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創業工坊
-
2 # 葉克飛
不少人認為,《尋夢環遊記》是年度最佳電影,也是年度頭號催淚彈。豐沛的想象力,精美的畫面,確實讓人可以二刷甚至三刷。但一片叫好聲中,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影片的價值觀極為保守。在他們看來,片子的主旨雖是“沒有什麼比家人更重要”,但亡靈如果沒有家人供奉,在亡靈界也待不下去的設定,簡直是在宣揚傳宗接代,難道沒孩子沒後代,就連亡靈界都不能接納了嗎?他們進而認為,這可能是對單身主義者、同性戀者以及丁克群體的歧視。
其實這是對影片的誤解。每年亡靈節,亡靈都可以透過安檢回到現實世界,與家人相聚,但相聚的條件並非一定要有家人對其進行供奉。在影片中,有一個亡靈在透過安檢時,被告知他的照片放在了牙醫那裡,也就是說,這個亡靈生前可能並未結婚,未必擁有後代,但牙醫記得他,並擺放了他的照片,於是他仍可以在亡靈節迴歸。
亡靈的徹底死亡,煙消雲散,前提是現實世界中再也無人記得他,而這個人,未必是後代,未必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甚至粉絲。當然,如果你想在亡靈世界長久待下去,確實需要一直有人記得你,最靠譜的還是家族的傳承。但要注意,影片並未將家族傳承視為亡靈不滅的唯一條件,即接納了少數群體的存在,並不構成歧視。
還有人詬病亡靈世界的階級固化,生前有地位的人,在亡靈世界裡仍呼風喚雨。瑰麗無比,科技尤勝現實世界的亡靈世界,也有著暗黑的貧民區。其實這都是現實的寫照啊,一部動畫片能體現出人類社會的現狀,難道不更值得喝彩嗎?
-
3 # 侯虹斌
這部動畫片上映之後不斷逆襲,成為如同《瘋狂動物園》一樣,不僅票房大賣、同時也引發不少話題的票房與口碑雙豐收的佳作。
該片的主旨是,“沒有什麼比家人更重要”;大意就是,如果亡靈如果沒有家人供奉,在亡靈界也待不下去;如果在現實世界中無人記掛著它,那麼,它就會徹底死亡,灰飛煙滅。
片子裡也給這個情節設定留了一個缺口:這個紀念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家人,也可能是你的朋友或粉絲,或者客戶(假如你有)。但不管怎麼說,該片似乎就是在在鼓吹繁衍和傳宗接代。沒有後代就“不得好死”。
但想一想,美國的核心價值觀之一,不就是家庭觀嗎?各種好萊塢的電影,不都是在宣揚家庭最重要嗎?不管是黑老大還是硬漢,“保護家人”都是他們的終極理由;“為了與家人一起”,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總體來說偏保守的美國,這種觀念是主流。
而在這個主流觀念中,主動選擇丁克的家庭,或者個人,實際上都對“沒有後代”“不能傳宗接代”作過認真的思考了。如果他們有信仰,很有可能把死後的情況都思考過了,才做出的決定。
這個問題在中國,同樣很有現實意義。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極為強調“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僅要生,而且一定要生男孩。
跟西方的“亡靈”的相似之處就是,中國人強調的是“香火”,講究族譜、宗廟、祭祀,一定要有後代男丁來紀念。不同之處則是,中國人強調的是“禮”,是有人能給祖先“祭品”,而不是“愛”。
但在不論東方西方,只要選擇不生育,就需要面對一個思考:當你的肉身死亡之後,你介意你的基因就此斷絕,世上再無牽掛你的人,介意你留在世間的痕跡就從此消失嗎?
