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同看一部影視劇

    主要是皇帝昏庸 主將無能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也先揮刀出鞘。

    蒙古騎兵分為四路,從四個不同的方向對大明帝國分別發動了進攻。其中第一路攻擊遼東,第二路攻擊甘肅,第三路攻擊宣府,最後一路由也先自己統領,攻擊大同。戰爭就此全面爆發。

      訊息傳到京城,大臣們十分緊張,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對策,事發突然,很多大臣心中都沒底,但有一個人卻與眾不同,十分興奮。

      此人就是罪魁禍首王振。 我們知道,兵家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的人也要吃飯,要睡覺,這就必須準備好糧食帳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仗就是打後勤。

      朱棣遠征之時,會徵用大量的民工、牛馬車輛,並設定專門的運糧隊,準備後勤時間往往長達幾個月。

      那麼王振統領的這二十萬大軍出發準備用了多長時間呢?

      答:不到五天!

      七月中旬接到邊關急報,七月十七日就出徵了!

      在王振這個蠢貨看來,只要把人湊齊就行了,他事先透過邊報得知,也先只有兩三萬人馬,所以他徵召二十萬大軍,認為這樣就一定能夠取勝。

    就在大軍出發的同一天,幾百裡外的大同已經爆發了一場大戰。戰爭的地點在陽和,這一戰以明軍的全軍覆沒告終,必須說明的是,這場戰爭完全體現出了也先軍隊的強悍,因為明軍是有備而來,且得到了大同鎮守太監郭敬的全力支援。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明軍仍然不是也先軍隊的對手。

      除了全軍覆沒外,領軍大將宋瑛也被陣斬,隨軍的太監郭敬還算聰明,躲在草叢中裝死,才最終逃過一劫。

      只有一個人逃了回來,這個人叫做石亨,也是大軍的主將。

      自己的所有部下都被也先殺死,本人也落荒而逃,這對於一個指揮官而言,是最大的侮辱,但石亨是幸運的,在不久之後,他將有機會親手拿起武器,為死去的同胞復仇。

      戰勝的也先已經打掃了戰場,養精蓄銳,等待著對手的到來。

      而對於這一切,尚在夢境中的王振是不知道的,他始終天真地認為,只要大軍出發,看見敵人,一擁而上,就能得到勝利。

      二十萬大軍就在這個白痴的引導下,沿居庸關、懷來,向大同挺進,而前方等著他們的,是死亡的圈套。

      八月一日,大軍到達大同,在陽和差點被幹掉的郭敬已經逃回來,並見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王振。

      看著郭敬那驚魂未定的眼神和體態,王振不禁嘲笑了他一番。

      “我有二十萬大軍,還怕也先嗎?”

      但郭敬接下來說的話,卻真正震驚了本就是無膽小人的王振。

      他匯聲匯色地向王振講述了那從前的戰鬥故事,並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戰敗時的慘況。

      司禮監王振,也就是個奴才。

      在他大權在握的日子裡,他作威作福,不可一世,還夢想著建功立業。其實在心底,他很清楚,自己不過是騙取了皇帝的信任,狐假虎威的一個小人,一個懦夫。

      於是他一改之前的豪言壯語,立刻下令班師。

      此時大軍剛剛到達大同,並未走遠,如果按時撤回,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也先暫時也摸不透這二十萬大軍的底細,不會立刻進攻。

      雖說師出無功,就算是出來旅遊了一圈吧。

      可是王振這個死太監偏要搞出點花樣來。

      王振是一個小人兼暴發戶,他的所有行為模式都是依據這一身份而定位的,而像他這一類的暴發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炫耀。

      王振的家在蔚縣,當時屬於大同府的管轄範圍,於是他決定請皇帝到自己的家鄉看看,小小的蔚縣有什麼好看的呢?

      其實王振的目的很簡單,就如同現在的有錢人喜歡開著車回到自己的老家,然後大按幾聲喇叭,把全村的人都叫醒,然後讓全村老小出來看自己的新車、新衣服。

      王振帶了皇帝和二十萬人,回自己的家鄉也就是這個目的。

      他無非是想炫耀一下而已,當年那個窮學官,現在出人頭地了!

      雖然已經變成了太監。

      【一錯再錯】

      既然王振決定要回家去看看,那就去吧,大軍於是調轉方向,向蔚縣出發。

      事實上,王振的這個決定倒是正確的,因為從他的家鄉蔚縣,正是由紫荊關入京的必經之路。只要沿著這條路進發,足可以平安抵達京城。

      八月三日,大軍開始前行,但行進僅五十里,隊伍突然停了下來,然後接到命令,所有的部隊立刻轉向,回到大同,沿來時的居庸關回京。

      這簡直是個讓人抓狂的決定,大軍已經極其疲憊,如果繼續前進,不久就能回京,並確保安全。

      好好的路不走,走到半路,居然要回頭取一條遠路回京!

      釋出這條命令的人如果沒有正當的理由,那就一定是瘋了。

      王振有正當的理由,而且似乎還很高尚。

      “秋收在即,大軍路過蔚縣,必會踐踏莊稼,現命大軍轉向,以免擾民。”

      真是太高尚了,司禮監王振踐踏人命,貪汙受賄,禍害國家,誣陷忠良,現在竟然突然關心起蔚縣的莊稼起來,實在是明察秋毫。

      後世的史學家無不對此“高尚行為”深惡痛絕,還有很多人分析,蔚縣的田地應該都是王振自己的,所以他才那麼在乎。

      其實在我看來,是不是王振的並不重要,因為即使這些田地不是他的,也不能說明他的品格有多高尚。無非是施以小恩小惠,顯示自己的權力而已。

      王振最終還是挽救了蔚縣的莊稼,顯示了自己的權威,當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這個代價就是數十萬條人命。

      天降大雨,二十萬大軍行進更加困難,士氣極其低落,士兵們怨氣沖天,然而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說什麼也沒用了,老老實實地走吧。

      八月十日,經過艱難跋涉,軍隊到達宣府,眼看大軍就可以安全進入居庸關,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但也就在此時,一直尾隨而來的也先終於看清了這支明軍的真實面目,經過數次試探,他已經明白,只要發動攻擊,必定能夠擊敗這個所謂的龐然大物。

      在躲避及尾隨了一個月後,也先這隻黔虎終於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衝擊。

      所幸的是,明軍發覺了也先的這一企圖,立即派出主力部隊騎兵五萬餘人進行阻擊,統帥這支軍隊的人是朱勇。

      朱勇的父親朱能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官,就如同張輔的父親張玉一樣,但朱能和張玉的不同之處在於,張玉的兒子張輔也是個優秀的軍事人才,但他的兒子不是。

      朱勇帶領著五萬大軍自信地出發了,他雖然是負責後衛工作,但其實他的兵馬要多過也先兩倍,因為據可靠情報,也先只有兩萬騎兵。

      這也正是朱勇自信的根由所在。

      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

      具體經過就不用多說了,只說結果吧:

