就如同放虎歸山一樣。
最後劉邦一想也對,他就聽了呂后的建議,把彭越給殺了。透過這兩件事,劉邦對呂后有了深刻的認識,他覺得呂后這個人是懂得政治的。
若是有呂后在,他們家的江山,肯定會治理的更好的。因此,劉邦從來都沒有想要對呂后下手過。
可是,偏偏就是這個呂后,他把劉邦害的最慘。劉邦總共就只有八個兒子,幾乎一多半的都是被呂后直接或者間接給害死的。
到了呂后去世的時候,劉邦存活在世上的兒子也僅僅就剩下兩個了。在很多人看來,這個結局就是劉邦造成的。
若是劉邦把呂后給殺了,是不是就不會有這個結果了呀。
但是,要知道劉邦畢竟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若是知道呂后在自己死後,會是這個樣子,相信他早就把呂后給碎屍萬段了,但是,他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因此,也就造成了呂后的無法無天。
所以說並不是說劉邦駕馭不了呂后,只能說呂后偽裝的太好,劉邦沒有識破呂后的真面目,僅此而已。
-
16 # 攸揚拾羽
恰恰相反,留下呂后是劉邦最好的選擇。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漢初的勢力分佈。
中央政府,主要由功臣勢力和外戚勢力組成。
功臣勢力劉邦自然有足夠威望和手段,鎮得住這些功臣。但是劉邦死後呢?這些功臣還會聽小皇帝的嗎?不會!
這一點無需假設,呂后死後,功臣派將呂家滅門,惠帝的幾個孩子,包括小皇帝,全部被殺。劉家人?皇帝?在這些大臣的眼裡算什麼?不過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以至於,劉恆被推舉為皇帝后,不敢去長安。更詭異的是,劉恆的首任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在劉恆進京一個月後全部“病死”。
呂后為了鞏固呂家勢力,大力推動劉呂聯姻。劉家宗室普遍娶呂家女。漢文帝首位王后早死,史書對其諱莫如深,大機率就是呂家女。而呂家女所生的四個兒子在進京後神秘死亡,又難免讓人想起漢惠帝幾個兒子的下場。
功臣派,可怕如此。
外戚勢力與功臣派形成制約的是呂家。呂家既是外戚,又是功臣,同樣是跟著劉邦打江山的老資歷。而呂后更是跟劉邦一路相互扶持,身為主母,威望極高。更是在誅殺韓信和彭越的事件中顯示了自己的手段。只有呂后,才能鎮住功臣派,保住劉家的皇位。
如果說後來的悲劇,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劉盈實在太過於孱弱,以至於呂后大權獨攬,甚至先呂后而去。幼主在位,呂后死後群龍無首,外戚派與功臣派矛盾到達了極點,但這也不是劉邦所能預見的了。
-
17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劉邦所謂的駕馭人性,其實就是功名利祿。對付具有當時那個時代第一流軍事謀略能力當時卻困頓於下層的韓信,劉邦一出手便給韓信統御幾乎所有的軍隊,當時最高的大將地位,這樣的待遇,幾乎是在一天之間就給了韓信——老實說,這是千百年中絕無僅有的。就連神話小說裡的孫悟空,也是從弼馬溫到名高實虛的齊天大聖,最後歷經七十二難,才當上了鬥戰勝佛,而韓信,只用一天,不需大鬧天宮,也不需七十二難,就當上了最高的大將。
而對待英布,則有所不同。英布本是項羽麾下的猛將,受封九江王,卻背叛項羽投向劉邦。這樣的人,顯然是物質追求第一,其他都可以棄之不顧。所以英布第一次來見劉邦,劉邦故意就一邊洗腳一邊與他說話。英布果然大怒,幾乎要後悔得自殺,這時候劉邦給他的待遇,卻是“出就舍,帳御飲食從官如漢王居“,也就是說,和老大一個待遇,英布立馬就”大喜過望”。所以英布這個人,實在是格局很低的普通人,他的出色之處,僅僅在戰場之上。
事實上,劉邦對韓信和英布的所謂”駕馭“,難道是因為劉邦比項羽更熟悉他們兩個?難道是劉邦比項羽更富同情心?都不是的,僅僅是一點,那就是劉邦明白:韓信和英布,究竟想要什麼?滿足了他們,他們就會為自己效力。
那麼回到劉邦和呂雉的夫妻關係這裡,劉邦明白呂雉想要什麼嗎?