“尋夢環遊記”只是重新提醒了這個問題而己。在現實社會當中,那些不打算傳宗接代的人,同樣隨時可能面對一些哪怕是善意的質疑:家人很重要,你的家人呢?——他們也需要過好這個心理關。
當然,在政治正確的今日社會里,電影是可以考慮增加一些可能性,更加多元,比如是有人在紀念朋友,有人在紀念喜歡的作者或明星,有人紀念自己的同行——這樣就不會引起歧義,就表達得更完整了。
-
4 # 韓福東
傳宗接代是全人類最主流的價值觀,無論中西。這不奇怪,因為只有傳宗接代才能讓自身的基因以最直接的方式延續下去,沒有了子嗣繁衍,自己的基因也將歸於塵土。這是一種進化心理,人類進化的時間有多長,這種心態就有多悠久。
但其實,基因的延續對個體而言是一個幻覺。從萬物互聯的角度,所有人類都有共同的的祖先,不要說人與人之間,就是黑猩猩與人類的DNA相似度也在99%,黑猩猩的生育,也在很大程度上綿延人類始祖的基因;從生命個體的獨立角度,死了就是死了,孩子再多,也和自己的生滅沒有半毛錢關係,死者歸於塵土,後嗣延續的只是自己的生命。如果說到基因的傳承,那每個人還都在延續全體人類的生命呢。
智識開啟之後,我們發現,那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類的表述,帶有鮮明的前現代的矇昧。同性戀、單身主義者、丁克家庭或者宗教人士,都可能不要後代,這又怎樣呢?
從這個角度,如果一部電影是在宣揚類似“沒有傳宗接代,就會永恆死亡?”之類的價值觀,那當然是過於粗鄙的。問題在於,《尋夢環遊記》是否宣揚了這種價值觀?
我覺得這部動畫片是有這種傾向,但又並未完全滑向這一點,它透過一些細節的設定——譬如朋友等非家人的陽世牽掛,也不會讓亡靈徹底灰飛煙滅,讓這種“傳宗接代”的價值變得不再那麼絕對。
但終歸是有一種祭祀的崇拜在裡面,雖然在“沒有什麼比家人更重要”的溫情包裝下,它並沒有凸顯得讓人難以接受。
-
5 # 忢嘿吖
不要為了辯論而辯論啊,歌王的例子不是說的跟清楚了嗎?片子裡說的非常清楚了,是生前被人所記住,死後沒有被人遺忘,就不會永恆死亡。
他的名聲和“才華”讓他死後幾百年,沒有後代的情況下,樂迷上供祭祀他,在陰間過的富麗堂皇,比好萊塢更好萊塢,比財閥更財閥。
沒看過電影就這樣丟擲問題真是討厭啊。
想抨擊價值觀,就去看看資本論,然後才能辯證資本人性和無產人性,拜託了,對公眾的媒體擔負一點責任行不行!!!!
-
6 # agnesdong
這部動畫片向我們講述了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死亡又意味著什麼?夢想是追尋還是放棄?更重要的主旨是親情和愛,個人覺得把這個電影只理解為傳宗接代有點太狹隘了,這還是比較典型的中國式思維,只是說家庭是愛的最好敘事載體,表現出來更有張力和感染力。
皮克斯作為造夢者,對“死亡和記憶”進行了深刻的剖析,營造了一棟亡靈宮殿,搭建了一通人間和亡靈世界的橋,再一次觸動了人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活潑輕鬆的基調之下,有一個十分溫暖的核心,實屬這個寒冷冬天的暖心之作。
故事發生在墨西哥的亡靈節,亡靈節是墨西哥的傳統節日,每年的11月1日-2日,墨西哥人會舉辦各種各樣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以迎接在一天重返人間的先祖的靈魂。