      “鷂兒嶺中伏死,所率五萬騎皆沒”。

      五萬人中了兩萬人的埋伏,全軍覆沒,這充分地說明了朱勇不是一個好的指揮官。

      不過在我看來,死在鷂兒嶺的五萬大軍還是幸運的,至少他們還是奮戰而死的。

      他們沒有死在土木堡,沒有死得那麼窩囊。

      消滅了朱勇,通往勝利的道路終於打開了,也先的前面,是一片毫無阻攔的坦途。

      【土木堡】

      雖然朱勇指揮不利,但他的軍隊還是為皇帝陛下爭取到了三天時間。

      三天救命的時間,但也僅僅只有三天。

      八月十日從宣府出發,明軍用三天時間趕到了土木堡,這裡離軍事重鎮懷來只有二十五里,只要進入懷來,所有的人就都安全了。

      下面的事情我想我不說大家也能猜得到,又有一個人反對。

      這個人還是王振。

      他如同以往一樣,找到了一個理由,不過這個理由一點也不高尚。

      “我還有一千多輛車沒有運到,大軍暫時不入城,就在這裡等待!”

      一個人犯一次錯誤不難,難的是從頭到尾都犯錯誤,類似王振如此愚蠢而不自知的人,實在是天下少有。

      對於這位司禮監先生,我已經無話可說,拋開他的惡行,單單他的愚蠢和無知,就足以讓他遺臭萬年,為萬人唾罵。

      一個人最可悲的地方不在於被罵,而在於罵無可罵。

      就這樣,明軍失去了最後一個脫困的機會。

      也先終於趕到了,他擦乾了朱勇在他刀上留下的血跡,準備再次大開殺戒。

      八月十四日夜,也先突然發動攻擊,明軍促不提防,全軍敗退,但由於人數眾多,也先不敢過於深入,明軍於是趁此機會結成緊密隊形,並挖掘壕溝,準備長期作戰。

      據我估算,也先此時的兵力應該不止兩萬,應該在五六萬左右,但即使是這樣的兵力,他也無法擊潰固守的明軍。

      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

      【潰敗】

      八月十五日,也先突然派來使臣,表示願意和談,王振十分高興,立刻派出曹鼎參與和談,此時,似乎是為了表示誠意,也先的軍隊已退去。

      面對這種情況,熟知兵法的兵部尚書鄺埜冷靜地進行了分析,他認為這是也先軍隊的詭計,不能輕信,應該固守待援。

      也就在這個時刻,王振終於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充分地使用了自己的愚蠢,犯了最後一個錯誤。

      “大軍立刻越出壕溝,馬上轉移!”

      在正統十四年的這次軍事行動中,王振以錯誤開頭,用錯誤結尾,他能夠一直堅持自己的錯誤意見,即使明知自己的愚蠢和無知,也能夠發揚厚顏無恥的精神,充耳不聞,真正做到了把錯誤進行到底。

      李景隆,你在天之靈想必也不會再寂寞,因為一個比你更愚蠢,更白痴,更無知的人已經出現了,而這個人馬上就會來陪伴你。

      不出鄺埜所料,大軍出發僅三里,已經消失的也先軍隊就出現了,“鐵騎揉陣而入,奮長刀以砍大軍”。

      經過長期奔波,被王振反覆折騰得士氣已經全無的二十萬大軍終於到達了極限,並迎來了最後的結局——崩潰。

      徹底的崩潰,二十萬大軍毫無組織,人人四散奔逃,此刻不管你是大將,大學士,還是普通士兵,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逃跑。

      說起逃跑,實在是個技術工作,除了看準方向外,還要有充足的體能作底子,這下子平日不勞動的大臣們遭了殃,因為也先計程車兵們在屠殺這件事情上做得相當徹底,不管你是什麼身份,是進士及第(曹鼎是狀元)還是進士出身,馬刀之前人人平等。

      四朝老臣張輔曾橫掃安南,威風無比,也於此戰中被殺,一代名將就此殞命。

      此外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人全部被殺。

      財產損失也很嚴重:

      “騾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盡為也先所得”。

      數十年之積累,數十年之人才,就此一掃而光。

      二十萬大軍崩潰,五十餘位大臣戰死,他們本不該死,這就是最後的結局。

  • 2 # 我是沈xx

    明正統14年(1449年),瓦剌也先多次寇邊,英宗在太監王振的蠱惑下,親率50萬大軍出征,最終在從大同東返居庸關途中,被瓦剌軍隊襲擊,大同宣府相繼失守,成國公朱勇及率領的5萬多人在鷂兒嶺全軍覆沒,剩下大軍撤退到土木堡過程中,被瓦剌襲擊,明軍戰敗投降,傷亡過半,英宗被俘。

    土木堡之變致使明英宗被俘;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名隨行出征的文官武將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明成祖朱棣留下的50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軍火武器研發亦被大大阻礙。

    同時,開國勳貴及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全部陣亡,導致明後期皇權受文官集團牽制,皇帝不得已培養官宦制約文官,進一步導致明末的宦官和東林黨亂政。

  • 3 # 史叢擷英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

    當時明英宗寵信宦官王振。王振大權獨攬,排斥異己。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準備親征。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諫言阻止,吏部尚書王直也率群臣上疏勸諫,但明英宗不聽,執意親征。

    1449年7月16日,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鈺據守北京,然後和王振率官員100多人,帶領50萬大軍從北京出發。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護駕從徵。

    7月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1449年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來聽說前方慘敗,便驚慌撤退。本來,後撤可按原路直線回師,但王振卻改變路線,繞道從其家鄉蔚州經過,讓皇帝到他家去看看,"駕幸其第",以顯示威風。雖然是這樣,王振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就這樣,行軍路線屢次更改,士兵疲憊不堪。就這樣,大軍慢慢騰騰,等退到至宣府時,瓦剌追兵又追上來了,王振派軍抵抗,結果被打敗。8月13日,明軍狼退到土木堡,瓦剌軍步步緊逼。

    土木堡離八達嶺居庸關也就一百里的路程。兵部尚書鄺野一再要求退入居庸關據守,以保證安全,但王振不準。土木堡地勢高,無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有河,被瓦剌軍佔據,將士飢渴難耐,挖井二丈仍無水。

    一天之後,明軍被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也先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以麻痺明軍。明英宗不疑有詐,便派人起草詔書。王振以為沒事了,下令移營取水。這令一下不要緊,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奔向河邊,人馬秩序大亂,瓦剌軍見此情景,立即發行進攻,明軍毫無鬥志,一觸即潰,兵敗如山倒。

    混亂之中,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尚書王佐、鄺野,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皆戰死。明英宗的護衛將軍樊忠萬分憤怒,掄起鐵錘對準王振的腦袋,狠狠地砸了下去。 樊忠不久亦戰死。

    這時候的明英宗見突圍無望,索性跳下馬來,面向南方,盤膝而坐,束手就擒。

    不一會兒,瓦刺兵衝上來,一個士兵上前要剝取明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與眾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擁著他去見也先之弟賽刊王,此役明軍兵敗,大量輜重盡為也先掠奪,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文選郎中李賢等數人僥倖逃出。

    整個英宗親征,沒有經過幾場大戰鬥,就失敗了。從戰略上講,英宗親征失敗的原因是用人失當,決策失誤;從戰術上說,是排兵佈陣的失誤,瞎指揮,佔居高處,自斷水源,不戰自亂。三國時期的馬謖被司馬懿圍在高處斷水斷糧,內戰時期的張靈甫被圍在孟良崮,機槍打紅了無水降溫,士兵們只好用尿解決,最後尿都沒有了,這怎麼能不敗呢?

