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方58
-
2 # 鄉村王姐
如何種植大豆才能高產?
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種植作物,在中國許多地區都有種植,但是有許多種植的大豆產量並不好,嚴重影響農村的經濟效益。怎樣才能高產呢?
大豆都是穴播栽培,大豆穴播距離之間15釐米左右,每穴苗要3到4株,行距35釐米左右。
整好地,施上化肥,選用優質豆種,保證播種質量。加強田間管理,保證苗數,不缺苗。
大豆生長期間管理,根據大豆的長勢和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及時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個人觀點!
-
3 # 馬德良13
首先選擇適合當地土壤的優質大豆良種,種子顆粒飽滿。種植的時候大豆種子拌一下藥物,給種子殺菌,主要防止土壤裡蟲子的破壞。這樣才能健康的發芽生長,只有秧苗旺盛的生長,才能減少病蟲的危害。
其次是大豆的行距和株距,行距一般在35CM左右,株距在15CM為宜,每穴2~3株。不易過密,即能保證有足夠的Sunny照射,也有良好的空間通風。
最後是大豆的田間管理。在生長過程中,要合理化的施肥,尤其最需要氮肥,增加一些磷肥,鉀肥和有機肥。定期檢查病蟲害,噴灑藥物。檢查土壤的潮溼度,一定要做到幹澆澇排,田間管理是關鍵。
想要增收高產,大豆的生長最主要的溫度、澆水、施肥以及噴灑藥物在加上現代化合理化的管理。多多學習大豆的一系列知識,才能增收並高產。
-
4 # 鄉村達人2019
種植大豆不能連作,不能和花生豌豆等豆類連作或重茬,選優質種子,種子拌鉬肥和根瘤菌肥,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深耕。
-
5 # 農村土秀才
沒見過別的地方豆子收成怎樣,只見過河南平頂山虎狼爬嶺一帶有幾塊好黃豆長得確實不錯,那裡的黃豆棵型也不大,B形的豆莢結得又稠又飽,圓滑的豆籽兒象珍珠,風一搖聽得見嘩啦啦響。同時他們種豆的地土也不算好,坡嶺地不好澆不好鋤,旱得很了靠天下雨。兩年前我去那裡買豆種正趕上老鄉們收割豆子,我問他們:您這黃豆為啥長這麼軒,一位老農很誠懇說:種黃豆你得有這好地塊、有這好種子、得會種會管理。
一、首先種黃豆適應坡地旱灘地、光照足通風好生蟲少無病害,種植之前要深犁多耙,鋪底肥要多上糞土糞渣肥或磷鉀肥,不用大水大肥。之因大豆屬於根茬作物,墒大易得根腐病,肥多光轟秧子不結莢。這是第一個問題大家要特別注意。第二個問題,種大豆要購選第一代新品種,豆籽均勻無黴菌無病斑,有經驗的人也可對大豆胚門穴位仔細觀查,看有沒有啟用發芽效率,有沒有休眠現象,另外在種植前最好選擇雨後播種,之因大豆屬雙子葉植物,勉得大豆在土下因溫高硬頂形成死胎難產,這是二個問題大家要特別注意。
二、其實種大豆你首先應知道大豆容易生啥蟲。一般黃豆最容易生大青蟲、黃飛蟲、食心蟲和芽蟲。特別是芽蟲,這類蟲是專蛀開花部位的小骨朵,這些小骨朵只要被它一爬蛀,豆子就不會再開花再結莢了。另外是食心蟲,它是專鑽進豆莢蛀食籽粒,一般被啃爛的豆子就是食心蟲再搞破壞。除此之外,好多人在種豆時候只嫌稀,到豆子長深了不開花不結莢。幹知道後一切都又晚了。這個問題以後要特別注意。
-
6 # 鄉村小師
一.大豆介紹
1,分類
分為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等。
2,分佈
全國各地都有栽培,以黑龍江大豆最佳。
3,特徵
葉大,莖粗,花美,果實豐滿,種子圓潤。
二.種植技術
1,時間
在6月份種植最佳。
2,選地