墨西哥人相信,逝去的人仍然存在於天地之間,其記憶和靈魂仍未消散,每到亡靈節期間,他們就會透過一座萬壽菊搭成的橋,短暫的重返人間。但這個前提是人間得有家人紀念你!亡靈是靠生者的記憶所維繫的,一旦生者不再有人記得他,亡靈就會隨著消散,迎來【最終死亡】。
《尋夢環遊記》是以追求夢想為載體,描寫了死亡、記憶、離別與愛,實際上講的是一個“回家”的故事。無論是活著的米格,還是逝去的埃克托,他們最終的目的都是回家。
在很多人看來死亡是很可怕的事,它意味著逝者將與生人天涯兩隔,永不相見。但是《尋夢環遊記》告訴我們原來愛是可以跨越生死的。
肉體的消失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被人們遺忘,
因為真正的死亡是再沒有人記得你。
只要在愛的記憶消失前,
我記得你,死亡就不是分離。
-
7 # 林三土
雖然主題所限,但其實從細節可以看出,《尋夢環遊記》的編劇有很小心地在試圖避免給人留下“不傳宗接代就不得好死”這樣一種印象。比如在亡靈節安檢處,並非所有亡靈都是因為有家人紀念才能透過;有的是因為有朋友紀念,有的是因為有牙醫紀念,等等。當然,從長遠上看,這些缺乏血緣關係的紀念,恐怕一兩代後就要中斷(牙醫診所裡放病人的照片可以理解,但牙醫的子女有什麼理由把這些照片傳承下去?),所以按照電影的邏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透過傳宗接代、孝子賢孫香火傳承,來保證自己的亡靈不朽,仍然是最靠譜的做法。從這個意義上說,儘管編輯很小心地在擺脫傳統家庭價值觀的桎梏,但受主題所限,不可能完全成功。
當然,按照電影的邏輯,那些生前功成名就、被粉絲代代傳誦的人,就算沒有子嗣流傳,也仍然能夠在靈界不朽,甚至還能佔據靈界的權力頂層,死後繼續享受榮華富貴。這在電影大反派歌王克魯茲身上表現得最明顯了:要不是主人公來攪局,等可憐的埃克托魂飛魄散,歌王在靈界豈不就千秋萬載一統江湖了?用聲望功勳作為血緣香火的替代品,這當然只有極少數人能做到;而靈界居然還保留著人界的階層分化、權勢高低,這個背景在電影溫馨的故事主線若隱若現,也實在令人不寒而慄。
除此之外,電影的邏輯還有一處弔詭:亡靈不死的條件,不僅僅是有人紀念而已,必須要生前與亡靈相識者,將記憶口耳相傳給別人,別人再相繼傳出。倘若這一鏈條有所中斷,亡靈便要魂飛魄散,就算此後再有人發現其生前事蹟、重新紀念起來,也無補於事了。比如要是主人公沒有偶然來到靈界,或者未能及時將歌曲唱給太外婆聽,埃克托的靈魂便要消散無蹤;此後就算有人從埃克托生前手稿或者別的什麼地方挖掘出歷史真相為埃克托正名,也無法讓他在靈界重生。然則歷史上多少曾經被抹去的姓名、被遮蔽的真相、被墨寫的謊言掩住的血寫的事實,都是無法靠靈界的生生不息來獲得慰藉的了。
-
8 # 陪你去看雪1
提這問題純粹是斷章取義,我看你電影都沒看過吧?被人遺忘就會真正死亡,可能你這樣的人一輩子只有親人會稍微記得你,根本沒有朋友同事?魯迅不也說過有些人死了,卻永遠活著。秦始皇死了多久了,親人早也死了,千千代代人不都記得他的事蹟。
-
9 # 虞蹄蹄
任何價值觀都會有人反對,你拍一部說爸爸好的電影,智障看到的是難道媽媽不好?你拍一部原諒的電影,智障看到的是可以安心犯罪了。上帝都解決不了這群智障,你讓一部只有100多分鐘的電影來解決?