  • 4 # 開心日曆pq

    太監王振指揮不當,明軍疲憊不堪又缺糧少水,五十萬大軍移師混亂,也先抓準時機派兵突襲,對明軍展開屠殺。就好比一隻老虎闖入羊群,羊再多也無法對陣老虎,何談激戰?可惜了五十萬將士和百餘名京官盡數被殺或俘虜!皇帝也屈辱為階下囚!

  • 5 # 莫言晃晃

    土木堡之變被後人一直認為是明朝由盛轉衰的重要事件,1449年明英宗御駕親征由於誤信宦官之言耽誤了行軍,明英宗指揮失誤等原因致使幾十萬大明精華全部損失殆盡,自然皇帝也就被俘虜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1、明朝早已敗壞的軍政制度;2、指揮官指揮失誤,士兵倉促應戰;3、是輕視了敵軍。

  • 6 # 甲申十七年

    怎麼會沒有記載激烈戰事的發生呢?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皇帝的一場貿然親征的故事,野史傳說共50萬明軍全軍覆沒,我考證沒有那麼多,應該是京師三大營和直隸山東以及大同宣府的守軍,加一起25萬人上下。

    正統皇帝被太監王振蠱惑親征瓦剌,走到宣府聽說前軍失利,王振準備回軍,想帶皇帝去他老家蔚縣,走到半路又擔心人數太多踩壞莊稼,就原路返回。此時瓦剌軍在後面緊緊追隨。明軍退到懷來附近的土木堡,此地距離懷來縣城只有20裡,隨軍大臣苦勸王振讓皇帝先行進城,一路上被大臣終日苦勸的王振終於爆發逆反心理,下令就地紮營。土木堡是一個土山,山上沒有水源,取水要去很遠的地方。第二天夜裡,瓦剌大軍趕到,包圍了土木堡,瓦剌假意和談,王振讓皇帝車駕先行,明軍陣型一亂,瓦剌大舉進攻。明軍將近三天沒有喝水,士氣低落,被瓦剌騎兵一突,全軍崩潰,踩死踩傷無數,隨軍大臣大多死在亂軍當中,王振也被憤怒的將士殺死,明英宗身邊只剩兩個人,靜靜坐在地上等待命運的安排。

    這一戰,明軍25萬人潰散,積攢的糧草、器械、馬匹丟失殆盡,參加過靖難的老兵和功勳武將被一掃而空,整個明帝國文臣開始勢大,為後世太監當權埋下伏筆,更重要的是,皇帝被敵軍生擒,從而引發了後面的《北京保衛戰》和《奪門之變》。

  • 7 # 桃花島工作室

    大明王朝在經歷了永樂皇帝的萬國來朝之後,歷經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兩代的休養生息國力達到鼎盛,然而在大明第六任皇帝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了著名的"土木之變",英宗被俘,精銳殆盡,蒙古鐵騎南下,舉國震動。

    一、罪魁禍首

    有個窮秀才已步入中年,在飽讀詩書之際屢試不第,終於在四十歲那年他揮了一刀,進了皇宮,他叫王振,所有一切都要從他說起。

    揮刀了,進宮了,而且運氣很好他認識了朱祁鎮小朋友,因為這個死太監比較另類,不像立皇帝、九千歲之流,王振有文化他成了小皇子的老師(這是什麼狗屎運?)並且小皇子還親切的叫他“王伴伴”,在朱祁鎮即位後,死太監的地位水漲船高,升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相當於國務院辦公廳機要秘書(不知道對不對),死太監的內心開始騷動了,憑藉權力他開始枉法,開始斂財,開始結黨營私並掌管東廠錦衣衛,凡地方官員入京必須向他行賄,收不到賄賂就錦衣衛伺候,真的是隻手遮天。

    時間到了正統十四年(1449年),死太監財也斂的差不多了,官癮也過夠了,正所謂不忘初心,他是有夢想的,他也許還有偶像,他要橫刀立馬建功立業(想想畫面很猥瑣)!太監怎麼了?妖也是妖他媽生的!一個人最危險的就是沒有自知之明,可往往自己卻不知道,別人也不提醒他,估計是《三國演義》看多了,王振要出征漠北蒙古,想著擺幾路疑兵,突然殺出一彪軍,然後榮譽到手,班師回朝從德勝門進城,執掌朝政的滋味嘗夠了,我要做太監中的軍事天才!

    關鍵是你去建功立業不要緊,死太監你要去霍霍就去你的(霍霍死最好),可他卻要慫恿皇帝御駕親征(最該死的就這),也許是想起了祖輩,想起了朱元璋、朱棣南征北戰的豪邁,也許這正是老朱家的血脈,朱祁鎮同學不淡定了,《三國演義》的畫面同樣從腦海裡劃過,而正好此時蒙古瓦剌部在太師也先的帶領下日漸強盛,屢犯明朝邊境,於是在拒絕了半朝大臣的勸諫之後,任朱祁鈺監國,于謙留守北京(終於還是做了件好事),朱祁鎮同學攜手死太監王振,踏上征途。

    二、全軍盡歿

    “軍事天才”王振或許知道一個典故——韓信帶兵,多多益善!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明英宗朱祁鎮親率五十萬精銳大軍出征蒙古瓦剌,計劃從大同北上,與瓦剌在明朝邊境決戰。

    隨五十萬精銳大軍出發的有禁衛軍京師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中的精銳!),包括騎兵、步兵、火器部隊;陪同出征(送死)的還有四朝老臣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內閣成員曹鼎、內閣成員張益、兵部尚書鄺埜等半數大明忠誠良將!於是大半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及各種人才、功勳甚至是皇帝都陪著死太監上路了,就為了滿足他幼稚的夢想(再次感嘆王振忽悠的功夫)。

    死太監不懂後勤輜重,不懂行軍路線,不懂兵法,他以為只要人多也先也不過如此,勝利信手拈來,而也先也的確沒有讓他失望!五十萬大軍及無數民夫、糧食、輜重、軍備就在這個白痴的領導下,順著居庸關、懷來,向大同挺進,而等著他們的,是磨刀的也先和他的蒙古鐵騎。