從史記的相關記載看,劉邦是明白的。對於呂雉而言,第一是要保證兒子即位,為了這一點,她可以犧牲一切;而在兒子即位之後,她便是萬人之上的皇太后,屆時要收拾昔日敢於挑戰自己的戚夫人母子,豈不跟殺只雞一樣簡單。
但是,雖然劉邦明白,解決問題卻很難。要保戚夫人母子的安全,他就要廢掉兒子的太子之位,讓呂雉失去權勢。可是這樣一來,問題就解決了嗎?你能保證戚夫人上臺之後,不會殺掉呂雉母子?如果這樣的話,和讓呂雉上臺,又有什麼分別呢?
當然,劉邦也曾真的作出有利於戚夫人的選擇,可是這時候呂雉就反擊了,抬出所謂商山四皓。要知道之前劉邦也曾請商山四皓出山,可是被拒絕。如今他大兒子卻把四個老頭子都請出來了,是不是就說明大兒子更有人格魅力呢?
這個時候,劉邦便把戚夫人叫過來,告訴她說:“我本想更換太子,但是有他們四人輔佐,看來太子羽翼已成,難以動他了。呂雉這回真是你的主人了!”
於是戚夫人大哭,劉邦當然明白她為什麼哭,他也不勸,這就以此事即興作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太子(呂雉)和如意(戚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呂雉的身後,有龐大勢力的支援,而且這勢力,連劉邦都頗忌諱不敢動(因為支援呂雉的,實際上不止四個老頭,而是整個功臣集體)。而戚夫人,你的身後,有什麼呢?
這,便是所謂勢,就連劉邦,也無法逆勢而為(因為老了),更何況是如意(太小)和戚夫人(完全沒有人脈和相關的能力)呢?
-
18 # 依稀說史
劉邦絕對是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賢君明主。劉邦在政治、軍事等方面都有一定才華。劉邦所有才華中最出彩的當屬識人之能。劉邦本人最滿意的也是自己的識人之能。
劉邦登基之後,有一次在洛陽舉行宴會,劉邦為問諸大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王陵等人認為劉邦因為“仁愛”而獲得天下。劉邦卻說: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由此可見劉邦認為自己獲得天下的根本原因是“會用人”,而項羽則難以留住人才。劉邦起兵七年時間,確實展現了非常人的識人之能,也展現了駕馭人性方面的能力。劉邦在臨死之前尚且能看到自己的身後之事,也能認清楚每一位大臣的長短優劣。
劉邦病重之時,認為自己大限已至而拒絕治療,也沒有苛責醫生,而是賞賜給醫生一定財物。呂后知道劉邦命將不久之時,曾經向劉邦詢問身後的人事安排。
呂后問:“陛下您去世之後,如果蕭何相國也去世了,誰可以接替丞相之位?”
劉邦說:“曹參可以。”
呂后問:“曹參去世之後,誰可以接替丞相之位?”
劉邦說:“王陵可以接替。但是王陵太過耿直缺乏變通,陳平可以輔助王陵。陳平雖然有才華,但是卻難以獨擋大任。周勃雖然讀書不多,但非常沉穩老練,將來安定劉氏天下之人一定是周勃,所以可以讓周勃擔任太尉。”
呂后又問:“陳平、周勃之後,誰可以勝任?”
劉邦則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你也看不到那個時候了。”
從劉邦身後的人事安排來看,識人之能可謂發揮到了極致,駕馭人性的能力也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後來大漢在這些功臣的輔佐之下得以成功保全,而且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劉邦的識人之能與駕馭人性的能力已經達到了如此境界,難道他不知道呂后的為人嗎?難道劉邦也駕馭不了呂后嗎?答案是否定的!劉邦跟呂后是結髮夫妻,在一起生活二十年的夫妻,他自然知道呂后的為人,也瞭解呂后的能力。劉邦不是不知道呂后的野心,也料定呂后會擅權。劉邦不是不敢動呂后,而是不願意動呂后。劉邦不是駕馭不了呂后,而是不願意駕馭呂后。
如果劉邦駕馭不了了呂后的話,就不可能有後來的奪嫡之爭,呂后也不會被戚夫人逼得給大臣下跪。劉邦活著的時候,呂后就是劉邦手下的小綿羊,絲毫不敢忤逆劉邦的意思。當時也只有劉邦能駕馭得了呂后。劉邦去世之後,呂后才得以大全在握,才會有後來的種種事件。