-
10 # 思並快樂著
在我看來,《尋夢環遊記》所傳達的主流價值觀還是非常“美國化”的傳統主題,那就是“Family first"(家庭第一,迴歸家庭)。在這種“迴歸家庭”的主旋律基調下,電影中處處展現著這一美國式家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愛情、親情、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母親角色的完整性、家庭成員之間的平等、理解和包容等。當然,家庭主題之外還有夢想的追逐,而這些,無疑是可以穿越文化和制度隔閡,引發人類共鳴的東西。
而在敘事和場景的設定上,這次的《尋夢環遊記》又“大膽出新”,採取了充滿墨西哥異域風情的“亡靈節”作為故事的引發點,並且採取了“陰陽兩界”穿越的情節來塑造故事的情感張力。這種設定無疑讓人耳目一新,及大地增加了電影的陌生感和觀賞性。
而在電影故事的敘述上,則遵循著矛盾產生-為解決矛盾出走-新的矛盾-矛盾消除-大和解的經典邏輯:源於曾曾祖父對家庭的背叛,音樂在米格爾家裡成為禁區---不甘心放棄夢想的米格爾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不小心進入亡靈界----在此米格爾遇到了家人們的靈魂,以及作為矛盾源頭的曾曾祖父埃克托---亡靈節的一系列奇遇最後終於真相大白,家庭成員之間的誤會消除-----由於女兒的遺忘,曾曾祖父埃克托面臨永久死亡的威脅,而這可能意味著缺失的父親角色再難彌補----米格爾迴歸世間,透過重現當年曾曾祖父唱給童年女兒的歌《Remember me》換回了曾祖母的記憶(影片的主要催淚彈)----家庭成員之間的大和解:夫妻之間、父女之間、個人夢想與家庭傳承之間(音樂夢和家庭祖業做鞋)。
作為電影的主要情節推動點,在矛盾展開以及解決的過程中,衝突性角色和元素的設定必不可少。《尋夢環遊記》的衝突元素主要體現在兩點:第一、偶像歌神德拉庫斯和米格爾曾曾祖父之前的矛盾衝突;第二、曾曾祖父埃克托與家人之間的矛盾誤會。前者以德拉庫斯宿命般的死亡宣告結束,後者則以女兒重新喚回的對父親的童年記憶和愛為終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與其說它傳達了一種價值觀,比如“沒有傳宗接代就意味著永恆死亡”,不如說它是源於一種情節設定意義上的推動。
文學中有一種理論叫做:作者文字和讀者文字。意思是一個作品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的,作者完成作品,讀者解讀作品。讀者解讀作品的時候,往往會出現“1000個讀者讀出1000個哈姆雷特的形象”現象。而這個“沒有傳宗接代就意味著永恆死亡”的價值觀讀解就是一個典型意義上的中國式解讀。
-
11 # 庫洛洛團長
這個問題顯然只有文化水平不高且沒有認真看電影的人才會問出來。首先,電影無論主題還是戲劇衝突都沒有刻意強調傳宗接代,全片的核心是親情和思念。其次,電影的世界觀設定是在現實世界被完全遺忘會觸發永恆死亡,不被現實世界供奉則無法在亡靈節過橋。這兩者都不完全依賴於傳宗接代。真不知道提問者是有多大的腦洞,多低的閱讀理解水平會才覺得電影的價值觀是沒有傳宗接代就會永恆死亡?
-
12 # 青年愛電影
《尋夢環遊記》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上週,我看了這部電影。
最開始,一位主人公是一個熱愛音樂的,叛逆的小孩子,按照普通的好萊塢的電影價值觀原則,小孩子應該是要衝破家人的束縛,按照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的。
這不是美國主流的價值觀嗎?我們要自由,平等,追求自己的夢想等。
可是小孩去取歌王的吉他的時候,瞬間畫風突變,小孩子貌似穿越了,進入了一個未知的,有些令人感覺恐怖的異域世界。
沒錯,這個世界生活著所有已經逝去的人,包括他的祖輩們,這個世界因為小男孩的到來,變得熱絡起來了。
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以及能夠回到現實人類世界,他們必須得到歌王,也是他的曾曾祖父的祝福,經過重重困難,終於要得到歌王的祝福了。
可是突然闖出一個人打亂了他的計劃,並且自己被扔到一個水洞裡,他絕望了。
不過,畫風又轉了,歌王不是他的曾曾祖父,當時我在電影院都笑出聲了,真實厲害的編劇,腦洞大開。
最後,這部片不是凸顯要自由,也不是為了目的不擇手段,而是家人的溫暖才是永恆的愛!