    不日,這支奇怪的遠征軍到達大同,在見到前線戰況,目睹遍佈狼煙後,“軍事天才”紙上談兵的死太監王振嚇尿了,他終於意識到橫刀立馬不是他這個太監能幹的,就算是太監中的王者也不行,說白了他也就能阿諛奉承、察言觀色而已,自己揮刀還能把握方向和力道,換成別人揮刀絕對死路一條!終於有了自知之明後,他告訴朱祁鎮

    “要不還是回去吧,前面太危險,建功不建工的無所謂,陛下的安危最重要”(這臉皮要有多厚),皇帝估計也是怕了,狼不拉屎的地方怎麼能比北京城啊,於是下令班師回朝(真是如同兒戲)。

    五十萬人耗費不知多少國家力量,就輕描淡寫的要回去了,也好吧,就當向瓦剌搞了一次大規模示威遊行吧,就當散散心吧,人家是皇帝嘛,不折騰折騰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皇帝呢,我們能理解!

    可王伴伴不理解,

    他告訴朱祁鎮“前面就是老奴的家鄉要不咱們去轉轉,好不容易出來一趟”

    非要拉著五十萬人去他家鄉蔚縣看看,說真的要不是他我都沒聽過這地方,古代的一個小縣城有什麼看的?無非是王伴伴要玩一把衣錦還鄉!我們的朱祁鎮同學又一次同意了(真是師徒情深呀),可走了沒多久,王伴伴又建議還是不去了原路返回吧,家鄉的莊稼熟了,如果大軍經過會毀了莊稼的(老小子又開始裝了),我敢斷定他如果有鬍子就不會來這一出,因為熟讀《三國演義》的他會模仿曹操因為毀壞莊稼而隔了鬍鬚謝罪,可惜他沒有鬍子,沒有意外朱祁鎮經歷了大漠的風沙後也想到了環境的重要性,五十萬人調頭,原路返回,明軍繼續無腦折騰,也先正在冷眼旁觀等待時機。

    草菅人命的死太監突然知道保護環境了,五十萬人挽救了莊稼卻要送命了,孰輕孰重?這時的五十萬部隊,在死太監的瞎指揮下,連日奔波,已毫無士氣,軍心渙散。

    而鐵木真的後代也先卻率領五萬精騎一路尾行,並在八月十日突然出擊,成國公朱勇戰死(五萬對五十萬真是服了),可當大軍行退至著名的土木堡時,還有二十里就能到達重鎮懷來時,這時死太監最後一次出場了,

    他要求停止前進略作休整

    “陛下反正不遠了,休息一下再走吧,這一路擔驚受怕的,我怕您熬不住”(這叫作死,俗稱鬧作鬧帶)

    朱祁鎮最後一次“准奏”!!就這樣五十萬人也失去了最後的希望。

    草原上的獵人沒有放過最後的機會,八月十四日,瓦剌發動攻擊,明軍潰敗,八月十五日,也先再襲,因為軍師天才卓越的指揮這時的明軍就是待宰的羔羊,一觸即潰,失去建制,所有人四散逃命,最終全軍盡歿!無數輜重糧草丟棄,明英宗朱祁鎮被俘。過程很簡單,不知道也先讀過《三國演義》沒有,蒙古騎兵只是簡單的手起刀落,重複的一次一次衝鋒,面對王振他們不需要擺幾路疑兵,突然殺出一彪軍,估計他們還很累,因為人太多了。

    一個無恥的太監和一個無知的皇帝,就這樣把大明帝國推向了滅國的邊緣

  • 8 # 舟瑜

    一、皇帝被俘虜和戰事激烈不激烈沒有必然關係。皇帝被俘虜的主要原因一是皇帝聽了王振的慫恿,非要御駕親征,而當時明軍的軍事實力相對較弱,加上關防破壞嚴重,根本就抵禦不住瓦剌的進攻,加之幾十萬大軍中沒有一個明白人(當時唯一的明白人于謙遠在北京),指揮接連失誤,明軍不戰自潰,在這樣的背景下,皇帝被俘虜也是正常的。而且當時明軍也傷亡過半,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也算得戰事上激烈了。

    二、“土木堡之變”讓我們記住了兩個人。說起“土木堡之變”裡面的皇帝叫什麼,估計大部分人不知道,但是說起王振和于謙,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先說遺臭萬年的王振,由於明英宗朱祁鎮的寵信,王振大權獨攬,廣植私黨,可以說比皇帝說話都好使,土木堡之變能夠發生,全是拜王振一人所賜。王振是一個能惹事但是能力又不足以擺平事的人,激怒瓦剌的是他,瓦剌打過來時慫恿並挾持皇帝親征的也是他,最後瞎指揮的也是他。“成國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戶部尚書王佐請皇帝回軍,王振就命其跪在草叢裡,直到天黑才能起來”,看這一段文字我們就能知道王振當時的權力有多大,當然最後激起眾怒在亂軍之中被打死也是罪有應得。再說千古流芳的于謙於少保(不知郭德綱的搭檔于謙他父親王老爺子是不是也很崇拜這位民族英雄),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力挽狂瀾,領導了北京保衛戰,使明朝得以延續,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足以流芳千古。但是朱祁鎮復辟後於謙被賜死,令人不勝惋惜。

    #文史知識局##明朝那些事兒#

  • 9 # 碼字的蝸牛

    前言——清代導致了大量的明代書籍被銷燬

    根據王彬主編《清代禁書總述》,此書總結、收錄3236種被清朝統治者禁燬的書籍。這些書籍,我們今天多數只能看到書名了,內容完全不得而知。

    且清代從入關開始,就編輯明史,但銷燬對清統治不利的書籍鼎峰時期,是清代乾隆時期,為了編纂四庫全書,銷燬對清統治不利的書籍據統計為一萬三千六百卷。焚書總數,達15萬冊。銷燬版片總數170 餘種、8萬餘塊。

    除了焚燬各種書籍之外,清政府自入關以來,還系統的對明代檔案進行了銷燬或篡改。因此目前僅存的明代檔案只有三千餘件,主要是天啟、崇禎朝兵部檔案,也有少量洪武、永樂、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朝的官方文書(其中很多已經被滿清修改過)。估計清代時期焚燬的明代官方檔案不少於1000萬份。

    是由清代史官所編著的。自唐以來,古代的史官多出自於科舉考試的學生,這些史官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對於戰爭的描繪時,多以春秋之筆來描繪戰爭的殘酷、少有描繪戰爭場面的細節。

    《明實錄》

    則是明代官方撰寫的編年史書,一般是記載皇帝的日常、頒佈的命令、詔敕、律令等等。

    現在沒有證據顯示清代有篡改《明實錄》的依據,但是明代朱棣時期,曾經命人修改過《明太祖實錄》,且現今儲存的《明實錄》是嘉靖時期,明世宗命人重抄的《實錄》轉藏於皇史宬的,其他的珍藏的《明實錄》已經毀於大火之中。