既然劉邦駕馭的了呂后,也知道呂后的為人,為什麼不在臨死之前擺平呂后呢,非要給子孫後代挖一個那麼大的坑呢?劉邦對戚夫人可能是愛情,對呂后則是親情。呂后跟劉邦的時候,劉邦只是一個大齡無賴青年。呂后嫁給劉邦之後,本本分分做好一個妻子應該盡到的義務。長時間的艱苦生活,見證了呂后對劉家的貢獻。呂后後來在長相上滿足不了劉邦的慾望,但劉邦始終把呂后當成自己獨一無二的妻子。劉邦和呂后之間的親情已經大於愛情,劉邦也知道呂后一直會是“劉家媳婦”。劉邦死後,呂后擅權,也分封諸呂為王。呂后追求的是劉呂共治天下,臨死之前依然以“劉家媳婦”自居。
呂后和戚夫人不一樣。戚夫人算是“乘涼之人”,呂后則是“栽樹之人”。呂后及呂氏家族為大漢朝的建立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呂后的兄弟呂澤和呂釋之在漢朝的建立過程中曾經立過軍功。如果不是當年呂澤在守住下邑一帶,劉邦可能躲不過彭城一劫。呂后曾經在項羽的戰俘營中呆了近三年時間。漢朝建立之後,劉邦每次東征西戰,都是呂后和蕭何負責大後方。呂后和蕭何成功穩住了,關中大後方。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時候,呂后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呂后親自負責誅殺韓信,建議劉邦誅殺彭越。
劉邦在過日子、打天下、鞏固天下的過程中見識到了呂后的能力。呂后的政治能力絕對不亞於劉邦,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劉邦還要強。由於劉邦出身草根,而且結婚非常晚。所以劉邦和孩子們的年齡差距比較大。劉邦去世之時,皇太子劉盈只有十七歲,劉如意的年齡則更小。功臣集團則都是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之人,他們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閱歷絕非劉盈可以駕馭。劉如意聰明有才華,但是年齡太小,還不足以駕馭群臣。劉邦無論是選擇劉如意,還是選擇劉盈,都會有各種弊端。這兩位年少的皇子都要面對龐大的功臣集團,以及國家初建的爛攤子,要保證大漢活下去。但是劉盈和劉如意都很難完成這樣的歷史使命,劉邦只能依靠有能力、有閱歷的呂后。劉邦權衡呂后擅權和大漢傾覆的利弊之後,決定容忍呂后,希望呂后能夠讓大漢政權延續下去。
由於呂后是“栽樹人”,又佔據嫡妻的位置,所以身邊聚攏了一批文武大臣。當戚夫人發起奪嫡之爭的時候,發現自己身邊竟然沒有一個支援自己的大臣。所有大臣幾乎都倒向了呂后和劉盈。呂后和劉盈的影響力甚至比劉邦還要大,劉邦請不出商山四皓,呂后和劉盈卻可以請出。當劉邦看到商山四皓站在劉盈身邊的時候,劉邦感慨地說:“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劉邦說這話的時候,一方面感嘆自己無法立劉如意為太子,另一方面也確信呂后和劉盈能夠守住自己留下的基業。所以此後劉邦再也沒有提過改立太子之事。劉邦沒有看錯,當時確實只有呂后才能鎮住功臣集團,也只有呂后才能團結功臣集團。所以劉邦說呂后是真主。
劉邦知道呂后的權利慾望非常大,劉邦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呂后專權,也防止呂后迫害戚夫人母子。
劉邦為了保住戚夫人母子,充實了趙國的實力,同時派強勢的周昌為趙國丞相。周昌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劉如意,但是無奈呂后過於”聰明“,最終戚夫人母子還是未能倖免於難。
劉邦防止過度擅權的人事安排,最終也沒能阻止呂后。劉邦剛死,呂后就掌握了權力。但是不得不說劉邦駕馭人性的能力。按照劉邦生前的人事安排,大漢初年的政局得以穩定。蕭何去世之後,曹參實行”無為而治“,無為而治也成為西漢初年五十年的基本治國理念。劉邦的人事安排,也防止了諸呂禍患劉氏政權。劉邦沒有看錯王陵,王陵過於耿直結果得罪了呂后而被架空。劉邦也沒有看錯陳平和周勃,後來陳平和周勃聯合剷除諸呂,安劉氏的果然是周勃。
-
19 # 今古大觀
朋友所指劉邦沒能駕馭呂雉,所導致的結局應該是,劉邦愛子如意被殺,戚婦人被做成人彘致死。
可以說,劉邦生前,對戚婦人母子的安危非常擔心,劉邦身體每況愈下,對劉如意母子更是擔心,常常是慷慨悲歌。他聽從趙堯的建議讓周昌做劉如意的相國,也是盡人事,聽天命。
劉邦做為一個混混,能成就帝業。最主要的才能就是馭人有術;最大的優點就是能聽從別人的建議。當然還有別的原因,像權衡利弊,以利為先等。
劉邦寵幸戚婦人時,“因為太子不類我”,幾次有想換太子的想法。這說明了什麼?