-
13 # 席越
我並不認為《尋夢環遊記》的價值觀是:沒有傳宗接代就會永恆死亡。相反,它傳遞的價值觀是,用盡手段的有毒的成功,遠沒有家庭的支援和愛更為珍貴。
所謂“傳宗接代”和“永恆死亡”,其實是用中國的“東方儒家”文化來強行嫁接墨西哥的“生死文化”。
有不少人把墨西哥文化,和美國文化混為一談成為西方的文化和習俗,其實其中有巨大的文化和價值觀鴻溝。墨西哥人今天的文化是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結合的產物。而“亡靈節”,繼承了印第安文化(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對待生命的態度。人們祭奠亡靈,卻絕無悲哀,甚至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意在與死去的親人一起歡度節日。
所以,動畫片《尋夢環遊記》中有一條桔紅色花永生花搭建的橋樑,無論是生者還是死者都歡天喜地的期待相聚。這種情景在《生命之書》(book of life)
中也有體現。阿茲特克人的文化不懼怕亡靈,認為亡靈和生者可以和睦相處,所以他們可以在墓地裡Party, 張燈結綵。整部動畫片的色調是溫暖的,是夢幻和七彩的,充滿的祥和和幸福。
相反,西方亡(幽)靈文化我們也看過太多,他們總是和陰暗的,恐怖的,侵犯生者的姿態出現。有一部動畫片《殭屍新娘》,是英國著名黑暗系導演Tim Burton導演。
在西方的幽靈文化中,亡靈總是要找個生者的替身回到生界,哪怕是自己的子嗣。所以,每當體現死的這個概念時,色調總是陰暗的,音樂總是恐怖的。也可以參考邁克傑克遜的 “顫慄” (Thriller) MTV,爬出墳墓的惡鬼。(好像扯遠了)
所以,迪士尼的《尋夢環遊記》中其實有兩種文化的衝撞,一方面是墨西哥印第安文化中對於死亡,和生命的哲學,“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無意義,那麼,其生必定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是美國商業文化的產物“成功學“,就是擁有商業成功,為名利雙收,可以不擇手段。用生與死其實沒有可怕的疆界,而永恆的死亡—被人遺忘才是,來拆 “不擇手段有毒成功”的臺。用家庭的愛與支援才是最珍貴的,繼續來拆所謂“夢想與成功“的臺。看看,即使是最偉大的歌神,死後依然會因為生的汙點而被遺忘、唾棄。
在這裡多扯一句,川普大帝硬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界建築一條“長城”來防止非法移民和走私貿易,和咱們限制LOW END人口有點像。但是好萊塢的自由左派們還可以繼續把墨西哥的文化美化成美麗的動畫片帶入美國,傳播印第安文化的價值觀,就像《尋夢環遊記》。本來,文化和思想就是一條邊境長城擋不住的。
至於非要用中國的“傳宗接代”來摻和和墨西哥文化+美國成功文化的一個對壘的動畫片的話,老實說我心好累。“傳宗接代”的儒家文化和西方乃至南美的“家庭觀”不是一回事兒。你們注意到在《尋夢環遊記》中的家族長是女性了嗎?為什麼在西班牙還有義大利,很多家庭為單元的族群中也是女性家長呢?所以,這裡談的家庭觀和中國的以男權父權為核心以及準則的家族是不同的。這個咱們可以另闢戰場。
《尋夢環遊記》中最大的積極意義,我認為是教會孩子們(甚至成人們)直面死亡。我們中國人總是畏談生死,尤其對小孩子,當孩子問“爸爸媽媽,你們有一天會死嗎?”100%的人馬上聞聲變色,用手堵住孩子的嘴,說:“小孩子別瞎說。”死,在中國人的教育裡是一個禁忌的詞。
但《尋夢環遊記》帶給孩子們的是,爺爺奶奶,甚至有一天爸爸媽媽都會在那邊的世界觀望你,而那個世界是平等的,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是一派祥和和生的世界沒有區別,甚至更加夢幻和色彩斑斕。死者和生者也非陰陽兩路,只要彼此惦記,不遺忘就會永存。
我是不懼怕回答孩子們這樣的問題:媽媽你死了以後會回來看我們嗎?