    《天順日錄》:

    李賢是明中期的名臣,歷經了四代皇帝,也是親身經歷了“土木堡之變”時的全部過程,是為數不多逃過瓦剌追殺、並返回到京城的明代官員。

    李賢的這本《天順日錄》對於“土木堡之變”是相對其他的書籍更為符合史實。

    只是李賢此人有個瑕疵,就是很反感明景帝和于謙,認為他們是篡權者,畢竟明英宗還沒死,也沒有退位(是孫若薇太后為了保國,才提朱祁鎮為太上皇的)。所以《天順日錄》此書中對於明景帝和于謙是潑髒水的,尤其是景帝是被說成無日不淫。

    因此在此書中所描述的土木堡之變,相對更為中肯,詳細。

    在史學界中,有“孤證不立”的說法。史學家在參考《明史》時,會從其他史料中尋求驗證其的真實性,因此在現代很多書籍中所描繪的“土木堡之變”,也是多取決於《明史》與《天順日錄》。

    如:

    1、正統十四年春,北虜遣使二千餘人進馬,報作三千人。權臣怒其詐,減去馬價,虜使回報,遂失和好。秋七月,虜將也先等大舉入寇,其鋒不可犯,大同失利,邊將有棄城走者。權臣挾天子親出師,百官上章懇留不從,迫促而行。至大同,見虜勢猖獗,始懼,旋師至土木。會兵將無鬥志,人馬飢困,虜眾來襲,前鋒莫當。追而圍之,我師大潰,遂獲乘輿,羈於虜庭,八月十五日也。2、明日駕出,總兵官以下亦弗預知,軍士俱無備,文武大臣皆匆匆失措而隨之。天時、人事極不順。至龍虎臺紮營,方一鼓,即虛驚,眾以為不祥。明日,過居庸關,又明日,過懷來,又二日,至宣府。連日非風則雨,人情洶洶,聲息愈急。隨駕文武連上章留之,振益怒,俱令略陣。明日,當過雞鳴山,眾皆懼,無不嘆息怨恨者。予不勝其怒,與三五御史約,謂:“今天子蒙塵,六軍喪氣,無不切齒于振。若用一武士之力,捽而碎其首於駕前,數其奸雄誤國之罪,即遣將領兵詣大同,而駕可回也。”欲謀於英國公,不得間,竟行,人人自危。未十日,兵士已乏糧矣。方秋,禾稼遍野,所過一空。將至大同,殭屍滿野,寇亦開避待我深入。至大同,又欲北行,因鎮大同中官郭敬密言其勢決不可行,振始有回意。——《天順日錄》3、明日班師,大風,至晚雷雨,滿營人畜驚懼益甚。又連日雷雨滿營,過宣府,寇追至。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天順日錄》4、秋七月己丑,瓦剌也先寇大同,參將吳浩戰死,下詔親征……癸巳,命郕王居守。是日,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與瓦剌戰於陽和,敗沒。甲午,發京師。乙未,次龍虎臺。軍中夜驚。丁酉,次居庸關。辛丑,次宣府。群臣屢請駐蹕,不許……鎮守太監郭敬諫,議旋師……庚申,瓦剌兵大至,恭順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戰沒,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救之,至鷂兒嶺遇伏,全軍盡覆。辛酉,次土木,被圍。壬戌,師潰,死者數十萬——《明史 英宗前記》

    另外《明史》中也記載了其他人在土木堡時的場景,與《天順日錄》的記載是符合的,如:《天順日錄》中“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在《明史紀事本末·卷32》:“初,師既敗,上乃下馬盤膝面南坐”。

    由於當事人是文官,並沒有直接參與到戰爭之中,因此《天順日錄》中記載的土木堡之變,多是以李賢親耳所聞、或親眼所見的,如成國公率領五萬騎兵與蒙古對戰,被伏擊最終全軍覆沒。這應是親耳所聞,因沒有直接參與,所以描寫的時候是一筆而過。

    但是當在土木堡被圍困的時候,李賢的描述就很是詳細了,如缺水,挖井二丈深無泉、以及士兵太渴了,已經無力再戰瓦剌,乾脆解甲等待死亡。

    所以,在《大明風華》在土木堡之變時,是很符合明清的書籍所記載的事情。比如行軍到宣府的時候,是雷雨交加,武將苦勸,反而被皇帝和太監痛罵。還有被圍困的時候,士兵因飢渴乾脆解甲的場景。

    再則,題主所述,少有激烈的戰事,其實應該是在參考《明史》時產生的錯覺。

    《明史》中只是述說“秋七月己丑,瓦剌也先寇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所以明英宗親征。

    可若是參考了明代官職及職權來分析,參將都戰死了,這可以說明大同的戰事已經陷入崩潰之中了,另外《明史》中記載,明英宗還沒出京城之時,明軍又被瓦剌所擊潰——“是日,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與瓦剌戰於陽和,敗沒。”

    所以再結合李賢作為當事人的親眼、親耳所見聞而著作的《天順日錄》——“將至大同,殭屍滿野,寇亦開避待我深入”。

    結合兩者,明英宗、李賢等親征大軍還沒到大同前,戰爭已經爆發了,且是明軍連戰連敗,到了皇帝親征的隊伍快到大同時,“殭屍滿野”,可瓦剌人的戰術是避開明軍鋒芒,引誘明軍深入。

    同時《天順日錄》中又記載了一件事,那就是明英宗的親征太過匆忙,開始就沒有人知道,總兵以下都不知道,群臣匆匆失措而隨之,剛剛出京城不到十天,軍隊就斷糧了……

    隨後就是行軍時,瓦剌在側,而雷雨交加,或不是雷雨就是大風天,軍隊疲憊不堪。準備到土木堡之時,宣府說援軍快到了,而瓦剌也追了上來,最後是派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結果被伏擊,全軍覆滅。最終瓦剌大軍攜勝威,兵圍明軍於土木堡之內……

    總述

    為什麼開頭要述說清代焚書的事宜,主要是在雍正四年時,雍正頒佈了中土歷史上唯一的禁武令,隨之在民間流傳的兵書大都被銷燬了,剩餘的些官編武書,又被清收歸國有。再到乾隆之時,編輯《四庫全書》時又銷燬了大部分有關兵事的書籍。

    所以,現在能看到的描繪土木堡之變的,只能是透過文官的眼觀和耳聞;另外就是史學家們辛苦從各種資料中,去驗證、考究出來的。

  • 10 # 青鑑

    土木堡之變的戰事,明史當中記錄的比較簡略,但是我們可以從隻言片語裡看出當初戰事激烈程度。

    瓦剌的進攻路線

    正統十四年二月,瓦剌的貢使2000人詐稱3000人,冒領賞賜。王振叫禮部按實際人數賞賜,並將馬價減去80%。也先聽說後,大怒,藉口明朝使者去瓦刺時曾答應嫁公主給也先的兒子,這次貢馬是聘禮,而明朝失信,遂於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