呂雉雖然有心機,有膽有謀。劉邦如果真想動她,她也是六神無主,沒好辦法。她求爺爺告奶奶,那都是因為怕。母以子貴,如果太子劉盈真的被廢,那麼下一步被廢的就是她這個皇后。呂雉對戚婦人的恨,應該也是在她為保太子,四處求人時結下的。
在打江山時,英明果敢的劉邦最終沒動呂雉,究竟為什?也可以說劉邦為什最終沒換太子,因為太子劉盈和母親呂雉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動太子,也跑不了呂雉。因為如意如果被立為太子,戚婦人的地位必須扶正,這樣更名正言順。
朝臣們反對。劉邦最依賴的智囊張良,聽說劉邦要廢嫡長立庶幼,那是極力反對,甚至拿不上朝來對抗劉邦。劉邦沒有動搖廢太子的決心。劉邦最信任的叔孫通,以死相逼,劉邦表面答應不廢太子,但廢太子的決心還是沒有動搖。由此可見劉邦廢太子劉盈,動呂雉的決心有多大。商山四皓是劉邦打消廢太子動呂雉念頭的主要原因。劉邦愛才,商山四皓,四位隱世高人是劉邦做夢都想得到的,可這四位就是不買劉邦的賬。太子能請來商山四皓足見太子已深得民心,深得眾臣之心。既然不能動,那麼叔孫通的話,聽起來也順耳了:“太子就是國本,動國本社稷危矣。”太子既然不能動了,劉邦又想起了,和呂雉的患難之情。劉邦不得不對戚姬說:“太子和呂后註定是你今後的主人了!”戚婦人聽到此哭了,劉邦這時已無可奈何,只好唱歌做答。劉邦看到商山四皓,最終不動太子、呂后,也因為看到了希望,大漢後繼有人的希望。劉邦老是嘮叨,“太子不類我;我不能讓不成器的兒子接替我的皇位。”這何嘗不是對太子的鞭策,也許我們都被劉邦騙了,當劉邦知道不能動太子時,那是興奮得無可奈何,也有喜悅的失落。這個高明的政治家,被毛澤東稱為最厲害的皇帝的劉邦,決不會以個人喜好來干涉大漢王朝的命運。有人說當他看到商山四皓,他可能已動不了太子了。更正確的回答應是:他根本就不願動太子了,他叮囑劉盈要善待如意,就是最好的佐證。
動或不動太子、呂后,全憑劉邦的願與不願。劉邦的搖擺不定,也讓我們的觀點毫無定論!觀點會隨著思想的轉變而改變!說有實權的劉邦駕馭不了呂后,誰信?
圖片:源自網路
-
20 # 八零後愛做夢
誰說的?
劉邦在世時,呂雉即使在霸道也是的聽劉邦的,而劉邦允許呂雉霸道的存在,是因為呂雉能幫劉邦處理劉邦所不能解決的事;也是因為劉邦虧欠呂雉太多。
回覆列表
題主此問,實在有待商榷,首先,劉邦何曾駕馭人性?不過是因勢利導,為我所用而已;其次,劉邦與呂雉之間的關係,並不僅僅只是夫妻關係,也是親密無間的合作伙伴,更何況,已死的劉邦又憑什麼來“駕馭”呂雉呢?最後,在劉邦去世之後,無論是迫害功臣還是殺害宗室,嚴格意義上來講都是出於政權穩固的需要。
一:劉邦的馭下之道——以“情義”為基礎,以“利益”為歸宿
相比與項羽,劉邦對團隊的維繫和運作都顯得相當高明。首先,對於一起從沛縣出來的老兄弟,他從來都是在“情義”的基礎上,用“利益”為繩索將彼此緊緊的捆綁在一起。如此一來,凡是追隨劉邦之人,到最後大多都能名利雙收。所謂最好的宣傳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例子,沛縣故舊良好的發展狀況成了劉邦善於識人、用人的活招牌。至此,越來越多的英雄人物和豪傑志士紛紛歸投到劉邦的帳下,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張良、韓信和陳平。
高祖置酒雒陽南宮,曰:“列諸侯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除了願意利益共享之外,劉邦還饒有容人之量,即便是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棄他而去的雍齒,他都能以極其廣博的胸懷重新接納,並“盡棄前嫌”的予以重用,令他為將為帥,衝鋒陷陣、馳騁疆場,而在建國之後,更是封其為2500戶的什邡侯。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此天下大亂之際,英雄豪傑們之所以“辭父母、棄妻子”披堅執銳、橫戈疆場,無非是為了“裂地分茅,據國稱尊” 的封賞而已。而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其原因正在於他對身邊功臣這種微妙卻真實的心理把控的非常準確。而這也許就是張良之所以感嘆劉邦“殆天授者”的原因,畢竟,謀臣之士所算計的歸根結底就是“利益”二字。就此而言,素以“仁義愛人,親厚將士”而著名的項羽又憑什麼和劉邦一較高下呢?