我肯定會說:會,媽媽會戴著花回來。
“死亡才顯示出生命的最高意義”。我們不畏懼死才能正視生。
(文中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
14 # 肉墩兒的世界你不懂
首先我並不認同題主在題幹中所說《尋夢環遊記》的價值觀是傳宗接代。
在電影中歌神也是沒有後代的,為什麼沒有消亡?那是因為他的歌神和名字被世人銘記,就這一點已經可以說明其價值觀與傳宗接代無關。
米格家供奉的第一個也是做鞋成名的太奶奶媽媽,那麼在太奶奶媽媽之前沒有供奉的長輩是不是早就消亡了?
動畫電影確實不用那麼講究邏輯性,但是這部電影說是傳達的價值觀是傳宗接代我是無法認同的。
電影傳遞的愛與家庭,傳遞的生死消亡才是其終極奧義。
-
15 # MiMiMao
我認為在《尋夢環遊記》這部電影中,表達出的真正價值觀是:“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記得你。”裡面所設的故事情節,基本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
埃克托雖然有為數眾多的後代,但是由於他年輕時,為了追尋自己成功的夢想,拋棄了家人執意踏上不歸之路。導致了妻子對他的怨恨,直接把他的照片撕掉了。但是女兒卻一直對父親念念不忘,並把撕掉的照片珍藏在日記裡。因為埃克托生前並沒有獲得巨大的成功,沒有人記得他,除了即將昇天的女兒coco。因此,要想讓埃克托的亡靈不會消散,就要把他的照片供奉起來,讓家族後人銘記。
而另一個人物是,讓世人敬仰的偉大歌手德拉克魯茲。由於他生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成為大眾供奉的物件,而且在靈界也非常有名望,因此就算是他沒有後代,人世間也會永遠紀念他,他的靈魂也不會消散。
所以說並不是一定要靠傳宗接代,亡靈也可以不散。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受萬人敬仰的欺世盜名之徒,難道也要讓他靈魂永駐嗎?
呵呵,這就是導演的高明之處啦。先是在靈界讓他來一個高空自由落體,再到人間把供奉他的一切打碎、丟棄!解氣吧,解恨吧!
當他被人間徹底遺忘的時候,他就會化作金色的粉末,真正死亡!
-
16 # 神秘禮包
為什麼非要這樣理解呢。我覺得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人要懂得珍惜親情,因為親情是離我們最近,觸手可及卻又最容易忽視的。從另外一個層面,當你對社會做了足夠大的貢獻,即便沒有傳宗接代,人們也會記住你
-
17 # 正58763560
電影應該是在宣揚,要做個有價值的人。至於為什麼側重親情,我想是因為他們的社會太過法制,缺乏親情,但願世界不要把親情友情等變成人情社會!調侃一下,提問者的理解或許是中國逼婚逼育的父母的解讀。
-
18 # Rainynight87
傳宗接代符合自然規律,人類要回歸自然規律,要尊重自然規律!不尊重自然規律就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歐洲的不婚不育導致人口減少,然後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這就最好的例證!所以我認同電影所傳遞的價值觀!