    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

    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

    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

    主要發生的戰鬥有:

    1.大同之戰:明軍慘敗

    也先所部勢如破竹,明軍丟失了大同城外的所有防禦城堡,大同參將吳浩戰在貓兒莊戰死。

    七月十五日,大同總督宋瑛、總兵官朱冕及都督石亨,在陽和迎戰也先,全軍覆滅。宋瑛和朱冕戰死,石亨一個人逃走了,太監監軍郭敬在混亂中躲進了草叢,得以倖免。

    當英宗朱祁鎮率軍到這裡時,只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明軍的屍體。

    2.鷂兒嶺之戰:明軍全軍覆滅

    八月初十,明軍退到宣府時,瓦剌大隊騎兵緊追不捨,朱祁鎮派恭順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斷後拒敵,皆戰死,

    又派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三萬騎兵前去救援(也有說5萬的)。朱勇冒險進軍至鷂兒嶺,陷入包圍,,三萬騎兵被“殺掠殆盡”。朱勇和薛綬也都戰死。

    3.土木堡:慘敗,英宗被俘

    十三日,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離懷來城僅二十里,隨從的文武官員都主張“入保懷來”,王振以“輜重千餘輛未至,留待至”。

    鄺埜一再上章要英宗入居庸關,組織精銳的部隊斷後拒敵,這些建議都被王振攔下了。鄺埜又到行殿力請,王振怒斥道:

    “腐儒安知兵事,再妄言必死!”

    “我為社稷生靈,何得以死懼我!”鄺埜回答說。

    王振喝令衛士硬把鄺埜扶出,“遂駐土木”。

    第二天朱祁鎮想繼續行進,但是已被瓦剌軍追上,無法移動。

    土木堡地高無水,掘井深二丈亦不得水,人馬兩天不飲水,飢渴難耐。

    也先從土木堡旁的麻谷口進攻明軍,都指揮郭懋拒戰一夜,打退了也先。十五日,也先假裝退兵、講和。王振上當,下令移營就水,軍士跳越壕塹而行,隊伍大亂。

    明軍剛一移動,瓦剌軍趁勢四面圍攻,明軍“兵士爭先奔逸,勢不能止”。瓦騎兵蹂陣而入,揮長刀砍殺明軍,“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殺”。於是明軍士兵“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

    朱祁鎮與親兵乘馬突圍,沒有成功,乃下馬盤膝面南坐,有一個瓦剌士兵要剝取他的衣甲,看到朱祁鎮的衣著與眾不同,就推擁著他去見也先的弟弟賽刊王,明朝皇帝就這樣作了瓦剌軍的俘虜。

    在混戰中,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五十餘人戰死。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等數人僥倖逃出。

    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以棰捶死。”如果他的血性早點爆發,也許歷史會改寫。

    太監喜寧投降瓦刺,把明朝的虛實完全告訴了也先。

    “騾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盡為也先所得。”

    朱祁鎮率領五十萬軍隊是明朝京軍的所有精銳,幾乎全部被王振斷送,“死傷過半”。

    戰爭過後一個月,九月十二日,提督居庸關巡守都指揮同知楊俊、宣府總兵昌平伯楊洪在土木堡撿拾軍器,盔9800餘頂,甲700領,神槍11000餘把,神銃22600餘個,神箭44萬枝,大炮800個,火藥18桶。

    由此可見明軍損失的慘重。這次戰役,至少爆出明軍的兩大弱點:

    1.士兵戰鬥力已經大大削弱;

    2.軍官的指揮能力不足;

    這次大敗影響深遠,成為明王朝由初期進入中期的轉折點。

  • 11 # 紫霄塵浮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土木堡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土木堡坐落於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組成部分。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明軍倉促應戰,所以兵敗,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

    當時京師精銳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萬。于謙力排眾議請郕王調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人心漸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開門,于謙等大臣私立郕王為帝,並親自守城拒絕也先送英宗回京。

  • 12 # 臨石觀海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歷史上的著名慘案,其直接結果就是明朝精銳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那麼為什麼歷史上沒有記載激烈戰事的發生呢,因為此戰一點都不激烈,明軍被瓦剌碾壓,其實我們可以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為什麼叫“土木堡之變”,而不是“土木堡之戰”。

    因為土木堡之變不是相持戰,而是單方面屠殺,由於王振的多次無腦操作,此戰完全是一邊倒的局勢,明軍毫無抵抗之力,所以談不上激烈戰事,只能說是慘烈。

    土木堡之變的背景

    瓦剌首領也先在與明朝發生貿易摩擦後,悍然發兵,分四路進攻明朝,明英宗朱祁鎮在大太監王振的蠱惑下,決定御駕親征瓦剌,但當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到大同後,朱祁鎮和王振卻被瓦剌的兵威嚇到了,皇帝和太監覺得有些心慌,感覺還是皇宮適合自己,於是準備班師回朝。

    然後太監王振開始了他的表演,王振提出經紫荊關回北京,而此路將路過王振的家鄉蔚州,俗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而這雖然是王振的私心,但對明軍來說卻是安全的,本來帶皇帝參觀一下家鄉再回去也無妨,至少沒有危險,但神奇的是剛出發不久,王振改主意了,說怕大軍路過蔚州會踩壞莊稼,於是改道東北,按來時的路直奔宣府。

    那麼王振為什麼會突然改主意呢,難道真的是愛護家鄉的一草一木嗎,顯然不是,有個細節就是大軍雖然變道,王振卻派了很多車去蔚州將自己的金銀財寶裝車,之後跟隨大軍回北京。因為蔚州鄰近大同,極有可能會淪陷。而大庭廣眾之下要搬運自家的財寶顯然有點難為情,這可能就是王振改主意的動機。

    土木堡之變的經過

    而當大軍到達宣府時,瓦剌軍也追到了,於是明英宗讓恭順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斷後,自己接著跑路,而就在離懷來縣城20裡的土木堡時,王振要求大軍停下來,而就是這個決定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如果進了城,明軍憑藉優勢兵力據城防守也先的幾萬人沒有任何問題,但歷史沒有如果,而王振要求大軍停下來的動機也很簡單,因為自己的運寶大隊還沒到。

    而次日清晨,瓦剌大軍殺到,而瓦剌首領也先是身經百戰的梟雄,一看明軍這麼多人強攻不可取,於是假意議和,在明軍後撤時突然發難,而明軍經過多日的長途跋涉,正是疲弊不堪,飢渴難熬之際,面對如狼似虎的瓦剌軍隊,瞬間崩盤,四散奔逃。而王振也在亂中被自己人樊忠一錘斃命。而明英宗也被瓦剌俘獲。