二:劉邦最親密的戰友——呂雉
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毫無疑問,呂雉就是那個為劉邦的赫赫偉業默默付出的女人。
早在劉邦因為私縱刑徒而不得不藏匿在芒碭山中落草為寇的時候,纖柔弱質的呂雉就親自擔負起了照顧家中老小,維繫舊日好友,周旋府衙縣官的諸般事務,而這也就是為何在嚴苛的秦法統治之下,知法犯法的劉邦沒有被徹底掃蕩,且家庭亦不曾受任何牽連的原因。
當轟轟烈烈的亡秦之戰爆發後,已經自立為沛公的劉邦隨即將家中一應事務全權交託給呂雉處理,自己則帶著好不容易糾合起來的烏合之眾,浩浩蕩蕩的去投靠項梁,爭霸天下去了。當此之際。
公元前202年,劉邦擊殺項羽,建立大漢王朝,苦盡甘來的呂雉亦一躍而成了有史以來的第一位皇后,但與後世後宮不得干政不同的是,呂雉這位皇后不僅手握實權,而且還可以切實的參與到國家大政之中,而隨著劉邦剪除異姓諸侯王的計劃的逐步開展,生性剛毅的呂雉則再次擔負起監國的大任。換言之,正是因為有了呂雉的坐鎮後方,才使劉邦有了可以心安理得的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去剪除那些政治隱患的信心。就此而言,呂雉,決然是劉邦的最佳拍檔。
甚至,在劉邦彌留之際,面對“年幼仁弱”的太子劉盈,他所選擇的輔政之人,也不是蕭何、張良、樊噲、曹參等一干才能出眾的大臣,而是將這偌大的天下託付給了呂雉。或許,有人會以劉邦無力剪除呂氏,不得不如此為由在辯駁,但任誰都無法迴避的是,彌留之際的劉邦其意識的相當清醒的,他的託孤之舉,絕不是迫於形勢做出的無奈之舉。
三:天子仁弱,呂雉屠戮功臣
據史料記載,在劉邦一統天下、奄有四海之後,他曾一度有過“廢立”的想法,而他廢立的理由則是“太子仁弱,不類我;趙王如意類我。”換言之,劉邦之所以要“易置太子”,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他深為“仁厚愛人”的太子在他百年之後能否駕馭得了這群驕兵悍將而感到憂慮。而這或許也就是他為什麼一定要刈除異姓諸侯王的原因。
當然,深知創業之艱辛的劉邦對諸侯的疑忌之心並不比異姓王要少,這從他出徵後對蕭何的疑忌,疑忌彌留之際命人斬殺樊噲的舉動中就可見一斑(當然,一定程度上而言,斬殺樊噲有利於削弱呂氏的勢力)。
就在這種宗室卑弱,功勳集團強大的客觀環境中,作為身在帝國巔峰的人,又哪能有什麼安全感可言?所以,在劉邦剛剛去世的時候,秉性剛毅的呂雉馬上就有了“盡誅功臣”的想法,當然,這也僅僅只是設想而已,老謀深算的呂雉自然不至於果真如此。
可即便如此,呂氏母子的處境並沒有因此而得到絲毫改善,相反,自從劉邦駕崩之後,他們的也就越來越艱難困頓,於是,憑藉著創業時積累下來的聲望,呂雉迅速的展開了奪權行動,將軍政大權一律掌控在以自己為首的呂氏集團手中,因為,唯有如此,她才能幫助這個仁弱的兒子坐穩帝王的寶座。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劉邦還是呂雉,兩人的所作所為都是基於穩固帝王、鞏固王室的大前提而展開的,唯一的差別就是,劉邦心目中的王室是劉氏,而呂雉心目中的王室則是劉氏和呂氏。即便劉邦衛防止大權旁落而設定了“非劉氏不得稱王”的“白馬之盟”。但所謂“死劉邦焉能駕馭活呂雉”在劉邦去世之後,所謂的“高祖之盟”自然也就成了一紙空文,失去了約束呂氏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