-
19 # 龍魚指甲
總體上說,這是一部很勵志的電影。建議家庭一起觀看,如果孩子太小,建議不要帶孩子一起,裡面的音效還是會加劇孩子的恐怖心理。
迴歸正題,可能是因為我本人從事音樂創作近20年,所以對裡面的歌手德拉庫斯被揭露的場景記憶深刻。電影的感人之處我就不聊了,因為我也在影院哭的稀里嘩啦。
電影中小男孩的親曾祖父———一位優秀的創作人在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後,最後被歌手得拉庫斯毒死,作品被掠奪。其實,電影裡的這一幕,根本就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
雖然作者沒有被歌手毒死,但的確現在有一些大眾熟知的歌手,他成名的代表作都是由他人創作,而這些歌手在數十年都宣稱這些作品是自己所寫。人前得到了極大榮譽,相反,這些好作品真正的作者卻無人知曉,最終落得亡靈消散。
很多藝人,好像自己被賦予全能,才是光宗耀祖。實際上,很多感人肺腑的音樂,若作者沒有一顆夠純潔的心,如何寫的出來?
像電影裡的小男孩曾祖父那樣熱愛音樂的人,直到死了才得到家人的原諒,不得不說是做音樂的一種可悲。
音樂能淨化心靈,音樂同樣能被一些人拿來,當作虛偽面具,四處斂財。
就這一點來說,這部電影可看之處真的不少,起碼,很多細節都來自真人真事。
-
20 # 北漂中醫小助理
沒有傳宗接代就會永恆死亡?首先,誰說《尋夢環遊記》傳遞的是這種價值觀了?《尋夢》反覆被提到的,讓人們感受到的最大的應該是這幾點:
1、在愛的記憶消失以前,請記住我。
2、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3、在愛的記憶消失以前,請記住我
4、我受夠了徵求同意,我不要循規蹈矩,我要跟隨自己的心。
5、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
6、可以不需要原諒,但不應該被遺忘
沒有哪句話和沒有傳宗接待就會永恆死亡有關,都是關於愛,關於家人關於夢想的吧。
其次,沒有傳宗接代的人,在亡靈之地也並沒有永恆死亡了,米格的偶像歌神德拉科魯茲,知道米格是他的曾曾曾孫子之後,高興的歡呼,我還有曾曾曾孫子?我還有一個曾曾曾孫子?他沒有像米格的其他先人一樣直接就認識這是米格,而是很懷疑的將這個已經在亡靈之界走紅的人類小男孩認下。
他並不肯定自己有沒有曾曾曾孫子,說明這個人應該是一個沒有家庭沒有妻兒,但是又喜歡四處留情睡過不少女人的人,以至於他明知道自己是沒有後代的,但是又不太肯定有沒有,萬一是私生子呢?
但是沒有真相大白,沒有身敗名裂之前,這位道貌岸然的歌神在亡靈之地過得怎麼樣?那是相當好啊,吃香的喝辣的妥妥的社會頂層成功人士啊。要說他有後代嗎?可能有,要說他的後代記得他嗎?那未必。
一切只因他的名聲太大,有粉絲啊,就算沒有後代,也有大量的人記得他,給他燒各種各樣的禮物,紀念他祭奠他。
而埃克托不惜拿了豬皮哥的大腿骨也要回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因為他害怕真正的死亡,而是因為他怕被自己愛的人遺忘,被coco遺忘,一旦coco忘記他,就算她死了,他們在亡靈之地也不會見面,因為他會徹底的死掉。
因為在世界上,已經沒有coco之外的其他人記得他認識他了呀。這和他有沒有後代可沒有關係,只要有人記得他、祭奠他,他就不會消失。像後來的後來,米格長大了之後,埃克托不還活得好好的,因為在coco死之前,有人承認他了,記得他了。
回覆列表
不是你想象的那麼極端,這個動畫旨在說明一個人擁有家人的重要性。如果拋棄了家人和親情,死後會面臨著終極死亡,而有家人懷念的人,可以一直在亡靈世界活著,然後每年的亡靈節還可以回到陽間和家人團聚。整部劇充滿了感人肺腑的親情和對夢想的執著,怎麼看待問題可以那麼極端?畢竟只是透過這樣一個虛擬的故事表達要珍惜眼前人,珍惜寶貴的親情啊