    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天順日錄》

    土木堡之變歷史上為何沒有記載激烈戰事發生

    那麼我們回顧此戰,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歷史記載沒有激烈戰事發生,明英宗卻被俘,因為此戰明軍毫無抵抗之力,何來激烈,說是戰事,還不如說是單方面的屠殺更為恰當。

    “辛酉,次土木,被圍。壬戌,師潰,死者數十萬。英國公張輔,奉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並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尚書王佐、鄺野,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皆死,帝北狩。"——《明史-英宗前紀》

    而我們從《明史》中也可以看出此戰有多不激烈了,“被圍”,“師潰”,“皆死”無一不體現此戰的一邊倒。

    而此戰之所以明軍如此悲劇,王振與朱祁鎮都難辭其咎,特別是王振,真的是無法形容的無腦,可稱千古罪人,要不是之後于謙的力挽狂瀾,其後果真的無法想象。

    總結:綜上所述,因為土木堡之變是一場屠殺,而不是一場激烈的戰事,所以歷史沒有記載雙方互毆的情形,但它卻是慘烈的,大明朝遭受了開國以來最大的打擊,要不是于謙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北方落入瓦剌之手也不是沒有可能。

  • 13 # 馬車柔聲說867

    當時明軍有20w,也先軍說是50w其實只有2萬,也先根本沒有實力攻打北京,因為當蒙古人抓到皇帝后就馬上撤離,然後在內長城外徘徊,為的是躲避明軍的圍剿,都等到山東的援軍到達了才找到機會攻到京城。要不是蒙古人機動力強,早就被明軍殺光了。至於為什麼2w人能突襲皇帝,因為這20w軍隊已經餓了半個月,發現軍隊路線被文官出賣給也先,軍隊只能改變路線,都到密雲土木堡了還是被蒙古人突襲皇帝了。這就是為什麼武將和勳戚大臣要全部被殺,只留下低品級的錦衣衛保護皇上。

  • 14 # 胖五說

    開始說明朝:

    以下都是本人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周全的的方面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主要登場人物,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大太監:王振。統一蒙古各部的瓦剌首領:也先。

    土木堡之變發生在(公元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也就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第一次登基在位的第十四年發生的。此時距離明成祖朱棣決定“天子守國門”遷都北京時的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僅僅過去28年。此時明英宗朱祁鎮23歲。皇帝的祖母張太后已經去世,“三楊”也已經死的死老的老,再也沒有人能震懾住這個“大太監”王振了。瓦剌部的也先也已經完成了統一蒙古的大業,開始了和他父親脫歡一樣的夢想“恢復大元天下”。在這諸多的因素下,這一場大戲終於拉開了序幕。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師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詐稱3000人,嚮明朝中央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按實際人數給賞,並減去馬價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七月,大同守軍失利,塞外城堡陷落,邊報傳至朝廷,朝廷上下惶恐不已。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目前史學界普遍認為當時王振在朝中勢力極大,專權獨斷,他不懂軍事,以為行軍打仗就是普通打架一般,人多欺負人少便可,率領五十大軍必定是有勝無敗,想立下這不朽之功,故而慫恿明英宗親征。而英宗年少無知,被其矇蔽,故而不顧朝中眾臣的阻撓,執意親征,最後釀成土木堡大敗。

    以上是整個事件的大概過程,下面咱們探討一下明英宗朱祁鎮為什麼會御駕親征並且戰敗最終被俘!

    當時明英宗寵信宦官王振。張太皇太后病逝,元老三楊或死或貶,王振更加擅作威福,無所忌憚,竟盜走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禁內臣干預朝政所立之鐵碑。從此,大權獨攬,廣植私黨,使其侄王山為錦衣衛指揮,王林為錦衣衛僉事,其黨羽個個升官進祿,飛黃騰達。他又排斥異己,陷害忠良。

    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準備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

    正統十四年(1449年)7月16日,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然後和王振帶領約25萬大軍(號稱50萬)從北京出發。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文武百官護駕從徵。

    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即使是成國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戶部尚書王佐請皇帝回軍,王振就命其跪在草叢裡,直到天黑才能起來。隨徵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 。

    正統十四年(1449年)7月19日,英宗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正統十四年(1449年)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本欲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導致士兵疲憊不堪。至宣府,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正統十四年(1449年)8月13日,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而瓦剌軍緊追不捨。

    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馳入居庸關以保證安全,但王振不準。土木堡地勢高,無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有河,被瓦剌軍佔據,將士飢渴難耐,挖井二丈仍無水。隔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也先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以麻痺明軍。

    明英宗不疑有詐,遣曹鼐起草詔書。王振下令移營就水,當明軍大軍移動時,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奔向河邊,亂成一團。瓦剌軍伏兵四起,趁機發動總攻,倉促應戰的明軍被打得大敗。明軍二十餘萬人有三分之一戰死,中傷居半。太師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鄧慄,翰林院侍讀學士張益,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太常寺少卿黃養正、戴慶祖、王一居,太僕寺少卿劉容,尚寶少卿凌鑄,給事中包良佐、姚銑、鮑輝,中書舍人俞拱、潘澄、錢禺,監察御史張洪、黃裳、魏貞、夏誠、申祐、尹竑、童存德、孫慶、林祥鳳,郎中齊汪、馮學明,員外郎王健、程思溫、程式、逯端,主事俞鑑、張塘、鄭瑄、大理寺副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羅如墉,欽天監夏官正劉信,序班李恭、石玉這五十二名跟隨明英宗遠征的群臣皆死於混戰中。明英宗的護衛將軍樊忠憤怒至極,掄起鐵錘砸碎了王振的腦袋。 (但據明英宗自己的回憶王振也是被瓦剌軍殺死的)樊忠不久亦戰死。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文選郎中李賢等數人僥倖逃出。明英宗看到突圍無望,索性跳下馬來,面向南方,盤膝而坐,等待就縛。

    不一會兒,瓦刺兵衝上來,一個士兵上前要剝取明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與眾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擁著他去見也先之弟賽刊王,賽刊王在問明英宗時,明英宗反問道:“你是誰?是也先,還是伯顏帖木兒,或者是賽刊王。”賽刊王感到明英宗說話的口氣很大,立即報告也先,也先立即去向他請安行君臣禮,獻上各種野味美食。衛拉特還繳獲馬匹二十萬頭及無數衣甲器械輜重。

    土木之變致使明英宗被俘;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名隨行出征的文官武將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軍火武器研發亦被大大阻礙;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明英宗復位後更是殺了以于謙為首等眾多權臣,導致明朝軍政在土木之變之後第二次斷層。

    隨著開國武人勳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被消滅殆盡,皇帝只能透過內廷的宦官來制衡文官集團以貫徹自己的意志和整個國家的意志,文武大臣和君主離心離德,國勢日蹙。