選擇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除掉田地裡的雜草等。
3,整地施肥
選好地後深耕田地50公分,再撒上農家肥。
4,種子
選擇產量高,早熟的種子,用水浸泡5小時。
5,播種
在地裡挖5公分的溝,把種子按間隔10公分距離進行撒種。在用土覆蓋。
6,管理
把病苗,長勢不好的幼苗除掉,及時補苗。
7,澆水
在乾旱季節多澆水,平時根據生長趨勢進行灌溉,保持水分。
8,施肥
在生長期施肥,分段分次進行。
9,病害
有灰斑病,真菌病等,根據情況選擇相應的措施。
10,採收
現在大部分都是機械收割機,提高效率。收割完放於乾燥處。
11,價值
大豆是集食用藥用於一體的高營養的植物。
12,做法
大部分是用來榨油,一部分是乾果用來吃。
透過這麼詳細,科學有效的種植方法,你還會擔心種植大豆沒產量嗎?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農村達人龍飛。
大豆是中國農業常見的種植品種,大豆如何穩步高產也是中國大豆種植戶持續關心的問題。下面和您介紹一種大豆高產穩產的種植技術——大豆“壟三”栽培技術。
大豆高產技術
大豆“壟三”栽培技術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種三項技術為核心的大豆綜合高產栽培技術。可以穩定的提升大豆的產量。最近幾年中國在大豆種植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而“壟三”技術是現在的主推技術, 這項新技術是結合20世紀70年代黑龍江省推廣深松耕法的成功經驗, 使精播技術與深松耕法有機結合起來, 而形成的大豆綜合高產栽培技術。
1、*壤深松技術
深松是指對*壤進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層為標準, 一般深松的深度以25~30釐米為宜。根據深松部位的不同, 可分為壟體深松、壟溝深松和全方位深松等三種方法。
1.1壟體深松也稱為壟底深松。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整地深鬆起壟, 這種方法是結合整地進行深鬆起壟, 如攪麥茬深松和在已經耕翻或耙茬的基礎上深鬆起壟都屬整地深松範疇。另一種壟體深松也稱為深松播種, 使用大型“三壟”耕播機在壟體深松的同時, 進行深施肥和精量播, 這種方法是三種技術一次作業完成。
1.2用深松鏟對壟溝進行深松。根據深松時期的不同, 可分為播後出苗前壟溝深松和苗期壟溝深松等。也可利用小型壟三耕種機在播種的同時進行壟溝深松。
1.3全方位*壤深松是指利用全方位深松機對整個耕層進行深松, 可以做到*層不亂, 加深耕作層, 深松深度可達50釐米以上。
2、化肥深施技術
化肥深施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重要技術措施。化肥做種肥, 施肥深度要在10釐米以上, 即化肥施肥在種下5釐米處為宜。化肥做底肥, 施肥深度要達到15~20釐米, 即施在種下10~15釐米處為宜。
大豆“壟三”栽培技術
3、精量播種技術
精量播種是實現大豆植株分佈均勻, 客服缺苗斷空, 合理密植, 提高產量的主要技術措施。目前除在勞動力充足的地方, 農民採用人工扎眼, 人工手擺等精量播種方法外, 絕大多數的地方都已採用機械精量播種。這種方法可以實現開溝、下籽、施肥覆上等連續作業, 不但加快了播種進度, 縮短了播期, 同時, 還能保證播種質量。
4、其它技術措施
由於實行精量播種, 對種子質量要求嚴格, 所以種子必須經過精選, 剔除病粒、蟲食粒、雜質, 使種子質量達到純度高於98%, 淨度高於97%, 發芽率高於90%, 種子大小均勻。提倡以村為單位統一供種。