    明英宗南歸後,以及皇儲問題,景泰、天順年間,明朝皇權鬥爭愈發激烈,朝臣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左右搖擺、嫁禍誣陷,鬥爭也更加殘酷。

    此期間的內閣也並未發揮出它的作用。正統前期政歸內閣,三楊為軸,制度也漸趨完善,但無法阻止自身實際作用的逐漸下降。土木事變發生前後,內閣作為與皇帝最為親密的輔政機構,未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既未阻止先期的王振擅權,在後期的北京保衛戰和景泰、天順的風雲交替中也毫無建樹,表現十分羸弱,于軍國大事退避三舍。這段時期,內閣只能尷尬地任由宦官專政,或被皇帝輕視而任用於謙,傾心委政,以至朝臣不滿,上書稱于謙太過專權,請求六部大事須與內閣一同奏報施行,或是任由石亨、曹吉祥等奸佞決定擺佈。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精銳軍隊損失殆盡,這必然會引起相關的政策、制度的重大變化,突出表現在邊防形勢和軍事制度的改變上。儘管有景泰帝的改革,但也達不到明朝頂峰時的狀態。邊防政策由積極進攻轉變為被動防守,最終形成了著名的九邊防禦體系。軍事制度上則是募兵制的興起。

  • 15 # 與生活交朋友

    瓦剌打明軍,就像大人打小孩,明軍不戰而逃,瓦剌在後面追擊,土木堡一戰已經不算是交戰了,差不多是瓦剌對明軍的屠殺。最後瓦剌輕而易舉就取勝了。

    明英宗御駕親征出發時,準備的就不充分,只准備了幾天。大軍出發了,糧草還沒準備好。出征途中,英宗只聽王振的,軍政大權完全由王振把控,手下大小文臣武將完全沒有話語權,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成國公朱勇為大將軍在王振面前也只能跪著走,軍紀敗壞也沒人管的了。明軍就在這樣糟糕的背景下上前線了。

    明軍出了居庸關,到了宣府,進入大同,但是連日霪雨,大同明軍缺糧受餓,加上連吃敗仗,軍心渙散。王振的心腹大同守備太監把在陽高吃敗仗的經過說給王振聽,把王振嚇破膽。幾十萬大軍在在大同待了3天就離開回京。

    但也先不是吃素的,看明軍這麼慫,馬上派兵來追擊。王振先是要英宗在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後來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行軍路線屢變,導致士兵疲憊不堪。至宣府,瓦剌追兵追襲而來,英宗派3萬騎兵斷後,自己帶頭逃到土木堡。結果3萬騎兵全軍覆沒。這斷後的3萬騎兵算是激烈的一戰了。

    英宗、王振大戰不行,連逃跑都不專業。有大臣建議連夜繼續撤退到懷來,可以固守縣城。但王振捨不得輜重丟失,非要在土木堡過夜,結果被圍了。土木堡地勢太高,挖不出水來,附近的水源也被瓦剌佔據了。土木堡內幾十萬明軍,一路折騰,早以人困馬乏,此時又缺衣少糧,飢寒交加,士氣早已降至冰點。瓦剌圍了英宗2天,假意議和撤兵,明軍趕緊移軍小河喝水。明軍熬了2天,見到水了,全瘋狂的搶水喝,隊伍已經全亂套了。這是瓦剌殺個回馬槍,滅了明軍,俘虜了英宗。

    英宗從御駕親征到大同,還沒看到瓦剌就往回跑。逃跑途中斷後的3萬騎兵是跟瓦剌正面剛,算是激烈戰事了。土木堡最後俘虜英宗之戰,這都不叫交戰了,完全是老鷹捉小雞,英宗就是待宰的羔羊,不可能叫激烈戰事。

  • 16 # 阿穆VS影視

    我是大斌!不請自來。

    1449年7月,蒙古騎兵率先彎刀出鞘,兵分四路向大明發起了進攻。

    訊息傳到了北京城,朱祁鎮召開緊急會議時,眾位大臣一籌莫展,唯獨太監王振主戰。明朝大臣的表現還不如太監王振,這是讓人想不到的。

    王振,十足的禍國殃民之輩,在他的蠱惑下,朱祁鎮竟然御駕親征了。

    史書上說,朱祁鎮統帥大兵50萬,不顧眾位大臣的阻攔,於7月17日出徵了。與之一起出徵的有大明的大多數棟樑,包括: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內閣成員張益等人,總之,朝廷的文武精銳大多都隨行而去,當然,這些人回來的不多。

    此時的朱祁鎮還做著青史留名的美夢,殊不知,自己的傳奇經歷也隨之開始。

    就在大軍出征的同一天,幾百裡外的大同已經爆發了一場大戰。戰爭以明朝軍隊幾乎全軍覆滅而告終,必須說明的是,這場戰爭充分體現了也先軍隊的強悍,領軍大將宋瑛戰死,另一位主將石亨單人獨騎逃了出來,隨軍太監郭敬裝死逃過一劫。

    此時的朱祁鎮毫不知情,在王振的指引下,沿居庸關、懷來、向大同挺進,而前方等待他們的是死亡的圈套。

    八月一日,大軍到達大同,太監郭敬逃了回來,見到了上司王振,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戰敗時的慘況。

    王振只不過是一個太監,平日裡作威作福,其實膽量很小,郭敬的話真正震驚了他。於是,他一改之前的豪言壯語,立刻下令班師。

    此時大軍剛剛到達大同,如果班師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可是,王振這個太監偏偏要玩點花樣出來,花言巧語說服了皇帝,帶大軍來到了他的家鄉蔚縣炫耀。事實上,王振的這個決定也算正確,因為蔚縣是由紫荊關入京的必經之路。但是,當大軍行進僅50裡時,他又下令所有部隊調頭,回到大同,沿來時路線回京。

    這則命令是致命的。此時天降大雨,50萬大軍在大雨磅礴中行軍十分困難,士氣低落到了極點。經過十幾天的艱難行軍後,軍隊到達了宣化,眼看大軍就可以安全進入居庸關了,可就在此時,尾隨而來的也先大軍發動了攻擊。

    明軍派出了5萬人前去阻擊,但是,5萬人中了埋伏,全軍覆沒,主將朱勇戰死。

    在解決了朱勇之後,也先大軍對明軍主力發起了突然襲擊。明軍猝不及防,全軍敗退,但由於人數眾多,也先五六萬人也不敢過於深入。

    然而就在此時,本應固守待援的明軍,再次犯了致命錯誤:大軍轉移。

    這正中也先的圈套,經過長期奔波,被反覆折磨計程車氣全無的明軍,終於迎來了最終的崩潰。

    史書記載:幾十萬人毫無組織,人人四散逃命,不管是將軍、大學士,還是普通一兵,唯一做得就是逃命。

    四朝老將張輔被殺,駙馬井源、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兵部侍郎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位大臣全部被殺,皇帝朱祁鎮被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十多歲的男人未婚,也從未談過戀愛,這樣的人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