4.2實行伏秋精細整地。“壟三”栽培技術對整地質量要求很高, 要做到耕層*壤細碎、地平、提倡深鬆起壟, 壟向要直, 壟寬一致, 努力做到伏秋精細整地, 秋施農家肥, 有條件的也可以秋施化肥。在上凍前7~10天深施化肥比較好。目前, 生產上採用的整地方法主要有: (1) 伏秋翻耙深鬆起壟, 有的同時施入有機肥和化肥做底肥。 (2) 伏秋翻耙, 春深鬆起壟, 結合直壟施肥。 (3) 攪麥茬深鬆起壟。 (4) 伏秋翻整平耙細。待春天隨播隨起壟。 (5) 秋或春破茬深松施肥起壟等。
4.3適時播種, 保證播種質量。要做到適期播種, 一般在5月10日~15日播種, 中南部地區4月25日至5月10日。在能解決種子下窖, 並取得深松播種經驗, 春播時墒情又較好的地方, 可以採用多項作業一次完成的深松描種方法。但在春早較重, 種子下窖現象嚴重, 又沒有深松播種經驗的地方, 不宜使用這種播法。精量播種要根據保苗株數, 計算好播量, 然後在壟上進行雙行精量播種, 雙行間小間距10~12釐米、機械壟上和距穴播, 穴距一般在18~20釐米, 每穴3~4株。播種深度以鎮壓後4~5釐米為宜, 播種、鎮壓要連續作業。
4.4增施肥料併合理施用。大豆是需肥較多的作物, 為了滿足大豆高產的需要, 應增施肥料。根據各地經驗, 一般畝施二銨10~15公斤, 尿素7.5公斤左右, 硫酸鉀5公斤。提倡施用大豆專用肥, 生根粉、硼鉬微肥等。利用大型“壟三”耕播機深施肥, 可做到分層施入。施肥數大量, 第一層施在種下4~5釐米處, 佔施肥總量30%~40%, 第二層施在種下8~15釐米處, 佔施肥量的60%~70%, 在施肥量偏少的情況下, 第二層施在8~10釐米就可以了。施肥量低於5公斤, 就不要進行分層施肥了, 可集中一次施入做種肥。
大豆“壟三”栽培技術
4.5加強田間管理。在大豆拱*時, 進行鏟前趟一犁或壟溝深松, 或視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苗期壟溝深松, 及時鏟趟, 做到兩鏟三趟, 搞好病蟲草害的防治, 後期拔淨大草。有條件的地方可適期施肥和灌溉。
4.6適期收穫, 人工收割在大豆葉片有10%尚未落淨時進行。機械聯合收割在葉片全部落淨、豆粒歸圓時進行。分段收割在大豆葉片有70%、豆粒變黃、開始歸圓時進行。
5、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5.1要因地制宜, 循序漸進。在推廣大豆“壟三”栽培技術時, 一定要因地制宜, 在地勢低窪, *壤水分含量較大的平川應積極開展深松播種試驗;摸索經驗以便加速推廣, 在春旱嚴重的地區和旱崗地、跑風地應杜絕採用深松播種, 以免因失墒、種子下窖而抓不住苗。
5.2改深松、施肥、播種等多種工序一次完成為二次作業完成。“壟三”栽培技術可以在已耕播翻或耙茬的基礎上, 實行壟體深松, 分層施肥, 起壟播種多項工序一次完成。但一次完成的種子不如分兩次完成好。兩次完成就是伏秋翻, 秋起壟, 有條件的可以在整地時夾進農肥和化肥。秋起壟不要鎮壓, 使其自然落實, 這樣*壤不容易板結, 播前耮一遍呈方頭壟。春天在壟上播種, 深施化肥。春起壟要前耙後起, 頂漿打壟, 壟底深松, 分層深施肥, 再適期壟上精量播種。也可以伏秋翻, 秋起壟, 春天壟上精量雙條播的同時進行壟溝深松, 或在出苗前、出苗後進行壟溝深松。
5.3確定合理的深松深度。深松深度要根據耕作基礎和*壤墒情來確定。在沒有耕翻和深松基礎的地塊, 深松時不能一次過深, 以打破犁底層為原則, 逐年加深。墒情不好, 耕層乾硬, 春起壟深松時易起大塊, 壟體架空跑墒, 因此, 深松深度要淺些, 以能達到深施肥的深度 (20釐米左右) 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